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课堂观察量表(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量表(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量表(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量表(四个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课堂教学方案观察的四个维度

观课议课——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 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课堂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散乱。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因此,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一个课堂观察的框架。观课教师可以在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中,分析每一个维度,找出其中核心的且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视角。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68个点。它的呈现形式,不再用评语的形式,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旨在引领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下面我们从课堂观察框架来分析一下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 一、学生学习

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学生学习维度有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五个视角。每个视角有3或5个观察点。选取互动视角中的一个观察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哪些互动的行为?来举例说明通过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互动行为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手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多边的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互动的对象看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从互动的形态看有行为的互动,语言的互动,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互动,从互动的组织形式看,有同桌的主动,小组的互动,班集体的互动。一切的互动,形成了多边的、主体的、动态的活动。 因此,从学生学习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在观课时,观课者应多关注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在仪课时,要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体验、感受,经历英语学习过程;能否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能否在

课堂观察视角

课堂观察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 (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课堂文化: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学生学习: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教师教学: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课堂观察框架示意图

教师如何利用课堂观察框架 课堂观察框架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4个维度,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例如,学生学习维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这5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至5个观察点组成,合计68个点,例如,学生学习维度的达成视角就由3个观察点组成,它们分别是: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这些观察点不再以评价标准的方式出现,而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旨在引领教师思考某个视角的属性。

第一,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理解课堂提供了一个支架。如果让教师们描述课堂是什么,对大多数老师而言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事实上,不能描述课堂的构成,当然也就难以理解课堂,难以真正做到有效教/学,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或风格。课堂观察框架的观察点为老师立足于“点”来思考课堂提供了支持,而68个点,20个视角,4个维度的综合又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为老师从“面”上理解课堂提供了支持,所以,课堂观察框架从“点”和“面”出发引领教师理解课堂、反思课堂、改进课堂,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专业发展的品质。 第二,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选择观察点、选择/开发观察工具提供了参照体系。我们发现,每次确定观察主题内容时,常常令老师们颇费周折。在开展课堂观察的初期,教师们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阅读观察框架中每个维度的“观察视角”和“观察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中确定自己的观察点。在比较熟悉课堂观察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从观察框架中寻找相关的观察维度、视角和点,设计自己的观察点。在主题式观察中,观察框架的架构体系为分析观察主题的属性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思路。观察点确定后,可以根据观察框架的架构体系选择或设计观察工具,如量表、记录单、调查问卷等,选择合作观察的伙伴,商讨分工合作的观察内容,研讨双方观察的规则等。在实际的操作中,根据《课堂观察框架》选择观察点时,可以根据需要形成“一人一点,多人一点,一人多点,多人一点”的观察模式。(吴江林、林荣凑)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观察报告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观察报告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向学生介绍电脑美术这个新伙伴。说到电脑美术,人们往往会想到Photoshop、Painter等专业软件,不可否认这些软件的强大功能,但对三年级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以普及为主要目的的教学中有些艰难。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三年级开始引入电脑美术这一内容。但学生在一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上,已经学会了金山画王和画图两个软件,能够进行电脑绘画创作,有了一定的电脑美术基础。而他们在6年级还会学习使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并接触到photoshop软件。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也是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进行融合的一个尝试。 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已经掌握的电脑技能,许多学生都提到了用电脑画画、打字,会用电脑玩游戏……,还有的学生说到了正在学习的word,有的学生有自己的QQ、邮箱等。 教师展示了学生在一二年级信息技术课上通过金山画王、画图软件绘制的作品,引出了电脑美术的概念,另外,展示用word制作的小报、用ppt制作的电子报刊等,让学生意识到电脑美术不仅仅是画画,可以有设计、美化的功能,展示优秀的作品,给学生开拓了眼界。 既然电脑美术能做这么多,那么你想不想动手试一试?教师通过视频,引出了本节课需要学生上机操作的内容,用美图秀秀制作电子相册。 美图秀秀是一款入门软件,有很多实用功能,在学生有了一二年级电脑绘画的基础上,用这款软件可以帮助他们体会到电脑美术的强大功能,有趣好玩,激发他们对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选择用美图秀秀制作电子相册这一个主题,旨在通过亲自创作使学生对电脑美术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电脑绘画,还可以进行设计、图形图像处理、三维、动画等。美图秀秀是一个使用简单功能强大的图片处理软件,很适合初学者入门。把这款软件介绍给学生,也适合他们平日对图片处理的需求,有助于他们进行探究。 具体的学习方法,通过演示步骤,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学习任务单中带有超链接,方便学生直接打开学习资源, 主要采用屏幕录制的方式展示制作过程,演示完毕后,有一个简单的回顾小节,帮助学生记忆操作步骤,同时设置暂停,达到边看边做边练的目的。采用先跟做再自由选择的方式,保证学生学会技能还有发挥的空间,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本次微课程的知识,以及前后知识的关联。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同时,分层学习,照顾不同学生学习的需求。特别注意从美观角度,从学生出现的问题出发,通过对比,举例说明调整前后的区别。 通过制作电子相册,让学生认识到一般美术创作都要从无到有,从一张白纸开始,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而电脑美术允许使用各种图片资料作为基础进行创作,独特新奇的想象很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于使用微视频学习很新奇,特别是能戴上耳机,观看录制好的视频,表现出极大地学习兴趣,但是同时因为三年级的孩子电脑水品有限,操作不是很熟练,具体表现在使用微视频进行学习的方式方法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例如:看了一遍没有学会,需要再看的时候不太会操作,很多学生都是选择从头再看,有些耽误时间。再如:操作演示,每完成一个内容还是需要几次

信息技术课听课记录表表

信息技术课听课记录表 听课时间听课教师年级三年级 听课地点微机室任课教师科目信息技术 研究主题《整理我的资料夹》教学内容《整理我的资料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游戏让学生找物品在杂乱的物品中找不起眼的物品 2、揭题整理我的资料夹。 二、新授 1、学会分类文件 查看”方式的讲解。 学生操作并谈谈自己喜欢哪种为什么 排列”方式的讲解。 学生操作。 2、学生整理文件夹 师分类查看和排列是进行文件整理的前提。 整理步骤要处理的文件——选中——剪切——打开要移动到的文件夹——粘贴学生操作师巡视。 三、练习巩固 1强调思考的问题 换成区别 整理和分类中有什么好的方法与技巧

3、学生带着问题练习。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点评 五、小结 听课反思 本节课吴老师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对文件进行分类整理的原则及方法从学生反馈情况来看整体教学效果良好移动文件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学生经常把移动文件当成操作文件主要原因是这两种方式区别较小过程比较相似 为了说清楚移动文件的步骤吴老师采用了生活中的类比的方法既形象又生动 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此方法值得借鉴

信息技术课听课记录表 听课时间听课教师年级五年级 听课地点微机室任课教师科目信息技术 研究主题《整理我的资料夹》教学内容《整理我的资料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游戏让学生找物品在杂乱的物品中找不起眼的物品 2、师如果将这些物品分类寻找起来就更方便 3、揭题整理我的资料夹。 二、新授 1、学会分类文件 查看”方式的讲解。 学生操作并谈谈自己喜欢哪种 排列”方式的讲解。 学生操作。 2、学生整理文件夹 师分类查看和排列是进行文件整理的前提。 整理步骤要处理的文件——选中——剪切——打开要移动到的文件夹——粘贴 学生操作师巡视。 三、练习巩固

课堂观察维度表

评论列表 课堂观察维度二 课堂结构与时间分配观察量表

教材使用情况观察记录

刘春平(课程专家) 推荐分: 4 分2011-10-10 13:49:16 你们总结出了赵老师上课所有的三种评价语言,同时针对你们的观察提出了建议,这就是使得建议建立在了证据之上。 修改原因: 李凤如老师和张慧梅老师也参与了该维度的观察 教师教学语言观察记录

观课小结:赵老师的语言基本上分为三类:指令性语言、评价语和纠错语言。 指令性语言:如,Please read together. Practise in pairs. Let’s watch the video.等等。学生反应是比较快的,能够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活动。教师很少用命令的口气来发指令,而是比较委婉的、商量的口气。学生大部分能够领会老师的意思,说明赵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也是比较注重用英语进行教学的。 评价语:赵老师的评价语非常的丰富,有Good! Very good! Super! Well done! Great! 等等。评价非常及时、多样,语言简单易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给学生以很好的激励作用。

纠错语言:如当有学生读错Thursday时,用升调问Thursday? 语言简单,且避免了因提出学生的错误而引起的尴尬,学生们能基本领会老师的意思,改正了错误。还有一个亮点是,赵老师的纠错方法不仅局限于老师纠错,还请学生帮助学生纠错。 小建议:个别指令性的语言稍微给听不明白的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或借助表情、动作等帮助学生理解。 徐建华(课程专家) 推荐分: 8 分2011-10-13 17:04:58 观课点选择合理,观课分析具体有针对性,建议有利于提升本课教学效率。 拓展活动的有效达成度观察量表3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观察报告 调整图形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观察报告调整图形 一、观察活动组织 伟大学者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中,就要求教师既能为学生营造出自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又要有一定的秩序和规范,使学习活动能够有序进行,而又能彰显学生的自由学习精神。 本次课堂观察是戴奕雯老师的一节信息技术课——调整图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以及培养孩子们的同伴互助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我们研究小组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来研究,通过课堂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具有独立的意志,精神的活力,独创的思维,能主动地计划与决定自己的学习以使学科素养与学习能力达到自主、和谐的发展状态。 最终,形成“学生自由精神”课堂教学特质,使我校的课堂教学具有“实活乐”的特征,形成和而不同的教学模式。 二、观察结果分析 本次的活动设计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主活动设计与实施”、“师生互动”、“老师对学生的应对方式”等观察量表,从这些方面进行观察并收集相关数据。

(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自主式绘画资源的开发,是源于我校信息技术单元化教学探索的一项创新之举。将课件和学习素材整合在一起,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力求创造机会,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活动设计与实施 (1)各种教学行为的时间分配 在戴老师的这次课中,各种教学行为的时间分配如下:1.教师讲解,约5分钟,占13%;2.学生自主探究,约20分钟,占50%;4、小组讨论,约5分钟,占13%;5、交流互动,约10分钟,占25%。 从这些时间分配的情况中可以看出,其中版主探究和交流互动这两个环节是占了大部分时间,符合新课程的标准,始终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老师的讲解时间只有5分钟,没有过多的语言,始终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 (2)自主活动的实施与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评价方案及评价表

曹马小学信息技术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掌握好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当今时代对学生的迫切要求。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操作技能转变的情况进行评价,以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思维需求。 二、评价原则 a)评价方法多样化 《信息技术》不能只凭借书面测试和操作技能评价学生,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评价,如:面试、口试、课堂观察、课后访谈、竞赛、操作性考试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b)评价时间全程化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应该伴随于教学的全过程,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要重视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表现,及时总结,及时进行评价。 c)评价主体多元化 要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三、评价内容 《信息技术》课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学习评价分为认知能力评价和操作实践能力评价。 认知能力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范围内,对有关信息技术内容的认识和初步理解能力。各年级的考察范围,应根据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来确定。 操作实践能力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范围内,在认知基础上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评价方法 学生学习评价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种途径进行。见下表: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观察记录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观察记录 今年4月份,我校小学信息技术以小学三年级“复制与粘贴”为载体,采取课堂观察的方式.开展了“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的专题研究活动。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它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课堂观察主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汲取他人的经验,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实,学生是最活跃、最有可能给教师提供一面反照自己的“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教师可以充分认识自己的成功和不足,并由此获得成长的动力和机会。所以,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行为。 一、课前会议中,也就是课堂观察的准备阶段,我们首先制定了观察方案,做到五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确定成员分工。我们对观察主题进行了细化的理解,认为“提问的有效性”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有效的,包括铺垫型、思考型、提醒型他;二是低效的,包括过易或过难的、无意义重复的、表述含糊的;三是无效的,即没有必要的那些提问。另外,在听讲并交流评价过三年级信息老师说课内容的基础上,准备人手一份课堂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观察时更多地聚焦于我们的主题。 二、课中观察即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本次观察研究中,我们采集了整节课上教师的几乎所有提问及学生的回答、教师的理答情况,以备课后作出更客观准确的分析与研究。 三、课后会议,即观察之后的反思与分析。我们对所有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与归类,选择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并进行相应的讨论。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一、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一)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二)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三)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

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四)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五)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二、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一)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汇总]信息技术听课记录

[汇总]信息技术听课记录 教育实习听课记录表,一, 2009年9月2日星期六第六节听课人李凯利 信息技术马立高一(5)班科目原任课教师,或,实习生授课班级 (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课题 听课记录点评一、课堂常规,课程引入一、优点 (1) 教师举例说明大家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信息的大千世1.课堂引入简单自 界,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信息。然,直奔主题。2.事例 (2) 那么,何为信息, 选择贴切生动。在讲解 每一个知识点时,教师二、教学内容都能够将“信息”与学(一)信息生联系在一起,所举的 (1) 给出信息的定义“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例子大都贴近学生生 的意义”。并补充说明信息的定义至今没有定论,活。如:学生感兴趣的 列出比较有名的几种定义。“夜间地球的卫星图”, (2) 列举实例:A.奥运奖牌数的获知与信息有关。B.《功夫熊猫》片段,《三 展示夜间地球的卫星照片——灯光的明亮度体现国演义》的空城计等等。 了经济的发达与否。C.感觉剥夺试验——“信息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从形 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象感知提升至抽象总 求”。D游戏“生存的选择”,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结。3.让学生进行“生生讨论——让学生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存的选择”游戏更是锻 (3) 提出:“信息、能源、物质构成当今人类社会的三炼了学生科学地获取信 大资源。” 息的能力,学生上台亲 (4) 举例:朝鲜战争,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出价200身示范不仅加深印象还

万美元信息“中国将出兵朝鲜”,这条信息的获取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调动 与否在此次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了学生的积极性。4.备 课认真,对教材特别熟(二)信息的特征悉,教学内容重难点突 (1)给出信息的六大特征。出。5.语言幽默生动, (2)分条讲述:A.让学生上讲台做示范,分别扮演语言出课堂管理能力强。现之前的猿人、古代人、近代人和现代人来告知对方同一信息“那二、建议边有羚羊可以吃”让学生来体验信息的传递性以及从古至今信息 1.“信息”与“信息传递发生的变化。B.交换苹果和交换信息所得到的不同结果——的特征”之间过渡不够信息的共享新,信息是一种非独占资源。C.“5W”(WHAT、WITH 自然,建议可以加一些WHICH、BY WHAT、TO THOM、WHAT RESULT)模型来说明信息的依过渡语言,让学生顺畅附性,并给出常见的信息载体。沃尔玛“尿布与啤酒”的故事说的从“信息”的学习转明信息的可处理性。D.学生观看影片剪辑《功夫熊猫》中师傅通至“信息的特征”。2. 建知众弟子太郎出狱的消息时各弟子不同的反应,说明了信息的价议学生做完课堂练习后 值相对性。E“老黄历看不得”等俗语说明信息的时效性。F.《三检查一下作业情况,如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来说明信息的真伪性。有错误进行更正。3.课 堂结束时,缺少一个总三、课堂作业结。建议在课堂结束时 完成课本第六页“探究”。对本节知识进行一个简四、结束: 单回顾与梳理,加深学 启示学生用“5W”模型来验证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生记忆。 指导教师: 教育实习听课记录表,二, 2009年9月3日星期四第五节听课人李凯利

信息技术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信息技术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 任职高中任教学信息任教年高一姓名张某某学校科段 观察视一、教什么观察记录 角 观察视点《有效获取信息》 本节课的知识点包含获取信息的途径、从因特网获取信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而恰当, 息以及信息的甄别和引用。 获取信息的途径与信息的甄别和引用这两个知识点~关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 何呈现给 键在于如何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沙老师不同学生的, 对此的处理是~由学生自己举例,生活中直接获取和间 接获取信息的例子,~从而认识获取信息的途径。 让学生在搜索国庆海南天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去切身感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 建立知识 受信息需要甄别再引用~注重与生活相联系。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信息技术课重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 了学科特 息的能力~该案例让学生动手搜索~很好的体现了学科点与本质, 特点。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学生先操作~教师后讲解~很好的做到了先学 后教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以学定教。 析,

课本和实践相结合的案例~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为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 资源~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操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 作~所以沙老师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的指导和培养, 教学~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沙老师创设的情境是国庆 旅游~让学生为小刚解决一些出游前准备的问题。 我觉得本节课的亮点在于将情感态度方面的知识巧妙地补充视点: 与操作技能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使信息技术课不再单单 着眼于技能的培养~而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不能忽略教学改进建议: 教师的主导性。 1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 任职高中任教信息技术任教年高一姓名张某某学校学科段 观察视角二、怎么教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教授《获取信息的途径》 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教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对获取信息的途露学习中的问题, 径有个感性的认识。 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然后教师让学生打开书本~看书上总结的获取信息的途题有效教学, 径~一共是六种~但不外乎就是直接获取信息和间接获取信息。 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提问适度~难度适度~数量适度。

最新信息技术课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观察报告

信息技术课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观察报告 赤壁路小学刘蜜 课堂观察背景: 任课教师:拉萨路小学韩冰 课题:我做青奥小导游 教学内容: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课堂类型: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单元新授课 观察小组成员: 赤壁路小学刘蜜、北京路小学李宁林、力学小学潘晋、南湖一小王淑娴 活动背景: 信息技术课具有知识点多、操作性强的特点,学生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因此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本次课堂观察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着眼点,探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策略与方法。 课前会议2012年2月24日上午8:20-9:10 精品文档

1看教案,了解教学流程,设想本课中可能会有的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比如操作时间不够可能会有部分学生无法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2讨论观察维度与重点研究问题,针对本课特点修改原有自主学习量表,确定量表如下: 观察维度:学生学习·自主/互动 研究问题: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的时间、形式、质量及交流互动情况如何? 精品文档

3明确量表的记录方法。 ●阶段目标要根据教师出示范例及语言记录详细的自主学习要求。 ●自主学习形式包括看书、探究、填写学习卡、讨论、操作等等。 ●活动中学生交流的人数包括交流双方。 ●“创造性作品”特指需要学生创造性思维来完成的优秀作品,在本课中如有学生运用日常生活中超前学到的知 识添加背景、艺术字、动画效果等也可以纳入创造性作品范畴。 课中观察2012年2月24日上午第二节课9:10-9:50 每人负责观察8-10名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交流次数和创造性作业数量,李宁林老师负责记录时间, 刘蜜老师负责记录阶段要求、潘晋、王淑娴老师负责记录自主学习形式及操作方式。 课后会议2012年2月24日上午第三节课9:50 -10:40 一、数据汇总如下: 精品文档

最新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观课议课——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1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2 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3 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4 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5 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6 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 7 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8 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课堂9 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10 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11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12 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13 散乱。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因此,从学生学习、教14 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一个课堂观察的框架。观课教师15 可以在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中,16 分析每一个维度,找出其中核心的且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视角。 17 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组成,18 共68个点。它的呈现形式,不再用评语的形式,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旨在引领19 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下面我们从课堂观察框架来分析一下课堂教学的20 四个维度。 21 一、学生学习 22

小学信息技术评价方案及评价表定稿版

小学信息技术评价方案 及评价表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曹马小学信息技术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掌握好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当今时代对学生的迫切要求。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操作技能转变的情况进行评价,以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思维需求。 二、评价原则 a)评价方法多样化 《信息技术》不能只凭借书面测试和操作技能评价学生,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评价,如:面试、口试、课堂观察、课后访谈、竞赛、操作性考试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b)评价时间全程化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应该伴随于教学的全过程,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要重视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表现,及时总结,及时进行评价。 c)评价主体多元化

要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三、评价内容 《信息技术》课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学习评价分为认知能力评价和操作实践能力评价。 认知能力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范围内,对有关信息技术内容的认识和初步理解能力。各年级的考察范围,应根据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来确定。 操作实践能力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范围内,在认知基础上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评价方法 学生学习评价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种途径进行。见下表: 小学生《信息技术》阶段性评价表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 学年______学期

信息技术听课记录

信息技术听课记录 教育实习听课记录表,一, 2009年9月2日星期六第六节听课人李凯利 信息技术马立高一(5)班科目原任课教师,或,实习生授课班级 (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课题 听课记录点评一、课堂常规,课程引入一、优点 (1) 教师举例说明大家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信息的大千世1.课堂引入简单自 界,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信息。然,直奔主题。2.事例 (2) 那么,何为信息, 选择贴切生动。在讲解 每一个知识点时,教师二、教学内容都能够将“信息”与学(一)信息生联系在一起,所举的 (1) 给出信息的定义“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例子大都贴近学生生 的意义”。并补充说明信息的定义至今没有定论,活。如:学生感兴趣的 列出比较有名的几种定义。“夜间地球的卫星图”, (2) 列举实例:A.奥运奖牌数的获知与信息有关。B.《功夫熊猫》片段,《三 展示夜间地球的卫星照片——灯光的明亮度体现国演义》的空城计等等。 了经济的发达与否。C.感觉剥夺试验——“信息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从形 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象感知提升至抽象总 求”。D游戏“生存的选择”,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结。3.让学生进行“生生讨论——让学生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存的选择”游戏更是锻 (3) 提出:“信息、能源、物质构成当今人类社会的三炼了学生科学地获取信 大资源。” 息的能力,学生上台亲 (4) 举例:朝鲜战争,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出价200身示范不仅加深印象还

万美元信息“中国将出兵朝鲜”,这条信息的获取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调动 与否在此次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了学生的积极性。4.备 课认真,对教材特别熟(二)信息的特征悉,教学内容重难点突 (1)给出信息的六大特征。出。5.语言幽默生动, (2)分条讲述:A.让学生上讲台做示范,分别扮演语言出课堂管理能力强。现之前的猿人、古代人、近代人和现代人来告知对方同一信息“那二、建议边有羚羊可以吃”让学生来体验信息的传递性以及从古至今信息 1.“信息”与“信息传递发生的变化。B.交换苹果和交换信息所得到的不同结果——的特征”之间过渡不够信息的共享新,信息是一种非独占资源。C.“5W”(WHAT、WITH 自然,建议可以加一些WHICH、BY WHAT、TO THOM、WHAT RESULT)模型来说明信息的依过渡语言,让学生顺畅附性,并给出常见的信息载体。沃尔玛“尿布与啤酒”的故事说的从“信息”的学习转明信息的可处理性。D.学生观看影片剪辑《功夫熊猫》中师傅通至“信息的特征”。2. 建知众弟子太郎出狱的消息时各弟子不同的反应,说明了信息的价议学生做完课堂练习后值相对性。E“老黄历看不得”等俗语说明信息的时效性。F.《三检查一下作业情况,如 1 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来说明信息的真伪性。有错误进行更正。3.课 堂结束时,缺少一个总三、课堂作业结。建议在课堂结束时 完成课本第六页“探究”。对本节知识进行一个简四、结束: 单回顾与梳理,加深学 启示学生用“5W”模型来验证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生记忆。 指导教师: 教育实习听课记录表,二,

崔允漷:课堂观察评价的4维度20视角68点

崔允漷:课堂观察评价的4维度20视角68点课堂观察、记录、评议的四个维度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性质、课堂文化。【崔允漷】男,1963年生,浙江临海人,教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专业领域是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规划与设计、课程评价、教师专业发展;人生格言是做好自己想做且能做的事情。(量表引自网络,很有意义) 维度视 角 序号观察点举例 学生学习准 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 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 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 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 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教师教学环 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 示 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 话 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 导 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课堂观察框架的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

课堂观察框架的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 ——摘自崔允漷教授的讲课以及网上的资料。 听课就是收集证据;评课就是作出基于证据的解释与推论。 课堂观察的程序:课前会议:确定观察点;课中观察:收集资料;课后会议:总结与分享。 课堂观察框架的目的就是用听评课新范式引领课堂改革。崔允漷教授认为:基于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我们制定了课堂观察框架。我们将课堂分解成4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并定下20个视角和68个观察点。我们选择观察点:基于个人能力的优势与局限或分工的需要;课堂观察记录工具或量表:便于获得证据或分析细节;课堂观察程序与步骤: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这可以避免随意性,提升专业含量。 课前课后会议很重要。课前会议:上课教师陈述: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怎样;介绍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优生与学困生座位在哪里;你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难点在哪里,你准备如何解决等;介绍一下本课的大致结构,包括创新点与困惑;你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对有经验教师而言)。双方就上述问题商议,确定观察点。 课后会议:上课老师陈述:这节课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谈谈各种主要教学行为(如活动或情景创设、讲解、对话、指导和资源利用等)的有效性;谈谈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如有,请继续说说有何不同,为什么。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报告并交流课堂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记录工具的开发的一般程序:◆澄清“我想节约什么问题”(观察点);◆分解该问题涉及到的核心概念(理论);◆寻找符合该核心概念的关键行为(证据);◆设计便于收集证据的图表(工具)。 观察什么:观察者或被观察者或合作体的需求。该课的关键行为、要素、创新点、目标达成…… (参考课堂观察框架,4个维度 20个视角 68个观察点)。 四个维度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性质,课堂文化。 一种课堂观察记录工具的评议框架,应具备:◆指向明确:你解决的问题比较明确;该问题与此人/此课的关系密切;该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教与学的改进或教师专业发展。◆分解合理:该问题涉及的核心概念按某种逻辑合理分解;分解后的相关次级概念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关键行为;该关键行为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关键行为记录与表格的匹配程度。◆记录可行:该表格已说明“用户”是个人还是合作及特别要求;该表格容量适合记录人在现场便观察边记录;该表格便于记录后的整理/归纳/推论。

崔允漷教授的四维度课堂观察法

允漷教授的四维度课堂观察法 课堂教学是一项永无止境的艺术,每位老师都有改进提高的空间和潜能。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名老师的课堂教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我们自己在课后能够察觉到,也有些问题我们没有意识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比如:我校一名教师在一节公开课上,短短的28分钟之就有47次提问,我真怀疑提问的有效性。再如:一名教师在课题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有这样的提问:我国的执政党是哪个政党?这样的提问有没有意义? 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技能,我们有必要了解一点课堂观察和课题研究的知识,同时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研修,借助同伴互助的平台,相互借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艺术。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课例研究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 课例研究:就是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过程,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研究方法。 ★也就是说课堂观察、课例研究是一种日常专业生活,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

★是一种专业学习活动,旨在提供一些符合发展实际的建议,从职业走向专业。 ★是一种合作研究活动,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从管理走向学术。 二、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 ★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有利于课程改革实施。课例研究可以引导我们一步步走进新课程 ★有利于改进教研。从经验直觉走向科学规的研究(提出问题、确定主题、组织团队、制定计划、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分析数据、提炼观点、撰写报告),使教研活动更加丰富、深刻、,充满创造的活力 ★有利于我们的专业成长 教学艺术是实践智慧,教师知识是情境知识,教师经验要靠课例来积累,来传递,来提升 决定教学有效性的核心知识――PCK: 美国教育学家舒尔曼认为PCK是指教师将学科容转化为有教学意义的形式、以适合于不同能力和背景学生的能力。是综合了学科知识、教学和教学背景的知识而形成的知识,是教师特有的知识。 包括表达思想的最好方式,最有用的类比、样例、图示、解释和演示等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方法。也包括教师有关学生对某一主题感到容易或困难的原因,学生的偏见和误解,消除误解的策略。特定的话题、问题、论点以怎样的方式组

名师教学思想及课堂观察量表

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学习考试成绩单 (试卷封面) 任课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 注: 1、以撰写论文为考核形式的,填写此表,综合考试可不填; 2、本成绩单由任课教师填写,填好后与作业(试卷)一并送院(系)研究生秘书处; 3、学位课总评成绩须以百分制记分。

唐海平老师的教学思想 唐海平,1994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暨南大学附中副校长。唐老师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领域辛勤耕耘多年,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与实践情况 通过多年的反复实践和思考,唐海平老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第一,强调问题解决,倡导创新实践。任职以来,唐老师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中都设计了学生年龄特点相吻合的问题,倡导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解决问题。如在初一年级设计的研究性课题《WPS与OFFICE较量》中,大多数学生通过因特网搜索两家公司、两种产品的信息并且进行比较,最后得出了结论:要不停对产品进行创新,要永远调查客户需求,要时刻关注世界最前沿科技发展动向,否则,落后就会挨打;在初高一年级设计了《2010,广州申亚》的课题,全体同学通过因特网搜索了广州的历史、地理、教育、文化、环境、交通、旅游、建设等各种优势,然后设计成POWERPOINT 幻灯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了信息的获取、加工、发布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第二,鼓励积极表达,强调交流与合作。唐老师引导、鼓励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倡导学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生活、学习实际,进行广泛的教育与合作,在交流合作中分享思想,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达到技术与人文的统一。学生学习网页是设计与制作后,大多数同学设计了个人主页,并且有些同学把个人主页发布在因特网上,为自己开展各项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强调手脑并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学科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动手做”,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唐海平老师要求初中的每一个学生课前一定要进行五分钟的键盘训练;唐海平老师经常指导学生装机,并要求学生自己选择配件进行安装;学生通过训练,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第四,善于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通过初中、高中信息技术的循环教学,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开放精神、合作能力、意志力、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 唐老师还善于通过培养课代表来带动全体学生的发展。唐老师所任教的班级信息技术课代表,像初中2001届的何翌明、苏应彬、2002届的张晓、黄冀凝、2003届的马文心、2004届的宋浩旻、钟颖、许龙驹等信息技术课代表在唐海平老师的培养下,不仅信息技术成绩优秀而且其他学科成绩都非常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