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视听语言复习

视听语言复习

视听语言复习
视听语言复习

视听语言复习要点

1、麦茨:“八大组合段论”

非时序性组合段:指不同影像内出现的时间关系

顺时序性组合段:指严格按照时间先后关系建构视像片段,呈现出线性发展的结构特点

平行组合段:即平行蒙太奇序列的组合

插入组合段:通过照明效果串连起回忆等镜头序列

描述组合段:即影片能指层面上显示的连续形象,它能体现一种有序的时间关系

叙事组合段:与描述组合段对应,它重在叙事(类同叙述),而非描述(类同说明)

交替叙事组合段:即非描写性的同时进行的叙事组合,镜头组合也就是交替蒙太奇序列组合线性叙事组合段:是事件按照时间流程排列的叙事结构方式

2、单镜头时期特征:全部都是单镜头拍摄手法;出现用镜头表现事件的手法;用电影化的角度来拍摄;把镜头对准运动物体;

3、多镜头时期特征:发明了电影特技;乐队指挥式的机位;开始拍摄长故事片,开始戏剧式分场、分镜头;题材渐渐广泛,开始出现科幻和神话类电影;有系统地把绝大部分舞台的东西搬到银幕上来;开始商业操作;电影出现假定性和故事性等特征

4、相互结合时期特征:多场景叙事;平行蒙太奇的出现;出现了类型片(西部片)

5、完整形成时期特征:大量使用平行剪辑手法,创造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经典模式;灵活交替使用各种景别;在电影中反映社会问题;通过镜头剪辑手法追求隐喻、象征等深层意韵。

6、理论总结时期:

1、普多夫金:结构性剪辑(抒情、渲染)把格里菲斯的分镜头理论系统化,并加入抒情蒙太奇,更注重叙事和情节的渲染/ 《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

2、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纯粹技巧方式提出蒙太奇概念

7、视听语言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和技术密不可分

①电影的诞生光学镜头、感光材料、机械革命;

②分切的出现停机再拍;

③声音的出现同步声音的出现;

④色彩的出现和胶片的革新

8、视听语言是电影的画面、声音艺术表现形式的代名词,又是电影艺术手段的总称。视听语言的基础是电影的两大基本元素——活动影像和同步声音。

9、电影语言是一种由画面、声音、话语及其有机组织构成的表意系统。

10、分镜头剧本:导演将文学剧本形象化,具象化的过程,是对影片进行全面设计和构思的蓝图。

11、剪辑是对影片结构、语言、节奏等进行最后的定型工作

12、影像的构成元素包括:人、景、物、光、色。

13、人物:外形、演技、动作。

14、内景拍摄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场景是人物个性与心理动作的外延。第二、追求实体效果中的逼真性。

第三、内景的设置应该给摄影提供多角度第四、必须注意内外景的衔接和连贯15、外景拍摄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应对实景进行适当改动。

第二、外景拍摄受看天吃饭。

第三、注意安排拍摄的位置、灯光的摆放等因素。

第四、外景拍摄应考虑内外景衔接。

第五、实景拍摄应考虑费用。

15、景别: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大远景、远景(展示空间、环境、背景、气氛等;应用与片头或片尾;超脱感;情感的含蓄)全景(交代环境、人物、外膜动作等;交代人与环境的关系)

中景(叙事功能、人物关系;中性、客观、沉闷)

近景(交流情感;展现人物内心情感)

特写(突出、强调;展示人物的心灵景观;象征意义)

16、景别的意义:暗示和描绘电影空间;建立影片与观众、人物之间的情感距离;建立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

17、景别的剪辑规则:避免视觉跳跃;两级镜头的特殊性;不同景别时间长度、节奏不一样焦距: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焦距越长、可视范围越小、背景越虚化;焦距越短、可视范围越大、背景越实。)

18、角度:摄影机和被摄主体之间的关系。

19、视点:摄像机的位置。主体的观察立场和位置决定了镜头的存在依据,也因而成为了剪辑的依据。①客观视点:不评价、不打扰、不介入。连贯、清晰但是呆滞。②主观视点情感倾向的角度、情感的卷入。正反打镜头模式③导演视点告诉我们怎么看;欲达到怎样的情感反应④间接主观镜头观众看的视点;非参与但接近动作

20、视点应用与分镜头设计

视点缝合是让影片跌宕起伏、牵动人心的视听语言技巧。

①主观视点镜头②正反打镜头③导演诠释镜头④镜头数量

21、镜头数量多或少,种类多或少意义何在?

时间的区别;细节表现区别

22、构图的意义

解决两大问题:第一、主次问题。第二、解决形式感问题。

23、画面构图的基本形式:几何中心构图;视觉中心构图;趣味中心构图

24、构图方法:对比优势引导(色彩对比、线条对比、运动方向对比、动静对比、框中框对比)隐喻性构图(位置:中央、顶部、边缘、下方;视觉重量)对称性构图

25、光线是塑造形象的基本手段

光线是影像能够被记录在胶片上的关键因素

人的视觉焦点通常先落在明亮处

灯光是影片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

26、光的强度:直射光、散射光、混合光。

硬光:又称直射光,主要来自一个方向,一般用于主光。(反差大、分明、沉重、粗糙)

散射光(柔光):画面反差小、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照度平均、光线柔和的光线。

柔光:太阳光被云雾或高大建筑物遮挡。(太阳还没生气或刚刚落下;阴天和雨雪天;直射光加用散光物质遮挡)

混合光线:直射光和散射光混合在一起的照明光线,借用滤光器、纱、烟雾等辅助物,也指人工光和自然光并用的照明光线。

27、光的方向:顶光、脚光、顺光、侧光、逆光

28、光源性质:自然光源、人工光源(人工光效的戏剧性更明显)

29、用光观念

再现派:追求接近生活真实的光线效果

表现派:追求光的唯美效果,通过光线表达主观感受

30、光的处理方法:三方位布光法

31、布光的步骤:1、定主光2、布辅助光3、打轮廓光4、设背景光5、缀眼神光

32、室内光线处理

通常不受自然环境影响,光源稳定,如室内光线不够可在室外架设灯光模拟日光。向外借光,但避免室内亮度超过室外。直射光过亮加磨砂纸或聚光灯的光束投向浅色墙壁或天花板。注意夜景拍摄影子增多现象。避免违背生活用光常识。

33、室外光线处理:日落后的一刻钟是拍夜景的最好时段。夜景充分利用各种光源,路灯、车灯、橱窗等、蜡烛灯。

34、人物运动光线处理:手拿注意稳定性。随摄影机位一起运动。

35、高调:欢乐明朗低调:压抑苦闷悬念

36、光影的独特表现力:制造画面景深;描写人物心境;提升画面的悬念感

37、色彩的三种属性:色相;色值,色彩的明度和亮度;色彩的纯度,饱和度。

38、色彩环境:本色与环境色

39、色调整体感觉:场景空间的整体、环境、天气、光源、人物服装、道具等。

40、色调的手段:和谐关系建立整体的色彩趋势,对比关系强调色彩主题。

第一、和谐:取决于时间的长度和空间场景面积大小。(单色和谐、相似和谐、补色和谐、三色和谐)

第二、对比:同时对比、相继对比

第三、主题色的呈现:频率面积、色彩对比、视觉元素的色彩控制

41、色调在影片中的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暗示心理;突出创作意图表达作品主题;表达作者诗情塑造影片风格

42、影片创作中的色彩运用:色彩服务于总体造型、色彩体现了编导思维、色彩影响了观众情绪、色彩关系处理

43、固定镜头指在不改变机身位置和没有任何运动时所拍摄的画面。

44、摇镜头:不做位移移动,围绕固定点上下左右运动;环境摇摄:大环境的宏伟和小环境的追踪;人物摇摄:交流感强,反应快。

45、作为叙事手段的运动镜头

第一、讲述人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第二、表现人物观察、搜索、关注、跟踪的内容。

第三、解释戏剧性、因果关系,暗示人物微妙心理变化。

46、如何通过突破画内空间?让拍摄对象不断出入画面;运用不完整构图;画面停留足够多时间;利用画外音;影子投射画内;人物视线向外看

47、长镜头指不停顿地拍摄一个完整的场景、事件或记录一个完整连贯的动作的拍摄的方法,

48、长镜头分类:

记录式长镜头:虚构与真实之间平衡。

叙事性长镜头:镜头运动与人物调度有明显意图。

时间性长镜头:非常个人化与作者性。

49、拍摄长镜头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对影片的总体风格有清醒认识。(要有亮点和节奏)

第二、导演和摄影在拍摄以前对镜头必须有周密的设计。

第三、对各个部门要求极高。

50、镜头组接的依据

镜头的組接要服从内容、服从影片的总体风格、服从一般的剪辑规律,避免拖沓和单调。

1、镜头組接应服从影片内容A、剧本提供的内容B、拍摄完成的素材

2、镜头组接应服从影片总体风格A、影片基调a、舒缓风格b、急促特性B、剪辑风格

a、“好莱坞式”——清楚、流畅、自然

b、“蒙太奇式”——表现、再造、碰撞

c、“实验(先锋)式”——反传统、反常规

51、镜头组接应服从影片节奏A、相对快速B、相对缓慢

52、镜头组接应服从影片的剪辑原则

A、视点原则:根据前一镜头人物视线组接下一镜头。因果关系

B、轴线原则

C、动作匹配:尽量保持主题动作的延续性

53、越轴如何处理:中性镜头过度;空镜头过度;运动中改变轴线;先拍双人镜头

镜头组接应避免拖沓:剪掉不清楚的、冗长的、无趣的内容。

镜头组接应避免单调:多角度多景别

54、通过镜头組接创造时空:压缩时空;调换时空;延展时空

55、反应镜头:表现人物对时间或对对方的言论作出回应的镜头。保留对白声,把画面给倾听者的反应的镜头。

56、剪辑师在选择剪切点上要同时满足六个条件:情感、故事、节奏、视线、二维特性和三维连贯性。

57、剪辑的实际作用:选择需要的镜头——时间决定镜头的长度——情绪;安排镜头关系——叙事与思想

58、苏联蒙太奇理论:杂耍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垂直蒙太奇

59、经典剪辑风格:180度原则、三镜头方法、平行交叉剪辑

60、同期声:对白、自然音响、动作音响。

配音:对白配音,解说和画外音、动效、音乐。

对白:避免单调乏味、沉闷。

音效:叙事功能、情绪表达功能

61、电影音乐的基本功能:确立情绪与气氛、概括和暗示主题、创造地点感时代感、提升对话的喜剧效果、揭示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独立表现主题

62、无声又称静场,相当于声音的定格,强调某一时刻的心理冲击,在表现力上有时甚至胜过最强大的音效。

63、声画分离

第一、画面没有出现声源。

第二、同一空间声音作为铺垫与画面内的人或物产生某种联系。

第三、画面的景别和声音的距离感并不一致。

声画措置:声音和画面各自独立为两个时间、两个空间,观众根据给出的信息建立联系。关键点:寻找画面与声音的联系,无论是因果还是递进关系。

64、影像美学的特征:直观性(观众对影视的认识是建立在物质性上的直觉认识,而不是理性认识)、逼真性、运动性(电影和静止状态的绘画、图片摄像有明显的差异,运动是影视艺术的独特优势)、连续性、限定性

65、影像的基本功能:叙事功能、表意功能、、创造美感、渲染气氛

视听语言课程总结

《视听语言》课程总结 课程名称:《视听语言》 任课教师:崔皓越 学时:54学时 考核方式:考查 学期:2013——2014年第一学期 班级:11级播音与主持专业1班、2班、3班、4班、5班 当前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视听文化的年代,人们越来越依靠影像来获取信息,传播学家施拉姆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受众对于媒介产品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否以最省力的方式获得最完整的视觉信息。视觉文化的发展为影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而人们日益增高的视听审美水平,也对从业人员和即将走上影视传媒道路的高校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主持的专业课程《视听语言》旨在向学生讲授构成影视画面和声音的基本元素和其构成的基本语法,为学生以后的拍摄实践打好基础。作为高校的艺术类专业,面临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传媒从业人员。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社会相关动态,意识到这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即传统的视听语言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学的专业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应该把启发学生思想,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重要位置。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放性,流动性、灵活性与竞争性对高校进行了挑战。在这一背景之下,我们课程组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手段、课件以及考试的模式等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补充和修正,使该课越来越贴近素质发展的需要。并在教学实

践中打破原有的旧框框,尝试着建立多元、立体的教学体系,将“视听语言”课程置身干文化群落以及声画景别中来创造一个重审美更重创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于素质教育的该课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宏观上。打破单一的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系统的工程来研究,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中观上,结合大学的特色,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形成了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培养体系,实现了以科研促进教学。微观上,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体系。并做到“三个一”,一个知识点,一个或多个能解释知识点的实例,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思考练习题。 视听语言是电影的画面、声音艺术表现形式的代名词,又是电影艺术手段的总称。视听语言的基础是电影的两大基本元素——活动影像和同步声音。它涉及镜头内容、镜头形式、分镜头规则和声画关系处理四个方面。具有一定内容和以适当拍摄方式拍摄的镜头是电影视听语言的基本单位,镜头组接和声画关系处理则把它们联结成电影视听结构的整体。视听语言是表现电影内容的基本方式。与剧作、表演一起,共同构成导演创作的三大艺术手段。视听语言也是形成电影风格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导演以不同的方式运用视听语言。从而创造出风格各异的影片。 《视听语言》是一部论述电影基础知识和构成元素、分析电影艺术技巧的比较全面的大专院校电影教材;是大众传播专业学生、电影爱好者的良好读物;也是一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用结合,便于应用和操作的创作指南。《视听语言》从电影的最基本元素影像入手,结合中外电影作品中的经典段落,分析光、色彩、构图等视觉构成要素的艺术特性,进而深入讨论蒙太奇、长镜头、场面调度、镜头组接、节奏、声音等视听语言各个重要环节的表现力及相互关系,体现了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系统分析和总体把握。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缩减)

名词解释: 1.主观镜头:是指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 2.空镜头:是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 3. 升格和降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速摄影”,是提高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方法,高于每秒24格的 运动频率就是升格;就是降低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手法,低于每秒24格的运动频率就是降格。 4. 场面调度:是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调度,包括演 员调度和镜头(摄影机)调度。 5. 轴线规则: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影视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为保持被摄主体位 置关系及运动方向的一致,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度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叫轴线规则。 6. 外反拍:在轴线一侧两个方向相对的角度进行拍摄的镜头调度方法。 7. 反应镜头:是影视镜头语言的一种形式,就是表现人物对某事件作出相应“反应”的镜头,本质上它归属于“叙 事镜头”。 8. 间歇镜头: 9. 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声画对位从特定的艺术目的出发,在 同一时间让声音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有意让画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气氛、情绪、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相互对立,从而深化主题。 10. 同期声:是指拍摄现场与画面空间(包括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共时存在的声音,包括现场同期录下的讲话声 和现场背景声。 11. 蒙太奇节奏:是指根据影片内容和表现人物情绪情感的需要,把分散拍摄的若干不同景别、不同角度和不同 长度的镜头,按一定的次序组接起来,形成一定的节奏。即镜头的外部组接所形成的节奏。 12. 前进式蒙太奇:当一组镜头的视距是由远到近,景别由大到小(即远景—全景—中景一近景—特写)过渡,则 称为前进式蒙太奇句子。前进式蒙太奇句子将观众注意力从整体引向局部,从环境引向重点、兴趣点,顺序展开一个动作或事件过程。前进式蒙太奇的叙事方式使观众能够清楚地了解事实和事件的发展。 13. 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由平行蒙太奇发展而来。 14. 隐喻蒙太奇:是将两个在某种意义上相似的镜头并列起来,让这种寓意通过喻体传达出来。 15. 景深镜头: 16. 长镜头:长镜头就是在每一个统一的时空里,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别、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 动作过程或时间进展的镜头。 简答题: 1. 景别使用的规律: ①不同景别的出现次序: 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景别差异大的镜头之间要有过渡镜头,这样就保证了视觉效果的流畅自然。 ②一般情况下,画面要紧缩些为好。 拍摄中应少用远景、全景,多用中景、近景和特写。 ③一般来说,任何景别长度不应短于0.5秒,最长不应超过30秒。景别大小与持续时间成正比。 远景(10〞)全景(8〞)中景(6〞)近景(4〞)特写(2〞) 2. 主观角度在电影中的作用: (1)用来表现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表现剧中人物的心理感受 (2)导演视线,表达导演的主观评价 (3)剧中人物视线与观众视点合一,取得观众的心理认同 (4)用不同的视角来刻画人物内心感受 (5)表现生活中一些特殊体验 3. 景深的作用: ①景深能使片子有层次感 ②浅景深突出主体 ③深景深可获得清晰的视觉享受 4.照明在影像中的作用: ①曝光作用 ②造型作用 ③构图作用 ④戏剧作用 5. 光线明暗在画面构图中的作用: ①利用光线的明暗表示时间、环境。 ②利用光线的明暗效果突出被摄主体。 ③利用光线的明暗效果创造不同的气氛。 ④增强画面立体感。 6.蒙太奇的功能: 1、保证连续、完整的叙事 2、使镜头产生出新的含义 3、创造特殊的电影时空 ①通过镜头的巧妙组接,也可以创造出不同于现实时间的银幕时间 ②通过蒙太奇组接,可以造成电影空间的无限性。 4、营造节奏 7.处理人物的语言在技术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1)语言喧宾夺主,使用过量,冲淡了视觉的表现力 (2)语言陈词滥调,缺少真诚,强调说教,少了沟通与共鸣 (3)语言缺乏个性,缺少新鲜感,缺少时代性 (4)语言太过矫情,辞藻华丽,缺少口语化表达 8.构图的基本原则: 1.主次原则——突出主体 ⑴位置:主体位置要安排在画面中心部位或接近中心位置。 ⑵对比:要使形象突出,主体形象要与其他部分形成对比。 ⑶层次 2.对称原则——宁静、完美、和谐 3.均衡原则——平稳 4. 统一变化原则——为主题服务 9. 影响蒙太奇节奏的因素: 1.镜头剪接率对节奏的影响 剪接率是指在单位长度的电影、电视画面中,镜头转换的次数。剪接率主要包含镜头长度、镜头数量和镜头变速等指标。剪接频率高低与节奏快慢成正比。即,在单位时间里,镜头数量的多少与节奏快慢成正比。短镜头组接多,节奏快;长镜头组接多,节奏慢。 2.景别、角度、光影、色调、动静等组合关系影响蒙太奇节奏。 3.相对说,无技巧切换的节奏感快于技巧转换,而技巧转换中的不同特技方式和速率又形成不同的节奏感。 4.内部节奏主宰着外部节奏;外部节奏又可以影响内部节奏。 10.在剪辑影片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①符合剧本内容的要求 ②按照动作的逻辑发展 ③注意形象的大小与角度转变的范围 ④保持一定的方向感、节奏感 ⑤保持清楚的连贯性,包括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空间上的完整性 ⑥使画面色调协调 ⑦通过剪辑使音响流畅 ⑧注意时间的按排、速度和节奏的关系以及镜头的选择 11.电影故事片剪辑工作的重点: (1)选择好素材,指剪辑者对戏用镜头的选择 (2)安排好结构,要处理好故事片的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 (3)运用好语言,这里的语言指电影语言,包括镜头语言和视听语言 (4)掌握好节奏,包括故事片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分析题:(2个,共十四分,从下面六个中任选两个) 1. 分析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 依据三角形布局,镜头的调度主要体现在9种不同的基本镜头形式之中。9种镜头形式分别代表了9种不同的基本含义: ①1号镜头: 1号机位通常称为主机位,1号机位的这个镜头也就被称为主镜头。 从镜头形式方面看,它是全景系列镜头。从叙事功能看,它是关系镜头,是背景镜头、整体镜头。从性质分析, 它是定位镜头,确定了人物在空间的位置,确定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与空间的关系。 ②2号、3号镜头: 它们与1号镜头属于平行镜头。1号镜头是双人全景镜头,那么2号或3号镜头则是单人分切的镜头。在镜头形式上,大多呈现为中景、近景或特写镜头。与1号镜头相比,仅仅景深、景别发生了变化。 ③4号、5号镜头: 从镜头的性质来看,它们属于外反拍镜头;以中近景系列镜头为主。在镜头的形式上,它们呈斜后侧构图形态, 画面比较灵动、活泼。因为机位与轴线存在小于90°角的活动幅度,所以镜头中的影像具有参差感。而且,人物 交流的视线彼此对应。 4号和5号镜头承担着具体刻画人物或事件关系、动作、细节、特征、过程等任务,因此,它们是动作镜头的重要构成部分。 ④6、7号镜头: 从镜头的性质来看,“内反拍”镜头。与4、5号镜头性质相似,同样以中景、近景、特写镜头为主体,同样是 动作镜头的重要构成内容;呈现为单人镜头,人物视线一概向外。因为是近景系列的内反拍镜头,人物脸部表情 是表现的重点,镜头内容富有戏剧性。 ⑤8、9号镜头: 属于骑轴镜头。人物居中,视线直接与观众接触交流。直接暴露人物内心世界。 2. 简述电影故事片剪辑的基本程序: ①样片素材的选择 ②画面的初步剪辑(初剪) ③画面的细致剪辑(复剪) ④配对白的剪辑 ⑤声画送审后的精确剪辑(精剪) ⑥配音响、音乐与合成 ⑦资料效果的剪辑 ⑧声画的综合剪辑(综合剪) ⑨混合录音中的工作 ⑩结束扫尾工作 3. 简述蒙太奇理论与长镜头理论的异同: (一)蒙太奇学派与长镜头学派的主要区别是: 蒙太奇学派主张的是一种主观的、表现的艺术,它的核心是形象的对列。 长镜头学派主张的是客观的写实的艺术,讲究的是场面调度,其核心是再现表现对象的真实。具体来说: 1.蒙太奇语言重视电影的典型性,长镜头语言强调电影的纪实性 2.蒙太奇以叙事见长,长镜头以表现心理层次见长。 (二)蒙太奇学派与长镜头学派的联系: 长镜头和蒙太奇都是构成影视美学独特性的两块基石。 从电影表现艺术的角度来看,应该把长镜头看成是对蒙太奇理论的一种补充,是对电影表现手段的一种扩展、延 伸。 传统的蒙太奇镜头也好,长镜头也好,都只是针对某一个影片中的段落而言,对于整个影片来说肯定是需要通过 剪辑来把各个段落组合起来,最终形成完整的电影。 长镜头和蒙太奇兼而运用,相互补充,已经成为当代有较好理论修养的影视创作者不断采用的结构技巧和表现手 段。 4. 如何解决跳轴问题: ①通过移动镜头,机位“移过”轴线,在同一镜头内实现越轴过渡,即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越过原来的轴线实时拍 摄过程。 ②利用拍摄对象动作路线的改变,在同一镜头内引起的轴线变化,形成越轴过渡。 ③利用中性镜头或插入镜头间隔两个越轴镜头,缓和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 ④在越轴的两镜头间插入一个拍摄对象的特写镜头进行过渡。 ⑤利用双轴线,越过一条轴线,由另一条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 5. 镜头焦距对画面的影响: (1)焦距越长,视觉范围越小,画面清晰的范围越小,画面背景越虚。 (2)焦距越短,视觉范围越大,画面背景越实。 ①短焦,拍摄的空间范围变大,突出近大远小的特点,夸张了前景和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感。可以表现宏大的场 面。 ②中焦,还原对人对空间的视觉透视感觉,空间不延伸也不压缩 ③长焦,空间纵深压缩,前景后景的距离被拉平,背景虚化 6. 列举哪些情况下适合使用全景景别: (1)展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时候 (2)通过环境来烘托人物,刻画人物和环境的联系的时候 (3)表示事物全貌全体的时候 (4)全身镜头,交集镜头的时候 视听语言选择填空复习资料 1.1895 年12月28 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一家咖啡馆里首次公开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影片,因 此这一天在电影史上被确认为电影诞生之日。 2.20世纪20年代法国人塞列克第一次提出“电视’这一名称。 3.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发表了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著名论著,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 种艺术:是一种综合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的"第七艺术"。 4.隐喻和象征是视听语言的本质要求 5.波布克在《电影的元素》里把影像构成元素归纳为:影像、声音、剪辑。 6.镜头是视听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 7.画格与画帧分别为电影、电视的最小构成单位,即一幅画面。英文通称Frame。 8.电影每秒钟是24格画格,电视每秒钟是25画帧,动画则是每秒钟12画帧。 9.一部一个半小时的有声电影,一般由400一800个长短不同的镜头组成。 10.画幅宽、长比例,普通银幕影片为1:1.375,宽银幕影片为1:2.35,70毫米影片为1:2.2。 11.构图目的是形成趣味中心,突出主体。 12.一个画格中所表现的人或者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主体和陪体。 13.画面中占优势的影调以黑色的暗调子为主的是低调;以白色为主的是高调;明暗差别显著,对比强烈的是硬调; 明暗对比弱,反差小的是软调。 14.处理好一部影片中的构图元素,要考虑以下三种原则:审美原则、主体突出原则、变化原则。 15.景别的表现功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远取其势,近取其质 16.由被摄取主体的某个特定的不完整局部所构成的画面是特写镜头 17.镜头角度的核心是一个“视点”问题。 18.摄像时运用最多的一种拍摄方向是斜侧面角度 19.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是空镜头 20.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小;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长焦镜头可以减弱空间感, 广角镜头可以强化空间感。 21.长焦镜头能压缩纵深感知,物体的纵向运动看起来比真实的慢;广角镜头具有夸张纵深效果,使空间距离显得大 于实际距离。具有扭曲变形效果,用于表现主观的、戏剧化的影像风格。可以强化了物体运动,使人感到物体的 运动快于实际速度。 22.浅景深突出主体;深景深可获得清晰的视觉享受。 23.决定景深因素:光圈、焦距、物距。 24.光圈越小,景深的范围越大;光圈越大,景深的范围越小。即光圈与景深成反比;物距越远,景深范围越大;物 距越近,景深范围越小。即摄距与景深成正比;焦距越短,景深范围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小。即镜头焦 距与景深成反比。 25.“光是摄像的灵魂” 26.质感明显,能形成清晰有力、界限分明的阴影的是直射光,也叫硬光;无方向性、均匀的、无阴影的照明是散射 光,也叫柔光。 27.反射光进入镜头会造成“吡光”现象,在画面中形成一个光斑或光晕。 28.正面光减弱空间的深度感、立体感,因此也被称为“平面光”。侧面光加深空间的深度感、立体感,因此也被称 为“立体光”。 29.顺光能够使人物显得年轻,适合用来表现青年妇女和儿童。逆光使被摄体的边缘勾出明亮的轮廓,因此又称之为 轮廓光。 30.人工布光一般采用三点布光法 31.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又名《名利场》)问世,标志电影进入彩色时代。 32.根据人们对不同色彩的心理反应或联想,可把颜色分为冷色性和暖色性两大类。暖色类:红、橙、黄;中间色类: 绿;冷色类:青、蓝、紫;消色类(素描色):黑、白、灰。

视听语言 期末考试范围1

课后填空 1.视听语言: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主要的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2.追述动画发展的历史,应该说动画的技艺是从“实验动画”开始的。 3.实验动画片一般来讲是由个人编导、设计、制作、配音。 4.叙事动画片具有严谨的故事结构,明确的主人公,明确的时空关系以及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以及明确的结局。 5.叙事动画片中的影像首先是为剧情服务的,是大众的。 6.电视动画系列片的形式特征是每集与每集之间有相同的人物,演绎不同的故事。 7.二万五千年前石器时代洞穴上就有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图,这是人类试图用笔(或石块)来捕捉动作的尝试。 8.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有幕后透射光源的影子戏。 9.第一部动画片产生在电影之前,埃米尔.雷诺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片《一只小鹿》。该片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幽默风格上及人情味表现方面至今还无人能匹敌。 10.利用动画手段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从温瑟.麦凯开始的,他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艺术家。 11.一个镜头是指摄像机连续不断的一次拍摄。 12.对于绝大多数影片来说,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 13.画面设计即画面构成,用来表达镜头影像基本构成的设计图,即将分镜表进行加工,画成接近原画的草稿,并由导演标注上完整的指示告知原话如何工作,是原画和背景设定的基础。 14.景别越大,环境因素越多。景别越小,强调因素越多。 15.在一部电影中,中景镜头所占比例较大,因而处理的是否得当,关系到影片造型的成败。 16.固定摄影善于表现人、物,观众能够在镜头中详细地观察被拍摄物体的对象,而不必受到各种其他运动物体的干扰。 17.俯拍角度在处理群众场面中课产生壮观宏伟的气势。 18.在拍摄升降镜头的时候经常会安排一些前景,加强空间深度的幻觉,产生高度感。 19.镜头主要分为:短焦距镜头(又称“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具有多层焦距的镜头则称为变焦镜头。 20.焦距越短,视角越宽阔。所以广角镜头能在较近的距离,拍摄比较大的范围。 21.景深长指画面中对焦范围大,画面中全部或是大部分的景物是清晰的;景深短指画面中对焦范围小,画面中只有局部的景物是清晰的。 22.景深主要是由镜头的口径来控制的。一般而言,光圈开口越窄,景深越短。它也受焦距的影响:广角镜头具有较深的景深;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浅。 23.景别可具体划分为大全景、全景、中景、特写、大特写五种。 24.大远景:一般用来表现原理摄像机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空间环境、自然景色或群众活动大场景的镜头画面。 25.特写:指腋部或是两肩以上人物的头像或是其他事主体景别细部占满画面的景别。 26.主观视角:把摄影机当成一个演员的眼睛,将摄影角度和人物的眼睛的位置统一起来,这就是所谓的主观视角 27.推镜头:指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拍摄 18.在只有一个演员的情况下,关系轴线存在于他和他所观察的事物之间,一般不能超过关系轴线到另一侧去拍摄。 29.三角形摄像机布局原理的基本规则,就是选着关系轴线的一侧并保持在另一侧。 30.齐镜头属于内反拍摄角度一种极端的位置,将摄影机放在轴线上拍摄,此时拍摄的画面为演员的正面镜头。 31.有若干片段将运动的典型部分拍下来,往往要比只用一个镜头拍下来整个动作更生动,更有趣。 32.运动分切依赖于分切点的选择和分切的数量。 33.轴线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变化范围的界线。轴线有包括关系轴线和运动轴线。 34.关系轴线:有被摄对象的视线和关系所形成的轴线。运动轴线:有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构成的轴线。 35.场面调度的目的不是让演员或者摄影机随心所欲的移动,而是把剧情的含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赋予剧情以美学形式 36.导演必须准确的断定让观众朝那里看、怎样看,他设计的镜头应该试管中没有选择的余地。 37.场面调度的一句主要是剧本提供的内容,作者描述的人物性格与心里活动,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38.电影场面调度基本上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和场景调度。 39.演员在设计演员场面调度时起码要做到一点,人物的配置要使观众时刻都注视他所应注视的人。 40.镜头场面调度主要依靠景别和运动。 41.演员场面调度又不仅仅只关系到演员本身,还包括布景和灯光。 42.纵深场面调度可以在一个镜头内产生不同的景别。 43.平面场面调度来自于戏剧舞台,属于戏剧性的场面调度。 44.现代电影艺术创作过程包括三个不同特点的阶段,1、剧本创作阶段2、导演拍摄阶段3、剪辑阶段 45.分剪是将一个镜头建成几段和在几个地方使用 46.挖剪解决某个镜头内在拍摄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遗憾和不足抠掉诸如某一多余的表演过程,某一过长的停顿等必须剔除的画面段落技术措施。 1、拼剪是拼接来补救画面长度的不足 2、插入镜头亦称夹接 3、动作错觉法是通过恰当地运用电影特性的某些错觉,加强动作性和节奏感的剪辑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动作的衔接和空间上的大跳跃。

《影视画面剪辑》教学大纲总结

《影视画面剪辑》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课程名称:《影视实践》 2、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因此,课程内容不但涉及影视导演和剪辑有关的基础理论,还有具体的视听元素的特性以及作用;影视作为时空综合艺术在时空结构方面的特性。在理论讲授的同时结合影视示例讲解理论的实际应用。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对影视剪辑所涉及的视听元素有明确的认识和感受能力,初步掌握影视在叙事表意方面的独特性,能进行视听元素非叙事性的剪辑。对导演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具备导演的整体思维能力。 2、与相关课程衔接:《艺术概论》、《影视画面剪辑》、《电视制作技术》 3、教学方式:课堂理论教学与影视作品观摩、分析及讨论相结合 4、考试方式:书面考试(期末考试)50%,期中考试30%,平时作业、讨论20% 5、实验、实习、作业::课后思考题、作品观摩、分析、讨论 6、教材:《电视剪辑艺术》姚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7、参考书:《电影语言》法马赛尔.马尔丹,中国电影出版社、《影视导演基础知识》王心语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视听语言》宋杰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影视剪辑概述 一、教学要求:理解第一、二节内容,掌握第三节内容 二、教学重点:如何理解剪辑 教学难点:剪辑观念的发展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影视剪辑的诞生与发展 剪辑作为一种不再年轻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艺术形态有着自身独特的生长发展历程: 一、“原生态”时期:不存在剪辑的电影电视 二、“蒙太奇语言”时期:奠定了剪辑艺术的基础 三、“动作剪辑”时期:具体的剪辑技术法则的形成 四、“数字合成”时期:对传统剪辑全面颠覆与重构 第二节如何理解剪辑 影视剪辑应该分成三个层面来认识:一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即上下两个镜头之间的关系;二是将若干场面构成段的剪辑,即蒙太奇段落;三是作为影片整体结构的剪辑,即影片的总体构思。 第三节剪辑: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 一、一般认为单个镜头是不具备独立叙事和表意功能的,意义的产生是通过几个镜头组 接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的 二、镜头组接顺序对镜头语言的意义表达会产生重要意义 三、镜头语言在表意中可以自由地处理时空,镜头画面的分切与组合打破了现实时空的 制约,创造出新的银幕时空 四、剪辑是确立节目风格和创造者艺术个性的必要手段 第二章、影视剪辑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影视视听语言》考试重点复习进程

《影视视听语言》考 试重点

视听语言的特性:单向性、运动性、模仿性、创造性。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远景: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等开阔的场景。远景功用1)提供广阔的视觉空间,表现景物的宏观形象2)在影视中作开篇镜头,起到交代环境、开门见山的作用3)作结尾镜头,抒情性强,意味深长。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全景功用1)将人物及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在一个画面中同时进行表现,环境对人物具有说明、解释、烘托、陪衬作用2)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从而反映其内心情感和心理状。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中景功用1)中景对人的手臂活动可以实现一种较完美的2)中景可以清晰地表现形体运动和情绪交流,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所以常用来叙述剧情,是影视剧用的最多的景别。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近景功用1)近景画面中人物脸上表情的变化尽显无遗,拉近了被摄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交流感2)新闻节目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常以近景出现3)调动观众参与的电视节目尤其是娱乐节目,多用近景画面。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特写功用1)可把近距离极微小的世界用特写画面放大呈现出来2)在叙事性段落中,用特写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从而反映出其思想活动和内心意念,推动故事情节进展3)用特写画面转场。拍摄方向: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水平平面上一周360°的相对位置,即正面拍摄、背面拍摄和侧面拍摄。正面拍摄功用1)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2)容易显示出庄重、严肃、静穆的气氛3)正面平角度拍摄人物,可看到人物完整的脸部特征和表情动作,有利于人物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使观众容易产生参与感和亲切感。背面拍摄功用1)镜头拍摄的方向与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一致,使观众产生与被摄对象有同一视线的主观效果。新闻记者采用这个角度表现追踪式记录或采访,具有很强的现场纪实效果2)观众不能直接看到画面中所拍人物的面部表情,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和悬念感,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和好奇心。侧面拍摄功用

凤凰艺考视听语言试题题库(含答案)

凤凰艺考考前集训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 B )中,导演往往借助场面调度寄托某种寓意或象征某种事物的内涵。 A、重复场景调度 B、象征场景调度 C、分切场景调度 D、平面场景调度 2、远景的定义是( D )。 A.表现人物的全身或相对完整的场景全貌 B.表现广泛空间 C. 能容下一群人的场景 D.以上都对 3、关于场景的说法,一下错误的是( B )。 A.所谓场景,是指具有远近空间层次感的场面构图 B.从故事题材来看,动画场景包括显示生活类、古代生活类 C.从所要表现的内容来看,动画场景包括城市建筑类、自然风景类 D.好的场景能够烘托整体动画气氛,因此在动画的各个分工画场景是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 4、以下那种是蒙太奇的叙事方法( B ) A.分割式 B. 重复式 C.平行式 D.以上都不对 5、摄影机镜头与画面逐渐的远离,画面的外框逐渐变大,画面内的景物逐渐增多,这种镜头运用的方法叫做( B )。 A .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6、当被摄对象静止不动时,通过其目光看向某一物体的视线之间形成的虚拟线就是(D)。 A.关系轴线 B.光线轴线 C.运动轴线 D.方向轴线 7、摇镜的定义是( B )。 A.以摄影机为中心,向四周进行扇形拍摄 B.以摄影机为中心,向四周六面空间进行扇形或环形拍摄 C.以摄影机为中心,向四周空间进行环形拍摄 D.以上都不对 8、一束平行光通过镜头时,在光轴上汇聚一点,称为( B ) A.焦距 B.焦点 C.主体 D.焦点距离 9、动态构图是影视作品所特有的一种构图类别,根据画面中拍摄对象和摄像机的运动情况可以把动态构图分为(D) A.被摄对象运动构图 B.摄像机运动构图 C.被摄对象和摄像机同时运动的构图 D.以上都是 10、以下类型不属于画面拍摄角度的是(d)。 A、几何角度 B、客观角度 C、主观角度 D、拍摄角度 11、看到人物顶部摄像机( b )所在的位置。 A.仰视 B.俯视 C.侧视 D.后视 12、( C )是指镜头的机位不变,景物会有上下左右移动位置。 A.移动镜头 B.推动镜头 C.移动背景 D.推动背景 13、能看到物体顶部的角度是( a ) A.俯视 B.仰视 C.平视 D.侧视 14、下面哪个不是画面构图得基本元素( C ) A.背景 B.均衡 C.镜头 D.主体 15、一组固定镜头的组接,应设法寻找画面因素外在的相似性的组接方式是(A) A 静接静 B动接静 C静接动 D蒙太奇手法

视听语言试题库完整

视听语言课程考试试卷A 一、名词解释 1.特写2.场面调度3.对比调度 4.人声5.声画同步6.理性蒙太奇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构图的基本原则。 2.谈谈剪辑的基本原则。 3.镜头运动的作用。 4.拍摄角度有哪些及其拍摄角度的作用。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声画同步对非连贯性剪辑的影响。 2.电影的时空结构包括哪几大类,试举例分析。 视听语言课程试卷A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特写:特写指用以细腻表现人物或被摄物体细部特征的一个景别。有时候特写被应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 2.场面调度:本义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活动、空间位置的安排与调度。引申到影视艺术中,场面调度获得了更丰富的可能性:它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还涉及摄影机以及拍摄现场各部门、各元素的调度。 3.对比调度:在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具体处理上,可以运用各种对比形式,如动与静、快与慢的强烈对比,音响上强与弱的对比,或造型处理上明与暗、冷色与暖色、黑与白、前景与后景等等对比,则艺术效果会更加丰富多彩。 4.人声:指人在声音表达思想和喜怒哀乐等感情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按表现方式不同,电影中的人声主要分成对话、独白和旁白三部分。 5.声画同步:也称声画合一,指影视中的声音和画面严格匹配,使发音的人或物体在银幕上与发声音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关系,使得画面中视像的发声动作和它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且同时消失,两者吻合一致。 6.理性蒙太奇:爱森斯坦对杂耍蒙太奇进一步发展,提出理性电影的观念,追求电影富于激情的叙述和理性思想的传达。“理性蒙太奇理论的意义在于:理性电影是能够克服逻辑语言和形象语言之间的不协调的唯一手段。在电影辩证法的基础上,理性电影将不在是故事的电影,也不是轶闻的电影。更改电影将是概念的电影。它将是整个思想体系的直接表现。”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构图的重要原则。 ①平衡原则。根据人眼观察真实世界的的正常视觉经验,我们在构图时,需要尽量遵循平衡原则。画框内的构图,基本需要保持地平线的水平,各元素的重心基本能够位于画框中央或接近中央,各元素对比要让人感觉协调,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标准,需要依照情况而定。 ②变化原则。相对而言,人眼对不平衡的、富于变化与动态的构图更为敏感,如在一片相对静态的物体中,个别动态的物体就会首先吸引人的注意,平衡的构图中,如果重心突然发生改变,也会吸引人的注意,所以,有时候,我们利用变化原则,可以表达特定的内涵。 ③动态构图的原则。因为影像是活动的,相对于静态构图而言,动态构图在通常的点线面色光等要素之外,又加入运动这个因素。动态构图中,各元素在时刻发生变化,这与剪辑有很大的关联。 2.谈谈剪辑的基本原则。

视听语言的心得体会

听 语 . 言 结 课 心 得 学院:美术学院 姓名:赵素敏 班级:数码设计二班 学号:091064015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视听语言这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更加深了我对数码设计这门课程的了解,以下是我对视听语言的认识:视听语言就是电影的语言,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语言,必然有语法,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和各种音乐运用的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来自于人们长期的视觉和听觉实践,可以说是完全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的。用一句专业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不用担心没有共同的意义区间,因为这些实践经验大多来自于人的本性和长期的研究积累。 视听语言是用画面和声音传达信息的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方法之一,形象的思维方法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视听语言所书写而成的文章,抽象的说他是由画面声音时间空间构成的。视听 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所谓狭义,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所谓广义,还要包含了镜头里表现的内容--人物、行为、环境 甚至是对白,即电影的剧作结构,又称蒙太奇思维。在广义的意义上讲,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视听语言所书写而成的文章,只不过这文章不再仅仅存在于白纸之上罢了。视听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方法之一;形象思维的方法;(文字、对白、旁白等形式不能摆脱的问题)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事方式、镜头、分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和组合;作为电影剪辑的集体技巧和方法:电影视听语言课主要研究——思维方法;创作方法;基本语言;(镜头内部运动、镜头分切、镜头组合、声画关系)。起初对于视听语言这门课程十分的不了解 ,基本上只知道应该是关于影片的表现手法,和如何观赏影片?但是上了冯波老师的课之后对于视听语言有了新的了解?也知道了自己起初认识的肤浅和无知?对于冯 老师的教学方法,我觉得的是很新颖,很成功的.比起那些枯燥的学习理论来说,先理论再实践等方面着手能够让我们更加快捷深刻的明白这其中蕴涵的道理,和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让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变的生动,对它充满兴趣?正是这种兴趣,鼓励着我们夜以继日的拍片子,剪辑,合成.虽然拍出来的东西漏洞百出,但是我知道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我们就是要从这些漏洞中学习,和掌握技巧?这门课让我明白了,我们起初对电影认识的肤浅,对电影制作了解甚少.任何一部电影,一个短片,一首歌的MTV,甚至一个小小的FLASH!也都灌入了制作者的全部心血,它们同样是不简单的?过程一样的复杂,繁琐的? 只有我们掌握了这些技巧再加上将他们合理的运用在作品中?我们将会受益 非浅. 视听语言这门课程老师通过让我们实际操作,自己动手,让同学自己从中去体会。而不是按教科书上来教课。我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和动脑从中学到了从来没有学到的东西……从这样的教学方法来学习让我体会很深,在学习过程中很轻松,也很开心,很轻松的学到很多东西。在拍摄中有很多东西是在书上学不到也感受不到,只有在实际的行动中才能学到,体会到和感受到。拍摄中需要一组成员在一起商量,这是一个团体,必须互相团结一起,才能做出一部好的作业。 在这几个星期的学习里我也学到了一些技巧,比如要避免大全景少用推拉,拍摄时间不宜超过六秒除非是要特殊表达的,要三级或二级跳,内反拍外反拍等。。。视听语言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它能让我们从中学到团结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生活多姿多彩,更加丰富有味,让我们在大学里学习到更多的有趣的东西。

视听语言复习王丽娟版

视听语言复习王丽娟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材料 第一章视听语言体系 一、蒙太奇语法与修辞: 1、八大组合段学说:1967年由麦茨提出。划分如下:单个镜头(自主性镜头);非时序性平行组合段;非时序性括号组合段;时序性描述组合段;时序性交替叙事组合段;时序性直接叙事场景;直线时序性单一片段;直线时序性的散漫片段。 2、声画对位:涉及的是电影意义单元中影像(或称画面、镜头)与声音的关系问题。即垂直蒙太奇,当然这种关系得以确立的前提是,声音和画面在影视艺术中应该具有平等的地位,是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语言元素。自有声电影诞生以来,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及其组合是视听语言考察的基本点。 3、声画蒙太奇:声画同步,声画同步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成同步对应的关系,即视听信息是同等合一的。声音和画面共时相加构成一个总体信息。这其中又包含两种具体的同步方式,其一,声音是画面动作的同步音效;其二,声画合一中的声音起到对画面内容补充、渲染和揭示的作用。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与画面的非同步聚合关系,与复调音乐的对位类似,只不过强调的是视听语言元素间的对位组合。声画对位的组织方式造成了声音和画面各自不同的信息指向,从而使镜头含义显示出丰富的多义性。 4、单讲声画对位:声画对位包括声画平行和声画对立两种形态。声画平行又称声画并置,即视听信息指向各自发展,互不干扰,往往构成相加的信息关系。声画对立即声画对比,也就是说视听信息指向完全相反,镜头内的声音与画面本身构成一种张力,使观众感受到单独的声音和画面都未能体现的复杂信息。

期末考试答案: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课程评价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 对角线构图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合理且优雅的将画面中的()完美的结合起来。(1.0分)1.0 分 A、 前景与背景 B、 前景与人物 C、 背景与景物 D、 人物与景物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王家卫电影中的手提摄影机跟拍镜头为空间创造了()。(1.0分) 1.0 分 A、 时间感 B、 流动感 C、 光线变化 D、 色彩变化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 镜头远景的古堡和镜头近景的古堡周边的园艺的鲜明对比,是导演惯用的()手法。(1.0分)1.0 分 A、 伏笔 B、 暗示 C、 隐喻 D、 运动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柔光或硬光属于()。(1.0分) 1.0 分 A、 光的质量 B、 光的方向 C、 光的亮度 D、 光的色彩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下列哪些不是艺术场景构图起到的目的和作用?()(1.0分) 1.0 分

展现故事内容 B、 交待电影场景 C、 营造电影氛围 D、 强化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6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影视特质,也是影视艺术最基本的视听语言表达方式。(1.0分)1.0 分 A、 人物 B、 色彩 C、 环境 D、 动作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下列哪项不是造成电影和电视剧质感差异的原因?()(1.0分) 1.0 分 A、 演员素质 B、 制作周期

资金量级 D、 制作心态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 喜剧是对人的天性中存在的()进行的一种宣泄。(1.0分)1.0 分 A、 内在欣喜 B、 内在悲伤 C、 内在惊慌 D、 内在愤怒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9 深层剖析最核心的部分,是检验角色与()的互动。(1.0分)1.0 分 A、 其他角色 B、 环境氛围 C、 个体意志 D、 世界观结构下各个分支事件

视听语言课程总结与体会

学期总结 光阴似箭,转眼间一个学期又从我的生活中过去了,仔细回想,发现在这个新的学习的环境中又适应下来了。不仅从学习中发现了更多,还从班级中学到了许多的处世道理。我想,学习的总结应该不单单是指学习的,应该也包括生活的。所以,在这次的总结中,我会从这两方面来讲。 学习 在小学的时候,常以为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完成了一天的学习任务。但自从上了初中以后,才发现这种想法是错的,如果一天的学习只是在作业的基础上的,那成绩在好的同学也不会把当天的知识学到位,何况像我这样不大聪明的学生更应该要努力。所以,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在听课时不要忙顾着记笔记,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笔记记不完的可以下课后借同学的抄; ○2上课时不能“默默无闻”要积极地回答问题; ○3在做作业时如果有不懂的,要及时地弄清楚,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不能不懂就算; ○4学习完一天的知识,要在做作业之前先自己想一下有什么不懂或掌握地不足的要先弄清楚后再做作业; ○5在学习完一个单元后,要自我总结一下在这个单元内有什么是自己没掌握或不清楚的,要弄明白; 说完了学习的,说说生活的。

生活 从小学的生活到现在的初中生活,似乎在这期间,我发现了两者的区别:小学的生活远比初中的生活要轻松的多,现在做作业的所有时间在小学时可以做上很多的功课;小学时与同学相处得非常融洽,但现在似乎很难,继二连三地与同学吵架,似乎使我变得有些孤僻,但我仍要继续努力,于那些和我吵架的同学和好,使我自己变得更开朗,即使和他们当不成朋友,自己也要反省反省有什么不对的,和其他朋友就不要那样了。 在下个学期里,我一定要做到有计划的学习才能有进步,努力! ------------------------------------------------------------------- 这是我自己写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感想与体会的不同感想就是通过外界的一些东西而使自己内心产生了想法但是自己并没有亲自参加其中来亲身体验这种感觉.体会就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而使自己原有的一些感想而得到了印证达到了“知行合一”的目的.给你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你看了一部有关乡下孩子生活贫困相关的电影,通过电影的描述使你产生了对乡下孩子的同情,觉得他们不容易,此时你的感觉就是“感想”,而你的学校组织你去乡下和乡下孩子“结对子一帮一”,通过亲自体验农家生活来切身感觉农家生活的不易,那么这次就是“体会”了.。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视听语言(2)复习 第六章视听思维的基本特点 第五节 1、电影情境? 答:情境:影视作品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的或结合的情况。如影片中故事发生背景、时间、地点等。 第六节 1、视听思维的特点:暗示。 第七章透镜与焦距 第一节光学镜头成像的几个概念 1、物体经过透镜成像,有哪两种方式? ①光化学成像系统②数字化成像系统 2、影视成像至成品输出,要经过哪些技术步骤? 3、透镜方程?放大率? 答:1/f=1/u+1/u′,F:焦距,U:像距,U′:物距 放大率:K=【U′/U】 4、视场角的定义? 答:①在光学仪器中,以光学仪器的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目标的物象可 通过镜头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称为视场角。②在显 示系统中,视场角就是显示器边缘与观察点(眼睛)连线的夹角。 5、视场角公式?解释不同幅面的胶片或CCD有不同的视场角的原因。 答:①A=tan(k/2f)②原因:张角不同视场角不同。 【CCD,即图像传感器,能够把光化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CCD上植入 的微小光敏物质称作像素。】 6、分述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距镜头的物理特点? 答:(1)标镜,①视角与透视接近人的单眼观察的效果,②水平角度30°以上,垂直角度22°左右。③一般为55mm

(2)广角①一般低于30mm的镜头,视角水平35-70,垂直视角25-55. (3)长焦①一般大于75mm的镜头,水平视角低于17°,垂直视角低于13°7、滤光镜的类型? 答:天光镜和暖调滤光镜,偏振滤光镜,去雾滤光镜等。 8、什么是景深? 答:一个物体经过透镜成像后,位于最佳聚焦点前后的一个范围。 9、景深方程? 答:T=2UUNC/ff C:弥散斑直径 T:景深 U:物距 f :焦距 N:相对孔径(光圈大小) 第二节镜头的空间表现特点 1、简述焦距与景深的关系 答: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2、简述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答:同一镜头,物距不变,改变光圈大小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3、简述物距与景深的关系 答:同一镜头,光圈不变,物距变化 物距大,景深小;物距小,景深大。 3、什么是透视?透视的类型? 答:透视是绘画理论术语,指用线条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 透视分为:几何透视、色彩透视等。 4、用短、长两种焦距拍摄同一物体,物体与背景的关系呈现何种不同? 答:短焦距,物距近,透视效果强,远处的背景低(小); 长焦距,物距远,透视效果弱,远处的背景高(大)。 5、移动摄影与变焦运动的区别。 答:移动摄影背景距离感变小,出现新景别新内容;变焦移动摄影背景 距离感压缩变化,局部不加内容的放大。 【移动拍摄自然、真实,具有较强的动态感。变焦拍摄有利于克服时间、 场地限制和消除对拍摄对象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