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

第一课

1、种子的外部特征不同点:颜色、大小、形状、软硬、光滑程度、气味不同。

2、种子内部结构:种皮和胚,胚: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胚乳)。

3、比较泡一天蚕豆和干蚕豆:泡过的体积更大,种皮破裂,发出嫩芽,胚根长长了,子叶更饱满。

4、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种皮有保护胚的作用,子叶和胚乳提供营养。

第二课

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用水和眼分。

2、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

3、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4、花盆底放小石块:保证土壤不漏出,减缓水的流出(保湿),盆土透气。

5、花盆放温暖的地方:保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

第三课

1、种子萌发是由种子吸水膨胀,使种皮变软或破裂,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形成茎和叶,逐渐形成幼苗。

2、根对植物的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

3、证明植物根作用实验,做标记,可以发现水少了,被根吸收了。红色染料,看到水进入植物。油,封闭试管里的水,阻止水被蒸发。

4、根的分类:直根系、须根系、不定根、假根、变态根。

5、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的外部形态也不相同。水里,根退化;沙漠,根发达。小草,根密多。

第四课

1、植物的茎的作用:运输水分和养料,支撑植物。茎幼苗期长的慢,后面就生长很快,开花后就不怎么长了。

2、植物的叶的作用:吸收阳光,制造养料(光合作用)和蒸腾水分,调节温度(蒸腾作用)。第一对叶子叫子叶,以后的叫真叶,叶子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表面有叶脉。叶子交互生长是为了最大面积地吸收阳光。

3、茎的作用实验:绿色的茎变成了淡红色,纵向切开,红色水成线状,横向切开,一圈红色的点。

4、生长的环境不同,植物的根茎叶的外部形态也不同。

5、植物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地上茎包括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地下茎包括根状茎、块状茎、球茎、鳞茎。

第五课

1、凤仙花播种50天长出花蕾,播种两个月开花,开花持续一个月。

2、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结构分为:花萼(保护)、花瓣(色素决定颜色)、雄蕊(产出花粉)、雌蕊(接受花粉)。

3、雄蕊:花药和花丝。雌蕊:柱头(黏液)、花柱、子房(胚珠)。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4、双性花是同时具备雄蕊和雌蕊的花,单性花是只有雄蕊或雌蕊的花。

5、传粉分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常见的传粉方式:借助昆虫传粉(虫媒花),借助风力传粉(风媒花)。

第六课

1、凤仙花凋谢后会长出果实,呈纺锤形,上面有白色绒毛。果实刚长出是嫩绿色,后面是深绿色,成熟后变成黄褐色。

2、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果皮一般分为外、中、内三层,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一棵凤仙花大约能结20个果实,一个果实中有大约18粒种子,所以一棵凤仙花约有400粒种子,种子有繁殖的作用。

3、植物果实的相同和不同:相同点:都有果皮和种子。不同点:果实大小、形状、颜色、厚薄和种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

4、水果类和蔬菜类食用果实,豆类、坚果类和粮食类食用种子。

第七课

1、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

2、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果实或种子的的形态结构有关。

3、种子的传播方式包括动物传播(粘在和吞食)、水传播、风传播和弹射传播(自体传播)。

4、种子传播的意义: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的散播方

式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不同的散播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第八课

1、绿色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

2、绿色开花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3、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4、植物的生命周期是植物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到开花、结果、死亡所经历的过程。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大约150--240天,生命周期有几个月的、几年的和几十年的。

第二单元第一课

1、电是由电源提供的,电源分为交流电(电厂220v)和直流电(电池1.5v)。

2、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能源,它能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

3、电有时也具有危险性,要安全用电。调查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

4、用电安全提示:1、墙壁插座内的电,千万不要直接触摸。2、不用插座的电做实验,本单元用干电池做实验。3、不要靠近变压器以及断开或裸露的电线,看到了马上报告家长、老师或有关人员。

5、电是由两个物体互相摩擦产生的。

第二课

1、小灯泡包括:玻璃泡(封闭、保护),灯丝(发光)、金属架(支撑灯丝)、连接点(2个,连接)。

2、电池:铜帽正极(+),锌壳负极(—),导线:橡胶皮,金属丝。

3、短路是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导线和电池会一瞬间发热发烫,甚至可能爆炸,所以要避免短路。

4、小灯泡是如何亮起来的: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流过小灯泡的灯丝,再经导线返回电池负极,形成一个循环的电路,电流的回路现象让小灯泡亮了起来。

第三课知识要点

1、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2、一个简单电路需要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3、可以在电路中安装开关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开关闭合,电路通路,开关断开,电路断路。

4、连接多个小灯泡或用电器的方法:串联和并联,并联的好处:一个灯泡出问题,其他灯不会受影响。并联的小灯泡比串联的亮。

第四课

1、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2、电路故障的原因:连接问题和元件故障。对于接触不良的电路元件加固拧紧,对于损坏的电路元件及时更换。

3、检查电路的方法:1、检查法,2、替换法,3、检测法。检查顺序

按电流流动的顺序。

4、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每次检测前,先将两个检测头互相接触一下,看小灯泡能否亮起来,至少检测两次。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电器的电路。

第五课

1、在一个真正的电路中,各个部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连接的。

2、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线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上的1--4接线柱,小灯泡亮,证明这是通路,小灯泡不亮,则是断路。

4、检测时,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检测。

第六课

1、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

2、导体包括:金属,人体,石墨,大地,酸、碱、盐水、普通水等等。绝缘体包括: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干木头、纯净水等等。

第七课

1、开关可以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开关闭合,电路接通,开关断开,电路断开。

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导体来做,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3、开关可分为接触式开关和不接触式开关,接触式开关有按压式、拉线式、旋转式;不接触式开关有光控、声控、温控和红外线遥控和

定时开关。

第八课

1、模拟安装照明电路:1、画电路图;

2、组装电路;

3、检测电路。

2、三孔插座好处:当用电器外壳导电时,接地线可以把电导入地下,和避雷针的作用差不多。触电的人不要直接去拉,要先断开电源。

3、水果电池中铜片是电池的正极,锌片是电池的负极,水果越酸,发电能力越好。

第三单元第一课

1、地球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包括陆地和海底。

2、岩石比较坚硬,有一定的形状和颜色;土壤是颗粒状的,比较松软。

3、岩石的用途;建筑材料、提炼矿物、装饰、艺术品。

土壤的用途:动植物的栖息地,固定植物的根,提供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4、背后的故事:1、岩石和土壤是天然形成的,形成时间几百万年或更长时间。2、岩石中的化学成分可以推断地球的年龄,45.6亿年。

4、化石中的动植物表明先前有哪些生物生存过。

5、土壤的构成: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

第二课

1、观察岩石的方法:感官观察(眼、手、鼻)、工具观察(放大镜、手电筒、小刀)。

2、观察岩石可以从颜色、条纹、颗粒、层次、斑点、小孔、光滑(粗

糙)、轻重、气味、软硬等方面。

3、用手电筒可以比较岩石的光泽,用指甲、铜钥匙、小刀比较岩石的软硬。

4、描述岩石的词语:闪亮、暗淡;光滑、粗糙;重的、轻的;透明、不透明。

5、花岗石: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晶莹润泽,紧密,较软。(第四、五条熟悉即可)

第三课

1、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

2、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硬度、形状等方面来研究矿物。

3、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到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可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4、辨识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矿物的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可分为金属光泽、玻璃光泽、丝绸光泽、蜡烛光泽、泥土光泽。

5、金刚石最硬,滑石最软。第四课

1、标本是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的,供人们学习、研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或矿物。

2、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步骤:清理、编号、识别、贴标签、装盒、展示。

3、清理:将收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用清水清洗干净,将大块的砸小。

4、识别: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5、贴标签:包括序号、名称、采集地、采集人、矿物特征等等。

第五课

1、由于太阳、风、水、地震、火山、动植物等作用导致岩石碎裂被称为风化。

2、岩石由于风化的作用会碎裂,形成岩石颗粒、沙和黏土。

3、比较岩石、沙和黏土:1、岩石:颗粒大、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无法涂痕、无气味。2、沙:颗粒小、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涂痕不均匀、无气味。3、黏土:颗粒细小、感觉细腻、容易团成小球、涂痕均匀、(黏性好)有气味。(熟悉即可)

4、黏土的作用:制造陶瓷制品、耐火材料和建筑材料。

第六课

1、土壤是砂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2、土壤的形成是岩石的风化和生物作用的结果,它具有一定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3、闻一闻土壤的气味,要用扇闻的方式,;摸一摸土壤湿润,说明土壤里有水分;看到了小草和小虫,说明土壤里有动植物的尸体(腐殖

质);土壤沉积实验,沉淀后的土壤会分层,从上往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砂砾;有气泡,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第七课

1、根据土壤中沙粒和黏粒所占的比列不同,土壤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2、土壤可以从颗粒大小、手感、黏性、渗水性等方面比较。

3、比较土壤渗水性的实验,相同的条件:等量的土壤、等量的水、水倒入的时间。

4、沙质土渗水性强、透气性较好,适合西瓜、花生

黏质土保水性、保肥性好,但是渗水性和透气性差;适合水稻、莲藕。壤土保水性、保肥性、渗水性,透气性都比较好。适合大多数植物。第八课

1、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被开采后,就不能再生了,因此要好好保护、合理地利用岩石和矿物。

2、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证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

3、岩石可以雕刻成艺术品,可以铺设道路,可以建造房屋和桥梁,一些矿物还可以供我们食用。

4、许多植物可以从土壤中获得养分,动物可以从土壤中获得食物,建造栖息地。

5、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是矿种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有171种矿产。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冷和热》 第一课《冷热与温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光凭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定物体的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让(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4.—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 5.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有(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电子体温计)、(温湿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 第二课《热胀冷缩》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①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②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④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2.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大);受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3.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有:①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②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③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等。 第三课《水受热以后》 1.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2.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是: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融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融化后温度(持续上升)。 3.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

量气泡,此时温度将(不再升高)。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第四课《水遇冷以后》 1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2.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3.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 第五课《地球》 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 2.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从太空看到了地球——一颗蓝色的星球。 3.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 4.(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唯一已知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5.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山地、沙漠);绿色部分可能(耕地、森林和草原)。 第六课《月球》 1.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2.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撞击)而形成的。 3.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 4.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5.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液态水),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6.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一节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1.不同植物的种子颜色和形态有区别,但种子都有(种皮)和(胚)。 2.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3.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胚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4.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外部特征。 5.蚕豆种子有(种皮)和(胚)构成,有的种子有胚乳,如(玉米)。 6.观察蚕豆种子时使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得更仔细。 第二节种植凤仙花 1.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2.种子萌发和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是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的环境条件,多数种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发。 4.凤仙花的种子在遇到水的浸泡后,(种皮)会变软,种子的(呼吸)和(代谢)作用就会增强,种子的(体积)变大,然后长出胚芽、胚根,接着逐渐长出根、茎、叶,形成幼苗。 5.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 6.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什么变化时,种子放在(透明杯)和(卫生纸)之间。 第三节种子长出了根 1.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而且(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萌发出的根都是(向下)生长的,芽都是(向上)生长,而且根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 2.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先长出来的是植物的(根)。 3.植物的根主要有两大作用,第一是(吸收水分和营养),第二是(固定植物)。 4.种子有些没有发芽,可能是(外部条件)不适宜,也可能是种子(本身结构)有损坏而失去生命力。 5.根的类型有(直根系)、(须根系)、(变态根)和(不定根)。 6.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放入有红色水的试管中,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知识点 一、骨骼和肌肉 骨骼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关节 1.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2.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3.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4.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5.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5.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肌肉 1.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2.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3.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4.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5.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骨骼、肌肉的保健 1.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2.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 第一课 1、种子的外部特征不同点:颜色、大小、形状、软硬、光滑程度、气味不同。 2、种子内部结构:种皮和胚,胚: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胚乳)。 3、比较泡一天蚕豆和干蚕豆:泡过的体积更大,种皮破裂,发出嫩芽,胚根长长了,子叶更饱满。 4、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种皮有保护胚的作用,子叶和胚乳提供营养。 第二课 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用水和眼分。 2、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 3、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4、花盆底放小石块:保证土壤不漏出,减缓水的流出(保湿),盆土透气。 5、花盆放温暖的地方:保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 第三课 1、种子萌发是由种子吸水膨胀,使种皮变软或破裂,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形成茎和叶,逐渐形成幼苗。

2、根对植物的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 3、证明植物根作用实验,做标记,可以发现水少了,被根吸收了。红色染料,看到水进入植物。油,封闭试管里的水,阻止水被蒸发。 4、根的分类:直根系、须根系、不定根、假根、变态根。 5、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的外部形态也不相同。水里,根退化;沙漠,根发达。小草,根密多。 第四课 1、植物的茎的作用:运输水分和养料,支撑植物。茎幼苗期长的慢,后面就生长很快,开花后就不怎么长了。 2、植物的叶的作用:吸收阳光,制造养料(光合作用)和蒸腾水分,调节温度(蒸腾作用)。第一对叶子叫子叶,以后的叫真叶,叶子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表面有叶脉。叶子交互生长是为了最大面积地吸收阳光。 3、茎的作用实验:绿色的茎变成了淡红色,纵向切开,红色水成线状,横向切开,一圈红色的点。 4、生长的环境不同,植物的根茎叶的外部形态也不同。 5、植物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地上茎包括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地下茎包括根状茎、块状茎、球茎、鳞茎。 第五课 1、凤仙花播种50天长出花蕾,播种两个月开花,开花持续一个月。 2、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结构分为:花萼(保护)、花瓣(色素决定颜色)、雄蕊(产出花粉)、雌蕊(接受花粉)。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由(种子)开始新生命的。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2、种子的构造分(种皮)和(胚),胚由(胚芽)(胚根)和(子叶)组成。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种子萌芽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3、种子萌发需要(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的条件。 4、植物的根分为(直根系)、(须根系),根有(吸收水和矿物质)、(固定植物)的作用。 5、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从上向下)运输绿叶制造的养料;(从下向上)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及矿物质。 6、直立茎—(凤仙花、向日葵、香樟树);攀缘茎—(葡萄);缠绕茎—(牵牛花);匍匐茎—(西瓜、红薯)。 7、叶的作用是(蒸腾作用)、(光合作用)。香蕉树适合生长在多雨的环境中,仙人掌适合生长在沙漠。 8、凤仙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9、像凤仙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有些花却缺失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10、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做(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做(雌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11、植物的花蕊分(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后,(果皮)和(种子)开始生长,花朵开始凋谢。

12、雄蕊一般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里藏着许多(花粉)。雌蕊一般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柱头上有(黏液),能粘住(花粉)。 13、植物散播种子的常见方式有(水流传播)(弹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力传播),像油菜一样借助弹射传播种子的植物还有(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则利用(风力传播)种子,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植物还有(芦苇)(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利用(水流传播)种子的植物有(莲蓬)(椰子)等;利用(动物传播)种子的植物有(苍耳)(樱桃)(野葡萄)等,这些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具有或长有钩或刺,或味道鲜美等特点。 14、成熟的凤仙花植株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第二单元 1、(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2、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一是要有(电源),二是要有(闭合回路)。 3、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连接点1和连接点2)组成。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4、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用“﹢”表示);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用“﹣”表示)。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烧坏)。 5、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3.种皮:坚韧,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4.胚包括子叶、胚根、胚芽、胚轴。 (1)子叶:储藏或转运营养物质。有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的种子有两片子叶。 (2)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3)胚根将来发育成根。 (4)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2.种植凤仙花 1.种植凤仙花的方法 (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目的是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4)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2.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 (1)观察工具:种植杯。 (2)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卫生纸,装进一些土壤,使卫生纸贴住杯壁。 (3)把种子放在杯壁和卫生纸之间。 (4)向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3.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3.种子长出了根 1.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根迅速向下生长,然后长出茎和叶。 (2)无论把种子朝什么方向放置,根最终都是向下生长的。 (3)根、茎、叶三者之中,根生长最迅速,也是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来的。 2.根芽:从植物的根上长出来的幼芽。根芽出土后,经过移植,可以成为独立的植物。 3.直根系: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 4.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根的根系。 5.变态根: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的根称为变态根。变态根是植物在长期进化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6.探究植物根的作用 (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 点整理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电): 1、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电流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电源),另一个是(电路)。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2个连接点)组成。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 9、电池有(两)极,铜帽一端叫(正极),锌壳一端称为(负极)。 10、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 1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寻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2、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13、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 1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15、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①小灯泡坏了;②导线断了;③电池没电了;④灯座松了,没有连上。⑤开关坏了。 16、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哪里出了问题。检测时要检2次。 17、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制成的。 18、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比用一节电池(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所以小灯泡(不会更亮)。 19、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比只字一个灯泡发光(暗些)。两个灯泡并联起来,灯泡亮度和安一个灯泡(一样)。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20、安全用电小常识:①不要用湿毛巾擦带电设备;②不要在大树下避雨;③不要在同一个插座上接入太多的用电器;④启外活动时,不要靠近高压电线、架线铁塔等。⑤不碰掉落到地上的电线。 科学实验: 1、分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见科学书第9—10页; 2、检测导体、绝缘体的方法,见科学书第11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电 1.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例如,用梳子梳理头发时,梳子带正电荷,头发带负电荷。 4.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电流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电源,另一个是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 电流通路。 7.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 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9.电池有两极,铜帽一端叫正极,锌壳一端称为负极。 10.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 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 1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它为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像导线外

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它为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12.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13.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14.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例如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例如遥控开关。 15.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而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家里和教室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6.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①小灯泡坏了;②导线断了;③电池没电了;④灯座松了,没有连上;⑤开关坏了。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科学是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通过学习科学可 以让孩子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知识点贯穿了生活、自然界、科技等多 个领域,下面将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1. 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们将学习到昆虫的共同特点,比如有六条腿、有外骨骼等,并学习到昆虫的分类方法,如按翅膀的形态分为直翅和 膜翅昆虫等。 2. 多样的种子 学生将了解到种子的种类繁多,有裸子植物的种子、被子植物的 种子等,并学会通过观察种子的特点识别植物。 3. 物质的三种状态 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到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不同的 状态,学会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区分物质的状态。 4. 食物与健康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对身体发育的重要性,并学习到合理膳食的概念。 5. 颜色与反射

学生将学习到颜色的形成与物体的反射有关,了解到白光经过三原色的叠加可以形成其他颜色。 6.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如植物通过花朵进行有性繁殖的过程等。 7. 电流与电路 学生将学习到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组成,了解到电流需要闭合回路才能流动。 8. 气候与天气预报 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到气候的概念和天气预报的方法,通过气象仪器的观测和数据分析来推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9. 星座和四季变化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星座的概念和四季变化的原因,了解到地球公转和自转造成了四季的不同。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主要知识点归纳,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规律,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希望学生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和实践,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让我们一起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世界!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电 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不显示带电。物体表面的电荷能发生转移。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2、要有电路,电流只能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一节普通的干电池的电压时1.5v。人体安全用电是在36v以下。 5、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会造成电池损坏。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那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交换法等来破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或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亮或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相同材料下,并联比串联的电路要亮。 13、电池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 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考点归纳整理 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 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一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的生命的。 2、解剖种子的顺序是先剖开种皮,在分开子叶,然后在 用放大镜观察两片子叶的连接处有什么。 3、种子的种皮能保护内部的组织结构。 4、观察植物的种子时不宜采用的方式是用嘴尝。 5、浸泡一天的种子的胚芽变长。 6、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主要原 因是种子的胚被虫子咬坏。 6、浸泡一天的蚕豆种子,种子外部的种皮破裂,内部的 胚根和胚芽开始萌发。 7、不同植物的种子大小,形状,颜色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8、种子的结构:种皮:保护种子,减少水分流失;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根:形成根;子叶:为胚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 第二课种植凤仙花 1、我们选种子时,要选择那些丰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为了看清楚种子的萌发过程,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卫生纸,应该把种子放在杯壁和卫生纸之间。 3、种植凤仙花应该选择的季节是春季。 4、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5、最适宜种子萌发的环境是潮湿、松软的土壤。 6、播种后一般经过7到10天凤仙花的种子会萌收回幼苗。 7、凤仙花种子萌发需要相宜的温度、水分、空气、泥土等必备前提。 8、播种凤仙花种子时,要先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口上,然后再放适量的土。放一块小瓦片的目的是浇水时,多余的水会流出,而土壤不会随着流出。

9、播种凤仙花时,凤仙花种子埋入土中的合理深度大约为1厘米。 10、播种完成后,要在花盆中浇适量的水,适量的水是指使土壤湿润即可。 11、播种完成后,要将花盆放在温暖的地方。 12、播种凤仙花时,要挑选丰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丰满的种子储备的营养更丰富,更利于萌发,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能保证胚是完整的。 第三课种子长出了根 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2、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快。 3、植物根的作用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4、一般情况下,植物体越大,它的根就扎得越深,分布得越广。 5、无论种脐怎样摆放,萌发时根老是向下生长的。 6、在研究根的作用的实验中,在试管上面滴上一些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7、红薯的根属于变态根。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总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电 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电池的电压是1.5V。 2、静电既然存在与所有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 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5、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6.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不能持续流动 7.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电源(动力)、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8.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5500V以上的高压电,使人触电死亡。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9.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10. 小灯泡的构造有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 11.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当电池的正负极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线也会很快坏掉。 12、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13、不能用我们实验室的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14.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哪里出了问题。 15.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16、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 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7.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超全)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超全) 本文档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全部知识点,内容详实且涵盖广泛,供学生和教师参考使用。 1. 第一章:空气与水 - 空气的存在与运动 - 空气的组成与特征 - 空气的利用与保护 - 水的存在与运动 - 水的特征与作用 - 水的循环与利用 2. 第二章:物体的形状和运动 - 物体的基本形状 - 物体的运动状态 - 物体的平衡与不平衡 - 科学探究:物体的平衡实验

3. 第三章:生物与生物的环境 -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 植物与动物的不同特征 - 生物的栖息与生存条件 4. 第四章:天体 - 太阳系的组成与特点 - 月亮的现象与运动 - 星星的形状与颜色 - 科学探究:观察月亮的变化5. 第五章:声音 - 声音的来源和传播 - 声音的强弱与音高 - 声音的响度与音量

6. 第六章:日常生活中的力 - 力的作用与力的产生 - 力的方向与力的大小 - 力的效果与影响 - 科学探究:施加力的实验7. 第七章:光的传播 - 光的来源与光的传播 - 光的反射与折射 - 光的颜色与光的阻挡 - 科学探究:反射光的实验8. 第八章:热的传导和变化 - 热的存在与传导 - 热的变化与影响 - 变温物体的传热比较

9. 第九章:物质的分离和变化 - 物质的纯与杂 - 物质的三种状态 - 物质的溶解与凝固 - 科学探究:物质的分离与变化实验 10. 第十章:健康与生活 - 生活中的卫生保健 - 健康饮食与身体健康 - 健康的心理与生活方式 - 科学探究:人体的呼吸实验 本文档为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的超全整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具体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2023最新六三制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填空 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给静止的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使它运动起来。文具盒原来是静止的,用手使劲碰一下文具盒,文具盒开始滑动,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用手挡一下滑动的文具盒,文具盒停止了。 3.运动的球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将核桃砸列、飞出去的石子打下树上的果子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结论,这就是推理。 4.对抛、平抛、自由下落等方法研究小球运动,小球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小球运动用它的快慢、方向、轨迹等方面描述。 5.滑道运动:运动轨迹为曲线,是曲线运动;箱式电梯: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是直线运动;滑冰运动:运动轨迹有时为直线有时为曲线。写字时笔尖的运动:运动轨迹有时为直线有时为曲线。得出结论: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6.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铅笔盒在桌上平推,其运动形式为平动;在桌面上弹拨钢尺,钢尺运动形式为振动;转动的风车运动形式为转动。 7.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超市购物车车筐(体)是运动形式是平动,车轮是转动; 直升飞机在空中飞行,飞机体运动形式是平动,而螺旋桨运动形式是转动。 骑变速自行车、行驶的汽车:车体运动形式是平动,车轮和脚踏板运动形式是转动,座位下的弹簧和减震器运动形式是振动。 8.尺子发声时会振动,音叉发声时会振动,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这就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也就是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电单元 科学概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3、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4、知道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 5、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一端是锌壳,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7、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8、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10、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科学实验 1、会用1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 2、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3、会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是导体。 4、会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比较串联与并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 5、会画简单电路图,并且会用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方法连接电路。 简答题 1、说说在生活中应如何用电? 2、猜测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地方出故障了?该如何解决? (二)新的生命单元 科学概念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5、只有雄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

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全汇总

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全汇总 姓名: 每个人都不比别人差, 我相信,我最棒我能行 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 1、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观察,调查,访问,实验,查阅资料等; 2、蝴蝶有一对明亮放光的复眼,是由15000多只小眼睛组成的,它们呈六角形的楔状;蝴蝶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等阶段; 3、我国有许多珍稀的蝴蝶品种,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关于蝴蝶的一首名曲是梁祝 ; 4、裳凤蝶和金裳凤蝶,在香港受到法律的保护,雌蝶展翅时有15厘米宽;shang 5、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毛毛虫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鸟的食物是毛毛虫,毛毛虫的大量消失同样会导致鸟类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 6、菜叶上有虫子,说明农药用的少,或者没有农药,虫子是农药污染的检验员; 7、像蜜蜂一样,蝴蝶也是传播花粉的昆虫,许多植物开花结果都需要蝴蝶来帮忙; 8、蝴蝶以它美丽的姿态美化了大自然,研究蝴蝶对保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等都是有重要的意义; 9、蝴蝶的生存权利应该受到保护的理由: 1、蝴蝶非常美丽,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 2、蝴蝶能传播花粉,促使植物开花结果; 3、蝴蝶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幼虫是鸟类的食物; 第二单元:我们怎样呼吸 10、人的呼吸系统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 11、我们只有在不停的呼吸中吸取足够的氧气,才能维持生命;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2、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生物所需要的能量,并放出氧气; 13、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人体所需要的氧气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 14清洁、新鲜的空气是我们健康的保证;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15、鳃是鱼的呼吸器官,蝗虫是通过气孔呼吸的,青蛙通过肺和皮肤呼吸、肺鱼还能通过鳔呼吸; 16、人是用肺呼吸的,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17、空气污染物会被树木吸收; 18、要想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我们就要多植树种草,平时我们要做到: ⑴扫地时先洒水; ⑵不要吸烟;⑶不随地吐痰和乱丢赃物;⑷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⑸坚持锻炼增强免疫力;⑹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用手帕捂住鼻子,保护呼吸器官; 第三单元:植物在成长 19、种子都有种皮;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水分和温度;植物生长需要空气、水分、温度、土壤、阳光及营养物质;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水的反常膨胀现象:自然界中的水有少数物质脾气很古怪,它们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也叫反常膨胀;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4、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的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6、生活中的问题:瓶装饮料、啤酒等不能装得很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水烧开时,会从壶嘴里溢出来;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修复了;架电线时要把电线冬天拉得紧一些, 夏天松一些;火车行驶的钢轨连接处留有一些间隙也叫伸缩缝; 7、夏天,自行车容易爆胎的原因是车胎内的空气过足受热体积膨胀所致; 冬天,自来水管有时会被冻裂是因为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致; 8、“小喷泉”实验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9、在研究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实验时,我们看到:在铜球未被加热时,能穿过铁环;当铜球被酒精灯外延加热3-5分钟后,就不能穿过铁环了,当把被加热的铜球放到冷水中冷却后,又能通过铁环了; 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 1、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 2、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使用时,把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距被观察物体越近,观察的越清楚,也越能分辨物体的细节; 3、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测试岩石软硬程度的方法非常简单: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画;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软;手指甲刻画后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硬;铜钥匙刻画后没有刻痕,小刀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留下刻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

四年级科学下册应掌握的知识要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应掌握的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骨骼和肌肉 1、骨骼 一、填空 1、人体的骨骼可以分成头、躯干、手臂、腿脚四部分。 2、人体的骨骼共有206 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骨骼。 3、一只手上的骨头有27 块。 4、人的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支撑、保护、运动的作用。 7、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2、关节 一、填空 1、人体的骨头和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人体常见的关节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3、不同的关节能使人体做多种方式的运动。 4、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5、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变得僵硬。 3、肌肉 一、填空 1、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有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2、人体的肌肉占到了人体重量的40% 。

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收缩和舒展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 4、附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5、收缩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6、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4、骨骼、肌肉的保健 一、填空 1、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2、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蛋白质含量高、钙含量高的食品。 二、问答题 1、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 答: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增强心肺功能并增大肺活量,使人体有耐力,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2、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答:蛋、奶、鱼虾类、豆类、芹菜等。 3、怎样预防运动受伤? 答: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做好准备活动。 第二单元养蚕(综合) 一、填空 1、蚕卵是椭圆形的,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蚁蚕呈黑色,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除了吃桑叶,还吃莴苣、蒲公英的叶子,但吃了都长得不太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