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解析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解析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解析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解析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第二章影视画面造型语言

1、影像结构的基本单位

答:镜头。影像是通过一系列镜头展现的。一部故事片一般由400—800个镜头组成。

2、如何划分一个镜头

答:1、(从拍摄角度讲):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停止这段时间内被感光的胶片;

2、(从剪辑角度讲):镜头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胶片;

3、(从观众角度讲):镜头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胶片。{马尔丹的定义}

3、影像构成的元素主要有哪些

答:1.构图2.景别3.角度4.运动5.照明6.色彩

第二节景别

1、如何划分景别

答:1.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应该是被摄主体;

2.通常的作法是以画格中截取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划分的标准。

?远景:广阔的场面,画面中如果有人,那么,每个人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全景:成年人的全身。

?中景:成年人膝盖以上。

?近景:成年人胸部以上。

?特写:成年人肩以上的头,或被摄主体的细部。

2、举例说明不同的景别在影片中各有什么作用

一、远景作用:1.介绍环境。

2.抒情。主要是空镜头:蓝天、白云、鹰击长空、大雁南归……

3、故事的境界与升华,一般用于故事的结尾

其它略,见书p13到p15

3、特写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

?1.特写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主要标志。

?2.特写能够有力地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和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是电影通过细节刻

划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3.特写能够帮助观众更直接、更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观众对事物和对生活

的认识。

4、举三个好的和三个不好的“特写”的例子,谈如何用好“特写”镜头【略】

5、如何认识和评价景别元素

答:一、特写其实是把一些平时我们肉眼不易察觉的东西,放大、夸张给我们看。放大和夸张固然是好,但是,如果都是放大和夸张其实也就没有放大和夸张了。特写如同音乐中的高音,音乐中不可能都是高音。

二、国产电影中特写镜头过多,其弊病是:

1.由于都是“突出”,结果到了真正应该突出的地方也不能“突出”了。

2.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不重要的人物和细节上去,干扰了影片的叙事和主题。

所以,特写镜头不能滥用。

第三节角度与观点

1、电影镜头的角度主要有哪些变化

答:两大类: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

?1.垂直变化:平角、仰角、俯角

?平角:

?电影中绝大部分镜头的角度是平角。

?注意:电影中的平角是指成年人视力水平线的平角。有些影片为了达到特殊的艺术

效果,便采取压低平角,即变成儿童的视力水平线的平角,甚至是动物的视力水平线的平角:

?仰角、俯角:

?仰角、俯角是电影镜头的特殊角度。

?2.水平变化:正面(0度)、侧面(90度)、背面(180度)

?正面角度:显得庄重、正规,如拍领袖作报告。另外,正面角度易于较准确、较客

观、较全面地表现人或物的本来面貌。

?侧面角度:显得活泼、自然。它是一部影片中用得最多的角度。

?背面角度:显得含蓄、丰富。

2、举例说明,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什么不同的艺术效果

?1.表现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表现剧中人物的心理感受。主观镜头。(“单视线”:

剧中人),如《后窗》(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954)。

?2.表现制作者的视线,表达制作者的主观评价。(“单视线”:制作者),如《鸟人》:

“鸟人出场”。

?3.剧中人物视线与观众的视点合一。取得观众的心理认同。(“双视线”:剧中人、

观众。其实也是“三视线”包括制作者)。

?4.刻划人物。《黄土地》拍翠巧几次挑水,开始是俯角,后来是仰角。

?5.剧作作用。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心在手上”;《法国中尉的女人》“海

边相遇”;《一个和八个》(张军钊·1983)瘦烟鬼。

?6.表现独到的生命体验。如侯孝贤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扔书包”;《阳

光灿烂的日子》:“遭遇画中人”。

3、景深与角度

?首先,景深镜头是指一个镜头中的众多被摄物之间的关系。

?其次,景深镜头是电影镜头中的、包含制作者特殊想法的、制作者精心安排的特殊

镜头。

?最后,景深往往与双表演区、多表演区相关。

第三章镜头的运动

1.电影影像中的运动主要由哪些方面的内容构成?

一、电影的运动主要由两方面组成:

?被摄对象运动;

?摄影机运动。

二、电影的运动又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1.被摄对象运动:

?2.摄影机运动:

?3.综合运动:

2.摄影机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一、推镜头(推):

?两种情况:

?1.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

?2.采取变焦距镜头,从短焦距调至长焦距。

?两种方法的区别:

?1.变焦距镜头往往带有强调的成分。

?2.变焦距镜头的主要特征是主观性,摄影机前行的主要特征则是客观性。

?推镜头的作用主要如下:

?1.把观众带入故事环境;(摄影机前行)

?2.把被摄主体(人或者物)从众多的被摄对象中突出出来;

?3.突出人物身体某一部分的表演的表现力,如脸、手、眼睛等。

?4.强调、夸张某一被摄物体的局部。(变焦距镜头)

?5.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变焦距镜头)

?6.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变焦距镜头)《法国中尉的女人》海边相遇。

二、拉镜头(拉):

?两种情况:

?1.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

?2.采取变焦距镜头,从长焦距调至短焦距。

?两种方法的区别:

?1.变焦距镜头往往带有强调的成分。

?2.变焦距镜头的主要特征是主观性,摄影机后退的主要特征则是客观性。

?拉镜头的作用主要如下:

?1.表现被摄主体与它所处环境的关系;

?2.结束一个段落或者为全片结尾。

三、摇镜头(摇):

?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转等运动。

?马尔丹把“摇镜头”分为三类:

?1.纯描述性摇镜头;

?2.表现性摇镜头:以某种技巧摄影为基础,表现一种人的印象或思想,如《雁南飞》

中树的摇镜头。

?3.戏剧性摇镜头。

?摇镜头的作用主要是:

?1.介绍环境。

?2.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

?3.表现人物的运动。

?4.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5.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四、移动镜头(移):

?摄影机沿水平方向作各方面的移动。(“升”、“降”是垂直方向)。

?两种情况:

?1.人不动,摄影机动;

?2.人和摄影机都动。(接近“跟”,但是,速度不一样)。

?移动镜头的特点和作用

? 1.移动镜头使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开拓画面造型空间,创造独特视觉艺术

效果

? 2.它可在一个镜头中构成一种多构图的造型效果。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

多层次等复杂场景方面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

? 3.摄像机运动唤起了人们行走时的视觉体验,可以表现某种主观倾向,创造出强烈

主观色彩的镜头,使画面更生动,真是敢和现场感强

?4、前、后、横和曲线移四种移动镜头,拜托了定点摄影的束缚,表现出各种运动条

件下的视觉效果

五、跟镜头(跟):

?跟”与“移”的区别:

?1.摄影机的运动速度与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一致;

?2.被摄主体在画面构图中的位置基本不变;

?3.画面构图的景别不变。

?跟镜头的特点和作用

? 1.被摄主体在画框中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上,而背景、环境则始终处于变化中,

它能够连续详尽地表现运动主体

? 2.画面跟随一个运动主体一起运动,形成一种运动主体不变,背景变化的造型效果

? 3.跟镜头景别相对稳定。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合一,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

? 4.跟镜头与推镜头、移镜头的画面造型有差异

3.举例说明推、拉、摇、移、跟在电影中的作用?【见上面第二题】

4.运动在电影中有何作用?【不详】

5.谈谈你理解的长镜头创作方法和蒙太奇创作方法。

?“长镜头创作方法”与“蒙太奇创作方法”是世界电影创作中的两大潮流,或者说

两大分支。它们领导着、主宰着世界电影的全部创作。当然,世界电影史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电影流派和分支。但是,不管制作者承认与否,不管制作者自己如何标榜,我们几乎能够从世界任何一部影片中,找到“长镜头创作方法”与“蒙太奇创作方法”的影子。

?“长镜头的创作方法”:

?1.“长镜头的创作方法”能够增加影片的真实感,使影片更加接近生活,使影片充

满生活的魅力。

?2.“长镜头的创作方法”使电影的影像减少了剪辑所造成的人为的痕迹,使影片更

加自然,更加贴近观众。

?3.“长镜头的创作方法”能够增加观众的参与意识。电影中的“长镜头的创作方

法”与现代文学的“读”是一致的。

?4.“长镜头的创作方法”是“不露技巧的技巧”。我们不能认为在一部影片中,它

的长镜头多,它的镜头的组接少,那么它的电影技巧的处理也就相对地减少了。其实,“长镜头的创作方法”虽然它是减少了镜头组接的工作,但是,它却得把更多的工作放到镜头拍摄时的场面调度中去。其实也就是把组接溶入到了场面调度之中,或者说是把技巧溶入到了生活和自然之中。因此说,“长镜头的创作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露技巧的技巧”。

?“蒙太奇的创作方法”:

?1.“蒙太奇的创作方法”形成的镜头组接关系,能够鲜明、有力地表现戏剧性,制

造冲突,表现故事、人物和思想。

?2.“蒙太奇的创作方法”形成的镜头组接关系,有利于表现特殊的电影时空关系。

?3.“蒙太奇的创作方法”能够使电影形成较快的节奏。这与今天人类生活的快节奏

一致。

6.电影创作中如何处理运动元素?

? 1.你将来的影片到底是一种什么风格,是纪实的,还是表现主义的,还是商业片?

这是一个大问题,是个路线问题,以后我们讲的每一部分如照明、色彩、音响等,都要首先考虑这个问题。那么,你的影片是一个什么风格,你就应该采用一种与它相适应的运动方式。

?(一)纪实风格的作品:

?1.多用长镜头,以减少大量镜头组接所造成的人为的痕迹。

?2.运用长镜头的时候,摄影机的运动、被摄物的运动,要努力和生活中该事物的运

动方式、运动速度、运动时间等相一致。

?3.摄影机要尽量隐藏。注意这并不是说要在画面上看不到摄影机,而是要使观众感

不到摄影机的存在。

?(二)浪漫、夸张、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

?对摄影机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可用长镜头,也可用短镜头,运动可有可无,运动的

速度可慢可快,摄影机可藏也可不藏。

?(三)商业片:(特别是动作片)

?1.镜头长、短无所谓,摄影机藏与不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是被摄物还是摄影

机一定要不停的运动,要充分地运动,要夸张地(违反生活常态)运动。总之,要通过运动,达到吸引观众、刺激观众,达到卖钱的目的。

?2.具体人物的运动处理: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要有运动方案。要根据人物的①年龄特点;②性别特点;③生

理特点、健康情况和精神状态,来制订不同的运动方案。老头、老太太,病人、失恋者、存在主义者、男大学教师,镜头要少动(《鸟人》);少男、少女、春风得意者、热恋者、浪漫主义者、女大学生摄影机的镜头要多动(《恋人曲》)。

?3.具体场景、具体段落的运动处理:

?上面的“1”是指整个影片而言。在一部影片中,一个具体的场景、一个具体的段落

也要有它具体的运动处理方案。这些具体的场景和段落在一部影片中,它们的运动风格有时候它们是一致的;但是,更多的时候它们是不完全一致的。如影片中的葬礼的段落,镜头当然应该少动,或者干脆是静止的;相反,影片中的婚礼的段落,镜头就应该多动。

?4.现场能够为运动提供的可能性与观赏性:

?可能性:在一间小屋里,就无法拍大量的追杀,应换另一个场景如废料场,或者搭

一间小屋的景,从四面墙拍小屋。

?观赏性:用飞机跟拍火车,绝对比汽车跟拍火车的效果好。在超级市场里拍追杀肯

定比在废料场或者烂菜地里拍追杀,更能刺激观众。《警察的故事》大砸彩电、冰箱。

中国人看了兴奋不已。

第五章场面调度

1.什么是场面调度

答:场面调度是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

由于电影和戏剧在艺术处理上具有某些共同性,场面调度一词也被引用到电影创作中来,意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

场面调度是电视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行动路线、位置的转换与移动的安排,通过人物的外部造型形式与景物的配置和组合,调动摄像机方位的运动,形成一幅幅角度、景别不断变化的活动画面,达到屏幕造型与艺术感染力最佳效果。

场面调度是指导演对演员的位置及行动路线、镜头手段、空间序列的设计与实施。

2.场面调度的技巧

一、演员调度

演员调度是指导演通过剧中人物的位置、运动方向以及人物之间交流时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形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其情绪变化。

1.横向调度:在摄影机前,人物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运动,变换方向和位置。

这种调度方式的特点是:用来展示空间的横向变化,观众可以浏览空间的全貌和空间的大小,展示人物在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及运动方式、运动速度与节奏。

横向调度的镜头拍摄方式常用全景俯拍、横向跟移。

2.纵向调度:在摄影机前,人物由前后,或由后向前运动,变换方向和位置。

这种调度方式的特点是:展示人物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的景别变化,从而表现出空间的纵深感。

拍摄方式常用固定拍摄。

3.斜向调度有两种形式:

(1)单向调度,即一个运动主体的斜向运动。

(2)双指向调度,即两个运动主体同时逆向斜向运动。

斜向调度:在摄影机前,

(1)一个行为主体作单向斜向运动,人物由左后向右前、由右后向左前、或由左前向右后、由右前向左后运动,变化方向和位置。

(2)两个行为主体同时逆向斜向运动,又称为对角线调度或双指向调度。

这种调度方式的特点是

(1)兼顾了横向调度和纵向调度的优势。

(2)双指向调度同时表现两个逆向运动的主体,利于展示双方对立冲突的关系。

拍摄方式常用俯拍加跟摇或仰拍加跟摇。

4.上下(高低)调度:在摄影机前,人物由高处向低处,或由低处向高处运动,变换方向和位置。

这种调度方式可以是人物作上下运动,也可以是在画面上下方同时存在着静态的人物。

这种调度方式的特点是:表现空间高度与空间的结构变化,使人物或运动主体的动作行为在此空间内富有变化性、节奏感。

上下调度及下面的三种调度方式的拍摄方式通常用综合运动拍摄或固定拍摄加运动拍摄。

5.环形调度:在摄影机前,人物作环形运动,变换方向和位置。

这种调度方式的特点是:表现空间的规模,展示人物极度的情绪,或形成象征与暗示的含义。

6.不定形(无规则)调度:在摄影机前,人物的运动呈不定形状态,方向和位置的变化亦无规则可循。

这种调度方式的特点是:人物的位置变化和运动方向无规则可循。

7.综合调度:将上述两种以上的调度方式综合于一个镜头之内的调度。

这种调度方式的特点是:综合运用以上所列举的演员调度方式,使得人物运动富有变化,或象征、暗示某种含义。

二、镜头调度

镜头调度是指导演运用不同的景别、拍摄角度和拍摄方法来展示人物的动作行为、人物之间的关系、环境气氛的变化等。

镜头调度的主要方式:

1.演员静止时的镜头调度

2.演员运动时的镜头调度

3.空镜头的镜头调度

4.运用主观镜头进行镜头调度

5.综合运用主、客观镜头进行镜头调度

第六章声音

1.电影中的语言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对白(对话):电影中人物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它是电影中使用最多,因此也

是最为重要的语言内容。

?2.独白:剧中人物在画面中对内心活动所进行的自我表述。三种情况:

?(1)以自我为交流对象的独白,即“自言自语”。

?(2)对其他剧中人物。如演讲、祈祷等。

?(3)对观众。《个人问题访问记》。

?3.旁白: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主要有两种情况:

?(1)第一人称的自述(画面中没有说话的人);

?(2)第三人称的介绍、议论、评说等。

3.电影音响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动作音响:人和动物行动所产生的声音。如人的走路声,打斗声,动物的奔跑声。

?自然音响:自然界中非人的行为动作所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鸟语虫鸣。

?背景音响:通称群众杂音。

?机械音响:因机械设备的运行所发出的声音。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声,电话声、

钟表声。

?特殊音响:经过变形处理的非自然界的音响。神话、科幻片中多用。

3、音响在电影中的作用

(1)增加银幕的真实感。

(2)喧染画面的氛围。

(3)打破画面的框子,扩展空间,增强银幕的信息量。

(4)声画组接:用音响将几个不同内容的镜头连接起来,产生一种整体感

(5)表现人物的心境

(6)塑造人物

(7)隐喻、象征,表现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

(8)作为剧作因素

4、举一部你认为音乐处理有特色的电影,谈它好在哪里?【不详】

5.如何评价音乐元素?

?音乐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声音,它必须通过演奏、演唱才能形成。电影音乐则是专门

为电影创作、编配的音乐。

?音乐出现在电影中,最早的目的是为了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银幕上去,即进入所

谓的“看电影的状态”。后来才开始用音乐去配合着表现画面上的内容。为了表现画面上的内容,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想了各种办法,使用了各种手段。

?6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对音响元素的重新认识,音乐受到了冲击。现在,在许多优

秀的电影艺术家的影片中,他们很少使用音乐,如果一定要用音乐的时候,他们也努力使音乐出现得自然。《克来默夫妇》中的音乐成了环境音响的一部分。

?当然,也有一些大师的影片,音乐在他们的影片中出现,与影像、或者说是影片所

表现的内容,距离已经相当遥远,它远远已不是在解释或者配合画面。应该这么说,他是在用音乐来表现自己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更抽象的、更模糊不清的思考。(它比“并行”更高)。《蓝色的女人》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音乐本身是一种自身独立的,并且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艺术形式。它独具魅力,

它极为感人。因此,除非象《蓝色的女人》那样的作品之外,我们不应该借助音乐的魅力,来“一美遮百丑”。电影是以“视”为主的艺术,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影像的艺术表现力。另外,电影的声音本身也极为丰富,特别是音响,充满了生活的魅力。所以我们还应大力挖掘音响的表现力。我认为,电影音乐应该在非用的时候再用,而且,用的时候,要努力使它出现的生活,自然。

6.音乐在电影中有何作用?

1.喧染画面中所呈现的环境的氛围

2.表现时代感和地方特色

3.抒发作者的感情

4.表现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

5.表现剧中人物的心境

6.刻划人物,将某个具体人物音乐化

7.为影片的风格定调

8.声画组接。用一段音乐将几个不同的镜头连接起来,形成一种整体感。

7.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1.音画同步:音乐与画面情绪一致,节奏一致,主题一致。音乐在这里是为了更好

地烘托和喧染画面的内容,它附属于画面,与画面是一种“合一”的关系。如“鬼子进村”。

?2.音画对位:音乐与画面是一种“对位”的关系。

?A.音画对立:音乐所表现的情绪、节奏、主题等与画面中的影像内容所呈现出的情

绪、节奏、主题等截然相反。优美的音乐中,法西斯在杀人。

?B.音画并行:音乐并不仅仅是具体地、简单地、机械地解释画面的内容,它与画面

不是那种“合一”的关系(当然也不是对立的关系),它与画面犹如两条平行线,与画面是一种“并行”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音乐与画面有如下特点:

?(1)音乐是比较完整的。它可能表现在一个段落中,也可能表现在整部影片中。

?(2)音乐相对影像内容来说,不是简单的附属与被附属的关系。它有时可能是比较

独立的。

?(3)音乐所体现出的意义与影片中的影像内容所体现出的意义,似乎前者更抽象、

更具象征意义;它似乎更接近作者所要表现的作品的主题,换句话说:音乐意义与影像意义在层次上来讲,前者比后者似乎具有更高的层次。

第七章影视的剪辑

1.剪辑在电影中的有利作用

1.表现一种特殊的电影的时空关系:即压缩时空和延伸时空。

2.调整影片的节奏

一部成功的影片,往往具有好的节奏。决定一部影片的节奏的因素除了演员的表演、被摄物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以及音响、音乐、人物对话等因素之外,同时它也取决于影像的剪辑。

3.蒙太奇作用

关于蒙太奇的解释很多。我同意《电影艺术词典》上的对蒙太奇的解释,即它主要有三层意思:

(1)即所谓的电影思维,蒙太奇思维。即指电影这种反映世界、表达思想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2)剪辑的总称:指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它包括分镜头,以及镜头与镜头、声音与声音、镜头与声音、场与场的安排组接的全部技巧;

(3)即所谓的“蒙太奇效果”(1+1=3)。指电影剪辑中的一种具体的艺术处理方法。它是电影剪辑中一种能够产生特殊效果的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它的作用正如爱森斯坦所讲:“(蒙太奇)不是用连接在一起的画面来叙述思想,而是要通过彼此独立的两个画面的冲突而产生思想。”

2.创作中如何处理剪辑元素?

1.整部影片的剪辑风格

根据影片的风格,确定整部影片的剪辑风格。是长镜头还是短镜头,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

2.不同段落的剪辑方案:

3.转场的剪辑处理:

大量的转场是一部电影客观存在的事实。可是,转场由于它是由一个场景转换到了另一个场景,所以,它往往会打断镜头叙事上的连贯,造成观众在观看影片时的“不知所云”,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跳”。因此,镜头的转场处理往往是电影导演在制作自己的作品的时候,要特别考虑的问题。他要想方设法使转场不露痕迹,他要千方百计使观众不感到“跳”,甚至使观众觉察不到转场的出现。

4.每个镜头与下个镜头的连接:

5.镜头的丰富性:

变化原则是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所以,在一场戏或一组人物关系中,我们要努力用各种机位、角度、景别和运动方案去拍摄它。使观众赏心阅目,使观众受到更大的感染,使观众在相同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

6.辅助镜头和补救镜头:

谁都不是圣人,实际拍摄中不可能一切问题都想到了。制作的经验告诉我们:往往是坐上剪接台以后,才会发现有些镜头是接不上的,或者说这么接是不舒服的。而补拍往往是不切实际的。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较好的方法是准备好补救镜头。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0 个小题) 二、名词解释( 4 个小题) 简答题( 4 个小题) 第一章 影像 &1.1 景别 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直观上看也就是取景区域、画面范 围大小的不同。 2、划分景别的标准:画框中所截取的人物身体部分的多少 大景别 远景:情绪性景别 ,是涵盖广阔空间的的画面 ,以表现环境气势 ,画面中没有明确主体 ,人物 所占比例很小, 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用于影片的开场和结尾;是一种概括性镜头 全景:基本的 介绍性景别,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主要用来介绍环境和 事物发 展的整体面貌 , 又称为“定位性镜头 ”; 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景别越小,环境占的越小,人物表现的越突出 小景别 中景:最常用的 叙述性景别 ,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胸部以下、膝盖以上部分可以看到人物的 动作的景别。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展现人物的 动作和姿态 可以看清人物的表情,是电视媒体的常用景别 近景:具有较强 交流性的景别 ,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用于刻画人物性格, 环境次要,主要突出人物面部表情。 特写: 主观性强的景别 ,起到强调,制造悬念作用 常被用来弱化剪辑上的失误,也称为 “万能镜头 ” 特写指以细腻来表现人物或被拍摄物体细部特征 时常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 景别越小,动感越强,主观性越强,剪辑节奏越快 大景别 远景、全景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 空间环境描写 重在 环境景物的表现 小景别 中、近、特 表现人物神态关系 空间环境虚写 重在人物的表现

景别的剪辑规则1.在相同的时间长度中,小景物的剪辑长度短于大景别。(常规叙事的情况下,特写用2 秒左右,中景用3~4秒左右,全景则用5~6 秒左右) 2. 同一运动主体在相同的运动速度下,景别越小,动感越强 3. 同一主体(或相似物体)在角度不变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前后镜头的景别变化过小,会致使视觉跳动感增强。(例如采访断点) 4. 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可以实现有层次描述事件的目的。 5. 利用镜头连接中景别的积累和对比效应,营造情绪氛围 (1)同类景别的镜头组合 (2)两级景别的对比连接 &1.2 角度角度:正面、前侧、侧面、后侧、背面正面角度:镜头正对被摄主体功能:用于介绍人或物的全貌,表现面部表情,也称“表情角度”。画面对称且稳定,能够保持和观众正面交流的关系,但缺点是画面形式呆板,缺乏立体感前侧角度:表达空间透视感或物体立体感,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容量、扩展和延伸空间侧面角度:表现运动、动作,具有方向感,表现动势和事物的轮廓,是正面拍摄的补充。后侧角度:显示运动前方的内容,显示另一种空降感,有较强的参与感背面角度:表现人与景的关系,引发关注想象,制造悬念,具有极强的参与感,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平视:表达平等,客观,公正态度,符合人们平常的视觉习惯仰视: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表示某种赞颂,敬仰;有淡化背景的作用俯视:指镜头高于被摄对象功能:被摄物体显得低矮、渺小、猥琐、受压迫,表示蔑视,贬义态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能表现出阴郁、压抑的情绪 顶角:表现形式感长焦镜头:景深小,视野窄,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适合呈现远处的主体细微状态,适合人物从环境中突出出来,塑造人物形象 短焦镜头(广角镜头):景深大,视野宽表现较大范围的区域焦距的作用:形成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灯光的作用:作为摄影部门的助手,服从整个场面调度的需求曝光,人物造型,画面结构,强调,抒情 &1.3 景深与焦距 1、焦距:指从镜头镜片的中间点到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2、短焦镜头:俗称“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景深较大,视野较宽,常用于表达较大范围的视线。 突出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夸张前景与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感,但前景的物体往往容易变形。 3、长焦镜头:又称望远镜头,景深较小,视野窄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合呈现远处主体的细微状态 4、焦距的作用: ①有助于叙事。长焦距镜头一一用于指向性明确的叙事;短焦距镜头一一可以同时呈现空间内更多的讯息,应用于表现复杂、丰富的叙事内涵。 ②有助于抒情。比如长焦距镜头,可以认为压缩景深,如果用于主观镜头,可以表现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 ③形式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 &1.4灯光与色彩 光的性质: 硬光:明暗反差较大,用于表现男性的有力的形象;(1)有明显的投射方向(2)被摄物体上形

影视视听语言艺术分析

影视视听语言艺术分析 ——以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摘要:影视艺术是一种视听语言艺术,而视听语言则又包括了视觉艺术和语言艺术,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艺术。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是著名电影导演吕克·贝松难得一见的佳作,也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电影。吕克·贝松在导演该作品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视听语言技术,为整个电影作品营造出来很强的艺术表现效果。一方面显示出导演吕克·贝松对电影艺术创作技术掌握的非常到位,将自身精湛的技艺充分融入到电影拍摄过程中;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以后的影视创作带来了诸多的良性影响。本文主要以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对电影作品中的影视视听语言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影视;视听语言;艺术;《这个杀手不太冷》 《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中的主人公里昂是导演吕克·贝松虚拟刻画出的一位人物,如果说谁是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杀手,那么很多人会异口同声的说“里昂”。在杀手的行业里,往往人们眼中的高手都是非常低调的,尽管如此,他们的名字还是被人们所熟知,他们的故事还是被人们争相谈论。在世界范围内,论杀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少有超过里昂的。电影在上映的初期,许多媒体在宣传的时候都冠以《杀手之王》的美称,一位电影银幕上的杀手主人公形象能如此地深入人心,这不仅体现了饰演者让·雷诺精湛的演技,更体现了电影导演吕克·贝松对电影创作的驾驭能力。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于1994年上映,可以说是导演吕克·贝松的转型之作。在此之前,吕克·贝松的作品都是一些艺术性较强的小众电影,而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可谓是其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电影。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吕克·贝松通过对影视视听语言的掌控,将作品表现的更加细腻,这也是众多好莱坞商业电影中非常罕见的,电影中的很多镜头和场景都被一些专业人士或非专业认识拿来分析、研究,让人们更加能够深入了解该部影片的艺术价值。 影片一开始部分,导演吕克·贝松就为主人公里昂制作一个长达9分钟的开场秀,勾勒出里昂基本的主人公形象:杀手身份、身手娴熟、讲原则、守承诺、冷酷且又低调,让观众对里昂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随后出场的是故事的女主人公玛蒂尔达,导演用一个俯拍的全景镜头进行了特写,“回字形”楼梯的中控部分当作镜头的北京,镜头中出现一双女式皮鞋。紧接着镜头逐渐上升,画面中出现女主人公的裤子,然后出现的是纤细的手拿着香烟、秀气的脸庞、灵动的双手合秀发,上身的外衣很随意地半掩着右肩。故事接下来,玛蒂尔达和里昂在交谈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右脸的伤痕显露出来,这让观众了解到女主人公是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女孩,生活过的不是很快乐,但是生性大胆、有主见。在这里,导演吕克·贝松大概用了30几秒和几个镜头来勾勒出女主人公玛蒂尔达的人物性格、人物特征和生活面貌,拍摄手法精炼无比。 接下来的部分是电影中经典的桥段之一,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邪恶的警察史丹杀害玛蒂尔达全家的过程,包括她的父亲、母亲、姐姐和弟弟。其

影视视听语言

影视视听语言----景别 深圳市平冈中学路博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章节是传媒高考编导类科目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区分景别,了解不同景别的作用以及不同情况景别的作用。对于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的作用以及导演的隐喻含义。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景别的学习掌握编导类专业的基本知识,对影视视听语言有一个相对较全面、深刻的印象,这为学习影评写作作了一个良好的知识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景别,区分景别,应用景别于拍摄以及影评写作。 能力目标:通过景别学习其内容表达含义,结合影片分析。这样,学生能够提高电影的鉴赏能力以影评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审美与人文情怀:对于电影的基本赏析能力,解读导演景别取景的背后含义,了解影片的内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景别构成 2.区分常见景别 3.了解不同景别的使用方式 4、了解各个景别的含义以及在影片中的作用 5.如何应用在影评写作中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什么是景别?5中常见景别是那几个?不同的景别的不同作用是什么? 一、景别的性质与划分 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是完成电影、电视画面空间塑造 的重要形式。景别就是摄影机在距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2、景别的分类: 全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

近景系列: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2、景别的划分: 第一种: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来划分景别。 第二种: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来划分景别。 二、景别的功能: 1、远景与大远景 展示电影《阿甘正传》中大远景截图。 一般影片开头或结尾常用大远景,开头需要交代大环境,而结尾是因为故事结束需要将观众带出,场景的宽阔意味着情绪的超脱。大远景的另一个功能是由它的造型特点产生的,大远景画面,人是非常渺小的一点,所以人物的细节、状态、表情不被呈现,而只是给观众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远景中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的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相比大远景,远景的景别在造型上更为强调空间的具体感和人在其中的位置感。在叙事功能上,远景景别的叙事能力更强,信息交代上更明确,情绪表现比较超脱。远景的作用:交代背景,抒发情感,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重点知识关键词:和谐性。观看影片画面,注意画面是否“和谐”。 学生讨论:电影《阿甘正传》中大远景截图,导演的背后含义与具体分析“和谐性” 2、全景 展示电影《阿甘正传》中全景截图。 被摄主体的形态在画面中完全被呈现出来,画幅中人物占据主体,是非常常用的景别,这种景别在实际拍摄中又被称为“人物全景”。这个景别既能展示人物的形状、动作,又能带出人物的形状、动作,又能带出人物所处的环境。全景也可以用来塑造空间环境,但人物形象比较突出,人物的形体表现明确。全景与远景都是交代镜头。 重点知识关键词:顶天立地。观看影片时特别注意人物全景中的人物是否对观众带来视觉冲力力或者心理冲击力,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是展开剧情的重要线索。 学生讨论:电影《阿甘正传》中全景截图,导演的背后含义与具体分析“顶天立地” 3、中景 展示电影《阿甘正传》中中景截图。 这个景别既能交代环境,也专注于人物主体的形体和表情,人物之间的交流关系,是叙述性非常强的功能性景别。人物上半身动势最为活跃和明显的手臂活动完整而突出地呈现出

波谱分析练习题

波谱分析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化学位移; 2、屏蔽效应; 3、相对丰度; 4、氮律; 5、分子离子;6助色团;7、特征峰; 8、质荷比;9、磁等同氢核 10、发色团;11、磁等同H核;12、质谱;13、i-裂解;14、α-裂解; 15. 红移 16. 能级跃迁 17. 摩尔吸光系数 二、选择题 1、波长为670.7nm的辐射,其频率(MHz)数值为 A、4.47×108 B、4.47×107 C、1.49×106 D、1.49×1010 2、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电子能级跃迁所致,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 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A、紫外光能量大 B、波长短 C、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D、电子能级差大 4、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A、σ→σ* B、π→π* C、 n→σ* D、 n→π* 5、n→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A、水 B、甲醇 C、乙醇 D、正已烷 6、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 A、νC-C B、νC-H C、δas CH D、δs CH 7、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 A、诱导效应 B、共轭效应 C、费米共振 D、空间位阻 8、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物结体 9、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 A、4 B、3 C、2 D、1 10、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A、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随原核而变

动画视听语言自考知识点

高纲0837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11733动画视听语言 江南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动画视听语言》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动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构成元素以及动画视听语言的主要特点及创作技巧、手段与表现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基础理论,主要介绍动画视听语言的含义、基本规律、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分类以及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着重介绍作为视听语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影像”,认识和运用其中的镜头、景别、构图、角度、运动、光线、色彩等构成元素;第三章为声音,主要介绍作为视觉语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声音”的构成与制作;第四章为剪辑,主要介绍了剪辑的基本概念、轴线、蒙太奇以及如何连接好前后两个镜头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该熟练掌握有关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学习,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述技巧及处理方法,让自学应考者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基本的动画视听语言理论; 2、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构成元素及相互关系; 3、掌握基本的动画视听语言规律及经验。 动画是电影的一种独特形式,视听语言是电影的一种独特语言,一种独具魅力但又需学习的语言,所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最基本的视听语言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动画创作中加以灵活的运用,创作出优秀的动画影片。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影视编导、视频编辑、综合设计等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影视编导主要是掌握导演的基本创作技巧,建立影视时空观念和思维习惯,能够运用基本的视觉语言解读和拍

电影视听语言风格分析

电影视听语言风格分析 摘要 每一部电影由于创作者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但表现在影像的表达方式上主要是蒙太奇与长镜头。在每一部电影中,都会有这两种方式的出现,而区别就在于更注重哪一种方式的使用,这也就形成了导演的特色风格,如侯孝贤的长镜头的冷静观察,但大部分好莱坞电影更注重蒙太奇的使用,无论哪种方法都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听感受。 关键词视听语言,蒙太奇,长镜头 视听语言作为影视艺术独特的造型手段和叙事方式以及文化传播工具,具有非常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功能。作为影视艺术叙事、表意媒介的视听语言是由有机组合在一起的画面和声音组成,以及声画关系等。主要是蒙太奇和长镜头两种风格。 (一)蒙太奇 1.含义: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 的中文音译名,在法语里是装配、构成、升高或爬上之意,是建筑学用语。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创始人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在镜头剪辑与组合的科学试验和艺术实践中,发现了镜头组接中产生的心理效应和艺术效果,库里肖夫把这种镜头称之为“蒙太奇”。蒙太奇镜头在组接和剪辑影片时,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特别的视觉效果。 蒙太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蒙太奇指的是镜头画面的组接,也指从影视剧作一开始直到作品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所有参与的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和他们对作品对艺术的诠释方式。这个概念里比较著名的应该是苏联学派的理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爱森斯坦他主张破坏人们的习惯的叙述法则。他强调单镜头空间因素的那种内部结构张力的变化以及镜头的空间上的冲突。而普多夫金则主张尊重人们的习惯叙述法则。说时间应该顺应情节的发展,而且非常的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和感情的描述。两个人主张的确定

波谱分析习题库答案

波谱分析复习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化学位移: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与某基准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进行比较,求其相对距离,称之为化学位移。 2、屏蔽效应:核外电子在与外加磁场垂直的平面上绕核旋转同时将产生一个与外加磁场相对抗的第二磁场,对于氢核来讲,等于增加了一个免受外磁场影响的防御措施,这种作用叫做电子的屏蔽效应。 3、相对丰度:首先选择一个强度最大的离子峰,把它的强度作为100%,并把这个峰作为基峰。将其它离子峰的强度与基峰作比较,求出它们的相对强度,称为相对丰度。 4、氮律:分子中含偶数个氮原子,或不含氮原子,则它的分子量就一定是偶数。如分子中含奇数个氮原子,则分子量就一定是奇数。 5、分子离子:分子失去一个电子而生成带正电荷的自由基为分子离子。 6、助色团:含有非成键n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本身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不产生吸收,但当与生色团相连时,可使其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基团。 7、特征峰:红外光谱中4000-1333cm-1区域为特征谱带区,该区的吸收峰为特征峰。 8、质荷比:质量与电荷的比值为质荷比。 9、磁等同氢核化学环境相同、化学位移相同、对组外氢核表现相同偶合作用强度的氢核。 10、发色团:分子结构中含有π电子的基团称为发色团。 11、磁等同H核:化学环境相同,化学位移相同,且对组外氢核表现出相同耦合作用强度,想互之间虽有自旋耦合却不裂分的氢核。 12、质谱:就是把化合物分子用一定方式裂解后生成的各种离子,按其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 13、i-裂解:正电荷引发的裂解过程,涉及两个电子的转移,从而导致正电荷位置的迁移。 14、α-裂解:自由基引发的裂解过程,由自由基重新组成新键而在α位断裂,正电荷保持在原位。 15、红移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16. 能级跃迁分子由较低的能级状态(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级状态(激发态)称为能级跃迁。 17. 摩尔吸光系数浓度为1mol/L,光程为1cm时的吸光度 二、选择题 1、波长为670.7nm的辐射,其频率(MHz)数值为(A) A、4.47×108 B、4.47×107 C、1.49×106 D、1.49×1010 2、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电子能级跃迁所致,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 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C )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视听语言(2)复习 第六章视听思维的基本特点 第五节 1、电影情境? 答:情境:影视作品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的或结合的情况。如影片中故事发生背景、时间、地点等。 第六节 1、视听思维的特点:暗示。 第七章透镜与焦距 第一节光学镜头成像的几个概念 1、物体经过透镜成像,有哪两种方式? ①光化学成像系统②数字化成像系统 2、影视成像至成品输出,要经过哪些技术步骤? 3、透镜方程?放大率? 答:1/f=1/u+1/u′,F:焦距,U:像距,U′:物距 放大率:K=【U′/U】 4、视场角的定义? 答:①在光学仪器中,以光学仪器的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目标的物象可 通过镜头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称为视场角。②在显 示系统中,视场角就是显示器边缘与观察点(眼睛)连线的夹角。 5、视场角公式?解释不同幅面的胶片或CCD有不同的视场角的原因。 答:①A=tan(k/2f)②原因:张角不同视场角不同。 【CCD,即图像传感器,能够把光化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CCD上植入 的微小光敏物质称作像素。】 6、分述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距镜头的物理特点? 答:(1)标镜,①视角与透视接近人的单眼观察的效果,②水平角度30°以上,垂直角度22°左右。③一般为55mm

(2)广角①一般低于30mm的镜头,视角水平35-70,垂直视角25-55. (3)长焦①一般大于75mm的镜头,水平视角低于17°,垂直视角低于13°7、滤光镜的类型? 答:天光镜和暖调滤光镜,偏振滤光镜,去雾滤光镜等。 8、什么是景深? 答:一个物体经过透镜成像后,位于最佳聚焦点前后的一个范围。 9、景深方程? 答:T=2UUNC/ff C:弥散斑直径 T:景深 U:物距 f :焦距 N:相对孔径(光圈大小) 第二节镜头的空间表现特点 1、简述焦距与景深的关系 答: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2、简述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答:同一镜头,物距不变,改变光圈大小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3、简述物距与景深的关系 答:同一镜头,光圈不变,物距变化 物距大,景深小;物距小,景深大。 3、什么是透视?透视的类型? 答:透视是绘画理论术语,指用线条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 透视分为:几何透视、色彩透视等。 4、用短、长两种焦距拍摄同一物体,物体与背景的关系呈现何种不同? 答:短焦距,物距近,透视效果强,远处的背景低(小); 长焦距,物距远,透视效果弱,远处的背景高(大)。 5、移动摄影与变焦运动的区别。 答:移动摄影背景距离感变小,出现新景别新内容;变焦移动摄影背景 距离感压缩变化,局部不加内容的放大。 【移动拍摄自然、真实,具有较强的动态感。变焦拍摄有利于克服时间、 场地限制和消除对拍摄对象的影响。】

最新影视视听语言分析总备课讲稿

影视视听语言分析 艺术的语言 ?每一门艺术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或者说是表现元素?绘画:色彩,线条,构图等…… ?戏剧:台词、唱腔、表演等…… ?文学:文字 对于电影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分析,是影片欣赏、读解的过程。 ?分析,是一种思想、感觉的经历。 ?分析,是电影手段、技巧的学习。 ?分析,是影片创作、规律的总结。 ?分析,是导演方法细化学习过程。 ?分析,是我们对电影知识的补充。 ?分析,是我们对电影理论的积淀。 ?分析,是我们对电影历史的了解。 ?分析,是对影片艺术特性的总体把握. 电影的语言

?电影“视”第一,“听”第二。 ?电影是以“视”为主,“听”为辅的艺术形式。 影像的重要性 ?①、电影的诞生,其实就是影像的诞生 ?②、就相同时间所提供的信息量而言,影像是得天独厚的。 ?③、影像能够跨过艺术品与欣赏者之间的障碍,直接走入人的心灵。镜头 ?影像结构的基本单位 ?马尔丹讲: 1、(从拍摄角度讲):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 停止这段时间内被感光的胶片; 2、(从剪辑角度讲):镜头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胶片; 3、(从观众角度讲):镜头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胶片。 影像构成元素 1、构图:对角线、对称、斜线、S线等 2、景别:远全中近特

3、角度:俯仰平 4、运动:推拉摇移跟 5、照明:三点布光 6、色彩:冷暖色调、颜色的象征意义 第一节、电影影像的构图 画格 ?影像结构的基本组织单位是“镜头”。而镜头实际上还可以再分,即“画格”。 ?一个镜头是由无数的画格组成的。 ?电影每秒24格 画格构图三原则 ?①美学原则; ?②主题服务原则; ?③变化原则。(整部影片而言) 一、美学原则 ?构图目的:视觉美感 ?内容美——拍什么

波谱分析习题解析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习题 二、选择题 1.自旋核7Li、11B、75As, 它们有相同的自旋量子数Ι=3/2, 磁矩μ单位为核磁子,μLi=3.2560, μB=2.6880, μAs =1.4349 相同频率射频照射,所需的磁场强度H大小顺序为 ( ) A B Li>B B>B As B B As>B B>B Li C B B>B Li>B As D B Li>B As>B Li 2.在 O-H 体系中,质子受氧核自旋-自旋偶合产生多少个峰 ? ( ) A 2 B 1 C 4 D 3 3.下列化合物的1H NMR谱,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 A CH3-OOC-CH2CH3 B (CH3)2CH-O-CH(CH3)2 C CH3-OOC-CH2-COO-CH3 D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 4.一种纯净的硝基甲苯的NMR图谱中出现了3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一组是二重峰,一组是三重峰。该化合物是下列结构中的 ( ) 5.自旋核7Li、11B、75As, 它们有相同的自旋量子数Ι=3/2, 磁矩μ单位为核磁子,μLi=3.2560, μB=2.6880, μAs =1.4349 相同频率射频照射, 所需的磁场强度H大小顺序为( )

A B Li>B B>B As B B As>B B>B Li C B B>B Li>B As D B Li>B As>B Li 6.化合物CH3COCH2COOCH2CH3的1H NMR谱的特点是 ( ) A 4个单峰 B 3个单峰,1个三重峰 C 2个单峰 D 2个单峰,1个三重峰和1 个四重峰 7.核磁共振波谱法中乙烯、乙炔、苯分子中质子化学位移值序是 ( ) A 苯 > 乙烯 > 乙炔 B 乙炔 > 乙烯 > 苯 C 乙烯 > 苯 > 乙炔 D 三者相等 8.在下列因素中,不会使NMR谱线变宽的因素是 ( ) A 磁场不均匀 B 增大射频辐射的功率 C 试样的粘度增大 D 种种原因使自旋-自旋弛豫(横向弛豫)的速率显著增大 9.将(其自旋量子数I=3/2)放在外磁场中,它有几个能态 ( ) A 2 B 4 C 6 D 8 10.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 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 数?() 11.下图四种分子中,带圈质子受的屏蔽作用最大的是( )

《视听语言》重点整理

题型: 1、单选15题(15分) 2、填空10题(10分) 3、名词解释5题(15分) 4、简答5题(30分) 5、论述题2题(20分) 6、案例分析1题(10分)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 (第一节——第三节:填空选择为主,注意年代、发展史、起源) 第一节 1、视听语言定义:(P2) 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第二节 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P2) ①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②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③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 ④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18世纪产生了“记录媒介”,20世纪产生“视听媒介”(属于记录媒介) 第三节 3、19世纪之前,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分为两类:(P5) ?身体媒介;?再现性媒介。 4、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 5、动画电影的起源——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魔术幻灯”(P6) 6、动画电影的发展:(P6) ?1824年。彼得·罗杰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法国人艾米儿·科尔是第一位将通俗漫画家的乔治·马努斯的漫画制作成动画。 ?温瑟·麦凯 1914年,电影史上著名代表作《恐龙葛蒂》; 电影史上第一部长达20分钟的动画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 ?①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卡通片——1928年《蒸汽船威力》(主角米老鼠) ②1932年第一部彩色卡通片,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花与树》 ③《老磨坊》——1937年,首次采用多层摄影台营造视觉深度,这一年,迪士尼进入:美国卡通黄金时代”。

电影视听语言分析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视听语言分析 影片改编于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这是一部反映人性欲望之中各种极致境界的电影,它同时具备让人心驰神往的梦幻色彩、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一种精致的黑色幽默。 电影的名字是从《圣经?旧约》里来的:"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姜文说,他觉得很像这个电影的味。时间流逝,生命交错纠结,在漫长的生命环节里,每个人都只是一瞬间。 姜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将影片分为四个段落,每段都有不同的情感表述,他在努力营造一种酒醉般诗意化的氛围,一切画面都是无序的,时间是散落的碎片,情节是随意拼贴的段落。 台湾影评人焦雄屏对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的评价是:“这部电影有非常多解密的快感,几乎像《达芬奇密码》般繁复,一旦找到关键,就觉得此片非常清晰和令人震惊。”因此,这就涉及如何在这样一种断裂的话语中解读个中语意的问题。这四个独立成篇又互相关照的段落分别是疯、恋、枪、梦,即疯狂与执着、荒诞与尴尬、冲突与毁灭、生命与希望。其实。我们不妨从视觉和听觉的表达方式上去理解和感受影片的魅力。 第一篇——疯狂与执着 拥有一双美丽且灵性大脚的疯妈从影片一开始就执着地爬树,执着地呐喊,执着地刨石头、执着地重复那首"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执着地为儿子搭建起了一座她认为最安全的世界。这里的每块石头都汇聚着她的爱,别人都以为她是疯子,然而隐藏在疯子外表下面的却是那种对于信念的执着。因为别人也不是什么都懂。 在视觉上的表达,首先,所有的色彩都是那么纯粹和饱满,那么直接刺眼。天空是纯纯的蓝,草木是油油的绿,泥土是生生的红,没有搀杂任何灰调。很单纯,有味道。其次,在光影的处理上也是采用了有力道的光线,把人物处理得棱角分明,对比强烈,没有柔和的过渡。有的是鲜明与对立。最后,片中出现了大量破碎化的视觉印象,破碎的镜子、破碎的照片、破碎的碗碟、破碎的算盘,这些都暗喻出了主人公的脆弱。疯妈最后也破碎地、空空地漂走了。 第二篇——荒诞与尴尬 在某种历史语境下,人们的行为总是表现出无法言表的荒诞与尴尬。在影片第二段中,以黄秋生扮演的小梁为视角,目睹了一幕幕真实的却又荒唐的戏剧化事件。当激情遭遇压抑,当真诚遭遇虚伪,当欲望遭遇名誉,当明亮遭遇黑暗,小梁突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很陌生,于是,他选择很潇洒的"离开",但也许这并不是一个悲惨的结局。 在视觉上的表达,首先,运用了忽明忽暗的、晃动的、压抑的光影,调制出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矛盾的味道。其次,色彩基调保持了一种黑白混合出的暗灰色,是人物内,心的写照。

波谱解析习题 适合波谱考试及练习用

波谱分析试题(C)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2分,共10分) 1、摩尔吸光系数; 2、非红外活性振动; 3、弛豫时间; 4、碳谱的γ-效应; 5、麦氏重排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 A、670.7nm B、670.7m C、670.7cm D、670.7m 2、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 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A、紫外光能量大 B、波长短 C、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D、电子能级差大 4、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A、ζ→ζ﹡ B、π→π﹡ C、n→ζ﹡ D、n→π﹡ 5、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A、水 B、甲醇 C、乙醇 D、正已烷 6、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

A、νC-C B、νC-H C、δasCH D、δsCH 7、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 这是因为:() A、诱导效应 B、共轭效应 C、费米共振 D、空间位阻 8、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物晶体 9、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 A、4 B、3 C、2 D、1 10、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 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A、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随原核而变 11、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 A、12C B、15N C、19F D、31P 12、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移值最大() A、–CH2CH3 B、–OCH3 C、–CH=CH2 D、-CHO 13、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乙烯(5.25) >乙炔(1.80) >乙烷(0.80),其原因为:() A.导效应所致 B. 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 C. 各向异性效应所致 D. 杂化效应所致 14、确定碳的相对数目时,应测定() A、全去偶谱 B、偏共振去偶谱 C、门控去偶谱 D、反门控去偶谱

影视剪辑学考试大纲

《影视剪辑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影视剪辑学 课程代码:090411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二、学时与学分 学时:总学时 36 学时,其中讲授 36 学时,实验 0 学时 学分:2 学分 三、适用专业 软件工程(数字艺术方向) 四、考试方式 闭卷 五、成绩构成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 +末考成绩×70% 六、主要参考书 1.傅正义,《影视剪辑编辑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5 2.姚争,《影视剪辑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1 七、考试基本题型及分数分布 选择题(30分)填空题(10分)名词解释(20分) 简答题(25分)综合题(15分) 八、考试内容及要求 1.影视剪辑概述 (1)识记我国的影视发展历史; (2)影视的差异性; (3)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 (4)理解剪辑的形成和定位、剪辑的性质和任务、剪辑的作用和功能。本章占试卷总分11% 2.蒙太奇与影视剪辑

(1)识记蒙太奇; (2)理解库里肖夫效应、普多夫金试验、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爱森斯坦的“敖德萨阶梯”; (3)识记各种蒙太奇的含义; (4)掌握如何运用各种形式的蒙太奇; (5)识记长镜头; (6)理解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差异; (7)理解蒙太奇与剪辑艺术的关系。 本章占试卷总分11% 3.影视片的三类剪辑手法 (1)识记画面附加技巧; (2)理解各种特技的含义; (3)掌握在制作影视节目中如何运用剪辑中的各种特技; (4)识记无画面附加技巧; (5)理解无画面附加技巧剪辑的方法; (6)掌握在制作影视节目中如何运用各种无附加技巧的剪辑; (7)识记:线性剪辑、非线性剪辑。 本章占试卷总分9% 4.镜头画面剪辑 (1)识记画面剪接点、声音剪接点; (2)理解如何准确选择剪接点; (3)掌握如何根据不同的目的,寻求适当的剪接点; (4)理解影视的时空结构、时空观、有限时空、无限时空; (5)理解时空的延长与缩短、扩大与压缩; (6)掌握各种时空的镜头组接;

影视视听语言艺术分析

影视视听语言艺术分析——以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 摘要:影视艺术是一种视听语言艺术,而视听语言则又包括了视觉艺术和语言艺术,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艺术。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是着名电影导演吕克·贝松难得一见的佳作,也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电影。吕克·贝松在导演该作品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视听语言技术,为整个电影作品营造出来很强的艺术表现效果。一方面显示出导演吕克·贝松对电影艺术创作技术掌握的非常到位,将自身精湛的技艺充分融入到电影拍摄过程中;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以后的影视创作带来了诸多的良性影响。本文主要以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对电影作品中的影视视听语言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影视;视听语言;艺术;《这个杀手不太冷》 《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中的主人公里昂是导演吕克·贝松虚拟刻画出的一位人物,如果说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着名的杀手,那么很多人会异口同声的说“里昂”。在杀手的行业里,往往人们眼中的高手都是非常低调的,尽管如此,他们的名字还是被人们所熟知,他们的故事还是被人们争相谈论。在世界范围内,论杀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少有超过里昂的。电影在上映的初期,许多媒体在宣传的时候都冠以《杀手之王》的美称,一位电影银幕上的杀手主人公形象能如此地深入人心,这不仅体现了饰演者让·雷诺精湛的演技,更体现了电影导演吕克·贝松对电影创作的驾驭能力。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于1994年上映,可以说是导演吕克·贝松的转型之作。在此之前,吕克·贝松的作品都是一些艺术性较强的小众电影,而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可谓是其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电影。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吕克·贝松通过对影视视听语言的掌控,将作品表现的更加细腻,这也是众多好莱坞商业电影中非常罕见的,电影中的很多镜头和场景都被一些专业人士或非专业认识拿来分析、研究,让人们更加能够深入了解该部影片的艺术价值。 影片一开始部分,导演吕克·贝松就为主人公里昂制作一个长达9分钟的开场秀,勾勒出里昂基本的主人公形象:杀手身份、身手娴熟、讲原则、守承诺、冷酷且又低调,让观众对里昂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随后出场的是故事的女主人公玛蒂尔达,导演用一个俯拍的全景镜头进行了特写,“回字形”楼梯的中控部分当作镜头的北京,镜头中出现一双女式皮鞋。紧接着镜头逐渐上升,画面中出现女主人公的裤子,然后出现的是纤细的手拿着香烟、秀气的脸庞、灵动的双手合秀发,上身的外衣很随意地半掩着右肩。故事接下来,玛蒂尔达和里昂在交谈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右脸的伤痕显露出来,这让观众了解到女主人公是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女孩,生活过的不是很快乐,但是生性大胆、有主见。在这里,导演吕克·贝松大概用了30几秒和几个镜头来勾勒出女主人公玛蒂尔达的人物性格、人物特征和生活面貌,拍摄手法精炼无比。 接下来的部分是电影中经典的桥段之一,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邪恶的警察史丹杀害玛蒂尔达全家的过程,包括她的父亲、母亲、姐姐和弟弟。其二,是玛蒂尔达因为去超市买东西而幸免于难,当玛蒂尔达从超市回来看到自己家门口站着坏警察手下的时候,并且得知家人被杀害的一刹那,她故作镇定的往前走到里昂的门前并按响了门铃乞求里昂开门。其三,里昂一直用猫眼观看门外发生的一切,在看到玛蒂尔达走向自己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 【篇一:波谱分析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判断题(1*10=10 分) 1、分子离子可以是奇电子离子,也可以是偶电子离子。 ?????????() 2、在紫外光谱分析谱图中,溶剂效应会影响谱带位置,增加溶剂极性将导致k 带紫移,r 带红 移。... ??. ???????????????????????() 4、指纹区吸收峰多而复杂,没有强的特征峰,分子结构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这一区域吸 收峰的变化。........................................... . ?(.. ) 5、离子带有的正电荷或不成对电子是它发生碎裂的原因和动力之 一。....... () 7、当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红外光的频率一样时,分子就要释放能量,从 原来的基态振动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振动能级。 ??????????.?() 8、红外吸收光谱的条件之一是红外光与分子之间有偶合作用,即分子振动时,其偶极 矩必须发生变 化。??????????????.. ??????????.() 9、在核磁共振中,凡是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原子核都没有核磁共振现象。() 10、核的旋磁比越大,核的磁性越强,在核磁共振中越容易被发现。???() 二、选择题(2*14=28 分) 2.a.小 b. 大c.100nm 左右 d. 300nm 左右 2、在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为偶数的是 ??????????() a.c9h12n2 b.c9h12no c.c9h10o2 d.c10h12o

3 、质谱中分子离子能被进一步裂解成多种碎片离子,其原因是????????.. () a. 加速电场的作用。 b. 电子流的能量大。 c. 分子之间相互碰撞。 d.碎片离子均比分子离子稳定。 a .苯环上有助色团 b. 苯环上有生色团 c .助色团与共轭体系中的芳环相连 d. 助色团与共轭体系中的烯相连 5、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可用来测定化合物构型,在几何构型中, 顺式异构体的波长一般都比反式的对应值短,并且强度也较小,造成此现象最 主要的原因是... ? ....... (.). a.溶剂效应 b. 立体障碍c.共轭效应 d. 都不对 6 ????????.(. ) a .屏蔽效应增强,化学位移值大,峰 在高场出现; b. 屏蔽效应增强,化学位移值大,峰在低场出现; c .屏蔽效应减弱,化学位移值大,峰在低场出现; d. 屏蔽效应减弱,化学位移值大,峰在高场出现; 7 、下面化合物中质子化学位移最大的 是??????... ??????????. ?.(. )a.ch3cl b. 乙烯c.苯 d. ch3br 8、某化合物在220 —400nm 范围内没有紫外吸收,该化合物可能属于以下化合物中的哪一 类????????????????????????????? ??.. () a.芳香族类化合物 b. 含双键化合物c.醛类 d.醇类 9、核磁共振在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 是..... a .化学位移 b. 质荷比 ..).. c.保留值 d. 波数 10、红外光谱给出的分子结构信息 是?????????????????.. () a.骨架结构 b.连接方式 c .官能团 d.相对分子质量 11、在红外吸收光谱图中,2000-1650cm-1 和900-650 cm-1 两谱带是什么化合物的特征谱 带...... ???????????????????????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10个小题) 二、名词解释(4个小题)简答题(4个小题) 第一章影像 &1.1景别 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直观上看也就是取景区域、画面范 围大小的不同。 2、划分景别的标准:画框中所截取的人物身体部分的多少 大景别 远景:情绪性景别,是涵盖广阔空间的的画面,以表现环境气势,画面中没有明确主体,人物所占比例很小, 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用于影片的开场和结尾;是一种概括性镜头 全景:基本的介绍性景别,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主要用来介绍环境和事物发展的整体面貌, 又称为“定位性镜头”; 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景别越小,环境占的越小,人物表现的越突出 小景别 中景:最常用的叙述性景别,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胸部以下、膝盖以上部分可以看到人物的 动作的景别。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展现人物的动作和姿态 可以看清人物的表情,是电视媒体的常用景别 近景:具有较强交流性的景别,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用于刻画人物性格, 环境次要,主要突出人物面部表情。 特写:主观性强的景别,起到强调,制造悬念作用 常被用来弱化剪辑上的失误,也称为“万能镜头” 特写指以细腻来表现人物或被拍摄物体细部特征 时常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 大景别小景别 远景、全景中、近、特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表现人物神态关系 空间环境描写空间环境虚写 重在环境景物的表现重在人物的表现 景别越小,动感越强,主观性越强,剪辑节奏越快

景别的剪辑规则 1.在相同的时间长度中,小景物的剪辑长度短于大景别。(常规叙事的情况下,特写用2秒左右,中景用3~4秒左右,全景则用5~6秒左右) 2.同一运动主体在相同的运动速度下,景别越小,动感越强 3.同一主体(或相似物体)在角度不变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前后镜头的景别变化过小,会 致使视觉跳动感增强。(例如采访断点) 4.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可以实现有层次描述事件的目的。 5.利用镜头连接中景别的积累和对比效应,营造情绪氛围 (1)同类景别的镜头组合 (2)两级景别的对比连接 &1.2角度 角度:正面、前侧、侧面、后侧、背面 正面角度:镜头正对被摄主体 功能:用于介绍人或物的全貌,表现面部表情,也称“表情角度”。画面对称且稳定,能够保持和观众正面交流的关系,但缺点是画面形式呆板,缺乏立体感 前侧角度:表达空间透视感或物体立体感,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容量、扩展和延伸空间 侧面角度:表现运动、动作,具有方向感,表现动势和事物的轮廓,是正面拍摄的补充。 后侧角度:显示运动前方的内容,显示另一种空降感,有较强的参与感 背面角度:表现人与景的关系,引发关注想象,制造悬念,具有极强的参与感,表达人物的 内心世界。 平视:表达平等,客观,公正态度,符合人们平常的视觉习惯 仰视: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表示某种赞颂,敬仰;有淡化背景的作用 俯视:指镜头高于被摄对象 功能:被摄物体显得低矮、渺小、猥琐、受压迫,表示蔑视,贬义态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能表现出阴郁、压抑的情绪 顶角:表现形式感 长焦镜头:景深小,视野窄,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适合呈现远处的主体细微状态,适合人 物从环境中突出出来,塑造人物形象 短焦镜头(广角镜头):景深大,视野宽表现较大范围的区域 焦距的作用:形成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 灯光的作用:作为摄影部门的助手,服从整个场面调度的需求 曝光,人物造型,画面结构,强调,抒情 &1.3景深与焦距 1、焦距:指从镜头镜片的中间点到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2、短焦镜头:俗称“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景深较大,视野较宽,常用于表达较大范围的视线。 突出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夸张前景与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感,但前景的物体往往容易变形。 3、长焦镜头:又称望远镜头,景深较小,视野窄 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合呈现远处主体的细微状态 4、焦距的作用: ①有助于叙事。长焦距镜头——用于指向性明确的叙事;短焦距镜头——可以同时呈现空间内更多的讯息,应用于表现复杂、丰富的叙事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