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油茶套种技术

油茶套种技术

油茶套种技术
油茶套种技术

油茶套种技术

发布时间:2012-4-4 浏览:719

油茶是我国重要木本油料植物, 在南方丘陵山地广泛种植, 由于一般生产上粗放经营, 油茶产量低, 经济效益不高。研究表明, 油茶林通过合理套种间作, 既可增加套种间作的收入, 还可以耕代抚, 抑制杂草, 节约油茶管理成本, 并且

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油茶生长环境, 增加产量, 提高效益。尤其油茶幼林期, 处于仅投入而无产出阶段, 林地空阔,易滋生杂草, 水肥管理也较繁重困难, 合理套种中药材不失为解决其经营效益和管理困难的有效途径。

选择油茶林套种中药材品种, 主要考虑4 个方面: 首先是中药材品种与油茶两者的相互影响, 需要从油茶和中药材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形成的群落结构上考虑, 坚持以油茶为主,优势互补原则。油茶是经营主体, 必须保证其主导地位, 中药材品种选择应有利于油茶生长发育, 如套种中药材不能过于高大, 以免对喜光阳性的油茶树生长产生影响。同时考虑中药材品种对油茶林的适应性, 在油茶林环境能够良好生长发育。其次是中药材品种的地道性原则。一般中药材种植应选择地道、特色药材品种, 能对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有良好适应性, 保证生产出优质中药材产品。第三, 应根据市场选择品种, 以保证套种的经济效益。第四是套种中药材品种的栽培技术应当比较容易掌握, 易于推广应用。

针对近年江西大力发展油茶, 根据部分药材品种在江西栽培实践, 并参考近年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有关研究成果[3], 笔者提出以下中药材品种及其主要种植技术, 供油茶林套种经营中参考, 以期有助于油茶发展。

1 半夏

药材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 的干燥块茎。别名三叶半夏、旱半夏等。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半夏是常用大宗中药材, 国内1/3 的中成药原料中使用半夏。近年, 半夏市场行情比较平稳, 价格在40~50 元/kg 之间, 后市看好。

1.1 栽培关键

宜选择土壤比较肥沃、湿润疏松的行间作为种植的地块,在翻耕土壤时施充分腐熟的猪粪、牛栏粪等农家有机肥对半夏提高产量作用大。播种期可以早春覆膜种植、或5 月收购野生半夏种植、或秋季小阳春时节种植。条播, 用种量约

100kg/667m2 块茎。田间管理上主要应及时清除杂草, 生长期,尤其是“小满”前后, 应重施珠芽肥, 如腐熟的饼肥、人畜粪水、硫酸铵等, 生长中后期, 叶面喷0.2%磷酸二氢钾溶液。6 月初和7 月中旬应各培土1 次, 盖住珠芽和种子。生长期抽出的花蕾应全部摘去, 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提高产量。

1.2 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发病时叶片上有紫褐色病斑, 后植株渐渐枯萎。防治方法: 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1∶1∶120 波尔多液或65%代森铵500 倍液, 每7~10 天喷1 次, 连续2~3 次。2)病毒病。病株叶卷缩成花叶, 植株矮小、畸形。防治方法: 除去病株, 杜绝传染源; 选无病株留种。3)块茎腐烂病。多发生于长期积水处, 发病后地下块茎腐烂, 地上部分枯萎。多采用开沟排水进行防治。4)红天蛾: 幼虫为害叶片, 将其咬成缺刻状或食光叶片。防治方法: 害虫幼龄期喷90% 敌百虫800 倍液或喷洒40%乐果乳剂1500 倍液。

1.3 采收

在秋天气温低于13℃以下, 叶子开始变黄时刨收为宜。选择晴天, 浅翻细翻, 将横径0.7cm 以上的拾起, 作药材或留种。过小的留于土中, 继续培植, 次年再收。

2 射干

药材射干为鸢尾科草本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的干燥根茎。具有解毒利咽, 清肺祛痰之功效。

射干不但入药,而且还是重要观赏花卉。一般产量干药可达200~250kg/667m2。射干前些年价低, 至使生产萎缩, 近年已逐步上升。

2.1 种植要点

可种子繁殖育苗移栽, 新鲜种子湿沙贮藏的发芽率高,干种需温水浸泡1 天后播种。播种期宜春秋温度8℃~14℃阶段。用种量为2~2.5kg/667m2。也可根茎繁殖, 栽种的每个根状茎需有2 个芽。栽时芽朝上, 株行距50cm 左右。田间管理主要是雨季应注意排水, 防止田间积水而造成烂根。种子繁殖的射干次年开花结实。根状茎繁殖的当年开花结实。花期长, 开花结果多。在不留种的地块抽苔时摘花2~3 次, 以利根茎生长。其他除草施肥等管理同一般作物。

2.2 病虫害防治

射干易生锈病, 常于秋季危害, 叶片出现褐色隆起的锈斑。成株发生早, 幼苗发生较晚。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用95%敌锈钠400 倍液喷洒, 每7~10 天1 次, 连续喷洒2~3次。虫害有蛴螬、蝼蛄等, 可用毒饵诱杀。

2.3 采收加工

射干在生长2 年后(种子繁殖需2 年, 根茎繁殖只需1年)的寒露时刨收。将刨出的根茎去掉茎杆和须根, 洗净晒干即可。

3 车前子

车前科车前属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的种子入药称前子, 全草入药称车前草, 江西所产车前子又被称为“凤眼车前”、“江车前”, 是全国闻名的地道药材。

3.1 种植技术

育苗: 秋分至寒露时节播种( 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 。播前种子消毒按每公斤车前种子加200 克70%甲基托布津, 拌匀后置编织袋中封口闷24h。播种量1kg/667m2。撒播, 晴天傍晚, 将处理好的种子拌草木灰和细沙, 均匀撒播在苗床表面,然后, 撒一层薄薄的草木灰或者细火土灰覆盖。下种2~3 天后浇水一次, 以后每3~5 天浇水一次, 保持土壤湿润, 促进发芽。苗期约40 天, 期间分2~3 次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液肥, 浓度宜0.2%左右的淡肥。车前早期生长慢, 应经常性及时拔除杂草, 防止被杂草抑制。若车前苗过密, 应尽早间苗, 使车前苗生长健壮。栽植: 霜降至立冬时节进行移栽, 即10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为适宜移栽期。选择阴天或者晴天的傍晚, 最好是将转雨天之前移栽。起苗时如果苗床干燥, 应先浇水湿润。移栽车前幼苗要求达到高6~12cm, 有5~6 片叶。起苗后立即用浓度为15~20mg/kg GGR 和多菌灵混合溶液蘸根5~10s。栽种密度宜25cm×35cm 的株行距, 可根据行间栽种床面宽度调整。随起苗随栽, 穴植, 栽植深度为略高于原苗入土深度。晴天栽后应浇水, 可掺少量腐熟的人畜粪尿。

3.2 田间管理

移栽后约7 天左右缓苗期, 视天气情况适当浇水, 如有死亡植株及时补栽。返青后根据杂草生长情况适时除草。前期车前苗小, 行间可用锄中耕, 后期车前苗大, 以小工具或者人工除草为宜。视杂草和车前生长情况, 整个生长期除草2~4

次。根据车前生长情况, 可中耕施肥4 次, 时间分别为: 小寒至大寒, 立春至雨水, 惊蛰至春分, 以及清明至谷雨。每次追肥应选择晴天, 先中耕除草, 后施肥。前期苗肥以氮肥为主,后期增施磷钾肥, 并在中耕时结合上行, 防止植株倒伏。

3.3 病虫害防治

车前受虫害一般不严重, 主要有黑穗病, 属毁灭性病害,

是防治重点。发病首先出现于穗尖, 发黑枯萎, 然后整穗变黑褐色枯萎, 并且迅速蔓延。以4 月中下旬至5 月初“南风天”发生严重, 即高温高湿时很快蔓延。防治方法: ①经常喷波尔多液保护和预防。②经常性观察, 一旦发现染病植株, 及时挖除, 并且施以低毒高效杀菌剂进行喷药保护, 可喷施1%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③车前穗枯病初期用20%丙硫咪唑( 杀菌霸) 可防治, 每667m2 用25g20%杀菌霸+ 乐万家10ml 兑水50kg( 或单用25g20%杀菌霸) 喷雾, 每隔7 天1 次, 连续3 次, 控制车前穗枯病的发生危害。

3.4 采收与产地处理

5 月上中旬, 车前子陆续成熟。当种穗呈黄色带点紫黑色时采收, 应做到边成熟边采收。晴天上午, 用镰刀或剪刀将果穗采割, 置室内堆放2 天左右, 堆沤时间不宜过长, 否则会使车前子结硬块, 降低质量。然后置于篾垫上, 放在太阳下曝晒2 天, 待干燥后用手揉搓, 脱粒后再晒干, 除去穗杆等杂物, 用筛将种子筛出, 再用风车去壳。

4 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的种子, 有清肝、明目、通便之功能。决明子对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有确切的疗效, 中老年人长期当茶饮可以起到保健预防作用, 近年在饮茶和药枕等领域用量不断增大。该品种目前价格不高,决明子现统货3~3.3 元, 但由于用种子繁殖成本低, 也较容易种植, 并且是豆科植物, 还对油茶林地改良有帮助, 因此具有套种价值。

4.1 播种

决明子春播于3 月下旬。播种时应对种子进行处理,可用50℃的温水浸种12~24h,使其吸水膨胀后,捞出晾干表层,拌火土灰即可播种。在作好的畦面上按株距50cm、行距50cm穴播。用种量为1~1.5kg/667m2。

4.2 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补苗: 每穴留壮苗2 株。如发现缺苗, 及时补栽, 作到苗齐、苗全、苗壮。中耕除草和追肥: 出苗后至封行前, 要勤于中耕、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 雨后土壤易板结, 要及时中耕、松土。中耕除草后, 结合间苗, 进行第一次追肥, 施腐熟人粪尿水500kg/667m2; 第二次在分枝初期, 中耕除草后, 施人粪尿水1 000kg/667m2, 加过磷酸钙钙镁磷40kg, 促进多分枝, 多开花结果; 第三次在封行前, 中耕除草后, 施腐熟饼肥150kg/667m2, 加过磷酸钙钙镁磷50kg, 促进果实发育充实, 籽粒饱满。当苗高60cm 时, 进行培土以防倒苗。

4.3 病虫害及其防治

灰斑病: 可危害全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褐色病斑,中央色稍浅。后期病斑上产生霉状物, 在潮湿环境条件下, 发病严重。轮纹病: 可侵害叶、茎、果实。发病初期, 病斑近圆形, 后期病斑扩展呈轮纹状, 不明显。以上两种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 ①发现病株, 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深埋; ②发病的病穴用3%的石灰乳进行土壤消毒;③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800~1000 倍液喷雾防治, 7~10 天·次, 连续2 次; ④严重时, 喷波美0.3 度石硫合剂。

蚜虫: 可危害嫩茎、嫩叶及荚果。

防治方法: ①可用40%的乐果2 000 倍液喷雾防治, 将洗衣粉、尿素、水按0.2∶0.1∶100 的比例搅拌混合, 喷洒受害柜株, 可收到灭虫施肥一举两得之效; ②发病严重时, 选择防治效果比较好, 且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的农药品种, 主要有:快杀灵、扑虱蚜、灭蚜菌、敌百虫等, 如可用90%敌百虫1 000

倍液喷雾防治, 7~10 天·次, 连续2 次。

4.4 适时采收、加工

决明子当年秋季9~10 月果实成熟, 当荚果变成黑褐色时, 适时采收。将全株割下, 运回晒场, 晒干, 打出种子, 除净杂质, 再将种子晒至全干, 即成商品。产干品200 ~300kg/667m2。以身干、籽粒饱满, 色棕褐、有光泽者为佳。

5 夏枯草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 传统常用中药, 干燥果穗入药称“夏枯球”, 全草入药称“夏枯草”。具清火明目、散结、消肿止痛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夏枯草具有降压、抗菌、抗病毒、降血糖、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除药用外, 夏枯草还是凉茶等食品、保健品的原料, 其幼苗及嫩茎叶

也可食用。由于夏枯球的用途不断拓宽, 市场销势活跃。

5.1 种植

夏枯草主要采用种子繁殖, 6~8 月, 果穗变黄棕色时, 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采种。春播于2 月下旬至3 月上旬, 秋播于10~11 月, 采用条播, 在畦上按行距20cm 开沟,沟深1.5cm。用种量0.5~1kg/667m2, 用磷肥10kg 拌种, 均匀播入沟中, 覆细土, 稍稍镇压, 浇水,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15 天

左右出苗。也可分株繁殖, 春天萌芽时, 将老根挖出, 进行分株, 按行株距20cm×15cm 挖穴, 每穴栽1~2 株, 覆土压实,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 7~10 天出苗。

5.2 田间管理

夏枯草的栽培管理主要是及时除草、施肥、排水和病虫害防治。一般除草需要3 次, 以中耕除草为主, 春季苗高8~10cm 时, 除草松土, 宜浅松土; 5、6 月松土稍深, 除草应及时“除早、除小、除尽”。施肥一般在除草之后, 第一次施肥在苗出齐后, 结合浇水松土, 用尿素10kg/667m2 兑水喷洒; 5 月上中旬第二次施肥, 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6~7 月收割后应清园一次并及时培土, 以利根部越冬和第二年出苗生长。连续收获4 年后, 根蔸老化, 萌发力减弱, 须进行根蔸更新或重新种植。夏枯草病虫害主要有锈病、斑枯病、银纹夜蛾、地老虎、蛴螬、菟丝子等危害, 采用以农业措施、物理防治、高效低毒化学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夏枯草病虫害。

5.3 采收加工

通常6 月上中旬, 夏枯草半枯时, 果穗变棕色或红棕色时采收, 摘取夏枯球或割取全草。剪下夏枯草果穗, 果穗柄不得超过0.5cm, 果穗和全草分别晒干或烘干。

油茶套种技术

油茶套种技术 发布时间:2012-4-4 浏览:719 油茶是我国重要木本油料植物, 在南方丘陵山地广泛种植, 由于一般生产上粗放经营, 油茶产量低, 经济效益不高。研究表明, 油茶林通过合理套种间作, 既可增加套种间作的收入, 还可以耕代抚, 抑制杂草, 节约油茶管理成本, 并且 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油茶生长环境, 增加产量, 提高效益。尤其油茶幼林期, 处于仅投入而无产出阶段, 林地空阔,易滋生杂草, 水肥管理也较繁重困难, 合理套种中药材不失为解决其经营效益和管理困难的有效途径。 选择油茶林套种中药材品种, 主要考虑4 个方面: 首先是中药材品种与油茶两者的相互影响, 需要从油茶和中药材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形成的群落结构上考虑, 坚持以油茶为主,优势互补原则。油茶是经营主体, 必须保证其主导地位, 中药材品种选择应有利于油茶生长发育, 如套种中药材不能过于高大, 以免对喜光阳性的油茶树生长产生影响。同时考虑中药材品种对油茶林的适应性, 在油茶林环境能够良好生长发育。其次是中药材品种的地道性原则。一般中药材种植应选择地道、特色药材品种, 能对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有良好适应性, 保证生产出优质中药材产品。第三, 应根据市场选择品种, 以保证套种的经济效益。第四是套种中药材品种的栽培技术应当比较容易掌握, 易于推广应用。 针对近年江西大力发展油茶, 根据部分药材品种在江西栽培实践, 并参考近年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有关研究成果[3], 笔者提出以下中药材品种及其主要种植技术, 供油茶林套种经营中参考, 以期有助于油茶发展。 1 半夏 药材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 的干燥块茎。别名三叶半夏、旱半夏等。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半夏是常用大宗中药材, 国内1/3 的中成药原料中使用半夏。近年, 半夏市场行情比较平稳, 价格在40~50 元/kg 之间, 后市看好。 1.1 栽培关键 宜选择土壤比较肥沃、湿润疏松的行间作为种植的地块,在翻耕土壤时施充分腐熟的猪粪、牛栏粪等农家有机肥对半夏提高产量作用大。播种期可以早春覆膜种植、或5 月收购野生半夏种植、或秋季小阳春时节种植。条播, 用种量约 100kg/667m2 块茎。田间管理上主要应及时清除杂草, 生长期,尤其是“小满”前后, 应重施珠芽肥, 如腐熟的饼肥、人畜粪水、硫酸铵等, 生长中后期, 叶面喷0.2%磷酸二氢钾溶液。6 月初和7 月中旬应各培土1 次, 盖住珠芽和种子。生长期抽出的花蕾应全部摘去, 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提高产量。 1.2 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发病时叶片上有紫褐色病斑, 后植株渐渐枯萎。防治方法: 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1∶1∶120 波尔多液或65%代森铵500 倍液, 每7~10 天喷1 次, 连续2~3 次。2)病毒病。病株叶卷缩成花叶, 植株矮小、畸形。防治方法: 除去病株, 杜绝传染源; 选无病株留种。3)块茎腐烂病。多发生于长期积水处, 发病后地下块茎腐烂, 地上部分枯萎。多采用开沟排水进行防治。4)红天蛾: 幼虫为害叶片, 将其咬成缺刻状或食光叶片。防治方法: 害虫幼龄期喷90% 敌百虫800 倍液或喷洒40%乐果乳剂1500 倍液。 1.3 采收 在秋天气温低于13℃以下, 叶子开始变黄时刨收为宜。选择晴天, 浅翻细翻, 将横径0.7cm 以上的拾起, 作药材或留种。过小的留于土中, 继续培植, 次年再收。 2 射干 药材射干为鸢尾科草本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的干燥根茎。具有解毒利咽, 清肺祛痰之功效。

油茶种植要求

油茶种植要求 一、备耕种植的地理环境 应选择海拔500m以下,坡度25度以下,5度以上,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丘陵、山岗、平原等地类。坡度太大不利于管理,成熟后采摘不便,大面积栽种坡度最好也不要低于5度,过于平坦容易积水,而导至油茶根部坏死。 二、土壤要求 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宜生长在疏松、湿润、透气性好、保水性强、深厚肥沃、壤质且含有少量石砾的pH值5-6的酸性红壤或红黄壤上,在这种土壤生长的油茶结实丰满、产量及出油率高。 三、整地要求 全垦。在平坦或缓坡地可采用全垦,深翻40-80CM,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让土壤暴晒熟化,耙平后环山定点挖穴,穴深40-50cm。 条垦。按行距开环山水平带,外高内低,带宽2-3m,带上按株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 穴垦。坡度较大的地类,应采用穴垦,环山水平按株行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如果全垦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并且流失的往往是最好最肥的土质。 四、种植密度 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而定。土壤肥厚的山脚及较平坦的地类,白花油茶采用2.5米×3米株距(带宽3米以上的可以呈品字形)进行种植, (全垦地前几年可间作套种低杆如大豆、花生等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不要套种藤类作物,会影响油茶生长,注意要给油茶留足1m×1m的生长空间,以免作物与幼树争水、争肥、争阳光);土壤肥力较差及坡度较大的地类,要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种植。 五、基肥施放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在挖穴后,适当施用垃圾肥、稻草、芒萁、农家肥,每穴加施石灰0.25kg、复合肥0.2-0.3kg,底肥应深施,距苗根底部在15cm上下为好,施浅了会烧根。表土一定要回填还穴,表层再盖上原底层土,可防长草。 六、种植 栽植时间选在1月底至5月中旬,土壤湿润时种植为宜。此时间段多有间断雨水,选择这个时候栽种,能满足油茶苗对气温、雨水的需要。 栽种前务必注意天气预报,尽量选择阴雨天,通知苗圃取苗,并即取即运,运到后立即组织种植;苗运到后,要立即用添加了生根剂的泥浆浸泡茶苗根部;泥浆最好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和塘泥,以提高成活率。每次运苗量应把握在2-3天内栽完为宜。 栽植时1穴1株,挖成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相适应的种植穴,将苗栽种。栽时要求土细碎,苗干栽正,适当深栽,根系舒展,填土踏实,根土密接,深度以栽种至比苗木根部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