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文读懂银行委外业务概要

一文读懂银行委外业务概要

一文读懂银行委外业务概要
一文读懂银行委外业务概要

一文读懂银行委外业务

主页 > 银行资讯 > 国内财经 >

时间:2016-08-15 09:21信息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577697591.html, 作者:银行贷款利率

1委外业务是什么?

委外业务,也称为委托投资业务,指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外部机构管理人,由外部机构管理人按照约定的范围进行主动管理的投资业务模式。委托方,即资金提供方,可以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可以是企业类法人;管理人,即资金实际投资运作方,一般是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及阳光私募,部分商业银行现阶段也充当委外投资管理人。委托人按照协议约定获得投资管理的收益,管理人一般以“固定管理费率加超额业绩分成”的方式收取管理费。目前,委外业务资金提供方主要是商业银行的理财及自营资金。

委外业务是委托人及管理人协商式的高度定制化的业务。所谓高度定制化,是指投资范围及投资期限非常灵活,可以按照资金委托方的要求而定制。从投资范围来看,由委托人确定,一般商业银行自营类委托资金投资范围主要以货币市场类及纯债类资产为主,理财类委托资金的投资范围一般还会加上债券基金、国债期货、利率互换等衍生品,部分针对高端客户发行的银行理财类委托资金的投资范围还可以扩展至包含混合类基金、股指期货、甚至个股类在内的权益资产。

从期限上来看,目前委外市场以1年期限的委托资金为主,一般到期会有续期条款;期限还可根据委托人的需求定制,一般还有3月、6月及各种非标准期限。从业绩比较基准来看,根据产品投资范围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会高于银行发行同期限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从收费模式上来看,一般为固定管理费率加上超额业绩提成。

2委外业务发展起源及原因

1)委外起源

委外业务的起源是由于近年来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理财、自营资金规模加速增长,但由于自身投资团队成长无法匹配,委托投资就成一道重要的资产配置渠道。城商行与农商行的痛点主要有:

1、专业投资团队力量则明显不足。很多小型区域银行没有独立资产管理部门,尤其是缺乏专业债券交易员。

2、部分区域受制于地方银监系统的保守监管,理财资金多以信用债持有到期为主,不做交易不加杠杆也很少涉足非标,高收益资产获取有赖于政府资源与经济环境。

在此背景下银行理财业务委外开始崭露头角。2015年,由于信用风险暴露叠加流动性充裕,大量资金追逐少量优质资产,资产荒袭来,股份行甚至国有大行也加入了委外行列。

2)快速发展原因

由于近年来商业银行自营和理财资金规模加速增长,但由于自身投资团队成长无法与资金增长相匹配,且投资范围无法匹配客户需求,委外投资就成一道重要的资产配置渠道。从更大的视角去看,随着大资管时代的来临,委外投资更是为广大机构类投资者提供了新型属性的投资品。

1、优化自身投资能力

近些年制度红利的存在,导致银行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广大中小银行在投资策略选择上相对单一,在更广意义上的泛固定收益类投资领域存在明显的经验和能力的欠缺,许多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缺乏成熟的债券投资交易团队,面对目前越来越复杂的流动性管理压力及债券信用风险频发的情况,缺乏投资管理经验。通过借助外部专业机构的投资及风控能力,不仅可以为银行提供收入来源和盈利增长点,也可以在合作的过程中互相沟通强化自身投资能力,弥补泛固定收益领域投资能力的不足。

2、合规有效的拓展投资范围

从投资范围上看,部分高净值客户在承受一定风险的情况下,有资产增值的现实需求,通过高端客户类银行类理财产品可以适度参与相对高风险资产的投资。由于商业银行目前仍缺乏多类风险资产配置的经验,可以通过委外的模式,借助外部管理人更为专业的人员储备和策略储备进行专业化的风险资产投资,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差异化服务。可以说,现阶段,通过委外投资模式,商业银行在合规的前提下,能够相对低成本的有效拓展投资范围,满足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和高端理财客户的实际投资需求。

3、大资管时代来临的必然发展结果

当前,委外业务的快速发展虽然有资产荒大背景下的阶段性因素,但委外业务广阔的发展前景空间却是大资管时代来临的必然发展结果。随着国内机构与个人投资者财富的迅速积累,急需更丰富、多元化的资产管理渠道。在此背景下,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一轮投资品及业务创新的浪潮。市场的发展,扩大了投资范围、降低投资门槛,使资产管理行业进入进一步的竞争、创新、混业经营的大资管时代。委外业务作为创新型业务模式,在“高性价比”资产相对稀缺的大背景下,为广大机构类投资者提供了具备新型属性的投资品。

从海外发展经验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如养老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和资金供给方主要以FOF或MOM形式进行大类资产投资配置,大型机构投资者的主要集中精力于大类资产配置选择及优选委外投资管理人。随着国内机构投资者资金规模的快速扩大和投资范围的深化,以委外业务为代表的MOM和FOF投资模式或将成为机构投资者的主流配置模式之一。

3委外业务模式

从业务模式上看,委外投资业务主要有产品模式及投资顾问模式两种:

1、产品模式

资金委托方通过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基金专户的模式与管理人进行产品合作,约定产品的投资范围及业绩比较基准。从分层结构来看,一般分为平层委外和结构化委外两种;从投资范围来看,均以债券作为主要的投资标的,一般会划分为纯债类、债券增强类及多资产混合类等若干种模式。

2、投顾模式

受政策等条件限制,部分农商行等类型的金融机构的委外业务多以投顾形式落地,即委托账户的交易发生在银行自己的系统和托管账户内,由投顾管理人发出债券买卖指令指导银行交易员操作。在投顾模式下,银行委托账户的投资受到明显的限制,如一般不能参与交易所市场的债券交易、不能参与国债期货等衍生品的交易等,亦无法做资金结构分层。因此,投顾模式下,委外的投资范围基本为平层纯债型结构。由于此类模式存在先天的投资范围不足,无法使用衍生品进行现货套保,相较委外模式而言业绩收益及操作模式并无优势。

3、各行看

大行、股份行多通过信托计划、基金通道的形式进行产品合作。地方银行的委外多以投顾的形式参与,交易发生在银行自己的系统内,券商发出买卖指令指导银行自己操作。

1)大行、股份行多通过信托计划、基金通道的形式进行产品合作,约定(独立帐户)固定收益率,券商对收益率水平进行衡量来决定是否承接,当前主流收益率在4.5-5%,略高于新发理财平均收益率。成本方面,固定费用与超额收益分配形式多样,自由度较大。

2)地方银行的委外多以投顾的形式参与,交易发生在银行自己的系统内,券商发出买卖指令指导银行自己操作。

3)随着委外规模的扩大,FOF(组合基金的基金)和MOM(组合基金管理人的管理人)的形式进入了银行视野,有银行甚至有建立类似银银平台/恒生系统的委外交易平台的想法。但由于目前委外整体规模较小,标准化优势并不明显,而一对一的合作形式未超出双方管理能力,也更能更好的满足双方利益诉求。

4委外业务规模(估算)

五大行在大券商的单笔业务规模通常在百亿左右,股份行数十亿,城商行数亿。资金来源方面,理财、自营均有。

国君估算

15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超过20万亿元,按照债券投资占比45%计算,理财对接债市的总量资金达到9万亿左右。同期,券商资管规模达到11.89万亿,基金专户规模2.85万亿(不含社保和年金),基金子公司专户规模8.5万亿,保险资管超过1万亿。

若按照14年的比例,这些资管产品中60%以上来自于银行、保险等机构委托/通道,假设35%-40%投入债市,那么与债市相关的委外资金规模可能达到5万亿左右,这意味着银行理财很大一部分资金都通过委外方式进行投资。(此为估算值,实际可能因部分数据缺失、重复计算等存在误差)

天风估算

1、委托方参与情况

现阶段,委外业务模式被银行类金融机构普遍接受,国有大型银行、股份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自营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均涉及此类业务,部分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开始了进行委外业务的研究和探索。在资金分配上,银行类机构的特点较为鲜明,大行及股份制银行以理财资金为主,且运作模式基本为产品合作模式,一般会选择旗下的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及外部机构作为委外业务管理人;城商行及农商行的自营和理财资金均有参与委外投资,以产品合作模式为主,投资顾问模式为辅,委托资金均由外部金融机构管理。

2、市场管理人情况

目前,委外市场的管理人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阳光私募为主,部分银行亦以管理人的身份出现在委外市场。由于委外业务基本以货币类资产及债券类资产作为主要投资方向,各家管理人也通过类固收部门承接委外业务。

3、委外业务模式及规模估算

委外业务分散布局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各类资产管理业务中,尚无准确的数据统计。从委外业务全行业的角度来推算,2015年末,委外业务规模大致在2万亿元上下;进入2016年,随着业务模式的成熟与推广,越来越多的委托人和管理人进入了委外市场,业务规模继续快速增加。

展望未来,在财富快速增长的大资管时代,银行自营业务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将给委外业务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若以银行全行业超过200万亿元的总资产规模测算,预计委外业务市场未来将拥有十万亿以上的规模,市场发展仍有深度和广度可以挖掘。

5委外投资筛选方法:白名单+打分

大银行对委托投资机构(投资顾问)的筛选相对市场化,且投资分散,投顾可多达几十家,投后管理要求较多;小银行往往把收益率作为主要考量,投后管理较为松散。

各家进行委外投资的银行有一份相差不多的投顾白名单,主要按照资产管理规模对投资机构进行排名。细化筛选时,会对各机构在不同分指标上进行打分。除了量化考核,管理人的投资策略和风格是否符合银行整个资产配置组合也很关键。为了控制风险,银行还可能要求投顾自投资金,并在一定时间内锁定单一投资经理(特别是在MOM 模式中);否则,根据约定,银行有权收回投资。

不过,即便像某大行私行这样的市场先锋,其委外投资管理系统也不完善。手动提交报告模式、基础数据再加工缺乏等因素,使得银

行委外在整体上仍处于较为粗放的形态。

白名单筛选制

综合几家股份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和基金、证券、私募对接人士的说法,银行筛选投顾的流程大致有白名单、分项指标打分和投资策略和风控路演等。

银行在选择债券管理人时,一般会选择公募基金和证券公司。根据管理资金规模(公募基金、券商资管)、资本金规模(证券公司)做排名,取前多少名形成白名单。

其中,私募机构的机会相对较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债券一级市场有承销债券资质和有投行业务的机构渠道较多;其二,债券投资要放杠杆,大机构在债券质押时更容易融资。私募机构的机会更多体现在股票投资,特别是量化对冲领域。

进入白名单之后,银行会在历史业绩、风险调整后收益、研究能力、公司组织架构等方面进行分项评估。

打分可能并不足以完全反映一家机构真正的投资能力,甚至打分的基础数据可能不完善。比如,就历史业绩而言,如果是公募基金,业绩自然公开透明,可是私募机构的历史业绩数据不全,是整个市场面临的共同问题。

“历史业绩也只是一个参考。前期筛选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务虚部分,就是在当下那个时点,投资经理的投资策略是什么,风控要怎么做。银行要看的这些是否符合其大投资组合配置。”某私募机构销售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于银行资管部门来说,他们更看重投资经理,但上报到风控部门,可能更看重机构的名气。”

中小银行在筛选投顾时,条条框框相对较少。

比如,在看待投资收益时,有个步骤叫业绩归因,就是看投资收

益具体是怎样实现的。但对于很多中小银行而言,收益率即王道。

10%自投资金+锁定到人

对银行而言,投后管理一个比较简单粗暴但有效的前置方式,是要求投顾以自有资金参与,比例可高达10%。

也有以固定资金约定的。如某股份行曾要求其委托基金管理人投入自有资金1000万元(委托管理规模一般在5-10亿),如果投资经理在3年内离职,则1000万元全部归银行所有。在MOM模式中,也有银行约定如果投资经理在规定期限内离职,银行有权撤回所有资金。

就委外投后管理,目前主要依赖投顾定期上交表格和报告。事实上,基础数据包括每日交易流水等,托管方都有,但托管方通常不直接参与数据报备和加工。

目前业内的普遍做法为,投顾每天向银行递交一份估值表(或加交易流水)。每周、每月、每季度,大银行通常有汇报模板,要求投顾填写反馈。比如对投资债券的久期、品种、信用分布进行统计和说明,做好收益率曲线图表以及业绩归因。

投顾在这其中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比如,净值在一周之内选一个高点,在计算回撤时把时段拉长等。

目前几家大银行要么自行研发委托管理系统,或者寻找公司合作。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已有几家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技术公司和银行进行接洽。

上海一家技术公司产品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他们研发一套委托投资管理系统,人力成本将近千万,初期投入较大,如果市场需求不充分,收益可能难以覆盖研发成本。

“银行对持仓管理软件的需求不是很大,主要是因为国内对资产的风险计提模型要求不高。”该产品经理表示。

超额收益分账比例

在众多投资机构欲抱银行大腿而不得之时,也有机构对此兴趣寥寥。

“某大行对分润太苛刻。”某中小券商资管固收部负责人坦言,“超额收益二八分,超额收益本来就不容易,银行拿八成,我们没什么可赚的。而对小银行客户可以做到所有超额收益归我们。”

相比大行的投后管理要求,中小行的要求较低。

“中小行主要要求反馈净值和持仓情况,业绩归因不太做。”一名私募公司机构业务部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前述券商资管人士称,中小行的投后管理要求,主要是提供周报和季报。“每周基本都有钱进出,周报内容就是每周投了些什么,底层资产分布和持仓情况。季报的格式模板是我们自己信披的模板。”

“和大行合作,主要是赚个名声。”据前述券商资管人士介绍,去年其所在公司债券委外业务规模在400-500亿,今年计划翻番。由于交易性获利机会在减少,债券踩雷的风险明显上升,委外的规模增长可能小于去年底的预计。

6委外业务发展前景

在其看来,中小银行的委外在今年呈现出三个趋势:

第一,一对多管理的吸引力增大。中小银行逐渐倾向于和其他银行理财共组资金池,意在缓解投资过于集中的问题。

第二,分级产品减少,平层产品增多。即便是债券质押回购,杠杆也有所下降。

第三,银行在选择投顾时,更看重其产业链,而非单一投资的能力。因为二级市场交易性机会减少,一级市场的项目能力就非常重要。一些抢手的债券,如果投顾或其母公司有承销资质,或直接有企业资源,无疑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银行委外业务催收资料收集

银行委外业务催收资料收集 1、一手房贷 (1)一手房贷(单身)催收收集的资料:身份证、户口本、收入证明、银行贷款审批表、房屋所有权证、逾期明细表(显示逾期:天数、本金、利息、罚息、复息)。(以上资料均为复印件) (2)一手房贷(结婚)催收收集的资料: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结婚证、收入证明、银行贷款审批表、房屋所有权证、逾期明细表(显示逾期:天数、本金、利息、罚息、复息)。(以上资料均为复印件) 2、二手房贷 (1)二手房贷(单身)催收收集的资料:身份证、户口、收入证明、银行贷款审批表、房屋所有权证、逾期明细表(显示逾期:天数、本金、利息、罚息、复息)。(以上资料均为复印件) (2)二手房贷(结婚)催收收集的资料: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结婚证、收入证明、、银行贷款审批表、房屋所有权证、逾期明细表(显示逾期:天数、本金、利息、罚息、复息)。(以上资料均为复印件) 3、抵押类贷款 贷款人资料收集:身份证、户口、或结婚证、收入证明、银行贷款审批表、逾期明细表(显示逾期:天数、本金、利息、罚息、复息)。(以上资料均为复印件)4、个体工商户贷款 个体工商户贷款催收收集的资料: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身份证、户口、银行借款审批表;涉及保证人的提供:身份证、户口、收入证明、逾期明细表(显示逾期:天数、本金、利息、罚息、复息)。(以上资料均为复印件) 5、企业贷款 企业贷款催收收集的资料: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开户许可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贷款卡、公司章程、验资报告、抵押合同、保证合同、银行贷款审批表、逾期明细表。(以上资料均为复印件) 6、贷款保险 银行要求借款人为保证还款为该笔借款上一份保险,只要出现无法偿还的时候就由保险公司理赔,保单受益人是银行,保险人是借款人。 有保险的贷款催收需要的资料:身份证、户口、结婚证、夫妻双方的收入证明、银行流水、银行贷款审批表、涉及抵押的房屋所有权证、涉及保证担保的保证人的身份证、户口、借款审批表、逾期明细表、逾期明细表。(以上资料均为复印件)。 7、信用贷款 信用贷款收集的资料:身份证、户口、收入证明、银行贷款审批表、逾期明细表(逾期:天数、本金、利息、罚息、复息)。 8、信用卡 信用卡催收收集的资料:身份证、收入证明、信用卡申请表。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doc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一.信贷风险的定义: 1.信贷。 银行信贷是商业银行为保证贷款业务而从事的与之相关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银行信贷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是以偿还为条件,并且收取利息为获取报酬的借贷行为.它的运行方式为:吸收来自个体储户的存款,然后将之发放给信用可靠的贷款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向储户支付利息,贷款人向银行支付利息.银行通过利息的不同来获取收益.银行信贷具有聚集,分配社会资金,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活动的职能. 2.信贷风险的含义。 风险在经济领域中,一般将之理解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损失的发生因为影响因素的大量性,无规则性和随机性而具有多种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经营与信贷活动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就是商业银行风险.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在广义上它指因客户违约引发的风险,在狭义上指银行不能如期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不确定性,也即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张淼) 3.信贷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只要银行经营信贷活动,就不可能完全规避信贷风险,信贷风险在信贷活动中是客观且肯定存在的。换句话说,没有信贷风险的信贷活动是不存咋的。 (2)隐蔽性。 信贷活动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信贷风险难以直接的、精确的被观察和度量。 (3)可控性。 虽然信贷风险具有隐蔽性,但银行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提前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从一般意义上考察,任何经济活动风险的存在都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和政

治环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人的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银行信贷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银行风险的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这些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交错,使得信贷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变得复杂化. 1.主要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巨额不良债权上。债权是指商业银行(债权人)按信用原则和交易准则,以贷款为形式、以契约承诺为载体,让渡信贷资金使用权给借款人(债务人),并藉此拥有向借款人追索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经济权利。根据贷款契约的履行情况,商业银行的债权可分为正常债权和不良债权。就一笔贷款而言,如果该贷款能够按贷款契约规定的期限要求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那么该项债权就属于正常债权。否则,就属于不良债权范畴。“不良债权”是指按期很难收回或无法收回的贷款,即通常所说的呆账、坏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分析—王红夏) 2.产生原因。 不良债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低,其体现在以下方面:(1)银行对经营对象了解不深入,分析不透彻.信贷风险的产生与银行工作人员对贷款对象的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发放贷款前,没有对贷款对象进行深入调查,没有对其资产状况和偿还能力进行评估,就像对方贷款.这样做的后果是某些贷款人信用低,不具有偿还能力.而一些贷款单位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导致其不具有偿还能力. (2)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评估.无论哪一种业务,事先都应进行可行性评估.对于银行来说,在贷款之前,应结合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评估.如果凭借决策者的主观经验进行决策贷款,无疑会产生信贷风险. (3)信息不灵.银行的任何一项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及时,可靠的信息上,并且贷款之后,也应跟踪调查贷款对象的最新信息,确保其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4)国家体制原因。我国的特殊的经济体制也会对银行的信贷风险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如行政干预,指令贷款会形成贷款风险.由于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银行的资金流向,投量的掌握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政

某四大行一线负责人还原真实的银行委外业务

某四大行一线负责人:还原真实的"银行委外"业务来源:今日头条 导言:你真的没有细思恐极? 会议纪要,四大行总行资管深度解读17年同业监管、委外业务动态及委外成本等电 话会议 一、近期股债双杀根源: 1、委外规模市场都高估了,实际值16年高峰时,四大行2.5-3万亿,工行可能突破 1万亿,建行7-8千亿,其他几个银行三千亿左右,整个银行业委外16年5-6万亿,加上保险,央企等下属财务公司数据可能更大。17年一季度委外规模有所下降,受托机构以基金公司和券商为主,大行选择大规模,评级高大基金公司,主要合作对象是银行自身旗下 基金公司占70-80%。股份制银行更倾向于和中大型基金公司合作,更看重投资业绩,城、农商行和中小券商和公募基金合作,更看重收益率,单笔资金量小,估计几个亿。 委外资金资产配置:主要是信用债、利率债,货币基金,占比90%以上,权益类占比 不超过10%。 2、监管要求对同业理财空转处理,同业投资约70-80%是委外投资,以短期资金为主,期限错配现象严重,风险较大。 3、四大国有银行赎回委外资金规模很小,工行到期赎回也是很小一部分。去年国有 银行集中赎回有个案,目前银行委外赎回主体是同业资金占比较高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农 商行。 4、关注同业存单,银行表外纳入mpa监管,对中小银行制约较强,对大行影响有限。 5.委外工农中建交和邮储占30-40%左右,股份制占30%,农商和城商行占35%左右。 大行资金成本最低,城农商行资金成本最高。委外浮亏或达不到要求,通常就是收回这批 资金,交给业绩好的受托机构 6、近期债券市场不排除银行有委外资金收回可能,但国有银行没有大规模赎回情况,风险承受力很差的城商行监管加强,其收回意愿较强。 7、今年委外大行主动放缓理财增速,成本上升,资产端配置难度加大,一季度四大 行规模都有下降,但下降不多,每家几百亿规模。 8、今年货币政策趋紧,金融业资金空转问题严重,任意发展风险较大,目前金融业 去杠杆处于实际操作中后期阶段。

浅议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概要

浅议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愈加复杂多变。金融监管政策日趋谨慎、利率市场 化政策出台、金融脱媒速度加快、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第三方支付侵占金融市场、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等,多方因素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互相叠加,宏观经济告别两位数增长,高投资带动高增长的模式面临转型,市场有效信贷需求增速放缓,银行体系风险不断集聚,金融生态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公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及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间争夺的焦点。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感受,从经营模式、营销方式、人才资源管理和内部构架等方面论述了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把握环境变化,助推银行对公业务转型之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问题应对策略 .、八、- 刖言 银行对公业务包括企业电子银行、单位存款业务、信贷业务、机构业务、国 际业务、委托性住房金融、资金清算、中间业务、资产推介、基金托管等等,通俗 点说就是对单位的业务” [1]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愈加复杂多变,金融监管政策日趋审慎,金融脱媒速度加快,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资产规模扩张 速度放缓、净息差面临进一步收窄、资产质量压力巨大、减值损失准备增 加、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监管力度增强、同业跨业竞争加剧等多方负面因素叠 加,商业银行面临着最为严峻的形势。市场竞争日益残酷,市场准入逐步放宽,竞争主 体不断增加,直接冲击现有金融格局;混业经营不断深化,市场被非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瓜分;互联网企业跨界经营,对银行传统的渠道、客户和业务带来新的竞争压力。对公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也是主要的利润来源,长期以来都是商业银行间争夺的焦点。[2]—、我国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模式陈旧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概要

中国外资 2012年7月下总第269期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杜坚 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几乎占有全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总量的大部分比例,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反应,一个是国际结算产品种类,一个是国际结算总量,另一个是国际结算手续费收入。 下表列示了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结算主要产品。从表中可以看到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结算产品主要集中在信用证、汇付托收等常规性方式,而新型的国际结算方式仅出现在少数的银行业务中。从四大国有银行的先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产品类型可以看到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产品种类比较丰富, 客户可选择的余地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由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时间滞后与其他四大银行,国际结算产品集中于传统的信用证、托收、汇付等等,其中工商银行也涉及了福费廷、国际保理等新型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表1 四大国有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产品 数据来源:四大国有银行网站 如下分别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2009年到2011年国际结算总量的数据图表,通过图表可以看到中国银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鉴于中国农业银行的国际业务起步较晚,农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规模要落后于其他四大国有银行。从2009到2011年的总体趋势来看,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率,主要受益于我国在金融危机后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

逐渐恢复和不断增长。中国银行2011年的国际结算量是招商银行同年的结算量总额的将近4.17倍,在四大国有银行中国际结算量差距也相对明显,中国银行的国际结算量是中国农业银行的2 倍多。 图2 2009-2011年四大国有银行国际结算总量(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2011年四大国有银行年度财务报告 图3 2011年四大国有银行结算总量比重 数据来源:2011年四大国有银行年度财务报告 通过上图中2011年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结算总量的比例可以看出,中国银行在整个四大国有银行中占了35%之多,其次是工商银行占了28%。从整体来看,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银行的国 际业务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中国银行开展国际业务较早而且一直定位于国际化的银行的发展战略。 dio:10.3969/j.issn.1004-8146.2012.7.010 (下转第28页

银行业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一、什么是表内业务? 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 二、什么是表外业务? 表外(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但带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表外(中间)业务是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资金、信用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产、负债,以代理人的身份接受委托为客户办理各类委托业务事项,或以交易一方的身份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或差价的经营活动。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故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根据西方权威教科书对表外业务的界定,表外业务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能产生收益和/或费用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潜在资产或负债,国内有些学者称其为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主要包括银行各种代理、结算和咨询服务;另一类则涉及银行的各种承诺和或有债权,国内部分学者称为或有资产/负债类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三、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区别?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比如代收电费、电话费,代发工资,代理保险等代理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结算类业务等等。 四、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但是在一定时期可以转化成资产负债表上的内容的或有负债业务。比如,担保业务、承诺业务。 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

银行主要业务分类和简介

1负债业务 存款业务、借款业务 2资产业务 贷款业务、债券投资业务、现金资产业务 3中间业务 交易业务、清算业务、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托管业务、担保业务、承诺业务理财业务、电子银行业务本章通过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对银行的主要业务进行介绍。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重要基础。商业银行负 债主要由存款和借款构成。存款包括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两类,而借款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大类。 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存款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本章对银行负债业务的介绍主要针对存款业务。 资产是银行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银行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银行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商业 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债券投资和现金资产三大类。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也是最主要的资 金运用。本章对银行资产业务的介绍主要针对贷款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包括交易业务、清 算业务、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托管业务、担保业务、承诺业务、理财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等。 本章包括负债、资产、中间业务三节内容。 3.1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由存款和借款构成。 存款包括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两大类。 人民币存款:又分为个人存款、单位存款和同业存款,外币存款又分为个人外汇存款和机构外汇存款。 借款: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大类。短期借款是指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借款。主要包括同业拆借、证券回购协议和向中央银行借款等。长期借款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一般采用发行金融债券

银行委外运作模式及筛选标准

银行委外运作模式及筛选标准 中小银行的委外在今年呈现出三个趋势: 第一,一对多管理的吸引力增大。中小银行逐渐倾向于和其他银行理财共组资金池,意在缓解投资过于集中的问题。 第二,分级产品减少,平层产品增多。即便是债券质押回购,杠杆也有所下降。 第三,银行在选择投顾时,更看重其产业链,而非单一投资的能力。因为二级市场交易性机会减少,一级市场的项目能力就非常重要。一些抢手的债券,如果投顾或其母公司有承销资质,或直接有企业资源,无疑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一、委外业务是什么? 委外业务,也称为委托投资业务,指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外部机构管理人,由外部机构管理人按照约定的围进行主动管理的投资业务模式。委托方,即资金提供方,可以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可以是企业类法人;管理人,即资金实际投资运作方,一般是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及私募,部分商业银行现阶段也充当委外投资管理人。委托人按照协议约定获得投资管理的收益,管理人一般以“固定管理费率加超额业绩分成”的方式收取管理费。目前,委外业务资金提供方主要是商业银行的理财及自营资金。

委外业务是委托人及管理人协商式的高度定制化的业务。所谓高度定制化,是指投资围及投资期限非常灵活,可以按照资金委托方的要求而定制。从投资围来看,由委托人确定,一般商业银行自营类委托资金投资围主要以货币市场类及纯债类资产为主,理财类委托资金的投资围一般还会加上债券基金、国债期货、利率互换等衍生品,部分针对高端客户发行的银行理财类委托资金的投资围还可以扩展至包含混合类基金、股指期货、甚至个股类在的权益资产。从期限上来看,目前委外市场以1年期限的委托资金为主,一般到期会有续期条款;期限还可根据委托人的需求定制,一般还有3月、6月及各种非标准期限。从业绩比较基准来看,根据产品投资围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会高于银行发行同期限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从收费模式上来看,一般为固定管理费率加上超额业绩提成。 二、委外业务发展起源及原因 (1)委外起源 委外业务的起源是由于近年来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理财、自营资金规模加速增长,但由于自身投资团队成长无法匹配,委托投资就成一道重要的资产配置渠道。城商行与农商行的痛点主要有: 1、专业投资团队力量则明显不足。很多小型区域银行没有独立资产管理部门,尤其是缺乏专业债券交易员。

银行委外业务介绍

银行委外业务介绍 “委外”业务的现状 一、委外的规模 委外业务的起源 委外业务就是银行委托我们(券商),借用我们的专业团队帮银行的资金按照事先约定的收益做投资管理。由于近年来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理财、自营资金规模加速增长,但由于自身投资团队成长无法匹配,委托投资就成一道重要的资产配置渠道。 城商行与农商行的痛点主要有:1、专业投资团队力量则明显不足。很多小型区域银行没有独立资产管理部门,尤其是缺乏专业债券交易员。2、部分区域受制于地方银监系统的保守监管,理财资金多以信用债持有到期为主,不做交易不加杠杆也很少涉足非标,高收益资产获取有赖于政府资源与经济环境。在此背景下银行理财业务委外开始崭露头角。2015 年,由于信用风险暴露叠加流动性充裕,大量资金追逐少量优质资产,资产荒袭来,股份行甚至国有大行也加入了委外行列。 委外的规模 以下是2 家券商固收部门(一家大型券商一家小型券商)的初步调查结果(调研样本较少,结论或有偏差)。 1、资金委外模式被银行也普遍接受,五大行、股份行(除平安)、大量城商行、农商行均涉及此类业务。

2、五大行在大券商的单笔业务规模通常在百亿左右,股份行数十亿,城商行数亿。 3、资金来源方面,理财、自营均有。比例分配上特点较鲜明,大行以理财资金为主,股份行二者相当,地方银行以自营为主。而在券商方面,大型券商与银行广泛合作,小型券商客户以地方银行为主,不喜欢与大行合作。 我们判断大券商资产资源充足,满足大资金配置需要(管理成本降低),小券商资产资源较少,希望将收益最大化(与大行合作收益率相对较小)。 4、从潜在规模上看,理论上数十万亿的银行理财、自营投资资金都有可能流向委外,但实际上委外的规模一方面受银行资金配置需求决定,更多的受制于受托方(如券商)的资产获取能力,券商与银行的选择是双向的。 从调研感受上来看,委外规模在万亿左右,占银行理财+投资规模比重非常低。 二、委外的合作模式 1、大行、股份行多通过信托计划、基金通道的形式进行产品合作,约定(独立帐户)固定收益率,券商对收益率水平进行衡量来决定是否承接,当前主流收益率在4.5-5%,略高于新发理财平均收益率。成本方面,固定费用与超额收益分配形式多样,自由度较大。 2、地方银行的委外多以投顾的形式参与,交易发生在银行自己的系统内,券商发出买卖指令指导银行自己操作。

浅析银行业信息科技建设中的创新与发展

浅析银行业信息科技建设中的创新与发展 一、银行业信息科技建设方向 信息科技带给银行业的变化,首先是更加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结算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运营保障能力;其次是改变了传统银行业的竞争规则,银行机构顺应形势发展要求,转变传统观念,不断导入新技术、新知识,更新银行服务的形态和内容,在服务理念、经营模式和组织结构等多个方面实现转型升级。 信息科技使银行机构与科技公司的关联性越来越紧密,两者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一起建立起全方位、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 随着新兴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以及数据集成的发展,数据检索、计算、处理和整合速度不断提升,成本逐渐降低。银行业信息技术部门在信息科技支持下,拥有了更多开发、测试和产品迭代上线的手段,能更快速、敏捷地响应业务需求。业务部门也积极大胆尝试、推陈出新,在渠道、产品方面不断完善,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信息科技和业务模式在融合中相互影响,传统业务模式逐步转型,信息共享、业务融合、数据互联互通成为银行业发展的趋势,银行逐渐实现金融业务中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业务链整合。随着数据大集中工作基本完成,银行业的信息化转型重心已经从业务管理端走向客户服务端,并进一步提升应用场景和客户体验度。 二、银行业信息科技建设中存在的风险 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的融合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存在不容轻视的风险,主要包括:跨界风险、数据风险、信用风险,以及不可预见风险等。 1、跨界风险 信息科技使银行产品研发更快捷,更便利,也促使部分银行以业务创新为名,通过信托、基金等通道大举开展委外业务。同时,信息科技又催生了分工专业化的经济形态,使传统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发生改变,跨界、跨领域的混业经营成为常态和趋势,机构之间横向业务合作、股权交叉投资越来越多,其业务范围已经跨越了原有的行业划分,使监管重叠与监管真空并存问题更加突出,金融及上下游产业出现一定乱象,跨界风险逐渐凸显。 2、数据风险 数据风险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和数据存储两个方面。银行每年在网络安全方面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6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银监会127号文规定,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 A 三分之一 B 二分之一 C 四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正确答案:A 2. PPP业务模式中,私人部门风险承担最大的是()√ A 外包类 B 特许经营类 C 私有化类 正确答案:C 3. 对于以下同业业务,银行的选择顺序为()× A 信托池—银行非保—资产管理计划池 B 资产管理计划池—银行非保—信托池 C 银行非保—信托池—资产管理计划池 D 银行非保—资产管理计划池—信托池 正确答案:C 4. 对于ABS类产品,底层资产的分散度指标很重要,一般单一资产占比不超过()√ A 0.05 B 0.06 C 0.07

D 0.1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5. 以下属于商业银行未来经营趋势的有()√ A 交易化 B 表内化 C 短期化 D 电子化 正确答案:A C D 6. 以下属于交易类业务的是()√ A 同业投资业务 B 电子银行类业务 C 现金管理类业务 D 供应链金融业务 正确答案:A B C D 7. 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转变()× A 由被动投资向主动资产管理转变 B 由池投资向项目投资转变 C 由项目投资向池投资转变 D 由非标准化向标准化转变 正确答案:A B D 8. 商业银行做同业负债,应该从哪方面着手()× A 分散化 B 集中化 C 稳定化 D 综合化

正确答案:A C 9. 对于资产业务,投资方向可以为()√ A 政银合作类 B 国企改革 C 资产证券化 D 资本市场投融资 E 跨境资产配置 正确答案:A B C D E 判断题 10. 委外是单一委托。×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委外业务

委外业务 银行对理财、自营资金的委托管理业务近期成为市场关注点。通过我们的调研,对委外的规模、形式做了一定的了解并判断2016年的发展趋势。 1、委外的规模。 目前,资金委外模式被银行普遍接受,五大行、股份行(除平安)、大量城商行、农商行均涉及此类业务。其中,五大行在大券商的单笔业务规模通常在百亿左右,股份行数十亿,城商行数亿。资金来源方面,理财、自营均有。 从潜在规模上看,理论上数十万亿的银行理财、自营投资资金都有可能流向委外,资产荒下委外需求端旺盛,但受制与供给。 2、委外的形式 大行、股份行多通过信托计划、基金通道的形式进行产品合作,约定(独立帐户)固定收益率,券商对收益率水平进行衡量来决定是否承接,当前主流收益率在4.5-5%。地方银行的委外多以投顾的形式参与,交易发生在银行自己的系统内,券商发出买卖指令指导银行自己操作。总体上,委外的合作形式以一对一方式为主。 3、委外的供需展望 需求端,无论从银行的理财还是自营,资产配置压力都非常的大,数十万亿的资产配置需求派生出的委外需求远超目前的市场容量。在供给端,政府鼓励金融脱媒,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市场容量扩容趋势持续,信用利差处于地位压缩空间不大,总体而言供给也有扩张趋势。 4、2016 委外新趋势 (1)供需双方扩大,但银行配置需求增长大于供给,约定收益率或下行;(2)债市资产供给仍有不足,权益产品的创设将受到重视,由于监管层受股灾教训,量难以放大,短期产品仍是以债为主。股债结合的新产品值得重视。(3)

市场的扩大使得委外业务模式日趋复杂,复杂化的市场可能会催生专业化的委外撮合、交易平台。(4)委外主体存在多元化趋势。

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概要讲课教案

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深圳金融》2014年第3期 摘要:近年来,银行同业业务一直是商业银行快速发展和创新活跃的重点领域,银行同业业务为市场提供优金融势服务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争议而广受关注,近期市场又在讨论银监会预期的“同业融资管理办法”新规范的出台。本文立足市场实际,对银行同业业务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银行同业业务、制度经济学 一、银行同业业务现状 (一同业业务概念。狭义的银行同业业务指依据人行《同业拆借管理办法》,金融机构间的资金拆借业务。这是基于资金流动性缺口而拆借资金的传统同业范畴。广义的同业业务指以金融同业客户为服务与合作对象,以同业资金融通为核心的各项业务。从主体上看主要是服务银行自营和代客两方面的交易需求。交易涉及的市场主要有银行间货币市场、票据转贴交易市场、信贷资产交易市场、信托资产交易市场、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外汇衍生及商品交易市场等。从产品功能看分为四类1, 1四类业务的主要品种有,一是资金类,如同业拆借、同业借款、人民币质押外币质押借款、货币互存、债券回购、票据回购、信贷资产回购,同业存放、债券代持、股票质押融资等;二是投资类,如债券投资、票据转贴、同业代付、投资信托计划、理财计划等;三是资产管理类,如银行理财投资信托计划、投资理财产品、信托贷款、私募股权、信贷资产买卖等;四是交易服务类,如代理外汇买卖、衍生产品交易、贵金属商品市场交易、风险资产或不良资产交易、信托通道业务、信贷资产证 资金类、投资类、资产管理类、交易服务类,这四类产品在交易中往往通过组合交易和相关机构的链条式参与,实现各方交易目的和盈利收益。近年来,在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引领下,同业业务发展迅速,新产品层出不穷,同业业务量、收入、利润等在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占比和贡献明显提高。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定义与分类

表外业务定义与分类 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一、表外业务按其业务内容可分为: 1、承诺类业务 2、担保类业务 3、委托代理类业务 4、衍生金融工具类业务 5、咨询服务类业务。 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时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如承诺贷款业务。 担保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连带付款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信用证、承兑等业务。 委托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收取一定手续费等为目的,接受客户委托,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代理、分销、代客理财等金融服务的业务,包括委托贷款、代理债券、代理资金清算、代收代付、代客理财、基金托管等业务。 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是指建立在基础金融工具或基础金融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后者价格变动的派生产品,是交易双方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某一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包括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远期、互换金融等。 咨询服务类业务是指以银行拥有的专营许可权或行业优势,为客户提供的纯咨询服务性质的业务。包括理财顾问、委托代保管等业务。

二、表外业务按业务性质可分为: 1、委托代理类业务 2、衍生金融工具类业务 3、或有负债类业务 4、咨询服务类业务 其中,或有负债类业务包括承诺、担保、保函、信用证、承兑等业务。 三、巴塞尔协议根据不同的“信用转换系数”被分为了5类: (1)100%信用转化系统的表外业务,包括: 一般负债保证和承兑;销售和回购协议以及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远期资产购买、超远期存款和部分缴付款项的股票和代表承诺一定损失的证券。 (2)50%信用转换系数的表外业务,包括: 某些与交易相关的或有项目;票据发行融通和循环包销便利;其他初始期限在1年期以上的承诺。 (3)20%信用转换系统的表外业务,包括: 短期和有自行清偿能力的与贸易相关的或有项目。 (4)0%信用转换系统的表外业务。 类似初始期限为1年期之内的,或者是可以在任何时候无条件取消的承诺。(5)与外汇和利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由于这类项目的交易中,如果交易对方违约,商业银行损失的仅仅是重新安排和替换新近流动的替换成本,而不是交易合同所代表的面值的信用风险,所以有必要对这类项目进行特殊处理。

图文丨一文读懂商业银行盈利性指标

图文丨一文读懂商业银行盈利性指标 盈利能力2017年1月25日,银监会发布了《2016年银行业运行情况快报》,《快报》显示2016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6490亿元,同比增长3.54%;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98%,平均资本利润率13.38%,盈利能力较强。本文以杜邦分析法,详解银行盈利能力相关监管指标。 杜邦分析法杜邦分析体系对一般企业和银行分析方法略有 差别,本文讲解用于分析银行的方法和逻辑。需要注意的是,杜邦分析体系多为静态时点指标,未计算净资产的平均余额,因此相关指标用其他名称代替,以示区别。 第一层,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又称权益报酬率、权益净利率、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起点和核心,位于金字塔最顶层。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润/总权益资本 第二层,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总资产÷总权益资本)=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第三层,营业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营业净收入)×(营业净收入÷总资产)=营业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总资产/总权益资本=总资产/(总资产-总负债)=1÷

(1-总负债/总资产)=1÷(1-资产负债率) 第四层,净利润、营业净收入、总资产、总负债营业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净收入=(收入总额-成本总额)÷(收入总额-营业外收入)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净收入÷总资产=(收入总额-营业外收入)÷总资产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第五层,收入、成本、资产和负债细项相关细项分别从《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和《G04利润表》中采集。 税后利润 1指标定义税后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银行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净利润。银行的收入第一大来源主要是利息收入,第二大来源主要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也是我们传统所说的中间业务收入,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相统一后,也可以称之为表外业务收入。第三大来源为投资收益,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投资收益有取代中间业务收入成为银行第二大收入来源,但也有可能亏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则属于不确定性损益。银行收入来源还有一小块为营业外收入,主要是贷款核销后又收回的资金。银行的支出最主要是利息支出,其次是业务及管理费,其中的工资薪金支出在业务及管理费中占比较高,增值税及相关应税事项也是银行必不可少的支出事项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少量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营业外支出。 上述的收入减支出就得到银行计提资产减值前的利润总额,

一文读懂银行委外业务概要

一文读懂银行委外业务 主页 > 银行资讯 > 国内财经 > 时间:2016-08-15 09:21信息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577697591.html, 作者:银行贷款利率 1委外业务是什么? 委外业务,也称为委托投资业务,指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外部机构管理人,由外部机构管理人按照约定的范围进行主动管理的投资业务模式。委托方,即资金提供方,可以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可以是企业类法人;管理人,即资金实际投资运作方,一般是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及阳光私募,部分商业银行现阶段也充当委外投资管理人。委托人按照协议约定获得投资管理的收益,管理人一般以“固定管理费率加超额业绩分成”的方式收取管理费。目前,委外业务资金提供方主要是商业银行的理财及自营资金。

委外业务是委托人及管理人协商式的高度定制化的业务。所谓高度定制化,是指投资范围及投资期限非常灵活,可以按照资金委托方的要求而定制。从投资范围来看,由委托人确定,一般商业银行自营类委托资金投资范围主要以货币市场类及纯债类资产为主,理财类委托资金的投资范围一般还会加上债券基金、国债期货、利率互换等衍生品,部分针对高端客户发行的银行理财类委托资金的投资范围还可以扩展至包含混合类基金、股指期货、甚至个股类在内的权益资产。

从期限上来看,目前委外市场以1年期限的委托资金为主,一般到期会有续期条款;期限还可根据委托人的需求定制,一般还有3月、6月及各种非标准期限。从业绩比较基准来看,根据产品投资范围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会高于银行发行同期限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从收费模式上来看,一般为固定管理费率加上超额业绩提成。 2委外业务发展起源及原因 1)委外起源 委外业务的起源是由于近年来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理财、自营资金规模加速增长,但由于自身投资团队成长无法匹配,委托投资就成一道重要的资产配置渠道。城商行与农商行的痛点主要有: 1、专业投资团队力量则明显不足。很多小型区域银行没有独立资产管理部门,尤其是缺乏专业债券交易员。 2、部分区域受制于地方银监系统的保守监管,理财资金多以信用债持有到期为主,不做交易不加杠杆也很少涉足非标,高收益资产获取有赖于政府资源与经济环境。

催收人员的管理制度(第三方银行信用卡委外催收) 公司员工管理办法

催收人员的管理制度(第三方银行信用卡委外催收)公司员工管理办法 话题:公司员工管理办法工作表现工作经验突出表现人员 本文说明:本文只是催收人员的管理原则框架,其中除限定是对信用卡催收人员的管理外,其他问题没有做细致的规定,如:各分公司区域内的特殊情况、各催收公司内部催收系统的差异、各行委托案件要求的差异,如上作为催收经理在实际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加以细致的补充。同时本文也不能替代人事考核、催收细则、催收程序等相关文件,该文件是其他文件制定的依据,这样可以避免不同文件间的冲突规定,尤其在催收公司各环节日益细化之后,大量文件的制定将很有可能出现冲突。本文适用的场合:催收公司初次组建可参考、催收经理进修作以此为基础模板进而写出适合公司的详细规定的作业、对银行提交的文件、对外做宣传用、催收人员快速培训。本文对应的公司:第三方催收公司催收人员管理的原则一、催收人员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更好

的保证公司银行信用卡催收业务的顺利开展,保证在催收的过程中维护公司和客户的利益。二、在实际的催收中和管理中,分公司必须依据管理制度制定好各项实施细节,确定负责人,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三、本文所指定的管理制度,适用于各分公司催收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对于其他地区临时调入各分公司的催收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同样适用。催收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一、催收人员的选拔1、公司按照需求编制制定招聘计划,通过正规招聘渠道进行招聘。同时人事部门应当依据各分公司所在地情况建立同类公司名录,就当地同行业人事普遍情况建立档案。公司除正常招聘外,还可以经推荐渠道招聘,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另行制定。2、招聘的对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2.1 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2.2 年龄必须在22周岁以上;2.3 有过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者社会体验;2.4 有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压力承受能力;3、选定的入职者应当向公司提供完整的个人及家庭资料,并且提供以往工作的经历。公司在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前或后,保留对该资料进行核查的权利。4、公司所招聘的新员工,须履行合同中所列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公司将决定是否转为正式员工。5、催收人员在入职后如有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的变更应当及时的向公司提供最新的资料,如在入职后取得新的学历或者资格也应当及时向公司人事部门备案。二、催收人员的培训1、新入职的催收人员应当接受公司的催收

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的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一、什么是表内业务? 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 二、什么是表外业务? 1、表外业务 表外(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表外(中间)业务是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资金、信用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产、负债,以代理人的身份接受委托为客户办理各类委托业务事项,或以交易一方的身份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或差价的经营活动。 2、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银行大力发展资产、负债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根据西方权威教科书对表外业务的界定,表外业务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能产生收益和/或费用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潜在资产或负债,国内有些学者称其为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主要包括银行各种代理、结算和咨询服务;另一类则涉及银行的各种承诺和或有债权,国内部分学者称为或有资产/负债类表外业务。 3、表外业务 所谓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故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表外业务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三、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区别?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比如代收电费、电话费,代发工资,代理保险等代理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结算类业务等等很多种了四、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但是在一定时期可以转化成资产负债表上的内容的或有负债业务.比如,担保业务、承诺业务。 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概述

一、商业银行负债的定义及构成 负债是经济主体由于受信而承担的以资产或资本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商业银行的负债作为银行的债务,是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银行必须用自己的资产或提供的劳务去偿付.商业银行的负债是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 银行负债具有以下特点: ①它必须是现实的、优先存在的经济义务,过去发生的、已经了结的经济义务或将来可能发生的经济义务都不包括在内;②它的数量必须能够用货币来确定,一切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义务都不能称之为负债;③负债在偿付以后才能消失,以债抵债只是原有负债的延期,不能构成新的负债。 银行负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负债包括银行的资本性债务和非资本性债务两个方面。银行的资本性债务是指银行筹集的,用作二级资本的债务资金,如银行的长期债务资本、资本期票等。银行的非资本性债务是指银行的存款、借款等一切不能作为资本的债务资金。银行的狭义负债就是指银行的非资本性债务。 二、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意义 (一)负债业务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是开展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基础 银行要开展资产业务,首先必须要有资金,而银行是依靠负债经营的,银行的自有资本很少,也就是说,银行的资金大部分要依靠负债获得。因此,负债的期限和结构直接制约着资产的规模和结构。同时,在开展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的基础上,银行和社会各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这样就为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提供了客户基础。 (二)负债业务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必须要坚持的原则,而银行负债是解决银行流动性的重要手段。负债业务能够保持银行对到期债务的清偿能力,也为满足合理的贷款需求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贷放给工商企业,从后者的利润中分得部分利益,这种情况下银行要想获取社会平均利润,必须尽量扩大负债规模,使资产数倍于自由资本。可见,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至关重要。 (三)负债业务是银行维持资产增长的主要途径 在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银行出于生存和获利的动机,不断地扩张资产规模,将资产的增长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而银行要保持资产的增长,必须保持负债规模的增长,负债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才能给资产的增长提供后续资金,所以负债业务对于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四)负债业务直接影响银行资产价格的确定 银行根据负债的资金成本确定资产的价格。如果筹集资金的成本过高,造成银行资产定价过高,将使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负债资金成本的测算和管理是银行负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经营管理的目标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明确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经营管理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负债的期限结构及利率结构目标 由于负债的期限长短及利率高低直接影响着银行成本,所以,它们具有双重目标。 1.负债与资产相匹配目标 负债与资产相匹配目标即负侦的期限结构要与资产的期限结构相匹配,负债的利率结构要与资产的利率结构相匹配。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资金流动性,减少风险,增加盈利。 2.降低银行成本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