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态学A教学大纲

生态学A教学大纲

生态学A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名称:环境与资源学院02.课程代码:641060

03.课程名称:生态学04.课程英文名称:Ecology

0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06.课程性质:选修

07.课程学时:48学时08.课程学分:3

09.授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3学期(春季)

10.选用教材:

杨持,《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主要参考书:

1、《生态学》,李博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普通生态学》,孙濡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年版。

3、《普通生态学》,郑师章、吴千红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版。

4、《普通生态学》,尚昌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大纲执笔人:

12.课程中文简介: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及技术的开展,生态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本课程分别从环境因子、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四个层次,旨在向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为解决相关生态学问题储藏一定的理论。15.课程英文简介:Ecology is the science relat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nd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the ecological theory would contribute to provide the principles for resolving them. This course tries to introduce the basic ecological principles consisting of four parts of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population, community and ecosystem respectively. The course is suitable fbr the major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16.课程包含的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

(1)教学任务

让学生通过生态环境及生态因子概述、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及生态对策、种内及种间关系、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结构以及群落动态掌握环境因子、种群生态以及群落生态各章的主要理论。

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及概念,培养学生的生态思维模式,注重独立分析的能力,树立生态人文理念。期末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课程两局部组成,分别占70%和30%,平时成绩由平时小考、课前报告及互动几局部构成。

(3)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今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理论及解决方法,基本掌握解决主要生态问题的途径及措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开阔思路,实现素质型人才的培养。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态学(Ecology) 课程编码:1313118213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48 课内实验时数:16 学分:2.5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 适用专业:园林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园林生态学是园林专业重要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对生态学的基础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并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园林实践中。 该课程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园林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并得以合理运用,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态学思想和城市园林建设的高级人才。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宜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高等数学、生物统计学、动物学、植物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生化等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 绪论 生态学和园林生态学的基本概念[3];基本理论[3];研究的主要内容[3];园林生态学和生态学的发展历史[1]; 重点:园林生态学的相关定义和基本理论 难点:园林生态学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查阅园林生态学有关的期刊,分析园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思考题:1.园林生态学的概念?2.园林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 第一节城市环境 环境的概念[3];环境的尺度[2];环境的类型[1];城市环境的组成[2];城市环境的特点[3];城市环境容量○;城市环境问题○; 重点:环境、生态因子、生态环境和生境的概念;城市环境的特点 难点:城市环境的特点

生态学教学大纲

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学概论 Conspectus Ecology 课程编号:D51001Q0教学学时:30 学分:1.5学分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开课层次:本科课程类别:公共必选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生态学概论》作为一门大学本科各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借助泛义生态学的知识体系,力求实现对大学本科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同时依托泛义生态学的知识链,形成一种系统观念、动态观念和实践观念的训练,引导学生养成宏观思维和全局观念。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首先对生态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包括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形成过程、生态学发展现状,以及学习生态学的目的与方法,以形成对生态学学习的兴趣;重点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主要是系统论的基本知识、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生态学基本原理,关键是构建自己从生态系统高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习环境污染的生态治理和生态系统的生态治理,了解目前环境污染和生物入侵的生态后果及科学防治的路径,进而强化自己的生态保护意识;了解生态经济形态构成、运行机制及运作效果优于传统经济基础上,初步掌握用生态学理论提升传统产业技术路线,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理解生态文化内涵、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学会用生态文化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进而在言行上自觉融入生态文化,并努力成为生态文化的推荐人;生态社会部分主要介绍生态社会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与生态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生态文明内涵和前景的基础上,明确自己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课堂理论教学为20学时、室内实训教学为4学时、室外现场教学4学时,复习与考核2学时,共计3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表1。 表1 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从学的角度讲,生态学概论是一门抽象而具体的课程,加上多数学生宏观感性认识较少,因此,教学中教学方式应以教师启发式讲述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教学方法应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主,因时制宜地结合现场教学。无论按何种教学方式或方法,都必须尽力联系生产实践展开教学内容。 五、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言 (一)基本内容 1、生态学的定义 2、生态学的形成过程 3、生态学发展现状 4、开设生态学概论的动因 5、生态学概论的内容设置 6、生态学概论的学习方法 (二)基本要求 1、了解生态学形成与发展 2、了解生态学概论课程定位 (三)教学重点

生态学A教学大纲

生态学A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名称:环境与资源学院02.课程代码:641060 03.课程名称:生态学04.课程英文名称:Ecology 0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06.课程性质:选修 07.课程学时:48学时08.课程学分:3 09.授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3学期(春季) 10.选用教材: 杨持,《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主要参考书: 1、《生态学》,李博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普通生态学》,孙濡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年版。 3、《普通生态学》,郑师章、吴千红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版。 4、《普通生态学》,尚昌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大纲执笔人: 12.课程中文简介: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及技术的开展,生态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本课程分别从环境因子、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四个层次,旨在向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为解决相关生态学问题储藏一定的理论。15.课程英文简介:Ecology is the science relat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nd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the ecological theory would contribute to provide the principles for resolving them. This course tries to introduce the basic ecological principles consisting of four parts of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population, community and ecosystem respectively. The course is suitable fbr the major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16.课程包含的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 (1)教学任务 让学生通过生态环境及生态因子概述、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及生态对策、种内及种间关系、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结构以及群落动态掌握环境因子、种群生态以及群落生态各章的主要理论。

《生态学》【课程编号】:100241教学大纲(新)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22325 【开课对象】: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各专业 【学分】:2 【总学时】32 【先修课程】: 二、教学目标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是生态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也使人类生存和环境问题面临着生态危机,而这些生态危机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因此《生态学》是适用于非生命类及资源管理类各专业的课程。 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的出发,以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为基础,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了解生态学的应用领域及其与环保的知识。通过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了解生态学发展简史、生态学分支及研究方法,提高对生态学作用的认识和学习兴趣。 (二)内容提要: 1. 生态学及其研究对象 2. 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3. 生态学分支和研究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难点: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1.引言(10分钟) 2.生态学及其研究对象(35分钟) 3.生态学的发展简史(25分钟) 4.生态学分支和研究方法(20分钟)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环境、生态因子概念,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2、了解生物与光、温、水、土壤的关系。 (二)内容提要: 1.生物与环境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2.生物与光的关系 3.生物与温度的关系 4.生物与水的关系 5.生物与土壤的关系 6.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环境、生态因子概念,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难点:生物与环境的基本原理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1.引言(5分钟) 2.生物与环境的基本概念及原理(40分钟) 3.生物与光的关系(45分钟) 4.生物与温度的关系(45分钟) 5.生物与土壤的关系(45分钟) 6.生物与生物的关系(45分钟)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种群的定义和特征,种群的调节因素,种内和种间关系; 2、了解种群的动态和,生活史对策; (二)内容提要: 1.种群及其特征 2.种群的动态 3.种群的调节 4.生物种变异与进化 5.种群的生活史对策 6.种内关系 7.种间关系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群基本特征和种群动态的基本规律,种间、种内相互作用机制及其生态意义。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Ecology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二)能力目标通过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 (三)素质目标从思想上明确认识到生物有机体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 1 —

三、基本要求 (一)了解生态学各研究领域、各组织层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生态学在科技发展、尤其在环境科技和农业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理解生态学各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原理。 (三)掌握生态学各领域的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应用程序。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生态学的定义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3.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4.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重点:生态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难点: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 思考题: 1. 简述生态学的几种主要定义,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 2. 比较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作业:从生态学发展简史入手,谈谈你对该学科的总体认识。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4学时 第一节环境的概念及其生态因子2学时 1. 环境与生态因子的概念 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4. 最小因子、限制因子与耐受限度 第二节生态因子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2学时 1. 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 2.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 2 —

3. 水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水分的适应 4. 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本章小结 重点:生物的环境、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因子的生态作用 难点:生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与进化。 思考题:1. 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特征、现状的分布与地球历史变化过程有什么联系? 2. 在引种驯化中应该注意光照和温度的哪些因素? 作业:1. 如何根据工作的需要对生态因子进行分类?生态因子作用有什么特点?如何分析生态因子作用的规律? 2. 光在时空上的配置对植物和动物产生哪些影响? 3. 低温和高温对生物会产生哪些影响?为什么温度能够限制生物的分布? 4. 水生植物如何适应水环境?陆生植物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6学时 第一节种群及其基本特征4学时 1. 种群的概念 2. 种群的基本特征 3. 种群的动态 4. 种群的空间格局 第二节种群调节2学时 1. 气候学派 2. 生物学派 3. 自动调节学说 本章小结 重点:种群的概念,种群密度的统计方法,空间分布类型,种群统计学参数,指数增长模型与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种群调节理论; 难点:指数增长模型与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 3 —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50 课程名称:生态学 英文名称:Ecology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学时:27 学分:1.5 适用对象: 非环境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40%,课程论文占60%)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大学本科非生态学专业学生为普及生态学知识,以满足其不断提高的生态环境意识需要而开设的。它对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在地球环境强烈变化的今天,公众对人类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共中央15大文件中已经将生态学作为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要求把生态学知识普及到每一个人。尽管目前生态这个名词已经在各种媒体上经常出现,但生态学的知识和思想还远远没有普及。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同时,因为生态学研究要涉及到极为错综复杂的关系,生态学特有的宏观思维方式、处理复杂事物的方法甚至是“纯生态学的”理论和事实也在为生物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甚至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文学艺术提供理论、方法论和知识的支持。非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也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而获益。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我院园林、生物工程、工商、食品、市场、国贸和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掌握:(1)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2)全球生命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变化,以及人类在全球系统中的作用和责任;(3)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对外部环境的改造;(4)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结构和动态、种间关系及物种进化对策等;(5)生物个体的结构、功能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6)生态学各个组织层次的共同规律以及生态学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学生发言与问题讨论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研究和解决生态学相关问题的能力。

《生态学》教学大纲

《生态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

注1:平时考核(%)=课程作业(%)+研讨交流(%)+期中考核(%); 2:平时考核应占总成绩的40-70%。 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

2. 学习内容包括课前阅读、课程作业、课后复习、文献综述、课下实验、课程论文等;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小幅度调整。 三、推荐教材及阅读文献(包括按章节提供必读文献和参考文献)教材:《生态学》(第三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阅读文献: 第一章:绪论 必读文献:《生态学》(第三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参考文献:《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必读文献:《生态学》(第三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参考文献 Mackenzie, A., A.S. Ball, S.R. Virde著. 《生态学》.(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译)北京:科学出版社,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2000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 必读文献:尚玉昌, 蔡晓明编. 《普通生态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参考文献 钟章成,曾波.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 第四章:群落生态学 必读文献:《生态学》(第三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参考文献:《群落生态学》李振基,陈圣宾编著.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 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必读文献 Integrative ecology : from molecules to ecosystems. Author Woodward, Guy. Call Number Q/1015783 Publisher Edition Publishing Date 2012. 参考文献 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美) F. Stuart Chapin Ⅲ, Pamela A. Matson, Harold A. Mooney 李博, 赵斌, 彭容豪等译Author 蔡平, F. S. (Chapin, F. Stuart) 著Call Number P9/12 Publisher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六章:生态系统服务 必读文献

生态学教学大纲

附件1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态学(Ecology) 课程编码:1313020216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44 课内实验时数:16 学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 念, 微生 [1] 第一章绪论 生态学的概念[3] 科体系 重点:生态学的产生、发展、作用及意义 难点:生态学的性质及学科体系 作业:1.课外查阅生态学有关的期刊,主要研究领域与研究热点问题? 思考题:1.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生态环境与生态因子 生态环境的的概念与类型[3];生态因子的概念与分类[3];生态因子的一般作用特征[3];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规律[3]; 重点:生态环境和生态因子的的概念;生态因子的一般作用特征;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难点: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光的生态作用 光照强度[2];光质[2];光照周期[3]; 重点:光照周期的定义;光照周期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难点:生物对光照强度、光质、光照周期的适应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温度的生态作用 温度的变化规律[2];温度的一般生态作用[3];温度与生物类型[1];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3];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3];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1]; 重点:有效积温法则;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 难点:有效积温法则;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 态作用 [3]; 难点:防火管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最小因子定律法则?2.耐受性定律?3.什么是光周期现象?植物和动物的光周期现象表现在哪几方面?4.有效积温的概念,有效积温法则的内容及应用意义?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种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种群的概念[3];种群的基本特征[3]; 重点:种群的概念;影响种群数量的变量;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的类型;哈迪——魏伯格定律 难点:年龄结构的意义;空间分布格局的检验方法

生 态 学教学大纲

生态学 教学大纲 【说明】 通过本学科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生态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并能够应用生态学的有关知识去认识生物在环境中作用,解决实际当中涉及生态方面的问题,树立良好的生态理念和环境意识;教材选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这套教材是国家推荐的教材,能够体现当今生态学领域的先进成果;根据生态学的特点,采用讲授和实践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又能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 各章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次章名教学时数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4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4 第四章种群生活史 2 第五章种内与种间关系 4 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3 第七章生物群落的动态 3 第八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4 第九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3 第十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 合计30 【本文】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生态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发展。 内容要点:首先简单叙述地球上的生命,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圈。生态学

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建议讲授式 ●教学手段建议 授课时数:1课时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教学目的: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环境的特点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内容要点:环境的概念、环境的分类和环境因子的分类。生态因子的作用,生态因子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适应性:光因子、温度因子、水因子和土壤因子 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建议讲授式 ●教学手段建议采用幻灯等教学工具 授课时数:4课时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种群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内容要点:了解种群的概念、种群的动态,理解种群的密度和分布、种群的统计。种群的增长及其模型、自然环境下种群的变动。种群的空间格局;种群的调节:气候学派、生物学派、食物因素和自动调节学说。 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建议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手段建议图表、幻灯和计算机模拟等手段。 授课时数:4课时

生态学教学大纲

生态学教学大纲 生态学教学大纲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生物与环境之间 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在当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生态学的教学显 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生态学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 探讨。 一、教学目标 生态学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具备辨别和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最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和创新精神,为生态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 生态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 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等内容。其次是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的演替,包括自然选择、竞争、共生等内容。最后是生态问题和环境保护,包括气 候变化、生物入侵、生态修复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 生态学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 技能。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 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 生态学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评价外,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实验报告、课堂展示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的评价,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改革与创新 生态学教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室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其与最新的研究成果保持一致。 六、生态学教学的意义 生态学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此外,生态学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最重要的是,生态学教学能够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总之,生态学教学大纲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与创新是生态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态学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

《生态学》教学大纲

《生态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生态学》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体系,协调和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性学科,是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本课程主要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不同层次上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式,通过理论推介、案例剖析,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形成宏观的生态思维,提高对当前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把握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全面、系统地掌握生态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把握生态学认识生命世界、认识生态环境的特殊视角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兴趣,建立关爱生命、关爱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意识,在遵循生态规律前提下,正确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去开发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管理自然环境。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目标: 1.掌握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内在系统性和学科整体框架; 2.了解生态学知识前沿,领会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学提出的任务; 3.逐步形成生态观,提高生态学专业素养。动态发展、适应进化、系统协调、多态稳定、时空尺度和层次等级的界定原则是生态观的中心内容。生态学的专业素养就是在生态观的指导下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4.把握生态学知识进入并影响社会的途径和方式。生态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分析生态学基本信息和理论方法有效地影响社会决策,避免发展中的破坏问题,是专业素质的一种体现。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要重视基础,将生态学的基础内容,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框架教给学生,为学生打下生态学的基础,使学生在学习后续的相关课程中有良好的生

生态系统生态学 教学大纲

生态系统生态学教学大纲 (原创版) 目录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生态系统的类型 3.生态系统的功能 4.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5.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正文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它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非生物部分包括气候、土壤、水等因素。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是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 生态系统根据地理环境和生物群落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每种生态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元素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获取和释放能量的过程。生物多样性维护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状态。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和退化,如森林砍伐、草原过度放牧、湿地开发等。为了保护和修复这些受损的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同时,也需要加强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预警生态风险。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它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和措施,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学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等。 总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普通生态学实验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08364029 课程学分:1 课程总学时:28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师范)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普通生态学实验是一门验证生态学理论、原理和规律以及开展研究设计和综合调查的实践性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直观地加深理解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原理和规律,掌握生态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基本方法、手段和技巧,为开展生态学教学、生态研究、生态设计创新提供必要的操作技能。 本课程先修课程主要为: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普通生态学等。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理解生态学理论、原理和规律;掌握开展生态学室内研究、野外调查和实践应用的基本方法、手段和技巧;学会使用生态学研究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初步具备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开展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按照教学计划安排 28 课时 本课程是根据普通生态学领域的共性技术和技能入手设计实验内容。把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学等不同层次的共性技术进行整合,按以下几个模块进行设计:一、生态因子的识别及测定方法(包括光、温、水、气、热等环境因子的测定与综合分析,渗透压及其对生物细胞的影响等);二、样品的取样与制备技术(包括各种生物与非生物样品的的取样,含野外取样样点的布设、取样的方法、样品的制备处理、样品的分析等); 三、样方技术(包括样方的形式的选择、拉样方、样方调查与记录、样方数据的统计分析等)。 评价方式: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70%+考试成绩×30%。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普通生态学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生态学领域的基本研究方法、手段,熟悉生态学研究的常规技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生态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该课程的设计以方法、技术为核心,旨在要求学生较好地把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如何在现实世界中

生态学教学大纲(一)2024

生态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 生态学教学大纲是为了系统化地介绍和探究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而设计的教学计划。本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学的核心理论,并通过实践和案例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本文介绍了该教学大纲的各个部分。 正文: 1. 生态学概论 1.1 生态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1.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3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1.4 生态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5 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2. 生物群落生态学 2.1 生物群落的定义和特征 2.2 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关系 2.3 生物群落的演替和稳定性 2.4 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2.5 生物群落保护与恢复 3. 气候与生态

3.1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2 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 3.3 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3.4 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3.5 气候变化的适应和缓解策略 4. 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服务 4.1 生态系统功能的定义和分类 4.2 生态系统功能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4.3 生态系统功能对环境健康的影响 4.4 生态服务的概念和价值评估 4.5 生态服务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5. 生态学研究与社会发展 5.1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5.2 生态学在农业和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5.3 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5.4 生态学在环境政策制定中的参考 5.5 生态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 总结: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培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还能够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生态学 Ecology 课程编号:09410029 学分:2 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实践学时: )先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教材:《普通生态学》,尚玉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版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生态学》是生物技术类专业选修课程之一。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是协调和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性学科,是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生态学又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广阔应用的学科。本课程通过对生态学基础知识内在系统性和学科整体框架的把握;具有在实践中应用生态学理论的初步能力,对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较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把握生态学认识生命世界、认识生态环境的特殊视角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突出对系统观、动态观、时空尺度观等生态思维方式的培养;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对外部环境的改造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自然界的生命的兴趣。 课程目标3:掌握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全球生命系统的变化以及人类在全球系统中的作用和责任;培养和建立保护生态环境、关爱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意识。 课程目标4:掌握生态学各个组织层次的共同规律以及生态学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在遵循生态规律前提下,正确理解和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去开发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管理自然环境。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内容 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任务。生态学的历史、对象和范围。生态的分支学科。 (二)教学要求

生态学教学大纲

生态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态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51 学时学分:3 学分考核方式:考试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开课学期:第6 学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的知识点多,涉及的交叉学科多(环境工程、水土保持、地理学、植物学,土壤学、经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变化大(从分子生态学到全球生态学),时间跨度长,具有综合性、宏观性、战略性、实用性等特点。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环境问题的出现,诸如世界上出现的能源耗费、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及外来物种和基因工程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 这门课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具备一定的生态观念与环保意识,掌握自然生态现象与过程的观察、分析方法和生态学的基本实验研究技术,能初步利用生态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学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并能运能够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考虑人类面对的几个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生物专业的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掌握生态学中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的生态学规律;能初步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物质、能量运转的本质上来认识、解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生态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方法与考核 1.教学方法:讲授及案例法 2.课程考核方法:考查 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五、大纲正文 第一讲绪论(3 学时) 目的要求】 1.初步了解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发展历史及其科学体系 2.掌握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教学重点】生态学的本质与内容:环境对生物的决定和塑造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适应环境的生物对环境的改变作用。 教学内容】 1.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方法 2.介绍生态学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学习方法 第二讲生物与环境(6 学时) 目的要求】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生态学》是生物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态保护和恢复的策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扎实的生态学基础理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态问题,为后续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和前沿动态。 2、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了解生态保护和恢复的策略及实践。 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生

态学研究的兴趣。 三、课程内容 1、生态学概述:生态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方法。 2、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等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5、生态保护与恢复:生态保护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生态恢复的原理和技术。 6、生态学前沿:介绍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知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生态调查、环保行动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5、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课程资料、视频教程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五、考核方式 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和实验报告等,以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2、期中考试:进行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社会实践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报告,以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5、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社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主讲教师:林文雄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生态学》课程(ECOLOGY) (学时 60) 一、简要说明: 本课程对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基地班和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是专业指定选修课,总学时为60学时(理论45学时,实验15学时),课程实习周,共3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彼此关系的学科,它的知识点多,涉及的交叉学科多(环境工程、水土维持、地理学、植物学,土壤学、经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转变大(从分子生态学到全世界生态学),时刻跨度长,具有综合性、宏观性、战略性、有效性等特点。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阻碍环境,环境问题的显现,诸如世界上显现的能源花费、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欠缺、环境退化、生态平稳失调等六大大体问题的解决,及外来物种和基因工程带来的生物平安问题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 这门课的任务是让学生把握生态学的大体概念和理论体系,具有必然的生态观念与环保意识,把握自然生态现象与进程的观看、分析方式和生态学的大体实验研究技术,能初步利用生态学大体理论与方式对生态学问题和现象进行试探,并能运能够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考虑人类面对的几个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教学的大体要求和方式 要求生物专业的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生态学的大体概念、大体原理、大体思想、大体事实、大体方式、大体技术;把握生态学中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的生态学规律;能初步运用系统分析方式,从物质、能量运转的本质上来熟悉、解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育学生用生态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需要,本课程采纳了课堂多媒体讲课,双语教学,学生利用参考教材、网上资料进行自学,实验室和野外实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发觉问题,并尽力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调

生态学专业教学大纲

英文名:Experiment of Environment Monitor 课程编号3404027实验总学时:20实验周学时:2开设实验项目数:7实验课学分:1面对其它院系:本大纲主撰人:徐建强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环境监测是一门应用性、技术性学科’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水质、大气、固体废物、土壤、噪声和放射性污染监测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质量保证。掌握环境样品采集、分析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方法,掌握分析问题、处理数据以及写好实验报告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英文名:Experiment ofBiology 课程编号1104038 实验总学时:30 实验周学时:2 开设实验项目数:15 实验课学分:1.5面对其它院系:本大纲主撰人:宋玉芝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以实际操作为主.讲授为辅的生物学基础性实验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技术,包括显微操作、制片技术、动物与植物解剖和分类、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动植物培养与观察等内容,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课所学知识,掌握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为今后的学习、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课程名称:生理生态学实验 英文名:Experiments of Physiological Ecology 课程编号1104039 实验总学时:30 实验周学时:2 开设实验项目数:10 实验课学分:1.5 面对其它院系: 本大纲主撰人:王传海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以实际操作为主,讲授为辅.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生态基础实验技术,包括试剂配制、 糖、蛋白、核酸等物质含量的测定,酶和蛋白等物质的提取,活性的测定等内容。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为从事生物化学的教学科研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成果。 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性的原理。 熟悉自然界的生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生态学导论:介绍生态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物与环境:介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生物的适应、生物与

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方面。 生物群落与生物多样性:介绍自然界中的生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方面。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包括城市化、工业化、农业活动和自然保护等方面。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方法,包括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课程共分为16周,每周安排2次课程,每次课程时间为2小时。课程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同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还安排了一些实验和野外实习等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态学知识。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验和野外实习等方面。其中,平时作业占30%,课堂表现占20%,实验和野外实习占30%,期末考试占2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