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WCDMA下行分集技术

WCDMA下行分集技术

WCDMA下行分集技术
WCDMA下行分集技术

摘要众所周知WCDMA系统中在上行采用了分集接收技术,实际上在下行也采用了分集技术即称为下行发射分集技术。文章对下行发射分集技术的种类及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采用不同的发射分集技术的效果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总结。

由于无线传播环境的恶劣,在蜂窝移动通信中,基站的发射信号往往是经过多次反射、散射和折射才到达移动台的接收端的。这样很容易就造成了信号的多径衰落。在衰落环境中,多天线分集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在3G系统中,多天线的发射分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信号通过多个空间上分开足够远的天线发射出去,实现空间分集。天线之间的间隔足够远,可以保证每个天线发射出去的信号经过信道后所遭受的衰落是不相关的。WCDMA系统使用了开环和闭环发射分集技术。

一、开环发射分集

在WCDMA系统使用了两种开环发射分集方案,分别是空分发送分集(STTD)和时间切换发射分集(TSTD)。

空分发送分集(STTD)是将在非分集模式下进行信道编码、速率匹配和交织的数据流在4个连续的信道比特块中使用STTD编码。STTD 编码方式如下图所示。空分发送分集(STTD)除了同步信道(SCH)以外均可使用。

图1 STTD编码方式

时间切换发射分集(TSTD)是根据时隙号的奇、偶,在两个天线上交替发送基本同步码和辅助同步码。例如奇时隙时用第1个天线发送,偶时隙则用第2个天线发送。采用TSTD,在移动台中可以很简单地获得与最大比值合并相当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用户端正确同步的概率,并缩短了同步搜索时间。时间切换发射分集(TSTD)专用于同步信道SCH。

二、闭环发射分集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和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共同组成的专用物理信道,经扩频/扰码后被天线的特定复数加权因子W1和W2加权处理(加权因子由UE决定),用户设备根据接受到的下行公共导频信道(CPICH)的某个时隙来估计各发送天线的信道响应。闭环发射分集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 闭环发射分集示意图

闭环模式发射分集关键是加权因子的计算,按加权因子计算方法不同分为两种模式:模式一采用相位调整量,两个天线发射DPCCH 的专用导频符号不同(正交);模式二采用相位/幅度调整量,两个天线发射DPCCH的专用导频符号相同。

(1)闭环发射分集模式一

在用户端,若对应的时隙号为奇,则第二个天线的信道响应先旋转90度再计算,若时隙号为偶则不旋转。基站端则实际使用相邻的且处于不同旋转集的两个时隙所对应的相位调整量,进行第二个天线的相位调整。当信道变化速率较低时,本模式实际可起到2 bit反馈控制的效果,而当信道变化速率较大时,也有一定的平滑作用。

(2)闭环发射分集模式二

用户设备在计算调整权前不进行预旋转,基站也不做响应的处理。为获得最佳性能,用户端的每一个时隙都从剩余组合中挑选最佳调整值,以确定当前时隙应该上传的控制比特,而非4个时隙算一次。基站端采用的也是连续调整,即在每个发送时隙调整而非4个时隙算一次,为此,基站实际使用的是4个与各个控制比特相对应的最新接收比特。

在发射分集模式一中所需的调整量只有相位可被量化为1bit;而在模式二中,既有相位又有幅度,用4bit表示,其中前3bit对应相位,有8种可能取值,幅度仅有1bit。

三、比较分析

在开环发射分集中,使用多根天线,引入了一种预定的分集形式。开环发射分集的优势是可以不需要信令开销,同时能够将移动台复杂度保持在一个较低的程度,但这种方式有明显的缺点,就是没有利用信道信息。

当用户处于多径分量较少的低移动环境中时,发射分集的影响较大而在高速率运动中,性能的改善基本可以忽略,在这种环境中,多径分量影响了下行链路的正交性,因此也就影响了发射分集的性能。闭环发射分集模式一在在车速低于50km/h的环境中Eb/No增益比开环分集高0.5dB,闭环发射分集模式性能在车速低于30km/h的环境中基本优于闭环模式一约1 dB,但随着车速增加,模式二性能迅速恶化,与模式一趋同。

如果WCDMA基站下行链路发射总功率为20W,最大路径损耗为157 dB,下行吞吐率为650kbit/s,才用2×10W的发射分集时,同样的路径损耗可以支持的数据吞吐率为1030 kbit/s,容量增益为2 dB,如果保持下行吞吐量不变,则允许的路径损耗可以增加到162 dB,覆盖增益为5 dB。如果上行链路是覆盖受限时,我们不可能利用这个覆盖增益去扩展小区的大小,但可以用它来减小基站的发射功率。

在基站的下行链路上,通过提供TSTD、STTD等多种分集方式,使UE的RAKE接收路径的数目和质量得到提高,从而增加覆盖范围,提供系统容量,减少基站数目。

四、结束语

在WCDMA系统逐渐成熟的今天,下行发射分集技术在WCDMA网络中的实际运用的状况有待我们共同探讨与研究。

WCDMA核心网原理及关键技术

WNC_100_C1 WCDMA核心网原理及关键技术 课程目标: z掌握WCDMA网络结构及网元功能 z了解WCDMA核心网接口及协议 z了解2G/3G核心网主要差异 z了解移动网络的区域划分和编号计划 z了解WCDMA核心网关键技术 参考资料: z3GPP TS23.002 V3.4.0 z3GPP TS23.002 V4.3.0 z3GPP TS23.002 V5.4.0 z《中兴通讯WCDMA基本原理》

第1章WCDMA网络结构 知识点 z WCDMA系统网络结构 z WCDMA系统接口与协议 1.1 WCDMA网络的演进 WCDMA网络的规范是按R99-R4-R5阶段演进的,演进过程中,核心网基本网络逻辑 上的划分没有变化,都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只是到R5版本增加了多媒体子系统 (IMS)。网元实体的变化主要体现为,R99的MSC到R4阶段逻辑上分为MGW和 MSC Server,同时增加了传输信令网关(T-SGW)和漫游信令网关(R-SGW),到R5 阶段在R4的基础上增加了IMS(多媒体子系统)。同时,R4和R5阶段增加了相应的 接口。 各版本发展的情况: ●–R99:标准已完成,已商用  功能冻结:1999.12,商用版本:2001.6  基于2.5G网络结构,电路域基于传统的TDM ●–R4:标准已完成,已商用  功能冻结:2001.3  采用软交换技术,控制与承载(TDM/ATM/IP)分离  引入TD-SCDMA ●–R5:标准已完成  功能冻结:2002.6 引入多媒体域(IMS)和无线新技术HSDPA

WNC_100_C1 WCDMA核心网原理及关键技术 1.2 UMTS系统网络结构 1.2.1 UMTS网络子系统的划分 从网元功能上将UMTS系统分为无线网络子系统和核心网子系统两部分介绍,结构图 见下图。 下面UMTS网络结构是基于R99的,UE、UTRAN和CN构成了完整的UMTS网络 (UE在图中未体现),从规范的角度来看,CN侧网元实体沿用了GSM/GPRS的定义, 这样可以实现网络的平滑过渡;而无线侧UTRAN则基于WCDMA技术的R99定义, 其变化是革命性的。 图 1.2-1 UMTS系统网络结构图 此外,UMTS网络的规范是按R99---R4---R5阶段演进的,上图是基于R99系列规范 描述的网络结构,在R4/R5阶段的规范制定中,核心网的网元的定义接口发生了变化。 1.2.2 UMTS R99网络基本构成 UMTS R99网络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 核心网分为电路域(CS)和分组域(PS),电路域基于GSM Phase2+的电路核心网的 基础上演进而来,网络单元包括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访问位置寄存器(VLR)、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分组域基于GPRS核心网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网络

移动通信现状及技术发展展望

移动通信现状及技术发展展望

移动通信现状及技术发展展望 信息来源:中 国电信业分类:电信通 信 发布时间:2005 年12月8日 目前世界电信业的技术发展进 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融合、调整、变革的新趋势。尤其是3G、NGN和宽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全球发展热点。 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我国电信市场规模还将继续稳步扩大,人们对通信的依赖和需求程度也将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用户消费能力的提高,都将进一步刺激电信市场需求的增长。那么,各项通信技术在未来的五年里将会出现怎样的 发展态势?《中国电信业》杂志发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真才基的署名文章,对“十一五”期间电信技术的发展走向进行全面 深入的分析和预测。真才基全球移动通信发展回顾全球移动通信发展虽然只有短短20年的时间,但它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截至2005年6月份全球移动用户已经达到19亿。目前,在移动通信领域有一些

趋势已经发生或者是正在发生,总结起来有以下的几个趋势和特点:1、移动通信在通信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移动话音业务超过固定,差距逐步拉大,异质竞争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用户数看,2002年底,全球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了固定用户数(中国则是2003年进入这个拐点)。截至2004年5月,近100个国家的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固定用户数,这一趋势仍在继续。移动超过固定,实质上反映了人类对移动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在急剧上升。未来,移动通信将成为人们最主要的通信方式。从收入看,全球移动电话收入已经接近固定电话收入,有可能在2004年或者2005年超过固定电话收入。移动电话的资费与固定电话资费越来越靠近,同时移动通信的“个人化”,使得移动话音对固定话音的分流作用更加凸现。 2、GSM体系依旧占据主导地位近3年来全球GSM的主流地位愈加凸显出来,与CDMA相比,市场优势更加明显。截至2004年年底,全球GSM /WCDMA体系的占75.14%,而CDMA体系在全球移动市场的份额为13.91%,因此GSM/WCDMA用户

移动通信技术1G~4G发展史

第1章移动通信现状问题与基本解决方法 1.1移动通信1G—4G简述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897年是人类移动通信的元年。这一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相距18海里的固定站与拖船之间完成了一项无线电通信实验,实现了在英吉利海峡行驶的船只之间保持持续的通信,从而标志着移动通信的诞生,也由此揭开了世界移动通信辉煌发展的序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系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本文主要简述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需求的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外,还有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小区制的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等。1.1.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1G)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了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限,它通过小区分裂,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六大最新发展趋势:网络业务的数据化、分组化,网络技术的宽带化,网络技术的智能化,更高的频段,更有效利用频率,网络趋于融合、走向统一。了解、掌握这些趋势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移动通信Internet无线数据IMT-2000智能网网络融合 1前言 移动通信业务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是其满足了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个人进行通信的愿望。移动通信是实现未来理想的个人通信服务的必由之路。在信息支撑技术、市场竞争和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网络技术宽带化,网络技术智能化,更高的频段,更有效利用频率,各种网络趋于融合。了解、掌握这些趋势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 2.1无线数据——生机无限当前移动数据通信发展迅速,被认为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近年来出现的移动数据通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TACS、AMPS和GSM中的承载数据业务以及GSM系统的HSCSD;另外一种是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摩托罗拉的DataTAC、爱立信的Mobitex和GSM系统的GPRS。 目前,无线数据业务只占GSM网络全部业务量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在未来的两年中这种状况将开始扭转,并大大改变。1999年以后,随着HSCSD、GPRS 等新的高速数据解决方案显露峥嵘,并成为数据应用的新焦点,无线数据将成为运营商经营计划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它预示着未来大量的商业机遇。 (1)应用驱动市场 无线数据业务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用户的应用。话音是单一的、易于被大众所接受的业务,然而无线数据则不同,无线数据最初的应用重点放在运输管理这样的专业市场。近期无线数据业务的目标市场是销售人员或现场工程师这样的用户群。从这些先发目标的应用中积累无线数据的经验,并从中受益。

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大作业 题目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姓名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1402班 学号

1. 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1.1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中的移动一方通过无线的方式在移动状态下进行的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可以借助于有线通信网,通过通信网实现与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地方任何人进行通信,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的结合。移动通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第一代蜂窝模拟通信,第二代蜂窝数字通信,以及未来的第三代多媒体传输、无线Internet等宽带通信,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与任何人进行信息传输的个人通信。 1.2移动通信的发展 目前,移动通信已从模拟通信发展到了数字移动通信阶段,并且正朝着个人通信这一更高级阶段发展。未来移动通信的目标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快速可靠的通信服务。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模拟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与此同时,其它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共移动通信网。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这个系统一般被当作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进入发展和成熟时期。蜂窝模拟网的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的需求。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随后美国和日本也相继指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Qualcomm 公司推出了窄带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这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从此,码分多址这种新的无线接入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些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及展望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及展望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14-1 报告人:杜超 论文结题时间:2014.1

摘要:在过去的10年中,世界电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动通信特别是蜂窝小区的迅速发展,使用户彻底摆脱终端设备的束缚、实现完整的个人移动性、可靠的传输手段和接续方式。进入21世纪,移动通信将逐渐演变成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先后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起与淘汰,完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覆盖与普及,目前正在 进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尝试与推广,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探索。相信在越来越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强有力支持下,以及未来移动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发展的需求下,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会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移动通信;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Abstract:I n the past ten year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world telecom, mobile communications, especial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ell, the user completely 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terminal equipment, to achieve a complete personal mobility, reliable transmission means and ways.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mobile communication will gradually evolve into the tool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experienced the rise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and second gene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eliminated, completed the rapid coverage and popularity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currently in th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try and promotion, as well as the fifth gene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Believe tha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advanced under the strong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obile data communication and multimedia business requirements,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ill bring people a better future. Key words:Mobile communication; The development course; The development trend

广东移动,WCDMA关键技术

WCDMA关键技术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发展部 200x-x-xx

WCDMA 关键技术 第一章 概述 本文是一篇讨论WCDMA 关键技术的文档。其中列出的功率控制、切换技术、负荷平衡、动态信道分配、准入控制、拥塞控制、动态AMR 调整等几个专题都是构成WCDMA 系统的空中物理层接口的核心技术。本文在对各关键技术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还重点的分析了这些关键技术所涉及到的一些参数的设置问题。希望能通过本文,对公司未来的WCDMA 网络建设有所帮助。 第二章 功率控制 一、技术描述 1、 上行开环功率控制 1.1 PRACH 信道 对于PRACH 信道的功率控制主要是由UE 根据UTRAN 侧配置的参数进行计算, PRACH 前缀的初始发射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Preamble_Initial_Power = Primary CPICH TX power – CPICH_RSCP + UL interference + Constant V alue (3.1.1.1-1) 其中: Primary CPICH DL TX power :PCPICH 发射功率; CPICH_RSCP :UE 接收到的PCPICH 信号强度 UL interference :是上行干扰,通过系统信息广播给UE Constant V alue :是修正值 PRACH 的功率控制方式如下:当UE 发出前缀后,在规定的时间未收到NODEB 的应答,则UE 会在下一个发前缀的时刻把前缀的发射功率在前一个前缀功率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调整步长Power_Step 。PRACH 消息部分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就等于UE 发送的最后一个AP (收到nodeB 肯定的应答)的发射功率基础上增加P p-m 。PRACH 消息部分数据信道的发射功率可以根据UTRAN 侧为其配置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功率增益因子c β和d β来得到。 其中: Power Ramp offset :连续的两个前缀之间的功率偏差; Pp_m :消息部分控制信道和最后一个前缀之间的功率偏差 1.2 上行DPCH 信道 对于UE 来说,当建立DPCCH 时,UE 将按照以下功率水平启动上行内环功控: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探讨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探讨 摘要科技不断发展,人类生活在不断进步,现在的社会是科技型的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而信息化需要的是计算机,需要的是互联网,为了紧跟时代的潮流,为了更加方便人们的交流,方便中国信息事业的发展,移动通讯也在一代一代的更新,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新型的通信手段将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将根据移动通讯来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并且进行研究分析,为我国移动通讯将来的发展提供探索新趋势。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数据;信息时代 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通信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经过四代的变革更新,处在第五代的热潮之中。人们的工作、出行、购物,都要依靠移动通信来完成,因此,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经过调查统计,我国移动用户的使用者已经突破了十亿,目前的使用量还在不断增加,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潮。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极为乐观,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信息发展。 1 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背景 移动通信系统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诞生的,直到现在,它一共经历了四次更新换代,预计到2020年将经过第五代的發展历程。 第一代通信技术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完成的,它主要是通过模拟传输数据,因此传输的速度十分的慢,而且质量相对来说也较差,并且无法加密,安全系数也很低,业务量也很小,所以很快就被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淘汰了。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初期,这次它引入了较为密集的技术结构,并且还引用了智能技术,虽然比起第一代的通信技术好了很多,但依然有多的不足之处,传输的速率依然很慢,安全稳定系数依然不够高。 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就更加的智能化,前两代无法解决的宽带服务,由于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到来也有了相应的提供。它具有Internet的能力,还可以实现全球漫游,传送质量较高的图像等。 第四代通信技术就是现在我们使用的4G网络,上网的速度更加的快,并且有了移动宽带和WIFI。我国现已经进入了4G生活时代,4G具有极高的下载速度和高清的电视,是前三代无法达到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更加进一步的研究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从而使我国的信息发展跟上时代的脚步[1]。

G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其重点技术精编

G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其重点技术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5G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其重点技术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4G移动网络在我国大力推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目前,面向2020年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将着重对5G移动通信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了5G移动通信的重点技术,为我国5G移动通信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MIMO技术自组织网络 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推动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经过了传统2G到3G再到4G的升级,网络服务功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目前正朝着5G移动通信发展,因此,对5G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其重点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5G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移动网络面向的2020年移动通信市场需求,其是社会进步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的通信技术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逐步趋于完善,4G移动通信进入成熟阶段。部

分发达国家已经将视野投向5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013年,我国正式着手5G移动通信技术开发,将其作为863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5G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作为我国通讯领域的重要课题。2013年初,我国成立了专门的5G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团队,团队由多名通讯领域着名专家组成,围绕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及研究方向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规划了5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框架及方向[1],力图能够尽快融入国际5G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中,获取竞争优势。为了顺应时代变化及通信行业需求,同年6月,我国实施了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一期研究计划,提出重点研发5G无线传输、频谱开发等重点技术,强调逐步实施无限传输技术测试及网络性能评估。为了提升研发效率,有关部门还将部分研究项目进行分工,使各个研究小组能够专门从事一个项目的开发,为加快5G移动通信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等均参与到5G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工作中。2016年初,我国的5G技术试验正式启动尽管仍处于起步阶段,然而前景良好。 二、5G移动通信的重点技术 超密集异构结构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5G网络的多元化、综合化、智能化研究,智能化终端的普及使数据流量激增,为了满足用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是指最初的模拟、仅限语音的蜂窝电话标准,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Nordic移动电话(NMT)就是这样一种标准,应用于Nordic国家、东欧以及俄罗斯。其它还包括美国的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英国的总访问通信系统(TACS)以及日本的JTAGS,西德的 C-Netz,法国的Radiocom 2000和意大利的RTMI。 第一代移动通信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在FDMA系统中,分配给用户一个信道,即一对频谱,一个频谱用作前向信道即基站向移动台方向的信道,另一个则用作反向信道即移动台向基站方向的信道。这种通信系统的基站必须同时发射和接收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任意两个移动用户之间进行通信都必须经过基站的中转,因而必须同时占用2个信道(2对频谱)才能实现双工通信。 频分多址(FDMA)是采用调频的多址技术。业务信道在不同的频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如TACS系统、AMPS系统等。频分多址是把通信系统的总频段划分成若干个等间隔的频道(也称信道)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用。这些频道互不交叠,其宽度应能传输一路数字话音信息,而在相邻频道之间无明显的串扰。 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多种制式,我国主要采用的是TACS。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和不能提供自动漫游等。 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长途漫游,只能是一种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模拟蜂窝服务在许多地方正被逐步淘汰。 第二代 与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相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数字化,具有保密性强、频谱利用率高、能提供丰富的业务、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使得移动通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过去的补充地位跃居通信的主导地位。我国目前应用的第二代蜂窝系统为欧洲的GSM系统以及北美的窄带CDMA系统。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 1、GSM无线电接口 GSM 是一个蜂窝网络,也就是说移动电话要连接到它能搜索到的最近的蜂窝单元区域。GSM网络运行在多个不同的无线电频率上。 GSM网络一共有4种不同的蜂窝单元尺寸:巨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和伞蜂窝。覆盖面积因不同的环境而不同。巨蜂窝可以被看作那种基站天线安装在天线杆或者建筑物顶上那种;微蜂窝则是那些天线高度低于平均建筑高度的那些,一般用于市区内;微微蜂窝则是那种很小的蜂窝只覆盖几十米的范围,主要用于室内,伞蜂窝则是用于覆盖更小的蜂窝网的盲区,填补蜂窝之间的信号空白区域。 蜂窝半径范围根据天线高度、增益和传播条件可以从百米以下数十公里。实际使用的最长距离GSM规范支持到35公里。还有个扩展蜂窝的概念,蜂窝半径可以增加一倍甚至更多。 GSM同样支持室内覆盖,通过功率分配器可以把室外天线的功率分配到室内天线分布系统上。这是一种典型的配置方案,用于满足室内高密度通话要求,在购物中心和机场十分常见。然而这并不是必须的,因为室内覆盖也可以通过无线信号穿越建筑物来实现,只是这样可以提高信号质量减少干扰和回声。 2、GSM网络结构 GSM系统后面的网络被人们看作是极其庞大和复杂的,这样就可以提供所有的所需的服

WCDMA下行分集技术

摘要众所周知WCDMA系统中在上行采用了分集接收技术,实际上在下行也采用了分集技术即称为下行发射分集技术。文章对下行发射分集技术的种类及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采用不同的发射分集技术的效果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总结。 由于无线传播环境的恶劣,在蜂窝移动通信中,基站的发射信号往往是经过多次反射、散射和折射才到达移动台的接收端的。这样很容易就造成了信号的多径衰落。在衰落环境中,多天线分集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在3G系统中,多天线的发射分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信号通过多个空间上分开足够远的天线发射出去,实现空间分集。天线之间的间隔足够远,可以保证每个天线发射出去的信号经过信道后所遭受的衰落是不相关的。WCDMA系统使用了开环和闭环发射分集技术。 一、开环发射分集 在WCDMA系统使用了两种开环发射分集方案,分别是空分发送分集(STTD)和时间切换发射分集(TSTD)。 空分发送分集(STTD)是将在非分集模式下进行信道编码、速率匹配和交织的数据流在4个连续的信道比特块中使用STTD编码。STTD 编码方式如下图所示。空分发送分集(STTD)除了同步信道(SCH)以外均可使用。 图1 STTD编码方式 时间切换发射分集(TSTD)是根据时隙号的奇、偶,在两个天线上交替发送基本同步码和辅助同步码。例如奇时隙时用第1个天线发送,偶时隙则用第2个天线发送。采用TSTD,在移动台中可以很简单地获得与最大比值合并相当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用户端正确同步的概率,并缩短了同步搜索时间。时间切换发射分集(TSTD)专用于同步信道SCH。 二、闭环发射分集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和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共同组成的专用物理信道,经扩频/扰码后被天线的特定复数加权因子W1和W2加权处理(加权因子由UE决定),用户设备根据接受到的下行公共导频信道(CPICH)的某个时隙来估计各发送天线的信道响应。闭环发射分集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 闭环发射分集示意图 闭环模式发射分集关键是加权因子的计算,按加权因子计算方法不同分为两种模式:模式一采用相位调整量,两个天线发射DPCCH 的专用导频符号不同(正交);模式二采用相位/幅度调整量,两个天线发射DPCCH的专用导频符号相同。 (1)闭环发射分集模式一 在用户端,若对应的时隙号为奇,则第二个天线的信道响应先旋转90度再计算,若时隙号为偶则不旋转。基站端则实际使用相邻的且处于不同旋转集的两个时隙所对应的相位调整量,进行第二个天线的相位调整。当信道变化速率较低时,本模式实际可起到2 bit反馈控制的效果,而当信道变化速率较大时,也有一定的平滑作用。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六大最新发展趋势:网络业务的数据化、分组化,网络技术的宽带化,网络技术的智能化,更高的频段,更有效利用频率,网络趋于融合、走向统一。了解、掌握这些趋势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移动通信 Internet 无线数据 IMT-2000 智能网网络融合一、移动通信的意义所在 移动通信业务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是其满足了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个人进行通信的愿望。移动通信是实现未来理想的个人通信服务的必由之路。在信息支撑技术、市场竞争和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网络技术宽带化,网络技术智能化,更高的频段,更有效利用频率,各种网络趋于融合。了解、掌握这些趋势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 无线数据——生机无限当前移动数据通信发展迅速,被认为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近年来出现的移动数据通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TACS、AMPS和GSM中的承载数据业务以及GSM系统的HSCSD;另外一种是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摩托罗拉的DataTAC、爱立信的Mobitex和GSM系统的GPRS。 (1)应用驱动市场 无线数据业务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用户的应用。话音是单一的、易于被大众所接受的业务,然而无线数据则不同,无线数据最初的应用重点放在运输管理这样的专业市场。近期无线数据业务的目标市场是销售人员或现场工程师这样的用户群。从这些先发目标的应用中积累无线数据的经验,并从中受益。 在过去的十年里,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在迅速改变,人们更经常性地移动,职业和个人生活之间的分界变得模糊,人们需要不分时间、地点访问很重要的信息。发生在用户身上的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将成为驱动无线数据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WCDMA技术简析

WCDMA技术简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通信业务种类和数量需求的剧增已不再满足于使用第二代系统。于是,一种能够提供全球漫游,支持多媒体业务且具有足够容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就应运而生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与固定网络相兼容,并以小型便携式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种类的通信系统。 3G的三大主流国际标准包括:WCDMA、CMDA2000和TD-SCDMA。移动通讯系统的演进如图所示,本文将主要对WCDMA技术进行解析和介绍。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 Access)简介 WCDMA由欧洲标准化组织3GPP 所制定,由于它的物理层具有同时支持不同类型业务的能力,因此受全球标准化组织、设备制造商器件供应商运营商的广泛支持,将成为未来3G 的主流体制。 WCDMA全称为宽带码分多址接入,每个载频的所有用户共享频率、时间、功率资源,用户之间只依靠特征码来区分。其核心网基于GSM/GPRS 网络的演进,保持与GSM/GPRS 网络的兼容性。核心网络可以基于TDM 、ATM和IP 技术,并向全IP 的网络结构演进。核心网络逻辑上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两部分,分别完成电路型业务和分组型业务。 WCDMA系统基本特性包括:采用宽带CDMA技术,带宽为5MHZ;物理层可灵活的在单载波上传输各种速率的数据;多用户检测技术;传输分集技术;自适应天线技术;RAKE接收机技术。 WCDMA与TD-SCDMA、CDMA2000的技术参数的比较下图所示:

WCDMA与其他两个标准相比,有其自身的技术优势: 1、在利用CDMA技术方面,在小区复用系数、利用多径能力、可变扩频增益、软切换及软容量方 面较好; 2、在同步方面,WCDMA不需要小区同步; 3、在功率控制方面,WCDMA采用“开环+自适应闭环功率控制”,提高了功率控制的速度,可 抵消一般的快衰落; 4、系统容量和覆盖方面,从单载扇小区容量来看,WCDMA容量最大,拥有60个语音信道, CDMA2000拥有30个语音信道,TD-SCDMA为24个语音信道;从系统覆盖范围看,WCDMA 和cdma2000较TD-SCDMA系统更具优势,覆盖半径更大; WCDMA系统结构 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是采用WCDMA 空中接口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通常也把UMTS系统称为WCDMA通信系统。UMTS系统采用了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类似的结构,包括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 ,RAN)和核心网络(Core Network ,CN)。其中无线接入网络用于处理所有与无线有关的功能,而CN处理UMTS 系统内所有的话音呼叫和数据连接,并实现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功能。CN从逻辑上分为电路交换域(Circuit Switched Domain, CS )和分组交换域(Packet Switched Domain, PS ),电路域为用户提供“电路型业务”或提供相关信令连接,而分组域则为用户提供“分组型数据业务”。UTRAN 、CN

世界移动通信发展史

移动通信技术可以说从无线电通信发明之日就产生了,而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 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代表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该系统工作频率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 第二阶段从上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在此期间内,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1946年,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计划,贝尔系统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当时使用三个频道,间隔为120kHz,通信方式为单工,随后,西德(1950年)、法国(1956年)、英国(1959年)等国相继研制了公用移动电话系统。美国贝尔实验室完成了人工交换系统的接续问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渡,接续方式为人工,网的容量较小。 第三阶段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在此期间,美国推出了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I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频段,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德国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术水准的B网。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频段,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 第四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 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的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该阶段称为1G(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Nordic移动电话(NMT)就是这样一种标准,应用于Nordic 国家、东欧以及俄罗斯。其它还包括美国的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英国的总访问通信系统(TACS)以及日本的JTAGS,西德的 C-Netz,法国的Radiocom 2000和意大利的RTMI。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要求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之外,还有几方面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首先,微电子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发展,这使得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种轻便电台被不断地推出。其次,提出并形成了移动通信新体制。随着用户数量增加,大区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饱和,这就必须探索新体制。在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试验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解决了公用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容量大与频率资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进展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出现的微处理器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为大型通信网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技术手段。以AMPS和TACS 为代表的第一代移动通信模拟蜂窝网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话音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不能提供自动漫游、频谱利用率低、移动设备复杂、费用较贵以及通话易被窃听等,最主要的问题是其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需求。 第五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码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该阶段可以再分为2G、、3G、4G等。 2G: 2G是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的简称,一般定义为以数码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手机通信技术规

WCDMA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无线技术介绍-1

一、前言 属于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的WCDMA服务之所以可以提供更高的频宽,以符合各式多媒体与无线宽频需求,所注重的一点就是它比原来的第二代GSM无线通信系统来说,大幅改进了无线部分的多工技术,使得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无线通信频带中,透过更新的无线传输技术来提供更为丰富与大量的使用者资料。 我们都知道,3GPP R99核心网络与GSM/GPRS核心网络是可以存在同一个架构下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可以保有GSM/GPRS系统业者原有的投资,并且沿用了现在最为稳定的核心网络架构,减少系统过渡到3G通信系统时,所产生的诸多相容问题。不过在无线通信接收端的部分,可就没有这么容易解决了,WCDMA所采用的无线通信多工技术与GSM/GPRS完全不相同,也就是说虽然他们可以共用相同的核心网络设备,不过在无线通信的接收端技术,彼此就是差异相当大的部分,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让各位真正的了解这些技术上的不同差异。 二、无线网络Cell的概念 如图一所示,在无线网络的环境中,我们会通过基地台来传送与接收使用者手持设备的资料,不过无线网络的资源是有限的,在有线的网络环境中,如果我们需要更多的频宽,可以通过更多的物理线路来提升两端点的可用频宽,可是无线网络的环境里,因为实际的传输媒介为我们生活的空间,而这部分的资源并不会因为我们需要更多的频宽而增加。

图一,无线网络Cell覆盖的示意图 因为这样的因素,所以每个基地台无线电所覆盖的范围就需要经过适当的考虑。例如:如果在一个认可稠密的区域,每一个无线电所覆盖的范围就要缩小,这样在同一个区域中,就可以建构一个以上的基地台无线通信区域,如此就可以增加该区域可容纳的使用者数目。相对的,如果我们把一个基地台无线电所覆盖的范围加大,那样在这个大区域范围中,所能接受的使用者数目,就仅限于一个基地台无线通信范围中,所能接受的人数了。 三、FDMA、TDMA、CDMA与SDMA 以目前常用的无线通信多工技术来说,我们可以大略的把各种技术区分为四类。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如图二所示,FDMA主要是通过切割许多小的无线通信频带,而每个无线通信频带都属于一个专属的使用者来传输资料,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在一个大的频带范围中,切割出许多小的频带,让多个使用者可以同时传输资料。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种类)

第一代模拟系统对应的接入技术是频分多址技术FDMA,它仅能提供9.6kbit/s通信带宽。其典型系统,如美国的模拟电话系统AMPS、北欧的移动电话系统NMT、英国的全接入通信系统TACS等。 第二代窄带数字系统的接入技术主要有时分多址技术TDMA和码分多址技术CDMA两种,它可以提供9.6~28.8kbit/s的传输速率。其典型系统,如欧洲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北美的数字增强型系统 IS-136、CDMAOne IS-95A、IS-95B、日本的个人数字蜂窝系统PDC 等。与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相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保密性强、频谱利用率高、能提供丰富的业务、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无论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主要针对话音通信设计的,话音仍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移动通信市场的基石和主阵地。数字话音移动通信仍是移动通信的主流市场。特别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人们对通信的需求还主要集中在话音领域,所以,在未来几年中,第二代数字话音通信仍然是这些国家移动通信市场的重点和支柱。 随着全球范围的Internet用户数爆炸式的增长,目前移动数据业务的上升势头也非常迅猛,这使得我们充分相信:在移动通信中,数据通信量也将在某一天超过话音通信。但要完成专门针对未来多媒体通信的第三代系统建设还需时日,所以如何利用现有的第二代数字系统实现数据通信,是填补市场需求空间的必然选择。分析家们认为,实际3G技术所具备的功能绝大部分其实完全就可以在目前第二代无线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特别是随着移动通信和因特网服务快速发展而

随之产生的移动数据通信要求。其方法有两种:一是在以电话为主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增加传送数据的能力;二是移动通信与因特网的结合。由此产生了几种相关技术,如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技术;增强数据速率改进ED GE技术;IS-95B利用码聚集技术;CDMA20001x 技术、无线应用协议WAP技术;蓝牙Bluetooth技术等。其中,GPRS 和CDMA2000 1x,特别是GPRS作为基于GSM的分组交换技术,格外引人注目,对我国来说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GPRS是迎合GSM移动通信市场和全球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日益融合而推出的,它为GSM运营商由仅提供话音业务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业务领域拓展提供了重要的网络平台,并为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过渡打下基础,被喻为"未来3G市场的助推器"。它有如下特点:一是从无线部分到有线部分提供端到端的分组数据传输,无线部分可按需动态分配话音和分组信道,更为有效地利用频率资源;二是向用户提供更高的接入速率115kbit/s 和更短的接入时间;三是可更为有效地提供短消息、WAP等原有数据业务;四是底层基于TCP/IP 协议,可与因特网进行无缝连接;五是可提供按时间、流量、内容等更加灵活的计费方式;六是依靠GSM的广阔覆盖,可提供随时随地的数据接入;七是对原有GSM设备无需进行大的改动。专家普遍认为,GPRS是GSM向第三代系统过渡,同时又兼顾现有第二代系统的2.5G 系统。在GPRS后,如果GSM运营商没有第三代的频谱,则可以通过EDGE技术把速率提到384kbit/s,接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水平。如果运营商拥有第三代的频谱,则可以从GPRS直接过渡到第三代。

wcdma技术简介

WCDMA技术简介 一.通信系统概述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模拟制式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时间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移动通信网。这一阶段相对于以前的移动通信系统,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实验室在七十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AMPS系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和后来的改进型系统TACS (总接入通信系统)等。AMPS使用800MHz频带,在北美、南美和部分环太平洋国家广泛,使用TACS使用900MHz频带,分ETACS(欧洲)和NTACS(日本)两种版本,英国、日本和部分亚洲国家广泛使用此标准。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频分复用FDMA 模拟制式,语音信号为模拟调制,每隔30kHz/25kHz一个模拟用户信道。第一代系统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其弊端也日渐显露出来: (1)频谱利用率低 (2) 业务种类有限 (3) 无高速数据业务 (4) 保密性差易被窃听和盗号 (5) 设备成本高 (6) 体积大重量大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DAMPS系统、IS-95和欧洲的GSM系统。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发源于欧洲,它是作为全球数字蜂窝通信的TDMA标准而设计的,支持64kbit/s的数据速率,可与ISDN互连。GSM使用900MHz频带,使用1800MHz频带的称为DCS1800。GSM采用FDD双工方式和TDMA多址方式,每载频支持8个信道,信号带200kHz ,GSM标准体制较为完善,技术相对成熟,不足之处是相对于模拟系统其容量增加不多,仅仅为模拟系统的两倍左右,无法和模拟系统兼容。 DAMPS(先进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也称IS-54(北美数字蜂窝),使用800MHz频带,是两种北美数字蜂窝标准中推出较早的一种,使用TDMA多址方式。 IS-95是北美的另一种数字蜂窝标准,使用800MHz或1900MHz频带,使用CDMA多址方式,已成为美国PCS 个人通信系统网的首选技术。 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以传输话音和低速数据业务为目的,从1996年开始,为了解决中速数据传输问题,又出现了2.5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如GPRS和IS-95B。 CDMA系统容量大。相当于模拟系统的10~20倍,与模拟系统的兼容性好。美国、韩国、香港等地已经开通了窄带CDMA系统,对用户提供服务。由于窄带CDMA技术比GSM成熟晚等原因,使得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远不及GSM ,国内有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地的窄带CDMA系统在运行。但从发展前景看,由于自有的技术优势,CDMA技术已经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移动通信现在主要提供的服务仍然是语音服务以及低速率数据服务。由于网络的发展,数据和多媒体通信有了迅猛的发展势头,所以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目标就是宽带多媒体通信。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与固定网络相兼容,并以小型便携式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