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育学》考试简答题汇总

《教育学》考试简答题汇总

《教育学》考试简答题汇总
《教育学》考试简答题汇总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考试大纲》P4)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古代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的目的。(P7)答: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

____,强调培养忠于

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

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

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3、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

特征。(P8)

答:阶级性,道统性,

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

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

发展的新特点。(10)

答:(1)教育的终身

化;(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4)

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

技术的现代化。

5、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

的表现。(P10)

答:教育民主化是对

言教的等级化、特权化和

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

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

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

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

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

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

由化。

6、简述教育学产生

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

人、着作。(P15)

答:(1)教育学学科

的建立:夸美纽斯《大教

学论》;(2)规范教育学

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

教育学》,杜威《民本主

义与教育》;(3)当代教

育学的发展:凯洛夫《教

育学》。

7、简述政治经济制

度对教育的制约。(P22)

答:(1)政治经济制

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P24)

答:(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P26)

答:(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0、简述科学技术对

教育的影响。(P31)

答:(1)科学技术能

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

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

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

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

手段。

11、简述教育对科学

技术发展的作用。(P32)

答:(1)教育能完成

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

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

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2、简述信息技术对

教育的影响。(P33)

答:(1)信息技术改

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

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

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

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

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

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

平台。

13、简述学校文化的

特性。(P38)

答:(1)学校文化是

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

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

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

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

文化的缩影。

14、简述学生文化的

成因与特征。(P40)

答:成因:(1)学生

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

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

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

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

影响。

特征:(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

15、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P43)

答:(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1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P44)

答: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

和学校的教育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

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

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7、简述个体身心发

展的一般规律。(P46)

答:顺序性,阶段性,

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

差异性。

18、简述影响个体身

心发展的因素。(P48)

答:个体身心发展的

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

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

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

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

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

意义。

19、简述环境对个体

发展的影响。(P50)

答:(1)为个体的发

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

机遇、条件和对象。(2)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

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

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

动的。夸大环境对人的发

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

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

的。

20、简述学校教育对

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P52)

答:(1)学校教育按

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

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

面做出社会规范。(2)学

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

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

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1、简述少年期的总体性阶段特征。(P56)答: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惊喜,独立精神的加强。

22、简述青年期的年龄特征。(P57)

答: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的社会化在青年期也基本完成。青年期结束时,大多数青年对世界、事业、人生和自己都可能有较清晰和深入的思考,形成相对系统和稳定的见解,并对自己的未

来做出自由重要的选择。

“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

的概念。随着心理能力的

成熟,他们形成了对外部

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

较清晰和较深入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在两种世界

间建起了具有个人发展

意义的桥梁。

23、简述教育目的对

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P60)

答:教育目的对整个

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有: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

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

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

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它明

确了教育对象未来的发

展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

果,指导着整个教育活动

的开展,支配着教育工作

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无

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

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

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

选择及效果的评价等,都

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

24、简述教育目的的

层次结构。(P61)

答:(1)国家的教育

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

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

教学目标。

25、简述教育目的与

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

系。(P61)

答:教育目的与培养

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

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

所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

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

对象提出的。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26、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P62)

答: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7、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P67)

答: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守纪律”的、德智体

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精神:(1)我们

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

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

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

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

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

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

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

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和实践能力。

28、简述素质教育的

内涵。(P67)

答:(一)素质教育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

展的教育:(1)德育;(2)

智育;(3)体育;(4)美

育;(5)劳动技术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学生个

性发展的教育;(四)素

质嘉奖业以培养创新精

神为重点的教育:(1)创

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

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

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

辅相成;(3)重视创新能

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

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所在。

29、简述德育概念及

普通中学德育方面的要

求。(P68)

答:德育是培养学生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

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普通中学德育方面的要求是:(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30、简述智育概念及普通中学智育方面的要求。(P68)

答:智育是授予学生

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

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

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

的教育。

普通中学智育方面

的要求是:(1)帮助学生

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

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

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

技能和技巧;(2)发展学

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

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

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

极的心理品质。

31、简述体育概念及

普通中学体育方面的要

求。(P68)

答:体育是授予学生

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

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

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

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

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

教育。

普通中学体育方面

的要求是:(1)使学生掌

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

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

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

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

坚强毅力;(3)培养学生

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

学营养知识。

32、简述美育概念及

普通中学美育方面的要

求。(P69)

答:美育是培养学生

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

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

文明素养的教育。

普通中学美育方面的要求是:(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33、简述劳动技术教育及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P69)答: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1)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

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

苦奋斗的精神;(2)结合

劳动技术教育,授予学生

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

34、简述学生的本质

属性。(P72)

答:(1)学生是处于

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

速时期的人;(2)学生是

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

的教育对象。

35、简述联合国《儿

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

基本原则。(P75)

答:1989年11月联

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

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

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

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

则、无歧视原则。

36、简述我国《教育

法》规定的学生应尽的义

务。(P77)

答:(1)遵守法律、

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

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

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

惯;(3)努力学习,完成

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

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

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37、简述教师的职业

性质与特点。(P78)

答:(一)教师职业

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

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

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

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

社会化的职业。(二)教

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

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

色的多样化。(1)传道者

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38、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P80)

答: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

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

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

研究能力。

39、简述教师的语言

要求。(P82)

答:首先要求准确、

明了、有逻辑性。其次要

求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再进一步要求富有个性,

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

独特风采。

40、简述师生关系。

(P83)

答:(1)师生在教育

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

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

格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

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41、简述课程类型的

分类。(P88)

答:课程类型是指课

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

课程的种类。

从课程制定者和管

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

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

程;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

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

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

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

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

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

程;从教育阶段角度可分

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

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

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

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

程等。

42、简述学校课程及

其形式。(P91)

答:学校课程,是在

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43、简述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P92)

答: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44、简述如何研究学生。(P94)

答:对学生的研究通常包括三个方面:(1)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2)了解学生个体

的需要;(3)了解学生的

兴趣和个性差异。

45、简述我国义务教

育的教学计划的基本特

征。(P96)

答:(1)强制性;(2)

普遍性;(3)基础性。

46、简述教学计划的

构成。(P97)

答:教学计划主要由

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

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

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

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

求几部分所构成。

47、简述教科书的作

用。(P100)

答:(1)教科书是学

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

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

可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

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

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2)教科书也是教师进

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

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

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

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

任务。(4)根据本学科在

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

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

的关系。

48、简述课程实施的

结构。(P102)

答:(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3)

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

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

课;(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

程与结果。

49、简述教学任务的内容。(P103)

答: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1)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3)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50、简述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所受影响的因素。(P103)

答:学生的学习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51、简述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P104)

答:目标评价模式,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背

景、输入、过程、成果

(CIPP)评价模式。

52、简述课程评价的

基本阶段。(P107)

答:(1)把焦点集中

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

上;(2)搜集信息;(3)

组织材料;(4)分析资料;

(5)报告结果。

53、简述教学的概念

及所包含的方面。(P108)

答:教学,是教育目

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

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

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

径。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

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

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

动。它包括:(1)教学以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

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

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

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54、简述教学的主要

作用。(P109)

答:(1)教学是社会

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

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

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

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

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

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

径。

55、简述教学的一般

任务。(110)

答:(1)传授系统的

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2)发展学生智力、

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

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6、为什么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14)

答: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57、简述教学过程的

基本特点。(115)

答:(1)间接经验与

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

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

一。(3)教学过程中知、

情、意的统一。(4)教师

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

结合。

58、简述教学过程的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

结合的规律。(P115)

答:(1)学生以学习

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

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

经验为基础。

59、简述掌握知识与

发展智力相统一的关系。

(P116)

答:掌握知识与发展

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

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

活动中。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

力相统一,表现在:(1)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

基础。(2)发展智力是掌

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

相互转化。

60、简述知识与智力

的相互转化,应注意的条

件。(P116)

答:(1)传授给学生

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

律性的知识。(2)必须科

学地组织教学过程。(3)

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

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

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

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

间。(4)培养学生良好的

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

别差异。

61、简述教学过程的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的规律。(P118)

答:(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62、简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P118)答: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

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

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

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

成。

63、简述学生学习的

主体能动性。(P118)

答:学生是学习的主

体,其能动性具体表现

在:受学生本人兴趣、需

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

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

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

自觉性;受学生原有知识

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

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

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

工的独立性、创造性。

64、简述教学过程的

结构。(P119)

答:引起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

用知识,检查知识。

65、简述我国中学教

学原则。(P121)

答:直观性原则,启

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

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

则。

66、简述直观性原则

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答:直观性原则是指

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

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

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

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

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

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

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

知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

基本要求是:(1)正确选

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

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67、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P122)

答: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68、简述巩固性原则

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P123)

答:巩固性原则是指

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

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

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

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

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

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

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

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

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

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

巩固。

69、简述循序渐进原

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P124)

答:循序渐进原则是

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

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

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

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

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

的基本要求是:(1)按教

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

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

难,由简到繁。

70、简述因材施教原

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P125)

答:因材施教原则是

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

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

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

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

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

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71、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P125)

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2、简述选择和运用

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P127)

答:(1)教学目的和

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

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

特点;(4)教学时间、设

备、条件;(5)教师业务

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

点。

73、简述我国中学常

用的教学方法。(P127)

答:讲授法、谈话法、

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实验法。

74、简述讲授法及其

基本要求。(P127)

答:讲授法是教师通

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

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

讲演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是:(1)讲授内容要有科

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注意启发。(3)讲

究语言艺术。

75、简述谈话法及其

基本要求。(P127)

答:谈话法也叫问答

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

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

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

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

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

法可复习谈话和启发谈

话两种。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是:(1)要准备好问题和

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

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

启发性。(3)要善于启发

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

76、简述讨论法及其基本要求。(P128)

答: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3)做好讨论小结。

77、简述演示法及其基本要求。(P128)

答: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是:(1)做好演示前的准

备。(2)要使学生明确演

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

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

察与思考。(3)引导学生

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

分析。

78、简述练习法及其

基本要求。(P129)

答:练习法是学生在

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

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

技能、技巧的方法。

练习的基本要求是: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

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

原理和方法。(2)精选练

习材料。(3)严格要求。

79、简述实验法及其

基本要求。(P129)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

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

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

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

得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是:(1)明确目的,精选

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

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和实验要求。(2)重视语

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

作用。(3)要求学生独立

操作;及时检查结果,写

出实验报告。

80、简述教学工作的

基本程序。(P130)

答:教师进行教学工

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

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

查与评定。

81、简述课的类型(种类)。(P132)

答: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根据教学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分,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82、简述课的组成部分。(P133)

答: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83、简述上好课的要

求。(P134)

答:上好课的具体要

求是:目标明确、重点突

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

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

堂气氛热烈。

84、简述教师布置作

业的要求。(P135)

答:(1)作业的内容

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

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

性。(2)作业分量要适当,

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

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

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

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

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85、简述试题的类

型。(P136)

答:试题类型大体有

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

供答型试题又分简

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

两种。简答式试题的最简

便形式是填充题。陈述式

试题或称论文式试题。

选答型试题可分为

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组

配式试题三种。

86、简述班级授课制

的优缺点。(P139)

答:班级授课制的优

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

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

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

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强调系统的书

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

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

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

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

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87、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P142)

答: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88、简述德育的意义。(P147)

答: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89、简述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P148)

答: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及心理特征。

90、简述我国中小学

的德育总目标。(P148)

答:1988年,《中共

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

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

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

总目标:“把全体学生培

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

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

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

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

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

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

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

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

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91、简述选择德育内

容的依据。(P150)

答:(1)德育目标。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

展特征。(3)德育所面对

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

实际。

92、简述我国学校德

育的内容。(P150)

答:我国学校德育的

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

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

教育。

93、简述我国政治教

育的内容。(P150)

答:我国的政治教育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

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

世界观教育、社会科学教

育。

94、简述心理健康教

育的基本任务。(P151)

答:(1)针对大多数

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

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

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95、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P152)

答: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96、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P154)

答:德育过程的规律有:(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

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

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

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

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

反复性规律。

97、简述思想品德的

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P155)

答:知、情、意、行

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

基本要素。知即道德认

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

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

为。知、情、意、行四要

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

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

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

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

守知、情、意、行的一般

教育培养顺序。

98、简述班主任德育

工作经验。(P155)

答:晓之以理、动之

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

行。

99、简述德育过程中

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

(P156)

答:(1)具有引导性、

目的性和组织性。(2)不

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

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

教师和同学。(3)具有科

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

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

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

的。

100、简述德育过程

的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

化规律。(P156)

答:(1)德育过程既

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

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

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101、简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P156)

答:(1)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2)在德育过程中,

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

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

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

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

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

意抓反复。

102、简述我国中学

德育的基本原则。(P157)

答:导向性原则,疏

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

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

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

则,因材施教原则。

103、简述我国德育

的途径。(P158)

答:政治课与其他学

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

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

班主任工作。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

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

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

育的基本途径。

104、简述我国德育

的基本方法。(P160)

答:说服法,榜样法,

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

励与批评处分。

105、简述德育的认

知模式。(P163)

答:道德教育的认知

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

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

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

皮亚杰提出,后由科尔伯

格进一步深化的。

认知模式是:(1)理

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

b道德教育论。(2)围绕

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

论:a道德两难问题及其

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

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

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106、简述德育的体谅模式。(P166)

答: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体谅模式是:(1)理论假设:a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b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c鼓

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

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

色和身份。d教育即学会

关心。(2)围绕人际-社

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a设身处地。b证明规则。

c付诸行动。(3)简要评

论:a体谅模式在理论上

的缺陷。b体谅模式的特

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

革的启示。

107、简述德育的社

会模仿模式。(P169)

答:社会模仿模式主

要是班杜拉创立的。

社会模仿模式是:

(1)理论假设。(2)围

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

育:a人类学习必须有个

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b

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

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

c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

形成出发。d榜样对品德

的作用。e提出环境、行

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

(3)简要的评论:a社

会模仿模式在理论上的

缺陷。b社会模仿模式的

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

发展改革的启示。

108、简述班级管理

的功能。(P123)

答:(1)有助于实现

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

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

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

会自治自理。

109、简述班级管理

的模式。(P174)

答:班级管理的模式

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

监理考试简答题

1、为什么建设工程监理的行为主体是具有相应工程监理资质的企业? 答;《建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响应资质条件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这从法律层面上规定:建设工程监理只能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来开展,建设工程监理的行为主体是工程监理企业。 2、建设工程监理的实施是否需要建设单位委托和授权?为什么? 答:建设工程监理的实施需要建设单位委托和授权。《建筑法》明确规定,建设单位与其委托的工程监理企业应当以书面形式签定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即建设工程的实施需要建设单位的委托和授权。通过工程监理合同,明确监理的范围、内容、义务、权利、责任后,工程监理的管理权限,开展项目管理活动,是建设单位授权的结果。 3、建设工程监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建设工程监理的依据是:1工程建设文件。2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3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和有关的建设工程合同。 4、监理工程师可在那些行业的企业注册? 答:监理工程师可在工程监理、勘察、设计、施工、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企业注册。5、监理工程师申请初始注册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监理工程师申请初始注册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经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统一考试合格,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2受聘一个相关单位。3达到继续教育要求。 6、监理工程师变更注册包含哪几种变更? 答监理工程师变更注册包含有以下2种情况的变更:1变更执业单位.2变更注册专业.. 7、未取得《监理工程师注册证书》是否可以以监理工程师名义执行业务? 答:不可以。对于未取得《监理工程师注册证书》,以注册监理工程师名义从事工程监理及相关业务活动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3万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8、请根据《建筑法》有关规定,简述工程监理的依据及监理工作内容。 答: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 9、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监理单位应当承担哪些安全责任? 答: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具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建理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1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工程监理单位有哪些行为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答:《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条的规定,工程监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改,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证书;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检查的。 2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的。 3.施工单位具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未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4未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标准实施监理的。

教育学简答题题及答案

教育学简答题题及答案 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a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领域从微观到宏观,从教育内部到外部关系,从基础到高等教育,从正规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到社会教育,从正常儿童到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 b 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赫时代教育学基础是哲学和心理学,当代包括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就研究角度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角度研究,还有介于两者,就教育学研究的层次出现基础、应用、咨询、开发研究); c 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随着b,教育学发生快速学科分化,组成部分发展独立学科,同时出现子学科、边缘学科);d 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研究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与此同时,实践的发展日益呼唤教育理论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e 教育学加强对自身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即关于教育学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 2.什么是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教育活动内容结构决定)和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和负向功能(阻碍?的消极?) (3)(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和隐性功能(非预期且具较大隐藏性功能)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含答案)

一、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三、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 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四、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6学位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五、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 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 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 六、简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以下四条原则 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七、简述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 1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2环境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3辐合论的儿童发展观 4建构主义的儿童发展观5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发展观 八、简述儿童发展的特点 ①顺序性②不平衡性③阶段性④个别差异性⑤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九、简述教师的社会作用 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十、简述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心理相容4教学相长 十一、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 十二、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十三、简述德育的主要功能

质量法规考试题库 简答题

1.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2.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有哪些要求? 答: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3.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 健康的应如何处理? 答: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4.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应如何处理? 答: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但是,对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需要对召回的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销毁的,应当提前报告时间、地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必要的,可以实施现场监督。 5.预包装食品标签应当标明哪些内容? 答: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四)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号;(六)贮存条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八)生产许可证编号;(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标签标注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6.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各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抽样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如 何处理?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教育学: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父母的表率作用;(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三)父母的文化修养;(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 4、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5、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6、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 (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7.、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 (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2)教师对不同气质类型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4)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什么样的的功能? (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 9、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1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11、人格教育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3)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12、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教育知识。 (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13、教师的能力结构: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简答题一级考点知识汇总(山香版_全国通用)

第一部分:教育学简答题 一、学校产生的条件? 答: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和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二、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答: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此外,学习教育学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四、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1.遗传(前提条件) 2.环境(动力作用) 3.学校教育(主导和促进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作用) 五、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 六、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答: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

新课程改革 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教育学 是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全民多现身+全信科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3.简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a.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d.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c.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d.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 c.文字的产生 d.国家机器的产生 5.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现代学制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教育学发展阶段:萌芽、独立、多元化、现代化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学校即教育、从做中学五步探究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6.简述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a.教育学研究问题领域的扩大 b.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c.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d.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e.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f.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7.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e.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f.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不起决定作用。 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e.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 9.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企业所得税考试简答题汇总

企业所得税简答题汇总一、允许加计扣除新技术、新产品、新 工艺、研究开发费用有哪些项目? (一)、、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二)、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三)、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四)、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五)、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六)、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七)、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八)、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二、企业申请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时, 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哪些资料? (一)、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研究开发费预算。 (二)、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 (三)、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当年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 (四)、企业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关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 (五)、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 (六)、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 三、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包 括哪些? 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 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 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四、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条件有哪 些?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从事本通知第二条规定范围(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内的一种或多种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务的企业。 2.企业的注册地及生产经营地在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含所辖区、县(县级市)、等全部行政区划)、内。 3. 企业具有法人资格,近两年在进出口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税收管理、外汇管理、海关管理等方面无违法行为,企业应采用先进技术或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

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学 第一章 1、近代社会的教育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⑴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⑵教育的世俗化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⑶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最早出现在近代,德国) ⑷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⑴教育观念现代化;(前提)⑵教育内容现代化⑶教育条件现代化 ⑷教育管理现代化⑸教育素质现代化。(关键) 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⑴教育的终身化⑵教育的全民化⑶教育的民主化⑷教育的多元化⑸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教学相长包括哪三层含义? ⑴教师教学生学⑵教师向学生学⑶学生的学习可以超越老师 第二章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⑴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⑷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⑵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⑶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生产力于教育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⑴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⑵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⑷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⑶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⑷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反作用表现在: 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⑷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⑴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⑵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⑶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⑷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5、学校文化的特征? ⑴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⑵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⑶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⑷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6、学生文化的特征? ⑴过渡性⑵非正式性⑶多样性⑷互补性⑸生成性 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从各个方面吸收和利用以往历史阶段的教育成果和经验。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决定,但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并非完全同步,具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2021年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八条规定。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八条规定: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对的职业行为方向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毕教诲教学任务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解决与同事之间关系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诲合力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特殊规定。 2、简述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荣辱观道德规范规定。 答:“八荣八耻”荣辱重要内容: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快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8)以艰难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简述国内教诲法体系。 答:国内教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诲基本法——《教诲法》(1995);

第二层次:部门教诲法——①《义务教诲法》②《职业教诲法》③《高等教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诲法》; 第三层次:教诲行政法规; 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 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简述国内教诲基本制度。 答:《教诲法》第二章规定了国内实行教诲基本制度有: (1)学校教诲制度,建立科学学制系统; (2)九年制义务教诲制度; (3)职业教诲制度和成人教诲制度; (4)国家教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 (6)学位制度; (7)教诲督导制度; (8)学校及其她教诲机构教诲评估制度。 5、简述国内教诲活动应当遵循基本原则。 答:《教诲法》重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诲原则; (2)教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先进历史文化老式与吸取人类文明发展一切先进成果相结合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诲权利和机会原则; (4)国家协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在不利境地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诲事业原则; (5)教诲改革与协调发展原则; (6)教诲活动必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电梯安全管理员考试简答题答案

电梯安全管理员的简答题 1.曳引驱动电梯由哪八个系统组成? 要点: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 2.电梯应具备哪些正常工作的安全设施或保护功能? 要点:GB/T10058《电梯技术条件》中规定: (1)供电系统断、错相保护装置或功能; (2)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超速保护装置。包括限速器、安全钳动作的电气保护装置和限速器、绳断裂或松弛保护装置; (3)撞底缓冲装置,包括耗能型缓冲器的复位保护装置; (4)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的保护装置; (5)层门和轿门的电气联锁装置,包括门锁、紧急开锁与层门自动关闭装置和自动门关门时被撞击自动重开的装置; (6)紧急操作和停止保护装置; (7)轿顶应有检修运行装置,并优先于其他地方设置的检修运行装置。 3.防止超越行程的保护装置由哪些开关组合而成?各起什么作用?

要点:一般是由设在井道内上下端站附近的强迫换速开关、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组成。强迫换速开关设在端站正常换速开关之后,开关动作时,轿厢立即强制转为低速运行,构成防止越程的第一道保护。 当轿厢在端站没有正常停层而触动限位开关时,立即切断方向控制电路使电梯停止运行,但此时电梯仍能向反方向(安全方向)运行。限位开关构成防止越程的第二道保护。极限开关是防止越程的第三道保护。当限位开关动作后电梯仍不能停止运行,则触动极限开关切断电路,使驱动主机和制动器失电,电梯停止运转。 4.对极限开关的结构和动作有什么要求? 要点:极限开关必须符合安全触点要求,不能用一般的行程开关和非接触传感装置。 极限开关应在对重接触缓冲器前动作,并在缓冲器压缩期间保持动作状态。极限开关不应与限位开关同时动作,并且能防止电梯在两个方向的运行,需经称职人员调整后电梯才能使用。 5.哪些因素可能造成轿厢的超速和坠落? 要点:(1)电梯控制失灵; (2)曳引力不足; (3)制动器失灵或制动力不足; (4)曳引钢丝绳断裂。

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教育学 (书本课后复习思考题、湘潭教育学院练习册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答: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的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综上所述,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大教育观的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答: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的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教育观包含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因此大教育观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3.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答: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你怎样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 普通教育学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理论建设:第一,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第二,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三,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第四,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实践应用:首先,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其次,教育学还必须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此外,普通教育学还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地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 6.谈谈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答: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7.怎样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来?(略) 8.怎样运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去研究教育问题? 答:研究法:首先要获取有关凭证,也就是尽全面地搜索有关个案材料;然后进行初步诊断,即对个案材料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关键;最后提出治疗方案和改进意见。运用个案研究法切忌将个案研究结果作一般推论,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质检考试简答题

1.为确保模板施工质量,支模时应注意哪些? 答:1)模板安装应根据图纸、技术交底等资料备好施工用料、按设计进行;2)模板安装应与钢筋安装、水电、埋管等配合进行;3)安装过程注意体系稳定,有足够的固定措施,防倾;4)安装时应考虑拆模方便;5)安装过程中预埋件预留孔洞、预埋螺栓等不得遗漏,位置正确、牢固。6)梁、模跨度超过4米按规定起拱;7)支撑按构造要求设置必要时应计算确定;8)支架的支撑部分要防止沉降;9)多层支模时上下层支柱应垂直,并保证在同一中心线上。 2.母体中抽取字样的方法一般有哪些?各适合建筑工程那些总体的抽样? 答:一般方法有:1)单纯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二次抽样;4)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适用于预制构配件的取样;系统抽样适用于工序间的检查;二次抽样适用于钢材、水泥、砖等材料;分层抽样适用于砂石等散装材料取样。 3.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如何处理? 答: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4)经返修或加固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调文件进行验收。5)通过返修或加固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4.钢筋原材料的主控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答: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规定抽样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刚进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例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不应大于1.3;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5.钢筋隐蔽验收内容? 答: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1)纵向受力刚进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2)刚进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3)箍筋、横向刚进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6.施工缝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答: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 1.2N/mm2。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接缝面上,清除水泥薄膜、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用水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3)在浇筑混凝土前,铺一层厚度10~15mm的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4)新浇筑的混凝土应仔细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5)混凝土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7.混凝土养护? 答: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2)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版值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注:1、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2、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3、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4、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8.质量管理的八项原证? 答: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9.什么是PDCA循环特点? 答:四个特点:1)大环套小环PDCA循环适用于企业各方面的工作,整个是一个大的PDCA循环,各级管理部门又有各自PDCA循环,依次有更小的管理循环,上一个循环是下一个循环的依据,下一级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具体化,相互促进;2)逐步上升的循环,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运转,它不断提高;3)PDCA四个阶段是一个也不能少,只有完整的情况下,才能在管理中有效的转动;4)处理阶段是关键,处理阶段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错误,以利改进工作。 10.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子主筋位移的原因有哪些? 答:1)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主筋被梁筋挤歪造成柱上端外伸,主筋位移;2)柱箍筋绑扎不牢,模板上口刚度差,浇筑砼时施工不当引起主筋位移;3)基础或柱的插筋位置不正确。 11.说明现浇砼、墙体烂根的主要原因? 答:原因有:(1)未按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操作振捣不到位; 2)混凝土分层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惩跑浆; 3)浇筑前柱墙模底部未铺砂浆;4)错用外加剂,如夏季浇筑砼中掺早强,造成成型振实困难;5)砼中有大石子或将木块等大块料具不小心打入砼中; 6)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层浇筑、振捣不实。 12.施工过程中造成小型砌块砌体承载能力不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砌体强度不够和砌体稳定性差两个原因:1)影响砌体抗压强度不够的主要原因:①砌块和砂浆强度低;②砌块形状和砂浆灰缝厚度不一。2)影响砌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①墙柱的高厚比超过规范允许高度比;②温度裂缝沿高度方向上下贯通的竖向裂缝,降低稳定性;③组合不当13.现场材料如何管理? 答:1)入库材料要分型号、品种,分区堆放,予以标识,分别编号;2)对易燃易爆的物资,要专门存放,有专人负责,并有严格的消防保护措施;3)对有防湿、防潮要求的材料,要有防湿、防潮措施,并要有标识;4)对有保质期的材料要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并做好标识;5)对易损坏的材料、设备,要保护好外包装,防止损坏。 14.施工图审查程序? 答:1)建设单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施工图,并做书面记录;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审查机构进行审查,同进发出委托审查通知书;3)审查机构完成审查,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技术性审查报告;4)审查结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发出施工图审查批准书;5)报审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有关资料应存档备查。 15.质量员的基本工作? 答:质量员负责工程的全部质量控制工作:1)负责现行建筑工程适用标准的识别和解释;2)负责质量控制度和质量控制手段的介绍与具体实施,指导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3)建立文件和报告制度。主要是工程建设各方关于质量控制的申请和要求,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而形成的各种报告、文件的汇总,也包括向各有关部门传达的必要的质量措施;4)组织现场实验室和质检部门实施质量控制,监督试验工作;5)组织工程质量检查,并对检查内容,主持召开质量分析会;6)指导现场质量监督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巡查施工现场,发现并纠正错误操作,并协助工长搞好工程质量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随时掌握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情况;7)负责整理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检查评定的原始记录,及时填报各种质量报表,建立质量档案。 16.卷材屋面铺设具体要求? 答:卷材铺贴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1)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2)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3)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震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4)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5)在坡度大于25%的屋面上采用卷材做防水层时,应采取固定措施,固定点应密封严密。 17.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答:1)与事故有关的工程情况;2)质量事故的详细情况,如质量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性质、现状及发展变化情况等;3)事故调查中有关的数据、资料;4)质量事故原因分析与判断;5)是否需要采取临时防护措施;6)事故处理及缺陷补救的建议方案与措施;7)事故涉及的有关人员和责任者的情况。

教育学简答题题及答案

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领域从微观到宏观,从教育内部到外部关系,从基础到高等教育,从正规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到社会教育,从正常儿童到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 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赫时代教育学基础是哲学和心理学,当代包括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就研究角度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角度研究,还有介于两者,就教育学研究的层次出现基础、应用、咨询、开发研究); c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随着b,教育学发生快速学科分化,组成部分发展独立学科,同时出现子学科、边缘学科);d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研究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与此同时,实践的发展日益呼唤教育理论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e教育学加强对自身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即关于教育学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 2.什么是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教育活动内容结构决定)和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和负向功能(阻碍…的消极…) (3)(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和隐性功能(非预期且具较大隐藏性功能) (4)(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柴野昌山:a把性质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显、隐性正向,显、隐性负向功能;b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对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对…的负向功能) 3.教育有哪些个体功能每个功能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 教育个体功能有:a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b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c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转变为现实特征的过程。教育就是通过对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粗寂寞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4.什么是教育目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教育目的是根据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提出的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育目的即教育意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

1. 简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西藏) 讲解讲述法 谈话、讨论法 参观发 游戏操作法 观察法 实验法 电教法 ^ 2. 简述游戏的具体含义。(海南)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3. 简述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方法。(山东)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的适应性; (3)帮组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4. 简述幼儿同伴交往的意义。(宁夏) (1)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 \ (2)同伴交往是幼儿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3)同伴交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4)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1. 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吉林) (1)教育目的; (2)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2.简述游戏的作用。(宁夏) { (1)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 (2)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3)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作用; (4)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作用。 3.幼儿亲子交往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西藏) (1)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幼儿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2)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 (3)幼儿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 4.| 5.简述庞丽娟对幼儿同伴社交类型的划分。(广东) (1)受欢迎型; (2)被拒绝型; (3)被忽视型; (4)一般型。 1. 简述幼儿家庭教育的作用。(上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