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单元备课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单元备课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单元备课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单元备课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备课

一、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二、说本单元教材

本章是在学习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的基础上,通过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最后介绍了欧姆定律的应用,测量一个导体的电阻的方法及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本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所以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章教材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探究怎样测量一个导体的电阻。探究活动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现象和实验来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学会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两次探究活动中,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是《标准》中明确要求的,另外的探究活动《标准》中没做任何要求,它是以知识为载体,重过程,轻结果的探究。

本章建议增加一个课外探究:画出在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并进行讨论。

本章共有四个自然节,内容分别为:

第一节:“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首先探究了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应用创造学的组合原理引入欧姆定律,并进行了简单应用及探究电阻的串、并联关系。

第三节:“电阻的测量”是欧姆定律的一种应用。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为选学内容,主要是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串联、并联电路中的问题。

三、教学建议

第一节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欧姆定律的实验是探索性实验,其设计是本节的难点。因为初中物理不从理论上解释欧姆定律,所以欧姆定律的建立完全领依赖实验的结果。同时,欧姆定律的实验研究在本章中是作为物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典型范例出现的。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也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基础,因此是初中电学的重点知识。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是分析和研究各种电路的关键。着重介绍了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变化关系的方法。先引导学生得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再通过实验来研究。

本节从开头引入课题后,就提出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教学时应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一是教师是要引导学生懂得欧姆定律的研究是在如下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进行的。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物理量中,先要确定研究对象的物理量(如I),然后逐一研究这个物理量和另一物理量的关系。研究时,要假定除这两个物理量外的其他物理量不变,然后将这些单一的关系综合起来。应该在常用方法的传授过程中,先将研究的思路和方案确定,然后再进行电路图的设计、

电学器材的选择等内容的教学。二是教师要熟悉整个初中物理教材中哪些地方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以便有目的的、有计划地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并逐步提高要求,加强训练,例如,九年级课本中研究压强的大小和研究滑动摩擦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本书第六章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待都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本章之后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怎样计量功的多少,研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待,实际上也都是这种基本研究方法的应用事例,教学中应提示学生用这种研究方法去获得新知识。

研究方法和步骤确定以后,实验电路不宜直接给出,而应启发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方法自己设计电路图,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表格,并指导学生进行实物接线。接线时,要强调电路图和实物图一一对应。进行具体操作时,最好选用0 —50Ω的滑动变阻器。开始时应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值,然后减小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加,电压值最好取整数,并成整数倍增加。在保持电压不变时,电阻值变化应成倍数地增加,但由于存在变阻器自身电阻和电源内电阻,需将阻值调大一些。进行定量实验前,也可先作些定性研究。取得数据后,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数据。分析时,也可由学生自行研究。

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探究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通过多媒体及时展示学生讨论、设计的方案,使学生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扩大每个学生的知识面。设计实验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及时充当优秀学生的角色参与设计,以便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本实验要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至少有两种,一是改变电池的个数,二是利用滑动变阻器,应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得出。进行实验时,可让学生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非一定要统一要求。在分析表格数据得结论时,应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完整,不规范没关系,可在充分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继续找学生补充,最后总结出规范的结论,得出欧姆定律的具体内容。

本节教材的探究过程,是从两个量相乘或相除是否等于第三个量出发设计的,从所测数据间的关系能够比较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总结出: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两端电压成正比的结论。

第二次实验时,换的电阻让其成倍数增加,电阻两端的电压调至与第一次相同,然后分析表一、二就可得出:电压一定,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结论,为欧姆定律的得出做好铺垫。

同时今年教材增加了U-I关系图象,让学生学会运用图象进行分析,但由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因从坐标轴的建立与划分入手,使学生理解U-I 关系图象。

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在课本中独立成章,体现了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从初中电学教材的前后联系来看,这一章处于核心位置,前面的两章,是学习本章内容的必要准备。本章知识则使前两章涉及的知识得到“聚焦”,在能力要求上也上了新的层次。而后面一章的“电功率”是本章的引伸和扩展。电功与电能的有关计算、家庭电路的计算等都要以欧姆定律为前提。不仅如此,欧姆定律也为高中讲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交流电等内容作了铺垫。即使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专业学习中,欧姆定律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甚至对学生今后参加生产劳动也有指导作用。因此学好欧姆定律是学习电学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本节教材包括欧姆定律的定律内容、公式表达、三个物理量单位及欧姆定律的两个变换式。教学重点是

欧姆定律所提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根据探究得到的两个结论,应用创造学的组合原理,便可较容易的得到欧姆定律的内容。再通过例题进行公式的简单应用。题目不宜过难。提供计算较简单的两个例题,但初二学生接触物理计算题不多,因此应在解题方法,思路、格式等方面要求规范。

*注意欧姆定定律的文字叙述和数学表达式之间的过渡,文字叙述得出后,要启发学生得出表达式。还要强调欧姆定律的同一性,系同一导体,同一时刻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教会学生进行公式的变形,由学生独立完成。结合教学内容,简介欧姆定律的发现史,以突出欧姆当研究的背景和欧姆定律发现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强调科学攻关的艰巨性,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科学精神的可贵性。

第三节“电阻的测量”

本节实验采用转换法测电阻,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因为实验的电路,测量的物理量、步骤基本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相同,所以可以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探究的步骤进行测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其中充当优秀学生的角色即可,具体方法可采用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相互提问找问题等形式进行。

伏安法测电阻

是电学中的一种基本测量,属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对于加深理解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又给学生提供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线,排除接线中的故障是难点所在。根据课题设计实验电路图,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本节的重点;是初中电学的一个重要的物理实验,是欧姆定律的重要应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同时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材。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难点是如何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器材。可以适当增加内容,教师先做一个抢答游戏,根据U和I算R。再提出问题:有一个电阻看不清阻值,怎么办来测出其阻值?引导得出伏安法。再让学生说出其原理,自行设计电路,选择有代表性的,最后得出正确的统一的电路。电路的连接先讨论,再实验。

第四节为选学内容,不做特别说明。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

知识点3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电阻的串联 (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相当于增加导体的长度) (2)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等于各分值R 串=R1+R2+……Rn 。 (3)n 个相同电阻串联时的总电阻为:R 串=nR ●电阻的并联 (1)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 (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得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阻值之和,即: n R R R R 111121+?++=。 (3)n 个相同电阻串联时的总电阻为: n R R 0 = 。 (4)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时的表达式为:R 总=R 1R 2

【实验原理】R=U I 。只要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可以测出 (通过计算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的大小,测量和计算时严格要求单位的统一性,即电阻的单位是Ω,电压的单位V ,电流的单位是A ,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这种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测量电阻的方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法。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R=U I 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U I ,计算出 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复习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会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串、并联电路问题。 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4.能利用欧姆定律分析串并联电路动态变化问题。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理解欧姆定律②伏安法测电阻。 难点:①欧姆定律的应用②动态电路的分析。 【学具准备】 电源(3节干电池)、电阻(5Ω、10Ω、15Ω)、未知阻值的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导学案。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导入语:(展示图片)夜幕下,彩灯勾画出古镇建筑的轮廓。电灯发光

时,电流在电路中静静的“流淌”。你是否想过,电流的流动遵循怎样的规律?电流、电压、电阻各自扮演着什么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出复习课题。结合思维导图让学生回顾本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本章的内容而展开的,这样能使学生的复习有明确的目标。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知识点聚焦: 实验表明:在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成反比。 探究一:利用电源、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器材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 实验:如下图甲所示,艾力做“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端。 (2)闭合开关后,他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上图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3)通过实验,他记录了电压与电流相对应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探究二:利用电源、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器材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在探究导体的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题及答案

2013新人教版九年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3A,如果导体两端 的压再增加6V,那么导体中的电流 为() A.0.6A B.0.3A C.0.9A D.0.1A 2、小明采用右图的电路,研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关系”,他 分别用5Ω和10Ω的电阻做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明将A、B两点间的电阻R 由10Ω更换为5Ω,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应该()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D.更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3、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越大,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就越高 C.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D.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4、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如右上图所示。先在A、B间接入5Ω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接着取下5Ω的电阻换上10Ω定值电阻,不进行其它操作就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示数及应进行的操作是()新课标第一网 A.电压表示数大于2V,应将滑片P向左滑 B.电压表示数大于2V,应将滑片P向右滑 C.电压表示数小于2V,应将滑片P向左滑 D.电压表示数小于2V,应将滑片P向右滑 5、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导体甲和乙对应的电流、电压的关系 图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导体的电阻比乙的大; B.乙导体的电阻比甲的大; C.甲、乙的电阻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甲、乙的电阻大小。 6、如图所示,当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路中的电流为零 B.灯泡两端电压为零 C.电灯的电阻为零 D.电源两端的电压不为零 7、在如右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小灯泡发光,电压表有一定的 示数。过一会儿,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示数几乎为电源电压。已 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短路 B.电流表短路 C.电阻R断路 D.小灯泡灯丝断 路 8、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将小灯泡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则闭合开关后的现象是( ) A.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没有示数 B.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没有示数 C.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没有示数 D.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没有示数 二、填空题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欧姆定律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概括本章内容 (2)、知道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掌握欧姆定律 (3)、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19世纪的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得出了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U/R 伏安法: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串联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并联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电路中串联的电器越多,电流越小每个电器的电压越小串联分压限流 并联的电器越多,总电流越大,各电器的电压不变。、 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和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三、知识梳理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内容 1、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3、实验分析: ①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②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③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④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第17章欧姆定律《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17章欧姆定律 第一节 数据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U/V 0.3 0.6 0.9 1.2 1.5 1.8 电流I/A 0.08 0.15 0.23 0.40 0.38 0.45 (1)为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请你在图17.1-2的方格中建立有关坐标轴并制定其标度,把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2)小英说,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是明显错误的,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可能是读取这组数据时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掉。这是哪组数据?答:第4组 2.在电阻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凯把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了图17.1-3所示的电路,正准备闭合开关时,旁边的小兰急忙拦住他,说线接错了。 请你检查一下电路错在哪里?小兰发现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可以,请把接错的那一根导线找出来,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答:错在电流表与定值电阻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第二节 1.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80Ω,接在220V的电压上,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答案:2.75A 2.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00mA,加在这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大? 答案:2V 3.某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2.5V,用电流表测得此时的电流是300mA,此灯泡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答案:8.3Ω 4.某同学认为:“由I=U/R变形可得R=U/I。这就表明,导体的电阻R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不对。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而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第三节 1.一个小灯泡上标着“2.2V0.25A”,表明这个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是8.8Ω。图17.3-2是一位同学为检验小灯泡的标称电阻是否准确而连接的试验线路。他的连接有三个错误。请你指出这三个错误分别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成正确的连接? 答案: (1)电流表的量程选大了(0-3A) (2)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滑动变阻器接在有金属杆相连的两个接线柱上了,变阻器不起作用。 正确的电路略 2.一直流过一只电阻为242Ω的灯泡的电流是0.91A。如果在灯泡两端再并联一个电阻为165Ω的电烙铁,并联电路的总电流变为多大? 答:电路两端的电压:U=U1=I1R1=0.91A×242Ω=220.22A 因电烙铁与灯泡并联,所以电压相等即U2=U1 I2=U2/R2=220.22V/165Ω=1.33A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I=I1+I2=0.91A+1.33A=2.24A

【中考二轮专题】2014届中考物理专题讲解:第十七讲 欧姆定律(含2013年新题)

【中考二轮专题】第十七讲欧姆定律 【考纲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 4.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命题趋势】 在中考试题中,仍会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实验侧重于伏安法测电阻的相关问题。填空题主要“通过开关的开闭转换电路连接形式,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选择题主要“利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欧姆定律分析电表示数的变化”。 【考点探究】 考点一、动态电路分析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灯泡变亮,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灯泡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解析】滑片移动时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 的变化,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由 电流变化可知灯泡的亮度变化。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阻变小,故电路中总电阻减小,因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I=U/R 可得,电流增大,故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故亮度变大. 【答案】A 【方法总结】本题属于电路的动态分析,此类题可先分析局部电阻的变化,再分析总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分析电流的变化,难度中等。 此类题目属于欧姆定律的常规题目,本题中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可视为整体进行分析,体现了电学中整体法的应用。 考点二、伏安法测电阻 【例2】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实验中: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晓明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向右偏转,而电流表指针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欧姆定律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概括本章内容 (2)、知道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 掌握欧姆定律 (3)、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19世纪的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得岀了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匸U/R 伏安法: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串联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并联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电路中串联的电器越多,电流越小每个电器的电压越小串联分压限流并联的电器越多,总电流越大,各电器的电压不变。、 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和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三、知识梳理 作用 电压单位 测量仪器:电压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电阻单位 应用:滑动变阻器 内容表达式 I 应用: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安全用电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内容 1、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八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 Q。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 Q =1000K Q 1 K Q =1000 Q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 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 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 件” 3、实验分析: ①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②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③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④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_______________ 还与温度有关。 (四)、分类

高三生物集体备课教案

高三生物集体备课教案时间20XX年12月7日 地点生物实验室 人员生物组全体教师 主备人陈富国 内容: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体液调节 教学目的 1.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C:理解)。 2.激素分泌的调节(C:理解)。 3.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C:理解)。4.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A:知道)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2)激素分泌的调节。 (3)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教学难点 (1)激素分泌的调节。 (2)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教学过程 【板书】

概念 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体液调节激素分泌的调节 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注解】 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一、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作用,它受下丘脑支配,所以说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二、激素分泌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内分泌的主控关系(实线)]及反馈调节(虚线) (二)下丘脑的作用 既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也是神经调节转化为激素调节的桥梁 (三)反馈调节的意义 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三、相关激素的关系 (一)协同作用 1.概念: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生长激素:主要通过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2.实例和骨的生长而达到促进生长的作用。只有两种激素协同作用时,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 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正常+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 3.反例(协同失调) 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正常+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 (二)拮抗作用 1.概念: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元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共同维持2.实例:血糖(胰岛A细胞)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血糖浓度含量的调节胰岛素促进糖元合成使血糖浓度降低稳定

2020年秋(新人教版)物理第17章 第2节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一、选择题 1.(13台州)最先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并得出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家是A A .欧姆 B .伽利略 C .牛顿 D .奥斯特 2.(13德阳)由欧姆定律公式I=U/R 变形得R=U/I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3.(13武汉)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A 4.(13山西)如图是某种“呼气式酒精测试仪”的原理简图,其中R 2为定值电阻,R 1是酒 精气体传感器,其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增大而减小,则 D A .酒精浓度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 B .酒精浓度越低,电流表示数越小 C .酒精浓度越高,电源电压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越小 D .酒精浓度越低,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比值越小 5.(12岳阳)从201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酒醉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酒 精测试仪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它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图中R 1为 定值电阻,酒精气体传感器R 2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如果驾驶员呼出 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测试仪的B A .电流表示数不变 B .电流表示数变大 C .传感器R 2两端的电压变大 D .定值电阻R 1两端的电压不变 6.(12昆明)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公式I U R =,关于这个公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同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 .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7.(12湘西)在利用欧姆定律R U I =的一次实验中,测得2Ω电阻的两端电压U =1V ,则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是A A .0.5A B .0.1A C .2A D .1A 8.(12宜昌)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U /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1. 实验: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方法】___________。 【实验电路】 【实验关键】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思路:保持_____不变,改变电压。如选用同一个定值电阻,通过调节___________,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记录电压值与对应的电流大小。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思路:保持_____不变,改变电阻。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调节___________,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要点探究】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①保护电路;②通过调节滑片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2)如何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提示:根据电源电压选择电压表,电压表量程大于电源电压;不能估测电源电压时,用试触法选择电流表,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尽量选用小量程。 (3)实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来保护电路? 提示: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必须放在阻值最大端;②在改变电压时,要用眼睛观察电压表的示数,调到合适的值。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如何改变电阻值? 提示:通过“换”的方式改变电阻值,即先在电路中接入一个5Ω电阻,测量完毕,把5Ω电阻拆下来,换上一个10Ω电阻,测量完毕,再把10Ω电阻拆下来,换上一个15Ω电阻。 【实验结论】 (1)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 (2)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 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 (2)表达式:_____。 (3)应用:利用_____测量电阻。 3、实验: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_____。 【实验电路】 【测量器材】测电流:_______;测电压:_______。 【要点探究】 (1)此实验中为什么要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提示:①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可以防止电流过大,对电路元件起到保护作用。②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以便于多次测量。 (2)怎样减小实验误差,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 提示:至少做三次实验,根据公式R= 算出三个阻值R 1、R 2、R 3,填入表中。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要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即R= 。 123R R R 3 ++U I

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第六章《电压电阻》第七章《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电压有关概念和电压表的使用。 2.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的规律。 3.对电阻的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4.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应用。 5.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难点】 1.电压表的使用和读数。 2.探究过程的探究方法。 3.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电阻大小的原理,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4.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5.从电压和电阻的角度来说明安全用 教材分析: 在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的基础上,本章将首先给出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进一步通过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这是本章的核心,其中还有“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内容。由于学生已有“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并且通过比较,明确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与电压规律的区别和联系。在基本测量方面,要让学生在会用电流表的基础上,学会使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并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对学生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电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实际应用方面,一是各课节中的“动手动脑学物理”栏目中设计了许多实践性、开放性、应用性很强的问题;二是有关安全用电的知识点的设置也与现行九年义务物理教材有很大的差别,本教材是把安全用电的教学内容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放到“电流和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三章之内。这样处理有两个原因: 第一,使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问题多次出现,从不同角度反复学习,意在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第二,加强对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的理性认识。在学了欧姆定律之后,本章仅从电压的高低和电阻的大小两个方面对用电安全性的影响来考虑,目的是培养学生会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实际问题和自然现象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的基础上,学生已知道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能正确地用电流表测通过用电器的电流;知道了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经历了较完整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具备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在本章学习中,由于学生已有“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学习经验,已经初步学会了电流表的使用,因此在完成“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时,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学生是能较快地学会电压表的使用并找出电压分布的规律的。当然,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明确率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与电压规律的区别和联系;注意电流表、电压表在使用方

2015七年级上册生物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2.初步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 3.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 4.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 2.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3.取放鼠妇时动作轻柔,实验结束后能将鼠妇放到自然环境中。 二、学习难点和重点 1.学习重点: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2.学习难点: (1)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2)组织好“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和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课前准备: 1.准备相关的图片 大熊猫、鱼、麦田、蚂蚁群、蜜蜂群、打斗的狮子、争斗的秃鹫等图片 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分布图,沙漠、草原和森林的分布图,仙人掌、竹节虫(拟态)、变色龙(保护色)、箭毒蛙(警戒色)、人类排放废水等图片。 2.准备实验材料 湿土,干土,解剖盘,纸板(教师准备),鼠妇20只,计时表(学生准备)。 3.课前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四人一组)。每组在课前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捕捉鼠妇20只,并记录捕捉地点的环境该地点鼠妇的数量,注意不要破坏学校、社区草坪或花坛,不伤害鼠妇。 六、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调查,我们知道,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我们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第二章的学习就要带领我们去了解生物圈。要想了解生物圈,首先要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 1.环境的概念 教师提问: ①野外生活的大熊猫组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②鱼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鱼能离开这种环境吗?即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鱼一定能正常 生长吗?还会受到哪些影响呢? ③环境仅仅是指生物生活的地点吗?什么是环境? 分析后学生自己归纳出环境的概念: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 教师提问:看图1-12小麦田示意图在这片麦田中,对小麦的正常生长有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思考找出阳关、温度、水土壤、老鼠、蚯蚓、七星瓢虫、麦蚜、杂草等因素。 教师讲述:我们把这些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教师提问:你能将这些生态因素进行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利用第一章所学制定分类依据,即依据有无生命将生态因素分为两类,分别是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教师概括:阳关、温度、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是无生命的,称为非生物因素;老鼠、蚯蚓、七星瓢虫、麦蚜、杂草是有生命的,称为生物因素。 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师提问:、温度、水、土壤对小麦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学生展开讨论,回答问题:没有,小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温度过低,小麦种子不能萌发、麦苗生长缓慢。水分过少,小麦易枯萎;水分过多,小麦易烂根。土壤肥沃,小麦生长好;土壤贫瘠小麦生长差。 教师提问:其他植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阳关、温度、水和土壤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请举例。 学生举例,达成共识。 教师归纳:植物的生长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教师提问:非生物因素是否影响植物的分布?教师展示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分布图,沙漠、草原和森林的分布图,植物的分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学生分析图片,找到原因,得出结论:温度和水分对植物的分布有影响。 教师讲述:非生物因素对动物有没有影响?下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来了解。 4.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师提问:刚才分析了图中非生物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那么图中老鼠、蛇等生物因素对小麦的生长又有什么影响?这些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回答:老鼠破坏麦田,蛇吃老鼠;麦蚜吃小麦茎叶,七星瓢虫捕食麦蚜;杂草与小麦争夺阳关、养料和水分;蚯蚓松土肥土,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并归纳出生物之间存在捕食

2014届中考物理专题讲解:第十七讲 欧姆定律(含答案)

第十七讲欧姆定律 【考纲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 4.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命题趋势】 在中考试题中,仍会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实验侧重于伏安法测电阻的相关问题。填空题主要“通过开关的开闭转换电路连接形式,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选择题主要“利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欧姆定律分析电表示数的变化”。 【考点探究】 考点一、动态电路分析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灯泡变亮,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灯泡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解析】滑片移动时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 的变化,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由 电流变化可知灯泡的亮度变化。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阻变小,故电路中总电阻减小,因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I=U/R 可得,电流增大,故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故亮度变大. 【答案】A 【方法总结】本题属于电路的动态分析,此类题可先分析局部电阻的变化,再分析总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分析电流的变化,难度中等。 此类题目属于欧姆定律的常规题目,本题中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可视为整体进行分析,体现了电学中整体法的应用。 考点二、伏安法测电阻 【例2】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实验中: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晓明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向右偏转,而电流表指针

高二生物集体备课方案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集体备课方案 高三生物备课组 集体备课是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备课形式。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为了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使集体备课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从而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大提升,特制定集体备课方案。 一、主要任务 1.对备课内容逐课时进行讨论和研究,要做到“七备”: 备课程标准和考纲:从三年一体化整体规划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备考题:分析本课内容在高考中的命题频率和命题特点,设定教学重点、难点。 备教材:明确课标和考纲对教材知识点的层次要求,从知识点的联系中构建知识网络,科学设置问题。 备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跟踪学生全程学习,发挥学生学习潜能,预测将面临的困难。 备教法:根据每章节的特点和学生认知实际,改进教学方法。采取有效手段,诱发学生思维,鼓励主动参与。 备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应重点围绕让学生学什么和如何让学生学会进行。 备作业:每节课都要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课时作业,每周一次定时练、一次周测。 2.对上周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布置下周任务。 3.修改完善个人教案。 二、时间安排及地点 时间:每周一下午1、2节备本周二、三的共两节课; 每周二下午1、2节备本周四、五及下周一的共三节课。 地点:生物教研组 三、备课程序 基本程序:单元规划、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上周教学情况反思、主备人说课、集体议课)、修改教案 1.单元规划 根据一轮复习计划,每章节讲授前一周,即上周集体备课时对本周的内容进

行规划,指定要研究的课程标准、考纲、考题的内容及范围,并指定每节课的主备人。 2.个人备课 每位教师在上周单元规划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备课,按要求写出各自的教案,为集体备课时深入切磋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主备人要充分准备好说课内容。 3.集体研讨 (1)上周教学情况反思 对上周教学中做的好的地方、存在的问题、教师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2)主备人说课 ①说课标和考纲要求,明确本课内容在高考中的要求和考查频率、方式 ②说教学的总体构想、明确教学内容在高中生物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说学情,明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 ④说教学的目标,明确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⑤说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和措施,明确教学的主攻方向 ⑥说教法、学法,明确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策略 ⑦说教学的程序,明确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明确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⑧说例题的选择意图和切入点,习题的选择理由和讲解方法等 (3)集体议课 主备人说完课后,备课组长组织议课,集思广益。教师对照自己的教案积极发言,多提问题,认真讨论,大胆发言,积极主动参与整个研讨活动。 4.完善修改个人教案 集体讨论交流后,每位教师根据备课要求修订好自己的教案,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 总之,集体备课要遵循“个人——集体——个人”的原则,必须在个人先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真正做到一课一研,一课一议,一课一思。另外,在保证基本知识点过关的基础上,不同类型的班级可从授课内容、作业难易程度、题量上进行调整,但要对所有班级做到统一进度,同类班级除了统一进度外还要做到统一目标、作业和测试。

第17章欧姆定律达标测试卷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达标测试卷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相同的电压加在阻值不同的导体两端,电流一定不同 B.用不同的电阻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得到的结论都一样 C.同一电阻,它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也越大 D.当加在某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随着改变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1、R2两个电阻进行探究,并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U-I关系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R1与R2的大小关系是() A.R1>R2B.R1=R2C.R1<R2D.无法确定 (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 3.电阻触摸屏在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设备上已普遍使用,当手指在触摸屏表面施以一定的压力时,触摸屏通过分别识别触摸点的水平与竖直位置,从而确定触摸的位置。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时,触摸点P将电阻丝分为上下两部分,设上部分电阻为R1,下部分电阻为R2,结构可等效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触摸点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若测得R2两端电压增大,则可知R2阻值以及触摸点P到屏下端的距离将分别() A.增大;减小B.增大;增大C.减小;增大D.不变;减小4.科技节上开展电路设计活动,要求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电路包含电源、开关、导线、两个电阻;②闭合开关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小柯设计的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A.只有甲符合B.只有乙符合C.甲、乙都符合D.甲、乙都不符合

5.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时,发现图中只有两个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电路中的电阻R或灯L只有一个出现故障,则可能是() A.电流表A示数为零,灯L短路 B.电流表A示数为零,灯L断路 C.电流表A1示数为零,电阻R短路 D.电流表A1示数为零,电阻R断路 6.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半导体的导电性能,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是一只光敏电阻,当光照强度增大时,其电阻会减小。闭合开关,增强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忽略灯泡电阻变化)() A.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减小 B.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增大 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D.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7.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如图四个电路中,R0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滑片会随身高上下平移。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8.如图甲是新型节能应急台灯电路示意图,台灯充好电后,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改变灯泡的亮度,假设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电压U随R变化的图象是图乙中的()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题(附答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9-27题每题3分,共27分) 19 .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 路图,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时应该 A .保持R 2滑片的位置不变 B .保持R 2两端的电压不变 C .保持R 1不变,调节R 2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D .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20.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先在 A 、B 间接入5Ω的定值电阻R ,移动滑片P 使电压表示数为2V ,读出电流表示数.接着取下5Ω的电阻换上10Ω定值电阻,不进行其它操作就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示数及应进行的操作是 A .电压表示数大于2V ,应将滑片P 向左滑 B .电压表示数大于2V ,应将滑片P 向右滑 C .电压表示数小于2V ,应将滑片P 向左滑 D .电压表示数小于2V ,应将滑片P 向右滑 21.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V 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 ;现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8V ,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为 A .0.4A ,20Ω B .1A ,20Ω C .0.4A ,10Ω D .1A ,10Ω 22.把两条材料相同、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等的电阻丝并联在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粗电阻丝的电流较大 B .通过细电阻丝的电流较大 C .加在粗电阻丝两端的电压较大 D .加在细电阻丝两端的电压较大 23.如图所示,几个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 0设计了四个测未知电阻R x 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A B C D 24.如图是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电流表电阻可忽略不计,只考虑电压表本身的电阻,那么 A .测量值等于电阻的实际值 B .测量值小于电阻的实际值 C .测量值大于电阻的实际值 D .测量值加电压表的内阻值等于电阻的实际值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基于学习支架的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编写要求

基于学习支架的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编写要求 第一部分:教材单元分析 要求:参照“欧姆定律电阻”教学设计中的第一部分,对教材从整体上进行分析梳理。具体包含如下内容: 一、教材分析 二、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1: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要科学规范,明确具体,要体现可检测性的要求。 注意2:这里的教学目标是指一个单元内容教学结束后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注意3、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也参照上述要求。 三、本节重点、难点和关键 四、课时安排(原则按照教参上的课时数建议,对于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可适当增加1课时。) 五、设计思路 要体现从起点到单元教学目标之间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特点。即从教学目标角度考虑,要体现阶段性和过程性的要求。因此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可能是不同的(请参考“欧姆定律电阻”的教学设计)。 第二部分,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格式参照下发材料中的要求。 2、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预测的学生学习困难点,设计合理的学习支架”的思想。 3、要根据单元教学设计思想和变式训练的思想,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设计例题。 4、要根据单元教学设计思想,体现过程性和阶段性的要求,设计体现三种层次的课外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 5、对教学设计的主要部分要讲出理由(即在教学设计中要有批注---写这一条的原因是让其他老师能理解你的设计意图,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对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如果有关键的话)要简要分析理由。对于采取的教学措施(即设计的学习支架)要说明理由。对于使能目标(即阶段性教学目标)要有说明。 6、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学的活动和教师教的活动)要与需达

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 时间:12月12日 主备人:张德安 参加人员:曹伟刘正安黄进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4.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或图片。 2.学生准备: (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课] 教师:请问“生物的多样性”这个词侧重于哪个字? 学生:“多”字。 教师: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多”法呢?有几个层次内容呢?“多”的意义何在呢?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记录。投放多媒体课件,有关内容如下: 画外音:“自然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画面中出现: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 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 教师:自然界里的生物远不止这些,到底有多少,请同学们看书P90页图表。教师:试分析生物多样性,从种类上看,多在什么地方? 教师:通过分析图表,你能得到什么样的信息? 第二行表示我国已知种数,第三行表示世界已知种数,第四行表示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的百分比。 教师:好,同学们收集信息能力相当准确。刚才同学说表中有8种生物类群,除了这8种,还有哪些类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