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植物与地理环境

植物与地理环境

植物与地理环境
植物与地理环境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目标】

1、从区域视角方式,分析影响植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理解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意义,逐步形成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协调发展。

【考情分析】

植被与生物相关题目全国卷每年都考,而且出现一卷多考。主要考查植被的差异性、生物分布、生长的影响因素及生态效益等,题型可以选择题也可以综合题,目前综合题考查逐渐增多。

【知识基础】

1.植被与群落

植被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所覆盖的植物群落,如森林、草原、灌丛、荒漠、草甸、沼泽等,总称为该地区的植被。

2.植被的分类

全球范围分为海洋植被和陆地植被;

生长环境的不同分为高山植被、草原植被、海岛植被等;

按人为干预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3.森林群落的演替

原生林是未经开发利用,仍保持自然状态的森林,是森林演化的顶极群落,有丰富的物种,良好的森林的结构和防护功能,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生态效益好。

次生林是原始林经过人为的干扰破坏以后,通过林木的自然更新再度形成的森林,大多丧失原始林的森林环境,生态稳定性和生态功能较差。

人工林是人为地采用播种或植苗的方式营造的森林,种类少,生态效益差。

4、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课前预习】

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及成因分析

沙漠中的卫士——梭梭

(1)梭梭的形态特征(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梭梭的这种形态特征的成因?

枝干坚硬紧密,但部分枝条易脱落;

叶片退化成细细的鳞片,茎枝内盐分含量高

梭梭根系庞大,其垂直根系有逐级分叉和迂

回生长特点;

梭梭每年都要冬眠两次,夏季和冬季。

(3)归纳梭梭的生长习性:

总结:

图1 早春短命植物景观

图2 一年生短命植物分布范围 图3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

【课内探究】

材料一:早春短命植物是长期适应环境的一种种

群,在夏季来临之前短短两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

生活史,其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死亡,以种子或地下

器官休眠的方式度过对其生长不利的季节。它们主要

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哈萨克斯坦、中亚、南亚、西亚、

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等地区,并以中亚为分布中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其中伊犁一带短命植物种

类非常丰富,每年的春季,天山山谷鲜花绽放,形成

一定规模的“花海”。

材料二:伊犁河谷山地植被垂直带春季典型花卉分布及盛开时间示意图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七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01 预习准备区精心准备夯实基础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 .热带植被主要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 1 井布 特冊 热带雨林 南北玮之间的南天 洱刚果輕地、述洲东南 亚地区 植拘种花丰富?愴物辟落第梅丈朶*忙腔甘为 旦刑未加、灌未丛相◎本肚* -t 冏性变化*帆李當録。是缩持地球忌蛊平衡 的 敢笈住态系號 原{萨KW 巫帝较辺「蝉世1< M 生在◎廉中的旱生莽木多为壌生3分枝, H TT 『带书號的大而帀平的何伞理树冠 1. 判断正误。 (1) 不同的气候带,植被类型一定不同。(X) (2) 苔原植被一定分布在极地地区。(X)

2. 亚热带植被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和亚热带荒漠草原 3 .温带植被包括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原 4 ?寒带植被的苔原,由极地(或高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2 .常绿硬叶林分布在() A. 南北纬10°之间 B. 热带干旱地区 C. 地中海气候区 D. 亚欧大陆北部 答案C 解析常绿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区发育的典型植被。 3 .对比说明雨林、硬叶林、针叶林形态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提示雨林茂密、常年葱郁,因常年水热丰富;硬叶林叶坚硬、有蜡质,因夏季干热;针叶林稀疏、叶片呈针状,因为热量不足。 二、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 .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口°!减少,由此形成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带植被的格局。 (2) 距海远近不同、口02 水分条件存在差异,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差异。 (3) 洋流也是影响植被的因素之一。 2 .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 通过fi g光合作用影响大气成分。 (2) 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3) 植物根系具有保持口05 水土的作用。 (4) 植物残落体变成口06 腐殖质,从而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5) 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1. 判断正误。 (1) 决定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是水分、热量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V)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学生用书 P68] 一、植被 1.定义: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2.分类? ????自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 人工植被: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 二、主要植被 1.森林???????????分布: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主要 类型?????????热带雨林???? ?世界上发育最繁茂的植被类型 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 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 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乔木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 亚寒带针叶林???? ?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 成,以松、杉类植物为主 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2.草原?????分布: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类型?????热带草原?????位于干旱季节较长的热带地区,是以 旱生草本植物为主 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的植被具有极其独特的群落外貌 温带草原? ????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 3.荒漠???? ?分布:干旱地区类型: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特点: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缺乏,群落结构简单 三、植被与环境 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气候条件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①热量:由于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性差异,导致植被从赤道向两极呈带状分布。 ②水分: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各地水分条件不同,植被由森林依次变为草原、荒漠。 (2)地形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导致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 2.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判断题 1.一般来说,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 ) 2.森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 3.常绿阔叶林具有茎花和板根现象。( ) 4.温带草原植被高度较低,也会见到一些较为矮小的灌木。( ) 5.荒漠植物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耐旱的形态和结构。( ) 答案:1.√ 2.× 3.× 4.√ 5.√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 地理环境与植被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地理环境与植被 一、知识构建: 二、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 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从赤道到两极,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就为在地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同样道理,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分布也不均匀,所以也为高山地区形成垂直分布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 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绿色植物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叫做喜光植物,例如马尾松。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叫做喜阴植物,例如冷杉。热带雨林中的藤本植物尽量地向上生长,以争取太阳光,这是植物争取生活条件的一种表现。 在植物的生活中,水的作用是很大的。根从土壤中吸取了水分,水分又从叶子上蒸腾

掉。提供营养的无机盐类,只有成为水溶液才能从土壤中输入植物体内。虽然在潮湿地区和干旱地区都有植物生长,但是植物的个体形态,随着水分供应情况而大有差别,例如,在沼泽地上生长的植物,通常具有柔嫩、硕大而鲜绿的叶子,但是根部系统并不发达。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叶子很小,有的叶面上还覆盖着薄薄的蜡层,或者是叶子变成了细刺;有的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收水分。 由于植物生长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它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比如,铁芒萁的生长反映了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而碱蓬的生长则反映了盐碱性的土壤环境;骆驼刺的生长反映了干旱环境,芦苇的生长则反映了水湿环境。可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许多自然带的名称用植物分布类型的名称来表示,如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等,原因即在此。 三、植被破坏的影响 1.从整体性角度看植被破坏给干旱、半干旱地区带来的影响 植被减少→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降水变少,极端天气多现)→风化、风力作用增强→沙尘暴多发,加剧土地沙漠化→地表多沙质堆积物,土壤变得贫瘠甚至欠发育→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 2.“植被破坏”对自然环境影响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含沙量增大。 b.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气候: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增大;灾害性天气增多。 d.土壤:土壤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e.整个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 四、植被(自然带)差异的原因 自然带的表现主要是植被、土壤类型,其差异主要靠结合气候类型来识记,但形成原因分析则与区域白然环境都相关,形成原因的分析通常为: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差异、地形起伏→水热差异→植被、土壤差异;②积温→温度带,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干湿状况。五、植被丰富原因 不同植被需要不同的水热条件,植被丰富,说明水热资源丰富且差异大,导致水热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跨纬度广→热量差异大;跨海陆广→水分差异大;地形起伏大→垂直方向上水热差异大;生物生存空间广、森林、湿地面积广;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等; 专题训练: 1.(2018年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如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植物与地理环境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目标】 1、从区域视角方式,分析影响植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理解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意义,逐步形成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协调发展。 【考情分析】 植被与生物相关题目全国卷每年都考,而且出现一卷多考。主要考查植被的差异性、生物分布、生长的影响因素及生态效益等,题型可以选择题也可以综合题,目前综合题考查逐渐增多。 【知识基础】 1.植被与群落 植被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所覆盖的植物群落,如森林、草原、灌丛、荒漠、草甸、沼泽等,总称为该地区的植被。 2.植被的分类 全球范围分为海洋植被和陆地植被; 生长环境的不同分为高山植被、草原植被、海岛植被等; 按人为干预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3.森林群落的演替 原生林是未经开发利用,仍保持自然状态的森林,是森林演化的顶极群落,有丰富的物种,良好的森林的结构和防护功能,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生态效益好。 次生林是原始林经过人为的干扰破坏以后,通过林木的自然更新再度形成的森林,大多丧失原始林的森林环境,生态稳定性和生态功能较差。 人工林是人为地采用播种或植苗的方式营造的森林,种类少,生态效益差。 4、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课前预习】 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及成因分析 沙漠中的卫士——梭梭 (1)梭梭的形态特征(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梭梭的这种形态特征的成因? 枝干坚硬紧密,但部分枝条易脱落; 叶片退化成细细的鳞片,茎枝内盐分含量高 梭梭根系庞大,其垂直根系有逐级分叉和迂 回生长特点; 梭梭每年都要冬眠两次,夏季和冬季。 (3)归纳梭梭的生长习性: 总结:

图1 早春短命植物景观 图2 一年生短命植物分布范围 图3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 【课内探究】 材料一:早春短命植物是长期适应环境的一种种 群,在夏季来临之前短短两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 生活史,其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死亡,以种子或地下 器官休眠的方式度过对其生长不利的季节。它们主要 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哈萨克斯坦、中亚、南亚、西亚、 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等地区,并以中亚为分布中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其中伊犁一带短命植物种 类非常丰富,每年的春季,天山山谷鲜花绽放,形成 一定规模的“花海”。 材料二:伊犁河谷山地植被垂直带春季典型花卉分布及盛开时间示意图

高一地理必修一《植被》学案》.doc

植被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教材的阅读,知道植被的含义、分类和特点。 2.运用视频、图像,说明森林、草原和荒漠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培养热爱自然、尊重规律的科学观。 【学习重难点】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知识体系导引 二、学习新知,挑战自我 知识点一:植被与环境 1.概念:在地球表面,除了极端干旱、寒冷等地方,几乎都有植物生长。数量不等的不同种的植物,共同生长在一定的地方。我们把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类型: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叫作天然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叫作人工植被。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知识点二:森林 1.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终年高温、降雨丰沛,

植物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 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思考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什么会呈现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提示: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的水热条件。 2.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这里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与 雨林相比,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没有板根和茎花现象。 3.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也称夏绿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区的纬度较低的地区。这里温暖生长季节达4~6 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4 个月,降水适宜、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4.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这里夏季短促、温和, 冬季漫长、寒冷,发育了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树叶细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思考2:南半球为何缺少亚寒带针叶林? 提示:南纬60°附近几乎全部是海洋,因而缺少亚寒带针叶林。 知识链接: 1.植被与植物有何区别? 植被是覆盖地表植物的总体。一棵树、一株草、一棵玉米等都是植物概念,而不是植被。 2.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1)地带性因素 ①纬度位置:热量、温度带 ②海陆位置:水分、植被类型及长势情况 ③海拔及坡向:坡度位置、水热植被类型、数量及长势 (2)非地带性因素、地形、洋流、水源、海陆分布等。 3.针叶林为何有针状叶? 跟气候有关,主要是为了减少植物体内的水汽蒸发,同时由于比阔叶林的接触面积小,所以更适合严寒气候生存。 知识点三:草原与荒漠 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

高三地理植被分布及类型专题(定)

高三地理植被分布及类型专题 【模拟赏析】(2019·广东深圳文综调研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瓦尔德斯半岛位于阿根廷南部大西洋沿岸,面积约3 625 km2。半岛90%以上为低缓的岩石台地,最高点海拔为100米,沿海是倾斜的海滩和悬崖。地面野草、荆棘丛生,半岛上没有高大树木,但半岛陆地上栖息着181种鸟类,半岛海湾内繁殖着大量的海狮、海象、海豹、鲸等大型海洋动物,是闻名遐迩的“海鸟和海洋动物乐园”,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直以来,瓦尔德斯半岛人迹罕至,但近年来日益受到各国游客的重视。下图示意瓦尔德斯半岛地理位置及大型海洋动物分布。 (1)分析瓦尔德斯半岛上不能生长高大树木的原因。(8分) (2)分析瓦尔德斯半岛周边海域成为多种大型海洋动物乐园的原因。(6分) (3)海狮以鱼类为食且食量大,主要天敌是虎鲸和鲨鱼。20世纪50年代以前,当地大量捕 杀海狮以获取毛皮和油脂,1960年后被立法禁止。近年来当地海狮数量逐年增加,有人主张开放商业捕猎海狮。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8分) 【必备知识】

一、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降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 土壤土壤对植被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耐酸怯碱, 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植被对土壤 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亚热带气候 利于有机质的分解,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利于喀斯特地 貌的形成 【典型例题】 例1、如图为一摄影爱好者在公园拍摄的景观照片,图中常绿灌木外围采用了防寒措施,周围的景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落叶阔叶林 (2)常绿灌木采用此种防寒措施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 A.防寒成本 B.观赏需求 C.采光、风向 D.昼夜温差 (3)根据图示景观,可推断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时间是() A.春季上午 B.春季下午 C.秋季上午 D.秋季下午 二、将“植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归纳整理,系统掌握——知识结构法 防护棚影子

2021届新高考 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7讲植被与土壤教学案

★第17讲植被与土壤 一、植被 1.植被与环境 (1)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叫作天然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叫作人工植被。 (2)在新形成的裸地上,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 (3)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区,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2.森林 (1)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可以通过观察森林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等,认识不同森林的差异,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2)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终年高温、降雨丰沛,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 (3)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这里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与雨林相比,垂直结构较简单。 (4)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这里温暖生长季节达4~6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4个月,且降水适宜。 (5)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这里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发育了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 3.草原与荒漠 (1)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 (2)热带草原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这里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3)温带草原地区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干燥。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七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1.能结合图片等相关资料,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2.了解掌握主要植被的分布、生长特征。(重点) 3.理解主要植被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重难点)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 (1)热带雨林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亚马孙河流域、刚果盆地和东南 亚地区。 ②特征: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四季常绿。 (2)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较干燥的地区。 ②特征:散生在草原中的旱生乔木多为矮生、多分枝,具有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 2.亚热带植被 (1)常绿阔叶林①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 ②特征:森林植被,四季常绿。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①分布:地中海气候区。 ②特征: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叶坚硬革质,叶面常被茸毛或退化成刺,树皮粗糙。 (3)荒漠植被:植被十分稀疏,植物种类极少。 3.温带植被 (1)落叶阔叶林: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2)针叶林(又叫泰加林) ①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②特征:单一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尖塔状,群落结构比较简单。 (3)温带草原

①分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②特征:低矮的 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旱生小半灌木组成。 4.寒带植被 (1)分布:极地地区、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高山地区 (2)特征: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二、植被与自然 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决定某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水分和热量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2)太阳辐射: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减少,形成了全球陆地植被基本格局 (3)水分条件:水分条件差异也是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 因。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影响大气: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2)影响土壤:增加土壤腐殖质,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3)影响环境: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1)植被就是指植物。( ) (2)人工植被与天然植被的自然特征完全相同。( ) (3)所有森林中,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最丰富。( ) (4)针叶林中的针叶叶片特征主要是抗寒冷。( ) (5)我国新疆的典型植被是( ) A.温带森林B.温带草原 C.温带荒漠D.亚寒带针叶林 [提示](1)× 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 人工植被的种类较天然植被的种类少。 (3)√ 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种类丰富,垂直结构丰富。 (4)× 针叶林中针叶叶片可以抗寒抗旱。

新教材新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十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 1.以下属于人工植被的是() A.亚马孙雨林B.撒哈拉沙漠 C.呼伦贝尔草原D.江南丘陵柑橘林 解析:选D江南丘陵地区的柑橘林,是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经济林,为人工植被。 2.家住北京的小明暑假到英国伦敦旅游,他发现两地的植被类型相同,北京和伦敦的 植被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解析:选A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植被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A对。亚寒带针叶林对应的气候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对应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应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C、D错。故选A。 3.地中海沿岸的植被,以常绿硬叶灌丛林为主,其植被具有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 根系很深的特点,以适应这里夏季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B.温和湿润 C.高温多雨D.温和干燥 解析:选A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故该地植被为适应这一气候特征,具有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很深的特点。 下图是一幅在冬季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A.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

5.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区的热量带为() A.亚寒带B.暖温带 C.亚热带D.寒温带 解析:4.B 5.C第4题,读图,图中有的树落叶,说明有落叶阔叶林;结合该照片是 南京紫金山某处景观,图中未落叶树木应为常绿阔叶林。第5题,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 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6.下列属于荒漠植被适应严酷干旱生态条件的是() ①叶面缩小或退化②有茎花和板根③具有肉质茎或叶④根系发达⑤有滴水叶尖 A.①③④B.②③⑤ C.③④⑤D.①④⑤ 解析:选A为适应干旱,有的荒漠植被叶面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刺状或叶片状, 以减少蒸发;有的具有肉质茎或叶,以贮存水分;有的茎叶覆盖着茸毛,以抵抗灼热;大多 根系发达,利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7~8题。 7.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 8.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解析:7.D8.D第7题,枫树属于温带落叶树种;冷杉属于针叶树种,具有较强的耐 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及非洲最北部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树种;在垂直方向上草地应位于森林带之上。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 分布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故D正确,A、B、C错误。第8题,香樟树是亚热带常绿树种,四地中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气候,故D正确。

气候对中国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

[摘要]: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中国气候复杂多样,会对植被分布产生影响。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称作植被,植物群落是构成植被的基本单位。地球上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基本上决定于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以及其它有关的自然要素。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一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一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 [关键词]:中国植被自然要素气候条件分布规律 一、中国气候的特征 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二.中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我国几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极地冻原以外所有主要植被类型,并有高原高寒植被。全国自然植被包括29植被型、52亚型和600多个主要群系。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向变化,首先在气候上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因此受气候影响,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一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一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其次西部由于位于亚洲内陆腹地,在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笼罩下,再加上从北向南出现了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如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等,打破了纬度的影响,这样,

高三地理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学案—植被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三地理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小专题——植被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7·新课标Ⅱ·T6)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第1题。 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 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2016·新课标Ⅲ·T7~9)下图示意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2~4题。 2.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3.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 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总结归纳】植被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以前所做的题) 【对点训练】 (2017·新课标Ⅰ·T8)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第5题。 5.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 湖盆蒸发量增多 B. 盐湖面积缩小 C. 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 湖水盐度增大 【考向突破二】植被(群落——生态系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拓展】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自然生态科学。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动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 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 (2017·新课标Ⅱ·T44环境保护·10分)6.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 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 漠”(左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 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2.7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七节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单选题 某地夏季最容易发生森林火灾,某次森林大火过后,当地地理学习小组去考察,发现这里的森林稀疏干枯并且呈条带状分布,沿途地势起伏和缓,到达后手机上显示的纬度为36°N。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森林植被为() A.常绿阔叶林B.针阔混交林 C.常绿硬叶林D.落叶阔叶林 2.影响该地森林呈条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下水分布B.光照的强弱 C.降水的分布D.地势的高低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下表为对横断山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 带 ⅠⅡⅢⅣⅤⅥ 海拔 /m <1000 1000~2000 2000~2500 2500~3000 3000~3500 >3500 植被类型热带季 雨林 常绿阔叶 林 常绿落叶混 交林 针阔混交 林 高寒灌丛 草甸 蝶类 种数 349 452 201 136 125 100

3.自然带V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草原B.常绿硬叶林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 4.与I相比,自然带I蝶类种数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A.光照时间长,且强度大B.气温高,生物种类多 C.年降水量多,且变率小D.人类干扰少,植物种类多 “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及某地银杏大道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湖州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6.与浙江湖州相比,辽宁丹东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其原因是() A.丹东纬度高,气温低,银杏叶黄得早B.湖州离海近,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C.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D.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温带雨林是指在中纬度高雨量地区生长的针叶或阔叶森林,温带雨林在很多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W岛(下图)温带雨林广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19(秋)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中图版(新教材)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七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 运用视频、图像, 识别主要植被,说 明其与自然环境 的关系。 1.观察、描述植物形态特征并识别植被类型,形成科学探究的 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2.能够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植被状况。【区域认知】 3.运用自然要素的相互影响,说明植被与环境的关系。【综合 思维】 4.树立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植被发展生产的人地协调观。【人地 协调观】 知识清单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 (1)类型: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 (2)热带雨林 ①分布:南北纬10°之间,如亚马孙河流域、刚果盆地、东南亚地区。 ②特点: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系统,直接影响着全球环境。 (3)热带稀树草原(萨瓦纳):主要分布在热带较干燥的地区。典型植物为猴面包树。 2.亚热带植被 (1)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和荒漠植被。 (2)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湿润季风气候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 (3)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主要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 (4)荒漠植被:植被十分稀疏,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 3.温带植被 (1)类型: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原。 (2)落叶阔叶林:由春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

(3)针叶林(泰加林) ①分布:只分布在北半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②特点:通常由单一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尖塔状,群落结构比较简单。 (4)温带草原 ①特点:由低矮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旱生小半灌木组成。 ②分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北半球草原呈带状分布。 4.寒带植被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1)类型:极地(或高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 (2)分布:极地苔原位于极地地区,高山苔原位于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的高山地区。 知识清单二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根本因素:水分和热量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2)热量: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此形成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带植被等全球陆地植被的基本格局。 (3)水分:距海远近不同,水分条件存在差异,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 (4)水热组合状况差异也会影响植被分布。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 (2)植被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3)植被能够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腐殖质,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4)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针叶树的叶形为针状,针叶表面附有油脂层,能防水分蒸发;阔叶树叶形扁平,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高中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从空间因素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但是从时间因素看,自然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而且应预测因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要真正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仅靠这样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本条标准的要求是通过具体实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加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生物(尤其是植物)要素应成为举例的一个选择。因为,第一,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岩石、地貌、大气、水文等要素在2017年《考试大纲》中都已有相应的要求,生物要素却没有。第二,生物(尤其是植物)对于地理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各自然带也都是以植被名称来命名的。这也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根源和依据。 【学情分析】 通过高三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但是对于高三二轮复习来说,让学生深入认识、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必须通过案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大部分学生在运用地理术语的表达能力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还缺少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教师设计探究活动加以引导。本节课教学设计选取植被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展开,利用高考改编试题,一方面考查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另一方面有目的性的考查和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术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课堂教学主要引导学生探究植被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在对以往知识进行需要适当的复习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关键是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中,即以某一特定区域为载体,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区域,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的变化对地理环境所施加的影响,从而更好的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情分析】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对于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试题经常出现,如:2013·新课标Ⅱ卷,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4·广东卷,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2015·新课标Ⅱ卷,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2016·江苏卷,植被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2016·新课标Ⅰ卷,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影响;2016·新课标Ⅲ卷,森林植被破坏、恢复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近几年高考的常考点。 【学习目标】 运用案例,分析植被对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河流)的影响。 【教学重点】 分析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五章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练习 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1~2题。 1.符合上文描述的地点是( ) A.撒哈拉地区B.西欧地区 C.南极地区D.马来群岛 2.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 A.荒漠B.雨林 C.落叶林D.针叶林 解析:第1题,材料中的文字描述的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和东南亚的马来群岛等地。第2题,材料中描述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景观。 答案:1.D 2.B 2019年2月到3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读图,回答3~4题。 3.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4.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解析:第3题,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兴安岭属于山地气候,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第4

题,东北平原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大兴安岭是针阔混交林,内蒙古高原是温带草原,塔里木盆地是温带荒漠。 答案:3.D 4.B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5~6题。 5.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6.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D.地形 解析:第5题,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地带性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过渡地区。第6题,从图中看,喇叭沟门位于山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喇叭沟门海拔较高,气温低,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答案:5.C 6.D “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索科特拉岛(3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据此回答7~8题。 7.索科特拉岛植被为( )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5.1植被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植被 一、植被与环境 1.植被: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分类 (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3.植被与环境 (1)植被对环境有改造作用 植被生长过程中,能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环境影响植被的分布 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区,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3)植被对环境有指示作用 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反过来,它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二、森林 1.热带雨林 (1)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2)气候特征:终年高温、降水丰沛。 (3)生态特征 ①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 ②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 ③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

④各月都有花开,有茎花、板根等现象。 2.常绿阔叶林 (1)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2)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3)生态特征 ①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②垂直结构较简单。 ③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 ④没有板根和茎花现象。 3.落叶阔叶林(夏绿林) (1)分布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纬度较低的地区。 (2)气候特征:温暖生长季节达4~6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4个月;降水适宜。 (3)生态特征 ①乔木叶片宽阔。 ②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4.亚寒带针叶林 (1)分布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2)气候特征: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3)生态特征 ①树种以松、杉类植物为主。 ②树叶短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三、草原与荒漠 1.草原——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的地区 (1)热带草原 ①分布地区: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 ②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③生态特征 a.湿季:降水丰沛,草原葱绿。 b.干季:降水稀少,草类枯黄。 c.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2)温带草原 ①分布地区:温带大陆内部。 ②气候特征: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 ③生态特征: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偶见矮小的灌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