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嘉绒藏族民居建筑

嘉绒藏族民居建筑

嘉绒藏族民居建筑
嘉绒藏族民居建筑

嘉绒藏族民居建筑

嘉绒藏区的居室,绝大多数是石屋、即用片石垒砌成的民居,也有的是用土夯筑成墙体框架、上架横木、树枝、杂草、再上加盖土作平屋的。个别地方也有串木为架的木板房,房内泡用木板隔间,房顶横梁有半边风或人字形两边风开,类似内地小青瓦房建筑,架上盖杉木开出的杉板,有称瓦板,长约1-1.5米,宽有5至8寸、盖好杉板后用石板压缝,达到固定斜平排水作用,这种屋多达三层。这种串木结构的房屋舒适、通风、不潮湿、宽敞明亮,也是防震的理想建筑.多数房前有小院,以土墙为栏,这种屋多

近邻地震常发区的道孚、炉霍、黑水、理县、康定、泸定一小部分地区。

嘉绒藏区最多的居室还是第一种,即称碉楼寨房。其实碉楼和寨房是有区别的。嘉绒民居建筑皆为石块砌墙本质梁架的石木结构建筑,俗称碉房,碉房的历史建筑是很悠久的,从考古发掘追溯至战国西汉时期,石棺葬民族已居住石砌的碉房。《后汉书》亦载"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不过,古时的碉房结构与现代碉房结构差别较大。从现今可见嘉绒古碉房建筑最早的,唯有壤塘县宗科乡加斯满村石破寨的日斯满巴民居。它是建白明代初年,依山就势,墙基北高南低,平面呈长方形,共九层,通高达25米。墙以石块加木枋和泥浆调缝,采用内直外收的方法修砌,墙底厚0.8米,顶厚0.5米。各层建筑自第二层以上层层靠北内收成台,北墙东半部、西墙北半部直底直通项部,使整个建筑内南向北由东向西成阶梯抬级而上,故至顶层仅是底层面积的六分之一。底层为畜圈、二层为客厅和厨房,三、四层住人,五层南为经堂、北为库房,经堂前为晒台,

六层以以上皆为各类库房,四层以上各层外有走廊、晒物架(同时亦有栏杆),房顶为平顶。每层顶以粗树杆纵铺作梁,

梁两端砌于石墙体内,梁上密铺树棍,当地称"柄子",再上铺树枝,当地称"扎子"。然后填泥夯紧,最上面铺木板作为上层的地面,房顶则以夯土石作为屋面,这种作法至现代也保持这种传统作法。二层以上每层皆开有大、小窗若干,其中小窗孔战时又可作射击之用,类似城堡上的枪、炮孔,内大外小。

以上是明代建造的居室代表。嘉绒地区保留较多而且至今也为主要民居的石屋,都是湾代以来的建筑和建筑格式为主体,也是俗称碉房或寨房。皆为石木拌泥浆砌就的。房屋按形状可分为碉形、碉与房连建形、平顶房、人字形顶房、悬山式顶形等类型。

碉形房系将房屋整体建成一座平面呈长方形、立面以四角碉的平面平顶式房屋。石块拌泥砌墙,墙底部厚、顶部收缩成一船为底墙的50%厚度,具体按所建房的楼层高度决定。内部分为三、五、七层不等。,一般是底层作畜圈,中部为食、宿用房,上部为经堂和库房。从二层以上的墙体上开很多大、小不等的观察射击窗孔,都是用石砌成的,多是外留一缝口,而内成扇形,这样的缝孔,对内透光多明亮,对外不易发现,便于战时或遇不测,好观察射击。库房外附建木质晒架从墙内挑出。人自第二层以独木梯上下各层,遇有警时将木梯收入房少,碉房便成为一座防御性堡垒。这类集民居与防御性一体的"碉房",现已保留为数不多了。

碉与房连建形碉房,是以普通平顶式碉房后部再建一四角碉,碉顶略高于房顶。形成碉与房相连通,平时居于房中,贵重物品和食用物资藏存入碉中,遇警时,人进入碉中,可据碉防守。这种类型的房建多系头人、寨首和富有人家建造,至解放时多分布于理县、黑水、马尔康、金川一带。

平顶式碉房,这是嘉绒藏区分布极广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为平面呈长方形或近方形,高数米至十余米不等,层数常见为三至四层,底层作畜圈,二层作厨房,粮食和工具等库房和住房,厨房火塘顶留有烟道,烟可直通顶层散于空中,顶层后半部人字形顶房作粮食、杂物库房,前半部分为晒坝。在穆坪土司境内还有一种双层人字形顶下再建一层内人字形顶。

悬山式顶碉房,为平面呈长方形,房顶用薄石板作屋面的悬山式顶房屋,一般为二至三层,底层也是作畜圈,上部住人及作库房、设经堂。也有少数是单层者,其屋面多采用薄而长的木板作瓦。上

压石块以防木板瓦下滑和被风吹动。这类房多是极贫困人家建修居住,现已绝迹。

现代嘉绒藏族的民居,既有上面记述的各种类型的房居.也有全新式型,同汉区一般房屋建筑相类似的民居,也还有藏汉混合式的新建筑形式。但是.在嘉绒藏区大论那种形式的民居.多数喜在房顶(多指平房屋顶、上转角处砌造突起来,留下四个尖角,远远看去状如碉顶。

在古史籍中,把嘉绒藏区的民居说成是"邛笼",而且对那笼的解释更不准确.并指限冉境地独有,这都有区别的,石屋与碉、碉与碉楼、碉房连建,也不等于碉是房。总之,汉代之"邛笼"即今之石碉,是用以屯兵备寇。三国对称石门,隋时称碉,尽管其说不一,但石碉与石屋有着严格的区别,前者用以屯兵备寇,后者用以居民居住,虽然取材一样,但其用途有别,二者不能混为-谈。碉、房连建是在清代,特别是乾隆大、小金川之役中,当地藏民为抗清军,渐把房与碉相连建筑或从地厂开地道通往战碉中,这是近两百年的事,与《后汉书》中"邛笼"之记载相差时间上千年。

嘉绒藏民的石屋房墙上每当过年过节时,粉刷白石灰,而且用石灰绘画出天、地、日、月、星、辰,还有各种动物图案和宗教图案。但家遇丧事不粉刷。这种房屋夏凉冬暖.正是嘉绒地区自然环境与人们生存关系的产物。

嘉绒藏戏――一个民族的永世图腾

嘉绒藏戏――一个民族的永世图腾 在美丽的川西北大渡河上游沿岸及岷江源头一带,丰沛的江水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沿河地带,梯田层层,村寨密布,而在牧草丰美的山岗上,蓝天白云下是成群的牛羊,牧歌悠远而嘹亮――就是这片中国西部典型的半农半牧的富饶之地,是嘉绒藏族世居的家园。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生活的产物。 嘉绒藏族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戏剧传统,回溯其戏剧的历史,距今已有1200 年之久。 1200年来,嘉绒藏戏在娱乐一方百姓的同时,依然鲜活地保持着其最初原始戏剧的傩戏特征,为此而被戏剧专家评价为探源戏剧文化的“活化石”。 然而,我们一直都对它鲜有所闻,虽然,它也曾一度为清朝皇帝所垂青。 由是不无猜想:是山高谷深以及独特的文化习俗、方言限制,让它千百年来一直都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独自芬芳?还是因为一个民族于世代传承的地方精神中,在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精神领地的永世图腾?

《郭东特青》戴盔甲的武士戏 挥刀而舞, 表现了嘉绒藏族的尚武习俗。 夏日的梭磨河谷,草木葱郁,百花竞放。河谷地带和半山坡地上随风摇曳的成片小麦、青稞和玉米林,在高原热烈的阳光照耀下,正一天天的展示出成熟的色彩。而就在此庄稼播种之后至收割前的五月至七月间,正是嘉绒藏区比之藏历年还要热闹的“看花节”。嘉绒语称“看花节”为“若木尼”,意为“野外去聚会享受大自然景色”的意思。所以,看花节基本上是个寻求快乐的节日,除亲朋好友相聚一起喝酒、唱歌、跳锅庄舞外,还能观看到他们一年来盼望已久的藏戏演出。 我是寻着一阵鼓钹之声,来到著名的卓克基官寨背后一块搭满帐篷的草地上的,那时,一场别开生面的藏戏正在观众的喝彩声中热烈排演。只见一群戴盔穿甲的演员们正在“基、尼、颂”的粗犷吼叫声中,或舞剑挥弓,或奔走跳跃。他们头盔上插着的长长野鸡翎和下穿的百褶裙,更是随舞飘扬,好不威风。这正是嘉绒藏戏《郭东特青》的一个战争戏片段。这个片段,当地人又称为《武士舞》。 而嘉绒藏戏和西藏藏戏一样,为吸引观众,在一出戏剧的演出过程中,往往穿插一些与剧情无关的“杂耍”。所以,在演出现场,我也不时看到演员们进行一些诸如摔跤、骑道具毛驴的搞笑表演。于是,剧情精彩处,大家屏气凝神,而

简析四川藏族民居地域特色

简析四川藏族民居地域特色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乡愁是城乡规划建设对诗境规划思想体现和诗意栖居的表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城乡规划建设指导思想和理论用诗一般的语言给予的表述。乡愁是情怀—乡愁是一捧土,一朵云;乡愁是一溪水,一片林;乡愁是一条路,一扇门;乡愁是一杯酒,一生情。乡愁是传统—热爱故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尚德行和品质。把“乡”与“愁”连在一起来形容思乡情的,最早要数唐代早期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种故土情怀几千年传承至今,仍然凝聚并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乡愁是心灵—乡愁是对往昔生活环境的思念与记忆;乡愁是对故土养育之情的感怀并感恩;乡愁是对人生情怀心灵的慰藉与寄托;乡愁是对乡土文化纯真的寻

求及抒发;乡愁是对地域特色文脉的诗咏和传唱;乡愁是抚今追昔高尚情感的升华和呼唤;乡愁就是历史与文化,文化遗产就是乡愁。乡愁是人性—乡愁是人生情怀升华的最高境界;乡愁是人格的历史情结和文化修养;乡愁是人性孝道文化精神的典型表现;乡愁是建筑伦理文化空间的集中体验。乡愁是力量—中华民族的乡愁是华夏民族文明传承的根脉,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渴望,是实现中国梦的追求,是民族复兴的力量。记住乡愁是我们这一代感恩先人、无愧子孙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藏族建筑文化博大精深,留存着民族的记忆。藏族建筑寄托了民族的乡愁,极具研究和保护价值。 一、自然环境与聚落分布 四川藏族的历史和文化同西藏地区一样古老悠久。其民居主要分布于阿坝和甘孜两个民族自治州,该地区地广人稀,占了全省面积的一半左右。海拔平均4000 米,河谷高差大多在3000 米左右。在马尔康、丹巴、理塘等地以南的河谷有一些不大的冲积平原,较为湿润肥沃,是主要的农牧业区。这些地方有较多的人口居住,形成大小不一的城镇村寨聚落。同时,这种南北纵向分布又与东西横向的川藏茶马古道相结合,沿茶马古道,城镇村寨聚落也有不少分布,如泸

浅析嘉绒藏族刺绣的分类与技法

浅析嘉绒藏族刺绣的分类与技法 嘉绒藏族作为一个主要与汉族、羌族毗邻、文化艺术联结非常紧密的民族,在其刺绣艺术的形成、发展和传承过程中与周边民族相互交流渗透,并深受蜀绣、绣的影响,它们有很多相似共通之处。但又独具特色,本文着重对嘉绒藏族刺绣的种类和技法进行介绍,以便为喜爱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的爱好者提供一种借鉴。 标签:嘉绒藏族刺绣分类技法 顾名思义,刺绣就是以针引线而绣制的过程,我国的传统刺绣常以绣针引五彩丝线,以合符地域环境、民族审美和生产生活需要为绣制法则,在各种绣面上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在我国,无论是汉族还是各少数民族,都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地域特色鮮明、文化内涵独特的刺绣品种,且技法丰富,形式多样。 羌族刺绣伴随着汶川“5.12”特大地震而蜚声海内外,嘉绒藏族作为一个与羌族毗邻、文化艺术联结非常紧密的民族,其刺绣艺术毫不逊色于羌族刺绣。本文着重对嘉绒藏族刺绣的种类和技法进行介绍,以便为喜爱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的爱好者提供一种借鉴。 一、关于嘉绒藏族 “嘉绒”在藏语里面有农耕之意,嘉绒藏族作为藏族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指以农业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藏族,以区别与以牧业为主的藏族。现在,它既是一个地域概念又是一个族群概念。 从地域角度上讲,嘉绒藏区主要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与成都平原结合地带以及与甘孜藏族自治州交界地带,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即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地区和成都市的都江堰、邛崃、宝兴、天全、石棉、汉源、泸定、康定、雅江、道孚、炉霍、丹巴、金川、小金、壤塘、马尔康、红原、理县、汶川、黑水等二十个县市的全部、大部和一小部分地区。 嘉绒藏族历史悠久,在《史记》《后汉书·冉耽夷传》《隋书·附国传》等历史文献中均记载有嘉绒藏族的社会经济状况。马长寿先生在1944年的《嘉戎民族社会史》中明确提出了今天我们常用的“嘉绒”一词及其族别文化、语言和民俗等辨别标准。嘉绒藏族作为藏族独具特色的分支,在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以及特定文化背景上的宗教、语言、建筑、艺术、婚姻习俗诸方面独居特色。 二、嘉绒藏族刺绣的分类 嘉绒藏族主要生活在川西北高原,与汶川、理县、茂县的族毗邻,与成都平原的汉族交往也非常密切,在其刺绣艺术的形成、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相互交流渗透。因此,嘉绒藏族刺绣深受蜀绣、绣的影响,它们有很多相似共通之处。

藏族民居 碉房是藏族最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

[键入文字] 藏族民居碉房是藏族最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 由于受气候与环境的影响,藏族的居住建筑大部分是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由于形如碉堡,所以被取名为碉房。碉房是藏族具有特色的一项建筑,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也是藏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富有地域特色的藏族民居碉房。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及四川西部一带,为了适应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传统藏族民居大多采用石构,形如碉堡,所以被称为“碉房”。 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层。底层养牲口和堆放饲料、杂物;二层布置卧室、厨房等;三层设有经堂。由于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诵经拜佛的经堂占有重要位置,神位上方不能住人或堆放杂物,所以都设在房屋的顶层。为了扩大室内空间,二层常挑出墙外,轻巧的挑楼与厚重的石砌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建筑外形因此富于变化。 藏族民居色彩朴素协调,基本采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土黄色,石块的米黄、青色、暗红色,木料部分则涂上暗红,与明亮色调的墙面屋顶形成对比。粗石垒造的墙面上有成排的上大下小的梯形窗洞,窗洞上带有彩色的出檐。在高原上的蓝天白云、雪山冰川的映衬下,座座碉房造型严整而色彩富丽,风格粗犷而凝重。 碉房,藏语称为“卡尔”(tnkhar)或“宗卡尔”(rdzong-mkhar),原意为堡寨,多建于险峻的山石上,巍峨高耸,易守难攻。山南的雍布拉康,后藏的娘若香波,洛扎的桑嘎古托,便是此类建筑的代表。碉房是有着特定含义的建筑,它对西藏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如土石结构、如平顶风格;但碉房并不能完全代表西藏民居。 西藏腹心地区的农村和城镇居民居住的房屋称为“慷巴”(khang-pa),有楼房亦有只建一层的平房。楼房多为二三层,个别富裕人家的楼房有四五层,而建一层房屋的在西藏各地随处可见。笔者多次在西藏各地考察,无论在后藏的定日、山南的措美、拉萨附近的墨竹工卡,都见到大量的一层民居。 1

丹巴县嘉绒藏族的历史与文化

丹巴县嘉绒藏族的历史与文化 丹巴地区古称嘉莫·查瓦绒,简称“嘉绒”,意为藏区四大峡谷之一的东女国气候温和河谷农区的人,习称嘉绒娃,是藏族重要的组成部分。丹巴县历史悠久,嘉绒藏族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民俗风情古朴动人。众多的文物古迹,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嘉绒藏族,独具特色的嘉绒藏寨民居,形式多样的丹巴县锅庄,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嘉绒服饰以及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婚嫁习俗、传统节日、礼仪、丧葬习俗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特色突出的丹巴嘉绒藏族文化。 一、县情简介 1、历史背景 丹巴一带隋朝为嘉良夷地,唐属吐蕃,元为土司制,清设章谷屯,民国十五年(1926年)始设丹巴县。中路古文化遗址及石棺葬墓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存在,说明大约在5000年以前已有藏族先民们在这一带定居。历经频繁的战争,今丹巴县境及周邻众多部落居民与吐蕃士兵、移民,因长期的交往而同化、融合,最终形成具有地域和语言特点的嘉绒藏族。 丹巴是嘉绒十八土司辖地最典型的嘉绒藏族文化的代表区,是嘉绒藏族文化的中心和发祥地之一。 2、区位条件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州的东大门,属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成都平原以西的邛崃山脉西坡。地处大、小金川河下游,大渡河上游。县境位于东经101°17′—102°13′,北纬30°23′—31°29′之间,总面积达5649km2。 丹巴县公路交通网络较为发达,317国道经卧龙、小金四姑娘山、丹巴县再向西于道孚县八美接川藏线。丹巴县城到成都345KM,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姑娘山(日隆关)距丹巴县城114KM。瓦(斯沟)——丹(巴)路沿大渡河向南可达泸定县,刷(金寺)——丹(巴)路则沿着大金川河通向金川县和马尔康。丹巴县境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除分别沿着县境内三条水系延伸的五条主干公路外,尚有通往各林区、矿山和乡、部分村寨的支线公路 3、地质条件 丹巴县堪称“地质学天然博物馆”,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地层总厚度达16000余米,境内不同时代和成分的脉岩多达数万条,其中举世闻名的丹巴白云母矿,就产在伟晶岩脉中。丹巴地区独有的地质奇观,为国内外地质专家所瞩目。 丹巴矿产资源丰富,曾经是我国重要的白支母矿基地,川西重要的贵金属矿——铂镍就产在丹巴。此外,金、银、铜、铅、锌及建筑饰材“中国白”汉白玉石等较为丰富。 4、气候条件

藏族民族建筑——碉房

藏族民族建筑——碉房 摘要:西藏的传统民居,与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藏族民 居的形式和结构因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 的差异。据考证,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的民居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 展和较高的水平。在其后几千年的演进中,藏族的民居不断得以发展、丰富和完善, 并带着厚重的时代印迹。因此,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以及蕴含的文化特点都具有巨大 的研究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西藏民居碉房建筑特点结构 藏族民居极具特色,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藏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防震的同时,也采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同时,宗教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增添了西藏民居的魅力。在藏族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典型的藏族民居用土石砌筑,形似碉堡,通称碉房。 西藏各地都有碉房,但风格却各 有不同,比如拉萨的碉房多为内院回 廊形式,放眼望去,全是碉房的窗户, 进入院内,如同进了迷宫。而山南地 区的碉房则多有外院,人们可以很方 便地进入户外活动。但所有的碉房楼 顶都是平顶,人们可以经常在楼顶活 动,比如散步、娱乐等等。在家家户 户的楼顶,四角都比其它地方高出许 多,这些高角会挂满五彩经幡。重大 节日或家中有比较重要的事情时,会 在屋顶煨桑敬神等。 1.碉房的形式特点 碉房的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小,而向空间发展。西藏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带曲尺形,中间设一小天井。内部精细隽永,外部风格雄健,高原的日光格外强烈,民居处于一片银色中,显得格外晶莹耀眼。在西藏,人们修建房屋以“柱”为单位,1“柱”相当于2米×2米的面积,碉房平面、整体

嘉绒藏族民居建筑

嘉绒藏族民居建筑 嘉绒藏区的居室,绝大多数是石屋、即用片石垒砌成的民居,也有的是用土夯筑成墙体框架、上架横木、树枝、杂草、再上加盖土作平屋的。个别地方也有串木为架的木板房,房内泡用木板隔间,房顶横梁有半边风或人字形两边风开,类似内地小青瓦房建筑,架上盖杉木开出的杉板,有称瓦板,长约1-1.5米,宽有5至8寸、盖好杉板后用石板压缝,达到固定斜平排水作用,这种屋多达三层。这种串木结构的房屋舒适、通风、不潮湿、宽敞明亮,也是防震的理想建筑.多数房前有小院,以土墙为栏,这种屋多 近邻地震常发区的道孚、炉霍、黑水、理县、康定、泸定一小部分地区。 嘉绒藏区最多的居室还是第一种,即称碉楼寨房。其实碉楼和寨房是有区别的。嘉绒民居建筑皆为石块砌墙本质梁架的石木结构建筑,俗称碉房,碉房的历史建筑是很悠久的,从考古发掘追溯至战国西汉时期,石棺葬民族已居住石砌的碉房。《后汉书》亦载"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不过,古时的碉房结构与现代碉房结构差别较大。从现今可见嘉绒古碉房建筑最早的,唯有壤塘县宗科乡加斯满村石破寨的日斯满巴民居。它是建白明代初年,依山就势,墙基北高南低,平面呈长方形,共九层,通高达25米。墙以石块加木枋和泥浆调缝,采用内直外收的方法修砌,墙底厚0.8米,顶厚0.5米。各层建筑自第二层以上层层靠北内收成台,北墙东半部、西墙北半部直底直通项部,使整个建筑内南向北由东向西成阶梯抬级而上,故至顶层仅是底层面积的六分之一。底层为畜圈、二层为客厅和厨房,三、四层住人,五层南为经堂、北为库房,经堂前为晒台, 六层以以上皆为各类库房,四层以上各层外有走廊、晒物架(同时亦有栏杆),房顶为平顶。每层顶以粗树杆纵铺作梁,

藏族服饰

浅谈藏族服饰色彩 李倩 【内容摘要】: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都离不开衣食住行四件大事,四件大事中,穿衣又是列在第一位的。服饰色彩更是服饰审美规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宗教习俗、地域环境是服饰色彩规律形成的重要因素。因而在此浅谈一下藏族服饰与服饰色彩的搭配规律。 【关键词】:藏族服饰藏族服饰色彩色彩搭配审美特征 前言 青藏高原,那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古朴淳厚的民风里糅合着一个民族的沧桑历路。格桑花开遍每一个角落,伴随着酥油茶和羊肉的芬芳,温暖了每一个到来的人。这片位于地球之巅的高天厚土,养育了勤劳智慧的藏民族,他们创造了与本民族历史一样古老、一样独特、一样灿烂的文化。而藏族服饰正是这百花园中鲜艳夺目的一枝。藏族地处“世界屋脊”,江河源头。既有高耸入云的群山,终年不化的晶莹雪岭,又有水草丰茂的辽阔草原,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额 茫茫无边的原始森林,独特的高原地理位置及多 形态的自然环境,这也就造就了藏民族独特的服 饰和服饰色彩观念。 一、藏族服饰颜色的象征意义 色彩是服饰美的灵魂。在服饰的外在形象 中,色彩与形态是吸引注意力的主要部分,尤其 是鲜艳的色彩,人们对于色彩的感受远远超过事 物形态本身。 藏族服饰大胆地运用红与绿、黑与白、红与蓝、黄与紫等强烈对比的色彩组合,并且巧妙地运用复色、金银线的搭配,使服饰色彩明快而又和谐。藏族饰品的显著特点,是广泛地应用金银、珠宝、象牙、

珊瑚等饰物进行装点,与服装色彩相映生辉呈现出粗犷而华丽的美感,藏族服饰表现在色彩等方面的规律,也是由众多的自然、社会因素影响而成。藏族妇女发饰中,常缠入鲜红和翠绿、粉红和天蓝等对比色丝绒、毛线,相互映衬。 在藏地,各地服饰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但在色彩的选择和认同上却很一致,这就是藏地八色:白、黑、红、黄、蓝、绿、金和银。 1、白色是吉利和祥瑞的象征,是善的化身,它代表纯洁、温和、善良、慈悲、吉祥,藏族服饰中,白色是常见的颜色之一,男女多着白色上衣、白羊皮袄、白麻布衫、白羊毛褐衫。 2、黑色,在藏族人民生活中是一种概念非常复杂的颜色,广大民众与黑色密不可分,牧民住的是用黑牦牛毛编成的黑帐篷,藏式建筑门窗上也都涂上黑色边框,在服饰中农村的男女穿的都是黑色氆氇藏装,尤其是传统农村妇女完全是清一色的黑色衣服而绝对不会穿着白色,但由于宗教的原因却赋予黑色“黑暗、恐惧、野蛮、反面、邪恶、非正道”等种种贬义的指涉。 3、红色代表火,被看成力量的象征,在藏地提到红色自然会想到袈裟,而袈裟之所以是红色则起源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佛教发祥地印度,信徒们把红色作为所有颜色中价值最低廉和最不起眼的颜色,用这种颜色作为出家人的着装色,表示他们的超脱、不求外表、但求精神境界的完美的愿望,并用这种颜色的装束起到不受外界干扰的作用。 4、黄色,藏族认为,黄色是大地的本色,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含有丰收和富贵的意思。黄色还代表着佛祖的旨意和弘法恩典,至为崇高神圣,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 5、蓝色,藏区的蓝色中我们最熟悉 的是所谓的“藏蓝”或“藏青”。蓝色 是蓝天和湖泊的色彩,它显得神秘而高 远。 6、绿色,在藏民族中具有一种“平 民色彩”,是草原的颜色,寓意为生机和活力,它更接近大众,更接近生活和广大农牧区。 7、金色和银色

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宗教文化(共3916字)

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宗教文化(共3916字)

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宗教文化(共 3916字) 【摘要】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与之相应的私人经堂建筑艺术所展示的是藏传佛教艺术所传播的特定历史产物,也是藏传佛教艺术根深蒂固于民间和全民信教的集中体现。更是民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宗教文化深厚影响的一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高原藏族民居;结构特点;宗教文化影响 引言

云南迪庆高原藏族居住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有关考古资料提供的确凿证据表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的民居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昌都卡若遗址共发掘出房屋基址28座有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云南迪庆高原藏区民居建筑也摆脱不了这种“西藏地区屋皆平顶”的特点,一直延续了藏区传统的建筑风格。但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变迁以及多元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而有所变化与差异。 一、云南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的形式与结构 (一)迪庆高原峡谷藏区(半农半牧区)及干热河谷藏区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 迪庆藏族民居的形式和结构因不同地域的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从总体上看,大体

可分为两种形式与结构: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和土木结构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主要分布在高原峡谷藏区(半农半牧区)及干热河谷藏区,大都是二三层的碉楼式平顶房或者一层的平顶房,也有高达四五层的。“屋皆平顶”是其主要特征的藏式民居建筑样式和风格从有关史料可知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旧唐书?吐蕃传》称逻些城“屋皆平头高数十尺”。《新唐书?吐蕃传》亦云“屋皆平上,高至数丈”,因此可知吐蕃时期民居的建筑面貌。时过一千余年成书的《西藏志》记述当时的西藏房舍:“自炉至前后藏各处,房皆平顶,砌石为之,上履以土石,名曰碉房。有二三层至七八层者。凡稍大房屋中堂必雕刻彩画,装饰堂外,壁上必绘一寿星图像;凡乡居之民多傍山坡而住。”这些记述不仅与西藏腹心地区的民居情况相符,也与云南迪庆的德钦县各地和香格里拉市的东旺峡谷、尼西等干热河谷地区基本相符。 (二)云南迪庆高原坝区地域特色鲜明的藏族民居——土木结构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

房屋建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因地制宜,房屋住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古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1.窑洞:窑洞主要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的年降水量少,气候比较干旱,并且该地区森林较少,盖房子缺乏木材,就地取材打窑洞可以节约木材等建筑材料,窑洞坚固耐用更有冬暖夏凉的作用。 2.四合院:四合院属于合院住宅,合院住宅中的庭院四周闭合而露天,可以营造出内部良好的小气候.一方面可以在夏天有效地遮荫纳凉,冬天又可以很好地采光保暖,抵御风沙和冬季风.露天通透的庭院既是入风口也是出风口.此外,庭院还有利于排水和收集雨水. 3.土楼 说明土楼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总结:粘重的红壤,为建造外墙提供材料;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 人字形屋顶有利于排水;地处季风气候山区,容易出现洪灾,地基高可防洪;厚实的土 墙,冬暖夏凉,适应当地冬夏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山区多林木,为建造柱梁提供材料。 4.吊脚楼: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 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 这些地区夏季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这种建筑通风防 潮、防止野兽和毒蛇等动物侵袭;该地多山地,平地少,依山而建。 5.骑楼 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 道,其主要目的是D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 体现建筑美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自古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的居住者都有着共同的文 化起源——中华文明。 可是不同地区的民宅却在结构与色彩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从北京的红墙黄瓦城到江 南的白墙黑瓦,从西双版纳的空中竹楼到青藏高原的白色碉塔,各自形成了截然不同的 风格。 这是因为中国大陆地区地域辽阔,所跨纬度较大,造成了各地区气候的差异。 气候的不同就要求人们居住的房屋有着不同的抵御不利气候条件的特性,因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样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和色彩。 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需要建筑物有防雨、耐寒、坚固防风等等特性,起初建筑的外貌仅仅是有建筑的功能而决定的。 但随着时代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房屋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演变,最终形成了风格上的差异。 接下来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去领略领略不同环境下的住宅建筑吧! 6.传统川西民居 川西地处四川盆地,四周群山环抱,生态条件独特,气候条件温暖湿润,川西平原地势低平。 这样的生态条件要求人居环境与之适应,主要体现在通风除湿,地形利用,遮阳保 暖等多方面。 同时传统川西民居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烙印,体现了家庭的伦理秩序、内外区别、 生活习俗。 与盆地气候炎热多雨、潮湿阴雾相适应,川西民居追求 敞开外露,多外廊,深出檐,屋顶舒展轻巧。 根据地形房屋常分段跌落,木材以熟桐油涂刷,天然木 纹,与白墙青瓦、飞檐、大屋脊、方格窗一起成为川西民 居的标志符号。 7.徽派建筑 主要密集的分布在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城市包括扬州、杭州、金华、景德镇等。徽派建筑的主要特点是白墙黑瓦,高墙深宅,墙上设有瓦檐。 这些建筑主要是民居,一般占地面积不大,白墙黑瓦是江南建筑色彩上的主要特点,墙上设有瓦檐时有江南的气 候特点决定的。 江南地区常年阴雨连绵,为了防止雨水顺墙留下形成痕 迹而影响白色墙面的美观,给墙头带上了如屋顶一般的小小 帽子,让雨水顺着瓦片留下,而不会弄脏墙面,这一非常实 用的设计如今成为了徽派建筑最显著的特点。 而高墙深宅则是由于家族聚居的地域传统决定的。 徽派建筑的外部非常简洁,四面都是白色的墙壁,多不开窗, 屋顶用黑瓦,整体风格淡雅。 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下、在这种烟波浩淼的风景中,粉墙 黛瓦的黑白二色最能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江南的闲适、安静。 广东骑楼 骑楼,在粤语中亦可引伸为“露台”,潮州人称为五脚砌,闽南语称亭仔脚,是具有浓厚的华南特色的建筑设计,用于唐楼建筑。 建筑物一楼临近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则为二楼的楼层,犹如二楼“骑” 在一楼之上,故称为“骑楼”。

藏式民居——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宝库

古建中国-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 藏式民居——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宝库 从上海到拉萨的国道318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称为中国人的人文景观大道,这条路线到成都以后,再一路向西,便是我国广袤的藏区,沿途的风光风景更是美轮美奂,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民族资源和宗教资源极为富集。 其实对川藏线上这些传统民居来讲,看点毫不亚于沿途的风景和人文,这些宏伟的建筑也充分散发着魅力。 新都桥木雅民居 从折多山下来不远,在川藏线南北分叉路口,有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木雅村落依山傍水地散落在公路两旁,小河顺着村前缓缓流过,村后的山坡上漫游着星星点点的牦牛和山羊。再远处,山脊在天幕上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川西草原的典型风貌一览无遗。这就是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

新都桥的木雅民居大都采用倚山建房,以石砌墙。房高数丈,一般三层,底层养畜,楼上堆物和住人,采光极好,白墙院子和朱漆大门,每座楼房的每面墙上开着三四扇窗户,窗檐上用红、黑、白等色彩描绘着象征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的日月或者三角形图案。 立水边,看金黄阳光一点点从藏居后的小山顶慢慢向下挪,树的影,山的身,光的镜像,落入水中。放眼远眺,寂静、空旷的原野有一片藏居和寺庙,散出袅袅烟,在清晨的空旷凛冽和阳光未升起来的阴影中,弥漫着寺庙里僧人诵读佛经的声音。令安静的更安静。 丹巴甲居藏寨 整个丹巴甲居藏寨面积约5公里,149家藏寨星罗棋布,甲居全景以绿色、白色为基调,造型独特、别致,绝大部分民居为四层,石木结构建筑,完整保留了嘉绒民居的基本特征,保持了历史的面貌和风格。 村寨建在山腰,山下就是大渡河的主要支流大金河,村寨美丽幽雅,一座座造型别致的白色小楼错落在浓荫绿抹之中。小楼大多为三至四层,楼顶四周建有小塔,塔上插着玛尼旗,门前挂有经幡。其底层为牲畜圈,二层是客厅和厨房,三层以上为卧室及经堂。

藏族民居建筑色彩文化研究_沈昶君

大众文艺 摘要:我国的藏族建筑由于本身的地理环境有一定差异,其民居建筑色彩的运用也具有不同特色。牧区夏季用的是色调则以白色为主布帐篷,用蓝布进行镶边装饰,冬季则大多是用深棕或者黑色的厚重牦牛毛发编织而成。女儿墙脚线以红白蓝黄绿色的布组成,木结构部分的门楣和窗楣多用红色、蓝色和黄色涂装,利用这些颜色加深了屋檐的深邃感。 关键词:藏族建筑;色彩体系;人文特征 特色传统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中的名胜古迹,是一种独一无二并且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源与文化资源,也是集艺术、文化、社会、经济于一体的综合体。我国历史积厚流光,土地幅员辽阔,原始地貌非常多样化,社会市场经济所在的环境也是良莠不齐。在时代久远的历史河流中,逐步环绕建设形成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态,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在地理环境上深刻地标上了印记,可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心理。当地人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根据当地的天气、地形、水态等环境要素的不同,不断归纳和改善各种体验而慢慢形成的一个民族的民居建筑格调。人们在建筑审美的观念与评价中,无论是对传统建筑还是在现代建筑,都普遍将外观与色彩两大要素作为判断建筑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色彩是由附加信息的形式传达到建筑的,它会使建筑物的视觉效果更加醒目。 一、藏族民居建筑色彩文化体系 1.表现等级及其层级关系 若深入研究就能发现其中存在着变化多元的色彩国度,每一种色彩都拥有着许多神秘而深刻的教派思想。如佛教密宗里五大元素土、火、水、风、天的色彩形象,依次黄色是象征土、红色是象征火、白色是象征水、绿色是象征风、蓝色是象征天。藏传佛教的色彩文化内容十分精彩又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把崇尚和美感需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建筑色彩无论从色彩还是样式表达上都被用来预示和揭示着藏传佛教的独特思维和观点,扩大了人类对建筑创作的无限遐想。每一种色彩都有着自身特殊的含义,所以对应使用在了有所差别的建筑及其中某些地方,如藏族的建筑经常采用了白色,红色,门窗的框檐则为黑色。白色有幸运祥瑞之意,用于大面积的墙面,黑色表示罪恶用于与外界的交流的建筑门窗,以防御邪气侵袭。 2.文化体系特征综述 藏族民居建筑都会在门和窗的地方点缀大量鲜艳的图案,构成对比强烈的色彩结构。蓝色二种颜色一般是会被用在这些构成之中,大面积白黄红三种单色墙面和其相互映衬。通常大块黄灿灿的屋顶,配着黑色门窗外框和框檐上的局部点缀的靓丽彩色图案就是传统的宗教建筑,它们形成一套完美的结构体系在整个藏族民居建筑色彩文化之中,并且与高原的壮丽景色相得益彰。民居建筑色彩的运用在一方面是需要考虑建筑物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而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建筑所在民族的人文环境。若要充分运用色彩文化就需要深入探讨建筑周边地区的习俗,确认此建筑所处地域是否存在着传统的色忌惮或信念,民族和地域的色彩选择的倾向,以及此民族的色彩喜好。民居建筑色彩文化的使用不仅要求维持建筑自己的特点也要融合周边的环境、自然因素,还需要与建筑所在地的人文情怀相协调,符合当地人的特色传统或者民族性的信仰和地域性要求。民居建筑色彩文化的运用只有在达到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人文环境的统一情况下,才能使建筑设计获得巨大成功。建筑文化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载体,在不同地域差异中都发挥了独特作用。民居建筑色彩文化是一种人文的民居建筑言语,在民居建筑的外部形式要素中也占有至高无上的位置。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不断快速剧增,社会文化在不断的提升,民居建筑的地域特征正在慢慢消逝,不管是政府要塞、仁人志士还是专业精英,都要从民居建筑色彩文化开始入手,并试图重新塑造和保护民族人文、地区特点与民族特色。 二、民居建筑色彩文化体系的传承及发展 1.城市色彩文化和地域色彩文化保护 城市的建筑色彩文化会展示出其本性及文明的发展程度。一座城市独特的个性特色必然是这座城市建设发展永恒不变的目标,而要评判一座城市的形象好坏,色彩文化的艺术感毫无疑问是放在首位的。色彩文化在城市建筑设计中起到重要的结构要素和言语的作用,在其设计中若能得心应手的运用色彩文化的情绪定律,能充分的发挥出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就必定能调动起广大群众的关注,可以使人产生十分丰富的联想。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在未来设计中引起高度的重视,将色彩文化归纳为现代城市建筑规划中,并进行一系列科学、系统、合理的设计来创造出生动丰富、个性突出的适宜人居住的环境。人类给一座城市所勾勒出来的色彩文化将作为评判城市建筑优秀程度的一个标准的组成,这也反映着其自身的文化遗产。 2.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藏族建筑色彩文化的传承 建筑都并不是独立单一产生的,它是会与四周的环境、自然或者人文等都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一些曾经保护过我们的肉体、取悦过我们情感、扎根于我们心灵的古老建筑,已俨然成为了一种艺术和文化。在这个快速发展且有些轻浮躁动的社会中,需要去不断的探索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色彩文化的可能性。 建筑也是人文情怀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从地域的历史延伸出发还是从民族的文化传承出发,建筑设计都应该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长久理念。将所有发展的需要和需求等问题考虑到民居建筑的相关保护措施中去,使得设计方案的提出更加具有实际和有力的应用价值。这需要我们给民族民居建筑色彩文化的保护提出有价值的灵感和意义,为了维护民居建筑色彩文化分析出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实际对比价值,为意义深远的民居建筑色彩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结语 各时期的建筑色彩文化都是珍贵的历史遗产,秉承着人们悠久历史发展和进文明历程。藏族建筑色彩文化的很多运用设计手法都是十分宝贵的,它们是伟大中华民族的魁宝。当下对于建筑色彩文化的研究与设计将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如果将来产生的建筑色彩文化设计,能汲取其设计理念的种种优点,并且和我国在建筑色彩文化上的美学理念精髓相结合,充分考虑到要传承并发扬中国悠远的历史文化,用制定的颜色来增加我国民居建筑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等特色,这样必然会创建出不仅能将年代特色创造力充分展现又能囊括大量地域传统特征的建筑色彩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丁昶,刘加平.藏族建筑色彩探源[J].建筑学报,2009(3). [2]孙林.藏族传统宗教中的灵魂观念与祖先崇拜[J].西藏研究,2007(03) [3]姜梅.民居研究方法:从结构主义、类型学到现象学[J].华中建筑,2007(3). 作者简介: 沈昶君,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藏族民居建筑色彩文化研究 沈昶君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430070) ?美术与设计? 113

嘉绒藏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及地域差异概述

嘉绒藏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及地域差异概述

嘉绒藏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及地域差异概述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小金中学董意贵 (邮编:624200) 摘要:嘉绒藏族在长期的时代演进和变革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现象,而且地域特色明显。嘉绒服饰即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嘉绒文化的形象展示。本文从嘉绒传统服饰的历史渊源及地域差异两方面作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嘉绒服饰;历史渊源;地域差异 嘉绒,是藏族一个特殊的地方支系,主要指居住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上游西岸流域与大小金川一带的藏族居民。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族系源流,嘉绒在长期的时代演进和变革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现象,而且地域特色显著。嘉绒服饰即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嘉绒文化的形象展示。本文从嘉绒传统服饰的历史渊源及地域差异两方面作一初步探析。 一、历史渊源 嘉绒服饰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资料分析,距今3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已能用线孔很小的骨针缝制衣服,并且有了骨梳及装饰品。秦汉时期,这里已形成了以定居农耕为主,畜牧和采集为辅的经济形式,麻布和兽皮是当时主要的服装原料,尽管麻线较粗,但已表明手工织物的存在。史料记载:汉时的冉髋已成为这一地区较大的部落集团,“其人能作旄毡、班罽、青顿、

毞毲、羊羧之属”。这说明当地的土著夷人不仅能编织麻布、鞣制毛皮。而且还能够制作各种毛类织物。到隋唐时,在族源上与汉代冉駹一脉相承的嘉良“以皮为帽,形圆如钵……衣多毛毼皮裘,全剥牛脚皮为靴。项系铁锁,手贯铁钏。王与酋帅,金为首饰,胸前悬一金花。径三寸”。这一段记载,从以帽为主体的头饰、服装材料以及身体的装饰多方面形象地描述了嘉良人的服饰习俗,虽未详言其制,但可以看出“裘褐”等的使用。这与高寒的自然环境和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是相适应的,是先民们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同时,从中还可看出部族社会出现了阶级差别,并且在服饰上有了明显区别。需要指出的是,秦汉以后嘉绒这一地区还分布着从西北迁徙来的氐羌部落。外来的氐羌人进入后与当地土著的夷系民族生活在一起,相互交融和影响,故前述的服饰特征中也有着与羌人的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服饰变化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古夷服饰元素奠定了嘉绒服饰传承基础。即便在今天仍然能够从服饰上看到嘉绒藏族与夷人后裔彝语支民族的彝族之间的源渊关系。这可能也是嘉绒女性服饰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藏族地区服饰的主要原因。二是服饰差异已逐渐成为区分不同部族集团或族群以及同一社会群体内部等级、身份的标志,且服饰特征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如嘉绒先民以金为饰、尚黑,而吐蕃重瑟珠、贵红色。 唐初随着吐蕃兴起并不断东进,诸夷、氐、羌部落先后皆为之所役,使过去处于分散状态的部落连结成为一个统一的共同

论中国民居建筑之藏族碉楼

论中国民居建筑之藏族碉房 摘要: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形式。这是一种用乱石垒 砌或土筑的房子,一般高三至四层,也有低至一层或高达五层。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在汉元鼎六年以前就有存在。因形似碉堡,所以俗称碉房。很多人会疑问碉房到底是“碉”还是“房”,那么我们就根据史书记载以及现在对碉房的研究来了解一下碉房这种民居形式。 关键字:碉房青藏高原民居形式 藏族民居分布的地域极为广阔,较为集中的区域有青海的果洛、西藏的拉萨和泽当、四川的阿坝和甘牧。就连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也有藏族民居的分布,虽然各地地形气候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多属于高原地带,因而其典型的藏族民居形式多大同小异。 藏族民居的主要形 式是碉房。据史书记载,碉 房民居的墙体下厚上薄,外 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 为简洁,一般多方形平面, 也有曲尺形平面。因青藏高 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 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 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 小,而向空间发展。西藏那 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带曲尺 形,中间设一小天井。内部 精细隽永,外部风格雄健,高原的日光格外强烈,民居处于一片银色中,显得格外晶莹耀眼。 这种藏族民居为什么被称为“碉房”呢,这主要因为它是由土或石建筑而成。或石块砌筑,或乱石码砌,或土砖砌筑,或土石混合,或生土浇捣等,方式多种多样,但都坚固结实、厚重保温,而且形似碉堡,所以俗称碉房。藏族碉房的产生,是由当地的气候与地理等条件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藏族人民生活的地区,其地理、自然、气候等条件都非常特别,与一般的汉族人民聚居地有很大差别,民居也就表现出与汉族完全不同的风格。汉族民居以院落形式组合不同功能的房间,而藏族民居则以单体的形式,将厅堂、厨房、卧室、厕所、畜圈、仓房等不同功能的房间安排在一栋建筑之内。这一点可以说是汉、藏两族民居最本质的区别。 藏族碉房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农牧业并举的广大藏族地区的民居建筑形式。其碉房大致可分为平地和山地两大类。平地建筑多见于城市或郊区农区,平坦的河谷平原等地,如拉萨、江孜、日喀则、昌都等城镇和青、川藏族农区村镇民居等。一般有独立式、毗连式或混合式,外形方正厚重,向上倾斜,实墙多,窗少,内部有天井或院子、阴廊,可分平房和楼房两种。山地建筑多见于西藏和四川甘孜、阿坝、甘肃陇南山区。由于地形的限制,常运用分层、附岩、掉层、悬挑的办法扩大建筑空间,增加使用面积,使建筑体形丰富多变。其特点是:平面方正,外墙实多虚少。外形呈阶梯形,一般二三层或四层。底层为牲畜间及贮藏草料的地方,二层为卧室、灶房之用,小间作贮藏

藏族建筑风格与色彩

藏族建筑色彩 藏族宗教建筑外墙色彩非常丰富而且十分艳丽,常用白色、红色和黄色,也有的因宗教需要使用蓝色;而一般民居建筑常使用土、石等材质原色和白色等色彩。藏族建筑的色彩,不难发现白、红、黄、蓝、绿、黑是藏族建筑中常用的几种颜色,而且在用色时喜用原色,大面积平涂,使得建筑色彩纯净而艳丽,质朴而壮美。 一、演变 (一)演变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最初来自于大自然的启示,赋予色彩以最自然原始的象征意义:红色象征太阳;白色象征白云、雪域;蓝色象征天空;绿色象征江河湖泊等。 白色: 含义:白色代表最美、最崇高的化身,在藏语中白色称为“尕鲁”,多表示合理、正确、吉利、善良的意思,藏语把高尚称为“伞巴尕鲁”,把光明的圣地称做“却科尔尕鲁”,宾客上门,主人与客人互赠白色的哈哒,表示彼此间最真诚问候。 代表事物:白色的羊群,蓝天上白色的云彩,远山上白色的积雪、洁白的哈达; 举例: 从地域上来讲,藏族喜欢白色和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草原上白色的羊群,蓝天上白色的云彩,远山上白色的积雪,都从环境的角度激发了藏民族对于白色的热爱,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也把这种热爱延伸到生活之中,以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红色: 含义: 红色作为一种不正色,也表达了一种甘于苦难的精神,僧侣为了表达他们修行的决心,终生穿着绛红色的袈裟。对于建筑色彩来说,也一定程度地受到了这种观点的影响,寺院建筑作为一种宗教建筑它必须服务于宗教。 代表事物:

动物的献血、红色煞神的护法神殿; 举例: 黄教寺院———塔尔寺,是黄教的创始人宗卡巴大师的降生地,不同神殿的外部有白色和红色的区分,绛红色外墙的神殿则是供奉煞神的护法神殿。对于红色来说也是青藏高原最缺乏的色彩,人们接触红色的机会相对较少,只有在屠宰动物的时候,才能看见鲜血的红色,所以自然地将血腥与红色联系在了一起。 黄色: 含义: 作为一种象征权利的颜色,黄色也是最能象征藏族的一个重要颜色,在所有藏族建筑中黄色几乎都作为一种强烈的装饰辅助色出现,由于明黄色的纯度较高,所以它经常是以装饰线或是经帆的形式出现在建筑的窗户之上。 代表事物: 社会因素权、利; 举例: 位于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建筑群,也是至今保存比较完好的佛教寺院。黄色作为一种分割绛红和白色的连接线,出现在所有的宫殿建筑色彩中,呈点状、线状,交错辉映,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2、人文因素 原始宗教的影响(传统文化): 过程:藏域先民自古就有“尚白”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受到苯教白石崇拜的影响之后,发展更甚。 在藏族新石器时代出现了涂上红色颜料的石器,在埋葬死者的墓葬中也撒有红色的赤铁矿粉,这些做法表明红色在史前人的心目中反映出的是生命和力量的象征,涂抹红色可以驱邪避灾,对自身力量及勇气进行炫耀夸张。 原始宗教苯教充满了对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直接崇拜,在对原始神灵、图腾及崇拜物的造型上,也广泛地对颜色加以选择使用。 源于对先祖猕猴的崇拜,藏域先民有以赭色涂面为美、赭面为好的习俗。 源于牦牛创世的宇宙起源说,藏域先民把牦牛加以神化,特别崇信白牦牛。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土族建筑文化特点突出,别具一格。农村一般以村落聚居,村庄大多在山脚下,依山傍水搭造房屋。各家都有庭院,院内有牲畜圈棚,院外有厕所、菜园和打谷场。房子是平顶的,上面可储放粮草。房子多以三间为一组,中为堂屋,一侧为卧室,中一侧为佛堂。卧室的炕是暖炕,连着锅灶,烧饭的火可以暖炕。住宅的栋梁和门窗上大多雕刻着或描绘象征牛羊健壮、五谷丰登的彩色花纹图案,鲜艳美观。土族地区一些古建筑,如佑宁寺、互助县城钟鼓楼、五峰寺等,都凝聚着土、藏、汉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尤其是佑宁寺,是一座由许多殿宇、经堂、僧舍组成的完整建筑群。它依山就势,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绵延数里,雄伟壮观,吸收了藏、汉建筑艺术的特点和“河州砖雕”艺术的成就。在装饰上,精工细作,木刻浮雕,层层叠叠,丰富多彩。泥塑佛像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土族人民的建筑和雕刻艺术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