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2、原始文化

⑴人类心理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单一性。也就是说无论哪个种族,人类在心理和精神方面都是一致的,而同样的心理和精神活动必然产生同样的文化演化进。⑵、各族文化都遵循着同样的路线向前进化,当前不同发展程度的各种文化代表了在这条进化路线上的不同阶段。⑶、整个世界是依据自然法则进行的,无论是对于有机的运动,还是对于社会运动来说,都是如此。因此他认为社会科学的解释和自然科学的解释是一致的,都是把事件包含在自然、经验法则下来解释。

3、文化

文化是人类为维系各个具体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经由该集团所有成员在其世代延续中以渐次积累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来,并由后天习得而加以延续与丰富的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独立完整的社会规范总和。其特点有:⑴单一归属性;

⑵、功能性;⑶、习得性;⑷、共有性;⑸、相对稳定性;⑹、完整性需要理论。

4、索绪尔

索绪尔是瑞士著名的语言学家,他指出语言是一种集体的习俗,这就是说,反映在语法、语源、语音等方面有许多具有普遍性的现象,这表明人类的语言有某种共同的结构。他认为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构成这一系统的元素是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实体。换言之,语言基本上是一个由对比和相互关联的元素构成的结构。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答:摩尔根认为家庭和婚姻形态是经过五个形态发展起来的:⑴、血婚制度家族,基于同代人的集体婚配,只以辈份差异为分类标准;⑵伙婚制家族,基于禁止兄弟姐妹婚配的集体婚配,无嫡系和旁系之分;⑶、对偶婚制家族,集体婚配向偶婚的转变形态,偶婚的萌芽,明确地区别嫡系和旁系;⑷、父权制家族,基于家长为中心的婚姻;⑸、专偶婚制家族,基于偶婚。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答:怀特以为人类获取能量的增长是文化进化的标志,技术发展是整个文化进化的基础。文化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和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有关。他把整个人类文

化的进化历史分为四个主要阶段:(1)人类依靠自身体内能量的阶段,如狩猎、采集等原始人的最早经济活动。(2)通过种植和饲养把太阳能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能源的阶段,如古代文明的园圃,畜牧业活动。(3)通过动力革命,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作为能源的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是现代化工业国家的出现。(4)核能阶段,指的是核能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普遍利用,作为工业动力源泉,其中又分为三个小阶段。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答:在人类历史上,一定时间内暂时站在历史的前台的民族,并不是他们的文化先进,而仅仅是他们文化中的有限部分——社会组织迫于特殊环境(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需要,在调适文化对环境变动中强化了社会组织,强化了社会组织富聚富余能量和集中使用富余能量的行政权威,这种权威可以把他们推向历史的前台。但是,如果这种权威运用不当,在经过短暂的繁荣后,便退出了历史的前台。而以前相对落后的民族也有使用这种行政权威的机会,一旦有了这种权威,那么该民族也就站在了历史的前台。这就是往往落后民族成了后起之秀的原因。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答:民族是靠文化维系着的人们共同体,它是以文化为纽带、相对稳定的、完整的社会集团。种族不是社会集团,而是基于社会特征差异而划分的生理性人们共同体。二者区别在于:(1)民族间差异是后天学习得的社会特征,个人由于学习的对象不同,是可以改变其族籍的;而种族差异是先天性的生物差异,个人在其后天无从改变生理特征。(2)民族特征不具备可遗传性,父母的民族归属不通过教与学则无从获得,相反,子女经外族收养可以习得外族特征以及族籍;而种族特征是代代相传的遗传结果,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证明。(3)民族特征非个人自身的特征,只有在社会关系中,在社会活动中才体现出来,它是社会现象;而种族特征是个人身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如瞳孔、皮肤颜色等,它是生物现象。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答: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文化与社会功能是相关联的,它是一个完整的有其内在的组织的活动着的总体,在这样的总体中,每一种文化的组成单位都在不断运作并发挥特有的社会作用,即这一切文化的构成部分都有一定的社会

功能。他们把文化看成物质和精神的工具,理所当然,工具总是有功能的,他们声称借助于这种工具来解决特殊的问题,这就是文化的功能。

功能主义学派的贡献很大:(1)该理论的研究导致了人们对文化内部结构的深入探索,因为文化有其内在结构是文化因子功能分析的必然归属,这与鲍亚士学派的研究互为补充,给当代民族学的文化提供了基础。(2)该理论的研究,把文化研究引上了实用性的轨道。以前的民族学家总致力于历史的复习和考定,热衷于文化活化石的发掘,而忽视了对当前的效用,无视文化是一个活机体,是足以左右人的生活的有用体系。自从结构功能理论研究后,人们才醒悟民族与文化的直接联系,从而使民族学摆脱欧洲中心论的束缚,走向研究当代社会民族的新境界。(3)该学派理论的研究,大大有利于深化人们对具体文化的独立完整性的理解,在另一个角度上,与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相互补充,给当代民族学建立自己的族际关系原则奠定了基础。(4)田野工作,集约型的分析研究,指导文化不是各部分的单独结合,而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统一的整体,为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建立了很大的功绩。

当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由于时代的原因,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它只是静态也认识和提出了作为客观事实的统一整体,而对于主观的侧面,他们几乎是全然漠视的。该理论虽然主张将文化作为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但是没有解答文化何以取得这种有机联系,在统一的世界中有多少文化的主旋律等问题。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答:地理决定论者看到的仅仅是地表条件能影响一个民族文化的认知特点和认知取向,一个民族所处生境能提供何种物资及数量的多少,将最终规约该民族有关文化因子的存废和发展前景,自然条件对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使民族文化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地表条件无力决定该民族利用生态资源的方式,以及生活习俗中制约消费的文化因子。这是地理决定论产生的认识根原。

处在同一生境下的不同民族不一定有相同的文化特点,因为民族文化特征是各民族社会的产物,自然条件对文化的作用必须透过社会才能实现其影响力。而且,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汰选、应对、调适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例如,一起生活在湖南、贵州两省交界一带的汉族、苗族、侗族,可以说地表条件都是相同的,但是在文化方面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说,地理环境对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最终决定文化的因素,真正创造和发展文化的只能是人和其结成的社会。由此可见,地理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PROE-考证全部模拟试题(理论知识)0

.谁要考试题目的 ,理论知识的都可以看看 Trajpar 控制参数值变化,则在扫描终至点 PRO/E 靠证全部模拟试题 ( 理论知识 ) 第 1 篇 PRO/E 靠证, 考试的全部模拟试题 , 百分之 80 是一样的 , 只要把这三张模拟试题全会 ,一共 180 道题目 ,就可以拿到证书 ,考试的时候只要打开 word 文件 , 一一查答案就好 ,word 有查询功能 Ctrl+F 快捷键 ,输入关键字就可以查出题目在哪 1: 创建工程图中增加投影视图是指什么? A :用户自定义投影视角的视图 B: 垂直某个面或轴投影的视图 C: 由父视图产生符合正投影关系的视图 D: 产生与其它视图无从属关系的独立视图 答案 :C 2: 创建可变截面扫描特征时,若在关系式中使用 Trajpar 的值为什么? A:0 B:0.5 C:1 D:0.1 答案 :C 3: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基准曲线的建立方式? A: 开放轨迹 B: 草绘 C: 投影 D: 两次投影 答案 :A 4: 以下哪个选项可用于在一个壳体特征中产生不同面的不同壁厚? A: 选定轨迹 B: 增加参照 C: 替换 D: 指定厚度 答案 D 5: 关于装配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哪个? A: 装配中将要装配的零、部件数据都放在装配文件中 B: 装配中只引入零、部件的位置信息和约束关系到装配文件中 C: 装配中产生的爆炸视图将去除零、部件间的约束 D: 装配中不能直接修改零件的几何拓扑形状

6:在工程图中标注几何公差时,下列哪种类型的几何公差不需要定义基准参照? A:圆柱度 B:垂直度 C:平行度 D:同心度 答案:A 7:建立拔模特征时拔模角度的有效范围是多少? A:-10 度一一10 度 B:-15 度一一15 度 C:-30度——30度 D:-45 度一一45 度 答案越 8:模具模型中的参考模型指的是什么? A:模具元件 B:模具设计依据的产品 C:模具基础元件 D:模架类型 答案:B 9:利用边界成型 Boundaries 建构曲面时会怎样? A:相邻的边界线不可为相切曲线 B:相邻的边界线不可平行 C:相邻的边界线不可相交 D:相邻的边界线不可共面 答案:A 10:在以线性尺寸作为驱动尺寸的阵列中,单一方向双尺寸驱动阵列与二个方向各自由一个尺寸驱动阵列的区别是什么? A:二者操作方式不同,但效果是一样的 B:前者产生沿尺寸合成方向的单列特征,后者可产生分别由驱动尺寸控制的多行多列特征 C:前者产生分别由驱动尺寸控制的多行多列特征,后者产生沿尺寸合成方向的单列特征 D: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B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 在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影响下,一些美国的人类学者结合德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民俗心理学,开展了区域性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Personality in Culture)、“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等。 从心理学的传统来看,这个学派的形成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类学家开始对形成成年人典型人格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兴趣,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系统理论。 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承认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该学派某些代表人物(如林顿和卡迪纳)还十分强调人格对于文化的作用,如林顿写道:“在这种人格结构和个人所属的文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人格又在与社会文化的持续不断的联系中发展着、活动着。人格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格。”1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为该学派作出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实践上的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应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个体人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地分析模式,借助这一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的那些不甚明显的意义。这种理论的潜力根植于心理分析对象及其解释的关注。(2)心理分析可以适合对人做两方面的研究,即生物角度和社会角度的研究,从而认识人身体所遇到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和人格通过社会制度表现自己的方式。(3)在人类学中利用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认识到,文化研究中的心理分析强化了研究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必然限制通过对同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客观地验证其资料和结论。(4)这种研究也部分地纠正了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即认为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完全是被动的,或个人是一张白纸,文化可以在其上书写长久程序。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艾布拉姆·卡迪纳(A. Kardiner)、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玛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和拉夫尔·林顿(Ralph Linton)等。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成功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对心理学的把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独立开展民族心理研究的同时,文化人类学家林顿与心理学家卡迪纳、杜波依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果就是《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阿罗人》等一批民族心理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在这些著作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众趋人格”、“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等概念,方 1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P.464。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58。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是自然史的分支,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更简明地说,人类学可以称为"人的科学"。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然人,第二部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来说,是研究社会人的科学。 人类学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人类学的观点一般以英、美两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应包括人类的体质、心理、文化、社会、语言、民族、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在他们那里,传统上习惯于将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研究人类自身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狭义人类学是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人类学一词传统上却仅指体质人类学,日本的一些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仅限于研究人类的体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他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学"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他不仅是用"人类学"这个名词的第一个权威,而且在上古时期,对于人的研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达到了顶点。他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创立了"生物阶梯"的思想。按照他的这一思想,一系列生物体的地位逐渐升高,呈阶梯状排列。亚里斯多德是绝对没有进化论思想的,但是他提出的生物以阶梯形式排列的原则对于后来18世纪进化论学说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亚里斯多德在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涉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方面的论点。但是在对人手作用的评价上,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手是由于智慧所致,从而明显地表现出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地方性的知识"-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写了一本叫做《地方性知识》的书。这种"地方性知识",以区别于其它知识形态,特别是实证论者假定的"普遍性"知识形态。在格尔兹看来,知识的性质是地方性的、多元的,因为人们生活所凭借的符号系统是特定的、地方化的、分殊性的,借助这些符号系统的作用,意义结构才得以形成、沟通、设定、共享、修正和再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甄别日常行为的意义和类别,地方性知识力图维持这些特定的意义系统,并根据它去组织行动。 4、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科学,包括研究过去和现代人体的一切发展和变异 5、赫胥黎-达尔文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博物学家,他在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许多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达尔文关于类人猿接近于人类的正确判断,并且重点探讨了人类在动物界中的位置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了达尔文主义。赫胥黎在人类起源认识史上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的观点,向宗教神学提出勇敢的挑战。 6、新达尔文主义学派-以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和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为代表的学派。该学派的学者提出了种质选择论,强调对遗传变异的选择作用,因而是对达尔文选择原理的一个重要的说明。达尔文主张生物的渐变进化,而新达尔文主义者在广泛的实验中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种进化方式---骤变进化。这一概念的引入,对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另外,该学派还创立了基因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使进化论研究有可能深入到细胞实验的层次。但是,由于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实际上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该学派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理论知识模拟试题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模拟试题) (51?110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51?110题,每题1分,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安母涂黑) 51、关于劳动力结构过剩,说法错误的是 ( ) 。 (A) 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比发达国家更明显 (B) 个人择业的“高不成低不就”可能造成劳动力结构过剩 (C) 由于劳动的自我选择性以及非经济性考虑,会使劳动力结构力结构性的矛盾更为严重 (D) 产业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要素需求结构的改变是造成劳动力结构过剩的原因之一 52、在进行统计调查的过程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 明确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设计调查方案的关键所在 (B) 单一表的优点是可以容纳较多的调查内容,而且便于分类和整理 (C) 设计调查方案时,应先确定调查方式方法,确定调查的具体内容 (D) 调查标准时间是指从调查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一般进行调查登记工作的时间 53、新员工员职业生涯管理的任务是 ( ) 。 (A) 对员工的潜能时行考察 (B) 帮助员工建立和发展职业锚 (C) 帮助员工度过职业发展的“高原区” (D) 帮助员工接受权利、责任、中心地位下降的事实 54、在个人决策的过程中,当自己的看法与多数人不致的情况下选择服从大家的意见,我们称为( ) (A) 权威效应(B) 先入为主 ( C) 从众效应(D) 回避极端 55、供求均衡工资论认为 ( ) 。 (A) 劳动力供给曲线给呈现向右下方倾斜的状态 (B) 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需求曲线的趋势方向常常是一致的 (C) 劳动力供给数量与工资水平的关系是工资越高,劳动力供给数量越少 (D) 当工资偏离均衡点时,劳动力市场上供需求的自发力量可以使工资回到均衡点 56、在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上,按调查对象的发展过和来组织材料属于( ) 。 ( A) 横式结构( B) 纵式结构 ( C) 对比性结构(D) 因果性结构 57、非正式群体的特征不包括 ( ) 。 (A) 群体内部有不成文的规定 (B) 成员通常有共同的价值观念 (C) 能满足成员交往需求和情感需求 (D) 每个人的活动都指向组织的目标 58、关于参与型领导,说法错误的是( )。 (A)参与型能与员工协商,愿意征求和接受员工的看法和建设 (B ) 参与型领导善于通过团队会议让员工参与决策,促进沟通和合作 (C)在执行非例行化的工作时,参与型领导会强调员工工作角色的澄清 (D)参与型领导可将决策的权力及决策结果所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分解给下属 59、关于员工满意度评估,说法错误的是( )。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 尔干 杜尔凯姆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

理论知识考试模拟试卷(答案)

物流师(仓储配送)(四级)理论知识试卷 一、判断题(第1题~第6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每题0.5分,满分30分。) 1、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2、物流系统是指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各要素的统一体。(√) 3、企业物流是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的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物流系统。(√) 4、由于产品质量或物流过程中造成的货损,以及顾客出于消费倾向造成的合理退货, 均属回收物流。(√) 5、装卸是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短距离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6、配送是以配货、送货形式最终完成社会物流并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活动。(√) 7、物流基础模数是设备制造、设施建设、物流系统中各个配合协调的依据。(√) 8、物流服务水平的衡量涉及到以最低的成本给供应链提供最大的增值利益。(√) 9、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是根据货物跨国运送的特性能的分类。(×) 10、仓库是指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 11、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业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品质水平 平台装置。(√) 12、集装箱是一种集成化运输设备。(√) 13、GPS是具有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二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系统。(√) 14、EDI 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EDI 硬件、EDI软件、电子数据和数据标准化。(×) 15、不得以普通货物的名义托运危险品货物,也不得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品。(√) 16、职业道德对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17、储存和装卸搬运的工作质量不仅取决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18、仓库作业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开展安全操作竞赛。(×) 19、仓库消防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依靠群众原则、依法管理原则、科学管理原 则和专项治理原则。(×) 20、仓库常用的防火方法有控制可燃物、控制助燃物、消除着火源和阻止火势蔓延。 (√) 21、商品入库作业分为入库交接、入库验收、入库手续等环节。(√) 22、根据入库货物的品牌、包装、颜色等情况以及接运方式,确定搬运、检验、计量等 方法,配备好所用车辆、检验器材、度量衡器和装卸、搬运、堆码苫垫的工具。(×)23、专线接运是指公路运输部门将转运的货物直接运送到仓库内部专用线的一种接运方 式。(×) 24、自提货是指仓库直接到供货单位提货。(√) 25、货物在交给运输部门前和承运后发生的损失以及由于发货单位工作差错等发生的损 失,由发货单位负责。(×) 26、货运记录必须在收货人装卸前或提货前,经承运单位复查确认后,由承运单位填写 交货单位。(√) 27、公路运输交接单是指在公路运输中发生损失或差错事故,并确定其责任属于承运单 位时,所编写的书面凭证,是收[发]货方向承运单位提出索赔的依据。(√) 28、货物进行入库验收的方式的有质检和量检。(×) 29、验收工作基本要求的是及时和省时。(×)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 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 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 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 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Cpmp理论知识模拟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 >> 模拟试题 >> CPMP 中国项目管理 >> 高级项目管理师 >> 文章内容
高级项目管理师理论知识模拟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 【天天考试大,天天进步大!】 2012 年 2 月 24 日
一、单项选择题(1~60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 )是项目的主导目标。 A.约束性目标 B.激励性目标 C.决策性目标 D.成果性目标 2、项目定义专题会参加者不包括( )。 A.项目发起人和项目推动者 B.项目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的管理者 C.关键的职能经理 D.所有施工人员 3、风险按照形态可分为( )。 A.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 B.可管风险和不可管风险 C.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D.局部风险和总体风险 4、马斯洛认为,最低层次的需求是( )。 A.自我实现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生理需要 5、投机风险导致的结果是( )。 A.损失 B.没损失 C.损失或没损失 D.损失、没损失或获利 6、范围审定一般在( )进行。 A.每个项目开始时 B.每个项目结束时 C.每个项目生命周期阶段的结束时 D.每个项目生命周期阶段的开始时 7、在项目管理得过程中,随着项目的进展。项目利益相关者 对项目的影响程度( )。 A.逐步升高 B.逐步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8、下列不属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内容的特点是( )。 A.系统性 B.符合性 C.有效性 D.适合性 9、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 教育竞相发展,体现( )。 A.项目管理的全球化 B.项目管理多样化 C.项目管理的专业化 D.项目管理的多元化 10、目前,项目进度的 ACWP 为 120,而 BCWP 为 90。项目 目前状态 ( )。 A.落后于进度计划 B.超前于进度计划 C.超出预算 D.没有超出预算 11、国际招标中,中标单位收到中标通知书后,中标单位必须 在规定的时间内派人来洽谈并签订合同,规定的时间一般为 ( )。 A.18 天 B.28 天 C.30 天 D.38 天 12、 下列哪种项目组织结构形式中, 职能人员投入项目的时间 最短( )。 A.项目式 B.弱矩阵式 C.事业部式 D.职能式 13、质量控制过程中,下列因素属于系统因素的是( )。 A.操作不按规程

文化人类学概论

一、人类学研究定义、内涵、对象、结构 人类学定义:人类学是运用实地考察的手段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化和社会的综合学科。广义的人类学涵盖了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 人类学目标:通过不同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以及通过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概括出人类行为的原理、原则及人类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学的最高目标。 人类学一词来自于希腊文中的(人)和(科学)。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501年,当时专指人的体质方面的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至今才100多年的时间。它被称为“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研究人类的科学”。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是人类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人类学研究对象——文化的特质 文化是共享的,是外在的,可研究性;文化是可习得的;文化是象征的,建基于符号的;文化是整合的广义人类学四个主要的分支: 体质(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称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狭义人类学则仅指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 a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b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 c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d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熏陶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学科观) (一)整体论也称整体观 局部与整体间有关系;局部与其他部分有关系,分三个维度理解: A是共时性维度,整体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是历时性维度 C是生理——心理学维度,研究人类学者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文化相对论 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依据它所依赖的文化结构,以及它所属的价值系统的关系来判断和解释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是无法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只能按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 核心:衡量文化标准在该文化内部,不能以本文化的标准去衡量他文化 (三)文化普同观 人类学的核心命题是人性一致,人性需求一致,但解决此需求的手段具有多样性。可以称之为普同性。 我们特别强调整个人类是一个统一的物种,分享着一个世界,要解决相似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文化差异而忽视了这个道理。 (四)自观与他观(主位与客位) 自观又称“本位方法”或“文化主位研究方法”。主位方法是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己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即用本地人(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的眼光来努力理解文化。 他观又称“非位方法”或“文化客位研究方法”。客位方法是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即从学者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出发去研究文化。 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大纲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其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为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的。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过程,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具有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系统地借鉴生物进化理论阐述社会进化理论的是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4、古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 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 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泰勒认为: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拿一些相同的原因来解释相同的现象。”泰勒进一步指出: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的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泰勒还划分了文化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即原始末开化或狩猎采集阶段、野蛮的以动物驯化和种植植物为特征的阶段和文明开化的、以书写艺术为开端的阶段。

人类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整理

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历史条件和背景 新大陆的发现,殖民统治扩张开阔了西方的民族志视野。2)启蒙运动,自然法、社会契约论讨论赋予了“野蛮人”新的认知价值: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化;人类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高尚的野蛮人——早期的民族学作品大都出自一些法理学家之手,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变革的合理性。3)生物进化论:人类文化的差异被理解成文化进化的差异,人类的多样性被赋予时间意义,具有了新的学术价值,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自己的优越性,解释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为什么有不同的境遇。4)知识生产的制度化:学会、刊物、大学职业化。 进化论学派 基本论点:代表人物:巴斯蒂安、泰勒、摩尔根。1、主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而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是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2、人类心智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进化的普同性,能把文化推向相似的发展阶段。3、文化的异同所反映的不过是文化所处的进化阶段的的差异,进化速率上的差异。4、文化的异同被赋予了时间意义,人类的差异被理解成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差异。 缺点和局限:首先,他们在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时候,只考虑文化现象发展的顺序,不考虑文化现象的其他联系和规律。其次,进化论派大多数把欧洲文化当作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高阶段,而把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冠以蒙昧、野蛮、落后的帽子,因而不免有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最后,进化论者把文化的相似性的根源看做是人类心理的一致性,显然忽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地理与生态环境等客观因素的作用。 泰勒:1、英国人类学之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第一个在近代科学意义为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2、在《原始文化》中,泰勒主要研究的是原始民族精神文化特别是宗教信仰、神话和传说的产生于发展。在此书中,泰勒透彻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基本思想,即全人类的思想是基本相同的。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他认为这两条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原理,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拿一些相同的原因解释相同的现象。”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和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和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他把各阶段的文化依次顺序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系列,认为所有的社会都要经过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的三个基本阶段。3、泰勒的宗教理论:首先,他明确了什么是宗教,泰勒认为最好“把神灵信仰判定为宗教的基本定义”,这个定义是文化人类学史上关于宗教的第一个定义。其次,泰勒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与产生,提出了万物有灵论,认为宗教起源于梦、死亡的思考和解释,它是一个心理的、认知的解释。4、泰勒的婚姻家庭理论:首先,泰勒研究了“回避”习俗,认为居住模式与回避习俗两者之间存在着粘附,即妻子家庭对丈夫的回避是与同妻居联系在一起,反之,丈夫家庭对妻子的回避也是与同夫居想联系的。其次,泰勒讨论了父系继嗣、母系继嗣、双系继嗣问题,这些继嗣包括家族名称、财产、地位与权力的继承。在此,泰勒又一次提出了人类社会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发展转变的。第三,泰勒对还“产翁“习俗进行了研究,称这种行为为滑稽的行为,同意人类学家巴霍芬的观点,认为”产翁“习俗产生于亲子关系纽带出现转折的社会中。第四,泰勒还研究了抢婚习俗和外婚制,认为外婚制与亲属分类制度相联系。5、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比较法、残余法和统计法。

美发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模拟试题

美发师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分,满分80分。) 1. 美发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为顾客提供( )。 A、知识 B、劳务 C、技术 D、业务 2. 在皮肤表面有一层乳状皮脂膜,使皮肤呈弱酸性,pH值为( )。 A、3.5~6.0 B、4.5~7.0 C、3.8~6.5 D、5.0~7.5 3. 头发的生长期一般为( )。 A、3~4年 B、2~6年 C、5~6年 D、4~5年 4. 对剃刀进行消毒,需用75%的( )擦拭或浸透来完成。 A、酒精溶液 B、新洁尔灭 C、药物溶液 D、洗消溶液 5. 肌肉组织的基本特征是收缩和( )。 A、放松 B、收紧 C、收放 D、紧缩 6. 美发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 A、充满自信 B、态度和蔼 C、顾客至上 D、重视仪表 7. ( )可分为三大领域,即家庭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和职业生活。 A、人类社会生活 B、人类文化生活 C、社会主义生活 D、共产主义生活 8. 产生头皮屑的原因诸多,其中一种是分泌皮脂较多,细胞角质脱出粘在头皮上,这叫做( )。 A、头部秕糠疹 B、头部角质症 C、头部糠诊症 D、头部湿疹症 9. 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内,遍布全身,它的导管经过真皮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的是( )。 A、汗腺 B、汗液 C、皮脂腺 D、分泌腺 10. ( )的特点是枕骨处扁平或略有凹陷,中顶部产生尖的感觉。。 A、枕骨凹头形 B、平顶头形 C、方顶头形 D、较长头形 11. 一端起于颅骨,另一端止于面部皮肤,收缩时使面部皮肤拉紧,改变其形状和外观的肌肉是( )。 A、眼轮肌 B、降眉肌 C、表情肌 D、笑盈肌 12. 按摩即推拿,是运用各种手法刺激人体肌表一定部位或某些穴位,调整人体生理机能及( )的一种手段。 A、病理状态 B、心里状态 C、肌体状态 D、生理状态 13. 按摩有利于增强皮肤深层细胞的活动,加速有损伤皮肤部位的( )。 A、生长 B、变光滑 C、恶化 D、复原 14. ( )是由许多冲有槽的矽铁片叠压而成的铁心在槽内嵌入绝缘导线绕成的线圈。 A、电枢绕波 B、电枢绕板 C、电枢绕组 D、电枢绕圈 15. 造成吹风机没有热风的原因:一是没有开到热风挡,二是电熔丝( )。 A、被烧细 B、被烧红 C、被烧断 D、被烧热 16. 利用全部推齿推剪头发的方法是( )。 A、整口推剪法 B、全面推剪法 C、满口推剪法 D、半口推剪法 17. 染发对皮肤有伤者,可能会引发( )。 A、癌变 B、炎症 C、、脱敏症 D、皮肤病变 18. 一般美发的化学用品应有淡淡地清香味,如果发现有异常气味,证明化学用品已( )。 A、变色 B、减量 C、变质 D、增量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文化人类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田野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分析特定的文化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地位及研究意义,掌握跨文化比较方法;了解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掌握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的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学科概述:什么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跨文化比较研究法;(1课时)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1课时)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普同型,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1课时)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典进化论、船舶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新进化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以及解释人类学各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理解各个理论流派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摩尔根、泰勒、博尔斯、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分析理论 第一节历史建构理论:古典进化论(摩尔根、泰勒的理论观点),

PROE 靠证全部模拟试题(理论知识)

PRO/E 靠证全部模拟试题(理论知识)第1篇 PRO/E 靠证,考试的全部模拟试题,百分之80是一样的,只要把这三张模拟试题全会,一共180道题目,就可以拿到证书,考试的时候只要打开word文件,一一查答案就好,word有查询功能Ctrl+F快捷键,输入关键字就可以查出题目在哪.谁要考试题目的,理论知识的都可以看看. 1:创建工程图中增加投影视图是指什么? A:用户自定义投影视角的视图 B:垂直某个面或轴投影的视图 C:由父视图产生符合正投影关系的视图 D:产生与其它视图无从属关系的独立视图 答案:C 2:创建可变截面扫描特征时,若在关系式中使用Trajpar控制参数值变化,则在扫描终至点Trajpar 的值为什么? A:0 B:0.5 C:1 D:0.1 答案:C 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基准曲线的建立方式? A:开放轨迹 B:草绘 C:投影 D:两次投影 答案:A 4:以下哪个选项可用于在一个壳体特征中产生不同面的不同壁厚? A:选定轨迹 B:增加参照 C:替换 D:指定厚度 答案 5:关于装配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哪个? A:装配中将要装配的零、部件数据都放在装配文件中 B:装配中只引入零、部件的位置信息和约束关系到装配文件中 C:装配中产生的爆炸视图将去除零、部件间的约束 D:装配中不能直接修改零件的几何拓扑形状

6:在工程图中标注几何公差时,下列哪种类型的几何公差不需要定义基准参照? A:圆柱度 B:垂直度 C:平行度 D:同心度 答案:A 7:建立拔模特征时拔模角度的有效范围是多少? A:-10度——10度 B:-15度——15度 C:-30度——30度 D:-45度——45度 答案c 8:模具模型中的参考模型指的是什么? A:模具元件 B:模具设计依据的产品 C:模具基础元件 D:模架类型 答案:B 9:利用边界成型Boundaries建构曲面时会怎样? A:相邻的边界线不可为相切曲线 B:相邻的边界线不可平行 C:相邻的边界线不可相交 D:相邻的边界线不可共面 答案:A 10:在以线性尺寸作为驱动尺寸的阵列中,单一方向双尺寸驱动阵列与二个方向各自由一个尺寸驱动阵列的区别是什么? A:二者操作方式不同,但效果是一样的 B:前者产生沿尺寸合成方向的单列特征,后者可产生分别由驱动尺寸控制的多行多列特征 C:前者产生分别由驱动尺寸控制的多行多列特征,后者产生沿尺寸合成方向的单列特征 D: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B 11:对连续且互相相切的线段进行偏距时,线段的最好选择方式是哪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