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标准答案

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标准答案

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标准答案
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标准答案

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 1.城市化的核心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业化或非农产业化

o B.居民点的出现

o C.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

o D.资源的充沛

? 2.无序城市群的本质特征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城市群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郊区化

o B.城市群间本质上并无经济分工、协作的关系

o C.城市群间的就业与通勤存在紧密联系

o D.城市群呈现连绵形态

? 3.我国的逆城市化现象与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的本质区别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环境恶化

o B.房价过高

o C.生活服务设施外延

o D.城市核心区空心化

? 4.在我国人口数量达到()可称之为大城市。(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10万人—20万人

o B.20万人—50万人

o C.50万人—100万人

o D.100万人以上

? 5.由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ller)和经济学家廖士(A.Lsch)共同提出的“中心地理论”

是指()。(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在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o B.在研究城市发展中,以地理位置中心区域为发展核心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o C.在研究城市布局时,首先确定中心区域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o D.在研究城市扩张时,探索最优资源区域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 6.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相比较,显著的不同之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早期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o B.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时,出现逆城市化

o C.在城市化成熟阶段,提出生态城市理念

o D.在城市化水平相对不高时,出现逆城市化

?7.()是指人口就业和产业活动通过非农化过程,实现人口从就业岗位上从事的农业活动转变成非农业活动,以及居住的形态从乡村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国际大都市

o B.城市化

o C.城镇化

o D.核心商业圈

?8.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矛盾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随着人口而增长的需求与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

o B.经济增长方式与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o C.城市化提高过程中,社会经济与社会文明之间的矛盾

o D.人口转移与农民工素质提高的矛盾

?9.下列关于我国未来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要不断扩大城市规模,以此来提高城市化率

o B.要坚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

o C.要避免空间规划失衡、空间管治失控

o D.要经过科学规划,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城镇

?10.我国空间规划缺位与空间规划体系不健全表现在()。(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重行业序列的发展规划、轻环境结构的布局规划

o B.重时间序列的发展规划、轻环境结构的布局规划

o C.重时间序列的发展规划、轻空间序列的布局规划

o D.重行业序列的发展规划、轻空间序列的布局规划

?11.可持续城镇化发展是曲折前进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尊重经济规律

o B.重视社会进步

o C.重视文化特色

o D.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城镇化

?12.我国未来推进城镇化的主要路径是建设()的家园。(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和谐

o B.协调

o C.可持续

o D.健康

?13.关于城镇化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早期阶段人口增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

o B.中期阶段城市规模膨胀,出现了交通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o C.高级阶段城市发展加快,出现农民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

o D.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随之出现生态城市等新理念

?14.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大跃进时期过渡城镇化阶段

o B.困难时期第一次反向城镇化阶段

o C.文革时期的第二次反向城镇化

o D.改革开放时期的滞后城镇化阶段

?15.以下选项关于盲目城镇化的表现及影响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把扩大城市规模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

o B.增加了城市化率

o C.影响了城市化质量

o D.制约了经济现代化进程

?16.城镇化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城镇化后的工业生产

o B.日渐发达的交通运输

o C.过度消耗的自然资源

o D.废弃物的超标排放

?17.经济活动地区集中是驱使城市化形成的核心动力,这个动力需要符合经济规律,具体表现在()。(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非农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越来越趋于空间上的集中

o B.生态系统退化

o C.区位因素和集聚经济效益都使经济发展的活动在空间上向着优势区位进行集聚

o D.产业活动的集聚促使人口在空间上不断集聚

?18.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我国的逆城镇化现象出现在城市化水平40%左右的中期阶段

o B.逆城市化现象是在中心城区得到充足发展之后产生的

o C.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状态判定的基本标准

o D.我国在城市化中期阶段已经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先进理念

?19.“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于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出了哪些战略要求?()(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o B.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o C.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o D.努力缩小城乡间差距

?20.第一次城市化浪潮以()国家为代表。(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英国

o B.欧洲

o C.美国

o D.日本

?21.城市发展带动区域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唯一途径。(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2.城市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3.1990年之后我国重点城市得到优先发展,大城市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以大城市逐步推进的国家城镇化过程成为了主要的发展方式。(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4.如果没有产业经济的支撑,没有非农化的保障,城市化是不健康的城市化,将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5.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行政区的城镇化现象,即通过撤乡并镇或者把所属县变成区,用行政手段改变过去乡村和城镇的历史关系。(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6.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会影响到相邻的或跟它有联系的城市的发展,但是这种相互作用是无规律的。(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7.城中村的现象实质就是土地城镇化了,而人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8.城乡一体化是指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把乡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的发展过程。(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9.我国区域发展差异性很大,为了更好地统一发展进度,应该制定统一的发展模式。(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30.高质区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指居民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等是否配套以及能否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区域。(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中图版2020版地理大一轮复习试题:十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规范练34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34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2018吉林榆树一中三模)目前,广东大力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进程,打造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成效初步显现,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据此完成第1~2题。 1.推进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的主要意义是() A.扩大城市规模 B.缓解交通压力 C.促进人口流动 D.优化资源配置 2.珠江三角洲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大经济圈应() A.齐步并进,推进主导产业同化 B.统一规划,实现产业错位发展 C.控制人口,建立人口准入制度 D.立足能源,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读长江经济带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经济地带() ①Ⅰ轴、Ⅱ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②Ⅱ轴较Ⅰ轴经过地区地势平坦、地价较低③M区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从外区调入④N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 ①国际金融②机械制造③服装制造④石油化工⑤文化创意⑥进出口贸易 A.①⑤⑥ B.①②⑥ C.①②④ D.④⑤⑥ 下图为近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三大产业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第5~6题。 5.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对应图中的()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6.图示时期内() A.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 B.第一产业总产值持续下降 C.三大产业表现出衰退下降 D.第二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最大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工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变化图,完成第7~8题。 7.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

A.广州 B.江苏 C.台湾 D.辽宁 8.该省级行政区工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是() ①科技发展缓慢②生产成本上升,工业向外转移③服务业快速发展④矿产资源枯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5年12月15日,广东(国际)机器人论坛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与会专家表示,广东省应重点加快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下表为20139~10题。 9.广东省机器人产业投资建设最适宜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广东省重点加快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②市场优势不断丧失③能源供应日趋紧张④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招工难度加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8广东揭阳二模)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广东的地理重心位于 (23°30'N,113°10'E),经济重心则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迁移变化。下图为1979—2014年广东省经济重心空间动态演变轨迹。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关于广东省1979—1992年经济重心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心变化与改革开放政策有关 B.省内经济区域差异增大趋势明显 C.经济重心一直位于地理重心的东南部 D.西北部地区经济总量呈下降趋势 12.2000年后广东经济重心的总体移动方向发生变化,其原因可能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停滞 B.省内产业转移 C.省内人口流动发生变化 D.粤东地区快速发展 2015年3月24日天津、福建和广东三个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新自贸区将复制2013年成立的上海自贸区的模式,成为在货币兑换和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放松规制的试验田。据此完成第13~14题。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答案 最全版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 B. 气候变化 C. 全球合作 D. 知识经济 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 )种气体。 A. 4 B. 5 C. 6 D. 7 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B )阶段。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 D )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 B. 中国 C. 日本 D. 英国 5.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C )。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 6. 发达国家中,( D )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 一、简答 1.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是什么? (101-102页) 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是什么? (99-101页 ) 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97-99页) 4. 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有哪些? (171-173页 ) 5.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187-189页) 6. 简述我国低碳汽车产业化的创新思路? (177-179页 ) 7. 简述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227-229页) 8. 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197-198 ) 9.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包括哪些? (265页) 10. 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有哪些? (279页) 1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有哪些? (330-331页 ) 12. 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哪些 (21页 ) 13 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哪些内容? (270-274页 ) 14. 低碳经济的特征有哪些? (128页 ) 15.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哪三个难以克服的问题? (156-157页 ) 16. 中国低碳经济存在哪些问题? (83-85页) 17.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有哪些?(169-170页) 二、多选 1.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A B C)156-157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2. 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 (A B C)235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D高效化 3. 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A B C D)36

区域可持续发展复习试题(理科)

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D.湿地破坏 2.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大力发展耕作业B.大力修建水电站 C.人工增雨D.退耕还林还草 2014年5月初以来,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广州、深圳等地普降暴雨,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据此完成 3.下列治理珠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修建蓄洪工程 B.防止凌汛泛滥 C.上游植树造林 D.加固河流大堤 4.若对洪水水面面积进行模拟数据变化的分析,应借助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手工绘图 D.地理信息系统(GIS) 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 5.图中①地(三江平原)分布着大片沼泽,并经历了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新“北大荒”的发展历程。形成新“北大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A.保护滩涂 B.保护草地 C.保护林地 D.保护湿地 6.图中②③两地共同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体污染 B.大气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固体废弃物污染 图为美国本土略图。读图完成 7.图中①地为田纳西河流域,其综合治理 的成功经验对治理黄河流域的启示是 A.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B.减缓流域开发程度 C.过量开发煤炭资源 D.降低流域防洪标准 8.图中②地为美国乳畜带,影响其形成的 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市场

左图图为德国鲁尔区图,右图为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变化图。读图完成 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开始衰落,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宇航工业 B.电子工业 C.煤炭工业 D.石油工业 世纪90年代以来,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A.调整了产业结构 B.发展了高耗能工业 C.破坏了森林资源 D.放弃了污染物的回收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 度,图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图。据此完成 11.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A .偷猎 B .栖息地的丧失 C .外来物种入侵 D .其他原因 12.虽然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但由于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 到湖区越冬的鸟类种群及数量增加明显。这主要体现了洞庭湖湿地的价值是 A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B .调蓄洪水 C .维护生物多样性 D .航运 2012年2月25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我国 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据此完成 13.北斗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是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图为美国略图。读图完成 14.有关图中暖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增温增湿 B . ①附近陆地形成大面积沙漠 C .降温减湿 D .从①到②航行的船舶速度减慢 6 鸟类0%10%20%30%40%50% 60%70%栖息地的丧失 其他原因 外来物种入侵 偷猎 图例注记 山地 A 阿巴拉契亚山 B 田纳西河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材分析)

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台州初级中学金京生本章是这一册教科书的最后一章,也是3年初中科学课程的最后一章。9年级学生在学习了宇宙的演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人体自身健康防护之后,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空间。即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希望从科学领域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协调人类和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 主要介绍了人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有二方面的内容,(1)人类发展出现的问题(1)人口问题(2)环境问题(3)能源问题(4)资源问题(2)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 二、本章内容的特点 1、本章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的、政策性的内容比较多、从而使学生容易产生一种:这是国家的政策与思想,离我们较远的感觉。教学中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但不容易渗入到学生的思想与意识中去。(因此在教学应补充大量的实例、并结合当前的时势、当地实际,通过实例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人类面临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能源危机可讲到电荒与石油危机等) 2、本章中大量的信息是以地图或图表的形式出现,对学生读图及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要求教师教学中应注重对图表的分析。 3、本章教学中会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对于有些概念这些学生耳闻目睹、非常熟悉的概念,不要注重概念本身的定义或准确描述,而重在体悟,学生能知道大致的思想即可。人类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这种思想即可。 4、本章内容中有许多与社会相重合,教学时应关注社会学科的教学。(如能源危机、可持续发展等) 5、本章内容体现了科学性、社会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教学时应注意哲学观点及人文特点的渗透。(如对新能源的分析中应渗透一分为二的观点) 三、课时安排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公需课)作业与答案

1、中心城区环境保护“退二还一”强调的“一”指:( )。 A 、农业为主的退耕还林 , B 、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 C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D 、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 2、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表述正确的是( )。 A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 B 、将全省城镇化的重心转移珠三角地区 C 、将城市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D 、以上表述都正确 3、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例证证明,( )是任何人口集聚的物质前提。 A 、生产的集聚 B 、交通的集聚 C 、市场的集聚 D 、产业的集聚 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 )的集聚与扩散。 A 、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人口 B 、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商业

C 、商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D 、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5、“大都市区”是在( )时期出现在美国、英国。 A 、20世纪30年代 B 、20世纪4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6、马克思和(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以“交往”的起源和扩大为主 线,全景式的阐述了城镇化进程的全貌。 A 、马恩 B 、凯文·林奇 C 、塞尔 D 、恩格斯 7、田园城市理论是由( )提出。 A 、柯布西耶 B 、简·雅各布斯 C 、埃比尼泽·霍华德 D 、奥姆斯特德 1、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通论》一书描述了产生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动因”,其主要观点是( )。 A 、不同专业化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易,必然产生交易成本 B 、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高,人们就不进行交易,人们就不进行交易,因而只能

可持续发展试题A(print)

可持续发展试题A(print)

————————————————————————————————作者:————————————————————————————————日期:

2010-2011 1 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 卷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孙荃 化工、化学等专业 王晓红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计10分) 1、清洁生产是将综合性、 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效率和降低对 的危害。 2、环境保护应包括 的控制, 的改善和保护 , 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3、引起温室效应主要的3种主要温室气体为: 、 和 ;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人造化合物是 。 4、赤潮是由于海水受到了含有元素 和 的污染物造成的富营养化问题。 5、目前国内外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填埋、 和 三种方法。 6、根据除尘机理的不同,颗粒物的控制技术可分为四大类。分别为: 、 、 和静电除尘器。 7、固体废物是在错误时间放在错误地点的 。控制固体废物可实施对固体废物 化、 化、 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10分) 1、不属于环境友好的企业生产观的内容是____ _。 A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B 、节能降耗、实施清洁生产 C 、在产品包装、运输、销售,以及使用后回收等全部环节建立责任体系 D 、选用对环境破坏小的原材料 2、城市垃圾在不完全燃烧时能产生一种致癌物,这种致癌物是_____ 。 A 、二氧化碳 B 、二噁英 C 、二氧化硫 D 、黄曲霉 3、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目前我国在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中,引入一个“绿色GDP”概念。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使人们不再关心经济发展速度 B 、提醒人们保护环境比经济建设更重要 C 、全面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D 、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 4、目前全国日排污水已接近1.3亿吨,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使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78%流经城市的河段已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城市地下水的50%受到污染。据调查60%的人体疾病与饮用不清洁的水有关,因此 ①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在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②人为因素是导致水污染的重要原 课程考试试题 学期 学年 拟题人: 校对人: 拟题学院(系): 适 用 专

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分类汇编 专题12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1年高考全国卷)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3-5题。 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答案】D 【解析】结合题干中信息“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则可知芝加哥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是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 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 【答案】A 【解析】20世纪之前,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还没有形成钢铁工业基地。所以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芝加哥周边 农村地区。 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答案】B 【解析】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便捷的交通运输,可以通过河运运输煤炭和利用五大湖运输铁矿石,芝加哥本身没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钢铁工业不是劳动密集 型工业。 (2011年高考江苏卷)28.图17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18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1分) 图18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A、人类 B、人类和其他生物 C、人类、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 D、人类、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 2、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 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B、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C、室内环境、村内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D、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址环境等 3、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A、原生环境问题 B、次生环境问题 C、第一环境问题 D、继发环境问题 4、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 A、土壤 B、淡水 C、动植物 D、太阳能 5、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生命物质 6、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A、第一环境问题 B、第二环境问题 C、原生环境问题 D、第三环境问题 7、在环境科学里,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A、十分之一定律 B、生物放大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生物量金字塔 8、一下属于第一环境问题的是()

A、火山爆发 B、臭氧层耗竭 C、城市污染 D、公害 9、可以纳入环境与资源保护发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是()。 A、大气 B、太阳 C、宠物 D、人工养殖的花卉 10、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是()。 A、酸雨 B、二氧化碳 C、氟氯烃类化合物 D、汽车尾气 11、构成环境的环境要素不包括()。 A、环境投资 B、乡村 C、城市绿地 D、古墓葬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人工环境的有()。 A、城市 B、名胜古迹 C、风景游览区 D、社会风气 E、水库 2、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A、大气 B、海洋 C、矿藏 D、自然保护区 E、人文遗迹 3、以下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阳光 B、土壤 C、空气 D、水 E、野生动植物 4、以下属于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有()。 A、池塘里的青蛙 B、马戏团里的大象 C、农民种植的庄稼 D、草原上放牧的牛羊 E、人工栽种的次生林 5、第二环境问题可以分为()。 A、自然环境的破坏 B、食物公害 C、环境污染 D、自然资源的开采 E、交通拥挤 6、在环境科学上,人类环境的分类标准主要有()。 A、环境的形成 B、环境的功能 C、环境的性质

2019届 二轮: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卷 (全国通用)+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重要考点练习卷:区域可持续发展 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上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增加生物多样性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减缓变暖趋势 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下面左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5.风影沙丘 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 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6.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 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漏、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8.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起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具有这样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环境伦理的定义、主要内容 而环境伦理观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为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秩序。 远离人类中心主义: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人定胜天”、“让地球抖三抖”、“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天斗、与地斗”、“改造自然,适应人类的需要”。人类不是自然的征服者、破坏者,人类只能是自然的合作者,人类应该建立一种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的生态文明体系。 (一)生命中心主义 认为所有形式的生命具有同等的价值,所哟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人类不是万物的中心。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被认为是此种信念的最佳代言人,因为他在演变笔记中说:“如果我们不要对生命的臆测设限的话,那麼那些遭受痛苦、疾病、死亡等苦难的动物同胞们…它们可能是和我们人类源自同一个祖先的…”代表人物:泰勒《尊重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 (二)地球整体主义 不仅生命体具有内在的价值,包括土地、岩石、自然景观都有固有的价值和权利。代表人物:李奥波德[美]《大地伦理学》 (三)代际均等的伦理观 我们对自然界的道德和义务,最终源于人类各成员间的所承担的义务,在享有自 然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上,我们的后代和我们具有同等的权利。 代表人物: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 环境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其一,珍重地球上一切生命物种;其二,珍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其三,顺应自然的生活。[1]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首先,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念、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信 念,环境道德原则、环境道德规范等一系列人类主观内省性的环境伦理学理论性内容。 其次,内容则包括了作为人类环境伦理是非标准的环境道德评价,环境道德教育, 及环境道德行为计量性控制指标体系──环境政策、法规等的环境道德基础研究。此 外,还要掌握自然环境系统运动规律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 把握和预测人、社会、自然三者间环境伦理道德关系变化所导致的结局。 生态系统包括下列4种主要组成成分。 (一)非生物环境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二) 第 1 题:在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中,要建立具有以下特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A. 政府引导 B. 覆盖全民 C. 可持续 D. 以上答案皆是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人工评卷:正确;得分:5.0分 ?试题解析: 第 2 题:以下“五个统筹”统筹中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最为密切的()。 A. 统筹城乡发展 B. 统筹区域发展 C.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人工评卷:正确;得分:5.0分 ?试题解析: 第 3 题: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低的是()。 A. 新农合 B. 城镇居民医保 C. 城镇职工医保 D. 商业保险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B ?人工评卷:错误;得分:0分 ?试题解析: 第 4 题:现阶段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较适应()。

A. 第三产业资本密集型岗位的需要 B. 第二产业劳动密集型岗位的需要 C. 第二产业中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 D. 第一产业中技术研发岗位的需要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人工评卷:正确;得分:5.0分 ?试题解析: 第 5 题:深化农村流通体制目的是要建立具有以下特点的现代流通体制()。 A. 商品有利于向城市流动 B. 农民在市场中地位提升 C. 公平竞争 D. 没有政府管理约束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B ?人工评卷:错误;得分:0分 ?试题解析: 第 6 题:社会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建立()。 A. 全国统一的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 B. 建立全国统一的身份证管理制度 C. 建立全国统一的居住证管理为主的制度 D. 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管理为主的制度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人工评卷:正确;得分:5.0分 ?试题解析: 第 7 题: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需要()。 A. 规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政策体系、法规体系 B. 加强惩罚措施的制度 C. 建立非正式的制度

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题练习(第五题为个人原创)

综合题练习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1.河南省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南阳盆地南 侧丘陵山地,是我国柑橘种植北缘地区之一。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淅川低山区是淅川柑橘安全越冬的最有利区域,分 析其形成的原因。 淅川是我国新发展起来的柑橘种植北缘地区之一,柑橘汁多个大、酸甜适度、无籽、耐储藏,是淅川县重要经济作物。 (2)说出淅川县种植柑橘的优势自然条件。 自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工程运行平稳,南水北调五年入京52亿立方米占北京七成用水。2019年12月7日,为纪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周年,北京社会各界30名普通市民受邀参加“丹水两地情”南阳行,亲自到中线工程水源地淅川参观渠首大坝,并登船跟随水质监测工作人员在淅川丹江口水库抽取丹江水,现场直接饮用。 (3)列举在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2.阅读图文 资料,完 成下列要 求。 长江源区 沱沱河位 于青藏高 原腹地, 受地形、 降水、冰 雪融水等 影响,形 成了大量 高原冲积型河床和丘陵坦谷河床,发育了“辫状水系”。每年4-10月份,大量斑头雁迁徙至此,在沙洲和两岸峭壁上筑巢、孵化、繁殖,“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的“天然产房”。而每年的冬春季午后,“辫状河道”又成了风沙的策源地,漫天飞扬的风沙严重威胁到横跨沱沱河的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行。如图示意沱沱河“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 (1)简述沱沱河“辫状河道”的形成原因。 (2)分析每年4-10月份,沱沱河“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天然产房”的主要条件。 (3)分析“辫状河道”在冬春季午后成为风沙策源地的原因。 (4)为抑制冬春季沱沱河“辫状河道”的风沙对青藏铁路的危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中,M地岩画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大多是狩猎与游牧生活的写照,至今保存完好。N地及向西铁路沿线有大量如图片所示草方格沙障。中卫市及附近地区(虚线框所示地区)种植的枸杞果实红色,粒大,籽小,含糖量高,营养丰富,畅销全国。 (1)草方格沙障是当地人们在铁路沿线建设的工程,说明该工程的作用。 (2)简述发展枸杞加工业对该地区的现实意义。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案例分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案例分析 摘要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但就目前情况看,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仍不尽一致,甚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如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问题。这就直接关涉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众多的环境问题。 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夏季,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水俣病事件 1953 1956年 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美国和日本均为经济发达的国家,而这种经济的高速发展却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这是真正的发展吗? 从科学的定义上讲,美日的发展模式只能称得上是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二】真正的经济 (1)何谓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仅仅指经济数量上的增长,即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提高;它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认为经济增长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体现,是国民幸福的象征。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参考答案

2014公需培训《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 1.“多予、少取、放活”中的“放活”是指()。正确答案: A.搞活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 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要“全面推行流动人口( d)制度。” A、蓝印户口 B、身份证 C、暂住证 D、居住证 3.以下“五个统筹”统筹中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最为密切的()。正确答案:A.统筹城乡发展? 4.世界“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新阶段的标志是()形成。正确答案:C.工业城市 5.以下关于城乡一体化要处理的城乡关系正确的是()。正确答案: C.扭转国民待遇的市民 偏向? 6.关于三种“磁力”表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右边的磁铁:乡村-缺乏社会性,具有土地闲置、缺乏娱乐等乡村问题 7.社会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建立()。 正确答案: A.全国统一的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 8.健康城市是()面对21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新的行动战略。 正确答案: D.世界卫生组织 9.广东省节能减排目标:“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须下降()。正确答案: C.0.18 10.根据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关系图的数据显示,()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较高而城镇化水平偏 低,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质量有待提升。正确答案: B.粤东地区 11.()规划是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加强自然生 态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加强城乡建设活动管理的重要手段。正确答案: D.“三区四线” 12、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到2020年在全国实行以公民身份号 码为唯一(b ),依法记录、查询和评估人口相关信息制度,为人口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撑。 A、标准 B、标识 C、标志 D、标的 13、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必须“落实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建立健 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加强基本农田管理,完善基本农田( c)机制,强化耕地占补平 衡和土地整理复垦监管”。 A、永久 B、保护 C、永久保护长效 D、永久保护 1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 推进( d)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 A、直辖市 B、地区 C、市 D、省 15、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 c)所有。 A、农民 B、国家 C、集体 D、个人 16、健全城市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按照权责统一、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 公正的原则,加快建立以为( c )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 A、市长 B、领导干部 C、行政首长 D、领导成员 17.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例证证明,()是任何人口集聚的物质前提。正确答案: D.产业的集聚 18、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d ),实行与国有土地 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A、出让 B、租赁 C、入股 D、出让、租赁、入股 19.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的集聚与扩散。正确答案: D.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

可持续发展期末考试答题纸

浙江财经学院考试答题专用纸 论全球变暖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存。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 2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然而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远不止如此。近年来人口的剧增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再次就是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其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变暖也有其自然因素:第一,全球正处于温暖期;第二,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 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荒漠化的防治 知识点一荒漠化成因. 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知识点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技术措施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 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2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知识点一湿地的主要功能 知识点二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2018公需课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2014公需课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三、《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线考试 第 1 题 下列不属于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新机制的是()。(5分) A. 联合港澳共建粤港澳自由贸易区 B. 制定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机制 C. 强化粤东西北地区跨省协作机制 D. 促进珠三角核心区和外围区联动发展 答题情况: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 解析:是构建区域协同,强化省级空间管制,不是对外开发合作范围。 第 2 题 为促进珠三角核心区和外围区联动发展,下列对口帮扶正确的是()。(5分) A. 广佛肇都市圈对清远、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河源、汕尾,珠中江都市圈对阳江。 B. 广佛肇都市圈对阳江、河源,深莞惠都市圈对河源、韶关,珠中江都市圈对汕尾 C. 广佛肇都市圈对韶关、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阳江、汕尾,珠中江都市圈对清远 D. 广佛肇都市圈对汕尾、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清远、阳江,珠中江都市圈对河源答题情况: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为促进珠三角核心区和外围区联动发展,广佛肇都市圈对清远、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河源、汕尾,珠中江都市圈对阳江。 第 3 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更富()方向演进。(5分) A. 稳定和创新

B. 效率和稳定 C. 效率和创新 D. 效率、稳定和创新 答题情况: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更富效率、稳定和创新方向演进。 第 4 题 ()地区需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理念实施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开发建设,结合本地实际打造低碳生态示范城区。(5分) A. 粤东西北 B. 珠三角 C. 粤北 D. 粤东西 答题情况: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粤东西北地区需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理念实施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开发建设,结合本地实际打造低碳生态示范城区。 第 5 题 跨过诺瑟姆曲线的第二个拐点(),即标志着城镇化迈入成熟阶段。(5分) A. 0.6 B. 0.7 C. 0.75 D. 0.8 答题情况: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天大2019年4月考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考核试题【标准答案】

月考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考核试题 4 2019 年-0095 :100试卷总分:0得分 )70分道试题(共35,共单选题一、 经济和社会发展绝对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1.承载能力A. 恢复能力B. 破坏能力C. 稳定能力D. 。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议》 A.100 B.200 C.220 D.180 下面哪个分支不是与非生命科学结合的()3. 数学生态学A. B.物理生态学遗传生态学 C. 经济生态学D. 4.一般情况下,正常的人()分钟不呼吸就会死亡。A.5

B.1 C.7 D.10 5.以下是在里约热内卢会议中提及的文件() B.《只有一个地球》 《人类环境宣言》C. 《保护环境》D. 6.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排放了大量() A.碳水化合物 B.碳氢化合物甲基汞化合物 C. 石油D. 7.CFCs 表示什么() A.氯氟碳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B.碳水化合物C. 碳氮化合物D. 8.1972 年6 月5 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其口号为()

只有一个地球A. B.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C. 珍爱生命D. 9.()是自然界一定空间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变,达到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A.生态系统 生物系统B. 生命系统C. 生存系统D. 10.环境的哲学定义:环境是一个相对于()而言的客体 A.客体 主体B. 人类C. 物质D. 11.形成蛋白质、氨基酸和核酸的主要成份是() A.水 氮B.

碳C. 氧D. 12.()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涉及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企业、每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 A.垃圾经济 狭义循环经济B.广义循环经济C. 废物经济D. 13.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是在()中提出的 A.《巴黎协议》 《巴黎条约》B.《京都议定书》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 14.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为目的的是()公约 A.华盛顿 拉姆萨尔B. 波恩C. 世界遗产D.

【全国100所】2016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试题:第十五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二节) (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地理卷(十五)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二节) (90分钟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荒漠化的四种景观图,回答1~2题。 1.上述荒漠化景观图中,其成因与流水作用有关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都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所以二者的成因与流水作用有关。 答案:B 2.图片①中现象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当地 A.旱地减少,湿地增加 B.草地减少,耕地面积增加 C.干旱加剧,生态脆弱 D.土层变厚,生产能力增加 解析:草原退化现象进一步发展,将使区域环境恶化,干旱加剧,沙漠化面积增加,生态环境变得脆弱。 答案:C 荒漠化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荒漠化”一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荒漠化的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荒漠化土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分布在干旱地区 B.仅分布在内陆地区 C.赤道地区也有分布 D.多分布于高纬地区 解析:从材料中介绍的荒漠化的形成来看,荒漠化土地在干旱地区、内陆地区、湿润地区、高低纬地区都有分布。 答案:C 4.下列哪些变化能够说明人类治理荒漠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A.地表反射率逐年增大 B.土壤紧实度逐年增加 C.沙尘暴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D.单位面积生物量越来越多 解析:地表反射率增大、沙尘暴频率增大、土壤紧实度增加等说明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单位面积生物量增多,说明地表植被增多,生态环境转好。 答案:D 下图为我国某县80年代红色荒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