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共权力异化的天然趋向与社会公平

公共权力异化的天然趋向与社会公平

公共权力异化的天然趋向与社会公平
公共权力异化的天然趋向与社会公平

公共权力异化的天然趋向与社会公平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全方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保守的传统社会向开放的现代社会过渡的历史变革时期。伴随社会的转型,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利益结构、权力结构以及权威的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接不到位,现代民主法制的不健全,管理过程中存在了诸多的空档和漏洞,从而在行政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权力异化的现象,尤其表现为国家机关及其行政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的腐败问题,行政权力变成了行政主体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谋取私利的工具。权力的异化严重背离了社会公共权力的性质,导致社会公平缺失,带来行政伦理失范,严重危害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如此发展下去,将使整个社会失去凝聚力,置于政府面临失去合法性的危险。本文试图通过对权力异化的成因分析,进一步探讨权力异化和社会公平缺失的逻辑联系,并力求寻找一种公共权力约束机制的可能性。

一、公共性是公共行政权力的元属性

权力作为现代政治学的基本范畴,是一个内涵和外延广泛的概念。权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社会、国家管理的权力,也可称为统治权、领导权、政治权,是一种公共权力;一类是个人享有的权力,如财产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是人类的生存权利。本文所讨论的是公共权力,即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国家公职人员代表人民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

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深刻地了解政府以及与它所管理的社会之间的关系,促使公共政策更加适合社会的需求,使其能够提高管理机构的效率,适应公民深层次的人性需要。”[1](p2)对于公共行政主体政府来说,要达成这一目的的根本前提在于其对于公共权力的掌握。公共行政权力是指通过行政组织的活动,利用来自于法律的或习惯的或现实的不对等关系,调整社会关系或分配社会资源的影响力。[2](p167)

从理论层面上说,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权利让渡的结果,它与人民形成责任委托关系,人民把部分权利让渡于政府,政府则向人民负责并忠于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按人民选出的代表制定的法律行事。而对于政府来说,作为公民权力的代理者,它存在的根本理由就在于它必须按照公民的意志和利益,面向公众或社会的共同需要,提供公共物品,塑造公共秩序,规范公共交易,满足多数和保护少数。

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权力是共享式权力。国家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有。这表明我国的公共权力具有鲜明的内涵,要求行使社会公共权力者把权力看作是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始终站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这就是我国国家公共权力的本质。

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宣称:“构成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人民是那个国家中一切权力的源泉”,除了人民不存在什么“储藏社会的根本权力的宝库”。可见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项重要的政治资源,人民是公共权力之源,公共性是公共权力的元属性。

二、公共权力具有天然异化趋向的成因研究

恩格斯曾对权力异化做过这样的论述:“社会起初用简单分工的办法为自己建立了一些特殊的机关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但是后来这些机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权力,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宰。这种情况不但在例如世袭制的君主国内可以看到,而且在民主的共和国内也可以看到。”[3](p227)“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极限的地方才休止。”[4](p154 )由于公共权力的强制性、扩张性等特点决定了权力的功利性特征,即“追逐利益”和“与资本渗透”的天然倾向。

当代著名行政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权力具有对有价值的稀缺资源进行权威分配的功能。因此,公职人员的权力意味着稀缺资源的给予权,决定了“权钱交易”的易致性,寻租活动、权力异化便有了可能性基础。亨廷顿一针见血地指出,“腐败的基本形式便是政治权力和经济财富的交换。”[5](p66)我国公共权力异化的形式是多样的,其成因也比较复杂。

(一)行政环境等体制外因素的影响

就我国目前的行政环境而言,按美国著名行政学家里格斯的观点属于“过渡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即“既具有传统社会行政模式的一些特征,且明显带有新旧并存、稻稗混杂的特点。”[6](p150)里格斯认为造成这种行政模式的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变迁受外部作用比较大,变迁顺序多由技术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在变迁过程中容易出现三者脱节的现象,反映在行政权力上,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上的旧的权力基础逐渐分化,新的权力基础没有完全成长起来,法律的社会接受力和威慑力处于弱势发育状态,权力机关不能及时有效地行使法律的权力,从而权力滥用和异化的情况也就时有发生。

就亨廷顿的观点,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滋生种种不良政府行为的过程。他认为,“现代化涉及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转变,由旧的价值观向新的价值观的突变,”“那些按照传统规范是可以接受并合法的行为,在现代人的眼里就成为了不能接受的和腐化的行为,这些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行为背离了公认的行为方式。”[7](p27)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的行政权力可以说渗透到了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其行政被概括为“管制行政”,即自上而下的治民运动和全面的行政监管;“全能行政”,即没有社会自治,政府对社会事务无所不包;“强制行

政”,即以权制人、以势压人,公共政策表达的是单方面意志;“暗箱行政”,即公众无监督,不知政情,行政暗箱操作严重。

同时在意识形态上最基本特点就是将世俗的目标化为神圣的信仰,力求在追随者之间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义务感。在当时社会总体物质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公共行政人员慑于强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压力,尚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公仆”的角色,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育、个人利益普遍觉醒、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世俗化和理性化,其转型期所带来的规范真空和追求财富正当性的释放,使公共行政人员陷于一种前所未有的行政伦理冲突之中。当计划经济体制随同空洞的说教一起崩溃之时,权力异化的空间迅速膨胀,腐败现象严重,社会公平失衡,使政府面临巨大的行政变革压力之下。

(二)“政府利益天然代表公共利益”的悖论

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认为,政府一旦形成,其内部官僚集团也会有自己的利益,也是经济理性人,也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由此甚至会导致政府的变异,如大量滋生寻租与腐败现象,从而打破了官员无私、自动代表公共利益的政治学神话。这样也就存在了一个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问题。概括起来,政府谋求自身利益主要表现在:

首先,国家公职人员谋求个人利益。政府有若干公务员组成,按照公共选择学派理论的观点,公务人员也是经济理性人,因为,“同样的人怎么可能仅仅因为从经济市场转入政治市场之后就由仔细求利的自私者转变为大公无私的利他者呢?这是绝不可能的事!”[8](p3)公共行政人员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执行者和操作者,虽然从理论上讲,要求其超脱地从公共利益的全局出发,以客观公正的第三者身份对待行政事务,但同时他又作为一个社会人,还是一个具有个体的利益价值和价值取向的人。由于他们被置于“公仆”的地位而不能明确追求自身利益时,就会使他们“在宪法实际准许的任何约束之内,行走在公民控制的波涛之间,追求他的收入量大化。”[9]

(p331)如果在监督失效的情况下,他们更有可能通过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徇私舞弊等非法行为谋私利。

其次,地方和部门谋求局部利益和小集团利益。通常认为,局部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个别利益应该服从共同利益。然而,实际上,以本地区或本部门利益为出发点却经常成为公共行政活动的基本准则。在我国具体表现在,如市场的行政性保护以及为了维护本行业、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故意设置人为障碍,防止外地区同行业竞争者进入等等措施,实行歧视性的不公平的行政干预,严重扰乱了市场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这些行政活动,显然是由于地方和部门私利的驱动,结果肥了地方和部门等小集团,却损害了国家和公共利益。

再次,政府作为一个整体,也谋求机构的利益。政府组织常被人们设定为社会的公共组织,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满足公众的行政需求并不具有自利性。事实上,政府组织同样具有自身特殊利益,如特殊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

和精神文化特权等。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政府管理工作从社会工作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化、专门化的工作,其自利性和特殊利益也就越来越突出。在我国,政府规模最大化、部门支出的增长等等都是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扩张行为。这种扩张行为造成政府机构臃肿、财政开支和预算开支中的非生产性支出尤其是行政费用开支比例居高不下的现象长期难以遏制。这种现象不仅使一些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的回旋调控余地减少,而且导致了政府人浮于事的低效率,“形象工程”、“数字政绩”现象泛滥,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

通过以上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政府的利益并不必然与公共利益一致。我们相信,利益不一致的客观存在必然导致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当政府的利益触及并严重损害公共利益时,社会公平就难以保证。“公平性”的丧失必然违背公共意志、损害公共利益,最终将使政府面临“合法性”危机。

三、公共权力异化与社会公平问题的内在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并驾齐驱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以经济分层为核心的社会分层现象开始在我国迅猛发展。客观讲,这种阶层分化作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物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此同时,阶层分化将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不平等分配醒目地标识出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没有错,问题在于人为地将“效率”与“公平”简单地逻辑排序,我国开始改革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展战略的选择。应该说,我国当时甚至现在有些地方还错误地将经济上单纯的数量增长看作是“发展”,其实“发展”是随着产品的增加,包括收入分配、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及社会制度变化在内的复合社会过程。

改革中矛盾的焦点在于权力之手介入资源分配,从而在阶层分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社会负面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社会公正程序已经或者说正在遭到严重挑战和深度侵蚀。具体表现在:

1.起点平等中的问题

像中国这样的原计划体制国家,由于市场发育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历史起点,客观为实现阶层分化的起点平等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与此同时,也恰恰是这一类型国家,由于行政权力的全面介入经济生活的历史背景,处理不当,又极易造成阶层分化起点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一是权力转化为资本,一些在旧体制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人直接将权力、地位等优势资源转化为财富,位子、条子、章子等成为影响资源分配的重要因素;二是城市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行业之间、单位之间等存在众多社会横向流动壁垒,及其形成的集团化现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会成员圈定在不同的起点处。

2.规则不平等和执法不公

规则平等是社会公正的核心所在,一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时,社会的公正性基础也就岌岌可危了。

当前阶层分化在规则上的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一是规范失范,违规成为暴富的捷径。在暴富阶层中一些人财富积累速度之快已达到令人膛目结舌的地步。这些迅速膨胀的财富往往既非来源于对知识、技术创新的贡献,亦非源于个人承担的高风险的合理回报,而是来自诸如偷税漏税、走私贩私、骗贷赖帐、权钱交易、损公肥私等种种不法行径。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已经严重损害了守法经营者在市场经营中的平等权利,并对公众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冲击,促使不少原先的守法者为求得“公平待遇”和心理平衡,加入违规者的行列,形成社会阶层不公平现象的恶性循环。二是裁判不公。规则的公平性不仅取决于规则在形式上的公正性,而且还取决于裁判执法的公正性。一旦社会公正程序的捍卫者知法犯法,将保护公共权力转化为获取私利的垄断性资源时,规则也就荡然无存了。在现实生活中,裁判不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执法者贪赃枉法,充当不法者的保护伞;另一种是裁判自己加入竞争,并根据自身的利益随意修改规则,于其他竞争者显失公平。

四、公共权力的制约:另一种视角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公共权力异化有其生存的制度土壤。以往学者对权力约束大多侧重于人大、法院、检察院等机构的监督。笔者认为这些机构所掌握的权力本身也是公共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跳不出异化的嫌疑。杰斐逊说过:“在权力问题上,不要奢谈对人的信任”。笔者认为,应从公共权力以外的视角探讨对公共权力的约束,才能从根本上制约公共权力的扩张和滥用。

(一)开放政府信息的立法迫在眉睫

据统计,80%的社会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资源,政府信息属于公共所有,这就要求我们对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必须及时开放,使其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为更多的人所利用。政府信息的开放程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行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信息一直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应予公开和豁免披露的政府信息没有法律上的明确界定。此时,如果公权力严重侵害私权利之时,公众由于存在不可逾越的“信息鸿沟”而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充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也不能享受公正的司法救济,公平失衡在所难免。

只有在法律上明确保障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使他们透视政府机构活动,享有充分的知情权,才能确保他们的参政、议政权,将政府各部门及其公务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促进政府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二)必须完善我国公民举报制度

真正的监督应该是人民的监督,我们可以说,公民举报是社会监督中最有效的方式。因为权力系统的运作主要是面向社会,公众具体守制于公务员的权力行为,是最直接的当事人,拥有最可靠的腐败情报,其监督也最广泛、最客观。但是我国举报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一是我国法律只是笼统规定检察院和行政监察机构设立举报中心,但没有明确规定独立的举报受理机构,两者容易扯皮,影响办事效率;二是我国法律没有规定举报受理机构具体的处理程序,程序不合法导致举报制度异化。

因此我国必须完善公民的举报制度,首先必须在法律上切实保证公民的举报权,完善举报人要求保密并有权获得补偿和奖励的权利以及有权向举报机关要求查询和被答复的权利等等,同时也要在举报机关内部加强举报程序的公正性和科学化,在法律上要严厉打击报复行为。

(三)大力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在法律和制度不能有效约束行政人员行为的领域,往往需要运用伦理观念和道德准则来唤醒行政官员的行政良心,从而对其行为给予道德方面的约束。物质利益和利己主义尽管在很大程度上主导我们的行为,但是,像自我成就、社会认同、道德良心等等伦理因素也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行政伦理的关键在于通过调动这些因素,增加行政官员的利他主义倾向,减少行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所以必须大力加强行政伦理的制度化建设,完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笔者提出的这三种途径在表面上看都具有某种柔性,但实际上这种柔性的反作用力是巨大的,一旦权力真正成为人民的权力,权力成为“阳光权力”,官员成为真正的公仆,那么公共权力异化的问题就不再是人民忧虑的问题了。

【最新】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教学设计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 第二框《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毕节六中王明嘉 一、教材分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讲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框分两个目,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重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介绍效率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我国为处理好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结合教材与现实,提高学生正视现实、理解现实和分析现实的能力,是实现本课知识升华的关键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 2、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二)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学习《经济生活》中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收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充满好奇与兴趣,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要全面确切地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等问题是有难度的。所以如何深入浅出地创设情境,启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探究十分关键。 五、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实地寻访、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课堂汇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权力异化问题的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权力异化问题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从不抽象地空谈“何为公共权力异化?其性质和特征是什么”等问题,而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对公共权力异化的历史路径进行了考察。在他们看来,任何国家公共权力都存在异化的可能性与倾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权力失范现象”作为异化的量变阶段,也存在着质变为异化的可能性,即并未完全根除公共权力异化的可能性。 标签: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权力异化;公共权利;公共权力失范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公共权力异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产物。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正如随着阶级、国家的出现而出现,也必将随着阶级、国家的消亡而终结。阶级国家中,由于社会分工的限制,任何公共权力都不可避免的地存在着异化的可能性与内在倾向,只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由于公共权力与公共利益的关系不同、由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矛盾性质的不同,而使得这种可能性在程度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一、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公共权力异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哲学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首次提出了“劳动异化”的概念,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对异化观进行了丰富发展。他用“劳动异化”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来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存在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1〕(P40)也就是说,在以雇佣劳动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和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却反过来成为一种压迫劳动者自身的力量。其实质在于,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却演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支配、甚至压迫着人自身。概括而言,马克思将“异化”理解为主体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活动而产生了一个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同时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支配、反对主体自身。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对公共权力的历史考察,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异化概念的表述,我们知道,应然状态下的公共权力,即原本产生于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公共权力,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于阶级、国家等因素出现而衍生出了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这种“特殊的公共权力”一方面以政治国家的形式被继承下来,从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维持社会秩序的共同需要中产生,但另一方面,它又作为一种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并且日益与之相异化的政治性力量,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剥削被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机器。因此,所谓的“公共权力异化”就是指,这种本应用来为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特殊的公共权力”却演变为剥削、压迫社会共同利益、侵犯公共权利的工具,而丧失了其应有的“公共性”与“服务性”的特征。其内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异化状态下的公共权力,背离了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本意而凌驾于群

领导权力的异化与防范

领导权力的异化与防范 中文摘要:当前,我国腐败渎职事件时有发生,行政权力异化现象不断出现。要遏制这些事件的发生,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 关键词:行政领导权力异化防范 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时报道有关领导干部违纪违规,纪检监察立案查处,无不令人民群众拍手称快,这凸现出政法、监察机关工作的力度和决心,同时也反映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待加强。要遏制行政权力异化现象,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 一、行政领导权力异化的表现 行政领导权力异化主要表现为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而权力的异化最终必然导致腐败的产生。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 行政领导权力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但如果缺乏相应的利益协调和权力制约机制,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就有可能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凭借机构或职务上的便利,非规范地运用或滥用公共权力满足私人欲望,管理者就变成贪官污吏。腐败行为对国家形象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严峻考验着社会的承受能力。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腐败如此盛行不衰,肯定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如果我们舍本逐末,只讲教育和‘严打’而没有解决源头上的问题,腐败蔓延的势头恐怕是很难得到遏制的。”[1] 2、权力寻租现象突出 当前我国处于政治、经济转型时期,相关的制度及法律还不健全,为权力腐败留下了生存空间。在行政领导权力归少数人所有与支配的社会形态中,利益错位、权力角逐和特权化等腐败现象司空见惯。权权交易、权法交易、权钱交易以及权力寻租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权力腐败现象涣散党心民心,损害政府公正形象, 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3、对权力流程监督不力 我国现有的监督体制缺乏“防患于未然”的措施。我国大部分的领导腐败案件,都是在领导调离原岗位后才被揭发出来,领导任职时的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像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可以不按法律程序,直接干预土地批租和出让事务,造成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近年来,媒体报道腐败案件中,受贿案多、案值越来越大,“集体腐败”特征明显,领导的部属及其身边工作人员,目睹了领导权力的“至高无上”,以致习以为常,这些现象暴露了没有及时的监督与约束,领导们就容易将手中的权力异化。 二、行政领导权力异化的原因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

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摘要】近年来,关于构建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公共权力在具体的行使过程中,会受到个人或集团利益的诱使,权力就可能出现异化现象,从而需要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本文从对公共权力概念的分析入手,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公共权力;制约;监督;综述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60-01 公共权力是为实现公共利益,根据公众意志对社会公共生活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支配力量,其行使主体是执政党、政府以及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社会组织。公共权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其运行的实质是对社会利益关系进行调整以实现公共利益。思想家孟德斯鸠则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列宁也曾明确指出,权力不受制约,必然导致无节制的堕落。在我国,尽管公共权力的基本属性已获得根本改造,但是,由于制度的缺失、人的自私性以及封建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公权私用、滥用和腐败等权力异化现象的出现。因而,加强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十分必要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历来都是政治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进入到21世纪后,关于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公共权力的概念 关于公共权力的概念,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说。一个比较常见的观点是:权力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迫使他人放弃自己的意志而实现某一目的的能力。公共权力也可以理解为公权利,是为管理公共事务而设定的。人类作为群居动物,需要组织起来适应自然环境,因而需要处理许多公共事务,也就需要一种凌驾于社会个体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的使命是维护和促进私权。但公共权力自产生起,就与私权利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尽管对抗的范围、方式各不相同。而且这种对抗性是天然的,不可化解的。试图以公共权力基本目的公共性来否认或者掩盖其与私权利的对抗性是徒劳的。因为公共权力本源自私权利,是私权利的让渡;同时公共权力行使的方式主要体现为对私权利的限制。公共权力在具体的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受种种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诱使,权力就可能出现异化现象,产生腐败,寻租等行为,对私权利构成侵犯,从而需要对公共权力进行约束。 二、公共权力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权力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即以权力制约权力,其理论上的系统化始于孟德斯鸠,实际应用始于美国建国宪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国家权力一分为三,使其在分工的基础上互相制约。 在这一方面,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科学配置权力,并使不同权力之间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杨长青认为,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就“要适度分解权力.构建权力之间的制衡关系”,具体而言,他认为可以通过“分解‘一把手’过分集中的权力”、“限制领导干部兼职”、“理顺党委和政府的关系”、“正确处理地方党委和人大的关系”、“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来使各种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同时他认为还应“建立垂直的监督领导体制”、“理顺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的工作关系”来“要强化专门监督机构的权威,以权力制约权力。“只有从权力内部对权力进行分解,并在此建立一个稳定的、相互制约的权力体系,以权力之间的关系来制约权力”才能有效地控制权力。“强化权力制约的关键是实现权力的合理分工和相互制约”。完善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需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国家机构设置和权力制约监督”,加强“各级权力机关相互间的制约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对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制约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制约监督”、“司法系统内部的制约监督”。吴振钧提

异化(某网友之文)

异化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一个关键的范畴。从1844年马克思的观点开始确立时起,直至后来的《资本论》等等,都有着一个一贯的异化主题,即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及其解放的可能性。 异化范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常用范畴。在黑格尔那里,现实是由精神自身创造的,因此,世界是内在于精神的。假如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现实世界是相异于人的精神的外在的东西,那么这就造成了“异化”。然而只要人一认识到现实与精神是等同的、现实就是由精神转化而来,那么异化就消除了。 那么,在黑格尔看来,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异化。只不过是人在精神领域内异化的表现。马克思并不赞同这个看法,他认为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人的精神中发生的异化是现实异化的表现,因为现实中的异化并不能通过对精神领域内异化的克服而加以克服,而精神领域中的异化,其根源只能是在现实世界。 马克思详细阐述自己的异化理论的著作,主要是在两部马克思的“非官方”著作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而这两部著作绝对称得上是杰作。甚至把《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称作马克思最伟大的著作也不为过。它是马克思思想的巅峰。相比之下,《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甚至《资本论》只是公开发表的政治宣传册罢了。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节中,马克思详细阐述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在我看来这些对现在依然苦苦奔波的上班族依然适用:“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顺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因此,结果是,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 所以,克服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可以说是马克思以后所有著作的共同主题。异化不仅仅发生在穷人身上,也体现在富人身上,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说道:“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但有产阶级在这种自我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的和被巩固的,它把这种异化看做自身强大的证明,并在这种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而无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则感到自己是被毁灭的,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的现实。” 马克思后来试图少用“异化”这个词,可能是由于它那过于丰富的哲学内涵。但它仍然是马克思的一个核心概念。在他公开发表的著作中,他一般会用别的表述方法表达“异化”的意思。马克思后来研究政治经济学,他又重拾起异化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的异

高中政治必修1《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理解我国当前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二)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经历了“效率优先”的改革之后,中国社会从来没有想过像今天这样强烈的呼唤公平正义。一方面,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不少人利益受损,心理失衡,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化解这些矛盾,我们很有可能陷入“经济发展了,社会矛盾加剧了”的境况。为此,党的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一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二)进行新课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公平的含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0页探究活动,讨论并回答两个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观点二是正确的公平不等于平均。 (1)公平的含义 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包括起点公平(又称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也叫规则公平、程序公平)、结果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是指结果公平。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它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根据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按照他们都能够接受的规则处理相互的利益关系,在承认物质差别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考虑客观差异;是不讲效率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它妨碍了效率,阻碍了生产的发展,结果使人民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结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 (2)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材料并回答问题。 看材料: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今年3月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

多维视角下公共权力异化原因探析

多维视角下公共权力异化原因探析 公共权力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权力的主要象征,也是国家行使一切职能的根本前提。然而现实中公共权力有时会偏离公共利益的这些价值目标,发生公共权力异化。关于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本文认为: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公共权力异化是公共权力实施者的自利本性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从伦理学的视角看,公共权力实施者和公共组织的角色认知错位使公共权力发生异化;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看,公民权力意识薄弱和公民社会发展滞后给公共权力异化留下了空间。 标签:多维视角;公共权力异化;原因 1 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权力异化 1.1 公共权力实施者的自利本性 公共权力之所以会发生异化与公共权力实施者的利己本性是分不开的。公共权力的实施者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理应为公共利益服务,维护公民的根本利益,社会的公平、效率。然而,利益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首要考虑和希望解决的问题,作为公共权力实施者也不例外。从交换的角度看,人类的每一个成员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他人的帮助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即使在最早的原始社会也不例外。但是,如果仅仅依靠他人的慷慨和恩惠来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不帮助他人,肯定是不可行的。为此,人们为了获得他人更多的帮助,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更大空间的满足,即实现利己的目的,必须为他人提供他人所需要的东西,并通过交换来获得他人所提供的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公共权力作为支配着社会资源的一支重要力量,主宰着更多的社会稀缺资源,为此公共权力实施者在做公共决策的时候,受到自利本性的驱使和交换的需要,从而导致公共利益受到私人利益的非法侵占,致使公共权力的目标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公共权力异化。 1.2 公共权力实施者与公共权力所有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一个人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知道的会比另外一个人多,这种所谓的相关知识的差别就是信息不对称。垄断性是公共权力的属性之一,由于公共权力具有垄断性,导致权力所有者和权力使用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现实中人们没有能力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成本来管理所有的事情,于是人民通过中介来具体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政府就应然而生了。委托代理使的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进而影响公共决策。于是就会有人用公共权力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同时又相互竞争,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人民、组织与组织之间利益的博弈。 2 伦理学视角下的公共权力异化 2.1 公共行政人员自我角色认知的错位

关于领导力的权利和能力的问题分析

关于领导力的权利和能力的问题分析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说“领导”与权力和地位无关,一定有人认为这个看法过于极端。倘若我们仔细分析个案,我们可以发现,这是真理,也是事实。 领导只有方向和跟从者两个要素。对于领导力的权利和能力,谁掌握了方向,谁赢得了跟从者,谁就是领导。官僚同权力和地位分不开。没有地位和权力的人,称不上是官僚。在领导力的权利和能力面前,领导力的权利和能力相互结合,情况便复杂化。权力和地位本是可以用来强化领导功能的手段,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一不小心便沦落为做官的窠臼。 领导这个词在一百多年前伴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进入中国时,是个鲜活的概念。在领导力的权利和能力面前,带有先进思想的人们活力四射,为了改变现状,发动并领导了各式各样的运动,给中国带来一股新气象。那时,领导劳工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扫盲运动,新生活运动的,都是些小人物,没有权,没有势,甚至也没有钱,在前朝遗老遗少们的白眼之下,凭着理想、信念、热情发动民众,并改变着旧中国的面貌。 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是孙中山领导的三民主义革命。孙中山是个普通的医生,但他领导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历史事件:他用“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的目标来感召、吸引民众,用激情和牺牲精神赢得信任,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结束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时代。孙中山不是为做官。为了推翻满清,建立共和,实现和平,在领导力的权利和能力面前,他置个人宠辱于不顾,宁肯将大总统的位置让与袁世凯,以换得军方的支持,使革命不致夭折。 官僚和领导对权力和地位的态度区别在于:权力和地位是领导者实现目标的手段,而对于官僚来说,是追求的目标。领导力行为与权力结合的时候,可能发生领导概念的同化和领导实践的异化。袁世凯得到大总统的位置之后,不想领导革命,也不想当官,他更过分,想当皇上,回到旧体制。在领导者的权利和能力面前,若不是他“驾崩”得早,孙中山的革命成果大概要被他葬送。而早年追随孙中山的蒋介石呢,有了权势以后,排斥异己,发动内战,只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顾不上领导孙中山发动的国民革命了。 如果处于高位,执掌大权的人未必是领导,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领导呢? 这个领导案例,堪称世界典范。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百十来人,长期没有合法身份。就这么一个小团体,赢得了全国人们的拥护,最终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自身也发展成为几千万人的大党。这个成功,决不是偶然的。这其中的必然,就是我们要挖掘的共性的东西,普遍通用的领导原则。以下原则体现领导的真谛,在今天并不过时:

以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期刊:点此访问>>> 2007年第5期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 作者:金敬红张艳新 字体:【大中小】 摘要:福柯权力话语理论阐述了权力、知识和话语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知识是权力的象征,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控制知识权力话语的文化力量能够实 现其文化控制地位。强势文化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文化交流中获取说 话的权力,并对弱势文化进行操控。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势必会受到这种文化霸权的影响,这体现在译者对翻译题材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中。翻译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工具,而是一种在不同的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对 话与交流。弱势文化通过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介绍自己本民族的优质文化,有利于 抵制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 关键词:权力话语;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异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H 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758(2007)05-0451-05 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这种文化转向强调了翻译与目标语体系中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关系,这使得研究者们越来越深刻地 体会到翻译已不再是一种中性的远离政治及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冲突的纯粹的文字转换活动,而是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话语在另一种文化、思想、意 识形态中的改写、变形或再创造。与此同时,异化翻译也逐渐成为当今翻译理论 的热门话题之一。作为文化转向的产物,异化翻译包含了深刻的文化、文学乃至 政治的内涵。在此背景下,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异化翻译进行了客观的 解释。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宏观视角,将社会之维、历史之维 引入翻译研究,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权力话语理论深刻揭示 了翻译活动的社会性、背后的操控因素和它在文化建构中的重大作用。因此,采 用权力话语理论的视角,将异化翻译置于广阔的国际政治文化框架内进行审视,注重探讨异化翻译的真正含义及其在文化交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权力话语理论 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被公认为是西方结构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受 马克思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以及尼采关于真理、知识和权力关系观念的影响,福柯在对文学和哲学领域、精神分析领域、政治经济领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 出了著名的权力话语理论。权力、知识和话语是这个理论的核心概念,而且权力 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1 权力和知识的关系 在权力话语理论中,福柯认为权力是社会理论的重要课题。权力是指一切控 制力和支配力。这其中有有形的,如政权机构、法律条文;也有无形的,如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文化传统与习俗的影响。这些都可以视为权力,它们是一种对人 们思想行为的控制力、支配力。它们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案..

201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教案 备课人:张健 2015/9/4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考纲要求 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4.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考查重点)。 二、高考考情与预测 1、高考考情(见学案“高考回眸”) 2、命题规律及趋势 本框题是近年高考中的高频考点。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突出考查对知识变通理解和运用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从考查方式上看,多贴近中央与地方的政策方针措施或选取典型图表材料,切口灵活多变。从知识上看,重点把握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相关知识。效率与公平这一考点是现实性极强的一个考点,也一直是高考的核心考点。且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通常会以社会现实问题为背景设置相关试题,如结合我国目前贫富差距过大、失业率增加等考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考生在备考时可以结合其他知识进行分析,在2016年的复习备考中,除了细化把握本考点知识外,还要注意与财政、税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知识的结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要密切关注以下时政热点:国家与地方有关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最新举措,财政与税收政策调整,新一轮援疆,新形势下的扶贫工作,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等。 三、知识网络结构 四、考点知识解读 考点1: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点拨:(1)收入分配公平就是坚持平均主义。平均主义不问劳动和付出的多少,一味强调报酬的均等,这实际上背离了公平原则。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公平是相对的,公平不等于平均。 (2)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分配公平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借收入分配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义。兼顾社会公平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绝对平均主义,二是收入差距悬殊。 (2)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新教材修订) (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新教材修订较多)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收入分配 与 社会公平 公平的含义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效率含义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 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关系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范文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经济生活》必修模块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下面我主要从一下几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依据是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课程标准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培养学生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经济生活》必修模块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主要学习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通过效率与公平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本框题衔接了教材第一框题所介绍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

介绍在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同时,本框题内容涉及到国家收入的再分配,为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的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因而这一框题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公平与收入分配公平、效率的含义 ②理解社会主义社会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 ③理解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途径 ④理解个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能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性建议的能力,及通过对效率与公平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能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提出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热爱和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②从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制度保障、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依据:当前,高一学生对于生活中人们工资收入有差距的这些现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第二章:领导权力与制约)

第二章:领导权力与制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下列关于权力起源的学说,除了()外,其他主张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选择一项: A. 暴力说 B. 神权说 C. 智慧说 D. 契约论 正确答案是:神权说 2.在()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选择一项: A. 原始社会 B. 转型社会 C. 现代社会 D. 传统社会 正确答案是:传统社会 3.()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选择一项: A. 原始社会 B. 转型社会 C. 现代社会 D. 传统社会 正确答案是:现代社会 4.领导权力的发展变化是与()紧密相连的。 选择一项: A. 人性 B. 社会发展阶段 C. 阶级 D. 经济 正确答案是:社会发展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领导权力的主要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领导权力的主体 B. 领导权力的客体 C. 领导权力的目标 D. 领导权力的作用方式 E. 领导权力的性质 正确答案是:领导权力的主体, 领导权力的客体, 领导权力的目标, 领导权力的作用方式 2.领导权力在本质上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社会关系 B. 人际关系 C. 阶级关系 D. 利益关系 E. 服从关系 正确答案是:社会关系, 阶级关系, 利益关系 3.根据在授权时所凭借的媒介的不同,可以将领导授权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正式授权 B. 口头授权 C. 非正式授权 D. 书面授权 E. 弹性授权 正确答案是:口头授权, 书面授权 4.下列属于权力载体的承担者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政党 B. 知识 C. 血缘 D. 年龄 E. 地位 正确答案是:政党, 知识, 血缘, 年龄, 地位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32分) 1.领导权力

公共权力异化的天然趋向与社会公平

公共权力异化的天然趋向与社会公平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全方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保守的传统社会向开放的现代社会过渡的历史变革时期。伴随社会的转型,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利益结构、权力结构以及权威的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接不到位,现代民主法制的不健全,管理过程中存在了诸多的空档和漏洞,从而在行政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权力异化的现象,尤其表现为国家机关及其行政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的腐败问题,行政权力变成了行政主体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谋取私利的工具。权力的异化严重背离了社会公共权力的性质,导致社会公平缺失,带来行政伦理失范,严重危害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如此发展下去,将使整个社会失去凝聚力,置于政府面临失去合法性的危险。本文试图通过对权力异化的成因分析,进一步探讨权力异化和社会公平缺失的逻辑联系,并力求寻找一种公共权力约束机制的可能性。 一、公共性是公共行政权力的元属性 权力作为现代政治学的基本范畴,是一个内涵和外延广泛的概念。权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社会、国家管理的权力,也可称为统治权、领导权、政治权,是一种公共权力;一类是个人享有的权力,如财产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是人类的生存权利。本文所讨论的是公共权力,即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国家公职人员代表人民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 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深刻地了解政府以及与它所管理的社会之间的关系,促使公共政策更加适合社会的需求,使其能够提高管理机构的效率,适应公民深层次的人性需要。”[1](p2)对于公共行政主体政府来说,要达成这一目的的根本前提在于其对于公共权力的掌握。公共行政权力是指通过行政组织的活动,利用来自于法律的或习惯的或现实的不对等关系,调整社会关系或分配社会资源的影响力。[2](p167) 从理论层面上说,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权利让渡的结果,它与人民形成责任委托关系,人民把部分权利让渡于政府,政府则向人民负责并忠于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按人民选出的代表制定的法律行事。而对于政府来说,作为公民权力的代理者,它存在的根本理由就在于它必须按照公民的意志和利益,面向公众或社会的共同需要,提供公共物品,塑造公共秩序,规范公共交易,满足多数和保护少数。 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权力是共享式权力。国家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有。这表明我国的公共权力具有鲜明的内涵,要求行使社会公共权力者把权力看作是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始终站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这就是我国国家公共权力的本质。

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探讨我国权力异化现象

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探讨我国权力异化现象 作者:黄崛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 1421 更新时间:2009-8-13 热 荐 【字体:小 大】 https://www.sodocs.net/doc/6a17458124.html, [摘 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权力异化的表现形式可归结为公共权力私有化、公共权力部门化、权力部门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部门权力个人化、权力使用交易化、监督权力虚置化等,由引导致腐败普遍化。对此,可通过在经济上强化公有制地位、推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在思想上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强化权力部门依法行政观念和群众的民主意识,在政治上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权力监督,在法律上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坚决推进以法治国等对策来防止腐败滋生和消除权力异化。 [关键词] 马克思;异化理论;腐败;权力异化 “异化”一词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思。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它被提到哲学高度。黑格尔用它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人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反过来成为统治和支配人们自己的外在力量。马克思批判了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异化本质。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所揭示的种种异化,基本上还停留在异化的外部现象。马克思则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即异化劳动或劳动异化。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提出异化劳动理论,阐述异化劳动表现为“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并揭示了异化劳动同私有制有内在的联系,认为从起源看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必然后

领导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1柔性领导(期末复习指导书P70;教材书P29) 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1.2不充分授权(期末复习指导书P72;教材书P58) 也称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等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均有明确的规定。 1.3矩阵式(期末复习指导书P76;教材书P83)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1.4文化生态学(期末复习指导书P79;教材书P132) 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 2.1道德素质(期末复习指导书P81;教材书P152) 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录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 2.2非正式群体(期末复习指导书P84;教材书P192) 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在正式群体中,由于人们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依照好恶感,心理相容与不相容等情感性关系,就会出现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没有定员编制,没有固定的条文规范,因而,往往不具有固定的形式。由共同利益偶然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同院的伙伴、工厂或学校中存在的一些“小集团”、“小圈子”都属于非正式群体。 2.3决策树法(教材书P239) 它利用了概率论的原理,并且利用一种树形图作为分析工具。去其基本原理是用决策点代表决策问题,用方案分枝代表可供选择的方案,用概率分枝代表方案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经过对各种方案在各种结果条件下损益值的计算比较,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决策树”法是风险决策的一般性方法。 2.4近因效应(期末复习指导书P90;教材书P274) 所谓“近因”,是指个体最近获得的信息。 所谓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所谓近因效应是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 3.1自然性影响力(期末复习指导书P92;教材书P322—323) (自然性影响力,也称非权力性影响力,它源于个人自身的特点,通过潜移默化的自然过程,转化为某种动机的形式而发生作用。)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为自然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来自于领导者自身的因素,其中包括领导者的品格、知识、才能、情感、资历等个人因素亦即个人威望所产生的影响力。 3.2领导方式(期末复习指导书P95;教材书P354、356) 领导行为方式,是一种具有权威性与结果性的组织行为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是领导主体以其特定的作风、习惯、性格、态度、倾向、思想和教育素质在特定的领导环境制约下形成的,对领导客体做出反应并施加影响的基本行为方式。领导行为方式可分为:专断式、民主式和放任式。 3.3模拟测评法(期末复习指导书P98;教材书P388) 评价中心测评法将各种不同的素质测评方法相互结合,通过创设一种逼真的模拟管理系统和工作场景,将被试人纳入该环境系统中,使其完成该系统环境下对应的各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主试人采用多种测评技术和方法,观察和分析被试人在模拟的各种情景压力下的心理、行为、表现以及工作绩效,以测量评价被试人的管理能力和潜能等素质。评价中心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情景模拟性,所以又被称为情景模拟测评。 3.4虚拟政府(期末复习指导书P100;教材书P408) 虚拟政府是以为公民提供,以公民为中心、“一站式”和无缝隙的公共服务,即公民能够在网站上方便地实现所有与政府打交道的事物。

行政领导权力异化的防范措施

行政领导权力异化的防范措施 近年来,新闻媒体上不时传出有关领导干部违纪违规之事,纪检监察立案查处,无不令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凸现出政法、监察机关工作的力度和决心,同时也反映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待加强,要遏制行政权力异化现象,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 【摘要】当前,我国腐败渎职事件时有发生,行政权力异化现象不断出现。要遏制这些事件的发生,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 【关键词】行政领导权力异化防范 一、行政领导权力异化的表现 行政领导权力异化主要表现为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而权力的异化最终必然导致腐败的产生。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 行政领导权力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公共利益。但如果缺乏相应的利益协调和权力制约机制,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就有可能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凭借机构或职务上的便利,非规范地运用或滥用公共权力满足私人欲望,管理者就变成贪官污吏。腐败行为对国家形象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严峻考验着社会的承受能力。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腐败如此盛行不衰,肯定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如果我们舍本逐末,只讲教育和‘严打’而没有解决源头上的问题,腐败蔓延的势头恐怕是很难得到遏制的。” 2、权力寻租现象突出 当前我国处于政治、经济转型时期,相关的制度及法律还不健全,为

权力腐败留下了生存空间。在行政领导权力归少数人所有与支配的社会形态中,利益错位、权力角逐和特权化等腐败现象司空见惯。权权交易、权法交易、权钱交易以及权力寻租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权力腐败现象涣散党心民心,损害政府公正形象, 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3、对权力流程监督不力 我国现有的监督体制缺乏“防患于未然”的措施。我国大部分的领导腐败案件,都是在领导调离原岗位后,才被揭发出来,领导任职时的监督往往流于形式,走过场。像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可以不按法律程序,直接干预土地批租和出让事务,造成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近年来,媒体报道腐败案件中,受贿案多、案值越来越大,“集体腐败”特征明显,领导的部属及其身边工作人员,目睹了领导权力的“至高无上”,以致于习以为常,这些现象暴露了没有及时的监督与约束,领导们就容易将手中的权力异化。 二、行政领导权力异化的原因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止”。阿克顿解释权力腐败的铁律:“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造成我国行政领导权力异化的原因主要有: 1、制约行政权力的机制严重欠缺 我国尚未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衡机制,使权力失去制衡,从而利用或滥用手中的权力却可能不受制裁,或者往往以罚代刑,以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