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社科类文章

社科类文章

社科类文章
社科类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自然科学有一些定义、定理,人文社会科学虽然没有这种叫法,但每个学科在基本理论上都有些公认的原理,而且无论是实证性文字,还是理论著作,也都有一个学术规范的问题。引据的准确可靠,论证的充分,推理的严密,是所有的论文都应该做到的,这些就不用说了。对于该领域学术界研究状况的了解和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是所有研究论文都应遵循的原则。

按照海内外学术研究的惯例,一篇有分量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首先必须对当前的研究现状有一个简单的回顾,说明在此问题的研究上目前学术界进展到何种程度,还遗留有什么问题。国内在此问题的上做法比较灵活,但一般的学术专著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则一定要有这部分内容。为什么要有这个要求?第一,说明自己在该领域掌握的信息有哪些,是不是对重要研究成果都有所了解;第二,说明这个课题有没有研究的必要;第三,说明可供利用的成果和主要材料有哪些;必须要推翻的旧说是什么。所以对一篇有所创新的严谨的科学论文来说,这部分内容是不能少的。当然,这也不能成为“科八股”的第一股,无论需要不需要,都先引一大堆材料,自己却并无新见。有的学者是将前人的有关看法分散地在有关地方标出;有的论文虽然并无对前人看法的综述,但对学术界此前情况了如指掌,论文围绕前沿问题,所辨析很有针对性,也未必要在文前先作回顾。这主要是一个学风和意识的问题,不纯粹是论文格式或写论文的方法问题。

应该说,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尤其学术上的重大成果、重大推进和突破,无不借助于前人所奠定的基础,或从前人的研究中受到启发。中国屈原学会首任会长汤炳正先生为拙著《屈原与他的时代》写的《序》中,对我的研究方法,有三点特予肯定。汤先生的第一点说:

推翻前人的旧论,创立自己的新说,这是学术界惯用的公式。“不破不立”,这当然是对的;但对我国千百年来的学术遗产,是不是也存在个“有继有立”的问题?亦即善于在继承优秀学术遗产的基础上创立新说。这次我读逵夫的书稿,见他在不少的篇章里,首先是接受前人的学术遗产,然后层层论证,步步推演,结果竟得出一个全新的概念。这其间,继承与创造,浑然一体,确实难得。

汤先生是太炎先生的弟子,国学根底深厚,又能吸收国外的新的研究方法,也十分重视学术的规范。他没有一篇论文是随感式的论述,都是扎扎实实,进行严密论证的。我在屈原研究上受到汤先生多方启发,也受到鼓励。汤先生上面所指出这一点,尽管我做得还不是太好,但确实是我在研究工作中所长期奉行的原则。

其次,采用前人主要观点、说法,应予注明。这一方面是学术规范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学术道德的问题。收在本书中的论文,对文本、作者的考订与探索为多,我都尽可能做到注明此前学者的看法,自己同意者加以引述、利用;不同意者如影响很大,便提出商榷,加以辩驳。如《我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演出脚本研究》中引述杨公骥先生之说四十余处,均已“杨公骥先生说”或“杨说”表明。其中《敦煌变文》校补部分,自己阅读之时写了一些札记,整理成文时,将当时所能找到的书、刊物都借来,一一查对,此前学者们已经谈过相同意见者即删去;意见有部分相同可资利用者加以引述,有所不同而不得不辩者,即加以辩证。(节选自赵逵夫《古典文献论丛》)

1.下列各项中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都有些公认的原理,它们类似于自然科学中的定义、定理,不管是专题研究报告,还是系统的理论,都要遵守学术规范。

B.一篇有创新观点的严谨的科学论文,首先要回顾一下当前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目的只是为了说明在此问题的研究上目前学术界进展到了何种程度。

C.创立自己的新学说,可以先破后立,即推翻前人旧说后再创立自己的新说;但也可

以“有继有立”,在继承优秀遗产的基础上创立新说。

D.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既要有深厚的学术根基,也要吸收国外新的研究方法,还要重视学术规范,不能凭想当然进行随感式的论述。

2.对文中“科八股'的第一股”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八股”指的是格式僵化、材料堆砌,没有自己新见解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其“第一股”指的是无论需不需要,开篇千篇一律地先引一大堆材料。

B.一般的学术论文和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开头也会综述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遗留的问题,但这是论文规范,不能一概算作“‘科八股’的第一股”。

C.将前人的有关看法分散在文中并标出;或者虽无对前人看法的综述,但对学术界此前情况了如指掌,对问题的辨析有针对性,这都打破了“第一股”的僵化模式。

D.“这主要是一个学风和意识的问题”,意为“科八股’的第一股”问题的存在,有论文格式和写作的模式化原因,也有个人学术风气不正等的主观因素。

3.“学术规范”应当遵循哪些原则?请联系全文,分条概述。(4分)

参考答案:

1.B(3分)(目的还包括说明前人“还遗留什么问题”。)

2.D(3分)(这句话是针对论文首先“须对当前的研究现状有回顾,说明在此问题的研究上目前学术界进展到何种程度,还遗留有什么问题”“国内学者的做法比较灵活”而说的,意思是要不要先对前人观点作回顾,个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法可以比较灵活。)3.(4分)①引据准确可靠。②论证充分。③推理严密。④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⑤尊重前人研究成果。⑥推陈出新。(答对一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近十年来,许多心理学家对人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两种思维模式是由一张愤怒女性的照片和一道乘法题所引发的,他们还指出了两种模式的许多特征。这里且采用系统1和系统2的术语来说明大脑中的两套系统。

当我们醒着时,系统1和系统2都处于活跃状态。系统1是自主运行,而系统2则通常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运行时只有部分能力参与。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收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通常情况下,一切都会顺利进行,系统2会稍微调整或是毫无保留地接受系统1的建议。因此,你一般会相信自己的最初印象,并依自己的想法行动。通常情况下,这样也挺好的。

当系统1的运行遇到阻碍时,便会向系统2寻求支持,请求系统2给出更为详细和明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当前问题。系统2在系统1无法提供问题答案时,就会被激活。这好比你碰到了“17×24”这样的乘法题,系统1无法给出答案,系绕2便被激活来解决问题。当你遇到令人吃惊的事情时,同样会感到自己有意识的那部分注意力会瞬间激增。另外,在系统1所设定的世界里,电灯不会跳,猫不会像狗一样汪汪叫,“猩猩”也不会穿过篮球场。如若事物违反了系统1所设定的关于世界的模式,系统2同样会被激活。

“猩猩”的实验表明,想要察觉到令人惊讶的刺激物,就要对其予以关注。然后,那种惊讶会激发并引导你的注意力:你会将目光集中在令你瞠目的对象身上,并在记忆中搜寻此事令人惊讶的原因。系统2还会起到持续监督你自身行为的作用一一有了它,你在生气时也能保持应有的礼节;有了它,你在夜晚开车时也能保持警惕。当你就要犯错时,系统2就会受到刺激,加速运作。回想一下,在冒犯别人的话即将脱口而出时,想想把话咽回去是多么困难。总的来说,你(或你的系统2)所想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由系统1引起的,但当事情变得困难时,系统2便会接手难题,系统2出马,所有事情都会迎迎刃而解。

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是非常高效的:代价最小,效果最好。通常情况下,这种分工很有效,因为系统1很善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它在熟悉情境中采取的模式是精确的,所作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速且基本恰当的。然而,系统1存在成见,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这一系统易犯系统性错误。你会发现这个系统有时候会将原本较难的问题作简单化处理,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问题,它几乎一无所知。系统1还有一个更大的局限,即我们无法关闭它。如果看到屏幕上显示一个你认识的单词,你就能读出这个词一一除非你的心思完全不在它上面。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心理学家对系统1、系统2这两种思维模式一直都感兴趣,并认为它们的分工是非常高效的。

B.我们想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系统1引起的,如果事情困难,系统2便会出马解决所有问题。

C.我们一般会相信自己的最初印象,并依自己的想法行动,所以系统1为系统2提供相关信息,并采取相应行动。

D.系统1既有行为模式精确、预测准确的优势,也有存在成见、处理较难问题简单化的中足。

2.下列行为不属于系统2运作的是()(3分)

A.赛跑时随时做好起跑准备

B.观察自己在社交场合的做法是否得体

C.察觉语气中的不友善

D.保持比平常快的步行速度

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系统1和系统2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B(A.“都感兴趣”,原文是“许多”C.因果倒置D.应该是“短期预测”)

2.C(A.B.D.都需要集中注意力)

3. 系统1:无意识且快速,不费脑力且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与选择、专注等主观体验关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材料一:

关于“浙学”与“浙东浙西学派”的理论内涵、基本精神与当代价值等问题,一直为探讨浙江思想文化史的学者所关注,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浙江文化史上虽然有浙东、浙西之分,但仅仅一江之隔,是不可能也不应该从文化上将其截然隔开或对立起来的。在浙江学术史上,浙东、浙西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害切、互相影响。如明末以刘宗周为首的蕺山学派属于浙东之学,但蕺山弟子中却有好几位浙西学者,其著名者如陈确属于浙东王学,而张履祥、吕留良则属浙西朱学。

(摘自吴光(“浙学"的时代价值》,有删改)材料二:

在思想学术史上第一次对“浙学"进行较系统的植理、描述的是《宋元学案》。虽然《宋元学案》的作者黄宗羲在该书中十分了解朱熹对“浙学"的批判否定态度,但是大概由于自宋以后围绕“浙学”的言说环境退渐起了变化,以至在《宋元学案》里,这种语境已发生了明显的转换,即由先前对“浙学”的贬低、否定转而为颂扬、肯定。所以尽管《宋元学案》里对“浙学”概念内容的理解基本上是与朱熹-致的,但是范围却更宽了一些,而且显然对

“浙学"采取了同情、肯定的态度。它对“浙学”的兴起、演变及其内在的“学统”等都作了生动的解说,从而第一次在中国的思想学术史这一大的话语背景下展示了“浙学"的一个基本面貌。(摘自朱晓鹏《浙学刍议》,有删改)

材料三:

学者称程朱为理学,陆王为心学,吕、陈、叶为实学。由于程朱陆王(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多谈心性义理,吕、陈、叶(吕祖谦、陈傅良、叶适)多谈事功实学,学者遂称程朱陆王为性理之学,吕、陈、叶为事功之学。此是大概言之,若细究则缝隙颇多。其实,宋元明清儒家,一般言心性义理必言事功,言事功必说心性义理:其言虽有轻重缓急、先后次序之分,其效果亦有远近高下之异,然其合心性与事功为一之宗旨却一致。如果把心性之学与事功实学人为加以割裂,非此即彼,造成对立,则难以窥宋元明清儒学之真相。而作为宋元明清儒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浙学”,其追求心性义理与事功实学之统一的宗旨是一致的。若考察浙学人物的具体行述就会发现,无论是倾向事功实学的吕祖谦等人,还是倾向于朱子理学的金履祥等人,抑或是倾向于心学的王阳明等人,他们所讲、所行不外乎正君心、论国是、上策论、辩王霸、讲义利、分夷夏、明出处、治州县(具体包括治盗、练兵、税、钱、粮、河道、水利、社仓等),以实行经济事功;不外乎办学校、兴救化,即通过书院讲学、讲会、科举、家规、乡约、社仓、义学、社学、家礼等方式推进儒学的社会化,使儒学上达为国家的主流思想,下流为一般的社会观念,并内化为人的良知心性。(摘自王锟《整体主义视域中的浙学》,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中有关“浙学"的论述,不恰当的项是

A. 浙江学术史上虽有浙东、浙西之分,但两派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响的。

B. 朱熹对“浙学”持批判否定的态度,这一态度并未被宋以后的学者继承,但朱熹对“浙学”的影响不容忽视。

C. 《宋元学案》对“浙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且书中对“浙学"概念内容的理解与朱嘉的理解大相径庭。

D. 作为宋元明清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浙学”不仅追求“心性义理”,还追求"事功实学”,秉持合心性与事功为一的宗旨。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于“浙学”的内涵、基本精神与价值,虽然历代学者十分关注,但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

B. 宋元明清儒学家对心性义理和事功的说法虽略有不同,效果也有不同,但一般能将两者结合起来理解。

C. 《宋元学案》里对“浙学"作了生动的解说,从而第一次在中国的思想学术史上展示了“浙学"的基风貌。

D. 一些学者称程朱陆王的学说为性理之学,吕、陈、叶的学说为事功之学,材料中对这一观点持肯定的态度。

3. “浙学”在追求“心性义理”与“事功实学”上,达到同一宗旨的途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B

2. D

3. ①实行经济事功②推进儒学的社会化,使儒学内化为人的良知心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材料一: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购成为一种新潮的购物方式,这种购物模式有着不同于传统商品交易的特点,它的方便快捷、物美价廉、省时省力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最大优势。然而,随着互联网交易的发展,网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网上商品的描述与图示和实物不符,导致买家实际收到商品与网上认购商品存在较大差异;网上交易安全缺乏保障,可能出现网络诈骗、消费者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而一旦产品出现问题,由于地域不同、信息不对称等可能造成责任主体不明确、证据不足等情况,从而出现消费者索赔困难等问题……如何维护网购消费者的权益成为网民争相讨论的热点话题。

(摘编自张玉来《论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障》)材料二:

2016年关于网购消费者维权情况的部分调查数据

(资料来源于中国消费者协会《网购诚信与消费者认知调查报告》)材料三:

《人民周刊》:在您看来,当前网购消费者维权的难点在哪?

刘俊海:当前,以网购为代表的互联网消费越来越活跃,但是由于创新有余、诚信不足,发展有余、规范不足,导致网购领域维权事件增多。目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虽已基本形成,但不少法律法规的具体操作性不强,商家的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失信制裁成本较低。此外,由于维权成本过高,一些原本有意维权的消费者选择了沉默。“丢了一只鸡,要杀掉一头牛去追”,这是消费者维权难的真实写照,小额消费纠纷尤为如此。

《人民周刊》: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民众能通过哪些途径解决所遭遇的消费纠纷,从而有效维护自身消费权益?

刘俊海:总体来看有五大途径:第一,和商家友好协商,通过网络交流,或者打商家电话、客服电话。第二,向各级消费者组织投诉,提供受损证据。第三,向行政部门投诉,工商、质监、药监部门都有各自的投诉电话。第四,仲裁。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调解并作出裁决,仲裁的好处是一裁终局,解决问题,它省时、省力、省钱,保密,还民主,因为双方都可以选择自己的仲裁员。第五,去法院。要抓好快立案、快审理、快判决、快执行,重点解决好立案难和执行难这两大问题。

(摘选自《法律才是消费者维权利器——<人民周刊>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刘俊海教授》)

材料四:

美国的消费者集体诉讼作为一种主要用以解决小额消费者争议的法律制度,旨在救济广泛而分散的消费者利益,剥夺经营者的不当收益并防止其继续实施违法行为。这种制度规定,当被告的某个行为同时影响了多个人甚至是无数人时,法律允许一个或数个受害人代表所有

处于相似处境的当事人提起集体诉讼,并要求损害赔偿。譬如一件30美元的衣服,甚至是5美分的食品,都会成为集体诉讼的法律对象,也正是因为是小到一定标准的小额消费,才使得这种消费者集体诉讼更有制度价值。这一制度也使经营者意识到,为众多消费者造成微小损害的违法行为不再是有利可图的行当,从而防止他们在今后继续从事类似行为。就此而言, 美国消费者集体诉讼不仅仅是实现个体消费者正义的工具,而且还是能够实现剥夺非法获利并预防违法行为、控制商业行为的一种方法。这一制度在美国的适用非常普遍,对于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钟瑞华《美国消费者集体诉讼初探》)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购优于传统购物的方面是方便快捷、物美价廉、省时省力,但其地域不同、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可能给消费者维权带来了困难。

B.从材料二看,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多数选择找商家协商解决,少数选择向消费者协会或行政部门投诉。

C.刘俊海认为,消费者依法维权的难点在于创新有余、诚信不足,发展有余、规范不足,维权成本高等方面。

D.美国的消费者集体诉讼意在解决小额消费者纠纷,不仅能维护消费者权益,而且能打击和预防不良经营者的违法行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显示,很少人选择向消费者协会或行政部门投诉,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维权意识,不知道如何进行维权。

B.材料三中受访者通过打比方来描述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的现象,形象且富有生活气息,这种语言表达方式非常符合访谈场合。

C.刘俊海所提的五种途径,体现了先协商调节后走法律程序的基本思路,能够帮助消费者彻底解决维权难这一问题。

D.消费者集体诉讼能够让处于相似处境、面临相似损害的集体同时获得赔偿,从而解决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的问题。

3.如何为网购消费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1.C“创新有余、诚信不足,发展有余、规范不足”不是维权难点。

2.B A“缺乏维权意识”无中生有;C“彻底”太武断;D“维权成本高”没有解决。

3.商家(企业)要诚信当先,把好商品质量关,对消费者负责;工商及行政、法律部门要畅通维权渠道,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开拓思路,借鉴和完善小额消费诉讼制度;媒体要加强舆论监督和宣传工作,弘扬诚实守信,曝光消费侵权案例。

社科类论文规范

长春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范(社科类) 1论文内容与装订顺序 封面、承诺保证书、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答辩记录表、指导教师用成绩表、评审教师用成绩表、答辩小组用成绩表。 2 论文规范 2.1 封面 论文封面使用我校统一规定的格式。论文题目应既能概括整个论文的中心内容,又能引人注目。论文题目不得超过36个汉字。 2.2 主体部分 2.2.1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 摘要一般包括: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完成哪些工作(研究内容和过程的概括性叙述),获得的主要结论。论文应突出新见解部分。 在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关键词之间用空格。 2.2.2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的内容必须与中文摘要的内容一致。 2.2.3 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提纲,可以帮助读者查阅他所希望了解的内容。目录中应有页号,页号从正文开始直至全文结束。 目录内容包括:承诺书、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包括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其中,要注意的是,我们的论文目录和理科目录不同,以学校网站上的格式要求为准,同学们可以参考学校网站上的论文例文的格式,例文格式既论文的标准格式。强调一点:一、加顿号,(一)不加顿号 内容序号为:一、(一) 1. (1)

2.2.4 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正文一般应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或对现实问题分析讨论及提出相应对策等。要特别注意的是绪论部分一般应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的撰写要做到文字精炼通顺、条理分明,图像清晰整齐。 2.2.5 结论 论文结论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要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见解,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2.2.6致谢 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对给予过帮助的同志,都应予以感谢。致谢中主要感谢指导教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和帮助的人士及单位。致辞应谦虚诚恳,实事求是。 2.2.7参考文献及说明 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实事求是,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必须列出,正文中须在引用文献右上角处加注。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连续出版物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国内著作:[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译著:作者姓名. 著作名[M]. 译者姓名,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3]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第二讲联想想象类文章阅读与写作专题

第二讲联想想象类文章阅读与写作专题 从上一讲我们知道,在生活和阅读中获得的东西要通过深入思考、通过感悟才能成为作文的材料。那么,如何在作文中表现你对生活独特的主观感受呢?联想与想象就是两种主要手段。 什么是联想?我们先来看《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故事: 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在眼睛向外看着。谢安乘机问道:“你们看这飘飘的雪花象什么?”他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的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这里谢朗把飘飘而落的雪花比作盐粒,谢道韫则把它比作柳絮。无论是盐粒还是柳絮,都是他们因看到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 这就是联想。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那么,谢朗与谢道韫的联想哪一个更好一些呢?沉甸甸的盐粒除了形状颜色与雪花相似以外,再无共同之处,谢朗的联想非常之一般。而“柳絮因风起”则传神地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美丽,谢道韫的联想的确深刻独到。 联想的几种方法: 类比联想:由所写人、事、物联想与之有相同或相似特点的人、事、物。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就由秋风萧瑟中日见凋零的菊花联想到消魂失魄的主人公的憔悴。通过这样的类比联想,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形象、诙谐风趣,或者是构筑优美的意境。 对比联想:由所写人、事、物联想与之相反的人、事、物。《故乡》中写到中年闰土的贫困、衰老、精神麻木,与少年闰土的健康、活泼、天真烂熳的小英雄形象,形成对比,突出闰土变化之大。对比联想对认识事物的本质、深化文章的主题起着巨大的作用。 象征联想:用所写的具体事物代替某种人或某种精神。《白杨礼赞》也是这样,作者既实写用黄土高原上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又用它来象征不屈不挠的抗敌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Bibliography, Works Citied, References) 一.文学、翻译方向:MLA (一)说明 1. 文献类别标识 (1)常用文献类型用单字母标识 专著——[M](monograph);期刊文章——[J](journal);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article);论文集——[C](collected papers);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专利——[P](patent);技术标准——[S](standardization);报纸——[N](newspaper article);科技报告——[R](report);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如字典——[Z]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 磁带——[MT](magnetic tape);磁盘——[DK](disk);光盘——[CD](CD-ROM);联机网络——[OL](online);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data base online);磁带数据库——[DB/MT](data base on magnetic tape);光盘图书——[M/CD](monograph on CD-ROM);磁盘软件——[CP/DK](computer program on disk);)网上期刊——[J/OL](serial online);网上电子公告——[EB/OL](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2. 文献排序 (1)先外文,后中文。 (2)所有文献均按作者的姓(或机构名称)的字母顺序排列。 3. 多加注意标点符号与字句之间的空格、标点符号类型 (二)外文著录格式 为对应起见,本格式全部规则说明中的标点符号均为Times New Roman格式。为醒目之便,这里用红色标识出来。 1. 独著 姓, 名.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代. Adams, Hazard.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 2004. Showalter, Elaine.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 London: Virago Press Ltd, 2009. 2. 两至三名作者 姓, 名, 名姓, 名姓, and 名姓.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代. Atwan, Robert, Donald Mcquade, and John Wright. Edsels, Luckies, and Frigidaires: Advertising the American Way. New York: Dell, 1979. Horton, Rod W., and Herbert W. Edwards. Backgrounds of American Literary Thought. New York:

社科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社科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高三 2013-03-21 09:36 社科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一、考点阐释 1、一般论述类文本以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所以阅读此类文本要主要把把握住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论点、论证、论据和文章的结构。 2、本考点为必考内容,分值一般为9分,考查题型分为两种,一是客观题,二是主观题,湖南卷2012年高考二个客观题,一个主观题。 3、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科技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 4、考纲说明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教学安排 4 教时 三。教学方法例题引路、探究规律、练习巩固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理解(客观题型为主) 教学目的:正确理解重耍概念的含义;正确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掌握设误类型并迅速正确答题。

教学过程: 一。真题体验 见“听课手册”第96页。 二、探究规律 高考对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落实在语言上,因此高考题设置选项,往往具有迷惑性,善于识破选项陷阱,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拢点设置在以下九大对应关系上。 1. 部分与整体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程度深浅、范围大小上有意混淆。 [对位信息]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试题】 (四川卷第5题)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剖析:根据原文,溴甲烷“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而A项却将其表述成了“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这就犯了将“部分”表述为“整体”的错误。 【有效阅读信息】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之前,而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过去形成的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 【试题】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08山东卷8题) C. 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实行图腾制度。 明确:原文是“普遍”,选项是“全部”。 设题常涉及的重要词语: 与程度范围相关:一些、某些、凡是、几乎、全部、大多、所有、一切、到……为止、除……之外等。 2. 已然与未然

实用类文章阅读(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坟墓中的旅行 威廉·伯克·米勒 新闻背景1925年1月,肯塔基州一个名叫弗洛伊德·柯林斯的山地青年在其父亲的农场上探寻一个能够吸引游客的大洞穴时,不幸陷入困境。在那个大洞穴中,柯林斯被一块巨石卡住了左脚,动弹不得。人们想尽办法施以援手,还是未能把柯林斯从困境中解救出来。19天后,饱受折磨的柯林斯惨死在洞穴中。在此期间,美国报界对此事进行了大量报道。当时正在《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担任记者的米勒曾冒着生命危险5次进入洞穴,试图帮助柯林斯脱险。以下摘编的便是米勒系列报道中的一部分,它写于柯林斯被困的第5天,并获得1926年“普利策新闻奖”。 弗洛伊德·柯林斯正在经受着几乎难以描述的折磨,但他对被活着救出去仍然满怀着希望,今晚6点20分我最后一次看他时他这样对我说。 在亲自进到里面之后,我才明白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危急关头,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不能迅速行动起来,但我琢磨出了其中的原因。 我曲着双膝进入洞口,通道的直径大约为5英尺。走完80英尺远的陡坡后不久,前面就是相当平坦的地面。 从这里开始,我不得不像蛇一样蠕动。地面上每寸地方都是水,没爬几尺远,周身就湿透了。每时每刻我都感到愈来愈凉,似乎要这样无休止地爬下去,但是,爬了大约90英尺后,我到达一个非常小的隔间,比隧道剩余的空间稍微大一点点。 片刻的喘息之后,我再度开始爬向那个被困者。脏水溅在我的脸上,周身麻木,但我不能停下来。 最后,我下滑到一个8英尺远的陡坡上。少顷,我看见柯林斯,于是喊他,他咕哝着应了一声。 手电光照到了一张脸,那张脸上分明写着长时间的痛苦,因为自从周五上午10点钟陷入这里后,在每一个清醒的时刻,柯林斯都处于极度痛苦之中。 他的嘴唇发紫,脸泛白。我意识到,要使他能活下去,必须采取某种行动。 在我看清他的脸之前,无论如何,我不得不将盖在他脸上的一块油布掀开。 “放回去,”他说,“放回去——水!” 这时,我才注意到,水一滴滴地从上面滴下来,每一滴都打在柯林斯的脸上。最初的几小时他不曾介意,但持续不断地滴水几乎使他要疯狂起来。这天的早些时候,他的兄弟将这块油布带给他。 这使我想到了旧时的水牢,我战栗了。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或调查报告全文模版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或调查报告全文模版注: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基本格式参照此模版,可根据论文实际进行调整。 题目 作者姓名1,作者姓名2 (1.作者单位正式对外名称,省份城市邮编;2.作者单位正式对外名称,省份城市邮编) 摘要:4个整句以上,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缺一不可)等。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不得出现“本文”、“作者”等词汇。应写成报道性文摘,并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全文的主要信息(特别注意所述内容均应包含在正文中,且数据一致)。不要重复题目,给出文中的主要信息、关键步骤或数据,以便于检索;篇幅: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缩写词首次出现时请给出全称。 关键词:列出3~8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结束处不用标点符号,中、英 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缩写词请给出全称,如: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图分类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引言引言中应简要回顾本文所涉及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历史,尤其是近三年的研究成果,需引用参考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扼要说明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引言部分不加小标题。 一、一级标题 一级标题左空2字,单占行,汉字加顿号,如“一、”;二级标题左空2字,单占行,汉字加括号,如“(一)”;三级标题左空2字,单占行,阿拉伯数字加下圆点,如“1.”。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标题不得排在页末。模板中的各级层次标题为建议名称,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论文内容做相应的修改。 (一)二级标题 1.三级标题 正文部分 表格: 表格采用三线表。每个表格都应有表序和表题,表题应简明扼要。表头上的栏目填写该栏的项目名称,当项目是物理量时,请按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标注规定,列出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使用单位。量符号用斜体字母,单位用正体字母,中间用斜杠“/”连接,如: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

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

想象类文章的阅读(1)

教学主题:想象类文章阅读 教学重难点: 掌握想象类文章阅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女娲补天、哪吒闹海、红鞋子、拇指姑娘、守株待兔、愚公移山……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童话和寓言故事,它们总能给予我们许多奇妙而夸张的想象,让我们的思维驰骋万里。本单元是一组想象类文章,包括神话、童话和寓言。阅读这类文章时,我们要了解文章所讲的故事内容,所阐述的道理,以及所采用的表现手法。 2.呈现 一、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神话、童话和寓言一般都是故事,神话故事神奇生动,童话故事曲折动人,寓言故事具体形象。我们阅读时,首先要了解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文章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全文。 二、了解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神话、寓言和童话总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揭示某种道理,给人们启发的。在阅读的时候,我们要通过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或生活的道理。 三、了解文章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想象类文章的故事情节非常新奇,往往能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这样,它免不了要借助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表现手法。因此,我们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不要忽视对表现手法的理解,要注意学习文章中形象的拟人、恰当的比喻,要掌握文章中精练的语句和丰富的词汇,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3.练习与检测 青蛙与小草 一只大鹅不小心踩了青蛙一脚,青蛙感到受了很大的侮辱,他仰面躺在绿毯似的草地上,气得鼓起了肚子 小草对青蛙说:“你只不过被鹅不小心踩了一下,值得这么个样吗?该原谅别人的地方就应当原谅别人。” “让我原谅鹅?办不到!”青蛙眼瞪得溜圆,说:“我一定要想一个妙法儿报复一下鹅,叫他知道我青蛙是不好惹的!” 小草摇摇头,说:“你这就不对了,还是别把这事儿往心里放吧。” “你说得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文献综述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写作、课题申请和发现新论题等方面具有广阔地应用空间。文献综述具有清晰厘定学术问题,驱散研究迷雾的作用。设定研究论题、进行文献搜集和分析整理,并按照一定的学术规范实施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合格的文献综述要求做到遵守一定写作规范和学术伦理。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全球化已然成为当今的时代现实,而信息技术在让全球化成为日常化的同时更加尖锐地显现了自身。 将媒介是人的延伸这样的麦克卢汉式的断言表述为人是信息网络中技术的人,或许更贴切。转瞬间,人类就从对技术的欢欣鼓舞转变为对技术的愁眉不展了。可是,爆炸性的信息冗余并非就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它往往比因缺乏信息更容易使人处于世界的边缘。人需要在成为一个具有批判眼光、自主观点以及检视素养的人才不至于受限于自己经验,或像傻瓜一样被丢弃为宅居者。所以,韦恩等人在《研究是一门艺术》中指出:各个阶层的人都在做研究,政府、机关、行业与企业投入大量经费开展研究,从实验室到大海深处,从洞穴到外层空间都在进行着研究,研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而且,只有“能确实地做研究或评价他人研究的人”,才能分享到可信赖的信息。 世界一体化对于中国高校(研究机构)而言,意味着被纳入全球机制,并以国际标准衡量高校的人才培养、学术生产与思想贡献。也

正因为如此,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实施研究型计划,思考中国对世界的学术贡献。从研究生到专家学者,从政府机关到行业单位以及各级大大小小的研讨会议都在鼓励研究,倡导学术。这一潮流直接带来的后果是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研究方法的空前强调。中国的论文产量已跃居第二,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学术贡献率远远匹配不了生产量。即是说,中国学术遭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困境。 如何用西方学术规范表达中国问题成为制约中国人文社科国际化的一个关键因素,这种学术合法性也被学者认为是“中国社会科学家最根本的困境”. 突破这种困境的出路,在我们看来关键在于“做出文献综述的‘谱系图',才能进一步发现、聚焦自己拟研究的‘问题’. ” 因为,文献综述是“为某一目的而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系统过程”,包括分析与收集信息的方法,苏联心理学家巴普洛夫认为它是研究中“头等重要的任务”. 在这种背景下,学者们越来越重视综述文献的重要性,每年文献综述、研究综述、会议综述等综述类文章都数以万计。例如,我们以综述作为篇名在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就发现从上世纪90 年代起,每年均以超过一千篇的数量递增。不仅如此,综述类文章还常常是高引用率和高下载量的文章。可当我们检索有关指导或阐述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时,却不无惊诧地发现这方面的论文寥寥无几。虽然有很多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文章,但却极少有涉及文献综述写法的。同时,指导人们怎样做研究综述性研究的着作也极少见。

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

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 近年来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中都明确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其中考查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能力,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量为4题,赋分每题3分,共12分。社会科学类文章的内容范围很广,既可能会涉及到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以及当代最新的高科技知识,也可能涉及到政治.社会.历史.地理.文学.美学等学科的知识。但其阅读目的并不是为了弄清楚这些知识本身,而是借助语文的学习方法和规律,完成阅读理解的任务。社会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文章。高考命题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本考点内容逐渐引起了命题人的重视,另外,它涉及面广,所论多为人们共同关注的某一问题,因而读者范围较自然科学类广泛,是高中生必读的一类文章,因此,考生应该重视这个考点。命题材料丰富,凸显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注重着眼全文筛选.提取与整合信息,对考生整体理解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提炼.概括和拓展”成为考查的重点。 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政治经济学.

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类文章是阐述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章。它既是探讨社会科学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手段,又是概括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文字载体。高考对现代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的测试,题型丰富,覆盖面宽,思维容量大,能力要求高,综合性强,主要考查掌握知识的牢固性.逻辑思维的深刻性和运用语言的灵活性。试题的区分度较大,失分率较高。 社会科学类文章高考试卷命题的类型有两种:一是第Ⅰ卷中阅读一篇文章答四道选择题,如2009年全国高考卷的《甲骨文》;二是一篇文章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如09年北京卷的《昆曲》。前者的命题思路与自然科学类文章的命题思路相近,后者的命题形式与文学作品的命题形式相似。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命题来看,现代文阅读客观题考社会科学作品阅读的越来越多。小现代文阅读福建卷.江苏卷.上海卷没考,全国卷Ⅰ.Ⅱ.山东卷.辽宁卷.安徽卷.天津卷.江西卷.浙江卷.广东卷.北京卷都考到了社科类阅读。可见,与科技类文本阅读相比,社科类文本阅读有强化的趋势。10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社会科学类文章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有政治经济.教育探索.考古研究.诗画评论.文学评论.艺术鉴赏等。 一.(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4编 第三章 实用类文章阅读课时作业37

实用类文章阅读 (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新华社长沙7月15日电(记者刘良恒) 在3岁幼童周周即将被渣土车卷入车轮下的那一刹那,年仅12岁的小女孩周美玲奋不顾身地飞奔过去,从车轮下救出了他,自己却因此身负重伤。 在雷锋家乡长沙市,“小雷锋”周美玲的这一事迹被人们争相传颂。 5月22日傍晚,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戴公桥村,美玲吃完晚饭陪妈妈胡金华出门散步。 当走到一个丁字路口时,美玲看到小男孩周周正横过马路。不巧的是,一辆满载砂石的大货车正由西往东疾驰过来。周周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还在一个劲儿地往前跑,眼看就要被大货车撞上。 就在这危急时刻,美玲飞快地冲向路中间,奋力将周周往回扯。两个人摔在一起,她紧接着用力将周周推向路边。周周被推到安全地带,躲过了一劫。 此时,渣土车司机已经紧急刹车,可巨大的惯性让车子停不下来,撞上了来不及爬起来的美玲。 当晚7时许,美玲被紧急送到了中南大学湘雅附一医院。晚上12时,进入手术室。经检查,美玲的左腿部分肌肉与骨头基本脱落,神经、血管、肌腱严重受损。 美玲妈妈和在痛苦中呻吟的美玲都坚决不同意截肢。于是,美玲开始接受一次次漫长而又极其痛苦的“炼狱之旅”。一直守护在旁的美玲爸爸周炬表示,每一次手术都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但是这个坚强的孩子都挺过来了。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美玲的腿终于保住了。回忆起那惊魂一刻,她说:“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当时根本来不及多想。我不去救,小朋友就没命了啊。” 很多长辈、邻居、同学都说,美玲救人不是一时冲动,这孩子平时一直尊老爱幼、关心同学,有一颗美好的良善之心。 美玲家条件一般,妈妈无业,爸爸在外打工,一家人挤在两间很小的平房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但在美玲房间的墙壁上,整齐地贴着的26张奖状,清楚地记录了美玲刻苦努力、奋发向上的成长轨迹。 村民周正鑫说:“美玲的母亲胡金华虽然读书不多,大道理不会讲,但是她是出了名的热心肠。美玲的爸爸周炬也是出了名的厚道人,他勤劳能干,开过饭店,搞过装修,做过司机,不管村里哪家有事,只要一个电话,他二话不说就赶去帮忙。” 这样的家风熏陶,让周美玲养成了良好品性。“她从小就很懂事,每天帮父母做家务。她成绩很好,经常辅导邻居家小伙伴做功课,小孩子都喜欢黏着她。”邻居周燕说。 班主任老师左利辉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美玲从没申请过助学金,她说要把有限的指标让给其他更困难的同学。学校组织爱心募捐,她还比大部分人捐得多。每次集体劳动,她总是扛下脏活累活。有个女生从外地转学过来,跟不上课,美玲用课余时间帮同学补课。现在,那个同学不但跟上了学习进度,前不久数学考试还得了100分。 “就在她救人3天前,她还被学校申报为茶亭镇‘学雷锋标兵’,全镇只有2名教师、3名学生获得这个荣誉。”左利辉说。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二长沙晚报网6月29日讯(记者朱敏) 节奏明快的音乐、色彩明艳的造型、1分51秒的时长……记者昨日获悉,由市文明办全程指导、雷风侠工作室精心创作的《“雷锋家乡小英雄”美德少年周美玲》动画短片日前新鲜出炉,生动还原小美玲救人事件的始末。

社科类论文基本格式

标题 第一作者1,第二作者2 (1.第一作者单位,省市邮编;2.第二作者单位,省市邮编) 摘要: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不写)、籍贯、职务或职称、研究方向。 英文题目、作者名拼音、英文单位名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正文: 一级标题用“一、二、三、……”,二级标题用“(一)(二)(三)……”,三级标题用“1.2.3.……”,四级标题用“(1)(2)(3)……”,五级标题用“①②③……”。文章层次结构不复杂时,也可直接用“一、1.(1)”等标题。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请按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的规定标注(凡直接引用语必须标注;若文尾的参考文献与内文不对应,则可不标注,内部文件不要标注,正文中按所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所引文字的右上角用置于方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标注序号,参考文献表中按此序号依次排列所引用的文献,每处只引用一个文献) [1]期刊:著者.篇(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专著:主要著作责任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年:页码. [3]会议论文集:作者(报告人).题名[C]//编者(ed,eds).会议录或会议名.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4]学位论文:作者.篇(题)名[D].学位授予单位城市名:单位名称(若为学校只标 注到大学名称),年. [5]专利:专利申请者(所属单位).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 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6]标准: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7] 报纸:著者.篇(题)名[N].报纸名,出版时间(版次). [8] 汇编:著者.篇(题)名[G].汇编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9] 科技报告:报告者.报告题名[R].报告地:报告单位,报告年份.

2020部编版语文五年级阅读:想象类文章训练4

年级:五年级辅导科目:语文课时数:3 课题现代文指导:怎样阅读想象类的文章(4) 教学目的理解文章中的想象类故事,思考它反映的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 怎样阅读想象类的文章 【要点提示】 童话 童话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使儿童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懂得生活的道理。童话一般分为拟人化童话、超人化童话、知识童话(科学童话)等。 1.理解童话中的幻想内容 童话的魅力来自于它的幻想和夸张。正因为如此,所以童话里的人物是虚构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事件也不是生活中所实有的。但幻想不是胡思乱想,夸张不是不合逻辑的随意编造,它们都离不开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 幻想和夸张:童话的艺术手法,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地 方。 童话的幻想和夸张是离不开社会现实的,应该把它作为客观生 活的反映。 2.把握童话中的比拟特征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就是通常说的人格化手法。 童话作品常常把非人的有机物、无机物以及抽象的思想、概念 比拟成人,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 在阅读童话时,要把所有的事物都看作活生生的人,这样,你 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哦! 这样,猫狗虎豹、花草树木,一沙一石,一旦进入童话领域,就“活”起来了,就成为具有哀乐、七情六欲的生灵。因此,我们在阅读童话时,千万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非人的有机物、无机物,而要把它们看作活生生的人。 3.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 不论是童话的幻想、比拟、夸张,还是它的思想内容,都源于 现实生活,折射于现实生活。 我们在进入童话世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它的现实意义。 童话故事和生活中的故事一样,也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童话故事的内容往往反映了真实的现实生活,在阅读童话时要知道,作者通过童话故事是在表扬什么,批评什么,或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寓言 寓言,就是“寓意于言”。一个人想要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说给别人听的时候,就编一个具体形象的小故事,让听的人从故事里体会道理。这个故事就是寓言。一般来说,寓言都是虚构的,篇幅都比较短小。

社科类文本阅读技巧

社科类文本阅读技巧 科技文出题范围 1.社会科学类 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 2.自然科学类 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考古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近年来高考试题特点: 1、选文的新颖性 2、内容的单一性 3、表达的明晰性 4、难度的适中性 常见的误区设置: 1、以偏概全——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阅读科技文原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一些、某些等表范围的词语。严格区别“部分”与“整体”。做这类题关键是沉着细心推敲。 2.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意缺失两种错误。 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注意: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有效信息句合理地推断出来。 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3.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因果颠倒两种错误。 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 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关系。 4.从信息指代内容上看,有偷换概念和指代不明两种错误。 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常见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 选项:文化的浅显层次是指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05年天津卷5C ) 有效信息句:显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 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方法: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哪个”、“其”、“即”等词。联系上下文,弄清楚它们的指代内容。 5.转化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全称变特称,变相对为绝对,变绝对为相对,把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等。 (1)未然说成已然——忽视原文中“将”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2)已然说成未然——忽视原文中“已经”、“了”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3)变相对为绝对 注意:“可能”、“一些”、“肯定”、“一定”、“也许”、大概、绝大多数、差不多等。 6.从必要和充分条件上看, 注意“只要…就”(表充分条件)、“只有…才”(表必要条件)等词。 7.主次颠倒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 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 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选项: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04全国卷 7B) 有效信息句:“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8.曲解原意

几个有参考价值的社科类论文

项目名称: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刍议文化对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作用 来源: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小类: 社会 大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简介: 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认为:文化在人类各民族的发展 中起着灵魂的作用;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世界发展最快的时 代总是在文化的大繁荣之后。指出:在当下,必须大力繁荣中国文化并发挥它的灵魂作用,以 中国文化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详细介绍: 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认为:文化在人类各民族的发展 中起着灵魂的作用;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世界发展最快的时 代总是在文化的大繁荣之后。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事实发现:在古代,中华民族因文化繁荣而国 家昌盛;近代却因文化衰落而国破家亡。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分析以及查阅国内外相关学者的论 述发现:中国文化不仅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论证文化在人类民族历史发展中所发挥的灵魂作用,研究中国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探讨 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思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 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性作用,通过对比说明西方“人欲”文化主导下的现实社会的不足,论证中国

文化的独特优势及其对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和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文化角度 出发,提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讨论文化对人类民族历史发展变化的影响。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指出西方“人欲”文化的不足与缺陷,突出中国文化的优异性,认为中国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针。探讨中国文化对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依靠中国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研究世界民族兴衰史上开辟一新领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言献策。 作品摘要 文化在人类各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灵魂的作用,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性因素,世界发展最快的时代总是在文化的大繁荣之后。在古代,中华民族因文化繁荣而国家昌盛;近代却因文化衰落而国破家亡。以致于当今,社会上出现了全盘西化、民族文化死亡论等思潮。而诺贝尔奖得主们却一致认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原因是“人欲”文化主导下的西方世界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却产生了诸如世界大战、人伦道德丧失等严重问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中国文化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更是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针。经历史之世、致以为今日之用,同时面对当今西方反华势力鼓吹“中国威胁论”等丑化、西化中国的行径。无论历史经验的启示还是现实的紧迫需要,都要求繁荣、发扬中国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当下,大力繁荣中国文化并发挥它的灵魂作用,无疑将会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更可以借世界对中国文化的需要来引领世界的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实现中国的崛起。(收起)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未曾发表,在学校第九届“创新杯”比赛中获第二名。 参考文献 [1]刘桂生张步洲.《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9 [2]谭卫华、阎缨《论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张力》.云南:《思想战线》[N].2001.6 [3]陈勇勤.《从“文化力——管理力”角度审视历史上中西“思维模式——经济政策”》[N].《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4]周瑾.《冯骥才:文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N]《人物素描》2005.10-28. [5]刘延东.《伟大的文化推进伟大的复兴》[N].北京:《人民日报》2005.10-13. [6]杨叔子.《弘扬民族文化推进自主创新》专题报告会.南宁[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90-391. [8]宣兆琦《论齐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山东淄博:《管子学刊》,2005.4. [9](法)罗素.中西文化之比较[A].一个自由人的崇拜[M].太原: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 [10]乐黛云.《多元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及文学可能做出的贡献》中国文化研究.2001春之卷(收起) 调查方式 向涉及该领域的老师、同学请教。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三年级想象作文教案资料讲解

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是·····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习作的素材。(2)引导学生通过定向阅读.让学生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你们美好的心灵世界里一定装满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当你看到孙悟空变幻无穷的非凡本领时,也许会想,假如我会七十二变该多好;当你学习感到疲倦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片自由自在的云该多好;当你看到病魔夺去一个个人的生命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名神医该多好……让你的愿望今天就能实现,当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将你的愿望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幻想,在自己的作文中成为现实是完全可能的。同学们,你们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下来呢? 同学们,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指名回答。 生:······ 二、引导走向阅读,领悟写法规律

为了帮助学生领悟假设类想象作文的写法规律,教师课前先布置学生在课前广泛收集有关假设类想象作文,并在浏览的基础上做好摘录笔记,然后组织课堂讨论,揭示其规律。 1、课堂讨论,激活记忆表象 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假想类作文,想一想:在你读过的这类文章中,哪些人或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呢?假设类想象作文与一般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 2、想想:我变成了以后,干了什么事情。 请4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你们在小组中交流交流,自己变成了什么?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来帮助他把变了后干了什么事情的过程丰富起来,好吗? 教师随机点拨:变的人可以是现实中的风云人物(国家领导、运动员、歌星等)、身边的人(亲人、同学)社会上的(清洁工)、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历史的(伽利略、毛泽东)科幻人物(蓝猫、外星人)、动物、植物等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食品卫生、穷人、自然灾害等等。 3、小组选代表交流: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愉快,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呀? 4、其他同学倾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教师注意点评:学生思维的广度及深度。 三、归纳小结,揭示写法规律 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要写好假设类想象作文,必须把握哪几点呢?在组织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小结,并揭示以下写法规律:

社科类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自然科学有一些定义、定理,人文社会科学虽然没有这种叫法,但每个学科在基本理论上都有些公认的原理,而且无论是实证性文字,还是理论著作,也都有一个学术规范的问题。引据的准确可靠,论证的充分,推理的严密,是所有的论文都应该做到的,这些就不用说了。对于该领域学术界研究状况的了解和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是所有研究论文都应遵循的原则。 按照海内外学术研究的惯例,一篇有分量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首先必须对当前的研究现状有一个简单的回顾,说明在此问题的研究上目前学术界进展到何种程度,还遗留有什么问题。国内在此问题的上做法比较灵活,但一般的学术专著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则一定要有这部分内容。为什么要有这个要求?第一,说明自己在该领域掌握的信息有哪些,是不是对重要研究成果都有所了解;第二,说明这个课题有没有研究的必要;第三,说明可供利用的成果和主要材料有哪些;必须要推翻的旧说是什么。所以对一篇有所创新的严谨的科学论文来说,这部分内容是不能少的。当然,这也不能成为“科八股”的第一股,无论需要不需要,都先引一大堆材料,自己却并无新见。有的学者是将前人的有关看法分散地在有关地方标出;有的论文虽然并无对前人看法的综述,但对学术界此前情况了如指掌,论文围绕前沿问题,所辨析很有针对性,也未必要在文前先作回顾。这主要是一个学风和意识的问题,不纯粹是论文格式或写论文的方法问题。 应该说,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尤其学术上的重大成果、重大推进和突破,无不借助于前人所奠定的基础,或从前人的研究中受到启发。中国屈原学会首任会长汤炳正先生为拙著《屈原与他的时代》写的《序》中,对我的研究方法,有三点特予肯定。汤先生的第一点说: 推翻前人的旧论,创立自己的新说,这是学术界惯用的公式。“不破不立”,这当然是对的;但对我国千百年来的学术遗产,是不是也存在个“有继有立”的问题?亦即善于在继承优秀学术遗产的基础上创立新说。这次我读逵夫的书稿,见他在不少的篇章里,首先是接受前人的学术遗产,然后层层论证,步步推演,结果竟得出一个全新的概念。这其间,继承与创造,浑然一体,确实难得。 汤先生是太炎先生的弟子,国学根底深厚,又能吸收国外的新的研究方法,也十分重视学术的规范。他没有一篇论文是随感式的论述,都是扎扎实实,进行严密论证的。我在屈原研究上受到汤先生多方启发,也受到鼓励。汤先生上面所指出这一点,尽管我做得还不是太好,但确实是我在研究工作中所长期奉行的原则。 其次,采用前人主要观点、说法,应予注明。这一方面是学术规范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学术道德的问题。收在本书中的论文,对文本、作者的考订与探索为多,我都尽可能做到注明此前学者的看法,自己同意者加以引述、利用;不同意者如影响很大,便提出商榷,加以辩驳。如《我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演出脚本研究》中引述杨公骥先生之说四十余处,均已“杨公骥先生说”或“杨说”表明。其中《敦煌变文》校补部分,自己阅读之时写了一些札记,整理成文时,将当时所能找到的书、刊物都借来,一一查对,此前学者们已经谈过相同意见者即删去;意见有部分相同可资利用者加以引述,有所不同而不得不辩者,即加以辩证。(节选自赵逵夫《古典文献论丛》) 1.下列各项中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都有些公认的原理,它们类似于自然科学中的定义、定理,不管是专题研究报告,还是系统的理论,都要遵守学术规范。 B.一篇有创新观点的严谨的科学论文,首先要回顾一下当前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目的只是为了说明在此问题的研究上目前学术界进展到了何种程度。 C.创立自己的新学说,可以先破后立,即推翻前人旧说后再创立自己的新说;但也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