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病毒基础知识的讲座(二)

病毒基础知识的讲座(二)

病毒基础知识的讲座(二)
病毒基础知识的讲座(二)

三、病毒学的发展历程

病毒病害的病原研究阶段;病毒化学和结构研究阶段。

(一)病毒病害的病原研究阶段

自病毒发现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初,病毒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离和鉴定引起各种病毒性疾病的病毒;病毒对疾体所引起的特异性病理效应;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宿主范围;各种理化因子对病毒感染的影响等方面。

在病毒发现的那一年,1898年德国细菌学家勒夫勒和弗施(Loeffler 和Frosch )证实了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的存在。1911年,劳斯(Rous)发现了引起鸡的恶性肿瘤的劳斯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 ,RSV)。1915-1917 年,托特和德爱莱尔(Twort 和

d‘ Herelle )分别发现了噬菌体。人们通过过滤性试验,相继发现了近百种病毒病害,包括流感、骨髓灰质炎、几种脑炎、狂犬病、兔的粘液瘤、马铃薯花叶病、卷叶病、和条斑病、黄瓜花叶病、小麦花叶病等。而且人们从解决病害观点出发,在机体水平上研究了病毒感染的症状、传播途径、传播介体以及病毒的繁殖特征。1899年古巴流行黄热病,细菌学家里德(Reec)证明罪犯确实是伊蚊。接着日本人高见(Takami )证明一种叶蝉会传水稻矮花病,蚜虫会传马铃薯退化病。300多年前(1619年)就知道的郁金香碎色病直到1929年才证明是蚜虫传的。这时期还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病毒生物学现象,如一种病毒通过变异,产生致病力强弱不等毒株。而且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毒株彼此间有拮抗,称干扰现象。还有人发现把病植株的汁液注入到动物体内后,动物的血清和病汁液起特异的反应。这些研究成果都对当时防治病毒病起了重要作用

在这一阶段,人们对病毒本质的认识还很肤浅,认为病毒是一种与细菌类

似的病原体,所不同的仅在于病毒必须在生活的细胞内才能繁殖,再就是体积十分微小,以致在显微镜下不能见到,能够通过细菌滤器。这也正是在那一时期把病毒称之为“超显微的滤过性病毒”的原因。

(二)病毒的化学和结构研究阶段

1935年,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Stanley )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性能被胃蛋白酶破坏,在这一现象的启示下,他几乎磨了上吨重的感染花叶病的烟叶,企图用提酶的方法把病毒提纯出来。他得到了一小匙在显微镜下看来是针状结晶的东西,把结晶物放在少量水中,水就出现乳光了,用手指沾一点这溶液,在健康烟叶上磨擦几下,一星期以后这棵烟草也得了同样类型的花叶病。可见提纯的东西的确是有侵染性的烟草花叶病毒。今天在美国加州大学的原来斯坦利实验室里,仍然保留着一个标注着“Tob. Mos.”字样的瓶子,其中就盛着当年第一次提纯的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

根据各种试验结果,证明这种结晶物质是蛋白质,初步的渗透压和扩散测定表明,这种蛋白质的分子量高达几百万。其结晶制品的侵染性依赖于蛋白质的完整性,侵染性被认为是病毒蛋白质的一种性质。Sta nley的

研究论文1953年发表在Scienee杂志上,他在论文中写道:“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具有自我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它的增殖需要活体细胞的存在”。在

获得TMV结晶之后的将近20年时间里,许多其他病毒也相继被结晶出来,1955年,Scaffer和Sehwerdt成功地结晶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它是第一个被结晶出来的动物病毒。然而,Stanley在他的结晶工作中,并未注意到病毒的含磷组分,1936年Bawden和Pirie等在纯化的TMV中发现了含磷

和糖类的组分,它们以核糖核酸的形式存在,通过热变化,这种核酸可

以从病毒粒子中释放出来,这一发现也被Stanley不久证实,Stanley及其同事证实几种不同植物病毒的核酸也能从核蛋白的形式中被分离出来。

TMV的结晶及其化学本质的发现是对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巨大贡献,它不仅引导人们从分子水平去认识生命的本质,而且为分子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鉴于Stanley在TMV研究中的突出贡献,194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这是病毒学领域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最初从电子显微镜照片上看到的病毒是一些几乎类似的微粒,1939年,G.A.Kansche在电镜下直接观察到了TMV指出TMV是一种直径为1.5nm, 长为300nm的长杆状的颗粒,而番茄黄化花叶病毒(Tomato yellow mosaic virus, TYMV )颗粒为球形,直径为25nm

早期电镜学家获得的最令人振奋的发现之一是细菌病毒—噬菌体,

d‘ Herelle的噬菌体最初的电镜照片曾引起很大的轰动。噬菌体虽然非常微小,仅为10nm但它们具有高度整齐而复杂的结构,它们有圆的头和起初被认为是尾巴的附属物,像个小蝌蚪。在争论多年以后,确定了噬菌体的附属物没有运动的功能,但它对噬菌体吸附于细胞表面和注射传染性核酸进入到细胞中却起了重要的作用。

病毒学研究的化学时期,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进展,1934年

M.Schlesinger获得了纯化的噬菌体,1938年WJ.Elford 测定了各种病毒颗粒大小等。但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病毒学工作者主要采用敏感动物(如小白鼠)或动物胚胎(如鸡胚)来研究病毒,分离鉴定了近百种病毒。同时在机体水平上研究了病毒的繁殖、发病机理和免疫反应等。只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对病毒化学本质的了解也较为肤浅,对病毒的概念这一时期,病毒学虽有很大的

进展,但尚未形成独立学科,它还尚有很大争论,众说纷纭。

(三)病毒研究的细胞水平时期

这一时期,包括本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在此期间,病毒学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由于这个时期对病毒的化学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因而也有了较为统一的、

明确的病毒概念。

1、利用大肠杆菌研究噬菌体的感染过程取得了迅速发展。以

M.Delbruck和A.D.Hershey等领导的“噬菌体小组”围绕噬菌体与感染细菌细胞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突出贡献在于:

1940年M.Delbruck阐明了噬菌体的复制周期;1950年A.Lwoff揭示了溶原性噬菌体诱导的原理;1952年A.D.Hershey证明了噬菌体DNA勺感染性;1952年N.D.Zinder发现了噬菌体的转导现象;1952年E.Wollman发现了溶原性噬菌体。

2、组织培养技术开始应用于动物病毒的研究。我国学者黄祯祥早在

1943年就利用鸡胚组织块在试管内进行病毒传代、定量滴定及中和试验。

我国已故微生物学和病毒学的奠基人高尚荫院士,1958年在国际病毒学研

讨会上宣读了《培养脓细胞的组织培养方法研究》论文,从此揭开了中国昆虫病毒学研究的新篇章。许多学者采用这一新技术,相继分离了上百种过去对动物不敏感的新病毒,如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cho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大大拓宽了病毒学的研究范围。组织培

养技术不仅发展了临床病毒学,而且还可用于研究病毒的复制和遗传,使

人们对病毒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49年J.J.Enders利用单层细胞培养繁殖脊髓灰质炎病毒取得成功,并且由于他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开创性研究,而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奖。1952年Dulbecco利用细胞单层培养进行了蚀斑试验,1953年Salk用细胞培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备出灭活疫苗,1957年Stewart用细胞培养技术还分离出多瘤病毒。目前组织培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未知传染因子的分离,病毒病诊断,疫苗生产,以及病毒感染和复制的基础研究。

组织培养技术对动物病毒研究所作的贡献主要包括:病毒转录新途径和翻译新途径的发现;病毒对宿主范围的选择;某些肿瘤病毒引起的细胞转化;某些病毒侵染引起的细胞融合;发现有的病毒核酸由若干片段组成;有的病毒核酸具有极性的不同,如小RNA病毒为正链RNA病毒,正粘病毒为负链RNA病毒。

3、植物病毒不断有重要的发现,如1952年J.I.Harris 揭示了TMV外

壳蛋白的化学性质,1955年H.Fraenkel-Conrat成功地将TMV勺核酸及其蛋白亚基重建出感染的TMV 1956年H.Fraenkel-Conrat 还证明TMV-RNA 分子具有感染性,1956年F.A.Anderer阐明了TMV外壳蛋白变性的可逆性;1960年A.Tsugita测定了TMV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国农业大学裘维蕃院士对北京大白菜三大病害和华北小麦丛矮病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四)分子病毒学的研究时期

自从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理论建立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使得病毒学的研究步入了分子病毒学的发展时期。

50年代至60年代是分子生物学的奠基时代,而病毒特别是噬菌体和植物病毒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分子病毒学也正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分子病毒学的发展是各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与病毒学理论和技术相互渗透的结果。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发明极大剌激了分子病毒学的发展。分子病毒学的发展经历了如下过程:

1953年,Watson和Crick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理论,它使人们开始从分子水平上去认识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基础和复制特性,理解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从而为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毒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962年,L.D.Casfar阐明了许多病毒的二十面体结构,明确了病毒

核衣壳二十面体的构成规律,这是对病毒超微结构认识的重大突破。

1962年,D.Nathans成功地进行了噬菌体RNA勺体外翻译;1965年,S.Spiegelman成功地在体外复制出Q B噬菌体RNA 1967年M.Goulian成功地体外复制①X174噬菌体。这些工作对以后阐明DNA病毒和RNA病毒的繁殖机制起了重要作用。

1967年,T.O.Diener发现了类病毒,他在试图分离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病毒时,发现其病原不是病毒,而是一种不含有蛋白质,分子量为105 左右的裸露RNA这样小的RNA分子不编码任何蛋白质。根据其特殊的性质,Diener把这类致病因子称为“类病毒(Viroids )”。随后的研究表明,类病毒RNA还有特殊的复制机制。类病毒的发现在分子病毒学史上是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存在着比病毒更简单的生物,而且也使人们加深了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在类病毒报道之后,有人在澳大利亚又发现

了类似于类病毒的环状RNA分子还能与病毒基因组RNA共同包被于RNA病

毒粒子中,引起绒毛菸、苜菪和地三叶草产生病害,其中类似于类病毒的RNA 称为“拟病毒(virusoid )”。羊瘙痒病(scrapie)最初也认为是类病毒引起的,Prusiner于1982年证实瘙痒因子不是类病毒,而是一种分子量只有3.0 X104的蛋白质,称为“蛋白侵染因子”或“朊病毒”(prion )。根

据类病毒的发现,Lavoff (1981)首先提出把病毒分为真病毒(envirus ) 和类病毒的概念。随着拟病毒和朊病毒的相继发现,1983年在意大利召开

的“植物和动物的亚病毒病原:类病毒和朊病毒”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把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列入亚病毒( subvirus )。

1968年,P.H.Duesberg发现流感病毒的多节段RNA S因组,随后在其他一些病毒中如呼肠孤病毒、大麦条纹花叶病毒中也发现了病毒基因组分节现象的存在。

1970年,P.H.Duelerg发现Rous肉瘤病毒含有癌基因v-src,而且在正常鸡以及其他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DNA中,也发现有癌基因v-src

的同源序列存在,推测病毒癌基因是来自于细胞正常基因。随着其他肿瘤病毒致癌基因的发现,肿瘤病毒的细胞培养系统建立,以及肿瘤病毒对细胞转化诱导作用的确定,使人们对肿瘤发生的机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1970年,H.M.Temin和D.Baltimor分别发现了病毒的逆转录酶。逆转录酶基因组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首先合成原病毒DNA然后原病毒可整

合到宿主染色体DNA上

除了病毒癌基因外,原病毒在宿主DNA h的插入、整

o

合,也可以引起细胞癌基因的激活和细胞转化,逆转录酶和逆转录过程的发现,

是对Crick 1958年提出的遗传学中心法则的重要补充和发展,说

明遗传信息不仅可以从DNA RNA也可由RNA DNA

1971年,限制性内切酶技术的发现为DNA序列分析和病毒基因的定位创造了条件,利用这一技术曾经成功地为乳头瘤病毒、多瘤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构建了酶切图谱。另一些新技术如基因转移方法、Southen blot

的相继诞生,也加快了病毒特异性基因,尤其是转化基因的定位和病毒核酸序列分析的进程。除此以外,70年代出现的DNA重组技术,使一些病毒基因组能在原核细胞的质粒载体上克隆,并在细菌中能够得到大量复制和表达产物,因而有利于探寻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197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San ger完成了①X174-DNA全部序列的测定,为此San ger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根据①X174-DNA全部序列的分析结果,San ger意想不到地发现了基因重叠现象。随后,在DNA筮菌体如R17、MS2 F2、Q B中也证实了基因重叠现象的存在,这是病毒利用有限的遗传信息执行更多的功能,提高自身在进化过程中适应能力的一种表现。

1977年,L. T. ChoW阐明了腺病毒转录过程中的mRN拼接现象,随后在SV40多瘤病毒中也相继发现了mRNA专录后的拼接过程,从而证实了真核基因的不连续性,明确了内含子(intron )和外显子(exon)的概念。

1978 年,W Fiers 和V.B.Reddy 测定了SV40-DNA勺一级结构由5224 个碱基对组成。SV40是第一个全部核苷酸序列被搞清楚的真核病毒,它含有结构基因VP1 VP2 VP3以及转化基因T和t,整个基因组有12.5%非编码区或非翻译区,在这些区域中包含启动子、增强子序列和其他调节序列,可对病毒基因组复制、转录、翻译进行调控。由于SV40既是研究真核基因结构和表达的良好

模型,又是研究癌变机制的理想材料,因此,SV40-DNA 一级结构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70年代,Miller 和Barbara研究①X174-DNA转录时还发现了①

X174-DNA仅有一条链被转录,他们利用①X174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并在培养基中加入32P-磷酸盐以制备放射性的噬菌体mRN A然后再将标记的mRNA 分离出来,让其与分开来的RF-DNA正负链杂交,结果观察到仅有

RF-DNA勺负链与标记mRN形成杂交体。因而让实在活体内①X174的RFDNA 中仅一条链是转录的模板。与此相类似,T7噬菌体DNA在活体中也只有一条单链被转录。但在T4或入噬菌体中情形较为复杂,其基因组中的某些部分是以一条链作为模板,而在另一区域,则是以另一条链为模板。大肠杆菌基因组的转录也同样存在一组基因与另一组基因的模板链不同。

1979年,T. Taniguchi用载体成功地表达了人干扰素基因。这是基因工程的一项大突破。进入八十年代后,分子病毒学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里只举一些重要进展。

1981年,D.K.KIeid等利用重组DNA技术制备出口蹄疫病毒疫苗;1982年,J.Summers等发现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中有逆转录过程;1982

年,B.Moss和E.Paoletti用痘苗病毒作为载体表达外源基因;

1983年,Mon tag nier和R.C.Gallo分别分离到与AIDS相关的人类逆

转录病毒(HIV);

1985年,H.Vonder Patten等在3A下阐明了鼻病毒的晶体结构;

1988年,Chuo和Yamaya用弱病毒全长cDNA导入产生抗病毒的转化植株;

1990年以来,PCR技术在分子病毒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PCR 已成为病毒性疾病诊断和研究的重要手段。

1993年,美国科学家K.Mullis由于发明了PCR仪而与第一个设计基因定点突变的Smith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1991年,Han等将Moloney鼠白血病毒的反义表达序列导入小鼠受精卵中,从而培育成功对该病毒有抗性的转基因小鼠。

1992年,Desrosiers 等利用SIV mac239/nef缺失突变株制备出减毒活疫苗,取得了抗SIV感染成功,也给HIV疫苗的研究赋予了许多启示。

1995年,HIV天冬氨酰蛋白酶三维结构的鉴定,使得一些针对病毒蛋白酶活性位点的抑制剂先后问世。

1996年,David Ho利用逆转录酶抑制剂与蛋白酶抑制剂配成的“鸡尾酒”式药,成功地抵抗了HIV感染,因而1996年称为AIDS希望年。

199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神经病学和病毒学教授S.Prusiner

由于发现了羊瘙痒病的致病因子是朊病毒(prion),以及提出了疯牛病、Creutz-feldt-Jakob 氏病、Kuru病等脑退化性疾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然而朊病毒究竟是一种传染性因子,还是由正常基因突变形成的结构异常的蛋白质,至今仍处于争论之中。

病毒学经过上述四个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和成熟起来,随着病毒基因组复制、基因表达调控原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规律,病毒感染和致病的分子机制的揭示,以及分子病毒学在技术上的革新和进步,它将为人类克服和战胜病毒病做出贡献。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如何安装杀毒软件 如何防范邮件病毒 如何防止QQ密码被盗 如何清除浏览器中的不明网址 各单位二级站点的安全管理 如何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基本网络故障排查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一)网络安全概述 (二)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三)网络安全编程基础 (四)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 (五)网络入侵 (六)密码学与信息加密 (七)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八)网络安全方案设计 (九)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1、安装杀毒软件 2、要对安装的杀毒软件进行定期的升级和查杀 3、及时安装系统补丁 4、最好下网并关机 5、尽量少使用BT下载,同时下载项目不要太多 6、不要频繁下载安装免费的新软件 7、玩游戏时,不要使用外挂

8、不要使用黑客软件 9、一旦出现了网络故障,首先从自身查起,扫描本机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一)杜绝传染渠道 病毒的传染主要的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 建议: 1、不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建议不要使用盗版的杀毒软件 2、写保护所有系统盘,绝不把用户数据写到系统盘上 3、安装真正有效的防毒软件,并经常进行升级 4、对外来程序要使用尽可能多的查毒软件进行检查(包括从硬盘、软盘、局域网、Internet、Email中获得的程序),未经检查的可执行文件不能拷入硬盘,更不能使用 5、尽量不要使用软盘启动计算机 6、一定要将硬盘引导区和主引导扇区备份下来并经常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患于未然 7、随时注意计算机的各种异常现象 8、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9、在使用聊天工具(如QQ、MSN)时,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连接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文件不要轻易接收 (二)平时的积极预防,定期的查毒,杀毒 (三)发现病毒之后的解决办法 1、在解毒之前,要先备份重要的数据文件 2、启动反病毒软件,并对整个硬盘进行扫描 3、发现病毒后,我们一般应利用反病毒软件清除文件中的病毒,如果可执行文件中的病毒不能被清除,一般应将其删除,然后重新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 4、某些病毒在Windows状态下无法完全清除,此时我们应采用事先准备的干净的系统引导盘引导系统,然后在DOS下运行相关杀毒软件进行清除 备注:可以随时随地防护任何病毒反病毒软件是不存在的、随着各种新病毒的不断出现,反病毒软件必须快速升级才能达到杀除病毒的目的、具体来说,我们在对抗病毒时需要的是一种安全策略和一个完善的反病

最新卫生防病知识讲座稿

卫生防病知识讲座稿 春天的气温多变,冷暖不稳定且多风,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便会乘机肆虐,易造成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如流感流脑、流腮、风疹等等。另外,春暖花开,空气中飘浮各种花粉、颗粒、尘埃、尘螨,对过敏性体质者易诱发变态反应引起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麻疹等。根据同学们的年龄特点,我们应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一、春季流行病的种类及应对办法 1、心血管病:高血压、心肌梗塞、脑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在春季发病率较高。这是因为春寒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粘稠,以及时风时雨湿度高,由此而引起心血管病。对此要注意保暖,适当补充水分,坚持锻炼,多食新鲜蔬菜。 2、溃疡病:溃疡病特点之一为周期性发作,及好发于春秋两季。春季机体的代谢活动旺盛,胃纳增强易引发胃溃疡病。为此溃疡病人应合理膳食,劳逸结合,并保证睡眠充足,防寒保暖。 3、花粉症:春暖花开、柳絮纷飞时节,有些人总是感到鼻子里奇痒难忍,接连不断打喷嚏、流清涕,眼睛也经常奇痒、流泪。有的人还会出现头痛、胸闷、哮喘等症状,这种季节性疾病多是过敏体质者接触某种花粉后引起的反应,称为“花粉症”。所以,在春季属过敏体质者应尽量少到花丛中去赏花,必要时应戴上口罩、墨镜等,以减少花粉接触。 4、皮炎:不少青年女性,在春天里易生“桃花癣”,这种皮肤病的主要症状为脱屑、瘙痒、干痛等;也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等;还有的表现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这多是因对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敏所致。为此,应少晒太阳,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对易致皮肤过敏的虾蟹、以及油菜、淡菜等不吃为益。 4、春季预防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感染性呼吸道疾病。 (一)病因: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流行过程短。男女老少都有易感性,一年四季都会流行,但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

2017年第三期诺如病毒防治知识讲座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知识讲义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三期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年3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签字):王永林负责人(签字):滕斌 填表时间:2017年3月6日

健康教育讲座通知 中心各科室、村卫生室: 进入春节,气温忽冷忽热,肠道传染病病原菌生长繁殖开始活跃,尤其儿童要注意预防诺如病毒及手足口病等肠道疾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也容易高发,需注意预防。为此我中心将在3月6日下午在街道中心小学举办一次以诺如病毒为主及手足口、肠道预防知识讲座,讲座容:诺如病毒的发病、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在预防方面应该做怎样的防护措施。 时间:于2017年3月6日下午3时 地点:街道中心小学 主题:诺如病毒预防知识讲座 主讲人:王刚 咨询:0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一七年三月六日

防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知识宣传 一、什么是诺如病毒?对人体有何危害?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冬春季等寒冷季节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易在幼托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的密闭场所集中暴发。人体感染后可引起以呕吐、腹泻等症状为主的急性发病,病程一般为2~3天。 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临床表现有什么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可伴有恶心、发热和腹痛。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0/HP,未见红细胞。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有些感染者也可有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三、诺如病毒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诺如病毒可通过污染的食品、饮用水、密切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的物品或表面等途径传播,也可因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处理不当使病毒播散至空气中传播。 四、如何防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1、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2、生熟食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食物彻底加热烧熟,不食用生食品。 4、餐具和接触即食食品的工(用)具要清洗、消毒。 5、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掩闭覆盖,病人吐泻物和接触的场所物品(如教室、宿舍、校车、厕所、衣物、地板、桌椅、餐厨具、污水等)要严格消毒,并开窗通风。

病毒基础知识讲座(二)

三、病毒学的发展历程 病毒病害的病原研究阶段;病毒化学和结构研究阶段。 (一)病毒病害的病原研究阶段 自病毒发现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初,病毒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离和鉴定引起各种病毒性疾病的病毒;病毒对疾体所引起的特异性病理效应;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宿主范围;各种理化因子对病毒感染的影响等方面。 在病毒发现的那一年,1898年德国细菌学家勒夫勒和弗施(Loeffler和Frosch)证实了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的存在。1911年,劳斯(Rous)发现了引起鸡的恶性肿瘤的劳斯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RSV)。1915-1917年,托特和德爱莱尔(Twort和d′Herelle)分别发现了噬菌体。人们通过过滤性试验,相继发现了近百种病毒病害,包括流感、骨髓灰质炎、几种脑炎、狂犬病、兔的粘液瘤、马铃薯花叶病、卷叶病、和条斑病、黄瓜花叶病、小麦花叶病等。而且人们从解决病害观点出发,在机体水平上研究了病毒感染的症状、传播途径、传播介体以及病毒的繁殖特征。1899年古巴流行黄热病,细菌学家里德(Reed)证明罪犯确实是伊蚊。接着日本人高见(Takami)证明一种叶蝉会传水稻矮花病,蚜虫会传马铃薯退化病。300多年前(1619年)就知道的郁金香碎色病直到1929年才证明是蚜虫传的。这时期还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病毒生物学现象,如一种病毒通过变异,产生致病力强弱不等毒株。而且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毒株彼此间有拮抗,称干扰现象。还有人发现把病植株的汁液注入到动物体内后,动物的血清和病汁液起特异的反应。这些研究成果都对当时防治病毒病起了重要作用。

卫生知识诺如病毒讲座

泽远小学学生卫生知识讲座 时间:2016年12月14日 地点:学校操场 主讲:李杰 主题:《诺如病毒防治科普小常识》 诺如病毒防治科普小常识 近日来,一则“上海某小学54名学生、2名教师感染诺如病毒”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诺如病毒及其危害,正确应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诺如病毒防控相关知识: 1?什么是诺如病毒?在什么季节流行? 诺如病毒是一种能够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病毒。与通常引起胃肠炎的细菌不同,诺如病毒的变异较快,是一组形态相似而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同一时期和同一社区内可能存在遗传特性不同的病毒在流行,也就是说诺如病毒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时无法有效应对,因此病毒容易反复感染。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有发生,通常秋冬季节为咼发期,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 2.诺如病毒容易感染哪些人群?是怎样传播的? 诺如病毒常在人口密度较高和卫生环境较差的地方暴发流行,儿童、老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容易感染,其中儿童感染和发病率较高。病毒主要经过粪口途 径传播,也就是食入了病毒而感染,常见的传播方法主要有: 精品文档交流

①食入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水,食物或饮水可能通过与被污染的 手、被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接触而沾染病毒。 ②接触到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然后经手传播到口。 ③通过摄入呕吐物细小飞沫而感染。 3.患病后有什么表现? 诺如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普遍出现呕吐症状,成人患者以腹泻为主,24小时内腹泻4到8次,粪便 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4.一旦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有疫苗或药物吗? 一旦儿童出现发热、呕吐和腹泻等疑似感染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密切观察。避免去幼儿园、游乐场等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诺如病毒感染一般预后良好,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不需使用抗生素,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就诊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或疫苗。 5.如果家里有儿童患病应该特别注意什么? 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儿童患病期间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建议不要坚持上学;呕吐物和粪便等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

病毒知识讲座——初步了解病毒

病毒知识讲座 ——初步了解病毒 一、 病毒部分分类介绍 1.病毒现象实例1 病毒名称:Backdoor 病毒中文名称:后门 病毒介绍:指在用户不知道也不允许的情况下,在被感染的系统上以隐蔽的方 式运行可以对被感染的系统进行远程控制,而且用户无法通过正常的方法禁止其运 行。“后门”其实是木马的一种特例,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后门”可以对被感染 的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如:文件管理、进程控制等)。 2.病毒现象实例2 病毒名称:worm 病毒中文名称:蠕虫 病毒介绍:指利用系统的漏洞、外发邮件、共享目录、可传输文件的软件(如: MSN、OICQ、IRC等)、可移动存储介质(如:U盘、软盘),这些方式传播自己的病 毒。这种类型的病毒其子型行为类型用于表示病毒所使用的传播方式。 3.病毒现象实例3 病毒名称 :Trojan 病毒中文名称:木马 病毒介绍:特洛伊木马(简称木马)是以盗取用户个人信息,甚至是远程控制 用户计算机为主要目的的恶意代码。由于它像间谍一样潜入用户的电脑,与战争中 的“木马”战术十分相似,因而得名木马。按照功能,木马程序可进一步分为:盗 号木马 、网银木马 、窃密木马 、远程控制木马 、流量劫持木马 和其它木马六 类。 4.病毒现象实例4 病毒名称:Virus 病毒中文名称:感染性病毒

病毒介绍:指将病毒代码附加到被感染的宿主文件(如:PE文件、DOS下的COM文件、VBS文件、具有可运行宏的文件)中,使病毒代码在被感染宿主文件运行时取得运行权的病毒。 5.病毒现象实例5 病毒名称:Harm 病毒中文名称:破坏性程序 病毒介绍:指那些不会传播也不感染,运行后直接破坏本地计算机(如:格式化硬盘、大量删除文件等)导致本地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的程序。 6.病毒现象实例6 病毒名称:Dropper 病毒中文名称:释放病毒的程序 病毒介绍:指不属于正常的安装或自解压程序,并且运行后释放病毒并将它们运行。 7.病毒现象实例7 病毒名称:Hack 病毒中文名称:黑客工具 病毒介绍:指可以在本地计算机通过网络攻击其他计算机的工具。 8.病毒现象实例8 病毒名称:Binder 病毒中文名称:捆绑病毒的工具 9.病毒现象实例9 病毒名称:Constructor 病毒中文名称:病毒生成器 病毒介绍:指可以生成不同功能的病毒的程序。 10.病毒现象实例10 病毒名称:Joke

2018防治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讲座

病毒性肝炎防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肝炎日”。为做好“世界肝炎日”宣传活动,我校举行肝炎防治知识的讲座。 一、基本知识 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甲型和戊型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感染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感染是年龄越小越容易慢性化;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可能感染。 2、我国肝炎形状与挑战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发病率高。全国约有9300万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年因该病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5000亿人民币。卫生部将乙肝列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 3、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科引起爆发流行,也可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在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

染的基础上可能感染。 二、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1、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首选,国家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控制策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 2、甲肝和戊肝病毒主要是经消化道传播,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可预防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甲肝疫苗已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甲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 3、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丙型肝炎,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丙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三、健康教育 1、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 乙肝和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与乙肝和丙肝感染者共同生活、工作、学习不会感染。 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可结婚、生育。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配偶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建议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最好在婚前注射乙肝疫苗。 3、我国已经明确取消了入学、就业乙肝体检项目。 四、综合 1、认识肝炎、科学防治 我国政府重视肝炎的防治工作,将病毒性肝炎作为四个重大传染

病毒性肝炎防治基本知识讲座

病毒性肝炎防治基本知识讲座 一、基本知识 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甲型和戊型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感染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感染是年龄越小越容易慢性化;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可能感染。 2、我国肝炎形状与挑战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发病率高。全国约有9300万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年因该病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5000亿人民币。卫生部将乙肝列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 3、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科引起爆发流行,也可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在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可能感染。 二、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1、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首选,国家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控制策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 2、甲肝和戊肝病毒主要是经消化道传播,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可预防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甲肝疫苗已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甲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 3、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丙型肝炎,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丙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三、健康教育 1、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 乙肝和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与乙肝和丙肝感染者共同生活、工作、学习不会感染。 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可结婚、生育。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配偶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建议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最好在婚前注射乙肝疫苗。 3、我国已经明确取消了入学、就业乙肝体检项目。 四、综合

病毒基础知识讲座[2]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自从1898年贝杰林克(Beijerinek)首次提出“病毒”的概念以来,已经过去 100 多年时间。病毒的种类由最初的几十种、几百种,发展到今天的4000 多种, 为了使如此多的病毒种类能够得到科学的命名和分类,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n ternatio nal Comittee on Taxo nomy of Viruses, ICTV)已提出和多次修订了病毒的命名和分类原则,并且建立了由目、科(亚科)、属和种分类阶元构成的病毒分类系统。目前病毒分类学这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已开始走向完善和逐渐成熟起来。 一、病毒的命名与分类系统进展概况 病毒分类学是随着病毒学尤其是分子病毒学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并逐渐走向成熟。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大事记 1937年Levaditi 和Lepine 就曾根据病毒对组织的亲和性进行分类。 1948年Holmes 提出根据病毒所引起的宿主症状的分类方案。 1950年第五届国际微生物学会提出了有关病毒分类的8项原则。 1963年国际微生物命名委员会病毒分会根据安德鲁斯(Andrewes)提出的分类建 议提出了新的8 项分类原则: ①核酸的类型、结构和分子量; ②病毒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③病毒粒子的结构; ④病毒粒子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的敏感性; ⑤血清学性质和抗原关系; ⑥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的繁殖特性; ⑦对除脂溶剂以外的理化因子的敏感性; ⑧流行病学的特征。 1966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微生物学会上成立了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Nomenclature of Viruses, ICNV),并通过了上述新的8 项分类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