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棉花后代群体筛选方式分析

棉花后代群体筛选方式分析

棉花后代群体筛选方式分析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鉴定是植物转基因研究的重要环节。目前,转基因

棉花筛选鉴定的常用方法为卡那霉素筛选法和PCR分子检测法[1

-2]。针对不同试验目的,这两种方法相关报道的文献较多,但都

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实际转基因棉花育种过程中,这两种方法的应用

均存在弊端。卡那霉素筛选法不能反映目的基因的表达效果,其筛选

结果缺乏可靠性。PCR分子检测法对试验室要求严格,检测费用昂贵,检测周期长。此外,转基因克隆研究的发展迅速,不断出现新的

抗虫基因、抗旱基因、抗病基因[3],通过外源目的基因表达,而

进行生物测定的筛选方法各不相同,过程复杂,筛选缓慢。特别是近年,随着大规模转基因研究的相继开展,传统的筛选方法已无法满足

大规模转基因后代的高效筛选,尤其是在转基因杂交育种中,需要在

开花前得到准确筛选结果,以便育种操作,传统的筛选方法在效率上

尚略显不足。因此,探索一种快速,准确、较为系统的筛选方法,进

行大规模转基因棉花后代群体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结合我国

棉花转基因育种中的两个主流方法[4-5],以花粉管导入[6]

外源基因自交系T1-T3、转基因杂交育种F1种子为材料,探讨

田间卡那霉素筛选与PCR分子鉴定相结合,应对大规模转基因棉花

后代筛选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转基因棉花后代的筛选鉴定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供试品种为绿色棉陇绿棉3号、白色棉陇棉2号、棕色棉

BC05,均由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棉花研究室选育、提供,具有纤

维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等突出性状[7-8]。转基因鉴定的供试材

料为:①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对陇绿棉3号、BC05导入抗虫基因G

NA、抗旱基因GhABF2的T1-T3;②WBK09、200

90713-1979分别与陇绿棉3号、BC05、陇棉2号杂交

F1(GNA、GhABF2的基因质粒、引物序列由中国农科院生

物技术研究所提供;WBK09含Bt抗虫基因,材料和引物序列均

由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20090713-1979含

BADH抗旱基因,材料和引物序列由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提供),

花粉管导入T1-T3材料为海南、敦煌两地繁育所得,WBK09、20090713-1979与供试品种杂交F1由海南育种所得。

GNA、GhABF2的基因质粒与WBK09、20090713

-1979均携带NPTⅡ标记基因(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该

基因是目前基因工程中被广泛使用的选择标记,它对植物细胞表现毒

性的机理是:卡那霉素干扰了细胞叶绿体及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最

终导致植物细胞死亡,而转基因植株抑制了这个过程[9-10]。

供试材料种植于甘肃省敦煌市肃州镇隔离试验区。分子鉴定地点为甘

肃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基因工程研究室。

1.2方法

1.2.1卡那霉素浓度梯度试验。设置卡那霉素3.0gL-1、5.0gL-1、7.0gL-1三个处理浓度,在棉花现蕾期,对

供试品种顶端倒数第2片真叶用毛笔涂抹药液,各处理50株,以W

BK09做对照(经过PCR分子检测,携带NPTⅡ标记基因),3~5d观察统计结果。

1.2.2卡那霉素抗性植株筛选。在卡那霉素浓度梯度试验的基础上,对转基因供试材料进行卡那霉素筛选,对筛选后的阳性植株做标记,以备PCR分子检测。

1.2.3PCR分子检测。剪取阳性植株顶端较嫩叶片,采用改良

的CTAB大量提取法[11]提取纯化基因组DNA,针对阳性植

株所含不同基因,利用设计好的引物(表1)进行PCR检测。PC

R体系所用药剂为Fermentas公司生产,采用引物由Inv

itrogen公司合成,统计检测结果。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品种敏感性及卡那霉素筛选条件的确定根据田间观察结果,对棉叶与卡那霉素处理反应的表现分为三个等级,Ⅰ级:涂抹叶片正常;Ⅱ级:涂抹叶片有轻微变黄;Ⅲ级:涂抹叶片具有黄色斑点(图

1),为了得到可靠的卡那霉素筛选结果,消除棉花叶片自身对卡那

霉素具有抗性的试验影响,以Ⅲ级处理结果作为卡那霉素筛选标准。

在该筛选标准下,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三种浓度的卡那

霉素棉叶涂抹,3~5d内,均使陇棉2号、陇绿棉3号、BC05

的棉叶百分之百转变为具有黄色斑点的叶片;对照WBK09经过浓

度为7.0gL-1卡那霉素棉叶涂抹,在3~5d内,叶片仍未变化。该结果表明,3.0~7.0gL-1卡那霉素叶片涂抹,可以

明显区分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植株。此外,参试品种在5.0gL-1

卡那霉素叶片涂抹处理下,百分之百转变为具有黄色斑点叶片,陇棉

2号需要3d,BC05需要4d,而陇绿棉3号需要5d;因此,

可以认为,陇棉2号棉叶对卡那霉素最为敏感,BC05次之,陇绿

棉3号棉叶与卡那霉素反应最为迟缓。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为了

快速得到筛选结果,可以确定陇棉2号的最佳筛选条件为5.0gL

-1卡那霉素叶片涂抹,0~3d观察期;BC05的最佳筛选条件

为5.0gL-1卡那霉素叶片涂抹,0~4d观察期;陇绿棉3号

的最佳筛选条件为3.0gL-1卡那霉素叶片涂抹,0~5d观察

期(见表2)。

2.2卡那霉素筛选结果分析在确定卡那霉素筛选最佳条件后,以各

品种最佳筛选条件对相关转基因后代进行田间筛选操作,0~5d内,共计筛选出820份叶片未变色的植株,其中,陇棉2号181株,

陇绿棉3号324株,BC05315株。陇棉2号、陇绿棉3号、

BC05在筛选过程中得到稳定筛选结果的时间分别为第3d,第4d,第5d(表3),该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品种确定的最佳筛选条

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由于操作简单,本次试验仅用5d完成211

12份转基因棉花后代材料的田间筛选,因此,可以认为,田间卡那

霉素筛选可以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基因植株。

2.3PCR分子检测结果分析对820份阳性植株,进一步进行P

CR分子检测,得到具备NPTⅡ标记基因的材料806份,携带目

的基因的材料有161份,其中转基因杂交育种F1中,有158份

含有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管导入基因的T1-T3材料中,虽然有2

69份材料验证出NPTⅡ标记基因,但只有3份材料具备目的基因(表4,图2);经过多次重复,结果一致。该结果表明:卡那霉素

阳性植株筛选的准确率为98.3%,卡那霉素筛选携带目的基因的

转基因植株准确率为20%;处于连锁状态的标记基因与目的基因,

在转基因育种过程中没有完全转化或遗传。

3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通过对陇棉2号、陇绿棉3号、BC05非转基因植株进行卡

那霉素敏感试验,以确定田间卡那霉素筛选的最佳条件,在此试验基

础上,对其相关转基因后代进行田间卡那霉素初筛,对筛选后的材料

进行分子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际转基因棉花育种中,应对大规

模转基因棉花后代筛选鉴定,卡那霉素叶片涂抹与目的基因PCR检

测相结合,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的筛选方法,

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在卡那霉素浓度梯度试验中,不同品种的棉叶对

卡那霉素的敏感性不同,与白色棉陇棉2号相比,绿色棉陇绿棉3号,棕色棉BC05的叶片小,蜡质层较厚,该生理性状影响叶片与卡那

霉素反应。王彦霞、燕丽萍、李举等[12-14]在卡那霉素筛选

研究中,使用的卡那霉素筛选浓度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品种在不

同地区做转基因材料田间筛选,要得到准确的筛选结果,必须进行前

期梯度试验。在PCR分子检测试验中,标记基因鉴定结果与目的基

因鉴定结果相差甚远,这种情况在通过花粉管导入后代的材料中尤其

明显,祝建波[15]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类似情况,并推测原因是:在转基因过程中,标记基因与目的基因在核酸酶的影响下,形成不完

整片段。由于这种原因一般只导致出现个别异常,在本次试验中,试

验群体庞大,不会造成差异如此悬殊的标记基因与目的基因鉴定结果,所以,在本次试验的基础上,推测原因为:处于连锁状态的标记基因

和目的基因在转基因过程中存在分离情况。该推测需要进一步试验研

究进行论证,但试验结果可以明确,卡那霉素筛选准确率低,目的基

因PCR鉴定才是准确的筛选方法。在大规模转基因棉花育种中,快速、准确的筛选尤为重要。尤其在转基因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在开

花前得到准确的筛选结果,以便进行亲本选配及杂交组合的田间操作,

此时,如果对转基因育种T0进行卡那霉素快速筛选,缩小范围后,再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跟踪,可以大规模减少后代群体,提高筛选效率,尽早筛选得到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材料,加快其后代进行遗传稳定性、基因表达量的研究,缩短安全性申报及产业化进程。

棉花后代群体筛选方式分析

作物育种原理与方法

作物育种原理与方法 1.作物育种工作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2.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3.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大豆、油菜、甘薯等作物的主要育种途径? 4.你认为制约突破性品种培育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一. 作物育种的主要环节。 1.制定育种目标。结合自身种质资源、硬件水平、技术经验等条件制定一个合适的育 种目标。 2.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根据自己做育种的作物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如:玉米选择 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小麦主要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水稻可以选择杂种优势的利用或杂交育种,等等。 3.进行品种审定。育种家育出的新品种需要通过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才能通过审定。 需要育种家了解自己品种的优缺点,将其在不同的区域审定,以提高通过的机会。 二.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 1.杂交育种。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中进行选择以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2.杂交优势利用。一般是指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传统育种主要依赖于对植株的表现型的选择。其受环境条件、基因间的互作、基因与环境间的互作等因素的影响。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对DNA进行标记,通过对其后代基因标记的选择,就可以选择到含有该基因的植株,其选择效率更高。 4.倍性育种。主要是通过单倍体育种使后代快速达到纯合状态。 5.回交育种。对优良品种进行改造。一个优良的品种具有一中小缺点,可以通过回交的方法以使其缺点得到改善。 6.诱变育种。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使植物变异,以拓宽种质资源,如若得到优良变异,可以通过其他育种方法,将其引入到品种中。 三.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大豆、油菜、甘薯等作物的主要育种途径? 小麦:主要的通过杂交育种(选择优良的栽培种杂交,经过选择,得到目标品种);远缘

棉花后代群体筛选方式分析

棉花后代群体筛选方式分析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鉴定是植物转基因研究的重要环节。目前,转基因 棉花筛选鉴定的常用方法为卡那霉素筛选法和PCR分子检测法[1 -2]。针对不同试验目的,这两种方法相关报道的文献较多,但都 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实际转基因棉花育种过程中,这两种方法的应用 均存在弊端。卡那霉素筛选法不能反映目的基因的表达效果,其筛选 结果缺乏可靠性。PCR分子检测法对试验室要求严格,检测费用昂贵,检测周期长。此外,转基因克隆研究的发展迅速,不断出现新的 抗虫基因、抗旱基因、抗病基因[3],通过外源目的基因表达,而 进行生物测定的筛选方法各不相同,过程复杂,筛选缓慢。特别是近年,随着大规模转基因研究的相继开展,传统的筛选方法已无法满足 大规模转基因后代的高效筛选,尤其是在转基因杂交育种中,需要在 开花前得到准确筛选结果,以便育种操作,传统的筛选方法在效率上 尚略显不足。因此,探索一种快速,准确、较为系统的筛选方法,进 行大规模转基因棉花后代群体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结合我国 棉花转基因育种中的两个主流方法[4-5],以花粉管导入[6] 外源基因自交系T1-T3、转基因杂交育种F1种子为材料,探讨 田间卡那霉素筛选与PCR分子鉴定相结合,应对大规模转基因棉花 后代筛选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转基因棉花后代的筛选鉴定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供试品种为绿色棉陇绿棉3号、白色棉陇棉2号、棕色棉 BC05,均由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棉花研究室选育、提供,具有纤 维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等突出性状[7-8]。转基因鉴定的供试材 料为:①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对陇绿棉3号、BC05导入抗虫基因G NA、抗旱基因GhABF2的T1-T3;②WBK09、200 90713-1979分别与陇绿棉3号、BC05、陇棉2号杂交 F1(GNA、GhABF2的基因质粒、引物序列由中国农科院生 物技术研究所提供;WBK09含Bt抗虫基因,材料和引物序列均 由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20090713-1979含

棉花阶梯式复交育种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棉花阶梯式复交育种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摘要:介绍了一种棉花育种新方法——阶梯式复交育种法?通过该方法获得了一批高产?抗病?抗虫?纤维品质优良的棉花亲本材料,拓宽了陆地棉的种质遗传基础,实现了多种性状的同步改良或多种优良性状基因的同步累加;育成了鄂棉23?EK288?C111?KB02等一系列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并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棉花;阶梯式复交育种;建立;应用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tep-shaped Complex Hybridization Method in Cotton Breeding Abstract: A new cotton breeding method, step-shaped complex hybridization method, was introduced. A batch of cotton parent lines with high yield, disease and pest resistance and high quality fiber was obtained by applying this method. The base of upland cotton germplasm genetic resources was widened. Synchronized modification of multiple characteristic or synchronized accumulations of multiple excellent genes was realized. A series of new cotton lines with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that was acquired by using this method, such as Emian23, ED288, C111, KB02, was widely applied in production and notable economy and social efficiency was achieved. Key words: cotton; step-shaped complex hybridization breeding method; establishment; application 棉花是世界性经济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和消费国[1]?促进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是保障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的客观和现实要求?我国原棉供需矛盾突出,常年缺口达400万t,已是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进口农产品?人多地少和必须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必须是在提高棉花纤维品质的同时,注重挖掘单产潜力,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 在诸多影响棉花产量的因素中,品种是主导因素,对单产增加的贡献率近40%[2]?因此,棉花品种改良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品种改良技术不断得到创新?就棉花而言,单性状品种改良技术不断得到发展,由系统选育发展到杂交育种,由常规技术发展到转基因育种和分子标记?生化辅助育种,等等? 1 棉花阶梯式复交育种的理论基础 1.1 棉花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研究

棉花高产育种后代选择流程 杨勇

棉花高产育种后代挑选流程 1、棉花高产育种亲本的选配原则 1.1杂交亲本的互补性原则: 性状互补要根据育种目标抓住主要矛盾,特别是注重限制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性状。如棉花考虑产量构成因素的互补,当育种目标要求的产量因素结构是铃重、铃数并重类型,可采用大铃类型与多铃类型相互杂交。其次要考虑影响稳产的性状如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以及品质性状的互补。 1.2亲本之一的适应性原则: 亲本之一最好是能适应当地条件、综合性状较好的推广品种。从育种单位的经验总结和目前推广品种亲缘分析,利用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作亲本之一,是培育适应性强、高产稳产新品种的有效方法,这些品种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状和较高的产量水平,利用这一良好的遗传背景,以求改良个别缺点,是容易取得成功的。 1.3杂交亲本的遗传差异性原则: 注意亲本间的遗传差异,选用生态类型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材料相互杂交。由于亲本间遗传差异大,有不同的优缺点,杂交后代分离广,容易选出新品种。如美国利用海岛型棉、比马棉、坦奎斯棉和斯字棉相互交配育成了比马棉S-1,开创了美国比马棉的历史。 1.4亲本配合力原则: 配合力是指亲本与其他亲本结合时产生优良后代的能力,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配合力。在育种中,大多数高产的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都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一个优良品种常常是一个好亲本,但并非所有的好品种都是好亲本。 2、棉花产量性状的遗传力及后代选择方式 棉花产量构成因素为单位面积株数、每株结铃数、铃重及衣分。各构成因素之间往往相互制约,呈不同程度负相关,难以同步提高,而应根据地区自然条件、耕作栽培水平以及作物相应发育特征,提出不同的增长要求,使有主次的协调增长,从而提高产量。 同时要考虑影响稳产的性状如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以及品质性状的互补。 合理株型是高产品种的生育基础和形态特征。棉花合理株型一般具有株型紧凑,主茎和果枝的节间短,果枝和主茎间的夹角小,叶片大小适中,着生直立,以提高光能利用率等特征。 影响棉花产量的性状中衣分和抗病性遗传力较高,可以在早期(F2)进行选择;同时决定高产的合理株型遗传力也较高,也可在早期进行选择。 棉花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在早代遗传力小,不宜作为F2的主要选择依据,最好延至后期世代(F4、F5)进行选择。 3、棉花高产育种各代选择流程图 根据高产育种目标,选择合适的亲本配置杂交组合,如要将结铃性强与大铃特性聚合在一起,就必须广泛进行多铃类型种质系与大铃类型种质系间杂交,再根据育种目标对杂交后代进行选择。

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及问答资料

品种(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种质资源:指一切具有特定的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育种目标:对新品种的性状的具体要求,是育种工作的依据和指南。好比一项工程的蓝图。育种目标正确是育种工作成功的关键。 有性繁殖: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有完整的个体发育周期 无性繁殖: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等繁殖后代的方式。即不通过雌雄性细胞相互结合而繁殖后代的方式 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 常异花授粉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称为常异花授粉作物。 异花授粉作物:通过植株不同花朵的花粉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作物。 自交不亲和性:某些作物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正常的雌雄配子,但自交不结实或结实极少的特性。雄性不育: 雌蕊发育正常,雄蕊退化(无花粉、无花药等) 无性系:无性繁殖作物的一个个体通过无性繁殖而产生的后代称为无性繁殖系,简称~。 无性系品种: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基因型由母体决定,个体内基因型杂合或纯合,个体间一致 杂交育种:通常指利用作物具有不同遗传性的品种或类型相互杂交,创造遗传变异,然后再通过选择和系统的试验鉴定,培育成新品种的方法。广义的杂交育种还包括回交和远缘杂交。 群体品种:指由基因型不同的植株组成的个体群。 引种(广义):以外地区,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遗传育种等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种质资源 气候相似论:“地区之间在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气候因素上,应相似到足以保证作物品种相互引种成功时,引种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系统育种法:根据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群体的变异类型中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种植成株系,通过试验鉴定,育成新品种。又称单株选择法、一株传选择法 单交种:2 个品种或自交系组配成的杂交种。 双交种:由2个单交种组配而成的杂交种(A×B)×(C ×D) 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的自交系或品系。遗传组成:S(rfrf) 混合法:在杂种的分离世代,按组合混合种植,不选单株,直到一定世代,性状纯合率达到80%以上时(约在F5~F6),才开始选择单株,下一代成为一个稳定的系统,进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叫混合法。 系谱法:从杂种的分离世代开始单株选株,分别种植成株行(株系),即系统;以后各世代均在优良的系统中连续进行单株选择,直到选出性状优良一致的系统升级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在选择的过程中,各世代予以系统编号,以便考察系统的历史和亲缘关系,故称系谱法。 混合法:在杂种的分离世代,按组合混合种植,不选单株,直到一定世代,性状纯合率达到80%以上时(约在F5~F6),才开始选择单株,下一代成为一个稳定的系统,进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叫混合法回交:两个亲本杂交后,F1 再和双亲之一重复杂交 轮回亲本:受体亲本,在回交过程中用于重复杂交的亲本。 另一个亲本叫非轮回亲本,又叫供体亲本。 回交育种法:指利用回交方法,改良优良品种的个别不良性状,从而选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外照射:处理材料受到的照射来自外部的辐射源。 内照射:利用同位素(如P32、S35、C14、Zn65)的化合物配成溶液进行浸渍种子或使植物吸收或注射茎部。即处理材料受到的照射来自植物体内部的辐射源。

棉花品种间育性差异的遗传机制分析

棉花品种间育性差异的遗传机制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农作物的深入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讨不 同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其中,棉花品种的遗传机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棉花的育性差异被广泛关注,这是由于棉花作为重要的农业作物,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棉花品种间育性差异的遗传机制分析入手,详细探讨棉花的遗传特征,进一步促进棉花品种间的育种进程。 一、棉花品种间育性差异的概述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利益和人民 群众的生活质量。然而,棉花不同品种之间存在显著的育性差异,这就给棉花的育种工作带来了重大的挑战。棉花的育性差异主要表现为产生杂种后的后代,不同品种间能否产生有力的杂种子代以及后代杂种的数量等方面。 二、育性差异的遗传基础 从基因层面来看,育性差异主要是由于棉花品种间的基因组差异。这些基因组 差异可以进一步分成两类,即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基因组差异。 数量方面的基因组差异,主要指的是不同棉花品种的染色体数量和染色体组配。这些基因组差异是由棉花自然生态环境所形成的。不同品种之间的数量差异可以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定位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种间杂交后代的数量和质量。具体而言,数量方面的基因组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品种之间的多倍体数目不同、不同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不同等。 质量方面的基因组差异,则是指基因本身的差异。在棉花品种之间,基因存在 着强烈的多态性,表现出来即为不同品种间所拥有的基因数量和种类不同。因此,在不同品种间进行杂交育种时,其后代中的基因组合不同,其表现和性状也不尽相同。

三、棉花育性差异的克隆与追踪 为了在棉花品种间进行高效、精准的杂交育种,研究者需要发现和克隆棉花中 影响育性的基因。过去,学者们主要运用基因组扫描、QTL分析等方法进行克隆。在这些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了许多与棉花育性相关的基因,并且对这些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追踪。同时,也有研究者尝试将这些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以期能够提高棉花品种间的杂交产能和产量。 然而,这些研究与实践都面临着重重的挑战。首先,棉花基因组比较大,含有 大量的重复序列和非编码基因,这给基因分析和克隆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其次,由于棉花品种之间的杂交后代数量巨大,从而带来大量的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化,给机器学习和计算带来很大的困难。最后,育性和产量这些性状都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难以通过单一的基因克隆来实现对育性的调控。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棉花育性差异的遗传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运用新的优化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统计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方法,分析棉花 品种之间的基因组差异,发现影响杂种的关键基因。 2.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基因编辑、转基因等技术,对棉花品种之间 的基因差异进行改变,并了解其对品种杂交和育性的影响。 3. 多因素综合分析:结合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生长发育学、分子遗传学、 分子生态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的方法,综合分析影响棉花杂种后代数量和质量的多种基因。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一步探究棉花品种间 育性差异的遗传机制,以更好地指导棉花杂交育种实践,并且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一、遗传分析 遗传分析是遗传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它通过观察和分析基因在后代中的表现来揭示遗传规律。遗传分析可以通过对家族、群体或个体的遗传特征的观察来推断遗传模式和基因型。其中,常见的遗传分析方法包括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分析、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等。 1.1 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分析 家系分析是通过观察家族中的遗传病患者及其家族成员,分析其遗传特征来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模式。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确定遗传病是由显性遗传、隐性遗传还是性连锁遗传引起,进而指导家族内的遗传咨询和遗传筛查。 1.2 连锁分析 连锁分析是通过观察两个或多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遗传连锁关系,推断基因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通过研究连锁关系,可以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进一步揭示基因座的位置和染色体的结构。连锁分析通常通过观察基因型和表型的共遗传现象来进行。 1.3 关联分析 关联分析是通过观察群体中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推断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关联分析常用于复杂遗传病的研究,通过对

大量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基因型和表型数据的比较,寻找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基因位点。关联分析通常采用基因芯片、测序等高通量技术进行。 二、遗传变异分析 遗传变异分析是研究基因组中的遗传变异和多态性,并探究其与表型差异之间的关系。遗传变异分析可以帮助揭示基因对表型的贡献程度,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常见的遗传变异分析方法包括基因型分析、突变检测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等。 2.1 基因型分析 基因型分析是通过检测个体的基因型来揭示基因对表型的影响。常见的基因型分析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检测基因型的差异,并与表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 2.2 突变检测 突变检测是研究基因组中的新突变和已知突变的分布和频率,揭示突变与表型之间的关系。突变检测可以通过测序技术、PCR扩增等方法进行。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发现致病突变、疾病易感基因等,为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3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是通过分析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和基因频率分布,

棉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棉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董承光;李成奇;李生秀;周小凤;马晓梅;肖光顺;李保成 【摘要】[ Objective] To conduc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main agronomic traits for 153 land cotton germplasm resources to reve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cotton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provide parents for cotton breeding. [Method]Investigation of the nine yield traits, five quality traits and twelve phenotypic traits of various materials were conducted . Data analysis and organizing applied SPSS13.0 and DPS. [ Result]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is big for yield traits , and small for quality traits.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fiber length and strength,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n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fiber length and fineness, strength and fineness. Clustering analysis result reveals two large categories and three small categories. 33 specific germplasm resources are screened . [ Conclusion ] This group of cotton germplasm materials can provide rich parents materials for cotton breeding and genetics studies.%[目的]对153份陆地棉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各种质材料的特征特性和种质资源群间的遗传关系,为选育优质棉花品种提供亲本来源.[方法]调查各个材料的9项产量性状指标,5项品质性状指标和12个表型性状,应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3.0和DP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153份材料的各项产量性状变异程度较大,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纤维长度与比强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细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纤维比强度与伸长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细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153份材料

棉花“自交混繁”良种繁育方法

棉花“自交混繁”良种繁育法 一、良种繁育的概念(什么叫良种繁育); 为推广优良新品种而生产(或繁殖)保持新品种优良特性种子的过程,叫良种繁育。 二、良繁育的意义和任务; 意义:良种繁育是棉花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棉花品种选育工作的继续和新品种推广的准备,试验证明,同一品种的更新种子比旧种子有时可提高产量10%以上。若不重视良种繁育工作,优良品种更换速度慢,已推广的品种,又会迅速退化、变劣,就不可能发挥优良品种的优良特性。 任务:1、迅速繁殖优良新品种的种子; 2、保持品种的纯度和种性。 三、为什么要进行良种繁育; 棉花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不仅要提高产量,而且要给纺织工业提供品质优良的原料。这就要求棉花品种遗传性好,又要纯度高,并且能长期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但是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遗传组成比较复杂,再加上生产环节多,比之自花授粉的作物更易造成品种混杂退化。据国内外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纯合优良种子比混杂退化种子增产幅度一般在10—15%。1972年,中国河北、河南、山西和山东四省调查,仅因棉种混杂退化一项原因,估计损失皮棉约8.75万吨。但针对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也可防止或减轻品种混杂退化的速度极其影响程度。埃及的阿许莫尼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了100多年;前苏联的108夫品种也应用了40多年,并未发生严重的混杂退化。

1、品种退化的原因; ⑴、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 ⑵、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 ⑶、品种的剩余变异。 2、品种退化的特点; ⑴、普遍性; 几乎所有棉花品种都会出现退化现象,任何地区都难以避免。 ⑵、退化速度快,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严重; 一个优良品种在不加选择的情况下,一般只有3—5年的青春期,河北冀棉8号在通过审定后第三年,全省推广面积达到466666.7公顷,但随即发现其株型、铃型不整齐,开花期不一,双后花增多,产量下降。 ⑶、多品种共存使退化加剧,一地一种退化仍然发生; 江苏省在60年代除徐州地区以外,几乎都是种岱字棉15,但退化仍然十分严重。 ⑷、棉株经济性状的退化大都呈连续性数量变异,难以准确的鉴别 和选择。 3、品种退化的表现; 品种退化的直接表现是纯度下降,群体中出现各种不符合品种典型性的个体。品种纯度下降必然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具体表现:⑴、株型退化植株或高大松散或矮小细弱,结铃少而小,脱落率常比正常棉株为高; ⑵、铃型退化棉株棉铃一般都变小,单铃重下降,铃型常由卵圆变长,铃嘴变尖,铃壳变厚,吐絮不畅; ⑶、籽型退化植株常出现异形种子,如:光子、毛籽,稀毛籽绿短绒,棕色短绒等;⑷、衣分衣分下降是棉花品种退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一个衣分为40%的品种,可降到35%左右甚至更低。

棉花纤维品质的分子辅助育种

棉花纤维品质的分子辅助育种 棉花纤维是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随着人们对衣着要求的普遍提高,对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育种工作者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了一些具有优异纤维品质的棉花品种。最近几十年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棉花品种选育及性状改良提供了重要的选择手段,其中,通过分子标记进行纤维品质的辅助选择育种提高了选择效率。 1研究现状 1.1棉花纤维品质的分子标记发展迅速 近年来,棉花遗传图谱的构建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进一步的QTL精细定位提供了大量的标记信息。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实验室从事这方面研究。Kohel等利用陆地棉品种TM-1与海岛棉品种3-79种间杂种分离群体构建了含355个DNA标记、覆盖4 766cM、分布有50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在此基础上,鉴定出13个海岛棉优质基因(QTLs),其中4个与纤维强度、3个与纤维长度、6个与纤维细度有关。这些QTLs可解释(TM-1)×(3-79)海陆杂种F2总遗传变异的35%~50%。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四倍体棉花的A、D基因组均含纤维品质基因,但所检测到的大部分标记在TM-1表现为隐性,需要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辅助 1/ 6

选择。Yu等在构建陆地棉×海岛棉种间杂种遗传图谱的基础上,鉴定出与海岛棉优质纤维基因QTL连锁的分子标记11个:3个纤维强度、3个纤维长度、5个纤维细度。Jiang等的研究证明四倍体棉(AADD)中,大部分纤维品质、产量的QTL位于D染色体亚组,而四倍体棉种中A染色体亚组的祖先是有纤维的,而D 染色体亚组则是光子,没有纤维。他们鉴定出的3个纤维强度QTL可解释海陆杂种F2总遗传变异的30.9%。Shappley等在陆地棉品种间杂交后代中鉴定出与纤维品质连锁的RFLP标记若干个。 20XX年,南京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利用我国培育的一个高强纤维种质系7235材料,开展棉花优质纤维基因和QTL的分子标记的筛选。通过对213对SSR引物和1 840个RAPD引物的筛选,已筛选到了与高强纤维QTL连锁的SSR标记3个,RAPD 标记5个;与纤维细度QTL连锁的RAPD标记1个。其中有1个标记的纤维强度QTL占7235×(TM-1)分离群体总遗传变异的30% 以上,而且在不同年份,不同环境表现稳定,这是目前鉴定出的控制棉花高强纤维表现的主效位点,它的鉴定为纤维品质的辅助选择乃至克隆纤维强度基因奠定了基础。该标记的纤维强度QTL的转育利用可以提高普通棉花品种的纤维强度2cN/tex左右。后来,该所获得了5个纤维强度QTLs、5个纤维长度QTLs、 2/ 6

mu转座子介导的株高突变优势筛选

河北农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Mu转座子介导的株高突变优势筛选 学院:农学院 专业班级:植物科学与技术0802 学号:2008014040202 学生姓名:田鹏浩 指导教师姓名:陶勇生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二O一二年6月6日

Mu转座子介导的株高突变优势筛选 田鹏浩 (河北农业大学,保定 071000) 摘要:【目的】Mutator(Mu)转座子是玉米基因组内产生诱变的内源转座因子,其在基因组内的拷贝数和诱变效率远远优于其它转座子。利用Mu转座子介导的玉米株高性状的突变体来研究其遗传特性。通过计算后代株高的分离情况,来验证株高的突变是否与插入有关,以及扩增Mu因子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为找到影响株高的基因奠定基础,从而扩展株高突变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此外,还为高产玉米育种提供了种质资源和理论指导。【方法】使用原始Mu群体(uniformMu)与玉米优良自交系综31杂交获得M1代,对其自交后代的M5群体的植株表型进行逐株全生育期的田间调查,根据极端性状的遗传分析和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筛选和鉴定Mu转座因子插入诱变的突变群体。【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筛选了M5群体的的75个家系共543株,11BD753、613、728、1748、1779家系出现株高性状的分离,极有可能是Mu插入引起的,其中,11BD753、1779为矮化突变,11BD613、728、1748为高杆突变。【结论】目前经过分析的这几个家系的胚大小性状出现了显著分离,需要进一步对其研究,尤其是要找出Mu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再经行基因功能和遗传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玉米;Mutator转座子;株高突变;突变分析 Screening Mutator–mediated Plant Height mutation advantage Abstract: 【Objective】Mutator (Mu) transposons is endogenous transposons producing mutation groups, i n maize genomic .It’s copies and mutation frequency are superior to other transposons. By Mutator–mediated maize plant height to study their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By calculating the separation of mutation plant height, to verify whether the plant height is related with the insertion of Mutator, and find Mutator flanking sequences, then to lay foundations for finding genes that affect the height of the plant. Moreover, to extend the molecular genetic studies of plant height mutation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o provide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breeding high yeild maize. 【Method】Using uniformMu and elite inbred line Z31 crossing got M1and to it’s Self-crossed Progeny M4 do the field survey of the plant phenotype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stage, and screening and identifying Mutator–mediated inspectional mutations basis on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extreme character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s. 【Result】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plant height mutation, from M5group’s 75 families, total over 543 plant ,11BD753,613,728,1748,1779 family lines appear separation of plant height, most likely caused by Mu insertion, and 11BD753,1779 family lines appear dwarf mutation,11BD613,728,1748 family lines appear high pole mutation.【Conclusion】At present there are remarkable separation of this lines after the analysis the character of these maize embryo size, needing more further research on this lines, particularly needing discover the flanking sequence of the Mu insertion and develop aspect research on gene function and the heredity character . Key words: Maize mays L.; Mu transposons; Plant height mutation; Analysis of mutation 1.前言

yuzhong1

名词解释 1、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2、远缘杂交:在种以上分类物种之间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通常将植物分类学上用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 所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2、易位系(异置换系):指某物的一段染色体被另一物体的一段染色体所替换而成的新类型个体。 3、外照射被照射植物或者种子所受辐射来自外部某一辐射源。如钴源,X射线源和中子源等。又可分为急性照射和慢性照射,连续照射和分次照射等各种方式. 4、内照射将辐射源引入生物组织和细胞内进行照射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内照射源有32P,35S,131I,14C等β射线源 5、半致死剂量(LD50)照射处理后植物能开花,结实,存活一半的剂量。临界剂量(LD60)照射处理后植株成活率约40%的剂量 6、异附加系:在某物种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一对或二对其他物种的染色体,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另一物种特性的新类型个体。 7、异置换系:是指某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所取代而成的新类型个体。异置换系是由附加系与单体杂交再自交得到的。 8、诱变一代(M1):经过诱变处理的种子或营养器官所长成的植株或直接处理的植株均称为诱变一代(M1)。 10、多倍体:是指体细胞中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 11细胞工程:指在细胞水平,按照人们的需求,设计在离体的条件下,培养繁殖以改造生物的遗传,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体,细胞系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工程。 12人工种子:是指将细胞培养条件下的体细胞或类似物,经过有机物的包埋,在适宜条件下能正常发芽,具有天然植物种子结构的颗粒。 13外植体:诱发产生无性繁殖系的植物器官或者组织切段,如茎、荚、节等。 11胚状体:在组织分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茎端与根端的类似合子胚的构造。 14雄性不育:两性植物的雄性器官或花粉发育不良或功能不正常,丧失授粉能力,同类种群中不能够自交结实的不育特性。 15配子体不育:是指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体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 16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的表现由孢子体(母体植株)的基因型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 17不育系(A):具有雄性不育品种特性的株系。同质源不育系:有共同细胞质不育基因来源的不育系。 18保持系(B):能够保持某种不育系不育特性的自交系。同型保持系:除花粉育性与特定不育系不同外,其他均相同的保持系(与特定的不育系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异型保持系:仅具有保持特定不育系雄性不育的能力,但与之无共同血缘关系的保持系。 19恢复系(R):给不育系授粉后能够恢复不育系育性的品种或自交系。 20轮回选择:即循环性周期选择。它是指各种形式的从育种的基础群体中选择理想个体,通过随机互交,实现基因和性状的重组,形成新的遗传结构得到改良的育种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循环往复地进行群体改良的育种方法。 20表现型轮回选择:在育种的基础问题中,仅根据植株表现型(直观性状)循环往复的选择优良单株,进行充分的互交重组,改良育种基础群体的群体改良方法。玉米育种的原始方法—混合选择法实质上就是表现型轮回选择。 21基因型轮回选择:在轮回选择过程中,通过对中选单株的测交后代配合力的比较鉴定,能够正确评价鉴定中选单株配合力的高低和产量性状基因型优劣的轮选育种程序 22品种鉴定:农业部和省级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按照国家规定对主要作物新品种进行区域实验和生产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决定其能否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划定其推广种植的区域范围的法定程序 23原种:新育成的作物品种的原始种子。经提纯复壮产生出来的符合原品种遗传典型性和品种标准的种子,称为提纯原种。 24良种繁育:在优良品种的繁殖过程中,不断的进行选择培育,既能满足生产用种的数量需要,又能保持优良品种的纯度和种性,保证供种质量的种子生产过程 25品种更新:用优质原种替换生产上退化的同一品种原有生产用种 26品种更换:优良新品种代替生产上已过时的老品种 填空判断: 1 物理诱变剂的类别:1、紫外线;2、x射线;3、r射线;4、粒子辐射;5、其他物理诱变剂(电子束、激光、离子注入);6、航天搭 载(航天育种或太空育种)。物理诱变剂的处理方法:内照射和外照射,外照射操作简便,处理量大,是最常用的处理方法。 2 化学诱变剂类别:1)烷化剂2)叠氮化物3)碱基类似物4)其他化学诱变剂(抗菌素、亚硝酸、羟胺) 3 作图群体与遗传图谱的构建:1)暂时性分离群体:F2群体、BG群体;2)永久性分离群体:NILs近等基因系、RILs重组近交系、DH加

农作物专题复习之五 棉花专题复习

农作物专题复习之五 “棉花”专题复习 考情分析 考点分布: (1)植物的激素调节 (2)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3)遗传和变异 (4)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生殖 高考集锦 1.(2007•天津理综•30)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 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 请据图回答: (1)A过程需要的酶有。 (2)B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 (3)C过程的培养基除了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 (4)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D过程应该用作为探针。 (5)科学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①将转基因植株与杂交,其后代中康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虽能感型的数量比为1:1。 ②若该基因植株自交,则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 ③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话要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作离体培养,则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 %。 【命题意图】考查基因工程、遗传基本规律、选择培养基的应用。 【解析】(1)基因工程中形成重组质粒时需要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用DNA连接酶连接成完整的重组质粒。(2)作为质粒必须具有的特点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并具有一定的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3)图中的C过程为筛选过程,需加入卡那霉素以选择出具有标记基因,即有目的基因的棉花组织。(4)在此处对目的基因的检测,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抗虫基因作为DNA探针,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物进行检测。(5)①题干中已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要使后代中抗卡

棉花SSR标记种质资源纯度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棉花SSR标记种质资源纯度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石建斌;周红;王宁;许庆华;乔文青;严根土 【摘要】采用前期筛选出的26对SSR核心引物,对收集保存的58份棉花种质资源进行纯度检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的纯度概率介于20%-90%,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表型相吻合,说明SSR纯度检测的准确度较高,可以作为进行快速检测棉花种质资源纯度的方法.共扩增出85种多态性基因型,每个标记检测到的基因型数在2-5,平均为3.27个,引物多态性信息量(PIC)介于0.073 7-0.928 1,平均为0.363 9.并利用NTsys-pc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8份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305 1-0.898 3,变幅为0.593 2,在GS=0.63水平上,将供试材料分为5大类,且这些资源材料的DNA聚类与其地理生态来源无关,而与材料的亲缘关系相关性较高,其聚类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差异.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 【年(卷),期】2018(034)007 【总页数】9页(P138-146) 【关键词】棉花;种质资源;纯度鉴定;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作者】石建斌;周红;王宁;许庆华;乔文青;严根土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阳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阳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阳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阳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

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阳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阳4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棉花产业的持续发展,新品种审定速度快、数量多,而骨干亲本数量有限且反复利用导致棉花品种的遗传差异越来越小。另外,随着转基因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在原品种基础上改良少数或单个性状的衍生品种增多,完全依据形态性状进行棉花品种的辨别越来越困难[1],且传统的棉花品种真实性和纯度是通过田间种植的方法鉴定的,耗时长、成本高、时效性差,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2]。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棉花类型有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大多数优势杂交棉花品种是通过人工去雄制种,制种过程中,母本因去雄不彻底或漏去雄易形成自交铃,严重影响杂交种纯度,而常规品种的遗传纯度(位点纯合)和非遗传混杂(生产或加工时的异源种子的掺入、异源花粉的异花授粉等)也会给棉花品种纯度和遗传多样性的鉴别带来很大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鉴定,则会给棉花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对棉花品种快速、准确而高效的纯度检测,对于棉花品种的推广应用意义重大。 棉花品种纯度的检测方法有种子形态学、幼苗鉴定、蛋白质电泳以及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等。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在育种途径的多样化,分子标记技术因其准确可靠、批量操作及不受环境因素制约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品种真实性与纯度鉴定中[3]。其中,由于SSR多态性丰富,而且覆盖整个基因组的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成为一种新兴分子标记[4]。棉花基因组中存在着丰富的SSR 标记,SSR标记以其独特的优势,已被广泛用于棉花的遗传图谱构建、目标基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