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形河流对人类活动、城市的影响

地形河流对人类活动、城市的影响

地形河流对人类活动、城市的影响
地形河流对人类活动、城市的影响

2-6.运用地形图,如何分析地形、河流与当地人类活动、城市分布的关系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观察讨论【展示】

提问:

1.中南半岛以哪两种地形为主?

2.山脉大致呈什么方向延伸?

3.在p19页中南半岛地形图上自西

向东依次找到伊洛瓦底江、萨尔温

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并用笔

描粗。

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

分布”,请你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总结:对地形特征的说明要从

地势和种类两方面说明,请你从这

两方面总结该地地形特征。

延伸拓展:

1.读图回答该地多山的原因

2.判断那幅图显示了河流上游,

那幅图是下游,上下游有何区别?

【回答】

1.山地和平原

2.南北方向

中南半岛有许多南北延伸

并列分布的山脉,山脉之

间有很多河流从北向南流

向海洋。

特征:地势北高南低,地

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

块交界处,受板块挤压,

山脉隆起。

上游河道狭窄,峡谷幽深,

水流湍急,下游河道宽阔,

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培养学生读图

分析的能力,学

会分析区域地

形特征的方法。

明确地理事物

的分布和成因,

即在哪里、有什

么、为什么。

3.人们对河流上下游的利用上有何利弊?上游

利:水力、林木资源丰富。

弊:地势陡峭,交通不便。

下游

利:地形平坦,灌溉便利,

水运养殖条件好。

弊:地势低洼,易发洪涝。

讨论明确河流

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

分析

讨论

展示:东南亚人口分布图

提问:对照地形图回答,中南半岛的人

口主要分布在何种地形上,为什么?

展示:

提问:中南半岛上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完成p20页图上所得:

河流为城市提供,沿岸地形平坦,和便利,农业发达。

河流的和功能,影响着城市的分布,沿河分布是城市分布的普

遍规律。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和三角

洲人口稠密,那里地形平

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城市沿河分布,多分布于

河流下游三角洲。这里水

源充足,地势平坦,交通

便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水源

交通灌溉

供水运输

锻炼学生运用

地图能力,说明

地形、河流等自

然条件对人口

和城市分布的

影响。

拓展练习,巩固

所学内容。

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邓硕

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不同的地形对人类:概括下来大致是人们的耕作方式、聚落结构、具体生活习惯。耕作方式——在平整土地上(主要是平原0-200m)一般采取大片、范围广的耕地,而面对相对破碎的平整地形(江南水乡那样的水网密布,土地相对破碎)采用小块、分片的耕地形态(还有很重要一点多为水田),崎岖的丘陵或山地上,只要坡度适宜就可以开垦梯田,扩大有效耕地面积,解决粮食问题。 聚落结构——大江大河的三角洲这就不说了,有利于人们的生存优点不少。另外,山区聚落沿着山谷条形、零散分布,或是集中于山区某一相对平整之处。在山区的人们在建房时还需注意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的危害),居山涧,择高而居。 具体生活习惯——大概就是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了。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没有当二个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人类只有地球一个生活的环境,地球上分布着不同的地形,山地,平原,盆地,丘陵,什么地方都生活的人类。 我来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来比较一下。我选择了两个地方作为背景。一个是珠穆朗玛峰,和中国的四川盆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达到了8858米,我们可以爬上去,可是在峰顶,我们无法生活,只能在上面停留,上面十分的冷 再说四川盆地,那里生活着很多人,那里就可以生活,可是那里的气候就不一样了,那里时候十分潮湿,那里人喜欢吃辣椒。 这两个地方有着较大的差别。 ·总述 黄河、淮河两岸确实南北差距很大。那么让我们把视野向南,看看长江两岸是否也存在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记得,上个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上海人找对象,第一个要问的就是:他家是苏南的,还是苏北的?曾几何时,“苏北”就是贫困的代名词。不用看地图,长江两岸也是南富北贫。长江中游武汉以东,江南岸有鄂州、黄石、九江、铜陵、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上海等大中城市星罗棋步,江北岸仅仅有黄冈、安庆、扬州、南通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城市,发达程度远远不如江南。武汉三镇虽然横跨长江,但是作为湖北省政府驻地的武昌却是座落在长江南岸。 最北的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国界线,江西(南)岸的城市(镇)有漠河、呼玛、黑河、逊克、嘉荫、同江、抚远,江对岸的城市大概只有海兰泡(布拉格维申斯克)和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在未经严格考证的情况下,大致可以认定南岸比北岸发达。如果说黑龙江两岸的比较有些证据不足的话,它的支流松花江两岸的情况则完全是一边倒:南岸有哈尔滨、佳木斯、富锦、同江,北岸几乎没有城市。 二.举例说明 1. 江西赣州: 赣州又称赣南,是江西土地面积最大的城市,约占江西总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赣州处于武夷山脉、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的交汇地带,属亚热带的南缘,呈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生长季长,冷暖变化显著,降水丰沛但分配不均等特点。既具有发展大农业的优越条件,又存在旱、涝、低温等对农业生产不利的气候因素。

专题六-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六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基础知识点: 一.地形对农业、聚落和交通的影响 1.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一般而言,不同地形区的农业类型不同,如下表所示: 此外,地势平坦的地区,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业更易向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如我国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而地形崎岖的地方,农业发展的规模将会受到制约,如我国的西南地区。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3.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二.气候及其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 2.气候变化的原因、危害及其对策 (1)原因:自然原因是太阳的异常活动;人为原因是人口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矿物 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大气的保温效应增强,同时人类过度砍伐森林,致使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3)对策: 三.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水资源的利用 (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 (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 思路分析: (3)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北方因气候较为干旱属水源性缺水,南方则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A.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问题; 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B.节流:发展节水农业;防止和治理的污染;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节水意识。 2.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问题及对策 (1)特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 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 (2)存在问题: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 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3)对策: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 3.我国的能源问题 (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①浪费严重,能源短缺。②采煤会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③煤、石油燃烧利用率不高,造成大气污染(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产生酸雨,汽车尾气产生光化学烟雾)。④农村使用植物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秸秆不能还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等。 (2)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 ①进口石油采取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②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石油产量; ③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④稳妥发展核电;⑤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⑥加大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⑧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发展。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课题】中图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所需课时】一课时 【课标要求及分析】 1、“举例”是指提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探究,体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案例可用教材 提供的,也可选择其它案例,最好是当地案例。 2、举例说明强调了案例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案例中归纳一般性规律,并用来说明具体的事物。 因此要求学生掌握案例分析方法,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3、“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主要使学生掌握地形形态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 形态、走向的具体影响,对影响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其它因素有一定了解。 【教材及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已基本具备中国地形、中国气候等基础知识,学生可能对宁夏、台湾等区域的特征不 熟悉,影响分析。 教材分析: 新高中地理课程不强调地理知识的完整性,但是特别强调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因此本章是高中地理的重点。本节课重点向学生讲解了自然条件中的地形对交通 线路的影响。通过地形地势与交通、宝成线的修建、宁夏交通等案例使学生理解自然条件对 交通线路的影响,教材意图通过上述内容学习的同时,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地关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宝成线8字型线路设计的原因,和中国铁路分布、宁夏交通密度等资料理解自然条件 对交通线路的走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2、了解影响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综合因素,学会进行地理调查

3、通过“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得信息 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够用原有知识,结合各区域的特征具体分析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2、能够运用所提供的文字或图像资料,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 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知识迁移、探索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结合实例说明自然条件对交通线的影响,进一步理解人地关系的协调统一。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体验成功乐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热爱家 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 2、结合实例理解地形、气候、河流和地貌等对交通线的影响 难点: 1、世界、中国等具体区域的区域特征 2、地形对交通线走向的影响 3、案例的剖析以及案例分析方法的训练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案例分析法、举例说明法、图表资料分析法 【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上节所学内容,通过本节所举案例,在理解基本知识及其地理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分宁夏 的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进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生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4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 课时教法分析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课标解读 1.理解地形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案设计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出示世界最早的城市分布图,并提出问题: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发祥地在哪里?为什么大都沿河布局?我国最早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黄河流域?以上地方有哪些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导入新课——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两部分。是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首次结合,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本知识在高考中一般不单独命题,多结合区域地理的知识,以现实材料为背景进行命题。命题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76-80,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并完成【思考交流】1; ②看教材P80-8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并完成【思考交流】2。→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步骤5: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中1、2、3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79图4-1-7的解读,讲解“探究1河流对城市的影响”,总结方法规律。←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3、4。 步骤7:教师通过【例2】,讲解“探究2影响铁路、公路建设的自然因素”,总结方法规律。→步骤8: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4、5、6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步骤9: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活动点拨】,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练习题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 2、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D、 4.根据甲图风向玫瑰图,判断乙图中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布局合理的是()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5--6题: 5.该河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 D.南方地区6.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小麦B.甜菜C.棉花D.小米右图为我国某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 7.以本地区优势资源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 重点建设项目是() A. 西气东输工程 B. 西电东送工程 C. 水土保持工程 D. 南水北调工程 8.A地地表土层为陆相沉积物,其历史成因中的外力 作用形式与该物质输送方向分别为( ) A. 风力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 B. 流水作用、向西南方向输送 C. 冰川作用、向低纬地区输送 D. 海浪作用、向沿海地区输送 9.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读“西宁至拉萨一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剖面线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大致是() A.山高谷深,地形崎岖 B.地面坦荡,沃野千里 C.地势高峻,波状起伏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11.夏半年,与拉萨相比,西宁()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降水较少 C.气温低10℃以上 D.白昼较短 12.在农业原料优势的基础上,该地区适宜发展() A.纺织工业 B.造纸工业 C.地热、太阳能发电 D.制糖工业

地形河流对人类活动、城市的影响

2-6.运用地形图,如何分析地形、河流与当地人类活动、城市分布的关系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观察讨论【展示】 提问: 1.中南半岛以哪两种地形为主? 2.山脉大致呈什么方向延伸? 3.在p19页中南半岛地形图上自西 向东依次找到伊洛瓦底江、萨尔温 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并用笔 描粗。 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 分布”,请你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总结:对地形特征的说明要从 地势和种类两方面说明,请你从这 两方面总结该地地形特征。 延伸拓展: 1.读图回答该地多山的原因 2.判断那幅图显示了河流上游, 那幅图是下游,上下游有何区别? 【回答】 1.山地和平原 2.南北方向 中南半岛有许多南北延伸 并列分布的山脉,山脉之 间有很多河流从北向南流 向海洋。 特征:地势北高南低,地 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 块交界处,受板块挤压, 山脉隆起。 上游河道狭窄,峡谷幽深, 水流湍急,下游河道宽阔, 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培养学生读图 分析的能力,学 会分析区域地 形特征的方法。 明确地理事物 的分布和成因, 即在哪里、有什 么、为什么。

3.人们对河流上下游的利用上有何利弊?上游 利:水力、林木资源丰富。 弊:地势陡峭,交通不便。 下游 利:地形平坦,灌溉便利, 水运养殖条件好。 弊:地势低洼,易发洪涝。 讨论明确河流 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 分析 讨论 展示:东南亚人口分布图 提问:对照地形图回答,中南半岛的人 口主要分布在何种地形上,为什么? 展示: 提问:中南半岛上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完成p20页图上所得: 河流为城市提供,沿岸地形平坦,和便利,农业发达。 河流的和功能,影响着城市的分布,沿河分布是城市分布的普 遍规律。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和三角 洲人口稠密,那里地形平 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城市沿河分布,多分布于 河流下游三角洲。这里水 源充足,地势平坦,交通 便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水源 交通灌溉 供水运输 锻炼学生运用 地图能力,说明 地形、河流等自 然条件对人口 和城市分布的 影响。 拓展练习,巩固 所学内容。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六 地形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

微专题六地形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 Z 知能整合 hi neng zheng he K 考题调研 ao ti diao yan (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解析】本题以某区域的交通和城镇分布图为背景,要求考生从地图中获取关键信息,结合地形对交通线路和聚落的影响等地理知识概括、分析地理问题,考查考生的地理问题诊断能力。设问点落脚放在“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考生需重点关注地图中的等高线、河流、城镇等能够说明地形特征的信息。 G 归纳拓展 ui na tuo zhan 地形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1.地形对气候影响

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 (1)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2)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地处安第斯山脉背风坡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 (4)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西部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5)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影响局部气温。海拔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的坡向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河谷地形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 ②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 ③影响风速。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狭管效应)。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 (2)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 (3)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 (4)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 (5)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3.地形对植被、土壤、地质灾害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2讲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命题规律』 考查内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如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聚落的形成与分布,特别是重大环境问题等内容更是考查重点 考查形式:多以时代背景为材料,以表格形式或以景观图、趋势图等提供各种信息,有选择题和综合题 『知识清单』 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地形 ______:建城的理想地形:地形平坦、便于运输、节省建筑投资、农耕发达 高原:热带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于高原 山地:城市受地形条件约束,多分布于河谷地带,成条带状 2、气候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适宜建城 世界: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3、水 意义:重要交通通道及满足供水需求 河流与城市区位:河口、河流交汇处;水运起点、终点 河流与城市形态:点状或_______ 水资源与城市发展:成为大中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矿业 矿业城市发展方向:有矿产开采,后期衰退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河流、气候 社会因素:人口、资源、交通、工农业生产水平、科技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大势影响交通线路密度:我国东部大,西部小。 地形影响交通线路的形式:_____地区限制较少,一般呈直线分布;山区限制性因素较多,山区公路多呈“___”字形分布 地形影响交通线路走向:沿山谷或等高线延伸,科技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三、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波动上升趋势 ________上升冰川融化 海水膨胀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农业生产高纬度地区增产 低纬度地区减产 水循环 控制温室气体的______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 采取去适应对策 四、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9年中考地理专题突破篇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类型一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复习考题训练

2019年中考地理专题突破篇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类型一地形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复习考题训练 1.[2017·漳州]台湾山脉的树种十分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低②山脉海拔高③受海洋影响小④地壳稳定 A.①②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读下图,回答2~3题。 台湾省地形图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 图ZT3-1-2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南方 B.台湾岛位于北温带 C.台湾岛上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D.台湾海峡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 3.图中沿北回归线降水最多、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 A.澎湖列岛 B.西部平原 C.台湾山脉 D.太平洋沿岸 [2016·烟台]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水电站分布简图,据图完成4~5题。 图ZT3-1-3 4.图中地区可以描述为( ) A.川藏地区 B.江浙一带 C.云贵两省 D.两广地区 5.图中地区水电站分布较多,据此判断该地区( ) ①水能资源丰富②河流水量较大 ③地形崎岖④河流常见凌汛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为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6~8题。 图ZT3-1-4

6.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 A.恒河中上游地区 B.恒河中下游地区 C.德干高原西北部 D.德干高原东北部 7.印度的小麦主要分布在( ) A.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 B.印度东北部、印度半岛两侧 C.印度东北部丘陵地区 D.德干高原东北部 8.由图推测印度东北部传统主食为( ) A.面食 B.米饭 C.小米 D.玉米饼 9.读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ZT3-1-5 (1)中南半岛北部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湄公河三角洲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该地成为重要农业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认识了亚洲的地理特点,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试着说说欧洲西部的地理特点。读欧洲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练习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练习 1夯基达标 1. 关于城市分布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南方城市多临江而建②青藏高原城市多建在河谷地区③西北地区城市多建于绿洲上 ④北方多有色金属矿业城市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析:江河有供水和运输功能,南方多河流,所以城市多临江而建;青藏高原气候冬季严寒, 河谷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城市多建于此;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绿洲有高山冰雪融水为城 市供水;在我国有色金属多分布于南方,南方多有色金属矿业城市。 答案:C 2. 从城市选址来看,上海、天津、纽约三城市的共同之处在于() A.位于海岸水运转陆运的转换处 B. 邻近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 C.居于灌溉条件便利的大河冲积平原 D. 位于当地物资易于汇集的军事要冲 解析:三城市都位于大河的入海口,水运转陆运的转换处。 答案:A 读"台湾轮廓图”,完成3—4题。

3. 造成台湾东西部城市密度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气候 B. 地形 C. 资源解析: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答案:B 4. 图中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D. 军事 C.铁路沿线 D.亚热带季风气候濒临大海 解析:图中城市均沿铁路沿线分布,因此铁路沿线是图中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 答案:C 5?限制我国华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 气候 C. 能源 D. 水资源 解析: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较为优越,有丰富的煤、石油等能源资源, 因此地形、气候、能源是有利因素,但是由于该地降水量偏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400—800毫米),且城市人口众多,工业较发达,耕地面积广,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所以人均 水资源少。 答案:D F图分别为A、B、 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完成6—8题。

地形的影响

复习模块一:地形
第五部分:地形的影响 (一)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对气温 气温的垂直变化: 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昆明为什么“四季如春”年较差小?
阴坡与阳坡:同一山地,由于向阳坡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霜冻情况比阴坡大为减轻,以至阳坡 可以发展某些经济林木,而阴坡则因冬季受到冻害而不宜种植。 冬季温暖中心-----北有山脉对冷空气起到了阻挡作用(如四川盆地) 盆地 夏季热中心-----盆地地形闭塞,不容易散热(如四川盆地) 日较差-----日较差大(联系山谷风) 夜间或冬季常有逆温现象,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造成污染,易成雾,加剧污染,并 使能见度变差 四川盆地较南部沿海纬度高得多,为什么也可以大量种植甘蔗? 盆地气温一般比同纬度高,但准噶尔盆地冬季是一个冷湖,为什么?
2、对降水:坡向与降水;海拔与降水;沿河谷地形抬升; 天山北坡森林带、草原带是怎样分布的?冬夏季牧场怎样划定的?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类似的地方还有哪些?
南美洲南端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却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
喜马拉雅山南北两侧雪线高度有什么不同?

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最少的是哪里,为什么?
秦岭是 兴安岭是 贺兰山是
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福建东南沿海降水比周围少,为什么?
海南岛、台湾岛降水的分布规律如何?为什么?
山东半岛北部、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雪,为什么?
日本濑户内海北岸不管冬夏季降水都少,为什么?
田纳西河流域一年中降水集中在冬春季,为什么?
大分为岭东西两侧哪边降水较多,为什么?
斯里兰卡岛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如何,为什么?
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岛上为何有大片热带草原的植被?
3、对气压: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4、对太阳辐射(光照):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 运用大气热力作用的原理,分析青藏高原为什么太阳辐射强而平均气温低的原因?

小专题2 地形-地形对其他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4]

小专题2 地形 知识板块四地形对其他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整体性的观点分析地形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 2.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3.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有着制约作用。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教材第88页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聚落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按性质和规模,聚落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⑴影响线路密度:如我国的交通线路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⑵影响线路形态: ①平原地区限制较少,一般呈网状分布。 ②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 ⑶影响线路走向: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山谷或河流延伸。 3.交通线路选线原则 交通线路选线要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要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要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考点一、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A B C 某山地形剖面图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

考点二、地形对水文的影响

〖特征类问题答题模板〗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

【经典例题*对点训练】 〖例1〗(2013·课标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金 2000 10 20km 1500 攀枝花 图2 2000 1000 7556 山峰/高程/米河流 等高线 国界 昆明 攀枝花 7556 6740 250 300 1000 1050 沙 江 3000 1000 1000 图1 〖例2〗(2016·课标卷Ⅰ)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 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例3〗(2018·课标卷Ⅰ)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例4〗(2013·北京卷)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汇编

学习-----好资料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专题之二 1、地形对气候影响 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②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③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④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⑤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影响局部气温。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山体阴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山脉垭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河谷地形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②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③影响风速。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②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③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④地形影响河道剖面,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V”字型,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型。⑤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⑥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3、地形对植被、土壤、地质灾害的影响 山地的坡向要影响植被分布,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如冷杉。山地海拔高度也要影响植被分布,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甸草原→荒漠。 在植被一定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更多精品文档

河流对城市的影响

河流对城市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12-28T10:51:02.310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11月下期供稿作者:周国松[导读] 从古至今,河流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没有河流就没有人类的文明。 周国松(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规划学院,山西临汾 041004)中图分类号:X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1-0011-01摘要: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河流对于城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除了传统的交通、供水以外,又增加了新的功能,如为人们提供绿地、休闲 散步以及防洪排污的功能。但是,现实社会中又存在着诸多破坏河流诸多功能的现象,因此人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护河流。关键词:城市;河流;交通;绿地;用水从古至今,河流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没有河流就没有人类的文明。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和河流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河流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便捷的交通,使得人类得以繁衍生息,创造文明。进入现代社会,河流不仅为人们提供水源、水上交通,而且成为城市绿化,污水排放以及休闲娱乐的场所,对城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环境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河流对城市的影响(一)河流对城市城市用水的影响。 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区,用水量极大,所以城市离不开水源,没有水源的城市是无法生存的,许多城市都在河流的交汇处或者靠近河流。如开封城址位于豫东平原,北临黄河,城市供水以地面水为主。到了北宋,四大运渠横贯开封城,不仅使开封成为全国水运的中心,而且城市供水也源源不绝。小城市人口较少,可以采用部分地下水,而大城市由于用水量太大,仅靠地下水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例如青岛市由于人口增加,工业发展迅速,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降,海水倒灌等一系列问题。建国以来众多大城市供水的经验教训都是证明开采地下水解决不了根本的用水问题。 (二)河流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城市是全国或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交通是城市建设密切关注的内容之一,因此城址必须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区。交通条件有陆路和水路交通之分,而河流及其沿岸往往二者兼得,既陆路交通方便,又水路交通方便。城市交通用地紧张、街道狭窄,车流人流在上下班期间,经常发生拥堵。国内许多河流两岸的交通线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主干线,如上海利用长江和黄浦江的水上交通,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所以,开发河流的水运功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的局面。交通是城市兴起的重要因素,中国所有城市都位于水陆交通线之上,如武汉,既有长江、汉江的水运之利,又有京广线的铁路运输。河流既有水路之利,又为陆路交通提供了方便,所以许多城市多靠近河流。 (三)河流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河流从中间穿过,对于改善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不少历史名城,如巴黎、伦敦、华盛顿等,都有美丽的河流贯穿其中。河流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因有河流而变得更加生机勃勃。首先,一般沿着河流两侧都会形成一道美丽的绿色丛林,它不仅可以吸收废气尘埃,改善大气质量,而且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次,城市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都要沿着下水管道进入河流而排走,没有河流,就没有污水排放的通道,那样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最后,河水的蒸发,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从而会增加大气的降水量,每一次降水,都对城市进行了一次净化,从而间接改善了城市环境。 (四)河流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城市中用地十分紧张,文体娱乐场所的稀少,很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得人们工作的闲暇时间没有休闲娱乐的自然环境,这样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河流沿岸形成的天然绿色地带,可为缓解这种局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人们在岸边下棋、看书、打拳、垂钓以及水上各种运动的开展,对于市民枯燥的城市生活提供了新的文体娱乐形式。 (五)河流对城市的其他影响。 河流还可以调节大气温度,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在夏季的温度不至于太高,冬季的温度又不至于太低。河流形成的绿色植被带,成为给类动物,植物繁衍生息的重要场地,增加了城市生物的多样性,给城市带来了生机。另外,河流对于城市的防洪排涝方面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 (一)河流污染严重。 由于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河流的水污染从污染类型到污染强度都在加大,污染的严重性已经超乎了人们的想象。我国大部分河流受到污染,许多大江大河的城市段已达不到人们生活用水的标准,鱼虾生物基本绝迹,而代之以适应污染的各类藻类生物大量繁殖,又恶化了水质,城市景观由于水质受到污染,景观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河流两岸居民的身心健康。 (二)河流周边被侵占严重。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用地十分紧张,因而时常出现河流岸边被建设用地侵占的情况,而且越来越严重,甚至完全侵占。例如,旱河和河滩是河道的一部分,对于夏季由于暴雨较多而引发的洪水有着巨大的调节作用。由于城市建筑用地不断扩大,导致许多地方的城市河流的旱河、河滩被占用,用作养殖、旅游开发、建屋、盖厂等。当洪水袭来时,城市丧失了排水的途径,使得城市有可能成为一片汪洋泽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可过量的损失。 (三)河流沿岸绿色植被带破坏严重河流沿岸,不但是各种生物资源在城市繁衍生息的重要地点,还是人们休闲娱乐、夏季纳凉的好地方,但是许多地方却出现了人为破坏植被的现象。例如,有人随意乱踏草坪,折断树枝,采摘花草等,还有的随意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等,都极大地破坏了河流沿岸美丽的景观。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知识整合:地形对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一、地形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一)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归纳总结:不同空间尺度下,地形对气候不同要素的影响。 1、地形对气候整体的影响 ①形成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②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走向(地形特别是山地,往往是自然环境的分界线)。 如美洲西部的气候多呈现狭长带状分布,主要是受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纬度偏高,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势高,阻挡冬季风;欧洲西部南北高(多东西向山脉),中部低,有利于西风带深入内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广。 ③影响大气环流。 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卑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④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 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⑤形成雨影效应 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西风气流受到了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⑥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 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2、地形对局地小气候气温的影响。 ①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在对流层中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降低6 ℃; ②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的气温高于阴坡。 补充:一般情况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植被稀疏,阴坡水分条件好,植被茂盛。 ③山体迎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地形可以阻挡冷空气(我国东西走向的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等); ④山脉垭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 的一块平坦且相对较低的位置,也可以说是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 垭口地理意义: A山脊标高较低的鞍部,即相连的两山顶之间较低的部分称为垭口,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 B垭口是高原上常见的一个词,常为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

地形对环境的影响全汇总

地形对环境的影响全汇总 地形不仅影响大尺度气候,也影响局地小气候。 一、地形对大尺度气候的影响 1.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2.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 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雨影效应。 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西风气流受到了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4.影响大气环流。 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5.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 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6.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走向。 如美洲西部的气候多呈现狭长带状分布,主要是受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纬度偏高,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势高,阻挡冬季风。 二、地形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1.影响局地气温。

⑴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的气温高于阴坡。 ⑶山体迎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 ⑷山脉垭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 ⑸河谷地形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 ⑹对气候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影响:①山地比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小;山顶比山谷气温日较差大;高原比平原气温日较差大。②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同一纬度的高原高山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夏季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冬季由于海拔高,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所以气温不是很低)。 ⑺对热力环流的影响。如山谷风的形成。 2.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 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一般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空气越干燥地区地形雨出现的位置海拔越高;山体的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 3.影响风速。 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 4.地形对光照的影响。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太阳辐射较少,光照强。如我国的拉萨由于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被称为“日光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