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隧道侵限换拱处理方案

隧道侵限换拱处理方案

隧道侵限换拱处理方案
隧道侵限换拱处理方案

XXXX隧道XXXXXX段初支

变形换拱处理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施工规范;

(2)现场踏勘所获取的有关资料;

(3)国道XXXX公路改建工程(苏洼龙至斯闸段)施工招标文件(招标编号:XXXX、清单、答疑(补遗)书及标前会上有关要求;

(4)两阶段施工设计图及相关文件;

(5)施工调查报告包括施工场地和周边环境条件,水电路临时租地和地材等情况、水文地质气象、交通、机械、物资采购等资料;

(6)相关地方政府部门、业主及指挥部、监理等的要求;

(7)关于印发XXX省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XXX函(XX)XX号

2.编制原则及范围

(1)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

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建立在科学合理,满足现行规范及设计要求求。同时方案编制时必须保证人员、设备及结构的安全为基本原则。编制时应采用经济合理的方案,节约造价,施工过程中合理按排工序,保证合理的施工进度。

(2)编制范围

XXX隧道KXX+XXX-KXX+XXX段初支、二衬。

二、工程概况

1.项目介绍

XXXXXXX隧道位于XXX县XXXXX村,毗邻XXXX左岸,起止里程为KXX+XXX-KXX+XXX,全长XXXXm,为特长隧道。根据投标及合同划分,XXXX隧道进口端KXXX+XX-KXX+0XXX 段由XXXXX局承建。

2.原设计及施工情况

(1)地理、地质概述

XXXXXXX隧道区域为高山峡谷地带,地理条件恶劣,交通闭塞,唯一过境公路沿金沙江左岸阶地展布,线形、路况较差。

隧道围岩主要由石英片岩组成,岩体破碎、软弱。同时隧道在XXXXXXX村穿越XXXXXXX断裂带,岩体构造有褶皱、破裂等。

隧道区域地下水分布不均匀,主要以线状渗出为主,局部呈股状。蛤本隧道地表有2条明显的冲沟。冲沟临近有泉水出露,泉水流量稳定,但受春雪或雨季补给影响较明显。冲沟段地下水丰富。

受上述原因影响,隧道岩体整体稳定性极差,特别是在水的浸润下极易失稳。开挖时极易出现坍塌掉顶等现象。

(2)隧道洞身衬砌支护参数

根据原设计图纸,隧道已施工段洞身设计参数如下:

(2)施工情况

①截至20XX年11月初XXXXXXX隧道完成开挖总计539米,掌子面完工里程KXX+4XX,仰拱完工里程XXX+XXX,二衬完工里程KXXXX。其中KXXXX完成上导坑开挖,中导坑完成局部。

②20XX年XX月XX日XXXX至今工地处理于全面停工状态。

③隧道施工至KXXX里程后,洞身及掌子面围岩地下水开始增多,岩性由板岩变化为碳质板岩、千枚岩。我部按设计变更完成初支后,经现场观察及监控量测,发现初支有开裂及变形速度较快,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我部立即对初支采取增加临时护拱、锁脚锚杆及加密小导管注浆等形式进行了加固处理,变形得到遏制。但堰塞湖后道路及大电等中断后,无材料被迫停工,无法对初支进行加固处理。

停工后在已施工仰拱前开挖集水坑,安装潜水泵及专门管道组织排水。日排水量在300m3以上。

3.侵限情况

自20XXXX年XXX月XX日,我部将掌子面封闭后全面停工。

停工期间未停止对洞内进行监控量测。2XXXX年12月XXX日XXXX发生地震及多次余震,经对比监测数据,震前数据相对稳定,但地震后变形开始加剧。春节后再次量测,各项监测数据累积值已超出规范允许值。

将测量数据与设计图纸对照发现KXXXXX段初支变形较大,局部位置初支侵限,占据二衬结构位置。20XXX年XX月XXX日,施工单位将现场情况上报监理单位并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踏勘。

踏勘后结论:

(1)掌子面渗水仍然比较严重,施工单位按时将渗水集中后引排至洞外。

(2)KXX4XXX段初支变形严重,局部位置初支侵占二衬结构位置。侵占范围为仰拱面上1.5米至拱顶位置,特别是拱腰部位变形较严重。

(3)需对侵限部位初支进行凿除处理重新开挖至设计位置按变更设计施工,经监观测结构稳定后施工二衬。

4.现场影像资料及测量成果情况

(1)影像

(2)测量成果(断面示意图)

三、侵限原因分析及结论

1、侵限原因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洞内施工及现场状况等情况分析,经业主、

设计、监理、施工现场调查,对照现场监测情况分析隧道侵限的原因如下:

(1)地质原因

①该段隧道围岩地质条件差,存在断层、褶皱等不良地质现象,岩性主要为碳质板岩、千枚岩等。岩体破碎,缺乏整体稳定性。

②地下水影响。地表接近冲沟泉水流域,洞身开挖后,洞内渗水量大,浸蚀岩体,虽经注浆加固后完成初支,但区域岩体因地下水分布聚集影响导致压力集中,导致初支受压力较大。

(2)外界条件影响

①未进行加固处理

对前期出现类似情况区域采用护拱、增加锁脚锚杆及小导管注浆等措施进行了临时加固处理,变形得到遏制。但受白格堰塞湖灾情影响后,大电及道路中断,材料等无法到达现场,不能继续实施加固措施及二衬施工。

②停工时间太长

白格堰塞湖后,通向施工现场的道路全部中断,材料无法运往现场,导致本工地停工时长已超过100天。由于停工时间太长,导致累积变形量增加导致初支变形侵限。

③地震影响

20XX年XX月XX日晚上11点32分XXXXX发生4.9级地震,随后发生多次4级以上余震,本地震感强烈。可能受此外力因素影响,

改变了围岩应力平衡,加剧了隧道初支变形。

2.侵限原因结论

由于围岩本身软弱破碎、加之地下水浸蚀,在长时间未施工二衬的情况下,隧道围岩变形长时间跟随扩展,导致初支变形过大侵限。

四、施工组织及安排

1.建设总体目标

质量:换拱工程达到相关规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满足设计使用功能,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安全:无人身因工死亡事故,无重大火灾、交通、爆炸事故,无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环境保护目标:污水排放控制达标率100%,施工扬尘控制达标率100%,施工噪声污染控制达标率100%;

水土保持目标:确保用地红线外植被不受破坏,杜绝乱砍乱伐;规范取弃土,杜绝污水和泥浆乱排乱放现象;

工期目标:道路通畅后15日完成处理。

2.技术力量及班组按排

(1)项目经理部成立侵限处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侵限处治工作,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组织协调工作。副组长由总工担任,为技术总负责。现场施工员、技术员、安全员、材料员、试验员、工班长为成员。施工过程中,专项工作组成员轮流24小时现场值班。

(2)班组安排和任务划分

①根据施工需要和现场工程数量,现场侵限处治施工共设置加工班、支护班、注浆班、开挖班、二衬班、运输班、综合班六个作业班组。

②任务划分:

加工班:负责钢支撑、钢拱架、连接筋、钢筋网、锁脚钢管、小导管的加工制作。

支护班:负责临时钢支撑的加固、拆除,侵限段初期支护拆除后钢拱架、连接筋、钢筋的安装,喷射混凝土等结构施工作业。

注浆班:负责径向小导管注浆浆液的拌制、灌注作业。

开挖班:负责侵限段初期支护的拆除、小导管、锁脚钢管的打孔、安装作业。

二衬班:负责仰拱及二衬施工。

运输班:负责洞内弃碴装运、混凝土运输。

综合班:负责现场综合保障。

五、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所有参与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先从管理人员培训,再对作业人员培训,有人员调动的时候必须要先培训上岗,对工序、工艺、工法进行培训考核,结果上报监理单位和建设指挥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确保换拱安全;

(2)做好现场劳动力组织,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种施工机械,

并检查其性能及完好率,使其能满足施工要求;

(3)组织好施工所需的各项材料,在数量和质量上应满足施工要求。

2.换工施工艺流程

换拱施工工艺流程图

3.换拱的处理方案

对已下沉和收敛侵入二衬空间的初期支护采用拆换部分初期支护,换拱顺序采用从下到上的方向进行,先拆除两端拱脚(下导),

然后是两侧拱腰(中导),最后是拱顶,具体方法为:

(1)临时支护。在需拆换初期支护前后5米范围采用I20b临时钢架将已施工支护进行加固,临时钢架纵向间距1m,两榀钢架设置φ22HRB335连接钢筋,环向间距1m,钢架与初期支护间空隙采用方木块契紧。

(2)加固。对需拆换段拱顶及周边围岩进行架固。加固范围为KXXXXX前后各5米。加固措施为:

①拱顶120度范围采用φ89x6无缝钢管管棚加固,管棚间距40cm,长度20m,打入角度5-10度。

②从拱脚至拱顶部位全部采用6-8m长φ42x4注浆小导管加固,小导管纵向间距0.6m,环向间距为1.0m。注浆小导管加工方法同原设计图纸。

③注浆材料。小导管注浆采用纯水泥浆(w/c=1.0),注浆压力

0.5-1.0MPa。管棚注浆采用水泥砂浆(W/C=0.5)。

(3)凿除。注浆凝固后,根据测量人员测量结果标示出需要换拱的位置及开挖深度。为了保证不对初支产生较大的扰动,凿除作业前最好用切割机切割出开挖轮廓线。凿除采用风镐等小型机具进行。当原有工字钢架全部出露后,在钢架切断位置保留段钢架端头两侧施工φ42x4注浆小导管作为锁脚锚杆锁定钢架,每根锚杆长6-8m,每处设4根。锚杆施工完成后方可切断钢架及网片钢筋等。工字钢及网片钢筋等切割采用氧割焚断。

(4)开挖及换拱。开挖时,预留变形量加大为20cm,其它初支

参数参加设计图纸Z5a衬砌参数执行。为保证施工安全,拆换拱时采用从下至上分5段拆除。

开挖深度按设计开挖轮廓线的基础上超挖20cm(预留沉降量),经测量满足要求后,在岩面初喷一层C25喷射混凝土,然后在安装20x20cmφ8钢筋网片、系统锚杆及新拱架。钢架安装完成后,及时施作φ25锁脚锚杆和纵向连接筋,复喷C25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换拱施工采用的初支参数及材料规格如下:C25喷砼厚度26cm,拱架采用I20b工字钢,径向锚杆采用3.5m长φ42X4注浆小导管,钢筋网片采用双层φ8钢筋,环向及纵向间距20cmx20cm,拱架纵向连接筋采用HRB335φ22钢筋,环向间距1m。拱架锁脚锚杆采用φ42x4注浆小导管,每根长4.5m,每处2根。

(5)重复上面的步骤拆除下一段或下一榀拱架。换拱完成后时应及时布点加强监控量测。如果沉降量超标时加强支护参数,如果稳定即可继续进行换拱施工。

(6)临时拱架的拆除。当所有需要换拱部位完成施工后,拆除临时支护用的拱架。

4.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施作临时钢支撑时支护拱脚下虚碴必需清理干净,确保拱架整体稳定。对未施工仰拱段落,地面基层松软时应加设垫板或用混凝土加固地基,防止因拱脚下沉而失去支撑作用。

(2)为确保施工安全,凿出初期支护时必须加强周边围岩的监控,若发现周边围岩(初支)有异常情况则立即停止施工,并迅速撤

离所有人员,待围岩稳定后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行施工或报告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3)拆换初期支护时应逐榀施作,为防止因下台阶变形初期支护拱脚悬空距离过长而产生安全隐患,每次拆换不超过1榀。

5.后期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的预防措施

原设计本段隧道支护参数已由Z5c变更为Z5a型,辅助支护由C 型变为B型,设计初期支护的预留变形量为15cm。但受白格堰塞湖灾情及多因素影响,同时考虑到该段围岩岩层软弱,地下水丰富,为了避免类似病害事故发生,同时保证隧道自身质量及施工中的安全,后期施工做如下建议如下:

(1)加强地质超前预报,采用地质素描,TSP203,地质雷达,超前水平钻等多种预报手段相结合,详细探明开挖面前方围岩及地下水量情况,提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考虑到本段围岩富含地下水,建议后期施工及时启用预设计(在掌子面前实施预注浆),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监控测量结果,开挖时增大预留变形量,将原有预留变形量15cm 变更为20cm。

(3)对已经完成的初期支护做好监控量测,重点是顶拱下沉和周边收敛监测,对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及时变更支护参数及施工方法。

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认真贯彻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1)制订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为:保证施工质量合格率100%。

(2)切实履行质量保证体系。按照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规划,施工中通过质量管理及组织、技术保证措施及准确及时信息沟通,实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施工时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责任制。项目指挥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部经理牵头,项目部总工程师、项目部各有关业务部门人员和各施工队队长、主管工程师和专业工程师参加。各级人员各司其职,各履其责。

2.施工组织上保证措施

(1)强化质量教育,增强全员创优意识。利用现场质量标语、板报、上质量课、现场分析会、观摩会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不断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使大家认识到质量第一、保证优质工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而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观点,调动每个职工创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加强组织建设,由项目经理亲自挂帅,建立质量领导小组,各作业班组设质检员,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网络。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任务、责任和权限。施工过程中,各级质检人员坚持做好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预防质量通病,杜绝质量事故,使工程质量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保证施工质量的主要制度

(1)坚持技术交底制度。每分项工程指派专门的专业工程师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进行指导,并对具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同时,由专业工程师进行现场值班,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2)坚持施工过程三检制度。设专项工序负责人对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接收、不许施工。

(3)坚持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对隐蔽工程,必须认真履行检查签证程序,在内部三检合格后,按规定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再根据检查结果填写表格,双方签字后进行下道工序。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目标

本次施工中确保重伤率控制在0.5‰以下,轻伤率控制在5‰以下;不得出现以下安全事故:

(1)杜绝因施工作业、施工临时设施和施工机械设备等引起的事故;

(2)杜绝因施工作业和施工机械车辆引起的交通事故;

2.安全管理的各项组织措施

(1)建立安全组织领导小组及贯彻项目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施

工前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次换拱施工的安全生产工作。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按项目部制定的《安全保证体系》进行施工,使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2)建立专职安全管理小组,各工序时段设专职安全员,工班长为兼职安全检查员,负责各工序安全管理工作,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实施检测工作。

(3)安全技术措施。为了保证换拱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专项措施:

①坚持每天固定时间向监理上报当日换拱安全、质量、进度情况。

②换拱前做好安全检查,对临时用电线路、风水管设施及洞身结构等进行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排除。对洞身结构有明显变形部位等进行支撑加固。

③换拱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储备好材料,组织好施工机械及劳力,布置好施工现场及各种作业平台及器具,为施工创造好条件。

④换拱前做好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应包含方案技术交底、工序技术交底及安全管理及安全操作流程等。特别用电、氧炔焊、高空作业及防护用品穿戴等做出明确交底。交底双方应签字确认。

⑤在换拱段落全长安装逃生管道。将现场已有的逃生管道移至换拱段落。同时,在洞口配备必要的抢险物资,如工字钢、方木、急救

药品、纱布、强光手电、救援管道及食品,应急车辆、设备等。

⑥破拱时,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加强现场管理,尽量缩短各工序间作业循环时间。处理完上一榀后方可进入下一榀的处理,不得一次处理多榀,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保证安全。

⑦落实好现场管理制度,坚持跟班作业,对现场质量及安全做全面管理。值班人员要随时在现场监督指导,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纪行为,并随时观察临时支护情况,发现异常或紧急情况,及时停止作业,组织现场人员迅速撤离。

⑧加强现场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严格质量管理,保证结构件安装正确、焊接质量牢靠,锁脚锚杆长度、注浆量、喷砼质量及喷砼厚度等满足设计要求。

⑨加强现场重点部位安全管理。拆除及割除作业前,及时打设锁脚锚杆,拆除及割除作业时必须将连接钢架、连接钢筋和钢筋网全部割断,防止拆除时牵带扰动周边构件及结构安全。气瓶使用时应保证安全距离,应离开作业地点10米以上,气瓶间距5米以上,防止发生乙炔气瓶燃火和爆炸。

对拆除时必须使用挖机等设备拆除时,所有人员撤至安全地带,严禁有人留在换拱处理段内,有关的设备、机具、管线要提前清理,挖机破除时不得在换拱段范围内作业,应在换拱段后方的安全部位,并在作业过程中严禁扰动破除范围外的拱架和初期支护。

⑩作好监控量测,对监测数据及时处理及分析。发现异常及时反馈给现场值班人员及总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八、其它保证措施

1.环境保护措施

(1)废渣处理。对换拱施工中出现的混凝土废渣,及时运至弃土场弃置,不得堆置于施工现场及周围荒地。

(2)拱架拆除过程中出现的钢筋、工字钢等废料及时进行清理,运送至废料场统一堆放,不得堆码于现场或施工道路上,影响车辆及行人通行,甚至对人等造成二次伤害。

(3)施工中的废水处理。洞中渗出水等由于混凝土等的混杂而受到污染,应通过专门的管道输送至三级沉淀池内进行静置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村民桩稼地及河流内。

(4)噪声污染。本地施工远离闹市区,与村民距离在500m以外。噪声污染的范围较小。

2.水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本项目所有工序均在洞内施工作业,除施工中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和施工产生的废水,本项目无其它影响水环境的隐患。

对地下水按照已有的通道统一进行排放,经沉淀池静置处理后才能排放,不得直接排入周边河流及附近桩稼地里,确保周边环境保持原有自然状态。

九、应急预案

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

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2.应急准备

(1)机构与职责

按照项目总估应急预案,施工时成立现场应急领导小组及各职能小组。职能小组有:通讯联络组、技术支持组、抢险抢修组、医疗救治组及后勤保障组。

领导小组成员由项目经理及项目各部室领导组成,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各部室领导分别担任各职能小组组长,组员由项目成员及班组长担任。在换拱过程中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项目部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抢险领导小组及各职能小组自动成立,按预案方案明确职责及任务,迅速实施求援任务。

(2)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根据潜在事件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

主要应急物资:

①在洞内显著位置配备适当的救生器具,如安全绳、长竹竿等;

②内部电话、对讲机等联系工具保持畅通;

③自备发电机和照明专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④洞口和通道口预备钢拱架、钢管、水泥、水玻璃等。

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储备表

3.教育、训练

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项目部应对抢险人员进行必要的抢险知识教育,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包括应急内容、计划、组织与准备、效果评估等。项目部每年进行两次应急预案指导,必要时,协同项目部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4.互相协议

项目部事先与地方医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正式的互相协议,以便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相关单位联系电话表

5.应急响应

(1)应急流程图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

(2)值班电话:项目部实行昼夜值班制度,安质部电话:XXXX。

(3)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0等求救电话。

(4)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由综合部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

(5)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6.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1)隧道塌方冒顶处理预案

在隧道的施工中,虽然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塌方冒顶,但由于种种原因,此类事件还是防不胜防,难以杜绝。一旦发生隧道的塌方冒顶,我们将采取以下处理方案:

①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工班长负责清点人数,并将情况立即报告项目部调度。

②机械设备有条件转移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领工员指挥快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③待塌方处于相对稳定时,由电工检查线路,恢复该地段安全应急照明,确保用电安全。

④如有水涌出时,应根据水量的大小,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原则是:堵、排、引结合。待施工方案确定后进行根治。

隧道换拱施工方案专家版

目录

常安隧道初支变形段套拱施工方案 (DK82+850~DK82+880段)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编制依据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规章制度以及现行的施工规范、规程,技术规程和验收标准等。 (2)已审核批准的施工设计图纸及设计院下发的交底文件。 (3)业主组织召开的会议纪要。 (4)《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铁路局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 编制原则 (1)积极响应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严格遵守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充分结合投标阶段现场调查资料。 (2)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 (3)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保证组织体系,针对本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的要求,加强过程控制,从各个环节上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4)根据施工总工期的安排和分阶段节点工期要求,利用网络技术优化工期安排和资源配置,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 (5)高度重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6)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系统管理相结合,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通过建立先进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施工组织的连续、均衡、紧凑、高效。 (7)按照生产组织工厂化、工序控制专业化、现场作业机械化、过程控制信息化的原则组织施工。

隧道初支侵限换拱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1.3编制范围 (2) 2工程概况 (3) 2.1隧道概况 (3) 2.2XXX隧道开挖及支护工程概况 (3) 2.3工程地质 (4) 2.4水文地质 (5) 3初支侵限情况 (6) 4原因分析 (7) 4.1地质原因 (7) 4.2施工原因 (7) 5换拱方案 (7) 5.1总体方案 (7) 5.2施工方法 (8) 6资源配置 (10) 7施工注意事项 (10) 8安全保证措施 (11)

XXX隧道进口初支换拱专项方案 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1 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 (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4-2015); (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4)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 9217-2015); (5)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 9218-2015); (6)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 (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 (8)《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 (9)《湖北汉十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首件工程评估实施细则》; (10)本公司积累的施工经验,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 (11)投标人依据GB/T19001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12)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XXX隧道施工图。1.2 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有关法律、规

XXX隧道出口拆换拱安全方案(XXX)

施工方案报审表

新建铁路XX至XX线XX至XX段LYS-X标段XXX隧道出口拆换拱安全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批准: XXXX集团XX铁路LYS-X标工程指挥部 二〇一二年八月

一、工程简况 新建XX铁路XXX特长隧道位于XX省XX市XX县和XX县交界处,起于XXXXXXXXXXXX,止于XX县XX镇XX村,线路基本呈北向南走向。XXX为XX 县与XX县的分界岭,海拔约3126m,XXX隧道为穿越XXX的越岭隧道,与国道212线走向基本一致。该隧道为双洞单线分离式特长隧道,左线起讫里程DK173+280~DK192+375,全长19095m,右线DyK173+280~Dyk192+395,全长19115m。全隧共设置8座辅助坑道(6座无轨斜井、2座有轨斜井),是极高风险隧道,XX铁路的重点控制工程之一。 该隧道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隧道洞身共发育11个断裂带,最大带宽约1km,总长4.5km。隧道穿过3个背斜及2个向斜构造,属高地应力区,极易变形。隧道洞身穿越的板岩及炭质板岩区,占全隧的46.53%,该岩石遇水易崩解软化,围岩稳定性极差,且炭质板岩区可能有瓦斯外溢;隧道穿越的特殊不良地质段段落长大、影响面宽,有湿陷性黄土、山体滑坡、泥石流、岩堆、高地应力变形区等;总计各类软岩段长约16.1km,占隧道长度84.47%,极易发生围岩大滑坍,施工难度很高。 XXX隧道大战沟斜井进入正洞两个XX方向DK188+075~DK188+295段为f16断层,目前大战沟斜井进入正洞左线XX方向施工里程DK188+196,在f16断层内,初支变形较大,大战沟斜井进入正洞右线XX方向施工里程DyK188+387,已穿过f16断层,但初支变形仍然较大,据推测该段仍然处于f16断层影响带内。 左线XX掌子面里程为DK188+193.0,开挖揭示的地层岩性为压碎岩:灰黑色,原岩为炭质板岩夹板岩,薄层板状构造(层厚1~2cm),受构造影响很严重,板理极发育,揉皱小构造发育,石质较软,岩体极破碎,呈层状、碎石角砾状结构,含泥化夹层及少量裂隙水,属于Ⅴ级围岩。 右线XX目前掌子面里程为DyK188+390,开挖揭示的地层岩性为二叠系下统板岩夹砂岩夹炭质板岩,灰白色-灰黑色,变余泥质、钙质结构,薄层

隧道测量错误初支侵限严重擅自处理塌方事故

隧道测量错误初支侵限严重擅自处理塌方事故 一、案例背景 某客专某隧道全长 5853.7m。最大埋深近 200m,隧道进口( DK51+076.3) -DK51+094及DK56+890-岀口 (DK56+930)段为浅埋黄土地段。隧道于 2006年7月15日开始掘进施工。 2007年5月5日中午约13:30分,该隧道岀口 DK56+568?575段起拱线以上发生坍方,长度约 7米,坍方体高度约 5 米。事后施工单位向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各方非常重视,监理单位的领导先后赶赴现场,布置抢险加固事宜。 5 月 10 日,由业主主持召集咨询、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召开隧道塌方情况分析及处理会议,会前各方共同踏勘了事故现场,会后形成会议纪要。 1 、施工单位要切实加强对该项目部的督促指导,成立由局指主要领导督办的应急处理小组,妥善处理塌方现场,避免岀现二次塌方及可能岀现的其他险情。 2、该项目部要根据 5月 10日会议精神及时安排塌方段及其附近断面的变形观测、监控工作,由测量技术人员定时监测,汇总分析围岩变形情况并报项目总工程师确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及时处理,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督检查。 3、施工单位在未收到经业主审批的塌方处理方案设计之前,不得对塌方面进行安全防护之外的封闭、填充等处理,目前所做的工作仅限于加固、监测及抢险准备等,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二、事故原因 事发后,由建设单位牵头组成了事故调查组,调查的结果是一起工程测量事故导致隧道起拱线以上初支侵限(长度约 85 米,侵入二衬 15 厘米左右),二衬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单位隐瞒不报,自己设计了凿岀初支、替换型钢拱架的补救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包工队为赶进度,加大一次替换长度,才导致此次塌方事故。 三、处理方案 1 、加固塌方段前后各 10 米,防止塌方范围扩大。 2、观测、观察,确认安全后,用木材或钢材搭设棚架,直至塌方体顶部,防止塌方体顶部再次塌方。 3、立型钢钢架,每次一榀,间距0.5 米,钢架间用钢筋焊接。 4、对塌方段进行衬砌,衬砌顶面回填河砂作为缓冲层,然后压浆处理。 5、对初支侵限没有处理完的部分,应严格按每次一榀替换型钢拱架,满足二衬设计厚度,确保施工安 四、事故损失 1、直接损失:施工单位的返工费、工程加固费、现场施工人员窝工损失费及部分施工机械闲置费,按照当时合同价格合计 87 万多元。(现行《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铁建设 [2003]48 号),直接经济损失 30 万元及以上, 100 万元以下属工程质量大事故)。

套拱施工方案新

长埠隧道套拱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隧道施工图设计; 2、项目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二、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建的长埠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线隧道起讫桩号ZK500+677~ZK501+769,隧道长1092m,右线隧道起讫桩号YK500+632~YK501+738,隧道长1106m,其中左右线进出口明洞均为15m。隧道进出口洞门均为削竹式。左右线隧道纵坡均为+1.0997%。主洞净宽10.75m,高5.0m,采用三心圆曲墙式衬砌。 本分项工程套拱里程YK500+632~YK501+738,在工字钢拱架安装架设之前,利用全站仪对护拱内侧拱顶和左右拱角标高坐标进行了检测,符合设计要求,根据设计图纸,工字钢拱架呈环行布设,间距90cm,共布设三榀,护拱混凝土浇注厚60cm。 套拱主要工程量:C25混凝土71.56m3,Φ22钢筋4906.8kg,Φ12钢筋1590kg,I14工字钢2658.6kg,Φ133*6导向管172根。 二、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人员配备 本护拱工程由我单位隧道一、二队负责施工,施工人员配备如下:

2、护拱施工所需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进场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见附表) 钢筋切割机1台,型钢弯曲机1台,30KV A交流电焊机3台,混凝土搅拌站1座,混凝土运输车2台,装载机1台,输送泵1台。3、施工进度安排(具体进度安排见附表) 长埠隧道右线进口护拱计划2008年10月10日开工,工期14天,于2008年10月19日施工完成。 三、护拱施工方案及工艺 1、护拱施工工艺框图见附图 2、护拱施工方案 边仰坡开挖挂网锚喷砼之后,按照施工图纸加工I14工字钢拱架,加工好后检查工字钢尺寸,检查无误后,拼接好整榀工字钢拱架。支撑稳固后,绑扎钢筋,钢筋施工完成后,安装导向管,于模架外侧安设模板按设计布筋和安装导向管,保证布筋准确、导向管的位置和角度准确,然后进行套拱砼的施工,拱外预埋Φ133*6导向钢管,导向管环向间距50cm,导向钢管与钢拱架焊接牢固(导向钢管沿钢拱架周

隧道换拱施工方案设计

隧道 初期支护拆换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二零一四年四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围 (1) 三、工程概况 (1) 四、初期支护加固方案 (2) 五、初期支护拆换方案及施工工艺 (2) 六、监控量测系统 (5) 七、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7)

一、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云()至桂()铁路YGZQ-3标招标、投标文件。 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技术规、高速铁路技术指南和验收评定标准。 3、《中华人民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 4、近年来我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5、我公司的人员和机械设备等综合能力以及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围 该初期支护拆换施工方案适用于云桂铁路(广西段)XXXXXX段初期支护拆换。 编制容主要包括:初期支护加固方案、拆换方案及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和安全、文明施工等管理措施。 三、工程概况 XX隧道进口里程XX,出口里程XX,全长714m,最大埋深约43m。隧道围岩性为页岩夹泥质砂岩。 全结合地形地质条件,隧道进口XX段,采用V级单压式抗震明洞,XX 段采用V级偏压式抗震明洞,隧道出口XX段埋深较浅且横坡较缓,全隧为V级浅埋段,除明洞外其余地段均采用V级B型复合衬砌。截至目前,XX 隧道出口施工进展情况为:掌子面上台阶里程K155+146,中台阶里程K155+155.1,下台阶里程K155+161.1,仰拱里程K155+165.9,二衬里程K155+169.4。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XX隧道K155+155.1~K155+169.4段初期支护净空轮廓实测资料如附件1所示。洞初期支护出现扭曲变形侵入二次衬砌限界,

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

新建铁路标 (DK + ~DK + ) 某某隧道初支变形处理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2012年3月19日

隧道初期支护变形 换拱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隧道设计图》第一、第二、第三测设计施工图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铁路混凝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2.适用范围 《某某隧道变形段换拱施工方案》适用于隧道DK + ~DK + 段初期支护变形段处理。编制内容主要包括:局部换拱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组织、进度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管理措施。3.变形段地质及水文情况: 该段水文地质情况:该段处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粉质黄层,含卵、碎石土夹层,厚度50-70m。粉质黄土具I级非自重湿陷性及低压缩性。掌子面围岩揭示为:拱部为第四系塑状黏性土,较软,潮湿;中间为1~2米厚砂砾石土夹层,渗水较大;下部为强风化云母片麻岩、伟晶岩,岩体极破碎,强度低,渗水较大。 隧址区属低山剥蚀丘陵地貌,地貌形态复杂,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其中DK147+600处为冲沟端头,其次小里程方向有5处深沟,经现场测量,隧道线路中线走向均跨越深沟。所经之处山势陡峻,冲沟发育,切割较深,山

体植被繁茂,相对高差达10m~30m不等。 4.设计围岩情况 变形段原设计为IV级围岩,开挖过程中实际掌子面围岩为:拱部为第四系塑状黏性土,较软,潮湿;中间为1~2米厚砂砾石土夹层,渗水较大;下部为强风化云母片麻岩、伟晶岩,岩体极破碎,强度低,渗水较大。由于围岩稳定性较差,开挖过程中渗水、股状涌水现象严重,经与设计、监理现场勘查变更为V级围岩支护施工。 5.初期支护变形情况 根据设计图纸,隧道DK + ~DK + 段采用台阶法进行施工,在拱部120度范围内采用长3.5m、壁厚3.5mm的Ф42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纵向每2m施作一环;初期支护施作格栅拱架,纵向间距1.0m(其中DK + - 纵向间距0.75m),边墙设置长3.5m的砂浆锚杆;钢筋网为环向Ф8×纵向Ф6钢筋加工制作,网格间距为20cm*20cm,喷射混凝土厚度22cm。 DK + ~段于2011年12月18日至2011年12月30日完成上台阶的开挖、初期支护施工,2011年1月10号完成中、下台阶开挖、初期支护施工。 在开挖过程,实际揭露围岩与设计围岩有一定出入,隧道两侧主要为老黄土及风化岩,掌子面中部主要为黏土充填层,围岩自稳能力差,两侧拱脚部位有基岩裂隙水下渗,岩体遇水较易产生软化,围岩整体稳定差。 由于隧道埋深较浅,且存在一定的偏压现象,加上围岩情况较差,通过监控量测发现该段的拱部下沉及周边水平围岩收敛变形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超前支护的施工,纵向每1.2m施作了一环超前小导管,增加了锁脚导管的数量,确保了施工安全。通过监测,目前该段初期支护已处于稳定状态;但由于DK147+ ~DK147+ 左侧拱腰部位变形过大,导致拱腰至起拱线部位初期支护侵入二衬设计厚度,为确保二次衬砌厚度和施工质量,

隧道出口套拱施工方案

川藏公路(西藏境)通麦至105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 (K4101+108-K4111+665.176) 隧道出口套拱首件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星路桥川藏公路(西藏境)通麦至105道班 段整治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O一二年十月十八日 隧道出口套拱首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将选取K4103+177-K4103+179段隧道出口做为套拱首件工程,长度为2米,设计围岩级别V级,纵向坡度为-2.641%的单向坡,道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时速40km/h,隧道内轮廓线按建筑限界宽9.0m,高5.0 m设定,设计荷载:公路—II级。 进口段围岩级别属于Ⅴ级,本洞口施工理念是:严禁盲目大挖大刷,造成人为高边仰坡;在施作洞外截水沟时尽量保留原山体植被,减少截水沟的开挖痕迹。洞口边仰坡开挖线和截水沟之间的植被必须保留,避免水土流失。 二、工程地质 隧道区为藏东南温带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区,位于雅鲁藏布江上游河谷亚热带北缘,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强烈影响,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一年分雨、旱两季,有“西藏的江南”之称。据1953-1997年的历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3.1℃,最高为14.4℃(1953年),最低为12.2℃(1963年);最大年降水量为1708.7mm(1988年),最小年降水量为943.5mm(1971年)。雨季一般在每年的3-10月份;旱季从11月至次年2月。降雨日多,一般日降雨量为几毫米至数十毫米,也有暴雨,但出现频率小,降水垂直梯度达82.9mm/100m。 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受雅鲁藏布江下游水汽通道的影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360.5mm,降雨日多,雨日率达50%以上,雨季主要分布在每年的4~10月,雨量较平均,偶有较强的连续暴雨发生。 三、施工准备情况 在开工前,修建好临时便道,配备好临时供水、供电、通风和通讯设施,对隧道口平面控制三角导线网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测量,以确保开工后顺利施工。

隧道进口套拱专项施工方案

XX1号隧道导向套拱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XX1号隧道右幅XX端洞口段穿越岩堆的中上部,该岩堆总长约350m,堆积体厚度10m~50m不等,总体积约2.1×106m3,主要由碎石、块石组成,块石块径一般200mm~1000mm,地表可见大者可达1.8m,块石母岩成分主要为灰岩、泥质灰岩、砂岩,棱角状,碎石、粉质黏土、角砾充填,结构较发育,均匀性差。该岩堆体坡面基本呈直线形,为 级,XX1单面坡,地分布有含碎石黏土,植被发育。单堆积体坡度较大,围岩级别:V 2 号隧道右幅进口明暗交界处设2m超前管棚导向套拱,起止桩号为:K24+118~K24+120。 2、劳动组织 本分项工程由隧道一队负责施工,队长:xx。安排现场技术人员2名:xx。其中模板工6人、电焊工4人、混凝土班组10人,杂工6人;配备装载机1台、挖掘机1台、混凝土搅拌机1台、输送泵1台、电焊机4台、混凝土振动棒3台。 3、施工准备 3.1电力准备情况 目前高压电线尚未架设,自备250kw发电机一台,可以满足洞口管棚施工的需要。 3.2施工用水准备情况 洞口上方便道处配备20m3储水罐,另配3kw水泵2台,能够满足施工用水及水压要求。 3.3施工便道准备情况 洞口施工便道已经修建完毕,已投入使用,并且通过压路机碾压已经满足施工车辆通行要求。 3.4技术准备情况 施工图纸已经审核完毕,设计意图及要求已经掌握,实地情况已经多次调查,技术交底已经下发。 4、工期安排 计划开工时间:2013年4月20日; 计划完工时间:2013年4月30日。 5、施工工艺及方法 套拱采用C20厚60cm的混凝土浇筑,套拱长度为2米;套拱内设I18工字钢,间距为50cm,导向管每根长2米,中至中环向间距为40cm。

隧道套拱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东花园隧道进口位于周宁县七步镇偏东方向约900m,S302省道东侧山坡处,往西下穿省道;出口位于周宁县七步镇东花园西侧山包西坡。为双线双洞分离式隧道,隧道左线起迄桩号ZK68+745(▽672.609)~ZK70+580(▽712.927),长1835m,纵坡2.20%;右线起迄桩号YK68+705(▽671.092)~YK70+550(▽712.658),长1845m,纵坡2.25%,洞口洞门均为削竹式。隧道洞口围岩主要为残坡积土~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洞身围岩主要为弱风化和微风化花岗岩,隧道Ⅱ、Ⅲ级围岩占隧道总长35.9%,Ⅳ级围岩占46.1%,Ⅴ级围岩占18.0%。 隧道主体工程主要包含洞口、洞身、防排水等,洞身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防排水综合采用防、排、截、堵等治水手段,尽可能避免水土流失对地表生态的影响。 单位个套拱工程量表

计划完成日期: 1、隧道进口2009年11月20日至2009年12月20日; 2、隧道出口2009年12月15日至2010年1月15日。 详见附件五《进度计划表》 二、施工布署 1.进入施工现场。首先保证施工便道的畅通,施工用水,施工用电问题解决,施工现场平场到位,现场的机械停放场地、材料堆放场地、碾压到位再硬化C20混凝土20Cm厚,各种施工机械,中小型机械安装到位并安装调试完成,各种材料运到施工现场,并且合格证等资料齐全,材料试验报验到位,方可开始各项工序的施工。 2.在施工过程中,严密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上步工序完成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只要有工作面就立即安排施工,不让工作面闲置,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增减,加强现场的施工和安全管理,创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确保工期,保障工程顺利施工,全面履行合同工期。 3. 首先施工套拱两侧C15片石混凝土基础,待基础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立钢拱架(每个套拱三榀),然后测量放样准确定位出35根φ127导向管的位置并完成焊接加固,接着施工套拱内、外侧模板及封头板,验收工作结束后浇筑套拱混凝土,最后完成φ108超前管棚的钻孔和注浆施工。

隧道初期支护侵限换拱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一)编制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和河南省交通厅规章制度; 2.河南省高速公路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等; 3.2011年06月01日玉皇庙隧道初期支护异常变形施工方案评审会议纪要; 4.2011年07月01日玉皇庙隧道出口端浅埋段施工专家意见。 (二)编制范围 玉皇庙隧道左线初期支护变形侵限段F2K60+742~F2K60+695,右线初支变形段F2K60+738~K60+716,左线F2K60+683、右线F2K60+713开挖掘进。 (三)设计概况 玉皇庙隧道出口端范围地质情况为:山体顶部被第四系地层覆盖,表层为褐红色粉质粘土,山体为红褐色夹灰褐色强风化安山岩,节理裂隙非常发育,同时还存在浅埋、偏压,该段隧道埋深在11m~15m。 该范围设计采用Ⅴ级围岩加强复合式衬砌结构(洛阳至嵩县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No.9)。设计开挖建议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Φ42超前小导管 2.4m/环,I20a 工字钢架,间距0.6m。该范围设计值支护参数见下表。该段侵限加固建议方案已于2011年06月01日下发。 玉皇庙隧道出口端设计支护参数表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玉皇庙隧道为山岭区高速公路上下行分离四车道双洞小净距隧道+独立双洞隧道;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隧道限界净宽:10.75m,限界净高:5.0m;隧道最小间距为15.2m,左线长815m,右线长809m。左右线位于直线、缓和曲线和R=1000m 的圆曲线上。路线纵坡采用单向坡,右线设计纵坡为-2.5%、-2.99%,左线设计纵坡为-2.7%、-3.0%。 目前玉皇庙隧道左线出口已开挖至F2K60+683,仰拱施工里程到F2K60+703,二衬施工里程到F2K60+742。初期支护侵限段临时护拱里程F2K60+726~F2K60+714,临时仰拱里程F2K60+700~ F2K60+693。已完成开挖及初期支护100m,仰拱及填充80m,二次衬砌41m,已施工段均处于Ⅴ级围岩段。 玉皇庙隧道右线进口已开挖至K60+713,仰拱施工里程到K60+724,二衬施工里程到K60+743。已完成开挖及初期支护66m,仰拱及填充55m,二次衬砌36m,已施工段均处于Ⅴ级围岩段。 (二)病害情况 2010年11月2日至2011年05月28日,玉皇庙隧道出口F2K60+742~F2K60+695段初期支护出现变形超限,局部侵入二次衬砌结构,且隧道上方山体出现裂缝,裂缝宽度最大8cm,深度约2m。 2011年06月01日,嵩阳公司组织设计、监理、监控量测、施工单位四方共同查勘了现场,并查阅了有关施工和技术资料,召开四方会议,决定对该段变形超限段采取加固处理措施;2010年07月01日,嵩阳公司组织召开玉皇庙隧道出口端浅埋段专家会议。 玉皇庙隧道出口端按照设计Ⅴ级围岩加强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了开挖和初期支护施工,但由于围岩变形较大,经现场测量因变形侵限的左线里程段为F2K60+742~F2K60+695,局部最大侵限42.8cm,因变形侵限的右线里程段为K60+738~K60+716 ,局部最大侵限32.9cm。

初支侵限处理方案

初支侵限处理方案 一、情况说明 监理站对我标段大梁山隧道进口、皇家坪隧道进口、元山子隧道出口、刘家沟二号隧道进口进行初支检测,发现以上4座隧道存在初支侵限的情况,经研究决定对侵限部位进行整改处理。 二、处理方案 按照每5米断面净空测量,对确定的欠挖区域进行加密复测,并将测量数据及时整理,绘制断面图与设计图进行对比,将超欠挖点在断面上标出,做好处理准备。 对侵限较大的部位采取换拱方案,将格栅钢架分段进行凿除更换,处理完毕后重新进行喷护处理,确保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三、换拱处理方案 1、换拱前布设围岩量测点,严密注意洞内的变形情况,换拱过程中观测到洞内初支一有变化立即停止施工进行封堵。 2、换拱前先将台车等设备搭设成操作平台便于施工。 3、换拱步骤为: 1)进行超前小导管加固岩层,间距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 2)待初支背后围岩加固后开始进行换拱施做,换拱采用人工手持风镐进行每榀分段凿除,从拱部向下按顺序进行,每次凿除控制在一榀。凿除前对拱部进行临时支撑,以便保证施工过程安全。 3)取下钢拱架后,对欠挖点进行人工风镐凿除,凿除到位后立即进行格

栅钢架架设施工,并与前一榀钢架设置连接钢筋进行焊接,然后打设锁脚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4)对后续需要进行处理的段落以此循环。 四、凿除拱架段落的质量控制及措施 1、对侵限拱架凿除前,采用小导管注浆超前预加固围岩,为保证注浆质量,对注浆管定时抽查。 2、凿除段采用人工风镐施工,接近开挖轮廓线时必须采用人工控制,防止超挖。 3、大面积暗挖段破除质量保证措施 1)对开挖段进行分段施工,并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施工。 2)破除前要加强围岩监测,及时反馈监测结果,根据变化改良施工方法。3)格栅钢架预制、架设、喷护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做。 五、防止隧道围岩坍塌的预防措施 地质资料表明,本施做段为四级围岩,岩层较好,无明显裂隙。施工时为防止隧道塌方,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控制凿除进尺,不得在完成支护前连续开挖。 2、做好围岩监控,发现变形及时反馈,进行防护处理。 3、进行凿除更换拱架施做时必须设置临时支撑,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路桥建设兰渝铁路LYS-11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隧道初期支护发生变形侵限处理措施

秦岭关隧道初期支护发生变形侵限处理措施 李华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兰州730030) 摘要针对不良地质灾害造成的隧道初期支护出现的严重扭曲、挤压、剪断、急剧卞沉等变形现象,并使初期支护侵入二次净空。探讨如何在隧道施工中,安全地通过扩挖换拱方法解决此类问题。以新奥法施工为指导思想,汲取相关的技术成果和经验总结,介绍隧道扩挖置换的技术处理方案和施工体会。 关键词隧道塑性圈分析临时支护换拱注浆加固 秦岭关隧道是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道主干线宝(鸡)天(水)高速公路上的一座双向4车道长隧道,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党川乡境内,设计时速80 km/h。隧道起讫桩号,上行线起讫桩号K57+379~K59+960,隧道全长2 581 m;洞内设为人字坡,纵坡分别为+0.6%和一0.6%。下行线起讫桩号硒7+375一K59+975,隧道全长2 600 m;洞内设为人字坡,纵坡分别为+0.5%和一0.6%。隧道设计净宽为10.86 m,净高7.03 m,三心圆拱曲墙断面,采用复合式衬砌,按新奥法原理设计和施工。 1 隧道工程地质特征 1.1地层岩性 下古生界葫芦河群((z一02)H1),岩性以灰黑色片岩、板岩为主,夹有少量薄层大理岩和火山碎屑岩。由于该套地层中的断裂构造发育,岩石受构造强烈挤压,岩石片理化、糜棱岩化现象极为明显。火山碎屑岩以细粒变砂岩为主,细粒变晶结构,似层状构造。微风化板岩饱水单轴极限抗压强度≥50 MPa,微风化片岩饱水单轴极限抗压强度≥50 MPa,与隧道工程有关的工程岩体为硬质岩。 1.2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格局:前中生代生成包家沟震旦纪一奥陶纪形成的浅海相陆源碎屑一火山岩建造,组成葫芦河群、陈家河群地质体;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对先期构造格局又进行了改造和叠加,使前期地质体及边界断裂或韧性剪切带均卷入反“s”形构造系统,遭受印支期花岗岩的侵蚀及中一新生代脆性断裂的切割、位移和中一新生代陆相断陷沉积盆地覆盖。由此共同组成了勘察区基本构造格架。 1.3水文地质 经勘察外业调查和施工钻孔钻探表明,隧道地层陡倾,节理裂隙、断裂构造发育,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和断层碎裂岩空隙水为主,具有储水条件差、补给能力弱的特点,因而富水性较差。在隧道两侧、进出口区域内的两侧沟谷中,可见有第四系松散层渗水、湿地,未见有基岩涌水现象。 2 施工遇到的问题 隧道从宝鸡端向天水端掘进。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SK57+830一SK57+909段仰拱已完

隧道病害整治套拱加固的施工工艺

隧道病害整治套拱加固的施工工艺 发表时间:2019-07-25T15:36:29.27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刘迎平 [导读] 我国隧道工程建设数量的逐渐增多,其中存在的病害问题也日益明显,一些难以及时发现的病害问题极易对交通运输安全造成影响。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安达 151400 摘要:隧道工程已经成为当前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时所面临的重点施工环节,由于公路工程的跨度较大,实际施工中需要面临较为复杂的地势条件,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施工处理,保障公路工程的顺利施工,其中的隧道结构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施工结构。在交通运输行业逐步发展的形势下,隧道工程的建设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而由于其自身的结构质量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投入使用后常见病害问题,对公路运行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基于此,我们有必要针对隧道病害整治套拱加固工艺展开研究。 关键词:隧道病害;套拱加固;施工工艺 我国隧道工程建设数量的逐渐增多,其中存在的病害问题也日益明显,一些难以及时发现的病害问题极易对交通运输安全造成影响。为此,要求相关施工单位应该认识到及时查找隧道结构病害问题,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的重要性。部分早期建设的隧道工程,由于技术水平和施工材料质量的双重影响,有大部分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害问题,为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应针对这些病害问题较为严重的隧道工作实行有效的加固处理。 一、施工准备工作 隧道病害整治方法选用套拱加固施工工艺,具体施工之期,应做好对材料和设备的就位准备工作。考虑到套拱加固施工的特点,所需准备材料应包括钢材、钢管、水泥以及锚杆等,相关监理人员,应对进入现场的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以确保其与加固施工的要求相符。此外,还应结合加固施工的混凝土浇筑需求,对水泥级配以及其他原材料的配比进行有效确认。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建立有效的联系,对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技术交底,并进入现场考察各类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一旦发现与施工标准相违背的设计内容应联系设计人员进行及时更正,为后续的加固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凿毛原有衬砌结构 为确保加固结构与原有隧道结构的连接质量,应在实际施工前对其原有的衬砌结构进行凿毛操作,之后采取适当规格的钻孔设备,进行成孔作业,在所制作的孔洞内插植钢筋,用于与新浇筑结构进行有效连接。需注意的是,钻孔的间距应控制在1m×1m左右,根据需要加固的部位和隧道结构的性能确定布孔数量。 1、凿毛施工的注意事项 采用冲击锤进行凿毛处理,凿毛过程中对于力度和范围进行有效控制,以免对周边的岩石结构造成扰动影响,加剧隧道工程的病害问题;凿毛处理过程中,仅需要对衬砌结构的表层涂料和混凝土表层凿除即可;凿毛操作结束后应借助风机设备将其表面的粉尘进行全面清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以避免周边的粉尘过多,对混凝土浇筑质量产生影响。 2、钻孔和植筋的注意事项 根据布控设计方案,在衬砌结构表面标记孔洞位置,结合施工的实际需要选用冲击钻进行钻孔施工,应将其钻孔直径控制在超出钢筋直径的4-6mm,孔深根据具体工程需求来确认。钻孔结束后做好清孔作业,对于钢筋进行前期处理后,将其插植在孔洞内部,确保钢筋的垂直度,之后在孔内充满加固胶,对钢筋位置进行准确确定后,固定钢筋。在加固胶凝结前,应尽量避免外力影响钢筋的位置,待其全部干涸后,且粘结强度达到一定值时,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 三、注浆锚杆施工 在套拱拱脚处设置中空注浆锁脚锚杆,以固定格栅钢架并使其与原二衬共同受力,并在原隧道复合式衬砌未设置锚杆的段落增设中空注浆锚杆。中空注浆锚杆施工要点如下: 1、施工准备 根据设计将锚杆钻点进行放线定位,根据锚杆钻孔直径选择钻头尺寸,钻头直径38-42mm,锚杆采用中25×5中空注浆锚杆。 2、注浆配比 锚杆灌浆材料宜采用纯水泥浆或1:1水泥砂浆,水灰比宜为0.4-0.5,采用水泥砂浆时砂的粒径不应大于1.0。 3、钻机就位 根据事先确定的钻孔位置进行钻机安置,注意钻头与钻进点及钻进方向保持一致。 4、钻进施工 利用地质钻机进行锚杆钻孔施工,在钻进过程中随时对孔位进行校正,防止孔偏、孔斜。在钻到设计位置后,利用高压水对孔壁进行清理。 5、注浆作业 成孔后,先插入杆体并安设止浆塞和孔1:3垫板,中空注浆锚杆施工时应保持中空通畅,确保注浆施工顺利。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浆液拌制,并将其倒入注浆机中,接通注浆机电源,开动注浆机,浆液由杆体中孔灌入,直至锚杆尾端流出浆液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值并稳定为止。安装锚杆垫板时应确保垫板与锚杆垂直,并与混凝土面密贴压紧,待水泥浆体强度达5MPa后扭紧固定孔口垫板的螺栓。 四、格栅钢架的制作和安装 为了提升套拱加固施工的效率,会采取集中生产格栅钢架的方式,实际施工中,仅需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直接安装即可,格栅钢架的安装要点如下:由于格栅钢架的规格较大,进行加工生产时,需要分阶段进行,为后期的运输提供便利,钢架在入场后,在现场拼装完成后便可转移到隧道内部进行安装,组装过程中所采用的连接工件为型号为M16的螺栓,拧紧螺栓后,为了避免其产生松动,还应借助电焊设备对其进行点焊操作;为了提升钢架结构的稳定性,应在其底端设置强度较大且稳固性较好的地基结构,对于软弱土地段的安装还应在基脚部位设置槽钢,用于提升基础的荷载能力;为达成稳定钢架结构的目的,还应借助锚杆将其拱脚部位锁紧,之

隧道施工换拱方案

表A.0.1换拱方案报审表 致(项目监理机构): 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编制完成工程的换拱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换拱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日期: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 项目监理机构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 建设单位意见: 建设单位(章): 负责人: 日期:年月日 换拱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现场工程地质条件 隧道施工后揭示地层为砂岩,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受区域地质构造的作用明显,摩擦镜面和揉皱发育,易产生层间滑动,且岩层走向不利于隧道稳定,卸荷效应强烈,导致开挖后初期支护混凝土产生开裂、掉块、钢架扭曲、剪断等大变形现象,引起多次换拱,目前按照软岩设计施工。 三、换拱施工方案 (一)总体思路 换拱作业要注重施工安全,其总体思路是换拱前对需换拱部位进行径向注浆加固,拱架拆换遵循先上后下、一次一榀的原则进行处理,其次换拱后,欠挖一次处理到位,防止换拱完成后出现二次侵限。 (二)施工方法 1、换拱施工流程 换拱段两端先施作二次衬砌,确认换拱段落初期支护封闭、完成仰拱及仰拱填充施作、变形收敛稳定→换拱地段径向注浆→注浆效果检测→换拱部位施作超前小导管→施作保留初支(上侧)端头锁脚锚管→分单元凿除侵限段初期支护(1榀)→开挖并安装型钢钢架→喷射C30早高强混凝土→下一榀处理 2、换拱分为拱墙全环换拱和局部换拱,换拱时应遵循从上到下依次分节拆除的原则。 (1)、拱墙全环换拱

1)径向注浆加固 换拱之前必须进行径向注浆加固,具体设计参数: ①注浆范围:拱墙部位开挖轮廓线外3m厚度范围。 ②设计按单孔注浆浆液扩散半径2m,孔底间距不大于3m设计。 ③孔口管采用φ50mm,壁厚的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1m,孔口管应埋设牢固,并有良好的止浆措施。 ④注浆压力:设计注浆压力1~。 ⑤注浆材料采用普通水泥浆,水灰比1:1,具体配比现场试验确定。 具体可参见“牡绥扩能施隧参05-05”。 2)注浆完成后,进行取芯验证注浆效果,报监理确认后方可进行换拱施工。 3)逐榀切除分割需换拱的该榀初期支护混凝土及钢筋网片,防止对不凿除部分混凝土有损伤。 4)换拱部位施作φ42(壁厚),长,环向间距3根/m,水平搭接不小于1m。 5)人工手持风镐分段凿除剥离拱架节段的喷射混凝土,拆除拱架节段连接板处的连接螺栓。 6)单元节段拱架拆除后,测量检查开挖尺寸是否满足要求,满足要求后及时对开挖面采用C30早高强混凝土封闭,再行按原设计设计参数施作初期支护。

隧道换拱技术交底

隧道换拱技术交底

————————————————————————————————作者:————————————————————————————————日期:

技术交底 承包单位沈海复线(漳州段)A5合同段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 被交底人隧道队伍编号 工程名称新店隧道换拱日期2011.12.3 施工技术负责人黄勇交底人 新店隧道换拱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地质情况 新店隧道全长430m,左右洞呈分离布置,左洞ZK30+204—ZK30+652,长448米,右洞YK30+195—YK30+607,右线412米。新店隧道区属剥蚀区丘陵地貌,地表植被发育,地形起伏变化一般,山体较圆缓,天然山体坡度约15°-30°。进口处地面高程70-72m,出口处地面高程59-61m,进口段自然坡度15°-20°,出口段自然坡度20o-30o。明洞经设计变更后,右洞出口为YK30+593~YK30+625,左洞出口为ZK30+636~ZK30+645。 隧道右洞出口,开挖后边坡极不稳定。表层覆盖薄层的坡积粘性土,洞身处围岩以残坡积土-花岗岩风化层为主,球状风化现象发育。围岩呈碎、裂状松散结构,为软~极软岩,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侧壁经常小坍塌。同时大量孤石无序堆叠形成岩堆体,孤石间存在较大孔洞,对边仰坡稳定造成较大影响。勘察期间地下水埋深较深,但雨季施工可能出现淋雨状出水,单位出水量<10L/min.m。 隧道左洞出口,开挖后边坡极不稳定。表层覆盖2.2-7.9m的坡积粘性土,洞身处围岩以残积粘性土-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为主,球状风化现象发育。围岩呈碎、裂状松散结构,为软~极软岩,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侧壁经常小坍塌。勘察期间地下水位高于洞顶,雨季施工可能出现淋雨状出水,单位出水量<10L/min.m。

暗挖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改

目录 —、工程概况 1 二、方案编制目的 2 三、出现超挖及侵限的情况分析 2 四、侵限处理领导小组 2 五、处理方案 3 六、换拱方案 5 七、凿除钢架段质量控制及措施7 八、脚手架施工工程安全技术措施7 九、防止隧道土体坍塌预防及处理措施8 十、突然涌水、涌砂、局部过量静水压力预防处理措施8

矿山法暗挖区间初支侵限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兴留区间 兴留区间线路设置标准单线单洞断面。区间隧道起止点里程为DK7+801.26~DK10+257Q右线隧道长2515m左线隧道长2517m区间设置了2座施工临时竖井及2条联络横通道,1座风井,兼作施工竖井以及1条风道。区间线路平面最大曲线半径为800m最小曲线半径为400m区间左右线间距13.2~47.5m。隧道拱顶埋深为11~49m本区段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有单线A、B C D型隧道结构横断面共4 种隧道断面类型。 兴留区间隧道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混合花岗岩在风化作用下形成残积层,发育粘性土及砂土层,局部分布淤泥及淤泥质土层,台地坡脚段堆积坡积层,地表为人工素填土。隧道主体地层主要为微风化、中风化岩层,局部地段有强风化、全风化及粉质粘土层。场地存在电力、电信、雨水、上水、污水、燃气、路灯等地下管线管道。 2、留西区间 留仙洞~西丽区间(以下简称“留西区间”)里程为DK10+468.1~DK11+341.363右线全长873m左线全长874m本区间由于留仙洞站为岛式站台西丽站为侧式站台且存在联络线,区间在联络线段隧道结构断面变化众多,工法转换较多。区间设置标准单线单洞断面、双连拱、不等跨双连拱、双线单洞等断面。区间线路平面最大曲线半径为3000m最小曲线半径为1000m区间左右线间距13.2~5.0m。区间设置了1座施工临时竖井及1条联络横通道。 留西区间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镇,线路位于留仙大道中段,所在地区为冲洪积平原,地势略有起伏,地貌从断面图上看,以里程DK10+610右线)、DK10+690左线)分界 以西为台地,以东为冲洪积平原。地面高程13.64?17.68m。附近主要建筑为西丽镇留 仙大道两侧的深职院宿舍、中国电信机房、西丽医院、西丽街道办、鼎新大厦、西丽天虹商场、西丽南国丽城小区及其它民用建筑。场地内密布电力、电信、燃气、上水、路灯、雨水、污水等地下管线,地下管线的走向大多平行留仙大道,在留仙大道与沙河西路交叉路口有电力管线横穿留仙大道,中间绿化带下存在一地下箱涵,规格8400 X 1600,埋深2.3 ?2.7m。 其中我标段主要负责留仙洞站东段左右线各190 m的施工范围。 3、大塘区间 大塘区间矿山法隧道位于大学城站和DK14+500之间的留仙大道下。区间起讫里程 DK12+800.旷DK14+500.0,左线隧道长1695.701m,右线隧道长1691.679m。其中大塘区间设置3

隧道侵限换拱处理方案

XXXX隧道XXXXXX段初支 变形换拱处理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施工规范; (2)现场踏勘所获取的有关资料; (3)国道XXXX公路改建工程(苏洼龙至斯闸段)施工招标文件(招标编号:XXXX、清单、答疑(补遗)书及标前会上有关要求; (4)两阶段施工设计图及相关文件; (5)施工调查报告包括施工场地和周边环境条件,水电路临时租地和地材等情况、水文地质气象、交通、机械、物资采购等资料; (6)相关地方政府部门、业主及指挥部、监理等的要求; (7)关于印发XXX省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XXX函(XX)XX号 2.编制原则及范围 (1)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 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建立在科学合理,满足现行规范及设计要求求。同时方案编制时必须保证人员、设备及结构的安全为基本原则。编制时应采用经济合理的方案,节约造价,施工过程中合理按排工序,保证合理的施工进度。

(2)编制范围 XXX隧道KXX+XXX-KXX+XXX段初支、二衬。 二、工程概况 1.项目介绍 XXXXXXX隧道位于XXX县XXXXX村,毗邻XXXX左岸,起止里程为KXX+XXX-KXX+XXX,全长XXXXm,为特长隧道。根据投标及合同划分,XXXX隧道进口端KXXX+XX-KXX+0XXX 段由XXXXX局承建。 2.原设计及施工情况 (1)地理、地质概述 XXXXXXX隧道区域为高山峡谷地带,地理条件恶劣,交通闭塞,唯一过境公路沿金沙江左岸阶地展布,线形、路况较差。 隧道围岩主要由石英片岩组成,岩体破碎、软弱。同时隧道在XXXXXXX村穿越XXXXXXX断裂带,岩体构造有褶皱、破裂等。 隧道区域地下水分布不均匀,主要以线状渗出为主,局部呈股状。蛤本隧道地表有2条明显的冲沟。冲沟临近有泉水出露,泉水流量稳定,但受春雪或雨季补给影响较明显。冲沟段地下水丰富。 受上述原因影响,隧道岩体整体稳定性极差,特别是在水的浸润下极易失稳。开挖时极易出现坍塌掉顶等现象。 (2)隧道洞身衬砌支护参数 根据原设计图纸,隧道已施工段洞身设计参数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