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荷兰的现代设计的发展情况

荷兰的现代设计的发展情况

荷兰的现代设计的发展情况

转载

荷兰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现代主义设计的国家之一,1919年的" 风格派" 运动对于全球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荷兰是北欧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人口众多,但领土狭窄、地势低洼,因此,荷兰人民更富有设计意识,人们常说,荷兰人的历史就是一步与大海斗争、以设计建立生存空间的历史。

1、设计的全民意识。由于荷兰的地理状况和生存条件,荷兰很早就开始建设运河、水闸、排水设施。荷兰建设的基础是建立在设计之上的。荷兰鹿特丹布宁根博物馆馆长、杰出的设计家威廉.克罗威尔(Wlm Crouwel )说:只有靠设计,我们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可以日日生存的地方。全民的设计意识造成了全民的高设计品味和素养。因此,荷兰的设计无论是产品、建筑,还是平面设计,都具有非常高的设计水平。

2、设计的现代意识。荷兰是现代主义设计的故乡,在荷兰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设计风格,而是民族的生活方式,因此,在荷兰并不存在像其他国家那样对现代主义产生惊喜、反感、否定的问题。对于荷兰人民来说,现代主义是民族的、历史的组成部分。

3、设计的竞争意识。由于荷兰领土狭窄,荷兰城市之间、设计集团之间的竞争意识非常强。各城市都有自己的设计流派,形成本城市的形象。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各种设计活动均由本城市的设计师完成,从而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设计发展。这种竞争意识也表现在设计教育方面,荷兰有两个重要的设计学院,一是阿姆斯特丹的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另一个是德夫特技术学院。前者是立足于荷兰现代主义的平面设计教育,而后者则立足于工业设计方面。这种以不同的侧重点发展、竞争型的设计是荷兰设计的一大特点。

4、民间设计与政府资助项目并行发展。二战后,民间设计与政府项目的设计并行发展。就民间设计看,是以大企业为先导,如世界上庞大的电器企业之一的菲力普公司的设计部门,是荷兰现代设计的一个杰出代表。私人设计事务所十分活跃,如巴顿设计事务所、克罗威尔的" 完全" 事务所,他们大部分为本国设计。国营铁路、地铁系统、电讯系统、邮政系统、航空系统、财政系统的设计均由政府统筹,保证其达到设计的高水平境界。

荷兰的设计具有高度次序性、功能性和理性的特点,再加上精密的细节处理,巧妙的色彩设计,丰富的艺术倾向,都是荷兰现代设计的特点。荷兰的设计是世界当代设计中杰出的代表之一。

荷兰是西欧的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这个国家具有相当悠久的文明历史,在文艺复兴之后,一度是海上的强权国家,并且具有发达的殖民主义历史,其海外殖民地一直遍及远东,印度尼西亚就是一个前荷兰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荷兰进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健发展阶段,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荷兰已经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拥有发达的工业、农业、旅游业和金融业,其海上运输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工业的发达,也直接促进了它的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的发展,荷兰具有相当高水平的设计。由于它与德国等国家的长期密切关联,因此荷兰的设计也具有明显的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特征。这种特征可以从它的最大的企业飞利浦公司的产品与平面设计中看出来。

荷兰是一个人口密度比较高的西欧国家,它总人口为l , 500多万(1991 年统计),而国土面积却只有10 , 000 多平方英里,因此人口密度是每平方英里接近1 , 000 人,其

中城市人口为88 % , 比较美国的每平方英里60 余人,高出10 多倍。因此,这个国家的都市非常发达,公用设施、公用住房、公共交通的设计都非常完善。虽然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但是却具有类似新加坡、圣马利诺、列支敦士登这种所谓的城市国家的设计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与人口高度稠密的日本有相似之处。荷兰同时是一个种族单一的国家,人口的97 %都是荷兰人,因此,在设计上也显示出文化单一(homogeniusity)的趋向,使用荷兰语。荷兰的宗教信仰以天主教为多,人口中的40%信奉罗马天主教,另外有19 %左右的人口信奉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荷兰新教。

荷兰是一个领土非常狭小的国家,面积为15 , 770 平方英里,等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康州和罗得岛州三州的面积。位于欧洲的西北角的荷兰,北临北海,地势平坦低洼,不少地方低于海平面,依靠1 , 500 英里的大堤坝保护。1920 年以来,政府开始排干伊塞米地区(IJsselmeer)的海水,形成一个人造的陆地,称为祖德兹地区(the zuider Zee ) ,是欧洲最大的填海工程之一。荷兰有三个城市人口在50 万左右,包括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人口694 , 000 )、鹿特丹(Rotterdam ,人口576 , 100 )和政府所在地海牙(Hague ,人口443 , 500 )。荷兰政府为立宪君主议会民主制,全国行政划分为12 个省。

荷兰的经济发达,其主要的经济部门包括有:冶金、机器制造、化工、石油冶炼、钻石切割、电子工业、旅游业等等,是欧洲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从劳动力在各个部门的分布可以看出国家经济结构的特点:荷兰只有1 %人口从事农业,30 %人口从事工业和制造业,而44 %人口在服务行业工作,另外23 %人口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1990 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l , 250 亿美元。

荷兰是一个依赖进出口贸易为中心的国家,它在1991 年出口1330亿美元,其中对德国出口占总值的26%,以后分别是比利时的14 %、美国的9 %和英国的9 % ;同期进口额为1250 亿美元,其中从德国进口为26 % ,之后分别是比利时的14 %、法国的10 %和英国的9 % ,可以看出荷兰基本是一个欧洲型的经济国家。荷兰经济发展稳健,通货膨胀率比较低,1990 年的通货膨胀率为3 . 9 %。

荷兰交通非常发达,其中铁路、航空、公路交通、海运都发达。荷兰铁路总长度为2 , 828 英里;1990 年使用中汽车数量为550 万辆小汽车和55 万辆其他车辆,即平均每两个人拥有一辆汽车;全国共有大型飞机场五个;而海运方面,鹿特丹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其他港口还有阿姆斯特丹港和利慕登港。

荷兰是欧洲西北角的所谓低地国家之一,原住民为凯尔特人(Celtic)和日尔曼人部落。公元前55 年罗马大帝凯撒(Jolius Caesar)征服此地。在查里曼帝国(the Eopire of Charlemagne) 时期,荷兰(the Netherlands)包括荷兰、比利时和弗兰得( Holland , Belgium,Flanders)三地。帝国以后,此地被各种地方强权瓜分,之后又被西班牙国王查里五世(charles vof spain)占领,他的儿子飞利浦二世一直力图阻止荷兰人的独立和新教改革的努力(1565-1573 年间)。沉默的威廉(wiiiiam the Silent , Prince of orange) 1579 年在乌尔斯特联盟(the union or utrecht .)中把北方的省份组织在一起,成立一个叫Estates 的联盟国体,本身有主权,但是同时有总联盟(Estates the States-General)代表,有些类似联邦政体。1581 年荷兰逐步脱离西班牙的控制,强大的荷兰共和国(Dutch Republic)形成,特别是成为海上的主要强权国家,开始早期的殖民开拓和扩张。

联合荷兰共和国(the united Dutch Republic)在1795 年瓦解,原因是法国人在此成立巴塔维亚共和国(the Batavian Republic) ,拿破仑上台以后,任命他的兄弟任荷兰国王(Louis , King of Ho11and , 1506 年)。1810 年拿破仑兼并荷兰,直到1513荷兰王国(Kingdom of Netherlands) ,包括比利时在内,由威廉一世(wiliiaml)领导。1830 年比利时分离出去,成立独立的比利时王国。荷兰在1814 年订立宪法,以后有所改订,但是荷兰的君主立宪体制即从那时开始确立,迄今没有再改变。荷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但是却在1940 一1945 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占领。

印度尼西亚从17 世纪起一直是荷兰的殖民地,二战以后荷兰又在印尼进行了为征服印尼的战争,1949 年荷兰终于给予印尼独立。1963 年荷兰又将新几内亚(New Guines)交还印尼。

荷兰长期以来没有卷人地区性和全球性的军事纠纷,使这个国家从印度尼西亚独立以后一直享有和平的发展,这是这个国家富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荷兰的狭窄的生存空间是荷兰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1 , 400 万人挤在一个只有41 , 000 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这个情况使荷兰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国家的大部分领土低于海平面,因此不得不建造巨大的堤坝来防止洪水、潮汐的侵袭。因此,可以说整个国家都不得不被设计,否则民族的生存都成问题,这种情况,使荷兰人具有极高的设计意识。荷兰鹿特丹的波伊玛斯-凡·布宁根(BoymanS-van Beuningen)博物馆馆长、阿姆斯特丹的托特设计事务所(Total Design)公司的负责人克罗威尔(wim crouwel)曾经在1989 年在日本的名古屋举办的荷兰设计回顾展上说:这种全面的设计状况成为我们的新设计的源泉,而只是依靠了设计,我们的国家才可以存在。

因为面对大海的威胁,荷兰人一向重视总体设计。荷兰因为地势低洼,必须建立排水系统,因而很早就开始建设运河、水闸和其它排水设施,这个国家就是建立在设计的基础上的。没有设计,也就没有荷兰。荷兰人民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大海斗争、以设计建立生存空间的历史。荷兰鹿特丹布宁根博物馆(the Boymans -van Beuningen Museum , Rotterdam)馆长、杰出的设计家威廉·克罗威尔(Wlm Crouwel)说:只有依靠设计,我们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可以日日生存的地方(见:Hugh Aldersey-Williams : Natinalism and Globalism in Design , Rizzoli , 1992 ,P.40)。全民的设计意识造成了全民的高设计品味和素养,荷兰的设计,无论是产品、建筑还是平面,都具有非常高的国际水平,这一点是非常显著的。

在某种程度上看,荷兰的设计状况与丹麦的设计状况颇为相似。两个都是非常富裕的国家,两个国家都具有高度设计意识和水平的人民,两个国家都只有很狭窄的生存空间,领土并不广阔,因此,他们的人民对于设计的细节具有比其它欧洲国家更加关切的态度。如果与德国比较,就可以看出这种区别。德国虽然在理性化、功能主义化的原则上与荷兰、丹麦非常相类似,但是由干德国领土辽阔,因而德国人并没有荷兰人、丹麦人那种对细节的精益求精的态度。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荷兰是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风格的故乡。在荷兰,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风格不足一种风格,而是一种民族的生活方式。对于许多国家来说,现代主义是外国的、舶来的、非本民族的,而对于荷兰人来说,现代主义是他们民族的、历史的组成部分,因而,荷兰人对现代主义并没有其它国家那种认识接受的问题,他们从生出来,就

生活在现代主义设计的空间中,因而,荷兰没有其它国家对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设计的那种强烈的反感或者否定的问题。

荷兰的现代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发展,基本是从两个大方面展开的,一个是民间的发展,特别是以大企业为领头作用的发展,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企业飞利浦公司的设计部门。飞利浦公司是这个国家电器制造业的中心,是欧洲和世界最大的电器企业之一,它的设计系统完善,是荷兰现代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另外一方面则是政府通过政府的项目,比如国营铁路、地铁系统、电讯系统、邮政系统、航空系统、财政系统等等,达到设计的高水平。荷兰的国土一向是利用围海造田的方式扩展开来的,因此,荷兰的国土本身有一部分就是通过设计人造的。农村利用堤坝防潮汐,城市利用运河、桥梁作为交通的联系,人为的痕迹比比皆是,整个国家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国家。因为所有这些工程都是现代工业革命的结果,因此荷兰人的现代意识比其他民族更加强烈,从荷兰的邮票、货币、广告、平面设计等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这种明显的现代设计意识。因此,荷兰的设计水平也比其他大部分国家要高得多。

田野的平坦、几何式的城市规划和运河网、笔直的堤坝,都是荷兰历史的组成部分,它们造成了荷兰人对于理性风格的习惯与爱好,这逐渐形成了荷兰设计的主要风格特征。而设计因为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因此设计师的地位在荷兰也相当高,这是荷兰与别的国家在设计上相当不同的地方。如果说相似,荷兰的设计状况与丹麦比较相近。这两个国家都富裕,并且都有悠久的设计传统,它们的人民对于产品的设计都有较高的意识,因此它们的设计也相似。德国虽然在理性主义方面与荷兰相近,但是德国领土辽阔,因此绝对没有荷兰人那种对于设计的精益求精的态度。

荷兰是国际主义的最后发展场所。虽然荷兰人口的95 %都是荷兰本土人,但是在大都会中,外国移民和外国人的比例越来越高,事实上,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这些大城市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杂居的国际性都会区了。因此,发展出国际主义的风格,而不是单纯遵循传统的加尔文主义传统(calvinist heritage) ,对于荷兰的目前状况来说是自然的、合理的。现代主义在荷兰不仅仅是一种风格,它是一种生活方式,高速火车系统、新的居住区的规划、围海造田而成的新农庄,只可能采用现代主义,因此,荷兰从来没有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抵制历史,自然也成为现代主义的摇篮之一。20 世纪初的重要现代主义运“风格派”在荷兰产生,绝对不是偶然的现象。荷兰“风格派”、苏联的构成主义和德国的包豪斯是形成现代主义设计的三个基本支柱,荷兰的现代设计起源应该说是与荷兰“风格派”分不开。

“风格派”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是家具建筑设计师里特维特(1888-1964)。他生干乌特列支,在父亲的店里当学徒,同时学习建筑。他一直与现代主义运动没有任何关系,直到1916 年凡·霍请他设计家具。1 917 年他设计了一张绝对没有妥协的几何形椅子,称为红一蓝椅子,此椅子成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重要经典作品,从此他开始了与荷兰现代主义运动的密切关系,并且参加了“风格派”。1934 年他设计了曲折椅子,同时引起世界的注意。他的作品现在依然在卡西纳公司(Cassina)出品。

里特维特受美国建筑师弗兰克·赖特的影响,在1925 年设计了位于乌特列支的什罗德住宅(the Schroeder Housein utrecht ) ,此建筑的风格完全是“风格派”的立体性体现。

“风格派”对于世界现代主义的风格形成起到很大的影响,它的简单的几何形式、以中性色(白、黑、灰)为中性的色彩计划、它的立体主义式、理性主义式的结构特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标准符号,而在现代荷兰设计中,它的痕迹也显而易见,比比皆是。

荷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很大的损伤,战后初期经历了极为困难的重建工作,美国的马歇尔计划(1947 年)对于促进荷兰的经济恢复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946 年荷兰人重建了在战争中遭受到破坏的什佛尔国际机场, 5 月12 日荷兰航空公司(KLM )首班飞机直飞纽约。工厂也逐步开工,经济走上正轨。

荷兰的现代设计是采用一种私人企业与国家企业双轨式的发展模式进行的。战后,部分大型企业开始设立了工业设计部门,带动了整个设计的发展,其中以飞利浦公司的设计部门最为突出,战后菲力浦公司成为荷兰经济的核心,与德国的AEG 、西门子公司竞争,1945 年荷兰45 %的出口产品是菲力浦公司的,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本章前面已经详细介绍过飞利浦设计体系,可以从中了解到荷兰私人企业的工业设计发展模式。与此同时,荷兰政府战后大力扶植经济发展,这种政府的促进、扶植方式,造成了政府也直接介人设计活动的管理和发展工作。荷兰政府在50 、60 年代成立了国家复兴财政协会, 1963 年改名为国家投资银行。政府利用各种方式支持、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中也包括了设计的研究。

从下面的几个政府主持的设计项目中,可以了解荷兰政府对于设计的积极态度和支持,同时也可以看到荷兰设计的特点:理性化达到完美的地步,对于细节的精益求精的处理,注意设计与大环境的关系和谐。

( l )荷兰什佛尔国际机场

这是荷兰最重要的国际机场,它的设计和完成都代表了荷兰战后政府对干基本建设和现代设计的积极态度和正确引导。这个国际机场的设计,是欧洲国际机场设计中的重要项目之一,战后各国都开始着手建立新型的国际机场,但是,一个为国际乘客、而不仅仅是为国内乘客服务的现代化机场应该具有哪些重要的设计特征呢?当时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拿出成熟的方案来。荷兰政府组织大量优秀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由政府带领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到未来的交通流量、国际乘客的共同性要求和乘客特征,这个机场尽量达到能够以中性、理性主义设计特点,也就是国际主义特点,来达到为广泛乘客服务的目的,它的整体性和完整性都在欧洲各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座巨大的建筑整体是荷兰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传达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和交通管理各个方面的综合工作的结果,其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在20 年以后还是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成为欧洲各国设计国际机场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 2 )荷兰邮政与电讯管理局

这一设计项目是荷兰政府组织设计的最集中体现,也是荷兰政府最大规模的总体设计之一,包括的项目众多,风格多变但是具有统一的特征。国营的邮政与电讯管理局要求设计的项目非常繁杂,从公用电话到邮票,从电脑终端机到企业形象,包罗万象,因此,必须有高

度的统一化控制,否则很难体现企业的总体风格。荷兰邮政与电讯管理局对于设计要求很高,这个政府部门提出明确的设计要求,在内部成立了审查设计的专业部门来负责设计监督、设计审核工作。它不断聘用国家一流的设计师设计各种类型的产品和平面项目,从电话机到海报,从邮票到招贴画,都一一处理。比如重要的荷兰设计师克罗威为PTT 设计的医疗设备系统,就是很好的例子。荷兰的邮政部门和电讯部门无论是办公室还是邮政局门市部,无论从公用电话亭还是海报招贴画,都体现出统一、简明、准确、现代、系统化的设计风格来,这与荷兰政府对于设计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 3 )荷兰铁路系统

荷兰拥有世界上设计得最为完善的铁路系统,它的效率、安全、舒适都是在全世界的公共铁路运输系统中名列前茅的。荷兰国家铁路管理局内有具体部门负责组织、监督、控制整个设计项目,内容非常庞杂,从火车厢、火车站、客车内部,直到小小的车票、路牌、标志、铁路乘务员的制服等等,无所不包。整个建筑设计工程是从1968 年开始的,在铁路局的统一管理之下,整个设计项目具有高度的统一特点,设计总体性强,企业标志和其他各种标志清晰简明。荷兰铁路系统是欧洲最有效率、最安全的铁路系统之一,这与总体化的设计是具有密切关系的。

( 4 )荷兰货币

荷兰流通的货币是由荷兰财政部统一管理的,因此,货币的设计也是财政部组织、管理、控制的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各国的货币都采用名人肖像为中心,很少有没有人物肖像的货币,在荷兰财政部设计管理部门的提议和组织下,荷兰率先发行没有人物肖像的货币。荷兰财政部聘请荷兰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家来设计货币,因此,它的货币具有非常新颖的设计特征。不少人认为荷兰具有世界上最富于艺术色彩的货币,它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新出的250 吉德(GuILDER 荷兰货币单位)纸币,货币上采用抽象图案,而不是具象装饰,体现了荷兰自从“风格派”以来的立体主义、构成主义形式传统,这也是在世界货币设计上的一个创举,这是荷兰政府对于设计的高度认同的结果。荷兰的新货币同时采用了新的防伪技术,荷兰货币与设计单调的美元形成鲜明对照。

( 5 )阿姆斯特丹地下铁道系统设计

阿姆斯特丹地下铁道系统是由市政部门主持投资兴建的,由市政部门具体管理。市政部门对于这个复杂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视,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反复验证,因此与荷兰的全国铁路系统设计一样,阿姆斯特丹的地下铁道系统也具有功能上安全、舒适、高效率,设计上的统一、系统化、传达明确化的特点。它的设计具有典型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色彩,与荷兰构成主义的传统有明显的一脉相承关系,是欧洲最先进的地下铁道系统之一。荷兰的设计体现了政府与民间两方面共同协助的最佳成果。现代设计的发展模式之一就是政府部门负责大规模的公共设施项目和私人企业负责非公共性项目的结合,这在欧洲特别体现得明显。荷兰这样一个小国,却在设计上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气度,从它的铁路、港口、飞机场、邮票、货币到地下铁道系统,都有高度的统一特征和功能良好的设计,而民间的企业,比如飞利浦公司的产品设计,也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这种两套体系互相配合的设计方式,为其他国家的设计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模式。

因为领土狭窄,所以荷兰城市、设计集团之间的竞争意识也非常强。这种竞争意识造成的结果并不是互相的抄袭,而是不同的发展。以荷兰的设计教育来看就可以了解这种以不同

的发展、不同的设计、不同的风格和体系来达到竞争目的的荷兰方式。荷兰有两所最重要的设计学校,一所是在阿姆斯特丹的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另外一所是在德夫特技术学院(the Delft Techni - cal University)。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立足于荷兰现代主义风格的平面设计教育,具有荷兰最好的平面设计教育体系,它的教员包括有非常杰出的设计家威廉·克罗威尔、詹·凡·图恩( Jan van Toorn)等人,他们集中发展现代主义设计对干问题解决的这个原则基础上的设计课程,启发学生对干问题解决的思维,使这所学院具有鲜明的特色。德夫特技术学院的工业设计系具有世界上各所设计学院中最多的教员,这所学院并没有按照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那样集中平面设计,而是集中于工业设计,一方面继承了荷兰“风格派”的传统,另外一方面则继承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广阔传统,形成更加国际化的教育体系。在其它城市的设计学校,比如在布里达市(Breda)和飞利浦公司( PhlliPs)所在的恩多文市(Eindhoven)的学校近来发展与上述两所学校不同的、比较轻松和具有当代特点的设计风格,以此为教育的中心,这种以不同的侧重点发展竞争型的设计,是荷兰设计的一个特点。荷兰的设计基本是以城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荷兰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设计流派,市政单位对于本市的设计非常重视,从项目上、资金上往往给予支援,比如这个城市的博物馆设计项目、歌剧院海报、市政重大活动、旅游项目等等,都尽量给本地设计师设计,从而促进了以市为中心的设计发展,也形成了荷兰各个市之间不同的流派。比如完全设计事务所所在的阿姆斯特丹市,就把这个城市的国际机场标志和其它平面设计交给完全设计事务所处理,其它城市也有类似的方针,以刺激本市设计的发展和形成本市的形象,这一点在平面设计上反映得最充分。

荷兰设计家虽然有“风格派”这个现代主义设计背景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风格派”太出名,以至使他们想建立自己设计的面貌也非常困难,国际对荷兰的设计往往简单和武断地认为是“风格派”的影响,而忽视了荷兰当代设计家本身的创造,这个问题使荷兰当代设计家们非常苦恼。也正是因为如此,荷兰当代杰出的设计师们往往不为荷兰以外的设计界知道和认识,比如平面设计家格特·顿巴(Gert Dumbar ,为顿巴设计事务所的创建人)、保罗·舒特玛(Paul sch 。itema)、杰拉尔德·哈德斯(Gerard Hadders)、兹瓦特(zwart)等等,他们被“风格派”的阴影完全遮住了。

荷兰的私人设计事务所非常活跃,他们大部分为本国设计,特别是国家项目或者地方项目。比如顿巴设计事务所就为荷兰国家电报电讯公司(PPT)设计大量的产品、平面项目,威廉·克罗威尔本人的完全设计事务所(Total Design)则设计国际机场的平面部分项目。荷兰的设计是现代主义基础上的发展,高度次序性、功能性、理性主义,加上精细的细节处理,微妙的色彩计划,丰富的艺术特征,荷兰的设计是世界当代设计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荷兰建筑设计大师——库哈斯

冉·库哈斯(Rem Koolhass),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1968-1972年转行学建筑,就读于伦敦一所颇具前卫意识的建筑学院Architecture Association。从那时起,他对当代文化环境下的建筑现象就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兴趣。1972年,Harkness 研究奖学金使他得以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1972至1979年间,他曾在当时建筑界很知名的Ungers事务所以及Peter Eiserman的纽约城市规划/建筑研究室工作过,同时也在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1975年,库哈斯与其合作者共同创建了OMA 事务所,试图通过理论及实践,探讨当今文化环境下现代建筑发展的新思路。

早在1978年,库哈斯就将关于纽约这个城市的研究,纳入《癫疯的纽约--曼哈斯的宣言》一书中。在这本书里,他设计了一系列虚构的故事,如:囚禁中的城市(The City Of the Captive globe)、斯芬克斯旅店(Hotel Sphinx)、福利宫殿大厦(Welfare Palace Hotel)、游泳池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Pool)。

他想证明,即使是建筑上最不重要的细节,它所展现的永久性和大都会不断变更的不稳定性也是互不相容的。在这场冲突中,大都会无疑是胜利者。在这个事实不断渗透的现实中,建筑被降格至一件玩物的位置上,它不过是历史和记忆幻影的装饰载体。在曼哈顿,这个冲突用一种聪明的方法解决了:一座变化发展的建筑都应具备纪念性的氛围和内在(表现)操作的不稳定性这样的双重关系。它的室内是不同计划和活动的动态组合,不断改变,但又独立于建筑外表。曼哈顿的天才之处在于建筑外表和其内部表现之间的简单分裂,它保留了建筑外部形象的完整性,这才是曼哈顿真正的迷人之处。这个观点所展现的大都会拥挤文化(Culture of Congeston)不再是令人遗憾和不可原谅的,而是充满机会和所有潜在可能性的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

这本书透视出冉·库哈斯乐观的现代主义精神,以及对当今一切文化现象宽容的接受。它奠定了冉·库哈斯作业名尚未有一件建筑作品的梦想建筑师地位,也改变了我们这一代青年建筑师对城市、对建筑的传统理念,如果说二十年代的前辈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所写的《走向新建筑》是本世纪初工业社会的建筑宣言,那么《癫疯的纽约》则是本世纪末消费社会的建筑与都市宣言,带来的是与前者同样的社会震撼力。

《癫疯的纽约》之后,库哈斯几乎花了二十年不停地建筑,努力实现或证实他早年在书中所提出的建筑理想和宣言,特别是外表与内在行为简单分裂论。

在外表上,库哈斯试图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轻松的感觉,并没有对内部发生的一切有任何的暗示;而实际上,他却对其内部展示的空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建筑与都市内的空并非真空,他要给你一切的可能性,调动你的激情,幻想虚无。他要创造一种让你有无限欲望,要进去窥视的空,在建筑和大都会的空间里去创造一种拥挤的文化。正如勒·柯布西埃、马塞尔·杜尚曾经给后人设下的无数令人迷幻的陷井一样,库哈斯这位天才建筑师也给我们这代人设下了迷人的圈套:

达尔亚娃别墅,1991年,法国巴黎

理工学院麦考密克校园论坛中心,2003年,美国芝加哥

1.Villa DallAva住宅(巴黎,1991完成)

毫无疑问,冉·库哈斯对希望生活在这座玻璃盒子里面的主人们产生了好奇心。而所有的以上片段只是这种好奇心贯穿于整个漫长的建筑构造过程中的一种故事性的积累。

2.Grand Palais, Lille(法国,1996年第一阶段完成)

无修饰的木夹板、镀锌铁皮、未作表面处理的混凝土、裸露的荧光管,这一切均无娇造作之感。库哈斯在自己的建筑作品里对于细节大样或多或少显得轻松自如,并愿意去使用这些很便宜的材料,只是淡淡地流露出对建筑的关注,库哈斯自认是一个没有风格的建筑师,不像当今红透半天Richard Meier或Frank Gehry。他认为没有风格并不是件坏事。他对形体视而不见,只对形体内的拥挤现象有兴趣。

3.Parcde Lillette (巴黎,1982竞赛方案)

这是冉·库哈斯没有物质的拥挤论点的代表作。在这里他只是简单地复制一个自然,用最少的,没有特色的建筑语言(或设备、或具体形式)加上不确定的计划去创造一片布满社会工具的密集森林去横跨这块地形。1996年,冉·库哈斯更把这种低调处理建筑都市的风格与个性的观点,推向一个登峰造极的层次,这一年他提出了普通城市的观点。他认为个性的坚持给当代的城市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束缚,与当今消费社会所制造的东西毫无关联。这也是大量普通城市存在的思想根基。只有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存在便是合理。

这种近似颓废荒诞的观点,却掩饰不住他性格中严肃的一面。从1996年1月至1997年1月,他在哈佛的研究课题转向全球经济发展最迅速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把深圳、东莞、广州、珠海、澳门和香港等地作为他的研究场所,采访了当地的规划师、建筑师、官员、教授、学者和学生,并重新把新的都市条件整理编成《珠江三角洲》的小册子展示于当年德国卡塞尔艺术文献展。

正如他的前辈建筑大师,多才多艺的勒·柯布西埃,所有影响当今建筑/都市发展的主题--社会、经济、文化、地理变迁等--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化的动态影响,才是真正令他感到兴奋的事情。

与前半个世纪提倡国际风格、方盒子,把自己的一套主观臆想无情的渗透到全世界的勒·柯布西埃不同,库哈斯认为虽然每一个建筑师都有机会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作品,但更应把自己的兴趣与每个国家的文化相互渗透,这样他的作品才可能有持续的生命力。库哈斯自己便是这样的建筑师,人住在伦敦,事务所在鹿特丹,教书哈佛,而作品则散落在世界各地。

虽然全球化的趋势已成为当今建筑最重要的特色,毕竟像勒·柯布西埃大师们的英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提倡没有主流,没有个性的时代,冉·库哈斯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多元、矛盾和冲突的不确定性才是建筑在每一个时代的永恒主题,也是建筑得以不被历史淘汰的根本

所在。他本人一开始便是这种浪漫的实有主义者,更是具有实验精神的艺术家和时代观念的创造者。

库哈斯:建筑在于包容而非“侵略”

雷姆·库哈斯是世界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他的作品逐渐为中国人所熟知,其中耗资50亿元停顿又复建的中央电视台大厦成为我们话题的开始。

库哈斯: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建筑师的眼光也是全球化的。我们虽然是一家荷兰的建筑事务所,但我们之间都说英文。昨天我去布鲁塞尔开会,由于我们在中国大量开展业务,超过40位各国外交官问我对中国的感受。我觉得欧洲与中国将会有更紧密的关系,我愿意成为中欧建筑界的桥梁。

CCTV新总部大楼

哈斯与荷兰性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某一天早上,一位在库哈斯的大都市建筑事务所(简称OMA)工作了数年的日本年轻建筑师U君像平常一样去鹿特丹的办公室上班。在经过门口布告栏时,他看见一张告示,上书:“明天下午下班后公司将举行告别聚会……”于是想:不知是哪个倒霉蛋要莫名其妙地被OMA开掉了。他好奇地凑近了一看,大吃一惊,公司要“欢送”的这个倒霉蛋正是他本人……

上面这一幕是诸多围绕库哈斯和他的大都市建筑事务所发生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之一。但对于荷兰人来说,这件事虽不合常理,但也算不上骇人听闻。荷兰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度:它几乎没有历史,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空间向量上。作为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它的国土却有几乎50%低于海平面。它的历史就是一部和洪水斗争的历史,这导致荷兰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意识形态讨论的缺失,实用主义决定一切。

洪水威胁下的荷兰社会中并没有真正的“敌我矛盾”。人人都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也必须尊重他人的这种自由,哪怕它会导致一些古怪、不合常规的行为。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荷兰的足球大师克鲁伊夫会毫无愧疚地在世界杯前宣布退出荷兰国家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会是什么情景),而在这之后他居然没有被荷兰人民的唾沫淹死。库哈斯正是借用了足球术语“突然死亡”来形容荷兰人的率性而为和反复无常。作为荷兰人,他自己无可避免地也打上了这一烙印。而开头那一幕无疑是这种毫无征兆的“突然死亡”的最好的例子。

库哈斯生于1944年。他最初的职业是记者而非建筑师。从19岁开始,他为荷兰的《海牙邮报》主持名为“人、动物和东西”的闲话专栏,并为该杂志的文化专栏撰稿。业余时间他和一群朋友从事电影剧本创作。像他那一代人中的大多数一样,在成长阶段,库哈斯深受上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变革时期的文化思想影响,也正是在著名的“五月风暴”发生的1968年,他放弃了记者的工作,去伦敦学习建筑。

如果我们据此认为库哈斯是个激进的左派青年,那就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库哈斯效力的《海牙邮报》是一个右翼刊物,其创办人公开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辩护,这在当时的欧洲是很少见的。库哈斯本人有一次遭遇街头抗议者纵火,被困在办公楼里险些丧命,这使得他对街头暴力深恶痛绝。库哈斯虽然怀有改造社会的理想,但他的政治立场充其量属于西方社会中间稍偏左的社会民主党。70年代后期他对当时美国的卡特政府表示过赞许之意,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他的政治倾向。库哈斯的世界观毫无疑问地深深植根于荷兰的土壤。

在库哈斯的建筑思想中,实用主义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他羡慕美国式的都市文明,对以纽约曼哈顿摩天楼为代表的稠密、拥挤的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和风景赞赏有加,认为20世纪正统的建筑史排斥这种新的城市和建筑现象是掩耳盗铃和迂腐的偏见。如果我们注意到纽约实际上是由荷兰人发现和规划建设的(它最早的名字是新阿姆斯特丹,而不是“新约克”),那么库哈斯所谓“拥挤的当代文化”的建筑理论中的荷兰情结就昭然若揭了。

如果带着这种认识回过头来讨论库哈斯的CCTV新楼方案,我们所关注的就不应该仅仅是方案本身,而是他的理论对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模式和建筑实践的意义。在中国当代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意识形态的讨论几乎已被剔除干净,库哈斯的荷兰式的实用主义,他所宣扬的全球化和建筑实践追随资本逻辑的做法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些什么,值得认真思考和对待。

在这次的央视新总部大楼的设计中,库哈斯没有对任务书,对选址,对混乱不堪、充满投机色彩的城市规划和周边环境提出任何质疑,而是规规矩矩地像个小学生那样回答任务书提出的问题:如何塑造一个标志性的高层建筑?他给出了他的答案。他的方案看上去很美,或者用中国人惯用的说法“很震撼”,在纯粹建筑设计的意义上库哈斯取得了成功。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库哈斯设计方法中的荷兰式的理性,他只关注项目计划和任务书所供信息的完整性,而没有对这些信息背后的涵义和正当性表示任何怀疑,比如如此超大规模的项目将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相邻地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央电视台作为一个政府所有的传媒机构是否需要通过摩天大楼的形式来为自己塑造独一无二的行业标志?等等。这种看似科学的保持价值中立的设计方法,在中国目前毫无批判性可言的建筑实践中显得极为苍白和缺乏说服力。实际上库哈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对中国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所做的调研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库哈斯对深圳、珠海早期发展中单纯追求速度并不介意,甚至对城市规划由于远期目标不明确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十分欣赏,并从方法论的高度加以总结。但在他提供的材料中,社会学方面的信息却是一片空白,这导致了他的研究严重背离中国的现实。事实上珠海现在正为早期的高速发展和目标不明确付出代价。

最后我们也应看到,库哈斯虽然在中国做建筑,他的脸却是朝向欧洲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求他回答所有这些问题也许有失公允。这些问题是我们而不是他必须要回答的。

建筑作品包括:

法国图书馆(1981年)、拉维莱特公园(1982年)、波尔多住宅(1994年)、荷兰驻德国大使馆(1997年)、纽约现代美术馆加建(1997年)、西雅图图书馆(1999年)、中央电视台新楼(2002年)、广州歌剧院(2002年)等。

NITA design group(尼塔设计)是一支顶级的荷兰设计机构,设计领域涵盖城市

规划、景观、建筑及市政工程等。素有花卉王国之称的荷兰,在为世界培育、生产各种最美丽的景观植物的同时,更主倡以环境观、生态观、人文观为指导的最先进的设计理念风行全球。众多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大师们,不仅将荷兰塑造成了全世界人居环境的典范,还将他们的创作精品延伸到世界各地。

尼塔设计倡导“GREEN CITY”理念,坚持以环境观、生态观、人文观为指导,营造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艺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我们十分重视科技的强大推动力,在不断拓展提升设计理论研究的同时,也积极发展各项生态科技的研究。

自1999年参加昆明世博会“荷兰园”设计、2002年在上海成立中国项目部以来,NITA 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创新的设计思考、优质的设计服务,已经成为设计领域的佼佼者。2006年4月赢得上海2010世博会总体景观规划国际竞赛,被上海市世博事务协调局聘为“景观总体设计管理单位”。通过不懈的努力,尼塔先后在上海、南京、宁波和杭州成立了分部;此外在芜湖设立了生态科技研究、景观植物繁殖培育基地。目前,尼塔中国已总计拥有团队人员一百八十余名。

尼塔设计拥有跨地域、跨专业、跨文化的强大优势,凭借成熟、系统的设计管理与鲜明、开放的设计创意,引领着业界的前沿。强大的国际合作网络,提供优质的、全过程的服务,使创作的理念和服务都具有前瞻性和权威性,并通过差异化的竞争和个性化的服务,传播新的服务理念,以强大技术资源优势,完善的服务体系,努力走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品牌化的道路。

风格派

20 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运动,除了在德国和俄国有较大规模的试验以外,在其它的欧洲国家也有活动,其中,荷兰的“风格派”运动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它的成员之一西奥多·万·万辆伯格本人也到包豪斯教学,因而把这个荷兰的试验成果,带到德国的现代主义中心,与俄国构成主义、德国现代主义结合,而海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因素。因而,有必要对这场运动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荷兰“风格派”运动,既与当时的一些主题鲜明、组织结构完整的运动,比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不同,并不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同时也与类似包豪斯设计学院那样的艺术与设计的院校完全两样。

“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 年到1928 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其中主要的促进者及组织者是杜斯柏格(1553-1931) ,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一份称为《风格》(De Stijil)的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者也是杜斯柏格。

参加这场运动的不少人互相并不熟悉,甚至不认识。地方强聚会、见面机会也非常少,并且他们从来没有同时展览过他们的作品。他们没有成员身份,唯一能够展示“风格派”风格的展览是20 世纪20 年代中期在巴黎举行的展览,荷兰人的独立和独新教建筑与室内设计作品,并不包括绘画和其它的艺术作品。尽管如此,在这个集体活动的10 年之间,有几个人是成为运动的中坚人物的,其中最重要的有画家P ·蒙德里安(1872-1944)、V ·胡扎(1884-1960)、巴特·凡·但是同(Bart van Drelrck , 1576-1958)和杜斯柏格,他们之间交流比较多,并且也都进行互相的艺术探索,他们与一批后来也成为“风格派”成员的建筑师们关系比较密切,这批建筑师包括J ·J·P·乌德(1590-1963) , 罗柏特·凡·德·霍夫·(Rovert Hoff,1887-1979)、詹·威尔斯(Jan wils, 1891-1972)。但是,一批建筑师在很大程度上是独

立工作的,他们在一个信念上是统一的,都认为以往的建筑形式是过时的,他们希望创造出代表时代的新建筑形式,同时都对美国建筑家弗兰克·赖特的作品有浓厚的兴趣。

除此之外,雕塑家乔治·凡通格卢(1886-1965)、家具设计师和建筑家盖里·里特维特(1855-1964)、廉一世与城市规划世c·凡·依斯特伦(cornelis van Easteren,1597-1955)也与“风格派,,关系密切,是被视为成员的人物。

荷兰语的De stijil 有两种含义,其一是风格,但不是简单的风格,因为它具有定冠词DE,但是却在风格;与此同时,Stijil 大战中被德支撑的含义(post, jamb, support),常常用于木工技二战以指支撑柜子的立柱结构。这个词是杜斯柏格创造出来的,代表这场运动的名称,它的含义包括运动的相当独立性-是结年荷兰终于也包括了它的相关性―是结构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有其合理性和逻辑性―立柱是必须的结构部件,而它只能是直立的,它是把分散的单体组合起来的关键部件。各种部件通过它的联系,组合成新的、有意义的、理想主义的结构是“风格派”的关键。通过建筑、家具、产品、荷兰成国家的他们企图创造一个新的次序和新的世界,而这个新世界的形式是与“风格派”的平面设计与绘画紧密相连,甚至是从平面中发展出来的。

“风格派”运动不仅仅是《风格》杂志,也可以说这场运动与杂志从1917 年的创刊紧密关联。创造这本杂志的目的是为表达他们的观念,同时也奠定一个可以把艺术与建筑、设计联系起来的桥梁。当然,他们的思想如此前卫,当时无论在荷兰或者欧洲其它地方都很少有人了解它,因此,杂志的发行数量基本没有办法超过每期300 本。如果单从发行量这个角度来看,“风格派”的作用好像往往被夸大了。但是,如果了解20 世纪20 年代前后的国际现代主义运动,特别是设计上的现代主义运动,“风格派”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当时世界上有几个重要的现代设计的试验中心,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1917-1924)、德国的新建筑和现代设计运动(1904-1933 年左右),而荷兰的“风格派”是这个国际运动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1917 到1921 年,杜斯柏格基本致力在荷兰国内发展一种中性的、现代的新风格,应该说,他的这种探索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有关系的。他们的努力,可以说是对于战争的反抗,创造一种中性的、理性的新形式,以对抗狂暴的、非理性的战争。但是,这个时期的发展基本全部囿于荷兰国内,并没有产生什么国际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逃脱了战争的蹂踊,同时,作为一个中立国,它提供了各国艺术家、设计家一个庇护所。各国的艺术家,特别是前卫艺术家在战争期间都来荷兰避难,因而一时人才济济,比如凡通格卢是比利时的艺术家,在德国人侵比利时期间作为难民逃到荷兰;蒙德里安与凡特·霍夫战前在巴黎和伦敦工作,因为战争也逃人荷兰。由于战争的原因,荷兰与外界在战时完全隔绝,因此基本没有可能与欧洲其它国家联系,这批艺术家和设计家在完全隔绝的情况下,开始从单纯荷兰的文化传统本身寻找参考,发展自己的新艺术。他们对于荷兰这个小工业国的文化、设计、审美观念进行研究,深入探索和分析,从中找寻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利用这个条件,杜斯柏格得以发展“荷兰对干现代主义的贡献”。他们在此期间发展出的新风格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1 .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2 .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或者元素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是,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3 .对于非对称性的深人研究与运用。

4 .非常特别地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以上几个基本原则,虽然非常鲜明,但是从开始时起,已经有不少“风格派”成员没有完全依照它们,比如在色彩上,不少人采用调和色彩,而不仅仅局限于原色计划。

针对纵横结构(orthogonal Princlpie) ,蒙德里安与柱斯柏格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这正是蒙德里安在20 年代中期推出“风格派”的主要原因之一。杜斯柏格当时认为可以把“风格派”的原则进一步推广到当时的艺术与设计运动中去,使它成为一种大风格。在某些程度上,他开始对于“风格派”早期的作品有新的兴趣,并且企图向故往发展,重新在1916 年前后的早期作品当中找寻发展的可能性。20 年代末期,杜斯柏格开始主张“少风格”( Styleness ) ,当时“风格派”的国际影响已经非常大,他希望能够找寻到更加简单、更加国际的术语来建立国际风格的基础。这个立场,使他在德国的包豪斯成员当中找到共同点。他日益深入到减少主义的简单几何结构、没有色彩的中性色彩计划中,全力研究新的国际主义。从这一点来说,他逐渐成为世界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一个精神和思想的奠基人之一。

《风格》杂志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传达了这批艺术家和设计家的一种形式特征,同时,它还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言论论坛,使他们能够有一个阵地发表自己的美学看法和观点。如果我们注意看看发表在《风格》杂志上的文章,我们会发现他们除了单纯的美学探讨以外,还有一定的社会含义,归纳起来,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

1 .他们坚持艺术、建筑、设计的社会作用。

2 .认为普遍化和特殊化、集体与个人之间有一种平衡。

3 .对于改变机械主义、新技术风格含有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精神

4 .坚信艺术与设计具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具有改变个人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力量。

当时世界上还有德国和俄国的前卫艺术家和设计师在从事类似的探索,但是,如果从20 年代来讲,荷兰“风格派”对于世界的影响作用显然大于其它两者。

20 年代,杜斯柏格曾经力图拉拢其它的前卫艺术家参与他的“风格派”活动,这些人后来成为“风格派”的合作人,其中包括荷兰画家c·多米拉(1900-,其绘画风格与蒙德里安、杜斯柏格非常相似)、俄国艺术家与设计师埃尔·李西斯基(El Lissitzky , 1890-1941)、罗马尼亚雕塑家康斯坦丁·布兰库西(1876-1957 ) ,他们参与“风格派”活动的原因主要是杜斯柏格的劝说,他对于这些人的艺术是非常崇拜的。另外有一些曾经与“风格派”合作过的人,因为自己的艺术主张鲜明,或者个性特别,或者不符合杜斯柏格的个人标准,虽然风格与“风格派”相似,却一直没有被视为“风格派”的成员或者合伙人,比如瑞士女画家索菲·陶柏-阿拍(sophi Taeuber-Arp, 1859 - 1943)。

杜斯柏格本人,喜欢用荷兰文“medewerkers”来形容他的集体成员,他不喜欢使用“成员”这个字眼,medewerkers 在英语上比较相近的词是collaborator(合作人),或者contributor(贡献人)。

参与过“风格派”活动的这些艺术家和设计家,并没有因为《风格》杂志在1928 年停刊后完全消失活动,他们的创作活动依然存在了相当一个时期。但是作为一个团体,应该说“风格派”在20 年代末期已经结束了。

如同德国的包豪斯一样,“风格派”创造了一个艺术创作、设计的明确的目的,而

它的努力也与包豪斯有相对相似的地方: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雕塑联合和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总体。它强调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家的合作。他们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强调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平衡,这些见解可以从他们发表在《风格》期刊上的文章中看出来。但是,从实践中看,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接连不断,造成了“风格派”的早期分裂。“风格派”的风格,由于几件流传甚广的作品因而影响世界,比如:

里特维特的红蓝椅子和他设计的什罗德房子

蒙德里安20 年代画的非对称式的绘画

乌德的“乌尼咖啡馆,,立面(care de unie Facade)

凡·杜斯柏格和凡·依斯特伦的轴线确定式建筑预想图

这些世界著名的作品,其实有不少是在作者参与“风格派”以前或者离开以后的作品,并且就作品本身来说,也经过反复的改变,比如里特维特的红蓝椅子,在1918 年以前是没有颜色的,1919 年,当他与“风格派”接触以后,他才在1923 年加上色彩,在此期间,里特维特还设计了不少其它家具,色彩各个不同,其中有不少是单色的,或者就是木材的原色。他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反复的试验,始终没有设想过应该有一个固定的设计风格或者色彩特点。

20 世纪80 年代下半期,有一批著名的“风格派”的作品被修复或者重建,比如乌德的乌尼咖啡馆,原来是1923 年建成的,1940 年德国轰炸鹿特丹时被毁,1986 年被在原来地址几百码以外重新按照原来的设计建立起来。里特维特设计的、位于乌特列芝(Utrecht)的什罗特房子,因为被什罗特本人和他的家人反复装修内部,变得面目全非,1985 年什罗德夫人去世,这栋房子被完全按照原来的设计进行改造,工程从1985 年一直延续到1987年,结果是恢复了里特维特设计的原来面貌。1989 年,政府开始动手对杜斯柏格曾经在1926 至1928 年期间做过大规模壁画的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的、称为奥别蒂(Aubette)的一个大型娱乐中心进行恢复工作,这幅壁画在1930 年左右被毁。这些工作使我们对于“风格派”的原来面貌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同样的,对于“风格派”发表的文章也进行了开放的和广泛的研究,他们的言论和写作,与他们的设计一样,表现了他们的美学立场和观点。与此同时,对于他们当时的书信往来进行研究,更进一步反映出他们思想的一些特别敏感的部分,对于了解这场运动的实质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杜斯柏格几乎保存了他与“风格派”成员的全部书信,同时还保存了反对“风格派”、或者同情“风格派”的各种不同的人给他的书信,这些书信提供了一个系统研究的基础。更加重要的是,杜斯柏格还保存了自己给别人回信的底稿,他去世以后,他的妻子奈丽·杜斯柏格(Nelly van Doesburg)保存了所有这些文件和手稿。这些文件最后由他们的家人捐献给位于海牙的荷兰的美术办公室(Netherlands office for Fine Arts,位于海牙)。

蒙德里安终生没有结婚,他的书信和文件是他在纽约的学生哈里·霍兹曼帮助收藏的。霍兹曼是1940 年邀请蒙德里安来美国定居的人,他还帮助蒙德里安找到他在纽约的画室。1944 年蒙德里安去世,霍兹曼一方面收藏他的全部文件手稿,并且翻译成英文,另一方面则把他晚年作了大量创作的纽约工作室全部细部都拍摄成照片和电影。虽然蒙德里安收到的“风格派”成员给他的书信基本全部不存,但是他给他们的回信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却被保存起来了。他的工作室、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被完好无缺地保存起来,对于研究他与他的同志的思想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后现代主义的辩论当中,对早期现代主义的讨论、重新评价和研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那些被国际主义同化以前的现代主义试验,研究界的兴趣非常强烈。对“风格派”的兴趣是因为它提供了所谓的经典现代主义的最主要基础之一,80 年代对于经典现代主义的复兴和修正主义热潮,导致对它的兴趣再次兴起,人们对干它导致的设计和艺

术上的循环方式和一再复兴现象非常感兴趣。应该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一成不变的“风格派”风格,真正的“风格派”是变化的、进步的,它的精神是改革和开拓,它的目的是未来,它的宗旨是集体与个人、时代与个体、统一与分散、机械与唯美的统一的努力。

荷兰著名设计师Wim Crouwel作品回顾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浏览:1 日期:2008-12-7 0:11:57

为了纪念著名设计师 Wim Crouwel 诞辰80周年,出版社书商 Nijhof & Lee 诞生20周年,荷兰阿姆斯特丹 VIVID Gallery在2008年10月11日到11月23日举办了Wim Crouwel 的“80 20 100”展览,展出了100份 Wim Crouwel 的设计。

这次是紧接着去年在巴黎的个展

“Wim Crouwel: architecturs typographiques 1956 -1976”之后 Crouwel 的另一个大型展览。

Wim Crouwel 巴黎展览的海报

作为平面设计师,Crouwel 经常谈到自己受建筑师的影响大于受平面设计的影响。从学生时代开始,Crouwel 就对包豪斯及荷兰第一批现代派建筑着魔不已。而 Cassandre 的充满现代

主义的字体 Bifur 也给 Crouwel 带来过巨大的冲击。在著名的美国对欧的马歇尔计划的资助下,Crouwel 得以与很多瑞士设计师一起工作。这期间对其巨大影响的,也是瑞士国际字体设计(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的代表人物 Joseph Müller-Brockmann。当时荷兰很难获得瑞士风格的设计,于是 Crouwel 和同学们就买来瑞士报纸,剪下来用在自己的作品上。两人年龄差距10年,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朋友。对Müller-Brockmann 挚爱的字

体 Akzidenz Grotesk,Crouwel 也丝毫不低估它的重要性:“一个我们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Crouwel 的一些最著名的设计作品,是在与埃因霍温的博物馆 Van Abbemuseum 的合作时产生的。这段合作关系从1955年开始,持续了十年。Van Abbemuseum 给予 Crouwel 非常大的创作空间,使得 Crouwel 这段时间的作品异常出彩。他使用现代主义建筑的核心理念针对每一款展览的特点,在海报设计时构建特别的标志字体,而极少展示展览作品本身。

1963年,Crouwel 与几个设计师伙伴建立了 Total Design 工作室。随

后 Van Abbemuseum 带着 Crouwel 建立了新博物馆 Stedelijk Museum,继续与 Crouwel 合作,并产生了海报 Vorm gevers 等经典作品。着迷于 Joseph Müller-Brockmann 的严谨风格,Crouwel 在 Stedelijk 期间,采用了网格设计——“Gridnik”。在随后越来越专注于目录册的设计时,Crouwel 的风格也越来越有Müller-Brockmann 的感觉。

荷兰的现代设计的发展情况

荷兰的现代设计的发展情况 转载 荷兰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现代主义设计的国家之一,1919年的" 风格派" 运动对于全球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荷兰是北欧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人口众多,但领土狭窄、地势低洼,因此,荷兰人民更富有设计意识,人们常说,荷兰人的历史就是一步与大海斗争、以设计建立生存空间的历史。 1、设计的全民意识。由于荷兰的地理状况和生存条件,荷兰很早就开始建设运河、水闸、排水设施。荷兰建设的基础是建立在设计之上的。荷兰鹿特丹布宁根博物馆馆长、杰出的设计家威廉.克罗威尔(Wlm Crouwel )说:只有靠设计,我们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可以日日生存的地方。全民的设计意识造成了全民的高设计品味和素养。因此,荷兰的设计无论是产品、建筑,还是平面设计,都具有非常高的设计水平。 2、设计的现代意识。荷兰是现代主义设计的故乡,在荷兰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设计风格,而是民族的生活方式,因此,在荷兰并不存在像其他国家那样对现代主义产生惊喜、反感、否定的问题。对于荷兰人民来说,现代主义是民族的、历史的组成部分。 3、设计的竞争意识。由于荷兰领土狭窄,荷兰城市之间、设计集团之间的竞争意识非常强。各城市都有自己的设计流派,形成本城市的形象。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各种设计活动均由本城市的设计师完成,从而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设计发展。这种竞争意识也表现在设计教育方面,荷兰有两个重要的设计学院,一是阿姆斯特丹的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另一个是德夫特技术学院。前者是立足于荷兰现代主义的平面设计教育,而后者则立足于工业设计方面。这种以不同的侧重点发展、竞争型的设计是荷兰设计的一大特点。 4、民间设计与政府资助项目并行发展。二战后,民间设计与政府项目的设计并行发展。就民间设计看,是以大企业为先导,如世界上庞大的电器企业之一的菲力普公司的设计部门,是荷兰现代设计的一个杰出代表。私人设计事务所十分活跃,如巴顿设计事务所、克罗威尔的" 完全" 事务所,他们大部分为本国设计。国营铁路、地铁系统、电讯系统、邮政系统、航空系统、财政系统的设计均由政府统筹,保证其达到设计的高水平境界。 荷兰的设计具有高度次序性、功能性和理性的特点,再加上精密的细节处理,巧妙的色彩设计,丰富的艺术倾向,都是荷兰现代设计的特点。荷兰的设计是世界当代设计中杰出的代表之一。 荷兰是西欧的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这个国家具有相当悠久的文明历史,在文艺复兴之后,一度是海上的强权国家,并且具有发达的殖民主义历史,其海外殖民地一直遍及远东,印度尼西亚就是一个前荷兰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荷兰进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健发展阶段,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荷兰已经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拥有发达的工业、农业、旅游业和金融业,其海上运输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工业的发达,也直接促进了它的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的发展,荷兰具有相当高水平的设计。由于它与德国等国家的长期密切关联,因此荷兰的设计也具有明显的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特征。这种特征可以从它的最大的企业飞利浦公司的产品与平面设计中看出来。 荷兰是一个人口密度比较高的西欧国家,它总人口为l , 500多万(1991 年统计),而国土面积却只有10 , 000 多平方英里,因此人口密度是每平方英里接近1 , 000 人,其

荷兰风格派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荷兰风格派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荷兰风格派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的发展背景以及发展的过程,对荷兰风格派的主要人物的主张进行阐述和概括。荷兰风格派运用了简单明了的几何图形,追求简化和抽象的新造型主义,通过运用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灰三非色的色彩,以及以直线和矩形为艺术支柱的结构特征来表现人们内心的活动,也从中能发现现代主义设计的某些设计灵感来源。荷兰风格派区别于十九世纪以前的写实造型主义和画派,因此在20世纪5.60年代,荷兰风格派逐步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新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讨论荷兰风格派对现代主义设计(建筑、家具、服装、平面设计方面)的运用和影响。 关键词:荷兰风格派;现代主义;抽象和简化 一、荷兰风格派的发展 荷兰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织形成的一个集体。风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在多方的支持下创办了艺术杂志《风格》(De Stijl),并以其杂志以为中心,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伯格,其中杜斯伯格为其创始人,主要领袖为蒙德里安,其他参与的合作者包括画家列克、雕塑家凡东格洛、建筑师欧德、里特韦尔德等人,他们关心美学,努力将生活和艺术相联系,希望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同时将古装、雕塑、建筑和家具紧密联系在一起。荷兰风格派从一开始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以蒙德里安为首,这些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完全拒绝使用任何具象元素,单纯的色彩和纯粹的几何形象是他们的设计语言,所以他们为了避免事物的个体特殊性,所以要舍弃对具体的事物形象的描述,拒绝使用任何具体的形象元素,并且省略细节部分,他们相信,只有纯粹的抽象才能表现纯粹的精神。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并且,在二十世纪20年代,荷兰风格派已经不仅再局限于荷兰本土,而要走出国门,并且在欧洲的设计艺术市场上占据领先的地位,同时对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二十世纪的建筑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它使荷兰风格派正式进入了前卫艺术的行列,给以后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其他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荷兰风格派的著名刊物《风格》刊登了许多荷兰风格派初期的一些主要思想和设计作品,此刊物对设计界的影响非常巨大,其影响力在1924-1925年之间停止。在1921年时,被视为荷兰风格派发展的一个巨大变化的时期,《风格》杂志的封面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长方形的封面变为了更宽的封面版面,这样可以展示更多幅度更宽的图片;同时在这一年风格派产生了巨大的变化,1921年之前是荷兰风格派,之后是国际风格派,这种划分可以更加明确的展现出风格派的发展过程。 荷兰风格派由设计界的多种行业的设计师所组成,其领域包括画家、建筑师、平面设计师、雕塑家等。其风格领袖人物为杜斯伯格,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荷

世界现当代设计史

世界现当代设计史(文字简介) 现代设计的开端现代设计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1860-1880)德国工业联盟(1907-1914) 新艺术运动(1880-1910左右)俄国构成主义(1917-1925左右) 荷兰风格派(1918-1928) 包豪斯设计学校(1919-1933) 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的变化 功能主义设计和波普设计(60年代) 国际主义风格(50年代) 后现代设计多元化时代的设计 (60年代-80年代)绿色设计(80年代-至今) 人性化设计 个性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 设计的文化含量 ·工艺美术运动(1860-1880左右) ·新艺术运动(1880-1910左右) ·德国工业联盟(1907-1914) ·俄国构成主义(1917-1925左右) ·荷兰风格派(1918-1928) ·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1919-1933) ·功能主义设计与国际主义风格(20-50年代) ·波普设计(60年代) ·后现代设计(60年代-80年代) ·信息时代的设计(80年代-至今) The Art and Craft Movement (约1860年代-1880年代) ?威廉·莫里斯是设计师、作家和诗人,他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一个具有民主思想的理想主义者。他看到了工业化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失业,以及质量低劣的批量产品,他激烈地反对工业化生产。对他来说,美和社会问题是分不开的,他声称要通过对实用艺术的革新来解决这些问题。 ?1861年,27岁的莫里斯和他的朋友成立了“莫里斯、马歇尔、福克纳公司”,从事家具、纺织品、彩绘玻璃和日用品的设计和制作。公司的产品都由莫里斯和他的朋友亲自设计,莫里斯负责设计图案,伯恩·琼斯和罗塞蒂负责绘画,菲里普·韦伯负责建筑。 ?莫里斯认为手工艺品应该具有很高的美学品质,反对繁琐的历史主义的装饰,他欣赏自然的装饰和材料,以及简洁清晰的结构造型。他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试图把艺术的美与手工艺技术结合起来,使手工艺品具有艺术的审美品质。莫里斯的艺术与手工艺技术相结合的思想发展成为现代设计最重要的思想。 ?工艺美术运动创造了一种质朴、古典、清新的风格,这种风格来源于对哥特式艺术的重新运用和对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造型借鉴。装饰图案以自然的花草为母题,构图对称、稳定,但弯曲的线条和雅致的轮廓线表现出植物的生机。

荷兰现代设计

荷兰现代设计 荷兰是欧洲西部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领土狭窄,人口众多,这个国家具有非常悠久的设计传统。特别是20 世纪以来,荷兰是世界最早发展出现代设计的国家之一,1918 年荷兰出现的“风格派”运动(De Stijil)是世界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之一,对干全世界的现代设计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荷兰因为地势低洼,必须建立排水系统,因而很早就开始建设运河、水闸和其它排水设施,这个国家就是建立在设计的基础上的。没有设计,也就没有荷兰。荷兰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大海斗争、以设计建立生存空间的历史。荷兰鹿特丹布宁根博物馆馆长、杰出的设计家威廉?克罗威尔说:只有依靠设计,我们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可以日日生存的地方(见:Hugh Aldersey-Williams : Natinalism and Globalism in Design , RizzOli , 1992 , P . 40)。全民的设计意识造成了全民的高设计品味和素养,荷兰的设计,无论是产品、建筑还是平面,都具有非常高的国际水平。这一点是非常显著的。 在某种程度上看,荷兰的设计状况与丹麦的设计状况颇为相似。两个都是非常富裕的国家,两个国家都有高度设计意识和水平的人民,两个国家都只有很狭窄的生存空间,领土并不广阔,因此,他们的人民对于设计的细节具有比其他欧洲国家更加关切的态度。如果与德国比较,就可以看出这种区别。德国虽然在理性化、功能主义化的原则上与荷兰、丹麦非常相类似,但是由于德国领土辽阔,因而德国人并没有荷兰人、丹麦人那种对细节的精益求精的态度。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荷兰是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风格的故乡。在荷兰,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风格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民族的生活方式。对于许多国家来说,现代主义是外国的、舶来的、非本民族的,而对于荷兰人来说,现代主义是他们民族的、历史的组成部分,因而,荷兰人对现代主义并没有其他国家那种认识接受的问题,他们从出生以来,就生活在现代主义设计的空间中,所以荷兰没有其他国家存在的对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的那种强烈的反感或者否定的问题。 荷兰的现代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发展,基本是从两大方面展开的。一个是民间的发展,特别是以大企业为领头作用的发展,其中典型的例子是荷兰最大的企业飞利浦公司的设计部门。飞利浦公司是这个国家电器制造业的中心,是欧洲和世界最大的电器企业之一,它的设计系统完善,是荷兰现代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另外一方面则是政府通过政府的项目,比如国营铁路、地铁系统、电讯系统、邮政系统、航空系统、财政系统等等,达到设计的高水平。关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荷兰最大的私人企业-飞利浦公司的设计和荷兰政府的项目。 为领土狭窄,所以荷兰城市、设计集团之间的竞争意识非常强。这种竞争意识造成的结果并不是互相的抄袭,而是不同的发展。以荷兰的设计教育来看就可以了解这种以不同的发展、不同的设计、不同的风格和体系来达到竞争目的的荷兰方式。荷兰有两所最重要的设计学校,一所是在阿姆斯特丹的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另外一所是在德夫特技术学院。盖里? 里特维特艺术学院立足于荷兰现代主义风格的平面设计教育,具有荷兰最好的平面设计教育体系。它的教员包括有非常杰出的设计家威廉?克罗威尔,詹?凡?图恩(Jan van Toorn)等人。他们集中发展现代主义设计对于解决问题的这个原则基础上的设计课程,启发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思维,使这所学院具有鲜明的特色。德夫特技术学院的工业设计系具有世界上各个设计学院中最多的教员,这所学院并没有按照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那样集中平面设计,而是集中于工业设计,一方面继承了荷兰风格派的传统,另外一方面则继承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广泛传统,形成更加国际化的教育体系。在其他城市的设计学校,比如在布里达市(Breda)和飞利浦公司( Philips)所在的恩多文市(Eindhoven)的学校近来发展出与上

世界现代设计史

工艺美术运动 英国世界博览会:1851年伦敦举行 代表建筑:水晶宫(约瑟夫·博克斯顿) 新型材料:玻璃、钢铁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一)手工艺\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 代表作:红屋(与菲利普·韦伯合作设计)采用哥特式建筑细节 设计风格:清新自然、简洁、以功能为主 他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设计事务所。 新艺术运动 概念:1.新艺术运动首先在法国发展起来,这与法国家具设计家萨穆尔·宾在1895年开办的设计事务所的名字——“新艺术之家”有关,评论家取其中的“新艺术”为名来称呼这个席卷欧美的设计运动。时间大约在1895—1910年,长达10余年,涉及欧美十余个国家,后来逐步被“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所取代。它是设计上一次非常重要、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 2.新艺术运动设计范围十分广泛,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绘画,在现代设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20世纪初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3.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等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也是对工业化风格的一种强烈反应,重视传统手工艺,放弃传统装饰风格,从自然中寻找灵感,获得装饰动机。 4.新艺术运动在艺术风格上多用曲线和有机形态。 风格及影响:1.虽然“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在各国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从追求装饰,探索新风格这点上,所有卷入这个设计运动的国家都是相同的,它的装饰性的、手工艺的方法依然是陈旧的。 2.它所采用的方式,比如装饰、自然主义的风格等等,使这场运动依然是为豪华、奢侈的设计服务的,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 3.对于曲线的重视和强调,使这场运动具有强烈的平面特征,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东方艺术影响痕迹,特别是日本的浮世绘风格的痕迹。这场运动风格细腻,装饰性强,因此常常被成为女性风格。 4.“新艺术”运动是世纪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它承继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和设计探索,希望在设计矫揉造作风气泛滥的时期、在工业化风格浮现的时期,重新以自然主义的风格,复兴设计的优秀传统。 5.这场运动处在两个时代的交叉时期,旧的、手工艺时代接近尾声,新的时代、工业化的、现代化的时代即将出现,因此从意识形态上看,它的兴起预示了旧时代的接近结束和一个新的时代——现代主义时代的即将来临。它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的过渡阶段。 西班牙新艺术运动和高迪的贡献:1.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是最为极端、最具有宗教气氛的,最著名的设计代表人物是建筑家安东尼·高蒂。 他的风格具有有机的特征,同时又具有神秘的、传奇的色彩,不少装饰图案都有强烈的象征性。 2. 安东尼·高蒂的设计作品 (1)文森公寓 (2)居里公园(3)巴特罗公寓 (4)米拉公寓 (5)高蒂最重要的作品是“圣家族大教堂”——他为之投入了43年之久,并且至今仍然没有完成 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察尔斯·马金托什、赫伯特·马克奈、麦当那姐妹,他们被称为格拉斯哥四人。主要首脑人物是察尔斯·马金托什,他们的风格注重各种植物纹样的装饰。 马金托什设计风格:主张直线、主张简单几何造型,主张黑白色等中性色计划。他的探索为机械化、批量化、工业化的形式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马金托什是一个联系“新艺术”运动之类的手工艺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关键过渡性人物。代表作:高背椅子 新艺术运动潜在的动机是与十九世纪下半夜的两种趋势决定的历史风格自然主义 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 奥地利“分离派”运动和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都是从“新艺术”运动中发展出来的设计运动,但是这两个运动开始摆脱单纯的装饰性,而向功能性第一的设计原则发展,从简单的几何造型,从直线的运用上寻找新的设计发展方向,因此它们应该被视为界于“新艺术”和现代主义设计之间的一个过渡性阶段的设计运动。 装饰艺术(名字来源于法国巴黎) 背景:奥地利“分离派”运动和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都是从“新艺术”运动中发展出来的设计运动,但是这两个运动开始摆脱单纯的装饰性,而向功能性第一的设计原则发展,从简单的几何造型,从直线的运用上寻找新的设计发展方向,因此它们应该被视为界于“新艺术”和现代主义设计之间的一个过渡性阶段的设计运动。 风格特点:(1)注重材料的质感和光泽 (2)造型设计中多采用几何形状或用折线进行装饰 (3)色彩设计中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华美的视觉印象。 “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异同: (1)形式特征上的“同”: 时间上都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都肯定机械化生产,采用新材料、新技术;都在设计中注重简单几何外形的运用 (2)意识形态上的“异”: 装饰艺术运动发轫于法国,强调装饰,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因此它仍然是为权贵的设计,其对象是资产阶级;“现代主义”运动发轫于德国,否定装饰,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因此它是左倾的、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 现代主义设计: 概念: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的发展,最后影响到世界各国。它是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不但深刻影响到20世纪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同时对整个世纪的各种艺术、设计活动都有决定性的冲击作用。对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设计运动,包括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的了解都应建立在对现代主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思想特征:(1)民主主义(2)精英主义(3)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设计风格:(1)功能主义(2)简单几何造型(3)重视空间考虑(4)注重设计的实用、经济性目的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勒·科布西耶——马赛公寓、朗香教堂 沃尔特·格洛佩斯——包豪斯校舍、法古斯鞋楦工厂

《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资料 填空题 1、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院校,其奠基人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2、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杜斯伯格起初对于包豪斯是持有批判态度的。 3、德国青年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 4、被视为流线型运动开端的是1933--1934年。 5、荷兰是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风格的故乡,其现代设计在二战后发展,典型例子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企业飞利浦公司的设计部门。 6、现代主义设计最先起源于德国。 7、“人体工程学”又称“人机工程学或人机工学”,宗旨是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 8、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60年代的一场设计运动。 9、英国手工艺运动的倡导者是约翰·罗斯金和_威廉·莫里斯___。 10、10、 20世纪杰出建筑大师__米斯·凡德洛__,用现代材料设计了1929年的巴塞罗纳博览会德国馆,全面体现了他的少则多的设计思想。 11、包豪斯最大的成就是把_技术__和___艺术__结合起来。 11、12、“有机建筑”的提倡者是__弗兰克·莱特_,他于1937年设计的“流水别墅”,成为20世纪设计史上的一个典范。 12、13、包豪斯分、_魏玛______、___迪索____、__柏林_____三个阶段。 ?

13、14、包豪斯的三任校长分别是_格罗佩斯__、__迈耶__ 、 __米斯___??。 14、15、现代设计萌芽以前的设计风格有:中世纪:_哥特式_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_罗马式_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 。16世纪_文艺复兴_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 17、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18、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斯市。 19、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其次是俄国和荷兰。 20、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 21、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风格派”运动。 22、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创造性的形成了一种风行美国乃至世界的新设计风格“流线型”风格。 23、装饰艺术的历史渊源:对埃及古代装饰风格的借鉴,从传统艺术的创新中获得创作灵感、舞台艺术的影响、汽车设计样式的影响。 24、罗伯特·文社里被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真正奠基人,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之一。

现代设计史

现代设计史 填空 英“工艺美术”运动由英国的文艺批评家和作家_____作理论指导。 _____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最重要代表。 ______堪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叶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最为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建筑家。 1907年10月6日,穆特修斯在贝伦斯、威尔德等人的倡导下,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_____。 20世纪50~60年代,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与_____的合作,真正实现了设计艺术教育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教育宗旨,成为德国高度几何化、理性化、功能化、高质量化设计的典型。英国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最具时代特征的风格——_____。 围绕环保设计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绿色设计、______、循环设计和组合设计等。 在20世纪六七十期间,荷兰的现代主义设计突飞猛进,有两个中心阿姆斯特丹和___。丹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具设计方面出现了号称“丹麦设计怪杰”的三位著名设计师——_____、保尔·雅荷尔摩和娜娜·第赛尔。 _____被称为意大利第一代著名设计师,深受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影响,于1928年创办了著名的设计杂志《Domus》。 包豪斯历史上出现过三位校长,格罗佩斯、_____和米斯·凡·德罗。 1950年,由爱歇·舒尔在德国的_____创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 地处斯堪的纳维亚的芬兰、丹麦、瑞典、挪威、_____五国,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设计风格。 日本的工业产品设计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_______。 1956年英国画家______创作了《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宣告了波普时代的到来。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___倡导的。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___。 1956年英国画家______创作了《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宣告了波普时代的到来。 哥特式、____和日本艺术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 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其次是__和荷兰。 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风格派”运动,其核心人物有_____、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尔。

现代建筑风格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建筑风格的起源与发展现代建筑风格是20世纪初至今的一种新兴建筑风格,它汲取了传统建筑、艺术和科技的精华,融合了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材料应用。本文将探讨现代建筑风格的起源与发展,并介绍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 一、现代建筑风格的起源 1. 巴黎高卢广场的爱丽舍宫 现代建筑风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法国,当时巴黎高卢广场的爱丽舍宫成为了标志性建筑。这座建筑采用了铁骨架结构,使得建筑师能够大胆地运用玻璃和钢材,突破了传统建筑的限制。 2. 德国包豪斯学派 在20世纪初期的德国,包豪斯学派成为了现代建筑的重要推动力量。包豪斯学派的建筑师们追求功能性设计和简洁的线条,强调形式与功能的一体化。他们运用了新兴的工业材料和技术,提倡建筑与艺术的综合。 二、现代建筑风格的发展 1. 交响乐式建筑风格 交响乐式建筑风格出现在现代建筑风格的早期阶段,它以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为代表。这种风格以和谐的比例、流畅的线条和大胆的建筑形式为特点,追求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2. 洛克菲勒式建筑风格 洛克菲勒式建筑风格兴起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这一风格注重实用性和效率,倡导大型、现代化的办公楼和摩天大楼。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就是典型的洛克菲勒式建筑。 3. 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突破了传统建筑的界限,追求更多样化的设计表达形式。这种风格强调个性化和对历史和文化的引用,建筑师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念。法国的乔姆建筑群和美国的古根海姆博物馆都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 三、现代建筑风格的国际影响 1. 北欧和荷兰的现代主义建筑 在北欧和荷兰,现代建筑风格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这些国家的建筑师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型设计,运用自然材料和被动设计原则,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2. 亚洲的现代建筑 随着亚洲国家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在这些地区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国的鸟巢体育馆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迪拜的哈利法塔等都成为了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 四、现代建筑风格的特点和未来发展 1. 特点

荷兰建筑设计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荷兰建筑设计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荷兰建筑设计的特点 荷兰建筑设计的特点是简洁,实用,环保。荷兰的地理环境给 建筑带来了很多限制,比如土地资源有限,建筑面积小,所以荷 兰人在设计建筑时非常注重空间的利用率。另外荷兰的气候多变、多雨,所以建筑材料也要耐久,能抵御风雨侵袭。从环保角度来看,荷兰人非常注重节能、环保,因此荷兰的建筑设计中通常也 能看到很多“绿色”元素。 1.1 简洁 荷兰是一个小国家,空间有限,因此建筑师在设计时非常注重 空间的利用效率。他们往往会设计出一些简洁、多功能、优雅的 建筑;这类建筑空间充分利用,不但满足了建筑的需要,还具有 美学价值。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荷兰国家博物馆,它是在运用最 简单的面板和叠层结构设计时创造出的。 1.2 实用 荷兰人的生活方式重实用,一切以实用性为主。在建筑设计上 也是如此。荷兰的建筑结构非常稳固,因为他们需要能够抵御风 雨侵袭的建筑。此外,在建筑的形态、造型上,荷兰也往往注重 实用性,不会追求奢华、庞大的设计。

1.3 环保 荷兰人所处的自然环境非常好,长期以来荷兰一直致力于环保 事业,建筑设计也是如此。荷兰的建筑师关注节能、环保问题, 注重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如在建筑外墙采用太阳能板、利用雨水 回收、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供电技术,等等。 二、荷兰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荷兰 的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设 计理念被采用。 2.1 数字化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的辅助 工具。荷兰建筑师正在采用这种技术来重新定义建筑设计。使用 数字化设计,能够在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实时优化,设 计师可以更快地将想法转化成设计。 2.2 玻璃建筑 玻璃建筑是荷兰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荷兰建筑师善于将传统 的玻璃与现代化的钢铁结构相结合,在建筑中运用大面积的玻璃,使建筑中的空间更显宽敞、明亮。这也是荷兰建筑设计中注重实 用和美学的典型表现。

自编现代设计史题库

18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9世纪的维多利亚风格在设计上有着矫饰的、人为做作的风气。 17世纪和18世纪初期的设计,可以以法国路易十四凡尔赛宫的巴洛克风格为最典型的代表。几何对称,象征性的布局,矫饰的烦琐装饰,都充满了明显的阶级特征。 复兴古希腊和图斯坎风格的设计活动,在美国得到真正的成功,世界知名的白宫就是古希腊和图斯坎风格的结合。 地处斯堪的纳维亚的芬兰、丹麦、瑞典、挪威、冰岛五国,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设计风格。 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风格派”运动,其核心人物有杜斯伯格、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尔。 俄国构成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马列维奇,成立了一个“至上主义”小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现代主义的布莱恩公司设计并不突出,但还是出现了勒科布西埃,法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杰出代表,号称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三位大师之一。 20世纪50~60年代,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与的合作,真正实现了设计艺术教育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教育宗旨,成为德国高度几何化、理性化、功能化、高质量化设计的典型。英国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最具时代特征的风格波普设计风格 围绕环保设计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循环设计和组合设计等。在20世纪六七十期间,荷兰的现代主义设计突飞猛进,有两个中心阿姆斯特丹和海牙 二战后波兰的招贴设计家亨利克·托玛泽维斯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称作是波兰视觉传达设计的精神领袖。 丹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具设计方面出现了号称“丹麦设计怪杰”的三位著名设计师——维纳·潘东、保尔·雅荷尔摩和娜娜·第赛尔。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斯市 哥特式、罗可可式和日本艺术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其次是俄国和荷兰。 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 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风格派”运动 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种风行美国乃至世界的新设计风格——“流线型风格”装饰艺术的历史渊源:对对埃及古代装饰风格的借鉴、从传统艺术的创新中获得创作灵感、舞台艺术的影响、汽车设计样式的影响。进入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的设计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便是意大利吸收美国流线型而形成的_____。(“意大利线条”) _______被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真正奠基人,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之一。(罗伯特·文杜里) 英国19世纪下半叶发生的“工艺美术”运动由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英国的文艺批评家和作家___作理论指导。(罗斯金) _____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最重要代表。(安东尼·高蒂) ______堪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叶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最为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建筑家。(亨利·凡得·威尔德) “新艺术”运动的线条表现手法分成曲线和直线两派。直线风格主要存在于英国北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以___为代表。(麦金托希) _____是芝加哥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对美国新艺术建筑作出了前无古人的巨大贡献。(路易斯·沙利文) 1907年10月6日,穆特修斯在贝伦斯、威尔德等人的倡导下,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_____。(德国工业联盟) 包豪斯历史上出现过三位校长,格罗佩斯、_____和米斯·凡·德洛。(汉斯·迈耶) 1950年,由爱歇·舒尔在德国的___创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乌尔姆) _____被称为意大利第一代著名设计师,深受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影响,于1928年创办了著名的设计杂志《Domus》。(吉奥·庞蒂) 10、装饰艺术运动在法国被称为____,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现代艺术”、) 1919年3月20日,______在德国魏玛市合并魏玛市立美术学院与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创建包豪斯。(沃尔特·格罗佩斯) 英国19世纪下半叶发生的,由威廉·莫里斯倡导的___运动,被称为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工艺美术”) 新艺术运动中,西班牙设计大师安东尼·高蒂最重要的作品是他为之投入了四十年之久,并且至死仍未能完成的______。(神圣家族教堂)英国的新艺术运动的影响远不及“工艺美术运动”,在这场影响有限的设计运动中,取得了比较大成就的是______。(格拉斯哥四人团) 在建筑设计领域,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国已形成了著名的_____。(“芝加哥学派”)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展倒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_____的设计艺术。(“后现代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出现了一场由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设计师发起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________。(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

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艺术思潮的转折时期,发源于比利时、法国的"新艺术运动"进一步脱离古典主义风格,为现代主义风格做准备,一些建筑师的景观设计作品从自然界的贝壳、水漩涡、花草枝叶获得灵感,采用几何图案和富有动感的曲线划分庭园空间,组合色彩,装饰细部。 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诞生 "新艺术运动"引发了欧洲艺术的现代主义浪潮,到1920年代初,一些景观设计师开始在一些小规模的庭园中尝试新风格,通过直线、矩形和平坦地面强化透视效果,或直接将野兽派与立体主义绘画的图案、线型转换为景观构图元素。 1925年巴黎的现代工艺美术展览会是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随后,更多现代主义建筑师将新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环境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于设计的别墅以底层架空和屋顶花园将建筑嵌入自然;英国现代景观设计奠基人唐纳德(C.Tunnard)则在理论上指出现代景观设计的3个方面:功能、移情、美学。 1930年代中期以后,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和英国唐纳德等人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引入美国,在他们鼓励、引导下,哈佛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等人发起"哈佛革命,宣告了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诞生。 3、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发展 二战结束后,欧洲在一片瓦砾堆中开始重建,许多城市的新规划将公园绿地作为重要内容。。以瑞典为代表的"斯德哥尔摩学派"进一步影

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许多城市将公园连成网络系统,为市民提供散步、运动、休息、游戏空间和聚会、游行、跳舞甚至宗教活动的场所。 这个时期的欧洲景观设计师虽然没有像美国那样自称为"景观建筑师"但其队伍也更加壮大和成熟。除了勒·柯布西耶和阿尔托、门德尔松等现代主义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更多关注景观价值,结合自然环境进行创作之外,一些专职的景观设计师推广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从1920~1950年代,但它接受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例如对空间的重视与追求,采用强烈、简洁的几何线条,形式与功能紧密结合,采用非传统材料和更新传统材料等等。 4、现代景观设计走向多元 1960年代,欧洲社会进入全盛发展期,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和文化价值危机感加重,经常举行各种游行、示威。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危机与动荡使景观设计进入反思期,一部分景观设计师开始反思以往沉迷于空间与平面形式的设计风格,主张把对社会发展的关注纳入到设计主题之中。他们在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中强调对人的尊重,借助环境学、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创造真正符合人的多种需求的人性空间;在区域环境中提倡生态规划,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生态分析,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1970年代以后,建筑界的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思潮再次影响景观设计,设计师重新探索形式的意义,他们开始有意摆脱现代主义的简洁、纯粹,或从传统园林中寻回设计语言,或采取多义、复杂、隐喻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

1。影响计划和构思的因素不同,因而有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分别。 2。工业设计和其他设计活动的最大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是立足于解决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3。维克多·巴巴纳克《为真实世界的设计》。 4。美国雕塑家霍拉修·格林诺斯于1739年第一次提出“形式追随功能”这句话,100年后,芝加哥建筑学 派大师路易斯·沙利文把这句话作为自己设计的标准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体系和风格。 5.把乌尔姆精神变成设计现实的是德国通用电器的重要企业布劳恩公司。(乌尔姆布劳恩模式) 6.荷兰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出现代设计的国家之一,1918年荷兰出现的“风格派”运动是世界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之一. 7。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现代社会、现代生产方式、现代流通方式、现代人的审美观. 8。“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人物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1888年在伦敦成立了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反对过分装饰、娇柔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 9。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伯克斯顿设计展览大厅,被称为水晶宫。 10.莫里斯设计的“红屋”(红房子),具有浓厚的哥德特色,这座建筑和内部的用品,为一种新的风格奠立了基础。这就是1860年前后的英国展开的“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11。“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要的设计范围是平面设计,比较早的具有影响的工艺美术风格平面设计代表是一本季刊—-《玩具马》,是由设计家马克穆多的世纪行会设计和出版的。 12.巴黎的“新艺术”运动有三个重要的设计中心,萨穆尔·宾的“新艺术之家"设计事务所、“现代之家”设计事务所和六人集团。 13。比利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最为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建筑家亨利·凡德·维尔德. 14.高蒂早期重要的设计有文森公寓,卡柏里科家族(圣人家族)和居里家族的乡村居所及居里宫(居里公园)。 15.马金托什是世纪之交英国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师和产品设计师。他发掘他称之为“旧的精神”而设计出具有新风格的、独特的建筑、室内和产品。 16。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在法国和英国都有非常重要的发展,在英国的平面设计上,英国设计家马克穆多起到先锋作用。 17。对于促进日本风格的作用来说,美国画家詹姆斯·惠斯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8.“装饰艺术”运动受到现代主义运动很大的影响。 19.法国是“装饰艺术"风格的发源地,巴黎是这场运动的中心。 20.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陶瓷设计,主要以人物与强烈的几何图案为其装饰特点。 21。艾里·坎是美国重要的“装饰艺术"建筑师,他被视为美国版本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之一. 22。“好莱坞风格"是“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一个延伸与发展。 23。“装饰艺术"风格之所以如此普及,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本身的折衷立场为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性. 24.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 25.1923年,勒·科布西耶出版《走向新建筑》,这本书是一个完整的现代主义建筑宣言,提出理想主义的社会观念. 26.德国工业同盟真正的开创者是穆特修斯. 27.建筑家埃尔·李西斯基的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是采用完全抽象的形式,强烈表达出革命观念的现代海报之一。 28。俄国革命建筑最早的建筑之一是弗拉基米尔·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塔方案. 29.荷兰的“风格派”运动-—风格派—-《风格》-—杂志的编辑者是杜斯伯格。 30.格罗佩斯创立了新的教学体制,即工作室导师和形式导师的双轨教学体制。伊顿、马科斯、费宁格是包豪斯最早的三位全职教员,担任基础课教育,它们都是形式导师. 31.荷兰“风格派”的奠基人杜斯伯格起初对于包豪斯是持有批判态度的。 32.美国本土产生的学派是芝加哥建筑派,提倡设计应当遵循“形式追随功能”的宗旨。

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现代设计的发展 现代设计教育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 法国的“新艺术”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与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贡献 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和安东尼·高蒂的贡献 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和察尔斯·马金托什以及格拉斯四人设计集团奥在利“分离派”与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 第四章“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概况和特点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 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 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 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第六章包豪斯 包豪斯成立的宗旨 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早期的包豪斯一魏玛时期 新教员的组成 基础课——色彩与形式 荷兰“风格派”的影响 新的联合:莫霍里-纳吉与阿尔柏斯的贡献 包豪斯的公共形象 迪索时期的包豪斯 新大师的出现 泛政治化时期——汉斯·迈耶时期 痛苦的结局——米斯时期 第七章工业设计的兴起 美国的工业设计

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 第八章现代设计的职业化和制度化 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和设计理论在战后的发展 工业技术的发展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第九章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 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 “波普”设计运动 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 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十章世界现代设计(一)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 日本的现代设计的发展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 英国和法国的现代设计 第十一章世界现代设计(二) 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荷兰的现代设计发展情况 西班牙现代设计 瑞士的现代设计 美国的现代设计 第十二章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 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设计风格

现代设计发展过程

现代设计发展过程 对于现代设计的理解,还要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说起。现代主义没计运动是指一批建筑师、设计师和理论家开始探寻20世纪的新的审美观的运动。对大多数持这一审美观的实践者来说,它不单是风格,而是一种信仰。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理性主义以及从19世纪突然倔起的客观精神。除此之外,现代主义另外一个关键的含义是:“形式服从功能”。这一口号反映了此项运动理件的、有秩序的现代设计方式。以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为代表的现代设计运动,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育体系,它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是世界亡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的学院。 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有一部分人是服从现代设计规则的.而在同时期还有一部分人并不愿意完全的服从这一当前比较流行的规则。服从规则的突出代表有荷兰的风格派,还有美国的流线型设计。例如,荷兰艺术和设计运动中的风格派,提倡严格的审美观,在创作中使用原色,平面和立体的造型都严格按照几何的式样。尽管这些设计利制作展示出了复杂和多变性,但是他们始终有着共同的联系。由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经济大萧条,美国出现的一小批工业设计先锋,把机械时代的设计应用到诸如火车、冰箱、真空吸尘器和汽车这样一批的产品上。在这段时期中,现代设计的思想已经成为了设计师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

维体现在一切的生产和生活中。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一个事物或一种思想不适合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或是经济环境的时候,那么它就要被时代所遗弃了。因此,到了战后,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现代主义和它的价值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由于战后经济的停滞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在战争的压力下英国出现了实用主义。实用主义设计意味着给每个人相同的选择,按严格控制的定量计划消费。而欧洲其他地方则受到了纳粹和意大利法西斯提倡的古典风格的影响。纳粹分子把现代运动和同犹太人和共产主义象征联系起来,因此现代运动在此时是不可按受的。与此同时为了恢复经济,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在这些恢复经济的计划中,关键的战略是没计,是它在增加出口、促进贸易和生产中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的设计受到战争的影响,人们还处于物质短缺和定量配给的状态.此时的设计观念却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人们把变化后的设计称为“纠t风格”,它不仅是一种新设计风格,更代表着未来的图景。战争给人们留下了重建未来的共同目标和事业,所以这种“当代风格”并不是一种时髦的设计风格,而是实实在在为人服务的设计。同时这种设计也因为其形式借鉴于美术的发展而被称为“有机设计”。这样的设计形式呈现出新的面貌,变得灵活多样,由曲线装饰,而且具有表现意味。 20世纪50年代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重新出现明亮的色彩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