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图版_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中图版_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及区域差异

(1)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要素及其关系:

(3)要素: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多个要素。

(4)关系:有内在联系,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征。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水文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

秦岭—淮

河1月0℃等温线

800mm年等降水量线南方及北方的分界线

暖温带及亚热带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及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旱地及水田的分界线

湿润区及半湿润区分界线

②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2)四大亚区的差异(P10图)

(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及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差异

相关主题