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网评4篇

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网评4篇

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

域经济布局》网评4篇

【篇一】 12 月 16 日出版的第 24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文章强调,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经济布局的指示精神,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为打造优势互补、相互融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供良好生态保障。

区域协调发展是基于基本国情的重大举措。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在经济发展上,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齐步走”,而是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

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 ;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外部环境、基础条件、发展动力等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等问题。面对新情况、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形势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思路,进一步落实优化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积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层次和境界迈进。

【篇二】近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文章强调,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当前,各地区在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时,需把握三种关系。

以长补短,形成发展新格局。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间地形、文化、人口、资源条件差异极大,这样的条件

决定了发展不能简单的要求“齐步走”。各地方在开展区域合作时,应根据自身主体功能划分,结合自身特色,分类精准施策,以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在人才交流、资源共享、资金引入上下功夫,做亮自身特色,形成区域间百花齐放、特色共享的发展新格局。

以强带弱,实现服务均等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最终要体现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上。当前,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之间,重点开发区域和生态、安全等战略功能区域之间,在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上差异较大,各地区应准确把握自身弱项,引入优势资源,发挥新兴技术优势,形成管理统一、服务一致的社会基础服务体系,提升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以旧促新,激发经济新动能。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区,在人力资源、装备制造、资源禀赋上拥有良好基础条件。当前,东北地区落后产能较多,部分地区资源枯竭,人力资源面临流失,在如何实现东北振兴上,应迅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转变政府职能,加大人才保障,发挥传统技术优势,加强技术研发,延长产业链,培育新产品,新市场,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篇三】 12 月 16 日 ,《求是》杂志第 24 期发表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

布局》。文章强调,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全国一盘棋。邓小平同志曾说,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大”既意味着发挥规模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意味着各地情况不同、禀赋各异,需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无论是对口帮扶、对口援建搭起的东西部优势互补的“连心桥”,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入推进,都旨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中,“协调”是重要内容。这就需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十个指头弹钢琴”,注重各个领域、各个区域之间的统筹兼顾,使得各项政策相互配套、相互耦合,在协调均衡中形成整体效能。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面加强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努力实现发展空间的全面优化。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因地制宜。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经济发展要综合考虑各地区的地理、资源、人才等优势,充分开发优势资源,做长优势产业。东部沿海地带面向海洋,背靠大陆,地表平坦,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历史开发较早,

技术条件较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带,要加强传统工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新方向发展,加快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中部地带资源比较丰富,经济基础比较雄厚,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科技力量比较强,历史开发比较早,传递信息比较快,要加快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建设,发挥全国性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和地区,积极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带自然资源最丰富,而经济基础、科技力量、交通运输等条件都不如东部和中部地带,要大力发展农林牧业,稳定粮食生产,加强草原、牧区建设,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只有做到因地制宜,发挥所长,才能高效集聚,做到效益最大化。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共同富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没有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富裕,就没有和谐社会可言,不致力于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富裕,不致力于消除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社会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少数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区别,而共同富裕就是解决好两极分化等

诸多社会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还在于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也是巩固执政地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按照中央要求“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更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托、人民的期望、世界的期待。

【篇四】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环境千差万别,如何统筹兼顾,谋求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唯一诉求,也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12 月 15 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强调面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要正确的认清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完善制度和管理,整合优势推动新形势下经济稳步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成就世界瞩目,源于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自信。今天,在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隘口、在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中,要解决好区域协同发展以推动中国经济的再度增长,其最根本的要求是要有“四个自信”。

一、文化自信。中国有着 5000 年丰富的文化积淀,朝代的更替和历朝历代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可以考量的历史依据,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今天中国能够从容面对各项挑战的重要法

宝。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也是一个民族崛起力量源泉,坚持文化自信,就坚定了前行的决心和毅力。

二、道路自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几十年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党和国家摸索前行,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今天,脱贫攻坚战即将取得完全胜利,全球最大的减贫事业将全面收官;乡村振兴战略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各地区经济发展得到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了飞跃,这是任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的。

三、理论自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党中央领导人的努力实践中充分结合国情,实现了马克思理论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指导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长足的发展。并以此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知,对于今天解决区域协同发展的时代命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制度自信。优越的制度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动力引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实事。“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西部城市纷纷乘上了发展的列车,立足于自身的特色,实现了经济的迅猛发展,打破了西部贫穷落后的局面,积极的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和智慧。

区域协同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解决好区域协同发展,就有力回答了中国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命题。坚定“四个自信”,就坚定了前行的决心永不动摇,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决心永不动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