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X届九年级数学下册 周测(2.1-2.4)练习 (新版)湘教版

201X届九年级数学下册 周测(2.1-2.4)练习 (新版)湘教版

201X届九年级数学下册 周测(2.1-2.4)练习 (新版)湘教版
201X届九年级数学下册 周测(2.1-2.4)练习 (新版)湘教版

周测(2.1~2.4)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O是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点M的坐标为(-3,4),则点M与⊙O的位置关系为(A)

A.M在⊙O上B.M在⊙O内

C.M在⊙O外D.M在⊙O右上方

2.如图,△ABC的顶点均在⊙O上.若∠A=36°,则∠BOC的度数为(D)

A.18° B.36° C.60° D.72°

3.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且点C,D在AB的异侧,连接AD,OD,OC.若∠AOC=70°,且AD∥OC,则∠AOD的度数为(D)

A.70° B.60° C.50° D.40°

4.如图,在半径为5的⊙O中,弦AB=6,OP⊥AB,垂足为P,则OP的长为(C)

A.3 B.2.5 C.4 D.3.5

第6题图

5.如图,点A,B,C,P在⊙O上,CD⊥OA,CE⊥OB,垂足分别为D,E,∠DCE=40°,则∠P的度数为(B)

A.140° B.70° C.60° D.40°

6.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AB =AD ,连接BD.若∠C=120°,AB =2,则△ABD 的周长是(C) A .3 3

B .4

C .6

D .8

7.如图,⊙O 的半径为5,AB 为弦,点C 为AB ︵

的中点.若∠ABC=30°,则弦AB 的长为(D) A.12

B .5

C.532

D .53

8.如图,点A ,B ,C ,D 在⊙O 上,∠AOC=140°,点B 是AC ︵

的中点,则∠D 的度数是(D) A .70°

B .55°

C .35.5°

D .35°

9.一条弦将圆分为1∶5两部分,则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C) A .30°

B .150°

C .30°或150°

D .不能确定

10.如图,AB 是⊙O 的直径,AB =8,点M 在⊙O 上,∠MAB=20°,N 是MB ︵

的中点,P 是直径AB 上的一动点,若MN =1,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B)

A.4

B.5

C.6

D.7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已知⊙O的半径为5,点A在⊙O外,那么线段OA

的取值范围是OA>5.

12.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B垂直弦CD于点E,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图中与∠CDB 相等的角是∠DAB或∠BCD或∠BAC.(写出一个即可)

13.如图,AB,CD是⊙O的直径,AB∥DE,AC=3,则AE=3.

14.如图,△ABC外接圆的圆心坐标是(6,2).

15.工程上常用钢珠来测量零件上小圆孔的宽口,假设钢珠的直径是10 mm,测得钢珠顶端离零件表面的距离为8 mm,如图所示,则这个小圆孔的宽口AB的长度为8mm.

16.如图,△ABC内接于⊙O,∠ACB=90°,∠ACB的平分线交⊙O于点D.若AC=6,BD=52,则BC的长为8.

三、解答题(共46分)

17.(10分)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且AB =AC =13,BC =24,求⊙O 的半径.

解:连接OA 交BC 于点D ,连接OC. ∵AB=AC =13, ∴△ABC 是等腰三角形. ∴AO⊥BC,CD =1

2

BC =12.

在Rt△ACD 中,AC =13,CD =12, ∴AD=AC 2-CD 2=132-122=5. 设⊙O 的半径为r ,则

在Rt△OCD 中,OD =r -5,CD =12,OC =r. ∴(r-5)2+122=r 2.解得r =16.9.

18.(10分)如图,A ,B ,C 是⊙O 上三点,∠AOB=120°,C 是AB ︵

的中点,试判断四边形OACB 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AOBC 是菱形.证明:连接OC ,∵C 是AB ︵

的中点, ∴∠AOC=∠BOC=1

2×120°=60°.

∵CO=BO ,

∴△OBC是等边三角形.

∴OB=BC.同理,△OCA是等边三角形.

∴OA=AC. 又∵OA=OB , ∴OA=AC =BC =BO. ∴四边形AOBC 是菱形.

19.(12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AB 于点N ,点M 在⊙O 上,∠1=∠C. (1)求证:CB∥MD;

(2)若BC =4,sinM =2

3

,求⊙O 的直径.

解:(1)证明:∵∠1=∠C=∠M,∴CB∥MD. (2)连接AC.

∵AB 是⊙O 的直径, ∴∠ACB=90°.

又∵CD⊥AB,∴BC ︵=BD ︵

. ∴∠A=∠M,∴sinA=sinM. 在Rt△ACB 中,sinA =BC

AB .

∵sinM=23,∴BC AB =2

3

.

又∵BC=4,∴AB=6,即⊙O 的直径为6.

20.(14分)如图,BD 是⊙O 的直径,A ,C 是⊙O 上的两点,且AB =AC ,AD 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1)求证:△ABD∽△AEB; (2)若AD =1,DE =3,求BD 的长.

解:(1)证明:∵AB=AC, ∴AB ︵=AC ︵. ∴∠ABE=∠ADB. 又∠BAE=∠DAB, ∴ △ABD∽△AEB. (2)∵△ABD∽△AEB, ∴

AB AE =AD AB

. ∵AD=1,DE =3, ∴AE=4.

∴AB 2=AD ·AE=1×4=4.∴AB=2. ∵BD 是⊙O 的直径, ∴∠DAB=90°.

在Rt△ABD 中,BD 2=AB 2+AD 2=22+12=5, ∴BD= 5.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2014-2015九年级上数学周测卷

2014-2015九年级上数学周测卷 姓名 成绩 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10,BC=8,则图中五个小矩形的周长之和为( ) A.14 B.18 C.28 D.36 2. 使分式的值等于0的x 的值是( ) A -2 B 2 C ±2 D ±4 3.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了一个矩形,则下列四边形中满足条件的是( ) ①平行四边形;②菱形;③矩形;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已知一矩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0 cm 和15 cm ,其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分长边为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长为( )A.6 cm 和9 cm B. 5 cm 和10 cm C. 4 cm 和11 cm D. 7 cm 和8 cm 5.如图,在矩形中,分别为边的中点.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3 B.4 C.6 D.8 第1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4,过点A 、C 作对角线AC 的垂线,分别交CB 和AD 的延长线于点E 、F ,AE=3,则四边形AECF 的周长为( ) A.22 B.18 C.14 D.11 7. 如图是一张矩形纸片, ,若将纸片沿折叠,使落在上,点的对应点为点,若,则( ) A. B. C. D. 8. 已知m 是方程x 2-x-1=0的一个根,则代数式m 2-m 的值等于( ) A 、 -1 B 、0 C 、1 D 、2 9. 某班同学毕业时都将自己的照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表示留念,全班共送1035张照片,如果全班有x 名同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 A x(x+1)=1035 B x(x-1)=1035 C x(x+1)=1035 D x(x-1)=1035 10. 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022=--k x x 有实数根,则( ) (A)<1 (B)>-1 (C)≥-1 (D)≤1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______. 12..已知方程x 2+kx+3=0的一个根是-1,则k=______, 另一根为______. 13.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90A B C ∠=∠=∠= ?,若添加一个条件即可判定该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 ____________. 14.如图,在菱形ABCD 中,∠B =60°,点E ,F 分别从点B ,D 同时以同样的速度沿边BC ,DC 向点C 运动.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 ; ② ∠∠; ③ 当点E ,F 分别为边BC ,DC 的中点时,△AEF 是等边三角形.上述正确结论的序号有 . 15.如图,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过点作的垂线,分别交 ,于点,,连接,已知△的周长为24 cm ,则矩形的周长是 cm. 16. 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2和9,第三边的长为一元二次方程 x 2 -14x+24=0的一个根,则这个三角第7题图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周周测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周周测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⑴中∠1和∠2是一组对顶角 B.图⑵中∠1和∠2是一组对顶角 C.图⑶中∠1和∠2是一对邻补角 D.图⑷中∠1和∠2互为邻补角 2.如图,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是( ) A. ⑵⑶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⑶⑷ 3.下列关系中,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是( ) A.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平分线 B.两直线相交成的四角中相邻两角的角平分 线 C.互为补角的两角的平分线 D.相邻两角的角平分线 4.一副三角扳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4°,则∠1=() A.18° B.54° C.72° D.70° 5.点P为直线MN外一点,点A、B、C为直线MN上三点,PA=4厘米,PB=5厘米,PC=2厘米,则P到直 线MN的距离为() A.4厘米 B.2厘米 C.小于2厘米 D.不大于2厘米 6.如图,与∠1互为同旁内角的角共有()个. A.1 B.2 C.3 D.4 7.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是()

A.同位角 B.内错角 C.同旁内角 D.邻补角 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结论中不正确的 是() A.∠2=45° B.∠1=∠3 C.∠AOD与∠1互为补角 D.∠1的余角等于75° 30′ 9.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E=90°,OF平分∠AOE,∠COF=34°,则∠BOD大小为 () A.22° B.34° C.56° D.90° 10.如图,点P是直线a外的一点,点A,B,C在直线a上,且PA⊥a于A,PA⊥PC,则下列错误语句是 () A.线段PB的长是点P到直线a的距离 B.PA,PB,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 C.线段AC的长是点A到直线PC的距离 D.线段PC的长是点C到直线PA的距离 二、填空题: 11.图中是对顶角量角器,用它测量角的原理是 . 1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且AB⊥CD,∠1与∠2的关系是.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_课题研究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_课题研究 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下文为您准备了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课程目标 ㈠、本学段课程目标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 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探索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能确定位置。 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数学思考 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 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 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4.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㈡、本学期课程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反思 湘教版【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本学期快要结束了,作为教了两个毕业班的数学老师,我深感肩上的压力之大,责任之重。这种压力不是来自自身的知识水平,也不是来自学校的升学压力,而是来自自身对教学的一种责任和不甘平庸的心态。本人今自身的时间就是一个问题,但一切都不会影响我的对教学的热情,我要做的更好,考的更好。目前,对于九年级这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才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进步,显得尤为重要。 一、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其自己去发现。 在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我比较擅长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但问题提出后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甚至不留思维空间,往往习惯于追问学生,急于让其说出结果。显然,学生对题目只是片面的理解,不能引发学生的深思,当然也就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对于做过的题一点印象也没有。对于学过的数学定理或公式不能深刻理解,当然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因此在教学中我发现:给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通过教师的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去归纳,效果更好。 例如:在学习四边形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由一个特殊四边形怎样逐步过渡到另一个特殊四边形?看谁想得既全面又符合逻辑。于是大家都积极参与,认真看书总结。教师把一个一个的题目写成小纸条,以抽签的形式搞一次竞赛,教师列出题目分别是“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一步过渡到菱形?”“已知四边形是菱形,怎样过渡到正方形?”“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过渡到矩形?”于是同学们勇于抽签抢答。教师一条一条小结在黑板上,作为结论性的东西让同学记住:“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于是教师给同学们总结出了一个结论:在判定四边形性质时,应在已知图形的基础上,看是否符合“加边”这个已知条件。比如平行四边形开拓转化成矩形,就不符合。此时就应看其是否符合“加角”这个已知条件,例如“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样学生学习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就不难了。显然,这种上课方法的取得的教学效果远比机械的师讲生背效果好得多。 二、给自己一个空间,让自己大胆的去实践。 我在备课的时候对问题已备选了一个或几个解决方案,课堂上以“定势思维”组织教学,但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当学生的思路与我的思路相左或学生的想法不切实际时,不愿打乱即定的教学程序,干脆采取回避、压制措施,使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被束缚。后来我就灵活调节上课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乐于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比较,我发现灵活的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更能学好数学。

七年级数学周考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能够折叠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2.若a是有理数,则4a与3a的大小关系是( ) A.4a>3a B.4a=3a C.4a<3a D.不能确定 3.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32与-23 B.-23与(-2)3; C.-32与(-3)2 D.(-3×2)2与23×(-3) 4.已知某班有40名学生,将他们的身高分成4组,在160~165cm区间的有8名学生,那么这个小组的人数占全体的( ) A.10% B.15% C.20% D.25% 5.一个数的倒数的相反数是13 5 ,这个数是( ) A.16 5B.5 16 C.-16 5 D.-5 16 6.为了了解1万台某种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出10台进行测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万台某种电视机是总体; B.每台电视机是个体; C.10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是样本;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当a<0,化简a a a ,得( ) A.-2 B.0 C.1 D.2 8.把27430按四舍五入取近似值,保留两个有数数字, 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 ) A.2.8×104 B.2.8×103 C.2.7×104 D.2.7×103 9.某养鱼专业户年初在鱼塘中投放了500条草鱼苗,6个月后从中随机捞取17条草鱼,称重如下: A.845 B.854 C.846 D.847 10.一条船在灯塔的北偏东0 30方向,那么灯塔在船的什么方向() A.南偏西0 30; B.西偏南0 40; C.南偏西0 60; D.北偏东0 30 11.若2x+3=5,则6x+10等于() A.15; B.16; C.17; D.34 12.已知∠AOB=3∠BOC,若∠BOC=30°,则∠AOC等于( ) A.120° B.120°或60° C.30° D.30°或90°

初三(上)数学周测一

1c 0211c 0211c 0211c 021 初三(上)数学周测一 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每题3分, 共24分) 1. 下列函数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A .y=x (x +1) B .x 2y=1 C .y=2x 2﹣2(x 2+1) D .y= 2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4 (C )x ≥4 (D )x >4 3.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ab = c ,那么实数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 位置可能是( ) (A ) (B ) (C ) (D 4.如图,直线a ∥b ,直线c 与直线a ,b 分别交于点A , 点B ,AC ⊥AB 于点A ,交直线b 于点C .如果∠1 = 34°, 那么∠2的度数为( ) (A )34° (B )56° (C )66° (D )146° 5.将抛物线y = x 2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A .22y x =+ B .22y x =- C .()2 2y x =+ D .()2 2y x =- 6. 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其六个面分别刻有1、2、3、4、5、6六个数字,投掷这个骰子一次,则向上一面的数字不小于3的概率是( ) A . 21 B . 31 C .32 D.6 1 7.当二次函数249y x x =++取最小值时,x 的值为( ) A .2- B .1 C . 2 D .9 a b c A B C 1 2b 1a 021

8.二次函数y =ax 2 +bx +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 确的是( ) A .a >0 B .当 -1<x <3时,y >0 C .c <0 D .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二. 填空(每题3分, 共24分) 9.抛物线22x y -=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 . 10.函数1 2 y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1.抛物线y=2x 2﹣1的顶点坐标是 . 12. 抛物线y=2(x+1)2,当x __ 时 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2x =和抛物线2 y ax =在第一 象限交于点A , 过A 作AB x ⊥轴于点B .如果a 取1,2,3,…,n 时对应的△AOB 的面积为123S S S ,,,,n S , 那么1S =_____;123n S S S S ++++= _____.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周周测7(全章)

第一章 有理数周周测7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把 a n a a a a 个??记作( ) A. Na B. n+a C. a n D. n a 2. (-1)的值是( ) A. 1 B. -1 C. D. - 3. 化简-(-1)100的结果是( ) A. -100 B. 100 C. -1 D. 1 4. 计算|-1|+(-1)2的结果是( ) A. -2 B. -1 C. 0 D. 2 5. 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8.8×102,下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精确到十分位 B. 精确到个位 C. 精确到百位 D. 精确到千位 6. 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34)32 (2=- B. 23=2×3=6 C. -32=-3×(-3)=9 D. -23=-8 7. 小刚学习了有理数运算法则后,编了一个计算程序,当他编入任意一个有理数时,显示屏上出现的结果总等于所输入的有理数的平方与1的和. 当他第一次输入-2,然后又将所得的结果再次输入后,显示屏上出现的结果应是( ) A. -8 B. 5 C. -24 D. 26 8. 下列各组数中:①-22与(-2)2;②(-3)2与-33;③-(-32)与-32;④0与0;⑤(-1)与-(-1)2. 其中结果相等的数据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9. 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 ) A. )21 (2米 B. )21 (5米 C. )21 (6米 D. )2 1 (12米 10. 若0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全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1二次函数 1.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能识别一个函数是不是二次函数;(重点) 2.能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并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难点) 一、情境导入 已知长方形窗户的周长为6米,窗户面积为y(平方米),窗户宽为x(米),你能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它是什么函数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二次函数的相关概念 【类型一】二次函数的识别 下列函数哪些是二次函数? (1)y=2-x2; (2)y=1 x2-1; (3)y=2x(1+4x); (4)y=x2-(1+x)2. 解析:(1)是二次函数;(2)是分式而不是整式,不符合二次函数的定义,故y=1 x2-1不是二次函数;(3)把y=2x(1+4x)化简为y=8x2+2x,显然是二次函数;(4)y=x2-(1+x)2化简后变为y=-2x-1,它不是二次函数而是一个一次函数. 解:二次函数有(1)和(3). 方法总结:判定一个函数是否是二次函数常有三个标准:①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整式;②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有唯一的自变量;③所含自变量的关系式中自变量最高次数为2,且函数关系式中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类型二】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求待定字母的值 如果函数y=(k+2)xk2-2是y关于x的二次函数,则k的值为多少? 解析:紧扣二次函数定义求解,注意易错点为忽视k+2≠0.

解:根据题意知?????k 2-2=2,k +2≠0,解得? ????k =±2, k ≠-2,∴k =2. 方法总结:紧扣定义中的两个特征:①二次项系数不为零;②自变量最高次数为2.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3题 【类型三】 与二次函数系数有关的计算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当x =0时,y =0;当x =2时,y =12;当x =-1时,y =1 8. 求这个二次函数中各项系数的和. 解析: 解:设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ax 2+bx +c (a ≠0).把x =0,y =0;x =2,y =1 2;x =-1,y =18分别代入函数表达式,得???c =0, 4a +2b +c =12, a - b + c =18,解得?????a =18,b =0, c =0.所以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 式为y =18x 2.所以a +b +c =18+0+0=18,即这个二次函数中各项系数的和为1 8. 方法总结:涉及有关二次函数表达式的问题,所设的表达式一般是二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形式y =ax 2+bx +c (a ≠0).解决这类问题要根据x ,y 的对应值,列出关于字母a ,b ,c 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即可求得a ,b ,c 的值. 探究点二:建立简单的二次函数模型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2cm ,若从中挖去一个长为2x cm ,宽为(x +1)cm 的小长方 形.剩余部分的面积为y cm 2.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y 是x 的什么函数? (2)当x 的值为2或4时,相应的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解析:几何图形的面积一般需要画图分析,相关线段必须先用x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如图所示. 解:(1)y =122-2x (x +1),又∵2x ≤12,∴0

七年级上(数学)周测试卷

2018至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数学)周测试卷第3次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____; 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_______ 2.绝对值小于5的整数有______个; 3. 的相反数是4, 0得相反数是 ,-(-4)的相反数是 。 4.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313 的绝对值是 。3.14-π= 5.若零件的长度比标准多0.1cm 记作0.1cm ,那么—0.05cm 表示 6.大于-412且小于114的整数有 。 7.已知的值是那么y x y x +==,2 13,6 . 8. 三个连续整数,中间一个数是a ,则这三个数的和是___________. 9. 用“>”或“<”号填空: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 则a +b +c______0;|a|______|b|;a +c_____b ; 二、 解答题(共70分) 10.计算(1-9题,4分/题;11-12题,5分/题。共46分) (1) (-6)+(-8) (2) (-4)+2.5 (3) (-7)+(+7) (4) (-7)+(+4) (5) (+2.5)+(-1.5) (6) 0+(-2) (7) -3+2 (8) (+3)+(+2) (9) ()a a +- c a b

(10) )15()41()26()83(++-+++- (11) (-1.5)+134??+ ???+(+3.75)+142??- ??? 11.(10分)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12,-6,0.54,7,0,3.14,200%,3万,-124,3.4365,-413 ,-2.543。 正整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自然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 12.(14分)某出租汽车从停车场出发沿着东西向的大街进行汽车出租,到晚上6时,一天行驶记录如下:(向东记为正,向西记为负,单位:千米)+10、-3、+4、+2、+8、+5、-2、-8、+ 12、-5、-7 (1)到晚上6时,出租车在什么位置。 (2)若汽车每千米耗0.2升,则从停车场出发到晚上6时,出租车共耗没多少升?

九年级数学上册周测(3)

曹县博宇博雅中学初三数学第五次周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出题人:初三数学组审核:孙明坤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如图,电灯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长为CD,AB∥CD,AB=2m,CD=5m,点P到CD的距离是3m,则点P到AB的距离是() A. m B. m C. m D. m (第1题图)(第3题图)(第5题图) 2.已知△ABC中,∠C=90°,AC=6,BC=8,则cosB的值是() A. 0.6 B. 0.75 C. 0.8 D. 4 3 3.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DE⊥AB,垂足为E,sin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①DE=3cm;②BE=1cm;③菱形的面积为15cm2;④BD=2cm.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 已知二次函数,当取任意实数时,都有,则的取值 范围是() A. B. C. D. 5.如图,CD是⊙O的弦,直径AB过CD的中点M,若∠BOC=40°,则∠ABD= A. 40° B. 60° C. 70° D. 80° 6. 如图,直线x=2与反比例函数y=2 x 、y= 1 x 的图象分别交于A、B两点,若点 P是y轴上任意一点,则△PAB的面积是()

A. 12 B. 1 C. 32 D. 2 7. 已知函数2(3)21y k x x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4 B. k ≤4 C. k<4且k ≠3 D. k ≤4且k ≠3 8. 如图所示,抛物线y=ax 2+bx+c 的顶点为B (﹣1,3),与x 轴的交点A 在点(﹣3,0)和(﹣2,0)之间,以下结论:①b 2﹣4ac=0,②2a ﹣b=0,③a+b+c <0;④c ﹣a=3,其中正确的有( )个.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9. 如图,已知⊙O 内切于△ABC ,切点分别D 、E 、F ,若∠A=50°,则∠EDF=______. (第9题图) (第12题图) (第14题图) 10.抛物线y =(x ?1)2?1的顶点在直线y =kx ?3上,则k =______. 11. 一抛物线和抛物线y=﹣2x 2的形状、开口方向完全相同,顶点坐标是(﹣1, 3),则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 12. 如图,Rt △ABC 两个锐角顶点A ,B 在函数y=k x (x >0)的图象上,AC ∥x 轴,AC=2,若点A 的坐标为(2,2),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 13. 已知二次函数,当取(≠)时,函数值相等,则当取 时,函数值y=______. 14. 如图,直线y =mx +n 与抛物线y =ax 2+bx +c 交于A (﹣1,p ),B (4,q )两点,则关于x 的不等式mx +n <ax 2+bx +c 的解集是____. 三、解答题(共78分) 15、计算(8分) (1)2sin30°+4cos30°?tan60°﹣cos 245°

七年级下册数学组卷周测

七年级下册数学组卷周测 一.选择题(10x4=40) 1.下列各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y+5x B.3x+2y=2x+2y C.x=y2+1 D. 2.若方程mx+ny=6的两个解,,则m,n的值为() A.4,2 B.2,4 C.﹣4,﹣2 D.﹣2,﹣4 3.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a+b的值是() A.﹣1 B.2 C.3 D.4 4.若方程x|a|﹣1+(a﹣2)y=3是二元一次方程,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2 B.a=2 C.a=﹣2 D.a<﹣2 5.若方程组的解x与y的和为0,则m的值为() A.﹣2 B.0 C.2 D.4 6.数学课上同桌互相出题,小红用?和△遮住“方程组的解为”中两个数让同桌猜,则?和△这两个数分别为() A.4和﹣6 B.﹣6和4 C.﹣2和8 D.8和﹣2 7.甲、乙两人参加植树活动,两人共植树20棵,已知甲植树数是乙的1.5倍、如果设甲植树x棵,乙植树y棵,那么可以列方程组() A.B.C.D. 8.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比∠2大50°.若设∠1=x°,∠2=y°,则可得到的方程组为()

A.B. C.D. 9.二元一次方程x+2y=3的解的个数是() A.1 B.2 C.3 D.无数 10.已知二元一次方程3x﹣4y=1,则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是() A.y= B.y= C.y=D.y=﹣ 二.填空题(5x4=20) 11.已知(n﹣1)x|n|﹣2y m﹣2014=0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n m= .12.方程x+5y+4=0,若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y为;若用含有y的代数式表示x为. 13.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为,则这个方程可能是.14.二元一次方程3x+2y=19的正整数解有组. 15.若是方程2x+y=0的解,则6a+3b+2= .

201x届九年级数学下册 周测(2.1-2.4)练习 湘教版

周测(2.1~2.4)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O是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点M的坐标为(-3,4),则点M与⊙O的位置关系为(A) A.M在⊙O上B.M在⊙O内 C.M在⊙O外D.M在⊙O右上方 2.如图,△ABC的顶点均在⊙O上.若∠A=36°,则∠BOC的度数为(D) A.18° B.36° C.60° D.72° 3.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且点C,D在AB的异侧,连接AD,OD,OC.若∠AOC=70°,且AD∥OC,则∠AOD的度数为(D) A.70° B.60° C.50° D.40° 4.如图,在半径为5的⊙O中,弦AB=6,OP⊥AB,垂足为P,则OP的长为(C) A.3 B.2.5 C.4 D.3.5 第6题图 5.如图,点A,B,C,P在⊙O上,CD⊥OA,CE⊥OB,垂足分别为D,E,∠DCE=40°,则∠P的度数为(B) A.140° B.70° C.60° D.40°

6.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AB =AD ,连接BD.若∠C=120°,AB =2,则△ABD 的周长是(C) A .3 3 B .4 C .6 D .8 7.如图,⊙O 的半径为5,AB 为弦,点C 为AB ︵ 的中点.若∠ABC=30°,则弦AB 的长为(D) A.12 B .5 C.532 D .53 8.如图,点A ,B ,C ,D 在⊙O 上,∠AOC=140°,点B 是AC ︵ 的中点,则∠D 的度数是(D) A .70° B .55° C .35.5° D .35° 9.一条弦将圆分为1∶5两部分,则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C) A .30° B .150° C .30°或150° D .不能确定 10.如图,AB 是⊙O 的直径,AB =8,点M 在⊙O 上,∠MAB=20°,N 是MB ︵ 的中点,P 是直径AB 上的一动点,若MN =1,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B)

七年级数学周测一.docx

笫4题 第5题 七年级数学周测试题一 一. 选择题(共10小题) 1. 如图,已知 点0在直线AB 上,C0丄D0于点0,若Z1二145。,则Z3的度数为( ) 2. 如 图,ZXABC 是锐角三角形,过点C 作CD 丄AB,垂足为D,则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禺是( ) A.线段CA 的长 B.线段CD 的长 C.线段AD 的长 D.线段AB 的长 4. 如图,把一块含有4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放在岂尺的对边上.如果Z1二20° ,那么Z2的度 数是( ) A. 15° B. 20° C. 25° D. 30° 5. 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 a 〃b, b 〃c,则 a 〃c B.若Z1=Z2,则 a 〃c 3.下列图形屮,由Z1 = Z2能得到AB 〃CD 的是( A. 如图1,展开后测得Z1=Z2 B. 如图2,展开后测得Z1=Z2且Z3=Z4 C. 如图3,测得Z1=Z2 D. 如图4,展开后再沿CD 折叠,两条折痕的交点为0,测得0A 二OB, 0C 二0D 7.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 ,那么这两个角是( ) A. 42°、138° B.都是 10° C. 42°、138° 或 42°、10° D.以上都不对 8. 如图,已知 AB 〃CD,若ZA 二 15° , ZE 二25° ,则ZC 等于( ) A. 15° B. 25° C. 35° D. 40°

9. 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磴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C 的方向平移到ADEF 的位置,AB 二10, D0二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 A. 48 B. 96 C. 84 D. 42 10. 小明、小亮、小刚、小颖一起研究一道数学题.如图,已知EF 丄AB, CD 丄AB, 小明说:“如果述知道ZCDG 二ZBFE,则能得到ZAGD 二ZACB. ” 小亮说:“把小切的已知和结论倒过來,即由ZAGD 二ZACB, 可得到 ZCDG=ZBFE. ” 小刚说:“ ZAGD 一定大于ZBFE. ” 小颖说:“如果连接GF,则GF —定平行于AB. ” 他们四人中,有( )个人的说法是正确的. A. 1 B. 2 C. 3 D. 4 二. 填空题(共8小题) 11. 如图,已知直线AB 与CD 交于点0, 0N 平分ZD0B,若ZB0C=110o ,则ZA0N 的度数为 ____________ 度.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块直角三角板放在两平行直线上,如图所示,Z1 + Z2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度.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PC 〃AB, QC 〃AB ,则点P 、C 、Q 在一条直线上.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第8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课程目标 (一)、本学段课程目标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 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数学思考 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4.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本学期课程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39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落后面比较大,学习风气还欠浓厚。正如人们所说的“现在的学生是低分低能”,我深感教育教学的压力很大,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务必精耕细作。使用的教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

七年级数学下册周测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周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⑴中∠1和∠2是一组对顶角 B.图⑵中∠1和∠2是一组对顶角 C.图⑶中∠1和∠2是一对邻补角 D.图⑷中∠1和∠2互为邻补角 2.如图,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是( ) A. ⑵⑶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⑶⑷ 3.下列关系中,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是( ) A.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平分线 B.两直线相交成的四角中相邻两角的角平分线 C.互为补角的两角的平分线 D.相邻两角的角平分线 4.一副三角扳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4°,则∠1=() A.18° B.54° C.72° D.70° 5.点P为直线MN外一点,点A、B、C为直线MN上三点,PA=4厘米,PB=5厘米,PC=2厘米,则P到直线MN的距离为() A.4厘米 B.2厘米 C.小于2厘米 D.不大于2厘米 6.如图,与∠1互为同旁内角的角共有()个. A.1 B.2 C.3 D.4 7.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是()

A.同位角 B.内错角 C.同旁内角 D.邻补角 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2=45° B.∠1=∠3 C.∠AOD与∠1互为补角 D.∠1的余角等于75°30′ 9.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E=90°,OF平分∠AOE,∠COF=34°,则∠BOD大小为() A.22° B.34° C.56° D.90° 10.如图,点P是直线a外的一点,点A,B,C在直线a上,且PA⊥a于A,PA⊥PC,则下列错误语句是() A.线段PB的长是点P到直线a的距离 B.PA,PB,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 C.线段AC的长是点A到直线PC的距离 D.线段PC的长是点C到直线PA的距离 二、填空题: 11.图中是对顶角量角器,用它测量角的原理是 . 1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且AB⊥CD,∠1与∠2的关系是.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docx

初中数学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期末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式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的是( ) A .y =3x -1 B .y =1x 2 C .y =3x 2+x -1 D .y =2x 2+1 x 2.下列事件:①在足球赛中,弱队战胜强队;②抛掷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③任取两个正整数,其和大于1; ④长分别为3,5,9厘米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确定事件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3.(岳阳中考)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 ) A .圆柱 B .圆锥 C .球 D .棱柱 4.如图,A ,B ,C 是⊙O 上的三点,且点A 是BAC ︵ 上与点B ,点C 不同的一点,若△BOC 是直角三角形,则△BAC 必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30°的三角形 D .有一个角是45°的三角形 5.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解为( ) A .x 1=-3,x 2=0 B .x 1=3,x 2=-1 C .x =-3 D .x 1=-3,x 2=1 6.袋中有红球4个,白球若干个,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袋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如果取到白球的可能性较大,那么袋中白球的个数可能是( ) A .3个 B .不足3个 C .4个 D .5个或5个以上

7.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BD ,AC 分别为2,23,以B 点为圆心的弧与AD ,DC 相切,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23- 33π B .43-3 3 π C .43-π D .23-π 8.如图所示的抛物线是二次函数y =ax 2+bx +c(a ≠0)的图象,则下列结论:①abc >0;②b +2a =0;③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4,0);④a +c >b ;⑤3a +c <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抛物线y =-1 2 (x +3)2+2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____. 10.身高相同的小明和小丽站在灯光下的不同位置,已知小明的投影比小丽的投影长,我们可以判定小明离灯较____________. 11.已知扇形的半径为4 cm ,圆心角为120°,则此扇形的弧长是____________cm. 12.已知a ,b 可以取-2,-1,1,2中的任意一个值(a ≠b),则直线y =ax +b 的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13.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为⊙O 的切线,∠ACB =40°,点P 在边BC 上,则∠PAB 的度数可能为____________.(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度数即可) 14.如图,⊙O 的半径为2,C 1是函数y =12x 2的图象,C 2是函数y =-12 x 2的图象,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15.如图是一个上下底密封且为正六棱柱的纸盒的三视图,请你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这个密封纸盒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cm 2.(结果可保留根号) 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5,BC =4,以BC 为直径在矩形内作半圆,自点A 作半圆的切线AE ,则tan ∠CBE =____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周周测练习题

2017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周周测练习题 2.17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个.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 B.2 C.3 D.4 3、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 ③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组相邻补角相等; 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 其中,能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是()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ON⊥OM,若∠AOM=35°,则∠CON的度数是() A.65° B.55° C.45° D.35° 5、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2=45° B.∠1=∠3 C.∠AOD与∠1互为补角 D.∠1的余角等于75°30′ 6、若点B在直线AC上,AB=10,BC=5,则A、C两点间的距离是() A.5 B.15 C.5或15 D.不能确定 7、点P为直线MN外一点,点A、B、C为直线MN上三点,PA=4厘米,PB=5厘米,PC=2厘米,则P到直线MN的距离为() A.4厘米 B.2厘米 C.小于2厘米 D.不大于2厘米 8、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与∠2是同位角 B.∠2与∠3是同位角 C.∠1与∠3是同位角 D.∠1与∠4是内错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