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产业经济学重点

产业经济学重点

产业经济学重点
产业经济学重点

产业经济学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产业组织

指同一产业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2、哈佛学派

20世纪30年代,梅森开始在哈佛大学正式开设产业组织课程,哈佛大学人才济济,成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中心。他们被称为“哈佛学派”,主要贡献是建立了较为完整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为基本框架的理论体系。贝恩在1959年出版的《产业组织》一书,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正式形成。哈佛学派十分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决定作用,为此,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者也把哈佛学派称为“结构主义学派”。

3、芝加哥学派

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施蒂格勒、德姆塞茨、波斯纳、麦吉、布罗曾等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对当时被奉为正统的结构主义理论进行了激烈批评,并逐渐形成了了一个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心,他们被称为“芝加哥学派”。1968年施蒂格勒在《产业组织》一书中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的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结构主义学派那样只重视是否阻碍了竞争。布罗曾也指出高利润不一定是垄断定价的结果,而完全有可能是高效率的结果,由于芝加哥学派几位注重效率标准,人们也称芝加哥学派为“效率学派”。

4、市场行为

指企业在市场上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一系列战略行为。包括一体化战略行为、价格行为等。

5、市场结构

指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因素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其决定因素包括: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

6、市场绩效

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费用、利润、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和品种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市场绩效的主要衡量指标是资源配置效率、生产和分配效率、技术进步率等和销售费用率等。

7、规模经济

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所导致的经济。

8、范围经济

与规模经济相联系,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9、产业经济学

是一门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中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由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反垄断与管制理论组成。

10、第一次产业

许多国家在研究经济增长,分析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及其结构变动情况时,通常将全部产业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第一次产业的属性取自于自然,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

11、第二次产业

许多国家在研究经济增长,分析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及其结构变动情况时,通常将全部产业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第二次产业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通常还包括矿业和煤气、电力、供水等产业。

12、第三次产业

许多国家在研究经济增长,分析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及其结构变动情况时,通常将全部产业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第三次产业被认为是创造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范围最为宏大,主要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等等。

13、比较劳动生产率

又称产业间相对国民收入,是产业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之比。一般而言,第一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大多数国家都低于1,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大于1.

14、霍夫曼比例

由霍夫曼提出,是工业化过程中消费材料工业的净产值和生产资料工业的资产值之比。

15、卡特尔

指由一系列生产类似产品的独立企业所构成的组织,目的是提高该类产品价格和控制其产量。它是一种正式的串谋行为,能使一个竞争性市场转变为垄断市场。

16、特许投标制

指借助竞争的间接规制理论,强调在规制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拍卖的形式,让多家企业争夺在某产业或业务中的特许经营权,并在一定的质量要求下,由提供最低限价的企业获得特许经营权。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不能获得垄断利润。

17、产业集群

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18、独占区域

主要是指生产商在零售商之间划分最终市场,使得在每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只有一个零售商独自拥有向消费者提供这种产品的权利。

19、主导产业

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重点产业,这些产业在此发展阶段形成国民经济的“龙头”,在产业结构中具有较大比重,对整个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强烈的前向拉动或后向推动作用。

20、数量规制

在自然垄断行业中对投资数量或是产品产品产量进行规制。目的是为了避免因投资过多或过少而造成价格波动、资源浪费或是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正常满足。主要内容体现为投资规制和产量规制。

21、规制失灵

政府规制失灵是政府失灵在微观规制领域中的表现。从质的规定性上看,指政府在推行规制政策时,经济效益不能得到改善或规制实施后的效率低于实施前的效率等现象。从量上看,规制失灵意味着规制成本超出了规制收益。

22、进入壁垒

所谓进入是指某产业内出现新的卖者。进入壁垒是指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在位企业能够持续的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

23、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将不断减少,而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将增加,揭示出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是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造成的。这一成果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其研究开创了产业结构研究的新局面。

24、纵向关系

指具有纵向交易关系的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设计或者制度安排。建立怎样的纵向关系对一个产业的价值实现和发展起到举重轻重的作用。

25、纵向一体化

又称垂直一体化,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指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联系。它是企业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分为完全纵向一体化和部分纵向一体化。

26、纵向分拆

是纵向一体化的相反过程,指原来包括多个产业链的企业将其中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从企业中剥离出去,将企业内的经济活动转向市场进行。

27、纵向约束

指具有纵向关系的产业链中,一个企业利用所在市场的垄断势力或讨价还价能力,通过各种纵向约束或控制的方式,影响上游或下游的竞争状态,阻止或延伸垄断势力的目的。

28、战略性新兴产业

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等四大特征的战略性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信息网络、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产业。

二、简答

1、产业经济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1)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

2)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经济学的静态研究是动态研究的

基础,而动态研究是相对静态研究的延伸,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动态研究包括静态研究,因此,对产业经济学的动态研究是更为重要的研究方法。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4)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产业经济学要实现宏观、中观、

微观一体化研究。

5)其他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博弈论研究法等。

2、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1982年,鲍莫尔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合著并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标志着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形成。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在可竞争市场上不存在超额利润;

在可竞争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生产低效率和管理上的X低效率。

3、简述范围经济的一般来源。

1)生产技术和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具有通用性的生产技术设备可用来生产不同

产品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2)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因此可以用来生产不同的产品,因为

可以增加零部件或中间产品的生产批量,取得因规模经济而引起的范围经济。

3)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企业的一项开发技术的成果往往可以用于多种产品

的生产,大大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研究开发成本。

4)企业无形资产的利用。对无形资产的利用不会增加多少额外费用,如企业良

好的声誉能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

4、简述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

1)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经济性。分工和协作是规模经济的基础。

2)采用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的经济性。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进行大批量运

作的结果会降低平均成本。

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标准化和简单化操作可以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

量,降低成本。

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批量订购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资料可以比

多次小批量订货节省交易费用,还可以享受较大的批量折扣。大规模的产品销售有利于提高广告等促销活动的经济效益。

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大批量运输可以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6)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企业规模的扩大,为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专业化

转换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使用现代办公自动化设备,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5、简述企业实现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方式。

1)R&D行为。大力开展研究和开发工作,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顾客需要。

2)地理行为。企业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售地的选择均以地理便利为基础,对企业

节省成本、广揽顾客有着重要的作用。

3)促销行为。企业应通过广告、销售宣传、包装吸引力以及公关活动给消费者

留偏好和主观形象。

4)服务行为。许多消费者不仅乐于接受优质服务,而且愿意为产品中包含的信

息和训练支付费用。

6、简述三次产业分类法。

许多国家在研究经济增长,分析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及其结构变动情况时,通常将全部产业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第一次产业的属性取自于自然,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第二次产业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通常还包括矿业和煤气、电力、供水等产业。第三次产业被认为是创造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范围最为宏大,主要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等。三次产业分类法在具体规定各类范围时尚存在理论和实践的分歧。

7、简述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

1)需求结构。包括个人和消费结构、中间和最终需求的比例、最终需求中消费

和投资的比例。

2)投资结构。包括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和资本的拥有情况。

3)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进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决定产业结构:技术进步

影响需求结构,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影响供给结构,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

4)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要素国际间流动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

5)不同时期的重大经济决策。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制定和实行的

重大经济决策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产业结构及其变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以上所有因素不是孤立地影响产业结构,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以致相互抵触,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产业结构及其变化。

8、简述市场行为的主要类型。

1)企业的价格行为。常见的有卡特尔、价格领导。价格领导制包括支配型价格

领导制、串谋型价格领导、晴雨表式价格领导。

2)企业产品行为。包括产品差异化行为和企业在广告和各种销售活动方面的行

为。

3)企业排挤竞争对手行为。企业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分为合理的排挤行为和不

合理的排挤行为两类。典型的不合理的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有以下三类:掠夺性定价行为,价格压缩,排他性交易、相互购入和搭配销售。

9、简述市场绩效的主要内涵。

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费

用、利润、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和品种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市场绩效的主要衡量指标是资源配置效率、生产和分配效率、技术进步率等和销售费用率等。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率。

10、企业的价格策略性行为有哪些?

合作性的价格策略行为:

1)价格卡特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为牟取超额利润,

以合同、协议或其他形式,共同商定或服务价格,从而限制市场竞争的

一种垄断联合。如转售价格维持。

2)价格领导。是不公开串谋定价的主要形式。包括支配型价格领导制、串

谋型价格领导制和晴雨表式价格领导制。

非合作价格策略行为:

1)掠夺性定价行为。在位厂商将价格削减至对手平均成本之下

2)价格压榨。例如,当原材料生产被一家大企业控制时,其他企业要生产

同类产品,必须向其购买原材料,控制原材料的企业此时就可以高价出

售原材料。

3)价格歧视。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12、简述贝尔“后工业社会”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于1974年发表了《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提出“后工业社会理论”,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即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即商品生产的社会阶段;后工业社会,即服务经济社会。

贝尔相应地将服务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农业社会的服务业以个人服务业和家庭服务为主,工业社会以与商品生产有关的服务业如商业为主,后工业社会的服务业则以知识型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是服务社会,社会结构从商品生产为基础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知识、科学、技术和人才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社会价值体系和控制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13、简述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布局。生产力发展是产业布局发生量的扩张和质的

飞跃的原动力。

2)劳动地域分工规律。通过劳动地域分工、各地区就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生产经济效益高的产品。

3)产业布局“分散——集中——分散”螺旋式上升的规律。这是产业布局的一

条客观规律。

4)地区专门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规律。地区生产专门化是随着生产力发展逐步

形成的一种生产方式,地区专门化水平越高,对多样化的需求也越高。

5)非均衡规律。产业分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绝对的平衡是不可能达成的,只

能是非均衡。

6)产业布局与“自然——社会——生态系统”对立统一的规律。

14、简述产业关联的类型。

产业关联是社会生产中不同产业或不同行业之间在生产、交换、分配环节上发生的技术经济联系。

按产业间供给与需求联系分: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

按产业间技术工艺的方向和特点分:单向关联和多向循环关联。

按产业间的依赖程度分: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15、简述影响企业适度规模的主要因素。

最小有效规模和最大有效规模之间的规模区间,是企业的有效规模。

影响企业适度规模的主要因素有:生产成本;产品的市场范围;生产技术。

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动,相对应的最小有效规模和最大有效规模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动。企业不存在某个一成不变的有效规模。

16、简述需求结构是如何影响产业结构的。

需求结构有三个层次,它们共同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

1)个人消费结构。个人消费结构主要影响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构成。

2)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中间需求的结构决定了生产中间产品的产业的

内部结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决定了生产中间产品的产业和生产最终产品的产业的比例关系。

3)最终需求中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最终需求中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关系决定了消

费资料产业同资本资料产业比例的关系,并制约这两类产业部门的发展。17、简述产业链整合的主要模式。

1)产业链的纵向整合。产业链纵向整合的方式有纵向合并和纵向约束两种。纵

向合并是企业将产业链上存在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新的企业整体。

纵向约束是指产业链上的企业通过对上下游企业施加约束。通过一定的行为实现纵向上产业链垄断利润的最大化。

2)产业链的横向整合。产业链横向整合的方式主要有整合企业能力、建立衡量

企业联盟及横向合并三种。

3)产业链的综合整合。指产业链之间的相互整合,即产业链之间突破单一产业

链的限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产业之间以及地理空间上的相互融合,形成产业网。

18、简述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1)全局原则。产业布局首先要贯彻全国一盘棋的全局原则。

2)分工协作原则。坚持地区生产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贯彻分工协作的原

则,是实现产业布局合理化、保障各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形式。

3)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产业布局中既要反对过分集中,又要反对互不

联系的过分分散两种倾向。

4)经济效益原则。以最小的劳动消耗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衡量产业布局合

理化是否的最基本标志。

5)可持续发展原则。只有贯彻此项原则,才能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

效益的真正统一,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

以上五条原则每一条原则都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目的都在于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

19、简述产业生态化的内涵。

产业生态化是将产业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构造产业生态系统,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物的排放,促进产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过程。

产业生态化的经济学含义在于,它应用于生产活动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资源,改善了经济效益,在技术条件允许的下以最大能力生产产品和利用人力、资本或原材料。主要表现在: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改善信息流动、降低交易成本、减少环境管制成本。

20、简述产业技术政策。

产业技术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是政府对产业的技术进步、技术结构选择和技术开发进行的预测、决策、规划、协调、推动、监督和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产业技术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引进政策

2)研究和开发援助政策

3)技术结构政策

21、简述产业布局的机制。

产业布局机制可分为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和产业布局的计划机制两大类型。

1)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主要特点:布局的主体是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

化,手段是经济利益导向。

2)产业布局的计划机制。主要特点:布局的主体是中央政府、目标是国家

整体利益,手段是行政命令。

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各有长短,单纯依靠某一种机制都很难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

22、简述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主导产业的基准有很多,较常提到的有以下六类:

1)赫希曼基准。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应依照工业部门后向联系系数的大小顺序

排列。

2)罗斯托基准。主要是依据产业部门间供给和需求的联系程度来确定主导产业

部门。

3)筱原基准。筱原基准包括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上升率基准两个方面。

4)环境和劳动内容基准。1971年,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提出,在筱原基准之外,

再增加“环境标准”和“劳动内容”两条基准。

5)比较优势基准。此基准认为,作为地区主导产业的候选产业,比较优势系数

数值必须大于1,否则,应不予考虑。

6)产业协调状态最佳基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个产业部门处于协调状态时,

就能使社会的产业在整体结构上产生1+1>2的效果。

23、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依据。

体现四大特征: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动态性

遵循六大原则:国家意志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技术自主原则、产业关联原则、就业带动原则、资源环境原则。

三、论述(翻书无能,5、7、9没找着)

主要分歧在于哈佛学派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决定作用,芝加哥学派则认为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绩效无决定作用,过度集中及定价带来的高利润率可能是高效率的结果。

2、请论述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见简答题第7题

3、以某一产业为例,论述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及优化策略。

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

1)内向型优化路径。注重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开发国内高端市场和用户,

依靠国内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外向型优化路径。当国内需求并不旺盛,而企业有多余的供给能力时,

外向型优化路径就成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升产业结构的选择,是主动

将本国产业体系融入世界产业体系的过程。

优化策略:

1)产业空间转移。

2)产品升级换代。技术升级至品牌升级,最后是功能升级

3)产业链条位置升级。从产业链低端到产业链高端。

4)“跨越式”链条升级。从一条产业链转换到另一条产业链条的升级方式。

来源于突破性创新。

4、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非均衡产业布局政策带来的影响,并据此分析未来我国产业布局的可能战略选择。

积极影响:

1)产业布局经历了从均衡到非均衡的转变后,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自东向

西梯度分布、由南向北展开的布局。

2)根据各地区的优势,初步形成了产业布局的地域分工。

3)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增强,有效带动了周围区域经济的增长。

负面影响:

1)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2)区域经济摩擦,地区封锁日益强化。

3)产业布局非区位化,引发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4)注重地区经济倾斜,忽视产业倾斜。

未来我国的产业布局战略选择:

1)梯度转移战略。主张以经济发展水平为梯度,在地区经济分工的基础上,

战略重点逐渐由东向西战略转移。

2)反梯度转移战略。与上述战略相反,这种战略主张以自然资源丰裕程度

为梯度,分为东部突破战略和西部跃进战略。

3)点轴开发战略和增长极战略。强调已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在产业布局中的

作用。

4)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进行产业布局战略。主体功能区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人与自然和谐。

5、论述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6、论述我国《反垄断法》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反垄断法》于2007年8月30日颁布,2008年8月1日开始施行的。共有8章57条。核心内容体现在:第2章禁止垄断协议,第3章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第4章经营者集中控制,第5章禁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7、有些学者认为,产业集群是市场自组织形式的结果,政府政策不应有所作为。请阐述你的观点。

8、论述我国规制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主要问题:

1.规制机构众多,缺乏对规制者的监督。我国的规制机构繁多,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政府部门都具有一定的规制权利,导致经济效率低下。我国规制的制定与实施的透明度较低,缺乏对规制者的规制,不利于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容易滋生腐败。

2.在经济性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1)政企仍然不分。在自然垄断行业,政企不分仍然是一个普遍现象。

2)规制的定价机制不合理。我国对自然垄断行业定价采取的原则一般是保

证企业获得正常利润,因此企业缺乏动力来降低成本。

3)经济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因缺乏竞争,无心提

升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动力严重缺乏。

4)缺乏透明和全面的法律框架。当前对自然垄断进行规制的法律主要是为

了保证国家基础设施的安全,而不是对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规制。

3.在社会性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1)执法效果不明显

2)消费者权益未得到充分保护

3)劳动者的权益未得到充分保护

4)环境规制效果甚微。

解决对策:

1)加强对规制者的规制。减少规制领域内的寻租行为,这一对策的关键是

行政程序法典化。

2)优化经济性规制。需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a.进一步剥离原有自然垄断行业中可竞争的业务,强化市场机制在这些业

务的资源配置功能。

b.进一步完善规制机构,做好政企分开的改革工作,建立公正、独立、高

效的规制机构。

c.改革现有的规制方式,特别是价格规制方式。

3)进一步强化社会性规制:

a.进一步完善社会性规制的法律体系,增强法律的有效性。

b.进一步加强现有规制机构的独立性,或设立具有独立性的社会性规制机

构,提升执法效果。

c.应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如可加强新闻媒体的独立

性,建立公众监督的媒体渠道等。

9、论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

10、论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体系与选择基准。

1)产业发展力。包括环境效率标准、技术效率标准、风险—赢利率标准三

个二级指标,资源消耗率、污染排放率、专利密度系数、技术密度系数、产业成长系数、产业赢利率六个三级指标。

2)产业主导力。包括产业增长潜力、产业波及效应标准、就业效应标准、

自主创新力标准四个二级指标,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产业空间密度系数、就业吸纳力、就业人员素质、就业环境8个三级指标。

3)产业竞争力。包括产业需求力标准和出口带动力标准两个二级指标,市

场占有率、最终依赖度两个三级指标。

注:考试题型为五种:

一、单选(10道题,每道题1分,共计10分);

二、名词解释(5道题,每道题4分,共计20分);

三、简答题(5道题,每题7分,共计35分);

四、论述题(2道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五、案例分析题(1道题,共计15分)。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AADCB 6—10:CAABD 11—15:ACDBB 16—20:ACAAD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或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2、配第-克拉克定律: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会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且转移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3、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4、投入产出法: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5、次优理论:一个在某个或更多市场已包含垄断等不完全性、且对此已无能为力的现存市场中,如何得到最佳结果的理论。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1)产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2分) (2)具有以下特点:①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②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③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④许多产业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⑤衰退产业可能会“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共6分) 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答:(1)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即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2分)(2)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2分)(3)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2分)(4)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2分) 3、什么是主导产业?并简述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答: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2分) 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前向效应,后向效应,旁侧效应。(共6分) 4、什么是市场进入障碍,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市场进入障碍是指产业内已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是新厂商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2分) 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规模经济障碍;绝对费用障碍;产品差别化障碍;政策和法规障碍。(共6分) 五:论述题: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共18分) 答案要点:企业兼并的动机多种多样,主兼企业和被兼企业的动机也不相同: (1)主兼企业的动机: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降低市场进人壁垒;减少资产经营风险;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7分) (2)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5分) (3)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垄断的出现;进入壁垒的形成。

产业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期末复习 题型 一:单选 10*1.5’ 二:名词解释5*4’ 三:简答题 5*8’(其中必有一题计算题,一个关于博弈论的题) 四:案例分析 两题 一题10’一题15’ 考试重点(但不是只考这些哦!!!!!) P1 产业的概念 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 P6 那张图 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 P17 规模经济定义 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导致的经济。 P18判定系数 。 平均成本曲线呈水平线产出量的一定范围内,本,规模收益不变,在,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如果平均成本曲线上升; 加,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时,平均成本小于边际当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时,平均成本大于边际当1FC 1FC 1FC MC AC FC =<>= P19 范围经济定义,要会判断是否存在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原有的生产或销售鬼才来生产或销售多于 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政策理论 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关联 产业布局 产业政策科学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 反垄断法 政府管制 市场绩效

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如果企业增加产量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 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范围经济存在。 ) ,(),()(件可用下式表示: ,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所发生的总成本单位的产品和单位的产品)表示一个企业生产,(令y x y x y x y x Q 0TC 0Q TC Q ,Q TC Y Q X Q Q Q TC +< P36 绝对集中度指标 最基本的市场集中度指标是绝对集中度,通常用在规模上处于前几位企业的生 产、销售、资产或职工的累计数量或数额占整个市场的生产、销售、资产、子宫 总量的比重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度。 意味着非常高的集中程接近于小的部分;相反的,个企业仅供应了市场很意味着最大的接近于数之和。额、资产额、或职工人位企业的生产额、销售 表示前;买方的数目)(计量买方集中度时指为市场上卖方企业数目职工人数;额、资产额 位企业的生产额或销售列的第为按照资源份额大小排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 前表示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式中,1n 0n N n 111n n n i i i n N i i n i i n CR CR X i X CR X X CR ∑∑∑==== P38赫希曼指数知道概念 、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 HHI ,也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代表该产业内的企业数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第代表企业的规模;代表代表市场总规模;式中,n i /i X )(HHI n 1 221X X S X S X X i i i i i n i i ===∑∑== 洛伦茨曲线表示的是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苏东水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产业 1.产业的含义:(1)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①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②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 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3)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2.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目的: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 (1)关联方式分类法 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 ②原料关联分类法 ③用途关联分类法 ④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的前向、后向关联) ⑤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 (2)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 第二阶段(18C60.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 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3)生产要素分类法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 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②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 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和重工业。 ③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 所占得比重较大的产业。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 3.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 (1)四次产业分类 (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 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他工业第二节产业经济学 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

产业经济学总结

产业经济学 中式快餐产业 ——黄焖鸡的发展 总 结 与 反 思 指导老师:张文杰 完成者:12471班第三小组

小组成员: 1247122姚耀妃1247123 黄茹佳1247124 段梦园 1247126 孙祥宇1247127 张荣荣1247128郁叶1247129 董硕1247130 李晓春1247131 张冉 总结与反思 1247122 姚耀妃 我主要负责ppt的制作,在制作之前搜索整理出所有关于中式快餐产业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在讨论决定要调查那一个产业时,组员间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想法,如药妆产业、服装行业和快餐业等等,经过理由阐诉,我们最终投票决定选择中式快餐产业。第一次我们决定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小组展示,每一个成员上台阐中式快餐产业的一个小点。例如“中式快餐产业现状”、“swt分析中式快餐产业”等。由于排练时,我们都是拿着稿子读的,时间刚刚好,所以再真正的小组展示时我们时间不够了。我们知道还有第二次展示机会时,我们都非常的高兴,我通过第一次的小组展示,我总结了我们组存在的问题一是展示形式过于单一,二是对于整一个中式快餐产业进行分析太宽泛了。 所以,在第二次小组展示时,我们对存在的问题一一改进。以黄焖鸡米饭为中式快餐代表,对我校食堂的黄焖鸡米饭老板进行采访,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式快餐相关信息。并通过以老板和职员、情侣之间的对话展示了我们对中式快餐这个产业的分析,外加黄焖鸡米饭调查视频。使得我们的成果展示形式更加丰富幽默。 在准备这次产业经济作业中,我们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通过这次的产业经济作业,我学习了解到了很多中式快餐产业的知识,把老师所在课堂上讲授的产业经济知识(例如swt分析)运用到生活当中,使我对于那些理论知识更加理解,更加的记忆深刻,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活学活用吧。在这次小组活动中,不仅仅是学到了中式产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友谊,我们9个组员之间从一开始的课题决定,到最终的成果展示,大家都合通力合作,每次开会讨论都特别愉快,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1247123 黄茹佳 在本次小组中我负责是的PPT内容的撰写和情景剧剧本的编写。 在撰写PPT内容的时候我上网查询了大纲资料,在中西方快餐行业上进行了对比,发现虽然中式快餐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洋快餐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洋快餐的市场竞争不可避免短兵相接,尽管洋快餐在乡情、亲情、人情和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不敌中式快餐,但洋快餐所具备的雄厚资金、大量人才、高新技术等是中式快餐所望尘莫及的。因此就现状而言,利用SWOT分析,对现在中快餐饮行业进行以下几点的分析:优势、劣势、机遇、威胁。从而从每一点中寻找解决方案。通过发展趋势的信息搜集,也能大致找出其发展策略。剧本的编写也是从PPT 内容衍伸而来,只不过因为是情景剧,在语言方面就尽量简洁为主同时加上各个常见的例子,例如: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与经营上具有相同特 征(同质性)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产业既不是微观经济的概念,也不是宏观经济的范畴,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观经济概念。 2.瓶颈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未得到应有发展而已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 展的产业。(P31) 3.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又称高级化,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 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P68) 4.产业关联:又称为产业联系,是指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产 业之间投入产出、供给需求的数量关系。 5.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是用各部门的总产量除以该部门所消耗的其他部门的产 品数量,也就是用各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品价值除以各投入要素的分量,即: a ij=X ij/X j (i,j=1,2,…,n) 其中,a ij为直接消耗系数,X ij表示第j产业部门生产中所消耗第i部门产品数量的价值;X j表示j产业部门的总投入。(P97) 6.产业布局: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各环 节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组合与分布。(PPT) 7.产业集聚:又称为产业聚集、产业群集,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的行为和过程。产 业集聚的结果会形成产业集群。(P149) 8.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 决策行为。(PPT) 9.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PPT) 10.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PPT) 11.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是测量产业竞争性和垄断性的最简单易行与 最常用的指标,一般以产业内规模最大的若干家厂商的有关指标值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分量来衡量。该产业m家前n位企业的集中度CR n的计算公式是:CR n=/(P178)

产业经济学期末考试整理

产业: 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组织的定义 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马歇尔冲突 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发挥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马歇尔冲突”所提出的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正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 马歇尔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的“生产—发展—衰退”过程来说明垄断是不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可以获得某种均衡,试图以此调和“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指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范围经济:指一个企业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共同使用,生产和销售多种产品而节约采购、制造、销售、地租、管理等各方面的费用,从而使单位产品的利润增长 进入壁垒:一个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原有企业可以持续地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上而又不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该产业 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包括: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和产品差别化等 进入壁垒主要分为三类:结构性进入壁

垒、行为性或策略性进入壁垒、政策性进入壁垒。 市场集中度及其衡量指标: 绝对集中度(行业集中度)、相对集中度(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等 洛伦兹曲线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基尼系数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建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等于均等分布线(对角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与以均等分布线为斜边、以横轴为直角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 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异化或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们同其它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产品差异化决策的实现途径包括主体差异化、品牌差异化、价格差异化、销售渠道差异化、促销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等 广告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影响市场集中度、扩大产品差异度、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意思是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略。 限制性定价(阻止进入定价):限制性定价又被称为“阻止进入定价”,它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致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产业经济学学习心得

产业经济学学习心得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产业经济学学习心得 作为国贸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对于一些经济问题却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这学期,本着想学习一些真正有实用价值东西的想法,选择了产业经济学这门课程。 通过第一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这对于政府的经济管理决策和企业的经营管理都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这无疑正是我们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所必需的。在这堂课上最深刻的,同样也是最大的收获便是认识到自己以前学习中的不足,以及专业知识的缺乏。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内容包含了大一曾经学习过的西方经济学以及大二学习过的发展经济学。除此之外,我认为它同样可以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联系在一起,因为产业经济学中,产业政策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产业政策,它则是国家在宏观层面实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落脚点,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则是产业政策实行的手段。所以这样看来,产业经济学是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它是几个学科的结合,必然对我们的学习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老师在课上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的我们,除了深深的愧疚之外,便是对自己不足认识的愈发强烈。 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之前一直被忽略的东西。同样,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 在西方经济学中,我们学习到了,对于经济问题,我们只需要分宏观和微观层面来分析就足够了。这也是我们遇到这类问题,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并且我们一度认为这是最正确的想法。但产业经济学则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样的思维方式是错误的,因为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之间还有一个起着桥梁作用的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部分: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发展和理论应用部分:产业政策。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围绕产业结构演化以及优化调整问题、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产业间的空间分布关系、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结构-行为-绩效问题、产业发展特征及发展水平等问题展开的,各个基本理论都与实际经济问题紧密相联。理论应用部分的产业政策则是政府根据产业经济学各种基本理论,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产业的状况及其发展实行必要的干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经济活动组织处于

2017延边大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分化: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在分工持续深化的前提下,原产业开始裂变,形成更为专门化的子产业的过程。 2.市场集中度:是用于刻画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买者或卖者具有怎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市场集中度直接影响着在位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竞争程度。通常所说的集中度,主要是指卖方市场的集中度。 3.限制性定价:指一个在位厂商制定一个价格和产量使得进入者不能获得足够的需求以实现盈利,从而使得进入者不能进入该市场。 4.双重加成定价:在存在零售商的情况下,对于零售商来说,生产商的批发价格是它的成本,它会在生产商制定的批发价格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加成。它的定价依据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5.产业融合:是指在技术或市场的推动下,一些原本由不同产业分别进行的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被统一到专门的企业中进行,以适应技术或市场的需求。 6.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在所提供的产品上形成足以引起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使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相区别。其实质是指消费者认为产品之间的替代不完全的状况。 7.纵向约束:是指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在产品销售方面达成的约束性协议,包括生产商对零售商的约束和零售商对生产商的约束,其目的是为了克服生产商与零售商的纵向关系中阻碍双方利益增进的因素。 8.价格歧视:是指同一企业就同一种商品,对不同的买者或是依据买者购买的不同商品数量,制定不同的单价。相对于统一的线性定价而言,价格歧视的定价体系更为复杂,采用价格歧视会比单一的统一定价获得更多的利润。 9.产业关联: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经济联系在产业经济学中被称为产业关联,其实质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10.市场结构:是指规定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企业或消费者)之间、买者集团与卖者集团之间,以及市场上已有的买者和卖者与准备进入市场的潜在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 二.简述 1.生产结构的分类有哪几种?每一种分类又具体如何分类? 答:(1)两大部类分类法,即可在实物形态上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 (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部门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个部门。 (3)霍夫曼分类法,将工业分为三大类: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 2.产业关联的方式有哪几种,并简单解释每一种关联方式的含义。 答:(1)前向关联关系:是指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2)后向关联关系:是指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3)环向关联关系: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依据前、后关联关系组成了产业链,此产业链通过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往往会形成一个“环”,对于这种环状的产业关联,称为环向关联关系。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基础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处于上游地位,为其他产业部门生产运营提供必需的投入或服务的,生产基本生产资料的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其它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较大,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 瓶颈产业是指产业结构中由于供给能力不足,对其他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制约的产业群。 战略产业是指一国为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目标所选定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产业部门。它们是各国根据不同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对未来经济技术发展的预见所确定的。 传统行业主要指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产业组织指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和组织形态。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由于自身的发展而引起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由于各种产业的特点不同,关联效应大小以及强弱也不同。 实质: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产业向后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的发展而引起其下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 产业向前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的发展引起其上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 产业序列是指一国产业结构中,基础产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形成的序列。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因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或经营规模而使平均生产成本下降,收益增加的现象。包括生产规模经济和经营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原因: 1、投入要素具有多重使用价值

产业经济学学习心得

产业经济学学习心得 作为国贸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对于一些经济问题却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这学期,本着想学习一些真正有实用价值东西的想法,选择了产业经济学这门课程。 通过第一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产业经济学就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这对于政府的经济管理决策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都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这无疑正就是我们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所必需的。在这堂课上最深刻的,同样也就是最大的收获便就是认识到自己以前学习中的不足,以及专业知识的缺乏。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内容包含了大一曾经学习过的西方经济学以及大二学习过的发展经济学。除此之外,我认为它同样可以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联系在一起,因为产业经济学中,产业政策也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产业政策,它则就是国家在宏观层面实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落脚点,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则就是产业政策实行的手段。所以这样瞧来,产业经济学就是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它就是几个学科的结合,必然对我们的学习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老师在课上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的我们,除了深深的愧疚之外,便就是对自己不足认识的愈发强烈。 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之前一直被忽略的东西。同样,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 在西方经济学中,我们学习到了,对于经济问题,我们只需要分宏观与微观层面来分析就足够了。这也就是我们遇到这类问题,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并且我们一度认为这就是最正确的想法。但产业经济学则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错误的,因为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之间还有一个起着桥梁作用的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部分: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与理论应用部分:产业政策。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围绕产业结构演化以及优化调整问题、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产业间的空间分布关系、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结构-行为-绩效问题、产业发展特征及发展水平等问题展开的,各个基本理论都与实际经济问题紧密相联。理论应用部分的产业政策则就是政府根据产业经济学各种基本理论,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产业的状况及其发展实行必要的干预。值得注意的就是,由于不同的经济活动组织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产业经济学重点

产业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17) 3.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P20)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马歇尔冲突(P33) 完全可竞争市场(P40) 二、思考题 5.简述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P35) 6.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P37-39)8.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P42)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范围经济(P77) 二、思考题 3.按照科斯的观点,简要论述什么是企业。(P78-79) 4.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什么?(P81) 5.古典企业具有哪些特征?(P83)

6.与西方企业比较,东方企业具有哪些特点?(P86-87)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掠夺性定价(P111) 限制性定价(P111) 卡特尔(P117) 规模经济(P123) 二、思考题 3.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P103-104) 4.简述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P107-109) 6.简述广告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P113) 7.试述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P115-116)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静态竞争(P134) 先动优势或先发制人(P142) 战略联盟(P151) 思考题: 2.静态竞争策略性行为包含哪些?(P135-141)

3.动态竞争策略性行为包含哪些?(P142-146)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配第—克拉克定律(P164) 二、思考题 3.产业结构演进有哪些规律性?(P162-164) 4.简述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经济成长阶段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P165-166)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产业关联的含义(P172) 二、思考题 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P174)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产业结构优化(P205) 产业结构高度化(P209) 产业结构合理化(P214) 地区产业结构(P219)

产业经济学试题

产业经济学试题 姓名:专业:年级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产业组织 2.马歇尔冲突 3 雁行形态理论 4. 配第—克拉克定律 5顾客资本 二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下列哪种分法属于产业 的 一般分类方法() A三次产业分类法B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C霍夫曼分类法D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2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直接理论基础是() A社会生产目的理论B两部类再生产理论 C垄断与竞争理论D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的理论 3. 下列关于日本人本主义企业理论中企业性质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 A. 企业的根本属性是一种社会性存在; B. 企业的功能是向社会提供财货或服务; C. 企业是由人与资源共同构成的; D. 企业作为人与资源的集合体是处于一个管理组织的支配之下。 4.在博弈的要素中哪些要素统称为博弈规则() A. 参与人、信息、结果 B .参与人、行动、结果 C.策略、得益、均衡 D .参与人、策略、均衡 5. 以产量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 A.古诺模型 B .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 .豪泰林模型 6.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干预的手段有:()A.审批制B .配额制C .许可证制 D .出口退税 7.《火炬计划》的提出是在() A. 六五 B .七五C .八五D .九五 8. 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角度来说,产业结构优化包括() A 供给结构优化 B 需求结构优化 C 国际贸易结构优化 D 国际投资结构优化 9. 对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三种解释是() A 市场失灵说 B 赶超战略说 C 国际竞争说 D 政府监督说

产业经济学实验报告

2012.11.13《产业经济学》 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 业SCP分析 班级:国贸 0 2 姓名: 熊养斌 10182191 李长江 10182211 李保览 10182231 邹琳怡 10182207 丁炳柱8022012004

产业经济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SCP分析 【实验要求】 通过分组进行相关企业的信息查询得到数据及资料,以基础上进一步讨论SCP分析。 【实验基础】 SCP分析:以实证研究为手段,按结构,行为,绩效对产业进行分析,构架了系统化的市场结构(Structure) 市场行为(Conduct) 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 该理论对于研究产业内部市场结构,主体市场行为及整个产业的市场绩效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是产业经济学中分析产业组织的正统理论。在SCP框架中着重突出市场结构的作用,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因素。分析程序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企业市场行为又决定经济绩效。因此,改善市场绩效的方式就是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市场结构.本文试图利用SCP理论分析目前中国报业市场的产业组织状况。 【实验内容】 ◇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 结构(structure) 【内容】 1 SCP 范式中的市场结构及衡量标准 SCP 分析框架是由哈佛学派创设的,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是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构建具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1]。在这里,

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而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行为的经济绩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绩效,最重要的是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其衡量指标主要包括: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与退出壁垒等;集中度是指市场集中度,这是市场结构的一个衡量指标,一般而言,集中度越高某个企业市场支配势力越大,竞争程度越低。产品差异化,是指在企业提供的产品上,造成了足以引起购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使购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相区别,以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利地位的目的。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现存企业对于欲进入该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优势,这些优势相对于新进入企业而言就是障碍或壁垒。通常情况下,市场容量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在位者必然会运用一些市场与非市场的手段来阻止非在位者的进入。 2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实证分析 本文将结合以上所提的产业组织理论(SCP 范式)对移动通信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SCP 范式中市场结构的几个衡量指标(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入手分析移动通及终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结构状况。 一、 集中度 通常对市场结构的衡量主要采用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测量一个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一是绝对集中法,二是相对集中法。绝对集中法主要包括行业集中度数,计算公式为式中:CRn 为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 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Xi 为产业中第i 位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或资产总额等数值;n 为产业内的企业数。 相对集中法包括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 )(见图1)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从图形上看,洛伦茨曲线是在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上以对角线的两个端点为端点的一段弧线,当洛伦茨曲线凸向右下角时,表示产业内企业规模不均匀分布,凸向右下角的幅度越大,则分布越不均匀。基尼系数是一种建立在洛伦兹曲线基础上的相对集中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基尼系数=均等分布线与洛伦兹曲线围成的面积/均等分布线以下的三角形面积。基尼系数值在0 和1 之间变动。如果企业规模分布完全均等,则基尼系数等于0,反之,基 尼系数越大,则企业规模分布越不均匀。 基本的市场集中度指标 ,绝对集中度指标,当n=8时前八位的公司地市场占有率为68.34%,根据贝恩对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由上表可以看出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 是寡头

产业经济学课本练习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 (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1.理论意义 ①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③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 ①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②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③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 ①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②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7.案例研究方法; 8.系统动力学方法。 (五)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 1.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2.产业的含义:产业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3.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

产业经济学试题二(带)

产业经济学”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 分) 1.范围经济2 .掠夺性定价3 产业集群 4.管制 5 .有效竞争 、简答题(共30 分) 1.市场集中度有哪几种衡量方法? 2.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3.横向并购有哪些竞争效应?4.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产业布局有哪些影响因素? 三、案例分析题(共20 分) 辽宁汽车产业及其集群发展 作为装备制造业龙头的汽车产业,辽宁的汽车产量2003 年达到143677 辆,同比增长了55.88% , 高出全国平均增幅20 个百分点,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现在,以轿车、多功能车、轻型汽车(含轻型客车和轻型货车)、大中型客车、车用发动机和汽车零部件已经构成了辽宁汽车工业体系,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已初现轮廓,形成了沈阳、丹东两大汽车生产基地,沈阳-辽阳-营口-大连,沈阳-锦州-朝阳两条汽车长廊的产业聚集分布。从地域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分布较散,企业只是生产的地域集中而不是集群;从地理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更多地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生产集中仅仅是相关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但相互之间的联动作用非常少,竞争制约非常严重。而集群则要求整车厂和相关配件厂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而不是目前的这种局面。 近几年来,借助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辽宁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其中沈阳市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截止2004 年底,沈阳汽车产业集群共有华晨金杯、华晨宝马、上海通用(沈阳)北盛、金杯车辆、沈飞日野、沈阳中顺、沈阳奥克斯7家整车生产公司;专用改装车、农用运输车21 家;汽车零部件企业95 家。 辽宁汽车产业链较为完整,在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经销、售后服务等各大环节均有一定实力。 到2003 年末为止,辽宁地区共有汽车工业企业148 家,其中汽车制造厂11 家,改装车厂50 家,车用发动机厂6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81 家;固定资产350.73 亿元。另外还有科研院所3家,汽车经销企业100 多

产业经济学 博弈论 知识点总结

1.名词解释 严格劣策略:在一个博弈中,不管其他博弈方的策略如何变化,一个博弈方的某种策略给他带来的收益,总是比另一种策略给他带来的收益要小,那么我们称前一种策略为相对后一种策略的严格劣策略。 纳什均衡:在一个博弈策略组合里,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选择,都是对于对手的策略选择的最优策略选择,或者是对于其他博弈参与人的策略选择的组合的最佳策略选择。 反应函数:在无限策略的古诺模型中,博弈放的策略有无限种,因此各个博弈方的最佳策略也有无限种,他们之间往往构成一种连续函数的关系 2.简答 博弈四要素:1.参与者:博弈论中的决策主体,是这个博弈的参与人或者局中人。即谁参与了这个博弈,2.博弈规则:对博弈如何进行做出的规则,也即可供参与人选择的行动或者策略。3.:结果:博弈最后出现的情形,也即这个博弈最终产生的对博弈参与者的各种结果4.收益:参与者对最后结果的偏好,也就是所有参与人在这个博弈结束后的结果对其所产生的最终利益得失。 倒推法定义:就是从序贯决策博弈的末端开始分析,沿着博弈树逐步倒推回前一个阶段相应局中人的行为选择,一直到决策节点为止的这样一种分析方法。 步骤:从序贯博弈的最后一个决策阶段开始分析,每一次确定出分析阶段局中人的行动选择和路径,然后确定前一阶段决策的局中人的行动选择和路径。倒推到某个阶段,则这个阶段及随后阶段的博弈结果就可以确定下来了,该阶段的决策节点就可以等同于一个末端节点。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甚至可以用不再包括该阶段以及随后所有阶段博弈的等价博弈,来代替原来的博弈,这个等价的博弈树在这里已经只是一个(新的)末端节点 优缺点:倒推法事实上就是把各阶段序贯博弈分解为一次一次的单人博弈,通过对一系列单人博弈的分析,确定局中人在各自决策点上选择,最终对序贯博弈的结果,包括博弈的路径和各个局中人博弈得益作出判断。通过归纳各个局中人各阶段的选择,我们就可以找出局中人在整个序贯博弈中的策略,他建立在后续阶段各个局中人理性选择的基础上,因而很自然的就排除掉了包含不可置信威胁和承诺的可能性,因而他得到的结论比较可靠,并且因此确定下来的各个局中人的策略组合有较好的稳定性。 3.论述 多次博弈产生合作问题:1.在静态博弈中,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这样经济人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会关注集体利益,这样,在静态博弈中,就会造成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因为在静态博弈下,博弈的次数是有限性的。2、短期关系中缺乏某种合作关系,而在长期关系中,这样的机会就大大增多,长期关系中在考虑当前的利益同时,需要兼顾未来收益3、在重复博弈中,因为合作得到奖励,不合作将得到惩罚,因而每一方都会尽力去遵守,在重复博弈中,人们更愿意去遵守规则产生合作,所以重复博弈能产生博弈,而一两次的静态博弈则不能。 4.填空 重复剔除严格劣策略的思路:首先找出博弈参与人的劣策略(假定存在的话),把这个劣策略剔除后,剩下的是一个不包含已剔除劣策略的新的博弈;然后在剔除这个新的博弈中的劣策略;继续这个过程,直到没有劣策略存在。如果剩下的策略组合是唯一的,这个唯一的策略组合就是“重复剔除严格劣策略均衡”所谓的完美信息博弈,是指博弈中的后行动者始终能够观察到前行动者的行动,因而动态博弈中不存在参与者同时行动这样的情况。而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则指动态博弈中,至少存在两个参与者同时行动的情况,因而“后行动者”无法观察到“前行动者”的行动 划线法思路:先找出自己针对其他博弈方每种策略的最佳策略(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策略),然后在选择其他博弈方针对自己的策略选择他的最优策略

产业经济学复习重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单元 1、产业的概念 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 2、产业的特征 规模化;职业化;社会功能性 3、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基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 扩展:产业发展、产业安全、产业生态、产业竞争力、产业政策 第二单元 1、产业的分类 (1)两大部类分类法 将社会总产品区分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 (2)农轻重分类法 (3)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以产业发展的层次顺序及其自然界的关系作为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 (3)标准产业分类法 (5)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6)霍夫曼产业分类法 (7)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8)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9)战略关联分类法 2、产业链(价值链)的概念 价值链:大部分企业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由设计、交货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所组成的集合体 全球价值链: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3、产业生命周期 (1)概念 就单个具体产业而言,从产生到成长再到衰落的发展过程 (2)特点 A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 B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 C许多产业可能衰而不亡 D衰退产业可能“起死回生” 4、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pest) 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对外贸易因素;经济制度因素;环境因素 (联系制药业的发展,分析影响因素) 第三单元 1、产业组织发展的五个阶段 (1)早期渊源:亚当斯密等人的思想

(2)马歇尔的贡献 (3)哈佛学派 (4)芝加哥学派 (5)新产业组织理论 2、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与垄断的弊病之间的矛盾;“马歇尔冲突”的解决:有效竞争理论的提出;所谓 有效竞争,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性作用的竞争格局。 3、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1)大体提出过程: 1933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 1938梅森联谊会成立 1959贝恩《产业组织理论》 谢乐的进一步完善 (2)特点:在分析框架上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经验研究 (3)市场结构:那些规定决定市场上卖者之间、买者之间、在位卖者与潜在卖者之间关系的特征。(4)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它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 4、芝加哥学派等对哈佛学派的批判 (1)背景:经济自由主义、放松规制浪潮; (2)代表人物:斯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 (3)对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进行批判; (4)他们认为:现实中产业的进入壁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企业自身的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基本因素。 5、新产业组织理论 (1)渊源:古诺模型、伯川德模型; (2)上世纪中期以来,博弈论的兴起; (3)20世纪70年代后,“新产业组织理论(NIO)”的发展,以泰勒《产业组织理论(1988)和施马兰西等合编的《产业组织手册》(1989)为代表 (4)新产业组织理论:超越传统范式,否认市场结构外生性的观点,而是试图以策略行为去改变市场环境、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从而排挤竞争对手或遏制新厂商进入市场。 (5)根据托马斯·谢林,“策略性行为”——一个厂商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厂商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作出对该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 6、波特五力模型 (1)五力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用于竞争环境分析的模型,可以有效地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2)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 (3)波特五力模型能够简单明了地将一个企业的战略与市场特征联系起来。这能够帮助战略制定者避免将注意力过度内向地集中于企业的内部各个职能部门。 (4)波特五力模型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