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个时代已经不是马克思那个烟囱林立,工人阶级苦不堪言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权宜之计”也完成了历史任务。

王公龙:马克思生于1818年,1883年去世。恩格斯1820年生,1895年去世。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的确已经超过百年,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

今也有164年了。在这过去的100多年中,资本主义世界的确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比如资本主义生产力在一次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形式从原来的个人资本发展到集体资本、垄断资本,甚至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管理形式也在调整、改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分离,出现了股份制、参与制、联合制、合同制,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在战后总体上不像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那个时代尖锐,等等,但应该看到,一些涉及资本主义性质的本质规定性至今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换句话说,资本主义至今仍是量变,不是质变。比如: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度没有改变,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工人的雇佣劳动地位都没有改变。最根本的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这是事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过时的关键。其实,这些马克思赖以做出理论判断的基本经济事实,在资本主义国家平稳发展的时候容易被人们淡忘、忽视,但每一次经济危机到来时,人们又会重新想念马克思。毕竟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世界历史上尚未出现对资本主义认识如此深刻、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思考如此深邃的思想巨匠。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过去了,但马克思思想产生影响的时代没有过去。谁敢肯定马克思的思想在未来的影响不会比过去更大、更持久呢?

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从来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看成夺取政权、巩固执政地位、获取政治利益的“权宜之计”,尽管世界上一些社会主义者在实践中经历了挫折,走了弯路,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令人尊敬的。就当代世界而言,马克思主义远没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因为马克思提出的未来美好社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实现的,它需要一代代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长期艰辛的探索。还应看到,当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仍然处于苏东剧变后的低潮期,未来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开马克思主义就会迷失方向。作为中国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源头,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更是不言而喻。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世界也需要马克思主义;今天人们需要马克思主义,未来人们仍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何来马克思主义过时呢?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东方早报:资本主义的形态变化是否会影响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时代的适用性和可信度呢?马克思主义存在这种“时代局限性”么?

王公龙: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 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坦

然承认:“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其实,马克思、恩格斯从不讳言自己的理论有局限性。因为再伟大的思想也是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定环境,总有其无法超越时空局限之处。比如,马克思、恩格斯主要研究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而在今天的世界上,资本主义制度几乎分布在地球上任何一个洲,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形态日益多样化;马克思、恩格斯主要研究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西欧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形势,并针对当时无产阶级运动的特点提出方向性指导,但战后的资本主义无论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都有新的变化。读马克思的著作,不难发现,他对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估计过高,对资本主义延伸、扩展能力估计不足,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估计过快等等。其实,何

止是马克思主义,人类历史任何一种主义都或多或少地有其无法避免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把自己的理论词句当成不变的绝对真理,要求他人顶礼膜拜。相反, 他们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发展的, 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但是,同样是在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其实,像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能够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构建起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宏大理论体系在人类思想史上是屈指可数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学说等等,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蕴含了颇有价值的立场、观点、方法。只要没有思想偏见,只要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只要本着理性的态度,他就不会漠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东方早报:20世纪的资本主义可以说是在“马克思的幽灵”的游荡中提心

吊胆着度过的,马克思主义也为资本主义在20世纪的自我革新提供了不少理论资源和变革动力吧。

王公龙:这是一个观察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独特的视角。我们不妨这样来思考:首先是理论批判。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对资本主义批判最为深刻、最为彻底的理论,这种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不仅使得资本主义提心吊胆,极端地仇恨马克思主义,而且也迫使资本主义不得不对自身的弊端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纠偏。比如,既然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一切罪恶的根源,埋葬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动因源自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阶级斗争是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资本主义要延续自身的生命,就必须缓和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防止无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基于这一逻辑,资本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人民资本主义”、“福利资本主义”等口号,并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力图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劳资纠纷,缓和社会矛盾。其次是实践斗争。20世纪是马克

思主义在世界众多地区广泛实践的世纪,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矛盾和较量的世纪,美国和苏联两个意识形态迥异的超级大国还发动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尽管冷战最终以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而告终,但客观而言,这种源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运动无疑也对资本主义带来了“倒逼机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自我改良、自我更新的外部压力。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动力。此外还有经验借鉴。最为典型的是美国历史上的“罗斯福新政”。1929年的大萧条是一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首次经济危机,也是足以危及资本主义生命的经济危机。戏剧性的是,这场大危机的爆发正值苏联崛起。在西方世界忧虑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时,苏联经济却一枝独秀。当时西方出现了一个“不分意识形态,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的特殊现象,西方的一些著名的政界、经济界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计划”一词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一时间,美国和西方国家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成了自由派资本主义的救星,在世界经济大恐慌的年代,促使西方社会放弃对传统派自由市场学说的信仰。从苏联计划经济中获得了启示,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从而帮助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空前的灾难,避免像德国、意大利、日本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通过对外战争转嫁危机。

即便在今天,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方式仍在启发资本主义。奥巴马上台以来连续刺激经济的举措,不就是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吗?与“罗斯福新政”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针对西方国家的各种救市举措,英国《卫报》网站在2008年10

月12日的刊文认为,“我们现在知道了,在21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离开社会主义将无法运行,它们将依赖国家提供的资金。”尽管不能说采用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所主张的经济发展的计划性和政府调控的必要性,已一再被历史和现实所证实。

东方早报:在这个全球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还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王公龙:在资本主义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我们认识当下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有价值的理论工具。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世界

许多人走进书店,重新捧起《资本论》,请教马克思。虽然《资本论》并未预言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西方将经历金融危机的痛苦,但这次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毫不夸张地说,此次危机再度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美国学者约翰·卡西迪在谈到马克思时曾说过:“他确实是一个通晓我们的经济制度的人。只要资本主义继续存在,他的作品就值得拜读。”

其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远不止于此。在资本主义占据世界主导地位的今天,如果我们带着现实问题去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语,就容易从中获取诸多启示。比如,虽然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经济学创建者理查德·波斯纳在其《资本主义的失败:08危机与经济萧条的降临》中特别强调:次贷危机、金融海啸与经济

萧条只是相对于“欧洲式”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的“美国式”资本主义的某一次尝试的失败。他坚信资本主义制度既然能挺过“大萧条时代”,这一次也能挺过,“因为所有针对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都名誉扫地了”。言下之意,资本主义的内在活力是不会消亡的。这种观点恰是包括弗朗西斯·福山在内的众多信徒的共同心愿:资本主义会因此次危机而进行生产关系等方面的调整,会在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进而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尽管他推导结论的依据尚难以令人信服,但资本主义的韧性也是不能低估的。问题在于,既然资本主义在相当时期内不会灭亡,人们就不能不思考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和平竞争、互利共赢的相处之道。

比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讲,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物,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思想的当代意义是,任何国家都要适应历史潮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善于吸收和借鉴,始终保持开放性,这是增强自身生命力的唯一路径。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很有争议的过程。基于西方资本主义占据全球化主导地位的现实,如何在全球化大潮和自身经济独立之间保持平衡,如何在政治与文化上保持独立自主,也是不能掉以轻心的课题。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经验与教训

东方早报:上世纪90年代的苏东巨变对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何种挑战?是否如梅格纳德·德赛所说,苏东巨变可以理解为一种“马克思的复仇”?

黄力之:英国学者梅格纳德·德赛的《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灭亡》,中文版出版于2006年。他用了“马克思的复仇”这样一个说法来解释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失败。这跟相当一些人的理解不一样,无论是左倾还是右倾的人士一般都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或者是挫折,而“马克思的复仇”这一说法的含义是马克思被20世纪的社会主义者曲解了——用大家感兴趣的、马克思自己的一个说法是“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到了一定的时候,马克思让这些曲解者失败,以解遭歪曲之恨。这当然是一种戏剧性的表述,没有人能证明马克思会不会这样做。

但是,恰如你所问,在理解1990年代的苏东巨变对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何种挑战时,这一说法自有其意义和价值。什么意义呢?就是说,20世纪实际上存在的社会主义是不是马克思的设想。如果是,那么马克思就失败了;如果不是,那么马克思就有权利让假马克思主义者失败,以示报复。

但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绝对的“是”还是“不是”的问题。应该说,20世纪的社会主义既包含或者体现了马克思的设想,也在一些地方违背或者超越了马克思的设想。

梅格纳德·德赛认为,20世纪存在过两种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是资本主义之外独立的社会主义政权,即苏联体系;二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议会社会主义,但它们在全球化下都失败了。原因在于,在马克思的思想框架中,社会主义只有在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而20世纪的历史发展表明,资本主义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简单地说,德赛重复了历史上的一种说法,社会主义发生在不适时宜的时候,是“早产儿”,“早产儿”的成活率要低一些。

我们可以把问题置于历史之中来讨论。俄国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前后,孟什维克和西欧社会民主党人曾都用俄国生产力与文化的落后性,拼命反对俄国革命,预言布尔什维克革命必然走向失败和破产。

1999年公布的普列汉诺夫《政治遗嘱》(1918年)中就说,我过去和现在都说:俄国就其生产力发展水平、无产阶级人数以及群众的文化程度和自觉程度而言还没有作好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因此列宁设想的社会实验必然要失败。破坏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做不会不受惩罚。

这样,列宁同孟什维克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争论,实质上是关系着落后国家能不能向社会主义过渡和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是坐待经济文化条件成熟之后,再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呢,还是在革命条件成熟时不失时机地夺取政权,然后再发展经济和文化呢?列宁对理论教条主义说了“不”,列宁说,我们没有从一切书呆子式的理论规定的那一端开始。

现在我们可以想象,一方面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景,另一方面有了革命的契机,苹果落到了你手上,你能说不要吗?近年来解释中国问题时有“告别革命”之说,也是假设历史,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我的意思是,即使梅格纳德·德赛说得有些道理,也不能说当时不该革命。我认为,德赛说法的全部意义在于,那些在革命中绕过了的马克思的思想,现在必须回过来认真看待。德赛本人似乎对自由市场体制的生命力看得太重,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和当下的欧债危机,还是在证明马克思的预见,形势比人强啊。

东方早报:在哪些方面,马克思被误解了?比如意识形态色彩的过浓?

黄力之:我认为,20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的确存在马克思被误解,或者说误读的现象。比较突出的有:对马克思的人性、人道主义思想的忽视,以阶级、阶级斗争来排斥一切共同人性、人的价值。包括你说的“意识形态色彩过浓”。

为什么在苏联会发生对无辜者、普通人的迫害的现象呢?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鲍·斯拉文认为,斯大林误读了马克思主义,他说:斯大林阐释的共产主义是一个目标,是可以不惜付出任何牺牲并利用任何暴力手段也要实现的目标,这种斯大林式的阐释给马克思的社会理想造成了并且在继续造成很大的危害。这种对共产主义的中世纪的阐释,使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失去了其基本的人道主义核心。他还提到一件事,斯大林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了“人和为了人而掌握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语——批阅道:“这段引

文指的是什么?”说明斯大林不知道,也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实质的理论根据。

关于“意识形态色彩过浓”的问题,苏联和中国都存在过这样的现象:所谓社会主义文化只能表现社会主义的生活现象,理由是马克思说过“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其实马克思用了“或快或慢”一语,这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能简单判断有多少时间的期限。

英国学者S.柏拉威尔在分析马克思的这段话时说,马克思用了一个有重要

意义的暗喻:“上层建筑”竖立其上的物质“基础”。人们很容易从静止的概念去理解,实际上马克思要表现的却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现象。因而马克思又使用另一个比喻部分地修正了前一个,他用了“变革”一词,德文原义带有“翻转”“滚动”的意思。的确,“翻转”、“滚动”的历史延续性含义就非常明确了。

可见,按照马克思的全部理论,社会主义文化相对于资本主义文化而言,并非是绝对的和纯粹的,它与历史上的文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存在着交错的现象,就是说,社会主义文化中存在过去时代的文化现象其实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对其进行意识形态批判是违背马克思的原意的。

东方早报:有种说法是“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意味着一种原教旨的马克思主义么?

黄力之:自“9·11”以后,“原教旨”这个词被妖魔化了,其实,我认为对一个思想体系来说,“原教旨”的含义是中性的,它是指其基本立场与思想的存在。

当然,我们可以不用这个词儿,我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原生态”,定义为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文本中所表达的思想。所谓“回到马克思”,即首先回到这儿。

为什么要“回到马克思”?我的看法是,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尽管马克思主义是法定的国家意识形态,但对马克思主义原生态不以为然的态度,却已经成为一个默认的趋势。

某地方党校的一项调研报告指出:现在党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没有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和流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基本原理教学安排不够或根本就没有了,现在许多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仅仅就是一个概念而已,对它到底有些什么具体内容并不知道。

培训设计的偏差证实了对马克思主义原生态不以为然的态度。在一些人看来,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当今时代已经不适应了,只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就行了。这种做法,一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价值不符合,另一方面客观上加剧了对马克思主义不相信的倾向。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令人担忧。从逻辑上说,如果思想的河流有了“流”就可以了,就不必要“源”了,但没有“源”的话,“流”又何以存在呢?

何况,前面已经说过,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的忽视,或者说不知道,造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误,此一教训是深刻的。

东方早报:在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时代的马克思,是《资本论》的作者,是一位面孔严峻、目光锐利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家;在列宁主义时代,马克思则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作者,一位风尘仆仆、激情满怀的革命家;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马克思则又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一位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家”?马克思究竟是谁?

黄力之:你说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构建性问题。按照解释学的理论,任何思想在被他人述说时,总会出现差异。英国学者戴维·麦克莱伦注意到,马克思逝世后留下的手稿混乱不堪。有些著作没有完成,而且还自我修改。1930年前后,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出版证实,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几乎可以从马克思的观念重新发现的角度来书写。

我们总是批评教条主义,其实,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教条主义者。任何一种思想,只要“说话者”不在了,就没有人能够字字照办,句句照办,后来者必须进行选择,对字句的解读本身就是一种构建。事实上,自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后来者都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工作,因为他们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离开了就不叫马克思主义者了),也离不开时代的要求。

我的理解是,马克思主义原生态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之间的关系是:“适者用之,不适者暂时搁置。”邓小平作为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指出: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回答“马克思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既取决于马克思的文本,也取决于我们时代的要求。这意味着,我们既要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原生态,但也要使马克思主义适合于我们这个时代,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当下问题实现对接。显然,毛泽东、邓小平开启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都是循此原则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构建性过程是不会凝固的。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建设性。130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改变了历史进程和亿万民众的命运。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无比深刻的影响,使中国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和发展,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得以大大发展,中国面貌得以彻底更新。

马克思的思想还为资本主义心脏地区的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提供了指针。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一些国家的社会不公、贫困、债务奴役等问题,又激发了国际

秩序中的新干涉主义等问题,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以金钱政治和资本力量主宰社会文化等,受到各国民众的普遍质疑和反思。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等各种源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不断涌动。马克思提出的科学论断,即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人人平等,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的大思路,仍然是当代世界进步发展的先锋潮流和方向。新世纪以来新一轮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运动再次表明,在21世纪的世界,马克思仍然“在场”!

有效推进社会科学创新的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还在于其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逻辑严整、博大精深,却又反对死守教条、思想僵化。马克思的思想100多年来始终与时代同行,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马克思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在于其科学体系和理论观点,而且在于其科学的方法论。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的思想还渗透在当代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中。各国学界积极推动“在场的马克思”对话,以当代现实情境下的研究回答对马克思的质问。从生态学、可持续发展、阶级意识和阶级结构、消费社会批判、环境伦理学等角度展开的经济学研究,从异化思想、历史语言学、文化哲学等角度展开的文化研究,从意识形态与霸权理论、空间理论、国际秩序论等角度展开的政治学研究,等等,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研究视角的拓展。这些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的理论探讨,无一不证明马克思的思想火花所具有的惊人穿透力和强大说服力。

无疑,马克思的思想遗产仍将是社会科学研究中长久的基石,释放无尽的正能

量。

人类本质做减法,把人简化成利己主义的人,古典经济学家也不会允许对人类本质做像马克思这样的复杂的规定。这才是二者之间的根本分歧。

我们也查过很多的资料,有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这样的。「经济学绝非马克思研究的重点,或者说研究目标。他的研究重点放在:无产革命。经济部分至多为剧本里的配角,或者说次要矛盾。」这种解释是片面的。能和经济理论拼重要性的马克思其他理论,现在恐怕只有早马的异化论,这还是在近几十年早马文献学热潮驱动下带来的研究成果。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本身的描述,多于对跨过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法的描述,更远多于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描述。这是多原因的。也许马克思根本来不及写完他想写的所有东西——他计划写五部《资本论》,但从未完成这一夙愿。也许马克思认为,对资本主义本身的描述和批评,足以让我们看见走出资本主义的道路何在。这个巨大的缺口,正是一部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正在做的工作。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马克思主义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是正在繁荣发展。 一、现代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地在证实着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和实在性。 马克思从创立学说的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极力反对把他们的思想教条化,因而从来不否认自己的某些论断过时的可能性,也从不讳言自己的预测可能失误。人们总是在一定条件下认识事物的。条件往往就是认识的界限。因此,马克思某些论断的过时或预测的失效是完全正常的,符合人类认识规律。但是承认马克思个别论断的过时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后者不是针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个具体论断和个别结论,而是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因而是荒谬的。 理论的发展是辩证的。凡是追求永远不变的最终体系的理论,都会或迟或快“寿终正寝”。而正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敢于宣布自己的某个论断过时和错误,从而在总体上保持了这一学说的科学性和生命力。随着群众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断为这个理论肌体注入着生命活力。恩格斯和列宁都强调马克思主义者要以马克思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就为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样板。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马克思个人的产物,而是人类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必然产物。现代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地在证实着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和实在性。对马克思主义就好比,我们不能说数学中的勾股定理过时了一样。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实质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质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往往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课书在研究,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社会科学在研究,这是造成对马克思主义认识差距的关键。当前,有一些人打着“与时俱进”和“创新”的旗帜。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其实这种认识本身就说明,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偏差。马克思主义不是预言,也不是单纯的什么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可以在它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入和扩展,但无法否定它。这也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人能系统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往往人们否定的,只是人们“认为”的马克思主义。这只能说明他们根本了解,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而只是教条地背几句马克思主义中的谋些话。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常常被一些人为自身的目的而编成的解释,就更不能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了。也有一些人,为了自身的谋种目的,而找出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论点,经过断章取义后进行批判,以提高自身的名利。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能够真实地、本质地反映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本,也只有科学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科学只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才可能认识它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是不是过时了,问题并不在马克思主义本身,而在我们能不能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今天人类社会的现状和本质。 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不会过时 1应该区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和它的历史使命与研究主题 正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肩负着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历史使命的目的从事写作,因而科学性是它的首要要求,他们不是停留在资本主义的表层,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描述,而是着力于通过现象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这样,他们终生从事艰苦的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恩格斯说过,“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认识条件,可能会给马克思恩格斯对材料的运用和理论视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感想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过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我慢慢地了解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 在当今社会,有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服从与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体系。在今天和平年代,马克思理论体系早已过时,经过这一学期的系统学习,我觉得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但是,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不等于说它是“过时”了,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依然是知道我们不断前进与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并且强调人在充分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系统的介绍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提出了共产主义是人们最为崇高的共同理想。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只要世界上还存在剥削与压迫, 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大武器。 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只有伟大的党才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我们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在他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保持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是我们肩负解放全人类的保证。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不对创新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解决我们在前进道路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才能最终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理性指导原则。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过时 经过一段时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地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地基础上.通过系统地学习,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地基础角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当今社会,有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服从与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地理论体系.在今天和平年代,马克思理论体系早已过时,经过这一学期地系统学习,我觉得虽然马克思主义地历史局限性是客观存在地,是当时地历史条件所决定地.但是,指出马克思主义地历史局限性,不等于说它是“过时”了,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地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依然是知道我们不断前进与发展地强大思想武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世界地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并且强调人在充分认识规律地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系统地介绍了资本主义地形成及其本质,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地必然性,提出了共产主义是人们最为崇高地共同理想.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地世界观和方法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只要世界上还存在剥削与压迫,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地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地继承与创新是无产阶级革命地强大武器. 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在党中央国务院地领导下取得了骄人地业绩,只有伟大地党才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我们取得地成绩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地理论创新,在他地指引下我们才能够始终坚持正确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保持中国社会主义地特色,是我们肩负解放全人类地保证.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不对创新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地先进性,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解决我们在前进道路中遇到地各种困难,才能最终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地伟大胜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地真理性指导原则. 马克思主义坚持以“物质”为主导,告诉我们改造世界所必须遵循地科学真理.世界地本质是物质,任何改造世界地活动都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已是第二性”.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造世界地活动,我们都坚持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遵守自然客观性.在事实面前我们取得了教训:如果我们不能遵守自然规律就会遭到自然地惩罚,我们就不能取得科学技术地进步,我们就不能取得社会主义地全面繁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三、马克思主义提高了我们认识人类社会以及在社会上生存地能力.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进步地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地真正主人,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当今中国实行“以人为本”地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民群众地利益为重”,切实解决“三农”“就业”“医疗”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地问题,免除农业税,统筹城乡区域和谐发展,坚持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大众.促进了社会地和谐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地提高,保障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地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地进步,也有利于生产力水平地提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第四、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分析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提供了宝贵地资料.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社会地发展规律,阐明了当今两大阵营尖锐地矛盾,并说出人类社会最终会实现社会主义地胜利..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发生了各种变化,但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所揭示地资本主义地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并没有根本改变,也没有最后消失,资本主义逃避不了其最后必然灭亡地历史命运.因此,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地科学分析和所得出地基本结论也不会过时.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出现地不同程度地失误、挫折甚至暂时地倒退,除了某些复杂地历史原因外,根本地就在于偏离和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所说地马克思主义不会过时,指地是它地基本原理不会过时,而不是指它地某些具体地结论不会因条件地变化而做某些修正和改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修订稿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过 时论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马克思主义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是正在繁荣发展。 一、现代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地在证实着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和实在性。 马克思从创立学说的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极力反对把他们的思想教条化,因而从来不否认自己的某些论断过时的可能性,也从不讳言自己的预测可能失误。人们总是在一定条件下认识事物的。条件往往就是认识的界限。因此,马克思某些论断的过时或预测的失效是完全正常的,符合人类认识规律。但是承认马克思个别论断的过时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后者不是针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个具体论断和个别结论,而是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因而是荒谬的。 理论的发展是辩证的。凡是追求永远不变的最终体系的理论,都会或迟或快“寿终正寝”。而正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敢于宣布自己的某个论断过时和错误,从而在总体上保持了这一学说的科学性和生命力。随着群众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断为这个理论肌体注入着生命活力。恩格斯和列宁都强调马克思主义者要以马克思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就为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样板。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马克思个人的产物,而是人类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必然产物。现代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地在证实着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和实在性。对马克思主义就好比,我们不能说数学中的勾股定理过时了一样。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实质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质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往往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课书在研究,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社会科学在研究,这是造成对马克思主义认识差距的关键。当前,有一些人打着“与时俱进”和“创新”的旗帜。

论”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论“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在经过时间的洗礼下,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然而,还是有那么一部分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在未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之前,我也曾愚昧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但是经过老师的细致讲解,我深入的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意义所在,所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任何一个理论都不是完美的,也并不能适应所有人的想法。当然,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其又落后的一部分,但是先进的思想占大部分。虽然其具有历史局限性,但这并不等于其就是“过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我们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之前,我们首先得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它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继承与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特殊国情具体结合,即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是因为他们仅仅看到了狭隘的马克思主义,仍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即是空想的理想社会模式的错误认识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认清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当时处于迷茫中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列主义作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直至今日,中国的领导人仍旧在不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一定不会错过的两本著作,一本是《共产党宣言》,另外一本便是争议最大的《资本论》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错误主要表现为一味的放大《资本论》里面的一些错误,将《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在当时的批判拿到今天的环境下来讲。他们却忘却了《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名群众共命运,才能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而非马克思主义者错误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没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核心在于“过时”这两个字上。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局限性,但绝不可以说其是过时的。我们应从其本质上来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新华字典的解释中,所谓“过时”,即是陈旧不合时宜,过了流行的时间;所谓“局限性”,即是受限制的或受约束的性质。从字典上的简易解释上,我们很容易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角度讲,“过时”是指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又或者是原来是正确的,因时代的变迁而变得不正确了、甚至是错误了。而“局限性”则是指其客观存在的不足,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从当今的社会现状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江西师范大学2015级行政管理班徐少鹏 第一次听说《共产党宣言》还是在初二的时候,学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时候,只是一笔带过而已。那时并未有什么很深的印象,以为只是类似于美国《独立宣言》之类的,宣告共产党成立的宣言性的文件而已,但是在真正的品读了这本无产阶级的旗帜之后,我才知道《共产党宣言》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大,这是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全盛时期对时代发出的属于自己的怒吼!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会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是有如何的勇气与魄力?在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正在上升时期,工业革命刚刚在日不落帝国的铆钉与蒸汽声中落下帷幕。此时资本主义的致命伤——经济危机才刚刚显露出来,并且未成为其膏肓之症。二十年之内,资本主义将席卷整个世界并且取得绝对的统治地位。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与法国里昂工人的愤怒与不甘声中,年方而立的马克思与好友恩格斯为世界指出了一条明路——无产阶级革命。 1848年2月21日,由刚刚加入正义者同盟一年的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起草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标志着人类诞生以来,第一个站在大多数人——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的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就在这两个年轻人的手上,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共产主义。 今天,在《共产党宣言》问世到现在已经有167个年头了,在经历了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到达巅峰以及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之后,社会主义新中国,仍然骄傲的屹立于世界东方。 从《共产党宣言》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再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今天的中国梦,浓缩了167年社会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更是无处不在彰显着我党94年的辉煌历程。《共产党宣言》正文分为四个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它开篇就指出:“至今一切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各自的特点,继而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指出了无产阶级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当时的新兴阶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曾经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宣言详细的概括了资产阶级的起源和发展,用辩证的观点指出了资产阶级起的积极作用,包括反对封建,追求自由,开拓世界市场,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但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是非常清楚和明确的:“我们也可说,资本出现世上,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和污物。”(摘自马克思著《资本论》)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和平的进程,从圈地运动到三角贸易,资本的原始积累的每一丝一毫财富都充满着赤裸裸的掠夺与无情。工业革命的完成,让世界的阶级对立开始简单化,世界开始日益分裂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大的阵营。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以金钱作为尺度,社会开始失去人情味儿,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这种赤裸裸的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思想到今天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思潮。就像一句话仍然流行一样:“资产阶级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这句话被许多政治家奉为圭

马克思主义资料-在今天没有过时

东方早报: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个时代已经不是马克思那个烟囱林立,工人阶级苦不堪言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权宜之计”也完成了历史任务。 王公龙:马克思生于1818年,1883年去世。恩格斯1820年生,1895年去世。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的确已经超过百年,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也有164年了。在这过去的100多年中,资本主义世界的确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比如资本主义生产力在一次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形式从原来的个人资本发展到集体资本、垄断资本,甚至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管理形式也在调整、改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分离,出现了股份制、参与制、联合制、合同制,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在战后总体上不像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那个时代尖锐,等等,但应该看到,一些涉及资本主义性质的本质规定性至今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换句话说,资本主义至今仍是量变,不是质变。比如: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度没有改变,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工人的雇佣劳动地位都没有改变。最根本的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这是事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过时的关键。其实,这些马克思赖以做出理论判断的基本经济事实,在资本主义国家平稳发展的时候容易被人们淡忘、忽视,但每一次经济危机到来时,人们又会重新想念马克思。毕竟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世界历史上尚未出现对资本主义认识如此深刻、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思考如此深邃的思想巨匠。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过去了,但马克思思想产生影响的时代没有过去。谁敢肯定马克思的思想在未来的影响不会比过去更大、更持久呢? 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从来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看成夺取政权、巩固执政地位、获取政治利益的“权宜之计”,尽管世界上一些社会主义者在实践中经历了挫折,走了弯路,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令人尊敬的。就当代世界而言,马克思主义远没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因为马克思提出的未来美好社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实现的,它需要一代代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长期艰辛的探索。还应看到,当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仍然处于苏东剧变后的低潮期,未来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开马克思主义就会迷失方向。作为中国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源头,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更是不言而喻。中 国需要马克思主义,世界也需要马克思主义;今天人们需要马克思主义,未来人们仍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何来马克思主义过时呢?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东方早报:资本主义的形态变化是否会影响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时代的适用性和可信度呢?马克思主义存在这种“时代局限性”么? 王公龙: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 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坦然承认:“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其实,马克思、恩格斯从不讳言自己的理论有局限性。因为再伟大的思想也是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定环境,

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一种错误的理论、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巨大变化,因而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它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空界限混为一谈,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实,“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并不是新东西,早在1896年,在国际工人运动中,修正主义的鼻祖伯恩施坦就曾公开宣称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要求“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学说。随后,考茨基的社会主义和俄国的孟什维主义等,也都借口时代的变化,要求工人阶段政党检查自己的“精神武器”,即对作为工人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修正”。实际情况是,每当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和工人运动遇到困难时,总会有“过时论”出现。但是,历史也一再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由于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但在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史上从未出现过“过时”或“不适应”的情况,历史还将证明,它在将来也永远不会过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发生了各种变化,但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并没有根本改变,也没有最后消失,资本主义逃避不了其最后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因此,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也不会过时。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出现的不同 程度的失误、挫折甚至暂时的倒退,除了某些复杂的历史原因外,根本的就在于偏离和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不会过时,指的是它的基本原理不会过时,而不是指它的某些具体的结论不会因条件的变化而做某些修正和改变。而这与所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少数“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者虽然承认马克思主义曾经是真理,只不过现在“过时”了,其实质还是要彻底否定和取消马克思主义。对这种错误的理论、观点,我们必须予以批判。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体系。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我觉得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但是,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不等于说它是过时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揭示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并且强调了人们在充分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系统的介绍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提出了共产主义是人们最为崇高的共同理想。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只要世界上还存在剥削与压迫,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没有过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没有过时?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普遍真理,是关于自然界、人 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对世界普遍本质的最高概括。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关于揭露资本剥削秘密的剩余价值学说,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等,都被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至今仍然是我们 ● ● ●二、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随着历史条件 的变化有可能过时,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因其时空的普遍性是不会过时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范围的扩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实践经验表明,尽管我们今天时代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站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上看,当今时代的基本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仍然处于资本主义向社

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之中,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没有完成,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就不可能过时。 ● ●三、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这是当今几乎所有 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共识。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永远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的活力与魅力出自于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当代化,也就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实践相结合,在探索和解决时代实践的新问题的过程中用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方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不落后于时代而保持地勃勃生机,始终具有时代气息而保持青春活力。正因为如此,这些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把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提高到马克思主义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完全正确的。 ● ● ● ●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学号:2012011B0431 姓名:郑先宇

论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论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马克思主义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是正在繁荣发展。 一、现代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地在证实着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和实在性。 马克思从创立学说的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极力反对把他们的思想教条化,因而从来不否认自己的某些论断过时的可能性,也从不讳言自己的预测可能失误。人们总是在一定条件下认识事物的。条件往往就是认识的界限。因此,马克思某些论断的过时或预测的失效是完全正常的,符合人类认识规律。但是承认马克思个别论断的过时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后者不是针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个具体论断和个别结论,而是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因而是荒谬的。 理论的发展是辩证的。凡是追求永远不变的最终体系的理论,都会或迟或快“寿终正寝”。而正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敢于宣布自己的某个论断过时和错误,从而在总体上保持了这一学说的科学性和生命力。随着群众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断为这个理论肌体注入着生命活力。恩格斯和列宁都强调马克思主义者要以马克思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就为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样板。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马克思个人的产物,而是人类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是研究和探讨,人类如何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科学成果。马克思主义发现了,人类如何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客观实在,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说,它是人类科学发展的成果。 现代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地在证实着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和实在性。对马克思主义就好比,我们不能说数学中的勾股定理过时了一样。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实质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质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往往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课书在研究,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社会科学在研究,这是造成对马克思主义认识差距的关键。当前,有一些人打着“与时俱进”和“创新”的旗帜。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其实这种认识本身就说明,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偏差。马克思主义不是预言,也不是单纯的什么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可以在它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入和扩展,但无法否定它。这也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人能系统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往往人们否定的,只是人们“认为”的马克思主义。这只能说明他们根本了解,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而只是教条地背几句马克思主义中的谋些话。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常常被一些人为自身的目的而编成的解释,就更不能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了。也有一些人,为了自身的谋种目的,而找出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论点,经过断章取义后进行批判,以提高自身的名利。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能够真实地、本质地反映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本,也只有科学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科学只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才可能认识它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是不是过时了,问题并不在马克思主义本身,而在我们能不能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今天人类社会的现状和本质。 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不会过时? 1、应该区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和它的历史使命与研究主题 正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肩负着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历史使命的目的从事写作,因而科学性是它的首要要求,他们不是停留在资本主义的表层,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描述,而是着力于通过现象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这样,他们终生从事艰苦的大量的科学研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反驳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谬误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西方推行意识形态渗透、颜色革命的重要工具,我们必须从理论上上澄清它的错误。 ( 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是对理论本质的误读 人们通常所说的“过时论” 的第一层含义是: 理论总有其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 当这种时代背景或现实生活条件发生变化后, 这种理论的合理性或解释力就消失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的重要依据之一, 就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 其“理论打着维多利亚时代资本主义的烙印”。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 特别是 20世纪 50年代以来, 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人由此认为, “古典马克思主义已不再能确切地说明先进资本主义的现实状况” ( 赖特·米斯) , 马克思主义已经在新技术革命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面前“失效了”, “不能借助马克思去了解高科技的现实” ( 阿·托夫勒) 。这种观点看到了理论及其产生的具体环境的关联, 但却忽视了理论本身的特质。这是因为, 理论并非对现实的简单摹写, 而是观念层面的建构, 仅仅停留于现实的思想观念并不能被称为理论。理论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这种本质和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稳定性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 凡是科学的理论都包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意义, 因而能够超越产生它的那个时代。因此, “真正的理论认识与现实并非亦步亦趋, 而一定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1〕否则, 任何理论一经产生都必然已经过时。从文化角度看, 任何真正有价值的思想都不会过时。正如黑格尔所说:“伟大的灵魂———哲学史上的英雄们的身体, 他们在时间里的生活 , 诚然是一去不复返了, 但他们的著作 ( 他们的思想, 原则) 却并不随着他们而俱逝。”〔2〕42两千多年前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 今天仍然是中国人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从产生至今都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 它们的基本精神仍然影响着当今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生活;古希腊哲学一直启迪着西方人, 是欧洲人永恒的“精神家园” ( 黑格尔) 。因此, 一种理论是否过时, 并非取决于它产生于哪个年代, 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是否能够继续与当代人进行对话, 启迪人们的思考, 指导人们的实践。显然, 仅仅用时代的发展或历史条件的变化推导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的结论, 不但是浅薄的, 而且从根本上否定了理论存在的合法性及其价值。 同时还应看到, 理论本身具有不同层次, 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包含体现理论本质的科学内容、价值取向和基本方法等, 也包括研究时代或社会问题得出的各种具体结论, 尽管理论的核心本质与其结论有着内在联系, 但是它们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具体结论可能会随着时代特点和时代问题的转换不再具有直接现实性, 但是蕴含于其中的科学内容、价值理念和基本方法仍然具有合理性。一切具体结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都会过时, 而一种理论是否过时, 更重要的是看其核心部分、本质部分是否过时, 不能因为某些具体结论随着时代发展而失效了, 就认定一种理论已经过时。持“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的人将马克思主义仅仅理解为一种革命的理论, 甚至将其等同于阶级斗争, 并由此得出马克思主义无法指导现代化建设的结论, 不但是肤浅的, 而且是片面的。 ( 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是对理论发展的误读人们常说的“过时论” 的第二层含义是:一种思想被新的思想取代了, 因而原有的思想就过时了。应当看到, 后来者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有所发展, 往往是因为时代的发展为后来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研究性课题报告 课题名称: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学生序号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院系专业

1847年7月《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两部著作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全世界无产阶级有了指导自己的奋斗的系统理论。一百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和提升,指导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为全人类的解放不懈奋斗。虽然一百多年来的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不断在发生重大变革,但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始终迸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精髓,它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的产物,他的形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19世纪西欧工人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吸收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建立社会主义的探索经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等基础上创立的。它一诞生,就具备了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讲,它是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产阶级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鲜明地提出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无产阶级一定会战胜资产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他们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指出了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及其必然性,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使工人阶级的解放运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160多年来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19世纪后半期,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发生了显著变化,法国爆发了著名的巴黎公社运动,工人阶级第一次掌握了政权,然而,此时的西欧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期,其实力依然非常强大,两个月后,巴黎公社不幸失败了,工人阶级第一次建立政权的尝试宣告失败。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次伟大而仓促地尝试,马克思在评价这次运动时说:“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马克思实事求是,客观分析了巴黎公社的产生与失败,坚定了无产阶级工人运动为人类解放继续奋斗的决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各国为了资本主义的利益分配问题结成两大同盟,相互攻击,而俄国处于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此时,列宁首先站了出来,领导俄国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当时,俄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评价列宁的《四月提纲》是“梦话”,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带有浓厚封建残余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首次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这与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革命将在资本主义世界一切文明国家至少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的

马克思是否“过时”了

马克思是否“过时”了——读《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面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西方世界将自家“工具箱”翻个底朝天都无计可施时,人们重新将目光投向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必须先厘清长期以来存在的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的作者特里·伊格尔顿便是从十个方面反驳了世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这些错误的认识不仅仅存在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中国也有出现。比如: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批评者认为:在今天的后工业化西方社会里,阶级分化日益淡化、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早已不是马克思当年描绘的那个样子了,如果不与时俱进,马克思的思想就会失去价值。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践行者困惑的是马克思生前曾经预言资本主义在19世纪就要灭亡。事实非常清楚地摆在那里,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马上灭亡确实并没有兑现。这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失去现实性? 首先,即使是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大多数都认同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的。作者由此断定,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只有在资本主义结束之后,马克思主义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而资本主义没有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马上走向灭亡,确实与其出现的新变化密切相关。但马克思主义对于这种变化也是充满预见性的并且这种变化并非全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作者写道:资本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划分更是来自马克思主义——商业资本主义,农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帝国资本主义等等。另外,马克思本人曾经预言工人阶级数量的锐减和白领工人的增加及所谓的全球化。 我们应该看到资本主义出现的一些新变化主要是物质方面的变化,并不属于全局性的、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就是这些变化主要是由科技革命带来的,而不是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制度。只要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财富的增加的整个过程,马上会发现,这与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本质上的联系,而主要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展现自身的革命力量同资本主义制度是相冲突的。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倘若换一种社会制度,科技革命完全有可能产生出更大的效用。我们没有理由把明明是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加的"功劳"全部记在资本主义制度的账上。 另外,从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状况来看,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改正了马克思所揭露的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缓和了资本主义的一些内在矛盾,才使资本主义逐步走向

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讨论 题目: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班级:中药201301 组别:1组 组长:陈竞天 组长联系方式:

中药201301班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第1组成员构成及评分情况

讨论稿的具体内容 提纲: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表现 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 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具体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完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激化.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三大理论(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提供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已经过时了。所谓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所以,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理论、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巨大变化,因而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它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空界限混为一谈,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这一错误的理论、观点在国际、国内都有所表现。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得出了学习俄国进行革命的结论。中国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使自身完成了由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转变。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表明了中国人民经过挫折与失败,终于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找到了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发生了质变,并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事业,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马克思主义一直影响着党的建设和发展,它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后,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