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德鲁克企业管理的八个目标

德鲁克企业管理的八个目标

德鲁克企业管理的八个目标
德鲁克企业管理的八个目标

德鲁克企业管理的八个目标

2013-03-02

谈到目标,企业不能仅有一个目标,若想经营一家企业,必须得在许多需求与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为此,企业必须设定多个目标。我们必须把目标转化成工作,而且工作一定要明确、清晰,并且可以评量成果,还要设定工作的完成期限及特定任务的责任归属,因为目标永远都是以期望为基础的,而期望充其量不过是根据信息的猜测而已。目标代表着企业对一些因素的评估,但是这些因素大多是企业的外界因素,不是企业所能掌控的。

为此,德鲁克提出了精辟而独特的见解,从八个不同的领域来寻找并制定目标,以达到目标之间短期与长期的平衡、外界与内在的平衡、个人绩效表现与团体目标的平衡。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永续经营。德鲁克所说的八个目标是什么?我在《管理未来:卓有成效的德鲁克》这本书里有较多的叙述。我在为企业CEO做咨询的过程中,

得出了一个结论:企业会越来越好,但企业规模不一定越来越大,只要能较好落实八个关键领域的目标,其成效也是十分惊人的。

在经理人的五大工作中,目标设定为首,但是,设定目标的关键在于两个领域:一个是营销,一个是创新。企业经营的基础领域就是依靠营销和创新。

1.营销目标

在设定营销目标之前必须先做出两项重大的决策,否则,将无法着手设定营销目标,这两项决策是专注决策与市场地位决策。首先,专注决策是指企业决定要在哪一个市场区域内竞争,企业必须先做出专注决策,才有利于取得最大的绩效,因此,专注决策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对个人来说,一辈子若能专注于一件事,必能有一番作为和成就。例如,我几乎大半辈子专注于德鲁克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提炼、验证、施行、写作、咨询与传播,我专注于这一件事情上,并且乐此不疲。又如,德鲁克本人则以“关怀人类,奉献一生,从未间断”为准则,这足以证明“专注决策”的重要性。对个人来说,“专注决策”如此重要,更何况对企业和各类组织而言呢?有人认为,小公司根本无需专注,其实是大错特错,小公司要比大型企业更需要专注决策,因为它们的资源更稀少,竞争力更弱,如果不集中利用资源,将无法产生效益。

专注决策并不是没有风险,相反的,它的风险很高,因为它也是一个真正的决策,只不过,如果这个决策做对了,其成效将十分可观。

其次,是市场地位决策。例如,一直以来坚持“老二主义”的肯德基之于麦当劳,HP之于IBM,对肯德基和HP来说,“老二主义”就是市场地位的重大决策。每当麦当劳的新店开设在闹区的转角处,肯德基就毫不客气地在其旁边跟进。因此,企业必须决定应该在市场的哪一个区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

沃尔玛超市已经成为超级大型集团,其营业额超过了许多国家的GDP,虽然没有成为垄断者,也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但是,这样的企业容易滋生“自满文化”而失败,市场支配力量会使企业内部抗拒变革和创新,所以,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这两大决策等于是应对“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具体决策,也就是制定营销目标的主要策略,同时,也是通过顾客和市场来决定企业的营销目标的先决要件。

2.创新目标

创新目标并不像营销目标那样明确和专注。为了设定这个目标,

企业必须预测实现营销目标所需要的创新,也就是,以产品线、现有市场、新市场及服务要求作为决策的依据,并确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

有人认为小公司缺乏资源,根本无法创新,其实不然。规模小的公司由于弹性好,并且较接近市场,因此与大公司相比,更能敏锐地发觉客户的需求,这样,就能快速反应客户的新的期望,并且使自己的公司能够提供有效的创新产品或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3.人力资源目标

企业需要明确指出经理人应当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并且能够通过对经理人设定绩效目标来实现;同时,也需要经理人对知识工作者的工作设定目标,一个企业的衰退就是无法再吸引有资格、有抱负的知识工作者。

4.财务资源目标

我们的事业需要什么样的投资呢?我们的现金流量在未来的三年内是否稳定呢?我们如何筹措资金呢?我们的股票是否需要上市呢?我们如何分配盈余呢?我们公司的短、中、长期资金运用究竟怎样安排的呢?预先规划好企业的财务资源目标,就会防止企业出现由

于资金短缺而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情况。

5.生产力目标

这是对经理人管理能力的一项考验,因为企业的任务在于让企业的资源具有生产力,生产力则是评价经理人管理能力的指标。而最艰难、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就是“持续提升生产力”,只有体现在促进单位工时的产值、提高单位工时的获利能力时,指标才具有意义。

无论是每个人平均的生产力,还是总体的生产力,都应该以产业界的标杆为目标,并且以国际业界的最高标杆作为努力的目标。除了对员工设定生产力目标之外,企业还需要设定资本生产力目标,通过设定这个目标,彻底弄清楚投入单位资本对生产力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6.实体设备的生产力目标

丰田汽车实施全自动的生产流程,用机器人代替员工,使丰田的实体设备生产力发挥了效益。但是,实体设备的投资要以长期的眼光来衡量其贡献的价值,同时实体设备贡献的价值也只能衡量生产力的“量”,根本不能衡量生产力的“质”。因此,贡献价值完全是一种量化的工具,只有当成本的分配具有经济意义时,才可以使用贡献价值(贡

献价值是指公司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总营收额扣除原料和由外部供应商提供服务等原因产生的费用后所剩的余额)来分析生产力。贡献价值可以合理地分析生产力,并且设定改善目标。为此,提高实体设备生产力问题的关键就是观察并合理安排不同资源的组合。

缺少生产力目标的工厂或企业会失去方向,而缺乏生产力评量指标的企业或工厂将失去掌控。

7.利润需要目标

利润是需要的。企业只有慎重思考,并设定上述六个关键领域的目标之后,才能确定企业需要多大的获利水平,同时,需要多少利润才足够维持企业的运营,并且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组织永远只有“成本”中心,根本没有所谓的“利润中心”(德鲁克一生中唯一后悔的是发明了“利润中心”一词)。因此,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它是企业未来的资本。

“获利能力”是为了满足这样三个方面的需要:第一,支付企业继续经营的“成本风险保险费”;第二,企业执行未来工作的资本来源;第三,企业创新及经济增长的资本来源。

德鲁克给我们的忠告是,企业需要利润计划,这一计划是为了获得必要的最低利润,而不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因为,企业的

“利润最大化”是没有意义的,必要的最低获利力很可能远高出许多公司的利润目标,当然也高于它们的实际利润。

不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应该计算经济景气时期与不景气时期的平均获利能力,资产报酬率等于利润率乘以资产周转率,利润率只有在能够显示出哪里有改善利润的机会时,才有意义。

企业经营唯一正确而有效的定义是“创造顾客”,而不是“创造利润”。利润是未来的资本,是顾客未兑现的支票,同时,利润也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检验标准,是衡量经理人管理能力的依据。但是,利润本身并不是目标,而只是个“必需品”,因为企业仅需要合理的利润,而不是暴利。因此,企业必须客观地设定利润的目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在计划获利能力时,必须回归到以上六个关键领域的目标,因为几乎所有的企业在设定各个领域的目标时,都会超出其获利能力所能承担的水平。为此,企业需要顾及各个目标之间的平衡,否则,将有害于企业的正常运营。

8.社会责任目标

企业必须重视对社会的影响,并且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同时,企业应当将两者设定为企业目标。德鲁克把企业组织称为是社会的

“器官”。他指出,企业要正常运作,就必须对社会做出贡献,这样,企业才有存在的价值,社会也会因为企业而受惠,因此,社会才能有效地发展出依赖于企业的有效管理。正因为如此,企业组织只有有效运营,才能使社会托付给企业的财富资源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时,企业对社区所做的贡献也会带来正面的影响,这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再次,通过爱护地球、保护资源,获益的是企业本身。这些保护环境的措施不但能够降低地球的负荷,还能创造出不一样的替代资源或新商品。

目标管理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目标管理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目标管理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整理的目标管理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标管理的心得体会1 等待已久的《目标管理》终于开课了。又见到了亲切的小丹老师,宋老师也来了。这次上课主讲是早已耳闻的付老师。对《目标管理》这个培训主题,我真的有很多的期盼。因为我现在在实际工作中,制定了很多的目标计划,但老是不能达成,每次开会我都很痛苦,很多计划都列了好久了好没有进展,我自己肯定有很大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课后找到一些方法,能更好的达成工作的目标。老师叫我们带着目标来学习,我在纸下写下了通过这三天的学习,我希望收获的目标是1.学会怎么讲目标高效的执行!2.怎么科学的制定目标。 目标管理的本质是动力管理,生命管理。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所呈现出来的热情和能量都是有限的。我想到,我设定了很多目标计划,我每次和下属说的时候,都感觉不到他们的明显的热情,因为他们都不清楚这些事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什么利益,这些利益也看不清楚,所以很多计划都是能拖就拖,要改变这些现状,必须要更加明确的进行目标管理。

在培训中,要收获最大的价值,我们都要三忘记,三聚焦,三放下。学习是快乐的,要打造我的团队也成为学习型的团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事物本身并不会影响到你,真正影响到你的是你对事物的看法!痛苦和磨难对强者是机遇,对于弱者是灾难!我们也要不断打破自己的舒适区,不断突破自己。永远记住: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老师又一次强调:只有相信,才有可能。焦点决定感受;注意力等于事实;状态决定收获;决心大于内容。唯一的标准是:对结果有没有效果。 目标管理的心得体会2 首先,从人生的角度来看一下目标管理。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暗淡无光的,没有努力的方向,没有奋斗的动力。你不知道你要去哪里,更不知道如何去,那么哪个方向对你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意义。正如我在课程上强调的,人生没有目标,就等于在梦游!并且,没有目标的人,将会成为别人实现目标的一种工具! 其次,从工作的角度来看一下目标管理。有目标的工作往往意味着有压力,意味着你必须努力去工作。可能有人会不太喜欢有目标的工作,但是却没有想到,没有目标的工作是不会被重视的。加薪、晋升?有难度,最后就只能混日子了。根据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的话,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由此得知,所有的工作都应该有目标,只不过有时候没有刻意地去强调某些岗位的目标而已。 再次,从公司的角度来看一下目标管理。从公司的使命中得到一

德鲁克管理基础和定义

德鲁克管理基础和定义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的1358—1—管理的定义 那国毅 什么是"德鲁克的1358"?即关于管理的一个定义;关于管理的三大任务;管理者的五项工作和企业需要设定目标的八大领域。这些都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 目前,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而管理却相对滞后。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如何能迅速培养成千上万的管理者与世界顶极强手同台竞技并且胜出。为了积极应对这个无法回避的挑战,我们首先要了解世界顶级强手的管理方式。经过几年的研究,我发现:不管是比尔·盖茨还是杰克·韦尔奇,或者是《财富》500强中的许多管理者,都深受一位管理大师的影响,他就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2000年,我前往美国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师从彼得·德鲁克。今天,我愿借此机会与中国的管理者一起来分享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即:德鲁克的1358。什么是德鲁克的1358呢?它对于提升我们的管理能力有什么帮助?在本文结束之时,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成为你管理思想的一部分。 彼得·德鲁克在1939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经济人的末日:论极权主义的根源》(The End of Economic Man),他当时只有30岁。2004年,彼得·德鲁克已是95岁高龄的老人,他又向我们展现了他的新作《德鲁克选集》(The Daily Drucker)。在过去的65年里,彼得·德鲁克已出版了36本著作,这些书加在一起应超过1万页,这还不算他在《哈佛商业评论》、《华尔街日报》、《大西洋月刊》等刊物上发表的各种文章。由于工作的关系,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在全国各地讲授德鲁克的管理课程,学员经常问我:德鲁克写了这么多书,我应该读哪一本?有的学员对我说,我参加您的课是来听您讲德鲁克的书,其实,德鲁克的书我也有,就放在床头柜上,总想读,但总没有时间。还有的学员说,德鲁克的著作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您能不能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他的管理思想的精髓? 经过多年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系统研读和讲授,我尝试着将他的管理思想整合在一个框架之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使工作繁忙的管理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精髓,便于中国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去实践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管理是一种实践,管理者就是实践者。而管理者的实践是由其认知所决定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管理者能否认知正确的管理思想对于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 通过我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系统的研究,我将他的管理思想整合在一个简明的管理框架内,我把这个框架称为"德鲁克的1358","1"就是德鲁克关于管理的一个定义;"3"是指德鲁克提出的管理的三大任务;"5"是指德鲁克列举的管理者的五项工作;"8"是指德鲁克倡导企业需要设定目标的八大领域。这些都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

任务3 制定计划与实行目标管理(参考答案)

任务3制定计划与实行目标管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A3.B4.A5.A 6.B7.D8.C9.C10.C 二、判断题 1.错2.错3.错4.对5.对 6.错7.对8.对9.对l0.对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计划?计划工作的特征有哪些? 计划,通常是指人们行动之前预先拟定的行动内容、具体目标、采用方法和实施步骤。 计划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即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率性和创造性。 2.简述计划编制的程序。 计划工作的程序一般包括:机会分析、确定目标、编制计划的前提、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方案、选择方案、编制派生计划、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等。 (1)机会分析 机会分析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市场、竞争、顾客的需求,组织的长处和短处,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进行初步分析,了解利用这些机会的能力,弄清组织面临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展望组织可能取得的成果。 (2)确定目标

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在机会分析的基础上为组织及其所属的下级单位确定计划工作的目标,即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效果。恰当地确定哪些成果应首先取得,即哪些是优先目标,这是目标选择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3)编制计划的前提 计划工作的前提就是计划实施时的预期环境,即组织将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执行计划。确定前提条件,就是要对组织未来的内外部环境和所具备的条件进行分析和预测,弄清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4)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评价各种方案 在评价时要从各个方面的客观性、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来衡量。 (6)选择方案 选择方案是计划工作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抉择的实质性阶段。在选择最佳方案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应选出可行性、满意性和可能带来的结果三者结合最好的方案;二是方案的投入产出比率,应选出投入产出比率尽可能大的方案。 (7)编制派生计划 派生计划就是总计划下的分计划。在完成方案的选择之后,计划工作并没有结束,还必须帮助涉及计划内容的各个下属部门制订支持总计划的派生计划。 (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预算实质上是资源的分配计划,即根据选择的方案,对组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分配,涉及到计划需要那些资源,各需要多少,何时投入以及投入多少等问题。 3.简述计划编制常用的方法。

德鲁克:优秀公司的五大标准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德鲁克提出了五个优秀公司的标准: 1、有效产出是衡量一家公司的最基本的底线标准。如果一家公司聚焦于为客户创造价值,那么,这家公司的人际关系就会建立在客户价值的基础上,也就会出现对事不对人的文化。反过来当经营公司不是为了创造客户价值,而是为了既得利益者的权力,地位与声望,那么,一家公司无论多大,无论多优秀,平庸的基因就已经种下。 2、管理者的时间在哪里,公司的战略就在那里。管理者的时间安排,反映了管理者在行为、人际关系和工作重心上的习惯。从时间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家公司是平庸还是优秀,德鲁克强调说,优秀公司的时间主要花在外部,为客户创造价值上,而平庸的公司的时间,都花在内部你搞我,我搞你的人际关系与组织内耗上。 3、不要把人当成本,要当成投资。所有的有效产出,都是由员工的优点创造的,这就意味着,发现每个人优点,就等于发现了公司创造优秀绩效的机会,所以,优秀的公司用人所长,而平庸的公司用人所短,用人所长的是投资,用人所短自然就成了成本。在每一家平庸的公司,你都会看到领导者把时间花到如何克服每个人的缺点,而在每一家优秀的公司,你看到的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聚焦专注,把重要的事情先做,一次只做一件事。优秀的公司懂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缺点也是难以克服的,所以,优秀公司一般都是专业化的公司,优秀公司的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选择,而是学会放弃,一段时间专注做好一件事。反过来,平庸公司对什么业务都想做,平庸公司的领导者什么都想管,结果什么都做不好。 5、优秀的公司很少决策,只做重大决策,而平庸的公司天天都在决策。为什么优秀的公司决策少,这是因为优秀的公司会先把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找出来,设计一套规则与政策(rule and Policy)来解决反复发生的问题,有了规则与政策,未来就靠这些规则与政策来解决大多数问题。反过来说,如果一家公司需要天天做决策,时时做决策,那恰恰说明这家公司一定是能人管理,公司的管理者天天都在“救火”。 我在想,中国的企业家们对照这五个标准,能够给自己的企业打几分?德鲁克说,以前我不知道一家好公司的标准是什么,但后来我发现,一个平静无波的公司,必是管理上了轨道。如果一个公司常是高潮迭现,大家忙得不可开交,就必是管理不善。优秀的公司,总是简单单调,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事件,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都早已预见,并已通过解决方案变成了例行工作了。 我们中国大多数优秀的公司,是不是都在追求高潮迭起,有几家公司是平静无波的? 摘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作者:德鲁克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体悟德鲁克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体悟德鲁克 提到“目标管理”,难免令人不联想到“控制”这个词。 在有些老板,有些管理者眼里,所谓“目标管理”不过是他们实施“统治”的工具。 “员工嘛,工作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赚钱?他们帮我做事,我负责发钱。”老板心里是这么想。对于有些老板来说,他们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手下的员工(当然包括管理者),老板们平日里客客气气那都是装装样子,为了蒙蔽“敌人”,因为他们还要靠着这些人出活呢。 人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很难显出个人品格。 只有在利益面前,尤其是不小的利益面前,才能彰显一个人品格的高下,以及他的胸怀。对于部分老板或管理者来说,“目标管理”是胡萝卜加大棒。 “干好了我给你加钱,干的不好我就扣你的钱。” 以前常见一些因为某事气恼不已的管理者,大声对着下属叫嚣,“你小心我扣你这个月的奖金!” 对于基层员工来说,扣奖金那可是大事,所以管理者的话他们还是勉强听得进去几分的。可是,如今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早就out了,管理者们发现光靠嚷嚷,叫嚣扣钱、发奖金已很难“管理”员工。 在我们的组织里,“目标管理”非常重要,原因再简单不过了。 团队里这么多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每个部门有每个部门的立场,如果不实行目标管理,那很有可能大家都在忙,不过是瞎忙。 所以,仅为了让大家劲往一处使,避免组织里出现重复又低效的劳动,都必须实行目标管理。 好了,“目标管理”的意义无庸置疑。 那实行“目标管理”难道就是说,每一层级定出自己的目标,特别是业绩目标,或者对达成业绩有实质作用的工作目标,而且这些目标一定要量化,然后他们的上级再藉由这些目标来“考核”下一级的工作,干得好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是这样吗? 简单点说,即实行“目标管理”,是为了令更高一级的管理者及时监督和控制下一级人员的工作,并基于此给予奖励或惩罚,是这样吗? 关于这个话题,德鲁克谈道, “我很少讲到控制,而是在讲衡量。 我是有意这样做的,这是因为:…控制?是一个意义模糊的字眼。它意味着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的能力,但也可以意味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进行统治。

MTP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理论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率先提出来的。德鲁克认为,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与目标管理紧密相关的是绩效考核,在某种程度上,绩效考核完全可以视为目标管理的一部分。如果光有目标而没有每阶段的绩效考核,那么这个目标可能永远不会有实现的一天。要真正实施目标管理,就必须以绩效考核为后盾。 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首先,他们必须一起确定企业的航标,即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使目标流程分明。其次,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各级职能部门制定自己的目标。再次,为了实现各层目标必须权力下放,培养一线职员主人翁的意识,唤起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除此之外,绝对的自由必须有一个绳索——强调成果第一,否则总目标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企业的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有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励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他还主张:在目标实施阶段,应充分信任下级人员,实行权力下放和民主协商,使下级人员进行自我控制,独立自主地完成各自的任务。成果评价和奖励也必须严格按照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际成果大小来进行,以激励其工作热情,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目标管理提出以后,便在美国迅速流传。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由恢复转向迅速发展的时期,企业急需采用新的方法调动员工积极性以提高竞争能力,目标管理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遂被广泛应用,并很快为日本、西欧国家的企业所仿效,在世界管理界大行其道。 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其基本内容是一样的。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德鲁克的个人简介 彼得德鲁克是当代西方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被人尊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奠定了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他还首次提出了“组织”的概念和目标管理,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阐释。 二、目标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一)理论发展 目标管理指导思想上是以丫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具体方法上是泰勒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二)实践研究 由于日益复杂的管理实践也向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 目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决策确定的目标,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上下结合 反复协商,确定一定时期各个部门或组织成员的分目标,并为各分目标的实施而进行的组织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计划制定与实施方法。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管理,也是一种授权管理。 (二)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得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共同的目标、成果、责任、衡量各自的贡献。 (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成员的分目标是企业总目标对其的要求,也是其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 (4)组织成员是通过目标进行管理的,以目标为控制依据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5)考核和奖惩的依据是分目标。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 (1)制定目标:包括组织的总体目标、各部门的分目标以及目标对应的职责。(2)明确组织的作用:每个目标和子目标都有责任人

(3)执行目标:根据目标利用一定的资源开展恰当的活动。 (4)评价成果:是实行奖惩的依据、沟通的机会、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手段,包括上下级和同级间的相互评价。 (5)实施奖惩:奖惩是目标管理的内容之一,是一种激励手段,是更好地实施新目标的前提。 (6)制定新目标:又一段时间循环的开始 四、目标管理的特点 (一)员工参与管理 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由上下级共同商定,依次确定各种目标。(二)重视成果的管理 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 (三)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为中心。目标的实施有目标责任者自我进行,通过自身监督与衡量,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的实现。 (四)强调自我评价 目标管理强调自我对工作中的成绩、不足、错误进行对照总结,经常自检自查,不断提高效益。 五、对目标管理的评价 (一)目标管理理论的优点 (1)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的工作,由于责任、任务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技术不可分的团队工作则难以实施目标管理。 (2)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力图划归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3)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 (4)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从德鲁克的角度看企业的社会责任_杜绍基

从德鲁克的角度看企业的社会责任 古罗马有条法律叫“野兽原理”(Doctrine of the Wild Animal),即主人必须为狮子逃出兽笼负责,无论兽笼的门打开是因为疏忽,或是由于地震等原因,都不构成理由,狮子的凶猛本性才是主人必须负责的原因。联想到之前国内外发生的像地沟油、毒奶粉、假烟假酒、高价卖药坑害病人、紫金企业环境污染、日本福岛严重核泄漏隐瞒事件等,事发后企业方无不百般推诿、寻找借口、淡化责任。这些事件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也没有任何可以开脱责任的理由。管理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底线,就是两千五百年前由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所订立的誓言——“明知有害而不为”。管理者被赋予权责,能独立自主地工作,领导团队,就必须承担起专业人员伦理的责任。理论上这是任何一个管理者都应该有能力做到的,但令人痛心的是许多管理者在这方面却失去了原则,明知故犯,以一己私欲为先。德鲁克在《管理新现实:政府与政治、经济与实业、社会与世界观》一书中提醒每一个企业都要对它造成的影响负责,无论它是明知故犯或是粗心大意。 自英国学者奥利弗?谢尔顿(Oliver Sheldon)于1923年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后,人们开始关注企业内外责任的关联性,以及其中的道德因素。然而九十多年过去了,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对此仍然缺乏清楚的认识,对它们来说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慈善,如捐钱抗洪救灾,资助贫困儿童,救助孤寡老人或参与志愿工作等。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英文简称CSR)是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组织型的社会里,数以千万计的企业对社会大众的生活影响日益深远,企业与政府在整个社会中共同扮演着重要又不一样的角色。因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企业有更高的期望和诉求,这让存在于社会并依赖其生存的企业不得不重视它们的社会责任。 1954年德鲁克先生在他的管理学奠基之作《管理的实践》中率先提出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管理层的工作。他指出,这份责任是基于一个事实:“企业是社会的器官,企业的行动对于社会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当管理者由于他所具备的特殊能力而拥有了职权时,就应该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由于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因此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生态系统,让企业能健康地运作,尽力完成其特定的使命,一个功能运转正常的社会便有可能实现。但是他也指出“在一个多元社会中,为共同利益而承担责任是一个从来没有得到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大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大量涌现还不足二十年。上世纪 90 年代很多制造企业在国内成立,一方面它们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另一方面它们对工人的压榨,对工人权利的剥夺,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却深为海外合作伙伴所诟病。许多海外企业在国内审定合作厂家时,国内企业都是“急就章”,强迫员工背诵不真实的“台词”,甚或以金钱贿赂验厂员,企图蒙混过关。这些企业都是为了自己早期的生存和发展,而忽视了在社会中该承担的责任,让人无奈和惋惜。 在踏入21世纪后,这种混乱的情况有所改观,许多企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履行着社会责任,政府及各行业协会也出台了指导和规范原则,如国资委发布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

第5章第3节: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考研笔记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二、目标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组织中目标的性质 1、战略目标:由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来制定,涉及的是对组织成功具有关键意义的问题 2、策略目标:分为高、中、低级策略目标,分别有高层、中层、基层管理人员制定 3、方案和任务:一般职工制定 (二)、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 1、高层管理的积极参与; 2、下级人员的参与 3、充分的情报资料 4、对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控制权 5、对为实现目标而勇于承担风险的组织成员予以激励和保护; 6、想想广大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和创造性,用Y理论的观点来看待组织成员 (三)、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 1、制定目标阶段:(1)准备 (2)、制定战略目标 (3)、制定试探性的策略目标 (4)、讨论并修改目标 2、实现目标阶段: (5)、对各项目标和评价标准达成协议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并将此报送上一级(6)、在一般监督下为实现目标而进行过程管理,主要是一般成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上级稍加指示和鼓励。 3、检查和评价阶段: (7)、把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想比较,对成就分别奖励;总结经验和教训 (8)、将经验应用于心的目标管理周期 (四)目标管理的特点 1、以目标为中心 2、重视成果的管理(克服花架子、大锅饭) 3、重视人的管理 三、目标管理理论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公共服务机构管理理论 (一)、目标管理:是一种要求管理者在事先确立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层层分解展开目标,并经过分权是下层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以创造性的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它立足于部下的自我控制,以达到目标的效果作为考核标准。 (二)政府实现公共服务的步骤 1、认真考虑和回答自己本身的任务、目标和使命;

目标管理的14个基本原则

目标管理的14个基本原则 评论(0) | 阅读(0) 转载于:五和居士 2011-05-05 23:17:23分类:默认分类 有效管理的第一个任务是制定目标。目标的制定要遵守14个原则。 不管个人的目标是怎样确定的,我建议遵守如下特定原则。 少数几个目标,而不是很多目标 我们做的事情总是太多太杂,而制定目标则是聚焦原则最重要的应用场合。 目标(特别是个人年度目标)是随着任务完成的。它是让组织中的人们(首先是我们自己)集中力量、专注于某些事情的最重要方式。简而言之,它是管理人员的最重要方式。 要想追求有效性,要想在年终开导成果,那么在制定目标这一环节,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与绝大多数管理者现在做的恰恰相反。不要用一个又一个目标把员工压得不堪重负,相反,应该确保他们只有少数几个目标。要不断问:“这是真正重要的目标吗?如果我们不做这件事,又将如何呢?” 我想在这里谈一下优先次序。与我们常常听说的相反,设置优先次序并不难,除非你毫无经验。不管是谁,只要熟悉这个组织,并且拥有一定实践经验,通常就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另一方面,真正困难而且常被忽略的却是,如何防止次要事项——可称之为“假重点”或“非重点”——来影响我们的工作。“假重点”是指那些仅仅在表面上很重要,但占用我们很多精力和时间的事情。我们必须控制这些事,并且一直让它们处于受控状态。 在这儿回顾一下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话是很合适的。他说:“有效的管理者是重要的事情先做,那么后做的是什么?”——次要的事情。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回答,这个测试我已经做过很多次了。错了!不是“次要的事情”,而是“根本不做”! 我当过管理者,也举办过这一主题的研讨班,反复地讨论这个问题。相关经验过速我,这可能就是“(管理)智慧”中最难“消化”的一点。管理者们觉得它很难接受,我自己也不得不“咀嚼”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这很重要。 我们必须毫无保留地接受它,以一种“天真的信仰”来接受它,不然的话,在追求管理有效性的过程中,我们将会不断地遇到困难。目标太多,性质迥异,一切则浅尝辄止。任何事情都是浅尝辄止,没能真正完成一件事,最后都是无奈地妥协和半途而废——这就是我们在年终将会面临的形势。为什么实践这条原则就这么难呢?可能是因为它与一些国家盛行的道德准则相违背。人们依然相信,多就是好。可是这是错的,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才是最好的,这应该成为座

德鲁克的企业目的观-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更高境界

德鲁克的企业目的观: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更高境界 一、德鲁克的企业目的观 1.德鲁克的企业目的观:创造顾客 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基础假设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每一家企业的基本目标,同时以利润来解释企业家和企业行为的根本缘由,即所谓的利润动机,并延伸为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存在的终极目的。因而多数人(包括相当数量的经济学家)将企业理解为“一个创造利润的组织”或“一种谋利的组织”,并认为利润之于企业有其独特的职能:(1)利润是检验企业绩效唯一可靠的标准。(2)利润是企业不确定风险的报酬。(3)利润为未来的工作贡献资本。(4)利润可以支付社会服务与提供经济满足。但德鲁克认为,对于任何一家工商企业而言,利润虽然必要,但并非企业存在的目的。 德鲁克对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说法进行了批判,认为人们不能用利润来说明或界定企业。哈佛商学院教授西奥多·列维特(THeodore Levitt)也非常赞同德鲁克的观点:“许多公司简单地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但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毫无实质性的意义,就像说生活的目的就是吃饭一样”,并将只知生产以创造利润的企业弊病称为“营销近视症”。德鲁克强调,将企业目的误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观点源自一种错误的观念:将工商界人士的利润动机等同于其理性行为与正确行动的指引。德鲁克还对利润动机的存在性产生了质疑,认为利润动机只是经济学家为解释超出静态均衡理论范畴的经济现实而发明的一种概念,其概念本身毫无意义。并认为无任何研究证据表明,利润动机及由此衍生的利润最大化与理解企业行为、宗旨、职能以及如何对企业进行管理存在任何的关联。利润对于企业而言,只是一种绩效结果,而不是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一种限制因素,而不是企业活动的最终目的。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利润只是第一项考验,是企业执行各种经济与社会职能的一种保证。德鲁克认为:“有关工商企业及其行为的主导理论,即利润最大化并不能说明应该如何经营一家企业,其概念本身也是毫无意义的利润并不是企业行为和企业决策的解释、原因或其合理性的依据,而是对其有效性的一种考验”。 通过对西尔斯公司(sears)的案例分析,德鲁克得出结论:“工商企业是由人,而不是各种力量创建和管理的”。德鲁克从人本主义哲学观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应该从人的角度来认识企业,人的因素应重于利润的因素。同时,德鲁克坚持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因此企业的目的(或宗旨)必然将源自企业之外,即存在于社会之中。因此,德鲁克的企业目

德鲁克企业管理的八个目标

德鲁克企业管理的八个目标 2013-03-02 谈到目标,企业不能仅有一个目标,若想经营一家企业,必须得在许多需求与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为此,企业必须设定多个目标。我们必须把目标转化成工作,而且工作一定要明确、清晰,并且可以评量成果,还要设定工作的完成期限及特定任务的责任归属,因为目标永远都是以期望为基础的,而期望充其量不过是根据信息的猜测而已。目标代表着企业对一些因素的评估,但是这些因素大多是企业的外界因素,不是企业所能掌控的。 为此,德鲁克提出了精辟而独特的见解,从八个不同的领域来寻找并制定目标,以达到目标之间短期与长期的平衡、外界与内在的平衡、个人绩效表现与团体目标的平衡。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永续经营。德鲁克所说的八个目标是什么?我在《管理未来:卓有成效的德鲁克》这本书里有较多的叙述。我在为企业CEO做咨询的过程中,

得出了一个结论:企业会越来越好,但企业规模不一定越来越大,只要能较好落实八个关键领域的目标,其成效也是十分惊人的。 在经理人的五大工作中,目标设定为首,但是,设定目标的关键在于两个领域:一个是营销,一个是创新。企业经营的基础领域就是依靠营销和创新。 1.营销目标 在设定营销目标之前必须先做出两项重大的决策,否则,将无法着手设定营销目标,这两项决策是专注决策与市场地位决策。首先,专注决策是指企业决定要在哪一个市场区域内竞争,企业必须先做出专注决策,才有利于取得最大的绩效,因此,专注决策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对个人来说,一辈子若能专注于一件事,必能有一番作为和成就。例如,我几乎大半辈子专注于德鲁克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提炼、验证、施行、写作、咨询与传播,我专注于这一件事情上,并且乐此不疲。又如,德鲁克本人则以“关怀人类,奉献一生,从未间断”为准则,这足以证明“专注决策”的重要性。对个人来说,“专注决策”如此重要,更何况对企业和各类组织而言呢?有人认为,小公司根本无需专注,其实是大错特错,小公司要比大型企业更需要专注决策,因为它们的资源更稀少,竞争力更弱,如果不集中利用资源,将无法产生效益。

SMART目标管理原则

SMART原则 目录 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 SMART原则一S(Specific)——明确性 SMART原则二M(Measurable)——衡量性 SMART原则三A(Attainable)——可接受性 SMART原则四R(Relevant)——实际性 SMART原则五T(Time-based)——时限性 举例说明 总结 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 目标管理是使经理的工作变被动为主动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实施目标管理不但是有利于员工更加明确高效地工作,更是为未来的绩效考核制定了目标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能保证考核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毕竟,没有目标你是无法考核员工的。 制定目标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过制定目标的经历,但是如果上升到技术的层面,经理必须学习并掌握SMART原则。 所谓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 S 就是specific :意思是设定绩效考核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具体——也就是目标的法则。 M 就是measurable :就是目标要可衡量,要量化。 A 就是attainable :即设定的目标要高,有挑战性,但是一定要是可达成的。 R 就是relevant :设定的目标要和该岗位的工作职责相关联。 T 就是time-based :对设定的目标,要规定什么时间内达成。 特别注明:有的又如此解释此原则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SMART原则一S(Specific)——明确性 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明确的目标几乎是所有成功团队的一致特点。很多团队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目标定的模棱两可,或没有将目标有效的传达给相关成员。

浅谈目标管理SMART原则在当下工作中的运用

浅谈目标管理SMART原则在当下工作中的运用一、什么是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 (一)SMART原则 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他的著作《管理的实践》中首次提出SMART原则,其中“SMART"是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分别是: S-Specific,目标是具体的、明确的(具体); M-Measurable,目标是可以衡量的(可量化); A-Achieveable,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可实现); R-Relevant,目标与必须与个人或组织的工作内容职责相关(相关性); T-Time-based,目标具有明确的截至期限(时限性) (二)目标管理的SMART的影响 目标管理最初是针对企业管理的绩效管理提出的,该原理为了利于员工更加明确高效地工作,更是为了管理者将来对员工实施绩效考核提供了考核目标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科学化、抓范化、更能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开与公平。 当下目标管理的SMART的原则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的管理中,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此处不在展开阐述,相关”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的书籍市场上很多,可自行了解学习。 二、目标管理的SMART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基于上述目标管理的SMART的原则,我们对目标会有一

个比较清醒的认知,即是管理实践中的目标必须要具有上述五维度的特性,只有目标真正秉持具体、可量化、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目标!才能更好的给管理提供考核标准,也会催使目标更加清晰、明确。 同理,一个不具有上述五维度的目标是模糊的,甚至是未进行深入思考的,也是一个管理者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尤其在销售管理中,我们目标设定和管理可以说随处可见。一个缺乏目标管理的领导者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会使团队在面对任务和考核时,很难清晰的认识到实现路径。更不要说团队的过程管理了,没有量化,何来精细化的管理?! 三、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对于我们有什么实际意义? 我在多个场合谈过数据化管理、精细化管理运营,其中很多都体现、运用了SMART的原则。 我们在市场月度工作部署中,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安排张三主管本月将A店单店产值从2.0万提升上去到2.3万。那么设置的时候根据目标管理的SMART的原则,如下:(1)该目标很具体,就是A店的单产这个事情(具体); (2)该目标可以量化,就是A店单产(单产可以量化); (3)该目标可以实现,目标设置经过考量(可实现); (4)该门店是张三的门店,工作符合其职责(相关性); (5)该目标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一个月时间(时限性)这样看,这个目标就比较清晰了,当然目标不能取代途

德鲁克: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绩效精神的第一要求便是高绩效标准,对整个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如此,组织必须养成争取出色成绩的习惯。同时,根据知识工作者的特点,企业必须将高绩效与知识员工的意愿相结,这就是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初衷。自我控制需的不仅是“自上而下”的目标确认,还有“自下而上”的自我管理与自我实现。 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在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个因素分别是:个体成长(约占34%)、工作自主(约占31%)、业务成就(约占8%)和金钱财富(约占7%)。这说明,对知识型员工来说,个人成长空间和工作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在理论基础上印证了“目标管理”对知识工作者的意义。 在人们印象里,谷歌是一家富于创新、气氛自由、甚至有些“散漫”的互联网公司。但事实上,谷歌有着十分精密严谨、完全数值化、令人“压力山大”的内部考核制度——OKR ,即目标和关键成果。 OKR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率地完成目标任务,并且依据项目进展来考核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流程是一个循环。 首先,明确项目目标。其次,对关键性结果进行可量化的定义,并且明确达成目标的或者未完成目标的措施。再次,共同努力达成目标。最后,根据项目进展进行评估。 在实际操作中,谷歌的目标考核按照季度和年度进行,首先在每一个OKR中,所有员工必须设立目标,这个目标,由几个重要的、可测量的指标体现,不能是空洞目标。比如在网站建设上,不能说“计划让网站更漂亮”,必须说让网站的“速度提高30%”,或是“用户交互程度提升15%”。 另外,谷歌在公司层面设立了OKR目标,在团队、管理人、普通员工层面均设立目标,这一目标系统,使得公司在正轨上运行。在每个季度,每个员工一般接受4到6个OKR考核,如果考核数量太多,则表明被解雇的可能性加大。 在每个季度末期,谷歌将会对OKR考核实施打分,分值从0到1.0。一般的分值为0.6、0.7,如果获得一分,则表明目标太简单,如果分值低于0.4,则员工需要反省哪里做错了。季度OKR 评分只需要几分钟,因此员工不需要在这方面花费很多时间,可以把时间投入在完成项目目标上。 在谷歌,包括CEO佩奇在内,所有人的OKR评分全部公开。在员工资料库中,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同事的打分,每个季度的OKR目标,分值都可以一览无余。这种考核评分公开,会给一些员工带来很大压力,但是这种信息公开,可以帮助各部门进行工作协作。 必须要说明的是,在谷歌OKR评分并不是进行职务晋升的依据,但通过评分,每个员工都可以了解自己过去所完成的工作和项目。如果某位员工可能获提拔,人事部门可以很快捷地看到此人过去的成绩。 随机读管理故事:《子贱放权》 孔子的学生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当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好。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子贱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现代企业中的领导人,喜欢把一切事揽在身上,事必躬亲,管这管那,从来不放心把一件事交给手下人去做,这样,使得他整天忙忙碌碌不说,还会被公司的大小事务搞得焦头烂额。其实,一个聪明的领导人,应该是子贱二世,正确地利用部属的力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能使团队很快成熟起来,同时,也能减轻管理者的负担。在公司的管理方面,要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你抓得少些,反而收获就多了。管理者,要管头管脚(指人和资源),但不能从头管到脚。

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读后感

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读 后感

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读后感 一、目标管理理论基本内容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 目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决策确定的目标,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上下结合反复协商,确定一定时期各个部门或组织成员的分目标,并为各分目标的实施而进行的组织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计划制定与实施方法。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管理,也是一种授权管理。 (二)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得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共同的目标、成果、责任、衡量各自的贡献。(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成员的分目标是企业总目标对其的要求,也是其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4)组织成员是通过目标进行管理的,以目标为控制依据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5)考核和奖惩的依据是分目标。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 (1)制定目标:包括组织的总体目标、各部门的分目标以及目标对应的职责。(2)明确组织的作用:每个目标和子目标都有责任人。(3)执行目标:根据目标利用一定的资源开展恰当的活动。(4)评价成果:是实行奖惩的依据、沟通的机会、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手段,包括上下级和同级间的相互评价。(5)实施奖惩:奖惩是目标管理的内容之一,是一种激励手段,是更好地实施新目标的前提。(6)制定新目标:又一段时间循环的开始。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

(一)员工参与管理 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由上下级共同商定,依次确定各种目标。 (二)重视成果的管理 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 (三)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为中心。目标的实施有目标责任者自我进行,通过自身监督与衡量,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的实现。 (四)强调自我评价 目标管理强调自我对工作中的成绩、不足、错误进行对照总结,经常自检自查,不断提高效益。 三、对目标管理的评价 (一)目标管理理论的优点 (1)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的工作,由于责任、任务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技术不可分的团队工作则难以实施目标管理。(2)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力图划归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3)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彼得-德鲁克具有代表意义作品详解

彼得-德鲁克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详解 彼得-德鲁克先生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等几十部著作,本文选择其中最为经典的十部著作,向朋友们介绍其主要内容,期望给朋友们的选读提供些许帮助。 一、《管理的实践》 《管理的实践》一书奠定了德鲁克先生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 本书围绕经营绩效、服务机构的绩效、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所成就的员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技能与组织管理、高层管理者的任务与组织、战略与结构等,系统探讨和揭示了企业使命、企业责任、员工责任、员工资产、知识工作者、目标管理、管理分权、组织设计、规模、多国公司、成长和创新新型组织等方面的问题。 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 本书中,德鲁克集中论述了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这本书是德鲁克最著名的管理学著作之一,倾注了德鲁克极大的心血。 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6个特征: (1)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2)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3)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 (4)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 (5)他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 (6)他只做有效的决策。 三、《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所论述的重点是如何进行创新。 本书是有关创新理论和实践的经典之作,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和解析,探讨了有关创新的观点、行动、规则和警示,首次将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所有企业和机构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工作。首先通过有关创新实践的讨论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寻找创新机遇。探讨了将创意发展为可行的事业需注意的原则和禁忌。之后把机构创新的载体作为重点,从现存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新企业三个方向来讨论企业家管理。 四、《旁观者》 《旁观者》一书中所体现的是护卫人类社会的价值,并培养领导力和公民精神。 德鲁克自称,从写第一本书开始,他“所写的一切无不强调人的多变、多元,以及独特之处”,他要对抗的,是一个集权当道、讲求统一与一致的时代。他笃信只有独立和多元的特质,才能护卫人类社会的价值,并培养领导力和公民精神。正是基于此意义,应该让更多的中国人读到本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