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知识点教案资料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知识点教案资料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知识点教案资料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知识点教案资料

直角二角形的边角关系知识考点

知识讲解:

(1)角A 的正弦: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 A 的正弦,记作sinA ,

a

即 si nA = C

⑵角A 的余弦: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 A 的余弦,记作cosA ,

b

即 cosA= c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如图,在ABC 中,/ C 为直角,则锐角 A 的各三角

函数的定义如下:

⑶角A 的正切:锐角 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 A 的正切,记作tanA ,

即tanA =八

⑷角A 的余切:锐角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

切,记作cot A , b

即 cot A =(-

2?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 三边之间的关系:a 2 + b 2= c 2 A 的余

3?三角函数的关系

(1)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 1)平方关系: sinA 2 + cosA 2= 1

2)倒数关系: tanA -cot A = 1

sinA cosA

3)商的关系: tanA ='」,cot A =门:) (2)互为余角的函数之间的关系

sin(90 -A) = cosA , cos(90 -A) = sinA

tan(90 — A) = cot A , cot (90 — A) = tanA

4.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⑵锐角之间的关系:A + B =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a

sinA = cosB =(,

b cosA = sinB =匚 a

tanA = cot B = b b cot A = tanB = ◎

tan a01

COt a10

5. 锐角a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及变化规律.

(1) 锐角a的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

(2) 若O VaV 90° 则sin a, tan a随a的增大而增大,COS a, cot a 随a的增大而减小.

6. 解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中的元素:除直角外,共有5个元素,即3条边和2个锐角?

(2)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

的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7.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主要是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测量物体的高度等,常

用到下面几个概念:

(1) 仰角、俯角

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俯角

(2) 坡度二坡面的铅直高度h与水平宽度I的比叫做坡度,常用字母i表示,

i =

即I

(3) 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用字母a表示,则tan a= ■'

(4) 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方向转到目标方向线所成的角

三角形中角的关系教案

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第2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 授课人:王锡山 时间:2014年11月12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69~7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②能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带领学生探究三角形的角的数量关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②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把三角形按边进行了分类,并研究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同学们还记得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吗? 教师指定学生回答并给予评价 师:如果按角来分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并给出定义。 锐角三角形: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的两边叫做直角边,直角相对的边叫做斜边,直角三角形ABC 可以写成“ABC Rt ?”。 三角形按角分,可分为: ?? ??????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 情境:三角形三兄弟之争(出示课件)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 (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一:①量一量上述三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标注(测量时要认真,力求准确)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全章教材分析教案设计

九年级数学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教案 一、本章教学的指导意见: 本章内容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说起,引出第一个三角函数——正切。因为相比之下,正切是生活当中用得最多的三角函数概念,如刻画物体的倾斜程度、山的坡度等。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是在正切的基础上、利用直角三角形、通过学生的说理得到的。 接着,又从学生熟悉的三角板引入特殊角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问题。 对于一般包括锐角三角函数值的计算问题,需要借助计算器。教科书仔细地介绍了如何从角得值、从值得角的方法,并且提供了相应的训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本章重要的内容之一。除“船有触礁的危险吗?”“测量物体的高度”两节外,很多实际应用问题穿插于各节内容之中。 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是现实世界中应用最广泛的关系之一,锐角三角函数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测量、建筑、工程技术和物理学中,人们常常遇到距离、高度、角度的计算问题,一般说来,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往往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边和角的关系问题。 研究图形之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边和角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用数量的形式表示出来,即进行量化,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通过这一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 通过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关系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比和比例、图形的相似、推理证明等。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关系的学习,也将为一般性地学习三角函数的知识及进一步学习其它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关系、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从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的能力; 2.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会计算包括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问题; 4.能够借助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或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5.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及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体会数、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关系、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 A+B+C=π , 2C = 2 π-( 2A + 2 B ) 2、 sinC=sin(A+B), cosC=-cos(A+B) sin 2 C =cos( 2 A +2 B ), cos 2 C =sin( 2 A + 2 B ), tan 2 C =cot( 2 A + 2 B ) sin2C=-sin2(A+B), cos2C=cos2(A+B) 3、 三角形面积公式 S ?= 12 absinC= 12 bcsinA= 12 casinB p= 12 (a+b+c ) 4、 正弦定理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 =2R sinA ?sinB ? sinC ?a = b ? c sinA= 2a R ,sinB=2b R ,sinC= 2c R a=2RsinA , b=2RsinB , c=2RsinC 适用类型:AAS →S ,SSA →A (2,1,0解) 5、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 2 2 2 co s 2b c a A b c +-= 适用类型:SSS →A ,SAS →S ,AAS →S(2,1,0解) 5、 判定三角形是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 设c 为三角形的最大边 2c <2a +2b ??ABC 是锐角三角形 2 c =2 a +2 b ??ABC 是直角三角形 2 c >2 a +2 b ??ABC 是钝角三角形 6、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cotAcotB+cotBcotC+cotCcotA=1 tan 2 A tan 2 B +tan 2 B tan 2 C +tan 2 C tan 2 A =1 7* 、若三角形三内角成等差数列,则B=3 π 三边成等差数列,则0

北师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知识点及习题

九年级下册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知识要点】 一、锐角三角函数: 正切:在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即b A a tan =; 正弦:...在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c a sin =A ; 余弦:在Rt △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c A b cos =; 余切:在Rt △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作cotA ,即c A b cot =; 注:(1)sinA,cosA,tanA, 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 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 (2)sinA,cosA,ta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表示∠A,习惯省去“∠”号; (3)sinA,cosA,tanA,是一个比值.注意比的顺序,且sinA,cosA,tanA,均﹥0,无单位. (4)sinA,cosA,tanA, 的大小只与∠A 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 (5)角相等,则其三角函数值相等;两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则这两个锐角相等. 1、三角函数和角的关系 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 越大;∠A 越大,梯子越陡,tanA 的值越大。

si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 越大;∠A 越大,梯子越陡,sinA 的值越大。 cosA 的值越小,梯子越陡,∠A 越大;∠A 越大,梯子越陡,cosA 的值越大。 2、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1)互为余角的函数之间的关系 若∠A 为锐角,则 ①)90cos(sin A A ∠-?=; )90sin(cos A A ∠-?= ②)90cot(tan A A ∠-?=; )90tan(cot A A ∠-?= (2)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 1)平方关系:sinA 2+cosA 2=1 2)倒数关系:tanA ·cotA =1 3)商的关系:tanA =A o A s c sin ,cotA 二、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二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在△ABC 中,∠C 为直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则有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 (2)两锐角的关系:∠A +∠B=90°; ◎解直角三角形的几种基本类型列表如下:

三角形边角关系教案

14.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 -------边的关系 1.三角形的概念 2.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分类 3.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1.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分类思想。 2.经历探索三角形中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感受几何学中基本图形的内涵。 3.让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的习惯,以及说理有据的意识,体会三角形三边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三角形的分类,弄清三角形三边关系 2.难点: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领悟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四根小木条 五课时安排: 一节课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组图片,找出你熟悉的图形三角形,引入课题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三角形,它简单、有趣,也十分有用。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三角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吗? 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自学指导: 认真看书67页的内容。注意三角形边的表示方法。 并思考下面问题: (1)知道三角形的顶点,边,角等概念,会用几何符号表示一个三角形; (2)会把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知道每类三角形的特征;

(3)知道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底角等概念; 依次向学生介绍有关知识 4.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 5.合作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有这样的四根小棒(6cm、8cm、12cm、18cm)请你任意的取其中的三根,首尾连接,摆成三角形。 (1)有哪几种取法? (2)是不是任意三根都能摆出三角形?若不是,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 (3)用三根什么样的小棒才能拼成三角形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小组活动:学生自主探索并合作交流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的三根小棒能组成三角形; 我们可以发现这四根小棒中,如果较短的两根的和不大于最长的第三根,就不能组成三角形。 这就是说: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你能根据上面的结论,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加以说明吗? 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6.讲解例题 例1 :例:一根木棒长为7,另一根木棒长为2,若要围成三角形,那么则第三根木棒长度应在什么范围呢? 解:设第三条边长为a cm,则 7-2<a<7+2 即5<a<9 结论:其它两边之差< 三角形的一边< 其它两边之和 例2: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8cm,如果一边长等于4cm,求另两边的长? 解(1)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4 cm,则腰长为x cm。根据题意,得 x+x+4=18 解方程,得 x=7

(完整word版)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知识点 一、 边 1、基本概念(三角形的定义、 边、 顶点、 △、 Rt △) 2、按边对三角形的分类:≠?? ?????? 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腰底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3、三边关系: (1)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验证:两条较短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二、角 1、基本概念( 内角、外角、∠ ) 2、按角对三角形的分类:???? ???? 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3、三角形的内角和 (1)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一个三角形最多3个锐角,最多1个钝角,最多1个直角,最少2个锐角) 三、线 1、中线 (1) 定义 (2) 重心 (3)中线是线段 (4) 表述方法 2、高线 (1)定义 (2)垂心 (3)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 (4)表示方法 (5)3种高的画法 3、角平分线 (1)定义 (2)外心 (3)画法 (4)表示方法 四、数三角形的个数 (1)图形的形成过程 (2)三角形的大小顺序 (3)按某一条边沿着一定的方向 (4)固定一个顶点,按照一定的顺序不断变换另外两个顶点去数 基础练习 1、图中有____个三角形;其中以AB 为边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含∠ACB 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在△BOC 中,OC 的对角是___________;∠OCB 的对边是___________. 2、用集合来表示“用边长把三角形分类”,下面集合正确的是( ) A B C D 3、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 -1,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知识点归纳

6x B D A 第(3)题 第(4)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篇: 知识点一: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知识点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相邻的内角互补;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不相邻的内角. 基础篇: (1)在△ABC 中,若7836A '∠=o ,5724B '∠=o ,则C ∠= . (2) 在ABC △中,BC 边不动,点A 竖直向上运动,A ∠越来越小,B C ∠∠,越来越大.若A ∠减少α度,B ∠增加β度,C ∠增加γ度,则αβγ,,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 (3)如图,在Rt ADB △中,90D ∠=o ,C 为AD 上一点,则x 可能是 ( ) A.10o B20o C.30o D40o (4)如图, 在锐角△ABC 中,CD 、BE 分别是AB 、AC 上的高,? 且CD 、BE 交于一点P , 若∠A=50°,则∠BPC 的度数是( ) (A )150° (B )130°(C )120°(D )100° (5)四边形ABCD 中,如果∠A+∠C+∠D=280°,则∠B 的度数是( ) (A )80° (B )90°(C )170°(D )20° (6)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9 (B )8 (C )7 (D )6 方法篇: A.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 例题1.已知△ABC 中, (1)∠A=20°,∠B -∠C=40°,则∠B=____°; (2)∠A=120°,2∠B+∠C=80°,则∠B=___°; (3)∠B=∠A+40°,∠C=∠B-50°,则∠B=_____°; (4)∠A:∠B:∠C=1:3:5,则∠B=_____°. B β 2β 3β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教案

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 明 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第1课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知道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等概念,并能作出三角形的一边上的高. 3.理解等腰三角形及其相关概念.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三角形边长的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掌握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带领学生探究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难点】 已知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求表示线段长度的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教师多媒体出示: 教师把事先收集的与三角形有关的生活图片运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对三角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如图所示. 教师活动:通过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并提出:图(b)中能找出几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具有怎样的特性? 学生活动:回顾小学学过的三角形,与同桌交流,找出图(b)中的三角形. 教师归纳: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多媒体出示:

师:你能指出这个三角形的顶点有几个吗?分别是什么? 生:这个三角形的顶点有三个,分别是A、B、C. 师:这个三角形的边呢? 生:边有三条,分别是AB、BC和CA. 师:对.我们把这个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三角形的三边有时用它所对角的相应小写字母表示.如边AB对着∠C,记作c;边BC对着∠A,记作a;边CA对着∠B,记作b.也就是说,一边可用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角可用“∠”加上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师:按边分类时,你知道的都有哪些三角形? 生:等边三角形. 师:等边三角形是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如果不是三条边都相等,比如两条边相等,这类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呢? 生:等腰三角形. 师:对,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例.如果三条边都不相等呢? 学生思考. 师:我们把这类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教师多媒体出示: 教师板书: 三角形(按边分) 师:在等腰三角形中,你能区分哪条边是腰,哪条边是底吗? 生:相等的两边叫做腰,第三边叫做底边. 师:对.我们现在再来认识一下顶角和底角.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师:请大家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用刻度尺测量一下,并说说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学生操作. 生: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对,你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各大于第三边呢? 生:由所有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得到. 教师板书: 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对.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我们能得到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教师板书)如果三条线段要构成一个三角形,它们就要满足这两个条件,但是在实际计算中,需要验证六个不等式都成立吗? 学生思考,讨论. 师:不等式a+b>c,你把a移到不等式的右边,这个不等式如何表示? 生:b>c-a. 师:对,也就是c-a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1 锐角三角函数 第2课时 正弦与余弦教案1 北师

1.1 锐角三角函数 第2课时 正弦与余弦 1.理解正弦与余弦的概念;(重点) 2.能用正弦、余弦的知识,根据三角形中已知的边和角求出未知的边和角.(难点) 一、情境导入 如图,小明沿着某斜坡向上行走了13m ,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5m. 如果他沿着该斜坡行走了20m ,那么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多少?行走了a m 呢? 在上述情形中,小明的位置沿水平方向又分别移动了多少?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确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就确定了.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正弦和余弦 【类型一】 直接利用定义求正弦和余弦值 在Rt △ABC 中,∠C =90°,AB =13,BC =5,求sin A ,cos A . 解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 ,然后根据正弦和余弦的定义计算即可. 解:由勾股定理得AC =AB 2-BC 2=132-52 =12,sin A =BC AB =513,cos A =AC AB =1213 . 方法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 边比邻边,熟记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 第1题 【类型二】 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另一个三角函数值 如图,在△ABC 中,∠C =90°,点D 在BC 上,AD =BC =5,cos ∠ADC =3 5 ,求sin B 的值. 解析:先由AD =BC =5,cos ∠ADC =3 5及勾股定理求出AC 及AB 的长,再由锐角三角函 数的定义解答.

解:∵AD =BC =5,cos ∠ADC =3 5 ,∴CD =3.在Rt △ACD 中,∵AD =5,CD =3,∴AC = AD 2-CD 2=52-32=4.在Rt △ACB 中,∵AC =4,BC =5,∴AB =AC 2+BC 2=42+52 =41, ∴sin B =AC AB = 4 41 =44141 . 方法总结:在不同的直角三角形中,要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清它们的边角关系,结 合勾股定理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8题 【类型三】 比较三角函数的大小 sin70°,cos70°,tan70°的大小关系是( ) A .tan70°<cos70°<sin70° B .cos70°<tan70°<sin70° C .sin70°<cos70°<tan70° D .cos70°<sin70°<tan70° 解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知sin70°<1,cos70°<1,tan70°>1.又cos70°=sin20°,锐角的正弦值随着角的增大而增大,∴sin70°>sin20°=co s70°.故选D. 方法总结:当角度在0°<∠A <90°间变化时,0cos A >0.当角度在45°<∠A <90°间变化时,tan A >1.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0题 【类型四】 与三角函数有关的探究性问题 在Rt △ABC 中,∠C =90°,D 为BC 边(除端点外)上的一点,设∠ADC =α,∠B =β. (1)猜想sin α与sin β的大小关系; (2)试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因为在△ABD 中,∠ADC 为△ABD 的外角,可知∠ADC >∠B ,可猜想sin α>sin β;(2)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出sin α,sin β的关系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1)猜想:sin α>sin β; (2)∵∠C =90°,∴sin α= AC AD ,sin β=AC AB .∵AD <AB ,∴AC AD >AC AB ,即sin α>sin β. 方法总结: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把两角的正弦值表示成线段的比,然后进行比较是解题 的关键. 【类型五】 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 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上的高,tan B =cos ∠DAC . (1)求证:AC =BD ; (2)若sin C =12 13 ,BC =36,求AD 的长. 解析:(1)根据高的定义得到∠ADB =∠ADC =90°,再分别利用正切和余弦的定义得到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1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2304560三角函数值教案新版北师大版_

1.2 30O、45O、600三角函数值 一、教学目标 1.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30°、45°、60°这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能够进行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 3.能够根据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说明相应的锐角的大小.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30°、45°、60°这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四、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R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那么∠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邻边与斜边比、对边与邻边的比也随之确定,分别叫做∠A的正弦、余弦、正切. (二)讲授新课 活动1:小组合作 [问题]为了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准备了如下测量工具:①含30°和60°两个锐角的三角尺;②皮尺.请你设计一个测量方案,能测出一棵大树的高度. 我们组设计的方案如下: 让一位同学拿着三角尺站在一个适当的位置B处,使这位同学拿起三角尺,她的视线恰好和斜边重合且过树梢C点,30°的邻边和水平方向平行,用卷尺测出AB的长度,BE的长度,因为DE=AB,所以只需在Rt△CDA中求出CD的长度即可.

我们前面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如果一个角的大小确定,那么它的正切、正弦、余弦值也随之确定,如果能求出30°的正切值,在上图中,tan30°= ,则CD=atan30°,岂不简单. 你能求出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吗? 活动2:探索30°角的三角函数值 ①观察一副三角尺,其中有几个锐角?它们分别等于多少度? ② sin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 ③cos30°等于多少?tan30°呢? 学生探讨、交流,得出 30°角的三角函数值 2.我们求出了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还有两个特殊角——45°、60°,它们的三角函数值分别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到的? 活动2:探究归纳——完成下表 (1)我们观察表格中函数值的特点.先看第一列30°、45°、60°角的正弦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2)再次观察表格,你还能发现什么?从下列两个方面考虑 a 随着角度的增加,正弦、余弦、正切值的变化情况。 b 若对于锐角α有sin α= ,则α=. (三)重难点精讲 例题1:计算: (1) sin30°+cos45°; (2) 解:sin30°+cos45°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教学提纲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 瓦房店中心小学 四年级 吴艳双 【教学内容】: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定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今后学习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打下基础。三角形边的关系的定理主要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依据,熟练灵活地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教材积极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力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会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也让学生对演绎推理和反证法有初步的了解。 【学生分析】 对于三角形,学生并不陌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和三个角,以及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这些都是学生进一步进行学习的基础。学生乐于动手,喜欢实践,并在前几年的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实践方法和思考方式,同时比较善于发现和总结,这也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判 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等活动中,经历三角形三边 关系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经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过程,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准确理解“任意”的含义。 【教具】: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瞧,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 2、你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吗?(谁来说)(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 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3、你会围三角形吗?(会)我们在围三角形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看来你一定 是个细心的好孩子)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案(2)

第十三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第1课时三角形中边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分类思想 2. 经历探索三角形中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感受几何学中基本图形的内涵 3. 让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的习惯,以及说理有据的意识,体会三角形三边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三角形分类思想,弄清三角形三边关系. 难点: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领悟.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直尺. 四、相关资源 《三角形系列》图片、《三角形1》图片、《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图片、《等腰、等边三角形》图片、《三角形2》图片、《三角形3》图片. 五、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本视频资源从生活实例出发,给出物品、建筑等常见的三角形形象及设计,同时适当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若需使用,请插入【情景演示】认识三角形. 教师引入三角形: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同学们你们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有哪些?通过观察图片大家能否发现三角形有哪些特性? 教师活动:通过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并提出图中能找出的几个三角形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学生思考回答:三角尺、警示牌、旗子等等.

插入图片《三角形系列》 教师给出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插入图片《三角形1》 点A,B, C叫做这个三角形的顶点;线段AB,BC,CA叫做这个三角形的边;∠A,∠B, ∠C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我们把这个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的三边有时用它所对角的相应小写字母表示:如边BC对着∠A,记作a;边CA记作b;边AB记作c.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课堂知识的教学. 【新知讲解】 1.三角形的识别、分类. 教师讲解: 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acute triangle),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right triangle)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obtuse triangle) 三角形中,三条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scalene triangle),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isosceles triangle)、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 equilateral triangle) .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叫做腰,第三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三角形按边长划分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在Rt△ABC中,∠C=90°,sinA=________,cosA=________,tanA=________. 问题2:在Rt△ABC中,∠C=90°,锐角A越大,正弦sinA______,余弦cosA______,正切tanA______. 问题3:默写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问题4:计算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通常把这个角放在____________中研究,常利用_________或__________两种方式进行处理.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一、单选题(共14道,每道7分) 1.式子2cos30°-tan45°-的值是( ) A. B.0 C. D.2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如果△ABC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是直角三角形 B.△ABC是等腰三角形 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ABC是锐角三角形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已知为锐角,且,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4.如图,在Rt△ABC中,tanB=,BC=,则AC等于( )

A.3 B.4 C. D.6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1)和点B(3,0),则sin∠AOB的值等于( ) A. B. C. D.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6.在Rt△ABC中,∠C=90°,若AB=4,,则斜边上的高为(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有关三角形知识点

一、有关角的: 知识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知识点2:三角形外角性质:1). 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互补。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二、重要的线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对边中点(角平分 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2.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 3.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 4、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垂足在相应顶点的对边上。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上的高分别与另一条 直角边重合,垂足都是直角的顶点。而在钝角三角形中,夹钝角两边上的高都在三角形的外部,它们的垂足都在相应顶点的对边的延长线上。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6、角平分线的的性质: 7、中位线: 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三:重要的三角形的角与线 1、直角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等边三角形: 四:重要的定理 1、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上述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2、外心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3、垂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4、内心定理三角形的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5、旁心定理三角形一内角平分线和另外两顶点处的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旁心. 三角形有三个旁心.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旁心称为三角形的五心.它们都是三角形的重要相关点. 6、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7、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8、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S(面积)=a(边长)h(高)/2---三角形面积等于一边与这边上的高的积的一半 9、勾股定理: 10、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案(00001)

沪科版本数学八年级上册3.1.2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

讲授新课活动探究一:思考以下问题,做一做。(小组讨 论,3min) 1. 同学请拿出你的三角板,观察三角形的内角有 什么不同? 2.画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3.画出有一个角的钝角的三角形。 怎么区分以下三种三角形呢? 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 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对于直角三角形,还有哪些要素呢? 活动探究二:思考以下问题。(小组讨论,2min) 1三角形若按角来分类,分为哪几类? 2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三角形按角分为 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三角形,将这个三角形折叠 学生通过动手 画图,锻炼了 能力,学生能 够用以学习的 知识来解决, 为学生掌握三 角形之间角的 关系做铺垫. 学生回答直角 三角形中夹直 角的两边叫做 直角边,直角 相对的边叫 做,直角三角 形ABC可以写 成Rt ABC。 学生回答 三角形的内角 和等于1800 动手折叠 三角形,锻炼学 生的动手能力 巩固练习学生独

∠A=180°-54°-90°=36° 在 ABC中, ∠C=180°-∠A-(∠ABD + ∠DBC) =180°-36°-(54°+18°) =72° 变式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至少有两边相等; 4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A. 1,2 B. 1,3,4 C. 3,4 D. 1,2,4 变式2 若三角形中的一条边是另一条边的2倍,且有一个角为30 °,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都不对 变式3:在△ABC中,若∠A:∠B:∠C=2:3:4,求∠A 、∠B和∠C的度数. 拓展提高 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角为100°, 则另两角分别为___________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角为70°, 则另两角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2、三角形的表示 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边AB可用边AB所对的角C的小写字母c表示,AC可用b表示,BC可用a表示.三个顶点用大写字母A,B,C来表示。 注意:(1)三条线段要不在同一直线上,且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3)△ABC是三角形ABC的符号标记,单独的△没有意义 3、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2)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4、三角形的主要线段的定义: (1)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如图:(1)AD是△ABC的BC上的中线.(2)BD=DC= BC. 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 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部且交于三角形部一点(重心) ③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如图:(1)AD是△ABC的∠BAC的平分线.(2)∠1=∠2= ∠BAC.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 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部且交于三角形部一点(心) ③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3)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如图:①AD是△ABC的BC上的高线;②AD⊥BC于D;③∠ADB=∠ADC=90°.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线段; ②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部;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直角顶点上。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垂心) ③由于三角形有三条高线,所以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时候就有三种(因为高底不一样)(4)三角形的中垂线:过三角形一条边中点所做的垂直于该条边的线段 如图:DE是△ABC的边BC的中垂线;DE⊥BC于D;BD=DC 注意:①三角形的中垂线是直线; ②三角形的三条中垂线交于一点(外心) 小总结:心: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切圆的圆心. 性质:到三边距离相等. 外心:三条中垂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性质: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 性质:三条中线的三等分点,到顶点距离为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 垂心: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案1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案1 教学内容分析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过的一些三角形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的研究它的概念、分类、性质和应用.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技能 理解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实验、验证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体验探究的乐趣. 2、通过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发展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和方程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美、图形美. 2、激发学生的勇于探究精神以及文明环保意识. 教学中的重、难点及处理 1、重点: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应用. 2、难点:探究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3、处理:结合多媒体课件,揭示图形特点,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结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原理,验证猜想.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实验比较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笔、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悬念探路 1、提出问题:看NBA姚明赛场,姚明的身高是2.26米腿长约1.2米左右,他在赛场上能一步走3米吗? 2、抽象问题:人的体型可以模拟成三角形.(投影展示生活中具有三角形状的实物.) 3、揭示问题:进入三角形的世界探究虚实,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设计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洞悉生

活中数学常识的能力.) 二、感知实物,提升认识 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一些初步知识,现在大家观察下面的屋顶框架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图1 1、共性特征方面: 从图1中找出两个不同的三角形吗?与同伴交流各自找的三角形. (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该图形然后来找,请一个同学上黑板指出三角形) 根据指出的三角形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合小学对三角形的认识回答) (2)什么叫做三角形?(通过视频了解三角形定义) (刚才找到的三角形能说清楚吗?可能同桌的两位或前后能指着说,隔一排就恐怕不行,你说的是这个,他说的是那个,容易混淆,那么怎样就可以表示清楚呢?) (3)如何表示三角形? (4)三角形的边可以怎么表示? (5)如果我说三角形有三要素,你能猜出是哪三要素吗?(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三角形的基本元素). 2、个性特征方面: 研究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相等,有多少种可能的情况? (通过视频掌握三角形按边的分类) (1)三条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外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3)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三、实践探究,形成性质 1、议一议C 观察:蚂蚁从A到B 路线1:从A到C再到B路线走 路线2:沿线段AB走 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 B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测试卷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1-2a,8,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2 2、下列不属于命题的是( )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如果x 2=y 2 ,则x =y ; C.过C 点作CD ∥EF ; D.不相等的角就不是对顶角。 3、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其它两个内角的差,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 斜三角形 4、四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4、6、8、10,可以组成三角形的组数为( ) .3 5、如图,在长方形网格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2,宽为1,A 、B 两点在网格格点上,若点C 也在网格格点上,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则满足条件的点C 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 5 6、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小聪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α等于( ) A .30° B .45° C .60° D .75° 7、图(五)为一张方格纸,纸上有一灰色三角形,其顶点均位于某两网格线的交点上,若灰色三角形面积为 4 21 平方公分,则此方格纸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公分? A . 11 B . 12 C . 13 D . 14 8、已知如图,∠A=32°,∠B=45°,∠C=38°则ΔDFE 等于( ) ° ° ° ° 9、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2°, 那么∠2的度数是( ) A .32° B .58° C .68° D .60° 10、已知:如图,在△ABC 中,∠C=∠ABC=2∠A ,BD 是AC 边的高,则∠DBC=( ) A .10° B .18° C .20° D .30°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0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 A.0 40 B.0 100 C.0 40或0 100 D.0 70或0 50 二、填空题 A B 30° 45° α 1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