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虞美人》同步练习1

《虞美人》同步练习1

《虞美人》同步练习1
《虞美人》同步练习1

《虞美人》同步练习

基础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消瘦市场销售交往矫枉过正

B.宽贷雕阑玉沏戍守束手无策

C.宿怨春花秋月朱颜畏缩不前

D.致礼至理名言免试不堪回首

2、对下面诗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A.春花秋月何时了。了:了结,完结

B.雕阑玉砌应犹在。雕阑玉砌:指所在的羁押处。砌:台阶。

C.只是朱颜改。朱颜:指自己的容颜

D.问君能有几多愁。君:你

3、下列对词的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B.词逐渐与音乐分离后,成为诗的别体,称为“诗余”,又因为句子长短不齐而被称为长短句。

C.词还有别的名称,如“乐章”“乐府”等,《东坡乐府》中的“乐府”也是词的别称。

D.词牌指词调的名称,一首词,可以只有词牌,没有题目,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还可以词牌词题同时出现。

4、词兴于隋唐,盛于,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名。词按篇幅字数可分为、和

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词人有、、,豪放派代表词人有、。

5、《虞美人》的作者是李煜,是(朝代)的最后一位君主,历史上称,虞美人是。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运用了、、等修辞手法;用来比喻,化为,写出了愁思的多和。

7、“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8“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比喻写愁,联系学过的诗词,举几个写愁的例子。

拓展阅读,迁移训练

相见欢(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大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0、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11、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够确切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急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哀伤。

B.词的下阕,抒写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整首词的结句是主题特别深刻之处。

C.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它是李煜早期词作的代表作之一。

D.这首小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意味深长。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12、某书店拟写一则广告,请你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组成意义相关的广告词。例句: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空间再小也要藏书

13、赏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并背诵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的,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这样写“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情毕现。“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此处表达情感更显委婉含蓄。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莫”一作“暮”。“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暮”

也暗指词人人生之暮。两说都可通。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一说“天上人间”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这种真挚的情感源于后主的一片“赤子之心”(王国维语,《人间词话》手稿之一○五),“真所谓以血书者也”(王国维语,《人间词话》手稿之一○七)。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所以王国维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语,《人间词话》手稿之一○四)(蒋雅云)

参考答案:

1、B

2、B

3、D

4、宋小令、中调、长调、李清照、柳永、李煜、辛弃疾、苏轼

5、南唐、李后主词牌名

6、设问、比喻、夸张;春水、愁思;无形(抽象)、有形(具体);多、绵长

7“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作为亡国之君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内心痛苦,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8“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东风即春风,“又东风”点明他被俘到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感慨宇宙之永恒不变。

9“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之重)——李清照《武陵春》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李煜将愁变成水,贺铸、秦观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则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到了王实甫更把愁从船上卸下来装在车上。他们都是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感情化为具体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

10、A 11、C

12.收入再少也要买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

(完整版)虞美人导学案附答案(原创)

《虞美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时数: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字音。 玉砌.()槛.菊()李煜.()暮蔼.() 憔悴.()绣闼.()熟谙.()雕阑.玉砌() 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 │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 ├─────────┼────────┼──────────┤ │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艳丽│温庭筠、李煜、晏殊│ ├─────────┼────────┼──────────┤ │││苏轼、柳永、秦观、│ │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 │││李清照│ ├─────────┼────────┼──────────┤ │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 ├─────────┼────────┼──────────┤ │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 └─────────┴────────┴──────────┘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煜(937-978),字,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称。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男女情爱题材狭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赋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人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此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无非是表现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 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3.李煜诗词知多少 默写学过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你还知道李煜的哪些词? 二、课内探究 1、“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古诗词中的回忆,追忆集锦:你见过哪些表现对往事追忆的诗歌?请自行补充) 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古诗词中表现时序更替的说法有哪些?请结合自己读过的古诗词中的时间变化自行补充)

诗歌赏析虚实相生

诗词赏析手法一虚实相生 (一)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作者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异地相思之情的? (二) 忆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三) 琅琊溪①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那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四) 凉州词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i):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②安西,唐西北重镇,此时已被吐蕃占据。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2)本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五)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一个重要节日。 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说作者当时怀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有何特点?

(一) 前两句写实,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后两句想象所怀之人于空山之中“幽人无眠”的情形,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二)①上苑:古代皇帝的花园。 答: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实)作正面描写,而是在梦中回忆往昔的繁华生活。梦中写车马川流不息,“花月春风”,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通过对自己梦境的描述委婉含蓄地写出了亡国之君的悲恨之情。 (三)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寂寥的空旷深山中,山顶的积雪融化,渐渐汇成小溪,不断上涨。游客们有的在溪水中悠闲的泛舟,有的在一旁漫步于横跨着溪水的简易木桥到达彼岸。不知道这溪水的源头(在哪里),离这是远是近,只看见那山中的落花从水上流出。 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流、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对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四)1描写一列长长的骆驼队远远的走过沙漠,驼铃发出悦耳的声响,写出往日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 2①整体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②前三句实写,黄昏时分,边城阴雨绵绵,雁儿在阴沉沉的暮雨天中低飞,河边芦苇发芽似笋抽枝吐叶,争着向上生长,两幅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一列长长的骆驼队远远的走过沙漠,驼铃发出悦耳的声响,使人不由的想起往日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而现在的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了。③含蓄地抒发了由对唐王朝落寞衰微的无奈而产生的辛酸沉痛之情。 (五) ①“抱膝”二字形象地勾画出作者呆坐的神态,由“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显得形影相吊,充分表达了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 ②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在灯前议论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本诗语言朴实无华,明白晓畅,真切感人,如“想得家中”“还应说着”等明白如话。

李煜《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

李煜《虞美人》教案教 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 ——李煜词赏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李煜的生平,做到知人论世; 2、把握《虞美人》的艺术技巧。 (二)能力目标 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2、通过对比搜集资料、对比阅读,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李煜的词所抒发的情感,探究其从个人情感中传达出的人生共同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探讨分析李煜诗词的特点及情感; 2、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难点 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对比阅读,体会李煜代表词作中传达出的共同情感。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讨论法、启发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音乐《几多愁》(邓丽君)。 音乐总有一种摄人心魂的力量,给人以感慨。我们刚刚听到的这首歌名字叫《几多愁》,所唱之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词”《虞美人》。当古词与曲谱温柔邂逅,犹如黑夜中迸发出的光亮,绚丽夺目。古时候的诗词本来就是配乐演奏的。今天就让我们以这种特别的方式来走进李煜,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唱出《虞美人》。(播放音乐) (二)整体感知 1、《虞美人》这首词传达出的情感是什么样的? 【明确】幽怨、悲伤、无奈、悔恨 2、从词中哪个字可以看出(找诗眼) 【明确】愁 (三)知人论世 想要理解李煜这种深刻又恼人的愁,我们就必须要做到“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 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生于七夕,亡于七夕。他25岁在金陵继承父亲的王位,成为南唐后主,却在当政期间沉湎声色,不思国事,逃避现实。39岁时蒙羞投降,成为阶下囚,在宋都度过了三年的囚居生活。

(完整版)《虞美人》练习+答案

《虞美人》练习 关于词的知识: 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分为上下两段,叫“片”或“阙” 2 词牌名: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一、基础知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虞美人(yù) 窈窕(yǎo)惊蛰(zhé) b、漫溯(sù)庐冢(zhǒng)雕栏玉砌(qiè) c、羯鼓(jié)青荇(xìng)愀然(qiǎo) d、滂沱(pāng)瑰怪(guǐ)深思慎取(s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辨别筹码颠簸雕阑玉砌 b、忽略题词肄业疼心疾首 c、联手召唤惆怅屈意逢迎 d、朱颜伏法寂寥对薄公堂 3、对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a、春花秋月何时了了:了结,终止 b、雕栏玉砌应犹在雕栏玉砌:指所在的羁押处 c、只是朱颜改朱颜:指诗人自己的容颜 d、问君能有几多愁君:你 4、下面对《虞美人》表现手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b、这首词写景虚实结合,上阕两句都是由虚到实。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是实写,用了对比手法。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虚写,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5、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虞美人》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虞美人》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背景及词的相关知识; 2、把握诗人的感情,掌握本词的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当堂背诵本词。 【重难点】 1、把握诗人的感情。 2、掌握本词的艺术特色 3、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方法】 阅读诗歌常用方法: (1)诵读涵咏; (2)知人论世; (3)入情入境。 【自主模块】 1、词的基本知识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 2、作者简介李煜 李煜,世称南唐李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3、字音 虞()美人雕()栏玉砌() 合作模块 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条件可以欣赏歌曲《虞美人》,课本第48页。品读诗歌 1、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确: 2、根据这首词,再结合李煜的生平,看看李煜到底有哪些愁? 明确: 3、上片中作者写了哪些自然景物?“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明确:

4、“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明确: 5、“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明确: 6、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 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请同学们赏析这一名句 明确: 探究模块 有人评价,李煜因为两个“东”字丢了性命。你同意这 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拓展练习 浪淘沙①李煜 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一晌贪欢。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完整版)宋词四首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2015新课标卷1)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两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015石家庄二模)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2015西藏拉萨中学高三月考)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寄托于江水和明月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四川省资阳市2016届高三模拟1)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7.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8.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9.《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0.《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性默写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4.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5.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虞美人_1

虞美人 虞美人 教学目的 1、感受李煜词中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2、鉴赏李煜词的深远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 3、使学生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设想 1、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意理解的难度并不大。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争取当堂成诵。 2、李煜是开一代词风的领袖,他的作品都深深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对其生平进行介绍。 3、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邓丽君的《几多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帝王,xx之尊,威仪四方。间或几个帝王也拿起笔,写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或优美或粗糙的句子,这就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中国古代帝王文学。毛泽东词云:“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帝王诗歌的开山之作,当推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可惜这位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对于诗文小道并不放在眼里,除了这首作品外,其他成就也有限。在帝王中,才气最高的要数李后主了。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位南唐后主的词艺。

二、背景及作者介绍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因为这首词,宋太祖极为震怒,赐酒将他毒死。 三、欣赏歌曲后自由朗读,领悟意境 四、赏析课文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 2、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虞美人》导学案学生版

紫琅中学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虞美人 【备课组】:高一语文 【主备人】:钟海英 【审核人】:顾美娟 【备课时间】:2010-5-23 【教学目标】1.能说出本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就这种感情作出恰当的评价。 2.能说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3.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意象意境。 【教学课时】:1课时 【知识积累】 〖关于词〗 1、词是韵文文体之一,萌芽于隋唐,兴于晚唐五代,极盛于宋。 2、词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所以又被称为曲词、曲子词、乐府、歌曲、乐章、琴趣等;后逐渐与音乐分离路,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被称作诗余;因其句式长短不齐,故也称长短句。 3、由于词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属于某种词调。每种词调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叫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常见的词牌名有:满江红、摸鱼儿、西江月、卜算子、水调歌头、扬州慢、声声慢、浣溪沙、苏幕遮、菩萨蛮、念奴娇、虞美人、浪淘沙、如梦令、雨霖铃、永遇乐、沁园春…… 4、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词调中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学术语为“片”或“阕”。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5、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关于李煜〗失败的君王: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代之冠,后世称其为李后主。宋兵破金陵,李煜出降,被囚汴京,“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他在被俘两年后写了《虞美人》一词,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伎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赐酒将他毒死。 杰出的词人:李煜的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则抒写一个亡国之君独特的生活与感受,抒发了深沉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形象鲜明,语言清丽,意境阔大,有大家气概,开后世豪放派之先。“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王国维《人间词话》) 〖关于词牌〗 虞美人:词牌名。来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故,此词牌源于此也。 【活动一】听读、自读、齐读这首词,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用优美的语言重新描述这首词所写的内容。(教师点名两个小组交流翻译情况)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练习及答案

虚实结合练习 一、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1、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6、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阅读下面是个,回答后面的问题。 1、下面这首诗主要使用了何种手法?请简要分析。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鉴赏下面这首诗。 偶成 (宋)饶节

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3、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4、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一、答案略 二、1、本诗主要使用虚实结合虚写凯旋威武、繁盛热闹的往事,实写王城故址鹧鸪乱飞的眼前之景,通过虚实对比,表达了今昔盛衰无常之感。 2、前三句实写:松阴之下柴门锁着一院绿苔,成双成对的蝴蝶不停地飞舞,还有两腿拖着重重花粉飞来的蜜蜂,这些都是眼前之景。后一句是虚写:前山繁花似锦的世界,这是想象之景。虚实相生,交织成一个幽僻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画面,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诗歌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冬至之日,诗人一个人在客店里,抱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是实写,表现其孤寂、思家之情。而三四两句“家中夜坐”“说着远行人”等是虚写,想象家里的人或许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表现家中人也在想我。虚实结合,相辅相成,突出表现了诗人孤寂之感,思家之情。 4、答案一:“白苎新袍入嫩凉”是实写,点明时令、环境和被送者的衣着;“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虚写,想象仲秋时节范廓之参加秋试的情景、此次秋试的结果以及下一年参加春闱的结果。虚实结合,表达了对廓之的美好祝福。 答案二:“又携书剑路茫茫”实写廓之携书剑登程的情景;“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李煜 《虞美人》 教案

李煜词《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教学设想 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对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本文。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们要重点赏析。本文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我们要调动我们的情感积累去仔细领会。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学生听徐小凤的《虞美人》歌曲,以此引入。 二、关于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三、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隔句相承,三度对比的特点,进行诵读。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是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 问答对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永恒有常) 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短暂难测) 几多愁江水不言之言(永恒和短暂达到统一) 四、具体研习重要的文句 1、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逍遥游》《虞美人》理解性默写

《逍遥游》默写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 是:,,。 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10.文中写列子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要凭借风力的句子是:,。 11.庄子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情形的句子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版

《虞美人》导学案 编制人:曹厚余审核人:莫兰文 【学习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3.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4.反复诵读并背诵,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自主解决基础知识。 一、词的基本知识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 词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温庭筠、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 二、词牌名 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虞美人,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三、走进作家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世称李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为违命侯,实已沦为阶下囚。三年后,李煜四

古诗词鉴赏之虚实相生

古诗词鉴赏之虚实相生 【摘要】这篇论文详尽地分析了虚实相生之“虚”与“实”以及该手法的表达效果。对运用这种艺术手法创作的诗词进行鉴赏时,须紧紧抓住实境并以实境为依托,实现对实境画面的不断延伸和拓展,同时立足延伸画面,注重情思体悟,方可不断开拓诗词的审美想象空间,把握诗词的灵魂。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虚实相生概念例析练习 【说明】1、本稿件绝对原创。2、编辑老师可以根据需要,删去后面的练习,并请同时删去“关键词”中的“练习”。 宋代著名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里所说的烟霞锁高山、断脉映远水就是以虚写实的笔法。 在古诗词鉴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从己方的角度写为实,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等等。 从以上对举中不难看出,“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 1、虚幻世界和梦境。例如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时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体味出诗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虚幻之景。 2、想象和回忆。例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属虚写,表明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后两句属实写,具体描写了满西湖荷叶荷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和谐的搭配着。《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 1

3-4《虞美人》学案

《虞美人》学案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把握词中意象的特征,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过程与方法:学习李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3、情感与态度: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二、导读 (1)作者生平: 李煜,李璟第六子,史称南唐后主。他能诗文、善书画,洞晓音律,尤以词闻名,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其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以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表现出浓厚的感伤情绪,在题材与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以写艳主的窠臼。,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相传三年后,李煜在七夕之夜(也是其四十二岁生日)命歌妓唱此词,宋太宗闻之大怒,赐牵机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也可说是他的绝命词。 (2)背景介绍: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3)关于词的知识: 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分为上下两段,叫“片”或“阙”。词按篇幅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温庭筠、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 2.词牌名: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 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 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 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 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 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三、导思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2.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虞美人》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 是:,。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 是:,。 6.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7.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8.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9.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 是:,。,。 10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 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煜《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 导学案 - 答案

《虞美人》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李煜的生平即对其作品的了解。 2、体悟本词的意境和情感。 3、提高学生诵读和吟唱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知识链接】 一、回顾一下有关词的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①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③ 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二、词牌来源 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 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之: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同时因李煜填写这首词中的名句,又常称“一江春水”。此外,还有称“玉壶冰”、“巫山十二峰”、“宣州竹”、“忆柳曲”的。《虞美人》属双调,正体共56 字,上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28 字;下片与上片同。又一体共58 字,上片五句,两仄韵,三平韵,29 字;下片与上片同。此词属正体。 三、介绍李煜 精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被称为“千古词帝”,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 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四、背景介绍 公元974年的冬天,宋军的铁骑踏破了美丽的南唐国都金陵。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从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中走了出来。契丹,它求过了。佛,他拜过了,他仍逃脱不了亡国的命运。他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一片辱骂声中,一路呜咽,被驱北上,最后被囚禁在汴京,虽被封为违命侯,但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在他过完41虽生日的那个七夕之夜,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远眺他那永远无法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遏制这三年囚徒生涯所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此曲触怒了宋太宗,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教学过程】 一、吟咏之间品味诗词的韵致 (一)要求 ①“音读”: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控制得体。 ②“意读”:读书声中见人物,读书语气中见事态,读书语调中见变通。 ③“情读”:字字含情,句句融情,篇中洋溢着情感,以一己之情与作者之情共鸣、共振。 ④“美读”:追求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 (二)小试牛刀 1、一是音读,音读对我们要求:首先要把握节奏 :“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春花秋月 / 何时了?往事 / 知多少。小楼昨夜 / 又东风,故国 / 不 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 / 应犹在,只是 / 朱颜改。问君能有 / 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 其次找出韵脚:两韵一换ao~ong~ai~ou 2、二是意读,意读要求梳理内容与形式,总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前面的朗读和背景介绍大家应该已经可以知道这是一首绝命诗,表达的是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借眼前之景,发忧思之情。 自主翻译:了: 了结,终止。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3、三是情读,具体研习诗词内容,理解其中情感:

虞美人学案

《虞美人》学案 高一语文编写人:颜莉审稿人:田宁波2010年5月6日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悄感及其根源。 3、背诵这首词。 【知识链接】: 1、复习词的一般知识: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①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③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2、词牌名“虞美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用于垓下。夜饮中, 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驼不逝,验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歇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乂名“一江春水”,此外乂名“玉壶冰”等。 3、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宋太宗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卞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 《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饮所赐牵机药酒被毒死,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聪颖过人,博通众艺,书法自创金错刀、摄襟书和拨镜书三体。画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俗,别为一格。乂通晓音律,精别雅郑,既自度《念家山曲破》、《振金铃曲破》等曲,乂曾与昭惠周后审订《霓裳羽衣曲》残谱。兼以富于藏书,精于鉴赏。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 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 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学习过程】: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翻译、理解性默写、简答【必修上册】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翻译、理解性默写、简答及答案【必修 上册】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 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精品习题及答案】 一、翻译: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翻译: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翻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翻译: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二、理解性默写: 1.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其中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3.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7.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简答: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答: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2.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答: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4.词的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