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手机定位系统---GPS

手机定位系统---GPS

手机定位系统---GPS
手机定位系统---GPS

手机定位系统---GPS

摘要:GPS英文全名是“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 Global Position

System”,其意为“卫星测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系统。该系统是以

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开始时只用于军

事目的,后转为民用,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现在逐渐也使用在了我们的手机上。

1 引言

手机定位是指通过无线终端(手机)和无线网络的配合,确定移动用户的实际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数据,包括三维数据),通过SMS、MMS、语音发给用户或以此为基础提供某种增值服务。

GPS业界流行这样一句话,"GPS的应用只受到人们想象力的限制".目前GPS的民用领域已经包括了陆地运输、海洋运输、民用航空、通信、测绘、建筑、采矿、农业、电力系统、医疗应用、科研、家电、娱乐等多个领域,而大家所熟知的汽车导航也只不过是其中的应用之一,2007年,我国GPS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爆发期。

目前市场上GPS相关产品已经很多,但由于各方面技术限制,普遍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大多数产品针对专用的硬件平台,成本高、可移植性差;系统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软件支持少[2];采用本地地图,地图数据库更新困难。

本文对GPS进行简单介绍并针对上述问题,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整合各种现有资源,设计了基于Windows Mobile通用平台和网络电子地图的位置查询系统和对于GPS的改进。

2 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从功能上可以分为Pocket PC监控中心和Pocket PC监控对象两部分。监控对象主要功能为接收GPS信号、提取所需信息和响应监控中心的监控命令。监控中心通过短消息(SMS)向监控对象发送监控命令,接收来自监控对象的数据并对接收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为了更好地显示监控对象所在位置,监控中心同时采用Google地图和Mapabc地图2种网络电子地图。网络电子地图数据通过HTTP协议从Google地图或Mapabc地图服务器上实时下载。

系统主要设计功能如下:

(1)在Windows Mobile平台上实现了GPS定位;

(2)网络电子地图实时下载、显示、拖动、放大/缩小;

(3)监控对象的位置查询与显示;

(4)实现了对监控对象的声音监控。

2.1 GPS定位数据提取的实现

本文采用Windows Mobile提供的GID接口实现(GPS Intermediate Driver)。GID是一个位于应用程序和GPS设备中间层的设备驱动。使用GID时,允许多个应用程序同时使用GPS设备(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通过GID间接访问GPS设备),不需要解析NMEA 语句,且可以使用相同的代码访问几乎所有类型的GPS设备.

2.2 短消息发送与接收实现

短消息收发一般采用AT(Attention)指令实现,本系统采用Pocket Outlook实现。Windows Mobile SDK对Pocket Outlook提供的服务进行了托管封装,可以方便地完

成所有的个人信息管理功能[3],所有这些类型构成了POOM(Pocket Outlook Object Model)。

(1)短消息发送。POOM中的SmsAccount类可以方便地实现短消息的发送。首先,使用SmsMessage类构造一条短消息;然后,使用SmsAccount类中的Send方法即可发送短消息。

(2)短消息的接收和截获。Pocket Outlook可以实现短消息的接收和截获,且只接收满足特定条件的短消息。

PPC端监控中心通过GPRS网络,主要以短消息的形式向监控对象发送监控命令,并通过处理来自监控对象的数据实现对监控对象的位置查询及显示、声音监控等功能。

本系统基于Windows Mobile通用平台,充分利用了Windows Mobile界面友好、使用简单和支持软件丰富等特点。GPS数据通过Windows Mobile提供的GID接口实现,可以使多个应用程序同时使用GPS设备,通用性好,可移植性强。经实际测试,本系统获取地图数据方便快捷、成本低、维护方便、定位精度高,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

3 GPS系统的改进

最新的手机定位技术是AGPS(AssistedGPS: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它利用通讯基站信息来辅助GPS模块进行手机定位,主要改进之处在于

1、在室内没有GPS信号的地方利用基站定位来提供位置信息,缩小定位盲区;

2、与纯GPS和纯基站定位相比,AGPS有更高的精度,一般可精确到10米;

在GPS模块启动搜星阶段,通过基站定位来确定定位手机的大概位置,通过预存在手机中的GPS卫星星历图,可以快速搜星,把搜星阶段的时间由2-3分钟,缩短到10秒钟左右。

4 结论

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各个应用领域。手机定位服务是在无线状态下基于通信位置的定位服务。开通这项服务,手机用户可以方便地获知自己目前所处的准确位置,并用手机查询或收取附近各个场所的资讯;手机定位服务的巨大魅力正是在又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把正确的信息发送给正确的人。

参考文献

[1]李洪涛等《GPS 应用程序设计》科学出版社1999

[2] 李天文《GPS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5

[3] https://www.sodocs.net/doc/4311420721.html,/view/160590.htm

北斗gps卫星定位系统定位原理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4311420721.html, 北斗gps卫星定位系统定位原理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哪家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原理是什么?八杰科技为您解答。 定位原理 35颗卫星在离地面2万多千米的高空上,以固定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可知,在接收机对卫星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 事实上,接收机往往可以锁住4颗以上的卫星,这时,接收机可按卫星的星座分布分成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4311420721.html, 若干组,每组4颗,然后通过算法挑选出误差最小的一组用作定位,从而提高精度。 卫星定位实施的是“到达时间差”(时延)的概念:利用每一颗卫星的精确位置和连续发送的星上原子钟生成的导航信息获得从卫星至接收机的到达时间差。 卫星在空中连续发送带有时间和位置信息的无线电信号,供接收机接收。由于传输的距离因素,接收机接收到信号的时刻要比卫星发送信号的时刻延迟,通常称之为时延,因此,也可以通过时延来确定距离。卫星和接收机同时产生同样的伪随机码,一旦两个码实现时间同步,接收机便能测定时延;将时延乘上光速,便能得到距离。 每颗卫星上的计算机和导航信息发生器非常精确地了解其轨道位置和系统时间,而全球监测站网保持连续跟踪。 卫星导航原理 踪卫星的轨道位置和系统时间。位于地面的主控站与其运控段一起,至少每天一次对每颗卫星注入校正数据。注入数据包括:星座中每颗卫星的轨道位置测定和星上时钟的校正。这些校正数据是在复杂模型的基础上算出的,可在几个星期内保持有效。 卫星导航系统时间是由每颗卫星上原子钟的铯和铷原子频标保持的。这些星钟一般来讲精确到世界协调时(UTC)的几纳秒以内,UTC是由美国海军观象台的“主钟”保持的,每台主钟的稳定性为若干个10^-13秒。卫星早期采用两部铯频标和两部铷频标,后来逐步改变为更多地采用铷频标。通常,在任一指定时间内,每颗卫星上只有一台频标在工作。 卫星导航原理:卫星至用户间的距离测量是基于卫星信号的发射时间与到达接收机的时间之差,称为伪距。为了计算用户的三维位置和接收机时钟偏差,伪距测量要求至少接收来自4颗卫星的信号。

北斗、Galileo、GLONASS、GPS定位导航系统对比

北斗、Galileo、GLONASS、GPS定位导航系统对比 世界有四大定位导航系统,分别是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欧盟的Galieo、俄罗斯的GLONASS、美国人的GPS定位系统。 1.GPS 2.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NASS的起步晚于GPS9年。从前苏联 1982年10月12日发射第一颗GLONASS卫星开始,到1996年,13年时间内历经周折,虽然遭遇了苏联的解体,由俄罗斯接替部署,但始终没有终止或中断GLONASS卫星的发射。1995年初只有16颗GLONASS卫星在轨工作,1995年进行了三次成功发射,将9颗卫星送入轨道,完成了24颗工作卫星加1颗备用卫星的布局。经过数据加载、调整和检验,已于 1996年1月18日.整个系统正常运行。 1卫星星座 GLONASS卫星星座的轨道为三个等间隔椭圆轨道,轨道面间的夹角为120度,轨道倾角 64.8度,轨道的偏心率为o.01,每个轨道上等间隔地分布8颗卫星。卫星离地面高度19100km,绕地运行周期约11小时15分,地迹重复周期8天,轨道同步周期17困。 由于GLONASS卫星的轨道倾角大于GPS卫星的轨道倾角,所以在高纬度(50度以上)地区的可视性较好。 每颗GLONASS卫星上装有艳原子钟以产生卫星上高稳定时标,并向所有星载设备的处理提供同步信号。星载计算机将从地面控制站接收到的专用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导航电文向用户广播。导航电文包括:

①星历参数;②星钟相对于GLONASS时的偏移值;③时间标记; ④GLONA SS历书。 GLONASS卫星向空间发射两种载波信号。L1频率为 1.602— 1.616MHz.L2频率为 1.246— 1.256MHz为民用,L2供军用。 2.地面探制系统 地面控制站组包括一个系统控制中心,一个指令跟踪站,网络分布于俄罗斯境内。 CTS跟踪着GLoNAs5可视卫星,它遥测所有卫星,进行测距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向各卫星发送控制指令和导航信息。 3用户设备 接收GUNASS卫星信号并测量其伪距和速度,同时从卫星信号中选出并处理导航电文。 接收机中的计算机对所有输入数据处理并算出位置坐标的三个分旦、速度矢量的三个分量和时间。利用两个独立的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导航和定位测量,可有效地削弱美俄两国对各自定位系统的可能控制,提高定位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伐罗斯联邦政府对GLONA5S系统的使用政策 早在1991年俄罗斯首先宣称;GLoNAs5系统可供国防民间使用、不带任何限制,也不计划对用户收费.该系统将在完全布满星座后遵照已公布的性能运行至少15年。民用的标准精度通道(csA)精度数据为:

手机GPS定位暴露位置

手机定位暴露位置自身价值被忽略 第页:手机定位个人信息遭泄露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定位系统无处不在。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更是让消费者陷于隐私安全与交通定位需求尬尴局面。 据介绍,现阶段,很多车主都喜欢用手机导航。用手机导航不仅可以精确定位,还可以方便地进行位置搜索、周边信息查询,丝毫不比车载导航逊色,"现在手机定位太方便了,离线下载一个地图包,信息非常完整,使用时也不用费流量,既省钱又方便。 "一位刚买汽车的车主表示。而这正是众多手机定位使用者的缩影。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副教授史广顺表示,当你用微信"摇一摇"摇出附近的人的时候,当你用手机微博看到谁在附近发微博的时候,其实别人也能知道你在哪里。值得一提的是众多与地理位置毫不相干的手机应用,例如有些手机游戏,也在随时窃取我们的地理位置信息,这是值得警惕的。 手机安全专家邹仕洪表示,在手机隐私窃取方面,地理位置依然是重点。据监测,安卓平台有超过的恶意软件可通过等方式实现对目标手机的跟踪定位。 史广顺表示,我们在安装手机软件时,经常会看到提示,软件会读取手机的通讯录、等信息,如果不点确认,就无法安装软件。这其实是捆绑不相干条件的霸王条款。 除此之外,很多软件不经用户确认就可以直接读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这在技术上毫无难度,用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位置信息已经被窃取。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李永壮表示,用户的位置信息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这些信息被窃取后,往往被售卖给广告商,广告商则针对用户的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投放,这也是许多手机通知栏广告知道我们在哪里的原因。天津万华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琳表示,由于定位被广泛采用,一些恶意软件可以随时监视某个人的行踪,这已经涉嫌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除此之外,许多年轻人用微信"摇一摇"查找附近的人来约会,由此导致的犯罪已经屡见报端,亟须引起人们的重视。位置隐私亟须保护专家呼吁出台相关规定李永壮认为,手机软件随意窃取用户地理位置的行为已经对公民的隐私权形成了侵犯,亟须引起相关部门和智能手机用户的重视。 由于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相关立法和规定已经滞后于行业的发展。法律虽然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但在现实中,公民很难举证软件窃取自己的信息,也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可以对通过手机监视他人的行为进行审理。 史广顺认为,应该首先从行业规定着手,净化相关产业。相关部门应该明确规定与地理位置无关的软件,不可以捆绑读取信息的条件;与地理位置有关的软件,开启读取信息的服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北斗政府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4311420721.html,),作为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正在建设的重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可广泛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具有导航和通信相结合的服务特色。通过19年的发展,这一系统在测绘、渔业、交通运输、电信、水利、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之后,全球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将覆盖亚太区域,2020年将形成由30多颗卫星组网具有覆盖全球的能力。高精度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自主创新,既具备GPS和伽利略系统的功能,又具备短报文通信功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2年前具备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由20余颗卫星、地面段和各类用户终端构成的、覆盖全球的大型航天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历程我国建设北斗导航检测认证体系 “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即区域性导航系统,已由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完成,这是中国自主研发,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覆盖中国和周边地区的卫星定位系统。中国先后在2000年10月31日、2000年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发射了3颗“北斗”静止轨道试验导航卫星,组成了“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一号卫星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步,即在“十二五”前期完成发射12颗到14颗卫星任务,组成区域性、可以自主导航的定位系统; 第三步,即在2020年前,有30多颗卫星覆盖全球。北斗二号将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军民用户提供陆、海、空导航定位服务,促进卫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功能的应用,为航天用户提供定位和轨道测定手段,满足导航定位信息交换的需要等。北斗闪耀星空照亮国人 之路——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

GPS定位管理系统简介

GPS定位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GPS定位管理系统简介 一、背景说明 随着手机性能的不断提升和3G网络的推广普及,无线应用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位置服务作为其中一项热门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推广,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了多款手机定位应用软件,能为个人出行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备受用户推崇。但是,这类软件基本上都是面向个人手机应用的客户端软件,而面向行业、面向职业的专业化定位系统管理软件却很难发现,这对于有着巨大需求空间和应用价值的位置服务行业来说无疑是种遗憾。 自从1994年GPS系统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基于个人的移动定位服务便成了诸多行业及个人追求的梦想。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激增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行业在日常业务上都面临着前所未有难度和压力,比如物流公司需要随时了解车辆当前位置以便及时调整运输业务,派出所需要及时了解当前警员的在岗情况以便应对突发事件,客服中心需要及时了解在外客服人员的位置以便为客户提供最及时的上门服务,这种对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行业及岗位对人员定位都有着极强的需求,一种能够直观的反映机动目标当前位置并带有辅助通讯及管理功能的定位管理软件呼之欲出,本GPS定位系统管理平台软件便是在这种需求下诞生的。 二、系统简介 该GPS定位管理系统的设计以面向行业、面向职业为出发点,努力为企事业单位用户提供最有效的定位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主

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客户端,可通过网络下载安装到手机上,另一部分为服务端,安装在服务器上并提供与企事业原有系统的对接服务。该系统采用先进的A-GPS定位技术,结合手机内置的GPS定位模块,定位功能精确高效。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管理平台系统架构 基于A-GPS技术的GPS定位系统管理平台的定位流程如下: 1、移动终端向服务端发送定位信号,将本身的基站地址通过网络传输到位置服务器。 2、位置服务器根据该终端的大概位置传输与该位置相关的GPS 辅助信息和移动终端位置计算的辅助信息,利用这些信息,终端的A-GPS模块可以很快捕获卫星,以提升GPS信号的第一锁定时间TTFF 能力,并接收GPS原始信号。 3、位置服务器根据传来的GPS伪距信息和来自其他定位设备的辅助信息完成对GPS信息的计算,并估算该终端的位置。 4、位置服务器将该终端的位置通过网络传输到应用平台和手机终端。 6、各应用平台(手机或服务器)通过解析并通过地图模块显示

第二章 GPS卫星定位系统

第二章 GPS卫星定位系统 第一节GPS系统的组成 GPS系统主要由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三大部分组成,(图2—1)。 图2—1 GPS系统的组成 1 空间星座部分 GPS空间部分是由24颗GPS工作卫星所组成,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共同组成了GPS卫星星座。如图2-2所示,这24颗卫星分布在6个倾角为55?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各个轨道平面之间相距60?,轨道平均高度20200km 。卫星的运行周期,即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12恒星时(11小时58分)。这样,对于地面观测者来说,每天将提前4分钟见到同一颗GPS卫星。位于地平线以上的卫星颗数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最少可见到4颗,最多可以见到11颗。满足了在用GPS信号导航定位时,为了解算测站的三维坐标,必须观测4颗GPS卫星的基本要求。每颗GPS工作卫星都发出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GPS用户正是利用这些信号来进行导航定位工作的。 GPS卫星的编号是:按发射先后次序编号(01-24);按PRN(卫星信号所采用的伪随机噪声码)的不同编号;国际编号(第一部分为该星发射年代,第二部分表示该年中发射卫星的序号,字母A表示发射的有效负荷);接轨道位置顺序编号等。在导航定位测量中,一般采用PRN编号。 图2—2 GPS卫星空间星座 GPS卫星空间星座的分布保障了在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至少有4颗卫星被同时观测,加之卫星信号的传播和接收不受天气的影响,因此,GPS是一种全球性、全天候的连续实时定位系统。

在GPS 系统中,CPS 卫星星座的功能如下: (1).用L 波段的两个无线载波(19cm 和24cm 波)向广大用户连续不断地发送导航定位信号。包括提供精密时间标准、粗略导航定位伪距C /A 码、精密测距P 码和反映卫星当前空间位置和卫星工作状态的导航电文。 (2).在卫星飞越注入站上空时,接收由地面注入站用S 波段(10cm 波段)发送到卫星的导航电文和其它有关信息,并适时发送给广大用户。 (3).接收地面主控站通过注入站发送到卫星的调度命令,适时地调整卫星的姿态,改正卫星运行轨道偏差,启用备用卫星。 GPS 卫星的主体呈圆柱形,直径约为1.5m ,重约774kg ,两侧设有两块双叶太阳能板,能自动对日定向,以保证卫星正常供电(图2—3)。 图2—3 GPS 卫星体系图 每颗卫星配置有4台高精度原子钟(2台铷钟和2台铯钟),这是卫星的核心设备。它将发射标准频率信号,为GPS 定位提供高精度的时间标准。 2 卫星监控部分 GPS 的控制部分由分布在全球的若干个跟踪站所组成的监控系统所构成,根据其作用的不同,这些跟踪站又被分为主控站、监控站和注入站,其分布如图2—4所示。 图2—4 GPS 地面监控站分布 2.1 主控站 主控站有一个,设在美国本土科罗拉多(Colorado )· 斯平士(Colorado Springs)的联合空间执行中心CSOC 。它的作用是: 老师指导

手机定位系统架构

CPP移动定位平台系统技术架构 CPP移动定位服务平台(简称CPP)是亿奈特科技推出的,基于GPS、GIS技术,结合GSM技术开发的,向企事业或个人提供移动终端定位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该平台包含“大众版”和“企业版”两个分平台。 ◆“大众版”能够满足个人或家庭对儿童、老人等日常关心的家人进行位置查询,位置跟踪的服务需求。 ◆“企业版”能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对外出人员和车辆等的位置信息查询服务,实时的获取外出人员和车辆的不同日期、时间段的历史轨迹信息,从而帮助企事业单位对外出人员和车辆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一、系统架构图

CPP移动定位架构图 手机终端或车载GPS定位终端定时更新自己的GPS位置或基站位置,并将位置信息通过3G网络/GPRS网络发送到CPP定位服务器中心,定位服务器中心将位置信息转发到带电子地图的CPP客户端,CPP客户端将位置信息或行走轨迹标注在电子地图上。 二:技术框架详解 2.1 定位终端 CPP移动定位终端支持智能手机、儿童手机,老人手机,手表定位器,车辆GPS定位器等。

2.1.1 智能手机 CPP移动定位平台支持Windows Mobile6.5 以下版本操作系统、Andriod 手机操作系统。只要用户在CPP官方网站上下载对应的定位软件,安装即可。该软件免费使用。该软件开机后自动启动,后台运行,如果用户通过客户端对安装有此软件的智能手机开启实时跟踪后,智能手机就会以30S 为周期上报位置数据。 2.1.2 定制定位手机 包括儿童手机,老人手机,手表定位器,车辆GPS定位设备等,基于MTK 芯片,性能稳定。 定制定位手机主要功能: 1:SOS呼叫功能; 2:亲情号码设定; 3:远程监听功能; 4:安全围栏设定及报警功能; 5:低电量提示功能; 6:定时上报平台位置数据功能,上报间隔用户可自己设定; 7:GPS+LBS双模式定位,优先采用GPS定位,如果终端处于GPS盲区时,上报基站数据; 8:支持3G/GSM 制式; 9:采用高性能GPS芯片,仰飘性能好,定位误差在10m以内;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它综合了传统天文导航定位和地面无线电导航定位的优点,相当于一个设置在太空的无线电导航台,可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测绘、电信、水利、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渔业生产、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会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从1973年开始实施的GPS系统,军民两用。但长期以来,美国对本国军方提供的是精确定位信号,对其他用户提供的则是加了干扰的低精度信号――也就是说,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的准确位置,只有美国人掌握,其他国家只知道个“大概”。为打破美国的垄断,俄罗斯耗资30多亿美元建起了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2002年,欧盟启动了伽利略(Galileo)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将在2008年投入运营,预计投资36亿欧元。2003年,我国与欧盟签署了有关伽利略计划的合作协定,目前双方合作项目已有14个。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首台GPS接收机以来,已成为GPS应用大国。作为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海域的国家,中国有能力也有必要拥有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系统构成有:由两颗地球静止卫星(800E和1400E)、一颗在轨备份卫星(110.50E)、中心控制系统、标校系统和各类用户机等部分组成。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可达20纳秒的同步精度,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其精度与GPS相当。工作频率为2491.75MHz,系统容纳的最大用户数达每小时540000户,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GPS不具备此项功能),精密授时的精度达20纳秒。 2007年2月3日,第四颗试验“北斗星”在西昌成功发射。 这一系统目前共有四颗导航定位卫星,其发射时间分别为: 2000年10月31日; 2000年12月21日; 2003年5月25日,第三颗是备用卫星。 2007年2月3日,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空。 中国向着努力开发一个堪与美国GPS系统和欧洲伽利略系统(Galileo)媲美的定位系统又迈进了一步。“北斗”导航卫星通过“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凸显中国政府发展航天工业的决心。此前数周,中国用一种由导弹发射的“动能拦截器”击毁了一颗老化气象卫星,美国对此表示担忧。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英文名为“Compass”——的计划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官方一再拒绝透露意图。不过,最近的卫星发射,似乎是要加强一个相对不很精确的系统,该系统以2000年至2003年发射的三颗北斗卫星为基础。今年初将发射两颗地球静止卫星,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08年能够覆盖中国全境和邻近国家部分区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终将通过由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扩展到覆盖全球。它将类似于美国的GP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卫星网络。 更为精确的定位,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将是一项重大财富。扩展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使用与伽利略系统相同的无线电频率,可能也会与GPS系统相同,在战时使敌方更难以干扰网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开发,可能会对伽利略系统的商业成功构成挑战。虽然中国是伽利略项目的合作方之一,中国政府和企业在相关设施及商业应用研究方面投入了2亿欧元(合2.6亿美元),但中国正成为该 项目的一个潜在竞争者。

GPS卫星定位系统发展现状及构成部分介绍

GPS卫星定位系统发展现状及构成部分介绍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经产生了可观的GPS产品需求。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应用方向的不断开拓,GPS将会不容置疑的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我们经常提到的GPS定位系统由美国军方所设计、控制。除此之外,我国的北斗双星定位系统正在默默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欧盟组织设计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兼容目前广泛应用的GPS系统,在几年后将会给全球定位系统增添更加光彩的一页。 GPS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 空间部分是GPS人造卫星的总称。人造卫星的平均高度约20200Km,运行轨道是一个椭圆,地球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运行周期约12小时。在6个倾角约55的轨道面上不平均地分布着近30颗导航卫星,部分为备用卫星,美国军方可通过地面控制部分调整工作卫星的数目。在GPS系统中,GPS卫星是动态的已知点,用户端所有的导航定位信息都是依据这个动态已知点发送的星历计算得到的。GPS星历,实际上是一系列描述GPS 卫星运动及轨道的实时状态参数。民用GPS模块所接收到的广播星历是由GPS卫星以扩频通信方式通过导航电文直接向用户播发的用于实时数据处理的预报星历,在不同的载波上以不同的速率广播民用的伪随机码C/A码星历和军用的P码星历。 对于整个GPS系统来说,实际上地面控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所有的GPS卫星所播发的用于导航定位的星历,都是由分布在地面的5个监控站提供的。地面系统负责监测GPS信号、收集数据、计算并注入导航电文,状态诊断、轨道修正等。正是有了地面监控系统的海量数据处理,才使得GPS系统精确运转。 我们常说的GPS定位模块称为用户部分,它像收音机一样接收、解调卫星的广播C/A码信号,中以频率为1575.42MHz。GPS模块并不播发信号,属于被动定位。通过运算与每个卫星的伪距离,采用距离交会法求出接收机的得出经度、纬度、高度和时间修正量这四个参数,特点是点位速度快,但误差大。初次定位的模块至少需要4颗卫星参与计算,称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 一.GPS系统(美国) 二.北斗系统(中国) 三.GLONASS系统(俄罗斯) 四.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欧盟) GPS系统(美国) GPS系统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近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它是继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飞机后的美国第三大航天工程。如今,GPS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实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全球精密导航、指挥和调度系统。 GPS系统概述GPS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测控部分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 (1)空间部分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空间GPS卫星星座组成。 (2)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包括地球上所有监测与控制卫星的设施。 (3)用户部分GPS用户部分包括GPS接收机和用户团体。 主要功能: 导航 测量 授时

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Specifications fo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surveys 种类: GPS卫星接收机种类很多,根据型号分为测地型、全站型、定时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据用途分为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弹载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 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系统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 道卫星组成,中国计划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

Android手机定位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Android手机定位系统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 班级学号:10072119 学生姓名:刘鹏 指导教师:滕云、郑华盛 二O一四年六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Android手机定位系统 II、毕业论文拟采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目的要求: 原始资料:各类Java EE、Java SE、Android相关的教材;百度地图API及SDK应用的相关资料;有关硕士论文资料。 [2]沈世镒,陈鲁生.信息论与编码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目的要求:首先通过对Android系统手机定位机制进行合理性分析,最后得出Android手机客户端应用——《爱的代驾》中得到实现 II I、毕业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第1周-第3周:学习并了解本课题相关内容,包括百度地图SDK的调用、手机定位机定位机制及相关问题背景,通过学习达到熟练运用;同时准备写开题报告。 第4周-第5周: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6周-第7周:学习Android手机定位开发的基础知识。 第8周-第9周:归纳总结本领域的相关知识点,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开发过程加以分析和纠错。 第10周-第12周:在分析与纠错的基础上,完善Android手机客户端——爱的代驾应用的手机定位系统机制。 第13周-第15周:研究、整理并开始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外文文献翻译。 第16周-第17周:论文修改,定稿及打印上交,论文答辩。

Ⅳ、主要参考资料: [1]张立国,龚海平.Android移动开发案例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姚昱禹,刘卫国.Android架构与应用程序开发[J].北京:计算机系统应用,2008(11): 110-112. [3]孙卫琴.Java面向对象编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李兴华.Java开发实战经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Mark L.Murphy.Begin Android2[M].Berkeley,2010.2005. [6]E2EColud工作室.深入浅出Google Android[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类100721班 学生(签名):刘鹏 日期:自2013年09月02日至2013年12月01日 指导教师(签名):滕云 助理指导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 系(室)主任(签名): 附注:任务书应该附在已完成的毕业设计说明书首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原理及应用

xxxx导航系统定位原理及其应用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由中国建立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由四颗(两颗工作卫星、2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北斗定位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授时精度可达数十纳秒(ns)的同步精度,北斗导航系统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授时精度约100ns。美国的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 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制造。四颗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射时间分别为: 2000年10月31日; 2000年12月21日; 2003年5月25日, 2007年4月14日,第三、四颗是备用卫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它将在交通、场馆安全的定位监控方面,和已有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一起,发挥?双保险?作用。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的英文简称为BD,在ITU(国际电信联合会)登记的无线电频段为L波段(发射)和S波段(接收)。北斗二代卫星定位系统的英文为Compass(即指南针),在ITU登记的无线电频段为L波段。北斗一号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定位、通信(短消息)和授时。北斗二代系统的功能与GPS相同,即定位与授时。 其工作原理如下: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出用户到第一颗卫星的距离,以及用户到两颗卫星距离之和,从而知道用户处于一个以第一颗卫星为球心的一个球面,和以两颗卫星为焦点的椭球面之间的交线上。另外中心控制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字化地形图查寻到用户高程值,又可知道用户出于某一与地球基准椭球面平行的椭球面上。从而中心控制系统可最终计算出用户所在点的三维坐标,这个坐标

GPS在日常定位中的应用

GPS/GIS 在日常定位领域的应用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GPS/GIS浅谈 (3) 1.1何为GPS (3) 1.2何为GIS (3) 第二章GPS/GIS民用情况 (4) 2.1目前GPS/GIS民用领域 (4) 2.2外出是否使用电子产品定位? (4) 第三章手机定位 (5) 3.4手机导航 (5) 3.3 手机号定位 (5) 第四章车载定位 (6) 4.1 车载导航 (6) 4.2车辆定位 (6) 第五章日常定位结合 (7) 5.1 日常定位结合所带来的改变 (7) 第六章总结 (8)

前言 目前人们的日常生活已全然离不开“定位”二字。因为人们随着日常生活所需,移动范围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不确定。这种移动位置的不确定性给移动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在这个基础上,针对日常生活的定位就越发成熟。 定位市场可以说从随身带着的手机再到国防军事,都所需要定位。而我国发射的北斗卫星也逐渐成为主流。而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就是日常定位,也就是民用定位领域。 本文主要分析三个方面一个是手机定位还有一个是车载定位,最后一个就是两者相结合的定位领域。 第一章GPS/GIS浅谈 1.1何为GPS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其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故称为全球卫星定 位系统,简称GPS。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 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 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 信息,是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领域的应用典范,它极大地提高 了地球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GPS 可以提供车辆定位、防盗、反劫、行驶路线监控及呼叫指挥等 功能。要实现以上所有功能必须具备GPS终端、传输网络和监 控平台三个要素。 1.2何为GIS 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目录[隐藏] 概述 发展历程 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概述 建设原则 发展计划 服务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 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 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 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 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 干个地 面站,用户段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洲GALILEO 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 中国此前已成功发射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将在系统组网 和试验基础上,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 用。 4中国北斗、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中国 作为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海域,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努力探索 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000年以来,中国已成功发射了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第一代系统)。这个系统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

手机关闭GPS 服务后还能被追踪到吗

手机关闭GPS服务后还能被追踪到吗?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定位、导航系统。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现在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配备了GPS 服务,只要打开GPS,我们就可以使用手机导航,拍摄带有地点信息的照片,还可以使用一些很酷的与我们所处位置相关的手机应用。另外,GPS还可以帮助监控车辆的运行路线,野外工作人员的位置情况等。 当打开手机GPS服务,并且通过无线网络把GPS定位的信息传送出去,手机就可以被追踪了。如果手机关闭了GPS服务,还能被追踪到么?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还需要一些条件。

GPS只是手机实现定位功能的技术之一,还可以通过通信基站、Wi-Fi热点等来进行手机定位。目前在各类手机定位软件中使用最多的定位技术是GPS定位技术和基站定位。 基站定位大致原理为: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手机搜索所在位置附近不同通信基站的信号,得到手机到不同通信基站的TOA(Time of Arrival,到达时刻)或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m,到达时间差),根据该测量结果并结合基站的经纬度坐标,一般采用三角算法,就能够计算出手机的位置。实际的位置估计算法需要考虑多基站(3个或3个以上)定位的情 况,因此算法要复杂很多。一般而言,手机搜索到的基站数目越多,测量精度越高,定位性能越高。 同理,如果手机打开了Wi-Fi上网功能,并且Wi-Fi热点的经纬度位置已知时,也可以计 算出手机的位置。当我们关闭GPS,或者在房间里(GPS不起作用)仍然可以使用一些手机地 图软件定位,就是这个原理。不过,由于技术的差异,通过基站和Wi-Fi定位的精度都要比GPS的差一些。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对比

简单对比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2011年12月27日,对于中国的高精度测绘定位领域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NSS)正式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这是世界上第三个投入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 在此之前,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与此同时,欧盟也在打造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计划。 那么,这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间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个分析一下,通过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劣分析,给大家一个较为明显的概念。 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各有优势,详情如下: GPS:成熟 GPS,作为大家最为熟悉的定位导航系统,她最大的特点就是技术方面最为成熟。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也是技术最成熟的导航定位系统。GPS空间部分目前共有30颗、4种型号的导航卫星。1994年3月,由24颗卫

星组成的导航“星座”部署完毕,标志着GPS正式建成。 中国北斗:互动开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目前市面上定位导航仪器公司如国外的天宝、拓普康,国内的华测导航等都已支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欧盟伽利略:精准 伽利略定位系统是欧盟一个正在建造中的卫星定位系统,有“欧洲版GPS”之称。伽利略定位系统总共发射30颗卫星,其中27颗卫星为工作卫星,3颗为候补卫星。该系统除了30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外,还有2个地面控制中心。 俄罗斯格洛纳斯:抗干扰能力强 早在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就各项技术特别是空间技术方面争锋相对,在美国GPS技术遍布全国的同时,苏联也没闲着,一直忙于研发自己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俄罗斯的这套格洛纳斯系统便是其不断努力的结果。格洛纳斯由24颗卫星组成,也是由军方负责研制和控制的军民两用导航定

GPS定位器的原理

位置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热的一门技术,也将成为以后所有移动设备(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的标配。而定位导航技术中,目前精度最高、应用最广泛的,自然非GPS莫属了。网络上介绍GPS原理的专业资料很多,而本文试图从编程人员的角度出发,以一种程序员易于理解的方式来简单介绍一下GPS定位的基本原理,希望对做GPS开发的朋友有所启发。当然,本文并没有涉及具体的开发方面的技术。 之所以先介绍数学模型,是因为我认为这个数学模型可能是程序员比较关心的问题。当然事先声明,这个模型只是我根据一些GPS资料总专为程序员总结出来的一个简化模型,细节方面可能并不符合实际,想了解具体细节请参考专业的GPS讲解资料。 GPS定位,实际上就是通过四颗已知位置的卫星来确定GPS接收器的位置。 如上图所示,图中的GPS接收器为当前要确定位置的设备,卫星1、2、3、4为本次定位要用到的四颗卫星: 那么定位的过程,简单来讲就是通过一个函数GetLocation(),从已知的[Position1,d1]、[Position2,d2]、[Position3,d3]、[Position4,d4]四对数据中求出Location的值。用程序员熟悉的函数调用来表示就是: 一看到这个函数调用,程序员们就该来劲了:这些参数从哪里来?这个函数又是如何执行?由谁来执行的呢?立体几何还没有忘干净的可能还要问:为什么必须要4对参数呢?那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

实际上,运行于宇宙空间的GPS卫星,每一个都在时刻不停地通过卫星信号向全世界广播自己的当前位置坐标信息。任何一个GPS接收器都可以通过天线很轻松地接收到这些信息,并且能够读懂这些信息(这其实也是每一个GPS芯片的核心功能之一)。这就是这些位置信息的来源。 我们已经知道每一个GPS卫星都在不辞辛劳地广播自己的位置,那么在发送位置信息的同时,也会附加上该数据包发出时的时间戳。GPS接收器收到数据包后,用当前时间(当前时间当然只能由GPS接收器自己来确定了)减去时间戳上的时间,就是数据包在空中传输所用的时间了。 知道了数据包在空中的传输时间,那么乘上他的传输速度,就是数据包在空中传输的距离,也就是该卫星到GPS接收器的距离了。数据包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的,那么理想速度就是光速c,把传播时间记为Ti的话,用公式表示就是: 这就是di(i=1,2,3,4)的来源了。 这个函数是我为了说明问题而虚构的,事实上未必存在,但是一定存在这样类似的运算逻辑。这些运算逻辑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但是事实上可能大都是由硬件芯片来完成的(这可能也是每一个GPS芯片的核心功能之一)。 根据立体几何知识,三维空间中,三对[Positioni,di]这样的数据就可以确定一个点了(实际上可能是两个,但我们可以通过逻辑判断舍去一个),为什么这里需要四对呢?理想情况下,的确三对就够了,也就是说理想情况下只需要三颗卫星就可以实现GPS定位。但是事实上,必须要四颗。 因为根据上面的公式,di是通过c*Ti计算出来的,而我们知道c值是很大的(理想速度即光速),那么对于时间Ti而言,一个极小的误差都会被放大很多倍从而导致整个结果无效。也就是说,在GPS定位中,对时间的精度要求是极高的。GPS卫星上是用銫原子钟来计时的,但是我们不可能为每一个GPS接收器也配一个銫原子钟,因为一个銫原子钟的价格可能已经超过了这个GPS设备再加上使用GPS的这辆名贵汽车的价格。 同时,由于速度c也会受到空中电离层的影响,因此也会有误差;再者,GPS卫星广播的自己的位置也可能会有误差。其他等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数据的精确度。 总之,数据是存在误差的。这些误差可能导致定位精确度降低,也可能直接导致定位无效。GetLocation(函数)中多用了一组数据,正是为了来校正误差。至于具体的细节,我们就不用关心了,我们只要知道,多用一组数据,就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算法,消除或减小误差,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美国GPS系统 目前世界使用最多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美国的GPS系统。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熟、可供全民使用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该系统由28颗中高轨道卫星组成,其中4颗为备用星,均匀分布在距离地面约20000千米的6个倾斜轨道上。 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 格洛纳斯是前苏联国防部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冷战的产物。该系统耗资30多亿美元,于1995年投入使用,现在由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管理。格洛纳斯是继GPS之后第2个军民两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欧洲伽利略系统 伽利略系统是欧空局与欧盟在1999年合作启动的,该系统民用信号精度最高可达1米。 计划中的伽利略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2005年12月28日,首颗实验卫星Glove-A发射成功,第2颗实验卫星Glove-B在2007年4月27日由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基地发射升空。 中国北斗系统 北斗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模式。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11年4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当初的“最高机密”,到今日向民用市场推广,北斗计划已经走过了20多年。曾经的主力科学家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院士,北斗系统的理论创始人也已经故去。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颗卫星将与2010年发射的5颗导航卫星共同组成“3+3”基本系统(即3颗GEO卫星加上3颗IGSO卫星),经一段时间在轨验证和系统联调后,将具备向我国大部分地区提供初始服务条件。今明两年,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组网导航卫星,完成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满足测绘、渔业、交通运输、气象、电信、水利等行业,以及大众用户的应用需求。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冉承其介绍,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第一步,2003年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系统由三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和地面系统组成,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的中、低动态用户提供定位、短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已应用于水利、渔业、交通、救援等国民经济领域,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第二步,2012年左右,将建成由1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能力,采用无源定位体制,具有定位、导航、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功能。第三步,2020年左右,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性能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还保留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短报文通信、差分服务和完好性服务特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