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教案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教案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教案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教案

《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应用》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所在学校

课程名称初中八年级物理选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授课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应用授课章节第十章第三节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应用》是在学习了前两节《浮力》和《阿基米德定律》,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物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沉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身边的科学理念,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较扎实的掌握了浮力的基础知识,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知识,对学过的浮力产生原因和阿基米德原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热情。并且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又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②知道浮力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②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

社会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学法:讨论法,实验法,归纳法

教学教具乒乓球、清水、盐水、橡皮泥、鸡蛋、密度计、长筒玻璃杯两个

注射器,输液管,气球,石头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新课讲授教师表演“番茄酱包也疯狂”

的魔术

视频展示:万吨巨轮浮在海面

上,它受到浮力的作

用了吗?

实验感知:实心的铁块,放到

水面上后,它将怎

样?

设疑:用钢铁铸造的万吨巨轮

能够浮在水面,而小

铁块却会沉入底?

物体的沉与浮于什

么相关呢?

让学生讨论,针对回答点拨。

1、漂浮、悬浮、下沉

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

浸没在水中(一个充满橡

皮泥;一个有部分橡皮泥,

用蜡封住;一个中空),松

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分析

讨论。

学生观看

首先引入新

课,在正式上课之

前先给学生做一

个番茄酱包的魔

术,通过观察番茄

酱包在水中自由

的跳动,激发学生

的好奇心,引起学

生学习本节的兴

趣。带着问题,进

入新课。

首先设疑:用

钢铁铸造的万吨

巨轮能够浮在水

面,而小铁块却会

沉入底?提问,物

体的沉与浮与什

么有关。

让学生讨论,

针对回答点拨。然

后演示实验,分别

让三个不同重量

的乒乓球,在水中

释放,通过观察乒

乓球的运动状态,

使学生思考影响

物体沉浮的条件。

然后带领学生一

新课讲授

问: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

那几个力的作用?他们的

施力物体是谁?

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力的作用

时,它的运动状态由它们

共同决定。

⑴当

F=G时,它受到平

衡力的作用,将处在什么

状态?

⑵当

F>G时,它受到非

平衡力的作用,将处在什

么状态?

⑶当

F<G时,它受到非

平衡力的作用,将处在什

么状态?

点拨1:

悬浮:物体完全进入液体

中,可以静止在液

体内部任意地方。

其体积等于物体排

开液体的体积。

漂浮:物体静止在液体表

面上其体积大于物

体排开液体的体

积。

教师总结:物体的沉浮条件

物体的沉浮可以通过改

变自身重力来实现。

学生讨论并思考,

回答问题

起对乒乓球进行

受力分析,最后教

师总结得出结论:

物体的沉浮可以

靠改变自身重力

来实现.

新课讲授

浸在液体中的乒乓球1所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受到浮力,重力,还有支持力的共同作用,我们说物体沉底。这时候浮力还是小于重力。

浸在液体中的球2松手后,受力平衡,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我们就说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其重力等于浮力。

而球3,在松手后,受到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上浮,当球

3逐渐露出液面V排减小浮

力减小,减小到当浮力等于重

力时,达到受力平衡,最终漂

浮在水面上。

总结如下:

状态漂浮

F=G

过程上浮

F>G

状态悬浮

F=G

过程下沉

F<G

状态沉底

F<G 很明了,越是空心的乓乓球,它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越大。从浮力的角度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增大漂浮物体的可利用的浮力。学生做笔记,总结

沉浮条件

实验中体现

控制变量的思想。

交给学生严谨的

科学态度和科学

精神。

新课讲授应用:轮船

原理采用把物体做成空心

的办法来增大浮力,是浮力

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

现漂浮。

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

物体,其排开液体的体积跟

物体自身的体积相等,我们

又知道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有排开液体的体积,还有液

体的密度。因此物体的沉浮

情况也可以用排开液体的

体积大小,和液体密度大小

来描述。

演示实验:

气球的沉浮实验

实验仪器,长筒玻璃

杯,注射器,气球,石头,

输液管,水。

通过推抽注射器,改

变气球的体积,排开液体的

体积,改变浮力,来实现气

球的浮沉。

演示实验:

鸡蛋的沉浮实验

首先介绍实验仪器:

密度计(简单介绍密度计的

使用方法)、鸡蛋、长筒玻

璃杯、铁丝、水、盐水。

学生观察实验,思

考原因。

学生读数,注意密

度计读数时应该注

意的问题。

引起学生兴趣,引

发思考。

通过改造,把放液

体的杯子拉长,并

且使用制备好的

新课讲授

首先测定两份液体的

种类,通过密度计来测定液

体的密度,分开哪份是盐

水,那份是清水。把鸡蛋完

全浸在清水里,释放,观察

实验现象;然后把鸡蛋完全

浸在盐水里,释放,观察鸡

蛋的沉浮现象。提问这是为

什么呢?带着疑问进行推

导验证。

由二力平衡知识。

漂浮:=

G

F

上浮:G <

F

悬浮:=

G

F

下沉:G>

F

沉底:=

G

F+`F

根据以上重力与浮力关系,结

合阿基米德定律,推导出密度

关系为:

漂浮:=

G

F

ρ<

ρ

上浮:G <

F

ρ<

ρ

悬浮:=

G

F

ρ=

ρ

下沉:G>

F

ρ>

ρ

沉底:=

G

F+`F

ρ>

ρ

浸没在有液体中的物

体,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体

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推导,学生思

考推导过程。

盐水,以便鸡蛋的

沉浮现象更加的

明显,加深学生对

浮沉条件的理解

和记忆。

经过验证,学生体

会到验证实验的

重要性,增强自己

的科学验证精神。

新课讲授

的密度,物体上浮;如果它

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

体可以悬浮在液体内;如果

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物体下沉。

所以在刚才的实验

里,我们知道当鸡蛋的密度

大于液体的密度时,鸡蛋下

沉,最后要沉底;当鸡蛋等

于液体的密度时,鸡蛋悬

浮;当鸡蛋的密度小于液体

的密度时,鸡蛋上浮,最终

达到漂浮的状态。

人们正是根据这个原

理,在用盐水选种时,把漂浮

的种子清除掉,保留下沉的饱

满种子。

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

用到了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

叫密度计,其实密度计的原理

利用得就是物体的漂浮原理。

所以,今天给大家布置一个小

任务,那就是自己设计制作一

个密度计。

2.浮力的应用

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利用

浮力了,最初可能是抱住或骑

在一段树干上顺水漂流,这是

人类最早的航行方式。后来人

在学习浮力

的应用时,我将采

用让学生边学边

实验的教学模式,

比如讲到轮船,让

学生充分利用手

里的资源,做能够

载东西的小船,看

新课讲授

们发明了船,它能承载更多的

人或物。

轮船

轮船是用钢铁制造的,钢铁

的密度远大于水,怎样用沉重

而坚硬的钢铁制成可以承载

那么多货物的船呢?

实验:

用橡皮泥捏成船状放在

水面上,虽然它受到重力没

变,但排开的水较多,因而受

到较大的浮力,所以能漂浮在

水面上。

轮船就是根据这个实验

制成的。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

水量来表示。排水量就是轮船

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例

如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5

10t,

表示此船满载时,货物质量和

船身质量之和为5

10t。

潜水艇

潜水艇能潜入水中航行,进

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

的军用舰艇。潜水艇的艇身装

有水舱,向水舱冲水时,潜水

艇变重,逐渐潜入水中。当水

舱冲水后潜水艇重等于同体

积的水重时,它可以悬浮在水

学生实验,用橡皮

泥制作小船,看谁

的小船载的东西最

多。

谁的小船载的东

西最多。通过亲身

体验,亲手实验,

迎合他们好奇,好

动,好强的心理特

点,使他们在玩儿

的同时,接收知

识;在接收知识的

同时,重温童年的

乐趣。

新课讲授中。当用压缩空气将水舱里的

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变

轻,从而上浮。

引入课题时做的小魔术

就是利用了潜水艇的原理,通

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沉浮的。

起先用针在番茄酱包中间扎

一个小孔,吹入适量空气,放

在瓶子中。当捏紧瓶子的时

候,瓶子中的气压增大,里面

的水就会在气压的作用下被

压入番茄酱包中,使番茄酱包

的重量增加,当重力大于浮力

时,番茄酱包下沉。而当松开

瓶子时,瓶子内气压减小。番

茄酱包里的水又会被吸出来,

减小了番茄酱包的重力,从而

上浮。这便是潜水艇的原理:

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在水中实

现沉浮。

气球和飞艇

如果气球里充的是密度

小于空气的气体,那么气球可

以飘在空中。例如节日里放飞

的气球、携带气象仪器的高空

探测气球,充的是氢气或氮

气;体育、娱乐活动用的热气

球,充的是被燃烧器加热而体

学生回想,上课之

前番茄酱包的魔术

体会其中的沉

浮原理。深刻的理

解潜水艇的沉浮

原理。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积膨胀的热空气。

实验

学生自己制作热气球实

实验仪器:塑料袋,铁丝,

蜡烛。

密度计的制作原理也来

自物体的沉浮与应用。通过播

放幻灯片,给学生讲述,密度

计的历史故事及发展阶段。最

后给学生留一个作业,自己设

计制作密度计,加深学生对物

体的沉浮条件的理解。

用五分钟时间对整堂课做知

识总结: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

到重力和液体对它的浮力,如

果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

如果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悬浮

在液体内;如果浮力小于重

力,物体下沉。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

受浮力与所受重力大小相等

气球和飞艇在空气中也

遵循相同的沉浮条件。

课下作业:自己设计制作一

学生实验,制作小

孔明灯等。

学生利用课余时

间,先思考制作密

度计的方法,方法

多样,利用不同材

料和仪器,自行设

计密度计。

学生利用课余时

间,先思考制作密

度计的方法,方法

多样,利用不同材

料和仪器,自行设

计密度计。

然后通过讨论交

流,让学生共同分

享他们的成功与

喜悦。

板书设计反思修改

个密度计。

第十章第三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一、沉浮条件

状态漂浮

F=G

过程上浮

F>G

状态悬浮

F=G

过程下沉

F<G

状态沉底

F<G

G <

F

ρ<

ρ上浮=

G

F

ρ=

ρ悬浮

G>

F

ρ>

ρ下沉应用:轮船

潜水艇

气球

飞艇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教学设计

廊坊师范学院

10物理系

张梦元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练习(含答案)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一、选择题 1.关于铁球在水中的沉浮,有以下几句说法,正确的是 ( ) A、沉入水底的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B、凡是铁球就会沉入水底; C、空心的铁球一定漂浮在水面; D、悬浮在水中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2.一均匀物体恰能悬浮的水中,若将此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 ) A、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上浮; B、大的一块上浮,小的下沉; C、两块仍悬浮在水中; D、两块都上浮到水面. 3.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到河里,则 ( ) A、它受到的重力变小,浮力不变; B、它受到的重力变大,浮力不变; C、它受到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小; D、它受到的重力不变,浮力不变. 4.一个空心金属球的质量是0.5kg ,体积是6×10-4m 3.把它投入水中,静止时它将 A 、漂浮在液面上 B 、悬浮在液面上 C 、沉入水底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在水池中浮着一只木桶,木桶里装有石块.若把木桶中的石块拣出来扔在水池里,则水池的水面 将会(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6.一空心球,截面积如图2所示,球的总体积为V ,空心部分的体积是球总体积的1/4,当将此球投入 水中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若将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然后使其浸没水中,静止释放后,球将 A 、上浮 B 、下沉 C 、悬浮 D 、漂浮 二、填空题 7.有塑料球、木球和铁球各一个,当它们在水中静止时,如图3所示._________球一定是空心 的;__________球所受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木球所受的浮力_______于它的重力(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8.如图4所示,漂浮在水池中的木块下悬吊着重物A .若把悬吊重物的绳子剪断,重物将沉入水底,这时水面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图2 图 3 图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 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使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 2.认识浮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的学习,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谋求内部协调统一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学习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并与上一节内容构成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本节知识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力、重力、二力合成和密度等知识联系密切。本节内容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计的浮沉原理。前者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浮沉条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分析各种浮沉现象的基础,所以通过实验观察,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要弄清浮沉条件,关键是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本节教材要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变化,并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 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主要知识有两个: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为此,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首先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引导学生从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两个方面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达到理解浮沉条件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诸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准备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现象,能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判断物体的浮沉状况. 2.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运用它解释浮沉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体会物体漂浮、上浮、下沉、悬浮的原因. 2.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能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浮力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上浮、下沉、漂浮、悬浮的分析与判断.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物体处在上浮、漂浮、悬浮、下沉的不同状态下,浮力、重力、密度的比较. 【教学仪器】: 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1.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2.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 [提问]:1.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浮力、重力) 2.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相等。因为V排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 3.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F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 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析蜡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 G物时,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即:F浮>G 物上浮,最终漂浮。 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即: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

最新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会对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加以解释。 3.知道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4.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应用。 难点: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浮力,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吃过饺子,但你们煮过饺子吗?谁能说一下饺子下锅后,浮沉情况的变化?为什么饺子下锅后先下沉,悬浮再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它所受力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物体的浮沉条件(重难点) 问题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但是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却要下沉,这是为什么?你能画出图中物体所处几种状况下受力的情况吗? 1111111 物体上浮:F浮>G物上浮的物体最终要漂浮,物体漂浮:F浮= G物物体下沉:F浮<G物物体悬浮:F浮 = G物(根据上图你能说出什么是悬浮吗?) 其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漂浮和悬浮。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是上浮和下沉。 问题2:利用上浮、悬浮、下沉时F浮和G物的关系推导:物体上浮: ρ物<ρ液 物体下沉:ρ物>ρ液物体悬浮: ρ物= ρ液 物体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液面时,F浮不变(不变、变大、变小),露出液面后 F浮变小(不变、变大、变小)直到F浮 = G物时,物体漂浮在液面上。 问题3:如图新鲜的鸡蛋在清水中要下沉,为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它悬浮吗?大家动手做做看。这是通过哪种方法来增大浮力,从而调节浮力和重力关系来实现悬浮的呢?增大浮力还有什么方法? 悬浮 上浮v 下沉v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知识要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为此,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从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理解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选种诸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四、教学仪器:烧杯、水、盐水、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乒乓球、 鸡蛋、比重计、小烧杯、小钢珠、橡皮泥、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如何帮小朋友取出洞中球? 学生答:向洞中灌水,球会飘起来。 让学生用烧杯和乒乓球验证此法是否可行。 如果洞中是一个鸡蛋,此法可行吗? 学生:不行。可用盐水。 看视频:鸡与盐水的密度关系 看来,物体的浮沉是有一定条件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二)进行新课 1、物体的浮沉条件 问:既然乒乓球和鸡蛋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鸡蛋沉底而乒乓球上浮?为什么鸡蛋在盐水中可以漂起来还能悬浮?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1)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到的F浮>G蜡时物体上浮。当物体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 G物时,物体最终漂浮在水面。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第三节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教学仪器: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1.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2.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 [提问]:1.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浮力、重力) 2.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相等。因为V排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 3.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F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 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析蜡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 G物时,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即:F浮>G 物上浮,最终漂浮。 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即: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 若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我们说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即:F浮=G物,最终悬浮。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讨论: (1)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 (2)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重力变小,可以装载的货物变多。 [指出]:从浮力的角度看,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这种古老的“空心”办法,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3课时(第十三周星期三、四、五)教案执笔者: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上节,知道浮力的产生及其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浮沉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身边,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较扎实,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知识面广,学习习惯较好,自学能力较强。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归纳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设计思路 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知识要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为此,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从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理解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选种诸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七、教学仪器: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 1.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 2.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 [提问]:(1).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浮力、重力) (2).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

初中物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2、知道密度计、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历典型的科学研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问题——猜测——验证——结论{检验、应用、推理、解释}——创造——发现,使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物体沉浮现象的乐趣,获取物体沉浮的经验认识,增长探究物体沉浮的本质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思考等科学能力,为后续乃至终生学习能力及达到高级的思维水平准备认识基础。让学生初步了解浮沉条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参与制作密度计的实践活动和成果的展示活动,感受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对实验现象认真观察和对实验操作的科学态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3、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谋求内部协调统一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施教策略: 1、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以打捞沿船引入新课,并利用FLASH模拟潜水艇下潜、上浮;巨轮在海上航行;飞艇在空中飞翔等现象引入到浮沉条件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边学边实验,在实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并用FLASH制作动态的受力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3、用多媒体制作潜水艇、孔明灯等浮沉原理并结合演示实验,让学生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及其克服策略】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说明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市第26中学皮琼芳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第一课时,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让学生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其应用。从这节课教材的地位来看,它是学生运用浮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浮力知识在这节课中得以升华与拓展。本节课是建立在上一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在清水和盐水中的浮沉现象;通过简单的受力分析让学生加深对物体浮沉现象的认识,知道物体在不同状态下对应的浮力与重力大小关系,从而得出物体浮沉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出改变物体浮沉两种的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讲授可以帮助学生弄清楚轮船、潜水艇、气球与飞艇的工作原理。 二、学情分析 由于这节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受力分析、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等相关知识。虽然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常见的物体的浮沉现象有了大致了解,但是毕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难免会有一些潜在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意识,比如:物体的浮沉状态究竟有哪些?物体浮沉条件是怎样的?是不是重的物体就一定会下沉,而轻的物体就一定会上浮等等。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一直困扰着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较多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活动,如:让他们多动手实验,多观察现象,留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真正帮助学生纠正认知上的错误,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决定的; (2)知道F浮<G,F浮>G,F浮=G这三个表达式的含义。能综合运用阿基米德原理、二力平衡等知识来讨论浮沉条件。 (3)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和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2)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以及浮力的其他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物体的沉浮现象学生虽然在生活中常见,但对物体的浮沉现象和浮沉条件并不一定清楚明白,而这个结论又是本节课的后续教学基础,因此把物体的浮沉现象及学生对浮沉条件理解定为本节课重点;说到轮船的工作原理,学生也是略知一,但对轮船为什么能漂浮以及排水量的知识都存在认识误区,因此把轮船工作原理就定为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 难点的确定: 由于物体的沉浮条件容较多,如果学生对此理解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后续教学容浮力应用的学习,所以把学生对该条件的理解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而学生在学习轮船、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时,由于涉及到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这可能会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混乱,因此把这部分知识也定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五、教法: 采用学生探究和教师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和谈话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和

初二物理《物体的沉浮条件》教案设计

初二物理《物体的沉浮条件》教案设计 在通过前面的探究活动后,在这一节里再次进行探究活动的目 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探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本教案立意与 探究活动中思想和方法的开放性,旨在让学生大胆探索物理规律,打开学习物理的思路,同时,希望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物理的研究方法. 在事先分好组,按需要,一般是四五个同学一组为宜.同时提出要探究的课题. 探究中提供的实验仪器: 木块、铁块、弹簧称、天平、量筒等,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验设 计需要,为学生提供仪器. 1、提出问题: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二铁块却下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物体的沉浮条件又是什么? 2、请同学们提出猜想,猜想不拘一格; 3、根据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4、在提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选择所需的实验仪器(也可自己设计实验仪器); 5、设计实验的记录表格; 6、写出实验步骤; 7、得出实验结论; 8、看实验结论和先前的猜想是否吻合; 9、写出个人自评. 以上的所有项目都填在下表里. 姓名实验日期 探究课题物体的沉浮条件 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仪器 实验的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和猜想是否吻合 自评 学生将上表交回后,此课时完毕. 下一课时,选几组完成较好的方案,由学生边演示边讲解他们组的探究报告,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就学生的探究过程作一总结,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F 浮G时,合力的方向向上,物体就会上浮;F浮=G时,合力为零,物体就会悬浮在液体中.

请同学们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图8-33、图8-34、图8-36、图8-37等现象. 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那么,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它们的密度有何关系呢? 结论:当液〈物时,必有F浮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上浮. 注意:这里要指出物体是实心的,如果用大密度的材料制成的物体要附在水面上,则可以把他制成空心的,如轮船等.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请同学们学习阅读材料. 内容仅供参考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教案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教学仪器: 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 教学流程: 1、新课引入 [演示]:a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 b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 教师: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学生:浮力、重力 教师: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 学生:相等。因为V排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 教师: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F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析蜡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 G物时,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即:F浮>G物上浮,最终漂浮。 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即: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 若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我们说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即:F浮=G物,最终悬浮。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 2、进行新课 教师:下面我们讨论几个小问题: (1)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 (2)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 学生:木材轻,重力变小,可以装载的货物变多。 教师:从浮力的角度看,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这种古老的“空心”办法,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 教师:密度比水大的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办法让它上浮或漂浮呢? [实验] 两个外形相同的铁罐子,一个空心,一个装满沙;同时按入水中,松手后实心的下沉,空心的上浮最终漂浮。 教师: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空心的铁罐子为什么能漂浮呢?可能是因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它是空心的,F浮>G物,所以能上浮,最终能漂浮。 教师:要想让实心的铁罐子也漂浮,可以怎么办呢? 学生:把沙取出来,变成空心的。 教师:大家的想法是如何调节的铁罐子的浮沉的呢? 学生:F浮不变,挖空使G物变小,当F浮>G物,铁罐子自然就浮起来了。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教案

《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应用》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所在学校 课程名称初中八年级物理选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授课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应用授课章节第十章第三节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应用》是在学习了前两节《浮力》和《阿基米德定律》,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物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沉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身边的科学理念,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较扎实的掌握了浮力的基础知识,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知识,对学过的浮力产生原因和阿基米德原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热情。并且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又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②知道浮力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②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 社会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学法:讨论法,实验法,归纳法 教学教具乒乓球、清水、盐水、橡皮泥、鸡蛋、密度计、长筒玻璃杯两个 注射器,输液管,气球,石头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

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课时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原理。 3.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物体的浮沉现象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 难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橙子、土豆、西红柿、塑料袋。 学生用:烧杯、水、盐、牙膏皮、西红柿、纸杯、气球、铁钉、小瓶、泡沫、酒精灯、塑料袋。 提出问题:为什么钢铁做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 钢铁做成的潜水艇能在水中上浮和下潜呢? 引出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议一议】为什么土豆排开水的体积比橙子大,它反下沉了呢?到底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通过学生猜测和亲身感受引起认 【归纳总结】师生共同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较浮力与物质重力的关系 上浮F浮>G物漂浮F浮= G物 悬浮F浮= G物 下沉F浮< G物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改变浮沉条件的方法,既为下面浮沉条件的应用作铺垫,

【演示实验】把牙膏皮小船放入密度为1.0×10 3㎏/m3纯水中,标记水到牙膏皮的位置为S,然后再把它放入密度为1.1×10 3㎏/m3盐水中,牙 【以问求答】1.工作原理: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制成的。 2.刻度特点:上小下大,刻度间隔不均匀。.潜水艇 【合作探究】你能改变玻璃瓶的浮沉状态吗?

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评课稿

八年级(上)科学评课稿 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本节课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的初中二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四讲内容。本节是初中物理浮力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物体浮沉条件是二力平衡条件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在流体静力学中特殊表现形式,它涉及物体浮沉条件和应用两方面的知识,具有知识量大,相互联系紧密和知识交叉的特点。谢满飞老师能抓住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学生小组活动和实例分析,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谢满飞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物体浮沉条件和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这一主线开展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知识,通过学生活动,综合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力和物体运动关系等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教学设计的评价 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科学课程标准》中:让生活走向科学,让科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 1.巧妙激趣,导入新课

谢满飞老师教师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首先让学生听泰坦尼克主题曲和看电影片段,“沉船”事件引起学生注意,紧接着又以鸡蛋在盐水中的不同浮沉情况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入课题,并展开讨论。一开始就让学生处在浓厚的学习兴趣 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2、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如:“重的物体一定下沉、轻的物体一定上浮?”、“受浮力大的物体一定上浮、受浮力小的物体一定下沉吗?”有分组活动交流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如:“观察物体浮沉与物体自重的关系”、“观察物体浮沉与物体排开的水多少的关系”。有多媒体演示分析如:“乒乓球在水中上浮、下沉和悬浮”的演示和受力分析。有教师演示实验如:“装有不同质量水的玻璃瓶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通过环环相扣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或合作完成,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探究的科学过程”和“探究的科学方法”,教给学生的不止是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从生活中获取教学资源 比如,教师利用汤圆的浮沉,让学生觉得熟悉、亲切,然后通过所学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社会热点“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引出潜水艇,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学生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然后让学生观看潜水艇的上浮、下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基础)知识讲解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基础) 撰稿:肖锋审稿:蒙阿妮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浮力的利用; 3、了解轮船的漂浮原理、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气球飞艇的升降。 【要点梳理】 要点一、物体的浮沉条件(高清课堂《浮力的应用》)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而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受力情况,物体的浮沉就取决于它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要点诠释: 1.当F浮>G时,合力方向竖直向上上浮 当F浮=G时,合力为零悬浮 当F浮G 物体上浮;当时,F浮=G,物体悬浮;当,F浮

从浮力利用的角度看,采用“空心”的办法可以增加可利用的浮力。即使现代化的轮船,也采用的是这种古老的办法。 要点诠释: 1.轮船 ①轮船浮于水面,它们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总重。 ②轮船浮力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根据漂浮条件知,排水量=船自身的质量+满载时货物的质量。 2.潜水艇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的,潜水艇为了实现升降,必须使浮力大小不等于重力,潜水艇在水下时,由于艇壳不能任意改变,因此浮力是不变的,要想控制上浮、下沉就只有改变自重,潜水艇两侧都有水舱,与高压气舱相连,高压气体能将水从水舱内排出,减小潜水艇重力,当其小于浮力时潜水艇就上浮;当浮力大小等于重力,潜水艇可在水中任一位置保持静止,即悬浮;关闭高压气舱使进水口打开,在水压作用下水舱进水,自重增大到大于浮力时,潜水艇开始下沉。 3.气球和飞艇 气球和飞艇是漂浮在空中的,内部所充气体的密度必须小于空气的密度,一般充有氢气或氦气,充气时体积增大,浮力增大,当浮力增大到大于其重力时,气球和飞艇就上升;反之,排出一部分氢气或氦气时,气球和飞艇就下降,因此它们是通过改变体积来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热气球是通过加热的方式使气球内气体热膨胀,从而减小气体的密度,因此热气球只要停止加热,气球体积就会缩小,浮力减小,降回地面。 【典型例题】 类型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1、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 两杯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ρ甲>ρ乙B.ρ甲<ρ乙C.F甲>F乙D.F甲<F乙 【答案】B 【解析】鸡蛋在甲盐水中悬浮,所以鸡蛋的密度等于甲盐水的密度;在乙盐水中漂浮,所以鸡蛋的密度小于乙盐水的密度。因此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所以A错误,B正确。 鸡蛋在甲中悬浮,所以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漂浮,浮力也等于重力,因此在甲和乙中所受浮力相等,所以CD都错误。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浮沉条件,一定要掌握物体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练习及答案

物体的沉浮条件 一、选择题 1.关于铁球在水中的沉浮,有以下几句说法,正确的是 ( ) A、沉入水底的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B、凡是铁球就会沉入水底; C、空心的铁球一定漂浮在水面; D、悬浮在水中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2.一均匀物体恰能悬浮的水中,若将此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 ) A、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上浮; B、大的一块上浮,小的下沉; C、两块仍悬浮在水中; D、两块都上浮到水面. 3.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到河里,则 ( ) A、它受到的重力变小,浮力不变; B、它受到的重力变大,浮力不变; C、它受到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小; D、它受到的重力不变,浮力不变. 4.一个空心金属球的质量是0.5kg ,体积是6×10-4m 3.把它投入水中,静止时它将 A 、漂浮在液面上 B 、悬浮在液面上 C 、沉入水底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在水池中浮着一只木桶,木桶里装有石块.若把木桶中的石块拣出来扔在水池里,则水池的水面 将会(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6.一空心球,截面积如图2所示,球的总体积为V ,空心部分的体积是球总体积的1/4,当将此球 投入水中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若将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然后使其浸没水中,静止释放后,球将 A 、上浮 B 、下沉 C 、悬浮 D 、漂浮 二、填空题 7.有塑料球、木球和铁球各一个,当它们在水中静止时,如图3所示._________球一定是空心 的;__________球所受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木球所受的浮力_______于它的重力(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8.如图4所示,漂浮在水池中的木块下悬吊着重物A .若把悬吊重物的绳子剪断,重物将沉入水底,这时水面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图2 图 3 图4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练习题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一个质量是6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N,如果往盐水中注入清水,鸡蛋将_______。(填“下沉”“上浮”或“不动”)(g=10N/kg) 2、右图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的表演场景。若表演者脚 下的楠竹的质量为12kg,排开水的体积为0.06m3,则楠竹受到的 浮力为_____N,运动员和手中细竹竿共重_____N。(g=10N/kg) 3、刚倒入玻璃杯中的雪碧会产生很多小气泡。此时,将一些葡萄 干加入杯中,有些葡萄干会沉入杯底,这些葡萄干表面因吸附足够 的小气泡,受到的浮力_____重力,从而上浮;上浮到液面后,由于小气泡破裂,导致它们受到的浮力______重力,于是又沉入杯底(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________,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要_______一些(填“上浮”、或“下沉”)。 5、饺子在水中煮一会儿会漂起来,是因为饺子受热膨胀,体积_______,受到的浮力_______,重力小于浮力,上浮到水面(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 ()6、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7、A、B、C、D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 静止后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它们当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A.A球B.B球C.C球D.D球 ()8、把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不同物体放入水中,它们静止 时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D.无法判断谁受到的浮力大 ()9、一个很薄的塑料袋(质量不计)装满水,袋口扎紧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是6N,若使塑料袋体积的2/3浸在水中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接近于 A.0N B.6N C.4N D.2N ()10、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水和盐水中静止时,鸡蛋 在图甲中漂浮、在图乙中沉底,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甲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乙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甲、乙两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第一课时,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其应用。从这节课教材的地位来看,它是学生运用浮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浮力知识在这节课中得以升华与拓展。本节课是建立在上一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在清水和盐水中的浮沉现象;通过简单的受力分析让学生加深对物体浮沉现象的认识,知道物体在不同状态下对应的浮力与重力大小关系,从而得出物体浮沉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出改变物体浮沉两种的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讲授可以帮助学生弄清楚轮船、潜水艇、气球与飞艇的工作原理。 二、学情分析 由于这节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受力分析、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等相关知识。虽然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常见的物体的浮沉现象有了大致了解,但是毕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难免会有一些潜在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意识,比如:物体的浮沉状态究竟有哪些?物体浮沉条件是怎样的?是不是重的物体就一定会下沉,而轻的物体就一定会上浮等等。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一直困扰着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较多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活动,如:让他们多动手实验,多观察现象,留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真正帮助学生纠正认知上的错误,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决定的; (2)知道F浮<G,F浮>G,F浮=G这三个表达式的含义。能综合运用阿基米德原理、二力平衡等知识来讨论浮沉条件。 (3)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和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2)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以及浮力的其他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确定: 物体的沉浮现象学生虽然在生活中常见,但对物体的浮沉现象和浮沉条件并不一定清楚明白,而这个结论又是本节课的后续教学基础,因此把物体的浮沉现象及学生对浮沉条件理解定为本节课重点;说到轮船的工作原理,学生也是略知一,但对轮船为什么能漂浮以及排水量的知识都存在认识误区,因此把轮船工作原理就定为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 难点的确定: 由于物体的沉浮条件内容较多,如果学生对此理解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后续教学内容浮力应用的学习,所以把学生对该条件的理解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而学生在学习轮船、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时,由于涉及到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这可能会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混乱,因此把这部分知识也定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五、教法: 采用学生探究和教师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和谈话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策略设计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

楚雄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八年级下 教材名称:物理 教材出版社:人教版 第十章:浮力 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设计者学号: 20111041225 设计者姓名:史波 设计日期:2013年 12月10 日

教学设计或教案的基本格式

教学内容 的深化和 拓宽 1、我国古代在沉浮条件上的一些应用 (1)孔明灯:如图所示为传说中三国时代诸葛亮为了军事目的而放飞的“孔明灯”,灯笼内有一个放有松脂的小碟,点燃松脂后,灯笼内空气变热密度变小而使灯笼飞起悬于 空中,这其实就是热气球的一种雏形。 (2)公元1066年,宋朝的河中府发生黄河水患,冲走了城外桥头的大铁牛,为了把这铁牛从水中捞起,有人潜入水底用绳子拴牢铁牛,绳子另一端系于船上,船当时装满沙 土,使绳索绷紧,然后船上人慢慢取走船上沙土,铁牛就被拉了上来,这和现在通用的浮 筒打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图所示。 (3)曹冲称象:传说三国时代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谁也没有办法称出大象有多重,曹操一个小儿子曹冲十分聪明,他首先让人把大象拉到船上,记下船的吃水深度,再用石 块代替大象达到同样的吃水深度,最后分别称出许多石块的总重,也就知道了大象的体重 了,如图所示。 2、沉浮条件的一些其他应用 (1)浮运架桥法:早在唐朝时,中国人就在黄河上架起大型浮架,贯通了黄河两岸的运输,战争期间有舟桥部队,现在浮运架桥仍然被使用。 (2)浮法玻璃生产法:让玻璃液流入熔融金属(如锡液)的槽中,浮在金属液表面,自由摊平可生产出大面积、高质量的平板玻璃。 (3)石油钻探平台:随着能源的紧张,人们开始开采海面以下的石油,可造出大型石油钻探平台,开到所在位置再用锚固定,进行石油钻探和开采,我国在南海已经用这种 方法生产石油。 教学过程设计要点 教材分析教师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安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