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研究进展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研究进展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研究进展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改进

由于基因突变引起人体代谢功能缺陷,不能正常代谢某些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称为遗传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苯丙酮尿症等。约80%的患儿会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如脑瘫、智力低下、惊厥、拒食、呕吐、神经功能异常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约70%患儿在造成神经系统损伤的同时发生多脏器损伤,如肝脏肿大、肝功能不全、肾损伤、黄疸等;约40%的患儿如未及时发现将导致患儿终生残疾。本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64号《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新生儿采取足跟血进行疾病筛查,以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在本院妇产科出生的新生儿119 例为调查对象,其中自然分娩57例,剖宫产分娩62例;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在3500g 以上27例,体质量为3000~3500g 84例,体质量在2500g 以下8例。 1.2方法 1.2.1采血时间 新生儿出生24h 后7d 之内,以出生时间在 72h 左右,喂足3次奶后为宜。正常新生儿沐浴游泳后直接在沐 浴室采血;对于低体质量儿、早产儿采取每天清晨沐浴游泳后再次充分哺乳后采血;也可采取低体质量儿、早产儿沐浴后采用41~ 43℃的温热乙醇按摩足跟后采血的方法,以提高采血成功率[1]; 也可在新生儿沐浴后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后采血[2]。此外,也可在采血足跟前1min 予20%蔗糖水口服以缓解新生儿疼痛[3]。 1.2.2采血部位多选择新生儿足跟内、外侧缘(在新生儿足跟 内、外踝连线与足底中线相交点下0.2cm ,再向外旁开0.2~0.3cm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改进 阳超群(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医院妇产科,重庆401254) 【摘 要】 目的 对新生儿足跟血的采集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血标本的合格率。方法 将出 生时间在72h 左右、喂足3次奶后、自愿接受免费采集足跟血进行疾病筛查的119例新生儿,在充分哺乳后予沐浴游泳,然后直接在沐浴室采血;对于低体质量儿采取每天清晨沐浴游泳后再次哺乳后采血;采血部位多选择新生儿足跟内、外侧缘。结果 新生儿沐浴游泳后立即采血成功率达99%以上。结论新生儿沐浴游泳后立即采血可以明显提高采血 成功率和血标本的合格率。 【关键词】普查; 血样采集/方法; 婴儿,新生,疾病/预防和控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苯丙酮尿症/流行病 学; 足跟血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9-2993-02 中图法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 B

医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医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血片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血片采集及送检的医疗机构应当按本技术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一、基本要求 (一)采血机构设置。 设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 (二)采血人员要求。 1.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医学临床工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培训内容包括: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递送的相关知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信息和档案管理。 二、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一)积极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对本机构血片采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三)承担本机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有关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四)血片采集人员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应当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意义、筛查疾病病种、条件、方式、灵敏度和费用等

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取得书面同意。 (五)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位、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出生日期、采血日期和采血者等。 (六)严格按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步骤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并在规定时间内递送至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验。 (七)因特殊情况未按期采血或不合格标本退回需要重新采血者,应当及时预约或追踪采集血片。 (八)对可疑阳性病例应当协助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及时通知复查,以便确诊或采取干预措施。 (九)做好资料登记和存档保管工作,包括掌握活产数、筛查数、新生儿采血登记信息、反馈的检测结果及确诊病例等资料,保存时间至少10年。 三、血片采集步骤 (一)血片采集人员清洗双手并佩戴无菌、无滑石粉的手套。 (二)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并用75%乙醇消毒皮肤。 (三)待乙醇完全挥发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内侧或外侧,深度小于3毫米,用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从第2滴血开始取样。 (四)将滤纸片接触血滴,切勿触及足跟皮肤,使血液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避免重复滴血,至少采集3个血斑。 (五)手持消毒干棉球轻压采血部位止血。 (六)将血片悬空平置,自然晾干呈深褐色。避免阳光及紫外线

足跟血筛查方法

足跟血筛查方法 文章导读 很多人看到足跟血会感觉陌生,似乎与我们并没有很大的关系,足跟血筛查是用于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上没多久进行的血液检查,它主要是为了检测新生儿是否正常,是否患病,同时也为了给爸爸妈妈们吃一颗定心丸,那么足跟血筛查的采集方法有哪些?它又能检查出哪些疾病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足跟血采血时间在出生3~7天之内,并且新生儿充分哺乳。对于各种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提前出院者等)没有采血者,最迟不宜超过出生后20天。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通过分娩医院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将血滴在特殊纸片上,再将血片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1、左手握足底;2、采血时左手握足底挤压,同时右手握紧同侧小腿,用力适度,并且间歇性放松;3、用左手食指与中指配合夹住小腿自胭窝沿小隐静脉向下推至踝关节夹紧,回集血液,并阻止血液回流4、足部加温,不需挤压让血自然流出;5、洗澡后用温毛巾采血点局部热敷采血;6、在常规采血的基础上给新生儿定时哺乳、沐浴、酒精按摩足跟后采集血液。检测内容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因宝宝苯丙氨酸代谢障碍,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经食物摄入体内后,部分被人体用于蛋白质合成,其余部分被转化成其他物质。宝宝体内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而蓄积在体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和一系列的病理改变。患病信号患病宝宝会逐渐出现头发由黑变黄、皮肤变白和眼睛虹膜变浅,肌张力增高、步态异常、手部细微震颤、肢体重复动作等神经系统异常。尤其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宝宝尿液有非常难闻的老鼠尿味。此外,宝宝还容易有湿疹、呕吐、腹泻等。在治疗上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既要保证宝宝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供给,又要避免摄入过多苯丙氨酸。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治疗越早,预后越好。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宝宝从什么不知道到长大成人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里面包含了爸爸妈妈的心血以及医生的精心治疗。足跟血筛查就是为了让爸爸妈妈们及时发现宝宝先天存在的问题,及早进行治疗,然后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长大,虽然有些先天性的疾病不可以根治,但爸爸妈妈们也要抱着积极的态度面对。

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最新进展

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最新进展 采集新生儿足跟学是筛查新生儿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流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采集血液的质量会对检测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血标本质量,提升一针采血的成功率,国外很多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采血的进针角度、最佳采血时间以及采血方法等多个方面综述筛查新生儿疾病过程中采血方法的研究进展。 标签:新生儿;足跟采血;研究进展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升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的一种三级预防措施。《母婴保健法》中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应该逐渐的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针对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进行筛查,同时将其归到母婴保健技术服务项目中。筛查时间规定在每个新生儿出生后的72h以后,哺乳次数超过6次,采集3个直径8mm的血斑[1]。血液标本的采集是筛查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采血过程中时常会遇到针刺足跟后因出血量不足,标本不符合要求而需要反复挤压足跟或者需要再次针刺采血来达到所需的标本量,这样不但使婴儿的痛苦增加,同时还可能导致局部肿胀、淤血,本文根据不同采血方法进行研究,现综述如下。 1进针角度 1.1直刺法操作者用左手将新生儿的右足握住,充分暴露足底,右手对新生儿足底所要针刺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使其自然充血,用75%的乙醇消毒待其干燥后,用右手持采血针进针,呈45°~60°角,深度保持在2mm~3mm,左手大拇指位于穿刺点上方,对新生儿足底进行轻轻挤压,血液能够快速涌出形成血珠,将右手的针放下,手持筛查血片保证血珠自然滴入到规定的圆圈内,也可以选择做足,操作方法如前[2]。 1.2斜刺法对新生儿内外踝下方足跟部位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用7号针头与皮肤15°~30°角度进针,斜刺深度约为0.2mm,也就是针头斜面全部刺入皮肤,出针速度要快,血液自然就会涌出,吸血纸能够一次吸透,标本血斑为合格。 当采取直刺法采血存在困难是,主要是由于血量不足,需要用力挤捏新生儿足部引起皮肤损伤,新生儿长时间哭闹[3]。血量不足,无法渗透到筛查所需要的3个圆圈,需要再次进行穿刺,天气较冷时应对足部进行加温,这样能够提升采血的成功几率,但要注意烫伤的出现,而且这样需要时间较长。斜刺法无效用力挤压,而且也无皮肤损伤的现象,出血快,血量丰富,不需要加温,同时还可以避免反复产次和烫伤给新生儿带来的伤害,减少了新生儿哭闹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4]。 2最佳采集时机 新生儿的各项功能发育还不完善,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实施足跟采血的关键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技巧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技巧 为了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母婴保健法》规定每个新生儿充足母乳喂养72h后必须从足跟处采血标本,以便达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患儿发生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落后的目的。采集新生儿的血样标本,是疾病筛查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筛查工作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我院从2005年开始对在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通过对采血的要求、采血时机、采血部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及改进,掌握了以下几点技巧。 1 采血要求 1.1采血环境清洁,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1h/次,地面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拖地,每天一次,防止院内感染。 1.2 操作前按要求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以防止差错事故的出现。操作时按规范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操作人员必须戴帽子、口罩,一次性使用橡胶手套,严格执行一人一针。 1.3采血时间血样的采集必须在新生儿出生72h后,并已经充分哺乳6次以上后再进行。如果遇到未充分哺乳6次、低体重儿、早产儿、提前出院等没有采血者,嘱咐其家属20d内返院采血。 1.4标本要求采集3个直径大小≥8mm的血斑,按滤纸上圆圈大小两面必须充分渗透,否则血量不足,将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 采血时机 2.1新生儿沐浴后采血法新生儿沐浴间环境温度25℃~28℃,水温38℃~40℃。沐浴能促进新生儿全身的血液循环。因采集的是足跟末梢血,能否采集成功与末梢血运有关,所以沐浴时可用温水浸泡采集部位可促进了足跟部的血液循环,沐浴后用柔软的浴巾立即将新生儿包裹擦干,按常规采血,可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采血过程中避免了因用力挤压而引起的溶血现象[1]。 2.2 新生儿足浴后采血法新生儿置于环境温度25℃~28℃左右、相对湿度55%~65%的采血室,水温38℃~4l℃,足浴时间控制在5~10min。足浴能促进足跟部血液循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有利于血样采集。 2.3新生儿哺乳后采血法新生儿末梢血运在一般状态下受自身血容量影響较大,而新生儿血容量主要取决于哺乳,每次哺乳以新生儿吃饱为准[2]。哺乳30 min后血容量增加,血液流速加快,有利于采血,哺乳后30~60min是足跟采血的最佳时间[3],此时采血成功率最高。 2.4足跟按摩后采血法用消毒毛巾浸泡在40~45℃水温中3~5min,挤干水

为什么要采集新生儿足跟血

为什么要采集新生儿足跟血 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是指在婴儿出生后72小时采集足跟血进行的检查。主要针对发病率较高,早期无明显症状但有实验室阳性指标,能够确诊并且可以治疗的疾病。目前我国列入筛查范围的项目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 新生儿足跟血筛查范围内的两种主要疾病,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如果尽早发现和治疗,患病的宝宝能够和正常宝宝一样健康发育。而如果发现较晚,治疗不及时,则宝宝可能出现严重的生长发育障碍和智力缺陷。”发现与没发现,治疗与不治疗,宝宝的未来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有医生这样说:“不要小看这两三滴血,它足以改变宝宝的一生。”因此,父母一定要积极配合医院按照筛查程序进行足跟血筛查。 足跟血采集方法 足跟血采血时间在出生3~7天之内,并且新生儿充分哺乳。对于各种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提前出院者等)没有采血者,最迟不宜超过出生后20天。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通过分娩医院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将血滴在特殊纸片上,再将血片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 1、左手握足底; 2、采血时左手握足底挤压,同时右手握紧同侧小腿,用力适度,并且间歇性放松;

3、用左手食指与中指配合夹住小腿自胭窝沿小隐静脉向下推至踝关节夹紧,回集血液,并阻止血液回流 4、足部加温,不需挤压让血自然流出; 5、洗澡后用温毛巾采血点局部热敷采血; 6、在常规采血的基础上给新生儿定时哺乳、沐浴、酒精按摩足跟后采集血液。 筛查结果通知 在宝宝出生充分哺乳72小时后,医院的医护人员就会为宝宝采集足跟血,送往筛查中心进行检测。医院在为宝宝进行足跟血筛查前,会通知父母签署《知情同意书》。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在签署《知情同意书》时一定要留下真实、准确有效的联系方式,以备筛查结果阳性时能够及时得到复查通知。 如果一旦筛查结果显示宝宝健康可能存在异常,相关机构会依照《知情同意书》上的联系方式与宝宝父母取得联系。因此,父母要注意保留从医院领取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证明”,一旦接到筛查阳性的复查通知,一定要及时带宝宝进行复查,不可心存侥幸,延误治疗。足跟血筛查的疾病内容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俗称“呆小症”,是由于甲状腺素的分泌减少或完全缺乏,而导致的一种疾病。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宝宝通常会具有迟生(超过预产期2周依然没有出生)、超重(宝宝出生体重超过4公斤)、黄疸长(黄疸相较正常宝宝消退慢)的特征,并伴有脐疝、少哭和便秘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干预和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宝宝将会进一步出现身材

新生儿疾病筛查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新

新生儿疾病筛查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操作要点与评分标准 项目操作标准评价要点分值 评分等级ⅠⅡⅢ 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符合要求 5 5 3 1 评估1.确认医嘱及采血卡:患者床号、姓名等核对正确 5 5 3 1 2.向患者家属解释采血片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及配合要点,取得家属的合作 解释到位 交流自然 5 5 3 1 3.评估新生儿采血部位皮肤情况:查看局部有无炎 症等 评估准确 5 5 3 1 操作前1.个人准备: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罩正确 5 5 3 1 2.物品准备:(1)治疗盘,内备:消毒物品一套; 一次性采血针2支;采血卡和笔(2)治疗盘外备: 锐器收集器,手消毒剂 物品放置 合理 5 5 3 1 3.关闭门窗,婴儿床铺舒适,调节室温于温暖状态室温适宜 5 5 3 1 操作中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等,向家属作好 解释,协助新生儿取舒适体位 核对正确 体位舒适 5 5 3 1 2.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并用75%乙醇消毒皮肤部位选择 正确 5 5 3 1 3.待乙醇完全挥发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内 侧或外侧,深度小于3毫米,用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 从第2滴血开始取样。 操作正确 熟练,无 污染 20 20 10 5 4.将滤纸片接触血滴,切勿触及足跟皮肤,使血液 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避免重复滴血,至少采集3 个血斑。 操作正确 熟练、血 片合格 5 5 3 1 5.手持消毒干棉球轻压采血部位止血操作正确 熟练 5 10 8 6 6.再次与家属核对床号、母婴姓名,告知家属已经 采集完毕 核对正确 指导到位 5 5 3 1 7.清理用物,感谢家属的配合尊重患者 5 5 3 1 操作后1.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理用物处理 方法正确 5 5 3 1 2.洗手,登记将血片悬空平置,自然晾干呈深褐色。 避免阳光及紫外线照射、烘烤、挥发性化学物质等 污染。 3.及时将检查合格的滤纸干血片置于密封袋内,密 闭保存在2~8℃冰箱中。 操作熟 练,记录 完整,正 确 5 5 3 1 理论 提问 5 5 3 1

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成功率

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成功率 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从2008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采血以来的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采血1856例,均为出生大于72小时,并无其他合并症的新生儿,平均体重3186g,充分哺乳8次以上的新生儿;成功1793例,成功率为96.6%,失败63例,占3.4%。因位置选择不当导致失败14例,占22.2%。因采血前准备不充分导致失败49例,占77.8%。 2方法 2.1采血方法 2.1.1采血时间在新生儿充分哺乳8次后,冬季用38℃-39℃、夏季用37℃-38℃的温水洗澡,轻柔新生儿足跟部,待到足跟部充血红润时进行采血。 2.1.2采血前的准备环境:室内空气用三氧消毒机消毒30-60分钟,室内中性温度24℃-25℃,相对湿度55%-60%[2]。物品:采血卡片,无菌采血针,75%酒精棉球或棉签,无菌无滑石粉手套。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手套。

2.1.3注意事项以下部位不能用于新生儿筛查采血:一是后足跟弯曲部位;二是足弓部位;三是足跟中心部位;四是水肿部位;再就是手手指部位(新生儿手指末端皮肤至手指骨之间距离1.2-2.2mm,在此部位采血易伤及骨头,局部感染和坏死是手指采血的并发症)。前三个部位采血,容易导致新生儿的神经、肌腱、韧带和软骨的损伤,造成一定的后遗症。 2.2采血部位根据国内外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样采集经验,足跟内外侧缘是采血较理想的部位[3]。但范围太大无法准确定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从外踝后侧向足底作垂线,垂线与足底外侧缘的交点为最理想的穿刺点。 3操作 3.1操作方法 3.1.1找位点、穿刺采血一是将新生儿放置于操作台上,仰卧,抬高新生儿头部,使其足底低于心脏的水平位置,以增加静脉的压力,增加血液达到穿刺部位。二是75%酒精消毒足跟内外侧缘,直径大于3cm以上,用无细干棉签擦掉残余酒精后开始操作。再就是护士左手轻轻握住新生儿的脚,将采血部位皮肤绷紧,右手持采血针在足跟采血部位穿刺,刺入深度小于3cm。(根据临床工作经验,足跟采血最理想的

新生儿两病筛查足跟采血技巧与护理

? ? 204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种简易、快速和廉价的血斑试验,其中重点筛查疾病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和苯丙酮尿症(PKU),而血片采集是最关键的,与筛查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新生儿采血不同于其他普通采血,初筛时都采用末稍血。因新生儿末稍血液循环差。在临床工作中采血困难,采集的血量不易采足、多次针刺、耗时耗力易增加新生儿身心的损伤,使家长心理上难以接受。如何一次成功的采集到合格的血标本,是产科护理工作人员极为关注的一个新课题。为此,笔者把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 916例,对其中1 542例采取改良方法采血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2 916例,Apgar 评分≥7分,出生后72 h 至20 d 内,均无明显的妊娠合并征和并发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中1~6月出生的1 374例,观察组中7~12月出生的1 542例。采血时间于新生儿出生72 h 后,并充分哺乳后进行;采血部位均为足跟内侧或外侧;室内温度为26℃~28℃,水温38℃~42℃[1],相对湿度为55%~65%;沐浴游泳10~15 min;抚触(全身按摩5~10 min),操作者为责任心强,有采血经验的护士进行。1.2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采血:一般露出新生儿左足跟,用左手紧握新生儿足跟片刻,放松,再握紧,反复2~3次后再握紧足跟,沿新生儿外侧足踝向足底外侧缘划垂直线,此线与足底外侧缘交界处为穿刺点,采用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用一次性采血棱角针刺,针头与皮肤呈40°~60°进针,进针深度约1.5~2.0 mm,穿刺后放松足跟,用左手松紧适度固定踝关节与足跟部,联合右手挤压针眼周围使血液自行流出,棉签擦去第1滴血,再通过挤压、放松、挤压,以取得较大的血滴,让血滴自然渗透滤纸正反面,取直径≥8 mm 的血斑3个,血斑之间不能重叠。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血:消毒新生儿足跟外侧,用棱角针垂直快速刺入,刺入深度约为3 mm,拔针后挤压,让血液自然流出,采足3个直径≥8 mm 的血斑。1.3观察指标 针刺新生儿足跟内侧或外侧1次,轻压针刺点周围,血液渗出,采足3个血斑为采血成功;针刺2次,挤压针刺点周围,血液渗出,采足2个血斑为采血困难;针刺足跟2次以上为采血失败。 1.4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操作前,首先向家属介绍疾病筛查的意义和重要性,并讲解有关的知识,以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做到一人一针一用,待酒精干后再刺,以免标本被酒 精稀释,影响检验。由专人负责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建立新生儿筛查信息登记本,卡片内容填写要认真、详细、清楚。正确使用滤纸(血卡片) 采血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防止差错的发生。如有不合格标本,应重新采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获得采血技巧。血样保存:标本采集后避免潮湿及直接日照,更不能放在暖气上烤干,应在室温下自然干燥3~6 h 后放置冰箱2℃~8℃保存,待送。 2 结果 观察组1 542例新生儿采血成功1 474例,成功率为95.6%,穿刺困难68例,无采血失败,重复穿刺率4.4%,血样不合格1例,合格率约为100%,无假阳性;对照组1 374例新生儿采血成功1168例,成功率为85%,穿刺困难206例,采血失败25例,重复穿刺率15%,血样不合格10例,合格率99.2%,假阳性1例。 两组采血成功率合格率都较高,假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新生儿采血成功率,血片合格率又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复穿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新生儿游泳因水的温度、波浪对其全身的拍及对身体起到按摩的作用,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加了末梢血流量,使四肢温暖,从而提高了末梢采血的成功率[2]。游泳还会消耗一定的体力,使新生儿更好的处于安静状态,抚触使新生儿通过触觉刺激,产生安全感及愉快的情绪从而使疼痛缓解,且这些温和的良好刺激满足了新生儿情感的需要,使其身心受到了抚慰,消除不良情绪,为护士操作带来方便。增加了家属的满意度,这是两组采血的成功率均较高的主要原因。 新生儿血容量相对集中于躯干和内脏,而四肢末梢血液较少[3]。因此,足跟采血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保证末梢有充足的血运。观察组采血前用左手大拇指与食指呈“O”形紧握足跟片刻,放松再握紧的方法,能够阻止血液回流,增加足跟的血循环[4]。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采血的采血点是浅静脉汇集点,血量丰富,出血快,采血成功率高[5]。根据皮肤解剖学理论,真皮内有乳头下血管丛和真皮下部血管丛,此层血管较多,血流丰富,具有储血功能。对照组采用直刺法进针快,入皮2 mm 以上,针头恰好穿过真皮下部血管丛,达到皮下疏松脂肪层,此层血管相对较少,血流欠丰富,是导致采血量不足的主要原因,而观察组采用斜刺法进针浅,进针深度1.5~2 mm,此层血管丰富,且针头斜入皮肤,针头与真皮血管接触面较大,局部压力减小,减少了新生儿的痛苦,降低了溶血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血片质量。 综上所述,新生儿足跟血采集进行疾病筛查的意义重大,且要不断改进采集方法,提高一次成功率。该改良方法操作简便、血标本质量好、对新生儿的损伤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提高了婴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收稿日期: 2015-08-02 新生儿两病筛查足跟采血技巧与护理 黄元菊 (贵州省人民医院 产科,贵州 贵阳 550002)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技巧,提高采血质量。方法 将2014年1-12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2 916 例分为对照组(1-6月出生的1 374例)和观察组(7-12月出的1 542例),进行采血质量比较。结果 观察组采血成功率,血样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复穿刺率低,假阳性低,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选择血运比较丰富的部位、采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措施,能提高采血成功率及血片质量,同时减轻新生儿痛苦,消除家属紧张和不满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足跟血;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272.1 文献标识码:B ? ? 经验交流 (下转第206页)

新生儿两种足跟采血方法的对比

新生儿两种足跟采血方法的对比 发表时间:2019-09-11T11:39:00.4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作者:易露佳 [导读] 改良足跟采血方法应用于新生儿采血较常规足跟采血耗时更短,操作容易,一次成功率更高,对新生儿造成的疼痛更少,更值得推广。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610041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采血方法应用于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采血新生儿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足跟采血)与观察组(改良足跟采血)各100例,对比两组采血耗时、一针采血成功率、新生儿疼痛情况以及足部瘀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采血时间[(28.611.3)s]短于对照组的平均采血时间[(41.815.2)s],一针采血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 (94.00%),新生儿轻度疼痛发生率(71.00%)高于对照组(53.00%),P均<0.05;两组足部瘀斑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改良足跟采血方法应用于新生儿采血较常规足跟采血耗时更短,操作容易,一次成功率更高,对新生儿造成的疼痛更少,更值得推广。 关键词:足跟采血;新生儿;改良采血方法;采血疼痛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确保新生儿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需要进行新生儿采血,足跟采血是当前较为常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之一,但是其属于末梢血,采血过程中疼痛感较强,采血存在一定难度,存在一定采血失败的可能,为了获得足够血液有时需要进行挤压而造成标本质量不佳[1-2]。为了确保标本质量、提高一针采血成功率,减轻新生儿痛苦,我们将按摩新生儿小腿、食指中指捏足踝应用于新生儿足跟采血过程中,其应用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采血新生儿共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平均体重(3188.5200.6)g;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平均体重(3190.5209.6)g。所有新生儿均为足月新生儿,均出生72h以上,哺乳次数大于8次,家长知情同意,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所有新生儿均于晨起哺乳1.5h后沐浴,进行采血,穿刺点为第四、五趾间与足跟连线的外侧缘,常规酒精消毒。 1.2.1 对照组 穿刺针刺入组织,食指、大拇指对穿刺点周围进行按压,血液自然流出,棉签擦拭第一滴血后弃去,血滴黄豆大小时滴于滤纸;血液未能自然流出时,拇指放于足底,中指、食指轻捏足踝,轻推足底前中部血液至足跟,轻轻挤压,取得3个血斑直径≥8cm后结束[3]。 1.2.2 观察组 等待酒精干燥的同时,采血者右手掌张开,掌心向上与新生儿腓肠肌紧贴,腘窝至踝关节方向对小腿进行按摩,按摩的同时间歇放松至足踝。酒精干燥后,穿刺针与皮肤呈80°角进针,深1.5-2.0mm。右手对小腿进行按摩,血液从针眼自然流出,后续操作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记录两组采血时间,从进针开始计时直至最后一滴血采集完毕。 (2)观察两组一针采血成功率。 (3)观察新生儿疼痛情况,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表(NIPS)对新生儿疼痛情况进行评价,该量表主要从新生儿呼吸、哭闹、表情、四肢运动以及觉醒等进行评价,计分0-7分,0-2分判断为轻度疼痛,3-4分判断为中度疼痛,5-7分判断为重度疼痛[4]。 (4)观察两组采血后瘀斑发生率,判断方法为:足跟存在肿胀瘀斑。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采血时间 观察组平均采血时间[(28.611.3)s]短于对照组的平均采血时间[(41.815.2)s],t=6.969,P=0.000<0.05。 2.2 比较两组一针采血成功率 观察组100例新生儿全部一针采血成功,成功率为100.00%(100/100);对照组中94例一针采血成功,成功率94.00%(94/100);观察组一针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2=6.186,P=0.013<0.05。 2.3 比较两组新生儿疼痛情况 观察组轻度疼痛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4 比较两组足部瘀斑发生率 观察组无足部瘀斑发生,足部瘀斑发生率0.00%(0/100);对照组足部瘀斑出现3例,足部瘀斑发生率3.00%(3/100);观察组足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