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练习册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练习册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练习册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练习册

初中数学练习册

七年级(上)

人教版

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有理数的概念

1.2 有理数的运算

1.3 近似数与科学计数法

1.4 单元测试

第二章整式加减

2.1 整式的加减

2.2 单元测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解一元一次方程

3.2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

3.3 列方程解应用题(二)

3.4 单元测试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平面图形

4.3 单元测试

期末模拟试卷(一)

期末模拟试卷(二)

期末模拟试卷(三)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清单

一、全章知识结构

二、回顾正数、负数的意义及表示

方法

1、正数的表示方法:a>0,

2、负数的表示方法:a<0

三、有理数的分类

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

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

却不是有理数

1、按整数分数分类

2、按数的正负性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负分数

负整数

负数

正分数

正整数

正数

有理数

.

3、在数轴上分类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

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

(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可用数轴揭示一个数的绝对

值和互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4)在数轴上可求任意两点间的

距离:两点间的距离=|x-y|=|y-

x|

四、有理数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数:

相反数、倒数、绝对值、非负数

1、相反数:

(1)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一

对相反数的两个点与原点的距离相

等。

(2)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

两个数。

(3)互为相反数的特性:a+b=0,

0的相反数是0。

(4)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a的相反数为

a-b的相反数为

2、倒数:

(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互为倒数的特性: ab=1,

(3)0没有倒数

(4)互为负倒数: 乘积是-1的两

个数互为负倒数; ab=-1

3、非负数:

(1)就是大于或等于0的数:a≥0

(2)数轴上,在原点的右边包括

原点的点表示的数

(3)任何数的平方数都是非负数

(4)非正数:就是小于或等于0

的数:a≤0

(5)数轴上,在原点的左边包括

原点的点表示的数

?

?

?

?

?

?

?

?

?

?

?

?

?

?

?

?

?

负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整数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

.

4、绝对值:(学生演示)

(1)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它到原点的距离。

(2)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突破点: 一个数绝对值就是它离开原点的距离。 特性:

a 、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是相等的

b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

c 、绝对值一定为正数或0即非负数

d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5、我们所学的非负数有

应用举例:

(1)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且c 、d 互为倒数,又m 的倒数等于它本身,则

m m b a m

cd

-++)(的值是多少?

(2)若0)2

3(22

=++-y x ,求

x

y 的值是多少?

五、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及运算顺序

六、有理数的乘方

乘方:n 个相同因数a 的乘积,叫乘方,记做______,其中a 叫_____,n 叫______,乘方的结果叫做______.例如:5

9表示___个____相乘。

七、科学计数法:把一个较大数表示成n

a 10?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_____的数,即10||1<≤a ,n 是比原数的整数数位___的正整数。例如:北京水立方占地面积62800平方米,可以记做_________平方米。

八、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该数位就是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度,例如近似数500精确到___位,近似数500.5精确到___位,近似数5百精确到_____,近似数2

105?精确到______位。对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的第一个_____数字起,到_______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例如:近似数0.03020,有效数字有___个,分别是________。对于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n

a 10?,规定它的有效数字

就是a 中的有效数字,如近似数

510205.3?-的有效数字有____

个,它精确到_____位。

?

??

??=-=<=====>= 3- 3

0 - 0 0 0 0 3 3 0 时,当时,当时,当a a a a a a a a a 0≥a 02≥a

1.1 有理数的概念

1、把下列各分别填入它所在的集合 数: -11、5.6、-0.33、0、51、-7、-

32、7

22、3.1416、π 解:整数集合

{

…} 分数集合{ …}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有理数集合{ …}

非负数集合{

}

2、—a 一定是负数吗?(学生讨论解答) 学生解答:

3、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 1.5、-2、2、-2.5、

29、-3

2

4、下面数轴上的点A ,B ,C ,D ,E 分别表示什么数?

解:

5、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1)和-(+2) 解: (2)-21

8

和-73

解:

(3)-(-0.3)和|-

3

1| 解:

6、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

8848m ,吐鲁番盆地海拔-155 m ,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米? 解:

7、判断。 (1)、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5,则这个数是5 (2)、若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的本身,则这个数是1 (3)、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4,则

这个数是2

(4)、若一个的立方等于它的本身,则这个数是0或1

(5)、有理数的绝对值总是正数(6)、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5,则这个数是5

8、绝对值大于2而小于5的整数有

9、公交车从南京鼓楼医院出发,先向东行驶5公里,再向西行驶15公里,然后向东行驶10公里停下,问最后停在鼓楼医院的哪边?距医院多少公里?若一公里消耗1.2斤油,共消耗多少斤油?

10、(思考题)数轴上离开原点的距离小于2的整数点的个数为x,不大于2的整数点的个数为y,等于2的整数点的个数为z,求x+y+z 的值。

1.2 有理数的运算

一、填空题

1、支出200元,再支出-50元,

共支出元;

2、一个数是8,另一个数比8的相反数小3,则这两个数的和是;

3、某潜水员先潜入水下61米,然

后又上升32米,这时潜水员

在位置;

4、一天早晨的气温是-6℃,中午

上升了10℃,半夜又下降9℃,那么半夜的气温是;

5、两数之和是9,其中一个加数是

-5,则另一个加数是;

6、把(+5)-(+3)-(-1)+(-5)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是

7、绝对值大于2而小于5的所有

负整数的和是;

8、绝对值不大于8的所有整数的

积是;

9、若a、b互为倒数,则

3

1

ab= ;

ab的相反数是;

10、两数的积是-1,其中一个数

是-

3

2

1,另一个数是;

二、选择题

1、一个数是8,另一个数比8的相反数小3,则这两个数的和为()

A、-3

B、-19

C、19

D、3

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有理数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大

B、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C 、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D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减得零3、计算:[]4(2)-?--的结果是( ) A 、-8 B 、8 C 、2 D 、-2

4、如果两个数在数轴上分居原点两侧,则这两个数相除商( ) A 、一定是正数 B 、一定是负数 C 、等于零 D 、正负数不能确定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1)0是整数 (2)-3

1

1是分数 (3)3.2不是正数 (4)自然数一定是正数 (5)-1是最大的负整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2-2×(-3.5)=0 B 、(-3)÷(-6)=2

C 、2

1() 4.59

÷-=-

D 、(-1)÷2=-0.25 8、下面是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 1、-2、4、-8、16、... 其中第7个与第8个数分别为( ) A 、-32,64 B 、23,-64 C 、-64,128 D 、64,-128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0没有倒数 B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只有±1 C 、0没有相反数 D 、-1的倒数是它本身 三、计算: (1)、(20)(14)(18)13-÷----

(2)、(-43-95+127)÷36

1

(3)、9(3)2(16)4---?--÷ (4)、533

×(-9

8199)

四、解答题: 1、某地气象统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降低6℃,现在地面气温是23℃,那么海拔3500米的高山气温大约是多少?

1.3 近似数与科学计数法 一. 判断 1、()

-=-11010

2、112009-=-

3、1)

1(2009

-=-

4、有理数的偶次幂都是正数

5、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6、100万用科学记数法可以写成

1102?

二. 填空

7、4

)3(-的意义是______;

43-的意义是_______。

8、底数是6,幂也是6的乘方中指数是___________。 9、某种细菌每过20分钟便由一个分裂成2个,经过3小时后这种细菌由1个分裂 成_ _个。

10、 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西部地区占其中的

3

2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我国西部地区的面积为_________平方千米。

11、近似数5.10万有____个有效数字,精确到_____位。 12、将175.65精确到0.1是______,将102.054保留4个有效数字是_______, 将30695精确到十位是_______。

三. 选择

1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442

2

B.-

>-645

4

C. ()21212

22-=- D.()-=242

1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01022

..=- B.()--=242

C.()-=283

D.()

--=+1121

n (n 表示自然数)

15、 下列各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 A. 32

和23

B. -23

与()-23

C. -32与 ()-32

D. ()

[]

()-?-=-?-23232

2

16、

20092008

)8()8(-+-能被下列数

整除的是( )

A.3 B5. C.7 D.9 四. 计算

17、)1.0()5.2(466-÷--?-

18、()()2

2

2

104

122-?----

五. 解答 19、(1)已知水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57 900 000km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此数。

(2)人体中约有13

105.2?个白细胞,将13

105.2?还原为原数。

20、一个正常人的平均心跳速率约为每分钟70次,一年大约有多少次?一个正常人一生的心跳次数能达到1亿次吗?(一年按365天计算)

1.4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小于所有正数 B 0大于所有负数

C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 0没有绝对值

2、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正数

D 非负数 3、若两个数的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 )

A 至少有一个为正数

B 只有一个是正数

C 有一个必为0

D 都是正数 4、若0

b

a

的值( ) A 是正数 B 是负数 C 是非正数 D 是非负数 5、一个有理数的平方一定是( )

A 是正数

B 是负数

C 是非正数

D 是非负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720有两个有效数字 B 3.6万精确到个位

C 5.078精确到千分位

D 3000有一个有效数字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7、某蓄水池的标准水位记为0m ,如果水面高于标水位0.23m 表示为+0.23m ,那么,12.0-m 表示 _________ 。 8、一个点从数轴的原点开始,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8个单位长度, 到达的终点表示的数是 。

)

25.0()58

()3

2(-÷-÷-

9、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

10、 -3.5的倒数是 。 11、式子-62的计算结果是 。 12、数轴上,如果点A 表示-

8

7,点B 表示-

7

6

,那么离原点较近的点是 。

13、40900(保留3个有效数字)

≈ .

14、观察下面的一列数:21,-61

12

1

,-201……请你找出其中排列

的规律,并按此规律填空.第9个

数是_______。

三、计算(每小题5分,共30分) 15、)9()5()91()49(-+--+--

16、 —7+13—6+20

17、5

32)2(1---+-+

18、

19、)2

1(|2|)2

1(23

2---+-?-

20、[]

34)3(2)3

25.0(1---?---

四、解答题(共28分) 21、(4分)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的括号内: 15,-

91,-5,15

2

,0,-5.32,2..

3,37%

(1)分数集合

{ . . .};

(2)整数集合 { . . .}

22、(6分)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 3.5, -2, -1.5,0, 3

2

-

,212。

23、(6分)正式足球比赛对所用足球的质量有严格的规定,标准质量为400克。下面是5个足球的质量检测结果(用正数记超过规定质量的克数,用负数记不足规定质量的克数): -25, +10, -20, +30, +15. (1)写出每个足球的质量; (2)请指出哪个足球的质量好一些,并用绝对值的知识进行说明。

24、(6分)某检修站,工人乘一辆汽车沿东西方向的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从A 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为(单位:千米):15,-2,+5,-1,+10,-3,-2,+12,+4,-5,+6

(1)计算收工时,工人在A 地的哪一边,距A 地多远? (2)若每千米汽车耗油0.1升,求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 25、(6分)规定一种运算:

b

a ab

b a +=

*,请你根据这种新运 算,计算)3(2-*的值。

第二章整式加减

知识清单

一、全章知识结构

二、基本概念

1、单项式的概念:

数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2)单项式的次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的概念: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1)多项式的项: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会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1)升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

(2)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降幂排列。

4、整式的意义: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5、应注意的问题:(1)系数(单项式或多项式的某项)包括前面的符号,特别地,π

在单项式中作为系数,如a

π

2

-的

系数为

π

2

-。

(2)单项式只允许含有乘法以及数字为除数运算;多项中必须会有加法或减法运算,但不能有以字母为除式的除法运算。

(3)多项式重新排列时,各项要连同它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4)多项式不含某一字母次数的项,表示此项的系数为0,如x2+1不含x的一次项,说明这样的一次项x的系数为0。

三、基本法则

1、整式加减法法则: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然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时,把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

四、重点难点解析

1、本节的重点是整式的有关概念;难点是正确识别多项式的项和项的系数.

2、关于单项式的系数,学习中要注意:①系数要包括前面的符号;

②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不写.

3、关于单项式的次数:①当字母的指数是1时,“1”通常省略不写;

②对于不含字母的非0数,如-2,

0.5等,叫“零次单项式”.

4、关于多项式的项,每项必须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5、多项式的次数的概念要正确理解,是指最高次项的次数,而不是指多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要与求单项式的次数区分开.

2.1 整式的加减

一、用代数式表示

1.某次旅游分甲、乙两组,已知甲组有a名队员,平均门票m元,乙组有b名队员,平均门票n元,则一共要付门票________元.2.某公司职员,月工资a元,增加10%后达到________元.3.如果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数字为x,个位上数字为y,则这个两位数为________.

4.甲车的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乙车的速度为每小时y千米.若甲、乙两车由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t小时后相遇,则两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若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出发,同向而行,t小时甲车追上乙车,则两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

5.有一棵树苗,刚栽下去时,树高2.1米,以后每年长0.3米,则n 年后树高________米.

6.含盐20%的盐水x千克,其中含盐________千克,含水________千克.

7.某项工程甲独干a天完成,乙独干b天完成,则甲、乙合作每天完成工程的_____

8.一种小麦磨成面粉后,重量减轻15%,要得到m千克面粉,需要小麦______千克。

9.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先行驶了s米之后,又以υ米/秒的速度行驶了t秒.汽车行驶的全部路程等于米10.电影院第一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一排多一个座位,若第n排有m个座位,那么m=

二、基本概念的应用

(1)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叫做这个单项式

的 .

(2)几个单项式的,叫做 .

(3)和

统称整式。

(4)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共同点是: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它们的不同点是:单项式没有

运算,而多项式有运算.

(5)单项式-xy2的系数是,次数是 .

(6)多项式:5x3-3x2+2x+8是

次项式.

(7)多项式b

a

ab

b

a2

6

1

2

1

23

3-

+

-

+

-

有项,最高次项的系数是

,这个多项式是

次项式.

说明下式的特征:

x+2xy+y是________次多项式.

(8)下列代数式中,是单项式的有 .

①-15;②

3

2a

;③

π

1

x2y;

a

bc

3

2

; ⑤3a+2b; ⑥0;

⑦ 7m

(9) 单项式22ab 2c 的系数是 ,

次数是 . (10) πR 2是 次单项式,-

3

2

是 次单项式.

(11)把下列代数式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a 2b,

,4

3,3,2,1ab y x x ---x 2-x-1 单项式:{ }

多项式:{ }

整 式:{ }

(12)整式

2

1

,3x -y 2,23x 2y ,a ,πx +2

1

y ,522a π,x +1中,

单项式有:

多项式有:

三|解答题

1、 已知小明的年龄是m 岁,小红的年龄比小明的年龄的2倍少4岁,小华的年龄比小红年龄的

2

1还多1岁,求这三名同学的年龄之和是多少?

2、 三角形的周长为48,第一边长为3a+2b,第二边的2倍比第一边少a-2b+2,求第三边长是多少?

2.2 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单项式-23

35

ab c 的系数是 ,次数是 。 2、多项式

22

324316243

a b a b a b -+--+

是 次 项式, a 的最高

次项的系数是 ,常数项是 。

3、有四个连续偶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2n ,其余三个是 ,这四个连续偶数的和是 。

4、比a 与b 的积的2倍大3的数为 ,它是整式中的 式,次数为 。

5、在代数式32b ,2

xy +3,-2,

5

x ab +,xy 3,b a +1,单项式有 个多项式有 个,整式有 个。 6、一个多项式加上2

2x x -+-得到12

-x ,则这个多项式是 ;

7、已知某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2x 2cm ,又知其中两边长分别是

(2x+1)cm ,(x 2-2x+1)cm ,则这个三角形第三边长是 cm 。 8、已知a+b=2/3,则|5-a-b|= 。 9、若53<

则____35=-+-a a ; 10、观察下列算式:

;

52323;31212;

10101222222=+=-=+=-=+=-

;94545;734342222=+=-=+=-若字母n表示自然数,请把你观察到的规律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出来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1、代数式2a+bc ,3x ,m 2n ,

4x 2

-2x-7,8,221

,

,52

a a

b ab x a b --+,ab

c ,中( ) A 、有6个整式 B 、有4个单项式,4个多项式 C 、有9个整式

D 、有6个单项式,3个多项式

1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3a 2bc 与bca 2不是同类项

(B )5

2n m 不是整式

(C )单项式-x 3y 2的系数是-1 (D )3x 2-y +5xy 2是二次三项式

13、若A是一个三次多项式,B是

一个四次多项式,则A+B一定是()

(A)三次多项式(B)四次多项式(C)七次多项式(D)四次七项式14、原产量n吨,增产30%之后的产量应为()

A、(1—30%)n吨

B、(1+30%)n 吨

C、n+30%吨

D、30%n吨

15、买一个足球需要m 元,买一个篮球需要n元,则买4个足球、7个篮球共需要()元

A、4m+7n

B、28mn

C、7m+4n

D、11mn

16、已知一个两位数,其个位上的数为x,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1,则这个两位数可表示为

()

A、11x-1

B、11x-10

C、11x+1

D、11x+10

三、解答题:

17、(4分)请写出代数式-3a2bc2和a3x2的共同点,不同点各两条:

共同点:

(1),(2);

不同点:

(1),(2)。

18、(4分)设甲数为x,请用代数式表示乙数:

(1)甲、乙两数和的一半为a;(2)乙数比甲数的53%多4。

19、计算下列各题:(4分×2=8分)(1)3b-2c-[-4a+(c+3b)]+c

(2)

2

2

2

2

5

2

2

1

4.0

4

1

ab

b

a

ab

b

a+

-

-

(3)(6分)先化简,后求值:

]

)

2

3

(2

2[

32

2xy

y

x

xy

xy

y

x+

-

-

-,

其中

3

1

,3-

=

=y

x

20、(8分)每家乐超市出售一种商品,其原价为a元,现有三种调价方案:(1)先提价20%,再降价20%;(2)先降价20%,再提价20%;(3)先提价15%,再降价15%,问用这三种方案调价结果是否一样?最后是不是都恢复了原价?

21、(8分)如图,在一长方形休闲广场的四角都设计一块半径相同的四分之一圆形的花坛,若圆形的半径为r米,广场的长为a米,宽为b米。

(1)请列式表示广场空地的面积;(2)若休闲广场的长为500米,宽为200米,圆形花坛的半径为20米,求广场空地的面积(计算结果保留π)。22、(8分)有这样一道题“当

2

,2-

=

=b

a时,求多项式

?

?

?

?

?

-

-

-

+

-2

2

3

3

2

3

3

4

1

4

2

1

3b

b

a

b

a

b

b

a

b

a

?

?

?

?

?

+

+b

a

b

a2

3

3

4

1

3

22+

-b的值”,

马小虎做题时把2

=

a错抄成2-

=

a,王小真没抄错题,但他们做

出的结果却都一样,你知道这是怎

么回事吗?说明理由.

23、(6分)按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

椅子,请探索规律并填表: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清单

一、全章知识结构

二、主要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三、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根据

1、去分母----------------

---等式的性质2 2、去括号----------------

---分配律

3、移项------------------

----等式的性质1 4、合并------------------

----分配律

5、系数化为1-------------

-等式的性质2 6、验根------------------

----把根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边看求得的值是否相等。

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注意事项

1、分母是小数时,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转化为整数;

2、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各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此时不含分母的项切勿漏乘,分数线相当于括号,去分母后分子各项应加括号;

3、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不要弄错符号;

4、移项时,切记要变号,不要丢项,有时先合并再移项,以免丢项;

5、系数化为1时,方程两边同乘以系数的倒数或同除以系数,不要弄错符号;

6、不要生搬硬套解方程的步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佳解法。

六、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

2、设未数

3、找相等关系

4、列方程

5、解方程

6、检验

7、写出答案

七、一元一次方程ax=b的解的情

况:

(1)当a≠0时,ax=b有唯一的解。(2)当a=0,b≠0时,ax=b无解。(3)当a=0,b=0时,ax=b有无穷多个解。

3.1 解一元一次方程

1、下列方程中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x+5=y+5

B.

1

1

x-

=1

C.x2-x=1

D.x=0

2、方程x-1=1的解是( )

A.x=-1

B.x=0

C.x=1

D.x=2

3、若x=2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1-2x=3k的解,则k的值是__。

4、已知关于x的方程

3 23 a x bx --

=

的解是x=2,其中a≠0,b≠0,则代数式3a-4b的值为。

5、写一个以x=-2为解的一元一次方

程。

6、把一元一次方程2y-6=y+7变形为2y-y=7+6,这种变形技巧可以叫,根据是。

7、由3x-1与2x互为相反数,可列方程,它的解是x= 。

8、解方程:

(1)x+1=2x-3 (2) -2(x-5)=8-

2

x

(3)

1

5

1

4

2

3

=

+

-

-x

x

(4) 6.1

2.0

4

5.0

3

=

+

-

-x

x

(5)∣5x-3∣=2

9、若(k+2)x2︳k︴-3=6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1)求k的值(2)写出此方程;(3)求此方程的解。

3.2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1、挖一条2200米长的过江隧道,由甲、乙两队从两头同时施工,如果甲队每天挖60米,那么乙队每天挖多少米,才能在20天内完成?若设乙队每天挖X米,才能在20天内完成,则所列防城为:

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需10小时完成。(1)若甲先做2小时,则余下的部分由乙单独做X小时完成,用方程表示为

(2)若甲先做2小时,则余下的部分由甲、乙单独做X小时完成,用方程表示为

3、某船流航行的速度为20km∕h,逆流航行的速度为16km∕h,则水流速度为()

A.2km∕h

B.4km∕h

C.18km∕h

D.36km∕h

4、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先起跑1秒,结果甲用10秒追上乙,这个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乙跑了1秒B乙跑了11秒

C甲跑了11秒D甲比乙跑的路少

5、若3x-2 和4-5x互为相反数,则x=;

6、课外数学小组的女同学原来占

全组人数的

3

1

,后来又有4个女同

学加入,就占全组人数的

2

1

,问课外数学小组原来有多少个同学.

7、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5,那么

其中最大的奇数为()

A.5 B.7

C.9 D.11

8、有一个数,十位数字是a,个位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第一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 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9.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0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第二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由一维到二维的过渡,同时它又是学习函数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平面内的点与数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掌握本节内容对以后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应多从实际情形出发,通过对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确定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

人教版初一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精品练习题 七年级有理数 一、境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31-的倒数是____;3 21的相反数是____. 2、比–3小9的数是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 3、在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2,那么到点A 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4、两个有理数的和为5,其中一个加数是–7,那么另一个加数是____. 5、某旅游景点11月5日的最低气温为ο2-,最高气温为8℃,那么该景点这天的温差是ο 6、计算:.______)1()1(101100=-+- 7、平方得4 12的数是____;立方得–64的数是____. 8、+2与2-是一对相反数,请赋予它实际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9、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4的整数有____________,其和为_________。 10、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 3 (a + b) 3-cd =__________。 11、若0|2|)1(2=++-b a ,则b a +=_________。 12、数轴上表示数5-和表示1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 13、在数5-、 1、 3-、 5、 2-中任取三个数相乘,其中最大的积是___________,最小的积是____________。 14、若m ,n 互为相反数,则│m-1+n │=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5、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 A .a + b <0 B .a + b >0; C .a -b = 0 D .a -b >0 1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22)(a a -= B .33)(a a -=; C .|| 22a a -=- D .|| 33a a = 17、如果0a b +>,且0ab <,那么( ) A.0,0a b >> ;B.0,0a b << ;C.a 、b 异号;D. a 、b 异号且负数和绝对 值较小 18、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 A .x 2 B.|-x+1| C.(-x)2+2 D.-x 2+1 19、算式(-343)×4可以化为()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培优练习册全集(人教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培优 练习册全集(人教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数学练习册七年级(上)人教版 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有理数的概念 1.2 有理数的运算 1.3 近似数与科学计数法 1.4 单元测试 第二章整式加减 2.1 整式的加减 2.2 单元测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解一元一次方程 3.2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 3.3 列方程解应用题(二) 3.4 单元测试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平面图形 4.3 单元测试 期末模拟试卷(一) 期末模拟试卷(二) 期末模拟试卷(三) 有理数 第一章有理数一、全章知识结构 2

3 二、回顾正数、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1、正数的表示方法:a>0, 2、负数的表示方法:a<0 三、有理数的分类 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却不是有理数 1、按整数分数分类 2、按数的正负性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数有理数. 3、在数轴上分类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 (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可用数轴揭示一个数的绝对值和互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4)在数轴上可求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x -y|=|y -x| 四、有理数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数:相反数、倒数、绝对值、非负数 1、相反数: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最新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1

初一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唯一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 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 >0或ax+b <0 ,(a ≠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 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 等式组;注意:ab >0 ? 0b a >? ???>>0b 0a 或???<<0b 0 a ; ab <0 ? 0b a < ? ?? ?<>0b 0a 或???><0b 0a ; ab=0 ? a=0或b=0; ???≤≥m a m a ? a=m .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与解法:所有这些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应分别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确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类型:设 a >b a x b x a x >∴???>>是不等式组的解集 b x b x a x <∴???<<不等式的组解集是 a b > a b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一数学(上)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代数初步知识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 ×5应写成5a ;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 ×211应写成2 3a ;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的形式; (6)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 a-b 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 、n 表示整数) (1)a 与b 的平方差是: a 2-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 是: n-1、n 、n+1 ; (4)若b >0,则正数是:a 2+b ,负数是: -a 2-b ,非负数是: a 2 ,非正数是:-a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

初中七年级数学详细内容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大于零的数叫正数,正数前面加上负号叫负数. 正负数的实际应用背景: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阅读与思考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用正负数表示某个范围的实例 1.2 有理数 有理数的定义(两个整数的比值!!!),有理数的分类. 数轴和数轴的三要素: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关于原点对称: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和a,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仍是0. 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求绝对值的方法: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这就说,当a是正数时,|a|=a;当a是负数时,|a|=-a;当a=0时,|a|=0. 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总之,在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对,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两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操作顺序: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加法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加减混合运算: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全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a+b-c=a+b+(-c).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得0.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小学学过) 连乘时的符号确定: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边相等(SS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SAS)、两角和它们的夹边(ASA)、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3.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平分这个角,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5.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6.第十二章轴对称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7.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8.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9.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10.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1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 1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三章实数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5.1.1相交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掌握对顶角相等,并会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探索邻补角与对顶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2.通过“对顶角相等”这个结论的简单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三、教学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四、教学过程设计:

如图所示,AB⊥CD于点O,直线∠AOE=65°,求∠DOF的度数。

达标测评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 、相等的两角是对顶角 C 、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D 、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二.填空: 2.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已知∠AOC+∠BOD=90°,则∠BOC= 。 3.已知∠1与∠2是对顶角,∠1与∠3互为补角,则∠2+∠3= 。 三.解答题 4如图所示,直线ABCDEF 相交于点O, (1) 写出∠AOC, ∠BOE 的邻补角。 (2) 写出∠DOA, ∠BOF 的对顶角。 (3) 如果∠AOE=30°,求∠BOF ,∠AOF 的度数。

5.如果直线AB、CD相交于O点,且∠AOC=28°,作∠DOE=∠DOB,OF平分∠AOE,求∠EOF 的度数 附达标测评题答案: 1.D 2.135° 3.180° 4.(1)∠AOD、∠COB;∠AOE、∠BOF (2)∠BOC、∠AOE (3)30°、150° 5.62° 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垂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理解垂线的性质,掌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结论 2.会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 2.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 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提分数学七年级上知识清单 第一章 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 表示0时,-a 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 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2.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名校试题—初中数学七年级

清华附中真题 + 首师附中真题(尖子班) 第一部分 清华附中历年真题展示 一、填空。 1、 有一块麦地和一块菜地,菜地的一半和麦地的3 1 合起来是13亩,麦地的一半和菜地的 3 1 合起来是12亩,那么菜地有 亩。 ﹝分析﹞解:设菜地有χ亩,麦地有y 亩。 2x +3y =13 3x +2 y =12 解得χ=18,y =12 答:菜地有18亩。 2、―次考试,参加的学生中有 71得优,31得良,2 1 得中,其余的得差,已知参加考试的学生不满50人,那么得差的学生有 人。 ﹝分析﹞学生的人数永远是整数。 根据题意可知,学生人数是7、2、3的公倍数,而[7,2,3] =42, 42小于50, 所以参加的学生总数为42人。 42×(1- 71-31-2 1 )=1(人) 答:得差的学生有1人。 3、 有一城镇共5000户居民,每户的子女不超过2人,一部分家庭有1个孩子,余下的家庭中一半每家有2个孩子,那么此城镇共有孩子 人。 ﹝分析﹞“一部分家庭有1个孩子,余下的家庭中一半每家有2个孩子,”那么,余下的家庭中另一半每家有0个孩子,于是,余下的家庭平均每户1个孩子,开始的一部分家庭每户1个孩子,所以整个城镇平均每户有1个孩子,共5000户居民,所以此城镇共有孩子: 1×5000=5000(人) 答:此城镇共有孩子5000人。

4、科学家进行一次实验,每隔5小时作一次记录,他做第12次记录时,时钟正好九点整,问第一次作记录时,时钟是点。 ﹝分析﹞⑴第一次作记录和第12次作记录的时间差为5×(12-1)=55小时。 ⑵“做第12次记录时钟正好九点整”,所以第一次作记录在55小时之前, 55÷24=2(昼夜)……7(小时) 即往前推2昼夜再推7小时,所以第一次作记录时是9-7=2点。 答:第一次作记录时,时钟显示2点。 5、一名学生在计算一道除数是两位数的没有余数的除法时,错把被除数百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得商383,余17,这商比正确的商大21,那么这道题的被除数是,除数是。﹝分析﹞⑴错误的商是383,比正确的商大21,正确的商是383-21=362。被除数看错了,而除数没错,也就是除数没有变化。 ⑵设除数为χ。则正确的被除数是362χ,错误的被除数是362χ+500或383χ+17 (383-21)χ+(8-3)×100=383χ+17 χ=23 所以被除数=23×(383-21) =8326 答:这道题的被除数是8326,除数是23 。 6、甲、乙两人背诵英语单词,甲比乙每天多背8个,乙因为生病,中途停止10天。40天后,乙背的单词正好是甲的一半,甲一共背单词个。 解:设乙每天背诵单词χ个,则甲每天背诵单词(χ+8)个。 1 (40-10)χ=40(χ+8)× 2 30χ=20(χ+8) χ=16 χ+8=24 40(χ+8)=960 答:甲一共背单词960个。 算术解法:⑴甲背40天,乙背40-10=30天,乙背的单词正好是甲的一半。则乙30天

初一下册数学试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姓名:班级:(答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多项式3x2y+2y-1的次数是()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棱长为a的正方形体积为a3,将其棱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体积为() A、2a3 B、8a3 C、16 a3 D、a3 3.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330000人,精确到千万位为() A、1.30×109 B、1.259×109 C、1.29×109 D、1.3×109 4.下列四组数分别是三根木棒的长度,用它们不能拼成三角形的是() A、3cm,4cm,5cm B、12cm,12cm,1cm C、13cm,12cm,20cm D、8cm,7cm,16cm 5.已知△ABC三内角的度数分别为a,2a,3a。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6.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下面四个国家的国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越南 B、澳大利亚

C、加拿大 D、柬埔寨 7.下面哪一幅图可大致反映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从起跑到终点的速度变化情况() A、 B、 C、 D、 8.如图,已知,△ABD≌△CBE,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CBE=∠ABD B、BE=BD C、∠CEB=∠BDE D、AE=ED 9. 将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将所得矩形撕去一角,打开的图形一定有()条对称轴。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10.房间铺有两种颜色的地板,其中黑色地板面积是白色地板面积的二分之一,地板下藏有一宝物,藏在白色地板下的概率为() A、1 B、 C、 D、 二.我会填。(每小题3分,共15分) 11.22+22+22+22=____________。 12.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8cm,则第三边长的范围为___________。 13.三角形的高是x,它的底边长是3,三角形面积s与高x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14.如图,O是AB和CD的中点,则△OAC≌△OBD的理由是__________。 15.袋子里有2个红球,3个白球,5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6.(2mn+1)(2mn-1)-(2m2n2+2) 17.有这样一道题“计算(2x3-3x2y-2xy2)-(x3-2xy2+y2)+(-x3-3x2y-y2)的值,其中 x=,y=-1。”甲同学把x=错抄成x=-,但他计算的结果也是正确的,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18.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交CD于点G,∠EFG=500,求∠BEG的度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生活实例,了解有理数等知识是生活的需要. ②理解并掌握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等有关概念. ③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全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和增强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②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给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运算,这一章的主要学习目标都可以归结到有理数的运算上,诸如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运算法则、运算律、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等内容的学习,直接目标都是落实到有理数的运算上.难点:负数概念的建立,对有理数中的有关概念以及有理数法则的理解,绝对值意义和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课时分配 内容课时 1.1 正数和负数 1 1.2 有理数 4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5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4 1.5 有理数的乘方 4 单元复习与验收 2 教学建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实际问题(即联系实际生活的典型例子)引入,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大胆尝试的过程中,使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自得知识,自觅规律.在这过程中,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进行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的教学时: (1)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如:从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负数,从而得出有理数的概念;借助温度引出数轴,建立数(有理数)与形(数轴上的点)之间的联系.(2)注意利用数轴的直观性讲述相反数、绝对值,发挥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能更深一步,并为今后学习整式、方程打下基础. 2.讲解有理数运算时,有理数加法及乘法法则的导出借助数轴更直观形象易理解,并且要着重在符号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基本运算训练,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 1.1 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③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1 1 1 1 1 1 1 1 11/2 1/2 1/2 1/2 2 1 §2-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1) 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 2、会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一个数不是有理数。 教学重点:借助图形判断一条线段是否是有理数线段。 教学难点:寻找有理数线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有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正方形。 (1)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a满足什么条件? (2)A可能是整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3)A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通过一个简单的动手活动引入新课,把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紧接着提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是有理数的数。 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进行思考、交流,并适时给予引导:“12=1,22=4,32=9,...越 来越大,所以a不可能是整数”“ 2 1 ? 2 1 = 4 1 , 9 4 3 2 3 2 = ?,…结果都为分数,所以a不可能是分数”“两个相同的最简分数的乘积仍然是分数“等。 结论:在等式a2=2中,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不是有理数。 二、做一做 (1)如图,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多少? (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b满足什么条件? (3)b是有理数吗? 数a、b确实存在,但都不是有理数。 进一步丰富无理数的实际背景,使学生体会到无理数在现实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举一些类似的无理数的例子。 三、随堂练习 1、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高为h,h 分数吗?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总结归纳 1 第十一章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轴对称 第十四章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8、三角形的面积=2 1 ×底×高 多边形知识要点梳理 定义: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位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凸多边形 分类1: 凹多边形 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分类2: 多边形 非正多边形: 1、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n-2)。 多边形的定理 2、任意凸形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有理数 (一)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特别指出: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因为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我们也把小数看成分数。 (二)数轴 概念: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特点: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0,这个点叫做原点;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向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 (三)相反数 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特点:a和-a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四)绝对值 1、概念: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特点: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 (1)如果a>0,那么|a|=a; (2)如果a=0,那么|a|=0; (3)如果a<0,那么|a|=-a。 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3、比较大小 (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特别指出: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绝对值。 二、有理数的加减法 (一)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1章三角形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www. 12999. com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难点。 课时分配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课时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课时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课时 本章小结………………………………………………………… 2课时 11.1.1三角形的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姓名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一. 整式 ※1. 单项式 ①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②单项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面的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 ③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①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②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单项式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次数,但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次数中最高的那一项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 ??????有字母叫做分式)其他代数式(若分母含多项式 单项式 整式代数式 二. 整式的加减 ¤1. 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 ¤2.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一个数与多项式相乘时,这个数与括号内各项都要相乘. 三.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n 都是正整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 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或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即合并同类项);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p n m p n m a a a a ++=??(其中m 、n 、p 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n m n m a a a ?=+(m 、n 均为正整数) 四.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 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m,n 都是正整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淆. ※2. ),()()(都为正整数n m a a a m n m n n m ==. ※3. 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 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如将(-a )3化成-a 3 ※4.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5.要注意区别(ab )n 与(a+b )n 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 )n =a n +b n (a 、b 均不为零)。 ※6.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 ※7.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五. 同底数幂的除法 ? ??-=-).(),()(,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当一般地n a n a a n n n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全集(共140页)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一课时介绍 单元整体说明 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 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课程内容标准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结构体系 单元教学建议 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 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第11页的练习第1题以及习题1.2的第6题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3.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以及第11页的练习第1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4.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应给让学生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