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企业的经营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是企业经营中的重大决策,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的对外投资必然面对着投资风险,那么,企业如何有效地通过内部控制机制来控制对外投资的风险呢?

一对外投资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对外投资是指企业为了通过分配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企业,获得另外一项资产。对外投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通常有以下几种:

1 按投资持有的期限和目的,可以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2 按对外投资的性质,可以分为权益性投资,债权性投资和混合型投资

3 按对外投资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企业对外投资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确保对外投资活动经过适当的审批程序

2 确保对外投资活动的合法性

3 保护投资资产的安全、完整

4 保证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

通常而言,企业应当根据对外投资的规模设置专门的投资机构或者部门,或者由财务会计部门专门负责企业的对外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一般有以下业务环节:

1 编制对外投资预算

2 评估和选择投资对象

3 对外投资计划的审批

4对外投资的执行

5 对外投资的管理

6 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

对外投资业务主要有以下控制点:投资项目的立项,投资项目的评估,投资项目的决策,投资项目的实施和投资项目的检查

二岗位分工与授权制度

(一)不相容岗位的分离

企业应当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企业不得由一个人同时负责投资业务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工作,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全过程。不相容岗位的分离主要包括以上几个方面:

1 对外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岗位与评估岗位必须分离

2 对外投资计划的编制岗位与该计划的审批岗位应当分离

3 对外投资决策岗位与对外投资执行岗位应当分离

4 负责证券购入或出售的岗位与有关证券的会计记录岗位应当分离

5 证券的保管岗位与投资交易的会计记录岗位应当分离

6 参与投资交易的人员与有价证券的盘点人员应当分离

7 对外投资处置的审批岗位与执行岗位应当分离

企业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相关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金融、投资、财会、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二)对外投资业务中的授权批准

企业应当建立对外投资业务授权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审批人的权限、责任以及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和人员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审批。审批人员应当根据对外投资业务授权审批制度的规定,在授权的范围内审批,不得越权限审批。经办人应当在职权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对外投资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权限审批的对外投资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上级授权部门报告。对外投资业务授权批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外投资业务授权批准程序

2 对外投资实施方案变更的批准程序

3 签订投资合同的授权批准程序

4 对外投资的收回、转让、核销等方面的授权批准程序

5 对外投资的权益证书必须由专人保管

另外企业应当建立对外投资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对外投资中出现的重大决策失误。未履行集体审批程序和不按规定执行对外投资业务的人员,应当追究相应的责任。

三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决策控制

企业应当加强对外投资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决策环节的控制,对外投资建议的提出、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等作出明确的规定,确保对外投资决策合法、科学、合理。

(一)对外投资项目建议书

企业应由相关部门或人员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和论证,并对被投资企业的资金信用状况进行调查或实地考察。企业的业务部门。规划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对面临的投资机会进行鉴定,对于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投资政策和投资方向的投资项目,以对外投资项目建议书的形式提出投资申请。对外投资项目建议书的提出通常要经过两个步骤:1 明确研究论证的范围和目标 2 搜集和分析资料(二)对外投资可行性研究

企业应当由相关部门或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重点对投资项目的目标、规模、投资方式、投资风险与收益等作出评价。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对外投资项目的必要性。主要说明投资的目的

2 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能性。主要说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能否满足对外投资项目的需要

3 对外投资项目的经济性。主要说明对外投资能否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

4 对外投资项目的合理性。主要说明对外投资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是否符合企业战略,是否存在行业中的重复建设等等

(三)对外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

企业应当由相关部门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独立评估,形成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当全面反映评估人员的意见,并由评估人员签字。可行性研究是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研究的过程,而在评估将是将微观问题放在宏观中去权衡的过程。对可行性报告进行评估的内容主要有:

1 可行性研究小组是否有能力承办该项目的研究任务

2 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投资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

3 投资项目能否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发挥作用

4 投资项目的风险

(四)对外投资决策的控制

对外投资实行集体决策,决策过程应有完整的书面记录。严禁任何个人擅自决定对外投资或者改变集体决策意见。投资决策按照企业规定的审批权限由相应部门作出,最高决策机构为董事会。

四对外投资执行控制

(一)实施方案的控制

企业应当制定对外投资实施方案,明确出资时间、金额、出资方式及责任人员等内容。对外投资实施方案及方案的变更,应当经最高决策机构或者其授权人员审批。对外投资业务需要签订合同的,应当征询企业法律顾问或者相关专家的意见,并经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签订。

(二)资产投出环节的控制

企业应当加强对资产投出环节的控制,办理资产投出应符合财政部制定的相关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规定。企业现金资产投出控制主要有:1 投资付款申请 2 投资付款审核3 投资款项支付 4 投资款项的会计记录5 加强投资文件盒付款凭证的管理。作为投资的非现金资产主要是存货等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非现金资产投出的控制要点主要有:1 固定资产的投出2 无形资产的投出3 存货等流动资产的投出

(三)投资收益的控制

企业应当加强投资收益的控制,对外投资获得的利息、股利以及其他收益,均应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严禁设置账外账。投资收益的控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对外投资核算的会计政策的选择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正确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

2 对外投资收益实际取得的控制企业应密切注意被投资企业发布的有关股利、利息的公告,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现金股利、现金利息以及处置时应得的现金收入的实际收账工作,以保证及时、足额地收取。

3 做好投资收益的核对、投资收益的记录和投资收益记录的审核工作

五对外投资处置控制

企业应当对投资的收回、转让、核销等的决策和批准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企业的投资执行部门应该在授权的范围内处理各种投资资产。

对对外投资的收回、转让和核销,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并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对应收回的对外投资资产,要及时足额地收回。

转让对外投资应有相关机构或人员合理确定转让价格,并报授权部门批准,必要时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如果转让价格低于评估价格,必须经企业董事会或者总经理专门批准后,方可实施转让。

核销对外投资,必须取得因被投资企业破产等原因不能收回投资的法律文件和证明文件。

企业财会部门应当认真审核与对外投资处置有关的审批文件、会议记录、资产回收清单等相关材料,并按照规定及时进行对外投资处置的会计处理,确保资产处置真实、合法。

六对外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

企业影单建立对外投资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对于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对外投资业务内部控制中薄弱环节,负责监督检查的部门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应当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总之,企业对外投资作为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企业闲置的资金(资产)得到充分利

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对外投资,可以开辟企业新的产品市场,扩大销售规模。另外通过合资、联营,便于从国内外其他单位直接获取先进技术,快速提高企业的技术档次。

(法律法规)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法律法规)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法律法规)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国际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这个地区就产生了境外投资扩张的内驱力。200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有些发达地区更是超过了4000美元,经多年外商资本的大量引进和积累,我国在纺织、轻工、化工、机械等传统产业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技术和水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关注到境外投资。然而,在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和布局网点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的投资环境和法律风险没有充足的认识。 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法律风险 保障跨国成功投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安全和成本,因此,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获益,离不开对国外实体法律的了解和投资发生争议时的解决办法。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护外国来华投资的合法权益,我国在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已与112个国家签订115个双边投资协定,不仅为国外企业到中国投资,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提供了基本的保障。然而,由于面临着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经营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仍是极高的。 并购风险。企业并购一般不外乎扩大市场份额、排挤竞争对手、提高利润率、分散投资风险、购买品牌等等。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有获取现成的销售渠道、规避欧美反倾销、配额限制等贸易壁垒以及利用国外高水平劳动力等目的更明确。 并购的法律风险以财务风险、汇率风险和融资风险为主。中、外财务系统不匹配、税收漏洞和其它未登记风险、有形与无形资产的定价等都会造成并购项目实现不了预定的盈利目标。另外,投资者多数需要通过贷款筹集资金,融资及偿还币种的选择就存在极大的风险,如果选择不当,在还款期内汇率大幅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极大损失。对国外的经济体制不了解,还有可能被认为触犯了反垄断法和危及其经济安全等等。 并购中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有吸收并购项目的技术能力和融资能力。必须与并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复习过程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会面临着投资风险的问题,这些风险既有来自企业外部的,也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主要的风险有: (一)经营风险 即由于企业经营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机制体制存在的问题,给企业经济活动造成损失的可能。经营风险可分为市场环境变化方面的风险和企业自身机制体制方面的风险。市场环境变化方面的风险(又称为商业风险)包括市场需求风险、资金链条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等。市场需求风险是指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市场需求出现变化而导致投资收益下降的可能。资金链条风险是指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金断裂所承担的风险。这需要企业做好现金管理工作,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汇率风险是指外汇汇率的变动对国际企业跨国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如国际收支状况、GDP增长、相对通货膨胀率、利率、外汇储备等。企业自身机制体制方面的风险是指企业自身治理结构、机制体制不完善所产生的风险。 (二)政治法律风险 即因突发性政治事件的发生或者法律制度的不确定性,直接引起东道国投资环境的变化,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金流量、利润和其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政治法律风险本质上是“与东道国政治法律有关的、人为的、投资者无法控制的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战争和内乱风险、国家主权风险、征收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法律制度风险。战争和内乱风险主要是指东道国参与的任何战争或者在东道国内发生的革命、暴乱和恐怖活动等,使外国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遭到严重影响。国家主权风险是指

国际经济往来活动中与参与国国家主权行为密切相关的特殊风险。征收风险指的是东道国政府对外资企业实行征用、没收或国有化的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有意或无意变更政策而可能给外国投资者造成的经济损失。此外,东道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以及在投资区域和行业等方面实行的限制或鼓励政策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收益。东道国法律制度风险主要是指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法律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主要发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 (三)社会风险 即与东道国的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与态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给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文化差异不单指企业文化,还包括民族文化以及东道国企业的管理风格、行为差异以及思维差异等。一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缺乏跨国经营经验,对当地的法规、风俗和文化了解不深,在国外经营中就很容易与当地社区发生冲突,给企业带来风险。另外,社会风险还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风险。企业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这种义务超越了法律和经济的要求。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风险时,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使得外国一些媒体在政治动机的追求下刻意夸大中资企业的不道德行为,使企业在投资经营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控制风险的对策 如何才能合理地规避风险,提高对外投资的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对当前处于金融危机下的民营企业来说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前文关于直接投资理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投资活动的主要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投资活动的主要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第一,投资活动与企业战略不符带来的风险。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投资活动、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南和方向。企业投资活动应该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正确选择投资项目,合理确定投资规模,恰当权衡收益与风险。要突出主业,妥善选择并购目标,控制并购风险;要避免盲目投资,或者贪大贪快,乱铺摊子,以及投资无所不及、无所不能的现象。 第二,投资与筹资在资金数量、期限、成本与收益上不匹配的风险。投资活动的资金需求,需要通过筹资予以满足。不同的筹资方式,可筹集资金的数量、偿还期限、筹资成本不一样,这就要求投资应量力而为,不可贪大求全,超过企业资金实力和筹资能力进行投资;投资的现金流量在数量和时间上要与筹资现金流量保持一致,以避免财务危机发生;投资收益要与筹资成本相匹配,保证筹资成本的足额补偿和投资盈利性。 第三,投资活动忽略资产结构与流动性的风险。企业的投资活动会形成特定资产,并由此影响企业的资产结构与资产流动性。对企业而言,资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一对矛盾,这就要求企业投资中要恰当处理资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通过投资保持合理的资产结构,在保证企业资产适度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最大盈利性,这也就是投资风险与收益均衡问题。 第四,缺乏严密的授权审批制度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的风险。授权审批制度是保证投资活动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则通过相互监督与牵制,保证投资活动在严格控制下进行,这是堵塞漏洞、防止舞弊的重要手段。没有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企业投资就会呈现出随意、无序、无效的状况,导致投资失误和企业生产经营失败。因此,授权审批制度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是投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与投资责任制度相适应,还应建立严密的责任追究制度,使责权利得到统一。 第五,缺乏严密的投资资产保管与会计记录的风险。投资是直接使用资金的行为,也是形成企业资产的过程,容易发生各种舞弊行为。在严密的授权审批制度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以外,是否有严密的投资资产保管制度和会计控制制度,也是避免投资风险、影响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建立严密的资产保管制度,明确保管责任,建立健全账簿体系,严格账簿记录,通过账簿记录对投资资产进行详细、动态反映和控制。投资业务的风险控制点、控制目标和对应的控制措施见下表。

浅谈海外投资风险防范文章

浅议海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海外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不仅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它的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虽然始终坚持走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但面临着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国必须坚持“引进来”的前提下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从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它既遵循经济国际化规律又是我国经济国际化深化发展的必然过程,推动有比较优势的国内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利用国际资源,成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然而,长期以来,受到政治、军事的影响,国际社会动荡海外投资的企业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再加上世界经济受美元贬值与美国次货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的摩擦日益加剧,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冲突增多,也加剧了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以及经营环境的不稳定性这就使得海外投资比境内投资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中国企业要在政府的配合下努力加强海外投资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尽可能的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提高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本文主要论述了海外投资风险的特点和种类,并建议投资前做好可行性研究、强化行业协会和政府的服务功能、了解运用相关的法律及保险制度等方面来规避防范风险。 【关键词】海外投资风险防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增强,都加快了我国企业近年海外投资的步伐,海外投资当然有许多成功的事例,例如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使得联想走出国门、吉利并购沃尔沃使得中国汽车进入国外市场等案例,但是,在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和布局网点的过程中,由于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风险的种类和投资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而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海外投资风险做出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海外投资风险的主要特点 1、客观存在性 海外投资风险的存在是因为有各种造成风险的经济政治等因素决定的,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在海外投资各种项目工程中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存在海外投资行为,风险就不可消除。 2、不确定性 风险本质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投资风险的存在是确定和可观的,但是风险的发生却是不确定。海外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投资风险是否发生不确定、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发生的状态不确定以及海外投资风险的结果不确定。 3、海外项目投资风险的可变性 海外投资风险的可变性是指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会随着项目的进行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风险可能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可能会发生并且得到很好的处理,

公司投资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XX公司 投资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投资业务的安全运作和管理,加强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防范和控制投资项目运作风险,根据《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试点指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股权投资业务是指使用自有资金对境内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类业务。 第三条风险控制原则 公司的风险控制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覆盖股权投资业务的各项工作和各级人员,并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审慎性原则:内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部门组织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3)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贯彻到业务的各具体环节;

(4)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任何员工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5)适时性原则:应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变化,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风险管理理念等内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公司业务的发展,及时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6)防火墙原则:公司在业务、人员、机构、办公场所、资金、账户、经营管理等方面严格分离、相互独立,严格防范因风险传递及利益冲突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第二章风险控制体系 第四条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公司应根据股权投资业务流程和风险特征,将风险控制工作纳入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之中。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共分为五个层次: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部、业务部。

企业海外投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企业海外投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国际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 超过2000美元时,这个地区就产生了境外投资扩张的内驱力。,我国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有些发达地区更是超过了4000美元,经多年外商资本的大量引进和积累,我国在纺织、轻工、化工、机械等传统产业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技术和水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关注到境外投资。然而,在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和布局网点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的投资环境和法律风险没有充足的认识。 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法律风险 保障跨国成功投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安全和成本,因此,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获益,离不开对国外实体法律的了解和投资发生争议时的解决办法。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护外国来华投资的合法权益,我国在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已与112个国家签订115个双边投资协定,不仅为国外企业到中国投资,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提供了基本的保障。然而,由于面临着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经营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仍是极高的。 并购风险。企业并购一般不外乎扩大市场份额、排挤竞争对手、提高利润率、分散投资风险、购买品牌等等。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有获取现成的销售渠道、规避欧美反倾销、配额限制等贸易壁垒以及利用国外高水平劳动力等目的更明确。 并购的法律风险以财务风险、汇率风险和融资风险为主。中、外财务系统不匹配、税收漏洞和其它未登记风险、有形与无形资产的定价等都会造成并购项目实现不了预定的盈利目标。另外,投资者多数需要通过贷款筹集资金,融资及偿还币种的选 择就存在极大的风险,如果选择不当,在还款期内汇率大幅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极大损失。对国外的经济体制不了解,还有可能被认

国企境外投资风险管理控制案例研究

国企境外投资风险管理控制案例研究 ——基于淮南矿业境外投资的经验借鉴 摘要:随着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步伐加快,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对于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目前处于起步状况的国企来说,无疑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最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面临的风险以及全面风险管理运用措施,就如何提升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风险管理及控制水平提出具有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风险管理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国有企业也在其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纷纷迎合经济全球化趋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我国整个的境外投资领域中,国企的境外投资,无论在企业数量上,还是境外投资规模上都占绝对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领域项目上,国企的境外投资更是占绝对的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形势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经济形式更加多元丰富,企业也在这样的大浪潮之中开始重新的审视自己的地位,以国际化的标准评价企业的实力.有了这样放眼世界的眼光,企业的投资也开始走向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既是投资区域的多元,同时也是投资领域的多元。 虽然境外投资在我国风起云涌,但是,成功及失败并存. 因为境外投资对我国国企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缺乏必要的境外投资经验,尚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因此,企业的

境外投资需要面临重大风险。 境外投资风险指的是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和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国有企业无法完成预期收益。风险主要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由表可以看出,企业境外投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宏大工程,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企业要想在境外投资成功,就必须对这些风险充分认识,合理计划,审慎应对。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境外投资的顺利进行,最大程度上规避投资失败风险.我国国企境外投资失败的案例很多,其中绝大部分就是对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以及应对措施,下面我们就对淮南矿业境外投资的成功案例的分析研究中,借鉴其境外投资的经验,指导企业境外投资战略的实施。

浅谈企业投资风险管理

浅谈企业投资风险管理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需要对企业投资的风险进行控制与管理,将风险导致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一、投资及其风险 企业投资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企业进行价值创造的必经途径。投资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投资风险是指在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完成后,投资者发生经济损失和不能收回投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投资项目是否存在风险,可以用以下标准来衡量: 1、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产,或虽投产,但处于亏损状态。 2、投资项目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 3、投资项目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这也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4、投资利润率低于其资本成本,导致企业价值降低。 如果企业投资项目可能出现上述的某一种情况,那么该项投资就是一种风险投资。只有投资利润率既高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又高于当前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才能增加价值,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二、投资风险的分析 企业有各种类型的投资,存在不同形式的投资风险。现就企业资本投资中的项目投资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产生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从而有目的地管理和防范控制投资风险。 影响项目投资风险的因素分为直接风险因素和间接风险因素。直接风险因素是指与项目微观投资效益指标有直接联系的因素,都可以量化描述,如产品价格,销量,成本等;间接风险因素是企业投资的客观环境,是影响企业投资效益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投资环境的变化会带来直接风险因素的变化,因此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是产生项

目投资风险的主要根源。 1、投资环境分析 首先,通过对投资环境的研究,可以使企业充分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国家经济政策、资源的供应情况。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技术发展动向,只有了解了这些因素后,才能预测投资项目的发展形式,保证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其次,不断的进行投资环境的研究,能使企业及时掌握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抓住有利条件,增加收益,或避开不利因素,减少损失。最后,投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是投资风险的根源所在,企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这就要求决策者充分预见未来投资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出最大可能趋利避险的投资决策。 2、直接风险因素分析 企业客观投资环境的变化,影响着销量、成本。价格等直接风险因素的变动,从而导致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产生项目投资风险。在环境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直接风险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分析项目投资风险的基本程序,其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对直接风险因素的变化状况进行定量描述。了解有关因素在不影响方案可行性的情况下允许变动的范围,找出对投资效益影响最大的因素,并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和风险的大小,提高投资分析评价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敏感性分析的具体方法如下: ①寻找敏感性因素,从诸多不确定因素中找出对投资方案有重大影响,且在项目寿命周期内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 ②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测定敏感性因素的变化对投资效益的影响值,或计算出敏感性因素的变动范围。 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投资风险决策正确与否,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但无论怎样对风险分析方法进行完善,其结果仍摆脱不了风险性,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我们在投资过程中只能尽量充分的。而不能完全的认识和避免风险。 三、投资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企业投资风险防范防范

无论企业是通过购买债券、股票,或是向其他单位以无形资产、实物、货币资金投资等,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稳定经营与发展,必须加强投资活动的风险防范和控制。20世纪八十年代有关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理论和评价方法研究就开始了,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随着我国经济高度成长,改革开放深入力度越来越大,企业投资热潮热情空前。但是企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其投资行为,决策不合理,投资不科学的现象屡有发生。 一、企业投资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企业全部经济活动主体是由筹资活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共同组成的,在进行任何投资决策时,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投资活动应当服从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到企业财务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 2、流动性原则

企业无论是对外投资,还是对内部子公司投资,都应当在企业拥有足够闲置资源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并且所投资的项目以具有良好的变现能力为最佳,防止投资在发生意外时,企业可以不在投资项目上处于被动地步。 3、安全性原则 风险防范与规避是企业投资必须考虑的,因为任何企业进行投资都必然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需要认真权衡投资报酬和风险,不要盲目投资,结合企业当时承受风险的能力,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做出最终有利于企业的决策。 4、效益性原则 任何企业在投资前都必然会考虑到效应问题,这是基础也是前提。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应当只独单考虑到该项投资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应当充分关注其对整体经营发展的影响。 二、企业投资风险形成的原因 1、决策过程

如何更好规避海外投资风险

利比亚政局动荡、日本强烈地震和海啸……随着连日来一系列国际政治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出现,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安全问题开始凸显。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海外投资发展迅猛,在“走出去”政策的促进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这一方面为国内经济借助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以及不可预知的因素的增多,海外投资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 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达52% 商务部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达52%。“十一五”期间,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增长35%,增速是“十五”时期的4倍。2010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截至2010年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588亿美元。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十二五”期间,商务部将更加重视“走出去”,统筹推进企业对外开展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加工制造、农业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使其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骨干力量和重要依托。 海外并购困难风险并存 金融危机既带来冲击,也带来机遇。中国受危机冲击较小,更兼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和活跃的资本冲动,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引发了中国企业2009—2010年的海外投资热。今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热度依然不减。 那么,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哪些风险与困难?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为例,半数以上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未取得成功,无法达到增值的底线。这充分表明海外并购交易非常复杂,具有一定难度。专家告诉我们,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遭遇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和战略风险始终存在。不少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境外收购非常警惕,尤其对于关键技术和重要资源的收购,他们设置了许多障碍。 在近期大量的海外并购案中,中国的国有企业受到了来自外国监管机构的限制。部分专家用“雷声大、雨点小、并购率低”来概括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雷声大”说明中国企业对境外收购有着强烈需求,“雨点小”是因为并购行为遭遇重重困难,“成功率低”说明很多并购不理想。境外收购有政治的因素,也有国家文化的差异,而公司管理体系也是海外并购需要注意的问题。 应在四方面作出努力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办事处首席代表胡援东建议“走出去”的企业应在以下四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知己知彼,把握投资风险。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进程,面临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和行业壁垒这三大壁垒。企业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对待风险心里有数,提前做好预警准备。其次,做好功课,识别市场风险。中国企业投资应该在准确判断并承担风险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评估,进而寻找到降低风险的方法。第三,科学管理,规避市场风险。最后,整合资源,化解管理风险。能够获取和组合别人的资源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机会是以能力和知识为前提的。中国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同时努力提高自身整合资源的能力,有效化解管理风险。 专家还建议,中国企业要优先进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优先进行内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管理信息化,并且按照跨国企业运作模式进行公司运营。从简单粗放模式转向市场运作模式,从人治管理向制度管理过渡,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日后的海外投资及运营。 随机读管理故事:《勇气》 只要能生死相共,便是痛苦也成为欢乐了。罗曼罗兰你认为我很有勇气?她问道。没错,你很有勇气。如果我有几分勇气,那也是因为经过几位良师的启蒙,我可以举一位给你听听。多年前,我曾在史丹福医院担任义工,那时认识了一个叫丽莎的小女孩。她身患重疾,病情十分罕见,唯一能挽回她性命的机会,便是接受五岁幼弟的输血,因为她弟弟也曾罹患此病,后来奇迹般地被救活,现在体内产生出了能对抗病毒的抗体。医生向这个小男生解释了情况,问他是否愿意输血给姐姐。我见他只迟疑了半秒钟,便深深地吸口气说:如果能救活丽莎,我愿意。进行输血时,他静静躺在姐姐身旁,见到姐姐双颊恢复红润,他不禁面露微笑。但接着

股权投资风险及风险管理

试论股权投资风险及风险管理 股权投资(私募,下同)是一项长期投资,从发现论证项目、投资项目、到实现盈利并退出项目需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大概3—7年的时间;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例如:价值评估风险、委托代理风险和退出机制风险等,投资机构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 一、股权投资的风险 在股权投资中,由于存在企业价值评估的不确定性和较高的委托代理成本,使得股权投资基金具有较高的风险。其风险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价值评估带来的风险 在股权投资基金的过程中,对被投资项目进行的价值评估决定了投资方在被投资企业中最终的股权比重,过高的评估价值将导致投资收益率的下降。但由于股权投资的流动性差、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不规则、投资成本高以及未来市场、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的价值评估风险成为股权投资基金的直接风险之一。 (二)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风险 对科技型企业具有特殊意义,股权投资尤其是创业风险投资重点关注的是被投资企业的核心技术,若其对核心技术的所有权存在瑕疵(如该技术属于创业人员在原用人单位的职务发明),显然会影响风险资本的进入,甚至承担违约责任或缔约过失责任。对于这一风险,企业一定要通过专业人士的评估,确认核心技术的权利归属。 (三)委托代理带来的风险 在股权投资基金中,主要有两层委托代理关系:第一是投资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第二是股权投资基金与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 第一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股权投资基金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信息不对称、披露格式化,这就不能排除部分不良股权投资基金或基金经理暗箱操作、过度交易、对倒操作等侵权、违约或者违背善良管理人义务的行为,这将严重侵害投资人的利益。 第二委托代理问题主要是“道德风险”问题,由于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被投资方作为代理人与投资人之间存在利益差异的情况,这就产生了委托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会面临着投资风险的问题, 这些风险既有来自企业外部的,也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主要 的风险有 : (一)经营风险 即由于企业经营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机制体制存在的问题,给企业经 济活动造成损失的可能。经营风险可分为市场环境变化方面的风险和企业自身机制 体制方面的风险。市场环境变化方面的风险(又称为商业风险)包括市场需求风险、资金链条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等。市场需求风险是指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 由于市场需求出现变化而导致投资收益下降的可能。资金链条风险是指对外直接投 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金断裂所承担的风险。这需要企业做好现金管理工作,选择 恰当的融资方式。汇率风险是指外汇汇率的变动对国际企业跨国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如国际收支状况、 GDP增长、相对通货膨胀率、利率、外汇储备等。企业自身机制体制方面的风险是指企业自身治理结构、机制体制 不完善所产生的风险。 (二)政治法律风险 即因突发性政治事件的发生或者法律制度的不确定性,直接引起东道国投资 环境的变化,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金流量、利润和其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政治法律风险本质上是“与东道国政治法律有关的、人为的、投资者无法控制的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战争和内乱风险、国 家主权风险、征收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法律制度风险。战争和内乱风险主要是 指东道国参与的任何战争或者在东道国内发生的革命、暴乱和恐怖活动等,使外 国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遭到严重影响。国家主权风险是指国际经济往来活动中 与参与国国家主权行为密切相关的特殊风险。征收风险指的是东道国政府对外资企 业实行征用、没收或国有化的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有意或无意变 更政策而可能给外国投资者造成的经济损失。此外,东道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以 及在投资区域和行业等方面实行的限制或鼓励政策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收益。东道国 法律制度风险主要是指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国法律制度的不 健全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法律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主要发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以及转型国家 (三)社会风险 即与东道国的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与态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给企 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文化差异不单指企业文化,还包括民族文 化以及东道国企业的管理风格、行为差异以及思维差异等。一些企业对外直接投 资过程中,由于缺乏跨国经营经验,对当地的法规、风俗和文化了解不深,在国

投资公司风险控制制度全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证券投资业务的安全运作和管理,加强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防范和控制投资项目运作风险,根据《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试点指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证券投资业务具体指对二级市场股票的投资。 第三条风险控制原则 公司的风险控制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覆盖证券投资业务的各项工作和各级人员,并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审慎性原则:内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部门组织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3)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贯彻到业务的各具体环节; (4)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任何员工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5)适时性原则:应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变化,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风险管理理念等内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公司业务的发展,及时对风险

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6)防火墙原则:公司与关联公司之间在业务、人员、机构、办公场所、资金、账户、经营管理等方面严格分离、相互独立,严格防范因风险传递及利益冲突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第二章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第四条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公司应根据证券投资业务流程和风险特征,将风险控制工作纳入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之中。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共分为五个层次: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部和业务部。 第五条各层级的风险控制职责 董事会职责:(1)审议批准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基本制度,决定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听取风险控制委员会的报告;(2)审议单笔投资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或者单一投资二级市场股票超过被投资公司总股本40%的投资

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国际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这个地区就产生了境外投资扩张的内驱力。200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有些发达地区更是超过了4000美元,经多年外商资本的大量引进和积累,我国在纺织、轻工、化工、机械等传统产业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技术和水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关注到境外投资。然而,在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和布局网点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的投资环境和法律风险没有充足的认识。 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法律风险 保障跨国成功投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安全和成本,因此,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获益,离不开对国外实体法律的了解和投资发生争议时的解决办法。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护外国来华投资的合法权益,我国在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已与112个国家签订115个双边投资协定,不仅为国外企业到中国投资,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提供了基本的保障。然而,由于面临着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经营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仍是极高的。 并购风险。企业并购一般不外乎扩大市场份额、排挤竞争对手、提高利润率、分散投资风险、购买品牌等等。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有获取现成的销售渠道、规避欧美反倾销、配额限制等贸易壁垒以及利用国外高水平劳动力等目的更明确。 并购的法律风险以财务风险、汇率风险和融资风险为主。中、外财务系统不匹配、税收漏洞和其它未登记风险、有形与无形资产的定价等都会造成并购项目实现不了预定的盈利目标。另外,投资者多数需要通过贷款筹集资金,融资及偿还币种的选

择就存在极大的风险,如果选择不当,在还款期内汇率大幅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极大损失。对国外的经济体制不了解,还有可能被认为触犯了反垄断法和危及其经济安全等等。 并购中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有吸收并购项目的技术能力和融资能力。必须与并购规划相匹配。足以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韩国的大宇公司的海外并购就是前车之鉴,当年的扩张成主要是关注企业海外市场规模,但终因资金链的断裂而未能续写神话。一些著名国际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60%-70%的合并案例是失败的。其中,3/4收购企业的股价下降20%以上,36%的企业能维持其收入增长,67%的中国企业无法获得交易时承诺的效益。 经营风险。经营阶段的法律风险有环保风险、知识产权、劳务、合同管理、公司治理以及母公司责任等等。不同的国际环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任何一个小的问题都有可能酿成巨大的危机。1989年埃克森公司瓦尔德茨油轮发生石油泄漏,因为违反被收购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被控要求40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江苏中江公司在“走出去”之初,曾经因为承建一条1800万美元的公路,而亏损2900万美元。 东道国法律、财税制度的变化也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当前,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国外企业,必须执行《萨班斯》法案,美国一些州已根据《萨班斯法》出台了州法律,中国公司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统计显示,大型美国公司履行《萨班斯》法中的有关“完善内部控制”的条款,第一年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的平均成本就高达430万美元,而在美的中国企业了解这些州法律非常重要。 跨国产权风险。

企业投资风险分析

投资风险 什么是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投资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例如,股票可能会被套牢,债券可能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房地产可能会下跌等都是投资风险。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与风险偏好选择金融工具。例如,分散投资是有效的科学控制风险的方法,也是最普遍的投资方式,将投资在债券、股票、现金等各类投资工具之间进行适当的比例分配,一方面可以降低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回报。因为分散投资与资产配置要涉及到多种投资行业与金融工具,所以财富亿家建议投资者最好在咨询金融理财师后再进行分散优质投资。 投资风险的分类 购买力风险(Purchasing power risk); 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 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risk); 市场风险(Market risk); 变现风险(Liquidity risk) ; 事件风险(Event risk); (1)购买力风险 资本社会及经济繁荣的社会,通货膨胀显著,金钱购买商品或业务都会渐渐降低。人们将现金存入银行收取利息,就会担心物价上升,货币贬值。自从一九八三年十月,港元与美元以7.80挂勾开始,港元的购买力迅速减弱,这种购买力的减低,是购买力风险。因为有此种风险,所以人们要投资股票,地产或其它投资方针,以保持手上货币的购买力。购买力风险,香港人完全体会得到,因此他们都很警愓。

(2)财务风险 当购入一种股票,该公司业绩欠佳,派息减少,股价下跌,这就是财务风险。因为有此风险,有些人将资金存入银行,收取利息减少财务风险。 (3)利率风险 当买入债券,其价格受银行存款利息影响。当银行存款利息上升,投资者就会将资金存入银行,债券价格也会下跌。这种因利率水平改变,而遭受损失的,称为利率风险。 (4)市场风险 市场价格常常会出现波动。每天都有不同的市价。市价的波动,受经济因素影向、受心理因素影向、受政治因素影向、甚至受以上三种风险影向。例如购买了股票,其后股价下跌,遭受损失,这就是市场风险。 (5)变现风险 当买入的股票,未能在合理价下卖出,不能收回资金,就是一种风险。很多一向成交疏落的股票,在有消息下,例如收购消息,令股票突然旺盛,在这时候大量追进购入,一旦消息完结,其成交量会还原,于是承受了变现风险。投资目标要能随时在合理价下收回资金。这是变现性强的股票。如果某股以$10买入,在$5的价格下才能迅速售出,就不能算是一种好的变现股票。 (6)事件风险 事件风险(Event risk)与财政及大市完全无关的,但事件发生后,对该股价有沉重打击。这种事件风险通常都是突然其来的。 企业项目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出现错误有多种原因。导致各种严重后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1)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责任不明,容易出现受“长官意志”的影响,或者领导人一时头脑发热而盲目拍板,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主观性、盲目性和独断性。 (2)为了争上项目,故意把可行性研究报告做成“可批性报告”,有些项目审批部门从地方利益出发,没有从严把关,从而造成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使项目建成投产后没有市场,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3)缺乏风险意识,盲目追求“热门”产业。在某些行业处于最“热门”的时候才决定进入,结果投资后行业转向低迷,企业深陷其中,进退两难。 (4)对项目仅侧重于技术可行性的研究,对经济可行性的论证不够重视,对投资成本及项目建成后的成本费用和效益测算不准确。从而根据过于乐观的经济估算做出错误的决策。 企业项目投资风险的防范与对策 在投资项目的实际运作过程中,项目风险的处理应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企业的经营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是企业经营中的重大决策,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的对外投资必然面对着投资风险,那么,企业如何有效地通过内部控制机制来控制对外投资的风险呢? 一对外投资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对外投资是指企业为了通过分配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企业,获得另外一项资产。对外投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通常有以下几种: 1 按投资持有的期限和目的,可以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2 按对外投资的性质,可以分为权益性投资,债权性投资和混合型投资 3 按对外投资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企业对外投资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确保对外投资活动经过适当的审批程序 2 确保对外投资活动的合法性 3 保护投资资产的安全、完整 4 保证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 通常而言,企业应当根据对外投资的规模设置专门的投资机构或者部门,或者由财务会计部门专门负责企业的对外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一般有以下业务环节: 1 编制对外投资预算 2 评估和选择投资对象 3 对外投资计划的审批 4对外投资的执行 5 对外投资的管理 6 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 对外投资业务主要有以下控制点:投资项目的立项,投资项目的评估,投资项目的决策,投资项目的实施和投资项目的检查 二岗位分工与授权制度 (一)不相容岗位的分离 企业应当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企业不得由一个人同时负责投资业务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工作,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全过程。不相容岗位的分离主要包括以上几个方面: 1 对外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岗位与评估岗位必须分离 2 对外投资计划的编制岗位与该计划的审批岗位应当分离 3 对外投资决策岗位与对外投资执行岗位应当分离 4 负责证券购入或出售的岗位与有关证券的会计记录岗位应当分离 5 证券的保管岗位与投资交易的会计记录岗位应当分离

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与防范

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与防范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学院

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与防范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海外投资规模亦日益扩大。据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表明,2002—2010 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7亿美元跃增到590 亿美元,增长了将近22 倍,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565.3 亿美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对外直接投资大国。虽然近些年我国对外投资不断扩大,但是也同时出现了很多问题,面临着很多风险和挑战,近年来中国海外投资频频失败,海外投资企业频频发生亏损就是例证,比如,中铝投资力拓案亏损750亿,中铁投资沙特轻轨案亏损41.48亿,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我国海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海外投资的现状,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和应对策略。 关键字:海外投资、风险、政府、管理 一、引言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企业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总体规模迅速扩大。据商务部统计,2002—2010 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7亿美元跃增到590 亿美元,增长了将近22 倍。2011 年1—5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0 个国家和地区的1 61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03.5 亿美元,同比增长42.3%。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次突破500亿美元,达到521.5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406.5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占78%;金融类115亿美元,占22%。 虽然我国对外投资增长迅速,为我们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腾飞贡献了不小的力量,但是今年来我国海外投资的频频失误与亏损也引起了我们的强烈担心和深思,中国企业走出去前景广阔,然而同时也陷阱密布。中国前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华黎明在首届外交官经济论坛上给出的数据显示:2004年以来中国共有14家企业在海外发生巨额亏损,14个项目累计亏损达950.5亿元。第五届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年会上,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副总经理李筱英透露,中国对外投资企业30%有收益,70%还在过程中,形势很严峻。据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7月初,中铝宣布澳大利亚昆士兰奥鲁昆铝土矿资源开发项目最终告吹,项目损失高达3.4亿元;2011年6月,中国铁建投资沙特轻轨项目亏损达人民币41.48亿元;2009年底,中化集团在海外投资的3个油气田项目,累计亏损1526.62万美元;2009年9月,中国中铁在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亏损,合同总额4.47亿美元。还有一些海外投资亏损则是一笔糊涂账,比如,2010年6月,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暂停,具体损失没有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受管理制度及国际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亏损项目达到2/3。 海外投资的巨额亏损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分析并解决海外投资的风险问题迫在眉睫。 二、中国海外投资现状 1. 企业的投资规模小。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大多数还是以中小型项目为主。根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1 年 4 月发表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08—2010)》显示,2010 年度被调查的已对外投资的企业中,约有2/3 的企业现有投资规模小于500 万,投资额超过1 亿的企业仅占8%,这说明中国企业目前对外投资的规模总体来说比较小,只有为数很少的企业进行较大规模的海外投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