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成败归因训练四阶段

成败归因训练四阶段

成败归因训练四阶段

摘要:

一、引言

二、成败归因训练的概念与意义

三、成败归因训练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认知阶段

2.第二阶段:情绪反应阶段

3.第三阶段:寻找解决方法阶段

4.第四阶段:实施行动阶段

四、成败归因训练在各领域的应用

五、结论

正文:

成败归因训练是指通过对个体成败经历的分析,帮助个体形成正确归因的过程。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成败归因训练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分别为认知阶段、情绪反应阶段、寻找解决方法阶段和实施行动阶段。

在认知阶段,个体需要对成败经历进行深入思考,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明确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这有助于个体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避免过度自信或自卑。

在情绪反应阶段,个体需要面对和处理自己在成败经历中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如失落、愤怒、焦虑等。通过正确处理这些情绪,个体可以更好地应对挫

折,增强心理韧性。

在寻找解决方法阶段,个体需要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出发,寻找改进自己行为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方法。这需要个体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以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在实施行动阶段,个体需要将所设计的解决方案付诸实践,以实际行动来检验和改进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在这一阶段,个体需要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和自律精神,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

成败归因训练在教育、心理、职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通过成败归因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在心理领域,成败归因训练有助于个体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在职业领域,成败归因训练可以帮助员工正确看待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提高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发展水平。

总之,成败归因训练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对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成败归因训练四阶段

成败归因训练四阶段 摘要: 一、引言 二、成败归因训练的概念与意义 三、成败归因训练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认知阶段 2.第二阶段:情绪反应阶段 3.第三阶段:寻找解决方法阶段 4.第四阶段:实施行动阶段 四、成败归因训练在各领域的应用 五、结论 正文: 成败归因训练是指通过对个体成败经历的分析,帮助个体形成正确归因的过程。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成败归因训练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分别为认知阶段、情绪反应阶段、寻找解决方法阶段和实施行动阶段。 在认知阶段,个体需要对成败经历进行深入思考,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明确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这有助于个体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避免过度自信或自卑。 在情绪反应阶段,个体需要面对和处理自己在成败经历中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如失落、愤怒、焦虑等。通过正确处理这些情绪,个体可以更好地应对挫

折,增强心理韧性。 在寻找解决方法阶段,个体需要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出发,寻找改进自己行为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方法。这需要个体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以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在实施行动阶段,个体需要将所设计的解决方案付诸实践,以实际行动来检验和改进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在这一阶段,个体需要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和自律精神,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 成败归因训练在教育、心理、职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通过成败归因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在心理领域,成败归因训练有助于个体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在职业领域,成败归因训练可以帮助员工正确看待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提高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发展水平。 总之,成败归因训练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对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成败归因训练四阶段

成败归因训练四阶段 摘要: 1.成败归因训练的概念和背景 2.成败归因训练的四个阶段 3.四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4.应用成败归因训练的实际案例 5.成败归因训练的效果和意义 正文: 成败归因训练是一种帮助人们理解和分析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训练方法,它源自心理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职业培训和自我提升等方面。该训练通过引导人们认识和分析自己行为成败的原因,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行为效果。 成败归因训练一般包括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作用。第一阶段是归因信念阶段,主要是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成败归因信念,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成败并非完全由运气、环境或能力等单一因素决定,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阶段是归因分析阶段,主要是帮助人们分析自己行为的成败原因,让他们明确哪些因素是对他们行为结果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第三阶段是策略调整阶段,主要是帮助人们根据归因分析的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以便在下一次的行为中取得更好的结果。第四阶段是行为实施阶段,主要是帮助人们将调整后的策略实施到具体的行为中,以期取得更好的行为效果。

以一名高考生为例,他可以通过成败归因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在归因信念阶段,他可以认识到高考的成功或失败并非完全由他的智力水平决定,而是由他的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在归因分析阶段,他可以分析自己在过去的学习中哪些因素是对他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比如是否足够的努力、是否选择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在策略调整阶段,他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比如增加学习时间,更换学习方法等。在行为实施阶段,他可以将调整后的策略实施到具体的学习中,以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积极归因练习

团辅名称:做最好的自己 团辅目标: 1、教师了解常见的归因类型和自己的归因方式,初步认识什么是积极归因。 2、引导教师领悟积极归因的重要性和消极归因的危害,培养教师积极归因的意识。 3、提高团体成员的归因能力。 理论依据: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团辅时间:120分钟 团辅规模:12人 第一阶段:最佳拍档 领导者是先将色卡纸截成正方形、三角形或圆形等形状,再将其裁成两半,让成员自由抽取卡纸,并找到拿着与自己同一性状色纸的伙伴,完成组合后,将色纸贴在宝丽板之上,在纸上写上两个人的名字,两个人交谈5分钟,互相认识对方,并交换对方重要的个人信息,每一配对轮流在团体中互相介绍对方,是团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互相认识。

领导者说明团体活动目标、内容及进行方式,适当回应成员对团体的一些疑问。 第二阶段:成功树大观园 1、给每位成员一张画有一棵树的纸 2、邀请成员将能想起来的所有自认为成功的事情,无论大事小事,以苹果的方式画在树上,有多少成功的事情就画多少苹果,小成功画小苹果,大成功画大苹果。 3、邀请成员简单介绍自己所画苹果的意义,分享画苹果的感受,领导者鼓励其他成员给与积极反馈。 4、邀请成员绕圈发言,大声说出:我们真棒,我们真的很棒。 5、让成员在每棵树下连一树根,在数根下写出导致这个成功苹果的原因。 6、四人一组讨论所罗列原因的类型,每个小组派代表总结,陈述积极归隐和消极归因。 7、领导者对原因的类型进行总结,陈述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 8、让成员从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的角度重新对自己的成功原因进行分类,看哪种类型归因更多一些。 9、领导者总结,引导成员进入下一个活动。

第三阶段:魔镜 1、心理游戏:汪洋中的一条船,领导者在中间放上在一张报纸,说明这是汪洋中的一条船,成员是船上的人,无论用什么方式,每个人都应站在纸上,否则算淹死。成员合作完成任务后,再将报纸对折,要求成员再次站在报纸上,之后再对折,如此反复下去,直至领导者认为完成任务为止。 2、成员两两一组,一为甲,二为乙。 3、甲就刚才的表现(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乙站在甲的对面,充当甲的镜子,反映甲归因的样子。 4、甲乙互换角色 5、领导者引导成员讨论一下问题:(1)在镜子中,你看到的自 己的归因时的表情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受?你当时做的是积极归 因还是消极归因?(2)你觉得你的归因方式对你今后做事的努力程度、自我评价、情绪、期望以及对待困难的态度影响吗?如果有,其影响如何?(3)在这两种归因方式的碰撞中,你觉得自己归因方式的合理或不合理在哪里? 6、领导这对讨论结果做出总结。 第四阶段:自我寻宝

学习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

学习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

成败归因训练四阶段

成败归因训练四阶段 (最新版) 目录 1.引言:成败归因训练的重要性 2.第一阶段:无归因训练 3.第二阶段:单向归因训练 4.第三阶段:双向归因训练 5.第四阶段:多向归因训练 6.总结:成败归因训练的应用和意义 正文 成败归因训练是一种帮助人们分析和理解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 因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职业训练和人际关系等领域,因为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在成败归因训练中,人们会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无归因训练、单向归因训练、双向归因训练和多向归因训练。 在第一阶段,无归因训练中,人们不会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任何归因。他们可能认为成功或失败是偶然发生的,或者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而不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这种阶段的人往往无法从自己的成功或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无法通过自我反思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第二阶段,单向归因训练中,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自己的结果产生影响。他们可能会过于强调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程度,而忽视了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这种阶段的人可能会过于自信或自我批评,而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客观的评价。 在第三阶段,双向归因训练中,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结果不仅受到自己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他们能够从成功或失败中找到

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也能够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种阶段的人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第四阶段,多向归因训练中,人们不仅能够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和外部环境,还能够考虑到其他可能的因素,比如运气、他人的行为等。这种阶段的人能够从多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自己的行为结果,从而更加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的来说,成败归因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高的工具。通过这个训练,人们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成败归因训练四阶段

成败归因训练四阶段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引言:成败归因训练的重要性 2.第一阶段:归因训练的基础理解 3.第二阶段:归因训练的实践应用 4.第三阶段:归因训练的深度探索 5.第四阶段:归因训练的持续提升 6.结论:成败归因训练四阶段的总结 正文 成败归因训练是一种针对个体在面对成功和失败时的心理反应和思 考方式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从而提高自信心、增强抗压能力,以及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在实施成败归因训练时,通常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首先,第一阶段是归因训练的基础理解。在这一阶段,训练者需要了解成败归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这包括了解归因的定义、类型(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维度(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等。此外,还 需要了解如何进行归因训练,例如如何引导个体进行自我反思,如何分析和解释归因等。 其次,第二阶段是归因训练的实践应用。在这一阶段,训练者需要将所学的归因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情境中。这包括帮助个体分析和解释自己在过去和现在的成功和失败,以及如何根据归因分析结果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动计划。 然后,第三阶段是归因训练的深度探索。在这一阶段,训练者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归因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情况和问题。

这包括了解归因训练的局限性,如何避免归因偏差,如何处理复杂的归因问题等。 最后,第四阶段是归因训练的持续提升。在这一阶段,训练者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归因训练方法和技巧,以便更好地满足个体的需求和期望。这包括学习新的归因理论和方法,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总的来说,成败归因训练是一个系统性和持续性的过程,需要训练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度的专业素养。

体育运动中的归因训练的具体方法

体育运动中的归因训练的具体方法 引言: 归因训练是一种帮助运动员理解自身表现的方法,通过分析运动成绩和结果,运动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而提高自己的表现。本文将介绍体育运动中的归因训练的具体方法。 一、内部归因方法 内部归因方法是指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个体内部的因素,如技术水平、体力、意志力等。在训练中,运动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内部归因的训练: 1. 自我评价: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后,可以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分析自己的技术水平、体力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通过自我评价,运动员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提高。 2. 观察他人:运动员可以观察其他成功的运动员,分析他们的技术和训练方法,从中学习和借鉴经验。通过观察他人,运动员可以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并找到提高的方向。 3. 高要求训练:在训练中,运动员可以给自己设定更高的要求,通过挑战自己的极限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体力。通过不断超越自己的能力,运动员可以增强内部归因意识,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带来

成功。 二、外部归因方法 外部归因方法是指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外部环境因素,如比赛场地、裁判、运气等。在训练中,运动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外部归因的训练: 1. 环境模拟:在训练中,运动员可以创造逼真的比赛环境,模拟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难题。通过逼真的环境模拟,运动员可以提前适应比赛的压力和环境,从而减少外部因素对自己表现的影响。 2. 心理准备:在比赛前,运动员可以进行心理准备训练,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降低对外部环境因素的敏感度。运动员可以通过冥想、放松训练等方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外部因素的能力。 3. 团队合作:在团体项目中,运动员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应对外部因素的影响。通过与队友的默契配合和互相支持,运动员可以减少外部因素对自己表现的干扰,提高整个团队的表现。 三、内外结合方法 内外结合方法是指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同时归因于个体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在训练中,运动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内外结合的训练: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由外到内) 1.成就动机的培养 成就动机的训练过程为六个阶段,即意识化-体验化-概念化-练习-迁移-内化。 ①意识化。通过与学生讨论,使其意识到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行为。 ②体验化。通过游戏或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或失败,了解取得成功需掌握的策略。 ③概念化。在体验的基础上理解与成就动机有关的概念。 ④练习。即②和③在操作上的多次重复,使学生实现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结合。 ⑤迁移。将学习的行为策略应用到专门设计的特殊学习场合。 ⑥内化。将取得的成就内化为自身的需要。 2.成败归因的训练 成败归因训练,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①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 ②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特别是要让学生体验到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③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 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3.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①直接经验的获取。一方面,不断成功的经验会建立其稳固的自我效能感,并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另一方面,除能力因素外,还需要关注非能力因素(任务难度、努力程度等),此外,是个体的成败归因方式。 ②间接经验习得。示范者与学习者的一致性程度要高;示范行为真实可靠且难度适中;示范的行为有价值。 ③开展说服教育。选择在学生心目中有地位、受尊重的人;说服要有可信度;用学生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来支持说理。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由内到外) 1.外部动机的激发 ①设置具体、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②及时反馈学习结果。 ③进行积极的、有针对性的评价。 2.内部动机的激发 ①创设问题情境。 ②竞争与合作。 ③学习迁移。 3.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交替、转化 ①创设外部条件以激发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 ②有目的、有计划培养内部学习动机。

归因训练的方法

归因训练的方法 摘要: 一、归因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 1.归因训练定义 2.归因训练在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二、归因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1.外部归因法 2.内部归因法 3.稳定性归因法 4.不稳定性归因法 5.综合性归因法 三、归因训练的实际应用 1.自我提升 2.解决问题 3.增进人际关系 四、归因训练的实践建议与注意事项 1.了解自身归因风格 2.培养积极归因习惯 3.调整不合理归因 4.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5.保持开放与谦逊心态

正文: 归因训练是一种通过调整个体对事件结果的归因方式,以提高自我认识、解决问题和提升人际关系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事件的成功或失败往往会产生各种归因,这些归因会对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掌握归因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对于个人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归因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 1.归因训练定义 归因训练是指通过有意识地调整个体对事件结果的归因方式,以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归因训练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2.归因训练在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归因训练在个人成长方面,可以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提升。在人际关系方面,归因训练有助于个体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在心理健康方面,归因训练可以帮助个体调整心态,避免因为不合理归因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从而保持心理平衡。 二、归因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1.外部归因法 外部归因法是指将事件结果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环境等。这种归因方式可以帮助个体保持积极心态,不过分强调个人的成败得失。 2.内部归因法

初三学生学业成败正确归因心理辅导方案

活动程序: 一、暖身与分组 《说字成组》(游戏中播放《西班牙斗牛士》,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分好组,避免学生产生分组障碍和阻抗) 将全班学生分成每3 个人一组,每组学生围成一个圈。 同学们都是九年级学生了,平时学习很紧张,今天我们趁这个机会来放松一下心情。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说字成组”。 说游戏规则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哨子的声音。 教师一边吹哨子,一边带领大家做拍手掌的动作,当哨声停止时,大家必须同时停止动作。重复几次,让学生熟悉哨子的声音。 游戏规则是:教师一次说一句话或是一个词,学生根据老师所说的话的字数进行分组,听到几个字就必须几个人组成一组。例如我说“天气真好”,你们必须组成四人一组;如果我说“一只猫”,你们就要每三人组成一组。 分组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我说词语之后你们可以立即行动,然后我会吹哨示意分组时间,如果哨声停止,即使没有找到同伴也必须停止动作。没有按要求完成分组的人要表演一个节目。节目可以自己选:笑话,歌曲、脑筋急转弯、学动物肢体动作或叫声都可以。 游戏规则都明白了吗? 准备词语:“你们真可爱”、“一只小鸟”、“笑一笑”、“你做得很好”、“和对面的人握手”、“做游戏真高兴”、“原地跳一跳”、“花儿朵朵”、“太好了”。 教师掌握好节奏可以多来几轮。最后教师根据之前计划好的人数将学生分好组。 我们就按照每组三人围坐在一个桌前。 二、活动实施 1.看情景剧表演,并完成《学业成败归因表》的填写。 情景剧表演《期中考试后和期末考试后》 (表演目的:使学生能直观看到学习成败归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同学们,我们一生中会有很多成功或失败,特别是现在我们即将面对中考。学习的成功和失败,不同的学生可能采取不同的态度:有些学生倾向于把成败归咎于是否努力,并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调整努力程度;有些学生倾向于把成败归结于自己是否足够聪明,这些学生容易把失败看做是愚笨的证据,认为努力也于

成败归因的三个维度

成败归因的三个维度 成败归因理论当中的六因素包括: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三维度包括: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制性。 一、六因素,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海德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内部。维纳在海德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以下四个因素需要重点学习。 1、能力: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在学习活动中通常理解为智力,例如认为自己考好的原因是自己很聪明。 2、努力程度: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指个体进行某项活动时是否尽力,例如认为自己没考好是因为没有认真学习。 3、工作难度: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如认为自己没考好是因为这次考试题太难了。 4、运气: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例如认为这次考试考好是因为考题都是前一天复习到的。 二、三阶段,除此之外,三个维度本身也是需要学习记忆的知识点。 1、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在此维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部,其他各项则属于外部。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

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维度上,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随情境改变的,比较稳定。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 3、可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维度上,只有努力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属于不可控因素。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特将三维度与六因素的对应关系整理如下。 三、归因指导,一个学生若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能力(聪明),就容易变得骄傲、自满,失去学习的动力。若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因为能力(笨),就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而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努力,就会获得自信,之后会更加努力。若把失败归因为努力因素(没有认真学习),则会感到羞愧,进而努力学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在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时,可以根据一些实际的实例进行理解性学习,做好各个因素的辨别和区分。

心理学 六七章

第六章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的含义: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构成。1学习需要是主体一种追求学习成就的倾向,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学习愿望和学习意向,是驱动个体学习的根本动力,是学习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2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但两者不能等同。学习期待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应。个体能否最终产生学习动机和行为,还需要外部条件,即诱因(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学习期待则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主体去达到学习目标。 学习动机的类型:1直接近景性动机(和学习活动直接相关)和间接远景性动机(和社会意义个人前途相关)2内部动机(内在需要)和外部动机(外部诱因)3普遍型学习动机和偏重型学习动机(布罗菲提出,学习动机来自兴趣,价值观等心理因素vs学习动机受学业成败,师生关系影响)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他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心理学研究表明,不仅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有效进行学习的前提,但是学习动机的巩固和发展又依赖于学习效果。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表现为学习动机成分与类型以及学习动机系统结构的多样化。(类型:报答性和副属性;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事业成就)(主导性学习动机:求知探索,友情交往,成就建树,自尊自主)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随着年纪的升高,大学生的直接性学习动机逐渐减弱,间接性学习动机逐渐增强3学习动机的社会化4学习动机的职业性

归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归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动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人们通过归因来预测、评价人们的行为,以便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随着个体的发展成熟,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会形成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我们把它称为归因风格(attributionetylc)。归因风格一旦形成,就会对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社会认知、人际关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有关归因的理论 维纳(B.Weiner)在研究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时认为,人们往往会从内在和外在的方面进行归因,同时还要考虑原因的稳定性与否。他把个体的成败归因分为四种类型: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个体把自己的成败归于何种类型,对其将来的行为会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原因(能力、努力)会使人产生满足和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羞耻和沮丧;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容易或0自力强),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难或能力差),会降低以后工作的积极性。 (一)归因风格 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作出怎样的解释。归因风格具有个性的特点。归因风格包括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整体—局部、可控制—不可控制四个维度。归因风格一旦形成,会影响人们对事件的判断和对他人及自己的评价。归因风格不同,造成个体对外界环境和自身的认识不同,而这种认识和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密切相关的。研究认为,对正、负性事件的归因是相互独立的,特别是把负性事件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整体的因素比把正性事件归因于外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分析与训练】高校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特点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分析与训练】高校学生学业成 败归因的特点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分析与训练】高校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特点教师总希望学生用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取得令家长和教师都满意的成绩,然而现实却不尽如意。学生的学习问题层出不穷,诸如“我为什么数学成绩总是上不去”、“我尽了努力,为什么还是得不到好成绩”、“别人都学得好,我却学不好,是不是自己太笨”、“我总觉得自己已努力到尽头了,以后不知该怎么办才能取得好成绩”等问题屡见不鲜,这类问题实际上是关于学生学业成败的归因问题。 了解学生对学业成败归因的倾向,其实质还在于能够使教育者掌握学生归因中积极的与消极的因素对其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业期望及学习中的情感反应的影响,从而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来消除学生已形成的不恰当的、消极的归因对学习的负作用。归因训练尤其对那些自认为能力差(实际上是努力不足)的“差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大有帮助。 归因训练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同时要掌握相应的训练要领和一些特殊的训练方法才能实现。 一、归因训练的准备 首先,教师要树立明确的归因训练的意识。教师应认识到,归因训练的效果重在平时的日积月累,而非朝夕之功,更不会一蹴而就,最好在学生出现消极归因倾向之初及时纠正,善于引导并抓紧训练,这样做往往比问题严重时再进行大规模的训练更能奏效。 其次,控制来自教师方面对学生归因的负面影响尤为关键。“控制”主要包括:消除教师对男女生、好差生的归因偏差,恰当使用教学中的奖惩方式,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的难度,巧妙设计学习任务的目标结构等等。

教师对男女生在成败归因上的看法对女生是不利的,教师应把对女生“能力”评价的忽视调整过来,从有利于女生的能力发展与自信心的建立人手,给男女生平等的起点。同时,教师还应当有意识地改变自己对“差生”的看法。有研究表明,教师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和不喜欢的学生归因不一样。当喜欢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常归因于他的能力,成绩不理想时,却归因于考试难度、偶然因素等外部原因;当不喜欢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多归于外部原因,成绩不理想时,则归因于没有能力。总之,教师总认为好学生的成功是内部原因造成的,而“差生”的失败是内部原因造成的。事实上,教师对“差生”的归因有时会存在一种明显的归因偏差,这对提高“差生”学习积极性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教师在运用归因理论引导学生时,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还应该注意防止自己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所存在的各种偏差。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而且还可以借助其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其中,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的难度使之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归因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若学习任务过难,学生势必会重复体验失败,感到努力无望,能力太差;而若学习任务过于简单、轻松,学生容易因成功而沾沾自喜,轻而易举的成功往往使学生忘记努力的作用,误认为自己能力强,不努力也能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习任务难度的把关十分重要,要力争使学生既感到力所能及,又要付出个人的艰苦努力方能取得好成绩,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之前,还应当巧妙地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的目标结构(学习成绩的评定和奖励方式)。因为研究表明,不同的目标结构,对于学生归因倾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知发展有着十分不同的影响。如集体型目标结构下,成绩不够好的学生显著提高了自我价值,但在学习失败时容易产生消极的评价和情感;个人型目标结构中学生更多作出“努力”归因,学习成绩的信息对于自我评价的作用比较突出;竞争型目标结构提高了成果的价值,但促使学生更

教师资格证考试_成败归因理论

教师资格证考试: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最早的提出者是海德。指出一个人取得成功或失败时,把行为的原因或者归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人内部。在海德研究的基础上,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三维度六因素。后者的成败归因理论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是我们需要重要备考点之一,可作为单选题也可是材料分析题。在本文中,将带领大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维纳三维度分别是内部与外部归因、稳定与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和不可控归因;六因素分别是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在这里需要我们重点掌握的是六因素中的前四个。在考试过程中有三种类型,单选题我们要能够把前四个因素和三个维度对应起来。例:①能力三维度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或者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是哪个因素------能力;②小明认为这次考试之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因为题目简单,请问小明把成功归因与什么因素-------任务难度;③材料分析的形式通过案例的描述后让我们回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根据以上考点我们需要掌握一下概念: 1. 内外性维度: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个体内部还是的因素,天资、能力、心境、努力等因素都是由个体本身的力量决定的,是内部原因;而任务难度、运气、教师偏见、别人帮助等则是有个体外部的力量决定的,是外部原因。 2. 稳定与非稳定性维度:作为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能力、任务难度等因素是稳定的,心境、运气和一时努力因素是不稳定的。 3.可控与不可控性维度: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或他人所支配或驾驭。如努力、教师偏见、别人帮助是可控的,而天资、心境、任务难度和机遇是难以控制或不可控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