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文件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文件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文件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文件

备考川大NET 名词解释

1、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总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联机系统是由一台中央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地理位置分散的终端而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3、PDN 是公用数据网。网中传输的是数字化的数据,属于通信子网的一种。

4、OSI 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七层网络模型。

5、PSE 是分组交换设备。作为网络的中间节点,它具有存储转发分组的功能。

6、PAD 是分组装配/拆卸设备。在发送方将大的报文拆成若干分组,在接受方将属于同一报

文的分组再重新组成报文的设备。

7、FEP 是前端处理机。设置在中心计算机与通信线路之间,专门负责通信控制。

8、IMP 是接口信息处理机,是网络中间节点的统称。

二、

1、数据通信: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数据装置与通信线路,完成数据编码信号的传输、转接、存储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2、数据传输率: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为B/S。

3、信道容量:是信息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是信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4、自同步法:是指接收方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方法。

5、PCM :称脉码调制,是将模拟数据换成数字信号编码的最常用方法。

6、FDM :又称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是在信道带宽超过原始信号所需带宽情况下,将物理停

产的总带宽分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的子停产,每个子信息传输一路信号。

7、同步传输:是以一批字符为传输单位,仅在开始和结尾加同步标志,字符间和比特间均要

求同步。

8、差错控制: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能发现或纠正差错,把差错限制在尽可能小的允许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

9、FEC:又叫向前纠错,是一种差错控制方法,接收端不但能发现错误,而且能确定二进制

码元发生错误的位置,从而加以纠正。

10、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

11、MODEM :又称调制解调器。其作用是完成数字数据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使传输模

拟信号的媒体能传输数字数据。发送端MODEM 将数字数据调制转换为模拟信号,接收端MODEM 再把模拟信号解调还原为原来的数字数据。

12、信号传输速率:也称码元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

个数,单位记做BAND 。

13、基带传输:是在线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是一种最简单的传输方式,适用于

近距离通信的局域网。

14、串行通信:数据是逐位地在一条通信线上传输的,较之并行通信速度慢,传输距离远。

15、信宿: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16、信源: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17、全双工: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要有两条数据通道,发送端和接收端都要有

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

18、冲击噪声:呈突发状,常由外界因素引起;其噪声幅度可能相当大,无法靠提高信噪比

来避免,是传输中的主要差错。

19、ARQ:又称自动请示重发,是一种差错控制方法;要求接收方检测出差错时,就设法通

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数据收到为止。

20、数据:为有意义的实体,它涉及到事物的存在形式。

三、

1、网络协议: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或约定的集合。

2、语义: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3、语法: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4、定时: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5、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

6、OSI:开放系统互连,是ISO 中的术语,指资源子网中的主机。

7、端开放系统:是ISO 中的术语,是指资源子网中的主机。

8、中继开放系统:是ISO 中的术语,指通信子网中的节点机。

9、DTE:数据终端设备,是对用户拥有的连网设备和工作站的统称。

10、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或数据通信设备,是对为用户提供入网连接点的网络设备的统称。

11、零调制解调器:当用RS-232C 直接连接两台近地DTE 时,为使电缆两端的DTE 通过电缆看过方都好像是DCE ,所采用交叉跳接的信号电缆。

12、V 系列接口标准:是数据终端设备与调制解调器或网络控制器之间的接口,是一种比较

复杂的接口。

13、X 系列接口标准:是适用公共数据网的宅内电路终接设备和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

它制定较晚,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接口。

14、100 系列接口标准:是DTE 与不带自动呼叫设备的DCE(如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接口。

15、200 系列接口标准:是DTE 与带自动呼叫设备的DCE (如网络控制器)之间的接口。

16、X.21 建议:是一个用户计算机的DTE 如何与数字化的DCE 交换信号的数字接口。

17、链路管理:数据链路层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18、反馈差错控制:用以使发送方确认接收方是否正确收到了由它发送的数据信息的方法。

19、ARQ 法:又称自动请求重发,发送方将要发送的数据帧附加一定的冗余检错码一并发出,接收方则根据检错码对数据帧进行差错检测,若发现错误就返回请求重发的应答,发送方收到请求重发的应答后,便重新传送该数据帧。

20、停发法:又称空闲重发请求,规定发送方每发送一帧后就要停下来等待接收方的确认返回,仅当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正确接收确认后再发送下一帧。

21、go-back-n 策略:当接收方检测出失序的信息帧后,要求发送方重发最后一个正确接收

的信息帧之后的所有未被确认的帧。

22、选择重发策略:当接收方发现某一帧出错后,仍然后续来的正确的帧存放在一个缓冲区中暂不向上层递交,同时向发送方要求重新传送出错的那一帧;一旦收到重新传来的帧后,就将其与存于缓冲区的中的其帧一同按正确顺序递交高层。

23、发送窗口;发送方已发送但尚未被确认的帧的序号队列的界限,其上下界分别为窗口的上下沿,下下沿的距离为窗口尽寸。

24、异步协议:以字符为独立的信息传送单位,在每个字符的起始处开始对每个字符内的比特进行同步,但字符间的间隔是不固定的。

25、同步协议:以多字节或多比特组成的数据块为传送社交晚会产,仅在帧的起始处同步,帧内维持固定的时钟。

26、BSC :面向字符的同步控制协议,又称二进制同步通信,采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法,属于数据链路层协议。

27、信息帧:又叫I 帧,用于传送有效信息和数据。

28、控制帧:又叫S 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29、无编号帧:又叫U 帧,用于提供链路的建立、拆除以及多种控制功能。

30、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是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采用比特填充的首位

标识法。

31、虚电路服务: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面向连接的,使所有分组序到达目的系统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32、阻塞: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至引起这部分及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

33、死锁:网络阻塞严重,导致网络通信业务停顿的现象。

34、间接存储转发死锁:在一组节点之间,某节点的所有缓冲区都装满了等待输出到下一节点的分组,这种情况依次传递构成循环,造成多节点间的死锁。

35、直接存储转发死锁:两个节点彼此的所有缓冲区都装满了等待输出到对方的分组,造成两节点既不能接收也不能发送分组的现象。

36、网络服务质量:是指在运输连接点之间看到了某些运输连接的特性,是运输层性能的度量,反映了运输质量及服务的可用性。

37、抽象语法:是对数据一般结构的描述,是应用层实体对数据结构的描述。

38、上下文关系:抽象语法和传输语法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上下文关系。

39、重新同步:会话层在已经应答发送方正确接收后,在后期处理中发现错误而请求发送方重发。

40、FTP 服务:是一个用于访问远程机器的协议,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使用户可以在本地机与远程机之间进行有关文件的传输操作。

41、简单邮件传送协议:是一个应用层协议,是简单的基于文本的,可靠的,有效的数据传输协议。

42、地址转换协议ARP:在网络层将IP 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网络地址的协议。

四、

1、令牌:是一种能够控制站点占有媒体的特殊山帧,以区别数据帧及其他控制帧。

2、载波监听:即发送站点在发送帧之前,先要监听信道上是否有其他站点发送的载波信号,若无其他载波,可以发送信号;否则,推迟发送帧。

3、冲突检测:即发送站点在发送数据时要边发送边监听信道,若监听到信道有干扰信号,

则表示产生了冲突,于是就要停止发送数据。

4、时槽:是一个固定长度的二进制位串,对应一个特定的时间片段,每个站点只能在时间

片内发送数据。

5、服务访问点:简称SAP,是一个层次系统的上下层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N 层的SAP 就是N+1 层可以访问N 层服务的地方。

6、局域网操作系统:是在局域网低层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能力的基础上,为高层网络用户提

供共享资源管理和其他网络服务功能的局域网系统软件。

7、传输时延:是指一个站点从开始发送数据帧到数据帧发送完毕所需要的全部时间,也可

是接收站点接收事个数据帧的全部时间。

8、本地网桥:指在电缆允许的长度范围内互连网络的网桥。

9、比特环长:当数据帧的传输时延等于信号在环中和上的传播时延时,该数据帧的比特数

就是以比物度量的环路长路。

五、

1、ISDN:是由综合数字电话网演变发展而来的的一种通信网络,它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以支持广泛的业务,支持语音和非语音的通信业务,它为用户连网提供了一组少量的标准多用途网络接口。

2、数字位管道:指的是用户设备和ISDN 交换系统之间传输比特流的接口。管道中双向传

输的比特流是由多个独立信道的比特流采用时分多路复用形成的。

3、信元:ATM 的信元是具有固定长度的帧,共53 字节。其中 5 个字节是信元头,48 个字节是信息段。信息段中可以是各类业务的用户数据,信元头包含各种控制信息。

4、帧中继:是一种新型快速分组交换方式,它在继承了X.25 的特点之后,简化了其网络层协议功能而发展起来的。

5、ISP:internet 服务提供商。

6、URL:即统一资源定位器,WWW 上的每个网页都按URL 格式命名惟一的地址。

7、子网掩码:是一个32 位二进制数,对应IP 地址的子网主机标识区域全为"0",其余部分全为"1"。用于两台主机是否在同一子网中。

8、万维网:又称WWW ,是Interner 上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于一身的

全球信息资源网络,是Internet 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9、intranet: 表示一组在特定机构范围内使用的互连网络,它们沿用的internet 协议,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也叫内联网。

10、防火墙:是一种安装在网间连接设备上的软件,在被保护的intranet 和internet 之间坚竖起的一道安全屏障,用于增强intranet 的安全性。

匿名服务器:是指不需要专门的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进入的系统。

网络的异构性:指传输介质、数据编码方式、链路控制协议以及不同的数据单元格式和转发

机制。

网络的互联:指将两个以上的计算机网络通过一定的方法,用一种或多种通信处理设备相互

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

路由器:是一种具有多个输入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机,其任务是连接不同的网络并完成路由

转发。

静态路由算法:指由网络管理人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

动态路由算法:指路由器上的路由表项通过互联的路由器之间交换信息,然后按照一定的算

法优化出来的,而这些信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不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随时获取

最优的寻路效果。

无差别分类编址:是在变长子网掩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消除了传统的 a 类、b 类和c 类地址划分,并且在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超网构造的一种ip 地址划分方法。

域内路由: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协议。

移动IP:支持移动性的因特网体系结构与协议。

地址转换协议ARP:在网络层将IP 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网络地址的协议。

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在网络层将物理地址转换为相应ip 地址的协议。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主要用于网络设备和结点之间的控制和差

错报告报文的传输,可以反映数据报的投递情况,提高ip 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

路由选择:是网络层功能的一部分,负责确定所收到的分组应传送的外出路线。

基本的路由算法:距离向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路由协议和路由算法只针对动态路由。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一种自适应路由算法,路由器通过向邻居扩散它所知道的路由使得所有

路由器找到到达其他路由器的最短路径。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一种自适应路由算法,所有路由器在整个网络扩散它的邻居信息,路由

器根据这些信息构造出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再根据一定的算法算出最短路径。

rip:是一种采用距离向量路由算法的协议。

ospf: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在自治系统内决策路由。与rip 相对,ospf 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而rip 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自治系统:从选路的角度来说,处于一个管理机构控制之下的网络和路由器群组称为一个自

治系统。在一个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可以自由地选择寻找路由、广播路由、确认路由以及检

测路由的一致性的机制。

传输层的复用:指发送方不同的进程都可以使用同一个传输层协议传送数据。

分用:指接收方的传输层在剥去报文的首部后能够把这些数据正确的交付给目的应用进程。

网络层的复用:指发送方不同协议的数据都可以封装成IP 数据报发送出去。

分用:只接收方的网络层在剥去首部后把数据交付给相应的协议。

确认号:期望接收到对方的下一个报文段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拥塞窗口:发送方根据其对当前网络拥塞程序的估计而确定的窗口值。

接收窗口:接收方根据目前接收缓存大小所许诺的最新窗口值。

Tcp:传输控制协议,tcp 协议将数据分成可被ip 层传输的数据包交ip 层传送,或者将从ip 层收到的数据包重新组合为完整的消息并进行校验,tcp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安全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是一种非面向连接的协议,它不能保证网络程序的连接是可靠

的,但由于它速度快,在要求速度和效率的场合可能会使用udp 协议。

套接字:是使用ip 地址、协议号和端口号的组合唯一标识。一个连接由连接两端的套接字标识,本地的套接字可能和不同的外部套接字通信,这种通信是全双工的。

端口号:被表示为ip 地址后冒号后面的十进制数字,套接字的地址集成了主机的ip 地址和与某进程有关的端口号。tcp 和udp 采用16 位的端口号来识别应用程序。

FTP:文件传输协议,一种在基于tcp/ip 协议的网络中远程传送文件或从远端取回文件到本

地机器的协议。该协议允许用户对远程文件使用ftp 命令。

DNS:域名系统,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记忆的含有特定意义的主机名转

换为便于机器处理的IP 地址。包括层次域名空间,域名服务器,解析器。

域名服务器:因特网的域名系统被设计成一个联机分布式的数据库系统,并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型。

域名解析:指把域名映射成IP 地址或是把IP 地址映射成域名的过程。

控制连接:服务器监听在21 号端口,等待客户连接,建立在这个端口之上的连接称为控制连接。

数据连接:指用来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进程数据传送进程实际完成文件的传送,

在传送完毕后关闭“传送链接”并结束运行。

万维网:又称WWW ,是Interner 上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于一身的全球

信息资源网络,是Internet 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文档结构的标记语言,使用一些约定的标记对页面上的各种

信息、格式进行描述。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internet 上访问信息的客户机/服务器协议。

URL:即统一资源定位器,负责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并使每个文档在整个万维网的范围内

具有唯一的标识符。即WWW 上的每个网页都按URL 格式命名惟一的地址。

EMAIL :电子邮件,指在计算机或终端机之间通过网络(局域网或internet )进行消息和文件

的交换。

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tcp/ip 协议的一种,用于在网络上从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

算机发送消息。该协议典型地用于internet 上对电子邮件进行路由传送。

MIME: 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

POP3 :邮局协议,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功能有限的邮件读取协议。ISP:internet 服务提供商。

计算机名词解释

AGP Pro: 随着显示卡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显卡上集成芯片的耗电量以及散热量也急剧增加。1999年4月,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 Implementors Forum发布了AGP Pro 1.1规范。AGP Pro 的设计目的就是为新一代的图形加速卡提供额外的电能,为高档工作站提供更好的性能。AGP Pro的内容主要包括伸长的AGP接口、隔热层、改进的输入/输出托架、末端固定托架、对图形加速卡的接口和主板新布局的设计要求。AGP Pro在原有AGP插槽的两侧进行延伸,提供额外的电能。它是用来增强,而不是取代现有AGP插槽的功能。根据所能提供能量的不同,可以把AGP Pro细分为AGP Pro110和AGP Pro50。能耗为25W~50W的AGP Pro 图形加速卡就称为AGP Pro50显卡,能耗为50W~100W的AGP Pro图形加速卡就称为AGP Pro110显卡。它们都需要额外的空间来进行散热,所以会占用旁边PCI插槽的空间。AGP Pro50显卡要求在其正面有足够的冷却空间,因此占用了旁边的一个PCI插槽,在显卡的输出接口部分,采用了一个两个插醋宽的托架,以保证专用的散热空间。而AGP Pro110显卡必须空出两个邻近的PCI插槽,在显卡的显示输出端安装有一个三个插槽宽的托架来保证它的专用空间。Intel对AGP Pro的兼容性作了以下的安排:普通的AGP显卡能插入AGP Pro 的插槽,但反过来,AGP Pro显卡就不能插入一般的AGP插槽。 AGP 插槽: Accelerated-Graphics-Port:加速图形端口,它是一种为缓解视频带宽紧张而制定的总线结构。它将显示卡与主板的芯片组直接相连,进行点对点传输。但是它并不是正规总线,因它只能和AGP显卡相连,故不具通用和扩展性。其工作的频率为66MHz,是PCI总线的一倍,并且可为视频设备提供528MB/S的数据传输率。所以实际上就是PCI的超集 ATA: ATA是广为使用的IDE和EIDE设备的相关标准。A TA是A T Attachment的缩写,意思是AT计算机上的附加设备(还记得IBM PC/AT吗?)。ATA可以使用户方便地在PC机上连接硬盘。ATA标准从1994年至今共经历了7代标准,现在简述如下:ATA-1(1994):是最早的IDE标准。ATA-2(1996):是EIDE的标准,支持PIO3,4和DMA 1,2传输方式,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16MB/s。A TA-3(1997):引入了SMART和安全特性,没有制定新的传输标准。ATA-4(1998):著名的“UDMA33”标准。引入了新的A TA命令和协议,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33MB/s。A TA-5(2000):增加了一些新的ATA命令。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66MB/s。A TA-6(2000):UDMA100。ATA-7(2002):UDMA133。 BIOS: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PC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在计算机开机后微处理器启动计算机使用的一种程序。它还负责管理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CNR: CNR是用来连接AC '97设备的接口(插槽),它提供了一种灵活、低成本的连接方式。现在CNR已经是一种被硬件厂商、OEM厂商和Microsoft公司支持的业界标准。 CRC: 即循环亢余校验。是一种用于数据通讯和磁盘读写等领域的错误校验方法。 ECC内存: 全称Error Checkingand Correcting。它也是在原来的数据位上外加位来实现的。如8位数据,则需1位用于Parity检验,5位用于ECC,这额外的5位是用来重建错误的数据的。当数据的位数增加一倍,Parity也增加一倍,而ECC只需增加一位,当数据为64位时所用的ECC 和Parity位数相同(都为8)。在那些Parity只能检测到错误的地方,ECC可以纠正绝大多数错误。若工作正常时,你不会发觉你的数据出过错,只有经过内存的纠错后,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才可以继续执行。当然在纠错时系统的性能有着明显降低,不过这种纠错对服务器等应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 以字母次序排列的网络术语和缩写字 名词解释 10 Base T : 双绞线以太网技术名 2- 3 Swap : 指对一端用来发送,与之连接的另一端用来接收或相反的电线。 数字2和3指的是DB-25接线器的发送和接收插脚。 2B+ D Service : ISDN服务,因其包含二个标准电话连接加上一个数据连接。 3- Way han dshake Tcp三次握手:TCP和其它传输协议中使用的一种技术,用来可靠地开始或完美地结束通信。 3-Wire Circuit 三线电路:经常采用的在一对计算机之间异步串口连接 的接线方案。第一根接线用来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传输数据,第二根接线用来反方向传输数据,第三根线是公共接地线。 4 —Wire Circuit 四线电路:是经常采用的在一对计算机之间异步串口连接 的接线方案。一对接线用来在一个方向传输数据,另一对接线用来相反方向传输数据。四线电路通常用于比三线电路更长的距离。 7—Layer refere nee model 七层参考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早期 概念模型,给出了与提供的通信服务协同工作的一系列协议。七层协议不包含互联网协议层。 802.2 : IEEE逻辑链接控制标准。见LLC和SNAp 802.3 : IEEE以太网标准。 802.5 : IEEE令牌环标准。 access delay 访问延迟:网络接口在它能访问共享网络前的等待时间。

ackno wledgeme nt 应答:一个简短的返回消息,它通知发送者:数据已经到 达它所希望的目的地。 active docume nt 活动文档:WW文档是一段计算机程序,下载一个活动文 档后,测览器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该程序。活动文档能连续地改变显示。参阅动态文档,静态文档和URL ad aptive retra nsmisio n 适应性重复:适应性重发传输协议的一种能力, 为适应各种不同的互联网延迟不断地改变重发计时器。TCP是众所周知的使用 适应性重发的协议。 address mask 地址掩码:一个32位二进制的值,每一位对应一网络和子网络相应的IP地址。未被屏蔽的覆盖的地址位对应部分,也称为子网掩码。 address resolution 地址解析:从一个地址到一个地址的匹配,通常是从 高层地址(如IP地址)到低层地址(如以大网地址)的匹配。 anonymous FTP匿名文件传输协议(FTP : 使用登录入名anonymons和四个字guest访问FTP访问器。不是所有的FTP服务器都允许匿名FTP。 API ( Applicatio n program in terface ) |应用程序接口:计算机程序能够调 用的过程集,用来访问指定的服务。程序用来访问网络协议的过程集统称为网络API。 Applet :构成活动WW文档的计算机程序,APPlet是由诸如Java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 AppleTalk :由Apple计算机公司开发和销售的一组网络协议。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 地址解析协议:计算机用以匹配IP地 址到硬件地址的协议。计算机调用ARP广播一个请求,目标计算机对该请求应答。 ASCII(America n Sta ndard Code for In fomatio n In tercha nge ) 美国信息交 换标准码:赋以128个字符唯一值的标准,包括上、下档的字母,数字,标点 符号。 ASN 1 ( Abstract Syn tax Notatio n.1 ) 抽象语法表示1 : 表示数据的标准。SNM协、议使用ASN.1表示对象名。

(完整版)《行政组织学》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行政组织学》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功利性组织(教材P6):这种类型的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的主要手段。 2.棱柱模式理论(教材P36) :里格斯创立了所谓的“棱柱模式理论”,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3.内部环境(教材P43):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4.权力性影响力(教材P128):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5.单向沟通(教材P190):单向沟通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 6.主文化(教材P228):它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7.单环学习(教材P212):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 8.敏感性训练(教材P281):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所谓的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第二部分:选择题 1、行政组织是追求(A) A、公共利益的组织 B、利润最大化的组织 C、公共价值的组织 D、行政权力的组织 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D) A、罗森茨韦克 B、卡斯特 C、孔茨 D、帕森斯 3、学者(A)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B、罗森布鲁姆和法约尔 C、帕森斯和里格斯 D、斯蒂格利茨和巴纳德 4、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本书名为(A) A、《战略与组织结构》 B、《组织管理战略》 C、《战略管理》 D、《组织与战略》 5、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B)、和自治县三级 A、自治乡 B、自治州 C、自治市 D、自治地方 6、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D)两方面的内容。

电大公共行政学小抄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2.公共行政环境: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文化。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4.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5.市场失效: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指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8.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9.完整制: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0.分离制: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1.首长制: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类型。 12.层级制: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13.机能制: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4.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 15.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6.考任制: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7.行政领导权力: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18..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9.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20.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1.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2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23.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 24.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25.行政执行: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26.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27.行政协调: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28.法制监督: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29.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 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30.行政立法: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 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31.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2.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 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 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33.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 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34.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 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35.行政改革: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36.政府再造: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 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计算机基础名词解释

计算机基础名词解释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基本集中包括128个字符与控制符 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作用的特制程序 黑客——非法入侵他人系统并进行肆意破坏的人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 软件——计算机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程序及其说明文档(程序和文档) 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PU——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少量寄存器组成 MMX——多媒体指令集 CPU的作用——取指令、解释指令和执行指令 CPU的指标——字长(指CPU中数据总线的宽度,即一次可并行传递二进制数据的位数)、主频(指CPU时钟频率)、指令处理能力(即每秒处理百万条指令数,以MIPS表示)ROM——只读存储器(PROM、EPROM、EEP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其主要特性为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数据,储存的数据不会因电源中断而消失(属于永久性储存)。一般用来储存系统程序,如个人电系统的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RAM——随机存储器(DRAM、SRAM、SDRAM)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内存其主要特性为可随时读出或写入数据,但电源一中断则所储存之数据即消失,主要用来暂存程序与数据。而RAM又可分成动态内存(Dynamic RAM, DRAM)与静态内存(Static RAM,SRAM)两种。 RAM刷新——重写数据或充电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介于CPU与内存之间,访问速度最快。为解决CPU与主存储器间速度差而在内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的一种存取速度远高于普通内存的特殊存储器 存取时间——又称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存储周期——连续启动两次读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通常存储周期大于存取时间,其单位为NS(纳秒). 闪速存储器——在CMOS单晶体管EPROM存储元基础上制造的,实现了电擦除可编程能力 虚拟内存——用硬盘模拟主存从而扩大主存容量 C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 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指令周期——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 接口——CPU与主要外围设备之间通过总线进行连接的逻辑部件,接口起动态连接部件之间的“转换器”作用 中断——指当出现需要时,CPU暂时停止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执行处理新情况的程序和执行过程。即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系统出现了一个必须由CPU立即处理的情况,此时,CPU暂时中止程序的执行转而处理这个新的情况的过程就叫做中断。 堆栈——是一种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处理中断时,使用这个数据结构保护现场。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CMOS——是一种半导体材料,系统BIOS设置存储器 CD-ROM——只读光驱或光盘 OS——操作系统 DOS——磁盘操作系统(16位字符界面操作系统) PC——个人计算机 MPC——多媒体计算机 总线BUS——公用计算机信息通道,由一组传输导线组成。可分为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 ALU——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Logic Unit,ALU)负责数据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包括算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附简答计算

ACK 确认 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ANSI 先进的加密标准 AP 接入点/应用程序 API 应用编程接口 ARP 地址解析协议 ARPA 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高级研究计划署)ARQ 自动重传请求 AS 自治系统/鉴别服务器 ATU 接入端接单元 ATM 异步传递方式 BGP 边界网关协议 CCITT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DMA 码分多址 CHAP 口令握手鉴别协议 CIDR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SMA/CD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 CSMA/CA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避免 D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 DES 数据加密标准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 域名服务 EGP 外部网关协议 EIA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FCS 帧检验序列 F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M 频分复用 FTP 文件传送协议 FIFO 先进先出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体制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FC 光纤同轴混合(网)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TP 超文本传送协议 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GMP 网际组管理协议 IGP 内部网关协议 IMAP 网际报文存取协议 IP 网际协议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TU 国际电信联盟 LAN 局域网 MAN 城域网 MPEG 活动图像专家组 MTU 最大传送单元 OSI/Rm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PF 开放最短通路优先 PCM 脉码调制 PDA 个人数字助理 PKI 公钥基础结构 PPP 点对点协议 RIP 路由信息协议 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SID 服务集标识符 SSL 安全插口层,或安全套接层(协议)STDM 统计时分复用 STP 屏蔽双绞线 TCP 传输控制协议 TDM 时分复用 TIA 电信行业协会 TLD 顶级域名 TPDU 运输协议数据单元

行政组织学章节答案

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1、组织: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1、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2、“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创立的。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适应、目标达成、内部整合和模式维持等四个基本的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去完成。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 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2.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3.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4.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5.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8.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9.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10.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11.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12.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13. 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4.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16.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

计算机重点名词解释

计算机重点名词解释 1 .操作系统是用于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方便用户充分而高效地使用计算机的一组程序集合。 2 .RAM:可读写随机存储器,是临时存储器,断电后信息就会丢失。 ROM: 只读存储器,只读不可写,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在RAM与CPU之间,用来提高存取、访问速度。 3. 机器语言是用计算机机器指令表达的语言,是由0和1组成的一系列机器指令的集合,是一种面向机器的语言。 汇编语言是一种为了帮助记忆而用一些简单的英文字母组合替代冗长的机器命令的语言,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被称为低级语言。 高级语言是一种独立于特定的机器,类似于自然语言和数学描述语言的程序语言,先要通过语言处理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后才能在计算机上执行。 4.应用程序是用来完成特定任务的计算机程序,包括一些系统自带的或用户编写的各种各样的程序。例如,画图程序、记事本程序。 5.文档是Windows应用程序创建的对象。 6.文件是存储在外存储器(如磁盘)上的相关信息的集合。各种文档和应用程序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盘上的,即它们都是文件。 7.图标是代表Windows XP 各种对象的小图标。 8.剪贴板是内存中的一个临时存储区,它是应用程序内部和应用程序之间交换信息的工具。 9.回收站的主要作用是为删除文件提供一个缓冲区,用户删除的文件一般不会直接从硬盘上删除,而仅仅是先放到回收站中,这叫做逻辑删除。

10.快捷方式是对相应对象的一种链接,以图标形式表示,打开快捷方式便能打开相应的对象。 11.资源管理器的用途:是处理文件的主要程序,它显示了用户计算机中的文件、文件夹和驱动器的分层结构,同时显示了映射到用户计算机上的驱动器的所有网络驱动器的名称,使用Windows XP 的资源管理器,用户可以复制、移动、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12.样式是Word 的主要功能之一,它是已命名的字符和段落格式的组合。用户通过使用样式可以在文档中对字符、段落和版面等进行设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3.模板是具有固定版面格式、公用文字内容和特别工具的特殊文件。适用于提供了特定文档外观的特殊文档,使用模板时无须定义文档的格式和布局就可以得到满意的文档效果。 14.Word 2003 视图:普通视图、Web版式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阅读视图。 15.工作簿是处理和存储工作数据的文件,后缀是.xls.打开Excel应用程序的同时,Excel会相应地生成一个默认名为Book1.xls的新工作簿。 16.工作表:每组密切相关的资料存放在一个二维表格中,这个二维表格就称为工作表。 17.单元格:工作表中由行与列交叉形成的一个个小格被称为单元格。 18.单元格地址是单元格在工作表中的位置,可以用行号和列号的组合标识。 19.填充柄:活动单元格粗线框的右下角的一个黑色的方块。使用填充柄可以按照某一种规律或方式来填充其他的单元格区域。 20.数据清单是一系列包含类似数据的若干行,是一个二维关系表。数据库管理是对数据清单进行管理,主要用于管理工作表中的数据。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 1. 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网络互联起来。 2. 城域网:可以满足几十千米范围内的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3. 局域网:用于有限地理范围(如一栋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起来的网络。 4. 通信子网:由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线路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 5. 资源子网:由各种主机、外设、软件与信息资源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并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6. 计算机网络: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7. 分布式系统: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8. 公用数据网: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9. 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10. 宽带骨干网:是指传输速率达到2Gbps的骨干网。 11. 全光网:以光结点取代现有网络的电结点,并用光纤将光结点互联成网络。 12. 网络拓扑: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13. 基带传输: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好的方法。 14. 频带传输: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15. 线路交换:两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前,首先要在资源子网中建立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的方法。 16. 数据报:同一报文中的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方法。 17. 虚电路:同一报文中的所有分组可以通过预先在通信子网中建立的传输路径来传输的方法。 18. 单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的方法。19. 半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一个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20. 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21. 数据通信:是指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传送表示字母、数字、符号的二进制代码0、1比特序列的过程。 22. 媒体: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与半导体存储器;二是指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语音、图像与图形。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3. 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的表示形式。 24. 模拟信号:电话线上传送的按照声音的强弱幅度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25. 数字信号:计算机所产生的电信号是用两种不同的电平去表示0、1比特序列的电压脉冲信号,这种电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26. 调制解调器:在数据通信中,用来完成调制解调功能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 27. 调制解调:如果通信信道不允许直接传输计算机所产生的数字信号,则需要在发送端将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在接收端再将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这个过程被称为调制解调。 28. 串行通信:是指将代传送的每个字符的8位二进制代码按由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依次发送的通信方式。 29. 并行通信:是指将表示一个字符的8位二进制代码同时通过8条并行的通信信道发送的通信方式。 30. 同步:是指要求通信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保持一致。 31. 位同步:要求接收端根据发送端发送数据的起止时间和时钟频率,来校正自己时间基准与时钟频率,这个过程称为位同步。 32. 字符同步:是指保证收发双方正确收发字符的过程。 33. 同步传输:是

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形成性作业2答案

形成性作业2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功利组织:功利性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的主要手段。 2、棱柱模式理论:所谓“棱柱子模式理论”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3、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4、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称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的。 形成性作业4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单向沟通 P190 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如作报告、发指示、下命令等都属于单向沟通。 2.主文化 P228 主文化是行政组织中上层管理人员或者领导人员所主导和支持的,与组织中正式的规章制度、组织战略和政策有较为紧密的联系的文化。它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组织中的主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代表,通常展现了一个组织特有的精神气质和风格心态. 3.单环学习 P212 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显然,单环学习只有单一的反馈环,它是在当前的系统和文化框架下提高组织能力,完成已确定的目标或任务。这种学习的目标是适应环境,取得最大效率,学会如何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完成组织任务。 4.敏感性训练 P281 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T-group training),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所谓的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1.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2.层级制 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3.机能制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4.战略管理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5.政府再造的含义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习惯和持续改进质量能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企业家政府是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家政府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政管理者,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以低成本高产出为目标,敢于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僵化官僚体制,取得高绩效的政府。

企业家政府重视政府的成本效益,重视创新与改革,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强调对执行者授权,主张顾客导向,主张放松规制。 6.目标管理的涵义和特点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以人、工作和成果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法。 7.行政规章的含义 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规章简称规章。 8.事前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9.行政评估的含义 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行政评估主要是指行政执行效果评估。 10.行政领导权力的概念 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11.完整制 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计算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 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2、数制: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计数称为进位计数制,简称数制。 3、BCD码:是一种二-十进制的编码,即使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 十进制数。 4、虚拟存储技术:利用硬盘的支持以小的物理内存模拟大的内存 从而程序能够使用整个内存地址空间的技术。 5、终端:是连接大型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和服务器的输 入输出设备。 6、操作系统:用来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提高计算机系 统资源的使用效率、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 7、多道程序设计:指在主存储器中存放多道用户的作用,使其按 照一定的策略插空在CPU上运行,共享CPU的输入输出设备等 系统资源。 8、分布式数据库:是物理上分散在计算机网络各结点上,但在逻 辑上属于同一系统的数据集合。 9、数据仓库:支持管理决策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定 期更新的数据集合。 10、数据挖掘:从大型数据库中或数据仓库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 识的高级处理过程。 11、媒体:是指分发和表示信息的方法。 12、带宽:一个信道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的能力称为带宽。 13、数据通信:是指通过通信信道在各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与信息 的收集、传输、交换或重新分布的一个过程。 14、计算机网络:由各自具有自主功能而又通过各种通信手段相互 连接起来以便进行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或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组 成的复合系统。

15、协议: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的规则。 16、调制解调器:是调制器和解调器合在一起的总称。所谓调制, 就是把数字信号转换成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解调,即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合称调制解调器。 17、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 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漏,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是信息服务不中断。 18、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在计算机运行中 对计算机信息或系统起破坏作用的程序。 19、电子商务:是组织或个人用户在以通信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机系 统支持下的网上商务活动。 20、网上银行:是指通过Internet或其他公用信息网,将客户的计算 机终端连接至银行,实现将银行服务直接送到企业办公室或者家中的信息系统。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

一英文名词 ACK 确认 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ANSI 先进的加密标准 AP 接入点/应用程序 API 应用编程接口 ARP 地址解析协议 ARPA 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高级研究计划署)ARQ 自动重传请求 AS 自治系统/鉴别服务器 ATU 接入端接单元 ATM 异步传递方式 BGP 边界网关协议 CCITT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DMA 码分多址 CHAP 口令握手鉴别协议 CIDR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SMA/CD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 CSMA/CA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避免 D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 DES 数据加密标准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 域名服务 EGP 外部网关协议 EIA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FCS 帧检验序列 F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M 频分复用 FTP 文件传送协议 FIFO 先进先出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体制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FC 光纤同轴混合(网)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TP 超文本传送协议 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GMP 网际组管理协议 IGP 内部网关协议 IMAP 网际报文存取协议 IP 网际协议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TU 国际电信联盟 LAN 局域网 MAN 城域网 MPEG 活动图像专家组 MTU 最大传送单元 OSI/Rm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PF 开放最短通路优先 PCM 脉码调制 PDA 个人数字助理 PKI 公钥基础结构 PPP 点对点协议 RIP 路由信息协议 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SID 服务集标识符 SSL 安全插口层,或安全套接层(协议)STDM 统计时分复用 STP 屏蔽双绞线 TCP 传输控制协议 TDM 时分复用 TIA 电信行业协会 TLD 顶级域名 TPDU 运输协议数据单元

行政组织学作业答案

《行政组织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_____D______。 A.非正式组织 B.企业组织 C.行政组织 D.正式组织 2、行政组织是追求_______A________。 A.公共利益的组织 B.利润最大化的组织 C. 公共价值的组织 D. 行政权力的组织 3、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____B_____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A.泰勒 B.法约尔 C.卡斯特 D.梅奥 4、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_____C___。 A.组织气候 D.组织文化 C.组织环境 D.组织战略 5、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称之为_______A________。 A.管理幅度 B.管理层次 C. 管理级别 D.管理范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___BD____。 A.营利组织 B.正式组织 C.非营利组织 D.非正式组织 2、韦伯对行政组织理论的建构是从权力分析开始的,认为存在着三种纯粹形态的合法权力,它们是____BCD_____。 A.行政的权力 B. 理性——法律的权力 C.传统的权力 D.超凡的权力 3、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_____ABCD_____。 A. 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B. 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 C. 行政组织环境的差异性 D. 行政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性 4、组织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___A___和____B___,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对组织的管理带来影响。 A.一般环境 B.社会环境 C.政治环境 D.工作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