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一)

赵霖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他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医学教育,通晓中医食疗理论,并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在慢性病的治疗当中,运用饮食调理收到良好效果。他曾参加"相约健康社区行",全国健康教育巡讲活动,被国家卫生部聘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有非常深厚的哲学内涵:

第一,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

第二,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

第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

第四,"审因施食,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辩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也有精辟的论述。例如"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保健的膳食原则。

中华民族膳食与就餐的"十大平衡"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有如下精辟论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

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

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此讲座“健康大课堂”由中国保健协会、中国新时代集团等单位主办,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此讲座又之称为“中国版”的营养智慧,为了革命的本钱,值得一看。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吃什么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

营养状况影响民族竞争力

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营养不仅影响人民的体质、智能、发育和健康程度,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竞争力与创造力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想健康就是进入小康社会的通行证。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有这样一个很生动的譬喻:一个人毕生从事的事业、成功、家庭、财产等等可以描述成下面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就是前面是一个1,后面有无数个零。第一个数字1就代表健康,如果失去了1,一切都会变成零。

健康就是GDP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在过去40年中,世界经济增长的8%至10%都是来源于健康的人群,而亚洲的经济腾飞有30%至40%也源于健康的人群。全国城乡居民因疾病、损伤和早死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2%,相关的医药费消耗相当于GDP的

6.4%,所以不难看出健康就是GDP。中国有13亿人口,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患病人不在少数,如果得了病才忙于治疗,高昂的医疗费不仅普通的家庭难以承受,不仅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增加公费医疗投入与医疗保险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重视营养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才能把庞大的医疗费用节省下来。

把最后28天的抢救费用于预防

中国国民平均寿命是71.5岁,平均健康寿命是62.3岁。平均每个人有9.5年是带病或残疾生活。人在晚年60岁以上,消耗的医疗费用约占一生的40%以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医疗费是在人生的最后28天花费的,也就是抢救费用。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把抢救费用改为进行预防,可以使人的健康生命延长远远超过28天。

全球1/3患者死于药物滥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的模式在发生变化,首先就是食源性疾病增多,2000年WHO宣布,全世界因营养过剩死亡的人数,首次超过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第二,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据WHO统计,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死于药物的滥用,我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如果住院病人平均每天合并用药5种的话,不合理用药发生率21.8%,伴随化学合成药物特别是抗菌素的滥用,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难以治愈的疾病不断出现。第三,医源性疾病,医疗模式的商业化倾向日益严重,医源性疾病不断增加。最近国际医学界有人批评中国,临床过度输液的问题,根据我们与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联合研究结果,发现输液问题不能忽视。香港保健协会周文轩主席指出,由于化学合成药物有非常明确的作用点和药物作用效果,因此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副作用很难避免,所以老年人用药后往往出现较多的副作用。导致药越用越多,病越来越多。

孕妇吃药生出两万无手海豹儿

“甘蔗没有两头甜,凡药都是双刃剑”。职业妇女为了不影响工作,克服妊娠反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中医治疗妊娠反应常用伏龙肝(即农村烧柴的灶心土)煎水喝。但西方不知道这个方法,于是德国格律塔尔公司生产了合成药物“反应停”(困特甘),这个药物做了许多实验,据说老鼠点头了、猴子也点头了,但人类食用之后,最后在全世界诞生了两万个海豹儿,生下来的孩子没有手、没有脚,像海豹一样。造成了20世纪最大的药物丑闻!

再就是拜耳药厂新的降脂药“拜思亭”带来的教训,全球31人服用后,因发生横纹肌溶解症而致死。

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被称为“无声杀手”,英国每年因药物中毒住院的患者有48%是因为服用了“扑热息痛”,其中有200至300人死亡。抗生素的滥用造成霉菌感染。不在饭后服用“阿司匹林”,造成胃出血;抗心律失常药使用不当,引起“药物性猝死”;消炎痛的滥用诱发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美国哈佛大学的调查显示,非处方药物止痛药布洛芬和醋氨芬可以增加高血压的发生,达86%。

健康损失1年8000亿

“预防胜于治疗,牢记营养经济学”。2001年全国卫生资源消耗6100多亿,因疾病、伤残等造成的损失约7800亿,总计约14000亿。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众所周知,“三峡工程”,15年的总投资才2000亿。

2004年12月,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正式公布了《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中国人因健康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仅2003年就高达8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GDP比重的7%左右。

国家“九五”攻关期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疾病的预防工作上投资1元钱,就可以节省8.5元的医疗费和100元的抢救费用。

健康长寿不靠高科技

18年前,作为中国卫生部官员的一位医生赴美深造。他到达美国之后,有两个问题让他困惑不解,一个是美国富人瘦,穷人胖;第二是美国的研究证明,医学的高科技化对美国人健康长寿的贡献竟然非常有限。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中,这位曾在美国三个大都市卫生局任部门负责人,在数所大学任中国教授的中国医师响应祖国的召唤回到了

中国。他就是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黄建始教授,他在2004年5月出版的著作《最大回报:健康投资》一书中告诉我们,美国人之所以在总体上比中国人健康水平高,其原因是许多美国人一生都在不断进行健康投资。

医药费用20年涨了200倍

现代医学越来越强烈地受到仪器公司和制药公司的控制,美国的医药公司每年仅为“培训”医生就要花费2亿美元。形形色色的、不同检查目的的生化指标,越来越多的各种检查仪器、使得临床诊察费用直线上升。美国斯坦福大学内分泌专家杰拉尔德里文教授指出:“当前,医生受的许多教育来自医药公司,他们之所以知道胆固醇,是因为每个公司都在关心这一问题。但许多医生对胰岛素抵抗及其后果却知之甚少,这真令人遗憾。”

2002年全球人口62亿,中国要为占全球人口20%以上的13亿人提供医药服务,但我们所掌握的卫生资源却只占世界卫生资源总量的2%。20年来职工工资提高了10至20倍,但医药费用上涨的幅度却达到了100至200倍。用“食疗”进行饮食调理,必须广泛推广中医针灸、耳针和耳穴压豆、按摩、刮痧、拔火罐等传统治疗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充满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既实用有效,又非常廉价,易于掌握。充分体现了高级、简单的原则。

健康生活增寿25年

在20世纪,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30岁,您也许认为这是先进发达的现代医学科技带来的。事实上美国的医疗服务系统只使美国人的寿命延长了5年;而正是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种服务于民众的预防和公共卫生措施使得当今的美国人多活了25年!对最广大的民众而言,现代医学科技和庞大的医疗系统并没有对您的健康帮太多的忙。真正使群众受益的却是健康教育传递给您的科学信息,正是它指导您如何进行健康投资,在亚健康和疾病状态下及时寻求真正有效的帮助。

提倡健康保健

在《最大回报:健康投资》一书的序言中,中国医科院院长刘德培院士指出:“中医历来重视预防,强调养生保健,从整体、动态和辩证的角度认识健康和疾病,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战略观念与现代健康领域的许多新概念不谋而合。”他又指出:“中医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整合调节的干预方式,追求人体功能平衡状态,适应了生命过程的多样性和病变复杂性的实际情况。”

膳食平衡

学习营养学知识,接受平衡膳食的观念可以预防许多疾病。在北欧国家芬兰,有一个省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很高,芬兰将该省作为这些疾病重点防治的试点省,5年内用

于宣传教育和防治措施的经费约投入了100万美元。此后该省居民因心肌梗死、脑血栓、脑溢血发生偏瘫的患者数目大幅度减少,五年内总共节省了600万美元的医疗支出。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事例。

牢记“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加强健康教育,使人民群众接受平衡膳食、贯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极其重要!

聪明人投资健康,

明白人爱护健康,

普通人漠视健康,

糊涂人透支健康!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二)

赵霖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他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医学教育,通晓中医食疗理论,并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在慢性病的治疗当中,运用饮食调理收到良好效果。他曾参加"相约健康社区行",全国健康教育巡讲活动,被国家卫生部聘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强烈地批评长期统治着西方医学领域的教条主义模式疾病模型(即生物医学模型),正是这种医学模式带来了下面两个结果:

一、加速了药物的淘汰;

二、对服用的药物产生依赖,如降压药、降血糖药必须天天吃,一旦停药就会反跳。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医学观念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庄严宣布: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掌声)毫无疑问,现代医学的医学模式应当向健康医学、生态医学、稳态医学的方向转化。中医学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基本理论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医学观念极为接近。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召开的《医学目的的再审查》会议指出:世界性的医疗危机,源于近代医学模式造成技术统治医学的长期结果。

西医治“人得的病”中医治“有病的人”

西医治的是“人得的病”,中医治的是“有病的人”,所以平衡就是健康,调整就是治疗营养状况是人口素质和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营养不仅影响人民的体质、智能、发育和健康程度,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竞争力与创造力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膳食安排不合理每天损害健康

膳食结构平衡与否,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一个70岁的人,摄取食物总重量约为体重的1000多倍,也就是说每人每年平均饮食消费达一吨之多。人之所以能够维持生命、工作、思维都依靠食物中的营养供应。有些人不相信平衡膳食对健康的作用,觉得不像吃药那样,立竿见影,殊不知,如果膳食安排不合理,每天都会损害健康,日久天长,自然会带来百病丛生的后果。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心脏健康会议发布了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脏病的四项原则,即所谓“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均衡、天然、生鲜、洁净日本的健康食经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现在世界上的长寿国家,日本居民为什么长寿?主要是膳食的均衡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首先是食用生鲜食品的爱好,养成了清洁卫生的饮食习惯。在家就餐时一般分餐,每个人的碗筷分开。第二,经常吃海产品、豆腐、酱汤等传统食品,加上西方的牛奶、酸奶等,搭配蔬菜,保持了膳食的平衡。第三,吃生鱼片用的佐料日本芥末(天葵),像中国大蒜一样,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第四,日本大力提倡减盐运动。配合药物治疗,现在患脑中风的人数已下降到20世纪60年代的一半以下。

2000年日本提出以预防“生活习惯病”、减少壮年期死亡、延长健康寿命为目标的“健康日本21”计划:在以下9个领域(营养、饮食、运动、精神健康、吸烟、酒、糖尿病、循环器官病、癌)提出了以加强信息提供、推行终生保健、完备健康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增进健康法案”。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第一位的就是遗传因素,占到15%,第二位是膳食营养因素,占13%,医疗条件因素的作用则少得可怜,只比

气候环境的影响(7%)多了一个百分点,为8%。所以,如果把自己的健康完全寄托在医院是非常不明智的。

中医称肾为“先天之本”。由于“肾”关系生长、发育与衰老,老年人往往“肾虚”,中医称“久病穷必及肾”。

古今医家都注重脾胃功能,称脾胃为“水谷之海”,是“后天之本”,对健康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医素有“调理脾胃,以治百病”之说。所以饮食适时、适量,劳逸适度,讲究卫生,精神愉快,“正气内守”,才能保持健康。

消化道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人体肠道黏膜的总面积约有一个网球场大,它的结构和防御功能构成了机体强大的黏膜免疫系统,外界的细菌、病毒和毒素很难突破这道防线。小肠免疫细胞种类多,数量大,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大肠的免疫细胞和淋巴组织与众多的微生物也是黏膜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感等病毒在不断变异变异的病毒和细菌“无药可治”

人类每天都要接触各种病毒和细菌,由于它们都在不断地变异,因此许多病“无药可治”。如每年导致全世界约20万至30万人死亡的流感病毒就是如此,由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免疫因子组成的人体免疫系统,其发挥识别、屏障、吞噬、清除作用,始终与各种传染病相抗衡。因此保持免疫功能的稳定和完整,是预防传染病的根本手段。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医学观念需要改变,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调节能力、抗病能力,即人体自我防护和痊愈能力上来。

任何一种营养的缺乏或失衡,对免疫系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当今社会,许多人都缺乏对免疫系统有益的植物营养素、抗氧化剂与多糖等;营养失调会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人体更容易受病毒的侵袭与感染。在抵抗感染方面,营养因素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免疫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依赖于饮食,因此一旦营养失调,受影响最大、被严重损害的就是机体免疫系统。对非洲儿童的研究发现:幼年期营养不良导致的免疫系统不健全,会造成呼吸道和胃肠道为主的重复感染。

古代先贤提倡“寓医于食”应该牢记!关注“寓医于食”的结果,就是个人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疗费,造福全社会。

“药片文化”误导消费天然膳食促进健康

下面我讲一下中国传统膳食和西方的药片文化。

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为人类选择和生产了丰富的食物原料。中国的第一部农耕专著《齐民要术》,收集了谷类、豆类植物十多类,约200余种,蔬菜20多类,100多个品种,为养生保健奠定了物质的基础。中华民族伟大的农业文明,为人类选择和生产了极其丰富的食物原料,并且充分体现了食物来源生物多样性的原则。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态农业的成功实践,为“寓医于食”、利用饮食养生保健,奠定了物质基础。(掌声)

作为食物的评价标准色、香、味、形、器、效,6个方面缺一不可。好的厨师做的菜是“烂而不失其形”,而且要配合相应、合适的美丽的器皿。《养老奉亲书》指出:“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以食治疾,胜于用药。”《遵生八笺》中说:“饮食活人之本。”“由饮食以资气,生气以益精,生精以养气,气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

西方的“药片文化”

由于西餐食物品种单调、动物性食物过多,而蔬菜品种有限,造成摄入量不足,大部分欧美国家蔬菜摄入量(不包括土豆)约每人每日80至100g/d左右,中国约500

至600g/d,膳食营养不平衡。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西方从工业文明造就的现代医药学理念出发,从各种食物原料中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药片即各种食物补充剂服用,形成了

现代的所谓西方“药片文化”。“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信息时代的生活挑战着每一个人的能力极限,无数的美国人求助于营养品充实自己,或至少保持实力。”美国《新闻周刊》的文章如此评论道。

大家可以注意到,你在电视台永远不会见到蔬菜和水果的广告,因为所有的广告费用都要出现在价格里面,只有通过提取才能获取暴利。西方有识之士对“药片文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一位专家说,在大多数人看来,实验室中精心研究出来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药品,才是治疗我们身上大疾小恙的灵丹妙药。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和研究另一种大相径庭的药用资源,即动物和植物,它们在这个星球上已经存在了上百万年,这就是我们随餐而入的食物。食物成分不像化学合成药物那样有明显的作用点和非常单纯的效果,因此不用担心它会有副作用,它能维持体内的平衡,并促进健康。

由于维生素C或胡萝卜素都是强还原剂,因此从合成的这一天开始,就不停地被氧化,当到了保质期,药片变黄了就含有了有毒的物质,而在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

和胡萝卜素则是非常稳定的。

美国医疗开支及有关对策

1994年美国的医疗开支占GDP的12%;2000年达到GDP的17%(14000亿美元),尽管如此,医疗保险仅覆盖了85%的人口,有3700万人仍处于无医疗保障的境地。克林顿总统离职前曾警告:如果医疗开支不节制、医疗保险体制不改革,2010年以后美国医疗费用可能会达到GDP的24%(20000亿美元)。因此美国采取了奖励非药物对付疾病、充分利用健康辅助食品的政策。在食品和药品之间专门列出了“营养辅助食品”这一类别,并将其分为“有潜在功能性的食品”和“已确立功能的功能性食品”两类。而中国的大豆则被宣布是“已确立功能的功能性食品”。

中草药大放异彩美国《食品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中为洋用

美国政府为降低医疗开支,于1994年10月25日颁布了《食品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明确中草药等植物及相关健康产品可作为食品补充剂进入美国市场。

美国《食品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以非常宽容的态度对待中草药这样的中医中是药物而在美国的法律体系中难以被批准为药物的产品,其背景在于,美国当局认识到中医食疗的巨大科学价值:适当使用以中草药为代表的食物补充剂,可以有效地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如癌症、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和不必要的手术费用(如心脏血管搭桥术、心血管重建术等昂贵的手术)。由于食品补充剂的应用被美国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所以联邦政府果断地颁布了上述法案,在对食品补充剂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的同时,取消不合情理的限制条例,以加快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的生产。这是一件非常成功的、“中为洋用”的生动事例。

社会医疗经济难题,使日本为中医药平反

难以解决的社会医疗经济难题,使日本重新认识中医药。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白皮书透露,日本近年医疗费已经突破31兆亿日元,但是疾病的治愈率却始终徘徊在20%左右,日本65岁以上的人群已占总人口的19%,2003年底,百岁老人超过了2万,高龄化加长寿命带来一系列健康保健与医疗问题,令配备清一色“西医师”的日本各大医院束手无策。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全盘接受西方医学、中医业被禁止,中医学不能被列入大学医学教育课程。日本文部科学省最近正式给打入冷宫的中医药“平反”,《中医学概论》被列入日本全国80所专业和综合性大学医学部的必修课程,而且从2006年起要作为日本临床医生考试的内容之一,并在2008年后将纳入日本的医生资格考试的试题范围。实践证明中医在预防和治疗现代生活方式病中,发挥着西医西药无法替代的作用!中西合璧、中医主导解决现代生活方式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趋势已

经不可逆转,中医药已经成为时代的“新宠儿”。日本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的方剂都给予特殊的宽松政策鼓励开发。

中国食疗理论指导日本功能食品的发展

《本草纲目》传入日本后,日本有识之士借鉴该书编辑出版了《本朝食鉴》,将食品和农作物的名称、性味、主治和烹调方法等结合日本实际情况加以记述,成为日本食物学的专著,该书处处渗透着中医倡导的理念,对近代日本功能食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药局方收载的天然药物和汉方中也常见家常蔬菜、水果、谷物、甘味料、香辛料等众多食物。

食物是“神”造的,药片是人造的药片永远代替不了完整的食物

100克胡萝卜含2800IU维生素A,虽然超过了我们每天的需要量,但每天食用100克胡萝卜绝对不会中毒或产生副作用,但是如果摄取过量维生素A,就会产生毒性或副作用。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摄取过多容易造成依赖性。维生素C在橘子中是抗氧化剂,而离开橘子就会通过自身氧化产生自由基,变成促氧化剂。儿童过量摄入维生素D可造成前囱过早封闭,形成小脑儿,如摄入5倍建议量,可造成肝脏损害。高剂量维生素

B6治疗痛经,会造成神经系统损害。美国每年有3万名以上6岁以下的儿童发生维生素摄入过量的问题,表现为严重头痛,视物不清及机体丧失协调能力。

“用进废退”长期补充营养素导致消化功能退化

西方哲学思想在现代农业上的体现是化肥的直接补充,农药的直接对抗;而在现代医学上的体现:就是外源性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等的直接补充,抗生素等化学合成药物的直接对抗。人体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已经习惯于从自然界的食物中获取营养。复杂的食物成分使得机体具有更为复杂的消化功能,吃的东西越纯粹、直接补充的营养素越多,就会导致“用进废退”。机体加工食物的能力退化,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外源性营养素的长期直接补充,会伤害人体内部的调整与调节机制,伤害机体正常功能,危害健康!

2004年7月出版的美国儿科学会的专业杂志《儿科学》报道,补充多种维生素会造成儿童患哮喘和食物过敏的危险,美国近半数刚刚会走路的孩子就开始吃各种维生素,并习惯于将维生素添加在婴儿奶粉中,从而造成美国3岁婴儿由于摄取多种维生素而患食物过敏症的危险明显增加。黑人婴儿过早摄入维生素容易患哮喘,而吃添加维生素奶粉的婴儿容易发生食物过敏症。上世纪90年代初我访问欧洲时,发现市场上婴儿食品特别丰富,每个月份的都不一样,一开始我很羡慕,后来我就不羡慕了,如果不合理搭配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是不符合人类营养和健康要求的。动物实验发现,某些维生素在遇到某种免疫抗原会使细胞发生变化,增加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这就是工业文明带来的灾难。

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2001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17届国际营养学大会,来自全世界的3000余名营养学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通过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达成了一致的学术观点:“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食疗”的保健效果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痛苦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健康与疾病这一对矛盾、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与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总体把握。在欧洲“营养医学”、“营养药理学”新学科纷纷出现,反映了中国传统“食疗”思想被西方广泛接受的生动事实。

国际营养学界近年对膳食指南的认识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从过去以营养素为基础转向以食物为基础。因为营养素的发现依赖于人类的认识水平,而现在发现,在食物中存在着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所谓非必需营养素,这些物质如低聚糖、香菇多糖、黄酮类

化合物、叶绿素、番茄红素、谷维素、茶多酚和二十八烷醇等,同样也在发挥重要的健康作用。它们可以预防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延缓机体衰老、提高免疫力,在膳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大多存在于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

饮食结构“西化”“文明病”登陆中国

中国营养与健康的现状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病和富裕文明病并存”。中国儿童营养不良人数达2400万,佝偻病与缺乏性贫血仍是农村主要的营养缺乏病,而营养不良是造成感染流行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膳食结构“西化”的倾向日益明显。“洋快餐”无孔不入,营养过剩诱发一系列“文明病”;肥胖已成为威胁少年儿童健康的严重问题!

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新闻发布会宣布,2002年8月至12月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2.6%,全国约2000万患者,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从1996年原来的4.6%上升到6.4%。1979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仅占总人口的0.67%,1998年全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至3.21%。2001年北京地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到6%,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即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体。

膳食、营养因素可有效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提出用膳食方法纠正高血压,即

DASH(DietaryApproachestoStopHy-pertension)计划。提倡通过多消费蔬菜、水果,低热量的食物来预防高血压。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的专家报告中,提出了膳食和生活方式因素与肥胖、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癌症发病危险性相关关系的证据。这个资料尤其提到你要控制肥胖,就不能吃大块的食物。越是大块,像烤鸡腿,就非常容易引起肥胖。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三)

北京居民存在的饮食“误区”

最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微量元素室鲍善芬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利用承担国际课题“北京市居民铜摄入量调查”的机会,在完成课题的同时,用称量法入户进行了居民全膳食调查。从2004年9月1日开始,通过4个月的连续工作,对北京市6个区县、12个居民区的初步调查数据看,存在以下饮食“误区”。

1.许多家庭烹饪强调口味,用油过多。相当多居民家庭直接用装油的大塑料桶往锅里倒油,往往一倒就过量,三口之家一个月吃一桶油(5升)的家庭不在少数。每人平均每天要摄入30至50克油。尽管中餐与西餐的蔬菜摄入量多,但是饭店和食堂炒菜用油也多,吃完菜、盘底都是油,这是一个弊病。在和食堂炊事员交谈中,不少人提出食堂炒菜用油少了,就餐者有意见,嫌炒的菜不香。

2.许多北京居民存在的饮食营养“误区”,认为吃荤油不好,多吃素油没事。

3.城乡居民目前普遍比较重视饮食营养,知道要多吃蔬菜,少吃肉。但是目前大部分家庭烹饪以炒菜为主,炒菜比白灼、炖菜费油。如西红柿炒鸡蛋一般用油50克至60克,素炒菜花、炒洋葱、炒青椒也要用油约40克至50克,有的高达60克至70克。而素炒茄子一般用油高达100多克。

4.另外,菜肴搭配不合理,荤素不平衡。往往一份菜、三份肉,或一份菜、四份肉;应该调过来,变成一份肉、三份菜,或一份肉、四份菜这样才平衡。炒鸡蛋很好吃,但用油多、胆固醇高,2003年“非典”期间侯玉瑞同志编了一本《68个营养食谱》。我

们在电视台介绍过,其中有“苦瓜芙蓉蛋”,你切上一段苦瓜、一大段葱一起炒,这样既好吃,又平衡健康。

5.城乡居民“口重”的比较多,烹饪用盐量普遍比较大。我们入户调查发现:蒸一笼包子要用16克盐。烹饪、炒菜用盐量一般应当控制在1%左右。

饮食结构“西化”导致大肠癌高发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郑树教授与斯坦福和南加州大学合作,以1个病人与3个健康人的比例,两地各选择1200人进行生活习惯的统计分析,发现虽然生活在同一纬度,但加州的华人居民大肠癌、直肠癌发病率远高于浙江人。移民美国20年的华人因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使他们在健康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浙江居民高出3至5倍。饮食习惯西化是导致大肠癌高发的罪魁祸首。因为大肠癌发病有83%是由环境因素所决定,饮食因素至为关键,其主要诱因就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膳食纤维的西方膳食模式。

腰带长,寿命短,一胖百病缠

肥胖是欧洲最严重的慢性病,在欧洲国家,3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肥胖,德国更厉害。在美国,肥胖是压倒一切的忧虑,1980年美国四分之一成年人体重超标,如今达到了三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一是肥胖者。2002年11月24日法国《玛丽安娜》周刊报道,现在美国人口31.5%约6000万人是大胖子,而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为15%和23%,美国5岁以下的儿童10%超重。肥胖也成了中国青少年健康的“公害”,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资料,我国20岁以上人口中,超重者不低于2.4亿,肥胖患者已达3000万人以上。调查显示,如果腹部脂肪的厚度增加一英寸,体内就要增加4英里长的血管,从而大大加重心脏的负担。

在西方,贫穷的人反而肥胖

贫穷的人反而肥胖,会使我们的祖先不可思议!2004年3月14日,《纽约时报》题为“所有的‘进步’都在渐渐危害生命”的文章指出:正是美国社会底层的穷人大量食用“垃圾食品”双料三明治、鸡肉汉堡包、特大比萨饼、大包装的油炸土豆条等,使他们成为美国最容易发胖的人群。美国国民普遍肥胖的现实,反映出西方社会取得的“进步”具有深刻内在的矛盾性。2000年因饮食不当和缺少运动,导致10万美国人死亡,死于肥胖的人数是死于传染病人数的5倍。

肥胖是美国第二位死因,吸烟是第一位死因。美国联邦疾控中心指出:64%的美国人体重严重超标;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不久将超过烟草、成为首位死因。这是出口到欧洲的万宝路,一面是大字吸烟是杀手,另外一边的黑体字是吸烟会杀死你的精子,危害你的后代。而出口中国的万宝路就没有这些标注。

“欲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

“欲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是古代儿童保健的原则。新生儿(第一胎)正常体重应该在3000克左右,超过4000克属巨型婴儿。001年,南京妇幼保健医院一年接生的6400多个婴儿中,体重在4000克以上的达540名!北京新生儿肥胖比例高达20%。前几年,我们医院妇产科接生了两个孩子,一个体重是10斤,一个是12斤,这两个孩子一检查,发现都是先天性糖尿病。然后我们就调查妈妈怀孕时吃的什么,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往往认为怀孕时候吃的越多婴儿越好,所以吃葡萄一下就吃两斤,傻吃,结果吃“傻”了。我觉得上面这句话应该改为“欲得身体安,须带三分饥和寒”。

2000年5月13日,北京晚报报道,中华医学会召开的科学减肥论坛披露,北京人肥胖率高达45%。居全国首位。

“沙发土豆文化”威胁人类的健康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沙发土豆文化”正在威胁人类的健康。就是指坐在沙发上,吃着炸薯条、喝着可乐看电视!我国青少年长时间看电视的比例达12.7%。美国对10岁至15岁的青少年的调查显示,平均每天看电视5小时的孩子肥胖症发生的危险比看电视不足两小时的孩子高5.3倍。

“正当快餐店的金色标志风靡全球的同时,香烟广告中的男子又骑着马出现在地平线上,形形色色的洋酒广告更是不绝于耳。”美国《商业日报》记者用形象的语言这样描述美国向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动的以快餐、香烟和酒等广告为代表的商业文化攻势。

哮喘、咳嗽、皮痒、头疼谨防儿童“果汁饮料综合征”

英国发现了儿童“果汁饮料综合征”,这类儿童任性,感情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大都与食用人工合成色素有关。1973年,美国医学会就提出食品添加剂与儿童多动症有关。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可引起过敏、哮喘、喉头水肿、咳嗽、鼻炎、荨麻疹、皮肤瘙痒及神经性头痛。可乐过量饮用,导致钙/磷比例失调,影响儿童发育。

“糖尿病”在日本被称为“生活方式病”

吃得过饱、营养过剩,加之运动量不足,是“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的原因。“糖尿病”在日本被称为“生活方式病”。

防治糖尿病要“管住嘴,迈开腿”,从限食、运动与减肥入手!

在这里我介绍一个病例,我们医院有一个同志的爸爸得了糖尿病,请我去咨询,他老爸生活条件不错,体质也可以,但由于退休后生活不规律,经常白天晚上搓麻将,来北京探亲,检查发现各项指标都够糖尿病了。他问我怎么办?我说这种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只能通过行为干预和膳食调整来治疗和预防。我建议:第一你让儿子给你买一个计时器,每天走8000步,即6.5公里左右;另外,每天买一条苦瓜当早餐吃,由于在印度医学中苦瓜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印度还有从苦瓜里提取植物胰岛素的专利。苦瓜切碎之后用开水焯,然后早餐吃掉苦瓜,把煮苦瓜水的水灌在瓶子里带出去散步,走累了渴了就喝苦瓜水。结果坚持了三个月以后,老人各项指标都正常了。

我这儿有一封一个北京朝阳区有1000户居民的社区居委会主任给我来的信。她说从“非典”以后我在电视台做的节目他们都看,所介绍的有关防治高血压的“食疗”方法(即白天喝菊花茶、晚上喝芹菜汁以及“食疗”的天麻钩藤素汤面),社区居民用后很见效……现在我们送礼都不再送点心水果了,而是送健康教育的书。她信中的最后一句话特别让人感动,她说:“我们大家祝愿您健康,因为您的健康就是所有希望健康的人的健康。”从这封人民来信,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央文明办和卫生部组织的“相约健康社区行”倡导的健康教育活动,确实给社区人民大众带来了切实利益。

关注“食品慢性安全”

从“食品慢性安全”的角度看“洋快餐”对健康的潜在危害。食品的慢性安全:是指食品对各种慢性疾病和人体健康与寿命的影响。有关食品慢性安全的评价标准如下:

1、食品对某些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2、食品对某些疾病危害因子的影响。

3、食品对人体基因的影响。

4、不平衡的饮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美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指出,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95%来自动物性食物。美国参议院《营养与健康特别委员会》主席麦戈文提交国会的报告:“现在的营养问题或者说营养不平衡、营养过剩,营养质量已成为关系到人民健康的首要问题。今天的危险已经不是脚气病或者坏血病,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要比这微妙、可怕得多,千百万美国人塞进肚子里的东西很可能使他们患肥胖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一句话,会慢慢地致命。”这是他对上世纪70年代美国食品状况的尖锐抨击!

“洋快餐”对人类大脑营养的不良影响

唐代孙思邈著《备千金药方》书的《食治》篇指出,“食谷者,则有智而劳神;食草者,则愚痴而多力;食肉者,则勇猛而多嗔”。

人类大脑对工业文明的产物“洋快餐”是陌生的,大脑渴望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已经习惯的营养,即与4万年前相同的天然食物。而我们却用40年前尚不存在的食物“洋快餐”、氢化油来搪塞它,难以想象,在许多人的大脑中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如何饥馑的场面!(摘录自美国出版的《大脑的营养》一书)。

“洋快餐”损害少年儿童的智力

2004年11月6日出版的《中国食品报》,刊载了程昭寰教授的文章,指出最近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以洋快餐为代表的垃圾食品,会损害青少年与儿童正在发育的神经通道,可对大脑和思维素质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加拿大研究人员用高脂和普通饲料来喂养2组一月龄的小鼠。当长到4个月时,在训练老鼠完成一项简单的记忆任务后发现,“胖”老鼠的表现远不如“瘦”老鼠,后者学习能力强。

“洋快餐”是“垃圾食品”和“能量炸弹”

2002年2月15日,埃菲社记者发自北京的报道“中国传统深受西方风尚冲击”,文章中说道“从战国时代以来的数千年中,中国的古老传统一直得以保存,但现在却仿佛屈服于不可抗拒的西方生活方式”。从美国那里,中国模仿到的是最糟糕的东西“洋快餐”。美式“洋快餐”具有三高(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三低(低矿物质、低维生素和低膳食纤维)的特点。营养学家为“洋快餐”取了个绰号,叫做“能量炸弹”和“垃圾食品”。

“洋快餐”严重破坏膳食酸碱平衡

酸碱平衡才能摆脱亚健康状态:瓜、果、蔬菜是碱性食品,富含蛋白质的鸡、鸭、鱼、肉以及谷物属于酸性食品。无论何时,餐饮中都应掌握膳食“酸碱平衡”,注意菜肴的荤素搭配,不可偏颇。只有平衡方可益补得当,使人体保持弱碱性体质。否则终日饱食膏粱厚味,酸碱失衡会严重影响健康。

中华民族传统饮食从整体来看是在素食的基础上,荤素搭配,平衡膳食,在日常饮食上尽可能注意多样化,讲究荤素食、主副食的合理搭配。

而组成“洋快餐”的食物汉堡包、烤牛肉、炸鸡、炸薯条等无一不是酸性食物,其中搭配的一片菜叶根本不可能起到平衡食物酸碱性的作用。

“洋快餐”用的“氢化油”危害健康

洋快餐使用的氢化油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东西方传统膳食结构的巨大差异,使中国国民对反式脂肪酸的认识远远落后于西方,我国消费者甚至不知道膳食中存在TFAS,国内有关TFAS研究也非常滞后,迄今为止鲜见有关反式脂肪酸膳食分布和安全评价的研究报道。伴随“洋快餐”的泛滥,饮食结构的西化,煎炸加工的快餐类食品消费量不断上升,国民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越来越多。反式脂肪酸是所有含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成。洋快餐用的氢化油即是将植物油加氢化成分固态或半固态的油脂。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威利特教授指出,“将天然植物油加氢后产生的氢化油危害健康”。因为,氢化油中含38%左右自然界本不存在的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影响人类内分泌系统,危害健康。洋快餐的油炸食品和带包装的西式烤制食品中均含氢化油。

许多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或氢化油与天然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相比较,有增加血浆胆固醇的作用。有关评估反式脂肪酸对血脂和脂蛋白影响的研究一致表明:增加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使LDL-C/HDL-C比值增加,并且可以使脂蛋白(a)升高,并且

可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危险性。目前认为:在膳食中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小于1%的总热量才是安全的。

“洋快餐”含致癌物质“丙毒”

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2002年4月24日公布:斯德哥尔摩大学与瑞典食物安全机构“国家食物委员会”完成的研究表明:汉堡包、炸薯条、薄脆饼、烤猪肉、水果甜品上的棕色脆皮、饼干、蛋糕等食品中含大量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可导致基因突变,损害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这一发现解释了西方国家肿瘤高发的原因。全球25位顶尖科学家在日内瓦讨论了三天,最后达成如下共识:人类正遭受“丙毒”的严重威胁,而这种物质大量存于“洋快餐”中。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2004年3月24日公布了750种食品的检验结果:报告再度证实了炸薯条、炸薯片、爆玉米花及饼干中这类致癌物质含量最高。炸鸡和炸鸡块中也有丙烯酰胺,但家庭制作的肉品则比较好;新鲜的蔬菜、水果经检验是安全的。

“洋快餐”具有成瘾性

2003年1月29日伦敦出版的《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华盛顿大学内分泌学家迈克尔施瓦茨教授发现:快餐(汉堡包、油炸土豆条等)可引起体内激素变化,使食用者上瘾,难以控制进食量。文章说:“快餐生物效应的发现具有爆炸性的意义,发胖的原因不能归结为肥胖者没有自我控制能力。”

一顿快餐能提供一天需要的热量和脂肪,伴随体重增加,对“瘦素”的抵抗力增强,“瘦素”通过对大脑发出信号协调人的饮食行为,其与刺激食欲的脑肽物质甘丙肽有密切关系。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要求标示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

2002年9月3日,麦当劳宣布:该全球快餐业集团将面临降低所有煎炸油及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2002年11月15日,经过长达数年、反复多次的评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宣布,将要求在传统食品和膳食补充剂食品标签中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计划从2003年开始逐步执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要求标示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消息入选了《哈佛健康通讯》刊载的“2002年十大健康新闻”之一,产业巨擘、权威管理机构和学术界的举措说明:“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有害无益。”丹麦政府率先对反式脂肪酸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丹麦营养委员会得出结论,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丹麦食品、农业和渔业部还报告了反式脂肪酸对胎儿体重和Ⅱ型糖尿病有不利影响。鉴于上述确凿的证据,从2003年6月1日起丹麦市场上含反式脂肪酸超过2%的油脂都被禁止出售。从2003年12月31日起,此规定又拓展到加工食品油脂,新规定对丹麦和国外生产的产品都有效。

低温烹饪,有益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公斤食品中丙烯酰胺不得超过1毫克,但洋快餐卖的炸薯条中高出该标准约100倍,一包普通的炸薯片超标约500倍,高温炸烤食品对健康的危害,将迫使西方尽快改变传统的饮食习惯。中国主食馒头、米饭、面条等烹制都采用100

摄氏度左右的温度,比烘烤要低得多,爆炒菜肴在短的时间完成。高低温结合的烹饪方式不仅有益于保持营养成分不受损失,满足表面杀菌的需要,也减少油脂的氧化。由此说明中国的传统主食更安全。

“洋快餐”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洋快餐”破坏了食物的生物多样性原则,食物生产与消费方式的改变,扰乱了自然的生态平衡,长期食用“洋快餐”,产生了大量的代谢性疾病。

美国芝加哥市儿童纪念医院营养学家吕蓓卡恩格指出,“一个3岁的肥胖孩子,往往经常喝果汁饮料,而且每星期要吃5次肯德基、麦当劳。”

美国国会议员、营养学家和消费者协会声称“肥胖和吸烟一样,已成为公众健康问题”,号召“把快餐赶出校园”!充斥校园的快餐使越来越多的美国孩子肚大腰圆:2002年11月,纽约因长期食用“洋快餐”变成肥痴的儿童,在法院控告“麦当劳”引起儿童肥胖。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四) (2008-08-06)

赵霖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他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医学教育,通晓中医食疗理论,并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在慢性病的治疗当中,运用饮食调理收到良好效果。他曾参加'相约健康社区行',全国健康教育巡讲活动,被国家卫生部聘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儿童性早熟与过量食用肉类有关

儿童性早熟,也是因偏食肉类食物所致。据报道:在天津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每月都要接待不少带孩子来治疗性早熟的家长,这些孩子五六岁就变声,或乳房发育、出现生理性月经,家长感到既可怕,又不可思议。医学上将男性儿童10岁以前,女性儿童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定义为性早熟。曾有一位母亲找到内分泌科主任,告知她不到6岁的儿子已出现了第二性征,母亲感到很委屈,说平时十分注意,从不给孩子盲目进补,就连吃药都很小心。但当医生询问孩子的饮食时,母亲说孩子特别爱吃炸鸡,天天不离。究其原因,很可能就出在偏食上,一些家长认为进食肉制品就是有营养,而“洋快餐”肉量大,儿童容易接受,长期过量食用,肯定会对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全球抵制“洋快餐”

英国专家指出,可乐、汽水、炸薯条、炸薯片、汉堡包等所谓的“垃圾食品”,是造成全球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主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肥胖症已经给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险。据英国食品标准署统计,食品厂商每年花在垃圾食品上的广告费用高达2.85亿英镑,快餐广告的品牌效应严重影响孩子们的饮食嗜好,造成孩子偏食,许多父母说,教育孩子100遍“不要吃垃圾食品”,也不如足球明星说一句“味道好极了”管用。

为了防止儿童肥胖现象在英国蔓延,2004年11月15日英国政府发布的《公共卫生白皮书》规定:禁止电视台在晚上6时到9时黄金时段,播放有关“垃圾食品”的广告。因为英国广播电视和通讯业的监管机构统计发现,约有70%的4至15岁的少年儿童在晚上6时到9时之间看电视。英国的医学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下一代英国人中的40%都可能患肥胖症。英国政府有关人士说:作为上述《公共卫生白皮书》中规定的补充,为了使得效果最大化,除广告外,对这类食品的标签、包装和零售店都要进行限制。

2005年元旦出版的中国食品报转发新华社的报道,“洋快餐”在美国一家心脏病专科医院被“驱逐出境”。美国权威心脏病研究中心著名专家托比科斯格罗夫认为:医院必须禁止汉堡包、炸薯条之类的食品出现,从而为医院倡导的建立有利于心脏健康的饮食结构作出表率!院方表示,他们不能在劝告病人调整膳食结构的同时,又提供钠和脂肪过高的食品。2004年10月,必胜客餐厅关闭了设在该医院的分店。此后,平均每周有1.2万名顾客就餐的麦当劳也接到了要求关闭的通知。

“洋快餐”错误导向使肉类消费剧增危及民族生存

“洋快餐”的错误导向使肉类消费剧增,危及中华民族的生存。1988年至1998年,中国的肉食消费量增长了1倍,国内经济发达地区达人均46公斤/年,接近发展中国家平均消费量的两倍,超过了韩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保持东方饮食习惯的国家之首,猪肉

消费量则名列世界第一。从短视的眼光看,这似乎标志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从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过量肉食危及民族生存。生产一斤猪肉和禽类需投入3倍到5倍的粮食,一亩地用来养牛能生产1磅动物蛋白质,而种黄豆可生产17磅优质植物蛋白,吃肉比豆类需要土地多16倍,家禽养殖业的耗水量是种植蔬菜、谷类用水量的8倍,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亚于工业污染。

“地中海式饮食”与中餐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活在环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的居民,环境与北欧地区大致相同,心脏病发病率却很低,是世界长寿地区之一。研究这一现象给人们不少启示。经过大量调查分析,谜底逐渐被揭开,人们认为这与该地区的饮食结构有关,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地中海式饮食”。基本特点就是杂食,将谷类、肉类、海鲜类、蛋类及蔬菜、水果有机组合,加上大量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少量肉食,食物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全面,满足了人体对营养的综合需要。“地中海式饮食”与红葡萄酒地中海人的餐桌上常有红葡萄酒。红葡萄酒的奥妙在于葡萄酒成分中含有一种人们所熟悉的阿司匹林的基础成分水杨酸。红葡萄酒中水杨酸含量比白葡萄酒几乎高1倍,长期适量饮用红葡萄酒等于食入了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众所周知,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有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的功效。

美国“食物指南金字塔”

1996年美国农业部推行了“食物指南金字塔”,提出了每日选择食物品种和数量的建议,其目的在于促进健康,减少心脏病、高血压、癌症、糖尿病等与饮食结构有关疾病的发生。1992年秋这张图形公布后,立即遭到肉类和奶制品商全方位的抨击,认为这不符合西方居民的生活需求。在耗费了86万美元、完成了进一步的验证后,才确认“食物指南金字塔”的设计是科学的。从图中不难看出,“食物指南金字塔”正是东方膳食结构的翻版。营养学家认为,改变西方的饮食结构,可使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延长10年。

“营养配餐员”,第一保健医生从吃饱求生存到吃好求健康

国务院公布了第64个职业准入,我国出现了一个为保证人民健康的崭新职业“营养配餐员”。于若木同志曾经指出,科学配餐是不用资金投入,就能提高和改善人民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加之经济、文化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由于膳食结构不平衡,导致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而通过科学配餐,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因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造成的各种疾病。

为了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覆辙,根据国情调查,优化食物结构,引导全民族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物消费,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人类最早的医疗体系

中国人民从与自然界斗争的实践中,认识到许多食物具有药性。《周礼天官篇》记载,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医事制度中已设有负责饮食营养管理的专职人员。当时医生分为四类,即“食医”、“疾医”,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则“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以及“兽医”。周代医疗体系以“食医”为先,“食医”的任务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阴、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即调和食味,确定四时饮食,预防疾病。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营养医学”的实践。

古代历代先贤关于膳食重要性的论述

战国名医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清代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唐代药王孙思邈说:“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

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

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有非常深厚的哲学内涵。第一,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第二,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第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第四,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也有精辟的论述。例如“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保健的膳食原则。

中华民族膳食与就餐的“十大平衡”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有如下精辟论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

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

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主副食比例适当,保持酸碱平衡

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结构从整体来看,是在素食为主的基础之上,荤素搭配,平衡膳食。所谓平衡膳食,就是要求日常饮食长期、经常地,尽量注意做到多样化,食品广而杂。要讲究荤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散小吃以及食与饮之间的合理搭配和平衡。中国的方块字是智慧的符号,自古以来,论及人体健康状态时,常用精、气、神充足加以描述。精、气是生命的支柱,气的繁体字“”字里有米,神的另一半是庄稼,这两个字中都包含有“米”,中华民族素有“世间万物米称珍”之祖训。中餐有“主、副食”之分:主食包括稻、黍(高粱)、麦(麦类)、菽(豆类)、粟(谷子)和玉米、莜麦、荞麦、黍子、薏米等杂粮以及薯类。

“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得谷者昌,失谷者亡”。我国的先贤从生活实践中已经深刻认识到五谷杂粮,主食的巨大健康作用。《随意居饮食谱》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效。病人产妇,粥养最宜。李时珍称:米油是穷人的人参汤,婴儿“食米油,百日则肥白”。中医认为糙米味甘、性温,健脾养胃、补中益气,调和五脏、镇静神经、促进消化吸收。主食精与粗的平衡是现代营养学用于指导人们科学安排膳食的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掌声)提倡适量肉食

孔子在《论语乡党》篇指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提倡适量肉食。指日常饮食即使肉类丰富时,亦不可食肉超过食谷。

人有32颗牙齿,其中臼齿20颗,用于磨碎谷物、豆类和种子类食物;切齿8颗,用于切咬果蔬;惟独4颗犬齿为撕咬肉类所用。臼齿:切齿:犬齿=5∶2∶1。依此推算,人类正常食物结构中植物性与动物性食物比值应为7∶1,正是这个神秘的比例,凸显了人类合理的膳食结构。说明了植物性食物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这无疑是数百万年人类自然进化的结果。(掌声)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美国居高不下,国内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和农区蒙古族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以肉食为主的牧区,男性成年居民前列腺肥大的发病率远高于农区。显示膳食结构与前列腺疾患的发病率有关。

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

四条腿的是形容猪、牛、羊等畜肉,两条腿的是指鸡、鸭、鹅等禽类;一条腿的指鱼类和食用菌类(蘑菇等食品)。常言道:“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鱼类含油脂量低、蛋白质丰富,且消化率高达98%,是健康的食品;菌类(蘑菇等食品)能量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中所含各种多糖类物质均有抗癌作用。木耳被誉为“素中之荤”。

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

商代的宰相尹伊,他是中国最有成就的厨师,就是他通过烹饪发明了熬中药。英、美科学家发现素食者与非素食者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组成明显不同当人的消化液与上述肠道微生物作用时,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也不同,这导致非素食者更容易患癌症。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提倡食物来源多样化,具有广杂性、主从性和匹配性。适合人类消化道的生理结构和人体全面营养的需要,由于微量元素等微营养素只能从外界摄取,体内不能自身合成或产生,所以杂食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著名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主张:为保持身体健康,每天要吃30种以上不同种类的食物。

食物寒、热、温、凉四性的平衡

食物也有寒、热、温、凉四性,同中药一样,平衡组合,才能有益于健康。绿豆性寒无毒,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菊花苦平无毒,清热明目;西瓜则有“天生白虎汤”之誉,用于发热、口渴、尿赤。羊肉甘苦大热无毒,补虚祛寒,效同人参。我国百姓夏天喜喝绿豆汤、菊花茶,以西瓜为餐后水果;冬天则喜食涮羊肉;螃蟹性寒,生姜性热,吃螃蟹时佐以姜末。破坏摄食时食物四性的寒热平衡,自然有损健康。这种食物的选择和搭配正是基于对食性平衡的了解。“五味调和,不可偏嗜”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五味调和,方可增进食欲,相得益彰。2500年前,古代医书《黄帝内经》就阐述了过量食用食盐的危害。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高血压抽样普查结果显示,北京约五分之一的人口患高血压。与“南甜、北咸”的饮食习惯相对应的高血压患病率存在规律性的变化,自北至南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大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北京市高血压患病率为广州市的4.4倍。因此,改变口重的饮食习惯,科学地安排膳食,已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山东农民每天吃盐17.3克,高血压患病率15.3%,广西农民每天吃盐7.5克,高血压患病率8.2%,爱斯基摩人每天吃4克盐,高血压发病率是4%。日本秋田地区居民由于习惯吃咸鱼,日食盐摄入量达26克,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8%。

“食宜细缓,不可粗速”就餐速度快与慢的平衡

《养病庸言》一书中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医说》中记述说:“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要求病人每口饭咀嚼50次再吞咽下,有利于机体康复。咀嚼是帮助摄食及消化的重要环节。进食时缓嚼慢咽,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可预防消化道癌症。唾液的神奇作用

中医说:“远唾损气,多唾损神”;隋代名医陶弘景说:“勿咳唾,损肥汁”。元代李鹏飞《延寿书》说:“口中津液是金浆玉醴,能终日不唾,常含而咽之,令人精气常留,面目有光。”

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助消化、溶菌酶和分泌抗体杀菌解毒。唾液具有使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神奇作用,如:亚硝胺、黄曲霉毒素、3,4-苯并芘及烷化剂、烟油,鱼和海味的焦煳物等,其对细胞的致突变性在30秒钟内可完全丧失。对化学合成色素、

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唾液也有明显解毒作用。这是咀嚼时唾液中含的多种酶与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食宜暖”,膳食的冷热平衡

“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指出了膳食的冷热平衡。

“食宜暖”,生冷、寒凉的食物进食过多会损伤脾胃和肺气,微则为咳,甚则为泻。体虚胃寒的人,特别是在夏日更应慎重。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的论述是值得借鉴的,他指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食前忌动,食后忌静”就餐前后的动静平衡

人们饮食中所摄入的各种食物及营养与热量消耗之间需要保持平衡。《食寿保元》书中称“食后便卧令人患肺气、头风、中痞之疾,盖营卫不通,气血凝滞故而”。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说明进食后缓行散步有利于健康。《论语乡党》篇说:“食不语,寝不言”《千金翼方》中说:“食勿大言”,“及饥不得大语”。说明古人主张食前及食中宜静而专致,不可高谈阔论、分心,以利纳谷和消化。“饮食以时”就餐时间和饥与饱的平衡“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饥不可太饥,饱不可太饱,这就是饥与饱的平衡。《尚书》中有“食哉惟时”之论,有规律地进食可保证消化吸收机能有节奏地活动,宜固定时间进食、脾胃协调配合,有张有弛。定量定时进食是保护消化功能的调养方法,是饮食养生的重要原则。“废止朝食论”是不可取的!《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须知一日之忌,暮无饱食”,“饱食即卧,乃生百病”。晚餐“少吃一口、舒服一宿”。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提倡进食适度。这也是控制肥胖的好方法,妇女减肥和保持体重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要学会“羊吃草”。什么概念呢?就是少量多餐;做到“顿顿不饱,饿了就吃,吃得很少”。

你想聪明吗?快去跑步吧!

你想美丽吗?平衡就餐吧!

进食量与体力活动的平衡大脑在血糖与激素作用下调控饮食与体重,该平衡调控机制对热量摄取与实际需要的调节难以置信地准确。但只要额外摄取4000大卡,体重就增加一磅。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与消耗不平衡。摄入的能量超过机体消耗就会储存,长此以往,其结果必然导致肥胖!必须使进食量与体力活动保持平衡,才能维持体重稳定。为防止热量摄入过度,含油脂、糖、酒的“纯热能食物”,含糖饮料、冰激凌、果酱、奶酪等都应当控制。东方有一句老话:少食健康。有两条证据可以证明:有严格膳食规律的动物比自由进食的动物寿命长;长寿村的村民吃得很少,且主要吃素。所以中国古话说:“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命益。”(掌声)“百练不如一走”由于人类花了100万年才完成了进化、从猿到人,整个人的身体结构就是为步行设计的,而且步行运动量容易掌握,不易发生偏颇。所以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百练不如一走”。当然你身体比较好的时候,应该遵从古希腊的名言。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故乡希腊,岩石上刻有这样一句名言:你想变得健康吗?跑步吧!你想变得聪明吗?跑步吧!你想变得美丽吗?跑步吧!人类需要的三大营养饮食营养、行为营养、心理营养第一是饮食营养,第二是行为营养,我觉得运动就是行为营养,其价值不亚于食物的进补,运动可以加速机体的代谢,舒展身心,解除抑郁,提高食欲。合理运动能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生理活动,加强对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吸收。进行有规律的、具备一定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肥胖。同时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度,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再一个就是心理营养,我们腹部有丰富的神经系统,称为“腹脑”,“腹脑”神经细胞的数量要比脑细胞还要多。为什么许多人一生气就胃痛,恶心、呕吐,就是“腹脑”的反应。

第三是心理营养。我们每天上班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天空是晴朗的,阳光是灿烂的,心情是美好的,生活是快乐的。如果注意这三个方面的营养,我们就会获得健康。

“寓医于食”饮食就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西方公认的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400年就曾指出:我国应该以食物为药,饮食就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我曾经在德国用榨芹菜汁来控制血压,收到一定的效果。杂粮莜麦面、荞麦面蛋白质含量较一般禾谷类高1至2倍,其所含的亚油酸、黄酮苷、酚类、微量元素等有降血脂、降血糖、软化血管的作用。

菊花茶、天麻、钩藤,芹菜汁可降血压,“天麻钩藤素汤面”是著名的养生膳食。

绿豆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保肝明目,有“济世之谷”之誉,而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豆类。

谷类、薯类的防病治病功能

《本草》记载,五谷杂粮中的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可治疗因积热而发的其他病变。1982年平野京子教授发现它含有木瓜蛋白酶,可分解体内的病变细胞,解释了薏苡仁治疗痤疮、疣和抗癌功能的机理。红薯含8%的膳食纤维,且大多是可溶性膳食纤维,通便功能很强。李时珍称:“红薯食之使人长寿少疾”,“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充粮食延年益寿”。日本东京大学曾对130种植物性食物抑制胆固醇生成的功能进行研究,发现红薯是其他食物作用的10倍。美国最新研究发现,红薯中含有雄性激素。所以每天中午吃一块红薯,坚持几个月你健康就好多了。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五) (2008-08-06 20:01:50)赵霖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他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医学教育,通晓中医食疗理论,并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在慢性病的治疗当中,运用饮食调理收到良好效果。他曾参加'相约健康社区行',全国健康教育巡讲活动,被国家卫生部聘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植物性食物是防范某些疾病的良药

挪威奥斯陆大学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强直症状可通过一周的节食和一年的蔬菜食谱而获得缓解。美国纽约的医生根据低热量膳食可降低免疫过激反应的机理,提出素食有益于狼疮病人的见解。日本有1名患系统红斑狼疮16岁的女孩改吃素食以后,病情明显好转。意大利米兰的医生为肾病综合征病人开的饮食处方是以大豆为主食,脂肪不超过每天摄入热量的四分之一,蛋白质比例也很低,食物的主角含大量膳食纤维。8周后,全部受试者反映良好,症状减轻。美国加州大学附属医院则用13种蔬菜汁为接受放化疗治疗癌症病人进行调理。

植物性食物对大脑的健康作用

人类食用动物性食物时打开动物蛋白化学键用的能量远高于植物蛋白,植物蛋白由于可帮助机体维持弱碱性,可提高脑细胞进行运算时的开关速度,提高大脑的判断力和记忆力。日本营养学家研究表明,人聪明与否,主要取决于脑细胞之间的开关速度和开关接触效果,人体处于微碱性状态时开关功能最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衰老首先是脑衰老”的观点。

发酵食品的保健功能

公元前二世纪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一书中有酒、豆腐、酱、糖等食物,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发酵食品的记载。“百酱”系指当时制作的多种发酵食品,并发现豆类的发酵食品有食疗作用:如豆豉可健胃解毒等,现代研究发现豆豉含有丰富的尿激酶,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日本的纳豆就是豆豉前发酵的半成品)。

“此物胜肉远矣”健体强身的乳制品

元代邹宏著《寿亲养老新书》中有关于牛奶的食疗方“食治老人益气牛乳方”。该书指出,“牛乳最宜老人,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强、润泽、面目光悦,志不衰”。书中强调指出,“故为人子者当须供之,以为常食,或为乳饼,恒使恣意充足为度。此物胜肉远矣!”

乳糖不耐受的人更宜喝酸奶

中国有许多人喝牛奶乳糖不耐受,肚子胀气、难受。由于酸奶中乳酸菌破坏了部分牛奶中的乳糖,所以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吃酸奶比较合适。

人一生中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直接或间接与消化道有关。在世界范围内已证明益生菌(整肠食品)有防治疾病、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的功能。人和动物的体内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肠道正常菌群是指正常寄居在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它是微生物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体系,是人体正常生理必不可少的构成组分。肠道正常菌群通过与细胞能量与物质交换、传递信息,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菌感染、药物效应、毒素反应、免疫反应、肿瘤发生、衰老过程和应激反应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富含左旋肉碱,羊肉效同人参

我曾经去过欧洲慕尼黑西边的奥格斯堡,成吉思汗最后一仗打到那里,我就奇怪成吉思汗的部队吃什么了,这么有战斗力?后来发现就是涮羊肉,欧洲称涮羊肉是蒙古火锅。

《金匮要略》中收载有著名的“当归羊肉汤”方,猪肉性平,而羊肉大热,中医说羊肉效同人参。最近几年谜底才得以揭开,原来羊肉中含有大量的左旋肉碱,其他的肉类中则少得可怜,中华民族的先贤在对于现代科学毫无所知的古代,有如此深刻的洞察力,令我们佩服不已。

有确切保健功能的食品大豆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1999年10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极为罕见地宣布,确认源自东方的黄豆可减少冠心病风险的健康声明。其正式条文是,每天食用25克黄豆蛋白,可以减少患冠心病的风险。这是继“水果、蔬菜、谷麦可以减少患癌症、冠心病的风险”等之后的第11个声明。国际上对大豆食品的开发广为关注,中国是大豆的故乡,自古有食用大豆的传统。但现在城乡居民每人平均每日摄入豆制品仅11.8克,另外还有干豆类4.2克,离每人每日50克大豆的目标有较大差距。食品、营养学界有识之士一直在提倡开发大豆的传统食品和新兴食品,提倡弘扬动、植物蛋白并重的东方膳食结构模式,但对大豆、蔬菜、水果等方面研究开发还远远不够。中医说大豆性味甘平,不凉不燥,具有益气养血,清热解毒,宽中下气,健脾,利水消积,通便定痛等功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准许宣传大豆的健康效用时指出,大豆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其化学结构与已烯雌酚相似,能促进女性器官发育和骨骼中钙的沉积。另外,豆芽也是非常有营养的食品,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营养素。豆芽菜的生产至少可追溯到900多年以前,北宋苏颂《图经本草》有“菜豆为食中美物,生白芽为食中佳品”的记述。

湖南湘西民间的食物“和渣”

30年前,湖南湘西龙山地区的山民生活清苦,甚至连油、盐也难以保证,但7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却不少见。在冬天,中老年人能睡在竹席上,小孩也可以着单衣单裤,除了当地山民勤劳、善良外,饮食赋予了健康的体魄。当地人的主食为玉米,饮用山泉。山民最普通、最养人的传统食物叫“和渣”即将黄豆泡发后于石磨中磨碎,连水带渣放入锅中,同切碎的萝卜和萝卜缨、白菜叶等蔬菜一起煮一大锅,然后每人舀一大碗,加点盐当饭吃,长年如此。

无独有偶,日本一家专门研究植物对人体影响的医院,发明了一种“六合菜汤”。据说其不仅提供营养,还能增强抵抗力。“六合菜汤”与湘西龙山的“和渣”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制作简单。其配方如下:带叶的白萝卜200克、红萝卜100克、洋葱200克、生姜200克、花椰菜300克、莲藕100克,将菜洗净后切成小块,置沸水中煮l

至2小时后,加入盐、味素及香油,便成了“六合菜汤”。汤中姜、萝卜、莲藕同煮能补气血,其他三菜又各司其职,故“六合菜汤”能使人体平衡,防病祛病,益寿延年。

“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

美国人发现中国9000年前就开始酿酒,是在中国河南省舞阳发现的。中医说“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酒既可以做饮料,也可以做调料。李时珍称“酒能够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泻,杀虫辟瘴。利小便、兼大便等”。适量饮酒能舒畅心志、解忧忘愁,振奋精神等,可帮助人保持心理健康。曹操说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但李时珍也指出:“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唐代名医孙思邈也告诫嗜酒者:“久饮酒者烂肠胃,溃骨蒸筋,伤神损寿。”中国目前白酒消费人群是3.5亿,居发展中国家之首,美国人均酒精消费量是4.5升,中国已直逼这个数字。饮酒人群集中在20岁到50岁,男性有饮酒经历的占51%,女性35%,其中有醉酒经历的约30%,中国烈性白酒的产量每年超过460万吨,可以灌满一个西湖。

在2004年7月17日发行的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论文指出,每天饮酒50克以上的男性比滴酒不沾者患痛风的几率高2.5倍。每天饮酒30克至50克者痛风的发病率高两倍,每天饮酒15克至30克者痛风的发病率高50%,每天饮酒10克至15克者痛风发病率高30%。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长期大量饮用啤酒易引起男性痛风

利用群组研究、长期纵向调查等科学分析方法,对4.7万名未患痛风的男性追踪12年,对其中患痛风的730名患者饮酒量分析发现,每天饮用啤酒两瓶以上者痛风发病率增加2.5倍左右,每天喝两杯洋酒痛风危险增加1.6倍,问题的关键在于啤酒中的其他成分对引发痛风造成影响。

茶为万病之药,遍尝百果“成仙”苹果、生栗常食效佳

“茶为万病之药,勿忘饮茶健身”。《淮南子》一书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表明了茶叶的解毒功能。2004年4月2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了国际暨第三届全国胰腺癌诊治研讨会,会议指出,近25年来胰腺癌发病率,男性增加了3倍,女性增加2.19倍。多喝咖啡和吃霉变的食物已经成为引发胰腺癌的主要诱因。

“女子不可百日无糖、男子不可百日无姜、遍尝百果能成仙”。2004年11月,路透社报道,美国康乃尔大学报道,每天吃一个苹果可防病,是有科学依据的。与其他水果相比,新鲜苹果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最佳选择。

栗子的保健功能,《本草纲目》中有“栗能治肾虚,腰脚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胃肠”的记载,老年人肾亏、腰脚无力或小便频繁者,早晚各细嚼慢咽生栗1到2枚,常食有效。

花生长生果

明代巨著《本草纲目》中尚未见收载,可能是因当时国内种植面积较少的缘故。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方见记载。传统营养学认为“花生性和平而味美香,生用清火润肺,炒用能健脾胃”。花生含丰富的蛋白质,100克花生仁含蛋白质约27.6克,花生蛋白吸收率为90%左右。2004年7月《ThePeanutGrower》报道,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大量研究结果,批准有关花生的一项健康声明,声明建议:“每日食用一盎司(28.4g)花生之类的坚果,作为低饱和脂肪与低胆固醇膳食的一部分,可降低患心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一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一原文地址: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一)作者:瓶子 赵霖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他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医学教育,通晓中医食疗理论,并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在慢性病的治疗当中,运用饮食调理收到良好效果。他曾参加"相约健康社区行",全国健康教育巡讲活动,被国家卫生部聘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有非常深厚的哲学内涵: 第一,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 第二,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 第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 第四,"审因施食,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辩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也有精辟的论述。例如"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保健的膳食原则。 中华民族膳食与就餐的"十大平衡"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有如下精辟论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 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 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此讲座"健康大课堂"由中国保健协会、中国新时代集团等单位主办,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此讲座又之称为"中国版"的营养智慧,为了革命的本钱,值得一看。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吃什么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 营养状况影响民族竞争力 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营养不仅影响人民的体质、智能、发育和健康 程度,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竞争力与创造力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想健康就 是进入小康社会的通行证。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有这样一个很生动的譬喻:一个人毕生从事的事业、成功、家庭、财产等等可以描述成下面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就是前面是一个1,后面有无数个零。第一个数字1就代表健康,如果失去了1,一切都会变成零。 健康就是GDP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在过去40年中,世界经济增长的8%至10%都是来源于健康的人群,而亚洲的经济腾飞有30%至40%也源于健康的人群。全国城乡居民因疾病、损伤和早死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2%,相关的 医药费消耗相当于GDP的6.4%,所以不难看出健康就是GDP。中国有13亿人口,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患病人不在少数,如果得了病才忙于治疗,高昂的医疗费不仅普通的家庭难以承受,不仅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增加公费医疗投入与医疗保险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重视营养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才能把庞大的医疗费用节省下来。 把最后28天的抢救费用于预防 中国国民平均寿命是71.5岁,平均健康寿命是62.3岁。平均每个人有 9.5年是带病或残疾生活。人在晚年60岁以上,消耗的医疗费用约占一生的40%以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医疗费是在人生的最后28天花费的,也就是抢救费用。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把抢救费用改为进行预防,可以使人的健康生命延长远远超过28天。 全球1/3患者死于药物滥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的模式在发生变化,首先就是食源性疾病增 多,2000年WHO宣布,全世界因营养过剩死亡的人数,首次超过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第二,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据WHO统计,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死于药物的滥用,我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如果住院病人平均每天合并用药5种的话,不合理用药发生率21.8%,伴随化学合成药物特别是抗菌素的滥用,白血 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难以治愈的疾病不断出现。第三,医源性疾病,医疗模式的商业化倾向日益严重,医源性疾病不断增加。最近国际医学界有人批评中国,

正泰

馒头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主食,占面制食品总量的30%以上,每年的消费量近1200万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馒头制作正在逐步走出家庭,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由于目前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生产者和市场监督者均缺乏必要的生产指导规范和监督检查规则。所以,切实需要制定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现状的馒头国家标准,以指导相关商家生产、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商家之间的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健康。 2003年,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馒头国家标准起草的立项申请。 2005年6月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茶叶中硒含量测定〉等561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国标委计划(2005)42号]文件批准由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牵头起草《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项目编号为“20050513--T--449”。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为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郑州工程学院(现河南工业大学)。 《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立项之后,2005年7月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多次交流和协商,成立了《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起草小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料、实地调研,收集和整理国内相关的产品标准、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对馒头市场现状、品质特征、产品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调研。 2005 年12 月10日,在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召开《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起草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对标准的讨论稿及编制说明进行了讨论和修订,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2006年1月,根据起草小组的意见,由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进行汇总,于2006年2月,形成了《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草案的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随即进入征求意见阶段,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并将各方意见汇总与修改,对标准进行修改,于2006年10月形成标准草案送审稿,并提交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工作委员会进行专家评审。 2006年12月,本标准在深圳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形成报批稿,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据悉本标准已于2007年10月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批,将在第12 期《中国标准化》杂志正式公布,并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鉴于《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中积累的大量制标经验以及公司在面食科研领域的技术积累,2006年初我公司向国标委提出了全国米面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馒头标准化专业工作组的筹建申请,并已于2007年7月26日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进行公示,将于08年1月份正式开始馒头标准化工作组的相关筹建工作。

解放军总医院赵霖教授谈松花粉

很多人吃过保健品,有的人吃了效果也很好,身体也恢复了,可大家都有一个问题-----保健品凭什么帮我去调理好疾病?很多人心里不明白。比如今天吃国珍系列保健品能帮助我们恢复身体,好多人的疾病得到了改善,为什么呢? 药食同源: 松花粉的神奇疗效 ———赵教授谈国珍松花粉与保健 我们平常生活中吃不吃绿豆?吃。绿豆是什么?是粮食。可在祖国的《本草纲目》中绿豆是药材,绿豆能够清热败火解毒。大家吃不吃冬瓜?冬瓜是什么?是蔬菜。可在祖国的《本草纲目》中冬瓜浑身全是药材,冬瓜皮可以利尿,冬瓜瓢可以祛暑,冬瓜子可以清肺。我们平常生活中所吃的葱、姜、蒜、花椒、大料在祖国的《本草纲目》中全部入药。那你现在告诉我你天天吃的是什么?食物,可又是药啊,其实这叫药食同源,这就是国珍保健品为什么能帮你恢复身体的真正原因。我提醒大家一点,药食同源这句话只能运用于中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家里买只鸡,加点人参、枸杞一炖,是不是感觉挺好?如果家里没人参了,也买只鸡,搁点四环素吧,炖炖,这可不是药食同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只是对食物和我们的健康不大了解罢了。 我们人这架精密仪器全在这了。要想把这架精密仪器完全运作好了靠什么?一个字“吃”。吃什么?人吃五谷杂粮,老百姓天天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那么五谷是哪五谷?中国这么多粮食为什么是五谷杂粮不是六谷、七谷杂粮?大家知道中国人的老祖宗是谁?不是猴,也不是猿,记住了,是炎黄二帝。黄帝出了一部书叫《黄帝内经》,书中说为什么叫五谷?是因为一谷要营养我们一个脏器,所以才叫五谷杂粮。这五谷到底是哪五谷呢?第一谷大豆,第二谷稻子,也就是大米,小米不算:第三谷粟米,也就是玉米,高粱不算;第四谷中麦,就是小麦,指的面食;最后一谷是黍,指大黄米,做切糕的,粘的、黄的,比大米小比小米大俗称二大米,黍就是指粘的意思。这就是老百姓说的五谷。 你打开任何一本中医书籍,它上面第一页第一句话都写着;“人的身体要想健康都要靠水谷的精微细化来营养我们的五脏六腑”。也就是人的身体要想健康需要靠水谷,谷就是指五谷。按照我们人类的寿命应该活175岁,大家看到这个数字会感到可怕,为什么?因为现在的人只活了个零。现在世界最高寿命是日本,平均寿命是76岁,中国平均寿命只有72岁。为什么?人的健康需要靠水谷的精微细化生气血,那么,我们大家一天当中能把这五样吃全的却没有。你吃不全你的身体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症状。举个简单的病例,有个大爷找我来了,“赵教授,你看看,你帮帮我,尿急尿频,已经看了三年多了,老是这样。”一般老年朋友晚上睡眠时间比较短5至7个小时,这个老大爷晚上上厕所次数高达6到7次。当时我就把国珍产品拿出来了,配好了,“大爷,你拿回去吃吧。” 大爷拿过来这标签一看说了一句话:“赵教授告诉你吧,我这三年为了看这病已经花了三万九了。” 我说:“你先拿回去吃,六天之内如果不见效果你把所有的产品退回来,我一分钱不要。” “真的?” “真的。” 拿了袋子装好了,那大爷走到门口回头还看我,“赵教授,我可走了。” 人就这样,帮他一点忙他就受不了,害怕:“没事,你放心,你不找我我还得找你呢。”六天后我给他打电话,“大爷,怎么样?” “哎呀,一宿才解两次!”现在已经好多了。

吃什么和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赵霖

吃什么和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赵霖教授 2005年1月14日,在由中国保健协会、中国食文化研究会、香港保健协会、中国新时代集团·新时代健康产业共同主办、北京晚报、北京现代商报协办的“新时代健康大课堂”上,国家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微量元素研究室主任赵霖教授说,吃什么和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 一、营养状况是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营养不仅影响人民的体质、智能、发育和健康程度,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竞争力与创造力,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想健康就是进入小康社会的通行证。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有这样一个很生动的譬喻:一个人毕生从事的事业、成功、家庭、财产等等可以描述成下面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就是前面是一个1,后面有无数个零。第一个数字1就代表健康,如果失去了1,一切都会变成零。 二、经济腾飞源于健康,健康就是GDP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在过去40年中,世界经济增长的8%—10%都是来源于健康的人群,而亚洲的经济腾飞有30%—40%也源于健康的人群。全国城乡居民因疾病、损伤和早死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2%,相关的医药费消耗相当于GDP的6.4%,所以不难看出健康就是GDP。中国有13亿人口,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患病人不在少数,如果得了病才忙于治疗,高昂的医疗费不仅普通的家庭难以承受,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且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增加公费医疗投入与医疗保险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重视营养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才能把庞大的医疗费用节省下来。 三、人类疾病的模式在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的模式在发生变化,首先就是食源性疾病增多,2000年WHO宣布,全世界因营养过剩死亡的人数,首次超过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第二,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据WHO统计,全球约1/3的患者死于药物的滥用,我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如果住院病人平均每天合并用药5种的话,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达21.8%,伴随化学合成药物特别是抗菌素的滥用,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难以治愈的疾病不断出现。第三,医源性疾病,医疗模式的商业化倾向日益严重,医源性疾病不断增加。最近国际医学界有人批评中国临床过度输液的问题,根据我们与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联合研究结果,发现输液的微粒问题不能忽视。香港保健协会周文轩主席指出,由于化学合成药物有非常明确的作用点和药物作用效果,因此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副作用很难避免,所以老年人用药后往往出现较多的副作用。 四、为了提高健康水平,一生都要进行健康投资 18年前,作为中国卫生部官员的一位医生赴美深造。他到达美国之后,有两个问题让他困惑不解,一个是美国富人瘦,穷人胖;第二是美国的研究证明,医学的高科技化对美国人健康长寿的贡献竟然非常有限。2 003年抗击“非典”斗争中,这位曾在美国三个大都市卫生局任部门负责人,在数所大学任中国教授的中国医师响应祖国的召唤回到了中国。他就是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黄建始教授,他在2004年5月出版的著作《最大回报:健康投资》一书中告诉我们,美国人之所以在总体上比中国人健康水平高,其原因是许多美国人一生都在不断进行健康投资。 五、变疾病保健为健康保健,“不治已病治未病” 在《最大回报:健康投资》一书的序言中,中国医科院院长刘德培院士指出:“中医历来重视预防,强调养生保健,从整体、动态和辩证的角度认识健康和疾病,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战略观念与现代健康领域的许多新概念不谋而合。他又指出,中医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整合了解的干预方式,追求人体功能平衡状态,适应了生命过程的多样性和病变复杂性的实际情况。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理论及方法在老龄化社会和健康观念转变的现代社会里,正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校《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公选课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公选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高校开设《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公选课可以指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 健康饮食习惯,该课程应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介绍开设该课 程的必要性、教学定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特点、教学效果评价等。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公选课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6-0051-02 一在高校开设《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公选课的必要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由 过去的“吃饱求生存”转变为现在的“吃好求健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突 出的矛盾: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人们的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相对落后。大 学生作为未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非常有必要在大学阶段接受营养健康方面的教育。 大学生的健康体质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的健康水平及中华民族的世界竞争力, 特别是90 后的大学生,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仅凭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去选择食物,而不考虑营养和合理搭配,不合理的膳食和生活方式会导致现代文明病。[1] 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最新结果显示:目前在我国居民中 生活方式疾病(也称现代文明病)日益普遍,我国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 率为18.8%,约1.6 亿多;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糖尿病患病率 为2.6%;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调查表明,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 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 险密切相关;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随着慢性病的逐渐 盛行,各国政府开始对国民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以降低高昂的医疗费用,我国正在 酝酿和准备出台《国民营养条例》,所以需要对大学生进行营养基本理论的普及 教育,在高校开设《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公选课可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 饮食习惯,把该课程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已成必要。 二《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公选课的教学定位 洛阳理工学院于2007 年批准了《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的教学计划,该课程24 学时,每学期上12 周,每周2 学时,主要从食品营养的基础理论讲起,重点 对2007 年底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进行分析和解读,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 理解能力;每一讲针对不同食物(包括谷类、蔬菜、水果、乳制品、豆制品、蛋类、调味品等)的营养及合理选择逐项讲解,同时注重与前面的理论基础相呼应,使学生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教学的主要目的使学生对食物的选择和合理膳 食有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达到指导学生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学 生营养健康素质的目的。 三《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公选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所使用的参考教材主要是中国营养协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西藏人民出版社)和孙长颢主编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 版社),主要设计了12 讲的内容,第一讲,食品营养的重要性和营养基础知识;第二讲,热闹的维生素家族;第三讲,矿物质知多少;第四讲,谷类食物的营养;第五讲,蔬菜的营养和合理利用;第六讲,水果的营养及合理利用;第七讲,禽 畜肉、水产品的营养价值与合理选择;第八讲,蛋类及制品的营养特点;第九讲,豆类及制品的营养特点;第十讲,足量饮水和合理选择饮料;第十一讲,乳及乳

赵霖教授谈健康、养生讲座大讲堂

10月14日,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赵霖教授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开讲,4000余人聆听了赵霖教授“寓医于食,凡膳皆药——食物是最好的药物”的精彩健康讲座,酒要喝到“孔雀状态”、考生早餐来碗蒸枣……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响起20余次热烈掌声。 赵霖教授,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酒要喝到“孔雀状态” 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大家看,我们古代医学的“醫”,它下面是“酉”字。这个酉原来是讲装酒的器皿,衍生出来就代表酒。所以,我们说,医源于酒,没有酒就没有医学。 大家知道,我们古代人喝酒的容器都特大,但那时候的酒跟现在的酒不一样,是咱们现在的醪糟(即酒酿),它的酒精度只有2%。所以,像武松打虎喝18碗酒,要喝五粮液,喝两碗就趴下了,还打什么老虎啊!是吧?我想他喝的一定是像醪糟这样的东西。 李时珍说,“酒能够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等。曹操也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还得喝! 那么到底喝多少合适呢?如果是白酒,半两到一两我觉得最合适,为什么呢?因为此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是0.02%,人就神清气爽,有欢快感。但是,咱们现在不容易做到,因为一到酒场,酒杯一端,政策放宽,这量就没谱儿了。 接着喝,到血中酒精浓度为0.04%的时候,人就进入一种状态,我们把它形容为“孔雀状态”。孔雀要干嘛?开屏啊!所以,这个人就开始瞎白话,酒后吐真言,展示自己。 因酒能壮胆,如果再接着喝,喝到血中酒精浓度达到0.08%,就进入了“狮子状态”,他就自觉力大无比,想跟人家打架。再接着喝,喝到0.12%,这是一个重要的界限,也是酒后误事期,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人的高级神经都被抑制了,低级神经全兴奋了,饮酒者自控力降低,所以使得一些本能的行为开始暴露,进入了“猴子状态”,就上蹿下跳。 再接着喝,浓度达到0.16%以上,这人就控制不住了,进入“狗熊状态”,出现思维混乱、朦胧困倦的醉酒状态。所以,我们喝酒有一句话叫:花要半开,酒要微醉。我觉得喝到这个“孔雀状态”就差不多了。 考生早餐来碗蒸枣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一) 赵霖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他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医学教育,通晓中医食疗理论,并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在慢性病的治疗当中,运用饮食调理收到良好效果。他曾参加"相约健康社区行",全国健康教育巡讲活动,被国家卫生部聘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有非常深厚的哲学内涵: 第一,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 第二,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 第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 第四,"审因施食,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辩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也有精辟的论述。例如"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保健的膳食原则。 中华民族膳食与就餐的"十大平衡"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有如下精辟论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 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 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此讲座“健康大课堂”由中国保健协会、中国新时代集团等单位主办,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此讲座又之称为“中国版”的营养智慧,为了革命的本钱,值得一看。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吃什么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 营养状况影响民族竞争力 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营养不仅影响人民的体质、智能、发育和健康程度,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竞争力与创造力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想健康就是进入小康社会的通行证。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有这样一个很生动的譬喻:一个人毕生从事的事业、成功、家庭、财产等等可以描述成下面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就是前面是一个1,后面有无数个零。第一个数字1就代表健康,如果失去了1,一切都会变成零。 健康就是GDP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在过去40年中,世界经济增长的8%至10%都是来源于健康的人群,而亚洲的经济腾飞有30%至40%也源于健康的人群。全国城乡居民因疾病、损伤和早死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2%,相关的医药费消耗相当于GDP的 6.4%,所以不难看出健康就是GDP。中国有13亿人口,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患病人不在少数,如果得了病才忙于治疗,高昂的医疗费不仅普通的家庭难以承受,不仅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增加公费医疗投入与医疗保险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重视营养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才能把庞大的医疗费用节省下来。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资料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吃什么和怎么吃(五) 植物性食物是防范某些疾病的良药 挪威奥斯陆大学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强直症状可通过一周的节食和一年的蔬菜食谱而获得缓解。美国纽约的医生根据低热量膳食可降低免疫过激反应的机理,提出素食有益于狼疮病人的见解。日本有1名患系统红斑狼疮16岁的女孩改吃素食以后,病情明显好转。意大利米兰的医生为肾病综合征病人开的饮食处方是以大豆为主食,脂肪不超过每天摄入热量的四分之一,蛋白质比例也很低,食物的主角含大量膳食纤维。8周后,全部受试者反映良好,症状减轻。美国加州大学附属医院则用13种蔬菜汁为接受放化疗治疗癌症病人进行调理。 植物性食物对大脑的健康作用 人类食用动物性食物时打开动物蛋白化学键用的能量远高于植物蛋白,植物蛋白由于可帮助机体维持弱碱性,可提高脑细胞进行运算时的开关速度,提高大脑的判断力和记忆力。日本营养学家研究表明,人聪明与否,主要取决于脑细胞之间的开关速度和开关接触效果,人体处于微碱性状态时开关功能最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衰老首先是脑衰老”的观点。 发酵食品的保健功能 公元前二世纪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一书中有酒、豆腐、酱、糖

等食物,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发酵食品的记载。“百酱”系指当时制作的多种发酵食品,并发现豆类的发酵食品有食疗作用:如豆豉可健胃解毒等,现代研究发现豆豉含有丰富的尿激酶,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日本的纳豆就是豆豉前发酵的半成品)。 “此物胜肉远矣”健体强身的乳制品 元代邹宏著《寿亲养老新书》中有关于牛奶的食疗方“食治老人益气牛乳方”。该书指出,“牛乳最宜老人,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强、润泽、面目光悦,志不衰”。书中强调指出,“故为人子者当须供之,以为常食,或为乳饼,恒使恣意充足为度。此物胜肉远矣!” 乳糖不耐受的人更宜喝酸奶 中国有许多人喝牛奶乳糖不耐受,肚子胀气、难受。由于酸奶中乳酸菌破坏了部分牛奶中的乳糖,所以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吃酸奶比较合适。 人一生中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直接或间接与消化道有关。在世界范围内已证明益生菌(整肠食品)有防治疾病、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的功能。人和动物的体内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肠道正常菌群是指正常寄居在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它是微生物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体系,是人体正常生理必不可少的构成组分。肠道正常菌群通过与细胞能量与物质交换、传递信息,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菌感染、药物效应、毒素反应、免疫反应、肿瘤发生、衰老过程和应激反应都发挥重要的作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精选

赵霖教授健康讲座精选 赵霖教授简介:1946年出生,196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微营养素的研究,自1991年到2001年,先后在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营养生理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所、生命科学中心等学术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对西方现代营养学有深刻的理解。赵霖教授通晓中医营养学理论,根据"寓医于食"的学术思想,在慢性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食疗"等方法饮食调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先后在国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8篇,国内专业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科普文章30余篇。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多项。在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等多个学术机构任职。 第一部分:健康大讲堂——膳食与就餐十大平衡 夏季是一年阳气最盛的季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之交,万物华实。”意思就是,夏天三个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所以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夏季气候炎热,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此时要顺应自然,注意养生,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是大有裨益的。 今天我首先要讲咱们膳食的酸碱平行,我们日常的食物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呈酸性食物,一类叫呈碱性食物,也就是说这些食物你吃到体内以后,它经过代谢出来的产物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如果这个代谢产物出来是碱性的,像茶,茶是一个非常非常优秀的呈碱性饮料,所以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我们很多孩子天天在那儿喝饮料,就不知道要喝茶,这是非常错误的。沿着丝绸之路两侧的,我们很多少数民族,像维吾尔、藏、回、蒙,这些少数民族都离不开茶,每年我们的国家边销茶达到相当大的数量,他们都要熬奶茶,所以他们有两句话是值得咱们参考的,他们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为什么,因为这些民族很多都是游牧民族,他肉类吃的很多,他需要茶来进行这种平衡的调整。 优秀的碱性饮料茶,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它始于神农,文在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神农本草经中有言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对茶的认识,可能是从它的药用价值开始的,中国是最早发现栽培利用加工茶的国家,百姓有清茶一壶就可以随遇而安,茶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赵霖教授认为,茶在我国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那对于主食与肉食孰轻孰重他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现代文明病和生活方式病的控制和预防的方法有些

现代文明病和生活方式病的控制和预防的方法有些 现代文明病和生活方式病与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合理直接相关。 健康教育专家赵霖教授指出,解决“现代文明病”和生活方式病的根本在于:告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平衡膳食,适度运动,戒烟少酒,心理平衡。 原则是“无糖低碳,补充营养,有机生食”,这样会使我们摆脱或减少农药、化肥和添加剂等化学品的危害,摄取食物中的营养更为安全。 要保持旺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和健美的体魄,应该做到:生活节奏快而不乱;保证三餐巧安排;食物多样不偏食;鸡鸭鱼肉要适量;蔬菜水果天天有;戒烟限酒自斟酌;忙里偷闲跑跑步;阳光雨露保健康。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坐着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坐着虽然舒服,但不利健康。研究表明,久坐可引起以下18种病症:颈椎病、腰椎病、食欲不振……世界卫生组织于xx年发布的一个报告表明,每年有200多万人死于久坐引发的心脏病、糖尿病等。因此,为了健康,千万不要“坐”以待毙! 1.颈椎病 原因:颈椎病的根源是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椎间盘松动,继而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而引起的各种症状。长期不良的坐姿或长久停留在电脑前,最容易造成颈项肌的疲劳,引起颈肩痛、项肌痉

挛,甚至出现头晕目眩;久而久之,势必在成年之后过早地出现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颈椎病。 对策: 操作电脑时要保持正确坐姿:请确保坐着时整个脚掌着地。使用让您的脚部平稳着地的可调节工作台、椅子,或者使用脚垫。如果使用脚垫,请确保脚垫宽度足够使腿可以在工作区内自由活动。经常伸展腿部并改变腿的姿势。要经常站起来离开工作台稍微走动和经常改变腿部的位置,使人整个放松一下。注意不要将箱子或其他物品放置在桌下,这样会限制腿部的活动空间。 推荐:适合电脑族的颈椎瑜珈 2.腰椎病 原因:由于长期久坐,或者有的坐姿不良,或总是固定一个姿势而使得腰部软组织长久处于张力状态,软组织缺血,而产生腰肌劳损。 对策: 要尽量减少坐的时间,或坐一会儿变动一下姿势、站起来活动一下,中途可做一下腰部按摩。 推荐:瑜伽四招调理腰背美化胸部 3.尾骨受伤 原因:你是否经常感到臀部尾骨隐隐作痛,有时接连两三天都令你坐立难安?请别忽视这样的症状,这是女性易患的疾病——尾骨受伤。

《寓医于食,凡膳皆药——食物是最好医药》赵霖教授讲座全文

《寓医于食,凡膳皆药——食物是最好医药》赵霖教授讲座全文评论:0 条查看:1949 次vitop 发表于2008-11-19 17:04 大家知道,去年的5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了一个最新的数据,根据全球193个国家的统计,我们国家通过短短的改革开放,我们人民的平均寿命就已经进入了世界第二梯队。目前世界上第一梯队是北美、西欧、北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智利,他们已经突破了75岁。我们国家目前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1岁,女性的平均寿命是74岁。 那么,我们当前存在的主要差距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国家目前男性的平均健康寿命只有63岁,而我们女性的平均健康寿命只有65岁。也就是我们平均有8-9年的时间带病或者残疾生存。所以要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我们首先要克服这方面的差距。 1993年,我们撰写了《以质补量——调整优化食物结构》的文章,这个文章发表以后,我们收到了当时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教授的来信。他在信里讲了这么一段话,他说,保证人民体质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件大事,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应该把人民体质建设和经济建设并列。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过去四十年,世界经济增长了8~10%,主要归因于健康的人群,而亚洲的经济腾飞,有30~40%也来源于健康人群。 1978年~1998年的20年间,我们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经济中间,资本的贡献只有28%,技术进步的贡献是3%,而其它的69%都是中国人民健康劳动力所做的贡献,所以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说,健康就是GDP。 那么中国营养和健康的现状怎么样呢?用两句话就可以描述,就是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在,贫困病和富裕文明病并存。在我们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的人数达到2400万,佝偻病和缺铁性贫血仍旧是主要的营养缺乏病。而在经济发达地区,膳食结构西化的倾向非常严重,洋快餐无孔不入,营养过剩诱发一系列文明病,肥胖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健康的严重问题。我国成年人肥胖率达到7.1%,将近6000多万,我们居民高血压患者达到1.6亿人,血脂高的也达到1.6亿人左右,而糖尿病患病率达到2.6%,患病人数2000多万。 1957年,我们全国慢性非传染病的死因只占到全国死亡率的23%,而到了2001年,已达到75.2%。 过度依赖医药倾向加剧 那么当前人类疾病的模式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是出现了大量的生活方式病。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因营养过剩而死亡的人数首次超过了因营养不良死亡的人数。 第二,就是药源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死于药物的滥用。根据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我国每年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达到250万,大概有20万死亡,是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一个人一天如果合并用药5种,那么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就会达到21.8%。慢性化学性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白血病、再生性贫血等难以治愈的疾病大量出现。 我们现在很多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对于病毒性感冒来说,抗生素是不起作用的。所以,在治疗感冒的时候,我觉得首先提倡要多吃一些中药来进行调整,甚至于多吃一些生姜、红糖熬汤而不要滥用抗生素。因为病毒性感冒,三到五天,也就可以自己痊愈。

赵霖教授饮食健康讲座内容摘要

《赵霖教授饮食健康讲座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膳食与就餐的十大平衡 膳食应讲究酸碱平衡: 食物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呈酸性食物,一类叫呈碱性食物。 茶,是非常优秀的呈碱性饮料;市面上可乐等碳酸饮料为酸性饮料。 胃酸分泌过多的胃溃疡、胃炎、胃酸反流等疾病患者不宜喝过多的酸性饮品。 茶的历史悠久,始于神农,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的药用价值让百姓“有清茶一壶即可随遇而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慌;”“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游牧民族吃肉类过多,常需用奶茶来进行酸碱平衡的调整。 主食与肉食的平衡: 《论语》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肉类菜肴不能超过主食。“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人有“精、气、神。”“精”的左边是米,右边是青,;“气”的繁体字里面也有个“米”字;“神”的右半边是田地的田上边种庄稼,也是植物性食物,所以如果不吃米,不吃青菜,不吃植物性食物,就没有精也没有气,更没有神了。 尤其要重视喝粥:“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效。”“有病无病常吃粥”有益于身体。 吃粥有六大好处:第一糍补赢弱,增加力气;第二滋养人体所需,增加寿命;第三能促进身体清静柔软,是让人体会安乐的饮食;第四调和五脏,上下通利,消除风寒;第五粥能充实人的口腹,让饥饿感马上消除;第六粥能即时解渴,让人面容丰满。粥最适合老人和孩子。 李时珍说:“米油是穷人的参汤。”“婴儿食米油,百日则肥白。” 饮食上一定要做到“杂食”和“广食”:八宝粥里头有八种东西,“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洋快餐不好,内容太简单,营养太单调。 植物性食物有七大类,分别是:谷类、豆类、薯类、真菌类、藻类、水果类、蔬菜类;神农尝百草,“草能食者为蔬”。 动物性食物有六大类,分别是:肉类、蛋类、奶类、禽类、鱼类和甲壳类。在饮食的选择上,不偏不废广泛摄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衡膳食。

健康大讲堂——膳食与就餐十大平衡(赵霖 教授)

健康大讲堂——膳食与就餐十大平衡(赵霖教授) 2008-07-01 12:06 健康大讲堂——膳食与就餐十大平衡 背景资料 赵霖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他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医学教育,通晓中医食疗理论,并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在慢性病的治疗当中,运用饮食调理收到良好效果。他曾参加"相约健康社区行",全国健康教育巡讲活动,被国家卫生部聘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夏季是一年阳气最盛的季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之交,万物华实。”意思就是,夏天三个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所以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夏季气候炎热,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此时要顺应自然,注意养生,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是大有裨益的。 今天我首先要讲咱们膳食的酸碱平行,我们日常的食物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呈酸性食物,一类叫呈碱性食物,也就是说这些食物你吃到体内以后,它经过代谢出来的产物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如果这个代谢产物出来是碱性的,像茶,茶是一个非常非常优秀的呈碱性饮料,所以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我们很多孩子天天在那儿喝饮料,就不知道要喝茶,这是非常错误的。沿着丝绸之路两侧的,我

们很多少数民族,像维吾尔、藏、回、蒙,这些少数民族都离不开茶,每年我们的国家边销茶达到相当大的数量,他们都要熬奶茶,所以他们有两句话是值得咱们参考的,他们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为什么,因为这些民族很多都是游牧民族,他肉类吃的很多,他需要茶来进行这种平衡的调整。 优秀的碱性饮料茶,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它始于神农,文在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神农本草经中有言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对茶的认识,可能是从它的药用价值开始的,中国是最早发现栽培利用加工茶的国家,百姓有清茶一壶就可以随遇而安,茶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赵霖教授认为,茶在我国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那对于主食与肉食孰轻孰重他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空子在《论语》的乡党篇里面讲了这么一句话,叫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管在什么场合,我们的肉类的菜肴再多,也不能超过主食,原因是什么呢,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咱们中国的方块字都是智慧的符号,你看一说这人身体好,咱们说这人是有精气神,这精的一半是什么啊,左边是米,右边是青,你不吃米,不吃青菜你哪来的精啊,那么气的繁体字里面也是个米,神的右半边是田地的田,上边种庄稼,也是植物性食物,所以如果你不吃植物性食物那你就既没有精也没有气,更没有神了,所以这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对食物结构的认识,我们中国人说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尤其特别重视喝粥,古

《凡膳皆药,寓医于食》赵霖教授讲座中提到的食物及食疗方

《凡膳皆药,寓医于食》赵霖教授讲座中提到的食物及食疗方 人物简介 赵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国家卫生部聘“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微量元素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老年保健学会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微量元素分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镁”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先后被聘为欧洲出版的国际学术杂志《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SCI收录)顾问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区香港保健协会医学顾问;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专家库”专家成员。 赵霖教授曾赴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营养生理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所、生命科学中心等机构从事客座研究。首次对松花粉的营养成分和营养生理功能进行了研究及开展了中国绿茶、乌龙茶、花茶、红茶中茶多酚的研究。先后在国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8篇,国内专业杂志发表论文80多篇,科普文章300余篇,参加著书8本,译书2本。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余名。 赵霖教授认为向全民普及营养学知识,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是营养工作者神圣的使命,也是营养学研究的目的和归宿。因此身体力行,积极参加健康教育和营养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合作编著的《中国人怎么吃》、《连队饮食营养新说》、《科学饮食防“非典”》,撰写出版了《赵霖谈饮食和营养》、《首席专家赵霖谈——平衡膳食,健康忠告》。《中国人怎么吃》一书获“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二等奖。参加并主编国务

院第64个职业准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营养配餐员》。荣获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防治非典型性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观点 1. 凡膳皆药,寓医于食,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2. 拒绝五谷杂粮是没病找病。 3. 食疗养生的特点是“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 4. 食疗的保健效果可以描述为“无功可言,无德可鉴,而人登寿域”。就膳食食疗而言,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收到成效。 推荐食物 1. 粗粮——“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谷治百病,米粥饭暖胃养气”、“婴儿食米油,百日则肥白”(米油是熬浓米汤上面有一层膜)。 2. 山药——北京奥运会100米和200米的冠军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每天都吃山药。 3. 红薯——食之使人长寿少疾。 4. 豆制品——“一碗豆浆强壮一个民族”、“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青菜豆腐保平安”。 5. 生姜——“男子不可百日无姜”、“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饭不香,吃生姜”。 6. 红糖——“女子不可百日无糖”。红糖通过“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的方式发挥独特的滋补(补血)保健作用。 7. 红枣——“一日吃三枣,百岁不显老”、“门前一棵枣,红颜直到老”、“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 8. 核桃——补脑。另外“天麻鱼头汤”健脑益智。 9. 花生——长生果,被称为“素中之荤”或“植物肉”。 10. 马齿苋——对心脏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马齿苋是罕见的高钾食物,常吃马齿苋有利于平稳血压。 11. 菜花——“穷人的医生”。 12. 芦笋——抗癌蔬菜。 13. 菠菜——通便。对保护视网膜功能有非常好的作用。 14. 萝卜——生吃、细嚼萝卜(不包括胡萝卜)可以抗癌、抗病毒。“萝卜上市,郎中下乡”。 15. 黑木耳——“素中之荤”和“素中之王”,是优质天然补血食品。研究发现,黑木耳能阻止血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因此有抗凝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16. 玉米及枸杞子——办公一族、电脑一族多吃,补充眼睛所需玉米黄素。 17. 绿茶——防癌,抗癌。 18. 蜂蜜、花粉、蜂胶——老年人多吃。 19. 茶油——长寿油,又叫爱妻油。山茶油的发烟点特别高,220℃才冒烟,所以用茶油烹调厨房里就没有油烟。 20. 羊肉——效同人参,冬天可吃“当归羊肉汤”。 食疗方 1. 感冒——生姜、红糖熬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