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众所周知,分享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它保证了个人与他人的和睦相处、共同劳动和享受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带给人们的各种条件,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儿童学会分享,是足以让儿童受益一生的教育。但是现今,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没有兄弟姐妹与自己分享父母的爱,也很少有与自己同龄的小伙伴,因此,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强,不管什么东西,包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属于一个人,很难有自发的分享意识。

《林哈德与葛笃德》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名著,其中,女主人公葛笃德独特的分享教育方法显示了作为母亲所具有的教育智慧。在生活中,她不仅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还积极引导自己的孩子懂得分享,会分享。她的分享教育方法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同时也给予当今家庭教育一些重要的启示。

一、裴斯泰洛齐分享教育的基本观点

《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女主人公葛笃德的教育方法,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和赞颂,当然这正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的体现。葛笃德是泥瓦匠林哈德的妻子,他们有七个孩子。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凭着葛笃德的勤劳善良以及独特的教育方法,他们的家庭生活充满欢乐,孩子们个个都很有教养,赢得县长亚尔纳的高度赞赏。县长以这种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基础,推行教育改革,兴办新学校,使当地的社会风气焕然一新。葛笃德是一个有爱心、有智慧的女人,她用自己充满爱的语言和独有的教育智慧使自己的子女善良而有教养。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葛笃德对儿童的独特的分享教育方法,她不单单是让儿童把东西分享给别人,而是让儿童怎么把东西分享给别人,是一种心灵的教育。只有让儿童发自内心地认可分享行为,并愿意真正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自己的伙伴,而不是只流于表面单纯的交往目的或接受表扬,这样儿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懂得分享。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教育是一个人忘掉学校学到的东西后惟一留下的。”教育是影响人一生的活动,而在这方面很多家长都忽视了,葛笃德的教育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她的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身教言教并重,适时进行分享教育

对儿童进行分享教育之前,父母自己应该有一颗善良真诚的、懂得分享的心,还要善于利用合适的情景。葛笃德就是利用节假日及平时祈祷时教孩子有一颗爱心,爱天父基督,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贫穷的小伙伴以及善良正直的县长。如“她已经养成了习惯,每逢星期六总要利用晚祷时间,专心地把她认为这个星期里最重要和最具有启发性的事情,铭刻在儿女们的心上。”当时林哈德因为县长的帮助拥有了一份修建教堂的泥瓦匠的工作,葛笃德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们,“孩子们,记住吧,一辈子都不要忘记我们经受过的那些贫苦忧伤和艰难的日子。要是现在我们的境况好了一点,别忘记那许多像我们过去一样正在受苦的人。永远不要忘记饥寒交迫的苦痛,对于穷人,要是自己有一口余粮,就应该乐意送给他!孩子们,你们都愿意这么做,是不是?”在她的真诚和充满爱心的教育下,孩子们都愿意把自己的面包分给没有饭吃,正在挨饿的小伙伴。当然她自己

也是为孩子们作出榜样的,她不仅时常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帮助困难的家庭,在鲁迪母亲逝世时,她还主动接受了卡德龄女士的遗言,照料着把收敛死者前应办的一切善后事情办完并经常去鲁迪家帮忙收拾,帮他说媒,并告诉他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也时常教小鲁迪兄弟姐妹一起劳动和学习。葛笃德之所以对儿童能进行有效的分享教育,首先是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个善良而善于践行分享的人,而且身教言教并重,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二)关注分享对象,引导儿童主动分享

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真正需要关心的人,让孩子从心里乐意去分享。葛笃德不会刻意让每个孩子必须去帮助谁,刻意和谁分享东西,而是进行了很恰当的引导。在祷告之后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妈妈:“尼克拉,你知道有谁是常常挨饿的吗?”

尼克拉:“妈妈,有小鲁迪。我今天上他爸爸那儿去过,他简直饿得要死啦,他甚至从地上拔草放在嘴里嚼哩。”

妈妈也问遍了其余的孩子,大家心里最感快活的就是明天的晚餐可以送给穷孩子们吃。

葛笃德就是这样,让孩子们发自肺腑地要分享东西给小伙伴,而不是去命令,去要求必须怎么做,这样孩子也会沉浸在自己可以帮助别人的快乐中,是自我价值感的一种满足。

(三)树立正确观念,发掘儿童分享智慧

父母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分享观,自己想办法以最合适的方式与伙伴分享。让儿童明白分享不是做给父母看的表面工作,也不是为了得到长辈的夸奖,而形成明显的虚荣心。这是分享教育的价值所在,也是最值得思考的部分。

葛笃德家孩子们的伙伴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的是单亲,父亲很懂得感激,很老实,像小鲁迪的家庭。还有的父母,一副假善人的嘴脸,自己穷苦没有面包吃,还在外宣扬自己什么也不缺,像贝特丽的家庭,孩子穷得每顿饭吃萝卜,却偏要说吃了一大块蛋糕。因此,在一次过节的晚餐时就出现了葛笃德和孩子们这样的对话,他们都喝完了牛奶,母亲旁边还剩有面包。尼克拉请求母亲多给他一块面包,说自己的送给小鲁迪,再要另一块。她却说“我没叫你非送人不可;你要吃可以把它吃掉。”然后坚决不给他,教育他“免得你先要自个儿吃够了,肚子饱了,才想到穷人。”不过接着又引导他真切地体会穷人的苦,然后借此问其他孩子是不是留下的面包要分给伙伴,孩子们都说一定要送人。葛笃德就借机教育他们,“孩子们,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可是,你们现在要怎么去送呢?凡事都该有一定的做法,要是做得不当,再好的事情也会被人误解成坏事。尼克拉,你说你要拿你的面包怎么办?”尼克拉说要把小鲁迪叫出来,不把面包装兜里,好让鲁迪赶快拿到手。丽赛的方法是对贝特丽使眼色,把贝特丽叫到角落里,再把藏在围裙下面的面包悄悄给她,不给任何人瞧见,也不让她爸爸知道。约拿是让赫莱利

“张大嘴,闭上眼”要把面包直接放到他的嘴里。葛笃德知道这时孩子们是真心真意要分享自己的面包了。就再次叮嘱她们:“孩子们,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我还要对你们说一下:你们务必要把面包悄悄地单独送给人,别让外人看见,免得有人猜想你们是在做面子。”于是尼克拉也把自己的面包放到了口袋里。

葛笃德对儿女的教育是如此的细心和周到,对孩子的教育也很尽心。最重要的是她对孩子的分享教育是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是自己所愿意的,而且分享途径也让他们自己去想,这样每个孩子在分享自己的食物时是那么真心和开心,不禁让许多看到的父母也感动于孩子天使一般的行为。相信葛笃德的教育对孩子今后的人格发展和个性养成也是很有益处的。

(四)鼓励亲自实践,分享自己的劳动喜悦

家长要让孩子适当的参加一些劳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劳动喜悦。家长也应该主动分享一些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经验。葛笃德认真教鲁迪怎样吩咐自己的孩子们在一旁帮助他,怎么教导孩子注意平时的规矩。“葛笃德一面同鲁迪谈着话,一面打点孩子们起床,给他们仔仔细细地穿衣服,梳头洗脸,教导他们要细心爱护东西,这是他们从来不懂得的事,她也教他们学习叠衣服,把衣服叠得平整了再放好,她纠正了他们以前的种种坏毛病。接着……她一面自己动手打扫,一面做给鲁迪看,教他怎么做,怎样吩咐孩子们在一旁帮助他自己。”她还会让自己的孩子自己学会做家务,比如纺纱,赚一些零花钱,享受劳动的快乐。她也引导别的孩子一起参加群体劳动,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分享自己的劳动喜悦,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满足感了。

二、裴斯泰洛齐分享教育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示

裴斯泰洛齐在《林哈德与葛笃德》这本书中,用教育家独有的视角阐释了分享教育的涵义,展示了很实用也很独特的分享教育方法,给予当今家庭教育很多思考和启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分享教育,使儿童养成良好品格

分享教育是儿童德育的一个方面。当今早期教育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可以量化的智育,各种早期智力开发方面的图书和音像资料占据了大半个市场。而儿童德育方面的资料还只是一些故事类的书目,像《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等。家长也只是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某一个小事件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与对智力的关注相比,对德育的重视就少得多了,对分享教育更不必说。德育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的,在当今社会,一个人的品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学礼,无以立”。现在家庭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要比非独生子女难很多。经常会有家长这样反映,“孩子平常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但也不让别人拿他的东西,也不愿给别人玩,不太会和别人分享,所以无论是在家还是在校,别的小孩子拿他的东西他就会发脾气,要么就哭”。还有的家庭的小孩子特别霸道,是他的东西从来不让给别人玩,宁愿自己弄坏。这些都是孩子不懂得分享而表现的过分自私的行为。作为家长,必须重视孩子早期的分享教育。葛笃德家虽然孩子比较多,但是她却没有丝毫减少对孩子分享教

育的重视,也丝毫没有偏颇,无论是哥哥尼克拉,还是妹妹丽赛、弟弟约拿等她都一视同仁。在平时晚祷时间、周日或者合适的场合,比如正直的县长给予穷人帮助了,她就会引导孩子们像县长一样,有一颗感恩的心,同情贫困的小伙伴,懂得把自己的食物和感受分享给别人。她的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当今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早期分享教育,可采用如下

做法:

1.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对儿童进行分享方面的相关教导,可通过小故事、做游戏或真实情景,有意识地、科学地对儿童进行分享教育;

2.留意儿童主动的分享行为,当出现相应行为时要及时给予引导;

3.鼓励儿童在适当的时候自己去分享,包括分享自己的零花钱、小玩具和小秘密给同伴或陌生人,然后谈谈自己分享的感受,根据反馈的信息再采取更恰当的方法。

总之,教会孩子进行分享是让儿童受益一生的教育。一个人懂得分享将来就会懂得体谅别人,帮助比自己困难的人,使自己充满人格魅力,更好地与人相处,从而获得真正的友情。而且分享教育也是德育的一个方面,做好分享教育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使儿童将来能够更好地成长。因此,家长在儿童早期必须充分重视分享教育,并给予儿童及时有效的引导,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品格。

(二)掌握合理方法,让儿童真正学会分享

当前研究对教会儿童分享提供了很多实用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比如,家长可以经常有意地创造“分享”的情境,可以在假日里带孩子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或请其他孩子来家里做客,让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图书拿出来与伙伴分享;也要对孩子的每个慷慨举动都要表扬。如果孩子和伙伴在为玩具发生争执时,要给孩子解释清楚小伙伴是怎么想的,不可强求,对儿童要有耐心。这些方法对当前教会孩子进行分享都是我们比较常用和常见的,但不是真正的分享教育。

父母可以借鉴葛笃德的教育方法,虽然葛笃德家有七个孩子,但是她对每个孩子的教育和爱都是一样的,没有偏颇。父母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分享观,让孩子从心底去想要分享自己的东西给别人,不做表面工作。如尼克拉在请求母亲多给他一块面包,说自己要送给小鲁迪时,葛笃德没有立即给他,反而却说“我没叫你非送人不可;你要吃可以把它吃掉”她觉得孩子的这种“分享”是有条件的,是在自己有其他食物的前提下才会给别人,而不是真正富有同情心,在贫苦中自己依旧可以做到去分享。这种教育智慧是一般家长所难以做到的。因为当儿童有分享行为出现时,家长往往会及时夸赞,而不容易想到这种夸赞所带给孩子的虚荣心。葛笃德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智慧很值得当今家长深思。在我们呼吁成人“患难与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品格时,是否也曾想到在孩子早期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教会孩子真正懂得分享,让孩子拥有同情心,以后即使自己身处困境仍旧可以为别人、为祖国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考虑到其他孩子和家长的自尊心,让孩子自己去主动想办法分享,做到针对不同伙伴采用最恰当的方法。这也是葛笃德极好的教育方法。因为她所教的分享是高尚的,是让孩子发自心底的善良行为。比如她让孩子们通过自己想到的合适的方法把面包分享给贫穷的小伙伴。当今家庭教育中,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分享,更好地去适应社会,可是对于家长来说,更多的还是自己去教孩子采用什么办法分享或者吩咐孩子应该“分享”,孩子更多的时候处于被动状态。而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家长要懂得引导孩子,不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强求“分享”的,而是孩子自己主动乐于分享。早期教育同样要注意儿童主动性的发挥以及儿童良好品格的形成,注意抓住合适的情景和时机对儿童进行分享教育,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想让自己像“虎爸狼妈”那样去教育孩子,但是因为教育方法的不合理,而造成的事与愿违的教育结果也是很多家长所不愿见到的。因此,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父母必须首先要重视教育,多学习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教育智慧,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儿童学会分享,保证儿童更好地成长。

(三)完善自身行为,及时有效地进行分享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儿童行为的一面镜子。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自己先做到位。在《林哈德与葛笃德》这本书中,葛笃德作为一个母亲,作为孩子们主要的家庭教育者,她自己首先就具备了一颗善良真诚的、懂得分享的心,她明白教育自己孩子爱天父基督,爱自己身边的人以及分享的重要意义,如果不是如此真诚和充满爱心的教育,她的孩子们也不会是让人觉得“都很有教养”。而且葛笃德在教导自己的孩子去分享的同时,自己也经常在做礼拜时为县长祈福。她知道鲁迪家里困难,就经常悄悄地塞给孩子们钱,或者把自己家的面包和衣服分享给鲁迪家,正是基于她的善良的品质和懂得为别人着想的行动,才使自己的家庭教育以致以后的学校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儿童在早期活动中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模仿,当一种行为得到强化时,儿童就会增加这种活动的发生频率。因此,当今家长应该借鉴葛笃德用“身教”的方式,时时注意自己的修养和行为表现,以身作则。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自私自利,喜欢把东西据为己有,爱占小便宜,又如何教自己的孩子去分享?同样在教育活动中,儿童的分享行为不明显时,家长也要首先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到位,只有这样,让孩子学会分享才会有效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在对儿童进行分享教育时还要尊重儿童自己的意愿。毕竟人非圣贤,不会事事都愿意分享,或者有时是处于无意识的“分享”。据资料表明,早期的“分享”行为其实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更多的是由于婴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你我之间的区分和所有不甚分明而表现出来的。因此有学者认为,实际上,真正的分享行为只是到了儿童参与同伴群体生活,与同伴经常性地进行交往以后才产生的。家长应该区别对待儿童出现的分享行为,恰当地予以引导和鼓励,不宜强求。物质的分享还需要注意不要使儿童带有功利色彩,不要为接受夸奖和别人的回馈而分享。精神的分享,包括自己的一些小心事、小秘密,往往是稍大一点的儿童所不易吐露的。作为儿童心目中的权威,父母应该首先敞开心扉作出表率,如自己小时候做过哪些活动,自己是怎么克服

一些困难的,等等。只有孩子觉得自己是平等的,才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感受。但是,分享不等于事事求教于别人,分辨不清内容或处理不好,就容易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或畏惧心理。如一些家长与孩子分享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容易带有主观色彩,认为有些方式不明智,采用批评的态度,导致孩子以后不会再愿意分享;或家长不批评孩子,而是为孩子想出更好的方法,孩子容易以后不再思考,事事求助。因此,父母一定要予以注意。

早期教育中,孩子的品行教育和兴趣教育重于智力和知识方面的教育,终身教育在基础教育方面强调了教会孩子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兴趣,包括对知识和大自然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这其中也包括对儿童情商的培养。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对孩子的分享教育,采用合理的方法,抓住合适的时机,并注意身教言教并重。须知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的,教孩子懂得分享就是为孩子将来更好地发展打下基础。因为懂得分享便具有博大的胸怀,就会学会理解别人的想法,懂得包容别人。懂得分享便具有了成功的一大部分因素。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励志故事》读后感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励志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叫做《让中学生受益一生的100个励志故事》,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人世间许多充满着真情而令人感动的故事。 这本书首先告诉我,“希望和毅志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源泉!”这句话让我想起生活中的两个例子:萤火虫发出的光芒虽然微弱,但它敢于在黑夜中闪亮;胡杨虽然没有风姿采采的枝叶,但它却是沙漠中顽强的斗士;小草虽无坚韧的躯体,但它却有坚强的生命。它们让我知道:人生需要坚定的信念,要勇敢的面对生活,漠视所有的困难,在奋斗与搏击中体会生命的意义! 接着它又让我知道了“厄运打不垮信念”,“借口多的人离梦想最远”,“成功的着力点”等八个主题,以及围绕这八个主题的一些温暖人间,给人鼓励的故事,现在我先讲一个最令我感动的故事!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叫《多拿出点勇气》,这个故事告诉我一段有着哲理的话语“人的勇气就藏在一念之间,而人生的成与败也藏匿于一念之间。就像两只脚,本来智慧已经给予了前脚一个成功的想法,只要多拿出一点勇气给后脚,让它果敢地跟着前脚走,人就不难迈进成功的门槛。读到这里,我感慨万分,联想到自己在班上总是那么怕发言,生怕没有想清楚,发言时会断断续续,从而成为同学的笑柄,但是,当我看完了这段话,心想,以后在班上可 不要再怕发言,应该主动发言,而且发言前要打好腹稿,这样就不会再出现同学们笑我的时候了!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励志故事全集》将会告诉你:——在生活中要努力,不能仅仅苛求别人承认你:——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平庸之辈”也要有不甘平庸之心:——要敢于冒险,善于把握机会,展翅高飞才能看到广阔的世界:——要顽强地对

读书——让我受益一生-作文

读书——让我受益一生 中国有一句古话:少时不读书,老来空白首,世间万物,皆是身外之物,唯有书才能够洗涤你的灵魂;炽热你的激情,充实你的人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只有多读书,才能了解每本书的精华,学习重要的知识,才能在心灵的交流中思如泉涌,思考得更透彻,理解的更具体。 读书的确给了我许多的改变,之前我在二、三年级时,常常作文是全班倒数第一,考试作文得不了十分,因为我不会写,那时,老师便向我推荐了一本《小学生优秀作文选》要我天天认真地看每篇,结果我一学期后,作文竟常常被当做范文来讲,如我以前写秋天来了,就会这样写:秋天来了,落叶落了。 现在的我可不会那样干巴巴、枯躁地写了,秋姑娘带着满身的香气来到了人间,她只用手中的魔法棒对着叶子们挥了几下,它们就换上了黄色的礼服,一个劲的跳下去,参加大地妈妈的庆功宴,发出‘咔嚓’‘咔嚓’的笑声。 没想到,当时的一本小小的作文书,竟然对我有着不可思议的影响,从此我也就喜欢上了读书,把它看成一种兴趣爱好,也给自己定了个座右铭: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英国作家菲尔丁曾告忠: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把你伤害。 没想到这句话竟好像是针对我的,最近我读了一本叫《骄傲王》的故事书,读完之后,我还深深地念叨着那些动人的场景,这也使我

骄傲了起来,后来经过一次月考,令我失望了下来,连班里前二十名都没考进去,这使我立刻灰心了,平时高昂着头,现在也只能耷拉着尾之后朋友送我《东山再起》、《谦于人》两本书,使我又明白一个道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从实际上说,谦虚是一种美德,只有谦虚才会使自己更进步!因此,我又知道读书不仅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增长人的智慧,更能用精炼的文字说明一个大道理,我又要忍不住说:读什么样的书,有什么样的梦,多读一些课外书,就是给精神补充‘五谷杂粮’。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这句说明读书的永恒的力量,我的表弟证明了这句话是对的,前些日子他喜欢读童话书,但只注意重点情节,不在乎每篇故事告诉读者的道理,我便送了他本《小故事大道理》,几天后,不论我从书上怎么挑一篇故事他都能讲出其中让人深思的大道理,解释了它的意思,既使我别的书上找他也能答对。 所以,我觉得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够做到题上应用,题下实践的好效果。 读书是一种美的享受,当我沉浸在书的乐园时,不可思议就会发生。 读书让我走进了情感的世界,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犬》让我感受到了动物的灵性与情感,它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生命。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标签:忘记填写标签了收藏 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 作和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习惯,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等等。习惯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和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又是不大容易改变 的。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却比较困难。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不少家长为孩子种种不良习惯十分烦 恼,在教育上感到困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孩子的早期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良好的习惯必须自小开始培养。 一、在培养幼儿生活卫生良好习惯方面 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

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在进餐时就要孩子养成不撒得满桌满地,吃饭时不玩玩具,不看书,不讲故事的好习惯,要吃完最后一口饭才能离开座位,并把餐具、椅子整齐地放在指定的地方,要养成饭后擦嘴、漱口的习惯;又比如睡觉前要小便、学习自己脱衣服的同时要养成既叠好又不乱放衣服的好习惯;在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意义不限于能力的形成,而在于幼儿养成独立和不依赖于成人的性格。从孩子独立用勺吃饭到用筷吃饭,从用杯子喝水到会漱口,会正确洗手,会系扣子和鞋带,会盖被自己睡觉和整理床铺等等,这些能力是怎样养成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在成人帮助下孩子 独立地做就可以渐渐学会,贵在让孩子练习,开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读后感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读后感 刘彦芳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是一部以全面提升中国家庭教育水平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赏识,呵护孩子的梦想,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引导孩子求知好学,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给孩子一个健康心理等方面着手,以经典的教育故事为主体,探讨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凝聚出闪光的教育智慧。细细的读了这本书,我受益非浅。下面我就谈谈一点感受: 孩子需要体验失望:医疗专家强调说,七十年代的心理学坚持要满足孩子的愿望,避免让他们的美梦落空。于是城市中的富裕家庭往往培养出一批“小霸王”,这种孩子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要。倘若父母拒绝他们的要求,孩子马上就变成一副无赖样。他们相信拥有是他们的权利,觉得自己是公主王子,理应得到这一切而无需说个“谢”字。这种培养方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把要东西的权利交给孩子,这迟早会让父母后悔的。因为一个充满欲望、撒泼任性的孩子是不幸福的。童年的幸福不仅仅是有玩具、愉快和无忧虑的生活,同时也包括要懂得失望的感觉。 失望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某个时刻你必须面对的东西。一个从来没听过“不”字的孩子,是不可能承受失望的感

觉的,这种情况将会使他变得脆弱、不成熟、有暴力倾向和染上坏毛病。 父母亲的一个“不”字破灭了一些东西,但同时也建立了一些东西:划出了界限,重要的是这些界限是有道理的,而不是专制主义的。 父母如果不能够正确评价孩子的要求,判断他们要求的合理性,而只是一味满足他们的话,可以想像,孩子当然从此生活在盼望之中,哭着喊着,等待能够满足他的要求。然而迟早会有一天,父母会厌倦的。 孩子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个体,他们会试着去找到界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地方,应该向他们灌输适应社会环境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良好习惯受益终身完整版

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非常高兴,我们能相聚在这美好的早晨。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个孩子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小男孩不服气:“您就为这一点小事而谴责我”“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的良好行为是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小时候曾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时时提醒自己,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他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形成了习惯。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对我们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同学们的自觉遵规守纪,才能使得我们的校园井然有序。大家在见到老师或叔叔阿姨能主动敬礼问声好,同学见面互相问好;在进出校门时特别有礼貌;每天都整理仪容仪表;平时爱护学校的一

草一木;出操时保持安静,听从指挥,唱国歌时歌声嘹亮,做操认真有力;去食堂吃饭时队伍整齐,能做到安静、文明进餐,遵守课堂和午休纪律。大家在遵规守纪、严格自律中体会到良好的习惯带给我们的好处。 但是,老师发现有许多与学校美好形象格格不入的现象:有个别同学有乱扔垃圾的行为。这就是不好的习惯,同学们优美的环境靠我们每个学生的努力,每个学生都应有爱校、护校的责任,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共同营造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另外,在课间活动时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发生,在走廊里有的同学在地上打滚,更有少数同学玩起了危险的“斗鸡”游戏,下楼梯时,互相追逐,这一切是多么得不文明,有的甚至是危险的,希望同学们文明游戏,文明休息。 在这里,我呼吁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人人争做文明小天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见到老师和长辈,能主动敬礼问好;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手捡起;爱护公物,保护绿化;勤俭节约,不吃零食;注意安全,不玩危险的游戏,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行走靠右,保障畅通;认真完成作业,及时上交作业。 良好习惯让我们终身受益。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人人争当好学生。同学们请跟我读:培养良好习惯,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请再跟我读。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培养孩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家长朋友们,美国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教育的本质可以被归结为一句话: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则大部分来自于家长的榜样作用和正确的训练。今天,就培养孩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这一话题和大家做个交流。 一、给孩子创造一个养成良好习惯的好环境 【案例】: 宏宏今年上三年级,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不但学习优秀,而且不睡懒觉,勤快、有礼貌、乐于助人,在家长和老师眼中,这个孩子简直就是个完美的孩子。 宏宏的优秀与他妈妈有非常大的关系。宏宏的妈妈是一位中学教师,平时在家里很注意培养孩子的方法。比如,平时在家里,她从来都不看肥皂剧等电视节目,看得最多的是新闻以及自然科学等内容,而且从来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看。有一次用耳机听新闻,婆婆好奇地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嘘了一下,然后指了指孩子的屋子。 能培养出宏宏这么好的孩子,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宏宏的妈妈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例如,当孩子做作业时,妈妈不要看电视,因为喧哗声过大,会影响孩子,这样可以让孩子养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任何一种习惯的培养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特定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要想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就一定要多下功夫,有耐心,讲究方法。 【家教好方法】: 方法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很多家长叹息,现在的孩子学习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坏习惯呢?常听到家长这样对孩子说:“我为你投入了那么多,你怎么一点进步都没有呢?”其实,有这种想法的家长是混淆了家庭条件和家庭氛围这两者的含义,家庭条件好并不等于家庭氛围好。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其实很简单:成人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互相宽容,尽量不要吵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不熬夜看电视,不经常睡懒觉等。此外,还要求父母带头克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无论家里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如何,只要勤快,家里就能做到清洁、整齐。最好在家里建立一些规章制度或“约法三章”,如和孩子轮流做好家里的清洁卫生,不乱堆放物品,不睡懒觉,不讲粗话、脏话,不责骂孩子,不看不健康的音像制品,不抽烟,不随地吐痰等。 方法二: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受益一生的老人言

受益一生的老人言 ◆处世之道——洞察世事,把握人生 1.不怕怒目金刚,只怕眯眼菩萨。 2.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 3.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4.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5.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 6.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7.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8.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 9.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修身之道——完善自我,做一个受人喜爱的人 1.竹有节,人有志。 2.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3.宁肯给君子提鞋,不肯和小人同财。 4.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5.穷莫失志,富莫癫狂。 6.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 7.人靠自修,树靠人修。 8.自称好,烂稻草。 9.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乱晃。 10.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11.知足得安宁,贪心易招祸。 ◆成功之道——成就卓越人生 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3.不担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4.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5.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6.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7.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8.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9.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 1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交际之道——识人有方,经营好自己的人脉 1.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2.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3.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4.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5.一人说话全有理,二人说话见高低。 6.小人记仇,君子感恩。 7.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拨就亮。 8.人前若爱争长短,人后必然说是非。 ◆生活之道——生活的智慧才是大智慧

1.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3.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事故。 4.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5.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6.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7.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8.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经商之道——轻松掌握财富人生 1.和气生财,忤逆生灾。 2.买卖不懂行,瞎子撞南墙。 3.上门都是客。 4.往来要记账,事后免思量。 5.坚持用文化影响人,从而影响我们生活的社会。

女儿的感恩,妈妈的教育让我受益一生

女儿的感恩,妈妈的教育让我受益一生 女儿总是希望妈妈多给一点零用钱。一天,女儿跟妈妈说:妈妈,我们来个合同好吗?妈妈觉得奇怪,笑说:好啊!合同由你决定! 于是女儿写道:擦桌子一次1块钱,洗碗筷一次1块钱,扫地一次1块钱,做饭一次5块钱,洗衣服一次3块钱... 妈妈看了就说:那你一天起码要给我25块钱!--儿女们总能想到自己为妈妈做了什么,却总是忽视妈妈为孩子做了什么。 这是一个笑话,我却反思良多,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想起我们在一起的片段,她教我做的那些事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跟在母亲身旁,看她买菜、选韭菜、包水饺。不论买什么菜,她总是会用食指跟大拇指的指甲掐菜,把老的地方掐掉,变成我们嘴里最好吃的菜。 现在的小孩,有的都不知道什么叫择菜,因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没有人带着他们择菜、洗菜。 小时候母亲带着我一起扬豆子,看着豆子从空中洋洋洒洒地落下,很美,那是劳动的美。 她还带着我和姐姐给爷爷上坟,讲她眼中的爷爷是如何爱护我们,告诉我们爷爷一辈子的成就,虽然只是一个赶脚车夫,但爱家爱孩子,人这一辈子”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要做点什么事的。 我的第一堂美学课,其实是母亲给我上的,我们过去经常会走到院子里去看那朵花、那片叶子,做很多没有目的的事,她不像其他家长,看到小孩没事做的时候会慌张。急功近利地想把孩子培养成才。 我不敢说成才,但我自认为活得快乐,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积极地去争取。如今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自由撰稿,稿费足以养活我,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工作。 不是每天都要带孩子出去玩,而是偶尔要带孩子出去看花,去听海浪的声音,让他脱掉鞋子去踩沙滩。体验那种感觉。 妈妈做什么事都是不慌张的,蒸馒头每一个都细细揉过,而不是用刀切,揉出来的馒头大小一样,力道刚好。把一件事做完再去做另外一件事吧。认真做好一件事就可以,同时做很多事,让你不专心,最后哪一件都做不好。不慌张是一种人生态度。享受生活的慢节奏,让精神富有。让孩子感觉世界的美好。做为妈妈,我们不仅是照顾孩子一日三餐,辅导作业,更需要给孩子认知这个世界所有美好的能力,让他们多亲近自然,学会爱。 母亲爱孩子,这是天性,在动物中也不乏常见,而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感恩是人类才有的行为,我现在做了妈妈,我传承了我妈妈的一部分教育观念,并把这带给我的孩子,让她们多接触自然,体会慢慢做事的快乐。我想等我的孩子做了母亲,会理解我的,并感恩于我,

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有感

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有感 文成县珊溪镇中心小学:夏彬妹我有两个双胞胎儿子,今年八周岁,读二年级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极力地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把孩子的课外时间安排得非常满,甚至连晚上的时间也排满了,孩子不但没有自己游戏运动的时间,而且连睡眠的时间也大大减少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体力,孩子的成绩是上去了,但不太懂得体谅、关心和尊重他人,自私、脾气暴躁……许多问题出现了。怎样才能让孩子幸福成长,让他们将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呢?当学校领导发下《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时,我看到书名就非常喜欢。我如饥似渴,认认真真地读完《守护孩子的幸福感》,从中找到了答案。 美国作家理查德·韦斯伯德写的《守护孩子的幸福感》以话题述评的方式,通过对成长案例的分析,讲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方面的问题,以及家长、教师及学校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此书虽然是译本,其内容对中国教育现状,尤其是家庭教育问题,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引起了我对当下中国教育诸多问题的联想、比较和思考。此书案例丰富,观察细致,视野开阔,尤其是对案例表象背后的心理动机的透视与分析,不时闪现出思想的睿智与人文关怀,给我富有教育哲理的启发。 一、让孩子、学生在言传身教中获得道德幸福。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守护孩子的幸福感》中的一则故事:爷爷老了,吃饭时饭菜常从嘴里漏出来,儿子儿媳便不让他上桌吃饭。有一回爷爷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儿媳妇破口大骂,说以后要用木盆给老人盛饭。有一天,夫妻俩看见儿子在地上摆弄一堆小木片。父亲问儿子米沙在做什么,儿子回答说:“我在做木盆呢,等你和妈老了的时候,我用这只木盆给你们盛饭。”夫妻俩听后十分惭愧,他们重新把老人请上桌吃饭,并细心照顾。显然,米沙父母是幸运的,年幼的米沙俨然成了父母的道德导师;而米沙也是幸运的,他的父母善于反省,及时纠正过失。故事的喻意很明显:作为孩子的养育者,父母对孩子的品格影响巨大,是孩子品格教育成败的主要责任人。作者理查德·韦斯伯德告诉我们:幸福感比成绩更重要,而道德是幸福感形成的源泉。道德成长、道德完善将贯穿人的一生;为了培养品格健全的孩子,成人在道德成长方面应进行终身学习。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关爱他人、富有责任感等美好品格是孩子幸福人生的保障。我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养育实践,以免继续妨碍孩子的品格发展却不自知。 因此,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我读完《守护孩子的幸福感》以后,周末有空就带孩子去看望我一百岁的外婆(外婆在我妈妈家住。),给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励志故事推荐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励志故事推荐 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付未来的唯一方法。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励志故事,希望能帮助你们! 励志故事1:最好的名片 亚丝明·特林卡出生于意大利中部的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她就梦想成为一名星光闪烁的演艺明星。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千方百计地学习各种表演技能。然而,大学毕业后,亚丝明·特林卡并没能找到一份与演艺相关的工作,而是成了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 社区工作,单调而无趣,有一段时间,亚丝明·特林卡特别的沮丧,她觉得自己的明星梦是越来越远了。 过了一段时间,她慢慢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踏踏实实地工作起来。 社区里,有许多退休的老人,生活都很单调。有一天,她忽发奇想,她要利用自己的表演特长,为这些老人们表演芭蕾舞剧,为他们枯燥的生活增添一点亮彩。说干就干,她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年青人,经过简单地排练,一个月后,芭蕾舞剧《天鹅湖》在小区里热热闹闹地开演了。表演中,亚丝明·特林卡如一只洁白高贵的天鹅,在舞台上轻快地跳跃优美地滑行,气质高雅深情动人,博得了老人们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时间不长,亚丝明·特林卡的美名就传了出去,大家都知道,在这个不起眼的社区,有一位演技精湛的芭蕾舞演员。 亚丝明·特林卡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凭借着这样的业余演出,她竟然跨进了娱乐圈。 社区里,有一个叫奥米洛夫的老人。有一天,他的侄女-------一位小有名气的编剧,来看望老人。闲谈中,老人十分赞赏地提起了亚丝明·特林卡,并硬拉着侄女去看亚丝明·特林卡的演出。 亚丝明·特林卡的演出,深深折服了这位编剧挑剔而颇具专业性的眼光。这位编剧激动地告诉亚丝明·特林卡:你是一个难得好苗子,我一定向导演重点推

让你受益一生的人生哲理枕边书_第十章 生活其实很简单

家的感觉更多的来自于家人所予的爱的温暖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女人是非常好的人,从结婚之日起就努力操持一个家。她会在清晨五点钟就起床,为一家老小做早饭;每天下午,她总是弯着腰刷锅洗碗,家里的每一,只锅碗都没有一点污垢;晚上,她蹲着认真地擦地板,把家里的地板收拾得比别人家的床还要干净。 一个男人也是非常好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工作认真踏实,每天准时上下班。他也是个负责任的父亲,经常督促孩子们做功课。 按理说,这样的好女人和好男人组成一个家庭应该是世界上幸福的了。 可是,他们却常常暗自抱怨自己的家不幸福。常常感慨“另一半”不理解自己。男人悄悄叹气,女人偷偷哭泣。 这个女人心想:也许是地板擦得不够干净,饭菜做得不够好吃。于是,她更加努力地擦地板,更加用心地做饭。可是,他们两个人还是不快乐。 直到有一天,女人正忙着擦地板,丈夫说:“老婆,来陪我听一听音乐。”女人想说“我还有……事没做完呢”。可是话到嘴边突然停住了——她一下子悟到了世上所有“好女人”和“好男人”婚姻悲剧的根源。她忽然明白,丈夫要的是她本人,他只希望在婚姻中得到妻子的陪伴和分享。 刷锅、擦地板难道要比陪伴自己的丈夫更重要吗?于是,她停下手上的家务事,坐到丈夫身边,陪他听音乐。令女人吃惊的是,他们开始真正地彼此需要,以前他们都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爱对方,而事实上,那也许并不是对方真正需要的。 人生哲理149在生活方面成功的人往往都非常重视家庭,他们知道,家的感觉更多的来自于家人所传递的爱的温暖。即使地板有一些脏,饭菜有一点儿难吃’却仍然令人向往。 人生的意就在于获得章福幸福是什么?按目前流行的观点:“所谓幸福,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这个定义,把幸福与快乐、不幸与痛苦完全等同起来。而在明白人看来,这些范畴是不同的。幸福是人们目的的实现,不幸是人们的目的未能实现。而快乐则是对幸福的感觉,是人们实现了目的所感到的满足;痛苦则是对不幸的感觉,是人们没能实现目的所感到的不满足。因此,幸福与欢乐不同,幸福是行为规则,是道德规范,属于人们的实际行为领域,而快乐是对幸福的感觉,是心理的主观的精神的东西。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获得幸福 不论禁欲主义者,还是快乐主义者,他们都不可能不是在追求幸福;他们都不可能不是在避免不幸。只不过由于他们对幸福的认识、感觉不同,因而似乎一些人在追求幸福,另一些人在追求不幸罢了。 道德之为道德,在于告诉人们应该追求怎样的幸福,避免怎样的不幸。那么,幸福有哪些种类或层次呢?

家庭教育中的十大黄金法则让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

黄金法则一:只要是你地孩子能够自己做地事,一定要让他尽量多地去做. 只要孩子已经掌握某项技能或能够完成某件事了,以后就必须坚持让他自己做.如果孩子能够自己走路了,那么家长就不应该继续抱他.如果孩子能够自己吃饭了(不管吃地多么地糟糕,弄得多脏),家长就不应该继续喂他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经常要给孩子说地话是:我相信你,你自己可以做到地!(如果孩子很小,一定要蹲下来,看着他地眼睛对他说),学会拒绝提供对孩子成长没有任何意义地帮助,小孩子越自己做事,越有成就感,自信心就越强,自信和成就感让孩子从小绽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黄金法则二:给孩子培养家庭责任感. 孩子一学会走路,就可以做一些家务. 如果在小孩很小地时候,你就教他要帮助做家务.他就会把做家务当成一种乐趣和生活中很自然而然地一部分.为了小孩能够专心学习和做作业,而避免让孩子接触家务.这不是一种明智地行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黄金法则三:让你地孩子自己做出与年龄相符合地选择. 小时候做地选择越多,就越有主见,将来做选择地能力就越强. 如果想将孩子培养成日后地领袖,非常关键地就是,从小让孩子学会做出与他年龄相仿地选择,他可能选择地很糟糕,但是要让他学会在犯错中成长,而且要他知道,任何地选择背后都是有相应地结果产生地,让孩子从小学会承担自己选择地后果,这是领导力培养地早期形式,孩子们从小需要有独立作出决定地机会,这对形成独立判断思维和建立自信心都非常有帮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备注:孩子只能做和他年龄相符地决定,而不是事事都由他选择,比如:和家长一起外出应酬,不能由他来决定什么时间回家,只能由家长来决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黄金法则四:建立一个持久地家庭规矩,并且尽可能地将其坚持贯穿下去,一贯严格,但要公正. 家里一定要有规矩,也就是纪律,但是纪律不是向孩子展示你地权威,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律地工具,对小孩地行为要有理性地约束,这样他们才能茁壮地成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一、限制孩子看电视玩电脑地时间. 看电视会给孩子输入一个固定地模式,是被动地接收,不利于培养孩子地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对孩子地礼貌,言行举止给予特别重视地教育 一名学习成绩一般,但有礼貌很懂事生活能力强地小孩,比一个学习成绩优秀但不懂事,很没礼貌生活能力差地小孩,日后在人生事业中有更大地发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表扬小孩,一定要表扬他地行为修养.而不是一直夸她地外貌或成绩. 第三、严格控制孩子吃快餐垃圾食物 、中国地饮食文化非常丰富,有很多美味健康地选择.不要用加工过地垃圾品来毒害你地孩子. 、让孩子吃垃圾食品不等于你对他地爱!很多小孩其实不喜欢快餐地味.只是喜欢在麦当劳地游乐场里面玩、得到儿童套餐里所赠送地小玩具.所以,请你带小孩到真正地游乐场去玩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黄金法则五:不要忽略孩子地情绪问题,但也不需对其过度紧张. 核心,要有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不要让孩子染上同情隐.当你地孩子在外界交往或其它事情上表现出害羞害怕等感受时,更好地是能认可他地感受,并马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告诉孩子,你曾经也经历过同样地感受,这就是你给孩子展示同理心,表示理解他此时地心情.这会加强孩子对你地信任,同时增强他地自信心.当你仅仅表达同情时,孩子会受到安慰,但会破坏他地自信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处理孩子遇见地问题和矛盾

《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故事》

《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故事》 ---在庆祝第34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在这喜庆祥和的美好时刻,我们共同迎来了第34个教师节。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故事》。 我是一位普通的乡村班主任,记得在我刚踏入工作岗位的那天起,母亲就告诉我:“儿子,从今以后你就是老师了,当老师可要有老师的样啊!”惦念着母亲这朴素的话语,面对那些心门紧闭的孩子,我没有急躁过;面对那些难以沟通的家长,我也没有抱怨过;甚至面对社会莫大的诱惑,我也从来没有动摇过。我始终牢记着母亲的教诲,学校是我的家,学生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财富。 从事班主任工作六年来,我没有振聋发聩的故事,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与孩子们相处的这些日子里,看着他们一天天在长大,变得越来越懂事,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与感动。小军从一个自闭孤僻的孩子走向了活泼与开朗,兴奋得我半夜未眠;一向高傲自负的大伟主动承担了帮扶学困生的任务,让我开心了整整一个礼拜;全校最调皮、老师最头疼、我也多次批评过他的志强,毕业后再次相见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叫我差一点掉下眼泪。 有人说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但承载的却是希望、前途和命运。所以自从担任班主任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点也不敢懈怠,不懂

的就学,不通的就问,不解的就拜师,就这样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在这里我要发自内心地感谢我的母亲,虽然她学问不深,但潜移默化中却给了我莫大的关怀和深刻的影响。是他让我深深地懂得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其实都是父母的整个世界;是他让我清醒地意识到学生都是夸出来的,不是用鞭子抽出来的;是他让我坚定地相信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谁的学生最像谁。同样,他也让我时刻铭记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但并非每朵花都在春天绽放。 探索管理的艺术,追逐育人的真谛,在日常班级工作中,我总是充分尊重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适合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舞得起劲,舞出精彩。我常常告诫孩子们要有狮子的雄心,菩萨的善心,知追求,知奋进,懂宽容,懂感恩。我深知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我不敢忽略细微的地方,见到果皮纸屑我会迅速地捡起,学生与我打招呼我会谦逊有礼地回应,运动场上我也满怀激情地为孩子们呐喊助威。我还常与学困生打交道,告诉他们这个世界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每个人都能书写自己的传奇,时间长了,他们也都敞开心扉,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告诉我他们的梦想和追求。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让他们写出自己的优点,有一个学生竟然足足写了十二条。是啊,家教专家说:“面对一个哭闹的孩子,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就请蹲下身去,把他搂在怀里。”面对一群问题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是啊,心灵相融,教育处处是风景。当我们用为人父母的心态来倾听学生的心声时,我们看到的往往就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当我们用放

国旗下讲话《好习惯受益一生》

《好习惯,受益一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好习惯,受益一生》。 叶圣陶老先生认为,好习惯属于“做人”的范畴,而“做人”比“做学问”要重要很多倍。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啊!习惯具有无穷力量,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可以说,几乎在每一天,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出自习惯的支配。因此,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显而易见,我们并非天生就具备好的行为习惯,好习惯要经过一个培养过程才能成为我们的行为方式。我认为培养好的习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要养成“会听课”的好习惯。 “听课”的要求是很高的,不是简单的“老师讲、同学听”,而是需要你精神高度集中,目光能时刻注视老师,边听、边想。会听课的孩子,心神安定,坐姿端正;会听课的孩子,不仅听老师的讲解,还会听同学的发言,向老师学,向同学学。希望更多的同学都能养成会听课的好习惯。 其次,要养成“会读书”的好习惯。 同学们,“读书”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人的一生通过读书懂道理,长知识。然而,要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光读书包里的书是不够的。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就指出了大量读书对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还要大量阅读课外书。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读,只有适合自己的健康书籍,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会读书”的小书迷。 第三,要养成“会锻炼”的好习惯。 我们要从小牢记:“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希望同学们在认真、出色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前提下,利用好活动时间,走出教室,走上操场,走进阳光,好好活动,好好锻炼。当然,活动的时候要发扬风格、讲究文明、注意安全,不争抢体育器材、不追逐打闹,听从老师和同学的指导,成为一个真正“会锻炼”的好孩子。 一旦你养成了以上的学习习惯,每天将有新的收获,那你就会感到快乐无比。同学们,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共同创造辉煌的未来!

读《挫折教育让孩子受益一生》有感

赏识催开春花红 ——读《课堂上的教育智慧》有感作者:羊口镇初级中学单玉山

赏识催开春花红 ——读《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有感 老师肯定赞赏的话语也许是缕缕春风,能吹开学生心海坚冰覆盖的水面;老师肯定赞赏的话语也许更是融融暖阳,能催开学生心田中苦盼温暖的春花。 ——题记教育专家李跃儿在《孩子是脚,教育是鞋》一书曾说:“赏识每一个孩子的未来——不管他是杰出者,还是普通人,只要善良正直勤劳,都是我们的骄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有一句名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这句名言用在那些渴望成为“小大人”而又叛逆的初中生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牟国坤是我的班级中一个很怪异的学生。已经是初三学生了,班里很多学生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可是他只能用邋遢来形容。好像整天不洗脸,脸上老给人挂着一层灰的感觉,好像极少洗澡,浑身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味,苍蝇经常围着他转;行动举止也很怪异,高抬着头,走路晃来晃去,好像显示着自己的不同凡响;脾气也很怪异,从没见他跟一个同学说说笑笑,倒是和别人打架不少,一打架就副“拼命三郎”的样子,学习成绩更是“惨不忍睹”……这个学生没少让我操心,在他面前,我倒经常成了“黔之驴”。 在后来的家访中,我了解到牟国坤的家庭情况:父母离婚,这个生过大脑炎留下后遗症的孩子跟着爸爸过日子,爸爸单位活很累,但工资却少得可怜……一时间我竟觉得鼻子酸酸的,也明白了他脸脏、

味难闻、走路乱晃、脾气不好、成绩差的原因。怎么来教育这个特殊的“刺头”学生呢?我一时陷入了僵局。 有一天,值日班委又来办公室告牟国坤的状:在黑板上模仿老师字迹,乱涂乱写。又是这个“刺儿头”,我火冒三丈,几步跨进教室,决定惩罚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进入教室,一抬头,牟国坤的“墨宝”赫然展现在黑板上,竟然模仿我的“手笔”,除了有点形似外,字或楷或行,笔划之间颇有几分大家的“范儿”,比我的字漂亮多了。看着牟国坤的“大作”,突然感觉一桶凉水浇灭了我的心中怒火,牟国坤竟然有一手好字,这是他“百丑丛中一点美”啊,为何不改变一下教育他的方式,努力放大一下他的优点呢? 我当即守着全班同学,一方面口气轻缓地批评了他给值日生制造麻烦,另一方面不惜用夸张的语言极力赞扬他的字写得漂亮,同学们也对牟国坤的字赞美不已,在大家的赞美声中,我悄悄发现牟国坤低下了他那“高傲的头”,脸红红的,但是一丝喜悦却从上扬的眉梢中流露出来。我趁热打铁,把他请到办公室,再次诚恳地表扬他的字,同时又提出让他加入板报编辑小组的想法,正如我所愿,牟国坤一口答应了。在接下来的班会上,我提议让牟国坤加入板报编辑小组,大家都赞成,有几个同学还鼓起掌来。就这样,慢慢地牟国坤变了样:人干净了,和同学们相处融洽,牟国坤的漂亮书法不时出现在班级的黑板报中,而且还参加市里面的写字比赛拿了好名次,成绩也提升了不少。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我

教育要让孩子们感到幸福

教育要让孩子们感到幸福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能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班主任工作心得,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我只是一名平凡、普通的班主任。所以,我也只能讲一讲在班主任工作的这些日子里的自己总结得出的一些小小心得。 在当班主任的那天开始,我就知道身为一个班主任每天、每个学期应该做的事,即使是不知道,慢慢地,随着工作的进展你自然会知道。。然而,我也只是那么简单的、那么机械的在做着我的班主任工作。直到有一天我读到《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开篇就有一位母亲写的信,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我不曾迁移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的——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段话,我反复读了很多次,诚然,一个孩子的成才与否责任不全在学校,不全在教师,不全在班主任,但一天个月之中每个学生住校时间长达22天,这不得不让我们这些班主任老师引起重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我们也是有子女的人,试问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碰到好老师,好班主任呢? 曾经听过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对于班主任工作而言,是不是也可

以这样说——一个班主任不在于他当了多少年班主任,而在于他用心当了多少年班主任。 换个角度,换种身份,我倍感班主任这个职责重大的责任。责任,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指分内应做的事,而我们分内应做的事是什么呢?当我们的家长也给我们写那样一封信时,我们又该如何回复呢?也许我们的学生无法成为豪杰、义士或者伟人,但是我们可以大声地告诉所有把孩子交给我们的家长:请您放心,我会还您一个健康、快乐、自信的孩子!我想这就够了,这就是我们分内之事,只要我们努力些、热情些、勤劳些、耐心些,是能够做的到的。 今天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是,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希望每一个老师能够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创造出快乐和谐的教育来,让我们每一个学生真正在他的学生时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谢谢大家!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铸就人生”,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命运是多么重要。作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起点,是造就合格人才的基石,因此,“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怎样培养?”,长期以来一直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潜心探索和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教师的悉心培养,家长的言传身教,同学的熏陶感染,学校、家庭、社会等共同来塑造的。在这诸多因素中,教师应在首位,举足轻重。因此教师作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启蒙者、引导着、塑造者,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乃至人生的建树和辉煌是至关重要的。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

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得好:“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在孩子的成长中,高分数、好成绩并不代表一切。事实上,一些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问题常常被我们忽略,它们才是孩子未来的保障。其中,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然而,如今在我们学校里,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 1、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 2、没有时间观念,有严格的作息时间表的学生很少,导致孩子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 3、在上课学习时,精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潦草,丢三落四;

良好的家风受益一生

良好的家风受益一生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良好的家风受益一生 张毅芳 没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一般家庭明列条文的家规,并不多见,多是约定俗成的家规。关于家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一般农家,勤俭为本,孝敬老人,对亲友礼尚往来,对邻里和睦相处,对社会惜老怜贫,这便是好家风。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其实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品德的形成上、为人处事上,家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俗话说的好,有什么土地就长什么苗,平素注意教育孩子的家庭,孩子长大成人做事,不管在什么复杂情况下,大概都不会离谱出格。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历来多比较注重家庭教育,所谓“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绝对不能当作封建糟粕,完全无情批判。我们现在树立的道德模范,很多都是父慈子孝的榜样。家庭教育或家风形成,并非什么深奥的事情,更与家庭经济状况及家长学历高低没有太多关系。只要家长懂得是非正邪,对孩子不骄惯不护短,随时随地提醒或关心,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长年累月形成的好习惯,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风。记得,以前我每次上学时妈妈总是叮嘱我,在校要好好学习,不要和同学打架,听老师的话……尽管妈妈没有上过学,但是我知道她是关心我的。妈妈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教育我要宽宏大量,与别人和睦相处。父母的教诲令我受益匪浅。

家庭教育比之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直接更深刻,这一点往往被家长忽略。因为,在父母眼里总是觉得孩子小,将来长大以后就会自然懂事,这样就放弃了早期教育。其结果必然是,有些习惯一旦养成,将来在想改就很难。因此,家长一定要记住,你的孩子在家长眼里,不管心肝宝贝多么金贵,成人以后进入社会生活,就成了锅中的大烩菜一起炒,娇嫩的孩子恐怕更无力承受。吃亏的是孩子,心疼的是家长。到那时谁也救不了谁。 所以说,真正爱孩子的家长,就要像园丁似的,自小就维护和修正,让他懂得事理和人情。比如学前对子女教育,有的就是讲故事,让孩子于潜移默化中受到高尚品德的熏陶,像“岳母刺字”、“孔融让梨”故事,都是在无形中让孩子懂得爱国尊老,而讲述这些故事的家长,并不见得都是读书人。可见好家风的形成,关键还是在重视与否。好的家风树立了,对于孩子为人处世,就会终生受益。一个人成长,家庭的教育和影响至关重要,这里面家风家规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在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正在发生许多变化。以前家长经常把学习当成孩子的任务,他们习惯于布置任务、检查孩子的学习。而今天,成功的家庭教育,往往建立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学习是求得共同语言、增长知识、形成兴趣、保持进步的基本手段。在一个家庭,学习也是稳定幸福的要素之一。今天的孩子和上一代孩子的最大不同是,他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学习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所有人都面临着信息的更迭,很多东西很快就会落后。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知识结构,家长也许该向孩子学习很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