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资料(自制版)

诊断学

症状——病人主观上感觉到的异常感觉或不适感觉称之为症状(Symptom)

体征:经体格检查客观发现到的异常表现称为体征(sign)

一、发热

发热(fever)的概念: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致使体温高出正常范围,即为发热

正常体温:正常人体温为36.0-37.0℃(腋测法)左右。口测法36.2-37.3℃肛测法36.5-37.5℃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三各阶段)

1、体温上升期:分为骤升期和缓升期

2、高热期

3、体温下降期:分为骤降(crisis)和渐降(Lysis)

病因

1.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 :各种病原菌引起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

发热的分度:

1、低热37.3-38 ℃

2、中等度热38.1-39 ℃

3、高热39.1-41 ℃

4、超高热41 ℃以上

热型与临床意义:

1.稽留热:39-40 ℃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体温波动不超过1 ℃。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 ℃,但在37以上

3.间歇热: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

4.波状热:体温渐升达39 ℃或以上,数日后又渐降至正常,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

5. 回归热:骤升至39 ℃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和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6. 不规则热:发热曲线无规律性。

二、发绀

定义:紫绀(cyanosis)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超过50g/L),使皮肤、粘膜呈现青紫色的表现。

分类

可分为两大类: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

1.中心性紫绀:主要是心、肺疾病引起。

发绀特点是全身性,除四肢与面颊外,也见于舌、口腔等粘膜及躯干皮肤,但皮肤温暖,即使加温保暖紫绀不消失。

(1)肺性发绀:各种严重呼吸道疾病—呼吸功能衰竭—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体循环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而出现紫绀。

(2)心性混合性发绀:静脉血未通过肺进行氧合作用,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而出现紫绀。2.周围性紫绀: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

紫绀特点:肢体末端与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与鼻尖,这些部位皮温低,若按摩、加温、保暖,紫绀即可消失。

3.混合性紫绀:见于左、右心衰或全心衰。

三、黄疸

1.定义:血清中胆红素升高,只是皮肤、粘膜、巩膜及其他组织发生黄染的现象。

正常血清胆红素8.55~17.10umol/L(0.5~1.0mg/d1)。

隐性黄疸: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1~2mg/d1)时,而肉眼看不出黄疸

显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2mg/d1)时。

分类:根据病因和发病机理

1.溶血性黄疸:

实验室检查—UCB增加、CB正常

2.肝细胞性黄疸:黄疸较重,浅黄至深黄色;

实验室检查—UCB、CB均增加,伴肝功损害;

3.梗阻性黄疸:黄疸重,色暗黄;

实验室检查—CB增高,UCB正常

四.咳嗽与咳痰

咳嗽: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咳痰(expectoration):是通过咳嗽的动作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

病因:

1.呼吸道疾病:

2.胸膜疾病:胸膜炎、肺结核、肺脓肿、肺癌、胸腔穿刺等,

3.心血管疾病:左心衰—肺循环瘀血与肺水肿,引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痰是因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所致,一旦支气管粘膜下血管破裂即可引起咯血。4.中枢神经因素:脑炎、脑膜炎可直接刺激延髓咳嗽中枢引起咳嗽。

咳嗽的性质:

1、咳嗽而无痰或痰量甚少,称为干性咳嗽。常见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的初期,胸膜炎、轻症肺结核等。

2、咳嗽伴有痰液时,称为湿性咳嗽。常见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及空洞型肺结核等疾病等。

痰的性状与痰量:

痰的性质可分为粘液痰、浆液痰、脓性痰;

黄绿色、铁锈色、粉红色、血性或混合痰。

咳嗽伴随的症状:

1.伴有发热:常表示呼吸道和肺部有感染存在,如胸膜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肺结核、肺肿瘤等。

2.伴有胸痛及呼吸困难:常见于胸膜炎、肺炎、肺脓肿、自发性气胸等。

3.伴呼吸困难:常见于肺水肿、喉肿瘤、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肺结核大量胸腔积液、肺淤血、肺水肿、气管或支气管异物等。

4.伴有哮喘: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气管内异物、痉挛性支气管炎。

5.伴有紫绀常见于重病的心肺疾患,如自发性气胸、肺原性心脏病伴有心功能不全时。

6.伴有杵状指多见于支气管扩张症、慢性肺脓肿、支气管肺癌等。

7.伴咯血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二尖瓣狭窄。

五.咯血

1.定义:

咯血——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从口腔排出。

病因:

1.支气管疾病;

2.肺部疾病;

3.心血管疾病;

4.血液病

5.流行性出血热;

颜色和性状:

1、鲜红色—肺结核、支扩、肺脓肿、出血性疾病

2、铁锈色血痰—大叶性肺炎、肺吸虫病、肺泡出血

3、砖红色胶冻样血痰—肺炎杆菌肺炎

4、暗红色—二尖瓣狭窄肺淤血

5、粉红色泡沫样血痰—左心衰肺淤血

伴随症状:

1.发热;

2.胸痛;

3.呛咳

4.脓痰

5.黄疸

6.皮肤黏膜出血;

呕血(hematemesis) 是指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

六.呼吸困难

定义:(dyspnoea)患者感觉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费力,重者张口呼吸、抬肩、鼻翼扇动,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加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病因:

1.肺源性呼吸困难;

2.心血管系统疾病;

3.中毒性呼吸困难;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

1.吸气性呼吸困难;

2.呼气性呼吸困难;

3.混合性呼吸困难;

4.由循环系统疾病所引起,主要见于左心或右心功能不全。

七.胸痛

定义: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少数由其他部位病变所致。

病因

1.胸壁疾病:1、各种炎症:皮炎、蜂窝织炎、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肌炎;2、骨折:2。。肋骨骨折、肋软骨炎;3、肿瘤: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2.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胸、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肺癌等。3.心血管疾病:1、心脏:2、血管:主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3、其他;肺动脉高压、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4.纵隔疾病:纵隔炎、纵隔肿瘤、纵隔脓肿、食管癌等。

临床表现:

(一)胸痛部位:1、胸壁疾病:疼痛局限、压痛明显;2、食管和纵隔病变:胸骨后疼痛,

吞咽时加重;3、心脏病变:心绞痛伴放射性;4、胸膜和肺部病变:患侧腋中线与腋前线附近。

(二)胸痛性质:

1、刀割样或灼痛-带状疱疹;

2、烧灼痛-食管炎;

3、绞窄性痛伴重压窒息感-心绞痛;

4、剧烈胸痛伴恐惧、频死感-心肌梗塞;

5、尖锐刺痛或撕裂痛-干性胸膜炎;

6、胸部闷痛-肺癌;

7、剧烈刺痛或绞痛伴呼吸困难或紫绀-肺梗塞。

(三)持续时间:阵发性痛-平滑肌痉挛或血管狭窄缺血(心绞痛);持续性痛-炎症、肿瘤、梗塞(心梗)。

影响疼痛因素:诱因、加重或缓解因素。如劳累、体力活动、精神紧张可诱发心绞痛发作,休息、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可使心绞痛缓解,而心肌梗塞疼痛则无效。胸膜炎和心包炎的胸痛则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剧。

八.心悸

定义(palpitation):是一种自觉心跳或心慌感。伴心前区不适

病因:

1.心脏搏动增强;

2.心律失常;

3.心脏神经官能症;

临床表现:

九.水肿

定义(edema):过多的液体在人体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使组织肿胀。

病因:

1、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3、钠与水的潴留;

4、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

5、淋巴回流障碍;

全身性水肿(anasarca)

1、心源性水肿(cardiac edema)

2、肾源性水肿(renal edema)

3、肝源性水肿(hepatic edema)

4、营养不良性水肿(nutritional edema)

5、5、其他水肿(other edema):粘液性水肿,如甲亢;

6、特发性水肿,如体位性水肿;

7、药物性水肿,如糖皮质激素;

局部性水肿:

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如肢体血栓、橡皮肿、炎症等

十.恶心与呕吐

定义:

恶心(nausea)为上腹部不适感,可伴头晕、流涎、面色苍白、肢体冷、出汗等自主功能失调表现。常为呕吐的前驱症状,但也可单独出现。

呕吐(vomiting)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物逆流出口腔。

病因:

1、中枢性呕吐;

2、精神性呕吐;

3、周围性呕吐(1)胃源性呕吐(2)腹部疾病引起的反射性呕吐(3)周围感觉器官疾病引起反射性呕吐;

十一.呕血与便血

定义:

呕血(hematemesis) 是指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

病因:

1.食道疾病;

2.胃及十二肠疾病;

3.肝、胆、胰腺疾病;

4.血液系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症等。

5.其它如重症肺性脑病、重症尿毒症及某些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便血(hematochezia)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除。便血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少量出血,须经隐血试验确定者,称为隐血。

病因:

1.上消化道疾病上消化道疾病引起出血后,均可有便血。

2.下消化疾病

(1)小肠疾病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瘤、Meckel憩室

(2)结肠疾病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

(3)直肠疾病直肠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直肠癌

(4)肛门疾病痔、肛裂、肛瘘

3.其它疾病

(1)急性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如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行性出血热、钩虫病等。(2)血液病同呕血

抽搐——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抽动或强烈收缩。

问诊

定义:

问诊(inquiry)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而作出的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内容:

1、一般项目;

2、主诉;

3、现病史;

4、既往病史;

5、系统回顾;

6、个人史;

7、婚姻史;

8、月经史;

9、生育史;

10、家族史;

一般项目:

1.姓名

2.性别

3.年龄

4.籍贯

5.出生地

6.民族

7.婚姻8.通讯地址

9.电话号码10.工作单位

11.职业12.入院日期

13.记录日期14.病史陈述者

15.可靠程度

主诉——就诊的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的

时间。

现病史:

定义:它记录患者从起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内容包括: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2.主要症状的特点

3.病因与诱因

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5.伴随症状——在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出现一系列的其他症状。伴随症状常常是鉴别诊断的依据。

6.诊治经过

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问诊的重要性:

1、问诊是病史采集的主要手段,是每个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2、获得诊断线索的基本方法,避免漏诊和误诊

3、提供体检和其它检查的依据

4、了解病情发展的全过程

5、问诊是医患沟通的良好手段,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最重要时机.

问诊的方法:

(一)问诊开始时

1.先作自我介绍,说明职责

2.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3.保护患者隐私

4.使用恰当的语言和体表语言:

(二)尽量让患者自己讲述病情,必要时灵活地把语题转向。从主诉开始,逐渐深入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进行询问。

(三)追溯首发症状开始的确切时间,直到目前的演变过程。

(四)在问诊的两个项目之间使用过渡语言

(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

(六)提问要注意系统性、目的性

(七)询问每一部分病史都要归纳小结

(八)避免医学术语,要通俗易懂

(九)有时医生要引证核实病人提供的信息

(十)仪表礼节友善的举止

(十一)适当赞扬病人,争取病人合作

(十三)应明白病人的期望,了解病人就诊的确切目的;

(十四)医生讲话要让病人理解

(十五)回答病人问题时

1、不要不懂装懂

2、不要简单说不知道

3、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

(十六)问诊结束时要说明:

1、谢谢合作;

2、说明下一步对病人的要求,接下来做什么:检查或用药及下次就诊的时间。

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定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病因为病毒80%,少数由细菌引起。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诱发因素

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

病原体侵袭病毒;细菌;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

分类:普通感冒(common cold)

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疱疹性咽峡炎

咽结膜热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普通感冒(common cold)

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喷嚏、鼻塞、清水样鼻涕,2-3d后变稠;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一般经5-7d痊愈。

病毒性咽炎、喉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轻,可有发热和乏力。

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

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炎或咳嗽。

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

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

明显咽痛、发热。

咽充血,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

病程约一周,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

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

病程4-6d,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

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诊断

一、血象

病毒性感染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二、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

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法和病毒分离和鉴定,以判断病毒的类型

细菌培养判断细菌类型和药敏试验。

治疗

1、解热止痛的: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氨基比林、阿司匹林、布洛芬;

2、缓解鼻塞的: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

3、减轻卡他症状的: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

抗菌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青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

单纯的病毒感染一般可不用抗生素。吗啉胍、阿糖腺苷、干扰素诱导剂

中药治疗

预防

防寒,避免诱因。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劳。

注意呼吸道病人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等。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

咳嗽和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节。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而来。

病因和发病机制

1.感染

2.物理、化学因素

3.过敏反应

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充足的水分和维生素C;室内通风,适当的室内温度、湿度。

2.对症治疗:咳嗽止咳;痰稠化痰药沐舒坦、雾化疗法祛痰;发热解热降温药

3.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一般

口服抗生素有效,个别用静脉注射。

4.预防:增强体质,防止感冒。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chronic bronchitis

——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病因

1.感染

2.大气污染

3.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

4.过敏因素

5.其他

6.病理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喘息或气短。

临床分期:

1.急性发作期:指一周内咳、痰、喘、炎;任何一项明显加剧者。

2.慢性迁延期:指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咳、痰并保持两个月以上者。治疗

1.控制感染;

2.祛痰镇咳;

3.解痉平喘;

4.雾化吸入;

缓解期治疗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预防感冒、防止反复发作。

3.避免诱因。

4.提高免疫功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慢支、哮喘、支扩、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胸廓活动受限、支气管扭曲

3.肺血管疾病:少见,多为结缔组织疾病或原因不明。

4.其他: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包括肺动脉高压和右室肥厚的表现。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有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二图一片——协助诊断(主要是发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右心室扩大者)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胸片

其他检查:血气分析(了解呼吸衰竭情况)、血常规(感染血象)、肺功能检查(早期防治)、

痰菌检查(用药)。

并发症:

1.肺性脑病

2.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3.心律失常

4.休克

5.其他:消化道出血;DIC

治疗:

1.控制感染

2.通畅呼吸道

3.控制心力衰竭

4.控制心律失常

营养支持:提升免疫力;去除诱发因素;减少避免急性加重期

支气管哮喘:

概念: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临床表现

1.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

2.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3.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缓解后如同常人。

4.咳嗽变应性哮喘患者可无喘息

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剌激、病毒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可闻哮鸣音。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4.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和体征)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5.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诊断。

并发症:

气胸、纵膈气肿、肺不张、慢支、肺气肿、

肺源性心脏病。

治疗:

治疗目的: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尽可能保持肺功能正常,维持正常活动能力,避免治疗副作用,防止不可逆气流阻塞,避免死亡。

一、脱离或消除变应原

二、支气管炎解痉药

1.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2.茶碱类

3.抗胆碱药

三、促排痰药

四、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

概念: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支气管及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阻塞,引起支气管组织结构较严重的病理性破坏,以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

病因及发病机制

1.支气管-肺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2.先天发育缺陷

3.遗传因素

4.30%病因不明可能是机体免疫功能失调

治疗

1.防治呼吸道反复感染

2.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

3.咯血的处理

4.手术治疗

肺炎(pneumonia)

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

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首选:青霉素,疗程:通常为14天

2.支持疗法

卧床休息,补充热量、水分、蛋白质及维生素等

3.并发症的处理:怀疑脓胸患者,应积极排脓引流

4.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补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溶液等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多巴胺、阿拉明等,维持收缩压>90 mmHg,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控制感染:对病因不明的重症感染患者,宜选用强而广谱的抗菌素,待病原菌明确之后,再作调整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病情危重、全身毒血症重的患者可短期静脉应用激素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处理心衰

肺结核

定义: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建国以来在结核病防治上取得巨大成就。但控制和消灭结核病尚待进一步努力。

(一)结核菌

1、分支杆菌属,抗酸杆菌,需氧,

生长缓慢,抵抗力强,菌体结构复杂。

脂质变态反应

2、菌壁蛋白质变态反应

多糖免疫反应

3、结核菌分型: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

4、按代谢状态不同,结核菌分群:A、B、C、D

5、耐药性

概念:固体培养基中,INH 1μg/ml,SM 10μg/ml,RFP 50μg/ml, 仍能生长的结核菌称该药耐药菌。

天然耐药继发耐药

6、非结核分枝杆菌

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泌尿生殖系统。

(三)人体的反应性

1、免疫与变态反应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形成结核结节。

IV型变态反应

2、初感染与再感染

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菌初感染与再感染不同反应的现象。

临床表现:

(一)症状

全身症状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不振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或咯血、胸痛等

结核血行播散时可有高热

诊断:

1.接触病史

2.症状和体征

3.X线

4.结核菌检查

治疗:

化疗(原则、药物、方案)

1、化疗原则: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

2、化疗药物

a. 异烟肼(isoniazid H)

b. 利福平(rifampin R)

c. 链霉素(streptomycin S)

d.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Z)

e. 乙胺丁醇(ethambutol E)

其他治疗

对症治疗

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的应用

肺结核的外科手术治疗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病因:

1.吸烟:

2. 大气污染

3.其他因素:肺部慢性疾病

组织学分类

1.鳞状上皮细胞癌(鳞癌):

2.未分化癌

3.腺癌

4.细支气管肺泡癌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内科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发热、三凹征、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恶性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腹泻、上消化道大出血、无尿、少尿、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缺铁性贫血、糖尿病 二、简答题: 呼吸衰竭的病因、心力衰竭的诱因、心功能分级、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心绞痛的临床症状的特点、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特点、心肌梗死的并发症、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上尿路结石的诊断依据、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依据、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三、论述题: 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应包括哪些、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原则、肾功能不全加重的诱因、FAB分型与标准、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另:选择题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均在第二版《临床医学概论》中。 诊断学部分 实验诊断 1.临床血液学检查 一、血常规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值 2.临床意义:A、相对增多 B、红细胞形态学改变、大小异常3.白细胞计数、分类及血小板临床意义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血小板增多、减少 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脂1.转氨酶、胆红素、血清肌酐的临床意义 2.血糖增高及降低 3.血清钾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二、临床免疫学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2.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 尿蛋白、粪颜色 物理诊断 1.甲状腺肿大的分级 2.脾脏肿大分度 3.肝脏触诊 4.视触叩听的定义,包括哪些内容 5.罗音的产生机制、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6.叩诊分类及临床意义 7.心脏检查 8.心尖搏动 9.心律 10.心音 11.额外音 12.杂音

临床医学概论知识点汇总

1.何为隐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 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临床上最常见,如乙型脑炎、甲乙型肝炎、TB等。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无症状携带者(nonasymptomatic carrier) clinical infection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感染者获得较稳固免疫力,不易再受感染;少部分转变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潜伏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点。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那几方面? 侵袭力(invasiveness) 毒力(virulence) 数量(quantity) 变异性(variability) ①侵袭力:病原菌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②毒力:由毒素和其它毒力因子所组成 毒素:病原体合成的,能损伤宿主细胞组织或引起细胞及器官功能紊乱的某些化合物。可分为内毒素(伤寒沙门菌、志贺菌为代表)和外毒素(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霍乱弧菌为代表);外毒素通过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内毒素通过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其他毒力因子有:穿透能力(钩虫丝状蚴)、侵袭能力(志贺

临床医学概论A卷-检验

黄河科技学院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临床医学概论》课程试题(A卷) 适用类别普招层次专科专业医学检验年级2014级试卷代码: 09170107 注意事项: 1、本卷采用了分卷制,已将试题纸与答题纸分开。请考生将答案按原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纸上书写答案,一律无效。交卷时,应分别交验试题纸、答题纸和草稿纸。 2、请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书写姓名、座号、学号等信息。 3、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共35题,每题1分) 1.3级高血压是指血压的范围为( ) A.收缩压160~180mmHg,舒张压90~100mmHg B.收缩压160~180mmHg,舒张压100~110mmHg C.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90~100mmHg D.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L 10mmHg E.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2.燕麦细胞属于() A.鳞癌 B.大细胞癌 C.腺癌 D.小细胞癌 E.类癌 3. 急性肺水肿最特异的临床表现为() A.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B.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C. 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D.左肺底湿罗音 E.气促、发绀 4.肺癌空洞的典型X线表现是() A.薄壁空洞,形状不规则 B.厚壁空洞,内壁光滑 C.薄壁空洞,内壁光滑 D.厚壁空洞,内壁凹凸不平 E.厚壁空洞,内有液平 5.浸润性肺结核的好发部位是() A.双上肺尖 B.左舌叶 C.左下叶 D.右下叶 E.右中叶 6.最常并发2型呼吸衰竭的() A.胸膜炎 B.肺结核 1 / 16

C.肺炎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E.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7.胸部CT疑诊中心型肺癌,哪些不属于常见症状() A.纵膈镜 B.痰找瘤细胞 C.血清肿瘤标志物 D.经皮肺穿刺 E.支气管镜 8.张力性气胸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纵膈向健侧移位 B.纵隔扑动 C.胸壁反常呼吸运动 D.肺内气体对流 E.连枷胸 9.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有赖于() A.血肠道病毒核酸阳性 B.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IgG:640 C.心肌组织内病毒的检出 D.血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 E.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IgM:320以上 10.左心衰竭患者合并右心衰竭后,可能减轻左心衰竭时的临床症状是() A.恶心 B.喘憋 C.肝肿大 D.颈静脉充盈 E.下肢水肿 11.心房颤动最常见于() A.冠心病 B.缩窄性心包炎 C.高心病 D.甲亢性心脏病 E.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12.室性心动过速伴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时,终止发作的首选方法是:() A.利多卡因 B. 胺碘酮 C.人工起搏超速抑制 D.同步电复律 E. 压迫颈动脉窦 13.典型心绞痛的特点是( ) A.持续15分钟左右 B.发作性胸痛 C.无明显诱因 D.休息后不能缓解 E.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14.肝性脑病患者可采取下列何种溶液灌肠() A.肥皂水 B.稀醋酸液 C.地塞米松 2 / 16

临床医学概论内科学重点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疾病。 2.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肺换气)功能障碍。 3.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本期主要征象是(呼吸衰竭)伴或不伴(心率衰竭)。 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和(下肢水肿)。 5.心力衰竭会出现(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 6.肝硬化最终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和(门静脉高压症)。 7.急性胰腺炎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为特点;()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最主要原因。 8.急性胰腺炎多为患者(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后发病的。 9.缺铁性贫血最为突出的临床症状是皮肤、黏膜()。 1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血栓)止血病理生理改变的一个中间环节,其特点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使用(肝素)抗凝治疗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使凝血活性减低。 11. ( )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首发症状. 12.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 )、血尿、水肿、高血压为基本临床表现。 13. 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三高为()、全身水肿、高脂血症;一低为低蛋白血症,首选药物为()。 14. 急性肾盂肾炎,有()等肾局部症状。 15. ()的确立是诊断尿路感染的基础。

16. 由于肾脏不能从尿中排出代谢产物和毒性物质,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及其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为()。 17. 高血钾和水中毒,需紧急()治疗。 18.临床上以()、()及()等为特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19.糖尿病三多一少:()、()、()、()。 20.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表现常因:()和()。 2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本病好发于()妇女。 22.()是SLE的特征性改变。 23.SLE的治疗:()及()。 24.肝细胞性黄疸各种使()广泛损害的疾病均可发生黄疸;由于肝细胞的损伤,致肝细胞对()的摄取、结合等功能降低,因血中的()增加,·····()增加。 肝细胞性黄疸hepatocellular jaundice, 是由于肝细胞病变,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以致有相当量的非结合胆红素(UCB)潴留于血中,而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将非结合胆红素(UCB)转变为结合胆红素(CB),同时因肝细胞损害和肝小叶结构破坏,致使结合胆红素(CB)不能正常地排入细小胆管而反流入血,结果发生黄疸,其中以结合胆红素(CB)增高为主。亦可因肝细胞肿胀, 汇管自渗出性病变与水肿以及削胆管内的胆栓形成使胆汁排泄受阻,而返流进入血循环中,致血中结合胆红素(CB)增加而出现黄疸。 25.胆汁淤积性黄疸由于胆道阻塞,阻塞上方压力升高,胆管扩张,致小胆管与毛细血管破裂,胆汁中的()反流入血;尿色深,皮肤颜色变浅或呈(),实验室检查特点() 。 26.为判断咳嗽和咳痰的临床意义,应注意:①;②;③;④; 27.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客观表现为(),重者出现()、()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与考点

病毒性肝炎 1、我国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中,最常见的是:HBV(乙) 2、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传播 3、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的指标。(抗-HBs (+)) 2、最易转为慢性肝炎的类型是(HBV) 3、抗乙肝病毒治疗的重要评估指标。() 4、目前预防各型肝炎的重要方法。(打疫苗) 5、治疗急性肝炎的关键措施。(足够休息、营养) 6、转氨酶异常即可诊断为病毒性肝炎。(×) 填空题: 1、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发病经过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三个阶段。 2、所谓的乙肝“大三阳”是指HBsAg阳性、HBeAg 阳性、抗-HBc阳性。 3、所谓的乙肝“小三阳”是指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 简答题: HBV的结构 (1)Dane’s颗粒(包膜――乙肝表面抗原(HBsAg);核心(是HBV复制主体)――环状双股DNA ,DNA聚合酶,核心抗原(HBcAg),e 抗原(HBeAg)(可溶性蛋白))、(2)小球形颗粒、(3)管形颗粒 病毒性肝炎的五类分型 HA V(甲)、HBV(乙)、HCV(丙)、HDV(丁)、HEV(戊)。 1、请述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1)、黄疸前期:急起病、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尿色渐加深,少数有类似感冒样症状。2)、黄疸期:退热,上述症状缓解;尿色加深,巩膜和皮肤黄染(2周内达高峰);肝功能明显异常;体征: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肋下1—3cm);压痛、叩击痛,部分脾肿大。3)、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减轻或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渐复正常。 2、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如何? 1)、粪-口传播:HA V 、HEV;2)、体液传播:HBV、HCV、HDV、HGV :⑴输血及血制品:输血后肝炎(PTH),⑵污染的医疗器械,(3)密切生活接触;3)、母婴传播:胎盘、分娩、哺乳、喂养等方式感染HBV,孕期经胎盘传播,分娩期传播,分娩后传播;4)、性接触传播:HBV、HCV ;5、医院内传播:病人之间、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传播,五型均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有哪些? 1)主要因素: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2)、次要因素:高体重、冠心病家族史、职业、饮食因素、A型性格、高半胱氨酸血症、感染等。 2、冠心病的临床类型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 3、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阵发性压榨样或紧束样胸骨后疼痛,可向心前区及左上肢放射,持续约数分钟,经休息或含服硝酸酯制剂后可完全缓解。 4、是否所有心绞痛都是由于冠心病引起的呢?否 5、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脉造影 6、发作时治疗:1.立即停止活动;2.舌下含化硝酸甘油(首选) ;3.亚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硝酸甘油喷雾剂,救心丸等 急性心肌梗死AMI 1、临床表现(症状):1)疼痛:胸骨后剧烈而持久的疼痛;2)全身症状:发热,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3)胃肠道症状:1/3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痛,腹胀,呃逆;4)心律失常:前壁心梗合并A VB提示病情严重;5)低血压和休克;6)心力衰竭 2、心肌梗死最显著的症状是什么?剧烈胸痛 3、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有:1)病理性Q波;2)抬高的ST段弓背向上型;3)T波倒置。 4、实验室检查:1.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2.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或T(敏感指标);CK的同工酶CK-MB源于心脏,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极高。 5、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疗是什么?再灌注心肌 子宫颈癌 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 2、病因:①性行为:过早性生活、性伴侣多、不洁性生活等;②婚姻:早婚早育、密产多产;③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 (HPV-16和/或18 型); ④高危男子—阴茎癌、前列腺癌、前妻曾患宫颈癌;⑤经济状况、种族、地理环境等。

临床医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西南大学药学院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复习题卷 一、名词解释。 1、风湿性疾病: 2、幻觉: 3、功血: 4、原发性高血压: 5、异位妊娠: 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7、消化性溃疡: 8、原发性肝癌: 9、烧伤: 10、肺性脑病: 11、外科感染: 12、流产: 12、急性胰腺炎: 14、支气管哮喘: 15、巨幼细胞贫血(): 16、脓毒症: 17、月经: 18、类风湿关节炎: 19、自知力: 20、传染源: 21、: 二、填空题。 1、围绝经期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以补充激素最关键。 2、传染病流行必需的3个环节是:、、。 3、糖尿病分型包括、、、。 4、造血系统包括、、、。 5、根据受精卵着床部位不同,异位妊娠分为(最常见的)、宫颈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等。 6、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7、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和。

8、骨盆由、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 9、外科感染按病程分为、和三类。 10、高血压危象患者,需要迅速有效地控制血压,首选药物为。 11、全身性外科感染包括和。 12、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为:、、、、 五型,其中最多见。 1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分为:型功血和型功血两大类。 14、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输卵管和,后二者合称为附件。 15、双手指近端关节梭形改变、尺侧偏移多见于。 16、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和。 17、口服降糖药包括、、、。 18、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物包括、、、。 19、原来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变成对该药物不敏感,我们称其为。 20、急救冻伤患者,可将冻伤肢体或冻僵的全身侵入温水中。 21、的治疗使用激素首选。 22、关节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 23、由于宿主免疫功能受损,导致原本寄生人体的非致病性微生物造成的感染叫。 24、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空腹血浆葡萄糖值正常,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 25、诊断的标志性抗体是和。 26、支气管肺炎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症、症、症。 27、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一般来说,夏季的常见病原是。 28、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是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方法来表示其的变化;发育是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是的变化。 三、选择题。 1、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包括:() A:鼠疫、霍乱B:鼠疫、霍乱、天花C:鼠疫、霍乱、爱滋病 D:天花、霍乱E:鼠疫、霍乱、天花、爱滋病 2、与感染密切相关的疾病是:() A:肝硬化B:原发性肝癌C:急性阑尾炎 D:十二指肠球部溃疡E:急性胆囊炎 3、我国采用国际统一标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

临床医学概论试题18682

临床医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触诊对全身哪个部位的检查更重要?( B ) A.胸部 B.腹部 C.皮肤 D.神经系统 下述哪项为额外心音( D ) A.第三心音 B.第四心音 C.心包叩击音 D.心包摩擦音 采用0~5级的肌力六级分级法,如果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属于( B ) A.肌力0级 B.肌力1级 C.肌力2级 D.肌力3级 心脏听诊时可以发现的心律失常主要有:( C ) A.心脏杂音 B.第二心音 C.期前收缩 D.开瓣音 听诊对全身哪个部位的检查更重要?( A ) A.胸部 B.腹部 C.皮肤 D.神经系统 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时产生的叩诊音为:( D ) A.实音 B.清音 C.鼓音 D.浊音 页脚内容

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一般位于( B ) A.左侧第4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 B.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 C.左侧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0.5~1.0cm D.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0.5~1.0cm 正常成人肝脏在右肋下缘触诊一般不超过( B ) A.0.5cm B.1.0cm C.1.5cm D.2cm 确定心脏收缩期开始的心音是:(A) A. 第一心音 B. 第二心音 C. 第三心音 D. 第四心音 E. 第五心音 腹部听诊时,可听到哪一种正常的声音?(C) A. 动脉杂音 B. 摩擦音 C. 肠鸣音 D. 振水音 E. 静脉杂音 患者伴有大量腹水时,为了解定有无肝脏肿大,最好采用哪种触诊手法?(D) A. 单手触诊法 B. 双手触诊法 C. 钩指触诊法 D. 冲击触诊法 E. 胸膝位触诊法 页脚内容

临床医学概论学习感想 钟密

临床医学概要论文 题目临床医学概论学习感想学生姓名钟密 学号 200914140135 系别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专业药学 届别 2013届 指导教师唐安武、廖原、许荣峰 2013 年 1 月 15 日

临床医学概论学习感想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对临床医学概论这门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让我认识了四位风格迥异但同样知识渊博的老师。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们药学专业的同学也对临床医学这门桥梁课程有了些许了解。由于医学方面知识的匮乏,在学习过程中感觉非常吃力,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感想。 临床医学概论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多个学科,诸如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等临床学科均包含在内,它简明介绍临床各学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药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药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熟悉了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学习临床医学各种疾病的概述和诊治的过程中,了解了自己所学的专业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我们通过了解临床医学的相关进展及时把握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关的领域的需求,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架起桥梁、拓宽知识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短短的十六课时中,我们重点学习了外科学、诊断 学以及内科学相关疾病。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范畴是在整个医学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且不断更新变 化的。在古代,外科学的范畴仅仅限于一些体表的疾病和外伤;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疾病在病因和 病理方面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加之诊断方法和手术技术不断 地改进,现代外科学的范畴已经包括许多内部的疾病。我们在上 课过程中主要学习了麻醉、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外科感染、创 伤相关内容,掌握了一些医学基本概念及临床用药。诊断学中我 们重点学习了一些常见症状如发热、咯血与呕血等,尤其是咯血 与呕血的鉴别与区别用药让我记忆尤新。呕血是指呕吐物含有鲜 血或血性物,一般上消化道,如食道和胃出血时容易引起呕血, 先有恶心感,继之发生反射性呕吐。如呕吐物为鲜血则提示是食 道出血,如呕吐物为咖.啡色的则表明是胃或十二指肠出血。

临床医学概论试题

临床医学概论试题 题0 一、A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道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卡上把相应的字母涂黑(每题1分,共70分)。 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可出现: A、奇脉B、水冲脉 C、交替脉D、不整脉 E、任脉 2、心原性水肿的特点是: A、早期局限于身体低垂部位B、活动后水肿消失 C、先见于眼睑及颜面D、突发非凹陷性水肿 / E、以腹水最突出 3、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反复发生房颤常见的并发症是: A、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B、动脉栓塞 C、肺部感染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左心功能不全最重要的症状是: A、左心室扩大B、心前区疼痛 C、呼吸困难D、畏寒发热 E、咳嗽,咳血丝痰 5、心绞痛的典型疼痛部位是: … A、剑突下B、胸骨下段 C、胸骨后上、中段D、胸骨后中下段 E、上腹部 6、有关心包炎,下列哪项不对 A、急性者可伴渗液B、脉搏在吸气时增强 C、以结核性心包炎多见D、可出现心前区疼痛 E、Kussmaul征可阳性 7、右心衰最早出现的体征是: A、奔马律B、奇脉 C、紫绀D、颈静脉充盈 《 E、双下肢浮肿 8、一病人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上二楼出现心悸气促,心功能为: A、一级B、二级 C、三级D、四级 E、五级 9、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电图的主要特征是: A、早搏B、窦性停搏 C、窦房阻滞D、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交替出现 E、心动过缓

10、女性,42岁,体格检查时于胸骨左缘第二助间听到递减型叹气样舒张期杂音,最可能是: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主动脉瓣狭窄 : C、三尖瓣狭窄 D、二尖瓣狭窄 E、二尖瓣关闭不全 11、洋地黄中毒的最重要的表现是: A、恶心、呕吐 B、昏迷 C、头晕、头痛 D、视力模糊 E、心律失常 12、不是肾小球肾炎共同表现的是 A、血尿 B、管形尿 C、蛋白尿 D、高血压 E、肾功能衰竭 13、肾功能检查中最常用的检查项目是 A、血肌酐 B、尿素氮 : C、内生肌酐清除率 D、菊粉清除率 E、肾血流量测定 14、肾素主要由何组织产生 A、肾皮质 B、肾髓质 C、肾小球 D、肾小管 E、近球旁器 15、血尿的标准是尿常规检查沉渣中每高倍视野>个红细胞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 … 16、我国慢性肾衰的常见病因是 A、糖尿病肾病 B、高血压肾病 C、狼疮肾炎 D、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 E、多囊肾 急进性肾炎 17、男性,28岁,间歇颜面水肿5年。查:血压190/100mmHg,Hb85g/L,尿蛋白(++),尿RBC4-6个/HP。对病人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A、K+、N+ B、BUN、Cr C、肾脏B超 D、血常规 E、尿蛋白定量 18、不属于风湿病特点的是 】 A、属自身免疫病 B、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为病变基础 C、病变常累及多个系统 D、临床表现相似 E、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反应 19、OA的靶器官病变部位是

临床医学概要期末考试题

10级临床医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一般位于( ) A.左侧第4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 B.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 0.5~1.0cm C.左侧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0.5~1.0cm D.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 0.5~1.0cm 2.成人窦性心动过速是指窦性心律频率超过( ) A.80次/min B.90次/min C.100次/min D.110次/min 3.高血压急症治疗宜选用( ) A.氢氯噻嗪 B.硝普钠 C.β阻滞剂 D.钙拮抗剂 4.乙型肝炎主要经( ) A.呼吸道传播 B.生殖道传播 C.肠道外传播 D.肠道传播 5.端坐呼吸主要见于( ) A.呼吸衰竭 B.急性左心衰竭 C.支气管哮喘 D.脑部严重感染 6.发热( ) A.是一种症状 B.是一种体征 C.是症状又是体征 D.不是症状也不是体征 7.消化性溃疡的确诊可依靠( ) A.内窥镜检查 B.B超 C.胃液分析 D.粪便潜血试验 8.麻疹的病原体是一种( )

A.病毒 B.支原体 C.衣原体 D.细菌 9.上消化道大出血者数小时内出血量超过( ) A.800ml B.1000ml C.1200ml D.1500ml 10.肺结核确诊主要依据是( ) A.胸部X线摄片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C.痰培试验阳性 D.胸部CT检查 11.下列神经反射中属于浅反射的是( ) A.膝反射 B.踝反射 C.肱二头肌反射 D.角膜反射 12.病毒性肝炎治疗原则应以以下哪一方法为主?( ) A.休息、营养 B.抗病毒药物 C.免疫调节剂 D.护肝药物 13.预防病毒性肝炎首先应( ) A.注射丙种球蛋白 B.注射甲肝疫苗 C.注射乙肝疫苗 D.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 14.慢性支气管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反复发作咳嗽,连续2年或以上,每年发病至少持续( )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15.急性阑尾炎最常见而且最重要症状是( ) A.腹痛 B.腹泻 C.发热 D.呕吐 16.不属于腹膜刺激征表现的是指( ) A.有反跳痛与压痛 B.腹肌紧张 C.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D.大量腹水形成 17.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可靠依据是测定( ) A.血脂肪酶 B.胰淀粉酶 C.胰蛋白酶 D.尿脂肪酶 18.肺炎球菌肺炎常为( )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收集

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 体征:是指医生或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生命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质量的指标。 发热: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其提问调定点超出正常范围。 咯血:喉及其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咯出。少量:<100ml/24h;中等量:100~500;大量:>500或一次大于100 MRI成像原理:MRI是人体氢核质子在巨大、恒定、均匀磁场中受射频脉冲(RF)激动后共振,经接收线圈接收后计算机处理的人体断面图像。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用力呼吸,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主要病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严重慢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发病缓慢,多系统损害,病死率高 心力衰竭:亦称心功能不全,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循环内分泌的激活两个方面的临床综合症 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撞击心前区胸壁,使相应部位肋间组织向外搏动,称心尖搏动。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发生局部坏死。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癌肿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时,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以及胸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张,可引起头痛、头晕或眩晕。 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心力衰竭: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或心室负荷过重,引起心排出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颈静脉怒张:颈外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超过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2/3以上),提示颈静脉压增高。 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病程中由于某种诱因使全身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周围血管阻力明显上升,引起血压骤然上升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现象,发生的机制为交感神经亢进和循环儿茶酚胺分泌过多。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和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肾病综合症:简称肾病,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中丢失引起的综合征。 缺铁性贫血: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储存铁耗尽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贫血。以儿童和女性人群尤其是妊娠妇女的发病率最高。 急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系统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继续感染等。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及参考答案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重点部分) 一、考试题型 1、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2、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3、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儿科、外科、妇产科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按授课专题归类,除了以下内容外,还需要结合任课教师课堂上要求的重点进行复习。 一、诊断学部份: 1.常见症状(发热的分度、正常体温、发热的原因、类型); 答:常见症状:发热 1.)发热的分度:(1)低热~38摄氏度(2)中等度热~39摄氏度(3)高热~41摄氏度(4)超高热41摄氏度以上 2.)正常的体温:36~37摄氏度左右 3.)发热的原因:多数患者的发热时由于致热源所致,包括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A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B抗原—抗体反应 C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D皮肤散热减少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F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类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水肿的类型与特点; 答:1类型:A全身性水肿(1)心源性水肿的特点:右心衰竭的表现,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2)肾源性水肿的特点: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部水肿(3)肝源性水肿的特点:腹水,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两方面 B局部水肿:(1)营养不良性水肿:水肿发生前常伴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2)其他原因全身水肿(P27最后一段) 3.呼吸困难的类型、常见原因与特点; 答:呼吸困难类型 1.肺源性呼吸困难 2.心源性呼吸困难 3.中毒性呼吸困难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5.癔病者或心理因素

临床医学概要总结

临床医学概要总结 一、发热: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产热超过散 热,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病因:(一)感染性: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2、抗原-- 抗体反应;3、内分泌代谢疾病;4、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 枢性发热);5、皮肤散热减少;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一)、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0C ) 中等度热( 38.1-390C)高热(39.1-410C)超高热(>410C) (二)、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1、体温上升期:(1)骤升型常伴有寒战。小儿易伴有惊厥。(2) 缓升型多不伴寒战。 2、高热期:数小时:疟疾;数日:流感、大叶性肺炎;数周: 伤寒。 3、体温下降期 (三)、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持续性发热(多见大叶性肺炎)2,弛张热,波动 幅度大于2℃(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波状热 5,回归热(淋巴 瘤) 6,不规则热(结核,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 炎) 二、头痛 病因:(一)颅内病变:1感染脑炎,2血管病变-脑出血,脑梗 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3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瘤,转移癌,4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血肿。(二)颅外病变:颅骨病变,颈椎病,三叉神经痛,眼耳鼻牙齿疾病。(三)全身 性疾病:1感染,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衰,3中毒,4其他 ---神经衰弱,尿毒症,低血糖==) 临床表现:1.起病的急缓;2.头痛的部位;3.性质(痛感)4. 时间与节律;5.加重或缓解的因素。 三、咳嗽与咳痰 咳嗽是机体保护性反射动作,可阻止异物进入呼吸道,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在肺内淤积,维护肺部换气功能等。 咳痰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的病态现象。 病因:1呼吸道疾病---炎症,异物,肿瘤,粉尘等刺激均可以引起。2胸膜疾病:胸膜炎,气胸,血胸,胸穿。3心血管疾病: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试题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是: A.病毒 B.细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真菌 2.吸烟后不出现下列哪些变化: A.肺泡中吞噬细胞功能下降 B.可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C.支气管杯状细胞退化 D.粘液分泌增多 E.纤毛运动受抑制 3.慢性支气管炎早期,肺功能可出现的变化是: .最大通气量C.最大呼吸中期流速D流速——容积曲线图 4.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止咳祛痰 B.控制感染 C.解痉平喘 D.气雾疗法 E.吸痰补液 , 5.下列哪一药物不具祛痰作用: A.必咳平 B. α—糜蛋白酶 C.沐舒坦 D.强力稀化粘素 E.可待因 6.男性,60岁,反复咳嗽,咳痰10年,近两年出现气急,体检双肺出现哮鸣音及肺底湿罗音,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结核 B.肺癌 C.支气管哮喘 D.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E.肺心病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是: A.慢支并发的阻塞性肺气肿 B.支气管哮喘 C.重症肺结核 D.结节病 E.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8.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 B.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 C.连续3年以上 D.除外其他心肺疾病 E.可无任何异常体症 9.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剑突下出现心脏波动提示: A.肺动脉高压 B.并发主动脉瘤 C.肺动脉狭窄 D.肺动脉栓塞 E.早期肺心病 | 10.肺气肿气肿型的特征哪项不是: A.病理变化为严重慢支伴小叶中央型肺气肿B多见于老年人,明显消瘦.C.桶状胸明显显著降低E.课维持动脉血氧分压正常,晚期并发肺心病 肺源性心脏病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氧、高碳酸血症使肺血管收缩、痉挛 B.肺泡内压增高,压迫肺泡毛细血管 C.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构 D.血容量增多 E.血粘液稠度曾加 12.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最常见的诱因是: A.劳累 B.大量利尿 C.使用镇静剂 D.呼吸道感染 E.停用支气管扩张药 13.慢性肺心病发生心衰时,治疗首选: A.强心剂 B.利尿剂 C.血管扩张剂 D.控制心律失常 E.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 14.肺血栓栓塞症的血栓大部分来源于: A.下肢深静脉 B.尚志深静脉 C.右心腔 D.左心腔 E.盆腔静脉丛 < 15.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感染 B.变态反应. C.气道痉挛 D..神经机制 E.遗传 16.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是: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反复发作、阵性呼气性呼吸困难 C.反复发作、混合性呼吸困难 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E.肺部有较多的哮鸣伴有肺底湿罗音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大纲及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概论 一、绪论 1、21世纪现代医学发展趋势: 1)、分子生物学是医学发展的带头科学。 2)、医学将更广泛的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交叉渗透。3)、预防医学得以进一步重视与发展。 4)、老年医学将成为重要的临床医学学科。 2、亚健康状态的概念:指介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二、诊断学基础 1、诊断学内容:病史采集、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器械检查、影像诊断。 2、常见症状 1)、发热: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而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水平。 (1)分度:低热:37.3~38C°中等发热:38.1~39C°高热:39.1~41C°超高热:41.1C°以上 (2)、疼痛的分类:皮肤痛、内脏痛、牵涉痛 (3)、胸痛病因:胸壁疾病、心脏与大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其他。 2)、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 (1)、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型呼吸困难 (2)、心源性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 (3)、中毒性呼吸困难:代谢性酸中毒、呼吸中枢抑制药物中毒、急性发热性疾病。 (4)、精神神经性呼吸困难:颅脑疾病、癔病、神经衰弱。 3)、咯血 【临床表现】 (1)、咯血量:每日咯血量少于100ml为小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在100~500ml为中等咯血量,每日咯血量超过500ml或一次咯血100~500ml为大量。 (1)、分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3、问诊与基本检查法 1)、问诊 (1)、问诊方法:首先进行过渡性交谈;由简单问题问起,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围绕主诉展开,尽量让患者自己叙述;避免诱问、套问、重复提问;边问诊边思考、对已知病史资料及时分析、归纳,分清主次。 (2)、问诊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生育史、家族史。 2)基本检查法:视、触、叩、听、嗅。 三、内科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概念】指气管、支气管黏膜,以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病因】病因:大气污染、吸烟、感染、过敏因素、其他。 【临床表现】 1)、症状:咳嗽、咳痰、喘息。 2)、体征: 3)、早期患者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患者背部及肺底部听到散在的干、湿音, 喘息型患者可听到哮鸣音。 4)、临床分型、分期 (1)、分型:单纯型和喘息型。 (2)、分期: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和临床缓解期。 5)、并发症: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 【诊断】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时,可作出支气管哮喘的明确诊断。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三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亦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治疗】 1)、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控制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器物疗法。 2)、临床缓解期:戒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总结

第二章问诊 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第三章症状学 症状:是指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是指病人主观感受的不适或异常的感觉) 第一节发热 正常健康人的体温比较恒定,一般保持在36~37℃左右,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而且受机体内、外因素影响稍有波动。 发生机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发热的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①低热:37.3~38℃;②中等发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超高热:41℃以上。[考] 第四节腹痛 √临床表现:1.部位;2.性质和程度;3.诱发因素;4.发作时间与体位的关系[考] 第四章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传统的检查器具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机 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其目的是收集患者有关健康的正确资料。 第一节基本检查法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五种: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考] 视诊:是通过视觉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叩诊:是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声响,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脏器有无异常的一种诊法。√叩诊音:清音、过清音(正常人不会有)、鼓音、浊音、实音。 听诊:是医生直接用耳或借助听诊器在被检查者体表听取身体各个部位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 嗅诊:是用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的方法,嗅诊往往能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诊断线索。 第二节一般检查 √生命征(※组成、正常值):是标志生命力存在与质量的重要征象。包括: ①体温:正常值36~37℃;②呼吸:13~18 次/分;③脉搏:60~100 次/分;④血压≤140/90mmHg。[考] 体型分:①无力型②正力型③超力型[考] 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 治疗主要是:化痰止咳,多从四点入手:对因、对症、一般治疗、中医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吸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感染是(吸烟后引起的防御力下降后)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考]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有些患者伴有喘息。[考]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指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的持久扩大,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且无明显的纤维化。 主要症状:渐进性气促(在原有的咳嗽、咳痰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体征:表现为胸廓的前后径增加。 肺炎是肺部感染的代表性疾病。是指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的肺实质炎症。 病因:肺炎链球菌引起;诱因:机体抵抗能力下降。[考] 肺炎病原体主要是细菌。细菌包括球菌和杆菌。球菌代表是肺炎球菌(95%~98%),治疗首选抗生素:青霉素,杆菌代表是克雷白杆菌。 主要症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铁锈色痰)。[考] √※P169 和P222 高血压 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临床表现的综合症。[考]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考] 高血压并发症:①高血压危象;②高血压脑病;③脑血管(最常见死因:脑出血);④心力衰竭;⑤慢性肾功能衰竭;⑥主动脉夹层瘤。 √判断高血压:收缩压(SBP)≥18.62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11.97 kPa(90mmHg)[考] 致病有(遗传因素:40%;环境因素:60%):①抽烟、酗酒;②工作压力大;③超重;④少运动;⑤高盐饮食;⑥口服避孕药; 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治疗:1.非药物治疗:合理膳食、减轻体重和运动、减轻心理压力。 2.※药物治疗:①利尿药;②β受体阻断剂;③钙通道阻断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考]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资料(自制版) 诊断学 症状——病人主观上感觉到的异常感觉或不适感觉称之为症状(Symptom) 体征:经体格检查客观发现到的异常表现称为体征(sign) 一、发热 发热(fever)的概念: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致使体温高出正常范围,即为发热 正常体温:正常人体温为36.0-37.0℃(腋测法)左右。口测法36.2-37.3℃肛测法36.5-37.5℃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三各阶段) 1、体温上升期:分为骤升期和缓升期 2、高热期 3、体温下降期:分为骤降(crisis)和渐降(Lysis) 病因 1.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 :各种病原菌引起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 发热的分度: 1、低热37.3-38 ℃ 2、中等度热38.1-39 ℃ 3、高热39.1-41 ℃ 4、超高热41 ℃以上 热型与临床意义: 1.稽留热:39-40 ℃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体温波动不超过1 ℃。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 ℃,但在37以上 3.间歇热: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 4.波状热:体温渐升达39 ℃或以上,数日后又渐降至正常,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 5. 回归热:骤升至39 ℃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和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6. 不规则热:发热曲线无规律性。 二、发绀 定义:紫绀(cyanosis)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超过50g/L),使皮肤、粘膜呈现青紫色的表现。 分类 可分为两大类: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 1.中心性紫绀:主要是心、肺疾病引起。 发绀特点是全身性,除四肢与面颊外,也见于舌、口腔等粘膜及躯干皮肤,但皮肤温暖,即使加温保暖紫绀不消失。 (1)肺性发绀:各种严重呼吸道疾病—呼吸功能衰竭—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体循环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而出现紫绀。 (2)心性混合性发绀:静脉血未通过肺进行氧合作用,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而出现紫绀。2.周围性紫绀: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 紫绀特点:肢体末端与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与鼻尖,这些部位皮温低,若按摩、加温、保暖,紫绀即可消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