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佛教与中国文化(上)

佛教与中国文化(上)

佛教与中国文化(上)
佛教与中国文化(上)

佛教与中国文化(上)

楼宇烈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课程前言

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认为人们痛苦的根源是由于在面对世间的种种现象时有分别心,因为分别而产生执着,随之产生烦恼,要消除这种痛苦,就必须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各种各件聚合而生的,并不真实。这就是“空”的思想。

各位下午好,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关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关系问题了,我想关于佛教本身应该也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我对佛教本身我只能做一个很简略的介绍,主要是讲佛教跟中国文化在互动中间怎么样相互地影响,但是因为佛教是一个外来的文化了,那么这种外来文化就对中国的文化是有极大的影响,有的学者就曾经这样讲过了,如果没有佛教文化的传入,中国现在的文化可能不是这样的面貌,那样一个情况,那么我首先讲讲,简单地回顾一下佛教的创立、发展和佛教的主要的一些教义和理论。

一、佛教的创立、发展与佛教的主要思想

(一)佛教概说

那么佛教是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经的古印度,它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释迦摩尼大约生活在公元前的566年到486年,对释迦摩尼生卒年代学术界是有很多的不同的一个说法,因为没有非常确切的一种史料来加以说明,所以大概也就是那么一个时期,他创立佛教在当时印度来讲,是针对了当时印度的一些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和学术来讲的,因为印度最古老的他们本土的宗教是婆罗门教,那么婆罗门教是很有古老的传统的,到了公元前六世纪的时候,婆罗门教本身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那个时候出现了一股思潮,在印度史上叫做沙门思潮,所谓沙门思潮这个里面就是说有很多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和它的一些修行的方式提出了一种不同的看法,那么这个沙门思潮里面大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佛教。

它主要是针对当时婆罗门教强调我们的天地万物都是由梵,大梵天那中间流转出来的,所以每个生命其实也就是大梵天的一个可以说是一部分,那么最终他是要跟梵天去合一的,所谓的梵我合一,那么这样也就有点由梵天来决定一切的生命,那么佛教就认为这样一种对生命的产生、万物的产生这样一种解释是不正确的、不准确的,所以它就提出了一种因果的理论来说明万物的生成,特别是生命体的生成,生命体在佛教里面就称之为有情众生,那么

同时它也反对那些不讲因果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突然而有的,谁也不知道它怎么一下子就出来了,或者说是它自然而然就是,没有什么原因可讲,那么佛教也反对这样一种说法,所以它坚持一种因果的理论,但是又反对那样一种没有原因的说法,而这因果理论它又强调是在事物的本身,这个因是在事物的本身,那么一切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孤立的,原因总是会产生一个结果,任何的一个结果都有它的原因,而这个原因都是主要的是在事物的本身,这也就是在因果的说法上面形成佛教的一个最根本的理论,就叫做缘起理论。

这个缘起理论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基本表述就是这样一个,这个其实我们可以看一个从时间上面来表述的,此生故彼生,那么这个时间前后的次序,此有故彼有,这是空间的关系,所以事物都是联系在一起的、都是有因缘的,或者是有前面的原因所以产生后面的结果,或者是有周围其他的原因于是就产生这样的结果,那么这些因果里面最主要的因就是在事物自身,那么就是说佛教所讲的业,或者叫做业力,那么做为一个生命体来讲,它是有三业,身、口、意三业,所谓身、口、意三业,身就是我们种种的行为,口就是指我们种种的言论,意也就指我们的一种思想、观念,所以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身、口、意来种下一个因,这个因就叫做业,那么有了这个因它就必然会产生一个果,这个必然当然就要有条件,就是说这个条件成熟了这个因就会变成果,打个比喻来讲,就是譬如有一颗种子,种子我们要遇到适合的气温、适合的湿度、适合的土壤,这个种子就会发芽,就会长出来,这个缘起因果也是这样的道理,它就是强调这个种子主因是你自己,其他的还有许许多多的辅助的条件、环境,这个东西就会长出来了,这个可以说是佛教最基本的一个理论,所谓缘起的理论,当然这个缘起的理论在佛教发展各个不同的阶段它会有变化的,所以缘起理论是强调一切都有因和果,一切都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因果关系它是不断地在转化的。

那么释迦摩尼他悟道的道理,释迦摩尼原来也是属于婆罗门教的,在印度的正统的社会里面他也是信婆罗门教的,后来他观察到人生的这种生老病死之苦,还观察到人生中间的种种其他的这种苦,佛教讲了有八苦,除了刚才讲到生老病死四种苦之外,那么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冤家聚头苦,还有求不得苦,想得到什么但求不得,还有五蕴炽盛苦,所谓五蕴炽盛佛教认为一切的生命体都是由五个方面聚集而生成的,这就是所谓的五蕴,这五蕴就是指的色、受、想、行、识,色就指肉体方面的、物质性的一些东西,那么受、想、行、识就是指生命体的感觉、思想、精神生活方面、精神领域里面的东西,所以每个生命体,有情的众生都是由这五蕴聚集而生成的,那么这个五蕴不管是自身也好,还是你的感觉、精神这方面都有他自己的一种欲求,那么这种欲求如果无限地发展,就是我炽盛的,“炽”就是炽烈

的“炽”,燃烧非常得炽烈,追求非常得迫切,那样的话当然就会给你得不到满足的话,你就是会有很多的烦恼产生,所以除了生老病死之苦之外,还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蕴炽盛这样的苦,所以常常讲了,一个有情生命体就是充满了苦或者烦恼,集中起来就有这八个方面的苦。

那么这八个方面的苦是怎么来的?当然具体地的来讲就是你的那种贪欲、嗔心、愚痴,所谓的贪、嗔、痴三种心,那么佛教也叫做三毒,一切的苦都来源于这三种心,那么问题是怎么样会有这三种心?怎么样会有这个东西?佛教又分析了,这都是来源于你的颠倒妄想,就是你没有认清楚现象世界的真实的面貌,而被这个现象世界迷住了,看不清它的真实面貌,于是你就贪恋,执着于这样的现象事情,这就是所谓的颠倒妄想,用佛教里面的话来讲就是无明,无明也就是愚痴,那么因此佛教告诉你怎么样才能够从这样一个苦、烦恼中间解脱出来?那根本的办法就是要纠正你这种颠倒妄想,使你具备一种正确的认识,这种正确的认识就是让你看到这个现象世界其实都是由种种的因缘聚合而成的,因此这个现象世界它不具有那种真实性,那么这种所谓的真实性就是它有一个恒常性和有一个独立的主体性,那么既然我们就现象世界都是由种种的因缘聚合而有的,所以这个现象世界它没有一个独立的自主性、主体性,也没有一个恒常性,一切因缘聚了就有了,因缘散了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佛教里面可能我们常常熟悉这句话,叫做无常,无常就是说一切现象世界都是在刹那的生灭,所谓刹那的生灭就是很短暂的,刹那是梵语里面表示时间的最短单位的一个词,一刹那我们讲,一刹那之间,刹那就表示最短的时间单位,那么在佛教看来,一切的事情、一切的现象世界都是在不断地刹那地生灭的过程中,当然这个刹那也是相对的了,可能我们就是很长,这个时间很长,你比如人的一生,活了很短的我们说短命,你活了很长的,活了一百岁,这个人很长寿,你就人自身来比较,这个只有活了几岁就死了、夭折了,这个活了一百岁还挺好,长寿,可是即使你活一百岁,跟整个的人类的历史来比,或者跟整个的地球的历史来比,我们再扩大跟整个宇宙来比,那也不就一刹那的事情吗?实际上本身它也是个相对的,所以它通过因缘的聚合而生成各种各样的我们的现象世界,现象世界它是没有这种恒常性,一切的现象世界,不仅仅有情的生命体它有一个生老病死,没有一个不死的,都会有生老病死的过程,即使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也有一个成住坏空这样的过程,这个是可以说一切的事物它的不可违背的规律是无常,既然是因缘聚合而成的,所以做为这个事物来讲,它无非是这些因缘而已,它并不是有这样一个主体性,就是它自己这样一个主体性的东西,所以它是不具备一个独立的主体性,就是用佛教的话来讲就叫做无我,所以一切现象世界的真实的面貌就是无常和无我。

但是这个就是佛教讲的不争,无常、无我,所以这个事物是不争,不争是什么意思?就是佛教讲的空,所以佛教讲的空这个概念是在不真实的意义上来讲的,而它讲的空也不是把现象世界的这种暂存的状态,或者我们叫做虚幻的状态去给它彻底地否定掉,不是,特别是大乘佛教发展起来以后,就强调这样一种非有非无,我们讲空的时候不能离开它那个现象的有来讲,那么讲现象的有也不能够脱离了它那个本质的空来讲,所以现象的假有跟它本性的真空这是关联在一起的,所以不能够用本质的真空来否定现象的假有的存在,也不能用现象的假有来否定本质的性空,如果是只讲本质的空不讲现象的有,这是一种偏执,反过来只讲本质的空不讲现象的有,也是一种偏执,所以大乘佛教就强调这种缘起应是一种中道的缘起,既看到它现象的幻有这一面,又要看到它本来的、本质的性空的这样一面,只有这样来认识才这一种正确的认识,才能够把你原来的那种颠倒妄想给它纠正过来,因为原来的这种颠倒妄想造成你很多痛苦,这种颠倒妄想是什么?就是你把现象世界看作是真实不虚的,于是产生了种种的分别心,有了种种的分别心之后,就又产生了对这种你所分别的东西产生了好恶喜怒,有了执着心,所以从分别心到执着心,然后就会产生你这种求不得、渴求、追求这样一种烦恼了,所以佛教就是说,我们从它的人生观或者生命观来讲就一个字可以概括,就是“苦”,所以也可以讲佛教是认为一切皆苦,那么怎么样来解决这个苦的问题?就要让你来认识到这个空,所以这个空也可以就是佛教的一种宇宙观、认识论,所以你只有这样以后才能够不被现象世界扭曲了你的认识,那么才能够从现象世界中间来解脱出来,所以大概可以说是佛教最基本的、最简单的这样一个教义和理论。

那么这样一个教义和理论的形成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所以释迦摩尼最初建立起来的佛教怎么样才算是挣脱了、解脱了生死?那么最初它是从破除我执入手的,也是就是说我们所以有现在这样一些烦恼、痛苦,就是因为我对外物有所执着,因为我把自己跟一切现象世界的东西都给它分别开来,然后有我的追求,我想得到这个,我想得到那个,可是这些东西常常给我带来了更大的烦恼和痛苦,所以最初释迦摩尼创立的时候就叫破除这种我执,我执也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面的追求,也包括精神上面的,我比你聪明、我比你有更多的知识,这个佛教里面就叫做我慢,我慢心,所以最初破除这种我执。

那至于对于现象世界它是不是实在的,这个问题没有很深地去追究、讨论,所以如果你能够自己克制自己的种种的欲望,使自己离欲了,不再去贪恋这些现象世界的生活了,觉悟了,那么你就是得道了,那么这个得道就是我们现在在很多寺庙都可以看到的就是罗汉,这就是所谓的罗汉果,罗汉果就是离欲的一种果位了,但是这个问题我可以主观上去把现象世界看清它的虚幻、不实、因缘所生,于是我就去空掉它,那么至于这个现象世界本身是不

是也是空的?在早期的佛教里面并没有能够展开,甚至于也有很多的不同意见,那么发展到公元一世纪,发展到大乘佛教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也给它解决了,现象世界本身一切的外在的世界,它本身也是因缘所生之法,既然是因缘所生之法它当然也是虚幻、不实的了。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发展起来以后一个早期的一部经典,那么它也可以说奠定了大乘佛教的基础性的理论,那么在《金刚经》里面就是来破除我们对现象世界各种各样相的那种执着,所以它是要我们来认识现象世界的实相,这个实相就是无相,就是空相,再一个我们接触的现象世界许许多多的事物,或者呈现给我们许多的相是不可能回避的,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现象世界里面,总是会接触到许许多多的现象,所以有许许多多的相在我们的面前呈现出来,那么我们怎么样去处理这些相?那么《金刚经》里面就提出来一个问题,就是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些相曾经在我们面前,我们不断地要再看,那么来了我们就应,去了我们就放下,所以叫做无住,不能够停留在这个相上面,所以《金刚经》里面就讲了,一个是无相,一个是无住,《金刚经》最后提出一个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现象世界都是像梦幻泡影一样虚假的、不实的,如雾如电一样,如雾亦如电,那就是时间很短就会消逝了,闪电一闪而过,雾,早上起来雾很大,太阳一出来雾就消散了,所以这两个说明它一个无我,一个无常,一切有为法都是这样。

那么这个时候不是简单的你破除我智就完了,你还要破除法智,对现象世界你也要破除它,所以大乘佛教发展到这个空的概念不仅是我空的问题,而且法也空,所以有这么样一个变化,但是总的来讲空是佛教的一个破除一切分别执着的可以说是一个最基础的理论,这个我想是它最主要的一个思想了。

(二)佛教的发展

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内部产生很多认识上的分歧,于是分化成二十多个部派,传入中国的主要是大乘佛教。

那么佛教在印度它经过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从原始佛教,那是指佛在世以及佛去世以后他的弟子们还在的这样一段时间,大概一百多年的时间,我们现在就称为原始佛教,佛去世以后,一百多年以后,他的弟子基本上也都不在了,这个时候佛教内部就产生了许多认识上面的不同、认识上面的差异,佛教就开始分化,前前后后经过了三四百年的时间,分成两个部派,慢慢慢慢最后分成二十个部派,所以这段时间我们称为部派佛教,大概到了公元一世纪左右的时候,从部派佛教里面发展出一个大乘佛教这样一个派别,大乘佛教发展出来以后并不是说这些部派佛教全部消失了,部派佛教慢慢慢慢里面也有互相地消长,所以慢慢部派佛教最后,大乘佛教分化出来以后,部派佛教里面就保持了一个上座部和一切有部,那

么现在我们看到的佛教,从北边传到中国来的我们说是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主要是公元一世纪左右起来的大乘佛教,那么它原来的部派佛教里面的上座部或者一切有部佛教主要是在往南传,在现在的东南亚地区,像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原来的印度尼西亚这些地区,那现在实际上一直发展到现在也还是并存的,大乘佛教跟上座部佛教,现在在我们中国也有上座部佛教,在云南的傣族地区,主要在云南的傣族地区,云南的傣族地区属于上座部佛教,或者叫南传佛教,或者叫做巴利语系的佛教,那么北传就是大乘佛教,或者叫做汉传佛教,因为它的经典都是用汉文写出来的,北传佛教、大乘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或者巴利语系佛教。

那么大乘佛教本身也经过几个发展的阶段,大概到了最后就出现了密教,大乘发展到后来的就出现一个密教,密教大概是在公元的五、六世纪的时候在印度产生的,这个密教的产生主要是受到当时印度其他文化的一些影响,特别是它的原来的正统的宗教,婆罗门宗教的影响,所以密教里面也夹杂进去许多婆罗门教的东西,以及一些强调神力的、神的,或者一种秘密力量的这样一种思想,因为在佛教本身来讲,它是不排斥讲神的,所以佛教最初开始也可以说是一种无神的宗教、是一种充满更多的人文精神的一种宗教,但是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间也受到了,因为它在那个文化环境中间,所以当然不可能是完全不受影响,也吸收了很多有一些神秘性的说法,神的概念都接收进去了,所以后来就发展出密教,到了密教实际上也到了开始印度的佛教走向衰亡的这样一个时代,所以到了公元的十三世纪初,佛教在印度基本上就消逝了。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显教、密教),至公元的十三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消亡。

本期小结: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经的古印度,创始人释迦摩尼,它最根本的理论是缘起理论,认为一切事物都趣在一种因果联系,现象世界的种种都是因缘聚合而成的。

下期预告:佛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佛教的一些教义,如:出家不能婚娶,要削发等是与中国传统的习俗相矛盾的,那它又是如何融入中国文化并且成为中国的主要宗教之一呢?

二、佛教传入及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

(一)佛教的传入

佛教大概是在两汉交界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要求僧人不能结婚,而中国《孝经》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中冲突该怎样化解呢?

到了十三世纪初在印度佛教基本就消逝了,所以佛教在印度大概前后从创立一直到它消逝将近两千年的时间,从公元前六世纪一直到公元后的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大概差不多是两千年这样个时间,我想就是一个简单的佛教情况。

那么佛教传入中国以及刚一传入中国的时候跟中国的本土文化也发生了一种冲突,那么佛教大概是在公元的开始的时候传入中国的,用中国的纪年来讲,大概是两汉之际,西汉东汉交界的时候,那么当然对于佛教的一些交流什么的可能在这个之前已经有一些了,因为当时我们通西域,西域也有一些商人到中国来做贸易,所以他们也就带着他们的一些信仰过来了,那么现在对于佛教传入中国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的把这个时间说得非常早,是在春秋战国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所以周代就已经知道了佛教,佛教已经传入到中国,有的是把它放的比较后,在一般的过去的佛教史上,比较多的都是把它放在东汉时期,东汉的明帝的时候佛教传到中国,那么根据历史的记载,就是说在东汉明帝的时候,有一天明帝在晚上做了个梦,梦见在西方有一个金色的人像,第二天他就起来就问他的丞相,说我昨天晚上做这个梦是怎么回事?他一个臣子就告诉他,这就是西方的佛,你做的梦就是梦见这个佛,明帝一听西方的佛来托梦了,所以就派人到西天去迎请佛,据说派了两个使臣去了,然后后来这两个使臣就带了两个印度和西域的僧人回来,同时用白马驮经,带了一批经典回来,回来到这儿以后就建立了个白马寺来供养这两位请来的僧人,在历史上比较多的是这么个说法。那历史上其实还有记载,就是大概在西汉末年时候,就是已经有西方的僧人来到中国,口传佛经,那么中国当时有两个人听了他这个佛经来传授了,所以觉得这个也是可靠的,那么这个事件就是公元之交,现在大致就定在公元前的二年,所以一九九八年的时候,我们国家曾经举行过许多纪念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的那种活动,那么这个说法其实比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白马驮经传进佛教差也就差个50多年的时间,但是总之是这样的时候。

那么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人们是把它当作跟本土的黄老道和一般的神仙方术一样来看待它的,所以我们在史书上面都可以看到,当时在一些贵族家里边就侍奉黄老和浮屠,浮屠就是佛了,就是释迦摩尼,供养黄老和浮屠,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记载,同时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记载,这个时候有许多从西域来的僧人他们都有很多神通,比如说入火不焚,入水不溺,就是走在火里面去火烧不死他,烧不着他,走在水里面去水淹不死他,好像有这样一种神奇,也还有的能够飞起来,人飞起来,所以就觉得跟中国讲的神仙方术差不多,所以最初的认识就是这样一种认识。

(二)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

但是当它慢慢地跟它接触了以后,因为那个时候刚一传进来之后中国人还没有去出家

的,而且主要它这个信仰还是主要在外来的商人这样的圈子里面,外来的商人或者使节这样一个圈子里,还没有说中国的人去出家,信仰佛教,还没有,那么当慢慢慢慢它的传播一点一点影响扩大,特别当有一些初步的经典,佛教的经典翻译过来以后,就发展佛教跟中国的本土文化有许多不相吻合的地方,这也就开始有冲突了,这种冲突大概是从两个方面来发生的,一个是有具体的一些习俗、礼仪这样一些方面产生了矛盾,你比如说佛教就要求你出家,出家一个要改变你的服饰,再一个要剃掉你的头发,那么这样一种习俗跟中国的传统习俗有很大的冲突,因为中国的习俗衣服当然是传统的衣服了,也不能够随便改了,而这个头发是尤其不能够随随便便剃掉,在《孝经》里面讲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发肤都由父母给我们的、赋予我们的,怎么能够随便地去剃掉它呢,所以这个是不行的,这个方面就发生了习俗上面的这种冲突。

那还有礼仪上的冲突,中国非常强跪拜,对父母要跪拜,对亲属也在要跪拜,可是按照佛教的说法,出家了就不应该再遵守世俗的这种礼节了,出家了甚至于就是说并且他是一个佛和法的代表了,所以父母反而应该对他更尊重了,所以他就不能够再跪拜父母、跪拜君主,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而且这样引申出来的就是出家了却不问世事了,那么这个里边首先就是不能为国家来服务了,那就是不忠了,其次又不能够在家里边孝顺父母,违背孝道,出家如果又不能够娶妻,那么不能够生子,断绝了香火,这是中国人最忌讳的事情,香火断了还行啊!所以中国人非常重视婚姻跟子孙的延续,为什么呢?因为生命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间延续,每个个体都是有生就有死,但是作为一个族类来讲,生命永远在延续下去,而这个延续就是靠子女来延续的,你现在一出家,不结婚,你不就断了后了吗,所以中国人的观念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没有后这是最根本的,所以出家不仅仅在这样一些习俗礼仪上面的问题,还涉及到中国人这样一个根本的观念问题,所以开始这个冲突就非常得突出,互相的争辩。

那么当然通过这样的争辩以后,后来基本上应该说在这些问题上面佛教逐步逐步地来向中国的传统习俗来靠拢,那么也就是说它反复地说我并不是让所有人都出家,只不过少部分人出家,另外出家必须征求父母的意见,得到父母的同意,那么你在家里面有好几个孩子,好几个儿子的话,那有一个出家没有关系,他不会断后,是不是,得到父母的同意就可以,另外佛教虽然出家,但是还是要讲究孝,要报父母生育之恩,本来在印度不是很突出对父母的报恩,但是在中国就很强调这个,甚至于造出一种专门的经来讲,《父母恩重难报经》,要报父母之恩,这个是适应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的环境,所以它显示出这样一些变化来,这样习俗礼仪方面的冲突。

那么另外还有理论方面的这种冲突,理论方面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和神灭、神不灭这样一些问题上面,因果报应,那么中国有没有因果报应呢?这样一种思想也是有的,但中国的因果报应思想跟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是不一样的,内涵是不一样的,佛教的因果报应主要是讲个体自己的因果报应,个体自作自受这样一种因果的报应,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间因果报应观念是前人跟后人之间的因果报应,或者父母跟子女之间的这样一种因果报应,也就是《周易·系辞》里面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你父母、前人、先人积了德了,那么后人就可以来享受这样一种果报,所以他不是说给自己来享受的,这个果报是发生在两代人或者几代人身上的,它不是一个个体的自我这样一个因果报应,所以这个应该说是很不相同的一个观念。

再一个关于生死轮回的问题,那么跟因果报应相应的印度佛教还讲个体他会在生死中间轮回,当时中国人把这个叫做更生,就是换一生了,叫做更生,由这一生变到下一生,那么这个观念也是在中国的观念里面没有的,因为中国的文化里边,生命是怎么来的?生命是气合而有,清气、浊气、阳气、阴气,阴阳清浊结合在一起就有了生命,那么这个阴阳清浊之气的根源是在于天地,所以天地是生命的根本,天地者,生之本也,那么具体又通过父母合气而生子女的,所以祖先者,是类之本也,那么中国是这样一个观念,所以生死轮回没有这种观念,没有个体说是在生死中间轮回,生,必然有死,死了以后,生是因为气聚,死就是因为气散,气散了以后浊气下降,清气上升,我们的体魄死掉了以后埋了就腐烂了,那么我们的魂,我们讲魂和魄,魂就是一中精神,魂是一种清气或者精气,上升了散在空中散掉了,没有了,他这种生命已经在子女的身上体现出来,个人的生命是有生必有死的,所以就没有生死轮回的这种观点。

那么跟这两个有关系的,如果是能够生死轮回,那么就有一个灵魂的问题了,在当时灵魂的概念就是叫做神,这个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间就是阴阳不测之为神,并不是指一个像灵魂一样的东西,更不是说不死的、灵魂是一个实体性的东西,其实在佛教里面本来也不是说有那么一个实体性的灵魂,其实佛教也不讲这个东西,那么有的时候佛教讲一个中有,中有其实是一个过程,就是从这一生他结束了,结束了以后他要转到下一生去,所以有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称之为中有,那么这个过程里面是不是有一个承受者这样一个实体?就是灵魂这样的实体性,佛教里面大部分的派别也是不讲这个东西,但是有个别的是讲这个东西,尤其后来在密教里面、在藏密里面,有的派里面是非常强调中有这个问题,也就是讲有了灵魂了,灵魂转世了,当时关于这个神还是随着形体的死亡就消逝了?还是说形体虽然

是死亡了,可是神还是存在,它可以再去投胎、再去转生,这个问题争论的也是很激烈,所以佛教进来以后在理论上面有很多的这种争议,有些争议可以说一直延续下来,特别是神灭神不灭的,当时因为梁武帝是独信佛教的,非常虔诚的佛教徒,所以当时有一个学者叫范缜,他就反对神不灭,他就讲了形亡了神也灭了,那么梁武帝就发动人来围攻他、批判他,坚持讲神不灭,这个问题一直到后来其实还不断地在讨论。

那么在这些问题上面应该说中国的文化表现出一种比较宽容,虽然中国文化里面没有因果报应、没有生死转回,但是中文化也接纳了这样一种观点,所以后来也就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内容,我有一次讲我说中国人其实思想上面负担很重,既在负担自己造的孽自己来承受,又要负责你造的孽让子孙或者是祖先造的孽你要承担,两种因果报应都要承受,我们好像很认为这是当然的事情,比如说父债子还,好像是当然的事情,可是这样一个观念在印度根本就不可能理解,印度没有的,在西方也是没有的,你个体自己做事自己担当,跟父母又没什么关系,父母跟子女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父母跟子女之间没有这种生命延续的关系,既然没有生命延续的关系,那么他欠的债是他的问题,我欠的债是我的问题,他欠的债他自己来承担,我欠的债是我自己来承担,为什么我要去负责他的债?没有,但是在中国由于刚才讲的,中国的那种因果关系是生命延续的在这样一种认识中间产生的,所以父亲死了,父亲欠的债子女来还,这是理所当然的,你是你父母生命的延续,所以你来承担这个,这是完全应该的,所以中国人结果就要受这两种因果报应的思想的这种承担、担当了,这个方面其实就是说中国吸收了佛教的这样一种文化观念,把它融入进了中国的文化里面去了。

三、佛典的翻译

佛教经典里很多概念是中国本土所没有的,应该如何翻译才能不改变愿意呢?

所以佛教传入以后,它跟中国其实也是有个很长的磨合的过程,那么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间,佛教开始慢慢慢慢得本土化了,我想首先本土化的表现就表现在佛教经典的翻译,翻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它的不同的语言之间的转换常常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一种质变,那么这个也就是说怎么样使得一种异地的文化到本地来以后怎么样适应本地文化的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里边有的是因为不理解给它弄错了这样一种变异,有的是有意识地让它能够使本土的人更好得理解,所以给它比附来,比附成本土的文化这个方面的内容,那么佛刚开始一翻译的时候就面临这个问题,佛教经典里面有很多的概念是中国本土里面本来没有的,看不懂的这样一种语言文字来表述,所以刚开始翻译佛教经典的时候都是只能借用中国人所熟悉的一些名词概念去翻译佛经里面的比较相接近的这些名词概念,虽然是这样,但是其实

这个里面也是非常不确切的,实际上你越是用这样一个办法去翻译越会造成误解,你比如最初翻译佛经的时候讲空,翻译空这个概念,空这个概念,佛佛经里面所以讲的空的概念有它自己特定的含义,就是刚才讲的是从性空幻有这个角度来讲,也就是它讲空并不是没有,不是否定现象的那种空,而是承认现象的前提下面来讲空的,是不能够离开现象的幻有来讲空的,但是我们中国人翻译没有这样一个概念,就相当一个概念就是无,特别是当时中国它是佛教跟道家很接近的,也是讲清净无为的,所以那么翻译空最好的借用名词就是道家的无,谁知道道教的无一翻译,中国人一下理解这个无就是什么也没有,所以后来有很多人解释空,说佛教讲空是什么?说是无中生有,佛教讲的空就是空就是根本了,一切万物之源,万物之源就是无,所以万物都是从无中间来的,这个就已经不符合佛教的愿意了,就是这一种翻译毛病很多,虽然是本土化了,空变成了无,本土的人能够看得懂,但是意思就把它变化了,最初的翻译这样一种方式历史就称作格义,就拿这个来比喻这个东西,那么这个经过以后不行,后来就改变了方式。

我们接着讲,刚才讲到了佛典翻译的本土化的过程,最初是采用中国本土的儒家、道家的一些名词概念去比附佛典里面的一个些名词概念,那么这个过程中间,一方面是使得佛典能够让中国人看得懂了,他比较熟悉的名词概念,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名词概念有它原来的意思,又有它所翻译的这个里面所包含的不同的意思,就产生了许多的误解,这样早期的翻译的情况。

后来借助于当时,特别是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的思潮,玄学非常强调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叫得意忘言,就是把重点放在去把握它的意义,而不要停留在语言上面,因此这样就是说你佛经我们对应地翻译过来了,但我们着重要去把握它一种内在的意义,而且为了要让把这个意义表达地更准确一些,所以对于原来佛经里面的一些名词概念我们干脆就不翻译,因为怕翻译了以后引起了误解,比如说包含了许多方面的意义,可是我们把它对应成一个概念来讲,把其它的意义就给忽略掉了,所以干脆就不翻译,有的因为它的含义跟中国同样的词汇是可能说是一样的,但它里面所包含的意思不一样,但它里面所包含的意思不一样,比如说般若,就是我写出来一般的般,我们叫般若,这个意思应该是智慧的意义,但是它跟我们一般的智慧又不一样,因为我们一般的智慧实际上是指的那种具有非常一种能够辨别是非的、辨别它的不同情况的这样一种智慧了,而佛教里面所提倡的般若这种智慧恰恰是要让我们来消除这种分别的智慧,也就是说是一种无分别的、是一种平等的智慧,所以如果翻译出来它就失去了它所包含的这样的意义,人们会把它当作一般的智慧来看的,所以干脆像这些字就不要翻译,就把音翻过来就可以了,当然还有习惯性的过去没有翻了等等,所以把它

强调在得意这个方面,那么也就是通过更多的诠释。

而且我们知道早期的佛经的翻译它实际上是没有什么书本的依据的,这跟印度的文化特征是有关系的,在印度的文化里面是比较注重口传,不像中国的传统文化,什么东西都要,所以中国很早就发明了书写工具,中国是比较注重于记录下来的这种文字,通过文字来传承的,而印度的文化比较注重口传,所以早期的佛经并不是说有一个本子拿过来来讲,而是那些高僧们都在他们的肚子里面,他们来了以后背出来、口传出来,口传出来以后,然后根据他的口传的东西我们再给它翻译,再记录下来,是那样的情况,所以这个过程中间实际上给翻译有相当的一个空间,就可以在里面边翻译它的词边来讲述它的意思。

后来玄奘去西天求经,带回来许多经典,所以中国佛教的翻译又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玄奘这个时期从印度求经回来,有了经本的依据再来翻译,这个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所以到了玄奘的时候又更强调直译,也就是要让你的文字跟原来的文字达到一致,而不是像前期的得意忘言,得意就是强调意译,这个更强调直译,所以我们看同样一个《金刚经》的翻译,有鸠摩罗什的翻译,有玄奘的翻译,鸠摩罗什翻译就是以意译为主的,玄奘翻译就是以直译为主的,所以我们看看内容差不多,说明鸠摩罗什记得很熟,背出来一点没错,但里面也有差异,比如一开始提出问题来,须菩提向释尊提问题,那么鸠摩罗什里边提问题就两个问题,而玄奘翻译的《金刚经》里面提的问题是三个问题,就少了一个问题。比如刚才我念的那个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鸠摩罗什的翻译,这个里边提到了梦、幻、泡、影、雾、电六个东西,可是在玄奘的翻译里面这个偈就不一样,他出现了九个东西,这个我记不住了,九个东西,他就不一样,所以到玄奘的时候翻译更强调直译,因为有书本依据,而鸠摩罗什时期还是更多的强调意译。

整个本化过程中间还不在这些明显的概念,更在于更多的一种转述的情况,这里面比如说把语法的改变,梵文有点像我们现在讲的英文那样很多是倒装句,比如说佛经我们常常看到的一开头如是我闻,这个就是梵文句法的一个句式,如果按照汉语的表达,应该是我闻如是,我听到是这么讲的,而不是这么讲的我听到的,这个显然是外国话了,梵文话了,所以这个有很多语法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梵文的表达有的时候非常烦琐,比如说讲天和人这两个关系,那么在梵文里面可能要讲上四句话,天跟人有什么样的关系,人跟天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天和人之间怎么样的关系,好像讲了好几句话,所以鸠摩罗什在翻译的时候就碰到这样的问题,这个怎么使得中国人看,因为中国人的习惯要语言简练,所以碰到这个问题他就问,他就跟大家讨论,这句话应该怎么翻译才好?琢磨了半天,他的弟子说这个话的意思不就是天人相交的意思吗?鸠摩罗什说“好”,这个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了,那么复杂话用一

个天人相交的这个一表达清楚了,中国人一看就明白了,因为司马迁也讲过究天人之际,天人之际不就是天人相交,天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了,所以在于个过程中间在很大程度上变繁为简,变繁为简的过程中间,当然可能没有像梵文的原典说得那么清楚直白,那么一简之后中国人就可能有很多的不确定的东西在里面,可以这样去思考,也可以那样去思考,但是也是中国语言的一个特点,所以这样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也使得佛经能够很快地传播,所以佛典翻译的本土化的这样一个情况。

玄奘在翻译佛经的时候强调以原本为据,强调直译,为求翻译的文字与原来的文字达到一致,而不是前期的意译。

本期小结:佛教由“白马驮经”传到中国,最初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相冲突的地方,之后二者慢慢融合,完成了佛教的本土化,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翻译佛典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内容摘要:佛教对中国文化有着十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佛教传来中国近两千年,思想体系发展演变成十多个派别,可谓是学术成果灿烂辉煌,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经过“嫁接”生根、成长、产生了自己的独特结构,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派体系,呈现出可谓中国的气象和特质,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吸收与消纳,渐渐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至隋唐之际,已大肆开花结果,其时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面目,已无法再分,尤其在一般国民心中,佛教的观念,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支柱,喻之为水乳交融,或骨肉连体,已不足以形容,简直就如灵魂与肉体一般,不可分离。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始终受到儒、道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正是在与儒、道的交融互动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佛教。 一、佛教的传入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公元前一世纪时,传入中亚和中国。其传入先是通过商人,以后又靠印度佛教士和中国皈依者。中国皈依者最为得力,他们在印度研习佛教,然后回国努力说服国内同胞信奉佛教,到6世纪时,中国南部也跟着信奉了。接着,佛教又从中国进一步向其他地方传播。 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是汉传佛教的形成时期,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经由陆路和海路两条路传入中国内地,它主要分布于以长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和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魏晋时期动荡的社会形势,玄学的兴盛,战乱频繁的社会形势促使广大民众希冀在求神拜佛中解脱苦难,加上佛教经典的大规模移译等,促成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到隋唐时期融合佛教内部各派义学思想以及南北各地佛教各自的特点,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道两家的综合融合,形成了隋唐中国佛教的繁荣局面,在五代两宋以后虽一度有所减弱以及在明清时期几经波折,时起时落,直到今天,现代中国佛教全面进入学术界,佛学研究成为现代学术成就最丰富的领域之一。胡适、冯友兰等将佛教纳入了中国哲学的范围,对佛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作出极大贡献。 二、佛教传入的原因 简单说来,佛教传入中国有五个主要原因:第一,是佛教发源地的推动,印度高僧梯山航海的传教热忱。第二,文化本来就是学来学去,有高度传染性的。西域人向印度学,中国人向西域学,接着又直接向印度学,佛教就像天马、葡萄、胡服骑射一样,传到中国来了。第三,张骞班超通西域,架起中印之间的桥梁,文化交流比较方便。第四,五胡南移,元魏入主北中国,更带进大批信佛的胡人,与汉人杂居。第五,秦汉以来,中国民族灵性上的需要,已非儒道两家所能供给。对于大家急须知道的生死问题,儒家不提答案,说“未知生,焉知死?”道家飞升的仙人都跌死了,吃仙丹的人,有一些人毒死了,不毒死的,还是逃不了寿终正寝。在大家失望的时候,佛教提出了前世前世现世来世的人生观,追根究底的因果关系,和不生不灭,西方极乐世界的希望,这种想象丰富,系统严密,仪式隆重的新宗教,正好填补了当时的思想真空,慰藉了正感苦闷的中国人。 三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在中国的学术成果辉煌,对中国思想文化起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在文学方面,从对我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来看: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雅典、瑰丽的文学作品。如《维摩诘经》、《法华经》、《楞严经》特别为历代文人所喜爱,被人们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来研读。佛教还为中国的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法华经》、《维摩诘经》、《百喻经》等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大文学家的诗歌创作。再从佛教对我国文体变化

浅谈儒道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儒道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内容摘要:对于我国文化及其整个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佛家。人类文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来充实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现在有一种偏见,一提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只是儒家文化一家,完全抹煞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抹煞了佛教徒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其实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中国文化在悠悠五千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卓越的进步与完善,中国古典文学更是文人的智慧的体现,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着社会的常卓发展。 关键词:儒学;道学;佛学;文化;历史;影响 一、儒学 孔孟荀是主要代表人物,是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派而出现的。西汉董仲舒批判吸收了先秦秦汉其余诸家学说,使儒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主要表现形式是经学。理学家出入佛老,返归六经,创建了宋明理学,主要表现形式即为理学从梁漱溟到杜维明,他们的时代课题是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复兴儒家文化传统,希望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乃至全球文明中继续发挥她应有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的儒学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仁、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理论贯穿于整个思想之中,万事以人为中心强调了人的主观动能性。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体系,它的目的是使人达到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人格境界,这是通过“修齐治平”的过程实现的,最终达到“君子”、“圣人”的境界,儒家文化是包含了一套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在内的庞大的体系。 儒家的思想所传授的不外都是“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者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儒家经典不仅只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儒家学说不止是在中国,在东南亚世界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了周围的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大多都受到了儒家的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到了至今都还是很明显的儒学的历史发展。 二、道学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使得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古人所谓“杂而多端”。在包罗万象的文化体系中,神仙理论(或生死观)可以说是道教的核心内容。但在道教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长生成仙或者说对解脱生死的看法是有所变化的。大体而言,可分为从汉魏时期重视肉体成仙到隋唐偏重精神解脱,再到宋元时期的性命双修理论。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了儒家社会哲学的道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佛教发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释迦牟尼是北印度人,他的故乡位于现在的尼泊尔境内。佛教的思想,吸收了婆罗门教生生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人依照出生种姓等级而认定命运,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成佛,意为达到觉悟的人。所以佛教在培养人的社会性上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比较适应于东方的天人协调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佛教认为世间充满了痛苦,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它宣扬自我牺牲的精神。提倡众生平等,认为任何人只要依照佛教教义修行就能获得解脱。 佛教发源于印度,正式传入中国是汉朝,非正式更早一些。有说法说,佛教正是传入实在后汉的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在中国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而最初的佛寺的名称是白马寺。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自汉代至今,佛教的传入已近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佛教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中国佛教虽源于印度,但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 历史上,宗教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一向息息相关,佛教也不例外。 佛教传入是在汉代,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人们把佛教看成是黄老之学的同类,禅学被看作是学道成仙的方术之一,佛教是在与道教方士思想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在这一段时期内,佛教主要是被统治者用来追求长生不老,成佛成仙,并期望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的永恒,而其在社会上还未产生强大的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著名大师有道安、慧远、鸠摩罗什和僧肇等。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此时期各族统治者大都以佛教为其加强统治的工具(例)。虽然如此,但这个时期也发生了运用政权毁灭佛教的事件。中古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四次大规模灭佛的前二次就发生在此时期的北朝。引起北朝二武灭佛的主要原因是佛教势力膨胀,影响政府的兵源、财税收入、土地和劳力。灭佛导致了佛教在短时期内出现极大萎缩。 唐代也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唐高祖武德二年,就在京师聚集高僧,管理一般僧尼。太宗即位之后,重兴译经的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又度僧三千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佛像、佛经等,使汉地佛教深入藏地。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求法回来,朝廷为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译场。佛教的兴盛武则天利用佛教徒怀义等伪造《大云经》,她将夺取政权说成符合弥勒的授记,随后在全国各州建造了大云寺,又造了白司马坂的大铜佛像,并封沙门法朗等为县公,又授怀义为行军总管等,这使佛教和政治的关系益加密切。其后,玄宗时,虽曾一度沙汰僧尼,但由于善无畏、金刚智等传入密教,有助于巩固统治政权,得到帝王的信任,又促使密宗的形成。当时佛教发展达于极盛,寺院之数比较唐初几乎增加一半。佛教的广为传播,使百姓的生活有了精神的依靠,因而造就了唐代的盛世之景。同时,在文化上,佛教也丰富了唐代的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的多元性,也造就了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不过不久之后,安史之乱起,禅家的南宗由于神会的努力,渐在北方取得地位。神会又帮助政府征收度僧税钱,以为军费的补助,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只不过禅宗所主张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是进一步否定了佛教所设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承认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罢了。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排斥又互相影响,互相斗争又互相吸收,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结为一体。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到佛教的影响十分明显,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守仁的陆王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懂得佛教的本体论思维模式和“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对于理学就如同隔岸观火。而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判佛教哲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我们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来看,共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有宜,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动。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其次,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而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如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如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宋之问的别墅,优闲自在,吃斋奉佛,(2)“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3)这种风格也体现得最盛,即使是其他流派的的作家,其世界观和创作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唐代白居易、宋代的苏轼等。第三,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最后,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著名的如唐代诗僧寒山、皎然、齐己、贯休,都有诗集留传后世。宋朝重显、文莹、祖可及至清代八指头陀、近代苏曼殊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人们知道,古印度的佛教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在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论中国佛教文化 摘要:国父孙中山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人,佛教是哲学之母,学习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一代领袖毛泽东也曾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度众生,是代表受压迫的人讲话。” 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提到“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关键词:佛教,文化,丰富性,影响,作用价值 正文: 一、佛教的简介: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教原产于古印度,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中国,迄今已经有1935年的历史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约有1800年历史。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前六百年,为部派佛教形成时期;中六百年,为显教大乘时期;后六百年,为秘密佛教流行时期。初期佛教以上座、大众为两部分为主,三四百年中分化为十余种部派。其中上座部,分为南北二转。中期的大乘佛教,于公元二世纪中传入中国汉地,公元七世纪起又自汉地和印度传入西藏。公元十一世纪起,印度后期逐渐盛行的秘密佛教,又大量传入西藏。印度后二期的佛教,又在中国形成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系的佛教。二、中国佛教的丰富性: 中国佛教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为典籍的浩瀚,二为宗教派别繁多。一在汉语系的佛教中,现存译典一千四百八十二部,五千七百零二卷,除去重译本约有四千四百卷,其中声闻乘三藏约一千四百卷,大乘经论约为三千卷,全部约合梵文二百五十万颂。另外有历代汉文著述一万余卷,折合梵文七、八百万颂。合计约为一千万颂。藏文《甘珠尔》及《丹珠尔》两部共收译典五千块九百六十二部,为和梵文三百万颂,藏文著述数量亦极庞大。二在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汉地由于长期对教义进行钻研和辨析,逐渐形成许多宗派。如地论师、摄论师、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密宗、净土宗、三阶教等,禅宗后来又分为七宗。西藏语系佛教也分为宁玛派、格鲁派、觉宇派、夏鲁派、郭扎派等。傣族巴利语系佛教也分为分润派、摆庄派等。佛教在中国所形成的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佛教内容丰富的体现。 三、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一)、建筑风格:中国禅宗丛林制度实施后大大影响了佛教在中国社会和民众心中的形象,也促进了禅宗的自身发展。近千年来,大小丛林在全国星罗密布,遍及城乡。丛林的建筑风格一般呈对称,轴对称式。肃穆的山门、巍峨的大殿、宽敞的禅堂等等,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也有的丛林建筑精巧别致,依山傍水,古朴典雅,与大自然和谐共存,浑为一体,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风格,与其极为相似。这些美轮美奂的丛林建筑,给全国的山水风光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充分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的风格。 (二)、教育及教育体制:禅宗的丛林制度及其同修互助的团体生活方式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宋代以来我国普遍实行的书院制,就是借鉴佛教的丛林制度建立起来的。一度对佛教持排斥的态度的儒家学

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时,中国本土文化已十分繁荣,儒、道等思想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积淀为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佛教与儒、道等本土文化,是宗教与非宗教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在理论思维上互有高下。一般说来,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以及两者的文化元素之间具有相通不相通、兼容不兼容、互补互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撞击、交涉过程中,与中国文化发生联系的机制主要是佛教思维,其内容和形式就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交涉的重要根源,也是佛教渗透、转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 佛教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解脱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构成,并处于不断变化、流动的过程中。人生也是如此。人有生老病死的自然变化,有对自由、幸福、永恒的强烈追求,有从自我出发的无穷欲念。由于与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相矛盾、相冲突而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人生是痛苦的。中国僧人说,人的脸形就是「苦」字形,是一副苦相:眼眉是草字头,两眼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字。佛教还认为,人要根据生前的行为、表现,死后转生为相应的生命体,这叫做「生死轮回」,轮回是无休止的。这样人就陷于不断的生死轮回的痛苦深渊中。佛教认为,人的理想、目标是解除痛苦、超脱生死轮回,就是「解脱」。解脱的境界称为「涅盘」,涅盘梵语原意为「火的息灭」。涅盘作为佛教所追求的一种解脱境界,是通过佛教修持,息灭、超越一切欲念、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而达到的理想境界。人生现实是痛苦的,这是现实性,人生理想是涅盘,这是超越性,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又要超越现实生活求得解脱,就是要由现实性转化为超越性,从而达到更高的主体性--理想人格。 应当承认,佛教对人生所作的价值判断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人生确有欢乐的一面,但也有痛苦的一面,佛教看到了人生的痛苦,是符合现实的。佛教强调人生是痛苦,这是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表达了人的心灵深处的基本忧虑,这也是人的一种觉醒、自觉,对于人们清醒认识人生是有一定意义的。特别是对于在人生历程中遇到困难、挫折、磨难、不幸的人,更会引起他们的赞同与共鸣。佛教的价值观念表现了人生的内容,人们在赞同佛教价值观念后,

佛教与中国文化

草草整理,疏漏之处,有待增改。文中所及,代表的是一种观点,未可尽信,对儒释道的认识,还是要身体力行。可以肯定的是,儒家和佛教都十分重视“行”的哲学。至于宗教是否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或者说宗教是否是传统文化的唯一载体,仍需探索。 楼宇烈: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 (录音整理 by minxin) 佛教,在中国是一种宗教。提到宗教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大家很多遐想。长期以来,除了宗教学系或者哲学系的学生有宗教学习之外,我们没有进行任何宗教方面尝试性的教育,因此大家对宗教的了解会有很多盲点,会有遐想。 宗教,这几年在国内有很大的发展,影响也是在不断的扩大,包括佛教也是这样,在南方,东南沿海地区,佛教这几年的发展尤其迅速。这是党和政府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之后的变化结果。长期以来,我们对宗教的认识,认为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有它的社会根源和认识的根源。比如说,人对自然界的变化无法掌握,对人的生存带来很多不可知的因素,于是产生对神灵的信仰;很多被压迫阶级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的一些原因产生了宗教信仰,当然宗教也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如果产生宗教根源消失了,宗教也就消失了。 现在看来,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幻想宗教会消失,是不现实的。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

的有限性这对矛盾是永远存在的,这就有可能导致宗教是永远存在的。必然的事情一定是通过许许多多的偶然事件构成的。偶然性事先是不能把握的,如果事先可以把握就是偶然,偶然就带来很多不可知。 举例:飞鸟飞过,恰巧落了鸟屎路在人身上:落在佛陀身上,落在他人身上,或者落在自己身上,-会有不同的说法。 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富贵,有的人生来贫贱。佛教说,前世因,后世果。唯物主义不承认命运决定论,认为一切都是偶然,例如树上美丽的花被风吹过,有的落在路上,有的落在厕所里,人的命运就像这花,落在路上(富贵人家)和落在厕所(贫贱)都是偶然。这显然是变了样子的宿命论说法。必然和偶然这对哲学矛盾,纠缠不清,也是导致宗教存在的原因。 科学发展了,或者社会变革了,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宗教就会消亡?这是不是这么简单的。认识了必然和偶然,就了解,宗教的存在是有根源的。 正常的人都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精神和心灵现状),都希望不断的有所提升,有所超越,都对一种神圣的东西有向往,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也希望有依靠依赖,有这么一种力量的支撑,对超自我力量的情感寄托,都是产生宗教信仰的一种根源,不是必然会产生,但是至少是一种根源。 事实证明,不是科技的发展,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科技的发展没有完全取代宗教,反而在某些方面激发了对宗教的需求。在这样一个高科技的环境,人们的身心被弄的疲惫不堪,现代社会追求精神上

佛学与中国文化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佛学与儒家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课程名称:佛学与中国文化 任课教师:付优 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班级:戏剧影视文学 学号:222013308022019 姓名:尹楚文 2014年12月20日 佛学与儒家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

一、以佛教的生死轮回说来补充,充当儒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流传千年,与其理论的深刻精致是分不开的。严格来说,它所探讨的主要是人死后的问题,关于死后的世界的描述吸引了芸芸众生。佛教的许多观念与儒家倡导是孑然对立的,如佛教宣称人生虚幻,鼓励人出家修行,这在倡导以孝为先,积极面对人生责任义务的儒家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一直是佛家和儒家思想的争斗。但是,佛教的很多理论,日渐深入人心,这些理论恰恰又能为儒家的很多主张提供佐证。因此,在世俗层面,在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上就存在儒佛并存混用的局面。尤其是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念。 (一)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认为:人的生命并不是只有一次,而是有新一轮生命的继起。但是来世并不一定是人,要在六道也即天、人、阿修罗、恶鬼、畜生、地狱中轮回。这种轮回是无休止的。也没有规律可循,到底在哪一道中重新轮回。佛教认为,一个生命死后来生要生于何道,不是命定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做人是的行为决定的。做人时多行善事,死后会生于善道,做人时多行恶事,死后会生于恶道。要看你今生的所作所为,即佛家讲的“业”。 这种由生前行为的善恶决定下世生于何处的理论叫做“因果报应”。轮回也是因果报应的结果。 从佛教的立场看,生命是为了受报和还愿而存在的。过去许的愿,一定要实践承诺;过去造的业,必须要受报。因此,生命是因为因果的事实而存在。 佛教的这一理论,是对儒家学说的补充。儒家把人的贫富、贵贱、寿夭归结为气秉不同,与任梦在现世的作为无关。儒家只是让人们按照人的本性去做,不计得失,而佛教从另一个角度则看到了人们造善业的功利性结果:我今天的积德行善是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会在下一阶段的人生正落得好的去处。即一定会有好报。元代的《三教平心论》中极力阐述了佛教的这种影响他说“释氏社教,非与儒相背驰,故释氏化人,亦与儒者无差等。儒者阐释诗书礼义之教,辅之以行政威福之劝,不过欲天下迁善而远罪耳。固然而又赏之而不劝,罚之而不惩,耳提面命,而终不率教者。及闻佛说为善有福,为恶有罪,则莫不舍恶而趋于善,是释者之教,亦何殊于儒者之教哉?”在他看来,尽管儒佛均劝善止恶,有益于社会的治化,但佛教在某种意义上比儒家更有效。因为“小人不畏刑,而畏地狱。若使天下之人,事无大小,以有因果不敢自欺其心,无侵陵争夺之风,则岂不刑措而为极治之世乎?” (二)佛教的业报轮回理论,为现实社会“义命不符”提供了前世姻缘儒家高举道德的旗帜,让人行善积德,宣称德福一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现实生活中,好人不得好报,坏人、做恶之人飞黄腾达的现象随处可见。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回应就非常无力,有的学者就把这种情况归结为某些人天生的命好,秉受的是代表富贵的精而良的气。而佛教的这一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理论,就给现实生活中的福德不一致以较好的解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定的因,必定带来一定的果,所造的业,必然有果报。当时没有表现出来,会在下一阶段的轮回中体现出来,人要想未来有好的结果,就要在现世努力造善业,这个善业也是儒家一直倡导的。佛教的这一理论就给现世中许多德福不一致的现象找到原因,即这些人在前世做了善业,所以在今生得到了好的果报。这是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佛教的一整套关于轮回报应的理论虽然没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着久远而辉煌的历史,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所以中华自古以来,就有信奉佛教的记载。佛教创始者为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所以,佛教的特点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 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年代,是有不同说法的。其中大家公认的是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之说。也有学者考证,秦始皇也曾派使者前往印度取经,佛学因此传入中国。所以应该说,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秦朝而盛行于汉代。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深刻而久远的。 首先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包括中国文人、中国文学语言、中国文学体裁、和中国文学思想。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文人的影响上。进而才有了对其余各项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因果”关系。我所知道的,受佛教影响的文人有王维、王羲之、白居易、苏轼和冰心等人,当然,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受佛教影响的文人不计其数。这些文人之所以与佛教结下缘分,主要有涉足了佛教或者结交了名僧。他们因与佛教结缘,为中国文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在于为中国文学语言增添了大量新的词汇。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有“当头一棒”、“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心心相印”、“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清规戒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恍然大悟”、“临时抱佛脚”、菩萨心肠”……在文学创作上面,增添了生动形象的一笔。 然后就是,佛教文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佛教经典中有许多故事与传说,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并且流传到民间,它们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比如我喜欢看的电视剧《搜神传》,就讲述了很多有关佛教的神话故事。介绍了诸如“六道轮回”、“十八层地狱”和“修炼成仙”一类的佛学典故。而且,中国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这些旷世之作,可以说或多或少,与佛教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取材。尤其是《西游记》贯穿全篇的线索就是佛教的取经活动。可以这样说,佛经故事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再就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主要有书法、绘画和雕塑。与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大致相同,基本上,艺术作品的取材和创作元素都来自佛教。我们家乡的桃雕艺术,大部分的创作题材都是来自佛教,比如“十八罗汉”和“弥勒佛”。佛教够在东方地区好多国家广泛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本身的宗教思想与东方文化的吻合。

佛教与中国文化

饮食对于一切生命来说,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之一。对于一般动物而言,饮食不过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填饱肚子而已,但对于人——有着独立的双手、发明了火和工具、具有高度社会文明——这种高等动物来说,饮食就不限于填饱肚子了,虽然它仍是第一需要。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使饮食不仅在数量、质量上有了极大的飞跃,而且已形成了特有的饮食观念,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职能,升华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很早就进入农耕时代,数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随着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国大放异彩,一直享有盛誉,这是值得千百万炎黄子孙引为骄傲的。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对饮食文化稍作研究,就会发现,佛教传入我国两千年来,给予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以很大的影响。笔者拟就这个问题略作探讨,希望有助于认识和光大佛教的饮食文化和中国的饮食文化。 一、中国固有的饮食文化 在蛮荒时代,人类山居野处,与一般灵长类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食物丰富了,人们开始讲究饮食的质量、品味。而氏族社会乃至阶级和国家的形成以及敬鬼神祭祖先的需要,饮食更被赋予了社会的功能和宗教的意义,由此构成了人类早期的饮食文化。例如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100年我国的夏、商时期,考古发现当时已出现五谷、家畜,已能酿酒,已能生产一些陶瓷器皿和青铜酒具等,它们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礼记》认为:“礼制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此时的饮食文化可以说已相当发达,并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饮食理论。例如《论语》有“食不言,寝不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强调“吃饭不可过饱”,饮酒须有节制,不可喝到神志昏乱。儒家充分肯定食欲的客观性:“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同时又要求有所节制,要合乎礼:“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尽,求可节也。”(《荀子》)。这些论述充分表明儒家的饮食观是节欲合礼型讲求实际的饮食观。汉代以后随着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上述饮食观构成了我国饮食观念的主流。 又如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庄子主张清净无为、修身养性,对我国饮食理论的形成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其饮食观在顺乎自然,达到果腹、怡神、延寿的目的。道家的饮食观属于寡欲养生型的饮食观,它对于后世道教饮食文化的形成及方士、医家对饮食理论的研究起到了奠基和指导性的作用。那么佛教传入之后,带有印度和西域特点的佛教的饮食文化与我国的饮食文化发生了什么样的联系,对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什么是佛教的饮食文化。 二、佛教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 佛教产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它作为一种宗教的哲学体系,对人的食欲以及饮食与修行、传教的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规定。佛陀为沙弥说十数法,第一句即“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住有生存、安住之义,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必需依食而得生存。佛教将食从欲望、摄取、执着的角度分为四种:

中国宗教文化论文

暨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藏族对自然崇拜和信仰 学院:医学院 学系:口腔医学系 专业:口腔医学 课程名称:中国宗教与文化 学生姓名:尤强 学号: 2005054695 指导教师:陈广恩 2009年 6 月 10 日

藏族对自然的崇拜和信仰 分析对山神的民间信仰和崇拜 [摘要] 藏族神山圣湖崇拜信仰主要起源于他们对原始的自然的崇拜。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信仰藏族原始宗教、还是藏传佛教信奉者,一般都认为神灵是聚族而居,且多在高山,由此而形成这种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习俗。藏族的对自然的崇拜主要表现在对“白色崇拜”,“火的崇拜”,“白石崇拜”,“朝拜山神”和“圣湖崇拜”等方面。在藏族的原始自然崇拜中,对山神和圣湖的崇拜是特别突出的。所以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藏族古老的神山自然崇拜信仰的起源、形成、发展、信仰、藏区著名山神,神山朝拜方式(转山朝圣)等方面作初步的论述。 [关键词] 自然崇拜;民间习俗;神山;转山朝圣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独有的民族特色的信仰,这些信仰主要由他们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地理位置及特点,生活习俗和原始的信仰所逐渐演变而形成。所以藏族这个少数民族也不例外,佛教早在公元7世纪就传入了西藏并形成了“藏传佛教”,大多数藏民也信奉藏传佛教。但藏族里无论是信奉原始宗教的还是信奉藏传佛教的,他们都一致认为藏区内高山都有神灵居住。大山有大山神,小山有小山神而藏区境内的高山便成了神话中山神的住处。这些山神不仅各有各的来历,而且还各有各的形象和作用。有人说山神之所以能受到藏族的崇拜,是因为它能呼风唤雨,下雪和冰雹,能够带给藏族人民平安健康,牲畜兴旺,同时也能降灾降难,危害他们。他们认为膜拜与供奉它,它就能让你心想事成,全家平安,长者健康长寿、男孩子长得更帅、女孩子且更美丽、放牧者牛羊成群、务农者每年都丰收。 崇拜的起源和形成 本人认为他们对神山的信仰主要起源于西藏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他们对自然的崇拜(白色的崇拜)等因素逐渐形成的。青藏这个雪域高原,群山围绕而湖泊也成“满天星”式的分布形成了一片独特而神奇的土地。喜玛拉雅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昆仑山、横断山等群山在这个地区汇集。而且西藏境内就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湖泊的总面积达到了30000平方公里。这些高山、湖泊将青藏高原造就成一个较封闭而独特的自然环境。而且西藏地区比平原地区气候严寒、人烟稀少、使它拥有无穷的奥秘。面对如此神秘土地,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拥有无限神奇的大地上的藏族祖先们相信这个大地上的每座山、每条河、每个湖泊、以至每片森林草丛中都有神灵的居住,而他们主宰着这个世界上人类的生老病死、祸福丰欠和一切一切。除此之外还与大自然的环境也有较大的关联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冰雹雪崩、地震天火、瘟疫灾害等。他们在这些自然的现象和灾害面前完全束手无策,所以他们就开始相信这些现象是由高山上的神灵所显示的超人的神奇力量。从而渐渐对这些高山产生了敬畏和崇拜心理,逐渐变化成为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原始的游牧民族(古羌民)依赖白色卵石敲击而获得了火种,这使他们对白石产生了崇拜。再之在古代冬季的西藏高原上,每年都有从天而降的白雪使这片大地一片苍茫,这个时候生命经历着严酷的考验,因为这些种种原因白色使人们产生敬畏而演变成今天对白色的一种依赖。而白色恰恰是正是雪山的颜色,所以无数雪山多被信仰为神山而被朝拜。 藏区著名的山神 对于藏区的神山,民间流传着许多各异的说法。而且目前为止,人们对神山的了解和认知还很有限。但根据藏族古老的传统信仰,认为藏地有四大神山:卫藏地区的神山雅拉香波;北方羌塘的神山念青唐拉(即念青唐古拉);南方神山库拉日杰;东方神山沃德巩甲。虽然现在民间对藏区的神山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这四座神山是藏区传统的古老信仰中的神山,是佛教进入以前藏族原始信仰中崇拜的山神。然后四大山神与其它五座著名山神组合在一起,称为“世界形成之九神”。九位山神是沃德巩甲、雅拉香波、念青唐拉、玛卿伯姆热(即阿尼玛卿山)、蛟卿顿日,冈巴拉杰、雪拉居保、觉沃月甲、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张腾斌)

学年学期:2013-2014第二学期科目名称:佛教与中国文化 院系:化学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李宜静 年级班级:化学(师范)6班 学生姓名:张腾斌 学号: 20112401025 专业:化学(师范)

读?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探讨佛教流传与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及影响 【摘要】?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学养最深和最受尊敬的佛教学者方立天教授的大作,也是“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系列丛书之一。自从印度佛教东传至中国之后,便拉开了佛教在各个朝代发展的篇章,而佛教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从佛教东传概况、佛教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呈现对佛教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佛教东传发展政治伦理 佛教相关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学术史上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人熟知的著作,如聂静洁的?20世纪西域佛教史若干问题研究述评?、杨明的?佛教伦理及其中国化发展?等,都对佛教东传及由于中国本土化而产生的一些文化现象有过一定的研究,但在佛教与中国政治的关系上相关学术研究占比例较小。 “本书如果能够对于宗教学工作者、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外交统战工作者,以及导游和旅游者,提供各自需要的某些佛教知识,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了。”可见,作者撰写这本书,是为读者了解“中国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提供基础知识。作者也明确表明,我们应当借助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性根据,克服、消除宗教心理来推倒神的虚构威严。这充分表现了作者虽是在研究宗教学,但其自身秉承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神”的存在根本上是要树立人的尊严。因本人对宗教史的知识较为感兴趣,我挑选了?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这本书作为阅读书目且参考了部分学术文献,本篇文章将从印度佛教东传概况、佛教在中国各朝代发展情况及佛教与中国社会各方面互相影响的角度出发,梳理佛教与传统文化的知识线索,并提出个人对部分观点的看法和体会。 一、印度佛教东传概况

佛教与中国文化(上)

佛教与中国文化(上) 楼宇烈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课程前言 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认为人们痛苦的根源是由于在面对世间的种种现象时有分别心,因为分别而产生执着,随之产生烦恼,要消除这种痛苦,就必须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各种各件聚合而生的,并不真实。这就是“空”的思想。 各位下午好,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关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关系问题了,我想关于佛教本身应该也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我对佛教本身我只能做一个很简略的介绍,主要是讲佛教跟中国文化在互动中间怎么样相互地影响,但是因为佛教是一个外来的文化了,那么这种外来文化就对中国的文化是有极大的影响,有的学者就曾经这样讲过了,如果没有佛教文化的传入,中国现在的文化可能不是这样的面貌,那样一个情况,那么我首先讲讲,简单地回顾一下佛教的创立、发展和佛教的主要的一些教义和理论。 一、佛教的创立、发展与佛教的主要思想 (一)佛教概说 那么佛教是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经的古印度,它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释迦摩尼大约生活在公元前的566年到486年,对释迦摩尼生卒年代学术界是有很多的不同的一个说法,因为没有非常确切的一种史料来加以说明,所以大概也就是那么一个时期,他创立佛教在当时印度来讲,是针对了当时印度的一些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和学术来讲的,因为印度最古老的他们本土的宗教是婆罗门教,那么婆罗门教是很有古老的传统的,到了公元前六世纪的时候,婆罗门教本身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那个时候出现了一股思潮,在印度史上叫做沙门思潮,所谓沙门思潮这个里面就是说有很多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和它的一些修行的方式提出了一种不同的看法,那么这个沙门思潮里面大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佛教。 它主要是针对当时婆罗门教强调我们的天地万物都是由梵,大梵天那中间流转出来的,所以每个生命其实也就是大梵天的一个可以说是一部分,那么最终他是要跟梵天去合一的,所谓的梵我合一,那么这样也就有点由梵天来决定一切的生命,那么佛教就认为这样一种对生命的产生、万物的产生这样一种解释是不正确的、不准确的,所以它就提出了一种因果的理论来说明万物的生成,特别是生命体的生成,生命体在佛教里面就称之为有情众生,那么

佛教文化概论论文

“佛教文化概论”心得感悟 今天,我想向大家说说我最喜欢的,最有感触的一门课——佛教文化概论。我当初选这个课,并不是因为喜欢,因为我对它一点都不了解,只是当时只有几个不多的选择了,这个最合我眼缘。当时我觉得佛教对人是一种信仰,而我是学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这个对我应该挺有用的。所以说,我跟这门课真不是一般的因缘。 第一节课时,我怀着好奇的忐忑的心情来到教室,担心接触的是一堂无趣的,难以理解的课程。一开始时,老师说:“我们从今天开始,要接受的是佛教文化。我们将要接受一种教育,这个教育的名称叫做‘佛陀教育’。”我当时听到‘佛陀’二字,就想:难道是要我们清心寡欲,一切为善。之后老师解释了它,佛陀就是圆满觉悟的意思,圆满的觉悟,或者说圆满觉悟的人,而佛教是一种教育,它不是一种仪式,它是一种教育。我想:要是我的一生真的达到圆满,思想透彻觉悟那这一生真的美满的啊。自此,我决定好好学习这门课,深入的领悟它,修身养性。 经过学习这门课,我知道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例如,九法界、诸法实相、三法印、了义说、涅槃寂静、八正道等。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三法印”。第一是“诸行无常”,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当中,它没有片刻的停留,辩证法的思想它也是这样认为。第二叫“诸法无我”。诸法就是指万事万物。无我就是它没有自性。“诸法无我”,就是万事万物没有自性。最后是“涅槃寂静”,涅槃就是我们的心彻底的清净,断除了一切的烦恼,这就叫涅槃。寂静就是指的身心安稳,就是一切自在,自在到了不能再自在。 “三法印”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我们的苦是苦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苦呢,实际上就是苦在我们对真相不了解,所以妄念就很多,苦是苦在这里。为什么我们会有生苦呢?也是因为这个。 接着,我想说说佛法的另一重要内容——八正道。首先知见要正,见解不正,知见不正,什么都谈不上。有了正见,还要有正思维。有了正见、正思维,

中国玉文化与佛教教学内容

中国玉文化与佛教

中国玉文化与佛教 佛教从古代印度的传入,是中外文化史上大规模外来文化输入中国的第一次,传入中国后曾经受到以正统文化自居的儒家和道教的排斥的冲击。但这种排挤和冲击,却刺激了佛教的发展,加速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以灵活的自我调节意识,投合中华民族的信仰和思维习惯,按中华文化的特点广泛传播。 魏晋以后,统治阶级在全国各地开凿石窟,修建寺庙,雕塑佛像,同时,也根据中国人的尚玉观点,用玉石雕刻佛像、飞天,雕刻与佛教典故有关的莲花生子、持荷童子等宗教人物形象,促使佛教越来越向着和世俗结合的方向发展。在以玉造像之风气贯穿北魏至唐代的四百多年间,统治阶级以玉材为佛造像多得不可胜数,民间僧庶信徒买不起珍贵玉料的,即以价廉的汉白玉等彩石来为佛造像,也称玉佛。据《续通考》记载,元丞相伯颜曾凿井得玉佛,高三四尺,颜色像切开的脂肪,照之可见筋骨脉络。此外,唐代盛行的玉飞天,宋代的玉观音、玉持荷童子等,也是佛教和中国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只不过是随着佛教的世俗化,其形象更贴近当人的生活风貌而已。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佛教倡导与人为善,死后才能升入极乐世界,而这极乐世界是由黄金、白银、青玉、玛瑙、珊瑚、琥珀等铺成的,也即佛教中的七宝,其中许多就是今天的玉石。 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用佛教来解释玉石成因的描述和民间传说,南京雨花石的成因就是一典型例子。传说,在南京中华门外,有一座满是砾石的小山岗。相传在1400 多年的梁朝,有一位和尚叫云光的在这里讲经说法,他佛法高深,直讲得顽石点头,落花如雨,从此这里就有了很多的花纹美丽、色彩鲜艳的小圆石子。人们认为这是天上降下的雨花,因此,把这一带叫做雨花台,同时,把这些美丽的石子称为

佛教论文

中国佛教与朱熹 摘要:佛学,一个妇孺皆知的教派,其在中国的深远影响大家有目共睹。在本文中,本人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佛教对朱熹的影响,因为在朱熹的一生中,佛学一直扮演一个难以忽略的角色。 关键词:朱熹;佛学;佛教;影响 朱熹(1130.9.15~1200.3.9)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婺源县)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作为大师级别的人物,朱熹不仅仅精通儒学方面的知识,他还广泛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如道教的、文学的、乐律的、法学的、佛学的等等,这里,我为大家粗略介绍一下朱熹与佛学的渊源以及佛教对其作品的影响。 很显然,要想成为一位博闻强识的大师,他必须得从小开始学习,因此,家庭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恰巧的是朱熹的家庭就是这么一个注重教育的家庭。朱熹的家庭是一个儒学世家,其父朱松朱松从小便饱读儒典,深受儒学熏染,后任官于福建、浙江等地,虽然如此,朱松却也耽好佛典,曾与净悟、大智禅师交往甚密,平日为官之外,在家便诵经参禅。同时,朱熹家人也多虔诚信佛,其中有朱熹的母亲、外祖父、舅舅等人。因此,朱熹自幼便是在一个儒、佛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对他日后的思想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他与佛教解下了不浅的缘分。 可是好景不长(个人感觉那些后来流芳百世的大师不是在幼年丧母就是丧父的),同时也反映了少年多磨难这句话啊!在朱熹十四岁时,即绍兴十三年(1143)其父朱松病死于福建建瓯,临终之前,朱松将家事托付于好友刘子羽,并儿子的学业交于刘子翠、刘勉之、胡宪几位好友,这四位友人都是武夷一带的儒学名家,却都喜好佛学,可谓是儒佛兼修的名士。这几位名士都好交往于僧人,时常便会带上朱熹同行,这使得朱熹对佛学耳濡目染,对佛学开始产生极大兴趣,同时他也随之结交了许多僧人。可以说在朱熹访李侗于南平之前,朱熹是沉于佛学的研习之中的。 据说在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他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由此可见佛教在短时间内就对朱熹有了初步的影响,可知在将来佛教的影响会更加的深刻。 而朱熹出佛入儒的转机应是在见到其师李侗之后。初见李侗于南平,李侗便指出儒佛之不同,评价朱熹所学落于悬空,朱熹再三辩驳,但李侗却没有给予更多的回答,“只教看圣贤言语”(《朱子语类》卷104)于是朱熹便“将那禅来权倚阁起,意中道,禅亦自在,且将圣人书来读来。读来读去,一日复一日。觉得圣贤言语渐渐有味。”(《朱子语类》卷104)因此朱熹再访李侗时,便相谈甚契,后便拜李侗为师,后朱熹题于西林寺的诗为证:“古寺重来感慨深,小轩仍是旧窥临。向来妙处今遗恨,万古长空一片心。”此诗为朱熹访李侗住宿于西林寺时所题。“向来妙处今遗恨”说明朱熹已开始由佛转儒,完成将生命价值安顿于儒家的抉择。 下面是本人挑选的几首朱熹所作的诗和词,其中的诗句以及词句中思想或多或少都有佛学的影子。 观书有感二首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