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池塘养鱼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池塘养鱼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池塘养鱼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池塘养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它不仅能够提供人们丰富的鱼类资源,还能够美化环境。但要想成功养鱼,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方法。

选择合适的池塘是养鱼的基础。池塘的选址要避免阳光直射和强风吹袭,同时要保证水源充足。池塘的大小应根据养殖的鱼种和数量来确定,一般来说,每亩池塘可养殖500-1000尾鱼。

准备好池塘的基础设施。首先是清理池塘底泥,将污泥清除干净,以保证水质清澈。然后是加固池塘边坡,防止坡面坍塌。同时,还要建造好鱼塘渔具,如网箱、钓网等,以便于捕鱼和管理。

然后,选择合适的鱼种进行养殖。常见的池塘养鱼鱼种有草鱼、鲤鱼、鳜鱼等。在选择鱼种时,要考虑当地的水质、水温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应能力强的鱼种。同时,还要考虑市场需求,选择有市场竞争力的鱼种。

接下来是科学投放种苗。在投放种苗前,要先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病菌和寄生虫。然后,根据池塘的大小和鱼的数量,合理分批次投放种苗,以免造成鱼群过度拥挤。投放种苗后,要及时检查池塘水质,保持适宜的水温和酸碱度。

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饲养管理。首先是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根据鱼

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合的饲料,并合理投喂,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其次是定期清理池塘,清除杂草和死亡鱼类,保持水质清洁。还要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最后是合理的收获和销售。在鱼的生长周期结束时,可以进行定期的集中收获。在收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和混养,保证鱼的品质。收获后,可以选择直接销售或加工销售,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池塘养鱼虽然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但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就能够顺利开展养殖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到想要从事池塘养鱼的朋友们,让大家能够在池塘中养出健康、美味的鱼类。

池塘养殖

1.食性:指鱼类在种的演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而形成的一种特性,包括食物组成和摄食方式 2.孵化:指受精卵从胚胎发育到孵化出鱼苗为止的过程 3、闷散:指鱼类繁殖产卵的一种方式,主要是指鱼类在水下产卵 4、清水下塘:指鱼苗下塘前3~4天放水,但不施肥,培养水质,鱼苗下塘后立即投喂豆浆等有机肥料的一种鱼苗下塘方式 5、鱼池补偿深度: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量与浮游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量相等的水体深度。 6、亲鱼:指已经达到性成熟,并可用于人工繁殖的鱼 7、腐屑:在静养鱼池鱼富营养化水体中,由于外来有机物的大量进入,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碎屑,这些附生大量微生物的有机碎屑就叫腐屑 8、鱼产力:是指水体保证鱼类再生长速度的一种性能 9、分批产卵:是指由于卵巢发育不同步,人工催产后,强化培育,处于Ⅲ期的卵快速增长,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展到第Ⅳ期和Ⅳ期末,进行下一次催产 10. 粗放养殖:指对养殖水体既不投饵,又不施肥,只投放鱼种,因而产量较低、效益较差的养殖方式。例如:水库、湖泊大水面的养殖。 11. 池塘物质循环:池塘中的无机盐类通过食物链的方式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而动植物的代谢产物或死亡尸体,又通过氧化分解逐步转化为无机物,如此循环的过程叫池塘物质循环。 12. 鱼产量:单位面积池塘水体在一定时间内能产生的鱼类生物量 13. 鱼巢:鱼卵附着的物质多采用水草,水中杨柳根须、棕榈皮等纤细多枝,在水中易散开而不易腐败的材料制成。 14. 卵巢成熟系数:指性成熟亲鱼的卵巢重量占其净体重的百分数 15. 投饲率:指投喂饵料的重量占被投喂鱼重量的百分数 16. 乌仔:指鱼苗经过一段时间培育,体长达1.5~2.0cm的稚鱼。 17. 混合营养阶段:在鱼苗培育过程中,鱼苗即以其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又摄食外界食物的阶段 18. 鱼溜:鱼溜为稻田养鱼不可缺少的设施,一般能在稻田中央或边缘开挖一个面积占稻田1~2%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水体(水深在1~1.5)左右 19.投饵四定:在投饵过程中关键技术,具有指定时、定质、定位、定量 20.池塘:天然形成或人工挖的面积适中,水深适宜的小型静水水体 21.鱼苗:指受精卵经胚胎发育形成的仔鱼 22.夏花:鱼苗经15~20天的培育,体长达3cm左右的幼鱼 24.透明度:光线透入水的深度 25.剂量:能够促使亲鱼发情产卵的最低催产剂用量 26.精养: 投饵、施肥并重,投入人力、。物力较弱,注重管理,产量较高的养殖方式27.浮头:指池塘中浮氧容量不足,鱼类被迫到露出水面吞食空气的现象 29. 池塘养鱼:在天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池塘中,进行投饵、施肥、人工养殖经济鱼类的养殖方法。 30. 健康养殖:即保证养殖水体得到改善,消灭病原体,增加抵抗力,加强人为管理,提高饲料品质的一种养殖方法。 31. 鱼类人工繁殖:在人为控制下,鱼类性成熟后,通过人工方法使亲鱼产卵、受精到孵化出鱼苗的全过程。 32. 效应时间;指亲鱼注射催情剂到亲鱼发情产卵所需要的时间。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是农村养鱼最常见的养殖方式,池塘养鱼具有投资小,收益大,水体环境易掌控,适合家庭养殖的优点。但是池塘养鱼管理不简单,防备病害、或者是池塘水质老化、排灌水都是难点,下面一起学习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步:清塘消毒 疏通灌水和排水的渠道,还要清理池塘里的淤泥,可能比较多,需要只留20多厘米的泥。一亩池塘使用200斤生石灰消毒,保持2米深的水,一周以后清洗洁净,没有药发挥作用了,才能放养鱼。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漂白粉消毒。(实在用量以现场为准) 第二步,良好水质的保持 水草太多,池塘里空气太差,有些东西腐烂了,影响池塘的水质。所以必需要清理过多水草,或者是水藻、有些水藻会散发有害物质,所以发觉就要去掉。少量浮萍可以遮阴,但是太多了,对鱼生长不好有些水藻污染水源,会造成水质变成酸性 第三步:病害防备 鱼在高温的夏季和气温忽高忽低的秋季简单发病,所以高温期在池塘半个月就要撒一次石灰,一亩是20斤。使用菌毒克进行消毒。对于喂食用具也要用粉剂虾便利。有时候肠胃病流行,可以饲料拌服虾便利来治疗肠炎疾病。 池塘为什么会缺氧? 气温高:气温高其实也是会导致池塘缺氧的,温度高了空气里面的氧气就不简单融入水里面,而鱼则会由于高温加大氧气的消耗,这一高一低,池塘自然就会缺氧了。这时候一方面加深池塘水深,另一方面则可以采纳增氧机器,其次加快换水的频率,让源源不绝的活水来增添池塘的含氧量,这样保证性更高一些。 养殖密度大:养殖密度也是导致缺氧的原因之一,一些养殖户会过分的努力探求养殖密度,以求养殖效益高,这样做养殖数量是上去了,但是氧气消耗也上去了,原来堪堪够用的氧气自然就不足

池塘养鱼技巧

池塘养鱼技巧 池塘养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它不仅可以提供新鲜的鱼类食材,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然而,要想成功养鱼,需要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本文将介绍几种池塘养鱼的技巧,帮助养鱼爱好者们提高养殖效果。 选择合适的鱼种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鱼种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和养殖要求,因此在选择鱼种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养殖条件和需求。比如,常见的草鱼、鲤鱼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适合养殖初学者;而黑鱼、罗非鱼则对水质要求较高,适合有一定经验的养殖者。选择合适的鱼种可以提高养殖的成功率。 保持水质清洁也是养鱼的重要环节。水质直接关系到鱼的健康和生长,因此养鱼者要定期检测水质,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保持水质清洁的方法有多种,如定期更换水源、增加过滤设备、控制饲料投喂量等。此外,还可以加入一些水草和活性炭等材料,以吸附池塘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质的清洁度。 第三,饲料的选择和投喂也是养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同的鱼种对饲料的要求不同,因此在选择饲料时要根据鱼的需求进行选择。一般来说,鱼类主要以蛋白质为主食,因此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适中。同时,投喂的时间和量要有规律,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恶化和鱼类生长不良。此外,可以根据鱼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相应

的添加剂,如促进生长的饲料添加剂、增强免疫力的添加剂等。 第四,合理管理鱼群数量也是养鱼的关键。池塘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鱼的数量过多,会导致水质恶化和鱼类生长受限。因此,养鱼者要根据池塘的大小和鱼的生长速度,合理控制鱼的数量。可以通过定期捕捞、淘汰弱小个体、定期清理池底等方法来管理鱼群数量,保持池塘的生态平衡。 定期检查和防病是池塘养鱼的重要环节。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鱼类常见的疾病有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等,可以通过添加药物、调整水质等方式进行防治。此外,定期清理池底的杂物和死鱼也是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池塘养鱼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鱼种、保持水质清洁、合理投喂饲料、管理鱼群数量以及定期检查和防病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提高养鱼的成功率,获得丰收的果实。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广大养鱼爱好者们有所帮助。

池塘养鱼技术大全

池塘养鱼技术大全 一、池塘养鱼设施的安排 1、撇洪沟。位于山岗,丘陵、平原地区的池塘,多数靠周围集雨面积的雨水汇注,在多雨或大雨季节,往往雨水大量注入池塘,由于水流交换频繁,水常混浊而清瘦,在久晴少雨季节,施药(防病治虫)后,适逢雨水,残余农药流入池中,常使鱼中毒死亡。这是部分地区农村养鱼产量不高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类池塘来水的一方,应加高塘堤,在周围挖撇洪、撇毒水沟,以便将多余的水和有毒农药雨水撇开。 2、进水设备。凡以江河,湖泊、水库、溪流作水源的池塘,**好安装进水管和过滤网。 进水管可以用水泥管、陶瓷管、废旧铁管等制作。管子应安装在塘堤上,使水跌灌进塘,或先跌落在管下石板或木板上,尽量使水扩大同空气的接触,吸收更多的氧气。

直接引用江河或溪流的水流入塘,就要在引水渠道上安装水闸以调节水流。 引入鱼塘的水**好经过简易过滤,以阻止害鱼、非养殖小杂鱼、枝叶杂物等随水入塘, 并防止鱼逆水逃亡。 3、排水设备。为了控制水位、农田灌溉、干塘清整,池塘都应有排水设备。适用于池塘的排水管有下面几种式样: 溢流式排水管,当水位超过溢流管口就自动排出,不会漫越池堤。溢流口上设拦网防止逃鱼。下面设连通底管,用于排水干池。 虹吸式排水管:适用于地势有一定落差的小坑小凼。用一根橡皮管作虹吸管,管的一端放入塘底,另一端沿池埂放置池外低于池底的地方,将管子灌满水,两端同时松开,水自然向低处流。 升降式排水管,在塘的深水部位的池埂下安装排水管,在管口上套上能活动的塑料管或橡皮管,管口缚在木桩上,水位可随意升降调节。 4、拦鱼栅:鱼塘无论采用哪种排水设备,都要有防止鱼类逃跑的拦鱼栅。它的构造因水的流速,流量和鱼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各种排水管的管口上面可加球形、弧形等过水不过鱼的设备。对池埂安有水闸的排水口,要安装“v”形拦鱼栅。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一、技术概述 农村池塘养鱼是指在农村里建设池塘养殖鱼。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而且可以改善环境,使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养殖池塘的技术有很多,其中包括池塘的建设技术、水质管理技术、育苗技术、饲料养殖技术以及有关的经济管理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农村池塘养鱼的基本技术。 二、建设技术 1、选址 选择养殖池塘的好地点很重要。要选择水位稳定的地点,以减少水位波动带来的损失。地点应到土地清淤,使养殖池塘保持活泼。 2、建池 建池时,要考虑池体形状、池塘深度、池体护坡等要素。池体形状多用正方形、长方形和圆柱立方,以适合池塘的大小。池塘深度一般在1-3米之间,池体护坡要宽且浅,使池体不易塌陷。 3、渗滤 为保证池塘水质,必须设置渗滤设施,以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三、水质管理技术 1、水质的检测

池塘水质的检测是农村池塘养鱼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养殖者及时检测水质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维护池塘水质。 2、水质的管理 管理池塘水质,除定期检测外,还要从控制池塘养鱼的密度、定期打捞污水处理以及排污等方面着手。 四、育苗技术 1、选择鱼种 在选择鱼种时,要根据池塘水质及温度条件,选择适宜的鱼种,以及合理的组合,使池塘水质得到最佳的维护。 2、育苗保护 将苗鱼放入池塘之前,要对苗鱼进行预先护理,给予育苗期的保护和营养补给,以确保鱼苗正常发育。 五、养殖技术 1、饲料 饲料是池塘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饲料,使鱼类得到最佳的营养。 2、投喂 饲料要及时、及时和分配合理地投喂,使鱼类得到充足的营养,并避免饲料浪费。 3、补水 因为鱼类会损耗池塘水分,因此定期补水是必须的,以保持水的流动性和水质的稳定性。

鱼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鱼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英文回答: Fish pond farming is a popular method of raising fish for personal consumption or commercial purposes. It involves creating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where fish can grow and thrive.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raise fish in a pond, 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hat can be employed. Firstly, it is important to choose the right location for the fish pond. The pond should be situated in an area that receives adequate sunlight and has good water quality. It should also be protected from strong winds and excessive rainfall. Additionally, the pond should have a reliable source of water supply, such as a well or a nearby stream. Once the location is chosen, the next step is to prepare the pond. This involves clearing the area of any debris or vegetation, and ensuring that the pond is

小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小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小池塘养鱼是一项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它不仅能带来观赏的乐趣,还可以提供新鲜的水产品。然而,要想在小池塘里成功养鱼,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池塘的选址和设计至关重要。选择一个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池塘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和鱼的种类来确定,同时要考虑池塘的深度,以确保鱼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在设计池塘时,要合理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以便于水的管理和调节。 其次,池塘的水质管理也是关键。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因此,要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在安全范围内。同时,要通过添加有益菌、定期换水等方式来调节水质,为鱼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选择鱼种时,要根据池塘的条件和市场需求来选择。一般来说,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的鱼种较为合适。同时,要注意鱼的搭配,避免不同鱼种之间的争斗和相互影响。 饲料管理是养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根据鱼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饲料,确保鱼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要注意饲料的投喂量和频率,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此外,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要定期检查鱼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防治。同时,要加强池塘的卫生管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最后,要合理安排捕捞和销售。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捕捞时间,确保鱼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要关注市场价格信息,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总之,小池塘养鱼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合理的选址和设计、水质管理、鱼种选择、饲料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捕捞和销售等方面的努力,相信你一定能在小池塘里养鱼成功并获得丰收的喜悦。

池塘养鱼学

《池塘养鱼学》 绪论 一、淡水鱼类养殖和池塘养鱼的概念 1、渔业(Fishery,又称水产业)是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生产的事业。依生产对象和方式,渔业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淡水渔业又包括捕捞业、加工业和养殖业等。 2、淡水鱼类养殖是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饲养业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独立性很强的自然科学。 3、池塘一般是指人工修造的,7万m2以内的水面。利用池塘进行养鱼生产和繁育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就是池塘养鱼。 淡水鱼类养殖的类型可分为: (1)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为温水性鱼类养殖、冷水性鱼类养殖和热带性鱼类养殖。 (2)根据养殖水体运动状况分为止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3)根据养殖鱼类的种类分为单养、混养和套养。 (4)根据养殖鱼类的发育阶段分为鱼苗饲养、鱼种饲养、成鱼饲养和亲鱼饲养。(5)按饲养水域的类型分为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拦养鱼和工业化养鱼等。 (6)根据养鱼的措施分为精养、粗养和蓄养(暂养)。 二、池塘养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鱼类是人们生活中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而且具有味鲜、肉细、容易消化等特点,是人们特别喜食的食品。鱼类除了食用之外,还是许多工业和医药业的原料,农牧业的饲料和肥料。 2、池塘养鱼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生产稳定、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渔能养农、渔能促农”,对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意义重大。 3、池塘养鱼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劳动力资源、提高社会就业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4、鱼类出口创汇率高,可成为我国加入WTO后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工农业产品需人民币2.4元创汇1美元。 三、我国及世界池塘养鱼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1、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悠久,始于殷而盛于周,距今已有3200多年。公元前5世纪,越国大夫范蠡总结了群众养鲤的经验,写出了著名的《养鱼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养鱼书籍,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文献之一。我国已用5种文字印刷向世界发行。 到秦汉时代,开始了稻田养鱼和大水面养鱼。 公元618~907年唐代,由单养转到多种鱼混养。 宋代和明代,池塘养鱼由粗养进步到精养。 清朝,对鱼苗的生产、分类以及运输,都作了详细记述。并发展了池塘养鱼和种桑养蚕结合的综合经营。 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渔业发展。 (1)1957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3120kt,淡水鱼产量占1170kt,而其中养鱼产量占560kg,1959年超过5000kt。

池塘养鱼的一些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池塘养鱼的一些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池塘养鱼是指在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静水池中从事的鱼类养殖,又称内塘养鱼。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1、混养和密养 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 将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 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

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 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2、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3、日常管理 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 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 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 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4、综合经营 中国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

池塘养鱼知识

池塘养鱼知识 池塘养鱼是一种古老而又常见的养殖方式,许多人喜欢在自家后院或农田中建立池塘,以供养鱼。这不仅可以提供新鲜的鱼类食材,还可以增加生活乐趣和经济收益。下面将介绍一些池塘养鱼的相关知识,包括池塘选址、池塘建设、鱼类选择、饲养管理等。 一、池塘选址 选择合适的池塘选址是成功养鱼的第一步。池塘应尽量选择平坦、光照充足的地方,避免建在阴暗湿润的低洼地带,以免影响鱼类生长和养殖效果。同时,要考虑水源供应和排水条件,确保池塘内的水质清洁和循环。 二、池塘建设 池塘建设是养鱼的基础,主要包括池塘的规划设计、土方开挖、池塘修建和池塘防渗措施等。池塘的规模和深度应根据养鱼的种类和数量来确定,一般来说,池塘的深度应在1.5米左右,以便鱼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此外,要注意池塘的防渗性能,可采取铺设防渗膜或施工防渗墙等方式防止水渗漏。 三、鱼类选择 在池塘养鱼时,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水质条件的鱼类是至关重要的。常见的池塘养鱼鱼种有鲤鱼、鲫鱼、草鱼、鳜鱼等。不同的鱼种有不同的适应性和生长特点,因此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

鱼种。例如,如果想要追求经济效益,可以选择生长速度较快、肉质优良的鱼种。 四、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池塘养鱼的关键。首先要注意饲料的合理搭配和营养均衡,以满足鱼类的生长需求。其次,要定期清理池塘,清除杂草和污泥,保持池塘的清洁。另外,要注意鱼类的疾病防治,定期检查鱼类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五、收获和销售 在池塘养鱼的过程中,当鱼类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可以进行收获和销售。收获的时机要根据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市场需求来确定,一般来说,鱼类生长到达市场标准尺寸时即可收获。在销售方面,可以选择将鱼类出售给餐馆、超市或个人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加工成鱼制品进行销售。 池塘养鱼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但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就能够获得丰收和满足的成果。通过合理的池塘选址、科学的池塘建设、适宜的鱼类选择和有效的饲养管理,可以实现池塘养鱼的良好效益。希望本文能对池塘养鱼爱好者们有所帮助,让大家在养鱼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水产养殖入门知识

水产养殖入门知识 一、鱼苗:从鱼卵中孵出来的小鱼,体长7-8毫米,称鱼苗或水花。 二、夏花:鱼苗经过20-25天的培育,长成3厘米左右称为夏花。也有把这一阶段分成 1.5-2 厘米的乌子和3厘米的夏花两个培育阶段。 三、一龄鱼种:夏花分塘后至冬天或翌年春天,一般长到10厘米以上称为一龄鱼种。亦称冬片、春片、仔口、新口。 四、二龄鱼种:一龄鱼种再培育一年称二龄鱼种,亦称老口鱼种。 五、水温:指水体的温度,一般用温度计测量,测量位置为水表以下50厘米。 水温是影响鱼类摄食和生长的第一因子。一般来讲,鱼类在1-33°C水温中都能生长,10-15°C 为弱度生长期,15-24C为一般生长期,20-32C为适宜生长期,24-30C为最适生长期;水温超过32C,鱼类摄食明显下降;水温超过33C,鱼类停止生长;水温超过36C,鱼类开始死亡。草鱼在27-30C摄食最旺,低于20C,生长速度明显下降;鲤鱼在23-29C摄食最旺,低于15C生长受到抑制。 水温也是鱼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水温高低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密切的关系。一般病毒和细菌疾病发在水温为25C-30C时传染性最强,32C以上和18C以下时感染减弱。而有些疾病,如水霉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和鱼波豆虫病通常在20C以下发病,属于低温季节流行病。 六、透明度:透明度是用测定萨氏盘(黑白间隔的圆盘)的深度来间接表示光透入水的深浅程度。 其大小取决于水的混浊度(指水中混有的浮游生物和悬浮物所造成的混浊程度)和色度(浮游生物、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盐形成的颜色)。 透明度的测定方法为:将黑白盘缓缓放入水中,当盘上黑白界线模糊时,水面到黑白盘的距离就是它的透明度,单位用“厘米”表示。 在鱼类生长季节,透明度应保持在20-40厘米之间。 七、酸碱度:又称PH值,它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指标,是与水产养殖密切相关的重要水化因子和生态因子。 在常温下,PH V7.0为酸性,PH>7.0为碱性,PH=7.0为中性。 对于水产养殖而言,PH=7.5-8.0的微碱性条件下是大多数鱼类获得稳产、高产较为理想的酸碱度。 在没有外来废水污染的情况下,PH值主要受光照、水温、有机物的含量影响。

池塘养鱼知识

池塘养鱼知识 池塘养鱼的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养鱼行业也需要一些知识来支持。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池塘养鱼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一、池塘养鱼知识——基本概念 1. 鱼类的食性 肉食性:如鲶鱼、鳜鱼等; 杂食性:鲤鱼、鲫鱼、罗非鱼的等; 草食性:草鱼; 滤食性:鲢、鳙鱼。 根据鱼类的食性不同,在池塘养鱼生产中进行合理搭配。 2. 适应水温 根据鱼类适应水温不同可将鱼类分为热带鱼、温水鱼和冷水鱼。 热带鱼:一般适应水温低线为10℃左右,如罗非鱼水温降至12℃时开始死亡,最高适温可达40℃,适应水温为16~40℃,最佳适温28~32℃。 温水鱼:适应水温多为0~32℃,如鲤鱼,当水温达10℃时开始摄食,最佳生长水温为24~30℃。 冷水鱼:适应水温上线在20℃左右,如适应水温为4~20℃,最佳生长水温为12~18℃,当水温超过24℃时停止摄食,容易死亡。 二、池塘养鱼知识——池塘养殖与调控 1. PH值 鱼类最适PH值为7.0~8.5,当PH值<4或>10.6时全部死亡。 PH值<7时,鱼体血液中PH值下降,使血液中的氧分压减少,降低血红蛋白载氧能力,并可直接破坏鳃组织细胞和表皮,导致鱼体质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同时低PH值影响到水体中细菌、藻类的生长繁殖,减少鱼的天然饲料。 当水体中PH值>7时,会影响到水体中的NH3-NH+4离子平衡,增加了具有毒性的非离子氨浓度,对鱼类造成危害,同时会使鱼分泌

大量粘液影响呼吸。 调控:当水体中的PH值小于7时可用生石灰调节,反之PH值高于9时,调节较困难且造价较高,不宜提倡。 2. 溶解氧 1) 溶解氧对鱼类影响 鱼类是用鳃呼吸水体中的溶解氧,当水中溶解氧低于4毫克/升时,鱼类减食量13%;低于3毫克/升时,减少吃食36%;低于2毫克/升时,减少吃食54%;低于1毫克/升时,停食,出现浮头现象,严重时出现泛池。 2) 溶解氧来源 水中溶解氧有两条途径。一是水体浮游植物、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是空气中氧气扩散溶解于水中。在晴天情况下,池塘水体溶氧95%以上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培育好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极其重要。 3) 水体中氧气消耗 水体中耗氧分生物耗氧和化学耗氧,生物耗氧指水体中鱼类、浮游动物等动物呼吸及夜间无光时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呼吸耗氧。 化学耗养指水体中有机质等在细菌作用下氧化分解的耗氧,而往往水体中化学耗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般达耗氧量的72%以上。 4) 增氧措施 a、培育一定量的优质的种类的浮游植物。利用施肥、调控水等措施培育浮游植物达20毫克/升~100毫克/升,并保持浮游植物的嫩而不老,使水体中浮游植物保持高产氧状态。 b、降低化学耗氧量 ① 渔闲期清除池底里变臭的底泥。 ② 适量科学投饵,减少过剩饲料的沉积。 ③ 晴天中午经常打开增氧机,把含氧量高的上层水带入底层,使底泥中有机质迅速分解,从而减少夜间耗氧量。 c、减少不必要的生物耗氧,清杀野杂鱼虾等,杀灭过多的浮游动物。 3. 氨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