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2年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年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年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对云南蔗糖产业现状分析了解到,“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年甘蔗种植面积达530余万亩,涉及10个州市,49个县、约600多万蔗农,蔗糖产业年生产总值达250亿元,成为边疆民族地区重要的区域性支柱产业。

2022年与2022年相比,广西食糖产量下降26%,广东省下降32.5%。全国仅有云南,蔗糖产业在三年振兴方案的引领下,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不降反升,成为全国唯一食糖产量增加的省份。

十二五”以来,云南省糖业战线仔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化实施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方案,乐观应对糖价持续低迷、食糖进口冲击、榨季流淌资金紧急等困难和压力,保持了蔗糖产业平稳健康运行。

食糖产量实现“四连增”。2022/2022榨季,全省共生产食糖230.68万吨,比2022/2022榨季增长30.2%,实现4个榨季连续增长并创历史新高,5年间产糖量年均增长5.4%。更多最新蔗糖行业现状分析信息请查阅网站的《2022-2022年中国蔗糖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报告》。

产业地位在全国明显提升。通过组织实施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方案,我省蔗糖产业逆势进展,产业地位快速提升。云南产糖量占全国比重由2022/2022榨季的16.5%,上升到2022/2022榨季的21.9%,

提高了5.4个百分点。

规模制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17户制糖企业集团中,产糖超过10万吨的有7户,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近85%,龙头企业发挥乐观作用,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全省日处理甘蔗力量从“十一五”末期的16.8万吨提高到目前的21.7万吨。2022/2022榨季,全省出糖率12.43%,比上榨季提高0.36个百分点。梁河力气勐养糖厂、中云勐滨糖业公司、英茂盏西糖厂在全国2022/2022制糖期绩效同业对标活动中排糖分总回收率前三名。

蔗农收入稳定增长。在其他主产糖省份甘蔗收购价下调的状况下,我省甘蔗首付收购价连续3年保持每吨420元不变,良种再加价10%。2022/2022榨季,全省蔗农卖蔗收入达78.88亿元,较2022/2022榨季翻一番,年均增长16.0%。

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蔗糖产业“十二五”规划和省政府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方案的实施,有效带动了一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了糖料基地建设,改善了全省制糖企业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提高了制糖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力量和节能减排效益,对推动我省蔗糖产业长足进展起到了乐观作用。在全国糖业2022/2022制糖期绩效同业对标中,德宏英茂弄璋糖厂连续两年排综合绩效前三名,陇川糖厂排甘蔗单产行业对标第一名,南华勐堆糖厂排综合能耗行业对标第一名。

在推动蔗糖产业振兴进展的实践中,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蔗糖产业进一步提高了应对危机、开拓创新的力量,增

加了适应市场变化、解决简单问题的力量。总体来看,在全国其他糖料主产区蔗糖产业消失大幅萎缩的背景下,云南省蔗糖产业稳住了种植面积,制糖规模、产糖量创历史新高,蔗农收入、出糖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高,探究出了一条云南蔗糖产业健康稳步进展的道路。

西双版纳州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西双版纳州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介绍了西双版纳州甘蔗生产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的优势,在总结推进机械化生产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促进西双版纳州蔗糖产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蔗;全程机械化;优势;措施;建议;云南西双版纳 粮、胶、糖、茶是西双版纳州的四大传统支柱产业,食糖生产在西双版纳州农业生产中占较大比例,甘蔗产量居全省第6位,是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不可替代的支柱产业,甘蔗收入占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60%以上,维系着西双版纳州近15.7%的工业产值和近15.5%的财政收入。甘蔗种植具有20余年的历史和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十一五”以来甘蔗生产和制糖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稳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对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传统甘蔗种植的劳力强度大、成本高,传统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甘蔗产业发展的需求。甘蔗全程机械化已成为当前提高甘蔗产业效益的迫切要求,是甘蔗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规律[1-4]。西双版纳推行甘蔗机械化生产(整地、种植、田管理及收割4个主要环节)可以减少劳动力,提高工效,节约成本,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可进一步促进西双版纳州蔗糖产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1 西双版纳州甘蔗生产基本情况 甘蔗产业作为西双版纳州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领域为辖勐海县和勐腊县,有5座糖厂(勐海3座糖厂、勐腊2座糖厂),日处理量甘蔗1.5万t以上。2011年西双版纳州甘蔗种植面积1.96万hm2,勐海县1.32万hm2,水田蔗5 426.67 hm2,旱地蔗7 813.33 hm2。2011年勐海县甘蔗总产量95.5万t,甘蔗平均产量74.4 t/hm2,全省排名第4位。甘蔗总产值9.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33亿元,占全县工、农总产值的21.93%;农民种蔗收入634元,占农民人均收入4 560元的13.9%。 2 甘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双版纳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甘蔗科技投入不足,致使甘蔗科技生产应用薄弱,效益不高,严重制约了甘蔗优势产业的发挥。目前,西双版纳州蔗区在甘蔗种植上,存在着四大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低;二是劳动力严重缺乏,成本高;三是经营粗放,单产低;四是机械化应用程度低。 随着甘蔗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甘蔗产业发展的需求。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利用甘蔗下田这一有利条件,开展甘蔗机械化操作,使农艺措施与农机技术应用有机结合,可以减少劳动力,提高工效,节约成本,改变传统的甘蔗生产种植和管理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甘蔗种植向节本、增

中国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甘蔗概述 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农作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及较有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作物。原产于印度,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甘蔗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糖蔗、果蔗、能源甘蔗、饲料甘蔗等。 我国甘蔗精深加工研究发展较好,甘蔗精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白糖、红糖、甘蔗汁、甘蔗酒等,副产物蔗渣可造纸、生产环保餐具制品,废糖蜜生产高活性干酵母、焦糖色素,黑糖泥制成生物肥,甘蔗叶用于生物质发电,蔗梢可作青饲料等。 二、甘蔗行业现状 我国是世界甘蔗种植大国,海南、广西、广东、台湾、福建、浙江、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多省份均有分布。近几年来,全国甘蔗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350-1400千公顷。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甘蔗播种面积为1353.38千公顷,同比下降2.69%,甘蔗产量的下降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我国甘蔗产量受到甘蔗播种面积下降的影响,甘蔗产量呈现下降趋势,一直到2016年,中国甘蔗产量下降至最低点,为10321.54万吨。随后我国甘蔗产量开始逐渐回升,到2019年中国甘蔗产量回升

至10938.81万吨。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甘蔗产量有所下降。 随着我国甘蔗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甘蔗单位面积产量不断上升,到2020年中国甘蔗单位面积产量达79890,较2019年增加了1235.00,同比增长1.57%。 三、甘蔗进口现状 随着我国对于甘蔗需求量不断上升,但是限于政策的因素的影响,无法扩大甘蔗播种面积,因此只能通过进口甘蔗来满足国内需求,使得我国甘蔗进口量不断上升。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甘蔗进口数量为170.55万吨,同比上升20.43%,2021年中国甘蔗进口量为140.67万吨。 随着甘蔗进口量的不断上升,甘蔗进口金额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到2020年中国甘蔗进口金额为9706.18万美元,2021年1-10月中国甘蔗进口金额为8629.46万美元。 四、糖料蔗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未来发展趋势 1、政府提高重视程度,确保食糖安全基本要求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糖料蔗占我国整体糖料的90%左右,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也将保持80%以上的占比。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糖料蔗的供给能力,确保我国食糖供应的安全性,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糖料蔗发

2022年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年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对云南蔗糖产业现状分析了解到,“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年甘蔗种植面积达530余万亩,涉及10个州市,49个县、约600多万蔗农,蔗糖产业年生产总值达250亿元,成为边疆民族地区重要的区域性支柱产业。 2022年与2022年相比,广西食糖产量下降26%,广东省下降32.5%。全国仅有云南,蔗糖产业在三年振兴方案的引领下,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不降反升,成为全国唯一食糖产量增加的省份。 十二五”以来,云南省糖业战线仔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化实施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方案,乐观应对糖价持续低迷、食糖进口冲击、榨季流淌资金紧急等困难和压力,保持了蔗糖产业平稳健康运行。 食糖产量实现“四连增”。2022/2022榨季,全省共生产食糖230.68万吨,比2022/2022榨季增长30.2%,实现4个榨季连续增长并创历史新高,5年间产糖量年均增长5.4%。更多最新蔗糖行业现状分析信息请查阅网站的《2022-2022年中国蔗糖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报告》。 产业地位在全国明显提升。通过组织实施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方案,我省蔗糖产业逆势进展,产业地位快速提升。云南产糖量占全国比重由2022/2022榨季的16.5%,上升到2022/2022榨季的21.9%,

提高了5.4个百分点。 规模制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17户制糖企业集团中,产糖超过10万吨的有7户,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近85%,龙头企业发挥乐观作用,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全省日处理甘蔗力量从“十一五”末期的16.8万吨提高到目前的21.7万吨。2022/2022榨季,全省出糖率12.43%,比上榨季提高0.36个百分点。梁河力气勐养糖厂、中云勐滨糖业公司、英茂盏西糖厂在全国2022/2022制糖期绩效同业对标活动中排糖分总回收率前三名。 蔗农收入稳定增长。在其他主产糖省份甘蔗收购价下调的状况下,我省甘蔗首付收购价连续3年保持每吨420元不变,良种再加价10%。2022/2022榨季,全省蔗农卖蔗收入达78.88亿元,较2022/2022榨季翻一番,年均增长16.0%。 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蔗糖产业“十二五”规划和省政府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方案的实施,有效带动了一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了糖料基地建设,改善了全省制糖企业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提高了制糖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力量和节能减排效益,对推动我省蔗糖产业长足进展起到了乐观作用。在全国糖业2022/2022制糖期绩效同业对标中,德宏英茂弄璋糖厂连续两年排综合绩效前三名,陇川糖厂排甘蔗单产行业对标第一名,南华勐堆糖厂排综合能耗行业对标第一名。 在推动蔗糖产业振兴进展的实践中,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蔗糖产业进一步提高了应对危机、开拓创新的力量,增

富宁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富宁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蔗糖产业是富宁县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富宁县主要 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扶持培育,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诸多因 素影响,近年来蔗糖产业呈现持续下滑态势。本文旨在查找问题,提出对策,为 富宁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蔗糖产业现状建议 1 富宁县基本情况 1.1区位优势 富宁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南与越南河江省苗旺、同文两县接壤,东部和北部分别与广西 百色右江、西林、田林、那坡、靖西五县(区)毗邻,西与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麻栗坡两县相连。县城所在地距 州府驻地234公里(高速公路184公里),距省会昆明市 565公里(高速公路480公里),距田蓬口岸71公里(二级 公路60公里),国境线长75公里。国道323线、云桂高铁、广昆高速穿境而过,是云南通往广西、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 的重要门户,云南的“东大门”和“出海口”,云南连接粤 港澳大湾区重要枢纽,云南通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云南对外开放的前沿和窗口。 1.2土地资源

富宁县国土面积5352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6%,境内高原、山地、丘陵、 盆地并列,主要分为河谷热区、温暖山区和冷凉山区。全县有耕地104.63万亩(其中水田25.81万亩、水浇地1.12万亩、旱地77.70万亩),园地18.57万亩,林地476.90万亩,草地118.54万亩。 2 富宁县蔗糖产业现状 2.1 历史沿革 2008年,富宁县永鑫糖业有限公司收购原富宁富民糖厂后注册成立,2010 年在富宁县归朝镇建成投产,生产规模为日处理糖料蔗1.2万吨。2018年,广西 湘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原富宁县永鑫糖业有限公司后,注册成立云南富宁湘 桂糖业有限公司正式入驻富宁,继续领跑富宁县蔗糖产业发展。 2.2 发展现状 2.2.1 2020年度糖料蔗生产情况。2020-2021年榨季,富宁县糖料蔗面积 11.01万亩,其中宿根面积9.45万亩,新植蔗面积1.56万亩。原料蔗进厂 44.38万吨,实现农业产值2.09亿元,总产糖量5.50万吨。 2.2.2 2021年度糖料蔗生产情况。2021-2022年榨季,富宁县糖料蔗面积 12.55万亩,原料蔗进厂51.13万吨,生产白砂糖6.40万吨,实现农业产值 2.51亿元,工业产值 3.58亿元,拉动运输业2712.5万元,16642户蔗农户均增 收1.5万元。 2.2.3 2022年度糖料蔗生产情况。 2022-2023年榨季,全县甘蔗种植面积13.478万亩,总产量56.25万吨,生 产白砂糖7.57万吨,实现农业产值27562.5万元,涉及13个乡(镇)108个村 委会1115个村小组9774户41051人。其中,新植蔗面积3.171万亩,宿根蔗面 积10.307万亩. 3蔗糖产业发展瓶颈 3.1蔗农积极性波动大

提高蔗糖生产经济效益的举措

提高蔗糖生产经济效益的举措摘要: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农业生产并不只是指 食物、蔬菜,还有蔗糖、玉米等一系列农产。蔗糖产业是一种正在蓬勃发展的新 兴行业,目前还面临许多问题,下文对我国蔗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对提高蔗糖产量有较好的用处与带来经济效益。 关键词:蔗糖经济效益举措 引言: 按照我国针对蔗糖生产方面提出的“坚守老区,创新新区,提升单产,加强 总产,以国内为主,降低进口”的方针,为了防止甘蔗生产继续下降,摆脱目前 的窘境,实现蔗糖工业的平稳发展,对我区许多种甘蔗的区域,在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相适应的情况下,重振甘蔗的糖业生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提高蔗 糖生产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1.蔗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蔗糖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在食品工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高质量发 展对国家糖业的供应安全至关重要。“十三五”时期,国家大力推进蔗糖良种化、规模化、机械化、水肥一体化,使蔗糖工业取得了明显进展。“十四五”时期, 在新的发展时期,蔗糖工业要将高质量发展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牢固树立起绿色、创新、开放、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发展现代、高效的甘蔗产业。产业 优势明显的现代化甘蔗生产基地,不断提高甘蔗的供应水平,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确保国家的糖业供应安全。 蔗糖是一种重要的、无法被取代的食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有很高依赖性的 农产品。从长远来看,我国糖业的需求量仍将持续增加,产量和需求量的差距将 会进一步扩大,因此,提高国产糖业的产能,对于保证糖业的供应安全至关重要。

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在广西、云南等省已经建成了46.67万亩的大田,2017年,广西和云南率先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一百万公顷的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并在2020年,提出了甘蔗及其他重要农产品的保障策略,明确了发展思路和目标,明 确了区域布局,确定了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新时期我国蔗糖产业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2.蔗糖产业发展面对的挑战 2.1经济结构改变,导致竞争者增多 农业经济结构的改变,使得制糖企业面对越来越多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制 糖特别是蔗糖属于高温行业,对于高温地区来说,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较为简单,而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国家的强势干预,加上农产品市场的不成熟,农户要想 通过农业生产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现在,农民们有了 自己的选择。由于市场需要的种类很多,而且有的种类比种植甘蔗还省时省力, 效益还高,加之商业因素的作用,各类农作物尤其是一些新的农作物的引进,都 给蔗糖工业带来了压力。珠三角地区,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但早先的蔗糖产业 基本上都被淘汰了;广西虽为中国制糖之首,但因新作物对土地的争夺,已令制 糖厂不堪重负;云南则是一片片青翠的蔗田,正在被人蚕食,蔗田上山,在公开 场合下显得十分尴尬;北边的甜菜亦是如此。 2.2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 中国制糖企业的"内伤"在于规模小,技术落后,附加值不高,缺乏资金。和 巴西、澳大利亚、泰国、印尼等国家相比,我们的实力还差得远。以单个制糖企 业来说,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制糖企业,很多都是日产量过万吨的,但在我 们国家,贵港的制糖企业,其设计日产量已达一万吨,事实上,贵港的制糖能力 连7000吨都没有,而全国大部分的糖厂都是每天5000吨以下的。从总体规模来看,中国第一大糖厂洋浦南华糖厂年产量在200万吨左右,而世界第一大糖厂的 年产量在3600多万吨左右。 2.3高糖价难掩低效益的行业常态

我国蔗糖产业安全问题与发展对策

我国蔗糖产业安全问题与发展对策 摘要:甘蔗作为蔗糖生产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原料,其高质量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和地区的糖类供应安全。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蔗糖良种化、规模化、机械化等方面的发展,我国蔗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牢固树立了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蔗糖自育,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绿色生产,逐步形成区域布局合理,基础设施更进,生产设备更新,突出现代化蔗糖生产基地,巩固和提高蔗糖供给量,为蔗糖种植户增加收入,给全国糖业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章有鉴于上述研究背景,基于对我国蔗糖产业安全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蔗糖业发展提供借鉴指导。 关键词:发展;安全问题;蔗糖产业 引言 糖类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产品,而蔗糖则是国内糖类的主要生产原料。现当下随着国家工业发展的指导和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云南地区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主导工业结构,其中蔗糖的生产总量达到了全国半数以上,为我国食糖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蔗糖核心基地的建设、蔗糖新品种的改良、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生产机械化的推进,蔗糖工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由于蔗糖生产成本高、行业竞争力低、产品结构单一、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薄弱、糖企蔗农效益低等问题仍然是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限制因素,同时我国蔗糖工业的发展水平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加强和完善我国蔗糖工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人民群众用糖安全的重要途径,现撰写如下。 1、我国蔗糖产业安全问题 1.1重金属超标现象严重 在蔗糖生产中,稀土、铅等元素的存在,会对甘蔗种植产生一定量的影响,对后续食用者的健康也有较大影响。稀土对生物有很强的刺激,如果摄入少量,

中国甘蔗糖产业布局、产销现状及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发展对策

中国甘蔗糖产业布局、产销现状及发展面临的 主要困难及发展对策 一、蔗糖产业布局 甘蔗糖以甘蔗为原料,经提汁、清净、蒸发、结晶、分蜜和干燥等工序制成白砂糖、粗糖等产品的过程。甘蔗特性、蔗汁的化学成分及性质,对制糖工艺影响甚大,是选择生产方法及工艺条件的依据。 中国甘蔗分布范围广,蔗区地形复杂。甘蔗分布南从海南岛,北至北纬33的陕西汉中地区,地跨纬度15;东至台湾东部,西直到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跨越经度达30。中国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四川、江西、贵州、湖南、湖北、浙江等12个省(自治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蔗糖产区迅速向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转移,逐步形成了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蔗糖产业带。 二、甘蔗糖产销情况 1、甘蔗糖产量 甘蔗是中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其面积占中国常年糖料面积的85%以上,产糖量占食糖总产的90%以上,蔗糖产业已成为中国主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2018年中国甘蔗糖产量137.17万吨,比上年减少0.64万吨,同比下降0.46%;2019年中国甘蔗糖产量256.05万吨,比上年减少118.88万吨,同比下降86.67%。 2018年中国甘蔗糖产量137.17万吨,其中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其他省市甘蔗糖产量分别为13.13万吨、113.5万吨、9.94万吨、0.5万吨、0.1万吨;2019年中国甘蔗糖产量256.05万吨,其中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其他省市甘蔗糖产量分别为17.61万吨、227.36万吨、9.86万吨、1.01万吨、0.21万吨,占比分别为6.88%、3.85%、0.39%、0.08%,广东湛江占比为6.11%。

2022年我国食糖产业风险分析

我国食糖产业风险分析 我国作为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蔗糖业虽然在短期内尚未受到进口糖大量涌入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实行“零关税”后,大而不强的中国蔗糖业将面临较大压力。专家建议,要提高我国蔗糖产业的竞争力量,有关部门应尽快通过管理和政策措施对其进行必要的宏观经济调控。 中国将成为增长潜力最大食糖市场 据国际糖业组织估计,至2022年,我国食糖消费量的增长将占全球食糖消费增长量的20%以上,而且我国食糖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将超过生产量的增长速度,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增长潜力最大的食糖市场。 虽然我国为世界第五大食糖消费国,但人均消费水平只有8公斤,相比之下,世界平均水平为21.66公斤。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转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特殊是农村食糖消费的增加以及规范和掌握糖精生产和在食品上的使用等,中国食糖消费量存在的潜力很大。 不少专家原本估计,我国到2022年进口食糖量将超过100万吨,成为食糖进口大国,但事实上去年1月至10月我国进口食糖已达129万吨,提前步入食糖进口大国行列。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依靠进口食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到2022年国内食糖消费量将突破1336万吨。在需求量剧增而产量削减

的趋势下,我国很快将成为食糖净进口国。进口激增的状况使中国食糖相关产业面临巨大风险,不行不防。 我国糖业面临自贸区“降税方案”冲击波 依据《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中的商品区分为“常规贸易商品”、“敏感性商品”、“高敏感性商品”三个范畴。中国和每个东盟国家被允许列入“敏感性产品”清单的项目最多只有400个。这些“敏感性产品”将从2022年起逐步削减关税,当年减税20%,到2022年,这些项目的关税将减至0%至5%之间;各国至多可以保留100个项目作为“高敏感性产品”,但到2022年,这些项目的关税最高不能超过目前的50%。 广西高校商学院教授陶秋俊说,食糖是重要的大宗农产品,而我国长期依靠进口来填补国内需求的缺口。现在,东盟国家都把糖和植物油等列入“高敏感性”清单,依据协议中“高敏感性产品”的降税时间表,食糖不在2022年降税的7000余种商品范围之内。然而从长远来看,降低和取消“高敏感性”产品的关税是必定趋势,大量廉价的进口糖有朝一日还是会进入中国市场,对竞争力不强的中国糖业将造成剧烈的冲击。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都是产糖较多的东盟国家,而泰国将来最有可能对中国食糖市场产生巨大冲击。泰国糖业是亚洲最大食糖出口国,甘蔗种植的规模化和蔗糖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很高,每年有350万至450万吨蔗糖销往国外。虽然近两年来泰国的食糖产量因连遭干旱冲击、国际糖价偏低以及政府强行规定要限制甘蔗产量的政

全球及中国甘蔗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及中国甘蔗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甘蔗品种的类型 甘蔗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糖蔗、果蔗、能源甘蔗、饲料甘蔗等。糖蔗是主要利用蔗汁中蔗糖分生产蔗糖的甘蔗品种,是蔗糖工业的主要原料。此类甘蔗一般具有单产高、含糖量高、抗逆性强、宿根性好、农艺性状和工艺性状良好等特点。目前,我国生产糖蔗品种较多,推广面积较其他甘蔗品种多,在我国甘蔗主产区为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地,主要以糖蔗种植为主,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甘蔗特别是糖蔗品种选育研究,生产中有一定推广面积且有潜力的代表品种有新台糖20号、新台糖22号、云蔗06-407、云蔗05-51等。 果蔗是水果型甘蔗的简称,具有解渴充饥、清凉解毒、消除疲劳等功效,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鲜食果品。果蔗一般具有甘甜多汁、茎形美观、茎节薄脆易撕皮、纤维含量少、单产高、抗逆性强、田间农艺性状好等特点。我国果蔗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按蔗茎的颜色可分为黄皮果蔗、黑皮果蔗、白皮果蔗和青皮果蔗,其中广泛栽培的果蔗品种为引进的“拔地拉”(Badila)。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果蔗育种,现已育成一批优良品种,如广西桂果蔗系列、贵州黔糖系列、四川川蔗系列和甜城系列等,一些地方果蔗特色品种在生产上也较为常见,如广东省谭

州大蔗、海丰腊蔗,福建省福州白眉蔗、同安果蔗,浙江省杭州青皮果蔗,四川省内江蜜蔗、青皮蔗等。 二、全球甘蔗产业市场现状分析 近五年来,全球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2600万公顷左右,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甘蔗种植面积为2661.13万公顷,同比增长1.3%。 产量方面,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甘蔗产量为19.3亿吨,同比增长1.58%。 三、中国甘蔗产业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是甘蔗种植大国,近十年来我国甘蔗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40万公顷以上,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甘蔗种植面积为138.19万公顷,同比下降1.7%。 产量方面,近十年我国甘蔗产量维持在1亿吨以上,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甘蔗产量为10939万吨,同比增长1.19%。 需求量方面,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甘蔗需求量为1.11亿吨,同比增长1.83%。 进出口方面,据统计,2019年我国甘蔗进口量为141.62万吨,同比增长19.61%,出口量为0.13万吨,同比下降23.53%。 进出口金额方面,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甘蔗进口额为8295万美元,同比增长10.47%,出口额为47万美元,同比下降21.54%。

2022年我国食糖产业现状分析:成本不断抬升

2022年我国食糖产业现状分析:成本不断抬 升 “十二五”以来,我国糖业进展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糖业进入倒逼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利好消息背后,中国食糖产业目前仍面临覆辙风险。众多的糖业人士分析我国食糖产业现状认为,中国糖业要提升国际竞争力,最根本的出路在苦练内功,切实推动产业降成本、增效益。 在9月份结束的2022/2022榨季,我国糖料种植和食糖生产严峻滑坡。全国糖料种植面积2369万亩,同比削减301.9万亩;食糖产量1055.6万吨,同比削减276.2万吨,是新世纪以来减幅最大的一年。究其缘由,主要是受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糖料收购价持续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糖农收益下滑,种植乐观性受挫。 成本不断抬升 首先,由于要素投入品价格上涨,糖料种植和食糖生产的地板价不断抬高。据广西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2022年10年间,广西糖料蔗每亩种植总成本由834.8元增加到2022.6元,增加了1181.8元,增幅141.6%,年均增长10.3%。其中,人工成本增加了近2倍。而受原料成本上涨传导机制的影响,国内制糖成本也水涨船高,目前每吨在5100元左右。 其次,糖料作物的种植收入不断下滑。成本上升背景下,国内

糖料收购价格连续下降,糖农收入大幅削减。2022/2022-2022/2022榨季,广西糖料蔗收购价格每吨下降了100元,降幅达20%。据广西崇左市相关部门统计,2022/2022榨季,农夫人均种蔗收入4892.3元,同比削减1933.1元,减幅达28.3%。收入水平下降直接导致糖料作物种植的比较收益降低。据广西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分局测算,2022年广西甘蔗种植每亩成本2022.6元,每亩产值1988.6元,每亩净利润-28元,农夫种蔗不挣钱,因此纷纷改种香蕉、速生桉、水稻、西瓜等农作物。 形势依旧严峻 2022/2022榨季,我国糖料种植和食糖生产形势依旧严峻,产需缺口连续扩大。更多最新食糖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食糖行业十二五规划分析与投资前景猜测讨论报告》。 首先,糖料作物和食糖减产已成定局。由于糖料蔗收购价连续下调、农夫种蔗收益削减,糖料种植面积消失缩减。据估量,2022/2022榨季国内糖料种植面积2050万亩左右,同比缩减约300万亩。虽然2022/2022榨季作为我国第一主产区的广西大幅调高了糖料收购价,增加农夫种蔗收益,提高种蔗乐观性,但是由于多地已进入糖料收割、糖厂开榨阶段,因此其对食糖产量的促进作用将更多地体现在2022/2022榨季。总体上看,2022/2022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将连续其次年下降,估计食糖产量950万吨左右。食糖消费将连续增长至约1570万吨,国内食糖产需缺口扩大到620万吨左右,自给率恐将跌破60%。

2023年三氯蔗糖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三氯蔗糖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三氯蔗糖是一种天然有机物,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中作为甜味剂。它是一种高强度的甜味剂,约为蔗糖的300倍,但其能量含量几乎为零。由于其甜味与蔗糖相似且降解速度迟缓,三氯蔗糖在食品和饮料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对三氯蔗糖行业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三氯蔗糖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三氯蔗糖作为一种低热量的天然甜味剂备受青睐。根据市场研究报告,三氯蔗糖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其次,三氯蔗糖在食品和饮料工业中的使用广泛。三氯蔗糖可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和饮料,例如糖果、饼干、饮料、乳制品等。特别是在无糖或低糖食品市场中,三氯蔗糖被广泛用于替代蔗糖。此外,三氯蔗糖还被用作药物制剂中的辅料,用于改善味道和口感。 第三,三氯蔗糖市场竞争激烈。目前,三氯蔗糖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内和国际的制造商。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和品牌知名度上。一些知名品牌在市场中拥有较高的份额,而一些创新型企业则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和技术来获得竞争优势。第四,三氯蔗糖行业面临的挑战。虽然三氯蔗糖在市场上的需求增长迅速,但它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一些消费者对于人工甜味剂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这可能对三氯蔗糖市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于甜味剂的使用有一些限制和监管,这也可能影响市场的发展。

最后,三氯蔗糖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未来三氯蔗糖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同时,行业内的企业也将不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三氯蔗糖产品。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三氯蔗糖的生产技术也将不断提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总之,三氯蔗糖作为一种天然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工业中的使用逐年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面临着快速增长的机遇和一些挑战。在未来,三氯蔗糖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时也需要应对市场竞争和监管压力,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2022年我国制糖业发展现状分析:挑战严峻

2022年我国制糖业发展现状分析:挑战严峻制糖业是利用甘蔗或甜菜等农作物为原料,生产原糖和成品食糖及对食糖进行精加工的行业。我国食糖生产和消费长期以来始终以蔗糖为主。通过对制糖业现状分析了解到,当前国内制糖行业正处于特别困难的时期,集中体现为外糖大量涌入造成供大于求。 2022年我国制糖业进展现状分析 尽管在《糖料蔗主产区生产进展规划(2022-2022年)》中,支持蔗糖业进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在利好消息的背后,中国食糖产业进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近日,有消息称英联食品集团正在考虑出售旗下中国糖类业务,包含在中国广西的5家甘蔗糖厂和东北的5家甜菜糖厂,售价或达10亿美元(约合65.13亿元人民币)。在中国食糖消费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英联反而要出售中国糖类业务,这成为了行业内关注的焦点。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殊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糖业获得了巨大的进展。总体上看糖料亩产近20年来都呈比较平稳的上升趋势。与糖料面积同步起伏的是糖料和食糖的产量,全国食糖产量由1949/1950榨季的26.1万吨提高到2022/2022榨季的1063.7万吨。90年月以来,我国甘蔗生产区域布局发生了猛烈变化。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甘蔗生产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全国甘蔗业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地区集中。甘蔗业的向好进展,使得我

国制糖企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回顾中国食糖产业的进展历程,不难看出,中国食糖产业得益于全面放开经营的市场化运行道路,在政策的扶持下近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国内食糖产量和消费量均大幅增长,目前已经跃居世界前列。 但因受国际糖价价格的影响,2022年中国国内糖价持续下跌,制糖企业十年来第一次消失亏损,这着实给食糖行业敲响了警钟。据2022-2022年中国制糖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询问报告统计,2022/14榨季全行业亏损97.6亿元,糖企亏损面超过90%。2022/15榨季全行业亏损估计约20亿元,制糖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问题多多冲突重重 目前,中国食糖产业正处于整合和变革时期,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从糖农到用糖企业,各环节都面临全新市场环境的考验。基于当前种种缘由,现今我国食糖产业正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冲突。 一是国内食糖供需缺口逐年拉大,国产食糖成本昂扬。卓创糖类分析师孙悦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受人口增长、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我国的食糖消费量始终保持持续稳增长,长期下使得国内食糖供不应求,缺口不断扩大,2022/2022年度供需缺口高达590万吨,超过国内食糖产量的50%;我国农业粗放式经营模式,使得甘蔗户均种植规模小,机械化作业程度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云南蔗糖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云南蔗糖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蔗糖产业化发展迅速,有力促进了蔗糖产业的发展。同时,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在分析云南蔗糖产业化发展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措施,以促进云南蔗糖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云南蔗糖产业化问题对策 一、云南蔗糖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运行机制不完善 (1)长效的利益分配机制仍未形成。甘蔗的收购价格主要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委托地(市)、县级价格主管部门确定,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虽然价格在制定时也要多方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然而这种一年一定的价格体制,带有相当的随意性和短期行为性,主动权基本掌握在企业方和政府方,各年确定的甘蔗收购价格明显低于其他主产省区,对于从事甘蔗生产的农户来说,基本没有主动权。这种利益地位的不平等,很难在糖料生产者与制糖企业之间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同担机制。 (2)甘蔗生产比较利益低,蔗农生产积极性不高。随着农业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粮食价格普遍回升,热区种植的咖啡、香料烟、冬早蔬菜、热果等农产品价格也在大幅度上升。劳动密集型的甘蔗虽然收购价格近两年来有所提高,但种蔗的比较利益呈下降趋势,甚至不如一般的粮食作物,蔗农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部分蔗区甘蔗面积和产量呈现下滑趋势。 (3)抗御风险的机制仍不健全。云南省甘蔗生产政策性保险、蔗糖价格联动等政策存在着起步晚、覆盖面窄等突出问题。2010年末全省实行甘蔗保险的面积仅为102万亩,只占全省甘蔗总面积的22.6%;实行蔗糖价格联动、二次结算的地区只有德宏、临沧、西双版纳、红河。全省大部分蔗区甘蔗生产仍然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严重地影响了甘蔗产业发展和蔗农收入的稳定。 2、龙头企业科技水平不高 (1)加工企业设备利用率和企业综合生产率低。按企业加工能力分析,云南制糖企业对原料的需求量应为2250万吨左右(按加工天数150计),2005—2008年,全省甘蔗入榨每年为1500—1780万吨,设备利用率仅为68%~80%,全省蔗糖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导致蔗糖加工成本高、劳动生产力低;同时,加工产品单一,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滞后,大多数糖厂企业仍停留在“糖+酒精”的原料型模式上,企业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弱,资金积累较差,在糖料生产扶持、基地建设、科技推广、加工工艺、技改以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方面均显不足。

轩岗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轩岗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甘蔗是轩岗乡乃至全市、全州的传统支柱产业,蔗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关系到数万蔗农和糖业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关乎到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城乡问题,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优势的发挥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开拓等都具有深远意义。轩岗发展甘蔗具有十分有利的工、农业生产条件,蔗农具有丰富的种蔗经验,又有英茂轩岗糖厂作为龙头企业,历年来甘蔗都是轩岗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甘蔗产业出现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甘蔗生产发展的现状,找出制约甘蔗生产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轩岗甘蔗生产发展做出科学规划。 一、当前轩岗甘蔗生产发展现状 1、轩岗的自然生态情况:轩岗乡位于某某市西部,距市政府所在地芒市20公里,辖区内最高海拔2224米,最低海拔810米,东与风某某相邻,西与五岔路乡毗邻,南与三某某乡接壤,北与江某某、象滚塘乡相连,是一个山坝结合的乡。轩岗乡辖丙茂、芒广、芒棒、筠竹园、芹菜塘5个村民委员会,36个自然村,51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1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821亩,其中水田17853亩,占耕地面积的56.1%,旱地13818亩,占耕地面积的43.4%。人均占有耕地1.77亩。全乡总户数3829户,总人口17945人,其中农业人口1724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9‰。辖区内有汉族、傣族、景颇族3种主体民族。汉族有5593人,占总人口的31.2%,傣族12164人,占总人口的67.8%,景颇族161人,占总人口的0.9%。 2、甘蔗种植情况:2022年全乡总耕地面积4.77万亩,甘蔗种植面积18673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9.2%。其中水田甘蔗面积5058亩,占甘蔗种植面积的27.08%,旱地甘蔗种植面积13615亩,占甘蔗种植面积的72.91%,甘蔗总产量8.29万吨,总产值2817.5万元,平均单产4.44吨。 3、轩岗糖厂生产情况:英茂糖业是某某省最大的制糖企业之一,拥有某某英茂糖业有限公司、某某英茂糖业有限公司、某某农化科技有限公司三个子公

2023年中国食糖行业发展策略、市场环境及前景研究分析报告

2023年中国食糖行业发展策略、市场环境及前景研究分析报告 内容概况:食糖属于国家的大宗商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中国食糖消费快速增长,再加上巨大的人口数量,每年对糖的消费需求是巨大的。但糖料播种面积的减少,糖料产量也相应的减少。2022年中国糖料产料为11444万吨,相较于2019年减少了725.06万吨。今年来中国成品糖产量逐年增加,由2018年的1198.77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486.8万吨,增长了288.03万吨,2022年同比增长2.56%。 关键词:食糖市场规模、食糖发展背景 一、行业概况 食用食糖的主要是白糖、红糖和冰糖三种,这三种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甜菜制作而成的食糖其主要成份也是蔗糖)。糖类是人体主要营养来源之一,人体的消耗要以糖类

氧化后产生的热能来维持,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有70%是靠糖类供给的。 制糖,指以甘蔗、甜菜为原料制作成品糖,以及以原糖或砂糖为原料精炼加工各种精制糖的生产活动。主要包括提取蔗汁、糖汁清净、糖汁浓缩蒸发、糖浆结晶以及分离、干燥、包装、入库等一系列程序。

近年全球各地相继出台各类政策鼓励或要求减少糖分的摄入,如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向高糖食品、饮料征收糖税的提议,以通过向高糖食品增加税收的方式,控制食品生产企业食品中的蔗糖添加量。

甘蔗种植和甜菜种植是食糖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中游环节主要是各类食糖的生产,包括白糖、红糖、方糖、冰糖和糖粉等。下游环节则是食糖的应用,主要在糖果、调味品、糕点、饼干和饮料等的制作中。

如今人们对健康的注重导致对糖的摄取量减少,使得中国糖料播种面积在不断缩小,据统计中国糖料播种面积由2018年的1622.94千公顷减少至2022年的1470千公顷,减少了152.94千公顷。2021年减少幅度最大同比减少7.04%,播种面积为1458.01千公顷。

2022年行业分析年终特辑:2022年我们共同走过的路---广西篇

年终特辑:2022年我们共同走过的路---广西 篇 2022年,是中国糖业界不平凡的一年,先是年头冰冻引起的糖价暴涨,后是基本面回归的价格大跌,一年之中的如此大喜大悲,在中国糖业的历史上实属罕见,这一过程让见证者永久难忘。 三季度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着世界经济的进展,打破了我们安静的梦,让实体经济无一幸免,中国糖业在世界经济走弱和国内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之下,步入了非常困难的时期,在经济环境简单多变的条件下,我们迎来了辞旧迎新的时刻。 即将辞旧之际,我们盼望与您共同回顾糖业界走过的不平凡的一年和经受的不平凡的事;迎新中,我们盼望与您一道以崭新的姿势携手共进,克服困难,迎来中国糖业全新的一年。 我们深信,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糖业的结构调整,糖业界广阔伴侣的精诚合作,中国的糖业会走出更宽阔的路。2022年,我们共同期盼…… 行业大事记(广西篇) 2022年2月14日 2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表示广西已经明确各标号的车用乙醇汽油市场零售价格(以升或以公斤为单位)将与同标号一般汽油执行同一价格水平。当国家调整汽油价格时,乙醇汽油价格也将被相应调整。

2022年3月13日 中国首个利用甘蔗叶、秸杆等为发电材料,具有良好环保效益的甘蔗秸杆发电厂,13日在中国甘蔗主产区广西柳州柳城县正式开工建设。 2022年3月22日 广西第十二届科技大集暨上思县首届甘蔗节于3月22日召开。 2022年4月1日 我国第一个以非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试点项目——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木薯燃料乙醇,生产装置已由调试期转入正常负荷。 2022年5月14日 5月14日,虽然今年广西来宾市患病了建国以来最严峻的冰(霜)冻灾难,致使238万亩甘蔗全部受灾。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各制糖企业和广阔蔗农同心协力,奋勇拼搏,全市蔗糖生产抗灾救灾工作取得重大成功。至5月15日合山祥星公司收榨,标志着2022/2022榨季顺当结束。 2022年6月12日 2022年6月12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进展银行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到南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工作会议。会上,工作组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并就国家与地方政府联动实施食糖收储有关工作作了详细部署。广西政府将根据国务院部署要求,领先启动广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