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不做正确的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不做正确的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不做正确的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讲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讲的是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但是毛泽东还说过另一句话——“不做正确的调查研究,同样没有发言权”。究竟什么是正确的调查研究呢?
一是要明确调研的目的。我们不是为了调查研究而调查研究,每一次调查研究都应该能起到“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的作用,也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要有实效。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调研从上到下轰轰烈烈,热火朝天,但是就是没有解决问题,最后不了了之。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调查研究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社会活动,通过调查研究不仅要了解情况,说明情况和原因,更重要的是研究问题,提出意见,做出决策,进而解决问题。我们坚决反对不做调研乱出主意、乱做决策的“拍脑袋式”的行为,更加反对盲目地为调查而调查、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
二是要端正调研的态度。调查研究正确的态度是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是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是破解各种难题的根本依靠。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就是始于安徽小岗村那张按了红手印的“生死契约”。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唯有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创新,才能始终保持锐意改革的朝气,持续迸发推动改革的不竭动力。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更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三是要掌握调研的方法。坚持点面结合。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一文中写道:“要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然后于研究别个地方,于明了一般情况,便都很容易了。倘若走马看花,如某同志所谓‘到处只问一下子’,那便是一辈子也不能了解问题的深处。这种研究方法是显然不对的”。在调研过程中对某个地区的整体情况要有所了解,同时要突出重点,选准典型,坚持个别与一般相结合,力求从个别问题深入,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然后再研究其他地方,找出一般性的规律来。选择的典型要有代表性,既包括矛盾较少的、条件好的地方,更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不能回避矛盾,报喜不报忧,力求把问题摸透、摸全。坚持调

查对象的多样性。在调研中,要多层次、多角度了解情况,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要和不同的人群交谈。毛泽东进行过的寻乌调查是一次最大规模的调查,访谈了不同人群,参加调查会的有一部分寻乌县的区乡干部,另外还有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产了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共11人。毛泽东将他们当成“可敬爱的先生”,恭恭敬敬地向他们请教。正是这样扎实的调研,毛泽东写成了一篇共5章39节长达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当前在社会上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同样一件事情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和结论。所以调研既要和干部交流,也要同群众座谈,特别是问问基层一线的普通工人、农民的意见。必须坚持商量讨论的办法。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协,就是协力,是把各方面的力量相加、凝聚起来。商,就是商讨、商量,寻找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意见。简单地说,协商,就是不同的行为主体齐心协力,求同存异,通过平等、自由的商量、讨论、沟通、协调与整合以达成共识的过程。所以在调研中,要广开言路,遇事和群众多交换意见,甚至进行辩论,真理越辩越明。当然不能以势压人,先入为主,要学会善于和群众进行平等的交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在集思广益中形成“睿智之言”和“务实之策”。
四是要减少调研的成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各项工作中严格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一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在任何时候,勤俭节约都没有过时。在调研中厉行勤俭节约,就要做到不扰民,不铺张浪费。正像中央提倡的那样: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正是在这样一些点点滴滴的行动中,彰显党的务实之风,党也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