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考研政治复习:探秘唯物辩证法分析题的奥秘

2017考研政治复习:探秘唯物辩证法分析题的奥秘

2017考研政治复习:探秘唯物辩证法分析题的奥秘
2017考研政治复习:探秘唯物辩证法分析题的奥秘

2017考研政治复习:探秘唯物辩证法分

析题的奥秘

唯物辩证法是历年考研政治的命题重点,2017考研政治依然不会例外,这部分考点会是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出题重点。但是,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唯物辩证法是马原中的难点和重点,十之八九的同学都会在这一部分考题中失分。究其原因,就是囫囵吞枣背诵考点,到考试时只能生搬硬套罗列原理。下面以一道分析题为例,破解做唯物辩证法分析题的奥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

考查考点——马原唯物辩证法

?解题思路:

(1)材料中所叙述的案例华佗两个府吏倪寻和李延看病,华佗经过望闻问切之后,虽然二人都是得了感冒,但是,华佗给他们药物却迥然不同,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华佗的解释是,二者都是感冒,但生病的原因不同,而且通过望闻问切后发现生病的病理不同,所以,开了不同的药物。这里的案例用的原理是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启示: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照抄照搬、教条主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参考答案:

1、材料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有: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物在发展过

程中,正视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广西大学828程序设计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广西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程序设计基础(828)》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考试性质 初试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 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为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四、试卷题型结构 1. 判断题(10分) 2. 单项选择题(40分) 3. 填空题(20分) 4. 综合题(45分) 5. 编程题(35分) 考试内容 1、计算机程序设计基本知识 (1)源代码、目标代码、可执行程序、头文件、静态库、动态链接库/共享库; (2)预编译、编译、链接; (3)标准输入/输出、输入输出重定向、管道; (4)编译和解释型程序及其常见实例。 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1)C语言基础、常量、变量、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分支选择控制结构、循环控制结构;(2)函数、递归、文件I/O; (3)结构、数组、指针、字符串处理、变量存储、内存管理、位运算、指向函数的指针; (4)预处理器、多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规范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方法 (1)OOP基本思想、类、对象、属性、方法; (2)重载/覆盖、封装、继承/派生、多态、模板; (3)异常处理等; (4)C++基础、命名空间、C++字符串处理; (5)类图。 4、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 (1)链表、栈、队列、树、图; (2)排序、查找、字符串匹配; (3)算法复杂度分析。 参考书目 1 《C++程序设计教程(第2版)》,钱能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备注

2017考研政治复习时政模拟题

2017考研政治时政复习策略要善于分析命题思路 一、选定教材 备考中,常会存在有不少考生为选择哪本教材而纠结的现象,也有部分考生存在盲目 跟风现象,最终各种教材应有尽有,但不知从何处着手复习。事实上,同类书籍所涵盖的知识点大都是大同小异的,考生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教材即可。与选教材相比,更为重要的在于自己如何有计划地展开复习,在于能否真正理解教材内容及能否把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进行分析。 二、探析命题规律 通过分析近年来真题,每年都不乏有以热点作为材料来命制的一些试题,考生需要对 热点问题引起足够重视。时政所考查的内容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两道单选题和两道多选题这四道记忆性试题,其他试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很可能会结合热点问题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比如,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中就不乏对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等内容的考查。考生今年在复习时政时,需要重点把握十八届五中全会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济发展 新常态”、”三严三实”等热点问题。 三、学会多角度分析 考生在备考时政热点时,除了要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还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因为 同一热点所涵盖的知识点往往并非只有一个,考生做题时需要多方面分析,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热点问题。例如,考生在备考“生态文明”这一热点时需要与以下知识点相链接:一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二是2016考研新大纲增加的考点“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三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四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五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以上就是本期文都2017考研网分享给各位考生的2017考研政治时政部分的复习资料。政治复习开始时间最好不要太晚,许多理论性质的东西不仅需要背诵,理解同样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够早作准备。

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

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 考研政治共5道分析题,题号是34-38题,分别对应5个科目: 第34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般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35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36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时候是纲要+毛泽东思想) 第37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38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通用模板 一、是什么?(阐述原理) 联系原理:该材料联系的是?原理,该原理认为? 照抄方法:**原理要求我们(原理包含的方法论) 二、为什么?(过渡部分) 联系材料:这个材料告诉我们… 解释说明:如果有错误观点要批驳(以上观点具有完全的欺骗性,是毫无根据的,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是把xx问题政治化) 三、怎么做?(行动性的语言) 提出行动 建议措施:调动三个积极性:人+自然条件+科技(主体、客体、媒介) 分析题:马原(哲学) 1.实践(人与自然,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 2.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法的核心) 3.必然性和偶然性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析题模版一:马原(哲学)——实践、人与自然关系问题 一、是什么 1.实践的定义:

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客观性=物质性=无条件 2.范畴 ①生产②处理社会关系③科学实验 3.基本特征 ①物质性(直接现实性);②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③社会历史性(受历史条件制约) 4.实践是形成社会关系的基础(发源地) ①人与自身意识 ②人与人(思想道德修养) ③人与自然(马哲) 二、为什么 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实践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 ②由于人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时,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所以人和自然需要和谐相处 ③人类社会与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协调共同发展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 ①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 ②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坚决践行科学发展观 ①中国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②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③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怎么做:调动三个积极性4点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人) ②依靠技术进步,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持续能源(科技) ③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绿化改善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 ④加强环保的法制宣传

2018年考研政治:马原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

2018年考研政治:马原唯物辩证法的五 大范畴 唯物辩证法从没跌出过考研政治大纲,在今年大纲大变的情况下,你又有多少时间分配给了它?凯程考研帮大家整理从政治真题角度讲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判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志是看它们是不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3.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如果把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加以考察,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那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则是不确定的。同一个现象是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之亦然。 4.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表现在: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现象和本质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真题例证: 1993年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的是 A.存在先于本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世界统一于存在 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A) 【解读】本题既可归于辩证法关于本质和现象关系的考查,又可归于历史观关于人的本

(推荐)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论易错题附答案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论(易错题) 【第3题】社会意识包括( )。 A. 个人意识 B. 群体意识 C. 社会心理 D. 社会意识形式 ------------------- 本题正确答案:ABCD 【第8题】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思是说( )。 A. 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 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C. 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D. 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 本题正确答案:BD 【第12题】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A. 独资合资企业 B. 社会主义国有化铁路、工厂、农场 C. 社会主义的商品交换 D. 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 -------------------

【第13题】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B. 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C.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D.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本题正确答案:ABCD 【第14题】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B.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C. 劳动对象 D. 科学技术 ------------------- 本题正确答案:ABC 【第16题】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A. 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 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 社会意识与意识主体的社会存在紧密相联 D. 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意识 -------------------

考研政治马哲部分经典选择题汇总

1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 C.近代唯物主义D.宗教哲学 答案:(A)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答案:(D)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A.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同意 D.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答案:(D)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B.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C.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D.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答案:(C) 5.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 答案:(B) 6. 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D) 7.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A.多元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 答案:(D) 8.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 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 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 D.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 答案:(B) 9.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B.经验主义 C.不可知论D.二元论

2017考研政治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之现象和本质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之现 象和本质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我们在考研政治中讲到了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即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下面为大家梳理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 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表明,正是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通过现象揭示本质。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因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于的了”。 以一道习题为例,进一步理解这部分内容: 错觉和假象的区别是( ) A 。前者是客观范畴,后者是主观范畴 B 。前者是主观范畴,后者是客观范畴 C 。二者都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范畴 D 。前者是本质的规定,后者不是本质的规定 【答案】B 【解析】假象是现象的一种,它也是本质的表现,因此它是客观的。那何为错觉?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所以错觉属于主观范畴。假象是客观的,错觉是主观的,这就是假象和错觉的区别。

考研政治马原复习物质的定义与意义

2017考研政治马原复习:物质的定义及意义 来源:文都图书 物质的定义及意义是考研政治马原的重要考点,在考试中的应用很广泛,我们要予以重视哦,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物质的定义及意义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个物质定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列宁的物质定义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从而彻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为人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 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所有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通过上述的讲解和介绍,考生们是不是对物质的定义和意义有了一定了解了,这是我们考试考察的重点内容,考生们要重视哦,政治的复习,既要求我们有扎实的理论接触,又要求我们学会审题和解题,灵活运用知识点,2017《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历年真题精析与实战演练》这本书收录了历年真题,并且有详细的答案解析,希望考生们可以好好利用,加油哦。

1.林黛玉:三生石畔,灵河岸边,甘露延未绝,得汝日日倾泽。离恨天外,芙蓉潇湘,稿焚情不断,报汝夜夜苦泪。 2.薛宝钗:原以为金玉良缘已成,只待良辰,奈何君只念木石前盟,纵然艳冠群芳牡丹姿,一心只怜芙蓉雪。 3.贾元春:贤孝才德,雍容大度,一朝宫墙春不再,一夕省亲泪婆娑。昙花瞬息,红颜无罪,到底无常。 4.贾探春:虽为女流,大将之风,文采诗华,见之荡俗。诗社杏花蕉下客,末世悲剧挽狂澜,抱负未展已远嫁。 5.史湘云:醉酒卧石,坦荡若英豪,私情若风絮,嫁与夫婿博长安,终是烟销和云散,海棠花眠乐中悲。

2017考研政治:商品价值量

2017考研政治: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是考研政治马原部分的重要考点,需要大家去重视,下面从真题中考点的体现入手,给大家解析这一考点的意义,各位同学可以关注参考。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三.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四.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五.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密切相关。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真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 ) 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 【答案】AB 【例题】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高于或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案】C 如何调节考研的心态 稳定的心态:在考研的复习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自己总是看着别人的复习进度,这样往往自己的复习计划被打乱。看着别人复习的进度比自己快了,心里就会很焦急,进而产生烦躁的情绪。对于这种情况。凯程老师建议考生按照自己事先制定的计划来,按部就班的复习。对于别人的复习进度,可以参考和借鉴,但是千万不能照搬照抄,要有自己的原则。如果考生在复习中出现一段时间看不进去书的状态,拿起书来就感到非常烦躁。出现这样的情况,凯程老师建议考生在感到烦躁时,可以由这门课换为另一门。如果还是不管用,干脆,合起书本,找到要好的知心的朋友,一起到校园里走一走,聊一些大家都开心的事,

2016考研政治分析题: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历年考研政治的命题重点,2016考研政治依然不会例外,这部分考点会是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出题重点。但是,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是,唯物辩证法是马原中的难点和重点,十之八九的同学都会在这一部分考题中失分。究其原因,就是囫囵吞枣背诵考点,到考试时只能生搬硬套罗列原理。下面老师以一道分析题为例,破解做唯物辩证法分析题的奥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 考查考点——马原唯物辩证法 解题思路: (1)材料中所叙述的案例华佗两个府吏倪寻和李延看病,华佗经过望闻问切之后,虽然二人都是得了感冒,但是 ,华佗给他们药物却迥然不同,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华佗的解释是,二者都是感冒,但生病的原因不同,而且通过望闻问切后发现生病的病理不同, 所以,开了不同的药物。这里的案例用的原理是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启示: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照抄照搬、教条主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参考答案: (1)材料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有: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正视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以上是老师结合一道分析题,对唯物辩证法考点的解题思路作出的解析,希望能对参加2016年考研的同学起到帮助作用。

2018考研政治考点: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

2018考研政治考点: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 (2)联系的特点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任意地乱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不论是物理领域、化学领域、生物领域,还是社会领域和人的思维领域,以及各个领域之间,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3)联系与系统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2.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996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文

1996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文科 一、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其中一个正确答案,将字母标号填人括号内,错选不给分。 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念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3.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4.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 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顾客用lO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5.“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应理解为 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6 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 革命对象不同 7,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A.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8.处理社会消费基金增长率与可分配的国民收入增长率相互关系的基本要求是,社会消费基金增长率 业 A.低于可分配的国民收入增长率 B.与可分配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同比例增长 C。高于可分配的国民收入增长率 D.与可分配的国民收入增长率保持固定比例 9.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崩溃于 A.1960年战后第一美元危机

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分析:马哲唯物辩证法汇编

【篇一】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定义: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是人强加的。 多样性:内部联系、外部联系,直接联系、间接联系,主要联系、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等。其中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事物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 普遍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联系、系统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的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 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定义:事物运动变化中内在具有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负责,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过程性: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恩格斯: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的观点看问题。 【篇二】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范畴就是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现象和本质 含义、辩证关系、方*意义 (1)含义: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假象) 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的内在联系 (2)辩证关系:相互区别,又是相互统一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考研政治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答题方法(上)

考研政治: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答题方法(上) 【解题思路】 1.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2.事物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3.度是质与量的统一,“度”的方法论意义; 4.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5.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一方面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想问题、办事情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跟上发展着的客观实际,防止思想僵化、实践滞后和行动保守,对事物的静态分析必须与动态考察相结合;另一方面,又要正确理解相对静止对事物存在发展的积极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实践中高度重视稳定、和谐的保障作用,把变革和稳定结合起来,既要勇于变革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又要注意稳定局面以巩固变革的成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建设和谐社会。 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坚决反对两种错误:一种是夸大运动否认静止,把物质运动看成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任何稳定性过程的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一种是夸大静止否认运动,把物质的存在或者世界的发展看成是绝对不变过程的形而上学不变论的错误(“刻舟求剑”、“天不变道亦不变”)。 2.事物质与量的辩证统--0 (1)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走性。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离的,但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不影响事物的存在。认识量的方法论意义:一是认识事物量的定量分析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区分质的定性分析是认识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认识质的深化。只有精确地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 二是只有正确了解了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同质的事物由于数量不同,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事物发展的过程,经由景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指出,实践中要坚持定性分析与定

2015考研政治冲刺:马原唯物辩证法历年真题

2015考研政治冲刺:马原唯物辩证法历 年真题 2015考研初试临近,考生们在抓紧冲刺复习的同时不要忘了12月15日至29日的准考证打印。考研政治是考研最后冲刺期提分最快的一门科目,在此分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最重要的考点:唯物辩证法历年真题分析。一起来学习吧! 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判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志是看它们是不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3.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如果把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加以考察,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那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则是不确定的。同一个现象是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之亦然。 4.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表现在: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现象和本质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真题例证】 1993年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的是 A.存在先于本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世界统一于存在 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A) 【解读】本题既可归于辩证法关于本质和现象关系的考查,又可归于历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考查。“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人本主义哲学的著名观点,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常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辩证法的两大特征

2018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辩证法的两 大特征 考研政治复习要把握科目框架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认为大家通过逻辑图来复习,更有利于记忆和梳理,下文我们就通过图片来记忆马原知识点,18考生注意巩固。

说明: 唯物辩证法是对世界存在状态的回答。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静止孤立的,而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的。实际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的创造,早在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之前,就存在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唯物主义(又叫做机

械唯物主义)这两个派别;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才是辩证法的创立者,只不过他的辩证法体系是唯心的,即只承认精神领域存在着辩证关系。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唯物主义,便形成了辩证唯物论,从而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区分;另一方面从唯物主义出发去看待辩证法,便形成了唯物辩证法,从而与唯心辩证法相区别开来。 考点: (1)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2)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3) 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 (4) 发展与过程 (5)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6) 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7)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8)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0)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1) 矛盾分析方法 (12)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3)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辨证关系 (14) 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 (15) 辨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6)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17)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18)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9)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20) 辨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21) 辨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考试题型: 唯物辩证法历来是考研政治的重点,它的三大基本内容,即二大特征、三大规律、五大范畴都曾经作为材料分析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考研真题当中。尤其是“对立统一规律”考查的频率很高。 复习策略: 除了根据所给图示,掌握基本框架之外。考点(1)至(17)都要作为材料分析题的形式来理解记忆。因此这部分内容不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且还要培养用所记忆的知识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的能力。这是对考生比较高的要求,需要长时期的练习。考点(18)至(21)则以选择题的方式了解记忆即可。

2014年广东财经大学考研真题F517程序设计基础

广东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年度:2014年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F-519程序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试卷编号:B [友情提醒:请在考场提供的专用答题纸上答题,答在本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关键字static有什么用途?(请至少说明两种) 2.什么是平衡二叉树? 3.全局变量可不可以定义在可被多个.C文件包含的头文件中?为什么? 4.static全局变量与普通的全局变量有什么区别? 5.类 6.泛化 二、分析程序。写出程序运行结果(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程序1 void main( ) { int n=5; if ( n++7=6 ) printf( “% d\n” , n); else printf ( “%d\n” , ++n ); } 程序2 void main( ) { int a[]={1,2,3},b[]={4,2,5}; int *p,*q; int i,x; p=a;q=b; for(i=0;i<3;i++) if(*(p+i)==*(q+i)) x=*(p+i)*2; } 程序3.

若有定义:int a=1,b=2,c=3;则执行以下程序后a,b,c 的值是多少 if(a <b) {c=a,a=b,b=c;} 程序4. void main ( ) { int n=‘e ’; switch (n- -) {default: printf (“error ”); case ‘a ’: case ‘b ’: printf(“good ”); break; case ‘c ’: printf(“pass ”); case ‘d ’: printf(“warn ”); } 程序5. 程序段运行后变量n 的值为多少 void main ( ) { int i=1,n=1; for( ; i<3;i++) { continue; n=n+i; } } 三、算法设计(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 计算 f(x)= 122+-x x 2. 计算圆周率 程序用公式),10001 17151311(4++-+-?≈ π计算圆周率的近似值。 3. 从10个数中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4. 计算满足一定条件的一位整数A 和B 的值,使其计算满足下式的一位整数A 和B 的值. 3 04A B B A ?

2017考研政治考查内容与复习规划

2017考研政治考查内容与复习规划2017年参加考研的学子们,你们了解考研政治吗?考研政治考查哪些内容?题型都是什么样的?你们都清楚了吗?在此小编整理了考研政治复习备考相关的内容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考研政治考什么? 答:考研政治考察科目是五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中特)、近代史纲要(史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 考研政治采用闭卷笔试的考试方式,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五门政治科目在整张试卷所占比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原)约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中特) 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纲) 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 约18%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约16% 。从考查所占比例看很显然,重点是马原和毛中特,重中之重是毛中特,而难点和易失分的地方是马原。 2、考研政治都考什么题型? 答:考研政治的题型的类型一共有三种题型。分别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分析题。我们具体来看,每种类型题目下,五门学科又是如何分布的。 单项选择题为1—16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其中,“马原”4分,“毛中特”4分,“史纲”4分,“思修”2分,“形势”2分。

多项选择题为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其中,“马原”5题共10分,“毛中特”5题共10分,“史纲”3题共6分,“思修”2题共4分,“形势”2题共4分。 分析题为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其中,“马原”1题共10分,“毛中特”1题共10分,“毛中特”和“史纲”综合1题共10分,“思修”1题共10分,“形势”1题共10分。大概解析五部分,大致上每部分一个分析题。 3、考研政治的学习应该如何规划? 答:很多同学都认为考研政治不需要太早开始复习,甚至有些同学会选择从十月才开始匆忙复习考研政治,事实上,这种复习的方法是极不明智的,考研政治相对于英语数学等科目,他的“性价比”是最高的,你投入的多,那么他对你的回报就越多,反之,你不重视他,你的分数也不会高。在去年李老师就遇到一名同学,他的考研成绩总分接近400分,是一个非常的高的分数,但是由于政治没有过线,非常遗憾的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我想这是每一位同学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景,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政治只要过线就行,但是恰恰相反的是,抱着过线的想法来复习,复习起来总是马马虎虎,效率不高,所以他对于你的回报也不高,所以我们必须从态度上对考研政治重视起来,说了这么多,我们来具体谈谈如何复习考研政治。 第一阶段,3月份——6月份,为基础阶段,我们也称之为一阶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对马原和毛中特进行复习,要熟悉掌握马原和毛中特的基本框架体系和基础知识,史纲的复习可以重点放在理解和了解的层面,不需要太过深入的复习。

考研政治 辩证法23个原理

辩证法23个原理 “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与发展;“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四个四”是指四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反对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这种绝对化和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即矛盾有其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个性也不能脱离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共性不能代替个性,个性具有共性容纳不了的内容;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3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事物都是由矛盾群构成的,事物矛盾群中的多个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由此区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非主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4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