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_窦桂芳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_窦桂芳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_窦桂芳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_窦桂芳

第7章 GR和放射性同位素测井

放射性测井 放射性测井(核测井)是测量记录反映岩石极其孔隙流体的核物理性质的参数,研究井剖面岩层性质的一类测井方法。 特点:不受井眼介质限制,在裸眼井和套管井、各种钻井泥浆的井中均可测,能进行套管井的地层评价,能够快速分析和确定岩石及其孔隙流体各种化学元素。 分类:按使用的放射性源或测量的放射性类型分 1、伽马测井:以研究伽马辐射为基础,包括GR、NGS、地层密度、岩性密度、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等。 2、中子测井:以研究中子与岩石及孔隙流体相互作用为基础,包括热中子、超热中子、中子伽马、脉冲中子非弹性散射伽马能谱、中子寿命及活化测井等。 第七章自然伽马测井和放射性同位素测井岩石中含有天然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是铀系,钍系和钾的放射性同位素. 自然伽马测井:用伽马射线探测器测量岩石总的自然射线强度,以研究井剖面地层性质;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井内对岩石自然伽马射线进行能谱分析,分别测量层内铀、钍、钾含量来研究井剖面地层性质。 第一节伽马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一、放射性核素和核衰变 1.核素和同位素 核素:指原子核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中子,并处在同一能态上的同类原子。 同位素:指核中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同一位置。 2.稳定核素和放射性核素 稳定核素:不会自发衰变为另一种核. 放射性核素:原子核能自发地发生衰变,由一种核变为另一种核. 核衰变时发射的三种射线:γ、β、α。 γ——高频电磁波(光子流),穿透能力强,较被测井仪测定(放射性测井探测的主要对象)

β——高速电子流,带负电,穿透能力差; α——氦核组成的离子流,带正电,穿透能力最差。 3.核衰变定律: 放射性核素——放射出带电粒子(β、α)——激发态的新原子核——辐射γ——稳太的原子核,这个过程称为核衰变。 放射性核数随时间减小而遵循一定的规律,即核衰变定律: t o e N t N λ-=)( N0—初始原子个数;λ—衰变常数(表示衰变速度的参数),表示单位时间每个核发生衰变的几率,λ越大,衰变速度越快。 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 λ693 .0=T ,常见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见表7-1,117页。 4.放射性活度 活度(强度):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核素。 单位:1Ci(居里)=3.7X1010核衰变/秒 贝克:1Bq = 1 次核衰变/秒 比度(浓度):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与其质量之比。 二、岩石的放射性核素 1.主要放射性核素 起决定作用的是铀系,铀系和钾。 2.伽马能谱 不同的核衰变放出的γ能量不同,一般谱成分太多,只选择代表性的伽马射线来识别: 铀系选 92U 238 钍系选 90Th232 钾 19K 40 三、岩石的自然放射性与岩石性质的关系 1.总放射性 (1)沉积岩的放射性低于岩浆岩和变质岩; (2)沉积岩中自然伽马放射性随泥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粘土中: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降低)

上市前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与风险评估(五)--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的总结与评价

发布日期20071130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上市前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与风险评估(五)--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的总结与评标题 价 作者杨焕 部门 正文内容 审评五部杨焕 摘要:风险评估即患者获益与风险比最大化的管理思路应贯穿于药物 的整个生命周期。任何一个新药的风险评估都涉及到数量和质量两个 方面,数量是指安全性数据库的规模;质量是指临床试验设计、实施、 结果分析全过程的质量,在安全性方面具体是指对于药物不良反应报 告、归类、判断、分析总结的质量。本系列文章从技术评价角度,在 分析了解国内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历史与发展的基础上,对上市前 安全性数据库的规模大小和如何保证安全性数据库的质量方面问题进 行了探讨,同时也参考和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最新的风险评估和风险 控制理念,其目的是为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和注册申请人提供参考和建 议。

关于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数据如何进行总结与评价,自上世纪90年代ICH就相继发布了药品注册的国际技术要求,如ICHE2/E3/E6/E9的内容;国内SFDA在2005年也相继发布了《化学药物临床试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技术指导原则》和《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建议同时参考相关内容。 一、安全性数据的总结和分析 一般原则上要求,只要使用过至少一次受试药物的受试者均应列入安全性分析集。对安全性数据的分析总结应在三个层面加以考虑。首先,必须确定受试者用药/暴露(exposure)的程度,指试验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用药的受试者人数,来决定研究可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评价安全性;其次,确认常见的不良反应、异常改变的实验室检查指标,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分类,以合适的统计方法再比较各组间的差异,通过各治疗组之间比较分析出那些可能影响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频率的因素,如时间依赖性、与剂量或浓度关系、人口学特征等;最后,通过分析因不良事件(不管是否与药物有关)而退出研究或已死亡的受试者进行分析,来确定严重不良事件和其他重度不良事件(指需要采取临床处理,如停药、减少剂量和其他治疗手段的不良事件)。 所有不良事件应明确与药物的因果关系。建议以图表的方式对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对患者个体数据列表;对重点关注的不良事件进行详细地描述。受试药和对照药出现的不良事件均应报告。 1. 用药/暴露的程度

生物药物安全性评价

生物药物安全性评价 第一节生物类药物概述 一、生物类药物的概念和种类 ?生物类药物(biopharmaceutics或biopharmaceuticals)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器官等成分,综合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制得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以及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 ?生物药物主要包括生化药物(biochemical drugs)生物技术药物 (bio-technology drugs)、和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等。 1、生化药物:一般是系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提取的,亦可用生物-化学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命基本物质,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辅酶、多糖、核苷酸、脂和生物胺等,以及其衍生物、降解物及大分子的结构修饰物等。 2、生物技术药物:是指生物来源的和使用生物工程技术制造的药物,包括多肽、蛋白质及其衍生物或由其组成的产品,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重组DNA 蛋白疫苗及人组织提取的内源性蛋白等。 3、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用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以及微生物的毒素等)、动物的血液、组织制成的,用以预防、治疗以及诊断人或动物传染病的一类药品。 包括: ★治疗用生物制品:抗体、DNA重组技术制品等。 ★预防用生物制品:疫苗。 ★诊断用生物制品:各种抗原抗体诊断液等。 (一)治疗用生物制品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变态反应原制品。 5.由人的、动物的组织或者体液提取的,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

放射性 测井

第九章 放射性测井 放射性测井是根据岩石和介质的核物理性质,研究钻井地质剖面,寻找油气藏以及研究油井工程的地球物理方法。 放射性测井方法,按其探测射线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即探测伽马射线的伽马测井法和探测中子的中子测井法。 ?????? ???????????????????脉冲中子测井中子伽马测井中子测井确定孔隙度)中子测井岩性密度密度测井自然伽马能谱自然伽马泥质含量、划分岩性)伽马测井放射性测井(( 放射性测井的优点:1、裸眼井、套管井内均可进行测井;2、在油基泥浆、高矿化度泥浆以及干井中均可测井;3、是碳酸岩剖面和水化学沉积剖面不可缺少的测井方法。但是它的测速慢,成本高。由于生产和解释方法的改进,放射性测井解决生产问题的范围不断扩大,它仍是一项重要的测井方法。特别是核磁共振测井仪的研制成功,更加扩大了放射性测井的应用范围。 第一节 放射性测井的基本知识 一、原子核的衰变及其放射性 1、原子的结构 ????????负电荷 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不带电 中子位正电荷氢的原子核,带一个单质子原子核A原子(N):(Z) 2、核素和同位素 核素:是指原子核中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中子并在同一能态上的同类原子,同一核素的原子核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同位素:是指核中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 3、核衰变 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自发地发生分解,转变成另外某种原子核,并放出放射性射线λβα、、,这种现象叫核衰变,放出放射性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如: -+→β40204019Ca K

λβ+→→+-4018*40184019A A K 任何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其原子核数量都是按下列规律减少的: t e N N λ-=0 N 0:放射性元素的初始量;N :经过时间t 后的放射性元素量;λ:衰变常 数,表征衰变速度的常数。由上式可看出,随着t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当t →∞,原子数量越接近于零。 除了用λ外,还用半衰期T 来说明衰变的速度。半衰期就是从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初始量,开始到一半原子已发生衰变时所经历的时间,T 和λ有如下关系:λ693 .0=T 。 λ越大,T 越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越快。 4、放射性射线的性质 在放射性射线中γβα、、,此外还有其它射线,这里只介绍γβα、、射线。 ①α射线:是氢的原子核流,氢的原子核是4 2He ,因其质量大,易引起物质的电离或激发,被物质吸收,所以它在物质中运动时,射程很小,在空气中为 2.5cm 左右,在岩石中和金属矿层中,约为数十万分之一米,因α射线穿透能力很差,所以在井内探测不到α射线。 ②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在物质中的射程也较短。 ③γ射线: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波长为3x10-11~10-9cm )或光子流,不带电荷,但其能量很高,一般在几十万电子伏特以上,并且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例如要使给定的γ射线强度减弱到一半,则需要穿过12.7mm 厚的铅层(铅的吸收能力很强),所以γ射线在放射性测井中能被探测到而得到利用。 5、伽马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γ射线穿过物质时,与构成物质的原子发生作用,主要产生如下现象: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1) 光电效应:γ射线穿过物质,与构成物质的原子中的电子相碰撞,γ量子将 其所有能量交给电子,使电子脱离原子而运动形成光电子,γ量子本身则整个被吸收,这种效应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和γ射线的能量与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有密切关系,随原子序数增加而迅速增大,但随射线能量增大光电效应迅速减小。(岩性密度测井的部分原理)

浅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

浅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原子物理》课程论文 这学期通过学习XX老师的《原子物理》课程,我对原子物理其中一个领域—放射性同位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兴趣源于我在高中时期对生物学科中同位素示踪法的学习经历,当时我就感觉这一技术十分奇妙,但不明原理,《原子物理》课程让我认识并理解了物理和生物两大学科之间的这一联系。课堂上老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一些有关的应用,但是我仍不满足。老师只能作为课程的引路人,为学生指明入门方向,要想横向更加广泛地,纵向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课程的某个领域还是要学生在课外多方搜集资料,筛选整合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比较和研究,最终形成自己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而深刻的认识,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浩瀚广博,即使仅仅只谈它的示踪技术应用,也远非我这篇小论文可以概述详尽的,所以我也只能用“浅论”这两个字。下面我就对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进行浅显的介绍和论述。 具体论述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相关的基本概念,无论结构多么复杂的物理学大厦,它的地基都是由一块块叫做“基本概念”的砖石筑成的。基本概念不明晰,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如此广泛而丰富的应用。那么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呢?科学家发现,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位元素的原子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原子重些,有的原子轻些;有的原子很稳定,不会变,有的原子有放射性,会变化,衰变后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我们把这些处于同一位的元素但有不同性质(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同位素中有的会放出射线,因此称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发出射线,它到哪里,人们就可以追踪到哪里,可作为示踪剂使用。示踪剂可以是示踪原子,也可以做成示踪化合物。因为加入示踪剂之后,就像贴上标记一样,所以又称之为标记化合物。人们已经用氚、碳-14、磷-32、硫-35、碘-125等许多核素合成了许许多多标记化合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以下简称示踪技术)作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干扰少、准确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工农业生产、医疗、环保、国防和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这种应用还在迅速扩展。 (一)示踪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高中时期我们就曾经学过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科的应用,即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它可用于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有关光合作用的基本产物的知识,也是在利用二氧化碳-14(14CO2)作为示踪剂之后才被人们所了解的。二氧化碳-14中的碳-14是碳的一个放射性同位素。此外,有些植物具有非常巧妙的机能——在夜间,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到了白昼,就在叶子中进行光合作用。这一现象也是利用二氧化碳-14进行研究后才发现的。利用示踪剂二氧化碳-14还可以研究有关植物呼吸的详细情况。例如,由于昼夜之间的差别,植物的呼吸情况有什么不同?呼吸对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不同植物之间,呼吸有什么差异等等。 (二)示踪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放射性示踪剂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石油蕴藏在地下,油层非均匀性质很严重,油水分布复杂。搞清地下油水分布的情况,对提高采油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用氚或碘-125、硫-35作示踪剂,注入油井中,打一些监测井进行监测,就可以知道地下油水的分布情况。再如,不同公司生产的石油往往共用一条输油管道,要想把哪个公司输送过来的石油分辨得一清二楚,也可找示踪剂来帮忙。例如在甲公司的石油中加入放射性碘做示踪剂,在乙公司的石油中加入放射性硫做示踪剂,当接收站测到放射性碘示踪剂信号时,就知道甲公司的石油过来了,就会自动打开甲公司的贮油槽。当测到放射性硫示踪剂信号时,就知道是乙公司的石油过来了,就会打开乙公司的贮油槽,保证不会认错货。 (三)示踪技术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用氚标记示踪剂可以帮助水利学家们研究江河中泥沙是怎么淤积的。利用氯-36示踪剂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下水运动走向和渗透率的大小。利用碳-14示踪剂可以研究大洋水流的循环模式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等等。磷-32、硫-35、碘-125、碳-14或氚作示踪剂,可以帮助医生从分子水平研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机制,进行药物代谢,基因工程等研究。用磷-32或硫-35标记的核苷酸,可用于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分子序的测定。 (四)示踪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通过查阅相关医学文献,我发现在医学研究中,经常需要了解某种物质在机体内的分布情况和代谢规律,包括药物、抗体、细胞膜受体,基因片段以及蛋白质等各种分子。如何能够较为方便地在活体动物或人体条件下了解这些情况呢?示踪技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随着放射性标记药物的品种不断增加,在体外探测体内放射性分布的设备不断进步,示踪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最早,我们为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给病人口服放射性碘,然后测定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高低,定量显示甲状腺的摄碘功能,这一方法沿用至今,对于甲状腺整体和甲状腺肿块局部功能的评价,用数字或图像的方式很容易获得。还可以用于

生物药物安全性评价

-生物药物安全性评价

————————————————————————————————作者:————————————————————————————————日期: ?

生物药物安全性评价 第一节生物类药物概述 一、生物类药物的概念和种类 ?生物类药物(biopharmaceutics或biopharmaceuticals)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器官等成分,综合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原理 与方法制得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以及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 物。 ?生物药物主要包括生化药物(biochemical drugs)生物技术药物 (bio-technology drugs)、和生物制品(biologicalproducts)等。 1、生化药物:一般是系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提取的,亦可用生物-化学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命基本物质,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辅酶、多糖、核苷酸、脂和生物胺等,以及其衍生物、降解物及大分子的结构修饰物等。 2、生物技术药物:是指生物来源的和使用生物工程技术制造的药物,包括多肽、蛋白质及其衍生物或由其组成的产品,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重组DNA蛋白疫苗及人组织提取的内源性蛋白等。 3、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用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以及微生物的毒素等)、动物的血液、组织制成的,用以预防、治疗以及诊断人或动物传染病的一类药品。 包括: ★治疗用生物制品:抗体、DNA重组技术制品等。 ★预防用生物制品:疫苗。 ★诊断用生物制品:各种抗原抗体诊断液等。 (一)治疗用生物制品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变态反应原制品。

(完整word版)“同位素示踪法”专题练习

“同位素示踪法”专题练习 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用于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32P、35S等。一、3H练习 1.将植物细胞在3H标记的尿苷存在下温育数小时,然后收集细胞,经适当处理后获得各种细胞器。放射性将主要存在于() A.叶绿体和高尔基体B.细胞核和液泡C.细胞核和内质网D.线粒体和叶绿体2.用3H标记葡萄糖中的氢,经有氧呼吸后,下列物质中可能有3H的是() A、H2O B、CO2 C、C2H5OH D、C3H6O3 3.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3H 标记)。当这些细胞被固定后进行显微镜检,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因此,可以肯定被标记的化合物是() A 一种氨基酸 B 尿嘧啶核苷 C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 葡萄糖 4.(多选)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A.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DNA的复制B.用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用标志重捕法进行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D.用无毒的染料研究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 5.为了研究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只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 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 (2)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原因是。(3)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期。 (4)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二、14C练习 1.若用14C 标记CO2 分子,则放射性物质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将会依次出现在() A.C5、CO2、C3、(CH2 O)B.C3、C5、(CH2 O) C.CO2、C3、(CH2 O)D.CO2 、C3、C5、(CH2 O) 2.用同位素标记追踪CO2 分子,某植物细胞产生后进入相邻细胞中被利用,一共穿越几层磷脂分子层?() A 2层 B 4层 C 6层 D 0层或8层 3.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4C 标记CO2 最终探明了CO2 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B.用18O标记H2 O和CO2 有力地证明了CO2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 含有放射性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下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 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图甲中A端,不可能在图甲中的B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B.处理图乙中A端,能在图乙中的B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生物药物安全性评价

生物药物安全性评价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生物药物安全性评价 第一节生物类药物概述 一、生物类药物的概念和种类 ?生物类药物(biopharmaceutics或biopharmaceuticals)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器官等成分,综合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制得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以及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 ?生物药物主要包括生化药物(biochemical drugs)生物技术药物(bio- technology drugs)、和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等。 1、生化药物:一般是系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提取的,亦可用生物-化学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命基本物质,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辅酶、多糖、核苷酸、脂和生物胺等,以及其衍生物、降解物及大分子的结构修饰物等。 2、生物技术药物:是指生物来源的和使用生物工程技术制造的药物,包括多肽、蛋白质及其衍生物或由其组成的产品,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重组DNA 蛋白疫苗及人组织提取的内源性蛋白等。 3、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用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以及微生物的毒素等)、动物的血液、组织制成的,用以预防、治疗以及诊断人或动物传染病的一类药品。 包括: ★治疗用生物制品:抗体、DNA重组技术制品等。 ★预防用生物制品:疫苗。 ★诊断用生物制品:各种抗原抗体诊断液等。 (一)治疗用生物制品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变态反应原制品。

药物安全性评价实验

安全性评价实验 实验材料及动物 受试物:五味消毒饮分散片 实验动物:清洁级昆明小鼠100只 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取小鼠100 只,随机分为10 组,每组10 只,雌雄各半,禁食12 h 后分别称重。根据改进寇氏法设9个剂量组,由低到高的组间剂量比为0175 :1 ,第Ⅰ~Ⅸ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以28.88 ,38.51 , 51.34 , 68.46 , 91.28 , 121.70 , 162.27 , 216.36, 和288.48 g·kg- 1 ,以0.75 稀释等级系数,第Ⅰ~Ⅷ组用蒸馏水稀释成相等的容量2.4 mL 灌胃, Ⅸ组为五味解毒水煎剂原液2.4 mL 灌胃,第Ⅰ~Ⅸ组的药物配制浓度分别 0.24 ,0.32 ,0.43 ,0.57 ,0.76 ,1.01,1.35 ,1.80 ,2.40 g·mL- 10. 每次灌胃体积均为20 mL·kg- 1 ,每次间隔4 h ;第Ⅹ为对照组,灌服等量蒸馏水。每天观察记录动物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对死亡动物及时剖检、记录病理变化,连续观察7 d。根据各组小鼠死亡数,再计算LD50。 亚慢性毒性试验方法 动物分组处理取小鼠80只,随机分为4 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Ⅰ、Ⅱ、Ⅲ组为药物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LD50的四分之一,十分一,二十五分之一剂量灌胃,每次灌胃体积均为20 mL·kg - 1 ; Ⅳ组为对照组,每日定时灌胃等量蒸馏水。各组连续灌胃14 d ,停药后

再持续观察14 d。 观察指标临床表现每天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每周测定体重变化情况,死亡小鼠及时剖检。 血常规变化于停药后第1天和第14 天,各组随机抽取10 只采血, EDTA 二钾盐抗凝,立即用AC·Tdiff2 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数、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血清生化值变化于停药后第1 天和14 天,每组随机抽取10 只采血,分离血清,用Vitalab Selecctra E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的含量。 病理学变化于停药后第1 天每组随机抽取3只,停药后第14 天对剩余所有小鼠剖检,采集心、肝、脾、肺、肾、胃和肠,固定,石蜡切片,HE 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变化。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得出五味消毒饮分散片在相应的剂量中,未引起小鼠的死亡,可以认为五味消毒饮分散片在剂量范围内未引起毒性反应。 亚慢性毒性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小鼠生长发育是否良好,各种体征表现是否正常。五味消毒饮分散片提取物对动物体重、脏器重量、血液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醉(Cr)、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糖(Glu)均有无显著影响。 长期毒性试验 受试物

药物安全性评价word

药物安全性评价word 一、药物安全性评价概述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一)新药研发程序 1、探索和筛选:应用常规的药理学方法检测化合物的药理学活性,超过活性标准即可认为有活性;通过早期毒性筛选尽量排除可能有问题的化合物,从而增加测试化合物的数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用量和扩大给药剂量的范围。 2、非临床研究:实施符合GLP标准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生物利用度评价及药代毒代动力学研究。 3、临床研究:Ⅰ期:证明人类对该药物的耐受性并确定其在人体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Ⅱ期:确定药物的量效关系。Ⅲ期:临床药效学试验(全面、多中心、大量患者参与)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应符合GCP标准。 4、申请新药注册:《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5、新药上市: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并进行符合GCP标准的Ⅳ期临床试验 (二)安评的起源最早提出药物安全性评价是缘于20世纪全世界出现了许多严重的药物中毒事件。 1、磺胺酏剂事件(30年代,美国)a、1937年,美国一家公司的主任药师瓦特金斯(HaroldWotkins)为使小儿服用方便,用二甘醇代替酒精做溶媒,配制口服液体制剂,称为磺胺酏剂。b、未做动物实验,在美国田纳西州的马森吉尔药厂投产后,全部进入市场,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c、到这一年的9~10月间,美国南方一些地方开始发现患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大量增加,共发现358名病人,死亡107人(其中大多数为儿童),成为上世纪影响最大的药害事件之一。 2、有机锡中毒事件(50年代,法国)a、烷基锡化合物可引起多起中毒。 b、1954年在法国用于治疗皮肤化脓很有效的Stallion药物,这种药物中含有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注水剖面测井工艺

第四章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注水 剖面测井工艺 第一节测井前的准备 一、施工条件准备 1、井场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注水剖面测井要求井场清洁、平整、无杂物堆放,能同时摆放××(或吊车)、仪器车和绞车三台车。其中井架车(或吊车)要靠近井口,绞车摆放要××20m以上,以保证电缆能正常起下。 2、井架车 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注水剖面测井施工中,升降仪器串和井口防喷装置应使用井架××提升高度必须大于6m,悬重必须大于6m。目前,各油田在施工中多使用5-8t吊车××车。为了充分利用这台吊车,还可以将井口防喷装置如高压注脂泵、防喷管等安装在吊××。 3、井口 为了保证测井资料准确可靠,要求注水井井口的各种压力表齐全、完好,注水量×× 4、井下注水管 对于油井转注水井时间不久的井,在测井前必须进行洗井作业,清除油、套管××污,确保井内干净,无沾污。 二、测井施工设计和测井通知单 1、测井通知单的基本内容 测井通知单的内容不仅包括测井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设计的依据,而且还是测井××的基础参数和信息。它是由用户提出的,基本内容如下: (1)井下基础数据。井下基础数据主要是井身结构方面的数据。包括有套管规范××深度、固井质量、水泥返高、人工井底、砂面(或落物鱼顶位置)、油补距或套补距××(2)注水情况。包括投注时间、累积注水量、注水方式、注水压力(泵压、油××压)、日注水量,如果是分层注水,还应提供注水层、层段深度、配水嘴直径、分层××水量和实际注水量。 (3)射孔层位数据。包括注水井段每个射孔层的完井解释序号、层位、深度、××度、有效厚度、渗透率等数据。 (4)注水管柱结构。包括注水管柱下入日期、油管规范、封隔器和配水型号、××下入深度、撞击筒深度(或喇叭口深度),井下管柱结构示意图。如有卡、堵、停注××须加以说明。 (5)对应油井生产情况。包括对应油井的生产层位、工作制度、日产油量、日××见水期等。 (6)特殊情况的说明和提示。注水井是否进行过压裂、×化、化堵等作业。用户对该井测井条件和施工方法有无特殊要求,井下特殊情况的提示等。

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报告

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报告撰写规范 2005年2月 美国FDA发布 2009年6月 药审中心组织翻译 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翻译 药审中心最终核准

目录 I. 引言 (1) II. 临床安全性审评的一般指南 (2) A. 引言 (2) B. 术语解释 (3) C. 安全性审评概述 (4) D. 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评价方法的差异 (5) E. 确定和收集安全性审评中的原始资料 (7) F. 在最开始的时候确定重大关注问题 (8) G. 稽查原始资料 (9) H. 个体病例审评/“药物相关性”的目的 (9) III. 对安全性审评报告内容的特殊指南 (11) 7.1 方法与结果 (111) 7.1.1 死亡 (13) 7.1.2 其它严重不良事件 (17) 7.1.3 退出研究和其它显著不良事件 (18) 7.1.3.1 退出的总特征 (19) 7.1.3.2 与退出有关的不良事件 (180) 7.1.3.3 其它显著不良事件 (219) 7.1.4 其它研究策略 (220) 7.1.5 常见不良事件 (203) 7.1.5.1 申请人在开发方案中引出(Eliciting)不良事件的方法 (203) 7.1.5.2 确定合适的不良事件分类和优选术语 (213) 7.1.5.3 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对不同数据库的评估 (235) 7.1.5.4 常见不良事件表 (247) 7.1.5.5 鉴定常见和药物有关不良事件 (257) 7.1.5.6 补充分析和探索性研究 (258) 7.1.6 不常见不良事件 (269)

7.1.7 实验室检查结果 (30) 7.1.7.1 开发项目中的实验室检查概述 (30) 7.1.7.2 选择有关研究/分析法以进行实验室检测值的药物对照比较 (31) 7.1.7.3 实验室数据的标准分析和探索性研究 (32) 7.1.7.3.1 对集中趋势测量的重点分析 (329) 7.1.7.3.2 对异常值或从正常值向异常值变化的数值的重点分析 (329) 7.1.7.3.3 显著异常值和因实验室异常而退出 (33) 7.1.7.4 补充分析和探索性研究 (34) 7.1.7.5 特殊评估项目:肝毒性、QTc、其它 (34) 7.1.8 生命体征 (35) 7.1.8.1 开发项目中生命体征检查的范围 (35) 7.1.8.2 用于整体药物对照比较的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 (35) 7.1.8.3 生命体征数据的标准分析和探索性研究 (35) 7.1.8.3.1 对集中趋势测量的重点分析 (35) 7.1.8.3.2 对异常值或从正常值向异常值变化的数值的重点分析 (35) 7.1.8.3.3 显著异常值和因生命体征异常而退出 (35) 7.1.8.4 补充分析和探索性研究 (35) 7.1.9 心电图(ECGs) (35) 7.1.9.1 开发项目中ECG检查的范围,包括对临床前结果的简要综述 (36) 7.1.9.2 用于整体药物对照比较的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 (36) 7.1.9.3 ECG数据的标准分析和探索性研究 (36) 7.1.9.3.1 对集中趋势测量的重点分析 (36) 7.1.9.3.2 对异常值或从正常值向异常值变化的数值的重点分析 (36) 7.1.9.3.3 显著异常值和因ECG异常而退出 (36) 7.1.9.4 补充分析与探索性研究 (36) 7.1.10 免疫原性 (36) 7.1.11 人类致癌性 (37) 7.1.12 特殊安全性研究 (37) 7.1.13 戒断现象/滥用可能性 (38)

放射性同位素测井的应用探析

放射性同位素测井的应用探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放射性同位素测井的应用范围,除了在油藏动态检测中广泛应用外,其还向油田后期开发、剩余油研究、油藏数值模拟等研究方向发展。对同位素示踪法用于吸水剖面测试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形成的原因以便提升技术质量。 关键词:放射性同位素;测井;注水 1、放射性同位素测井应用 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应用,其已经成为我国水驱油田注水剖面测井的主要监测手段。除了在油藏动态检测中广泛应用外,其还向油田后期开发、剩余油研究、油藏数值模拟等研究方向发展。其应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1.1检查漏失、串槽井段,为封堵提供支持 由于固井质量差或者固井后由于射孔及其他施工使得水泥环破坏,则可造成层间串通形成串槽,进而对采油或注水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封堵管外的串槽和漏失点,应该先找到串槽井段,而放射性测井可以很好的提供这些信息。对于油层找串通常注入活化油,对于水层找串则相应注入活化水。通过测量注入前后伽马曲线并进行对比,若发生串槽,则除了注入层外,在曲线上必会有其它层段伽马曲线值相对于基线值显著增加,从而可以确定串槽井段,进而为封堵提供支持。 1.2检查封堵情况 串槽、油井中部分层段出水、误射孔等井段需要二次注水泥封堵,封堵效果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测井检查。先测一条伽马曲线作为基线参考,然后向封堵井段挤入加入放射性同位素的水泥,再次测量伽马曲线,通过比较两次测得的伽马曲线即可判断出封堵效果:若封堵层段因挤入活化水泥后曲线幅度明显变大则表明封堵良好,反之则说明封堵效果差。 1.3 检查酸化压裂效果 在低孔低渗储层中,常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才能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和产能,现今压裂酸化就是最常用的方法。将放射性同位素加入压裂液中,将压裂液压入目的地层,测量压裂前后的两条伽马射线曲线,通过对比即可判断出压裂效果:若在压裂层段两条曲线具有明显的幅度差,则说明压裂效果明显,反之则说明压裂效果差,压裂液未被压进地层。 1.4 确定水泥面返回高度,判断固井质量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学中常见同位素示踪法实验

同位素示踪法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参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 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实验中经常应用的一项重要方法,它可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总之,同位素示踪法正在更大规模地应用于生物研究领域。 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用于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32P、35S、131I等。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面笔者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如下: 1 研究蛋白质或核酸合成的原料及过程 把具有反射性的原子参到合成蛋白质或核酸的原料(氨基酸或核苷酸)中,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以及分布如何。 2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用3H标记亮氨酸,探究分泌性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运输与分泌途径。在一次性给予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前提下,通过观察细胞中放射性物质在不同时间出现的位置,就可以明确地看出细胞器在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中的作用。例如,通过实验说明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是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的,从而证明了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 3 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或核苷酸并引入细胞内,探测这些放射性标记出现在哪些结构中,从而推断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 探究光合作用中元素的转移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8O、14C、3H作为示踪原子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某些物质的变化过程,从而揭示光合作用的机理。例如,美国的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到底是来自于水,还是来自于二氧化碳。他们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实验: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H218O和CO2,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H2O和C18O2。在相同条件下,他们对两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18O2,第二组释放的氧全部是O2,从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另外,卡尔文等用14C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5 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转变途径 利用18O作为示踪原子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转变途径,揭示呼吸作用的机理。例如,用18O标记的氧气(18O),生成的水全部有放射性,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无放射性,即 18O→H 218O。用18O标记的葡萄糖(C 6H12 18O 6),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有放射性,生成的水全部 无放射性,即C6H1218O6→C18O2。例如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水。 6 研究某些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运输过程 研究矿质元素的吸收部位时,常用放射性同位素32P等来做实验,发现根毛区是根尖吸收矿质离子最活跃的部位。研究矿质离子在茎中的运输部位时,用不透水的蜡纸将柳树的韧

药物安全性评价习题

1、急性毒性试验目的及意义? (1)阐明药物毒性作用及强度、计算相对毒性参数; (2)了解毒性靶器官; (3)为长毒、特殊毒性试验剂量设计提供依据; (4)为Ⅰ期临床试验起始剂量选择提供参考; (5)为临床毒副反应监护提供参考; 2、皮肤给药毒性评价包括哪些主要试验项目? 答:皮肤给药毒性评价包括如下试验项目 (1)急性毒性试验 (2)长期毒性试验 (3)皮肤刺激性试验 (4)过敏试验 (5)光敏试验等。 3、安全性药理试验包括哪些内容? (1)核心组合实验: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2)追加和/或补充的安全药理实验:

4、长期毒性试验中,给药剂量的设置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1)一般情况下,至少应设置3个剂量组和溶媒或赋形剂对照组,必要时还需设立空白对照组。(2)低剂量组原则上应高于动物药效学试验的等效剂量或预期的临床治疗剂量的等效剂量。(3)高剂量组原则上应使动物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甚至可引起少量动物死亡。(4)在高、低剂量之间至少再设置一个中剂量组。 二、论述题 1、结合自己的专业,阐述药物安全性评价在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1)GLP的概念:良好实验室规范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2)与药品安全性评价有关的研究: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免疫原性试验 局部毒性试验、毒代动力学试验、致癌试验、依赖性试验、安全药理试验等等。 (3)重要性:新药评价的核心 (4)意义:结合自己的专业阐述

2、试述3R原则及其在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应用 3R原则 (1)“减少”,是指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 (2)“优化”是指改善饲养和实验过程,减少动物痛苦。 (3)“替代”,即倡导用低等实验动物替代高等动物,用有机材料替代实验动物。 安评试验中实施动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减少动物试验,对必须进行的动物试验要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对计划中的动物试验必须科学安排,使用最少的实验动物,获取最多的数据;有可能用替代方法就必须应用替代方法。 安评中动物试验的替代方法应用举例:(每举一例) (1)经典急性毒性试验LD50,改用固定剂量法、上下法、近似致死剂量法、限量试验等。优点:不以动物死亡为终点,减少动物使用数目。 (2)体外细胞毒性数据预测体内急性毒性(细胞毒理学) (3)QSAR模型,通过化合物构效关系预测体内急性毒性 (4)检测疫苗等生物制剂的替代方法:通过应用一些敏感的血清学试验,检测这些保护性抗原或抗体的效果,就可对疫苗的保护性进行估价,这样就可能减少所用的实验动物。

药品一致性评价

SFDA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 当中国医药市场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的时候,我国的药物研发的水准却一直无法与之相匹配,这不仅表现在我国能够被国际认可的创新药物极度匮乏,更为严重的是,就连我们在仿制人家的原研药物的时候,也远没有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上做到真正意义的等效。 叫响“做制药大国,还要做制药强国”这句口号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这不单单要在新药上有所建树,更要先在研发创新药物的思路以及提高仿制药的质量上取得突破。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今年2月13日公布,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药品安全的独立规划。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药品标准和药品质量大幅提高,药品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药品安全保障能力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药品安全水平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满意度显著提升。 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其中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常用的仿制药在2015年前完成,未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不予再注册,注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要求,将其生产的仿制药与被仿制药进行全面对比研究,作为申报再注册的依据, 为何要对仿制药进行一致性评价 中国有句谚语作了生动而精辟的回答:“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对仿制药进行一致性评价,通俗地讲,就是拿仿制药与被仿制药进行比对与评价。这与“抄方”比对“原方”的道理是相通的,但其科学含量更高,方法更复杂,工作更艰巨。 现今的质量标准在某些关键指标上的拟定仍较为宽泛,甚至有时出发点是为了让产品合格。比如固体制剂质量标准中,“含量”这一指标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因此有20%的范围供发挥。上海食品药品检验所的谢沐风老师说,从他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看,几乎没有该项不合格的样品。 再如,我国药典拟定的“重量差异”项检查仅有精密度要求,而无准确度要

药品安全性与再评价

2008-10-20 广东药学院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室 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1 ?药品再评价的概念?药品再评价的意义 ? 企业在药品再评价中的责任?药品再评价的方法 ?药品再评价项目的启动 2008-10-20 广东药学院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室 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3 ?药品再评价的内容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2008-10-20 广东药学院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室 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5 ?经济:以尽可能低的医药费用支出,取得尽可能高的治疗效果。强调的是临床治疗效果与费用的比较关系。 ?并不单指用药费用的高低。

2008-10-20 广东药学院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室 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7 (一)上市前 药物评价的局限性使然 ?上市前药物评价的局限性,使药品的安全性问题不可能充分暴露。 2008-10-20 广东药学院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室 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9 ?上市前药物评价的局限 性: 目的:Too simplicity 范围:Too narrow 人数:Too small 年龄:Too middle 时间:Too short 2008-10-20 广东药学院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室 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11 各期临床观察目的Ⅰ ?Ⅰ期临床试验:耐受性与药动学

2008-10-20 广东药学院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室 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13 各期临床观察目的 Ⅲ ?Ⅲ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 2008-10-20 广东药学院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室 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15 2. 使用范围太窄: I 期:健康受试者; II 期、III 期:不以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为受试对象; 2008-10-20 广东药学院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室 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17 3. 人数太少 上市前研究的样本数:I 期:20至30例,II 期:100例,III 期:300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