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各章节能力测试题(含答案)89128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各章节能力测试题(含答案)89128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各章节能力测试题(含答案)89128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各章节能力测试题(含答案)89128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各章节能力测试题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一、填空题

1.(1)如图1甲所示,王晨同学用停表测量李明在校运会上女子1500m 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李明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m/s 。

(2)张华同学用图乙所示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cm 。

2.举世瞩目的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2所示,在火箭点火开始升空时,以发射台为参照物,

“天宫一号”是_________的,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3.如图3所示,在2011年9月4日进行的2011年国际田联世界锦标赛男子4×100米决赛中,第四赛道的美国队出现了致命失误:跑第三棒的达维斯·佩顿还未能把接力棒交到第四棒的沃尔特·迪克斯手中,就把自己绊倒在地,这是美国人在世锦赛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连续第二次出现交接棒失误。请你给他们在交接棒时提出一个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4所示“村村通”公路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在没有斑马线的通村公路上,当人们横过公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人急行的速度约2 m/s ,人急行横过6m 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____s ;若急驶的小汽车的速度80km/h ,人至少要在距离行驶过来的小汽车前________m 处开始穿越马路才安全。

5.2011年9月9日2011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瑞士苏黎世站展开角逐,在万众瞩目的男子100米飞人大战里,新科世锦赛冠军牙买加新星布雷克9s82摘金,创造个人职业生涯最好成绩!如图所示4布雷克的速度非常快,但始终没有跑出电视机,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如果一辆摩托车的运动速度是36km/h ,则布雷克的运动速度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摩托车的行驶速度。

6.小汽车在短时间内的速度可以变化很快。有些车几秒钟内车速就可以从0km/h 急升到110km/h 。如图5所示是一辆车在10s 内的车速变化情况,由图像可知第4s 时车速为______km/h ,从第2s 到第4s 过程中,车速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7.用“频闪摄影”可以记录一个物体相隔同样时间所处的不同位置。如图6所示是甲、乙两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以看出,做变速运动的是______球;你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判定的。

8.在体育与健康测试中,小明跑前500m 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 min20s ,跑后500m 路程用的时间为2 min 。则他跑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选填“稍快”、“稍慢”或“相等”),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_________m/s 。

二、选择题

9.估测是初中生应具备的一种技能。下列估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m

B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

C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10m/s

D .正常人的脉搏跳动大约30次/min

10.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7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操作正确的是( )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加速运动的物体,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

B .在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总要选一个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A B C D 图7

C.测量物体长度时,选用的测量工具精确度越高越好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12.如图8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 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

13.如图9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则图10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s-t图像的是()

A B C D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驾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A. 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

B. 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的很慢

C. 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的速度一样

D. 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同,但子弹比飞机运动快得多

15.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16.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如图11所示,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三、实验探究题

17.王亮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2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下滑,图中的秒表的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路程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使用的斜面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________(选填“增大”或“缩短”)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___________。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m/s,若s1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_m/s,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_____m/s,小车在运动全程的速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与计算题

18.为了锻炼小明同学的独立能力,今年春节,妈妈让他独自乘火车去上海看望姥姥。

(1)他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小明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小明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在行驶的列车上,小明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A.铁路边的树木 B.小孩子的座位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铁轨

(3)因为火车在开动时不断的颠簸,在开动的火车上写字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小明同学看到有人用皮带把写字板固定在手臂上,这样就能在写字板写上漂亮的字了,如图14所示。你能帮她解释其中的原理吗?

19.小李开车时看到如图15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15乙所示。

图15

(1)你能从交通标志牌上了解哪些信息?

(2)若小李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如图15乙速度计所示,汽车此时是否超速?若以这样的车速行驶,再经过多长时间能到达香山出口?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此汽车到香山出口至少需多长时间?

(4)你对小李有什么忠告?

第三章声的世界

一、选择题

1. “隔墙有耳”的意思是,在墙的一面说话时,墙另一面的人也能听得到。这个现象能够说明()

A. 声音能够穿透墙壁传播

B. 声音能够拐弯传播

C. 固体、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D. 耳朵有这个特异功能

2. 在室内说话比在空旷的场合说话时的声音大。这是因为………………………()

A. 声音传播不出去

B.室内产生了回音

C.空旷场合的声音都传播出去了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人们都喜欢听音乐,乐曲动人与否的主要原因是………………………………()

A.音调的高低转化

B. 响度大小的变化

C. 音调、响度、音色三个要素的协调统一

D. 不同的音色

4.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下列对两人声音描述正确的是…………..()

A. 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 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5.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是因为………………………………………………()

A. 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增大

B. 听诊器能减少人心脏跳动声音的分散

C.听诊器能改变人心脏跳动声音的音调

D. 听诊器能改变人心脏跳动声音的音色

6. 歌唱家的歌声比一般人唱的好听,主要是因为…………………………………()

A. 歌唱家的发音的频率高

B.歌唱家的发音的频率低

C.歌唱家的发音的响度大

D.歌唱家的发音音色好

7. 在一些公共场合,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听清楚讲话人的声音,常用扩音设备,关于扩音设备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改变音调

B. 改变响度

C. 改变音色

D. 改变频率

8. 某位战士对着一个高大的山崖射击,在射击3s后,听到了射击的回声,则山崖离战士的距离大约是(设声速为340m/s)…………………………………………………….()

A. 1020 m

B. 510 m

C. 340 m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9. 在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 一定是大钟的回音

B.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 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10. 鼓皮紧的甲鼓与鼓皮张的不太紧的同样大小的乙鼓,用同样的棒敲击,则甲鼓发出的声音比乙鼓的声音……………………………………………………………………()

A. 频率小,振幅大

B. 频率小,振幅小

C. 频率、振幅都大

D. 振幅大小不能确定

﹡11. 下列不属于噪音的是………………………………………………………………()

A. 图书阅览室内的说话声

B. 夜深人静时传来的很熟悉的钢琴声

C. 吸引人的铿锵有力的演讲声

D. 工厂的机器轰鸣声

1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但是有时也会变为噪声

B.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音的机器发出的声音

C.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D. 乐音的指40dB以下的声音,噪音是指在40dB以下的声音

13.下列关于乐音和噪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乐音悦耳动听,噪音使人心烦,有害于人体健康

B. 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噪音的振动杂乱无章

C. 乐音的响度过大,也会使人感到不安

D. 乐音和噪音有根本区别,乐音不会变成噪音

14. 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7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假如你闭上眼睛,这两种昆虫从你头附近飞过,那么………………………………………()

A. 能听到甲昆虫飞过,但不能听到乙昆虫飞过

B. 能听到乙昆虫飞过,但不能听到甲昆虫飞过

C. 甲、乙两种昆虫飞过都能听见,但甲的声音更微弱

D. 甲、乙两种昆虫飞过都听不见

15. “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仪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 声音太小

B. 超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 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

D. 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

16.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次声波的是……………………………………………()

A. 用声纳技术测绘海底形状

B. 预报海啸、台风

C. 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 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17. 在教室里讲话未听到回声的原因..……………………………………………..()

A. 房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区分不出来

B. 墙壁反射的回声从门口跑掉了

C. 回声太小,人耳不容易听到

D. 教室里不可能产生回声

18.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A.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钟声明显减弱

B. 把正在发音的

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人们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

声音

C.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D. 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19. 在“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音调、响度、声速关系”的实验中,小王的结论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B. 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声音传播得越远

C.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和声速不受影响

D.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越大

20. 下面的几种情况下不能利用回声测定的是 ..………………………………..()

A. 海底的海深

B. 雷电发生处到听见雷声的人的距离

C. 海底鱼群的位置

D. 对面山崖的距离

﹡21. 牛的叫声与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比较,牛的叫声的特征是…………()

A. 音调高响度大

B. 音调低响度小

C. 音调高响度小

D. 音调低响度大

22. 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 为了获得更好音色

C. 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D.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23. 在“动手动脑学物理”中,提出用大小相同的瓶子装上不同量的液体,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能产生有规则的声音。其中发声音调最低的可能是………………………()

A. 盛水最少的

B. 盛水到中间

C. 盛水到3/4处

D. 盛水最多的

24. 奥运会比赛项目水上舞蹈被喻为“水上巴蕾舞”,主要是以人体的四肢做表演的主体,因此表演者的头部大多数时间都在水下,此时表演者对岸上放出的音乐伴奏声()

A. 根本听不见

B. 能听见一点

C. 听得见但响度小了

D. 和在岸上一样

25.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只能传声不能发声

B.能够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超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人耳不能接受次声,所以次声不会对人造成危害

26. 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利用了………………………………………………………()

A. 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 听诊器能改变发声物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 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变大

D. 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变大

2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生的声音来鉴别物体的质量,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A. 铁匠用小铁锤敲打烧红的毛坯

B. 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C. 木匠用锤子将钉子砸进木头

D. 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

﹡28. (多选题)为减弱噪音,下列可以实施的措施是………………………………()

A. 在马路边种植花草树木

B.关闭所有声源

C.汽车在市区内禁鸣喇叭

D.给噪音大的机器加上封闭罩

二、填空题

1. 指出下列的动物发声的部位:(1)麻雀________;(2)蜜蜂_______;(3)青蛙______;(4)蝉_________。

2. “闻其声,如见其人”,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敲击大鼓时,鼓面_______能够产生声音。人们听到了鼓的声音,是靠_______传播到人的耳朵里的。在相同条件下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最慢的是_______。

4. 有时说某一个人的嗓门很大,实质是说这个人的声音的_______。有时形容某一个歌唱家的嗓门很高,实质是说歌唱家声音的_______ 。

5. 声音是由_______而产生的,把发声的物体叫______,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够发声。

6.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______________有关,声音在金属中比在液体中传播的_______,在空气中比在液体中传播的_______(后两空填“快”或“慢”)。

7. 笛子是我国的民族乐器,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振动而引起的。

8. 声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音调大小反映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它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有关;响度反映的是声音的_________,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________,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

﹡10. 二胡、小提琴、钢琴等乐器是通过___________ 而发声的,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______,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_______,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__________,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_______,另外,弦乐器通常有一个木制的共鸣箱来使声音的________更大。

11. 下列一段文字描写中涉及一些声学知识,思考后回答问题。

“……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伟、喧腾起来,汇成一片……”

(1)“隐隐传来”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鼓声、锣声变得雄伟、喧腾”是指声音的什么特征发生了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什么能区分出鼓声还是锣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一般来讲,小孩的音调比成年人_______(选填“高”或“低”),这是由于小孩声带的_____________比成年人_______。

13. 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飞船的爆炸声,接着有看到了爆炸的火光,请你指出这个场面中两个科学性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通常我们听到蚊子在“叫”,实际上是蚊子__________产生的“叫”声。

15. 在浏览动物园时,常常能听到它们的叫声。老虎吼叫声的频率_____,而猴子戏耍的叫声频率_____(填“高”或“低”)。

三、解答题

1. 小红拎起水壶向暖水瓶中灌开水,小刚在一旁提醒她,“小红,快满了。”说话间水真的满了,小红奇怪地问小刚:“你怎么知道水快满了?”小刚说“凭经验听出来的。”请你用物理知识帮助小刚向小红解释其中的道理,并亲自动手试一试。

2.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该处海深是多少?

3.蜜蜂在飞行时,由于翅膀的振动发出嗡嗡的声音,蝴蝶飞行时,翅膀也在振动却听不到声音,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4. 1932年夏天,俄罗斯北极探险队,一位气象学家在放飞一只探空气球时,风吹气球贴到了他的耳朵,忽然耳膜感到疼痛,但是没有听到声音,在12h后他们遭遇到了台风,原来是台风产生的次声波造成的。(火山、地震、海啸等都会产生次声波)

(1)次声波传播的距离怎样?次声波是否有声能?

(2)这个事例说明能否监测次声?监测次声有什么作用?

5.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如果想让甲天同学听到两次响声,钢管至少应有多少?(已知u钢=5200m/s).

6. 小明在玄武湖上的一艘游艇上向对面的古城墙上发出一个声音,而游艇此时以10 m/s 的速度向城墙靠近,3s 后他听到了回声,听到回声时小游艇距城墙的距离是多少?(u 声=340 m/s )

四、实验探究题

1. 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该“电话”能实现的10m 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该“电话”通话时,有另一位同学用手捏住线的某一部分,对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相距同样远,以同样大是声音说话,但用细铁丝代替细棉线,听话者听到的声音还一样大吗?____________。你猜想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连接“土电话”的线没有拉直,讲话时另一方还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吗?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音调与音频关系”时,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下列步骤,写出听到的和看到的现象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实验器材:一张旧年历卡片(或有弹性的硬纸板)、一辆自行车。

实验步骤:

(1)把自行车支起来,一手转动脚踏板,另一只手拿纸片,让纸片的一头接触自行车后轮的辐条(注意不能把手伸进去),先慢慢转,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听到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快转动,你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听到____________,再加快转动,你将看到________________,听到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多彩的光

一、单选题。(共 30 分)

1. ( 2分) 如图所示,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错误的是[

]

2. ( 2分) 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为目镜和物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

3. ( 2分) 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 .小明在医院经过鉴定是远视眼,这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

B .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

C .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强造成的

D .远视眼不管看近处物体还是远处的物体,都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

A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 .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4. ( 2分) 要在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实像,应当选用[ ]

B

D

5. ( 2分) 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 ]

B

D

6. ( 2分)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生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近视人群的急剧低龄化和扩大趋势,令教育和医务工作者备感担忧.下图表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远视眼或近视眼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成像情况和对它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第________图;表示对近视眼进行矫正做法的是第_______图.

7. ( 2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虚像 B.眼睛不能直接看到实像

C.能用光屏承接的像可能是虚像 D.能用光屏承接的像一定是实像

8. ( 2分) 图中图甲和图乙是小红用同一架照相机拍摄的两张清晰的照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拍摄甲时相机与人的距离比拍乙时大

B.拍摄甲时,胶片与镜头的距离比拍乙时大

C.拍摄甲时所用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较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 ( 2分) 要使人的眼睛能看到某物体,必要条件是[ ]

A.一个光源

B.必须在白天看

C.物体和眼睛在同一直线上

D.物体反射的光线或发出的光线进入人眼

10. ( 2分)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

B

5

c

m

f

9

c

m

D

1

8

c

m

f

2

c

m

11. ( 2分) 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看到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阳光下电线杆有影子

C.患近视的同学戴眼镜矫正视力 D.用凸透镜对着太阳取火

12. ( 2分) 如图所示,是一名同学看物体的光路图,要使他能看清物体,她应该在眼睛前放一个[ ]

B

D

13. ( 2分) 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为25cm,则镜头焦距可能为[ ]

B

1

2

.

5

c

m

D

2

5

c

m

14. ( 4分) 选择正确的答案:

A

竿

B

C

D

二、填空题。(共 30 分)

15. ( 1分) 如图所示,来自远方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光路图,这个人需要配戴装有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16. ( 1分) 阳光通过一个透镜后可以把面纸上一点照得很亮,说明这是一个________透镜.

17. ( 1分) 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调节光屏位置,当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恰好在光屏上生成与烛焰等大的倒立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18. ( 2分)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当物体沿主光轴逐渐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像将逐渐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像会逐渐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19. ( 2分)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是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20. ( 4分) 放大镜实际上就是________.用放大镜看物体,物距应________焦距(填“大于”或“小于”).成的是________像(“虚”或“实”),要想得到大一点的像,则物体应________焦点(填“靠近”或“远离”).

21. ( 4分) 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说明光在传播中所遵循的物理规律:

(1)手影:光的___________

(2)水中的倒影:光的___________

(3)电影院放电影:光的___________

(4)立竿见影:光的___________

22. ( 6分) 现有如下光学器件:a.平面镜,b.凸镜,c.凹镜,d凹透镜,e.凸透镜,在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自制潜望镜用________,太阳灶用________,老花镜用________,汽车观后镜用________,近视眼镜用________,耳科医生的额镜用________.

23. ( 9分)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________透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镜,经过它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___镜,经过它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经过这两次________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若前者镜筒上标有5×,后者镜筒上标有10×,则物体被放大的倍数为

________倍.

三、多选题。(共 20 分)

24. ( 2分)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学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 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虚像

25. ( 3分) 有关眼睛视物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

B.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C.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物体

D.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

26. ( 3分) 图为一款带拍照功能的手机,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带有凸透镜制成的摄像头 B.它带有由凹透镜制成的摄像头

C.要使拍摄物在显示屏上的像更大一些,手机应远离被摄物体

D.要使拍摄物在显示屏上的像更大一些,手机应靠近被摄物体

27. ( 3分) 显微镜物镜所成的像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所成的像[ ]

B

D

28. ( 3分) 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29. ( 3分) 关于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 B.投影片必须放在镜头焦点之内

C.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不会大于暗箱的长度 D.用放大镜看书,书离透镜距离必须小于焦距

30. ( 3分) 近视眼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下面是两种治疗方法.

近视眼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是一种能够精确聚焦和控制的紫外光束,其切削精度非常高,每个光脉冲切削深度为0.2微米,能够在人的头发丝上刻出各种花样来.准分子激光为冷光源,不产生热量,因而对切削的周围组织无损伤,该手术主要是利用准分子激光能够精确切削组织的特性,用光束重塑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医生在治疗前将近视度数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来控制切削的范围和深度,激光器发出一系列的激光脉冲照射到角膜上,在角膜中心削出一个光滑的平面,每个脉冲切除一薄层中心角膜组织,多个脉冲照射到角膜组织上以后,使角膜曲率变平,光线能够直接聚焦于视网膜上,视力变得清晰.

后巩膜加固术:此手术是应用医用的硅胶海绵、导体巩膜或阔筋等作为保护加固材料,加固和融合后极部巩膜,支撑眼睛的后极部,阻止后极部的进行性扩张和眼轴进行性延长,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近视眼的度数.同时,术后形成新生血管,增强脉络膜和视网膜的血循环,兴奋视细胞,活跃生物电,提高视敏度,此术适合于控制高度近视的眼轴进行延长,尤其对青少年高度近视眼球轴长超过26毫米、近视屈光度每年加深发展超过1.00D者有重要意义.

针对上述两种治疗近视眼的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种方法是利用紫外线的热作用进行治疗的

B.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增加角膜的曲率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C.第二种方法主要针对近视者的眼睛在前后方向上太长的一种治疗方法

D.第二种方法没有改变角膜和晶状体的焦距,而是减小了像距,使原来成在视网膜前方的像能成在视网膜上

四、主观题。(共 20 分)

31. ( 4分) 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32. ( 5分)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光源是________,实验对象是________,实验效果显示器是________.下面是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记录信息的表格.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和表中所给物距与像距

的关系,仿照表中的记录方式,把成像情况和应用事例填入相应的空格.

33. ( 5分) 在凹透镜的四周加一屏障,遮住从平行光源射向凹透镜周围的光线,如图所示.屏障可用硬纸片或薄木板中间开一个圆孔做成.

(1)移动光屏便可看到屏上圆形光斑的面积随着,________而增大,表明通过凹透镜的光是_______的.

(2)若换用凸透镜做实验,请画出大致的光路图.当光屏从左向右移动时,光斑如何变化?

34. ( 6分)

第四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墙,结果离墙而去,这说明_______与_____发生了力的作用,如果以墙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

2.游乐场里的碰碰车是孩子们喜欢玩的,当两辆车对碰时,都会向后运动,这既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又说明力的作用可以_____________。

3.建筑工地上,砖工师傅常用重垂线检查墙砌得是否________,其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_。

4.在跳板跳水这项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和,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_____,后者主要是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

5.质量是指物体_________________,重力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6.在排球赛中,二传手传过来的球,主攻手用大小不变的力扣球,球的落地点和旋转性各不一样,这说明力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7.雨天,在泥路上洒上一些炭渣可以防止滑倒,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来__________________。

8.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用电磁力量使列车“浮”起来,再通过牵引力使列车开动的车辆,它利用磁悬浮使列车脱离与钢轨的接触,从而可以使摩擦________而极大地提高行驶速度,矿泉水的瓶盖都制成凸凹不平的条纹,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方便打开。

9.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则他们的体重之比是_____________,若甲同学的体重是490N,则乙同学的体重为_________N。

10.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若将此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

11.某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24.5N,则该弹簧测力计下端最多只能挂____kg的物体,当钩上挂5个250g的钩码时,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N。(g=10N/kg)

12.如果人体和其他物体之间不存在摩擦,对人的衣、食、行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试举两例:

例:人将拿不住筷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对于一个鸡蛋来说,下列情况下属于力所引起的变化的是()

A.放久了的蛋变臭 B.碰破了 C.孵出小鸡 D.煮熟了

2.打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是(不计空气阻力)()

A.手对球的推力 B.重力 C.不受力 D.手对球的推力和重力

3.用钓鱼竿拉出水中的鱼时,对鱼施力的物体是()

A.手握鱼竿的人 B.钓竿 C.拉住鱼的鱼钩 D.鱼

4.鸡蛋去碰石头,鸡蛋反而破了,说明()

A.鸡蛋是一个不好的蛋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 D.以上说明都不对

5.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用下列哪个说法最能说明力的现象()

A.力能产生响声 B.力是作用是相互的

C.必须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6.如果没有重力,就不会出现下列哪个现象()

A.河水不能流动 B.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

C.人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 D.人无法握住鸡蛋

7.沿圆形跑道匀速跑动的运动员,它的运动状态()

A.始终不变 B.不断改变 C.有时改变,有时不变 D.无法判定

8.对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测正确的是()

A.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 B.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C.一只鸡的重力大约是120N D.一位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60N

9.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锁生锈不好开时,可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就易打开。

B.拉链不好拉时,可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就好拉了

C.搬运笨重货箱时,可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搬动

D.冬天马路上结冰,可在冰面上撒些细沙,就更安全

10.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重10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N,则物体所受桌面的摩擦力是()

A.50N B.100N C.0N D.75N

11.中央电视台转播围棋赛时,讲解人员所用的棋盘有的是有磁性的,而棋子就是一些小铁片,棋子放在棋盘上不掉下去的原因是()

A.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 B.棋子对棋盘有吸引力

C.棋子受到棋盘的摩擦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2.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行驶,使船前进的力是()

A.手作用而桨上的力 B.水作用而桨上的力

C.水作用而船上的力 D.桨作用在水上的力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把硬币竖直上抛,在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见图1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硬币在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2.重30N的铅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2),请画出它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3.小敏同学利用作图法找出如图3均匀薄铁片的重心,他把整块铁片分成两个长方形,确定它们的重心O1O2,那么整个铁片的重心必在O1O2的连线上。请利用这个思路和作法,找出铁片的重心。

四、实验题(1题4分,2题8分,3题8分,共20分)

1.某同学在做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

钩码重力G/N 45

弹簧长度L/m 1 3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你得到的一个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

(1)使用前要使指针对准__________,观察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使用过程中所测力的方向必须与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条直线上。

(3)弹簧测力计所测力的大小不得超过__________。

(4)如图4所示的弹簧测力计_________(能或不能)直接用来测量力的大小,需要_________。若直接测力,所测力的结果比实际值偏__________(大或小)

3.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有关,也与接触面的粗糙有关。有的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还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请你从以下器材中选出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对此猜想进行检验。

器材:a斜面;b带钩的正方体木块;c带钩的长方体木块;d长木板;e几条手巾;f刻度尺;g弹簧测力计。

你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填写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主要实验步骤:

五.设计题(12分)

1.请你用G=mg编一道计算题,并解答。

2.小明同学要验证“在相同的条件下,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这一结论,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3.月球上没有大气层,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想像一下,你认为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与工作需注意哪些问题。请说出两点。

第五章力与运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惯性和惯性定律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描写物体本身的性质,________描写物体的运动;________的成立是有条件的,而________是任何物体都有的.

2.重20 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________,物体所受合力为________N,若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18N,这时物体受到的另一个力的大小为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

3.运动着的物体若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同的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表现为________,若受到的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表现为________.

4.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悬挂的一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火车前进的速度在________;如果小球向右摆动,说明火车在________.

5.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由于________虽然不再用力,仍要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6.体重为600 N的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是________N.若加速下落时,空气阻力________重力.

7.投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分析原因:一方面实心球具有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另一方面实心球由于受到________作用而下落.

8.观看体操比赛,常见体操运动员总要到镁粉盒内向手上涂些镁粉,其作用是________;而看到手术医生在戴乳胶手套前总要在手上涂些滑石粉,其作用是________.

9.这几年部分地区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人民政府为了拯救灾民,派飞机向灾区投掷了大量的救灾物资.飞行员是在向前飞行的飞机未到目标上方之前就投掷救灾物资,这是因为投掷物资和飞机一起________;投掷后,救灾物资由于________向前运动,从而落到目的地.

10.自行车上的轮胎、脚蹬、把套、刹车橡皮及各种紧固螺丝都要利用________,其中轮胎、脚蹬、把套采用橡胶材料等制成并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或线条,使接触表面________些,来达到增大摩擦的目的;刹车时

通过紧握把手,增大刹车橡皮跟钢圈间的________来增大摩擦;螺丝要旋紧也要采用增大________来增大摩擦.自行车上减小摩擦的地方主要是转动部分的各个________,其中轮轴处装有________,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有些地方加________达到减小摩擦的目的.

11.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却掉不下来,其原因是受到磁性黑板的______的作用.

12.某同学用两手拉一个弹簧秤,若左右两手所用的拉力各为200 N,则弹簧秤上的示数为________N.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子弹离开枪膛后能继续前进,这是因为()

A.子弹受到火药向前的一个推力 B.子弹受到惯性力

C.子弹受到的惯性力大于空气阻力D.子弹具有惯性

14.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分别沿毛巾表面、纸板表面、玻璃表面向前滑行,本实验目的是()A.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C.依据它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验证物体的惯性

1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时没有惯性

C.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16.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这对于跳远运动员来说()

A.面向东跳最有利 B.面向西跳最有利

C.面向西跳且尽可能跳得高些,使他在空中时间拉长,才更有利于跳得远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可能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 C.肯定是平衡力 D.无法确定

18.用绳子提升重物,当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所用的拉力是30 N,然后又以5 m/s的速度匀速下降,则下降时绳子对重物的拉力为()

A.15 N B.60 N C.30 N D.45 N

19.用10 N的水平推力作用在重为40 N的物体上,物体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则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10 N,与推力方向相同 B.10 N,与推力方向相反

C.40 N,与推力方向相同 D.30 N,与推力方向相反

20.物体在两个互相平衡的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这两个力中的一个力突然消失,则()A.物体将立即停止运动 B.物体一定改变运动方向

C.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发生改变

21.下面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都会产生摩擦力

B.用弹簧秤可直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C.可以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增大摩擦

D.使两个相互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可以减少有害摩擦

22.用水平推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其原因是()

A.木箱太大,无法推动

B.木箱有惯性

C.木箱的水平推力小于木箱的摩擦力

D.木箱受到的水平推力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3.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员骑自行车加速前进,有关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都向后

B.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都向前

C.前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

D.前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后

24.小明看到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

(1)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

(2)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人向车行驶的方向摔倒

(4)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

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

A.(1)(2)(3)(4) B.(2)(3)(4)(1)C.(3)(4)(1)(2)D.(4)(1)(2)(3)

三、问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25.你先下蹲着,突然很快站起来时你会觉得头晕眼花,是不是原来就有病,为什么?

26.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石块,石块在空中经历上升和下降两种运动,试回答下列问题:(1)石块离手后继续向上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2)石块上升过程中速度怎样变化?为什么?

(3)石块下降过程中速度怎样变化?为什么?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27.在“研究滑动摩擦”的实验中,把木块放在弹簧秤的下端测________,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是为了测出________,在毛巾上做同样的实验后,比较在长木板和毛巾上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木块上增加砝码时,发现摩擦力增大,这一实验事实表明__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________.

五、计算题(12分)

28.质量为60 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阻力是它本身重力的0.2倍.求:

(1)水平拉力F的大小.

(2)如果物体置于更粗糙的地面上,摩擦阻力变为本身重力的0.3倍,若人的拉力增为2倍,则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多大?方向如何?(g取10 N/k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全章概述

第一节走进神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难点: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新课导入】 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物理课将学习什么内容呢?教师指着教室的门说,开门、关门是我们每天都做的事,可是大家注意了吗?当你手握住门把手开门非常容易(边讲边演示),可是,手越向里边移动,开门就越费力.如果你握住“折页”的轴,无论你用多大的劲,也无法把门打开.所以我们说,这门不是一般的门,它是物理学的力学之门,今天我们将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初中物理只是学习物理的启蒙课,将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而第一章则是启蒙课的开篇,我们用3节课的时间完成.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于勇敢探索真理”,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物理现象中的真理.物理是很神奇的,到底神奇在哪里呢? 【课堂探究】 一、自然中神奇 活动1:从茫茫的星空到辽阔的大地,从高耸的雪峰到澎湃的江河,神奇无处不在.请大家欣赏课本P3~4及图 11~14,并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宇宙是无穷大的,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围绕太阳旋转且在自转的行星.除地球之外,还有其他行星,如: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公元前1057年的一次彗星,就是后来命名为“哈雷”的彗星. (2)闪电是云层和云层之间或云层和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 闪电与雷声同时发生,我们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 (3)太阳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由五颜六色的光进入人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绚丽多彩 的. (4)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传播能量.所以在雪山附近禁止大声喧哗,声音产生的能量会形成雪崩.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综合测试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6、速度、 压力作用效果。 17、电子、 质子、 中子、 电子。 18、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是否水平。 19、压力、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20、2、 80。 21、70、 17.5km (或17500m ) 22、不变 变小。 23、10000(104)、 108、 不变、 不变、 变大、 下沉一些。 24、大气压(大气压强或气压)、 减小摩擦、 提高药瓶相对于手背的高度。 25、A 、 大(变大)、 小(变小)。 26、距离(路程) 9.4605×1012、 9.4605×1017。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 27、正确作出L1和L2各得1分,正确作出力臂但没标符号的扣1分。 28、正确作出F 浮和G 各得1分,其中向上的线段一定要大于向下的线段,否则扣1分,没标 符号(或标错符号的)扣1分。 29、正确作出重力示意图得2分,凡是多作出其它力的扣1分。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6分) 30、(1)深度; (2)间隙(空隙); (3)小。 31、水平、 力臂、 左、 左。 32、(1)弹簧测力计、 (2)接触面积大小 接触面的干湿程度。 33、

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且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五、计算题(共8分) 34、已知:m=0.5㎏ a=10㎝=0.1m h1=25cm=0.25m △h=5cm=0.05m S2=100cm2=0.01m2 求:(1)ρ=?(2)P1=?(3)F浮=?(4)P2=? 解:(1)∵ V=a3=(0.1m)3=0.001m3 ∴ρ=m/V=0.5kg/0.001m3=0.5×103㎏/m3————————2分(2)∵ F1=G=mg=0.5kg×10N/kg=5N S1=a2=(0.1m)2=0.01㎡ ∴ P1=F1/S1=5N/0.01㎡=500Pa ——————————————2分(3)方法一:由于正方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正方体在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所以 F浮=G=5N 方法二:由于V排=S2△h=0.01m2×0.05m=5×10-4m3, 所以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5×10-4m3=5N———2分(4)∵ h2=h1+△h=0.25m+0.05m=0.3m ∴ P2=ρ水gh2=1.0×103kg/m3×10N/㎏×0.3m=3000Pa —————2分答:……。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10分) 35、(1)增大摩擦 (2)实例一:在轴承内加钢珠措施:以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 实例二:在轴承内加润滑油措施:使接触面隔开从而减小摩擦 (3)减小三轮车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力 36、(1)掷出去的石头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 (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 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cm/s; (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 AB/t BC,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 (6)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_____(用v、v1). 【来源】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 【答案】 v=s/t 25 50 快小不正确1 1 2 vv v v - 【解析】(1)该实验原理是:v s t = .(2)s AB BC s ==40.00cm,t AC=2.4s,t AB=1.6s, tBC 2.4s 1.6s0.8s AC AB t t =-=-=,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40 25cm/s 1.6 AB AB s cm t ===,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40 50/ 0.8 BC BC s cm cm s t s ===.(3)由 BC AB v v >可以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大,故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5)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为0,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不为0,故两次从B到C的时间不同,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该做法错误。(6)AC段平均速度v,路程为s,时间为t, 由v s t =得,t s v = 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 ,路程为 2 s ,时间为t1,由v s t =得,t1 11 2 2 s s v v == ,BC段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为 2 s ,时间为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运动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 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 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 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 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 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 乙汽车没动② 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 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 : 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 S, 13.7 S,13.9 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s s, s = v t 计算公式: v= t变形t = v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 km/h两单位中 m/s 单位大。 换算: 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 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 1 秒中运动 1.1m S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匀速运动的物体速 度v 是个恒量与路 程 S 时间 t 没关系Ⅱ 变速运动:t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综合练习题(一)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综合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 B、温度 C、密度 D、都不改变 2、一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1.5m B、2.0m C、2.5m D、3.0m 3、下列四个实例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吹 C、将新鲜黄瓜装入塑料袋里 D、将新收的玉米摊开晾晒 4、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5、下列现象属于折射现象的是() A水面“断”枝 B、镜中花 C、林间光线 D、亭子的倒影 6、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 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 B、10cm C、16cm D、20cm 7、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 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先凝固,后升华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凝华,后升华 8、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45○,反射角为() A、0○ B、30○ C、45○ D、90○ 9、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0cm C、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10、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什么() A、汽车、地面 B、地面、汽车 C、汽车、汽车 D、地面、地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人游泳使水___________而发声,鱼会被声音吓跑,这说明________能传播声音。 1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很大;我们能辨析不同人发出的声音,是由于他们的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 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______(正/反)比.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关反比例水花四溅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米),比m大的有km(千米),比m小的有dm(分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nm(纳米)。 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秒),比s大的有h(小时)、min(分钟)。比s小的有ms(毫秒)、μs(微秒)。 2)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中精选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精选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 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______(正/反)比.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关反比例水花四溅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 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______(正/反)比.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关反比例水花四溅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学习提纲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自然科学的先驱波兰人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托勒玫地心说。 2、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建立了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观点的过程中,亲自试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因此,伽利略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8、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 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 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 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 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 分度值。 1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 (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 (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1m/s=h 4、公式:v=s/t,变形公式s=vt,t=s/v。 5、直线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 (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s/t计算。 (4)相对速度:两个都在运动的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时,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①方向相同时,相对速度v=v1-v2;②方向相反时,相对速度v=v1+ v2。 6、测量速度的方法:(1)根据v=s/t(2)借助光电计时器(3)速度仪 四、速度变化的科学探究 1、实验程序: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2、探究内容: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3、方法:用刻度尺测量各段的距离s,用秒表记录各段所用的时间t,再根据v=s/t计算,之后比较速度的变化情况。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三章知识要点 [ 第三章声的世界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2007年2月28日,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列车从第1节车厢到第11节车厢相继被吹翻.看了这个报道后,某研究小组为探索沙尘暴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如图为测定沙尘暴风力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是一段水平放置的长为L 的光滑均匀电阻丝,电阻丝阻值较大,一质量和电阻都不计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悬挂球P,无风时细金属丝竖直,恰与电阻丝在B点接触,有风时细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细金属丝与电阻丝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接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此装置分析中,知道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与电压表的读数成正比,空气密度为1.3kg/m3,沙的密度为2.5×103kg/m3.他们对决定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 ①在含沙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速,记录不同风速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 风速(m/s)5101520 电压表示数(V)0.6 2.4 5.49.6 ②在风速大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中空气的含沙量,记录不同含沙量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 含沙量(kg/m3) 1.1 2.2 3.3 4.4 电压表示数(V) 2.3 3.5 4.6 5.8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试推导出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关系式?(设比例系数为k) (2)若(1)中的比例系数k的大小为0.5,已知:车厢的高度为3m,车厢的长度为 25m,车厢质量为50t,铁轨间距为1.5m,1m3沙尘暴中含沙尘2.7kg,请根据(1)中的关系式计算当时的风速至少为多大? 【来源】2009年江西省上饶县二中九年级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模拟试题(三) 【答案】(1)p=kρv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2)41m/s 【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v AB=________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4)v AB________(选填“>”“<”或“=”)v BC。 (5)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其主要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__。 (6)如图是两位同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请你在如图坐标中标上适当的物理量和单位,并用图象分别描述出男女同学的大致运动情况________。【来源】2019年广东省汕尾陆丰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答案】40.0 0.25 小同一位置<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小车运动距离 s AB=80.0cm﹣40.0cm=40.0cm t 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v AB=AB AB s t= 0.4 1.6 m s =0.25m/s (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后才停止计时,所计时间偏大,用公式v= s t 知,速度偏小。(3)[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4)[5]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在BC段的速度大于AC段的速度,即v AC<v BC。 (5)[6]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小车的质量不变,小车所处的高度逐渐降低,速度越来越快,因此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越来越大,故该过程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了动能。 (6)[7]由图知,女同学追赶并超过了男同学,女同学的速度比男同学的速度大;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二人的v﹣t图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爱科学的佳佳在“测量平均速度”时,想研究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图中AC段的路程是______ cm;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秒表,在测量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答案】不是 9.00 偏小 【解析】 【详解】 (1)[1]前段路程为4cm用时2s,后段路程为5cm用时1s,所以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2]图中AC段的路程为 10.00cm-1.00cm=9.00cm; [3] 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测得的时间偏大,由 s v t 可知,当测得的时间 t偏大时会导致平均速度v偏小的。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 (填“陡”或“缓”)些。 (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v AB ______v BC ______v AC (选填“>”或“<”或“=”)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____ (填“大”或“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 【来源】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缓 < > 大 不正确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 到C 的过程中通过B 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 段的时间与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 段的时间。 【解析】 【详解】 (1)[1]实验中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缓一些; (2)[2][3]由图知道, s AB =10cm-5cm=5cm ; t AB =15:35:22-15:35:20=2s ; 所以, 5cm 2s 2.5cm/s AB v = =, s AC =10cm ; t AC =15:35:23-15:35:20=3s ; 所以, 10cm 3s 3.3cm/s AC v = =, s BC =5.0cm ; t BC =15:35:23-15:35:22=1s ; 所以, 5cm 1s 5cm/s BC v = =, 故 AB BC AC v v v <> ; (3)[4]若计时晚了,则计时间偏小,由s v t = 知道,算出的速度偏大; (4)[5][6]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 到C 的过程中通过B 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 段的时间与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 段的时间,所以,小明的方案不正确。 3.某小组同学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第一章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科学探究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例: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不是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取被研究物自身,一旦选定就认为参照物静止,一般选地面(大地)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长度 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分米(dm)、厘米(㎝)、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 2 3 6 9 2、单位换算:1km=103m 1m= 10 dm = 102㎝= 103mm= 106μm= 109nm 3、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常见的刻度尺:米尺,卷尺,游标卡尺 使用前三看: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精确度,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磨损了要重新选择零刻度线)测量的五会: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量程和分度值 会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 值、单位组成) 测量的转化:①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②化曲为直:测弯曲的钢丝,可用细棉线③化直为曲:测量操场的跑道 4、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说明: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误差只能减小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加精密的仪器②改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时间 1、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它常用单位:小时(h )、分钟(min )、毫秒(ms)、微秒(μs) 2、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s=103 ms= 106μs 3、测量时间工具:秒表或机械停表 4、时间点:表示某个时刻,如:现在几点钟。时间段:表示两个时间点的差值,如:还有多久下课 四、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相同路程,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

八年级物理期末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综合测试卷 (答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50kg的是() A. 一头牛 B. 一只鸡 C. 一粒种子 D. 一个中学生 2. 下列现象能表明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 春天,杨柳飞扬 B. 夏天,槐花飘香 C. 秋天,黄沙扑面 D. 冬天,雪花飘飘 3. 汽车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一现象是由于() A. 汽车具有惯性造成的 B. 人有惯性造成的 C. 人受力的作用造成的 D. 人受到惯性作用造成的 4. 下面的工具都属于简单机械——杠杆,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省力的是() A. 筷子 B. 瓶盖起子 C. 镊子 D. 钓鱼杆 5. 骑自行车上坡时,在上坡前要加紧蹬几下,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车的() A. 惯性 B. 冲力 C. 动能 D. 势能 6. 为了保证飞机能在空中飞行,选用铝合金材料制作机身,因为这种材料() A. 质量小 B. 密度小 C. 密度大 D. 体积大 7. 下列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 起重机把物体匀速提高 B. 滚摆旋转着上升 C. 水从上游流下冲击水轮机转动 D. 小朋友在绷床上玩耍时,被“床”弹起的瞬间 8. 将一个重为10N的球竖直向上抛出,在球上升的过程中,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等于10N,方向向下 B. 大于10N,方向向下

C. 小于10N,方向向下 D. 小于10N,方向向上 9. 重为10N的物体投入盛满水的空器中,溢出了0.8kg的水,则该物体在水中() A. 漂浮 B. 悬浮 C. 沉在容器底 D. 三种都有可能 10. 使用机械时,如果做的额外功小于有用功,则该机械的机械效率() A. 大于50% B. 小于50% C. 等于50% D. 大于100% 11. 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下列哪个定律或原理来解释() A. 阿基米德原理 B. 帕斯卡原理 C. 牛顿第一定律 D. 欧姆定律 12. 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缓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 13. 下列做法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铁路钢轨铺在枕木上 B. 缝衣针做得很细 C. 注射器的针尖很尖 D. 菜刀的刀口很薄 14. 最早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的人是() A. 伽利略 B. 牛顿 C. 阿基米德 D. 哥白尼 二. 做图题 15. 小明同学利用定滑轮设计了一种拉动窗帘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设计时他采用了把一根闭合的拉线绕在滑轮上,在右侧拉动这根线,就可以实现窗帘的打开与闭合。请你在图上画出这根拉线在滑轮上的绕法以及窗帘细线与拉线的连接。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观察如图所示实验,请按要求回答: 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是由___________产生的,还能探究声音的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的关系. 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左边竖直悬挂的乒乓球跳了起来,可以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 【答案】物体的振动响度振幅空气能量 【解析】 【详解】 图甲:装置演示的是,当音叉发声时,小球会被弹开,所以能探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音叉响度越大,即振幅越大时,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所以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因为两音叉并没有接触,中间隔着空气,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左边竖直悬挂的乒乓球跳了起来,是声波传递的能量对乒乓球做了功,可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你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_.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④猜想假设⑤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华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B C A D F 80 1.02 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振动的频率;改用不同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分别测出相应的振动的频率,进行分析比较③④②①⑤控制变量法. 【解析】 (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琴弦的横截面积,故选A. B. C;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琴弦的长短,故选A. D. F; 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琴弦的材料不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G、H相同的数据,即80和1.02;(2)探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时,需要使用同一根琴弦,且控制拨弦的力相同、弦的松紧程度不同,来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 (3)探究实验的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因此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4) 实验中用到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 (1)A、B. C;A、D. F(或H、J);80;1.02; (2)取任意编号的一种琴弦,调整其松紧程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比较音调的高低; (3)控制变量法. 点睛:本题需要用好控制变量法: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 3.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