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10个小题)

二、名词解释(4个小题)简答题(4个小题)

第一章影像

&1.1景别

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直观上看也就是取景区域、画面范

围大小的不同。

2、划分景别的标准:画框中所截取的人物身体部分的多少

大景别

远景:情绪性景别,是涵盖广阔空间的的画面,以表现环境气势,画面中没有明确主体,人物所占比例很小,

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用于影片的开场和结尾;是一种概括性镜头

全景:基本的介绍性景别,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主要用来介绍环境和事物发展的整体面貌,

又称为“定位性镜头”;

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景别越小,环境占的越小,人物表现的越突出

小景别

中景:最常用的叙述性景别,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胸部以下、膝盖以上部分可以看到人物的

动作的景别。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展现人物的动作和姿态

可以看清人物的表情,是电视媒体的常用景别

近景:具有较强交流性的景别,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用于刻画人物性格,

环境次要,主要突出人物面部表情。

特写:主观性强的景别,起到强调,制造悬念作用

常被用来弱化剪辑上的失误,也称为“万能镜头”

特写指以细腻来表现人物或被拍摄物体细部特征

时常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

大景别小景别

远景、全景中、近、特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表现人物神态关系

空间环境描写空间环境虚写

重在环境景物的表现重在人物的表现

景别越小,动感越强,主观性越强,剪辑节奏越快

景别的剪辑规则

1.在相同的时间长度中,小景物的剪辑长度短于大景别。(常规叙事的情况下,特写用2秒左右,中景用3~4秒左右,全景则用5~6秒左右)

2.同一运动主体在相同的运动速度下,景别越小,动感越强

3.同一主体(或相似物体)在角度不变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前后镜头的景别变化过小,会

致使视觉跳动感增强。(例如采访断点)

4.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可以实现有层次描述事件的目的。

5.利用镜头连接中景别的积累和对比效应,营造情绪氛围

(1)同类景别的镜头组合

(2)两级景别的对比连接

&1.2角度

角度:正面、前侧、侧面、后侧、背面

正面角度:镜头正对被摄主体

功能:用于介绍人或物的全貌,表现面部表情,也称“表情角度”。画面对称且稳定,能够保持和观众正面交流的关系,但缺点是画面形式呆板,缺乏立体感

前侧角度:表达空间透视感或物体立体感,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容量、扩展和延伸空间

侧面角度:表现运动、动作,具有方向感,表现动势和事物的轮廓,是正面拍摄的补充。

后侧角度:显示运动前方的内容,显示另一种空降感,有较强的参与感

背面角度:表现人与景的关系,引发关注想象,制造悬念,具有极强的参与感,表达人物的

内心世界。

平视:表达平等,客观,公正态度,符合人们平常的视觉习惯

仰视: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表示某种赞颂,敬仰;有淡化背景的作用

俯视:指镜头高于被摄对象

功能:被摄物体显得低矮、渺小、猥琐、受压迫,表示蔑视,贬义态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能表现出阴郁、压抑的情绪

顶角:表现形式感

长焦镜头:景深小,视野窄,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适合呈现远处的主体细微状态,适合人

物从环境中突出出来,塑造人物形象

短焦镜头(广角镜头):景深大,视野宽表现较大范围的区域

焦距的作用:形成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

灯光的作用:作为摄影部门的助手,服从整个场面调度的需求

曝光,人物造型,画面结构,强调,抒情

&1.3景深与焦距

1、焦距:指从镜头镜片的中间点到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2、短焦镜头:俗称“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景深较大,视野较宽,常用于表达较大范围的视线。

突出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夸张前景与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感,但前景的物体往往容易变形。

3、长焦镜头:又称望远镜头,景深较小,视野窄

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合呈现远处主体的细微状态

4、焦距的作用:

①有助于叙事。长焦距镜头——用于指向性明确的叙事;短焦距镜头——可以同时呈现空间内更多的讯息,应用于表现复杂、丰富的叙事内涵。

②有助于抒情。比如长焦距镜头,可以认为压缩景深,如果用于主观镜头,可以表现一种心

理上的亲近感。

③形式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

&1.4灯光与色彩

光的性质:

硬光:明暗反差较大,用于表现男性的有力的形象;(1)有明显的投射方向(2)被摄物体上形成明显的的亮面和暗面并没有轮廓清晰的投影(3)充分表现被摄体的立体、轮廓、表面结构等特征(4)产生局部光斑

软光:明暗反差小,用于表现女性的柔软的形象;光分布均匀,效果柔和,明暗反差小

光的主次:

主光(基调光/造型光)——占支配地位,揭示主体形状概貌

补光——起辅助的作用,使阴暗部分的细节获得恰当的曝光

正面光:画面几乎没有阴影,画面比较明亮

侧顺光:形成较好的明暗关系,使画面整体造型效果趋向明亮

测光:使受侧光照射的景物有明显的明暗对比

侧逆光:形成暗调效果(受光面小于阴影面,阴影面面积大)

逆光(轮廓光):即光源投射方向来自被摄体后方的光线

该光源下的景物边缘部分都被照亮,由于受光面积小,所以只形成轮廓光的效果,是表现物

体的轮框形态及区别景物间的界限的手段

顶光(蝴蝶光):用来塑造骨感美,一般拍摄人物但不常使用

低光(魔鬼光):用来塑造恐怖形象

光源称别效果

水平正面平面光人脸扁平化

侧面立体光加强立体化

逆光轮廓光制造剪影效果

平角平面光人脸扁平化

垂直顶光天空光突出脸部骨骼

底光魔鬼光丑化,恐怖效果

色彩

中性色:绿色、紫色、白色

暖色:红色、黄色、橙色

冷色:灰色、黑色

色彩基调:在一部影片或一个段落中,以某种色彩为主导所构成的统一、和谐的整体色彩倾

重点色:刻画特别情绪,表达特定意味,出现次数不多,但足以引起观众重视

贯穿色:贯穿全片,出现次数不多,引起特殊注意,引起强调和呼应

&1.5画框与构图

1、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画内空间是画框以内能够直观看到的部分,画外空间则是留给我们

去想象的部分。

2、画内空间——构图:指画面的结构、布局,即画面中各形象元素的联接关系、组合结构。

3、构图

①线条:观察画面中是否存在明显的线条与轮廓(如水平、垂直、斜向、边角等)

②视觉中心:按“黄金分割定律”的分法,构成画面的四个点,吸引观众注意。

③几何形状:观察画面中是否存在明显的或潜在的几何形状,构图中的几何图形或者具有美

学意义,或者承担叙事的功能。

④位置、重心、平衡:各元素在画框内的布局、位置不同,也会造成构图的中心差异。

⑤各元素的大小、长短、面积的对比:各元素的大小、长短、面积的差异,也会造成力量的

对比,特定时候也会表达特定的内涵

⑥光影和色彩的变化:由于照明和色彩的不同,会在画框中形成区域不同的光斑色块;不停

地光线强弱、色彩对比,也是构图需要考虑的。

4、构图规则:

①对比法:同一画面内,利用反差吸引观众注意。(如动静、大小)

②均衡法:以画面中心为支点,使被摄对象在画面上下,左右所表现的影调、明暗、色彩、

冷暖、形状大小、位置高低、远近等在布局上求得视觉重量的平衡为均衡。

③对称法:画面结构上下、左右视觉元素的分量形成相对称的形式

④集中法:在画面中利用各要素的搭配和呼应,把观众的视觉注意力、兴趣集中到主要对象

上,从而突出主体,引导观众。

&1.6镜头形式

固定镜头:摄影机不改变机身位置和没有任何运动的镜头形式;机位不变、光轴不变、焦距不变,即摄影机取景框处于静止状态所拍摄的画面

静态构图的单个镜头,只有人物调度变化,不改变基本构图形式,没有摄影机参与

优点:(1)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对静态人物有突出表现的作用(2)画面视点稳定,有利于强调画面的内部运动(3)固定画面能表现出运动画面不同的时间感

缺点:(1)视点单一,画面受到画框架的限制,构图形式单一,画面封闭(2)难以表现复杂的运动、环境和空间(3)不如运动画面那样,能够比较完整,真实的记录和再现事件整个

流程

运动镜头:

推:镜头水平方向直线向前的运动,表现进入某一场景的感觉,表现运动中的人物对环境中

的人物,对环境中景物关注的视点关系;符合某一人物在固定位置条件下对某一物体的视觉

关注;表现人物内心状态;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强调、夸张某一被摄物体局部;突出

人物身体的某一部分;突出被摄主体。

作用:(1)运动中的人物对环境中景物关注的主观视点

(2)符合人对物体的视觉关注,有种前进感和步步接近对象的感觉

(3)揭示人物内心状态

(1)突出人物,突出细节(2)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题人物的关系(3)推镜头的运动速度影响画面的节奏(4)强化人物的情绪

拉镜头:指镜头水平方向直线向后的运动,如果被摄对象位置不变,镜头会距离被摄对象原来越远。拉镜头在空间上是远离,在视觉上是交代环境;表现被摄主体与它所处环境的关系;结束一个段落或作为全片结尾,作为情绪的升华。

(1)拉出环境,交代点与面的关系(2)画面所呈现的内容越来越多,与起伏物体形成一种新的情节关系(3)造成距离感,赋予画面抒情色彩(4)拉的速度快慢决定不同的情绪摇:符合人眼寻找运动物体或视觉关注景物的生理特征,用来拍摄搜索一个场景,观察运动

中的人物,引导观众视线,介绍环境,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

个被摄主体。

(1)展示空间,扩大视野(2)交代同一场景中物体间内在关系(3)不同的速度和角度可以强化表达不同的情绪

移镜头:镜头在水平面上或空间中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化,镜头的运动路线可以是任意的。

运动镜头在叙事上主动性更强,可以让观众的眼睛和镜头的视点合二为一,从而积极地介入

到叙事的情境当中去。

水平维度上可细分为:移镜头与跟镜头

(1)展现多层次空间,表现大视野、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2)表现某种主观倾向,用作运动的人物的主观镜头,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现场感(3)使不动的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

跟镜头:摄影机的运动速度与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一致,被摄主体在画面结构的位置,景别基本不变。

(1)在移动中表现运动体的形态和“情绪”(2)引导观众的视线,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3)强调运动速度感,烘托人物情绪

判断标准:(1)摄影机与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一致(2)被摄主体在画面构图中的位置基本

不变(3)画面构图的景别基本不变

&1.7长镜头与场面调度

1、长镜头:能够比较完整的,连续的表现一个场景或一个段落的,而且延续较长时间的镜头,保持时空的完整和统一,增加画面包含度。理论核心——真实

2、客观长镜头:采用不加选择的方式真实再现生活空间,具有纪实性、生活化

3、段落长镜头:指在一段时间内,由摄影机连续拍摄的具有很强的生活化的完整镜头

4、叙事长镜头(镜头内部蒙太奇):用一个连贯的镜头拍摄下来的多场景构图,所以又称之

为场面调度性质的长镜头,既能反映空间的整体性和内容的多义性,又具有蒙太奇所缺乏的

镜头流畅感

5、场面调度: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起初只适用于舞台剧方面。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活动的位置变化所做的处理,是舞台排练和演出的重要表现手段。

影视中的场面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摄影机调度)

6、演员调度需要考虑的因素:

①人物以怎样的方式,从哪个地方出场,出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②多个人物出场时,各自的主次、相关关系的调度

③人物的行动空间,以及在该空间的行动路线的调度。

横向调度、纵深调度、垂直方向调度、环形调度、综合调度(居多)

7、摄像机调度需要考虑:

①确定机位,包括如何选择构图、角度、景别、视点等

②镜头运动与人物运动的配合

③具备剪辑意识重塑空间感

8、长镜头小结(作用)

保持时空的完整和统一,增强真实感

表意的丰富性和多义性

画面的开放性,长镜头增加画面的包容度,画框的边缘感不强,产生细腻委婉、抒情的效果。

第二章:声音

&2.1声音的分类:

声音的分类:

人声——人物语言,影视作品反应现实生活、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

对白:1.塑造人物性格 2.交代剧情,推进叙事进程 3.传达潜台词的丰富内涵

独白:通常是剧中人物对个人思想、情感、内心活动进行的自我描述,是人物内心视像的一

种表现形式;是人物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心理体验。独白是人物自述。

旁白:是指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往往以全知的视角介绍、议论、评说故事中的事

件、人物等。

音响——拍电影时空关系中所出现的自然界和人造环境中所有声音的统称

音乐——场景过渡,表达人物感情

声音的作用:

1.塑造人物形象,实现创作者的主观表达

2.推动剧情发展

3.扩展画面的表现范围

&2.2声画关系

1、声画同步(声画合一):

指影视中声音和画面严格匹配,使发声的人或物体在银幕上与所发声音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

关系,使得画面中视像的发声动作和他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且同时消失,两者吻合一

致。

2、声画分立(声画分离):

①概念: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匹配、不同步、不吻合,即声音和发声体不在同一画面内,声音通常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

②作用:

延伸画外空间,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以声音作为铺垫,与画面中的人或物产生某种联系。

3、声画对位:

①概念: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形式上——属于声画分立,内容上——存在巨大反差,甚至完全矛盾、对立,但最后又相互配合,共同为主题

服务。

②审美功能:

巧妙地承担冲突性强的叙事任务

鲜明的描摹人物内心和营造独立氛围

直接形象的表达深刻的象征含义

第三章剪辑

&3.1剪辑的历史

剪辑艺术的先驱:梅里爱

剪辑艺术的缔造者:格里菲斯

库里肖夫效应: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单

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称为电影艺术

爱森斯坦与蒙太奇理论:

杂耍蒙太奇——在内容上可以随意选择,不受原剧情约束,促使造成最终能说明主体的效果

理性蒙太奇——不受原剧情约束,促使造成最终能说明主体效果,注重理性,抽象

&3.2剪辑的时间与空间

时间维度

1、影视时间的分类

①播映时间——片长(电影、电视等作品的实际长度时间)

②叙述时间——故事讲述的时间(电影、电视等作品内容上所贯穿讲述的时间)(例:故事

总共从1986年讲到1995年)

③心理时间:观众在观看作品时,自身对时间长度的感受

2、叙述时间的表现形式:

压缩

①片段省略:保留对主题有用的片段,或是动作、事件中关键的有代表性的部分,将它们按照原有的时间顺序连接在一起,省略无关紧要的部分,从而完成精炼叙事的目的

②插入镜头:在某个运动过程中,插入一个相关镜头,以插入镜头代替被省略的时间间隔

③借物暗示:利用某种能够暗示时间变化的物象来体现时间的省略,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明确

的时间省略效果,以及蕴藏其中的情绪

④辅助性剪辑技术:利用特殊视听效果,来实现压缩时间的目的。如声音的提前进入、叠画、

快动作、淡入淡出等。

延长

①反复切换: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拍摄的同一场面或环境内的镜头的反复切换,从而达到

延长时间渲染主题或情绪的目的。

②慢动作:延长实际运动过程,主体运动得到格外的强调突出,被认为是“时间上的特写”

③停滞:根据表达需要或叙事结构中人物特定的心态,利用特技让时间暂时静止的一种屏幕

时间表示方式。通常通过定格、音乐、音响或剪辑中的重复方式来实现。

空间维度

构成空间:将一系列纪录真实空间的片段,经过选择、选取、取舍、重新组合构成统一的空

间形态,通过剪辑创作空间

构成空间组成方式:

(1)通过局部空间组合表现事物全貌

(2)利用直接的空间跳跃,简化叙事过程

(3)利用空间对列,创造情绪性或戏剧性效果,丰富画面空间

画外空间构成方法:

(1)拍摄对象出入画面

(2)人物指向画外的视线或动作

(3)利用镜子等具有反射功能的物体或平面

(4)画外人物局部出现在画内

(5)对画面停留足够时间,引人联想

(6)摄影机的运动

(7)画外音

&3.3镜头的连接技巧

剪辑点

1.叙述剪接点:指以观众能够看清画面内容,解说词、叙事情节发展的时间长度为依据的剪

辑点

2.动作剪接点:为清楚的叙事服务,着眼于镜头外部动作的连贯动作剪接点的选择

剪接点一般选择在前一个动作暂停的那一帧,下一镜头则从开始动的第一帧起

3.情绪剪接点:以心理活动和内在的情绪起伏为依据,结合镜头的造型特点来连接镜头,目

的是激发情绪的表现

4.节奏剪接点:根据运动、情绪、事物发展过程的节奏为依据,结合镜头造型特征,经过镜

头连接点的处理来体现快慢动静的对比.重视镜头内部运动与外部动作形态的吻合

5.声音剪接点:以声音因素为基础,根据内容要求和声画关系来处理镜头衔接,声音剪辑点

大多选择在无声处,考虑画面声音的连贯性.

剪辑的轴线问题

轴线:一条看不见的连线,影响屏幕上运动的方向或人物的相互关系

转场

技巧性转场

无技巧转场:

(1)相似性转场:上下镜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或者其中物体形状相近、位置重合,在运动方向、速度色彩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等,以此来达到视觉连续、转场顺畅的目的。

(2)利用遮挡转场:指镜头被画面内容形象暂时挡住

(3)利用承接转场:利用上下镜头之间的造型和内容上的某种呼应,动作连续或情节连贯关系来转场

三、论述题(2个小题)

四、剧本创作

五、影评写作:《理发师》、《穿帮》

影片可以看作一首散文诗。生活如万花筒,五彩斑斓变幻莫测,

人们无法预料在下一秒它会呈现出怎样的形状,也无法描述出它的形

状具体是怎样的,但是就是这种不可预料和不可描述性让它充满魅力。短片以一个理发师的视角,攫取生活中一些零散的片段,将一些小小

的音符组合一段奇妙的旋律。希望可以让看短片的人在这几分钟里透

过这个小窗口,去看看这生活,去看看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偶然际遇,那些奇异的关联。

本片为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08级两位学生的毕业作品。

凤凰艺考视听语言试题题库(含答案)

凤凰艺考考前集训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 B )中,导演往往借助场面调度寄托某种寓意或象征某种事物的内涵。 A、重复场景调度 B、象征场景调度 C、分切场景调度 D、平面场景调度 2、远景的定义是( D )。 A.表现人物的全身或相对完整的场景全貌 B.表现广泛空间 C. 能容下一群人的场景 D.以上都对 3、关于场景的说法,一下错误的是( B )。 A.所谓场景,是指具有远近空间层次感的场面构图 B.从故事题材来看,动画场景包括显示生活类、古代生活类 C.从所要表现的内容来看,动画场景包括城市建筑类、自然风景类 D.好的场景能够烘托整体动画气氛,因此在动画的各个分工画场景是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 4、以下那种是蒙太奇的叙事方法( B ) A.分割式 B. 重复式 C.平行式 D.以上都不对 5、摄影机镜头与画面逐渐的远离,画面的外框逐渐变大,画面内的景物逐渐增多,这种镜头运用的方法叫做( B )。 A .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6、当被摄对象静止不动时,通过其目光看向某一物体的视线之间形成的虚拟线就是(D)。 A.关系轴线 B.光线轴线 C.运动轴线 D.方向轴线 7、摇镜的定义是( B )。 A.以摄影机为中心,向四周进行扇形拍摄 B.以摄影机为中心,向四周六面空间进行扇形或环形拍摄 C.以摄影机为中心,向四周空间进行环形拍摄 D.以上都不对 8、一束平行光通过镜头时,在光轴上汇聚一点,称为( B ) A.焦距 B.焦点 C.主体 D.焦点距离 9、动态构图是影视作品所特有的一种构图类别,根据画面中拍摄对象和摄像机的运动情况可以把动态构图分为(D) A.被摄对象运动构图 B.摄像机运动构图 C.被摄对象和摄像机同时运动的构图 D.以上都是 10、以下类型不属于画面拍摄角度的是(d)。 A、几何角度 B、客观角度 C、主观角度 D、拍摄角度 11、看到人物顶部摄像机( b )所在的位置。 A.仰视 B.俯视 C.侧视 D.后视 12、( C )是指镜头的机位不变,景物会有上下左右移动位置。 A.移动镜头 B.推动镜头 C.移动背景 D.推动背景 13、能看到物体顶部的角度是( a ) A.俯视 B.仰视 C.平视 D.侧视 14、下面哪个不是画面构图得基本元素( C ) A.背景 B.均衡 C.镜头 D.主体 15、一组固定镜头的组接,应设法寻找画面因素外在的相似性的组接方式是(A) A 静接静 B动接静 C静接动 D蒙太奇手法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新媒体策划与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非线性编辑(Premiere)》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视听语言》课是专业支撑课程,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视听语言是对影视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影视专业类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进行剧本创作、镜头设计、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都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常识。也就是说,对其它课程来说,视听语言起着一个知识的支撑和勾连作用,有着广泛的迁移功能,学生如果学好、学精了这一课程,就能为后续的技能课程产生很好的行动指导作用。 《视听语言》是专业支撑课程,内容涉及到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影视镜头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过画面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影视创作的全过程,搭建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影视类作品创作的理论。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广告后期制作、栏目包装、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策划师、编辑师等多个工作岗位等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1 提升专业素质,形成专业迁移能力 对影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思维和技能并重,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塑造,因为优秀的影视作品并不是光靠软件好、技能好就能完成的。所以,提升专业素养,使学生在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上能够形成广泛的迁移能力是本课程的设计理念。 2案例教学,提高学生易受性 作为资源库建设课程,《视听语言》将广泛采用案例作为资源,运用图像提升知识的易受性,有效地使学生维持对信息的关注度,提高学习效果。以资源库为依托,该课程就有了与教材、参考书籍等相比更为丰富的学习载体,教材、书刊等文本形式是通过文字阅读,间接诉诸人的思维,而资源课程则以大量的感性资料作为理解资源,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知,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信息,实现视、听、读、写四位一体的教学体验。 3化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 作为资源库建设课程,该课程力争将学生的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传播的对象是学生,吸引对象注意力的第一步就是用有效的视觉画面引起注意,使学生的注意力朝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授内容。相较于日常教师授课而言,精品课程课件具有更为丰富的视觉信息量。通过强化视觉元素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增加视觉图像的使用比率,

视听语言 期末考试范围1

课后填空 1.视听语言: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主要的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2.追述动画发展的历史,应该说动画的技艺是从“实验动画”开始的。 3.实验动画片一般来讲是由个人编导、设计、制作、配音。 4.叙事动画片具有严谨的故事结构,明确的主人公,明确的时空关系以及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以及明确的结局。 5.叙事动画片中的影像首先是为剧情服务的,是大众的。 6.电视动画系列片的形式特征是每集与每集之间有相同的人物,演绎不同的故事。 7.二万五千年前石器时代洞穴上就有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图,这是人类试图用笔(或石块)来捕捉动作的尝试。 8.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有幕后透射光源的影子戏。 9.第一部动画片产生在电影之前,埃米尔.雷诺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片《一只小鹿》。该片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幽默风格上及人情味表现方面至今还无人能匹敌。 10.利用动画手段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从温瑟.麦凯开始的,他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艺术家。 11.一个镜头是指摄像机连续不断的一次拍摄。 12.对于绝大多数影片来说,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 13.画面设计即画面构成,用来表达镜头影像基本构成的设计图,即将分镜表进行加工,画成接近原画的草稿,并由导演标注上完整的指示告知原话如何工作,是原画和背景设定的基础。 14.景别越大,环境因素越多。景别越小,强调因素越多。 15.在一部电影中,中景镜头所占比例较大,因而处理的是否得当,关系到影片造型的成败。 16.固定摄影善于表现人、物,观众能够在镜头中详细地观察被拍摄物体的对象,而不必受到各种其他运动物体的干扰。 17.俯拍角度在处理群众场面中课产生壮观宏伟的气势。 18.在拍摄升降镜头的时候经常会安排一些前景,加强空间深度的幻觉,产生高度感。 19.镜头主要分为:短焦距镜头(又称“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具有多层焦距的镜头则称为变焦镜头。 20.焦距越短,视角越宽阔。所以广角镜头能在较近的距离,拍摄比较大的范围。 21.景深长指画面中对焦范围大,画面中全部或是大部分的景物是清晰的;景深短指画面中对焦范围小,画面中只有局部的景物是清晰的。 22.景深主要是由镜头的口径来控制的。一般而言,光圈开口越窄,景深越短。它也受焦距的影响:广角镜头具有较深的景深;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浅。 23.景别可具体划分为大全景、全景、中景、特写、大特写五种。 24.大远景:一般用来表现原理摄像机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空间环境、自然景色或群众活动大场景的镜头画面。 25.特写:指腋部或是两肩以上人物的头像或是其他事主体景别细部占满画面的景别。 26.主观视角:把摄影机当成一个演员的眼睛,将摄影角度和人物的眼睛的位置统一起来,这就是所谓的主观视角 27.推镜头:指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拍摄 18.在只有一个演员的情况下,关系轴线存在于他和他所观察的事物之间,一般不能超过关系轴线到另一侧去拍摄。 29.三角形摄像机布局原理的基本规则,就是选着关系轴线的一侧并保持在另一侧。 30.齐镜头属于内反拍摄角度一种极端的位置,将摄影机放在轴线上拍摄,此时拍摄的画面为演员的正面镜头。 31.有若干片段将运动的典型部分拍下来,往往要比只用一个镜头拍下来整个动作更生动,更有趣。 32.运动分切依赖于分切点的选择和分切的数量。 33.轴线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变化范围的界线。轴线有包括关系轴线和运动轴线。 34.关系轴线:有被摄对象的视线和关系所形成的轴线。运动轴线:有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构成的轴线。 35.场面调度的目的不是让演员或者摄影机随心所欲的移动,而是把剧情的含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赋予剧情以美学形式 36.导演必须准确的断定让观众朝那里看、怎样看,他设计的镜头应该试管中没有选择的余地。 37.场面调度的一句主要是剧本提供的内容,作者描述的人物性格与心里活动,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38.电影场面调度基本上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和场景调度。 39.演员在设计演员场面调度时起码要做到一点,人物的配置要使观众时刻都注视他所应注视的人。 40.镜头场面调度主要依靠景别和运动。 41.演员场面调度又不仅仅只关系到演员本身,还包括布景和灯光。 42.纵深场面调度可以在一个镜头内产生不同的景别。 43.平面场面调度来自于戏剧舞台,属于戏剧性的场面调度。 44.现代电影艺术创作过程包括三个不同特点的阶段,1、剧本创作阶段2、导演拍摄阶段3、剪辑阶段 45.分剪是将一个镜头建成几段和在几个地方使用 46.挖剪解决某个镜头内在拍摄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遗憾和不足抠掉诸如某一多余的表演过程,某一过长的停顿等必须剔除的画面段落技术措施。 1、拼剪是拼接来补救画面长度的不足 2、插入镜头亦称夹接 3、动作错觉法是通过恰当地运用电影特性的某些错觉,加强动作性和节奏感的剪辑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动作的衔接和空间上的大跳跃。

视听语言试题库完整

视听语言课程考试试卷A 一、名词解释 1.特写2.场面调度3.对比调度 4.人声5.声画同步6.理性蒙太奇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构图的基本原则。 2.谈谈剪辑的基本原则。 3.镜头运动的作用。 4.拍摄角度有哪些及其拍摄角度的作用。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声画同步对非连贯性剪辑的影响。 2.电影的时空结构包括哪几大类,试举例分析。 视听语言课程试卷A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特写:特写指用以细腻表现人物或被摄物体细部特征的一个景别。有时候特写被应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 2.场面调度:本义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活动、空间位置的安排与调度。引申到影视艺术中,场面调度获得了更丰富的可能性:它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还涉及摄影机以及拍摄现场各部门、各元素的调度。 3.对比调度:在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具体处理上,可以运用各种对比形式,如动与静、快与慢的强烈对比,音响上强与弱的对比,或造型处理上明与暗、冷色与暖色、黑与白、前景与后景等等对比,则艺术效果会更加丰富多彩。 4.人声:指人在声音表达思想和喜怒哀乐等感情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按表现方式不同,电影中的人声主要分成对话、独白和旁白三部分。 5.声画同步:也称声画合一,指影视中的声音和画面严格匹配,使发音的人或物体在银幕上与发声音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关系,使得画面中视像的发声动作和它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且同时消失,两者吻合一致。 6.理性蒙太奇:爱森斯坦对杂耍蒙太奇进一步发展,提出理性电影的观念,追求电影富于激情的叙述和理性思想的传达。“理性蒙太奇理论的意义在于:理性电影是能够克服逻辑语言和形象语言之间的不协调的唯一手段。在电影辩证法的基础上,理性电影将不在是故事的电影,也不是轶闻的电影。更改电影将是概念的电影。它将是整个思想体系的直接表现。”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构图的重要原则。 ①平衡原则。根据人眼观察真实世界的的正常视觉经验,我们在构图时,需要尽量遵循平衡原则。画框内的构图,基本需要保持地平线的水平,各元素的重心基本能够位于画框中央或接近中央,各元素对比要让人感觉协调,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标准,需要依照情况而定。 ②变化原则。相对而言,人眼对不平衡的、富于变化与动态的构图更为敏感,如在一片相对静态的物体中,个别动态的物体就会首先吸引人的注意,平衡的构图中,如果重心突然发生改变,也会吸引人的注意,所以,有时候,我们利用变化原则,可以表达特定的内涵。 ③动态构图的原则。因为影像是活动的,相对于静态构图而言,动态构图在通常的点线面色光等要素之外,又加入运动这个因素。动态构图中,各元素在时刻发生变化,这与剪辑有很大的关联。 2.谈谈剪辑的基本原则。

摄影摄像课程标准

《摄影摄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摄影摄像》 适用专业:计算机广告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摄影摄像》是计算机技术设计类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教学做一体化的综合技术专业课。《摄影摄像》课程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摄影摄像的器材和配件、拍摄曝光、拍摄用光、拍摄构图、拍摄专题实践、计算机图片加工技术和电影视频处理技术。它是拍摄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课程任务 在中、高职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摄影摄像与应用技术的有关基础知识,掌握各类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基本特性,掌握图像软件在各类图片处理的上的运用,控制图片的影调与色调,并能对图片进行艺术再创造,掌握各类数码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与拍摄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是计算机广告设计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职业能力基础课程。该课程是培养影视摄像员、电视摄像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必须的技能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具有较强的构图能力、电视画面意识、正确把握光线的运用、根据不同类型视频进行技术参

数的调整、镜头素材拍摄能力,具备从事影视摄像的基本职业能力。 三、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序号先修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提供的主要能力 1 《PhotoShop》平面图形处理能力 2 《Premiere》视频后期剪辑处理能力 序号后续课程名称需要本课程提供的主要能力 1 《影视片头制作》构图能力、光线运用能力、影视画面控制能力 2 《AE合成处理》镜头素材拍摄能力 第二部分职业岗位标准 一、工作岗位分析 由于广告业、新闻传媒、影楼、动漫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的掌握摄影摄像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影视摄像工作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劳动过程,以 熟练操作摄像机为前提,在具备视听语言表达能力、画面构图、电视用光、基础拍摄等专项能力的基础上,完成不同节目的拍摄工作。通过对影视摄像岗位的职业行动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电视摄像职业岗位工作的流程图如下: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0 个小题) 二、名词解释( 4 个小题) 简答题( 4 个小题) 第一章 影像 &1.1 景别 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直观上看也就是取景区域、画面范 围大小的不同。 2、划分景别的标准:画框中所截取的人物身体部分的多少 大景别 远景:情绪性景别 ,是涵盖广阔空间的的画面 ,以表现环境气势 ,画面中没有明确主体 ,人物 所占比例很小, 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用于影片的开场和结尾;是一种概括性镜头 全景:基本的 介绍性景别,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主要用来介绍环境和 事物发 展的整体面貌 , 又称为“定位性镜头 ”; 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景别越小,环境占的越小,人物表现的越突出 小景别 中景:最常用的 叙述性景别 ,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胸部以下、膝盖以上部分可以看到人物的 动作的景别。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展现人物的 动作和姿态 可以看清人物的表情,是电视媒体的常用景别 近景:具有较强 交流性的景别 ,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用于刻画人物性格, 环境次要,主要突出人物面部表情。 特写: 主观性强的景别 ,起到强调,制造悬念作用 常被用来弱化剪辑上的失误,也称为 “万能镜头 ” 特写指以细腻来表现人物或被拍摄物体细部特征 时常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 景别越小,动感越强,主观性越强,剪辑节奏越快 大景别 远景、全景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 空间环境描写 重在 环境景物的表现 小景别 中、近、特 表现人物神态关系 空间环境虚写 重在人物的表现

景别的剪辑规则1.在相同的时间长度中,小景物的剪辑长度短于大景别。(常规叙事的情况下,特写用2 秒左右,中景用3~4秒左右,全景则用5~6 秒左右) 2. 同一运动主体在相同的运动速度下,景别越小,动感越强 3. 同一主体(或相似物体)在角度不变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前后镜头的景别变化过小,会致使视觉跳动感增强。(例如采访断点) 4. 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可以实现有层次描述事件的目的。 5. 利用镜头连接中景别的积累和对比效应,营造情绪氛围 (1)同类景别的镜头组合 (2)两级景别的对比连接 &1.2 角度角度:正面、前侧、侧面、后侧、背面正面角度:镜头正对被摄主体功能:用于介绍人或物的全貌,表现面部表情,也称“表情角度”。画面对称且稳定,能够保持和观众正面交流的关系,但缺点是画面形式呆板,缺乏立体感前侧角度:表达空间透视感或物体立体感,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容量、扩展和延伸空间侧面角度:表现运动、动作,具有方向感,表现动势和事物的轮廓,是正面拍摄的补充。后侧角度:显示运动前方的内容,显示另一种空降感,有较强的参与感背面角度:表现人与景的关系,引发关注想象,制造悬念,具有极强的参与感,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平视:表达平等,客观,公正态度,符合人们平常的视觉习惯仰视: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表示某种赞颂,敬仰;有淡化背景的作用俯视:指镜头高于被摄对象功能:被摄物体显得低矮、渺小、猥琐、受压迫,表示蔑视,贬义态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能表现出阴郁、压抑的情绪 顶角:表现形式感长焦镜头:景深小,视野窄,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适合呈现远处的主体细微状态,适合人物从环境中突出出来,塑造人物形象 短焦镜头(广角镜头):景深大,视野宽表现较大范围的区域焦距的作用:形成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灯光的作用:作为摄影部门的助手,服从整个场面调度的需求曝光,人物造型,画面结构,强调,抒情 &1.3 景深与焦距 1、焦距:指从镜头镜片的中间点到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2、短焦镜头:俗称“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景深较大,视野较宽,常用于表达较大范围的视线。 突出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夸张前景与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感,但前景的物体往往容易变形。 3、长焦镜头:又称望远镜头,景深较小,视野窄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合呈现远处主体的细微状态 4、焦距的作用: ①有助于叙事。长焦距镜头一一用于指向性明确的叙事;短焦距镜头一一可以同时呈现空间内更多的讯息,应用于表现复杂、丰富的叙事内涵。 ②有助于抒情。比如长焦距镜头,可以认为压缩景深,如果用于主观镜头,可以表现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 ③形式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 &1.4灯光与色彩 光的性质: 硬光:明暗反差较大,用于表现男性的有力的形象;(1)有明显的投射方向(2)被摄物体上形

期末考试答案: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课程评价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 对角线构图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合理且优雅的将画面中的()完美的结合起来。(1.0分)1.0 分 A、 前景与背景 B、 前景与人物 C、 背景与景物 D、 人物与景物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王家卫电影中的手提摄影机跟拍镜头为空间创造了()。(1.0分) 1.0 分 A、 时间感 B、 流动感 C、 光线变化 D、 色彩变化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 镜头远景的古堡和镜头近景的古堡周边的园艺的鲜明对比,是导演惯用的()手法。(1.0分)1.0 分 A、 伏笔 B、 暗示 C、 隐喻 D、 运动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柔光或硬光属于()。(1.0分) 1.0 分 A、 光的质量 B、 光的方向 C、 光的亮度 D、 光的色彩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下列哪些不是艺术场景构图起到的目的和作用?()(1.0分) 1.0 分

展现故事内容 B、 交待电影场景 C、 营造电影氛围 D、 强化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6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影视特质,也是影视艺术最基本的视听语言表达方式。(1.0分)1.0 分 A、 人物 B、 色彩 C、 环境 D、 动作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下列哪项不是造成电影和电视剧质感差异的原因?()(1.0分) 1.0 分 A、 演员素质 B、 制作周期

资金量级 D、 制作心态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 喜剧是对人的天性中存在的()进行的一种宣泄。(1.0分)1.0 分 A、 内在欣喜 B、 内在悲伤 C、 内在惊慌 D、 内在愤怒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9 深层剖析最核心的部分,是检验角色与()的互动。(1.0分)1.0 分 A、 其他角色 B、 环境氛围 C、 个体意志 D、 世界观结构下各个分支事件

视听语言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视听语言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视觉心理形成机制、视听语言的特点、视觉思维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 (1) 视听语言的发展和地位; (2) 视觉心理的形成机制:人的视听感知特性在影视中的运用; (3) 视听语言的特点; (4) 视觉思维的形成。

教学要求 了解:视听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视觉心理的形成机制。 掌握:视听语言的特点:记录本性和幻觉性;视觉思维:形象元素间的组合关系带来视觉语言的表意。 第二章画面造型语言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画面造型语言各元素的概念、内容和应用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是整个视听语言教学的重点章节,其各个元素均为教学重点。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 (1) 景别:景别的划分、各景别的画面造型特点以及叙事表现功能; (2) 景深:景深控制、长焦、中焦、短焦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及影视应用; (3) 构图和角度:构图三任务、构图法则、构图的象征意义。角度的类型、各自的画面造型 特点以及叙事表现功能; (4) 色彩和光线: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情绪、色彩控制手段;光线的分类(光位和光性)、 不同光位与光性的画面造型功能; (5) 视点:视点的分类及其功能。 教学要求 了解:画面造型语言各个元素的概念和内容;画面造型元素对于视听语言叙事和表意的作用。 理解:景别划分与选取;不同景深的画面造型特点;构图在叙事、表意和象征三大任务上的重要作用;角度的叙事表现功能;色彩和光线的情绪暗示;视点的分类及其功能。 掌握:景深控制;构图法则:平衡法则(绝对平衡和重力平衡)以及对待法则的态度;色彩控制:色彩体系的建立、基调色与重点色的处理;光线控制:光线的造型能力、三点布光法;视点:客观视点、主观视点、导演视点。 第三章镜头形式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镜头的不同运动(包括固定)形式,并了解各种镜头形式的拍摄技术特征和画面造型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视听语言大一考题

一、简答题: 1、影视画面的构图特点: 画面的运动特性 画面的整体效果性 画面的时空限制性 画面的多视点、多角度 画面处理的现场性 画面的幅式比例固定性(后有示例) 2、景别的作用: 暗示、描绘电影空间及人物关系 建立影片与观众、人物间的情感距离 建构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 影响画面视觉节奏 3、运动镜头的意义: ·作为电影叙事手段的运动镜头 对空间自由呈现;模仿人在观察世界的种种视线特征(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意味着发现和强调的过程——这类镜头运动必须有叙事的目的或者视点依据及运动依据)。 ·运动镜头的美学表现 以“运动”建立结构(有关漂泊、寻找、追逐的故事,主题与运动相关的故事);通过运动调节和建立视觉节奏感等 4、影视音乐主要的表现功能是: 抒发情感,挖掘人物内心世界; 渲染场面气氛,烘托情绪; 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主体; 提示段落,过渡转换流畅自然; 描绘自然景物,交待环境; 激发联想,引发观众时空改变; 5、声音和画面的关系: 一、声画同步 是指声音与画面按照现实的逻辑相互匹配的效果,几乎是每一部影视剧中大量存在的声画关系类型。 视听同步,听到的声源即在画面中。 强调真实感和现场性。 二、声画分离 我们的听觉在任何时候都容纳着我们周围的空间,而我们的视觉只能波及60度,甚至在我们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只有30度,即使没看到,听觉也会帮助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信息。这是声画分离的心理原理。 声画分离有不同的形式:第一种是指画面内没有出现声源,如很多环境音响,不需要画面展示具体声源;第二种是指同一空间中,以声音作为铺垫,与画面内的人或物产生某种联系;第三种是指画面的景别和声音的距离感并不一致。 三、声画对位 这一说法来自音乐的对位法,在视听语言中是指声音和画面不是按照现实逻辑配合,而是意念上相呼应的关系,或是现实与心理的呼应关系,这种手法往往能表达出更深的内涵,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声画措置——声画的时空处理技巧 声音与画面独立为两个时间、两个空间,观众可以根据给出的信息建立联系。画面所表现的是在叙事时空中正在进行的动作,声音所表现的是另一时空中所发生的动作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或反之。 6、视听语言的作用: 叙事 抒情:体现创作者或者角色对客观世界的情绪感觉 象征:用具体的视听形象象征某种抽象的思想、观念和情感 7、构图的原则:1、位置原则。 中央——通常留给最重要的视觉形象; 顶部——可以表现权力、威望和雄心壮志; 边缘——表现受到挤压和排斥之后的渺小和无力; 下方——具有从属和脆弱的特性。 2、面积原则。 视觉重量是衡量画面内容在视觉注意力上的一种说法,它不能完全量化,在画面中人眼首先观察或者着重观察的内容视觉重量较重,反之较轻。 除了画左和画面上方重量重外,在影视作品的实际创作中,还存在下列的规律:画面内视线关注的内容视觉重量较重;占有更大面积的部分视觉重量重于小面积的内容。 8、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第一重假定性——电视工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剪裁; 第二重假定性——摄像(影)机、编辑机、特技机等对素材的处理加工; 第三重假定性——通过不同类型、不同传输效果的电视荧屏; 第四重假定性——具有不同身份、教养、种族、国度、地域以及各自自身的不同生理心理状况所处不同观赏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中 的观念的不同理解。 9、技巧剪辑常用方式: A、淡出淡入——一个画面逐渐暗下去,下—个画面逐渐亮起来。一般用作大的段落间隔用。 B、叠化——上下两个画面有几秒钟时间的重合,一般用来表现空间的转换和明显的时间过渡。 C、翻页——第—个画面象翻书一样翻过去,第二个画面随之显露出来。 D、划像——前一画面从一个方向退出面面,第二个画面随之出现,开始另一段落。 E、圈出圈入——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段落转换技巧,第一个段落结束后,用圆圈和方框等图形把下一个画面团出来开始第二个段落。 F、定格——第一段的结尾画面作定格处理,使人产生瞬间的视觉停顿,接着出现下—个画面,这比较适合于不同主题段落间的转换。 另外还有闪白、闪黑、黑场等 10、构图的概念及意义: 一、概念 构图是指在一定的画幅格式中,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表现的对象以及摄影的各种造型元素(线条、光线、影调及色调等)有机地组织、分布在画面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 二、意义 提供故事发生的场景的基本形状,同时发挥更为积极的戏剧性作用,是导演对动态场景空间的安排和组织。 11、三点布光及其作用: 1、主光源放在被摄主体前面,与被摄主体形成一定的角度; 2、在被摄主体的一侧布置副光,以部分消除主光照射下被摄主体形成的阴影; 3、布置逆光,把光源放在被摄主体后面的高处,使被摄主体的四周边缘有一个光环,使主体富有立体感。 12、角度划分及其特点: 从摄影机的位置即人的视线基点来划分,可分为三种角度:平角度(平摄)、仰角度(低角度、仰拍)、俯角度(高角度、俯拍)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

视听语言: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时依托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交流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 视听语言三大构成主体:影像、声音、剪辑 视听语言的特殊性 电影、电视的基本语言单位:镜头;基本视觉元素:一格(帧)画面 视听语言的演变(五个) 1、单镜头影片 (1)固定机位静态拍摄:《工厂大门》1895(卢米埃尔兄弟) (2)单镜头的纵深变化:《火车进站》1896(路易·卢米埃尔) (3)戏剧性场景的记录,创造了戏剧性的叙事:《水浇园丁》1895 2、单镜头组合叙事 《不可能的航行》1904(乔治·梅里爱) (1)把事件分解成几个场景单元,通过场景组合,连接叙事 (2)对故事空间的进行压缩,把不同的地点展示的活动并列在一起,构成独特的银幕空间 3、多时空叙事 《火车大劫案》1903(埃德温·鲍特) (1)打破以往用单个镜头连续拍摄某个场景或像舞台剧一样安排镜头连接的线性叙事形式 (2)使用叙事结构,使画面有详有略,叙事紧凑,节奏流畅 4、分镜头叙事 《一个国家的诞生》片段1915(大卫·格里菲斯) (1)进一步发展梅里爱和鲍特的艺术,并使这门艺术更加完整,更加鲜明,更有效果。 (2)分解出“镜头”这单位 (3)提出了“轴线原则”与“三镜头法” (4)创造了“闪回”技法 5、法国新浪潮“跳切”革命 (1)《筋疲力尽》1968(戈达尔):米歇尔偷车杀警察后到达巴黎的片段

(2)颠覆了格里菲斯以来确立的以“流畅、无缝剪辑”等为特征的连续剪辑原则,形成了以阐述导演观念或是推进叙事、渲染情绪为主要准则 (3)镜头之间的组接不再束缚于镜头之间的匹配和剪辑的不可见性,而更加重视剪辑创造出的于镜头并列的意境和潜台词 A影视艺术 电影技术→电影艺术 技术美学→艺术美学 A1前期筹备阶段 1.选择剧本 2.组建创作班子(导演、副导演、场记、演员、摄影、摄影助理、美工、置景、 照明、录音、剪辑、服装、化妆、道具、制片、剧务) 3.分镜头剧本:二度创作(脚本) 4.分镜头剧本的格式 一个完整的分镜头要包括7大要素,这七大要素分别是镜头编号、景别、内容、对话(解说词、旁白)、音乐、音效和镜头长度。 5.分镜头剧本的创作说明 分镜头脚本不是对文学剧本的翻译,而是导演在理解文学剧本的基础上,对作品的艺术创创造。他对作品的每个镜头的拍摄方案和镜头间组接方式都予以精心考虑,并将组成每个镜头所有元素的处理方法列成表格形式。 镜号:即镜头在分镜头稿本中所处的顺序号,用数字表示。 景别:景别是拍摄过程中,由于摄像机与被摄对象的距离或采用的焦距不同而形成的,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但采用运动镜头拍摄时,景别会产生变化。这时景别这栏中就应注明镜头景别的初末态。 拍摄技巧:(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甩、悬、空、切、综、短长、反打、变焦拍摄、主观拍摄。 画面内容:即用文字描述的具体画面的内容。 台词: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 音效: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共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音乐:注明音乐的起止位置、内容、风格等。 时长:即镜头的长短,一般以秒标明。(1min30s用1`30”表示) 备注:此栏为导演提供了一个标注特殊事项的地方特别要求. 在前面的各项中是无法表现出来的。比如拍摄的地点,时间。 6.分镜头剧本的创作特征 (1)景别具体,动作具体。例如,描述一个人搭车的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镜头:一是全景,一个男子背影,他站在一辆自行车前忙活着;二是中景,该男子鬼鬼祟祟地四处张望;三是近景,两只手在撬锁,每个分镜头都有各自的景别,由于

视听语言考试卷

视听语言 一、单项选择题 1、在( )中,导演往往借助场面调度寄托某种寓意或象征某种事物得内涵。 A、重复场景调度 B、象征场景调度 C、分切场景调度 D、平面场景调度 2、远景得定义就是( )。 A.表现人物得全身或相对完整得场景全貌 B、表现广泛空间 C、能容下一群人得场景 D、以上都对 3、关于场景得说法,一下错误得就是( )。 A、所谓场景,就是指具有远近空间层次感得场面构图 B、从故事题材来瞧,动画场景包括显示生活类、古代生活类 C、从所要表现得内容来瞧,动画场景包括城市建筑类、自然风景类 D、好得场景能够烘托整体动画气氛,因此在动画得各个分工画场景就是工作量最大得一个环节 4、以下那种就是蒙太奇得叙事方法() A.分割式B、重复式 C、平行式D、以上都不对 5、摄影机镜头与画面逐渐得远离,画面得外框逐渐变大,画面内得景物逐渐增多,这种镜头运用得方法叫做( )。 A 、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D、跟镜头 6、当被摄对象静止不动时,通过其目光瞧向某一物体得视线之间形成得虚拟线就就是( )。 A、关系轴线 B、光线轴线 C、运动轴线 D、方向轴线 7、摇镜得定义就是( )。 A、以摄影机为中心,向四周进行扇形拍摄 B、以摄影机为中心,向四周六面空间进行扇形或环形拍摄 C、以摄影机为中心,向四周空间进行环形拍摄 D、以上都不对

8、一束平行光通过镜头时,在光轴上汇聚一点,称为( ) A.焦距B、焦点C、主体D、焦点距离 9、动态构图就是影视作品所特有得一种构图类别,根据画面中拍摄对象与摄像机得运动情况可以把动态构图分为( ) A、被摄对象运动构图 B、摄像机运动构图 C、被摄对象与摄像机同时运动得构图 D、以上都就是 10、以下类型不属于画面拍摄角度得就是( )。 A、几何角度 B、客观角度 C、主观角度 D、拍摄角度 11、瞧到人物顶部摄像机( )所在得位置。 A.仰视 B、俯视 C、侧视 D、后视 12、( )就是指镜头得机位不变,景物会有上下左右移动位置。 A.移动镜头 B、推动镜头C、移动背景D、推动背景 13、能瞧到物体顶部得角度就是( ) A.俯视 B、仰视C、平视D、侧视 14、下面哪个不就是画面构图得基本元素( ) A.背景 B、均衡 C、镜头 D、主体 15、一组固定镜头得组接,应设法寻找画面因素外在得相似性得组接方式就是( ) A 静接静B动接静C静接动 D蒙太奇手法 16、利用轴线表现对话得难度在于角色并不总就是面对面谈话,角色不会也不应当在对话中总保持一个位置,两个演员可以采取同样得姿势或各自选择不同得姿势,坐姿,倚姿(或向后靠在支撑面上,或向前以肘支撑着)、立姿都很常见。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下述哪一项原理?( ) A、动接动 B、头部原理C、轴线规则D、三角形原理 17、下列哪一个概念使电影彻底脱离了最初得“活动照相”阶段,从简单得记录生活得工具演变为一门新兴得艺术形式?( ) A、镜头B、景别C、色彩D、灯光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视听语 言》课程Array 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新媒体策划与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非线性编辑(Premiere)》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视听语言》课是专业支撑课程,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视听语言是对影视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影视专业类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进行剧本创作、镜头设计、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都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常识。也就是说,对其它课程来说,视听语言起着一个知识的支撑和勾连作用,有着广泛的迁移功能,学生如果学好、学精了这一课程,就能为后续的技能课程产生很好的行动指导作用。 《视听语言》是专业支撑课程,内容涉及到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影视镜头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过画面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影视创作的全过程,搭建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影视类作品创作的理论。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广告后期制作、栏目包装、 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策划师、编辑师等多个工作岗位等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1 提升专业素质,形成专业迁移能力 对影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思维和技能并重,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塑造,因为优秀的影视作品并不是光靠软件好、技能好就能完成的。所以,提升专业素养,使学生在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上能够形成广泛的迁移能力是本课程的设计理念。 2案例教学,提高学生易受性 作为资源库建设课程,《视听语言》将广泛采用案例作为资源,运用图像提升知识的易受性,有效地使学生维持对信息的关注度,提高学习效果。以资源库为依托,该课程就有了与教材、参考书籍等相比更为丰富的学习载体,教材、书刊等文本形式是通过文字阅读,间接诉诸人的思维,而资源课程则以大量的感性资料作为理解资源,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知,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信息,实现视、听、读、写四位一体的教学体验。 3化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 作为资源库建设课程,该课程力争将学生的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传播的对象是学生,吸引对象注意力的第一步就是用有效的视觉画面引起注意,使学生的注意力朝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授内容。相较于日常教师授课而言,精品课程课件具有更为丰富的视觉信息量。通过强化视觉元素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增加视觉图像的使用比率,将抽象的课程理论具象化、直观化与生动化,达到凝聚注意力的目的。精品课程的可视性传播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

视听语言试题库

视听语言试题库 视听语言课程考试试卷A 一、名词解释 1.特写2 ?场面调度3.对比调度 4.人声 5.声画同步 6.理性蒙太奇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构图的基本原则。 2.谈谈剪辑的基本原则。 3.镜头运动的作用。 4?拍摄角度有哪些及其拍摄角度的作用。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声画同步对非连贯性剪辑的影响。 2.电影的时空结构包括哪几大类,试举例分析。 视听语言课程试卷A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 特写:特写指用以细腻表现人物或被摄物体 细部特征的一个景别。有时候特写被应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 2.场面调度:本义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的 表演活动、空间位置的安排与调度。引申到影视艺术中,场面调度获得了更丰富的可能性:它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还涉及摄影机以及拍摄现场各部门、各元素的调度。 3.对比调度:在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具体处理上,可以运用各种对比形式,如动与静、快与慢的强烈对比,音响上强与弱的对比,或造型处理上明与暗、冷色与暖色、黑与白、前景与后景等等对比,则艺术效果会更加丰富多彩。 4.人声:指人在声音表达思想和喜怒哀乐等感情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按表现方式不同,电影中的人声主要分成对话、独白和旁白三部分。 5.声画同步:也称声画合一,指影视中的声音和画面严格匹配,使发音的人或物体在银幕上与发声音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关系,使得画面中视像的发声动作和它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且同时消失,两者吻合一致。

6.理性蒙太奇:爱森斯坦对杂耍蒙太奇 进一步发展,提出理性电影的观念,追求电影富于激情的叙述和理性思想的传达。“理 性蒙太奇理论的意义在于:理性电影是能够 克服逻辑语言和形象语言之间的不协调的唯一手 段。在电影辩证法的基础上,理性电影将不在是 故事的电影,也不是轶闻的电影。更改电影将是 概念的电影。它将是整个思想体系的直接表 现。”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构图的重要原则。 ①平衡原则。根据人眼观察真实世界的的正常视觉经验,我们在构图时,需要尽量遵循平衡原则。画框内的构图,基本需要保持地平线的水平,各元素的重心基本能够位于画框中央或接近中央,各元素对比要让人感觉协调,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标准,需要依照情况而定。 ②变化原则。相对而言,人眼对不平衡的、富于变化与动态的构图更为敏感,如在一片相对静态的物体中,个别动态的物体就会首先吸引人的注意,平衡的构图中,如果重心突然发生改变,也会吸引人的注意,所以,有时候,我们利用变化原则,可以表达特定的内涵。 ③动态构图的原则。因为影像是活动的,相对于静态构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新媒体策划与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非线性编辑(Premiere)》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视听语言》课是专业支撑课程,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视听语言是对影视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影视专业类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进行剧本创作、镜头设计、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都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常识。也就是说,对其它课程来说,视听语言起着一个知识的支撑和勾连作用,有着广泛的迁移功能,学生如果学好、学精了这一课程,就能为后续的技能课程产生很好的行动指导作用。 《视听语言》是专业支撑课程,内容涉及到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影视镜头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过画面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影视创作的全过程,搭建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影视类作品创作的理论。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广告后期制作、栏目包装、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策划师、编辑师等多个工作岗位等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提升专业素质,形成专业迁移能力 对影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思维和技能并重,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塑造,因为优秀的影视作品并不是光靠软件好、技能好就能完成的。所以,提升专业素养,使学生在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上能够形成广泛的迁移能力是本课程的设计理念。 2案例教学,提高学生易受性 作为资源库建设课程,《视听语言》将广泛采用案例作为资源,运用图像提升知识的易受性,有效地使学生维持对信息的关注度,提高学习效果。以资源库为依托,该课程就有了与教材、参考书籍等相比更为丰富的学习载体,教材、书刊等文本形式是通过文字阅读,间接诉诸人的思维,而资源课程则以大量的感性资料作为理解资源,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知,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信息,实现视、听、读、写四位一体的教学体验。 3化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 作为资源库建设课程,该课程力争将学生的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传播的对象是学生,吸引对象注意力的第一步就是用有效的视觉画面引起注意,使学生的注意力朝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授内容。相较于日常教师授课而言,精品课程课件具有更为丰富的视觉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