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孟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孟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社会和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全面地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更是古今世界上所有人民的内心向往。

而孟子的“仁政”思想的最高理想便是建立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他在《孟子》中系统阐述了以经济和谐为基础,以道德和谐为核心,以上下和谐为主干,以善政善教为两翼的“仁政”型社会和谐理论。

这一理论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孟子为梁惠王解析了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前提条件。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这是实行王道的物质基础。这里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和谐和社会和谐。

其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进入文明史以来的数千年中,人类依赖自然,接受它的恩赐,对她怀抱着崇敬、感激和畏惧,不敢有超越的非分之想。不违农时,尊重农作物生长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会获得自然的赏赐;不在生命体的繁殖季节狂捕滥捞,就会使生命体得以繁衍生息;按照树木生长季节去有节制地采伐,才会有取之不尽的栋梁之材。只有尊重了自然,敬畏自然,感激自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才会得到自然的慷慨赏赐,才会有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二、自我和谐。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目的和结果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无憾是人的自我和谐,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只有有了富足的物质基础,百姓的生活才能无忧,精神生活才能愉悦,所以无憾是人在养生丧死,安身立命过程中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满足感的体现。

其三、社会和谐。社会成员自我和谐的政治保障来自于统治者的统治政策。当统治者的统治政策顺民意,得民心,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达到社会和谐,政权稳固。

当王道的物质准备充分以后,才能进而去实现王道之成,形成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孟子同样描摹了这样一个理想的“王道”即和谐社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种桑养蚕织布,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

孟子在这里着重强调的是人人和谐。实现社会和谐,既要有雄厚

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要有良好的文化条件。在人与人的和谐中,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可以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有效调节人的情感和心理,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从而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孟子的社会和谐理论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代表,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通过对文章的解析,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孟子的和谐社会思想,进而加深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内容和实现途径的理解,并受到和谐社会道德思想的熏陶,即实现了教学的智育目标,又达到了渗透思想教育的德育目标。

孟子的仁政思想中始终贯穿着“民本”思想,以民为本,一切从仁民、爱民出发,蕴含着朴素的亲民、爱民思想,这是我们古老的东方文化的宝贵遗产。今天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其进行了改造、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主张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与习近平借鉴孟子的“修身治国”的政治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是依据时代特征对民本思想的发展和概括,它们传承了孟子民本思想的精华,并赋予其全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政之所兴在于顺民心,政之所废在于逆民心。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