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地理 高三专项训练: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 高三专项训练: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 高三专项训练: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 高三专项训练:环境保护

2020届高三专项训练:环境保护

1.(10分)【环境保护】

查干湖,是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建国后,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湖泊萎缩,鱼类及湿地动植物近乎灭绝,盐碱泛起,成为“害湖”。近年来当地政府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高度重视查干湖的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挖人工运河,扩大湖泊水域,保护湖泊及其周围的生物,严格执行法定的休渔期,渔业生产集中在冬季等一系列措施,使查干湖生态环境走向了良性发展。

说明查干湖具有的生态价值及当地政府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对查干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答案】

生态价值:调控径流,蓄洪防旱;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意义:挖人工运河,扩大湖泊水域,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白净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2分)同时净化空气,调节湖区周围的小气候;(2分)保护湖泊及其周围的生物,严格执行法定的休渔期,为鱼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柄息地,维护了生物多样性等。(2分)

【解析】查干湖的生态价值应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净化水质和空气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说明。当地政府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对查干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可从提高水环境质量、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角度说明。

2.(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属于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这里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与化工工业基地之一,是一个以铅、锌、铜矿的采掘、冶炼为主体支撑的老工业城市,有“铜城”之称。自建市以来,白银公司及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在采矿、选矿、冶炼等过程中,长期超标排放工业“三废”,冶炼厂周围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白银市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该区域水资源贫乏,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成为当地农田的主要水源。

说明白银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以及带来的危害。

【答案】来源: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大,污水灌溉;大气污染,冶炼烟尘沉降也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工业固体废弃物(重金属废渣);以及化肥农药残留;

危害:污染地下水,水质恶化;土地生产力(或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作物减产;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健康。

【解析】据材料可知,白银市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与化工工业基地之一,是一个以铅、锌、铜矿的采掘、冶炼为主体支撑的老工业城市,因此大气污染、冶炼烟尘沉降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会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同时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污水灌溉的历史,使该地区土壤明显受到了重金属污染。危害应从对水体、农业生产、人体健康等方面分析。

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青藏高原的耗牛不完全消化(含有草籽)的类便是草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牧民们重要的生活燃料。在高寒环境下,牦牛粪降解时间较长,但须降解后才会被植物吸收利用。有学者提出:为保证高寒草地的良性发展,应适度捡拾牛粪即半捡半留。

分析“半捡”和“半留”的环境效益。

【答案】半捡: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差,牦牛粪不易降解,覆盖草皮,易使草原出现斑点状退化;以牦牛粪做燃料,可减少对灌丛等植被的破坏。

半留:牦牛粪有利于提高草原土壤肥力;牦牛粪含有大量的草籽,留在草原上,有利于提高草原的生物量;有利于保持草原生态环境的稳定。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知识,适度捡拾牛粪的环境效益要从增加有机肥、维护高原生态环境、增加牧民燃料等方面分析;半捡的效益表现在:牦牛粪须降解后才会被植物吸收利用,在高寒环境下,牦牛粪降解时间较长、不易降解,覆盖草皮,易使草原出现斑点状退化;牧民以牦牛粪做燃料,可减少对灌丛等植被的破坏,利于抑制荒漠化的发展。

半留:牦牛粪有利于提高草原土壤肥力;牦牛粪含有大量的草籽,留在草原上,有利于提高草原的生物量;有利于保持草原生态环境的稳定、维护生物多样性。

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鲸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其中多种鲸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下图为当地时间2018年11月28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28头鲸鱼被发现在Croajin-golong国家公园海滩搁浅死亡,画面令人痛心。多数大型鲸类聚居在南极附近海域,该海域磷灯蕴藏量惊人,它在南大洋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海豹、鲸和企鹅的食物。南极海域被国际捕鲸委员会划为鲸类保护区。然而,日本等国家在该海域的捕鲸活动从未停止过,被捕杀的鲸就包括处于濒危状态种类。

简述大型鲸类聚居在南极附近海域的原因以及鲸类大量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原因:主要是南极附近陆地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海域广阔,生存和活动空间大;磷虾等饵料资源丰富。影响:破坏该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打破海洋食物链均衡状态;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

【解析】

该题以鲸鱼搁浅死亡为背景考查南极附近海域生态环境问题。

大型鲸类聚集在南极附近海域的原因主要从生存环境和饵料来源两个方面来回答,由材料可知南极海域为鲸类保护区,生存环境相对较好;南极海域水温较低,磷虾等饵料资源丰富。鲸类大量减少会破坏海域的生态系统,打破海洋营养物质均衡分布状态;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的繁衍。

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黄胸鹀是一种小鸟,我国南方民间美食,繁殖于我国东北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每年春秋两季迁徙期间经过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于我国南部沿海及东南亚等地,迁徙期主要以稻谷等农作物为食。2017年12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黄胸鹀的评级提升为“极危”———意味着其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灭绝的机率非常高。

推断黄胸鹀“极危”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答案:

原因:(迁徙期间遭到)过度捕猎(杀);(湿地萎缩导致)栖息地面积锐减;(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导致)越冬的稻田减少(食物减少)。措施:加强宣传教育,纠正公众的错误认知,提高环保意识;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禁止过度捕猎(杀);在繁殖区及迁徙路线上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在迁徙期(食物缺乏季节),适当人工投食,辅助喂养。农业作物收割时,适当遗留、补充越冬食物;进行人工繁育。

【解析】原因主要从人为原因分析,最主要的是徙期间遭到过度捕猎(杀),生存环境的改变。措施主要是从减少捕猎(杀)和保护生存环境方面回答,也可以考虑人工投食,辅助喂养、进行人工繁育等。

6.【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欧美黑杨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的特点,3~4年可作纸浆料,5~8年可用来做家具等。洞庭湖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引进作为防浪林,后来便开始大面积种植。西洞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洲滩上就种植有黑杨五万多亩,是湖区人们的“摇钱树”。但据统计,从2003年到2011年间,该保护区鸟类数量从4.5万只减少到2万只,天然捕捞量从每年1.8万吨减少到1.2万吨。2017年11月,在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中,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50852亩欧美黑杨全部被砍掉,逐步修复西洞庭湖湿地。

分析洞庭湖区砍掉欧美黑杨林的原因。

【答案】①种植的黑杨林面积大,生长快,需要消耗水分和养分多,抑制了原有野生植被的生长,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②黑杨林在汛期使水流速度变缓,泥沙淤积速度加快,降低了洞庭湖调蓄洪水的能力;③大面积的黑杨林使得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变成陆地生态系统,湿地萎缩;④导致湖区鸟类、鱼类栖息地大量消失,生物多样性大幅减少。

【解析】洞庭湖区砍掉欧美黑杨林的原因从生物入侵、湖泊调蓄能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洞庭湖种植的黑杨林面积大,有黑杨五万多亩。黑杨林生长快,需要消耗水分和养分多,抑制了原有野生植被的生长,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黑杨林在汛期使水流速度变缓,泥沙淤积速度加快,降低了洞庭湖调蓄洪水的能力。大面积的黑杨林使得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变成陆地生态系统,湿地萎缩。导致湖区鸟类、鱼类栖息地大量消失,鸟类、鱼类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大幅减少。

7.【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部博湖县境内,是新疆目前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显著,2005年以来湖泊污染和富营养化严重,矿化度呈现升高趋势,鱼类种群和产量受强烈影响。下图为博斯腾湖周边地域图。

说明博斯腾湖水质恶化的原因。

[答案]①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入湖污染物增多;②城镇生活用水量加大,入湖水量减少;③内陆淡水湖,周边农业灌溉取水量大,湖泊水位下降;④气候变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湖水水量减小;⑤水量减小,自净能力下降。

[解析]博斯腾湖水质恶化的原因主要从人类活动及湖泊水量及自净能力角度分析。从人类活动看,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入湖污染物增多,从而导致水污染严重。从自净能力来看,由于周边用水量增加,湖泊水位下降,水量减少,导致自净能力降低,也导致了博斯腾湖水质恶化。

8.(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人们将长期无人使用、维护、落满灰尘、形似僵尸的汽车形象地称为“僵尸车”。我国某市城管委排查发现,主城区“僵尸车”现象尤为明显,“僵尸车”增多,反映了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制度不健全、报废汽车回收率低的现实。废旧汽车包含有害的机油、废旧塑料和电瓶,有大量铁、铜等多种金属物。

简述废旧汽车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针对废旧汽车如何处理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危害:占用城市用地空间;影响道路交通;影响市民人身安全;废旧轮胎、机油及废旧电瓶,等会造成环境污染。

建议:建立废旧汽车回收机制;对废旧汽车内大量的金属配件,进行回收再利用;对有污染的机油、电瓶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解析】

人们将长期无人使用、维护、落满灰尘、形似僵尸的汽车形象地称为“僵尸车”。危害是占用城市用地空间,影响道路交通。废旧汽车占道,影响市民人身安全。废旧汽车包含废旧轮胎,有害的机油、废旧塑料和电瓶,有大量铁、铜等多种金属物,会造成环境污染。

“僵尸车”增多,反映了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制度不健全、报废汽车回收率低的现实。对废旧汽车的处理办法,针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应建立废旧汽车回收机制。对废旧汽车内大量的金属配件,进行回收再利用。对有污染的机油、

电瓶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9.(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和工业废气在强烈光照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有刺激性的烟雾污染现象。墨西哥城常在每年11月到次年的4,5月发生光化学烟雾现象。下图是墨西哥城附近示意图。

分析墨西哥城附近旱季容易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原因:城市大多分布在内陆高原,光照强;热带草原气候,旱季光照强;盆地地形多逆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人口密集,交通拥挤,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大.

措施:合理规划交通网络,提高路网通行效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采用新技术,减少气体污染物的

【解析】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和工业废气在强烈光照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有刺激性的烟雾污染现象。墨西哥城分布在内陆高原,海拔高,光照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旱季晴天多,光照强。图中可以看到,墨西哥城位于高原上的盆地中,地形多逆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墨西哥城人口密集,交通拥挤,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大,为光化学烟雾污染提供了可能。治理措施是合理规划交通网络,提高路网通行效率,减少尾气排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数量。采用新技术,减少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等气体污染物的排放等。10.【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为甘蒙西部最大的内陆河流域。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地处古丝绸之路和今日亚欧大陆桥之要地,农牧业开发历史悠久,素有“金张掖”之美誉,现已成为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十二大蔬菜瓜果基地之一。下图为黑河流域图。

指出张掖市在农牧业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环境问题,并分析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共同原因。

【答案】环境问题:水源短缺、下游湖泊萎缩、沙漠化、盐碱化。环境问题产生的共同自然原因:张掖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高山冰雪融水为其主要水源。共同人为原因:农牧业开发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

【解析】

张掖市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水源缺乏,过度的农牧业生产活动会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源短缺、下游湖泊萎缩、沙漠化、盐碱化、草场退化等。共同原因是干旱的自然环境特点。

11.【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抚仙湖(见下图)地处云贵高原,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属于断陷湖泊。气候具有干、湿季分明的显著特点,年平均雨量为800~1100mm。湖泊径流区内林地覆盖率仅为27.1%荒山、荒地和坡耕地面积占55%。

分析抚仙湖北部湖水受污染较严重的原因。

【答案】北部聚落规模大,生活、工业废水排放较多;北部沿岸平原面积较大,农业生产规模大,农药、化肥及污水排放大;北部磷矿开采带来水污染;北部河流多,径流量大,水土流失范围广,湖水含沙量较大。夏季盛行

偏南风,南部湖泊部分污染物吹向北部,加剧了北部湖区的污染

【解析】水污染严重的原因可从排污量大、自净能力差两个方面来分析;排污主要从生活、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分析。

所以答案是:北部聚落规模大,生活、工业废水排放较多;北部沿岸平原面积较大,农业生产规模大,农药、化肥及污水排放大;北部磷矿开采带来水污染;北部河流多,径流量大,水土流失范围广,湖水含沙量较大。夏季盛行偏南风,南部湖泊部分污染物吹向北部,加剧了北部湖区的污染。

12.【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双十一”过后,市民李女士网上抢购的十几件商品陆续送达家中,商品到来的同时,李女士家中也平添了不少快递包装垃圾:纸盒、塑料袋、气泡垫等等。据悉快递包装盒用掉的一吨纸,需要用掉20株树龄为20~40年的树木,一个普通快递盒重量不会超过50g,但这个盒子后面消耗的足2000g的水和木材,此外,有消息称,快递包装一年用的胶带纸能晓地球赤道200多圈。而且以“聚乙烯“为原材料的快递盒以及包装埋在土里100年也不能自然降解.

(1)使用快递包装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2)针对日益严重的快递污染,请提出一些治理建议。

【答案】

(1)消耗大量森林和水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大量堆积垃圾,严重污染环境。

(2)使用可降解环保包装袋;鼓励市民对快递包装袋纸箱进行循环利用;企业采取快递袋纸箱的有偿回收措施;立法规范包装袋的种类规格、技术要求;不可降解的垃圾统一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等。

【解析】

(1)由材料可知,快递包装盒用掉的一吨纸,需要用掉20株树龄为20~40年的树木,一个普通快递盒重量不会超过50g,但这个盒子后面消耗的足2000g的水和木材,说明快递包装导致大量资源浪费。以“聚乙烯”为原材料的快递盒以及包装埋在土里100年也不能自然降解。大量垃圾堆积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2)缓解快递污染的措施主要从环保材料的使用、重复利用、立法加强管理、对于部分进行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考虑。针对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要积极寻找替代品,使用可降解材料,对于不能降解的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法律层面看,应当立法规范包装标准等。同时,尽量实现快递包装的循环利用等多措并举,缓解快递污染。13.【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生态浮岛”技术发展迅速。浮岛上可种植水稻、美人蕉、空心菜、芦苇等多种植物。下图甲为“生态浮岛景观图”,乙为“生态浮岛原理示意图”。

说明“生态浮岛”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答案】

可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或减缓水流速度,利于水中泥沙等物质沉降),净化水质(使水质改善、水体变清);可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吸收CO2、释放O2,净化空气;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水温,减少水中光照,抑制有害藻类生长。

【解析】

“生态浮岛”可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也可减缓水流速度,利于水中泥沙等物质沉降,净化水质。可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易于吸收CO2、释放O2,净化空气。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还可降低水温,减少水中光照,抑制有害藻类生长。

14.【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和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宝日希勒镇有100多个小煤窑在草原上开采煤矿,经过十几年后,一个个的塌陷地坑出现,使这片草原面目全非,已成为威胁草原生态环境的重大环境问题。下图示意呼伦贝尔草原塌陷地坑图。

指出草原塌陷地坑的主要危害及应对措施。

【答案】主要危害:草场资源减少,草地质量下降;草地荒漠化加剧,沙尘天气增多;草地涵养水源功能减弱,地下水位下降,阻断交通运输,人畜财产遭到损害等。

应对措施:加强煤矿开采监督管理;改进煤炭开采方式;塌陷坑区及时填土种草,恢复地表植被;加强牧区居民和矿主环境保护意识等。

【解析】草原塌陷地坑主要危害是导致草场资源减少,草地质量下降。土地裸露,导致草地荒漠化加剧,沙尘天气增多。草地涵养水源功能减弱,地下水位下降。阻断交通运输,人畜财产遭到损害等。主要应对措施是针对形成原因,应加强煤矿开采监督管理,改进煤炭开采方式。塌陷坑区及时填土种草,恢复地表植被。加强牧区居民和矿主环境保护意识等。

15.【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更换手机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资料显示,中国人更换手机的频率为8-12个月,即每年都会有近8000万部旧手机被淘汰,而且90%以上的被淘汰手机仍然可以使用。这些被淘汰的手机中,回收率不到1%。除了塑料和电解液之外,手机中还含有铜、铝、锡、铅、汞、金、银等多种金属,大部分手机里对环境可能有害的物质至少有20种,另外手机锂电池都有寿命,放置太久有发生火灾的危险。

简述废弃手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针对废旧手机如何处理提出建议。

【答案】危害: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污染;电池和多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生产手机消耗大量资源。

建议:作为播放器或者闹钟等使用;通过正规渠道统一回收处理,对于状况良好的手机,回收后翻新再打折销售;对于破损严重无法继续使用的手机,进行专业拆解,并提取回收利用手机所含有的金属等有用物质。

【解析】手机的危害主要是从产生的垃圾,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再生产手机还要消耗大量资源这些方面分析回答。

针对废旧手机如何处理还要结合日常生活能够再利用,再就是回收,到专业的处理部门进行处理。

16.(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城市化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但在一些城区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拆迁和建筑垃圾清运过程中粉尘漫天;大风天气,工地渣土堆尘土飞扬,污染严重。

为减少在城市拆迁和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扬尘污染问题,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对拆迁工地依法规范化管理;在工地四周建立临时围墙,封闭施工;遇大风及重污染天气停止施工;工地建筑垃圾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各类建筑垃圾、渣土应及时清运;拆迁和清运过程采取喷淋降尘措施(答出5

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措施,首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材料其来源为拆迁和建筑垃圾清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工地渣土堆在大风作用下尘土飞扬。防治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对于拆迁和建筑垃圾清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可以采取喷水增加湿度减少扬尘,工地的渣土堆可以覆盖防尘隔离网等防尘装置或者定期喷水,增加湿度;施工时建立临时的围墙,进行封闭的施工;大风天气可以减少或者禁止施工;同时对工地要加强管理,规范施工,减少垃圾的产生。

(整理)高中地理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

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森林资源匮乏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 现状:森林覆盖率低(18.21%),人均占有量少 (0.13公顷)(9.47立方米)所以中国是一个少林国家 世界其它国家森林覆盖率情况:日本67%,韩国64%,挪威60%左右, 瑞典54%, 巴西50-60%,加拿大44%,德国30%,美国33%.法国27%,印度23%。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亚。这4个地区占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罗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刚果为最,4国拥有全球40%的森林。全世界平均的森林覆盖率为28%,北美洲为34%,南美洲和欧洲均为30%左右,亚洲为15%,太平洋地区为10%,非洲仅6%。 森林最多的洲是拉丁美洲,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4%,森林覆盖率达到44%。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南美的圭亚那,达到97%;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是非洲的埃及,仅十万分之一;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国家是法国。

地区分布不均,三大林区较丰富,华北、西北较少 台湾省森林覆盖率为全国最高,达70%。森林覆盖率超过30%的有福建(62.9%)、江西(60.5%)、浙江(60.5%)、黑龙江、湖南、吉林等6省,超过20%的有广东、辽宁、云南、广西、陕西、湖北等6省、区,超过10%的有贵州、安徽、四川、内蒙古等,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多在10%以下,新疆、青海不足1%。 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原始森林锐减,森林总体质量下降 目前原始林主要分布在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前者以耐寒的针叶林为主,兼有阔叶树种,属于密林地,所以树木都争着往上长,树型挺拔高大,有的高达三十多米,是非常好的建筑材料。东北林区的木材蓄积量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木材供应基地之一。西南林区主要包括四川、云南和西藏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区,及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区。这里山高谷深,垂直差异大,树种特别丰富。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热带经济林、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和针叶林。并有珍贵的柚木、紫檀、樟木等。 人工林保存面积大,但单位蓄积量低 人工林面积最大的是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属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 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如重庆市年日照时数仅1200多小时) 1.昼长; 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 3.天气气候状况。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 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纬度;2.地形、地势;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4.天气状况。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气候的海洋性越强、气温年较差越小(最热月气温在2或8月);气候的大陆性越强、年较差越大(最热月气温在1或7月,且秋温大于春温)。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或太阳辐射:低纬区大于高纬区 2、季节变化:夏季大于冬季 3、下垫面:海小于陆、林地小于沙地、同一位置地势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 1.气候与自然带专题 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⑴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西亚的热带沙漠气候与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 ①西亚、北非位于大陆中西部,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形成沙漠气候; ②南亚、我国东南部位于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湿润的季风气候。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⑻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最佳答案)(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 ⑽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 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风的频频南下,对我国北方的影响大。 ⑾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有: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虽 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一些,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⑿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低的原因是: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或受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专题17+环境保护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7环境保护 (四)(2015?上海卷地理)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 8、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南方近岸海域②城市近岸海域③北方近岸海域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10、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②加剧污染程度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8、A 9、D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8、赤潮易发生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我国南方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适宜赤潮生物的生长。城市近岸海域向海洋排放大量废水为赤潮生物提供了生长必须的营养。我国北方及乡村近岸海域温度及营养供应上不利于赤潮生物生长。A正确。

9、夏季海水温度高,陆上处于汛期入海径流量大,带来大量营养盐类,适宜赤潮生物的繁殖。D正确。 10、洋流可扩大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寒流能降低表层海水的温度,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降低赤潮危害。D正确。 考点:赤潮。 【名师点睛】该题以赤潮的形成的地理环境条件为材料,考查学生具备较强的快速获取地理信息和读图分析能力。根据题干“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图”,可以推出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水温较高的南方近岸海域和海水富营养化较严重的城市近岸海域,发生的季节是气温较高的夏季。 (2015?新课标全国2)44.(10分)【环境保护】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答案】(10分) 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到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水体富营养化: (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海洋石油污染 (1)怎样清除石油 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 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 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 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 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 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④制约工业的发展 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 1、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2、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3、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2)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 1、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 理与回用技术。 (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 1.发展节水型农业。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1)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其他有氟氯烃等。 (2)影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 (3)原因:海面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极地增温强烈,部分极冰融化;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改变,导致各国农 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4)产生原理:CO2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 增高,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 烧煤炭、石油、天然气释放的CO2.森林植被大量砍伐,使大气中 CO2的含量增加。 (5)解决措施: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提 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废气 处理后再排放。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点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点 5.生态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①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表植被稀少;c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a植被的破坏;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c开矿。③治理的措施:a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b植树造林;c小流域综合治理;d增施有机肥,培育绿肥,秸杆还田;④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2、荒漠化问题①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b全球变暖,蒸发旺盛;c鼠害、蝗害。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③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④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3、干旱缺水问题①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②华北地区:产生原因:自然原因:a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b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b 水污染严重;c浪费多,利用率低。治理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d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f 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g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 达,需水量大等.西亚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中亚干旱: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影响小,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4)、土壤盐碱化①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②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自然原因:a地形低洼;b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c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③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农田覆

地理环境保护试题汇总

环境保护汇总试题 1、“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如图26)。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 材料三: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四:无锡地区(如图27)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 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图26 图27 (1)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2)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 2、据专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10分) 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5亿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办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随着积存垃圾的不断增加,有约2/3的城市已陷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复习

气候小专题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的特征以及影响

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3题。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3.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答案:1-3 D C D(地中海气候) 三、气候的影响因素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例: (2013?浙江)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 围.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光照充足、地形平坦、

生长期长。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分析:(1)影响棉花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地形、气候(光照、降水、热量)、水源、生长期长短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市场、交通、技术水平、劳动力等。 (2)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特点,可以得出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影响降水的因素有: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 (3)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地形、天气状况、洋流等因素。 解答:解:(1)从气候上看,我国新疆棉花产区与美国棉花产区共同点: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充分,热量较为充足,生长期较长;从地形上看,盆地或平原地形都比较平坦。(2)西北部的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差异大,变化快;由沿海向内陆数值增大。影响因素主要考虑地形的影响,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在山脉的西侧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水,东侧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山间盆地地形封闭,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3)表中数据显示,甲城冬季气温高(可以联系地形阻挡寒冷气流产生的影响),夏季气温低(可以联系洋流的影响)。 故答案为:(1)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妹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甲城比乙城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影响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的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的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较高。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汇总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测试题

《环境保护》测试题 (共30题,每题2分) 环境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据此回答1-2。 1、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 ) A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被砍伐林区原有的生态环境 B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工措施无法恢复其原貌 c人类活动不能改变干洁空气的成分 D人类进行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2、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B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c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湖泊水量大故自净能力强 D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质是含有氮、磷的化合物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l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② 4.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产量均大辐下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5、目前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①产业转移②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 ③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 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 200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域》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得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此回答6-8题。 6。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 7.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8.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 )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 05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完成9-10题 9.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 10.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 )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②渤海海区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 11.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 ) A火山地震 B大气污染 c水体污染 D海平面上升 12.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 )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知识点

选修六环境保护复习提纲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 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结合政治对立与统一知识: 对立方面,人类按其主观能动性而活动,环境按其客观规律性而发展;人类与环境相互排斥,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认识评价环境,力求以选择,改造,治理等方式排斥环境中不合需要的方面.环境则以客观属性排斥人类违背规律的改造活动.令其事与愿违. 统一方面,环境总是作为人类生存的特定环境而存在.人类同它周围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 ▲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 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举例 2、过程的不可逆性:举例 3、规模的全球性:举例 环境观的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良性方向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 重金属污染: 污染物:各种重金属 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 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河道中不的净化作用见课本 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高中地理最全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最全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 北美洲(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 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 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三、判断气候类型的几种方法 又叫分布规律法。主要是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纬度分布规律来判断,所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可以浓缩在一张模式图上。(如下图)

根据提供的气温和降水资料,一般可分为全年几个月或各月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表,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称为数据法。 具体步骤如下: A、先以气温定带(气候带),缩小范围 全年平均气温高于20℃,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为热带(包括四种)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低于0℃,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中地理 3.3 生态环境保护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

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第1~2题。 1980年2010年 耕 地 55% 40% 林 地 20% 44% 草 地 5% 7% 荒 地 15% 2% 其 他 5% 7% 1.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是( ) A.东侧植树种草,西侧修建梯田 B.两侧都修建梯田 C.东侧修建梯田,西侧植树种草 D.两侧都植树种草 2.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河流的东侧等高线分布稀疏,说明该处坡度较小,可以修建梯田;河流西侧等高线分布密集,说明该处坡度较大,需要通过植树种草来护坡。第2题,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生物资源种类多样,应结合丘陵的特征和当地的农业资源来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1.C 2.D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完成第3~4题。

3.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 4.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完全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3题,由图甲可知,该地区的平地所占面积较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从图乙可知,该地居民能源消费以薪柴为主,因此砍伐树木较多;结合两图信息可推断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第4题,解决水土流失问题需要恢复已破坏的植被,当地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是解决当地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②③不具有可行性,可排除。 答案:3.B 4.C 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第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肃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 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相差较大 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 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6.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

全国卷高考环境保护试题汇总(解析版)

全国卷高考环境保护试题汇总 (2016?新课标Ⅰ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2016?新课标Ⅱ卷)4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016?新课标Ⅲ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2015?新课标II卷)44.(10分)【环境保护】 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015?新课标I卷)44、(10分)【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题答题模板 一、土地退化的防治 1.土地退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全球变暖 (2)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乱伐;水资源的不合利用;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污染2.土地退化的表现——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质量下降 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 北方地区: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盐渍化,土壤侵蚀 南方地区:土壤侵蚀,污染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为主 青藏地区:寒漠化 3.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 (1)石漠化 ①发生地上: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 ②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③原因 自然:坡度陡峻;土层浅薄;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人为:过度砍伐;毁林开荒;陡坡开荒 (2)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 ①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自然: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人为:植被破坏(过垦、过牧、过樵);不合理地利用土地(开矿、无计划地修建窑洞) ②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自然: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 人为: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 (3)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外力作用——风力作用) 自然: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的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人地矛盾突出 治理措施:①合理控制人口数量②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③控制载畜量④营造“三北防护 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⑤开发新能源,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⑥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⑦合理利用水 资源⑧设置沙障 二、森林的保护 1.森林的价值 (1)森林的生态价值:①调节气候;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吸收噪声,吸烟除尘,释放氧气,净 化空气;④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⑤保护农田;⑥美化环境 (2)森林的经济价值:①制作家具;②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③森林中还有多种药材;④重要的建筑材料等 2.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 (1)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海浪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4)平原农田防护林——防风沙、防盐碱 (5)城市绿地——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6)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 3.森林破坏的后果: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全球气温升高,物种灭绝 4.森林破坏的原因:①过度的焚耕开垦;②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③商业性采伐;④采矿、水利、公路建设,城镇建设;⑤农业时代的毁林开荒,滥砍滥伐;⑥战争,森林火灾 第1页共4页

【专题突破】高中地理各种气候类型成因和分布图汇总!

【专题突破】高中地理各种气候类型成因及分布图汇总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气流性质与来向对气温的影响(靠近冬季风的源地,气温低;受来自高纬的气流影响,气温低;) 3.地形(高度、地势、坡向):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如: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难以入侵;盆地地形,冬季不易散热)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背风坡处,有焚风出现,气温高 4.海陆位置: (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湖泊、湿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小;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 (2)沿海地区冬季气温较内陆高,夏季气温较内陆低;内陆地区与之相反。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的因素: 1.纬度:低纬地区>高纬地区(原因:太阳高度高纬低、日变化小) 2.季节:中纬度夏季>冬季 3.地形地势:凹地(如盆地、山谷)>凸地(如小丘、山顶);高原大于海拔低的平原。 4.下垫面性质:陆地>海洋;沙土>粘土、深色土>浅色土、干松土壤>潮湿紧密;旱地>水田。 5.天气状况:晴天>阴天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试卷(含答案)

高二级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试卷 注意事项:1.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填在第二卷相应的位置上 .........................。 3.考试结束后,只交第二卷。 第一卷选择题部分(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二卷的表格中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农牧业B.钢铁工业C.电子工业D.第三产业 2.图中哪个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降至自然环境自净能力之内 A.A时间 B.B时间C.C时间D.都不是 3.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 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④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 A.①② B.②③C.①③D.②④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据要大12%。据此回答4—5题 4.数据表明 A.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 B.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仍在扩大 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 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 第 1 页 5.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 6.下列环境标志中,中国环境标志是(环境标志中的文字省略) 历史上,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曾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当前世界人类仍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环境问题。结合相关的知识回答7~8题。 7.请阅读世界某些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分析说明图中a、b、c分布区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a为森林破坏严重区B.b为酸雨严重区 C.c为荒漠化严重区D.发达国家这些问题较少出现 8.上图中,世界和中国均有大面积b地区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①森林的砍伐②工业排放的废气③建筑工地上的扬尘 ④汽车排放尾气⑤家庭炉灶⑥大量开采煤、石油、天然气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⑥D.②⑤ 9.目前世界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是 ①人口增加②浪费③水量减少④水体污染⑤水循环变慢⑥海洋水减少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 高考地理备考:十类综合题答题模式- - 一、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 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

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 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 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 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 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 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 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完整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检测试题

<<环境保护>>检测试题3 基础部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共40分。 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地面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2、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地震发生时释放出来巨大能量 B、汽油和小黄鱼 C、带鱼和大黄鱼 D、水稻和棉花 3、对于非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是指 A、节约利用 B、综合利用 C、寻找替代资源 D、无限制的开发 4、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后该高原上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土地石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干旱 D、土地沼泽化 5、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B、湖泊沼泽化 C、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垦 D、雨林资源的破坏 6、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萨赫勒地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干旱 B、土地荒漠化 C、人口过快增长 D、臭氧层破坏 2005年入秋以来,禽流感在在全球呈现蔓延之势,从亚洲腹地的内蒙古地区到欧洲巴尔干的克罗地亚,从俄罗斯的高加索山脉到南美的安第斯山区,都发现了这种恐怖疾病的踪迹。据此回答下列7-8问题。 7、禽流感疫情的出现,鸡、鸭等家禽等几乎惨遭灭顶之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违反了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8、为防止禽流感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进一步加大对家禽的屠宰力度,将禽流感消灭在萌芽状态 B、扩大药材的种植面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对疫区及其周边地区实行长期隔离,切断传播途径 D、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有效运用国际力量,有效抑制禽流感 像粮食、石油等商品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0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权在我国4省3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000万美元。专家评价,这一举措是“用最小的代价减少最多的污染物”有益探索。据此回答9—10题。 9、在上述4省3市中,目前处在重酸雨区的是 A、山东、河南 B、江苏、山东 C、江苏、天津 D、上海、柳州 10、所谓“排放交易机制”是指在政府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这种做法可以使 A、当地的环境质量保持不变 B、当地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6-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 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 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 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2、过程的不可逆性: 3、规模的全球性: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 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新的环境观:人地关系: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 后果:良性方向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一一《中国21世纪议程》 环境污染与防治 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 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重金属污染: 污染物:各种重金属 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 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2、污染物:氮磷等营养元素 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5、湖泊沼泽化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 海洋石油污染 1、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 2、污染物:石油 3、危害: 直接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海底栖息动物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