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多媒体设计制作教学大纲

多媒体设计制作教学大纲

多媒体设计制作教学大纲
多媒体设计制作教学大纲

《多媒体设计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多媒体设计制作课程编码:10000120

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

开课学期:第5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基础课

适用专业:广告学

先修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一)、计算机辅助设计(二)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讲授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与创作技巧。所讲授知识可以使学生在摄影和摄像课程中拍摄的素材进行编辑制作,也可以使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创作视频广告和宣传片等作品。此课程选取Adobe公司的Premiere和After Effects 软件进行讲解和实例操作。Premiere软件侧重于素材的采集、剪辑与重组,适合于制作较长视频短片,对于学生对所拍摄素材进行采集和剪辑是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After Effects侧重于视频特效的制作,适合制作时间较短但效果丰富的视频片段,对于学生掌握并制作视频广告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着重讲述Premiere软件的采集、剪辑和输出等功能以及After Effects中涉及到的基本时间轴动画、文字特效、视频特效、转场特效、粒子特效、光线特效、粒子系统、置换变形特效、Expression表达式和第三方插件应用等知识,培养学生在掌握多媒体设计制作的理论基础上,综合运用多方软件进行创作完整的视频作品。

二、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多媒体设计制作的理论基础、学会管理视频和音频素材。熟练掌握运用After Effects制作影视后期特效的方法与技巧。掌握视频采集和输出方法,并熟练与其它软件相结合进行设计制作。

三、教学内容

(一)Premiere编辑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

本章要求:

熟悉Premiere的主要界面,

熟练掌握如何创建一个新项目并对素材进行浏览和分析,学会在素材窗中整理素材。

掌握如何导入素材。

熟悉监视器窗口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的为影片打点。熟练掌握时间线窗口轨道的使用,掌握时间线窗口工具箱的使用方法。

熟悉对项目加入字幕、切换效果和视频特效。

学会添加声音效果,用Preview预演切换和特技效果,能播放并输出影片。

(二)Premiere转场与premiere滤镜特效

本章要求:

熟悉Transition面板的控制菜单。

熟练掌握给素材添加切换和进行常见切换参数设置,熟悉单轨道编辑模式下切换的应用和如何变更默认的切换效果。

熟练掌握视频特效的基本应用方法,学会使用关键帧和关键帧面板,熟悉特效使用技巧。

(三)字幕的制作

本章要求:

熟练掌握字幕属性控制,包括字幕类型、字幕模板、使用样本帧等等。

掌握工具栏的使用,包括选取工具、旋转工具、水平文字工具和垂直文字工具、横排文字工具和竖排文字工具、路径文字工具和图形工具。

能控制对象属性,包括文字对象的属性控制、图形对象的属性控制、图形对象和文字对象混排。

掌握字幕样式的存储和使用、建立新的字幕样式、管理样式库,熟悉滚动的参数设置。

(四)音频的编辑技巧及影视作品输出方法

本章要求:

熟练预览音频的素材并编辑音频素材,了解音频混合器,学会使用音频滤镜。

学会输出网络视频、输出成WMV(Windows Media)文件、输出RM (RealPlayer Media)格式文件、输出VCD、DVD影片文件、输出电影胶片格式文件、输出图片序列、输出单帧图片。

(五)After Effects编辑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

安装After Effects、启动及卸载After Effects

对工作窗口的基本认识、创建新项目、新建合成、导入素材、简单使用时间轴动画。

本章要求:

熟悉After Effects的主要界面,包括对菜单、窗口和面板、基本参数设置的掌握。

熟练掌握如何创建一个新项目并对素材进行浏览和分析,学会在素材窗中整理素材。

掌握如何导入素材,能定位丢失和脱机的文件。

熟悉合成创建和设置。

熟悉实用时间线调板。

(六)创建二维合成

本章内容:

创建层:创建固态层、调整层、空物体、灯光层、摄像机层。

层的出入点操作。

层的空间排序与时间排序。

层的属性。

轨道蒙版。

父子层关系。

本章要求:

熟悉时间线面板的控制菜单。

熟练掌握层的各种操作。

(七)创建三维合成

本章内容:

3D层:转换并创建3D层,移动和旋转3D层。

摄像机与灯光:创建摄像机和灯光层,移动摄像机、灯光或兴趣点,材质选项属性。

本章要求:

熟练掌握3D图层的基本操作。

掌握摄像机和灯光图层的创建与基本设置。

(八)动画与关键帧

本章内容:

创建基本关键帧动画。

关键帧操作技巧:添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

快捷动画创建与修改。

速度调节:将层调整到特定速度、帧时间冻结、帧融合与像素融合。

回放与预览。

本章要求:

熟练掌握关键帧的基本操作。

熟悉运用关键帧创作基本动画效果。

掌握帧的其它操作。

(九)遮罩与抠像

本章内容:

遮罩:创建抠罩、Mask运算、Mask抠像合成。

亮度抠像:键控特效抠像、Matte方式抠像。

本章要求:

熟练掌握遮罩和抠像的基本操作。

运用遮罩和抠像制作视频特效。

(十)文字动画

本章内容:

创建并编辑文字层:输入点和段落文字、选择与编辑文字、文字形式转换。

格式化字符和段落。

创建文字动画:使用文字动画预置、文本源动画、制作文字渐隐随机等动画效果。

本章要求:

熟练运用文字动画与关键操作为文字制作动画效果。

(十一)应用效果

本章内容:

3D通道效果;

模糊和锐化;

通道效果;

色彩调整效果;

扭曲效果;

生成效果;

噪波和杂点效果;

透视效果;

风格化效果;

实践效果。

本章要求:

掌握各种特效的基本设置,熟练应用常用特效进行后期制作。

(十二)渲染与输出

本章内容:

渲染输出基本流程:输出文件格式概述、使用渲染队列窗口渲染输出影片。

输出到Flash:输出合成为SWF格式、输出为FLV或F4V文件。

其他渲染输出方式。

本章要求:

掌握输出各种格式文件、运用渲染队列输出文件、输出VCD、DVD影片文件、输出图片序列、输出单帧图片的方法。

四、实验、上机、设计实习、作业辅导等教学环节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阶段考核和综合考核结合的方式。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讲评。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阶段考核成绩。在课程全部结束之后,学生需完成综合性作品,此作品占考核成绩50%,学生要对其作品进行方案设计说明,教师进行讨论式讲评。

五、学时分配

六、课程考核方式

阶段性作品(30%)+综合性作品(50%)+方案评析(20%)

七、教学大纲使用说明

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例分析相结合,指导学生的设计与实际操作。并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运用案例教学法由浅入深地全面介绍两种软件的应用技巧,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起来。由于After Effects软件较难掌握和熟练运用,因此教学重点在于:After Effects软件的特效讲解和操练。运用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分析实例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完全掌握After Effects所有命令的具体用法及最终表现效果。

八、课程主要参考书

1.《Premiere Pro 2.0从入门到精通》腾龙视觉人民邮电出版社2.《Adobe Premiere Pro 2.0培训培训教材》Adobe公司北京代表处DDC传媒中国电力出版社

3.《Adobe Premiere标准培训教材》Adobe公司人民邮电出版社4.《Adobe After Effects CS4标准培训教材》DDC传媒、ACAA专家委员会人民邮电出版社

5.《After Effects cs4影视后期从入门到精通》杜明章、朱旭中国青年出版社6.《Adobe After Effects CS4经典教程》Adobe公司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制定人:赵靓

审定人:王彬彬

批准人:孙守安(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说明 课程性质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一门主要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并有极广泛的实用性,多媒体技术把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和可视化的真实感结合起来,使其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如何进行多媒体软件开发和多媒体制作,了解一些多媒体数据压缩的知识,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术、系统开发和应用三部分,基础理论知识部分讲述了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等基本概念,以及声音卡、视频卡、CD-ROM驱动器、触摸屏和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操作技术部分介绍了声音、文字和图像的组合应用,数字电影的获取与编辑,多媒体著作工具和多媒体程序设计等几方面的内容,系统开发和应用部分重点阐述了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相关概念、系统开发的流程和系统界面设计等内容。 教学时数 课堂教学时数:2×20学时实验时数:2×16学时 教学方式 1.本课程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32学时,建议在windows Xp或Windows2000系统上完成实验。 3.对关键性概述、技术及整体实现思想方面的问题可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 考核方式 第一篇基础理论知识 第1单元多媒体技术概论 教学要点 本单元主要介绍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关键特性,多媒体系统层次结构、多媒体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第三节多媒体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在多媒体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1210212 英文课程名: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Course 总学时:72(其中含实验教学 36 学时) 学分:4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 预修课程:多媒体素材处理、教学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系统、完整地讲述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原理及应用软件——Authorware等的使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课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完成大型、完整、自选主题的多媒体CAI课件,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基本理论部分、基本实践部分和课件开发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部分 6课时 专题一:多媒体技术与课件设计 2课时 专题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流程 1课时 专题三: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学习理论基础 2课时 专题四:多媒体教学模式 1课时 第二部分:基本实践部分 20课时 第一节 Authorware基础 1课时 1、常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创作工具

2、Authorware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多媒体素材的引入与编辑 3课时 1、Authorware基本操作 2、在多媒体课件中输入与编辑文本、图形、图像 3、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动画、引入声音和影片 4、在多媒体课件中设置时间延迟和擦除效果 第三节交互式多媒体CAI课件的创作(上) 4课时 1、交互的概念 2、交互循环的组成 3、使用按钮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4、使用热区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5、使用热物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6、使用移动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第三节交互式多媒体CAI课件的创作(下) 4课时 1、使用下拉式菜单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2、使用按键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3、使用条件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4、使用尝试交互、时间限制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5、使用文本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6、使用、调试永久性响应 第四节导航式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2课时 1、导航结构的组成 2、分析框架图标程序流程 3、使用超文本

影视广告制作基础知识

影视广告制作基础知识 1 帧和帧速率 20世纪最后十年,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电影行业,都在数字化的大潮中驶过。的确,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使这一领域引入了全新的技术和概念,而且也给这一领域的节目制作、传输和播出都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乎于一般人的预料和想象。 像电影一样,视频是由一系列的单独图像(称之为帧组成的,并放映到观众面前的屏幕上。每秒钟放映若干张图像,会产生动态的画面效果,因为人脑可以暂时保留单独的图像,典型的帧速率范围是24~30帧/秒,这样才会产生平滑和连续的效果。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或者多个音频轨迹与视频同步,并为影片提供声音。 帧速率也是描述视频信号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每秒钟扫描多少帧有一定的要求, 这就是帧速率。对于PAL制式电视系统,帧速率为25帧,而对于NTSC制式电视系统,帧速率为30帧。虽然这些帧速率足以提供平滑的运动,但它们还没有高到足以使视频显示避免闪烁的程度。根据实验,人的眼睛可觉察到以低于1/50秒速度刷新图像中的闪烁。然而,要求帧速率提高到这种程度,要求显著增加系统的频带宽度,这是相当困难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全部电视系统都采用了隔行扫描方法。 2 Premiere6.0中常用图像文件格式介绍 Premiere 6.0中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总共有12种,现在分别对它们进行简单介绍。 1.GIF格式 GIF格式(图形交换格式形成一种压缩的8位图像文件,这种格式的文件目前多用于网络传输,它可以指定透明的区域,以使图像与页背景很好地融为一体。GIF图像可以随着它下载的过程,从模糊到清晰逐渐演变显示在屏幕上。Animated GIF(动画GIF图像可使网页生动活泼,上网的人肯定已经有所体会。利用GIF动画程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courseware 授课专业:英语学时:34 学分:2 开课学期:2017?2018学年第1学期 适用对象:师范专业学生、英语(教育)专业学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英语课件设计与制作》是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 课程是集PPT设计理论与制作实践于一体的综合应用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PPT设计与制作基本理念,了解PPT设计的基本步骤,掌握PPT制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PPT设计、制作与演示能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制作及在课件中使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掌握课件设计中的动画设计、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重点掌握演示型、交互型和资料型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的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PowerPoint 课件制作基础(1学时) 第二章让PowerPoint课件清晰表达文字(3学时) 第三章让PowerPoi nt 课件更形象------------ 图形和图示 (3学时) 第四章让PowerPoint课件更直观——图像(3学时) 第五章让PowerPoint课件更直观——图表(3学时) 第六章让PowerPoint课件有声有色一一声音和视频(3学时)

第七章让PowerPoint课件更生动——动画(5学时) 第八章PowerPoint课件界面设计(4学时) 第九章PowerPoint课件交互设计(7学时) 第十章典型PPT课件应用解析(1学时) 第^一章顺畅地播放PPT课件(1学时)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制作及在课件中使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教学难点:课件设计中的动画设计、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演示型、交互型和资料型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的方法。 五、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时数3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2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 六、教学方式 以多媒体演示教学与上机实践教学为主,教学中注重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应该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后开设,经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的开展。 八、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以提交课程设计作品的形式进行;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比例为7:3 ;平时成绩以提交实验报告册和设计作品及出勤情况进行考查。 九、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仿宋四号,加粗): 主教材:让课堂更精彩:精通PPT课件设计与制作,廖亮,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4年6月。 参考书:让教学更精彩:PPT课件高效制作,孙方,电子工业 出版社,第三版,2015年7月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第三章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3.1 视频的基础知识 在人类接受的信息中,有70%来自视觉,其中视频是最直观、最具体、信息量最丰富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电视、电影、VCD、DVD以及用摄像机、手机等拍摄的活动图像等都属于视频的范畴。 摄影机是指用胶片拍摄电影的机器,摄像机是用磁带、光盘、硬盘等作为界质记录活动影像的机器,广泛用于电视节目制作、家庭及其他各个方面。 摄影机使用胶片和机械装置记录活动影像,所采用的是光学和化学记录方式,摄象机是采用电子记录方式。 1 视频的定义 ?视频(Video)就其本质而言,是内容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动态图像(25或30帧/秒),所以视频又叫作运动图像或活动图像。 ?一帧就是一幅静态画面,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能形运动的图像,每秒钟显示帧数越多,即帧频越高,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 『视觉暂留现象』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 ?根据实验人们发现要想看到连续不闪烁的画面,帧与帧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少要达到是二十四分之一秒。 ?视频信号具有以下特点: ?内容随时间而变化 ?有与画面动作同步的声音(伴音) ?图像与视频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静止的图片称为图像(Image),运动的图像称为视频(Video)。 ?图像与视频两者的信源方式不同,图像的输入靠扫描仪、数字照相机等设备;视频的输入是电视接收机、摄象机、录象机、影碟机以及可以输出连续图像信号的设备。 2.视频的分类 ?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视频分为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 ?模拟视频(Analog Video) ?模拟视频是用于传输图像和声音的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早期视频的记录、存储和传输都采用模拟方式,如在电视上所见到的视频图像是以一种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的,并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再用盒式磁带录像机将其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模拟视频的特点: ?以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 ?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 ?使用磁带录象机将视频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传统视频信号以模拟方式进行存储和传送然而模拟视频不适合网络传输,在传输效率方面先天不足,而且图像随时间和频道的衰减较大,不便于分类、检索和编辑。 ?要使计算机能对视频进行处理,必须把视频源即来自于电视机、模拟摄像机、录像机、影碟机等设备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要求的数字视频形式,这个过程称为视频的数字化过程。 ?数字视频可大大降低视频的传输和存储费用、增加交互性、带来精确稳定的图像。 ?如今,数字视频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包括直接广播卫星(DBS)、有线电视(如图5.2)、数字电视在内的各种通信应用均需要采用数字视频。 ?一些消费产品,如VCD和DVD,数字式便携摄像机,都是以MPEG视频压缩为基础的。 数字化视频的优点

《课件制作》教学大纲

《课件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2430403 课程名称:课件制作 英文名称:Courseware Authoring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 54 学分: 3 适用对象: 小教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课件制作》是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主要讲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以及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和应用的方法,为学生教育实习和今后从事计算机辅助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课件设计与制作对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意义,掌握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制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重点掌握演示型、交互型和网络型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的方法。 本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理论教学27课时;课堂实践27课时。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跨1个学期,分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件设计》、《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制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三个部分。本课程重点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掌握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制作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能力;难点是多媒体及其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件设计》的重点章节是第1章第4节、第2章第2节。难点章节是第2章第5节。 《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制作》的重点章节是第2章第2节、第3节、第4节。难点章节是第2章第5节。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重点章节是第4章、第5章。难点章节是第4章第2节、第4章第3节、第5章第2节、第5章第3节。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件制作》教学以多媒体演示教学与上机实践教学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操

视频剪辑基本原则

剪辑基本原则 镜头的组接规律 (1)镜头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的思想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 镜头的组接要符合生活的逻辑、思维的逻辑。不符合逻辑观众就看不懂。做影视节目要表达的主题与中心思想一定要明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确定根据观众的心理要求,即思维逻辑选用哪些镜头,怎么样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2)景别的变化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一般来说,拍摄一个场面的时候,“景”的发展不宜过分剧烈,否则就不容易连接起来。相反,“景”的变化不大,同时拍摄角度变换亦不大,拍出的镜头也不容易组接。由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景”的发展变化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的镜头,可以造成顺畅的连接,形成了各种蒙太奇句型。 ●前进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指景物由远景、全景向近景、特写过渡。用来表现由低沉到 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剧情的发展。 ●后退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由近到远,表示有高昂到低沉、压抑的情绪,在影片中表现 由细节到扩展到全部。 ●环行句型:是把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由全景——中景——近景——特 写,再由特写——近景——中景——远景,或者我们也可反过来运用。表现情绪由低沉到 高昂,再由高昂转向低沉。这类的句型一般在影视故事片中较为常用。 在镜头组接的时候,如果遇到同一机位,同景别又是同一主体的画面是不能组接的。因为这样拍摄出来的镜头景物变化小,一副副画面看起来雷同,接在一起好像同一镜头不停地重复。在另一方面这种机位、景物变化不大的两个镜头接在一起,只要画面中的景物稍有一变化,就会在人的视觉中产生跳动或者好像一个长镜头断了好多次,有“拉洋片”、“走马灯”的感觉,破坏了画面的连续性。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除了把这些镜头从头开始重拍以外(这对于镜头量少的节目片可以解决问题),对于其他同机位、同景物的时间持续长的影视片来说,采用重拍的方法就显得浪费时间和财力了。最好的办法是采用过渡镜头。如从不同角度拍摄再组接,穿插字幕过渡,让表演者的位置,动作变化后再组接。这样组接后的画面就不会产生跳动、断续和错位的感觉。 (3)镜头组接中的拍摄方向,轴线规律 主体物在进出画面时,我们拍摄需要注意拍摄的总方向,从轴线一侧拍,否则两个画面接在一起主体物就要“撞车”。 所谓的“轴线规律”是指拍摄的画面是否有“跳轴”现象。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拍摄机的位置始终在主体运动轴线的同一侧,那么构成画面的运动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否则应是“跳轴”了,跳轴的画面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是无法组接的。 (4)镜头组接要遵循“动从动”、“静接静”的规律 如果画面中同一主体或不同主体的动作是连贯的,可以动作接动作,达到顺畅,简洁过渡的目的,我们简称为“动接动”。如果两个画面中的主体运动是不连贯的,或者它们中间有停顿时,那么这两个镜头的组接,必须在前一个画面主体做完一个完整动作停下来后,接上一个从静止到开始的运动镜头,这就是“静接静”。“静接静”组接时,前一个镜头结尾停止的片刻叫“落幅”,后一镜头运动前静止的片刻叫做“起幅”,起幅与落幅时间间隔大约为一二秒钟。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组接,同样需要遵循这个规律。如果一个固定镜头要接一个摇镜头,则摇镜头开始要有起幅;相反一个摇镜头接一个固定镜头,那么摇镜头要有“落幅”,否则画面就会给人一种跳动的视觉感。为了特殊效果,也有静接动或动接静的镜头。 (5)镜头组接的时间长度 我们在拍摄影视节目的时候,每个镜头的停滞时间长短,首先是根据要表达的内容难易程度,观众的接受能力来决定的,其次还要考虑到画面构图等因素。如由于画面选择景物不同,包含在画

光电子技术教学大纲教材

理论(含课内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光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光电子技术:全称(英文)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2、课程代码:B1309064 3、课程管理:数理学院应用物理教研室 4、教学对象:应用物理 5、教学时数:总时数48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实训16 学时。 6、课程学分:3 7、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 8、课程衔接: (1)先修课程: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模拟电子技术 (2)后续课程: 二、课程简介 光电子技术是由电子技术和光子技术互相渗透、优势结合而产生的,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科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光电子学为基础的光电信息技术是当前最为活跃的高新技术之一。该课程介绍光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基础,介绍光电子系统中关键器件的原理、结构、应用技术和新的发展。该课程在阐明基本原理的同时,突出应用技术,使学生能够把握光电子技术的总体框架,有兴趣、有信心投入实践和创新活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光电系统的常用光源 (一)教学目标 掌握常用的光源及光度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发光二级管的新进展。 (二)教学节次及要求 第一节辐射度学和光度学的基础知识 1、掌握辐射度学和光度学的基础知识; 2、了解辐射度学和光度学之间的关系与联系。 第二节热辐射光源 1、掌握热辐射光源的基本原理; 2、了解黑体辐射器、白炽灯和卤钨灯的原理。 第三节气体放电光源 1、掌握气体放电光源; 2、了解气体放电光源的特点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气体放电光源。 第四节激光器 1、掌握激光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 2、了解各种不同的激光器的发光机理。

《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开课单位:计算机工程学院 课程负责人: 适用于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教学时数: 72学时 一、课程概况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任选课,它是一门注重理论,强调操作的综合性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课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制作和开发微课的各种工具软件,使学生能够独立开发出微课课程,并对微课有比较全面﹑新颖﹑务实﹑科学的认识。本课程重点讲授微课基础知识和制作工具。包括微课概念的基本知识、微课教学设计原理、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Photoshop CS6图像处理、Flash CS6动画制作、PowerPoint2010教学课件制作、会声会影X5视频编辑及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应用。 本课程先修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导论》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3DMax》等多媒体软件应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基本掌握微课基础知识和基本制作、开发技能,重点掌握PowerPoint2010教学课件制作和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的基本操作。 2、该课程内容包括:微课基础知识和制作工具。包括微课概念的基本知识、微课教学设计原理、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Photoshop CS6图像处理、Flash CS6动画制作、PowerPoint2010教学课件制作、会声会影X5视频编辑及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应用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模块1 微课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掌握微课的背景,微课概念,微课的组成、特点、特征与分类,微课应用,微课的发展。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微课的概念,微课的特点,了解制作微课的方法和工具,微课的应用。 3、重点、难点 微课的概念,了解制作微课的方法和工具。 模块2 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开发流程 1、教学内容 微课的学习理论基础,微课的传播理论基础,微课程与微课的教学设计,微课的开发流程与案例介绍,微课开发的注意事项。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微课的学习和传播理论,掌握微课的教学设计原理,熟悉微课开发流程。 3、重点、难点 微课的教学设计原理,开发流程。

《多媒体技术与制作》教学大纲(精)

《多媒体技术与制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 《多媒体技术与制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一门实践性环节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涉及面广,有广泛的适用性,是教导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后进行实际运用的课程。 多媒体技术把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和可视化的真实感结合起来,使其应用渗透各个领域,本课程的任务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懂得用适当的多媒体软件处理声音、图像、动画等不同多媒体素材,学会综合运用各种工具进行多媒体软件开发和制造。 根据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知识结构目标 (1)掌握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和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基本配置。 (2)掌握多媒体在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方法。 (3)掌握相关声音媒体编辑软件的使用。 (4)掌握多媒体制作的流程和技巧。 (5)掌握多媒体创作工具Authorware7.0基础知识。

(6)掌握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Authorware7.0制作的多媒体作品的方法和制作技巧。 2.学生专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书写作品策划书和绘制作品流程图的能力。 (2)正确、完整、清晰地对各种素材的制作和编辑。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以培养“多媒体操作员”为主要目标。 3.学生专业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敬业的职业态度。 三、教学要求 1.教学改革要求 (1)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采取“现学现用”的方式,将学过的知识通过具体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采用课程实训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系统地、专业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强和巩固。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2.课堂教学要求 (1)教学内容上强调专业能力的培养,突出重点、难点,结合实际,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 (2)教学方法上,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大量使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学习兴趣。 (3)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技能的要求 (1)利用各种媒体编辑软件对各种素材进行制作和编辑。 (2)熟练使用多媒体创作软件Authorware7.0制作多媒体作品。 (3)掌握多媒体作品的后期制作和处理。 四、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1)《网页三剑客》使学生掌握图片、动画和网页元素的制作和编辑。 (2)《JavaScript程序设计》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具备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为学习本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 课程编码:161213290 学时:32学时学分:2 开课学期:5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基本原理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是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方向课程。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无论在大学校园,还是中小学的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辅助教学的效果。当前教育部启动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其宗旨是全面培训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意识,了解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知识,熟悉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的基本操作。 目前,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正在国家级、省市级分层次逐步落实。本课程教学将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教育技术应用意识和态度,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与技能,感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与创新,具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的基本要求,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分类; 2、掌握多媒体的环境要求和制作过程; 3、理解多媒体课件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 1.1 多媒体课件概述 1.1.1 多媒体课件定义 1.1.2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1.1.3 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1.1.4 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完整版)

第1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3) 第1节多媒体技术概述 (3) 一.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3) 二. 多媒体信息和文件 (3) 三. 多媒体关键技术及其标准 (4) 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5) 第2节多媒体个人计算机 (5) 一. 从PC到MPC (5) 二. 中央处理器的本地信号处理 (6) 三. CD-ROM与DVD-ROM驱动器 (6) 四. 音频信息处理和声卡 (7) 五. 图形、图像处理和显示卡 (8) 六. 视频信息处理和视频卡 (8) 七. MPC的外部设备 (9) 八. Windows的免费多媒体软件 (10) 第3节其他多媒体设备 (11) 一. 触摸屏 (11) 二. 数码相机 (12) 三. 数码视听设备 (13) 第4节多媒体素材制作概述 (13) 一. 多媒体素材 (13) 二. 文本数据制作 (13) 三. 图像数据制作 (13) 四. 动画数据制作 (14) 五. 声音数据制作 (14) 六. 视频数据制作 (14) 七. 音、像制作工具的特点 (15) 第一章复习与思考题: (15) 第2章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CS3 (17) 第1节Photoshop CS3 的特点 (17) 一、界面与工具 (17) 二、浮动面板 (19) 第2节图像的选取 (20) 一、使用选择工具 (20) 第3节图像的创作 (21) 一、在Photoshop CS3中绘图 (21) 第4节图像的修饰 (22) 一、对图像进行修饰处理 (22) 二、擦除图像 (22) 三、使用路径 (23) 第5节使用图层 (23) 一、简单图像的制作 (23) 第6节使用通道 (25) 第7节图像色彩处理 (25)

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大纲

《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进度计划表

《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大纲课程总述

第一章初识PowerPoint 2003 ( 2课时) 1、教学目的 ?了解PowerPoint基础知识; ?了解制作多媒体的软件; 2、教学要求 知道PowerPoint只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之一,熟悉PowerPoint基础知识。 3、教学重点 powerpoint基础知识。 4、教学难点 powerpoint新建、保存、加密、重新打开。 5、教学内容 一:初识ppt 1 :ppt 的安装 2 :运行ppt 3 :ppt 的界面简介 二: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1 :创建新的演示文稿 2 :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 3 :保存和退出演示文稿 4 :加密演示文稿 三、多媒体软件分类

第二章 Powerpoint课件常见误区及问题( 1课时) 1、教学目的 ?PowerPoint≠动画≠繁多的文字≠杂乱的颜色 ?认识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 ?课件最大的问题是缺乏逻辑 .... ?了解多媒体课件的规划与设计的全过程; 2、教学要求 PowerPoint只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之一,与课件是有本质区别的。课件的规划必须以教学设计为中心,课件的多媒体功能借用PowerPoint工具实现。 3、教学重点 powerpoint与多媒体课件的比对。 4、教学难点 powerpoint(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之间的认识误区。 5、教学内容 1、杂、乱、繁、多与齐、整、简、适PPT 示例比对; 2、PPT与课件之间最大区别——“缺乏逻辑”; 3、PowerPoint 与多媒体的关系,与课件之间的认识误区;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doc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 课程类别:选修周学时:2 学时总学时:36学时 编者姓名:李才伟单位: 计算机科学系 ______________ 职称:副教授 授课对象:计算机各专业本科生编写日期:2013年2月25日 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技术的内容丰富且应用广泛。通过木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媒体(文、声、图、像、动逝、视频)的性质及其数据的处理、存储和传输;掌握多媒体数据的压缩算法、编码标准与存储格式;了解光存储和多媒体网络通信等技术;掌握超文木的概念与模型;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主要应用。重点掌握数据压缩、编码标准、标记语言(网页设计)与开发编稈等主要内容。 先修课程与后继课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程序设计、Windows高级编稈及实践 后继课程:无 教学参考书 ~李才伟.多媒体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岀版社,2009.9. 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 李泽年、Mark S. Drew.多媒体技术教程.机械工业岀版社,2007.1. Tay Vaughan.多媒体技术及其丿应用(第6版).清华人学出版社,2004.11 鄂大伟.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岀版社,2003.9. 钟玉琢等.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 Ralf Steinmetz & Klara Nahrstedt.多媒体原理(第一册)媒体编码及内容分析.电了T业出版社,2003.8. 钟玉琢等.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基础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马华东?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 胡晓峰.多媒体技术教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

影视制作基础知识

一、色彩知识 (一)色彩模式 1、RGB色彩模式: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色彩模式。所谓三原色是指不能由其他色彩组合而成的色彩。 2、灰度模式属于非彩色模式。 3、LAB模式是用来从一种颜色模式向另外一种颜色模式转变的内部颜色模式。由三个通道组成:一个亮度和两个色度通道A和B组成,其中A代表从绿到红,B代表从蓝到黄。 4、HSB模式色相:区分色彩的名称。饱和度:某种颜色的浓度含量。饱和度越高,颜色的强度也就越高。亮度:颜色中光的强度表述。 (二)图形、像素和分辨率 1、计算机图形可分为两种类型:位图图形和矢量图形。位图图形也叫光栅图形,通常也称之为图像,它由大量的像素组成。位图图形是依靠分辨率的图形,每一幅都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像素。矢量图形是与分辨率无关的独立的图形。它通过数学方程式得到的,由矢量所定义的直线和曲线组成。例如徽标在缩放到不同大小时都保持清晰的线条。 2、像素:像素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它是位图图形的最小单位。像素有以下三种特性:像素与像素间有相对位置;像素具有颜色能力,可以用位来度量,像素都是正主形的;像素的大小是相对的,它依赖于组成整幅图像像素的数量多少。 3、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图像单位面积内像素的多少。分辨率越高,则图像越清晰。 (三)颜色深度 图像中每个像素可显示出的颜色数称作颜色深度,通常有以下几种颜色深度标准:1、24位真彩色:每个像素所能显示的颜色数为24位,也就是2的24次方,约有1680万种颜色;2、16位增强色:增强色为16位颜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2的16次方,有65536种颜色;3、8位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2的8次方,有256种颜色。 (四)Alpha通道 视频编辑除了使用标准的颜色深度外,还可以使用32位颜色深度。32位颜色深度实际上是在24位颜色深度上添加了一个8位的灰度通道,为每一个像素存储透明度信息。这个8位灰度通道被称为Alpha通道。 二、视频基础 (一)非线性编辑 简单地说就是使用计算机对视频进行处理通常称为非线性编辑,指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在计算机中对各种原始素材进行各种编辑操作,并将最终结果输出到计算机硬盘、光盘等记录设备上这一系列完整的工艺过程。 (二)非线性编辑的应用范围 1970年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套非线性编辑系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有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已经完全实现了数字化以及与模拟视频信号的高度兼容,并广泛应用在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领域。目前基于PC平台的非线性编辑软件有Adobe Premiere等。 (三)彩色电视的三种制式: NTSC制(美国,加拿大,日本等);PAL制(欧洲,中国等);SECAM制(法国等)(四)时间码 视频素材的长度和它的开始帧、结束帧是由时间码单位和地址来度量的。 小时:分钟:秒:帧的形式确定每一帧的地址。 PAL制采纳的是25帧/秒的标准。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解析

安徽科技学院理学院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计算机科学技术教研室制 2006.9

《多媒体技术》理论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ique)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40 学时(总学时48,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课8学时) 学分:2.0学分(总学分2.5分,其中理论2.0学分、实验课0.5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前修课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 建设开课学期:第7学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综合讲述了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媒体音频技术、多媒体图像视频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内容对多媒体技术基础的理论、技术、标准、设备、应用软件有较深的理解。多通过学习这些,为后续课程提供一个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为今后开展多媒体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最终融会贯通各部分知识,全面把握多媒体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及主要媒体制作手段,为后续课程提供一个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技巧,设计制作完整的多媒体作品。 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掌握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及其编码技术; 3.掌握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处理技术; 4.熟练掌握多媒体数据制作; 5.了解超文本和WEB系统,并能进行简单的网络设计;

四、参考教材及图书资料 1.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第 2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钟玉琢、蔡莲红、李树青、史元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基础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 3.胡晓峰吴玲达老松杨司光亚,《多媒体技术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五、教学方法与考核 1.教学方法 1)在本课程教学中,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主动权在教师”,使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的原理、特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变“教你学”为“我要学”。 2)实践“行为导向法“,重视学生活动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学过程,这种方法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态度和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也叫做行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3)多媒体创作的教学以案例示范,分析源代码为主,让学生多从别人的作品中了解应避免什么,学习什么,如何吸收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合讲授内容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4)提出项目或由学生自选项目,教师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更不要忘记随时发现学生的创新点,及时向大家介绍,给予鼓励,实施方案应由教师审定。 2.课程考核方法 主要有:理论课考查、实验课考查、综合测试。 ①平时占20%:考勤考查、理论课考查、实验课考查; ②期末考试占80%:综合笔试。 六、大纲正文 第一章概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多媒体发展历程、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2.掌握媒体概念; 3.掌握多媒体的特点; 4.多媒体技术特点; [基本内容] 1.媒体概念、分类 2.多媒体定义、特点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学分: 2 总学时:34 实验(上机)学时:34 开课专业:非计算机专业公共基础课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一门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多媒体信息表示和处理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多媒体素材的制作方法与处理技术;在理解多媒体应用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能够使用专业创作工具进行多媒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包括网络多媒体应用的设计与开发;能够从理论上对音频、视频和图像压缩进行分析;掌握音频、视频和图像的存储及传输方法;熟悉多媒体软件使用;能够将多媒体技术实际运用到其他课程或课外活动中;提高审美观,陶冶情操。本课程将为学生在多媒体知识与技术方面打下良好基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强调实际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多媒体应用方面的实际问题。本课程涵盖的知识单元内容包括:多媒体技术概论、常用多媒体设备、音频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动画制作技术、视频处理技术、多媒体压缩技术、网络多媒体应用、多媒体应用系统设计与制作等。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2)培养学生应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意识。 (3)熟悉多媒体各种素材的处理方法。 (4)掌握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为专业发展服务的能力。 (5)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二、预修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三、课程内容、要求和建议学时分配 项目一多媒体技术基础 要点: 掌握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及研究内容。 主要内容: 任务一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教学大纲培训讲学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课程总学时:72 周学时数:2 学分:2 课程类型(必修/选修):必修 开课(系)院: 执笔人: 审核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是师范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多媒体与CAI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 1、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2).使学生了解CAI的发展现状,掌握CAI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学生能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具备应用和制作CAI课件的能力。 (3).掌握二种以上多媒体制作软件,能独立完成一个CAI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经过多层次、多方式教学的全面训练后,学生应达到下列能力和要求: (1).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基本知识、知道计算机课件的基本构成、掌握多媒体课件开发流程 (2).了解多媒体课件素材的基本种类、功能及常用多媒体素材的特点;掌握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制作技术 (3).掌握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Flash、Authorware7.02、几何画板及MicrosoftProducer使用方法,具有使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了解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做到教学与实践并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 第1章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与评价(4学时) 主要内容: 1.1 幼儿园课件设计与制作的理论基础 1.2 幼儿园课件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1.3 幼儿园课件的基本类型 1.4 幼儿园课件的制作工具与规范 1.5 幼儿园课件的评价 要求: 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关键特性; 2、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功能、关键设备;掌握多功能教室的教学流程; 3、了解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的有关概念和数字化过程; 4、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相关概念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 5、掌握MCAI课件设计原则与制作yyf功能教室的教学流程。方法; 6、掌握常用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多媒体课件素材准备(6课时)主要内容: 2.1 素材的分类 2.2 文本素材的处理 2.3 图像素材的处理 2.4 声音素材的处理 2.5 动画素材的获取与制作 要求: 1、掌握多媒体课件素材的分类,正确识别各类素材的文件格式及转换方法。 2、在各类素材中,至少能熟练运用一种软件来处理所需素材。 3、l掌握Flash软件的操作步骤与动画文件导出方法; 4掌握典型Flash动画的制作方法; 5理解交互控制原理,会用Actionscript进行编程; 6能与PowerPoint配合使用,制作灵活多样的课件作品。 第3章演示型课件制作 主要内容: 3.1 演示型课件的创建 3.2 演示型课件的编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